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纤维之公定回潮率比较表

纤维之公定回潮率比较表

羊毛公定回潮率回潮率有关知识

羊毛公定回潮率回潮率有关知识 纤维有从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能。 ——从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指标以"回潮率"表示。就是水分对干燥纤维重量的百分比。回潮率w=(含潮重-干燥重)/ 干燥重*100 ——不同温湿度.不同纤维的回潮率是不同的,于是就有规定在"标准温湿度"条件下各种纤维的回潮率,大家确认的回潮率,就是:公定回潮率: 在纺织行业中,回潮率是一个极为常用的术语,记得在上大学期间,刚刚接触纺织的第一门专业课就是《纺织材料学》,里面就详细的介绍了回潮率的有关知识,而参加工作以后,回潮率的用处比上学时学的公英制换算用的都要多。今天就整理了一些有关回潮率的知识内容,以温故而知新。 纺织材料由于具有一定的吸湿能力,这种能力在不同的状态下是不同的,为了使纺织材料的吸湿有一定的可比性,同时便于统一计量纺织材料的重量,纺织材料的吸湿性通常用回潮率、公定回潮率来表示。 回潮率是表示纺织材料吸湿程度的指标,一般我们规定标准大气状态条件下,以材料中所含水分重量占干燥材料重量的百分数表示。在个别情况下,也有用含水率表示纺织材料吸湿程度的,以材料中所含水分重量占材料未烘干重量的百分数表示。这些基本质量指标在纺织材料的商业贸易、性能测试及在纺织加工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备注:标准状态的规定国际上是统一的,只是允许误差范围略有不同。我国规定的标准状态为:湿度65%?3%,温度20度) 标准回潮率 moisture regain in the standard atmosphere 纺织材料预调湿后,在标准大气中达到吸湿平衡时的回潮率。 回潮率和含水率的计算公式:

回潮率,(湿纤维重量,干纤维重量)/干纤维重量×100, 含水率,(纤维湿重–纤维干重)/纤维湿重×100, 回潮率有公定回潮率和实际回潮率之分。 公定回潮率 conventional moisture regain 纺织材料的回潮率不时,其重量也不同。为了消除因回潮率不同而引起的重量不同,为了计重和核价的需要,必须对各种纺织材料的回潮率作出统一规定,为满足纺织材料贸易和检验的需要,国家对各种纺织材料的回潮率规定了相应的标准,称为公定回潮率,它在数值上接近标准温湿度条件下测得的平衡回潮率。 主要纺织纤维的公定回潮率: 棉花:公定回潮率:8.5% 涤纶:公定回潮率:0.4% 苎麻:公定回潮率:13% 锦纶:公定回潮率:4.5% 羊毛:公定回潮率:15-16% 维尼纶:公定回潮率:5% 蚕丝:公定回潮率:11% 腈纶:公定回潮率:2% 粘胶:公定回潮率:13% 丙纶:公定回潮率:0% 醋酸:公定回潮率:7% 氯纶:公定回潮率:0% 至于实际回潮率,解释就更为简单了,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公司和企业都有条件在标准大气状态条件下测算纺织材料的标准回潮率,所以就只能以自己实测的回潮率为准了。 纺织材料回潮率的测试方法有多种: (1)直接测定法:先称取试样重量,然后去除其中水分,再称取试样干燥重量,计算实际回潮率。根据去除水分方法的不同,直接测定法有:烘箱法)红外线辐射法)高频电场加热法)真空干燥法和吸湿剂干燥法等。在工业生产中常采用的是烘箱法和红外线辐射法。烘箱法的优点是测定结果比较准确,缺点是速度慢)效率低。红外线辐射法的优点是速度快)效率高)节省能源,缺点是温度不易掌握)测定的结果有波动。

纺织行业中常用原料的公定回潮率标准和在线检测方法

纺织行业中常用原料的公定回潮率标准和在线检测方法 纺织原材料的吸湿性,是关系到材料性能和加工工艺的一项重要特性。纺织材料的吸湿性通常用回潮率、公定回潮率来表示,这些基本质量指标在纺织材料的商业贸易、性能测试及在纺织加工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纺织材料的回潮率不同时,其重量也不同。 一、纺织原料公定回潮率的定义 在纺织行业中,回潮率是指纤维含水重量占纤维干重的百分比,即回潮率=(纤维湿重-纤维干重)/纤维干重*100%。公定回潮率是出于检验和贸易等需要,国家对纺织原料和纺织品所规定的回潮率。 二、纺织原料公定回潮率的标准 目前,我国规定的纺织行业回潮率标准状态为湿度65%±3%,温度20摄氏度。不同的纺织原料,公定回潮率也不一样。

三、纺织原料回潮率的在线检测方法 德国默斯(MOSYE)近红外纺织原料回潮率检测仪MS-A-580,适用于各类纺织企业生产线上对布匹的水分含量进行在线动态连续测量。 回潮率检测仪MS-A-580 1、优势特点

◆全球唯一不受布匹颜色变化、材质变化影响的红外水分仪。 ◆全球唯一不受外界环境光线影响的近红外水分仪。 ◆能够直接发射4组波长的近红外光线的LED红外光源,无滤光镜片、无飞轮可动部件等易损件,最高可达10年使用寿命。 ◆可自动关联外部控制开关。 ◆高精度:最高精度0.2%;宽量程比:水分测量范围宽至0%-100%。 ◆内置校准曲线,一次校准成功后,无需经常校准。 ◆安装简易、多种通讯方式和数据传输方式可选。 2、技术参数 ◆水分测量范围:0-100% ◆精度:0.2-1% 根据不同工况和测量对象 ◆电源要求:85 – 270 VAC ◆输出信号:4-20mA或1V-5V,RS485或RS232 ◆环境温度:-20°C 到+50°C ◆防护等级:IP67 四、纺织原料回潮率检测仪的应用范围 德国默斯纺织原料回潮率检测仪,广泛应用于面料、皮革、牛皮、布料、服装、纱线、纺纱、轴线、筒子纱、布匹、面布(料)、棉纱、纺纱、织带、医疗纱布、地毯、手套、纤维、涤纶、苎麻、羊毛、植绒需要快速测定含水率的行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纺织材料公定回潮率

ICS 59.080.01 W04 纺织材料公定回潮率 Conventional moisture regains of textiles (报批稿) ××××-××-××发布 ××××-××-××实施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 9994—×××× 前言 本标准的第4章为强制性条款。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 9994—2008《纺织材料公定回潮率》。 本标准与GB 9994—2008的主要差异为: —将“混纺产品”改为“多组分产品”,删除范围中的注; —调整了棉织物、毛机织物、莫代尔纤维、莱赛尔纤维和芳纶的公定回潮率; —增加了壳聚糖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聚烯烃弹性纤维、聚苯硫醚纤维、聚酰亚胺纤维和碳纤维的公定回潮率; —删除了碳氟纤维及其公定回潮率。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标准分技术委员会(SAC/TC209/SC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纺织工业标准化研究所、纺织工业科学技术发展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宇英、徐路、孙锡敏、刘飞飞。 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GB 9994—1988; ——GB 9994—2008。

纺织材料公定回潮率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主要纺织材料的公定回潮率。 本标准适用于纺织材料,可用于计算纺织材料的公定质量、纱线的线密度、织物的单位面积质量以及多组分产品定量分析中的纤维含量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4146.1 纺织品化学纤维第1部分:属名 GB/T 9995 纺织材料含水率和回潮率的测定烘箱干燥法 GB/T 11951 纺织品天然纤维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GB/T 4146.1和GB/T 1195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纺织材料 textiles 用以加工制成纺织品的纺织原料、纺织半成品以及成品的统称。包括各种纤维、条子、纱线、织物等。 3.2 回潮率moisture regain 按规定方法测定的纺织材料中任何形态水的质量对被测材料的干燥质量百分率。 3.3 公定回潮率conventional moisture regain 纺织材料回潮率的约定值。 3.4 标准回潮率moisture regain in the standard atmosphere 纺织材料预调湿后,在标准大气中达到吸湿平衡时的回潮率。 3.5 公定质量conventional mass 纺织材料干燥后质量加上相应于公定回潮率的质量所得的材料质量。 4 纺织材料公定回潮率 纺织材料公定回潮率见表1。

如何计算棉花公定重量

?公定重量检验。简称公量检验,这里着重讲成包皮棉的公量检验。公量检验按照以下净重,再计算按标准含杂率折算后的重量,即标准上称之为准重,最后用准重按公定回潮定重量。 公量检验以批为单位,计算顺序如下: (1)计算净重。净重=毛重—包装物重 (2)计算准重。准重=净重×(100—实际含杂率)/(100—标准含杂率) (3)计算公定重量。公定重量=准重×(100+标准回潮率)/(100+实际回潮率)注意: 代入上述公式中含杂率和回潮率的数值应是去掉百分号的数值,如标准含杂率潮率 8.5%、实际含杂率2%、实际回潮率8%,则代入公式时的数值分别是 2.5、 8.5、 2、8, 8.5%、2%和8%。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特举三个例题: 1、某批229锯齿棉净重 40.372吨,实测含杂 1.8%,回潮率 7.5%,计算公定重量, 0.001吨。

(100-实际含杂率)×(100+公定回潮率)公定重量=净重×——————————————————— (100-标准含杂率)×(100+实际回潮率)(100- 1.8)×(100+ 8.5)=40.372×———————————— (100- 2.5)×(100+ 7.5)=41.040(吨) 2、有一批等级为429的皮辊棉,件数500件,毛重43吨,经检验测试,该批是 9.2%,含杂率是 3.5%,若包装物每件重1公斤,试计算该批棉花的公定重量。 (1)先计算出该批棉花的净重: 净重=毛重-棉包数×每件包装物重=43-(500×1)/1000= 42.5(吨) (2)再计算其公定重量: (100-实际含杂率)×(100+公定回潮率)公定重量=净重×——————————————————— (100-标准含杂率)×(100+实际回潮率)(100- 3.5)×(100+ 8.5)=42.5×———————————— (100-

参考公式

特数制捻系数αtex=Ttex* Ntex1/2 英制捻系数αe= Te/ Ne1/2 公制捻系数αm= Tm/ Nm1/2 特数制捻系数αtex与英制捻系数αe间的关系为: αtex=Ttex* Ntex1/2= Te/2.54*10*5831/2 *Ne1/2(583为纯棉品种的系数,若为混纺、化纤纱线请参考特数与英制换算常数C的变化) A. 特克斯:1000米长度的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称为特数。 公式:Ntex =(G/L)×1000 式中:G为纱的重量(克),L为纱的长度(米) B. 旦尼尔:9000米长的丝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称为旦数。 公式: Nden=(G/L)×9000 式中:G为丝的重量(克),L为丝的长度(米) ⑵、定重制: A. 公支数(公支):1克纱(丝)所具有的长度米数。 公式:Nm=L/G 式中:1为纱(丝)的长度(米),G为纱(丝)的重量(克) B. 英支数(英支):1磅纱线所具有的840码长度的个数。 公式:Ne=(L/G)×840 式中:L为纱(丝)的长度(码),G为纱(丝)的重量(磅)。 2、单位换算 A.特数Ntex与英制支数Ne Ne=C/ Ntex(C为常数,化纤为590.5、棉纤为583,如果为混纺纱可根据混比进行计算,如:T/JC(65/35)45S纱线C=590.5*65%+583*35%=588,然后按公式计算便可) B.英制支数Ne与公制支数Nm 纯化纤:Ne=0.5905Nm 纯棉:Ne=0.583Nm 混纺纱线:如T/JC(65/35)45S Ne=(0.5905*65%+0.583*35%)Nm 3、特数Ntex 与公制Nm Ntex ×Nm=1000 4、特数Ntex 与旦数Nden Nden=9*Ntex 二、捻度与捻系数 1.捻度:纱线单位长度内的捻回数。棉纱线及棉型化纤纱线的特克斯(号数)制捻度Ttex,是以纱线10cm长度内的捻回数表示;英制支数制捻度Te,是以1英寸的捻回数表示。精纺毛纱线及化纤长丝的捻度Tm,是以每米的捻回数表示,以上表示方法的的关系为: Ttex=3.937Te= Nm/10 Te=0.254 Ttex=0.0254T A. 特克斯:1000米长度的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称为特数。 公式:Ntex =(G/L)×1000 式中:G为纱的重量(克),L为纱的长度(米) B. 旦尼尔:9000米长的丝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称为旦数。 公式: Nden=(G/L)×9000 式中:G为丝的重量(克),L为丝的长度(米) ⑵、定重制: A. 公支数(公支):1克纱(丝)所具有的长度米数。 公式:Nm=L/G

任务3影响纺织纤维回潮率的因素.

6-3 影响纺织纤维回潮率的因素 一、纤维内在结构因素 (一)亲水性基团 纤维大分子上是否存在亲水性基团,是决定纤维吸湿性能的决定性因素。极性基团的多少、极性的强弱、结构状态等综合影响吸湿性。如羟基(-OH)、酰胺基(-CONH)、胺基(-NH2)、羧基(-COOH)等,都是较强的亲水基团,能与水分子形成化学结合水。这些基团越多,纤维的吸湿能力越高。 对比: 羊毛:羊毛纤维大分子是由许多种α-氨基酸用酰胺键(肽键)联结构成的多缩氨酸链为主链。由于侧基R基团不同,形成的α-氨基酸也不同。R基团中的羧基(-COOH)、酰胺基(-CONH)、胺基(-NH2)的存在决定了羊毛具有良好的吸湿能力。(P133) 涤纶: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涤纶分子中除了两个端醇羟基外,并无其他极性基团,因而涤纶亲水性极差,属于疏水性纤维。(P139) (二)结晶度(结晶区与非结晶区的比例) 实验证明:纤维内部结晶区内分子排列紧密有序,水分子不易渗入结晶区,因此,纤维的吸湿作用主要发生在非结晶区(无定形区)。水分能否进入结晶区,目前尚有争议,但水分进入结晶区的量是很少的。可见纤维的结晶度越低,吸湿能力越强。如: 1)“丝光棉”:对传统的棉织物而言,为了改善其光泽和手感,常常用碱液进行处理,即“丝光”,将其浸扎在碱液中发生溶胀,在张力作用下增加纤维的取向度,以提高强力,使棉纤维变成十分光滑的圆柱体,增加对光的漫反射,显出丝一样的光泽,降低织物缩水率,并能够消除织物表面皱纹。棉经过丝光后,由于结晶度降低,吸湿量增加; 2)棉和粘胶纤维虽然都属纤维素纤维,由于棉的结晶度为70%,而粘胶纤维的仅为30%左右,因此粘胶纤维的吸湿能力比棉高的多。 除结晶度影响纤维的吸湿性以外,在相同的结晶度条件下,晶型和晶粒的大小对吸湿也有影响,一般来说,晶粒小,吸湿性大。(简单说明取向度、聚合度对吸湿性的影响)

纺织材料学复习题计算题答案(科大)

计算题参考答案 1 测得某批涤/棉50/50混纺纱的实际回潮率为3.5%,重量为2500公斤,求其标准重量。(棉的公定回潮率 8.5%,涤纶的公定回潮率0.4%) 标准重量:纺织材料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 式中,G k 为标准重量,G 0为干重,W k 为公定回潮率,G a 为实际重量W a 为实际回潮率 混纺纱的公定回潮率:对各种纤维成分的公定回潮率按干重混纺比加权平均。 2 测得某批涤/棉50/50混纺纱的实际回潮率为6.5%,重量为1000公斤,求其标准重量。(棉的公定回潮率 8.5% ,涤纶的公定回潮率0.4%) 3 有一批称见重量为2250kg 的维伦,从中抽取50g 试样,烘干后的干燥重量为47.8g ,求;(1)该批维纶的实际回潮率;(2)该批原料的公定重量和干重。 纺织材料的回潮率计算公式为: 常见纤维的公定回潮率:棉8.5,苎麻、亚麻12,羊毛15,蚕丝11,粘胶13,涤纶0.4 ,锦纶4.5,腈纶2,维纶5,丙纶、氯纶0。 4 有一批毛/涤/粘为30/40/30混纺原料,称见重量为1000kg ,实测回潮率为9.5%,求(1)该批原料的公定回潮率;(2)该批原料的公定重量和干重。 5 已知涤/棉混纺纱的干重混纺比为65/35,求:(1)该混纺纱的公定回潮率;(2)投料时的湿重比;(3)公定重量混纺比(实际回潮率:涤为0.2%,棉为7.5%). 湿重投料比: 式中:X i 为纤维的湿重混纺比; Y i 为纤维的干重混纺比;W i 为纤维的实际回潮率。 公定重量混纺比计算方法同上。 6 一批腈纶重1000kg ,取50g 试样烘干后称得其干重为49.2g ,求该批腈纶的回潮率和标准重量。(腈纶的公定回潮率为2.0%) 7 计算55/45棉/涤混纺纱的公定回潮率。 1 现有0.2dtex 超细丙纶纤维,求其直径。(已知丙纶的密度δ=0.91g/cm3) d 为纤维直径(mm ) δ为纤维密度(g/cm 3) 2 现有0.15dtex 超细涤纶纤维,求其直径和旦数。(涤纶密度δ=1.38g/cm3)(6分) N te x ×N m = 1000,N den ×N m = 9000,N den = 9 N tex ∑=i i k P W W )(混%∑=++=n j j j i i i W Y W Y X 1)100() 100() (03568.0mm N d tex δ=

本标准将合成短纤维回潮率试验方法和合成纤维长...

ICS 59.060 W 50 化学纤维 回潮率测定 Testing method for moisture regain of man-made filament yarns (报批稿)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 布

前言 本标准将《合成短纤维回潮率试验方法》和《合成纤维长丝回潮率试验方法》整合修订。 在技术内容方面,主要有下列不同: ——扩大了适用范围; ——在非标准状态下试验一般情况下不修正;仲裁时须修正; ——增加了含水率计算方法; ——增加了红外(或卤素)水份测定仪法(附录A); ——将附录B中标准大气状态烘干质量的修正百分率C中的常数统一为6.58; ——依据GB/T9995-1997确定纤维吸湿性常数a; ——将附录B中的试验室温度和饱和水蒸气压力范围扩大至3℃~40℃; ——附录A、附录B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岛市纤维检验所、厦门翔鹭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海龙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蓝孔雀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单春红、郭文博、吕慧萍、车洪莲、赵桂芬。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4341-1993,GB/T 6503-1986,GB/T 6503-2001

化学纤维回潮率测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化学纤维回潮率的试验方法-烘箱法。有争议时采用箱内热称法,将在非标准大气条件下测得的烘干质量修正到标准大气条件下的数值,修正方法见附录B。该法不适用时由相关方商定相应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聚酯(涤纶)、聚酰胺(锦纶)、聚丙烯腈(腈纶)、聚丙烯(丙纶)、聚乙烯醇缩甲醛(维纶)、聚氯乙烯(氯纶)、纤维素纤维等化学纤维回潮率的试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3291.3 纺织纺织材料性能和试验术语第3部分:通用 GB/T 6502 合成纤维长丝取样方法 GB/T6529 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GB/T8170 数值修约规则 GB/T9995 纺织材料含水率和回潮率的测定—烘箱干燥法 GB/T 14334 合成短纤维取样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GB/T 3291.3确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湿量 hydrous mass 纺织材料含有水分时的质量。 3.2 恒重 constant mass 纺织材料试样经过烘干处理,相隔一定时间,前后二次称量差异不超过规定范围时的质量。本标准规定每隔10min称量一次,前后二次称量差异不超过后一次称量的0.05%时,后一次称量的质量为恒重。 3.3 箱内热称 oven weighting 纺织材料试样在烘箱内烘除水分后,用箱上附装的天平称取箱内试样的质量。 3.4 箱外冷称 cold weighting 纺织材料试样在烘箱内烘除水分后,置于器皿中密闭再移入干燥器内冷却,取出称重。 4 原理: 试样称重后,置于规定温度的烘箱内烘除水分至恒重,试样的湿量与干量的差数与干量之比所得的百分数,表示试样的回潮率。 5 仪器和器具

纤维面料回潮率基础知识

纤维面料回潮率基础知识 回潮率 纺织材料中水分的重量占材料干重的百分比称之为回潮率。回潮率广泛应用于纺织界。设试样的干重为G0,试样的湿重为Ga,则回潮率W为: 1回潮率概念 标准回潮率 纺织材料在标准大气下达到平衡时所具有的回潮率称之为标准回潮率。各纤维及其制品的实际回潮率随温湿度的条件而变,为了比较各种纺织材料的吸湿能力,将其放在统一的标准大气条件下经过规定时间后(平衡)测得的回潮率(标准回潮率)来进行比较。

几种常见纤维在不同相对湿度下的回潮率见下表: 公定回潮率 重量是贸易计价和成本核算时的重要依据,回潮率不同,重量就不同。而在贸易和成本计算中,纺织材料并不一定处于标准状态,即使是在标准状态下同一种纤维材料的实际回潮率也不一定是一个常量。

为了计重和核价的方便性需要,就必须对各种纤维材料及其制品认为制定一个标准值,这个标准值称之为公定回潮率(纺织材料回潮率的约定值),应该注意公定回潮率的值是纯属为了工作方便而认为选定的,它接近于标准状态下回潮率的平均值。 各国对于纺织材料公定回潮率的规定通常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的,所以并不一致,但差异不大。

我国常见纺织材料的公定回潮率见表:

标准回潮率和公定回潮率对比 实际回潮率 纺织材料实际所处换定下所具有的回潮率,又称实测回潮率。实际回潮率代表了材料当时的含湿情况。 混纺纱的公定回潮率 由几种纤维混合的原料,混梳毛条或混纺纱线的公定回潮率,可以通过干重混合比加权平均计算获得(其它重量的混纺比,如公定重量混纺比,可参照下面的方法计算),并约至小数点后一位。下面以混纺纱为例来说明。 设P1,P2,…,Pn分别为纱中第一种,第二种,…第n种纤维成分的干燥重量百分率(%),W1,W2,…,Wn分别为第一种、第二种,…,

纱支换算

纱线粗细的单位 特克斯、旦尼尔(D)、公支、英支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1、特克斯(TEX):在公定回潮率下,长度为1000米纱线的重量克数。特克斯越大,纱线越粗。书写方法: 数字(加单位)X 股数如: 21texX2 2、旦尼尔:(Denier):在公定回潮率下,9000米长的纤维的重量克数。坦尼尔简称坦(D),如9000米的纤维重1克为1坦,当纤维的密度一定时,旦数越大,纤维越粗。 3、公制支数(N):在公定回潮率下,每一克重纤维或纱线的长度米数。公制支数越大纱线越细。书写方法:数字/股数如:32/3 4、英制支数(S):在公定回潮率下,每一磅(0.4536kg)重的纤维或纱线长度为840码为一英支。英支越大,纱线越细。书写方法:数字S/股数如32S/3 单位之间的计算公式: 1分特= 1/10特克斯----------(1dtex=1/10tex ) 1丹尼尔= 1特克斯/0.111 --------- ( 1D=1tex/0.111 ) 1丹尼尔=1分特/1.111 ----------- ( 1D=1dtex/1.111 ) 1丹尼尔=5315/1英支--------- ( 1D=5315/1S ) 1丹尼尔=9000/1公支---------- ( 1D=9000/1N ) 举例:150丹尼尔=166.65分特(150D=166.65dtex) 16英支=332.2丹尼尔(16S=332.2D) 120公支=75丹尼尔=70.87英支(120N=75D=70.87S) 来源https://www.wendangku.net/doc/8413975185.html,/blog/msdlanger/article/b0-i4282225.html 纺织定长制计算公式和定重制计算公式 一、定长制计算公式: (1)、旦尼尔(D):D=g/L*900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克),L为丝线的长度(米) (2)、特克斯(号数)[tex(H)]: tex=g/L*1000 其中g为纱(或丝)的重量(克),L为纱(或丝)的长度(米) (3)、分特克斯(dtex): dtex=g/L*10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克),L为丝线的长度(米) 二、定重制计算公式: (1)、公制支数(N):N=L/G 其中G为纱(或丝)的重量(克),L为纱(或丝)的长度(米) (2)、英制支数(S):S=L/(G*84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磅),L为丝线的长度(码) 三、选择换算公式: (1)、公制支数(N)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D=9000/N (2)、英制支数(S)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D=5315/S (3)、分特克斯(dtex)与特克斯(tex)的换算公式:1tex=10dtex (4)、特克斯(tex)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tex=D/9 (5)、特克斯(tex)与英制支数(S)的换算公式:tex=K/S K值:纯棉纱K=583.1 纯化纤K=590.5 涤棉纱K=587.6 棉粘纱 (75:25)K=584.8 维棉纱(50:50)K=587.0 (6)、特克斯(tex)与公制数(N)的换算公式:tex=1000/N (7)、分特克斯(dtex)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dtex=10D/9 (8)、分特克斯(dtex)与英制支数(S)的换算公式: dtex=10K/S K值:纯棉纱K=583.1 纯化纤K=590.5 涤棉纱K=587.6 棉粘纱(75:25)K=584.8 维棉纱(50:50)K=587.0 (9)、分特克斯(dtex)与公制支数(N)的换算公式:dtex=10000/N (10)、公制厘米(cm)与英制英寸(inch)的换算公式:1inch=2.54cm (11)、公制米(M)与英制码(yd)的换算公式:1码=0.9144米

试验二纺织纤维回潮率的测定

《服装材料学》实验讲义 服装材料与针织教研室 2011.9 实验一服用纤维的吸湿性测试(2学时) 参考:《纺织材料含水率和回潮率的测定烘箱干燥法》(Determination of moisture content and moisture regain of textile-Oven-drying method)GB/T 9995一1997 代替GB 9995-a8 一、目的要求 测定纺织服用纤维的回潮率、含水率,建立在通常的温湿度条件下,不同纺织纤维的回潮率不同的概念,通过实验结果分析纤维的吸湿性能。 二、试验仪器和试样 Y802型或Y802A型烘箱,天平,干燥器,称重容器(称量瓶),试样为各种纤维原料。 三、基本知识 恒重constant mass——纺织材料干燥处理过程中按规定的时间间隔称重,当连续两次称见质量的差异小于后一次称见质量的0.1%时,后一次的称见质量。 烘干质量oven-drying mass——将试样置人规定温度的烘箱内烘燥得到的恒重。含水率moisture content——规定条件下测得的纺织材料中水的量,以试样的烘前质量与烘干质量的差数对烘前质量的百分率表示。 回潮率moisture regain——规定条件下测得的纺织材料中水的量,以试样烘前质量与烘干质量的差数对烘干质量的百分率表示。 G____纤维湿重(g)、G0____纤维干重(g) 四、实验原理 试样在烘箱中暴露于流动的加热至规定温度的空气中,直至达到恒重。烘燥过程中的全部质量损失都作为水分,并以含水率和回潮率表示。 供给烘箱的大气应为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如果实际上不能实现时,可把在非标准大气条件下测得的烘干质量修正到标准大气条件下的数值。修正方法详见GB/T 9995一1997附录A。 五、实验方法和步骤 1 烘燥时间的确定 不同的纺织材料试样,因内部结构、含水量及试样各部分在烘箱内暴露程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烘燥时间特性,为防止产生虚假的烘燥平衡,不同的试样应采用不等的烘燥时间及连续称重的时间间隔。为确定合适的烘燥时间及连续称重的时间间隔,可先做几次预备性试验,测出相对于烘燥时间的试样质量损失,画出其失重与烘燥时间的关系曲线(即烘燥特性曲线),从曲线上找出失重至少为最终失重的98%所需时间,作为正式试验的始称时间,用该时间的20%作为连续称重的

皮棉公定计算方法

验证: GB1103—2007中 籽棉折合皮棉公定重量计算公式(4)的错误 国家棉花新标准GB1103—2007于2007年公布实施,其中6.2.3.6条款中的公定重量计算公式(4)仍保持原错误〔笔者曾在“GB1103-1999《棉花 细绒棉》标准问题探讨”一文中指出相对应公式(5)的错误〕,为此,特作如下验算证明,以强调国家标准的严谨性,供执行者参考。 例题:某份籽棉重量420Kg ,取1000.0g 籽棉试样用皮辊机试轧,轧下皮棉380.0g ,检验含杂率为2.2%,回潮率为7.2%,求该籽棉的公定衣分率和折合皮棉的公定重量。 解:已知:从籽棉试样轧出的皮棉重量G =380.0g ;籽棉试样重量G 0=1000.0g ;籽棉重量W 0=420Kg ;轧出皮棉实际含杂率Z =2.2;皮棉标准含杂率Z 0=3.0;轧出皮棉实际回潮率R =7.2;棉花公定回潮率R 0=8.5;求:籽棉公定衣分率L 0和籽棉折合皮棉的公定重量W L 。 将上述参数带入公式(3)和公式(4)计算 100) 100()100()100()100(G 0000?+?-+?-?=R Z R Z G L 100) 7.2100()3100()8.5100()2.2100(1000380?+?-+?-?=≈38.8 W L =L×W 0=L 0×W 0=38.8×420≈16296Kg 分析:显然籽棉折合皮棉的公定重量W L 不可能是16296Kg ,而是 162.96Kg 。

GB1103—2007有如下相关术语定义和相关公式标注: 3.6籽棉准重衣分率 conventional lint percentage of seed cotton 从籽棉上轧出的皮棉准重占相应籽棉重量的百分率。 3.7籽棉公定衣分率 conditioned lint percentage of seed cotton 从籽棉上轧出的皮棉公定重量占相应籽棉重量的百分率。 6.2.3.2按式(1)、(2)计算籽棉准重衣分率,修约到0.1个百分点: )1( (1001000) Z Z G G n --?= ()2 (1000) ?=G G L n n 式中: G n ————从籽棉试样轧出的皮棉准重,g ; G ————从籽棉试样轧出的皮棉重量,g ; Z ————轧出皮棉实际含杂率,%; Z 0 ————皮棉标准含杂率,%; L n ————籽棉准重衣分率,%; G 0————籽棉试样重量,g 。 6.2.3.3一个以上试样时,以每个试样准重衣分率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籽棉平均准重衣分率,计算修约到0.1个百分点。 6.2.3.4籽棉公定衣分率按式(3)计算,修约到0.1个百分点: 100) 100()100()100()100(G 0000?+?-+?-?=R Z R Z G L …………………(3) 式中: L 0 ————籽棉公定衣分率,%; R 0 ————棉花公定回潮率(8.5),%;

关于纱支的计算说明

关于纱支的计算说明 我们在谈论纱支的时候大部分指的是英支(单位重量(1磅)的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长度为840码的倍数。几个840码就是英制几支纱常以Ne表示单位符号为S)即时默认的时候,除非特意指出。而在计算的时候,我们以tex来计算的,所谓的tex是指特克斯(Tex),简称特,旧称公支。符号为tex,又称“号数”,是指1000米长纱线在公定回潮率下重量的克数,tex=g/L*1000 ,其中g为纱(或丝)的重量(克),L为纱(或丝)的长度(米)。它是定长制单位,克重越大纱线越粗,常用来表示纤维纱线。因此这之中就有一个单位换算的问题。下面我就以C21+70D为例,同时牵伸E=3.5倍为例来说明。 这之中有两个部分,一是棉纱部分,令一个就是氨纶丝部分了。所以在计算的时候要分开计算的。 一、棉纱部分的计算 特数Ntex与英制支数Ne Ne=C/ Ntex(C为常数,化纤为590.5、棉纤为583(在我们学的课本上是583.75,这个系数你自己把握吧),如果为混纺纱可根据混比进行计算,如:T/JC(65/35)45S纱线 C=590.5*65%+583*35%=588(1),然后按公式计算便可) 即时TEX=583/21=27.67 (2) 这个意思就是指1000米长纱线在公定回潮率下重量的是27.67克。

以后你要是遇到单纱了,就可以按照(2)来计算了,遇到了什么混纺纱之类的你就可以按照(1)来计算,但是要看到混纺比的(比如(1)这中的65/35)。 二、氨纶丝部分 上面的70D中的D叫做旦尼尔,也是个单位的。即旦尼尔:9000米长的丝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称为旦数。TEX的意思你要是明白了,你是可以看出的 D=9*TEX 所以 TEX= D/9=70/9=A(假如A是这个数据) 但是完全计算的时候是要考虑到氨纶丝的牵伸的,因为在弹力纱中,氨纶丝是有牵伸的,在计算的时候是要考虑的。即在计算弹力纱的tex时,要除以丝的牵伸。实际的tex为: TEX=A/E=B(以这个字母来代替具体的数值) 有以上我们是可以得出的实际弹力纱的tex可以这样计算TEX= TEX(棉纱)+TEX(氨纶丝)要是还有什么问题可来电详谈。

棉花回潮率与含水率的区别与联系

棉花回潮率与含水率的区别与联系 近日笔者翻阅了某期刊,发现一些涉及到轧花最适宜的棉花回潮率范围指标的文章,都提到回潮率为6.5%~8.0%或6.5%~8.5%。其实如果将“回潮率”这三个字改成“含水率”才是正确的,但是如果强调这是回潮率,那么这个数值范围就是错误的。也许有些作者并没有仔细研究回潮率和含水率概念的内涵,而是人云亦云。还有就是标的物不明确,有的说棉花、有的说籽棉、有的说皮棉或者棉纤维,到底检测的对象是什么呢?非常含糊不清。尽管同一棉样回潮率数值与含水率数值差异不大,作为粗略估算或宏观预算可以不做计较,但是如果作为轧花机付轧籽棉的一项技术参数使用时,那是绝对不可大意的,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皮棉产量、棉纤维长度整齐度指数、短绒率等重要指标。错误的认为轧花最佳回潮率为 6.5%~8.0%,就是误导。彻底弄清回潮率和含水率的概念、换算方法,科学的指导棉花加工意义非常重大。 一、基本概念 1、回潮率 回潮率也称干基含水率,是指被测的湿棉花中所含有的水分重量占干棉花(湿重减去水分重量)重量的百分率。回潮率更能清晰的表达材料吸湿性的强弱。 计算公式: W 回潮率= m 水分重量 干棉花重量 ×100% 2、含水率 含水率也称湿基含水率,是指被测的湿棉花中所含有的水分重量占湿棉花重量的百分率。 计算公式: W 含水率= m 水分重量 湿棉花重量 ×100% 棉花这个概念很笼统,可以是籽棉或皮棉(棉纤维)。籽棉中含有60%左右的棉籽,棉籽含有8%~10%的水分,所以直接测试籽棉不一定就代表其中棉纤维的

回潮率或含水率,而且有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只能作为籽棉收购及籽棉预处理工艺环节的粗略参考。所以棉花回潮率或含水率主要是指棉纤维的回潮率或含水率。 二、含水率与回潮率的关系 换算公式: W 水= m 水 棉水 ×100 W 潮= m 水 棉 ×100 则W 水×m 棉 +m 水 =W 潮 ×m 棉 化简得W 水= W 潮 1+W 潮 W 潮 = W 水 1?W 水 式中 W水:棉纤维含水率(%) m水:棉纤维中水分重量(g) m棉:不含水的干燥棉纤维重量(g) W潮:棉纤维回潮率(%) 三、造成回潮率概念混淆的原因分析 1、没能跟上国家棉花标准更新的脚步 以国家棉花标准GB1103—1999为界,该标准实施以前,都是以含水率这个指标来进行棉花检验和交易的,标准含水率为10%,所以有了“水杂和”“准重率”等概念,含水率这个名词在业内人们心中已经习惯了。但国家棉花标准GB1103—1999实施以后,含水率这个名词不用了,而与国际接轨,同棉纺行业用回潮率这个指标了,规定了的标准回潮率8.5%。目前纺织原棉的公定回潮率是11.1%(即含水率10%),棉纱的公定回潮率是8.5%。 2、没有准确掌握美国棉花加工技术资料的内容 笔者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中国的棉花加工行业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美国加工技术,棉机制造、棉花加工基本原理和技术参数都是参照美国技术资料而设计的。美国农业部的《棉花加工手册》(1977年版何秋蕊译)中提到含水率和回潮率,用含水率指标时还特别强调了是按湿基计算的。例如在第二章棉花的栽培、收

烘箱法测定纺织纤维回潮率

烘箱法测定纺织纤维水分 纺织材料的吸湿或放湿是一个普通的自然现象,同时又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纺织材料放湿平衡时,吸着的水分量是衡量纺织材料吸湿性的主要指标。纺织材料的吸湿不仅会引起材料本身的重量变化,而且会引起一系列的性质变化,这对商品贸易、重量控制、性质测定以及生产加工等都会有影响。大多数纺织纤维吸湿后有明显的横向膨胀、刚性降低,断裂伸长增加,强度、磨擦、导电性能等都会发生变化,这些性质变化对纺织中工艺及成品质量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纺织生产中必须合理控制各道工序车间的温湿度。纺织材料吸湿量多少,决定于纺织纤维的种类和所处的大气条件。一般天然纤维吸湿性好,而合成纤维较差。因此在种纺织材料的含湿量时,主要是从控制大气条件考虑。 纺织材料含湿量指标通常用回潮率和含水率表示。回潮率为湿重减干重与干重的比率;含水率为湿重减干重与湿重的比率。纺织材料含湿量的主要指标为回潮率(原棉检验中目前正向回潮率指标过渡)。纺织材料在标准大气条件下(温度为20o C±2o C。相对温度为65%±2%)的回潮率,称为标准大气条件回潮率。各种纤维在标准人气条件下回潮率见表1。 表1 各种纤维的标准大气条件下回潮率 国家为了贸易和成本核算等需要,由国家对各种纤维规定的回潮率,称公定回潮率(见表2)。 纺织标榜的含湿量测定方法大致可分为直接测定法和间接测定法两类。直接测定法是分

别测出纺织材料的干重,经计算而得,是目前测定纺织材料回潮率的基本方法。类似烘箱法是这种方法的代表,此外还有红外线干燥法、干燥剂吸干法、高介质加执和微波加热干燥法等。间接测定法是利用纺织材料在不同回潮率下的电阻、介电常数、介电损耗等物理量和纺织材料中水分的关系。 表2各种纤维的公定回潮率 纺织材料的含湿量测定。 一、烘箱法测定纺织纤维水分实验的目的要求 用天平称得纺织纤维的湿重,然后在一定烘箱内烘干纺织纤维,称得干重,通过计算求出纺织纤维的回潮率和含水率。通过试验掌握烘箱的基本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建立在通常

纱支原理及计算方法

纱支原理及计算方法 一、纱线纱支计算方法 1.单位 ⑴、定长制: A. 特克斯:1000米长度的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称为特数。即特数越大,纱线越粗。 公式:Ntex =(G/L)×1000 式中:G为纱的重量(克),L为纱的长度(米) B. 旦尼尔:9000米长的丝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称为旦数。即旦数越大,纱线越粗。 公式:Nden=(G/L)×9000 式中:G为丝的重量(克),L为丝的长度(米) ⑵、定重制: A. 公支数(公支):1克纱(丝)所具有的长度米数。即公支数越大,纱线越细。 公式:Nm=L/G 式中:L为纱(丝)的长度(米),G为纱(丝)的重量(克)B. 英支数(英支):1磅纱线所具有的840码长度的个数。即英支数越大,纱线越细。

公式:Ne=(L/G)×840 式中:L为纱(丝)的长度(码),G为纱(丝)的重量(磅)。 2、单位换算 A.特数Ntex与英制支数Ne Ne=C/Ntex(C为常数,化纤为590.5、棉纤为583,如果为混纺纱可根据混比进行计算,如:T/JC(65/35)45S纱线C=590.5×65%+583×35%=588,然后按公式计算便可)B.英制支数Ne与公制支数Nm 纯化纤:Ne=0.5905Nm 纯棉:Ne=0.583Nm 混纺纱线:如T/JC(65/35)45S N e= (0.5905×65%+0.583×35%)Nm 3、特数Ntex 与公制Nm Ntex ×Nm=1000 4、特数Ntex 与旦数Nden N den=9×Ntex 二、捻度与捻系数 1.捻度:纱线单位长度内的捻回数。棉纱线及棉型化纤纱线的特克斯(号数)制捻度Ttex,是以纱线10cm长度内的捻回数表示;英制支数制捻度Te,是以1英寸的捻回数表示。

原棉回潮率试验方法 电阻法(标准状态:现行)

I C S59.060.10 B3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 B/T6102.2 2012 代替G B/T6102.2 2009 原棉回潮率试验方法电阻法 T e s tm e t h o d f o rm o i s t u r e r e g a i n i n r a wc o t t o n E l e c t r i c a l r e s i s t a n c em e t e r 2012-11-14发布2013-09-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前言 本标准按照G B/T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三 本标准代替G B/T6102.2 2009‘原棉回潮率试验方法电测器法“三 本标准与G B/T6102.2 2009相比,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 将具体的仪器测量归类为原理测量,将 电测器测定原棉回潮率的方法 修改为 电阻法原理测定原棉回潮率的方法 三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G B6975棉花包装 三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G B1103 为 G B1103.1 ,并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G B1103.2 三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G 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三 将本标准适用范围修改为 回潮率为3%~13%的原棉 三 明确了电阻法原理测量棉花回潮率的定义,将 负相关 明确为 呈非线性负相关 ,将 试样的质量 这一试验条件放入 检测方式及要求 中,增加了 进行温度补偿 这一步骤三 将测量电压由 D C(90?1)V 改为 测量电压:小于100V(直流)三最大允许误差:小于50V (直流),小于额定值的?4%;50V~100V(直流),小于额定值的?1.5% 三 将 试验样品 修改为 检测方式及要求 ,并明确了 电测器检测:取样数量和方法按G B1103.1二 G B1103.2和G B19635的规定执行三在线装置检测:适用于G B6975规定的锯齿棉Ⅰ型包 成包过程中不开包定点检测,测量深度应在1c m~5c m三插入装置检测:适用于锯齿棉Ⅰ型 包成包后不开包定点检测,测试点应距棉包外层向内10c m~15c m处 三 将 试验结果 改为 检测结果 ,并明确了 电测器检测:按G B1103.1二G B1103.2和 G B19635规定的取样数量,逐样检测,记录检验结果,再计算批样回潮率算术平均值,作为检 测结果三在线装置检测:逐包出具回潮率检验结果三插入装置检测:逐包检测的,逐包出具回 潮率检验结果;按批检测的,按G B1103.1二G B1103.2和G B19635规定的取样数量,逐包检 测,记录检验结果,再计算批样回潮率算术平均值,作为检测结果 三 将不同仪器的具体技术要求放入了附录中三 将 试验步骤 修改为 检测步骤 ,并将检测步骤放入附录中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三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三 本标准由中国纤维检验局提出并归口三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纤维检验局二中国棉花协会二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二北京中棉机械成套设备有限公司二陕西华斯特仪器有限公司二苏州市光华电测技术研究所二郑州棉麻加工技术研究所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水波二熊宗伟二韩金二杨照良二韩刚二叶戬春二张友信二阮旭良二沈洁强二丁民建三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 B/T6102.2 1985二G B/T6102.2 2009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