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60402 线束作业指导书

20160402 线束作业指导书

20160402 线束作业指导书
20160402 线束作业指导书

线束作业指导书(2016-4-2)

产品名称:A型线束(每一套用2根)

需重点注意的一些环节:

1.确认配件是否齐全(红黑线、绿线、红线、黑线、橙线、黑色六

孔(塑料壳)1只、O430300001线卡6只、扎带6根)

2.根据客户要求下线(红黑线67m 绿线67cm红线40cm 黑线40cm

橙线40cm)

3.根据所接端子的类型,确认剥线的长度

4.蘸锡(线缆剥下后,铜芯必须先蘸锡)

5.压端子(利用端子机压紧,不能脱落的现象)

6.端子压好后需要再次焊锡固定

7.穿塑料壳(注意顺序;不能有松动、脱落的现象)

8.将每个线速用扎带扎紧

9.每个批次的产品数据跟要求一致,有记录

1.确认配件是否齐全(红线、黑线、橙线、黑色四孔(塑料壳)1只、O430300001线卡3只、扎带6根)

2.根据客户要求下线(红线63cm 黑线63cm 橙线63cm)

3.根据所接端子的类型,确认剥线的长度

4.蘸锡(线缆剥下后,铜芯必须先蘸锡)

5.压端子(利用端子机压紧,不能脱落的现象)

6.端子压好后需要再次焊锡固定

7.穿塑料壳(注意顺序;不能有松动、脱落的现象)

8.将每个线速用扎带扎紧

9.每个批次的产品数据跟要求一致,有记录

1.确认配件是否齐全(红线、黑线、橙线、穿心电容2只、O430310001线卡3只、线耳1只、扎带1根)

2.根据客户要求,实际下线(红线17.5cm 黑线12.5cm 橙线17.5cm)

3.根据所接端子的类型,确认剥线的长度

4.蘸锡(线缆剥下后,铜芯必须先蘸锡)

5.压端子(利用端子机压紧,不能脱落的现象)

6.端子压好后需要再次焊锡固定

7.焊接穿心电容和线耳(穿心电容焊接处需要热缩管隔离)

8.将每个线速用扎带扎紧

9.每个批次的产品数据跟要求一致,有记录

1.确认配件是否齐全(红线、黑线、橙线、线耳1只、扎带1根)

2.根据客户要求,实际下线(红线7.5cm 黑线5cm 橙线7.5cm)

3.没有线缆两端剥线确认长度

4.蘸锡(线缆剥下后,铜芯必须先蘸锡)

5.焊接线耳

8.将每个线速用扎带扎紧

9.每个批次的产品数据跟要求一致,有记录

1.确认配件是否齐全(绿线、排线、排线头15dB1只、白色8针/塑料壳1只、0008500113小针(MX) 8只、线耳1只、扎带2根)

2.根据客户要求下线(绿线12cm 排线55cm)

3.根据所接端子的类型,确认剥线的长度

4.蘸锡(线缆剥下后,铜芯必须先蘸锡)

5.压端子(利用端子机压紧,不能脱落的现象)

6.端子压好后需要再次焊锡固定

7.排线头15dB1只的焊接(注意顺序;每个焊接处烘热缩管隔开)

8.穿塑料壳(注意顺序;不能有松动、脱落的现象)

8.将每个线速用扎带扎紧

9.每个批次的产品数据跟要求一致,有记录

1.确认配件是否齐全(绿线、棕线、白色8针/塑料壳1只、白色6孔/塑料壳1只、0008500113 小针(MX)10只、扎带2根)

2.根据客户要求下线(绿线10.5cm 棕线10.5cm)

3.根据所接端子的类型,确认剥线的长度

4.蘸锡(线缆剥下后,铜芯必须先蘸锡)

5.压端子(利用端子机压紧,不能脱落的现象)

6.端子压好后需要再次焊锡固定

7.穿塑料壳(注意顺序;不能有松动、脱落的现象)

8.将每个线速用扎带扎紧

9.每个批次的产品数据跟要求一致,有记录

1.确认配件是否齐全(红线、黑线、橙线、粉线、蓝线、8针/塑料壳1只、0008500113 小针(MX)7只、)

2.根据客户要求下线(红线12cm、黑线12cm、橙线16cm、粉线16cm、蓝线16cm)

3.根据所接端子的类型,确认剥线的长度

4.蘸锡(线缆剥下后,铜芯必须先蘸锡)

5.压端子(利用端子机压紧,不能脱落的现象)

6.端子压好后需要再次焊锡固定

7.穿塑料壳(注意顺序;不能有松动、脱落的现象)

8.每个批次的产品数据跟要求一致,有记录

1.确认配件是否齐全(绿线、红线、黑线、O430310001线卡3只、白色4孔/塑料壳1只、线耳1只、扎带1根)

2.根据客户要求下线(绿线9cm、红线8cm、黑线9cm)

3.根据所接端子的类型,确认剥线的长度

4.蘸锡(线缆剥下后,铜芯必须先蘸锡)

5.压端子(不能脱落的现象)

6.端子压好后需要再次焊锡固定

7.焊接线耳

8.穿塑料壳(注意顺序;不能有松动、脱落的现象)

8.将每个线速用扎带扎紧

9.每个批次的产品数据跟要求一致,有记录

1.确认配件是否齐全(橙线、红线、白线、O430310001线卡3只、0008500107大针(MXN)2只、线耳1只、扎带1根、黑色三极管1只白色3孔/塑料壳1只)

2.根据客户要求下线(橙线17cm、红线12cm 10.5cm、白线17cm)

3.根据所接端子的类型,确认剥线的长度

4.蘸锡(线缆剥下后,铜芯必须先蘸锡)

5.压端子(不能脱落的现象)

6.端子压好后需要再次焊锡固定

7.焊接线耳

8.穿塑料壳(注意顺序;不能有松动、脱落的现象)

9.焊接黑色三极管(烘热缩管中间分开,要套双热收缩管)

8.将每个线速用扎带扎紧

9.每个批次的产品数据跟要求一致,有记录

1.确认配件是否齐全(橙线、红线、蓝线、绿线、白色8针/塑料壳1只、0008500113 小针(MX)7只、航空头1只、扎带2根、)

2.根据客户要求下线(橙线35cm+16cm、红线35cm+16cm、蓝线35cm、绿线35cm+16cm)

3.根据所接端子的类型,确认剥线的长度

4.蘸锡(线缆剥下后,铜芯必须先蘸锡)

5.压端子(不能脱落的现象)

6.端子压好后需要再次焊锡固定

7.穿塑料壳(注意顺序;不能有松动、脱落的现象)

9.焊接航空头(烘热缩管中间分开,要套双热收缩管拧紧接头)8.将每个线速用扎带扎紧

9.每个批次的产品数据跟要求一致,有记录

出厂要求:

1.薄膜口袋内有“东贝”合格证,上有产品名称、数量、生产日期和生产批号等

2.出库单(装箱单)标有采购单号、产品名称、数量、出厂日期、详细装箱资料等

3. 装有出库单的箱子(或袋子)要醒目,包装上要有醒目标注“内

有出库单”

汽车线束三维布线作业指导书01讲解

《电气三维布线标准》附件5-2 文件编号: 文件名称:三维布线设计 作业指导书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发布日期:年月日实施日期:年月日 前言 为使本公司汽车三维布线设计规范化,编制本汽车三维布线标准作业指导书。意在对本公司设计人员在汽车三维布线设计的过程中有所依据,在设计的过程中提高汽车三维布线设计的效率,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完善。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明关绍文仇佳洁

1.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汽车三维布线设计的基本要求、具体方法步骤和校对的内容。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本公司使用CATIA、UG软件进行设计的三维布线标准。 2.引用标准 QC/T 414 《汽车用低压电线的颜色》 QC/T 417.1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1部分:定义,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汽车部分)》QC/T 417.3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3部分:单线片式插接件的尺寸和特殊要求》 QC/T 417.4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4部分:多线片式插接件的尺寸和特殊要求》 QC/T 417.5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第5部分:用于单线和多线插接器的圆柱式插接件尺寸和特殊要求》 QCn 29009 《汽车用电线接头技术条件》 QCn 29010 《汽车用低压电线接头型式、尺寸和技术要求》 QC/T 29106 《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 TJI/CZ.004.A1 《汽车线束设计技术规范》(试行)

3.三维布线设计的基本要求 3.1三维布线应满足技术要求中相关要求; 3.2 三维布线分块与在车身上的走向要合理; 3.3 线束过孔时要注意加护套保护,防止线束与板金摩擦造成损害; 3.4线束上卡扣与卡扣之间的距离不易太长,避免线束滑动导致寿命过短,两卡 扣距离一般定于30到40厘米之间; 3.5 走线的时候要避免锐角过线,避免电线折断。 4. 检查分析 4.1应符合电气设计任务书和电器原理图中电气组件的布置和走线分块等中的 要求; 4.2过线时要注意不能与钣金或内饰干涉; 4.3 发动机线束布线时,要注意发动机缸体上的搭铁位置; 4.4 电线是否连接到相应的电器件处; 4.5整车线束所有的搭铁线不易太近,避免造成电器间运用的影响; 4.6原先开的过线孔和卡扣开孔是否和过线胶套、卡扣位置相对吻合。 5. 设计要点 5.1 设计时要时常与车身,底盘,总布置等部门联系,随时掌握车身钣金,内饰 等的修改状况,保持三维线束和车身的配合,减少改动量; 5.2确定电线卡扣安装孔位,如有变动,及时通知相关部门改变开孔位置; 5.3绘制三维线束时,所有线束与钣金之间留点间隙,线束走向尽量沿钣金件的 表面走线; 5.4 线束在整车上的布置,尽量不在车身内外露,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害或线束 降低寿命,容易损坏; 5.5考虑线束在实际情况下装卸时的方便,线束分块明确,过孔或固定接插件方 式要在足够的空间里,必须满足在实际情况下穿线和接插操作方便。 6、整车线束分块及走向定义 一般来说,整车线束可以分为前舱线束、发动机线束、驾驶室线束、车尾线束和车门线束这几大块。这一分块原则是按白车身设计划分来大体定义的。 每个大块都还可以根据功能模块再细分。 6.1仪表板线束

端子箱作业指导书

端子箱作业指导书濮阳龙源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一、生产流程

二、端子箱技术规范 2.1 应遵循的主要现行标准 GB7251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 IEC439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2.2 工作环境条件 2.2.1 环境温度:-20~+40 ℃ 2.2.2 相对湿度:≤90% 2.2.3 相对海拔:1000 m 2.3 技术要求 2.3.1 端子箱、动力箱壳体采用不锈钢材料,表面进行喷塑处理,颜色由建设单位定,表面应平整光亮,永不生锈。端子箱、动力箱正面应有明显标识。端子箱、动力箱下部要加装百叶底座,端子箱、动力箱底下加装防潮板。不锈钢板材厚度不小于1.5mm。 2.3.2 端子箱、动力箱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箱体正面应设有铰链,应具有限位功能,箱门和箱体结合面压力应均匀,密封良好,应能防风沙、防腐、防潮,防护等级满足IP44的要求。端子箱、动力箱前、后箱门各设把手及碰锁,开启和关闭箱门后,箱门应保持平整不变形。 2.3.3 动力箱、落地安装的断路器端子箱内装有温、湿度控制器和梳状电加热器,用于防止凝露生成和预调温度,其传感器采用固定安装方式。端子箱内安装转换开关,可根据现场实际运行情况需要,对箱体内加热器可任意转换手动、自动控制方式。 2.3.4 端子箱内装用于保护电路的交、直流断路器采用施奈德产品。端子箱内交流空气开关与二次回路的端子排中间要以绝缘板隔开。端子箱内应有工作接地用铜排。工作接地铜排与箱体之间绝缘。 2.3.5 端子箱内装接线端子应为阻燃型端子,除满足图纸所示端子接线要求外,还应有15%

的备用端子,各端子应编号,并与电缆进口间距离不小于150mm。端子箱内的接线端子全部采用南京菲尼克斯产品,以确保端子箱内部接线连接的机械和电气可靠性。 2.3.6 落地安装的断路器端子箱内部安装一个单相三孔220V、16A电源插座和一个维修照明灯,以方便用户在日常检查维护时使用。 2.4 端子箱主要元器件技术指标 2.4.1 温、湿度控制器 2.4.1.1 供电电源:AC 220V±10% 50Hz 2.4.1.2 温度控制范围:0℃~50℃ 2.4.1.3 温度控制精度:±1℃ 2.4.1.4 湿度控制范围:10%RH~98%RH 2.4.1.5 凝露启控:93%RH (也可由用户指定) 2.4.1.6 输出接点:阻性AC 220V 3A 2.4.1.7 可靠安全性:符合IEC 834-1 要求 2.4.1.8 三防功能(TH):防含有酸、碱、盐的气体 2.4.1.9 工作环境:温度–20℃~70℃湿度≤95%RH 2.4.2 带辅助触点的断路器开关 2.4.2.1 施奈德产品。 2.4.2.2 工作电源:DC220V,AC 220V±10% 50Hz,AC 380V±10% 50Hz 2.4.2.3 额定短路分断能力:符合标准:IEC 60 898 2.4.2.4 工作环境:-20℃~+70℃ 2.4.2.5适用范围:用于配电导线短路保护 2.4.3 加热器(梳状电加热器) 2.4. 3.1工作电源:AC 220V±10% 50Hz

线束生产作业指导书

批准印

1.目的: 对线束工作流程进行有效的管理, 使线束生产能够顺利进行. 2.责任部门 生产部线束课 3.职责 线束课管理者负责对生产的安排即线束课人员的管理. 线束课物料员负责原材料的领取, 发放 . 线束课作业员负责设备的日常点检和生产 线束课技术员负责对对设备的修理, 维护及保养. 4.相关文件 1)<< 生产指令 >> 2)相关作业生产记录 3)相关生产作业指导书 5.步骤 5.1接单及生产指令的确认 线束课管理者收到<< 生产指令 >>后, 根据实际生产状况, 确认新订单信息, 如有异常及时通知生产计划, 确认OK后负责生产前的确认及安排, 其主要工作包括: a.确认上一订单是否结束 b.核对新订单的信息 c.安排生产, 并预算该定单的完成日期 . 5.2 生产前准备 5.2.1 线束课管理者将生产指令给线束课领班和物料员, 领班将对应的作业指导书更换到作业工序, 物料员按<< 生产指令 >> 及每天的实际生产能力计算出当天所需的材料数量后, 进行材料 的领取, 并做好相关记录. 5.2.2 线束课技术员负责对设备的确认, 线束课的领班提前安排人员及准备生产记录相关表格. 5.2.3 确认以上OK 后, 线束课物料员根据作业指导书上的要求进行对原材料发放工作, 并记录到 <<线束材料发放日报表>>, 应详细记录到发放材料的时间. 5.3 首件检查 每天生产前由作业员进行首件作业, 由品质进行确认合格后并记录到首件确认单上, 才可以进

行正常生产. 5.4 量产 5.4.1 当首件判定合格后, 开始进入量产阶段 . 5.4.2 依据产品的不同选用不同的工程, 大体上包括: 切线 , 开剥外被, 磨皮, 穿DABELL, 端子压 接, 插胶芯, 测试, 尺寸检查, 外观检查, 包装等等, 具体的操作参照相应的作业指导书. 5.4.3 品质巡检人员根据巡检频率和检查内容对产品进行中间检查, 特别注意要检查端子打的状态 和测试机的状态. 5.5 入库和CLOSED检查 5.5.1 每天QC进行入库检查合格后, 线束课物料员原则上次日的上午进行入库作业(特殊情况除 外). 5.5.2 一个生产指令结束后QC要进行CLOSED检查合格后, 才能关掉这个生产指令, 进行评估. 5.6 生产数量的计算 5.6.1 每班生产结束时统计当班的生产数量, 每天的生产数量如果设备上有统计数字, 依据设备上 的数字进行记录. 5.6.2 如果设备上没有统计数字,则从最后一道工序即包装倒推前道工序生产良品数量, 加上本道 工序产生的不良品即为生产数量. 5.7 材料报废及退库 5.7.1 线束课物料员负责对生产中的不良品(指不可修复的产品)等不可回收材料进行报废处理. 5.7.2 线束课物料员负责对剩余材料进行退库处理. 5.8 可追溯性 5.8.1 材料的可追溯性 线束课物料员发放材料时在线束材料发放日报表上填写原材料的相关信息如: D/C , SEQ , M/C 等, 发料时间必须详细记录. 5.8.2 半成品的可追溯性 半成品在工程内流动时, 必须附带物料标示卡以表明产品的状态, 设备生产日报表上作业时间. 5.8.3 成品的可追溯性 生产的产品进行包装时, 以每一外箱为一单位进行记录, 作业员在填写相关生产记录表时填写系列号和作业时间.

接线端子检验作业指导书

接线端子检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本公司来料接线端子的检验提供指导,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接线端子的进货检验。 3、抽样标准 采用GB2828抽样标准中的“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进行抽检,规定检查水平为II,AQL值为2.5。 4、检测内容及方法 4.1标志 应有型号规格、电压以及相关证书等标志,并应清晰、正确。可参照样板。 4.2外观 颜色需与样板一致,色泽均匀,不应有气泡、划痕、损坏、生锈等不良现象。 4.3结构尺寸 用卡尺测量其高度、安装孔位等,结构尺寸应符合样板及安装要求,接线端子上用的螺丝必须电镀,其后能顺畅安装,不得打滑及掉螺丝现象。所有金属部件不允许有生锈氧化等不良现象。连接导线的铜柱需采用黄铜制作,可用磁铁检验,两者不相吸时则可判定为黄铜制作。 4.4接线能力检查 取一条(被检验端子规定范围内的)最小线径和一条最大线径的单芯电线分别试验,裸线8-10mm,接入端子里锁紧螺丝,用15N的力拔不出电源线,且左右或上下摆动电线5次电芯不会被端子螺丝底部螺纹切断,或拆除电线目视电线无切口状。 4.5阻燃测试(灼热丝试验) 阻燃等级为94UL-V0。固定带电部件的绝缘材料以及提供防触电保护的绝缘材料的外部件应能经受以下试验:650℃的灼热丝试验中无可见火焰、无持续或在灼热丝移去后任何火焰在30S内熄灭,燃烧物或融化物等落下不应使水平铺置在样品下200mm±5mm的绢纸着火或使松木板烧焦。每批抽检1-3Pcs。 4.6耐热测试(球压试验) 防触电用的绝缘材料外部件和固定带电部件的绝缘材料部件应有足够的耐热性。试验方法:在试验条件125℃的加热箱内进行耐热性能试验,被测试部件的表面应水平放置,用直径5mm钢球以20N压力迫被测试部件的表面,若此表面在受试时弯曲,则应在球压部位下加以支撑,1小时后将球从样品上取下,样品在冷水中浸10S使其冷却,测量压痕的直径不得超过2mm。每批抽检3-4Pcs。 4.7耐压测试 用耐压测试仪分别在任意两个不同相位的接线端子之间施加4500V、50HZ,持续3S的耐压测试,应无击穿或闪络现象。每批抽检3-5件。每批抽检3-5Pcs。 4.8爬电距离≥2.5mm,电气间隙≥1.7mm。

生产作业指导书(0001)

生产作业指导书.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 作业文件 生产作业指导书 01 —QC—09

A0 :编制:号版 2002 编制日期:审核: 年7日月252002 批准:生效日期:月年8日1 成都市第一预应力钢丝有限公司 一、钢丝生产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为了让生产操作人中清楚、明确、了解和掌握各工序及岗位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要求,确保生产计划的按时完成。 2 适用范围 适用与本厂生产过程中所有的工艺、技术、质量的控制。 3 职责

3.1技术部提供有生产中适用的工艺文件、技术标准、工装模具等相关文件,负责对工艺流程方案的制定。 3.2生产部提供相关的《生产作业指导书》及《生产命令单》。 3.3质管部提供生产过程中的过程检验标准,与成品验收标准。 3.4各岗位人员按工艺流程,《生产指导书》严格执行。 4 工作程序 4.1组批投料操作过程 4.1.1组批投料的原则是根据《原料的材质书》,并经质管部检验确认无误的合格原料后,按同一批号或炉号钢号、规 格投料生产。 批号或炉号堆放等,班组长有责任检验原料的表面质量 4.1.2. 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通知生产部负责人。具体参照《生产命令单》与《生产投料单》。 4.1.3酸洗前的准备:破线,即剪断多余的打包带,只留有一根据绑腰线,使盘条均匀散开,并在绑腰线上挂上标牌。4.1.4酸洗—磷化—皂化。具体参照《酸洗、磷化、皂化操作过程》。 4.1.5皂化后钢丝的堆放:班组长负责对皂化后钢丝的堆放,应分钢号、批号或炉号、规格堆放,避免混钢混炉。

4.16钢丝拉拔前的准备:班组长负责选择润滑剂、模具等 拉丝用具。在收线架上应先挂上同一批号,规格的标识。 4.1.7拉拔至稳定化处理时的半成品,应注意收线架上的标牌是否与钢丝批号或炉号、钢号相符。 4.1.8班组长对投料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应做出及时处理,处理不了时立刻上报生产部负责人。 4.1.9质检员严格按照生产过程中的“三检一查”制度执行,不得随意折扣其检验次数。并对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进行检验,再挂上相应的标识,注明有强度、延伸等数据。不合格品参照《不合格品管理办法》。 4.1.10稳定化处理按同一批号或炉号、规格进行批量处一,处理前放线架上必须有原料厂家的标牌和质检员的检验标牌,方可投料。 酸洗、磷化、皂化操作过程:4.2. 工艺:酸洗—高压水冲洗—磷化—高压水冲洗—皂化—干燥4.2.1酸洗前的准备:班组长检验原料的批号或炉号、规格和表面质量等,如有异常情况,即使通知生产部负责人。 4.2.2剪断打包带,留有一根据绑腰线,绑腰线上必须挂上厂家的标识。 4.2.3酸洗:室温下,在盐酸池中浸泡15分钟左右,并在此过程中不断用钢丝搅动酸池,以便加快酸洗速度,做到无

线束附件安装作业指导书

标 题 附件安装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NT01-005 版本:A/01 页数: 1/3 发行日期: 2014.07.01 1.目的: 描述附件安装的生产操作过程,确保产品的质量。 2.范围: 适用于附件安装的操作生产。 3.职责: 车间主任,装配工序质检员及与附件安装相关的人员均有将本指导书付诸实施的职责. 4.定义: 附件安装—把附件根据图纸要求牢固固定在线束正确位置上的方法。 5.工作程序: 5.1 员工依据生产指令及装配图或工艺文件,备齐所需的材料、半成品; 5.2 校对所备材料和工具与生产指令及装配图的符合性; 5.3 扣钩的安装方法: 5.3.1 需用胶带固定的扣钩,先在其需安装位置中心的左边用胶带在线束上做停止包扎2—3圈(包扎位置以拿扣钩在其安装位置比试一下而定),然后把扣钩放在其安装位置上,把其左边与线束做停止包扎2—3圈固定在一起。再把其右边与线束做停止包扎2—3圈固定在一起。胶带收尾切断时不允许沿胶带延伸方向用力拉断,必须沿胶带垂直方向撕断,然后把胶带头抹平。 1:先停止包扎2--3圈 2:固定左边停止包扎 2--3圈3:固定右边停止包扎2--3圈 5.3.2 扎带式扣钩直接扎在线束上的扣钩安装位置上,把扎带拉紧,要求扎带扣钩在 线束上只能径向转动不能轴向滑动。然后把扎带剪断留未部≤5mm ,不允许断口有锋利的毛刺。如有特殊要求,扣钩可在线束上轴向滑动。 5.3.3 卡在波纹管上的扣钩,按要求卡在线束正确位置上。要求卡子上的筋必须卡在波纹管的槽里面。 5.3.4 对方向有要求的扣钩要特别注意安装方向。安装时要依据布线板上的图示或工装确定方向,不明之处立即咨询现场工程师。 5.4 护套尾部塑料卡子的安装方法: 卡子上的筋必须卡在护套未部的槽内,卡子上的锁扣必需锁到位。对方向有要求的卡子

布线作业指导书

布线工艺作业指导书 3.0 电器元件接线工艺及技术要求 3.1 认真按接线图或原理图施工,符合图纸要求,接线正确。接线前先选线、打印线号管; 3.1.1绝缘导线的额定绝缘电压,不得低于电路的额定工作电压,对380V、220V电压不低 于500V。 3.1.2控制柜中电路的连接线,均应在两端套线号码管,每一条导线两端窜的线号要一致; 3.1.3所有号码管应根据接线图所注明的线号将其输入号码机打印,多大规格的导线选多 大规格的线号管,以线号管固定好不容易脱落为标准。 3.1.4号码管的长度一般根据线号长短电脑自行输出(本厂采用定尺寸20mm),号码管的 套装要求数字排列方向统一。如是水平套装,数字从左到右,如是垂直套装,数字从下到上,标号要求字迹清晰、正确。 3.2 根据元件两端接线端的位置,剪线、剥去绝缘层,然后窜线耳用用专用压线钳压紧; 3.2.1导线和所选用的线耳规格要一致(如:1.5m㎡的导线只能用1.5m㎡线耳)。线耳选 用应合理,根据接线位置的不同选用针式或叉式线耳(如:继电器和接触器选叉式线耳,空气开关选针式线耳),要用专用的压线钳压接,压接要牢固。 3.3 所有电器端子压接处应压紧以防松动; 3.3.1一般一个接线端子(含端子排和元器件接线端),只连接一根导线,必要时允许连 接二根导线。当需要连接二根以上导线时,应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导线的可靠连接。 两个端子间的连线不得有中间接头,导线芯线应无损伤。

3.3.2、导线与电气元件间采用螺栓连接、插接、焊接或压接等,均应牢固可靠。凡是多股 软线的连接头,要用焊接或压接。 3.3.3、绝缘导线穿越金属结构件时,应在穿过点设置绝缘物(如胶圈等),以防止导线的 绝缘层损坏。 3.3.4、绝缘导线不应支靠在不同电位的裸带电部件和带尖角的边缘上,应用适当的方法固 定绝缘导线。 3.3.5、线束敷设必须合理,不得妨碍电器的拆换或维修,不允许导线在两只接线柱中间走 线,不得遮掩线路标号和观察孔眼。 3.3.6、强、弱电回路不应使用同一根电缆,并应分别成束分开排列。 3.3.7、双屏蔽层的电缆,为避免形成感应电位差常采用两层屏蔽层在同一端相连并予接地。 3.4 接线应尽量端正、平而且直,线不要拉的太紧,应留适当的余量,导线的走向应合理、牢固、整齐、美观、层次分明; 3.5 不同的线路应采用不同的颜色线标志: 3.5.1 交流或直流动力电路:黑色 3.5.2 交流控制电路:红色 3.5.3 直流控制电路:蓝色 3.5.4 联锁控制电路(电源开关断开仍带电):桔黄色 3.5.5 与保护导线连接的电路:白色

低压电器装配工艺作业指导书汇编

第一章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生产过程工艺 1 目的 对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及相关产品装配过程规范等作出规定。 2 范围 适用于生产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及相关产品装配过程。 3 装配过程规范及检验要求 操作人员依据产品图纸和相关工序的工艺作业指导书进行装配和自检, 1. 产品工艺流程图 *(关键工序) 2. 产品工艺流程规范

3. 产品制作工艺质量要求

第二章母线制作与安装工艺 1. 适用范围 本守则适用于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及其它类似母线的制作和装配工艺守则,并作为生产和检验的依据。 2.工装设备及工具 母线加工机。 活动板手(4”~12”)、梅花板手、套筒板手、力距板手、液压压线钳。 各种不同规格直柄麻花钻头、丝攻。 卷尺(2米)、钢角尺。 木榔头或橡皮榔头、游标卡尺(0-150mm、0-300mm) 钢直尺(150mm、300mm、1000mm)。 3. 工艺要求 3.1母线材料的工艺要求 3.1.1母线的材料为铜芯塑料绝缘导体、铜、铝排、铜接头及热塑套管等。 3.1.2选作母线的铜芯塑料绝缘线,本身塑料绝缘层不应受到损伤,也不允许塑料绝缘层硬化、开裂、皮层薄及皮层不均匀等。 3.1.3选作母线的铜铝排,本身不应有严重的凹坑、划痕、气孔、起皮、裂纹、厚薄不均称等现象。 3.1.4低压开关柜一般采用铜母线,在用户有明确要求指定用铝排时(符合认证产品描述要求的情况),才用铝排。 3.1.5低压开关柜也可采用铜芯绝缘导线,持续电流在100A以上时,应用铜排或铝排制作。

3.1.7 低压开关柜一次回路中有几种额定电流不一致的电器元件,按下列原则选择铜铝母线规格。 1)回路中有接触器的按接触器额定电流选取。 2)回路中有闸刀和熔断器的按熔断器的额定电流选取。 3)回路中有闸刀和断路器的按断路器的额定电流选取。 3.1.8用户对母线有明确要求时,按用户要求选择母线规格。 3.1.9 3.2 3.2.1铜、铝母排除必要的弯头和斜度外,不允许有弯曲、扭曲现象。 3.2.2铜、铝母排表面不得有明显锤痕。 3.2.3铜铝母排与元件连接,接无件连接处的实际大小和电流大小选择母排。并按无件孔的大小和排列开孔。孔正反两圆口不得有毛刺。 3.2.4铜、铝母排垂直和直线连接附表第一页和第二页,以及附图壹~附图陆。 3.2.5两个电器元件用铜、铝母线连接时,铜、铝母线应避免急剧的锐角折弯,弯曲角度不得少于90o。 3.2.6铜、铝母排弯曲后,不得有裂纹和严重起皮现象,皱纹高度不得大于1毫米。铜、铝母排弯曲半径一般大于母线本身厚度的两倍。在不开裂、不严重起皮的情况下,允许等于自身的厚度。 3.2.7铜、铝母排与电器元件连接的接触面应平整、光洁、连接处边缘及孔口应无毛刺及凹凸不平现象。 3.2.8铜、铝母线的漆色为黑色,也可搪锡、镀镍但都要贴上相序纸。用热塑管黄、绿、红加套也是目前较常用的一种。母线排列见下表: 3.2.9铜、铝母线连接处不得沾漆,母线上涂漆应界限平直、线条清晰、不得有明显弯曲不直现象。各相喷涂漆界面应离开搭接面约3~5mm。漆界面不得大于5mm。(H=A+5)A为包压长度。 3.2.12绝缘导线包压铜接头后,绝缘导线与接头的连接应牢固,无松动现象。

线束加工作业指导书

线束加工作业指导书 发行部门 发行日期品质部xx-02-15XXX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版本:A0页 次:1/1焊锡作业指导书 1.目的:指导作业员正确作业,提高品质。 2.适用范围:本公司所有焊接作业员作业参考。 3.材料:待焊接之线材、锡丝、锡膏及待焊接材料 4.工治具设备:恒温烙铁、夹具 5.作业方式:手工 6.作业内容:1.依图纸或加工单要求领取相应规格的线材及物料,并进行确认 2.将烙铁调到所的温度档位进行预热 3.达到融锡温度后先将烙铁嘴上加上锡,然后擦干净,直至表面的氧化 物完全清除掉 4.将待焊接的物料固定在夹具上 5.依图纸要求进行焊接 6.焊接好的首件样品交QC确认OK后开始量产 7.将产品捆扎整齐并标识清楚交下工序 8.完成后清理干净台面上的垃圾,不良品标识清楚待处理 7.品质重点:1.焊接前清理干净烙铁嘴的氧化物

2.焊接时间不能超过2秒钟,温度控制在320℃--360参照另行标准执行) 3.作业过程中发现的不良品放入不良品盒内,决不能随手放于工作台上 4.焊接过程中随时检查是否有虚焊、假焊等不良现象 发行部门 发行日期品质部xx-02-15XXX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版本:A0页 次:1/1排线压接作业指导书 1.目的:指导作业员正确作业,规范作业程序,提高品质。 2.适用范围:本公司所有排线压接作业员作业参考。 3.材料:待压接线材、FC压头、中盖、反折扣 4.工治具设备:手动压接机 5.作业方式:手工 6.作业内容:1.依图纸或加工单要求领取相应规格的线材及物料,并进行确认 2.将FC压头与中盖扣好 3.将线材按图纸要求方向放入其中,线头与压头对齐 4.将压头放入压接机卡槽内,拉动手柄向下均力压下 5.取出压好的线材交QC确认OK后开始量产 6.需要扣反折扣的依图纸要求扣好反折扣,捆扎整齐放入周转箱内. 7.填写工程记录卡贴于箱外转交下工站

接线端子测试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KF-ZD1307022 接线端子测试作业指导书 版本:A 共4页 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 测试作业指导书

可靠性测试6温升温升w 45K。 温升用电阻法测量,先在室温下测量接线端子冷态电阻R1,再将接 线端子接到额定电源电压、额定频率,输出额定输岀电流,然后将 电源电压提高10%,稳定运行,待温升稳定(一般不小于4小时) 后,快速切断接线端子输入电源,测量其热态电阻R2 (要求该值 读数为目视发现电阻值尾数逐步递减的初始值)。计算公式: △ T (K)= (R2 - R1)(+ T1)/ R1 - (T2 - T1) T2试验结束时的环境温度「C)T1试验前环境温度(C)R1试 验前冷态电阻(Q) R2热态电阻(Q) 变频电源 检测仪 —A 7机械强度 螺钉直径力矩 螺钉每次应完全拧岀和拧入,拧紧(用表1力矩)和拧松五 次其间,不应岀现损坏;产品必须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应能经受 得住安装和使用中所施加的应力。抽试的样品从离水平 钢板平面50cm高度跌落50次,不应有影响继续使用的损坏。 推拉力计—B ? m ? m ? m 8湿热试验绝缘电阻和电气强度应符合要求。放置在43 C ,93%RH环境中24h,然后立即测量绝缘电阻和电 气强度。 恒温箱—B 9盐雾试验表面应无生锈的痕迹。中性盐雾(NSS pH值?条件下放置72h—B 10耐热应无损坏,标志仍应清晰可认。在温度为100C环境中放置1h,恒温箱—B 11接头容量应无异常发热或变形,且动作特性符合图纸要求。 1、将端子用导线短接,给接头通以(额定电流)的负载通电 运行2h试验后, 2、接线端子的电流负载能力要大于在最恶劣的条件下工作时 通过接线端子的电流值。 直流电源—A 12耐老化材料不应有裂纹和变松。 产品的连接器件及单独的衬垫等在老化箱内应承受加速老化试 验,箱内温度为 70 C±2 C,加热时间橡胶件为240h,热塑材料为168h 后,从箱内取出在室温下4h后观察。 恒温箱—A 备注:带★的为日常进货检验,以上所有项目为型式试验,型式试验抽样方案: (3, 0, 1)。 标记处数更已内容签字日期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蓝色部分为更改内容朱海宝2013/07/2 5

开关柜组装作业指导书工艺文件

设备有限公司作 业文件 版号/修改2/0 编号:SC-2013- 08(4) 电器组装 作业指导书 编制:技术部 审核: 批准: 山东鲁控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一. 电器元件装配工艺 1.依据和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依据《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部分:型式试验和部分型式试验成套设备》(GB7251.1-2005)编制,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的成品组装制作。产品组装除应遵守工艺要求外,还应满足客户要求。 2.设备及工具: 盒尺;台式钻床;压线钳;剥线钳;尖嘴钳;斜嘴钳;台钳;扭力扳手;扳手;套筒扳手;钢锯;锤子;剪子;螺丝刀(一字型、十字型);万用表;兆欧表等。 3.工艺准备: 3.1 装配前应首先看明图纸及技术要求,检查电器元件的型号、规格、数量是否与图纸和生产计划相符,列入国家强制性认证目录的电器元件应验证其CCC标志,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2 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发现问题及时更换。 3.3组装前必须擦净元器件上的灰尘。 3.4按安装要求准备好所需的紧固件和配件以及有关零件(如支架、衬垫等)。 4装配工艺过程: 4.1安装的元器件应操作方便,操作时有足够的空间,方便元器件更换及维修,操作时不能触及带电 体。

4.2 根据元件选用底板,设计元件布局,并固定于底板上。安装的元器件应保证其正常使用条件,并保证满足飞弧距离,电器间隙和爬电距离。 电器间隙和爬电距离不小于下表之规定。 三. 一次线 (母排)安 装工艺 1.依据和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依据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 和控制设备第1部分: 型式试验和部分型式 试验成套设备》 (GB7251.1-2005)《电 工用铜、铝母线及其合 金母线第一部分:铜 和铜合金母线》(GB 5585.1-2005)、《电工用铜、铝母线及其合金母线第二部分:铝和铝合金母线》(GB 5585.2-200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149-90)。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中主回路母线的选择、配置、加工制作、连接和安装。 2.设备、工具及量具: 母排加工机;母线拉平机;盒尺;压线钳;尖嘴钳;斜嘴钳;电工刀;扭力扳手;钢锉;套筒扳手;钢锯;锤子;剪子;螺丝刀(一字型、十字型);端头冷压钳;木榔头;万用表;兆欧表等。 3.母排加工及安装 3.1 根据生产计划及技术要求加工铜母排。铜母排、绝缘导线的载流量符合下表 GGD1交流低压配电屏相应的电流对应的母线规格

数控车床作业指导书模板

数控机床作业指导书及操作规范 1.目的: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加工的合理性、正确性及可操作性。 规范安全操作,防患于未然,杜绝安全隐患以达到安全生产并保证加工质量。 2.范围:适用于数控机床所有操作者。 3.职责:指导数控机床操作者按CNC加工及设备维护、保养等工作。 4.工作流程 (一):作业流程 1)查看当班作业计划 2)阅读图纸及工艺------CNC工程师编制加工程序 3)核对图纸、工艺是否相符 4)校表、分中、找正工件 5)拷贝并核对程序 6)加工并自检 7)送检 (二):基本作业 1)查看当班作业计划:按作业计划顺序及进度要求进行作业,以满足生产进度 的需要。 2)核对图纸程序单及工件:将图纸打开与工件进行核对,清楚工件的装夹方向、 基准点、所使用的刀具、夹具等。 3)校对工、量具:按图纸及加工工艺领取加工所需工、量具并进行校对。 4)机床回零:操作前将机床各轴回零。 5)清理工作台:把工作台清理干净,准备好所需用的垫块等。 6)校表分中:装夹好工件后进行校表,打表应选最大面来进行校正,校平衡时 应取基准边来校正,分中时取边的中心位置进行分中(碰单边时不允许使用感应寻边器),分好中后必须输入指令进行检查(G0G90G54X0Y0),输入指令前要把主轴先抬高到安全高度。

7)拷贝程序及校对:拷程序前要看清程序单上的程序名是否和电脑上的一致, 打开程序对里面的加工参数进行检查,如有不合理之处将其改正过来,对每一条程序都要进行刀路模拟,确认无误后方可加工。 8)加工工件及检查:加工前准备好所需刀具,对好刀,开始加工下刀到安全高 度后,要检查机上的参数是否有误方可加工,加工过程中要注意检查刀具磨损,如刀具磨损要停下来进行刀具半径及长度补偿量的调整,调整完成后再继续加工。 9)自检:所有工件加工完了以后都要进行自检,譬如一些加工没有到位,接面 没接顺等,发现问题须马上解决。 10)首件检验:在批量生产中,必须进行首件检查,合格后方能继续加工。靠程 序加工及空间尺寸,加工落活后无法检测的件,落活前或在加工过程中通知和协助检验员到机床上进行检验。 11)送检:工件加工完以后及时送检,不得锈蚀,送检过程中避免磕碰,并在图 纸上加工工艺栏及轮班作业计划签字(外加工件附送货单及自检报告)送检。 12)当班下班前,需将机床擦拭干净,工作台台面涂上一层防锈油,且关闭机床电 源。 5.规范内容: 1)每班各机床操作者开车前确认本机台的状况是否正常。 2)机器作业前需基本确认事项: 3)各个开关是否灵敏,安全装置是否有效。 4)润滑油是否充足。 5)冷却水泵运转是否正常。 6)机床前、后、左、右、上、下各方向移动、滑动是否正常。 6.注意事项及设备保养 1)工作时按公司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 2)按设备要求定期更换润滑油、切削液。 3)机床开始运行前,确认机床运动部件附近无人。 4)上电时,首先接通电柜上的总电源开关,而后再拔出急停按钮;断电时,先 按下操作站上的急停按钮,再断总电源开关。

端子压接作业指导书

标题端子压接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 NT01-018 版本: A/01 页数: 1/4 发行日期: 2014.07.01 1.目的:描述端子压接工序的操作过程,确保端子压接的质量。 2.范围:适用于生产车间端子压接工序的操作生产。 3.职责:生产部长,冲压工序质检员及与端子压接工序相关的人员均有将本指导书付诸实施的职责。 4.定义:无。 5.工作程序 5.1 员工依据生产指令及下线压接表,备齐所需的材料及工具; 5.2 校对所备材料和工具与生产指令及下线压接表的符合性; 5.3 选择相应的设备,配合维修工调试设备,进行资源点检,填写设备点检表; 5.4 完成首件产品的作业; 5.5 员工对自己加工首件产品用目测和拉力试验机进行自检压接端子与相应工艺文件的符合 性及其强度,检验员检验合格,员工则继续进行生产操作,对于合线或者共压的产品进行拉力检验时,选择线径最大的拉力标准作为依据; 5.6 操作过程中,员工要随时目测外观; 5.7 作业结束时,质检员随同员工用目测和拉力试验机检查产品压接外观及拉力的符合性; 5.8 作业结束,检验员确认后将合格品转入冲压半成品合格区; 6.备注: 6.1.首件作业的合格产品应予以保存,直至本批次或本班次产品作业结束. 6.2 在生产过程中,如有以下情况发生时,必须重新执行本指导书: a)更换操作员工;b)设备关闭后又开启;c)第二天生产前一天未完成的产品; 6.3 端子压接拉力强度的判定基准应符合如下要求: 6.3.1电线束端子与电线或合点(线)压接后拉力强度应不小于下表中的规定: 导体公称截面积mm2拉力值N 导体公称截面积mm2拉力值N ① 0.3~0.5 50 6.00~8.00 450 0.75~0.85 80 10.00 500 1.00~1.25 100 15.00~16.00 1500

线束行业超声波焊接作业指导书

编写:审核:批准: 日期:日期:日期: 1. 适用范围和目的 本标准适用于多条裸铜电线的焊接,因超声波设备能力限制电线导体总截面积应在23mm2以下。 2. 名词解释 把电线末端绝缘皮剥去,合并在一起用超声波焊接机熔结在一起,熔结点称为焊点 本标准中所提到的单根导线即指如图。本标准中所提单芯导线指单条裸铜线“”。 3. 常规要求 电线叠放要求如图1 图1 下列情况不允许发生: 1、-单根导线中芯线缺失超过1%、松软、划伤或凸起。 -焊接节点灼伤(变色) -焊点有裂纹或断裂 -焊点内有外来杂质(油脂、油、剥落粒子等) -单根导线可被剥离于焊点 -绝缘皮熔化于焊点内 -同一焊点重复焊三次及三次以上(注:重复焊第二次时需检查铜丝有无

损伤) 2、 -热缩管表面不光滑、不平整、表面有划伤等 -焊点明显偏离热缩管中间,焊点末端与热缩管末端距离明显小于10mm -热缩不紧 -热缩管无胶溢出 -铜丝刺破热缩管 -热缩管灼伤 本公司收集了生产中常见不良现象可供判断使用,详见附件一:焊接良品与不良品外观判断标准 4 导线截面要求 每个焊点导线总截面积不能超过23mm 2,不允许出现15条以上的导线焊接在一个点上。 5 焊点大小 5.1 尺寸 所有的电线都要插入焊头内,所以它们必须符合以下尺寸要求,如图2和表1所示。 图 2 5.2 焊点形状 焊点截面为矩形,其高为h ,宽为b 。其宽取决于焊接装置,高取决于焊接过程。 高宽比要求如图3所示( 宽高比大约为1.5:1)。 表2 最小最大 a 3mm 5mm b c 02mm 取决于焊头宽度 焊点尺寸表1

高 (mm) 宽(mm) 图 3 本公司详细规定了每种规格焊点的宽度、高度,详见附件二 5.3 中心距 两个相邻焊点的中心距至少为50mm。 6 测试 6.1 常规要求 经过测试后的焊点必须被淘汰,不允许将其修缮后继续使用。 每项测试都要用新的焊点完成,焊点不可重复利用。 6.2焊点宽度与高度测量 因焊接过程可能会产生轻微毛边,所以测量时必须注意,详见图4 A无毛边时的测量 B有毛边时的测量

二维线束设计作业指导书

1 二维线束设计流程

2 二维线束设计的基本要求 2.1 内饰开关的设计应符合内造型要求和效果; 2.2 电线束应满足技术要求中相关要求; 2.3 电线束应符合国家标注和企业标注; 2.4 电线束设计中应考虑加工、安装和维修的方便性。 3 设计要点 3.1 同一个插接件内的电线不能有线径相近而颜色相同的现象; 3.2 用于信号传输的应采用屏蔽线的线种; 4 各种材料的选用 4.1 线束之间对接插接件的选型 4.1.1 前仓内一定选用密封防水的插接件,室内可选用普通插接件; 4.1.2 计算插接件内端子通过的电流是否符合选用的电线; 4.1.3 插接件插座一般用在电流的输出端线束上,电流的输入端用插头;4.2 继电器盒与保险丝盒的选用或设计 4.2.1 选用 4.2.1.1 本着为客户节约开模费用的前提,一般选用现有产品; 4.2.1.2 大小不要超过总布置给出的空间; 4.2.1.3 前仓的继电器盒要求把前仓要用到的继电器数量包含;如:电喷继电 器、压缩机继电器、雾灯继电器、喇叭继电器、电子风扇高速/低速继电器等; 4.2.2 设计 4.2.2.1 满足4.2.1.2和4.2.1.3;

4.2.2.2 继电器盒要预留1-2个继电器位置和3-5个保险的位置; 4.2.2.3 保险丝盒要预留1-2个继电器位置和3-5个保险的位置,为客户在整 车的批量生产后增加某种电气功能提供方便; 4.2.2.4 根据整车配置,选用端子式(与线束一体提供)的还是插接件对接式 (可与线束分开供货)的,也可咨询客户; 4.3 电线线种如客户没有要求一般选用日标A VS型和国标QVR型电线,但 整车中用于信号传输(如“氧传感器”、“爆震传感器”、“读写线圈”等)的电线要求选用LE-SE信号线或A VSS屏蔽线等线种。 4.4 导线颜色的选用 4.4.1参与、依据(QC/T414-1999《汽车用低压电线的颜色》),选用导线颜 色; 4.4.1.1 优先选用单色线; 4.4.1.2 电源线优先选用红色或主色为红色的双色导线; 4.4.1.3 接地线用黑色导线,或黑色为主色的双色导线; 4.4.1.4 一个插接件内尽量避开线径相近而颜色又相同的现象; 4.4.1.5 一个系统尽量选用以一个单色为主色的双色导线,如雨刮系统选用成 棕红、棕白、棕绿、棕黄、棕黑等,这样在装车或维修时有很大的方便性; 4.5 线束接地的设计 4.5.1 根据实际装车情况,合理的选择接地处; 4.5.2 各个ECU就近接地,防止干扰; 4.5.3 仪表内的信号地应该单独接地;

线束生产作业指导书

线束生产作业指导书 文件名称: 版数: 页码: 文件编号: 第01版 1/4 TE02W—6002 线束生产控制作业指导书 版数年月日变更理由作成审核批准 01 06.09.07 新版发行陈勇丁荣勇批准印 泰科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文件名称: 版数: 页码: 文件编号: 第01版 2/4 TE02W—6002 线束生产控制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对线束工作流程进行有效的管理, 使线束生产能够顺利进行. 2. 责任部门 生产部线束课 3. 职责 线束课管理者负责对生产的安排即线束课人员的管理. 线束课物料员负责原材料的领取, 发放 . 线束课作业员负责设备的日常点检和生产 线束课技术员负责对对设备的修理, 维护及保养. 4. 相关文件 1) << 生产指令 >> 2) 相关作业生产记录 3) 相关生产作业指导书 5. 步骤 5.1 接单及生产指令的确认

, 根据实际生产状况, 确认新订单信息, 如有异常及时通线束课管理者收到<< 生产指令 >>后 知生产计划, 确认OK后负责生产前的确认及安排, 其主要工作包括: a. 确认上一订单是否结束 b. 核对新订单的信息 c. 安排生产, 并预算该定单的完成日期 . 5.2 生产前准备 5.2.1 线束课管理者将生产指令给线束课领班和物料员, 领班将对应的作业指导书更换到作业工序, 物料员按<< 生产指令 >> 及每天的实际生产能力计算出当天所需的材料数量后, 进行材料 的领取, 并做好相关记录. 5.2.2 线束课技术员负责对设备的确认, 线束课的领班提前安排人员及准备生产记录相关表格. 5.2.3 确认以上OK 后, 线束课物料员根据作业指导书上的要求进行对原材料发放工作, 并记录到 <<线束材料发放日报表>>, 应详细记录到发放材料的时间. 5.3 首件检查 每天生产前由作业员进行首件作业, 由品质进行确认合格后并记录到首件确认单上, 才可以进 泰科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文件名称: 版数: 页码: 文件编号: 第01版 3/4 TE02W—6002 线束生产控制作业指导书 行正常生产. 5.4 量产

线束作业指导书

线束作业指导书(2016-4-2) 产品名称:A型线束(每一套用2根) 需重点注意得一些环节: 确认配件就是否齐全(红黑线、绿线、红线、黑线、橙线、黑色六孔(塑料壳)1只、O430300001线卡6只、扎带6根) 2.根据客户要求下线(红黑线67m 绿线67cm红线40cm 黑线40cm 橙 线40cm) 3.根据所接端子得类型,确认剥线得长度 4.蘸锡(线缆剥下后,铜芯必须先蘸锡) 5.压端子(利用端子机压紧,不能脱落得现象) 6.端子压好后需要再次焊锡固定 7.穿塑料壳(注意顺序;不能有松动、脱落得现象) 8.将每个线速用扎带扎紧 9.每个批次得产品数据跟要求一致,有记录 产品名称:B型线束(每一套用1根)

1、确认配件就是否齐全(红线、黑线、橙线、黑色四孔(塑料壳)1只、O430300001线卡3只、扎带6根) 2、根据客户要求下线(红线63cm 黑线63cm 橙线63cm) 3、根据所接端子得类型,确认剥线得长度 4、蘸锡(线缆剥下后,铜芯必须先蘸锡) 5、压端子(利用端子机压紧,不能脱落得现象) 6、端子压好后需要再次焊锡固定 7、穿塑料壳(注意顺序;不能有松动、脱落得现象) 8、将每个线速用扎带扎紧 9、每个批次得产品数据跟要求一致,有记录 产品名称:C型线束(每一套用2根)

1、确认配件就是否齐全(红线、黑线、橙线、穿心电容2只、O430310001线卡3只、线耳1只、扎带1根) 2、根据客户要求,实际下线(红线17、5cm 黑线12、5cm 橙线17、5cm) 3、根据所接端子得类型,确认剥线得长度 4、蘸锡(线缆剥下后,铜芯必须先蘸锡) 5、压端子(利用端子机压紧,不能脱落得现象) 6、端子压好后需要再次焊锡固定 7、焊接穿心电容与线耳(穿心电容焊接处需要热缩管隔离) 8、将每个线速用扎带扎紧 9、每个批次得产品数据跟要求一致,有记录 产品名称:D型线束(每一套用2根) 1、确认配件就是否齐全(红线、黑线、橙线、线耳1只、扎带1根) 2、根据客户要求,实际下线(红线7、5cm 黑线5cm 橙线7、5cm) 3、没有线缆两端剥线确认长度 4、蘸锡(线缆剥下后,铜芯必须先蘸锡) 5、焊接线耳 8、将每个线速用扎带扎紧 9、每个批次得产品数据跟要求一致,有记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