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古代物理学史题

中国古代物理学史题

中国古代物理学史题
中国古代物理学史题

中国古代物理学史100题

一、选择题

1.春秋时代,有几何光学,力学等研究成果在科学史上有名的着作是:

(1)《墨经》(2)《礼记》(3)《禹贡》(4)《内经》答(1)

2.春秋末年,记载了当时手工业的主要工种,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工程技术方面的专着是:(1)《易经》(2)《诗经》(3)《尚书》(4)《考工记》答(4)

3.春秋时记载了声音共振现象的着作是:

(1)《管子》(2)《韩非子》(3)《庄子》4)《山海经》答(3)

4.1954年,在长沙出土了我国最早的天平及砝码是什么朝代的?

(1)周(2)战国(3)秦(4)汉答(2)

5.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叫“侯风地动仪”,它的发明者是:

(1)张衡(2)马均(3)丁缓(4)刘安答(1)

6.明朝时,以等比数列创立了十二平均律的科学家是:

(1)徐光启(2)宋应星(3)朱载土育(4)沈括答(3)

7.唐初,在《礼记注疏》中解释虹的形成原因的人是:

(1)刘禹锡(2)一行(3)孙思邈(4)孙颖达答(4)

8.我国关于透镜聚焦的最早记载是公元2世纪的:

(1)《论衡》(2)《淮南方毕术》(3)《春秋纬》(4)《初学记》答(2)

9.《汉书西域传》记载有公元3年观察到:

(1)摩擦起电(2)磁石吸铁(3)尖端放电(4)光的折射答(3)

10.西汉刘歆写的什么书记载了指南车?

(1)《太平御览》(2)《西京杂记》(3)《博物志》(4)《后汉书》答(2)11.西汉墓出土的弩机装有带刻度瞄准用的什么东西,可提高射击确度,类似近代步枪标尺。(1)望山(2)准尺(3)瞄镜(4)靶标答(1)

12.我国什么时代已有玩器竹蜻蜓的记载,竹蜻蜓能飞起的原理与直升飞机相同。

(1)汉代(2)唐代(3)秦代(4)晋代答(4)

13.北宋初年,杨亿记载了什么光学现象?

(1)反射(2)天然晶体的色散(3)折射(4)衍射答(2)

14.北宋时,谁在《萍州可谈》中第一次记载了指南针用于航海,比英国人纳肯早71年(1)朱或(2)梅文(3)曾公亮(4)张载答(1)

15.明末,宋应星在《论气》中对什么物理现象作出合乎科学的解释?

(1)气体流动(2)大气压(3)空气成份(4)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答(4)16.我国最早有关毛发摩擦生电的记载,是西晋张华写的

(1)《庄子》(2)《水经注》(3)《博物志》(4)《淮南子》答(3)

17.反映我国古代声学成就的北京天坛内的回音壁、三音石、圜丘建于何时?

(1)清代(2)明代(3)元代(4)宋代答(2)

18.明代发明的用于水战的什么武器是两级火箭的雏型,它当时已有多级火箭的设想

(1)火弹(2)神火飞鸦(3)飞筒(4)火龙出水答(4)

19.宋代谁用浮船打捞沉落江中的铁牛?这是现代沉箱打涝技术的最早应用。

(1)一行(2)沈括(3)苏颂(4)怀丙答(4)

20.最原始的火药火箭是宋代谁发明的?

(1)唐福(2)曾公亮(3)沈托(4)冯继升答(4)

21.盖天说的代表着作是:

(1)《灵宪》(2)《开元占经》(3)《周髀算经》(4)《步天歌》答(3)

22.杞人忧天的故事反映了哪种天地结构学说?

(1)盖天说(2)浑天说(3)安天论(4)宣夜说答(4)

23.最早明确提出元气一词的是:

(1)老子(2)庄子(3)管子(4)鶡冠子答(4)

24.世界上最先发现地磁倾角的是:

(1)沈括(2)曾公亮(3)茅元仪(4)信都芳答(2)

25.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一直到哪个世纪还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1)15 (2)13 (3)17 (4)18 答(1)

二、判断题

26.《汉书食货志》:“黄金方寸,其重一斤……。”这是我国最早类似比重的记载。(答:对)

27.我国最早总结出不等臂秤原理的书是《考工记》。(答:错。应是《墨经》)

28.公元前二世纪的《淮南万毕术》一书中有关于潜望镜的最早记载。(答:对)

29.1983年,美国报导用羽毛清除海上的溢油,而我国宋代张载在《正蒙》一书中已有记载。(答:错。应是沈括的《梦溪笔谈》)

30.世界上最早进行共振实验的是宋代沈括。他比达芬奇早4个世纪。(答:对)

31.我国秦代制作的铜卡尺是最早的游标卡尺,比西方早1700年。(答:错。应是公元9年的王莽时期)

32.公元前4世纪,《庄子》一书中提出了运动的物体又动又不动的辨证看法。(答:对)

33.公元前239年,《韩非子》一书中有世界上关于磁石吸铁的最早记载。(答:错。就是《吕氏春秋》)

34.战国时《管子》一书中记载了计算音程以确定五音的“三分损益法”,是古代乐律史上的重要的成就之一。(答:对)

35.《元和郡县图志》记载湖南郴县人民用温泉水灌田,一年三熟,说明宋代已在农业中利用地热。(答:错。应是唐代)

36.我国第一部载有浑天仪、地动仪、漏刻等器物的科学仪器图谱是明朝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答:错。应是北齐信都芳的《器准图》)

37.宋代人以一头作成圆圈的细竹蔑来测试桐油的好坏,这是近代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的开始。(答:对)

38.南宋赵友钦在《正蒙》一书中记载了他探讨光源、小孔和屏上影子的各种关系的多种光学实验。(答:错。应是《革象新书》)

39.元代一行和尚做《简仪》时,已使用圆轴。这是世界上滚柱轴承的最早记载。(答:错。应是郭守敬)

40.清代孙云球在《广阳杂记》中有我国关于磁屏蔽的最早记载。(答:错。应是刘献庭)

41.清代女科学家黄履制造了“千里镜”,这是望远镜与取景器相结合装置即照相机的前身。(答:对)

42.清代郑复光在《费隐与知录》中叙述望远镜、放大镜、各种透镜的制造与应用原理。这是一部较完整的光学着作。(答:错。应是《镜镜泠痴》)

43.汉武帝时代的齐少翁开始演出皮影戏,18世纪传到欧洲,曾风靡一时。它应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答:对)

44.《考工记》中最早记述了惯性现象。(答:对)

45.“太虚即气”是张载在《正蒙太和》一文中最先提出的。(答:对)

46.秤漏是北魏道士李兰发明的。(答:对)

4.北魏铁浑仪是斛兰和晁崇制造的。(答:对)

48.“被中香炉”是汉代丁缓发明的。(答:对)

49.“天了无质,仰而瞻之,高远之极”是盖天说的观点。(答:错。应是宣夜说)

50.浑天仪又称浑象,是测量天体位置的仪器。(答:错。应是天象演示仪器)

三、填空题

51.我国最早关于海市蜃楼景象的记载是。(答:沈括《梦溪笔谈》)

52.西汉时《尚书纬》记载有“行而人不觉”,这说明当时对已有一定认识。(答:运动的相对性原理)

53.北宋范成大在“上元纪吴中节物诗”中有走马灯的记载,其原理与相似。(答:燃汽轮机)

54.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是117年制造的。(答:张衡,水运浑象)

55.北魏的利用声速乘时间等于距离,准确地算出某高地的高度。(答:陈遵)

56.周代古书记载,用阳燧(即面镜)聚焦阳光取光。(答:《周礼》)

57.司南的最早记载见一书中。(答:《韩非子》)

58.公元前1世纪到10世纪,我国记载北极光次。国外利用这个记录,指出地磁场每960年由东向西转动一周。(答:170次)

59.公元前2世纪《淮南子》一书中已有湿度计的记载,比欧洲早1600年。(答:天平式)

60.东汉的《论衡》中记载有空气湿度与弦张力度变化的关系。这已包含着原理。(答:王充,毛发湿度计)

61.东汉时我国已应用虹吸管引水。《后汉书》上记载的这种虹吸管叫。(答:渴乌)

62.三国时魏人马钧是机械制造家,他改进的水车是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工具之一,他还制造了先进武器。(答:龙骨,连续抛石机)

63.宋代在《西溪丛语》中记载了以莲子在盐水中沉浮数来确定盐水浓度,其原理近似于近代的。(答:姚寛,液体浮力比重计)

64.宋代沈括在其所着中有世界是最早的利用天然磁体进行人工磁化,地磁偏角、面镜焦点的记录。(答:《梦溪笔谈》)

65.1652年在《物理小识》中提出了时间和空间不能彼此独立存在的时空观,还正确解释了蒙气差(大气折射)现象。(答:方以智)

66.南北朝的肃子显在《南齐书》中记载了为导电物,为绝缘体。(答:金属之类,木)

67.明末清初的曾造出70多种光学仪器,并总结造镜经验,写成。(答:孙云球,《镜史》)

68.清末,王征的译着,是我国出版的第一部机械与力学专着。(答:《远西奇器图说》)

69.明末明初,德国传教士汤若望出版,是我国的出版的第一部关于望远镜的着作。(答:《远镜说》)

70.“天似盖笠,地法覆盘”是说关于天地结构的观点,“天体圆如弹凡,地如鸡中黄孤居于内,天大地小”是说关于天地结构的观点。(答:盖天,浑天)

71.公元前600年,毕达哥拉斯提出了西洋音阶中的七音。而我国约在时代就有七音说。(答:公元1200年左右的周武王)

72. 时代,我国制造的青铜镜而通过正面的反射光,能把镜背面的花纹映在屏上,被称为“魔镜”。(答:西汉)

73.公元前2世纪,在《韩诗外传》中有关六角形雪花观察的记载,是关于晶体几何开头的描述,比西方早世纪。(答:韩婴,15)

74.我国古代的计时器主要是、。(答:日晷,漏刻)

75.我国古代物理学的形成是、两书为标志。(答:《考工记》,《墨经》)

四、简答问题

76、中国古代物理学可划分为几个发展时期。

77、简述先秦时期的宇宙演代思想。

78、试述盖天说和浑天说的理论要点。

79、简述度量衡起源的两种说法。

80、试述先秦时期的“道一气”说。

81、试述先秦之后元气论的发展。

82、王夫之思辩的物质不灭思想和现代物质不灭定律有何本质上的区别?

83、简述中国古代的时空观。

84、简述《墨经》中对运动的描述。

85、疏释《墨经》中关于不等臂秤的论述。

86、疏释《墨经》中的光学8条。

87、试述中国古代关于光的直线传播的实验和观察。

88、中国古代有原子论吗?

89、试述《管子》中的数理生律“三分损益法”的内容。

90、简述朱载土育在律学上的贡献。

91、简述《梦溪笔谈》中对指南针的有关记载。

92、简述中国古代力学的主要成就。

93、简述中国古代声学的主要成就。

94、简述中国古代热学的主要成就。

95、简述中国古代电学和磁学的主要成就。

96、简述中国古代光学的主要成就。

97、中国古代物理学发展具有哪些特点?

98、试举10名中国古代杰出的物理学家。他们的代表作是什么?代表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99、试举5个用元气论解释物理现象的例子。

100、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诞生?

《中国古代物理学史》教案要点

绪论(2学时)

1、学习研究中国古代物理学史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2、中国古代物理学史概述

1.1中国古代物理学萌芽(B.C21世纪—B.C770) 1.2中国古代物理学形成期(B.C770—B.C221) 1.3中国古代物理学发展期(B.C221—960) 1.4中国古代物理学高峰期(9601368) 1.5中西物理知识融合期(1368—1911)。

3、国内外物理学史及科技史教学、科研情况简介

学习中国物理学史参考文献:

[1]蔡宾牟,袁运开.物理学史讲义一中国古代部分. .高教出版社,1985

[2]戴念祖.中国力学史. 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

[3]王锦光,洪震寰.中国光学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4]戴念祖.中国声学史.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

[5]潘永洋,王锦光,金尚年.物理学简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

[6]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出版社,1975

[7]关增建.中国古代物理思想探索.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8]关增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纲—理化卷.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

[9]戴念祖.中国科学技术史—物理学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10]李艳平,申先甲. 物理学史教程.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11]戴念祖.中国物理学学史大系.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第一节中国古代的物理思想(4学时)

1 五行说

2 阴阳说

3 元气论(重点)

3.1元气概念的起源:道一气说 3.2元气论的发展:元气本体论 3.3国内外学者对元气本质的探讨 3.4 元气论和古希腊原子论比较

4 中国古代的时空观(重点)

4.1 时间与空间观念的建立 4.2 时间与空间的有限和无限 4.3 运动与时空的相关性

5 对宇宙的认识.

5.1 中国古代的宇宙演化思想 5.2中国古代关于宇宙结构的学说: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 5.3古希腊宇宙学说简介

参考文献

[1]薄忠信:《元气考辩》、《自然辩证法》,1998·No11

[2]林宏德:《元气论的科学价值》,《自然辩证法》,1990·No12

[3]刘长胜:《“气”概念的形成及哲学价值》,《自然辩证法》,1992·No1

[4]郑延祖:《中国古代的宇宙论》,《中国科学》,1976·No1

[5]郑文光,席泽宗:《中国历史上的宇宙理论》,人民出版社,1975

[6]中国天文学史整理研究小组:《中国天文学史》,科学出版社,1987

[7]钱宝琮:《盖天说源流考》、《科学史集刊》,1958·No1

[8]谢丰泰:《先秦时期的宇宙结构说及其与哲学的关系》,《自然辩证法》(人大得印资料),1989·No9

[9]董英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宇宙理论》,《自然辩证法》(人大复印资料),1990,No12[10]李志超:《仪象创始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1990No4

[11]李海:《北魏铁浑仪考》,《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5No4

[12]李海:《中国古代对空间的认识》,《理论探索》,1995No5

[13]李海:《中国古代对时间的认识》,《雁北师院学报》,1997No3

习题

1、简述元气论的起源和发展

2、王夫子思辩的物质不灭思想和现代物质不天定律有何本质上的区别?

3、中国古代有原子论吗?

4、试论中国古代的时空观。

5、简述浑天说、盖天说、宣夜说的基本观点。

第二节中国古代的物理计量(2学时)

1 中国古代的时间计量

1.1计量时间的标准中国古代的计时器日(地平式赤道式)漏刻:漏刻的起源,发展、类别和用法

2 度量衡的起源和发展(重点)

2.1度量衡起源的两种说法:人类交换行为、乐律累黍说2.2度量衡的发展标准量器(《考工记》:鬲甫)统一度量衡新莽对度量衡的改革度量衡的演变。

参考文献

[1]《隋书·天文志·漏刻》

[2]华同旭.中国漏刻.安微科技出版社,1991

[3]李海.中国古代计时器中的重大发明——初探北魏道士李兰秤漏.雁北今古,1992,No1[4]李强.马上漏刻考.自然科学史研究,1990.No4

[5]薄树人.关于马上漏刻的第四第五种推测.自然科学史研究,1995,No2

[6]《隋书·律历志》

[7]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发展史.商务印书馆,1984

习题

1、日晷有哪两种形式?其结构有何不同?

2、简述李兰秤漏的结构。

3、简述度量衡的两种起源。

4、新莽对度量衡的改革中制定了哪几类标准器件?

5、试考证中国古代律尺的演变。

第三节中国古代的力学知识(3学时)

1 对力的认识

1最早从体力认识力

1.2从体外的事物认识力

1.3一个有争议的定义“力,刑之所以奋也”。(重点)

2 关于物体的重心与平衡

2.1欹器

2.2论球的随遇平衡

2.3杠杆衡器等臂秤(天平)不等秤臂(重点)

3关于物体的运动和惯性

3.1运动的表述

3.2对运动相对性的认识

3.3对惯性的认识

4 关于浮力和液体与气体的一些认识

4.1浮力的利用

4.2用元气论解释与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

5 力学知识和简单机械的应用

参考文献

[1]谭戒甫. 墨经分类译注. 中华书局,1981

[2]徐克明. 墨家物理成就述评. 物理,1976, No4

[3]钱临照. 墨经中光学力学诸条. 见:科学史论集. 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87

[4]王俊. 中国古代的力学成就. 物理教师,1988,No10

习题

1、疏释墨家对不等臂秤的论述。

2、试举5例中国古代力学知识的应用。

第四节中国古代的声学知识(2学时)

1 概述

2 中国古代的律学

2.1音乐声学的起源

2.2古代乐器的制作

2.3古代的律学

4三分损益和十二律(重点)

3 其它声学知识

3.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3.2共振、共鸣现象的记载

3.3声学知识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晋书·律历志》

[2]高策等. 莺莺塔——我国古代杰出的声学建筑.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1987, No4[3](明)朱载育:《律学新说》,《律吕精义》

[4]载念祖. 朱载育——明代的科学和艺术巨星. 人民出版社, 1986

习题

1 试述我国古代乐律方法“三分损益”和十二平均律的基本内容。

2 试述我国古代对共振的记载和研究。

第五节中国古代的热学知识(2学时)

1 火的使用

1.1取火的方法:钻木、阳燧、镰石

1.2火的利用:烧制陶器、治金、炼丹

2 温度意义的认识

3 热胀冷缩的认识和利用

4 热本质的认识和利用

5 热传递现象的认识和利用

5.1走马灯5.2保温瓶

6 物态变化的认识及应用

7 热动力的应用(重点)

7.1火药7.2火箭7.3火柴

参考文献

[1]王锦光,薄忠信. 中国古代的热学知识. 物理教学,1982,No5

[2]胡恩厚. 火药.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85,No4

[3]王俊. 中国古代的热学成就. 物理教师,1988,No11

习题

1、简述中国古代的热学成就

2、试述火药的发明过程

第六节中国古代的电磁学知识(2学时)

磁学知识

1 关于磁性现象的描述

1.1磁石引铁1.2磁石相斥现象的发现

2 磁体的应用

3 指南针的发明(重点)

3.1司南3.2指南鱼3.3指南针

电学知识

1 静电的发现和研究

2 雷电现象的描述和研究

3 古建筑避雷措施

参考文献

[1]林文照. 中国古代磁学上的成就. 物理,1974,No6

[2]王俊. 中国古代的电磁学成就. 物理教师,1988,No2

[3]薄忠信. 中国古代电磁学思想. 锦州师院学报,1995,No1

[4]胡恩厚. 指南针.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85,No3

习题

1、试述指南针的发明过程。

2、试论中国古建筑的避雷机制。

第七节中国古代的光学知识(3学时)

1 对光的直线传播认识和应用(重点)

1.1墨家对光的直线传播特性的论述

2沈括对光的直线传播特性的论述

1.3“小罅光景”实验

2 镜面成像原理(重点)

2.1平面镜成像 2.2凹面镜成像 2.3凸面镜成像

3 光的折射与色散

4 透光镜

参考文献

[1]钱临照. 释墨经中光学力学诸条. 见:科学史论集,中国科学大学出版社,1987[2]李志超. 中国古代光学的格术. 物理,1985,No12

[3]陈绍金. 小孔成像在中国古代之研究. 汉中师院学报,1996,No2

[4]王俊. 中国古代的光学成就. 物理教师,1989,No1

[5]洪震寰. 墨经光学八条厘说. 见:科学史集刊. 第四期,科学出版社,1962

习题

1 疏释《墨经》光学8条。

2 试述赵友钦的“小罅光景”实验。

3 试述中国古代对光直线传播的认识和研究。

第八节近代物理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2学时)

1 明未至鸦片战争期间(1600—1840)

1传播方式:传教士来华

1.2传入的物理知识

2 鸦片战争至清末期间(1840—1910)

2.1传播方式:创办学校、出版刊物、译着书籍。

2传入的物理知识。

参考文献

[1]李炳如等. 物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讲座. 物理教师,1990,No6,No7,No9,No10 [2]李海. 近代物理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雁北师专学报,1992,No2

山西大同大学验电学院

《物理学史课》程教学参考大纲

一、课程设置目的

1、物理学史课程中,通过对物理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定律、原理和理论的酝酿、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物理学基本概念的变革,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演化等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获得关于物理学的发展过程的基本历史知识,掌握物理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总趋势。

2、过对物理学发展过程的具体了解,加深学生对物理学知识和理论的实质、物理学思想、物理学方法、物理学发展动力和矛盾运动的理解和掌握;感受科学创造精神和激励提高学生自身的科学素质和创造素质。

3、通过对物理学发展过程及物理学科学创造过程的阐述,使学生了解科学理论的发展与社会历史条件、哲学思想、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的关系,了解科学真理的相对性和科学认识的动态性,了解科学家献身科学、追求真理的崇高精神,从而加强辩正确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继承和发扬优良的科学传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教学内容选取和教学实施

1、本课程最高等师范校物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设选修课。本课程适于在学生基本上学完了物理学基础课程后开设。

2、本课程在教学中着重阐述物理基本概念、定律和理论的发展,物理学世界图景和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演变,物理学历次重大突破的实现过程、历史动因和重大意义;介绍重要物理学家的科学思想、研究方法和科学精神,给学生以科学创造的启迪。

3、本课程的教学必须以丰富、准确的史料和文献为基础,注意概括规律性的东西,并从理论的高度上进行分析阐述,力求做到“史一论统一”。

4、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主动性,结合重点内容,向学推荐一些阅读材料,鼓励他们进行独立钻研的思考。

5、教学方式要多样化,除教师的讲述外,要加强学生的阅读和自学,组织一些参观和专题讨论,举办专题报告;教学过程中注意配合一些历史图片、模型、幻灯、录象等直观教具,注意发挥现代教学手段在提高教学质量中的作用。

6、结合重点内容,适用布置一些思考题和课外作业;课程结束后,要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以适当的方式进行考试。

7、本课程的教学时数为54—60学时。各部分内容的学时分配如下:

绪论

古代物理部分

经典物理部分

现代物理部分

复习考试

8、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教材:潘永祥,王锦光,金尚年,物理学简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

主要参考书目:

参考书:

[1]关洪,物理学史选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郭亦玲,沈慧君,物理学史,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

[3][美]费.卡约里,戴念祖译.物理学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

[4]申先甲.物理学史教程.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5]蔡宾牟等.物理学中讲义—中国古代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6]仓孝和.自然科学史简编.北京出版社,1988.

[7]宋德生.电磁学发展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

[8]申先甲.探索热的本质.北京出版社,1985.

[9]阎康年.热力学史.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10]亚.沃尔夫.周昌忠等译.十六、十七世纪的科学、技术和哲学史,商务出版社,1985.[11]亚.沃尔夫.周昌忠等译.十八世纪的科学、技术和哲学史.商务出版社,1991.

[12]魏凤文,申先甲.20世纪物理学史.江西教育出版社,1994.

三、基本教学内容

绪论

物理学史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物理学发展的动力和基本模式

物理学史的素质教育功能

[说明]

1、本大纲采用如下历史分期:古代物理、经典物理、现代物理。

2、注意从物理学的发展,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演化,物理学基本观念的变革揭示出物理学的整体发展,突出物理学认识的历史性、动态性。

3、重点讲述物理学史在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创造素质和思想道德素养方面的教育功能。第一编古代物理学

第一章中国古代的物理学的主要成就

1、中国古代的物理思想

元气论阴阳说五行说中国古代的时空观中国古代对宇宙的认识

2、中国古代的物理计算

中国古代的时间计量度量衡的起源的发展

3、中国古代的力学成就

对力的认识关于物的重心与平衡关于物体的运动和惯性关于浮力和液体与气体的认识力学知识和简单机械的应用

4、中国古代的声学知识

中国古代的律学其它声学知识

5、中国古代的热学知识

火的使用热胀冷缩的认识和利用热本质和热传递现象的认识和利用热动力的应用

6、中国古代的电磁学知识

关于磁现象的描述指南针的发明静电现象的描述古建筑避雷措施

7、中国古代的光学知识

对光的直线传播的认识和利用镜面成像原理透光镜关于光的折射与色散的描述

8、中国古代物理学发展的分明和特点

9、近代物理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说明]

1、本章重点介绍中国古代物理学的重要成就及探索中国古代物理学思想。

2、突出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但要避免片面性,简要分析中国近代科技滞后的原因。

第二章西方古代物理学成就

1、古希腊关于物质本原和时间、空间的观念朴素的元素论原子论亚里士多德的时空学说

2、西方古代物理学的经验知识亚里士多德运动理论阿基米德的静力学成就声、热、电、磁、光的具体知识

3、中世纪的物理学成就

[说明]

1、注意揭示古希腊物理学思想和成就对后世物理学发展的影响。

2、对中国古代物理学和西方古代物理学发展的特点作适当的对比

第二编经典物理学

第三章经典物理学产生的背景

1、文艺复兴运动和思想的解放

2、天文学革命哥白尼的宇宙体系开普勒的发现伽利略的天文学发现

3、新科学的特征

[说明]

1、突出生产关系变革和思想解放对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2、注意揭示哥白尼学说的革命意义和开普勒的创造方法。

3、讲清新的科学方法的重要意义。

第四章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

1、伽利略的运动理论

伽利略力学成就及其研究方法笛卡尔运动理论惠更新关于碰撞的研究

2、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

引力思想早期发展关于摆的研究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

3、牛顿和他的《原理》

牛顿的生平和科学成就《原理》简介牛顿的机械观和科学研究方法

4、牛顿以后力学的发展

5、声学的发展

[说明]

1、要深入伽利略的科学思想、运动理论和研究方法的革命意义。

2、要系统阐明引力思想的发展过程和牛顿的具体探索过程,以“案例”的形式揭示科学认识的继承与发展和科学家的创造过程。

3、通过对牛顿科学观点的分析,说明机械观的特点。

第五章物理学各个基础学科的建立

1、光学的初期发展

17世纪几何光学的成就和物理光学现象的发现牛顿的色散实验和光学研究关于光的本性的争论

2、热现象的初期研究

蒸汽技术的发展计温学的发展量热学的建立关于热本性的争论

3、静电学和磁学的发展

4、18世纪物理学的发展的一般特征

[说明]

1、本部分涉及较多的中学物理教材内容,史料要丰富一些,或向学生提供一些阅读材料。

2、讲清科学争论的意义,对不同学术观点作正确、全面的评价。

第六章光的波动说的复兴

1、波动说的新发展托马斯.杨的研究光的横波性的确认

2、光速的测定

3、辐射和光谱的研究

[说明]

1、着重阐述托马斯.杨的波动思想和菲涅耳关于光的横波性的重大突破。

2、讲清光速测定的各种方法。

第七章热力学和统计力学的建立

1、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原理的确立

各种自然现象联系和转化的发展迈尔、亥姆霍茨和焦耳的工作

2、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确立

卡诺的热机理论热力学温标的提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物理表述熵和熵增加原理

3、低温物理学的发展

4、分子运动论的发展

5、统计力学的建立

[说明]

1、讲清能量原理建立的时代必然性和到达这一结果的不同途径。

2、讲清卡诺的科学思想和论证方法以及克劳修斯和开尔文的科学突破。

3、注意揭示统计力学思想的发展线索,讲清有关争论的实质。

第八章电磁场理论的建立

1、伽伐尼电流的发现和欧姆定律的建立

2、电磁联系的发现

电流的磁效应的发现安培的电动力学研究

3、法拉第的物理学方面贡献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力线”和“场”的概念的提出

4、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

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的建立电磁波的预言和赫兹的实验检验

5、19世纪物理学发展的一般特征

[说明]

1、突出安培的超距作用电动力学和法拉第近距作用场物理学的思想差异。

2、按照麦克斯韦的三篇论文,讲清麦克斯韦的物理思想和研究方法;讲清“场物理学”的革命意义。

第三编现代物理学

第九章物理学的新发现和现代物理学革命

1、世纪之交物理学的三大发现

2、“以太漂移”探索

3、黑体辐射规律的探索

4、经典物理学的“危机”

物理学新发现的革命意义经典物理学“危机“和批判学派

[说明]

1、通过对世纪之交五方面实验发现过程的具体讲述,深入揭示其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启迪意义以及这些发现对经典物理学观念的冲击。

2、重点介绍以彭加勒为首的批判学派的观点。

第十章相对论理论的建立

1、绝对时空观的困难

马赫对牛顿绝对时空观的批判”以太漂移“实验的洛仑兹解释彭加勒的新眼光

2、狭义相对论的创立

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公设的提出时空观的大变革狭义相对的应用

3、广义相对论的创立

4、爱因斯坦的科学贡献和科学创造思想的特点

[说明]

1、着重说明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对论的科学思路和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

2、对广义相对论只作创建思路的简单介绍

3、深入阐明爱因斯坦科学创造思想的特点

第十一章量子力学的建立

1、量子论的初期发展

普朗克”能量子“概念的提出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说

2、原子物理的发展

原子结构模型和玻尔的原子理论X射线谱与原子壳层结构

3、量子力学的建立

4、关于量子力学完备性的争论

[说明]

1、着重阐述普朗克——爱因斯坦——玻尔——德布罗意关于“量子”假说的提出、应用和发展的思想突破的物理基础和革命意义。

2、对量子力学的建立,重要说明海森堡和薛定谔的创造思路和他们的理论的主要特征。

3、关于两大巨人的争论,重要阐明他们关于理论本质的不同观点;并指出他们的争论树立了科学争论的典范。

第十二章原子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学的发展

1、原子核结构与核裂变的发现

质子和中子的发现原子核模型学说核的人工蜕变重核裂变和链式反应的发现

2、基本粒子的研究

正电子的发现衰变理论介子的发现奇异粒子的研究

3、强子结构的探索

[说明]

1、关于中子、重核裂变和正电子的发现以及β衰变理论的创立可以以“案例”的形式进行讲述,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

2、结合有关具体发现和创造的讲述,注意介绍有关物理学家的物理学思想。

第十三章物理学发展的现状和展望

1、现代物理学研究的前沿和发展趋势

2、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3、物理学的社会功能

[说明]

1、本章内容主要是为了开阔学生眼界,活跃学生思想,是选讲内容。

2、可以专题报告形式讲述,简要介绍当代物理学研究的前沿领域,预测21世纪物理学的发展前景,概括现代物理学的方法论思想,论述物理学的发展与历次技术革命的关系。也可以介绍我国物理学研究的现状与前景。

2006年12月修订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22、庙堂:朝廷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过关试题30题学生版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检测题 1.选出说法错误的一项() A.在古代,“亲”表示的亲属关系比较广泛,儿女对父母可称为“亲”,父母对儿女也可以称为“亲”。“戚”表示亲属关系时比“亲”疏远些。 B.从周代起,王位一般都由嫡长子世袭,直至清末。 C.依宗法,继承大宗的是嫡长子,嫡长子也称为宗子。宗子也是一宗之祖,故又叫“宗主”。 D.宗法是旧时以社会为中心,以血统远近区别亲疏的法则。 2.选出说法错误的一项() A.庶子是封建宗法社会中小妾生的儿子。宗法社会以“杀嫡立庶”为非法。 B.众子是指嫡长子以外的诸子。包括长子以外正妻所生的嫡子和妾所生的庶子。 C.汉代以后,“亲”表外亲,“戚”表内亲。“亲戚”连用时,有时指父母兄弟等本宗同姓亲属,有时指内外亲属。 D.旧时父亲死后称为“考”,母亲死后称为“妣”。 3.选出说法错误的一项() A.六亲泛指亲属。昭穆是古代宗法制度下宗庙排列的次序。始祖庙在中间,以下各代按照辈分,分别列于两侧,二世、四世、六世居右,为昭。 B.根据与死者关系的亲疏,丧服分为五等,称作“五服”。习惯上以五服之内为亲,五服以外为疏。 C.《陈情表》里“外无期功强近之亲”中的“期”是古代的一种丧服,即“期服”的简称。 D.历代帝王为维护宗法制度,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太祖庙居中。后以“七庙”为王朝的代称。 4.选出说法错误的一项() A.五常“五伦”,是封建礼教所规定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的伦理关系,即君臣有义,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夫妇有别,朋友有信。这些人伦关系,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 B.三纲是封建时代的一种道德规范,最先由汉代董仲舒提出,后经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加以系统化,成为禁锢人们思想的一套封建教义。 C.古代兄弟或姊妹间依长幼排列时,习惯上以伯、仲、叔、季为序。一般来说,“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最小的。 D.兄弟姊妹中年龄最大的称为“伯”,有时也称为“孟”,但二者有区别。嫡长子称为“孟”,庶出长子称为“伯”。 5.选出说法错误的一项() A.衅钟、衅鼓,是用牲血涂器祭祀。古时新钟铸成,必杀牲口取血涂在钟的孔隙上,并举行祭钟仪式,称为衅钟。 B.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谷神叫“社”,土神叫“稷”。后来就以“社稷”指称国家。 C.古代祭祀时宰杀的牛、羊、猪等牲畜叫做“牺牲”。祭祀用的牲畜体全叫“牲”,毛色纯一的叫“牺”。 D.古代给尸体穿衣下棺,叫“入殓”。 6.选出说法错误的一项() A.坟墓是埋葬死人的地方。古时高出地面的葬人土堆叫“坟”,与地面相平的葬人场所叫“墓”。 B.古时用“崩”来比喻帝王的死。用薨来比喻诸侯和王后的死,后世有封爵的大官死了也叫“薨”。 C.古代祭品,太牢指猪、牛、羊各一;少牢指猪、羊各一。 D.丧礼,古代“凶礼”之一。旧时处理死者殓殡奠馔和跪拜哭泣的礼节。 7.选出说法错误的一项() A.古代社会不同地位的人的死有不同的称谓。“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曰死”。 B.旧时是放在墓中刻有死者传记的石刻叫“墓志”,立在墓旁,刻载死者生平、表扬其功德的石碑叫“墓表”。 C.“棺”是指外棺,即棺材的套棺,用以保护棺材。“椁”是装殓死人的器具,即棺材。上古贵族的墓里大多有椁。 D.庶人死了至多用“稿葬”。“稿葬”就是用草苫子裹住尸体埋葬。“庐墓”是古人在服丧期间,为守护父母或师长的坟墓而盖的房舍。 8.以下古代的宗法制度中关于朝拜等礼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朝:古代各国的诸侯,按规定的时间觐见天子,叫“朝”。每次朝见天子,都要带着玉帛、兽皮、珍玩和土产等贡品,叫做朝贡。如果不按时朝见天子,就会被视为不尊敬天子,天子就会出兵征伐。 B.觐:朝拜皇帝。古代诸侯见天子称觐。诸侯春见曰朝,秋见曰觐。诸侯朝见天子的仪式称觐礼。觐礼规定,天子要

中国古代史隋唐单元测试题

中古史隋唐单元思维能力测试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影响世界的100帝王排行榜》中这样评说随文帝“他在宝座上实行的一系列改变了中国政治结构的改革,才真正体现了一代雄主的远见卓识”,这里的“远见卓识”含义是A.保证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迅速发展 B.完善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C.结束了长期分裂,重新完成统一D.通过察举制选拔了大量人才2.陕西师范大学历史胡戟教授指出,隋炀帝“不失为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是因为他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建树最多的皇帝之一”。隋炀帝在中国历史上的主要建树不包括 A.率军灭陈,完成国家统一 B.设进士科,正式创立科举制C.开凿大运河,促进南北交通D.营建大兴城,促进商业繁荣3.隋炀帝不只是一个暴君,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我梦江南好,征辽亦偶然但存颜色在,离别只今年”就出自他之手。他为了“江南好”、“征辽”而采取的活动是A.修筑北方驰道B.三次攻打高丽 C.开凿大运河D.巡游江都4.据史书记载:“隋氏西京(长安)太仓,东京(洛阳)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这种情况的出现,不能说明:A.隋朝实现了国强民富 B.隋朝社会经济繁荣C.隋朝时人民负担沉重D.隋朝仓库储粮丰富5.唐太宗说:“凡理国者,务积于人,不在盈其仓库。古人云‘百姓不足,君熟与足?’但使仓库可备凶年,此外,何烦储蓄?”唐太宗认为仓储的主要作用应该是:A.满足军费开支所

需 B.满足国家建设需要 C.用于放在赈荒需要 D. 维持政府运转开支6.唐高宗修订《姓氏录》规定:“皇朝得五品官者, 皆升士流。”这一规定所产生的最直接影响是 (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巩固了士族门阀特权 C.打击 了土族门阀特权 D.提高了庶族地主地位 7.“农业富,天下富”,唐朝的兴衰得益于农业的繁荣,下列因素中对唐朝农业繁荣有 直接促进作用的是①社会环境——国家统一强盛,交通发达②生 产技术——曲辕犁、筒车的使用③统治政策——统治者轻徭薄赋、 劝课农桑④对外关系——实行开放,交往频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期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这则材料提供的关于唐朝的历史信息包括:()① 唐朝始设宰相②唐朝宰相中曾有贤相③唐朝有的宰相专 权乱政④唐朝所用的宰相尽是小人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9.王仲荦在《隋唐五代史》中记 载:到了开元二十五年,唐政府索性下敕“于诸色征人及客户中,召 募丁壮,长充边军”,称之为“长征健儿”。下列有关唐朝这种兵制调 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它形成于武则天时期 B.它是均 田制遭破坏的产物 C.它使兵将之间逐渐形成隶属关系 D.“长征 健儿”是职业兵10.隋唐时期对于选拔官吏的制度进行了重大的改 革。比较两汉和隋唐时期的选官制度,后者的进步之处主要是()A. 更加注重官员的道德品质 B. 更加注重人才在地方的声望 C.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题(一)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题(一) 古代文化常识——山川与地理 1.郡,古代的行政区域。秦统一天下设三十六郡,隋唐后州郡互称,明清称府。() 2.古人把山北水南称为“阳”,山南水北称为“阴”,如华阳在华山之北,江阴是长江之北。() 3.古代的“河”专指黄河,“江”专指“长江”,所以《鸿门宴》里“将军战河南”的“河南”是指“黄河以南的地区”,不是今天所说的“河南省”。() 4.古代分天下为九州,即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雍州、扬州、梁州、广州。() 5.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地理常识推断,古代的“江左”是指长江以西的地区。() 6.江表,指长江以东的地区。如《赤壁之战》中“江表英豪,咸归附之”中的“江表”就是此意。() 7.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父老乡亲。() 8.古代以中原为中心,人们将处于东、西、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戎(西羌)、南蛮(南闽)、北狄,有鄙视之意。() 9.古代的“山东”一般是崤山以东地区;古代的“中国”有“中原之国”的意思,和今天的“中国”不是同一个概念。() 10.“路”是宋代时期区域的名称,与今天的省区大致相似,如福建路、广东路。() 古代文化常识——政区与官职 11.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12.封邑是指古代君主把自己国土的某一块地方作为奖励赐给功臣,如淮阴侯韩信所在的淮阴就是刘邦赐给他的封邑。() 13.“礼部”是古代“六部”之一,管理国家典章制度、祭祀、学校、科举等,并负责接待四方宾客等事务。() 14.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官吏任免与考核的是吏部,主管军事的是兵部。() 15.古代“下车”一词最初是借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是官员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致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100题(含答案)

2017年高考语文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过关试题 1.文中涉及一些中国文化常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润例:过去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称之为润笔,而将所定的标准就称为润例或润格。 B.阳文:指采用刀刻等传统技术方法,在器物或印章表面上形成的凹下的文字或图案。 C.金石:中国古代以前朝的铜器和碑石为研究对象,涉及文字、历史、书法、文学等。 D.闲章:中国传统文人常自拟词句或撷取格言警句来镌刻成章,内容广泛,意趣盎然。 B 印章或某些器物上所刻或所铸的凸出的文字或花纹。文字凸起为阳文,凹陷为阴文。 2.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矣”作为古代文言助词,用于句末与“了”相同。在矣作通假时,通“也”;在本文言文中主要表示感叹。 B.“鲁”既可以指古国鲁国;也可作姓氏,如工匠祖师鲁班;在现代汉语中多指山东省的简称。 C.在中国汉代、南北朝时南海称为涨海、沸海。清代以后逐渐习称南海。文中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 D.《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多位高官、学者编撰。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B(鲁班的姓氏不是鲁,姬姓,公输氏,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又称鲁盘或者鲁般,惯称“鲁班”) 3.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宗”一般指的是古所尊祀的六神,有时也指汉文帝(太宗)、汉武帝(世宗)、汉宣帝(中宗)、汉元帝(高宗)、汉明帝(肃宗)、汉章帝(显宗)。文中指的是尊祀的六神。 B、四邻各族(九夷、八狄、七戎、六蛮)的居住区称为“四海”,“五湖四海”也泛指全国各地、天下。 C、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集。其经历了屈原的作品始创、屈后仿作、汉初搜集、至刘向辑录等历程。对《楚辞》及其研究史作研究的学科,今称为“楚辞学”。 D、“姬”姓,中华上古八大姓之一,得姓始祖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黄帝因长居姬水,以姬为姓。 A 考查古文化常识,本题着重考查了古代帝王谥号。A项汉明帝谥号为显宗,汉章帝谥号为肃宗。此题难度较大,需要考生长期注重文化积累。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受禅,也叫禅让制,是中国上古时期以来推举首领的一种方式,即群体中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 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转载]2016年高考复习备考文化常识100题1。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位只能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乞骸骨,自请退职的意思,即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C(“嫡长子”继承制,而非“最年长的儿子继承”。继承地位的不一定是最年长的儿子。)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牙门与牙旗一样,源起都有古人借猛兽利牙的图案彰显荣耀和威武之意。 B.丁母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 C.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D.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父老乡亲。 C “察茂才”“举孝廉”, 是自下而上.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月的初一称为“望日”,“夏四月之望”是指初夏的四月一日。 B.野史,是私家编撰的史书,“野史氏”在文中是作者自谓。 C.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武侯是丁丑年的进士。 D.“庙社”指宗庙和社稷,古人在春季和秋季祭祀社神。 A 在农历的每月十五日称为“望日”,每月的初一称为“朔”。“夏四月之望”是指夏历(农历)的四月十五日。 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赐姓:古代天子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赐予姓氏。多指以国姓赐与功臣,以示褒宠。 B.持节:古代官名。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往往有使持节、持节、假节、假使节等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 C.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类似用语现象很多,例如:践阼、践极、践统、践位、践国、践帝、践政、践袭、践莅、践事等等。 D.薨:古人对身故有多种方式的描述,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为薨。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C 践政、践莅:当政在任之意。践事:供职、充役之意。践袭:蹈袭,沿用之意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道”是宋仁宗赵祯年号。所谓“年号”,是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B.“礼部”是古代“六部”之一,管理国家典章制度、祭祀、学校、科举等,并负责接待四方宾客等事务。 C.“立生祠”是古代一种民俗,即老百姓自发地为活人修建祠堂并加以奉祀。其对象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员。 D.“御史”是古代一种官名,其职责多有变化。自秦朝开始,御史专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

中国古代史综合测试题高中含答案.doc

2016年春季2014级半期检测历史试卷 1、墨子、商鞅、韩非子思想的相似之处是() A反对兼并战争 B主张互爱互利 C反对奴隶主贵族世袭特权 D主张中央集权 2、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已有诸侯。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这样说的目的是() A想实行焚书坑儒 B准备攻打匈奴 C反对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D准备修筑长城抵御匈奴进攻 3、《齐民要术序》中载:“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厥而不录。”材料表明,贾思勰对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态度是() A、反对 B、赞同 C、听其自然 D、主张适当改变 4、北宋造成“冗官、冗兵、冗费”从反面证明了() A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在当时是弊大于利 B政治改革要有经济作保证 C兵越多,战斗力越弱 D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 5、王安石设想变法应是在不增加人民负担的前提下增加国家的财政 收入。为此他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政府向农民贷款获得利息 B向有特权的官僚地主征收免役钱 C引种占城稻增加粮食产量 D清查为逃避赋税而隐瞒的土地数目 6、以下哪些是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政策产生的原因 ( ) ①封建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的性质②新兴地主阶级经济利益的反映 ③封建社会初期不具备发展工商业的条件④诸侯国出于政治、军事因素的考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②③④ D.①③④ 7、封建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 ) A.维护封建土地所有制 B.限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C.保证政府稳定的财政收入 D.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8、魏晋时期的民族融合实质上是 ( ) A.胡汉民族布局被打乱 B.各族人民互相交流与学习 C.少数民族封建化 D 边疆地区的大开发 9、魏晋时期的民族融合对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影响是 ( ) A.促进了民族间的迁徙与杂居 B.使北方经济恢复,北魏兴盛一时 C.打破了农牧经济的天然界限 D.为隋唐的统一与繁荣准备了条件 10、“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悉归于监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有关宋代上述做法的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目的是为了提高地方政府办事效率 B.有利于消除地方权重的弊端 C.造成地方政府权力过小 D.导致地方政府人浮于事 11、《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 A.允许工商者入仕为官 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 12、北宋范仲淹"庆历新政"的中心内容是() A.减轻徭役 B.提倡农桑 C.加强军事 D.整顿吏治 13、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在目的和作用上的相同之处有()

2021年度中国古代文学常识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100题)

2021年中国古代文学常识知识竞赛试题库及 答案(共100题) 1、先秦时代,教育内容以“六艺”为主,下列不属于“六艺”的是(D )。 A、射 B、御 C、礼 D、武 2、经魏晋多名士,有著名的竹林七贤,《与山巨源绝交书》是竹林七贤中的谁写给山涛的(B )。 A、阮籍 B、嵇康 C、刘伶 D、向秀 3、科举制在中国影响深远,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会试录取者称为“贡生”,那么殿试录取者称为( C )。 A、“大元” B、“解元” C、“进士” D、“榜眼” 4、“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为哪位诗人的作品?( D ) A、李白 B、杜甫 C、李商隐 D、李清照 5、“豆蔻”是指( A )岁。 A、十三 B、十五 C、十八 D、二十 6、中国的书院制度自唐代始,有官方和私人设置的两类,下列各书院属于官方创办的是( C ) A、岳麓书院 B、嵩阳书院 C、集贤书院 D、白鹿洞书院 7、友谊的深浅,由下列那一个成语可以看出情义最为深重?(C ) A、莫逆之交 B、金兰之交 C、刎颈之交 D、点头之交 8、一提到书法中的草书,人们便会想到“颠张醉素”,请问下列属于颠张的作品的是( B )

A、自叙帖 B、自言帖 C、中秋帖 D、黄州寒食帖 9、鲁迅先生称( A )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A、史记 B、汉书 C、三国志 D、资治通鉴 10、郑谷有诗曰:“何事文星与酒星,一时钟在李先生。高吟大醉三千百,留着人间伴月明。”诗中的李先生指的是( C ) A、李商隐 B、李贺 C、李白 D、李煜 11、“四羊方尊”是哪个朝代的文物:( C ) A、周 B、元C、商 D、夏 12、张渭《别韦郎中》一诗中有“不知郎中桑落酒,教人无奈别离何”一句,句中所提到的“桑落酒”原产地在( A ) A、永济 B、桑落 C、汾阳 D、绵竹 13、“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是百家中那位思想家的观点(C ) A、孟子 B、韩非子 C、荀子 D、老子 14、爵是一种典礼时用的酒器,那么爵有几只脚?( A ) A、三只脚 B、两只脚 C、四只脚 D、五只脚 15、魏晋时期,建安七子是当时文学的代表人物,下列属于建安七子的是(D )。 A、嵇康 B、曹植 C、山涛 D、阮瑀 16、南宋时期出现了中兴四大诗人,其中陆游声名最著,下列各诗句不是陆游所作的是( C )。 A、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大学中国古代史试题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中国古代史试题 考生注意: 一、本试卷共五道题:单选、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 二、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必须遵守考试纪律,否则按相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三、试卷答完后,须将问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不得带出考场; 四、本试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姓名:﹎﹎﹎﹎﹎﹎﹎ 学号:﹎﹎﹎﹎﹎﹎﹎ 班级:﹎﹎﹎﹎﹎﹎﹎ 考号:﹎﹎﹎﹎﹎﹎﹎ 祝你考试愉快!

中国古代史试题 (命题范围:隋~清)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一卷客观题部分 一、单选。(1′×15=15′) 1、隋朝统一全国的时间是() A、581 B、587 C、589 D、618 2、南宋初年,被任命为东京留守的是() A、李纲 B、岳飞 C、韩世忠 D、宗泽 3、唐肃宗时期的权宦是() A、李辅国 B、高力士 C、程元振 D、鱼朝恩 4、元朝管理西藏地区的事务机构是() A、中书省 B、宣政院 C、枢密院 D、御史台 5、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A、土木之变 B、夺门之变 C、庚戌之变 D、大礼仪之争 6、清雍正帝推行全国的经济政策是() A、两税法 B、诸色户计 C、一条鞭法 D、摊丁入亩 7、金扶持谁建立了伪齐政权() A、刘豫 B、张邦昌 C、石敬瑭 D、蔡京 8、明朝四大权宦依次是() A、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 B、王振、冯保、刘瑾、魏忠贤 C、魏忠贤、汪直、冯保、刘瑾 D、刘瑾、王振、汪直、魏忠贤 9、南宋和谁通过什么确立了君臣关系() A、西夏庆历和议 B、辽澶渊之盟 C、金绍兴和议 D、金隆兴和议 10、“西厂”的设置时在哪个皇帝时期() A、永乐 B、宣德 C、正统 D成化 11、唐朝管理天山以南的机构是() A、安西都护府 B、北庭都护府 C、西域都护府 D、宣政院 12、“柜房”与“飞钱”出现在()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13、1583年,来到中国的西方传教士是() A、沙勿略 B、马可波罗 C、利玛窦 D马戛尔尼 14、“八旗制度”是以什么作为基层社会组织单位的() A、牛录 B、固山 C、甲喇 D、谋克 15、《古今图书集成》是哪位皇帝在位时组织编写的 ( ) A、永乐 B、康熙 C、雍正 D、乾隆

历史常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1.世界兵器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元代金属管形火炮的问世 2.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是在什么朝代?是由什么人,传至欧洲?北宋阿拉伯人。 3.宋代的括著被约瑟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梦溪笔谈 4.北宋著名建筑师编写的营造法式,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已经发展到了较高阶段。诫 5.南宋事立于的是现存的世界上最早的大型石刻实测星图。石刻天文星图 6.在思想方面,理学兴盛北宋的代表人物有?周敦颐。程颐程颢 7.南宋著有程朱之称的是谁?朱熹 8.明朝建立的时间?1368 9.1399年燕王朱隶发动靖难役变之后迁都哪里? 10.宋四家都谁?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11.什么记录了120颗恒星的赤道坐标。甘石星经 12公元前xx年朝建立,到公元xx年东汉灭亡。B A220,222 B221,220 C220,221 D220,219 13.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恒星表 14.朝是中国史上第一个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xx国家。封建 15.统治者的暴政导致了xx,xx农民起义的爆发。胜,吴广 16.公元前xx年,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D A201 B219 C203 D202 17.经过4年楚汉战争,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xx。西汉 18.xx是中国史上第一个强盛的封建国家。西汉 19.汉代统治者采取的xx政策,是社会经济得到了回复和发展。休养生息 20.通过匈奴战争和xx出使西域,使多民族的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骞 21为了进一步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政府派遣先后七次出使西洋。和22明朝中后期,随着的发展,在江南一带大城市的丝织业中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受值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商品经济 23明朝后期,封建专制统治非常腐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终于爆发了,,领导的农民起义,1644年明朝的统治者被推翻。自成、献忠 24康熙至乾隆年间,社会经济繁荣,史称。康乾盛世。25康熙平定以为首的“三藩之乱”,又进行了雅克萨之战,对了击退了沙俄对东北地区的侵略。吴三桂 26.至30 .BACBC 26.努尔哈赤建立了族的大金政权,史称后金。女真 27. 于1636称帝改后金国号为清。皇太极 28.1644 年,清军击败自成军进,由迁都,建立对全国的统治。盛京 29. 1661 年,民族英雄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成功 30. 1689 年,中俄签订,正式规定两国边界。尼布楚条约 31.桥兵变的发起人是谁?匡胤 32.五代十国都包括北汉前蜀吴闽吴越楚南汉后蜀南唐 33.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是哪几个朝代?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 34.从907年到960年黄河流域先后经历了哪几个朝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35.谁建立了明朝?朱元璋 36.楷书四大家都是称什么?欧颜柳 37.北宋建立后,采取了一项____措施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高考常考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

高考常考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 一、文化常识 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三国:魏、蜀、吴。 3、四大古典名着:《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4、四大民间 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5、世界四 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6、苏轼的散文代表 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 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 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 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 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 称为元帅诗人;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田间被闻一 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10、岁寒三友:松、竹、梅。1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1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1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14、四库全书:经、史、子、集。1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1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17、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18、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19、四书五经是儒 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20、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21、五金:金、银、铜、铁、锡。 22、五味:酸、甜、苦、辣、咸。23、五行:金、木、水、火、土。24、永 字八法是说永字具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笔画。25、古

中国古代史试题汇总及答案

中国古代史试题汇总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史书载:“初,纥风俗朴厚,君臣之等不甚异,故众志专一,劲健无敌。及有功于唐,唐赐遗(赠也)甚厚。可汗始自尊大,筑宫殿以居,妇人有粉黛文绣之饰,中国为之虚耗,而虏俗亦坏。”材料正确反映了 [ ] A.回纥强大的原因 B.唐文化对回纥的影响深刻 C.回纥衰落的原因 D.唐文化对回纥的破坏严重 【答案】B 2.唐朝后期,吐蕃最西与之为邻的是[ ] A.波斯 B.大秦 C.大食 D.天竺 【答案】C 4.骨力裴罗统一回纥各部后,所控制的地区包括[ ] A.东起兴安岭,西到里海 B.东起黑龙江,西到阿尔泰山 C.东起大海,西到咸海 D.东起大海,西到阿尔泰山 【答案】B 5.下列少数民族中自己学会制造铁器的是[ ] A.突厥族 B.族 C.回纥族 D.吐蕃族 【答案】D 6.唐朝从内地传入吐蕃的手工业生产技术主要有[ ] ①养蚕②铸铁③酿酒④制碾磨⑤制瓷⑥造纸墨 A.①②④⑤ B.①③⑤⑥ C.①③④⑥ D.③④⑤⑥ 【答案】C 7.唐朝输往朝鲜的货物有[ ]

①丝绸②茶叶③铁器④瓷器 ⑤人参⑥药材⑦书籍 A.①②④⑥⑦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⑥⑦ D.②③④⑥ 【答案】A 8.唐朝时,越州有个商人打算到外地去购进一些纸张和绫锦,下列何地距越州最近,可作为他的第一站?[ ] A.宣州 B.扬州 C.洛阳 D.益州 【答案】A 9.在以下的古代工具中,用于水利灌溉的有[ ] ①耧车②水排③翻车④筒车 A.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②③④ 【答案】A 10.唐开元年间被认为是古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盛世”,开元时期与贞观时期相比 [ ] A.经济繁荣程度更高 B.社会秩序更加安定 C.阶级矛盾更加缓和 D.国家政权更加巩固 【答案】A 11.下列各项中,哪项是清朝前期丝织业最发达的地区?[ ] A.苏州、杭州 B.杭州、扬州 C.苏州、广州 D.南京、广州 【答案】A 12.明清时期,封建统治者采取的措施中哪一项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 A.推广植棉 B.奖励垦荒 C.实行“更名田” D.实行“摊丁入亩”

人文历史类常识习题(十六~二十合集)

人文历史类常识习题(十六~二十合集) 1、重庆得名至今已有800余年。下令改恭州为重庆额是宋光宗赵惇。 2、宋代著名数学家秦九韶的著作《数学九章》提出了“正负开方术”和“大衍求一术”。 3、1950年代初期,笔名为马铁丁的作者在《长江日报》上发表的“思想杂谈”引起全国关注,该作者的真名是陈笑雨张铁夫郭小川。 4、下列不属于“四书”之一的是《春秋》。 5、有一位唐代诗人在对贺知章诵读《乌栖曲》时,被贺知章称赞道“你莫不是天上下凡的仙人吧,不然怎么能写出这么感人的诗呢?”则为被称之为“谪仙人”的诗人是李白。 6、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化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在野外如果突遇泥石流来袭,正确的做法是向与泥石流方向垂直的两边山坡上面爬。 7、中国工人运动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罢工是省港大罢工。 8、《营造法式》堪称古代建筑学额一部百科全书,是由北宋建筑师李诫组织编撰的。 9、《醉翁亭记》中的“醉翁亭”在安徽。 10、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会徽为飞跃。 11、当扶梯出现故障、发生事故时,要第一时间按下紧急制动按钮,使电梯停止运行。 12、林觉民,福建闽侯人。少年之时,即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学说。1911年4月24日写下绝笔《与妻书》,后参加广州起义,从容就义,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13、中国中原地区种植葡萄始于西汉。 14、奥运五环旗中的黄色环代表亚洲。 15、一首《春江花月夜》,被称为孤篇盖全唐之作,其作者是张若虚。 16、“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作者是明代的杨慎。 17、“淝水之战”的“淝水”,是淮河的支流。 18、“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的作者是孙中山。 19、江南文化悠久,名镇遍布,南浔镇、西塘镇、乌镇是江南古镇。 20、2017年,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标志着世界对甲骨文重要文化价值及其历史意义的高度认可。

古代文化常识竞赛题及答案

古代文化常识克赛题及答案

古代文化常识知识竞赛试题 命题人:长兴岛高级中学魏曼丽 2016.01.20 1、下面不是以职业来称呼其名的是() A、庖丁 B、师襄C孙膑D弈秋 2、“期颐”是古代表年龄称谓的词,它指多少岁?() A、五十岁 B、七十岁C 八九十岁D百岁 3、不同的朋友关系,称谓就有不同,其中“竹马之交”指() A、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 B、患难时结交的朋友 C、从小一起长大的异性朋友D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4、下面不是指百姓的称谓有() A、布衣 B、朱门 C、氓D黔首 5、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哥哥姐姐称为“家兄、家姐”, 那么介绍自己的弟弟妹妹该怎么称呼()

A、家弟、家妹 B、舍弟、舍妹 C、息弟、息妹D 高弟、高妹 6.《论语?为政》孔子说“而立”之年指的是多少岁() A、20 B 、30 C 、40 D 、50 7.()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框密副使合称“宰执”。 A大将军B军机大臣C上大夫D参知政事 8.()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 A丞相B学士C尚书D上卿 9.以下哪一个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 A告老B乞骸骨C左除D致仕 10.哪一个表示官职提升() A起B擢C补D夺 11.哪一个不表示“兼任”() A兼B摄C署D辟 12?《张衡传》:“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拜”

什么意思?() A授予官职B升职C降职D平职调动 13.科举制在中国影响深远,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会试录取者称为“贡生”,那么殿试录取者称为()。 A、“大元” B、“解元” C、“进士” D、“榜眼” 14.科举考试中把考生的姓名糊没称“弥封”,它初始于:() A隋炀帝B武则天C唐太宗D唐玄宗 15.科举中,会出现一人兼解元、会元、状元的“连中三兀”,哪场考试不是科举考试() A乡试B会试C殿试D朝试 16.孔乙己是科举制度的牺牲品,科举制度始创于 何时?:() A隋朝B宋朝C唐

中国古代史试题

中国古代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明代科举制与唐代科举制的最大差别是[ ] A.考试目的不同 B.考试内容不同 C.考试方法不同 D.考试管理不同 2.大运河中哪一段河道的地理位置接近于春秋时期已开通的运河?[ ]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3.唐朝专设国家史馆,重视官修史书,主要是为了[ ] A.保存中国古代文化典籍 B.重视学校的专业教育 C.吸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 D.美化唐朝历史以维护封建统治 4.唐开元年间被认为是古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盛世”,开元时期与贞观时期相比 [ ] A.经济繁荣程度更高 B.社会秩序更加安定 C.阶级矛盾更加缓和 D.国家政权更加巩固 5.唐朝时,越州有个商人打算到外地去购进一些纸张和绫锦,下列何地距越州最近,可作为他的第一站?[ ] A.宣州 B.扬州 C.洛阳 D.益州 6.下列少数民族地区使用铁器的先后顺序是:[ ] ①西域各族②越族③契丹族④吐蕃族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④②①③ 7.唐朝后期,吐蕃最西与之为邻的是[ ] A.波斯 B.大秦

C.大食 D.天竺 8.唐朝输往朝鲜的货物有[ ] ①丝绸②茶叶③铁器④瓷器 ⑤人参⑥药材⑦书籍 A.①②④⑥⑦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⑥⑦ D.②③④⑥ 9.以表现人民生活风俗而著称的画家是[ ] A.阎立本 B.吴道子 C.顾恺之 D.张择端 10.下列制度中,属于隋朝开创的有[ ] ①均田制②三省六部制 ③科举制④郡县制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1.元朝的时候,通惠河的起止点是[ ] A.杭州到大都 B.东平到临清 C.直沽到大都 D.通州到大都 12.下列我国古代纺织品中,属于宋元时期的有[ ] ①敦煌发现的两面都有绘画的薄绢 ②马王堆墓出土的彩绘帛画 ③新疆吐鲁番发现的花鸟纹锦 ④松江的“乌泥泾被” ⑤浙江墓中出土的棉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④⑤ 13.明朝时农业生产的特点中,哪一项对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有决定性的作用[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选择题知识点

1、“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的《古弹歌》记载在《吴越春秋》 2、“葛天氏,操牛尾,歌八阕”记载于《吕氏春秋》 3、“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这句歌谣见于《周易》 4、原始抒情诗《候人歌》,一般认为产生于大禹时代 5、较详细地记载后羿射日神话的古代文献是《淮南子》 6、《诗经》“风、雅、颂”中,“颂”的本意是舞容 7、《诗经》作品中,与“野合”的原始婚俗有关的是《野有蔓草》 8、下列《诗经》作品中,不属于婚恋题材的有《桑柔》 9、据文献记载,我国有典有册的历史起于殷商时期 10、“若网在钢,有条而不紊”的比喻出自《尚书》中的《盘庚》 11、《春秋》的记事止于鲁哀公十四年 12、《左传》的记事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 13、将神话形象西王母改造为雍容文雅的女性形象的作品是《穆天子传》 14、今天我们见到的《论语》是在鲁《论语》的基础上,参照其它本子形成的 1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出自《论语》中的《子罕》 16、战国时期与儒家并称为显学的是墨家 17、最早提出“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文艺批评方法的是孟子 18、提出“通天下者一气”观点的先秦思想家是庄子 19、曾游学稷下的学者是荀子 20、晚周诸子中,对儒家经典传授起过重要作用的人物是荀子 21、为古代议论文基本样式奠定了基础的是《荀子》 22、被清人喻为“后世弹词之祖”的作品是《成相》 23、据文献记载,“楚辞”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汉武帝时 24、“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出自于《九歌》 25、“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出自屈原的《招魂》 26、宋玉的《九辩》保存在《楚辞章句》 27、下列艺术表现手法不属于汉大赋特征的是比喻象征 28、西汉作品《士不遇赋》的作者是董仲舒 29、指出“赋家之心,包括宇宙”说法的是司马相如 30、扬雄指责汉武帝“游观侈糜,穷妙极丽”的作品是《羽猎赋》 31、扬雄《太玄赋》属于骚体赋 32、西汉时被认为作赋是“童子雕重”小技、“壮夫不为”的作家是扬雄 33、下列抒情小赋的先驱是《归田赋》 34、与《服鸟赋》同属一个作者的作品是《治安策》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天文历法(整理精校版)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天文历法 作文辅导 1207 0018 : 【星宿】宿(xiu),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范进中举》:“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古人认为人间有功名的人是天上星宿降生的,这是迷信说法。 【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二十八宿的名称,自西向东排列为:东方苍龙七宿(角、亢kang、氐di、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mao、毕、觜zT、参shen);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zhen)。唐代温庭筠的《太液池歌》:“夜深银汉通柏梁,二十八宿朝玉堂。”夸饰地描写星光灿烂、照耀宫阙殿堂的景象。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是说物产华美有天然的珍宝,龙泉剑光直射斗宿、牛宿的星区。刘禹锡诗:“鼙鼓夜闻惊朔雁,旌旗晓动拂参星。”形容雄兵出师惊天动地的场面,参星即参宿。 【四象】参见“二十八宿”条。古人把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作四象。东方七宿如同飞舞在春天夏初夜空的巨龙,故而称为东官苍龙;北方七宿似蛇、龟出现在夏天秋初的夜空,故而称为北官玄武;西方七宿犹猛虎跃出深秋初冬的夜空,故而称为西官白虎;南方七宿像一展翅飞翔的朱雀,出现在寒冬早春的夜空,故而称为南官朱雀。 【分野】古代占星家为了用天象变化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互相对应,称作分野。具体说就是把某星宿当作某封国的分野,某星宿当作某州的分野,或反过来把某国当作某星宿的分野,某州当作某星宿的分野。如王勃《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是说江西南昌地处翼宿、轸宿分野之内。李白《蜀道难》:“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参宿是益州(今四川)的分野,井宿是雍州(今陕西、甘肃大部)的分野,蜀道跨益、雍二州。扪参历井是说入蜀之路在益、雍两州极高的山上,人们要仰着头摸着天上的星宿才能过去。 二十八宿与国分野如下 星宿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 国郑宋燕越吴齐卫鲁魏赵秦周楚 星宿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 州兖州豫州幽州江湖扬州青州并州徐州冀州益州雍州三河荆州 【昴宿】西方白虎七宿的第四宿,由七颗星组成,又称旄头(旗头的意思)。唐代李贺诗“秋静见旄头”,旄头指昴宿。唐代卫象诗“辽东老将鬓有

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文化常识试题汇编(附答案)

全国卷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试题汇编 1.文中涉及一些中国文化常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润例:过去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称之为润笔,而将所定的标准就称为润例或润格。 B.阳文:指采用刀刻等传统技术方法,在器物或印章表面上形成的凹下的文字或图案。 C.金石:中国古代以前朝的铜器和碑石为研究对象,涉及文字、历史、书法、文学等。 D.闲章:中国传统文人常自拟词句或撷取格言警句来镌刻成章,内容广泛,意趣盎然。 2.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矣”作为古代文言助词,用于句末与“了”相同。在矣作通假时,通“也”;在本文言文中主要表示感叹。 B.“鲁”既可以指古国鲁国;也可作姓氏,如工匠祖师鲁班;在现代汉语中多指山东省的简称。 C.在中国汉代、南北朝时南海称为涨海、沸海。清代以后逐渐习称南海。文中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 D.《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多位高官、学者编撰。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3.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宗”一般指的是古所尊祀的六神,有时也指汉文帝(太宗)、汉武帝(世宗)、汉宣帝(中宗)、汉元帝(高宗)、汉明帝(肃宗)、汉章帝(显宗)。文中指的是尊祀的六神。 B、四邻各族(九夷、八狄、七戎、六蛮)的居住区称为“四海”,“五湖四海”也泛指全国各地、天下。 C、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集。其经历了屈原的作品始创、屈后仿作、汉初搜集、至刘向辑录等历程。对《楚辞》及其研究史作研究的学科,今称为“楚辞学”。 D、“姬”姓,中华上古八大姓之一,得姓始祖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黄帝因长居姬水,以姬为姓。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受禅,也叫禅让制,是中国上古时期以来推举首领的一种方式,即群体中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 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位只能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乞骸骨,自请退职的意思,即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牙门与牙旗一样,源起都有古人借猛兽利牙的图案彰显荣耀和威武之意。 B.丁母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 C.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D.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父老乡亲。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月的初一称为“望日”,“夏四月之望”是指初夏的四月一日。 B.野史,是私家编撰的史书,“野史氏”在文中是作者自谓。 C.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武侯是丁丑年的进士。 D.“庙社”指宗庙和社稷,古人在春季和秋季祭祀社神。 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赐姓:古代天子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赐予姓氏。多指以国姓赐与功臣,以示褒宠。 B.持节:古代官名。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往往有使持节、持节、假节、假使节等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 C.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类似用语现象很多,例如:践阼、践极、践统、践位、践国、践帝、践政、践袭、践莅、践事等等。 D.薨:古人对身故有多种方式的描述,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为薨。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