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1年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9

2011年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9

2011年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9
2011年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9

2011年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9

2011年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论述教育原理的著作是两千多年前的

A.《大学》

B.《论语》

C.《学记》

D.《孟子》

2.影响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的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政治制度

C.社会意识形态

D.经济制度

3.20世纪早期,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对改造中国旧教育做出、伟大贡献的教育家为

A.蔡元培

B.陶行知

C.杨贤江

D.徐特立

4.《学会生存》中说:“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新人。”这句话反映了基础教育中的

A.基础性

B.全民性

C.未来性

D.强迫性

5.我国唐代的教育家韩愈提出教师应“以身立教”,这样的教师才会“其身亡而其教存”。这说明教师职业道德中的

A.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B.师爱

C.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D.职业信念

6.据我国心理科学工作者研究确定,小学儿童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这一思维发展过程中的“飞跃”或“质变”的关键期为

A.6、7~11岁

B.7、8~11岁

C.9~11岁

D.10~11岁

7.小学儿童对教师怀有特殊的信赖感,把教师看作无所不晓、无所不能的人,愿听从教师的教导,小学生的这种心理倾向称之为

A.依赖性

B.独立感

C.自制力

D.向师性

8.认为“学生对教师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的状态”,提出“教师中心”观点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

B.杜威

A.备课

B.上课

C.课外辅导

D.成绩评定

18.班级在纪律、规范、班风、舆论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预期要达到的标准为

A.教育目标

B.管理目标

C.教学目标

D.教育目的

19.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

A.剩余价值学说

B.资本和商品的学说

C.劳动力价值学说

D.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20.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

A.差异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的科学,它属于_________的领域。

2.教育活动的三要素是指教育者、受教育者和_________

3._________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回归教育以至老年教育在内的教育。

4.据古籍记载,我国学校的萌芽约在四千年前的虞舜时代,当时被称为_________。

5.教育学的任务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_________。

6.基础教育又称为国民基础教育,是培养_________的教育。

7.良好的协调一致的师生关系具有多种功能,包括激励功能、调节功能和_________功能。

8.国家用法律形式予以规定,要求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保证的国民基础教育,称为_________。9.教师是社会的专职教育者,教师的根本职能就是_________。

10.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扬雄说:“师者,人之模范也。”突出地揭示了教师劳动的_________性特点。

11.师爱是有层次的,第一层次是亲近感、第二层次是理解感和尊重感、第三层次是_________。

12.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_________提出了儿童中心论的观点,贬低和否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13._________是国家在一定的历史阶段,根据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提出的教育工作发展的总方向,也是国家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

14.我国小学目前进行教学的基本形式是_________,即平时所说的上课,或叫班级上课。

15._________是指学校给学生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灌输的思想和观点、培养的行为和习惯的总和。

16.教学过程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_________,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认识客观世界的特殊形式。

17.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教和学的手段叫_________,它解决的是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的问题。

18.编写教案最重要的两个环节是提出教学目标和_________。

19.任何一种思想品德都包含有德这一方面的“认识”、“情感”、“意志”和“ ”四个基_________本成分。

20.国民基础教育具有全民性、基础性和_________性三大特征。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教育活动的基本特征。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方法有哪些?

3.简述小学教师所承担的职责。

4.小学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5.简述小学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

四、论述题(10分)

为什么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战国后期,《学记》系统的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也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论述教育原理的著作。

2.A【解析】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影响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主要因素。

3.B【解析】20世纪早期,教育家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对改造中国旧教育做出伟大贡献。4.C【解析】这句话反映了基础教育的未来性。

5.C【解析】我国唐代的教育家韩愈提出教师应“以身立教”,这样的教师才会“其身亡而其教存”。这说明教师职业道德中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6.C【解析】小学儿童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这一思维发展过程中的

“飞跃”或“质变”的关键期为9—11岁。

7.D【解析】向师性指的是小学生依附于教师,对教师依赖。在低年级儿童心目中,教师的地位是神圣不可动摇的,他们往往把教师当作道德标准的化身,对教师怀有特殊的信赖感,把教师看作元所不晓、无所不能的人,愿听从教师的教导。

8.A【解析】教师中心论”以赫尔巴特等人为代表。他十分重视教师的权威,强调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绝对支配作用。教师中心论者重视环境和教育对学生发展的决定性影响,把教师看作教学的绝对支配者,并单纯强调学生是教育的对象而无视其主体地位。

9.D【解析】审美观点是形成小学生审美能力认识的基础。

10.A【解析】教学大纲即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教师必须全面彻底地领会教学大纲的内容、体系和精神实质,按照大纲进行教学。

11.A【解析】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体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办。

12.B【解析】遵循“问题一假设一推理一验证一总结”这一程序的教学模式是引导一发现式。

13.D【解析】l905年,清朝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兴办采用班级上课制的学校。

14.B【解析】布鲁纳主张让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

15.C【解析】人具有自觉能动性、自尊心和荣誉感,只有受到尊重和信赖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句话说明的正是德育的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

16.D【解析】教育家布卢姆将学习水平由低级到高级排列为六级水平,即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17.B【解析】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思想、发展能力

的关键,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上好课。

18.B【解析】管理目标是班级在纪律、规范、班风、舆论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预期要达到的标准。

19.D【解析】马克思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20.D【解析】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二、填空题

1.社会科学

2.教育媒体

3.终身

4.庠

5.教育规律

6.公民基本素质

7.德育

8.义务教育

9.育人

10.示范

11.期待感

12.杜威

13.教育方针

14.课堂教学

15.教学内容

16.认识过程

17.教学方法

18.设计教学过程

19.行为

20.未来

三、简答题

1.【答案要点】教育活动的基本特征是:

(1)教育活动的目的性;(2)教育活动的实践性;(3)教育活动的双边性;(4)教育活动的三要素;(5)教育活动的多功能性。2.【答案要点】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方法有:

(1)确定班集体的奋斗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3.【答案要点】小学教师所承担的职责是:

(1)教师是儿童知识的启蒙者。(2)教师是儿童智慧的开拓者。(3)教师是儿童心灵的陶冶者。(4)教师是儿童健康的监护人。4.【答案要点】小学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有:

(1)科技活动;(2)学科活动;(3)文学艺术活动;(4)体育活动;(5)社会活动。

5.【答案要点】小学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是:

(1)爱国守法;(2)爱岗敬业;(3)关爱学生;(4)教书育人;(5)为人师表;(6)终身学习。

四、论述题

【答案要点】(1)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是教师施教的对象,而且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应该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这是因为:学生是能动的主体,现代教育的特征是强调人的主体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地学,有个性地学,在参与中、活动中养成习惯,进而获得科学知识和能力的发展。.与传统的“教师中心论”相对,这是“学生主体观”,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时,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不同特殊素质,即具有个人的爱好兴趣和追求,有个人的独立意志。他不是消极地、被动地接受塑造,而是能意识到自己是被他人所塑造和改造的,从而有可能自觉地参与到教育过程中去。

(2)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这个学习活动的主体能否得到积极主动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善于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相对于教师来说,学生的知识较少,经验贫乏,独立能力不强,加上传统的教师权威的文化影响,学生具有依赖性和向师性,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天然的权威性,这种天然的权威性是教师进行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并不意味着对教师的完全盲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形成良好的品德,都必须通过自己的思维与实践才能够实现。因此,教师只有在尊重和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权威,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