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困扰与超越

困扰与超越

困扰与超越
困扰与超越

困扰与超越

——电视剧《婚姻保卫战》观后感

文法部张咏春

近日观看了热播剧《婚姻保卫战》,心里有些感触,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婚姻保卫战》讲的是几对年轻的夫妻,在面对家庭、事业以及外界诱惑时所经历的种种困扰、矛盾、挣扎和超越。该剧希望通过塑造几对不同类型的现代都市家庭的夫妻形象,倡导一种“经营家庭”的文化理念,为婚姻中的“冤家”们找到一些改善关系的方式方法;希望人们可以试着运用这些新的理念对待婚姻家庭生活,让婚姻中的男女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指责,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埋怨,多一些关怀,少一些战争。

《婚姻保卫战》主要围绕着四对夫妻的生活与事业展开,他们的家庭组合可谓是各有特色:佟大为扮演的郭洋和马伊琍扮演的李梅是一对白领精英夫妻,郭洋是一个业内小有名气的室内设计师,李梅原来是证券公司财会部经理,但作为一个家庭感极重的传统女人,在生了孩子以后,她为了能够多照顾家庭而调到了客服部。然而,因为不甘于这种家庭主妇的生活,李梅和郭洋在婚姻生活中屡起冲突,家里硝烟弥漫,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双方的沟通也通常以失败告终。最后,李梅决定重出江湖,没想到却变成了事业上的女强人,从而又引起了另一波的矛盾。

《婚姻保卫战》是一部现实感极强的影视作品,很多人可能都会在电视剧里或多或少地看到自己的影子,就像从镜子里反观自己的婚姻生活。在离婚率越来越高的现代社会中,编剧和导演旨在通过不同类型的婚姻和家庭问题,来引发人们对爱情、对婚姻、对家庭的思考,在被喻为来自两个“星球”的男性和女性步入同一个“围城”之后,男女双方到底该怎样经营婚姻,求同存异,才能取得事业和感情的双赢是该剧的一个主题。从爱情步入婚姻,并非是“船到码头车到站”,婚姻更需要双方的经营同呵护,不断的磨合、不停地沟通始终是婚姻生活不可或缺的元素。就像电视剧中所说的,“夫妻过日子,就得有一种每天都在谈恋爱的态度,就像做蛋糕,每天都得给夫妻关系加点儿蜜,加点儿糖,再加点儿奶油……”

在现代社会中,从前延续几千年的那种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模式已经受到了挑战,当旧的格局逐渐被打破,新的格局还未形成时,大家都会面临着诸多的困惑和矛盾。徘徊在十字路口,不知何去何从已成为了现代人一个典型的象征。如今社会出现了很多新的名词,“试婚”啊、“闪婚”啊,都表现了许多80后、90后的男女青年对

婚姻的迷茫、轻率和不信任的态度,而如何在获得事业成功的同时又收获婚姻的幸福是所有人不懈追求的梦想,我想这也是这部电视剧试图表现的主旨之一。

“围城”的确是一种困境,它形成了一种悖论: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或许这也正是人类永不满足当下状况的一种天性。电视剧最终以一个皆大欢喜的大团圆结束,从而给观众以温暖和希望,给真正的现实生活涂以某种亮色,让大家不失望、不绝望,善待感情,善待婚姻,从而收获幸福。

障碍与风景

以“障碍和风景”为话题作文 有一次地震,山洪爆发,一块巨石轰然滚落,正好堵在山脚下的小镇子街口,比房屋还高。人们不喜欢这块巨石,觉得它挡道,合计着要移走它。但是,巨石实在太大太重,几十名壮汉齐心协力,也动它不得。有一天,一位和尚云游此地,看样子是位身怀绝技的高僧。人们向他请教移石之法,高僧看看巨石,摇头不语,人们失望地走了,但是,第二天早上,有人发现巨石出现两行字:横写大字——镇街之宝;竖写小字——何处有障碍。那字刻得漂亮,笔力雄劲,气势非凡,加上巨石这个载体,更显得浑然一体,令人赏心悦目。渐渐地,没人再想移开这块巨石了,它一直巍然屹立在街口,还被栏杆围护着,旁边种植一些花草,俨然成为街头一景。 请以“障碍和风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将障碍变成伊甸园 有位老人说:“星星还是那颗星星,倘若你用满腹怨气,而不用欣赏的目光去看世界,这个世界将一无是处。”诚然,当巨石堵塞于街口之时,人们满腹怨气,如鲠在喉,和尚的寥寥数笔改变不了巨石本身,他只是改变了人们的态度:让障碍变成了一道风景。其实,在艰辛的人生路上,我们遇到的并非永远是和煦的阳光和灿烂的风景,但我们可以经由改变自已的态度将障碍变成心中的伊甸园。 古人言:“以史为镜。”叩开青史大门,垂暮之年的康熙郑重地掷起酒杯祭祀自已过去的敌人鳌拜、吴三桂和葛尔丹,他带着一丝丝敬意感叹:“没有你们也就没有今天的我,更没有今天国泰民安的大清王朝。”这些敌人都曾是康熙统治清朝的最大障碍,但少了这些障碍,清朝廷中只会多了一位平庸无为的皇帝,而康熙明智地将这些强悍的敌人投入铸造属于自已的灿烂辉煌的时代熔炉,开创了被世人誉为“天国”的鼎盛王朝,成功地将障碍变成了自已心中的伊甸园。 但是,并非所有的障碍都能以强硬的态度去跨越去转化,障碍往往让人陷入最险恶、最苦难、最无奈的境域,此刻我们需要的不是克服它,更不是怨人尤天、悲观沉沦,而是谦逊达观,心境平和地坦然处之。 一位妇女随从军演习的丈夫来到沙漠中,整天呆在燥热的铁皮屋里感到了无生趣,写信向家人报怨,不久收到母亲的来信:“两个犯人从一个铁窗中向外望,一个看到星星,另一个看到泥巴”,她若有所悟地开始和沙漠中的土著人交朋友,向他们学习编织技术,不久后甚至开始寻找沙漠中的贝壳化石,她将这些经历写成了一本书《沙漠中的城堡》。 他们都被迫置身于障碍重重的生命幽谷,面对满路泥泞,荆棘从生,他们坦然而平和地面对,通过辛勤劳动将障碍化为舒心的风景,生命幽谷最终成了心中最美的原景——伊甸园。 【欣赏】这是一篇典型的中规中矩的议论文,这些年来,大多数学生舍弃此类文体,往往过分地追求标新立异,殊不知,此时再回归旧体也成了一种新鲜、一种独特。文章的主旨鲜明,让障碍变成心中的伊甸园这个主题紧紧贯穿文章始终;思路清晰,几个事例娓娓道来,再在最后呼应首段,使全文浑然一体,这样一步步写来,犹如行云流水,丝毫没有滞涩之感。而更欣赏的是它的语言,大气而凝练,丰富了文章的意蕴,增添了文章的魅力,可见作者笔头功夫不浅。 障碍何惧,风景依然 何谓之障碍?是阻挡行人道路的石头,还是人们心中无法打破的思维定式?只因两行字,障碍也成了风景,这也不正说明了:障碍何惧,风景依然吗? 曾几何时,断臂的维纳斯成了超越美丽的障碍,它残缺的手臂成了雕刻家心中无法弥补的痛。可正是雕刻家对完美的执著追求才引来了世人对“美神”的注目,那飘逸的裙带,深遂的眼睛让人沉浸在想象与美丽的世界中,享受快乐,欣赏那份独特的风景,

超越与反思:风险社会的三种研究传统及创新尝试

收稿日期:2013-04-03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BSH010);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2011年“中国深度研究”跨学科学术工作坊资助项目(IAS -FudanXSGZF11001) 作者简介:杨君(1987—),男,四川南充人,博士研究生,从事社会风险研究;彭少峰(1986—),男,湖南长沙人,博士研究生,从事社区矫正研究。 第15卷第4期2013年07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IT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Vol.15No.4Jul.,2013 ·社会理论与社会建设· 超越与反思:风险社会的三种研究传统及创新尝试 杨 君a ,彭少峰 b (华东理工大学a.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b.中国城乡发展研究中心,上海200237) 摘 要:制度主义、文化主义、现实主义是研究风险社会的三种视角,已有众多学者从这些视角阐释制度 性风险与全球化、风险文化与不确定的个体、生态政治与协商民主的关系。但依然面临一个问题未被解决:在个体化的不确定性与充满风险的社会之间有一道正在逐渐拓宽的裂缝。在此背景之下,从伦理与政治的双重视角, 试图通过生态政治与反思性调节两种方式建构超越风险的“第三条道路”。这是研究风险社会的一个新的尝试,尤其是关于义务理念的阐释,对于中国风险社会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风险社会;制度主义;文化主义;现实主义;义务理念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1971(2013)04-0011-05 人类总是在期待中匆匆前行,而人类的心灵 层面却时时回溯过去,希望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寻求某种满足。在匆匆前行的背后遗留下无数 的痕迹, 而时时的回望则成就了一部又一部的历史。不同的时代环境、不同的知识结构、不同的历 史意识,促成了不同的观察人类现状的视角。这是每一个社会观察者的命运,也是人类社会赋予这类群体的社会责任和美好希望。 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深化,世界彼此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但是,经济危机、环境灾难、恐怖主义等社会问题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如今,我们正处在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个人主义时代,处处弥漫着风险和危机的味道。按照哈贝马斯的话来说,我们正深陷在社会分裂状态之中,风险时代已经来临,风险意识已深入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斯科特·拉什、吉登斯、沃特·阿赫特贝格、莫里·科恩、约瑟夫·休伯、莱恩·威尔 金森等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现代社会的风险情 况,这展示了一种理解当今社会现状,解释人类文明困境的新理论、新方法。 一、风险社会的概念及其特征 贝克把“风险”的内涵归结为以下几点:(1)风险既不是信任和安全,也不是破坏,而是“虚拟的现实世界”;(2)正在威胁着未来的风险,总是与事实相反,是影响行为的一个重要参数;(3)风险也强调对事实的评价,以及对“数字”的计算;(4)风险是控制或缺乏控制,如同“人为的不确定性”所表现的那样;(5)风险是在认识冲突中表现出来的知识或不知;(6)在全球化的风险过程中,全球和本土也启动重组;(7)风险是在知识与潜在的冲突之间产生差异;(8)风险是一个人为的 混合世界,失去了自然与文化之间的二元性[1] 。 吉登斯在探究现代性基础上考察风险社会,认 · 11·

回归与超越

回归与超越 ——在矿处级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课提纲 (2011年11月17日) 李晋平 同志们: 根据安排,今天由我给大家讲课。讲课的主题是“回归与超越”,这是一个文化的命题,也是一个哲学的命题,哲学是文化的最高层次。为什么要确定这样一个主题呢?主要有这么几个考虑: 1、从党和国家发展大计看,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了战略层面。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鼎盛时期,像“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不仅物质高度发达,而且文化影响力强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文化虽然属于“软实力”范畴,但软实力不软。 2、从山西转型跨越发展形势看,省第十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了全省转型跨越发展的目标、思路、举措、要求。 袁纯清书记在省第十次党代会上指出:“转型首先思想观念要大转变,跨越首先思想境界要大提升”,要“增进全省人民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为转型跨越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3、从世界500强企业的发展规律来看,都在由战略引领向价值引领转型。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成熟企业“灵魂中的灵魂”。依靠核心价值观、核心理念来增强凝聚力、加大执行力、提升创新力,促进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是世界级大企业的共同特点。 【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烈为什么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不怕牺牲,不断取得新胜利?支撑他们的不是奖金、不是升官,而是一种

崇高的使命、坚定的信念】。 4、从潞安自身发展的趋势看,需要优秀品德品质来承载,需要“厚德载物”的企业文化来彰显。 潞安已经是个大企业、大集团,名列全国500强第100位。正处于关键发展时期,今年将进入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双千亿元”企业行列。将来潞安将越来越大、越来越强,“十二五”将建成“双两千亿”企业,跨入世界500强。 大胜靠德。“十二五”的大发展,需要靠价值引领,需要进一步对企业文化进行调适,使管理更加丰富、更加科学、更加艺术、更加有效,进一步增强潞安的核心发展能力,才会建设百年潞安,才能实现基业长青。 5、从打造幸福潞安的内涵来看,大家好,潞安才会好。 物质享受是有限的,精神享受是无限的。心灵的自由是真正的自由,身心的愉悦才是真正的幸福。打造幸福潞安,既要通过转型跨越发展,进一步提高物质生活水平,更要通过文化的建塑、文化活动的开展,让每一位员工拥有健康的心智模式,能够充分感受幸福、共创幸福、共享幸福。 因此,今天我主要讲两方面内容: 首先务务虚,和大家讲讲哲学的感悟; 其次做个头脑风暴,和大家共同研究、探讨明年的工作思路。 通过虚实结合,并带有一定的探讨性、发散性和学术性的交流,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迪,有所促进,有所帮助。 第一部分哲学的感悟 哲学的交流是最高的交流,也是最好的交流。 1972年2月21日,毛泽东主席接见美国总统尼克松时讲:“其它问题你和恩来总理谈,我只和你谈哲学问题”。 ——从大处讲,哲学是人生最高智慧的体现。

“追赶超越”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

“追赶超越”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脱贫攻坚方面:一是个别帮扶干部思想认识不足,扶贫工作力度不强;二是部分村干部扶贫工作不实不细,落实任务拖拖拉拉;三是我镇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基数大,帮扶成效不突出。 2、特色产业方面:一是特色产业规模小,知名度不高。二是带动发展不均衡。三是农户接受新事物意识不强。 3、环境卫生方面:环境卫生整治仍存在死角死面。群众环保意识差,培养周期长,加之道路修建和基础条件差,环卫工作虽然多次强调整改,但保持的时间不长,环境卫生监督机制还不能有效地落实,仍存在死角死面。 4、党的建设方面:两学一做学习还存在党员学习不认真,学习不自觉的问题,支部三会一课记录存在内容简单,记录格式不正确的问题。村级两力两率抽查范围小,干部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子窄。党员在非公企业中带头致富不明显,非公支部开展党建活动不经常,组织集体学习次数不够。流动党员管理难度大,流动党员与支部联系不紧密,学习党的政策不能经常化。“三项机制”运用不经常。 5、全域旅游方面:对*源传统文化的宣传和保护不到位,缺乏文化保护经费。棚改项目、公路建设、景区规划进度较慢,上山步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征迁遗留问题复杂,纠纷解

决难度大等问题,影响了全域旅游工作的开展。 二、今后努力方向 1、脱贫攻坚方面:思想再重视。将脱贫攻坚工作作为 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来抓,通过加强干部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认识,拔高站位,提升干部扶贫内生动力。责任再夯实。严格按照我镇脱贫攻坚考核管理细则,明确干部职责,加强与村干部谈心交心,座谈交流,强化考核,杜绝个别村干部扶贫工作不实不细。产业再发展。紧紧围绕“三变”改革的重大机遇,持续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畜、果、药、薯、劳务和豆制品加工”等特色主导产业,强力建设特色产业村。设施再完善。依托*源旅游开发、*街东移民搬迁等重点项目,结合国开行贷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改善贫困群众的居住环境。 2、特色产业方面:广泛开展土地流转,计划年内流转 土地2000亩,发挥政府招商引资职能,引入适合本地生产 发展的特色产业。运用政策鼓励能人大户充分发挥带动作用;在全镇范围内广泛进行“三变”改革,发挥新型经济组织带动能力。通过宣传、外出学习等多种形式,提高群众接受新事物的意识,充分发挥群众主动创造能力。 3、环境卫生方面: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加大经费投入,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提供充足财力保障。加强领导,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学科”标准的审视与超越

“学科”标准的审视与超越 [摘要]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水平如何,需接受科学范式标准的检验。高等教育管理学不是一门成熟的学科,它在知识体系的基本问题上处于纷争的局面,研究方法的探索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建制也存在着某些突出问题。今后,要以问题取向的理论研究发展高教管理研究,注重研究方法的探讨,建设学科发展的良好环境。 [关键词]学科知识体系方法体系学科建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05)01―0003―04 [作者简介]郭卉,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生(湖北武汉430074) 世界著名比较高等教育研究专家阿特巴赫曾著文指出;“高等教育无疑是一个可探究的交叉学科领域。它将不会以一个独立学科的形式出现。”这个结论虽然是针对高等教育研究的,但无疑会促进人们对与高等教育研究有着密切关联的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思考。20多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从研究实际问题走向建设学科体系,出版了20多种学科体系专著,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了推动学科建设,还需进一步思考:现今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水平如何,以什

么标准来衡量,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如何超越,今后的发展方向何在? 一、学科标准 目前被广泛接受的关于学科标准的理论来自库恩的学 科范式理论。库恩认为,一个成熟学科至少有一个学术范式,实际上通常在一个学科中有若干个相互竞争的范式。每一个学术范式都有自己确定的知识体系、方法体系、学术评价体系、典范的培养体系与工作体系。据此,学科实质上包括了两个层面:一是学科规范理论体系,即知识体系和方法体系。它代表范式的基本特征。这些体系体现在一系列学科经典著作中。知识体系确立了范式不容怀疑的知识核心,包括对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基本理论假设和原理的澄清。二是学科建制,库恩指出的后三种体系是确保学科活动展开的外在制度。学科的发展表现为学科的制度化。 范式是知识发展的成熟阶段,并不是所有知识都处于范式阶段,许多知识处于前范式或准范式阶段。处于前范式阶段的知识没有确定的知识体系、方法体系,可有自己的研究领域。准范式阶段,多个范式形成,学科初见端倪,只是没有形成主流范式而已。

【心理学大师的理论】阿德勒:自卑与超越

【心理学大师的理论】阿德勒:自卑与超越 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是现代著名的精神分析学者,也是“个别心理学”的创始者。阿德勒曾与弗洛依 德合作过十年,后因不赞同弗氏的泛性论而与之决裂,继而发展了自己的人格理论。其学说以“自卑感”与“创造性自我” 为中心,并强调“社会意识”。阿德勒认为每个人在幼儿时期,就渐渐形成一种生活模式,根据此生活模式而形成生活的主观目标,但每个人的生活模式不同,因此每一个人的主观目标不完全相同,研究心理过程应以每个人的特殊心理经验为对象,故阿德勒的心理学被称为“个别心理学”。 阿德勒强调人格的统一,认为人类可以通过整合与完整的观点来了解。此种看法强调人们的行为有其目的,认为我们的未来远比过去重要。我们是自己生活的主角与创造者,并以独特的生活方式来表达我们的目标。我们创造自己,而不仅受到幼年经验的塑造。阿德勒心理学与行为科学 新进的发展有显著的相似点,而目前阿德勒学派再受到重视,不只是旧学派的复苏而已。事实上是其它治疗学派一直在想法与技术上受到阿德勒学派的影响。 (一)性格阿德勒将性格(character)定义为:一个人为了尝试去适应他所居住的环境而显现出的特殊作风。性格特点是一个人的整体人格(personality)在获取认

同及意义时,所使用的工具和计策,其在人格中的存在就等于是生活“技巧”。性格特点并非遗传,他们好比是一种生存模式,使人能够不经过有意识的思考而活,并在任何情况下表现其人格。阿德勒认为,“凸显于人格中的任何一个性格特点,一定切合每个自幼即开始成形的心理发展方向,它可能是一条直线,也可能转折及改道;若是第一种情形,小孩就会沿着直线努力去了解他的目标,并发展、进取、勇敢的性格,性格发展的开端通常都有积极、前冲的特点;……若是第二种情形,我们就会看到完全不同的小孩,他知道有反对者存在,所以要小心,此时他会尝试改道(不直接接近,而是利用机巧),以达到被认同及获得一时权力的目标,他的心理发展与此改道的偏离程度有关,他是否因此变得过分小心、是否配合或逃避生活的需求,全视上述因素而定。……两个人行为表现虽不同,目标却可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小孩和环境中的任何互动,都会反映在他的人格中;因为小孩通常没办法对外界的影响表示任何批评,所以周围的大人既不了解他们、也无法帮助他们,再加上他自身对障碍的反应,就构成了他的人格。阿德勒对人类的分法有两种:分为乐观主义者与悲观主义者、或攻击者与防卫者。他认为乐观主义者的性格发展大多是直接式,而悲观主义者则相反,是由儿时经验及印象而得到“自卑情结”的。同时,他认为睡眠也是衡量个人发展的绝佳标准,因为

审视·反思·超越

审视·反思·超越-政治论文 审视·反思·超越 韩梅 摘要:一堂成功的思想品德课,应该要有“走心”三重界,即学生在课堂中要能依次做到审视自我、反思自我、超越自我。本文从情境创设、问题切口、互动探究这三个维度,结合具体的课堂案例展开论述:情境创设需要“真”,这样才能引发学生“审视自我”;问题切口要有针对性,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反思自我”;互动探究需要鼓励学生踊跃展示,勇于说真话,袒露真实的心声,需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这样才能引领学生“超越自我”。 关键词:“走心” 审视自我反思自我超越自我 韩梅,江苏省启东市教师发展中心研训员,中学高级教师。 “走心”,有多种解释。这里的“走心”,是指上心,让内心有所感触。一堂成功的思想品德课,应该要有“走心”三重界,即学生在课堂中要能依次做到审视自我、反思自我、超越自我。如何实现思想品德课堂“走心”三重界?笔者结合自己所听的一些课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走心”第一重界,引发学生审视自我 创设教学情境是思想品德课的常用手段。要让思想品德课堂“走心”,情境创设特别需要“真”。真实,才能感人。这就需要我们应注重以中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创设情境,让情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认知停靠点的同时,让情境中的可信的人物、事件发挥“镜子”作用,帮助学生藉此审视自我。 例如,在“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是我们的共同责任”这课中,为了说明“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们的社会公德意识,全面提

高人的素质”,上课老师创设了如下情境: 【例1】放学途中,小勇看到有一辆私家车占用非机动车道,影响了交通秩序,于是用手机拍摄后准备曝光,遭到私家车上3女1男的集体“围攻”,被骂“读书读傻了”。 这一情境的原型是2015年3月北京人大附中的一名初中生拍违章被骂“读书读傻了”的事情。这样的情境因为真实发生过,所以在佐证教材观点时更有说服力——私家车上3女1男对小勇的集体“围攻”,从一个侧面写实了当前社会公德意识的缺失,人的素质需要提高的迫切性;维护社会公共秩序,需要“车上人们”的守法,也离不开“小勇们”的监督。情境中的主角是中学生同龄人,所以更有感召力,能引发连环思考——一方面引发学生质疑“小勇的行为真的傻吗”?另一方面促使学生换位思考:若我是小勇,我会怎么做?若我当时在车上,我应该怎么做?…… 以学生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为蓝本创设的情境,缩短了学生与情境之间的心理距离,因此更能促使学生“走心”。 又如,在“磨砺坚强意志”这课中,为了帮助学生具体感性地认识在不少中学生身上存在的意志薄弱的表现,上课老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 【例2】小华做家庭作业遇到难题时,习惯上网搜索答案。他也知道这是一个坏习惯,遇到难题应该独立思考,这样才有利于自己的进步。他每次查完答案都暗下决心“下不为例”,但下一次遇到难题时,又忍不住…… 这一情境所反映的现象在中学生生活中司空见惯。“小华”的做法,集中体现了当下中学生在网络使用中的一个“通病”,也是很多中学生“知道怎么做但就是做不到”即知、情、意、行严重脱节的典型表现。相信看到这一情境,很多

优秀考场作文(超越与回归)

优秀考场作文 1.超越与回归 金庸的武侠世界中有位用剑的高手,叫“独孤求败”。相传在他剑术大成之后,寻常宝剑已不趁手。他便使起了一把大铁剑,而当他到了“只此一生,但求一败”的境界时,早已不再使剑。从彼时的不断寻求从剑上超越自我至此时的弃剑回归,领悟“人剑合一”的本意,他的身上体现着的是一件事物发展的历程:由超越到回归。 任何事物的发展和前进都是由不断的“超越”堆积而来。从艺术特征上来说,这个过程便是由汉的古朴,到唐的繁华,至宋的精致,再成就之后的个性解放、独抒性灵。其具体表现则可以从文体上一观,即由两汉骈文至唐诗、宋词、元曲,再至明清散文。不仅艺术上如此,科学也是这般。从牛顿的经典力学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便是最为熟知的一例。超越的意义在于进步与探索,没有超越,事物便一成不变,不会有飞跃。 而“回归”则是事物的境界。王国维曾用“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来形容人生的最后境界,这便是回归。回归是一种状态,一种眼光。遇事待物不再就眼前所见,就此论此,而是在考虑了全过程后再行抉择。正是回归以后,我们才知道“文以载道”是一种狭隘的审美观点,才主张不拘一格,唯求真意;正是回归以后,我们才知道相对论也不是终点,科学家因此默默求索;正是回归以后,独孤求败才会懂得一味追求剑与剑招只是下乘,关键是剑意,剑随意动才是至高境界。 “超越”与“回归”,二者不可分割。“回归”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超越”,若“超越”是量变,“回归”则是质变。然而,明确二者的内涵带给我们却有实际意义。 如前所述,“超越”予以我们前进的动力,而“回归”则带给我们平和的眼光和高瞻远瞩的心态。 当今社会下,“超越”的意义在激烈的竞争中被异常拔高,而“回归”的境界却被远远抛弃。于是,食品安全问题,贫富差距问题,高铁事件,腐败案件纷至沓来。原因何在?整个社会缺乏一种稳健的气质,即“回归”的境界。心境的

“入库规则”:传统的悖离与超越

“入库规则”:传统的悖离与超越 ;【内容提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债权代位权制度在实行效果上,出现了对"入库规则"的背离,形成了优先权规则。本文从合同法与破产法、民事诉讼法的协调出发,认为,"入库规则"应与破产同化,而优先权规则应遵循强制执行的理念,追求效率下的公平。 【关键词】债权代位权、"入库规则"、优先权规则、平等、强制执行 有学者认为,债权保全制度起源于罗马法上的撤销之诉[1]。从"撤销之诉"这一名词可以看出,至少在当时罗马的成文法里,债权代位权制度仍然是不存在的。那么,作为债权保全制度之一的债权代位权制度源于何处呢,按照日本学者松坂佐一的考察,债权代位权制度源于罗马法和古日耳曼法[2](注:在罗马法上,由于破产制度的存在,破产财产的受让者可概括地行使属于原破产者的权利,从而在习惯上衍生出代位权制度。在古日耳曼法上,无担保契约的订立,使得无担保债权人利益与债务人财产的变动休戚相关,为确保无担保债权人的利益,债权人可行使债务人契约上的权利。)。当然,本文的任务不在于详考其历史根源,但仍有必要指出的是,在当时的罗马法和日耳曼法里,债权代位权制度并未成文化,它的存在只被展示为习惯法,直到拿破仑民法典的制定(拿破仑民法典第1166条)[3]。 也许,追根溯源是必要的。因为,在刨根问底的同时,我们清楚地

了解到,债权代位权从一产生,就背离了债权的相对性。也就是说,一开始债权代位权就扮演了债权相对性"异端"的角色。它通过限制债务人处分自己财产的权利,径行拘束债务人与次债务人双方的法律关系,从而突破了债权效力相对性原则,将其效力扩及到债的关系以外的第三方。面对这匹无羁之马,若从债权相对性出发,债法几乎束手无策。为了弥合债权代位权与债权相对性的裂痕,债法对债权代位权进行了两次衡平。第一次从不过份干涉债务人处分自由出发,法律为代位权的行使设定了限制性条件,只有符合这些要件,才有可能启动代位权。第二次从全体债权人与代位权人的利益配置出发,对代位权的实行效果进行了平衡。在我国,《合同法司法解释(一)》对代位权的行使要件进行了详细规定。但是,对代位权实行效果的规定却出乎意料。按照《合同法司法解释》第20条的规定:债权人向次债务人提起的代位权诉讼经人民法院审理后认定代位权成立的,由次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清偿义务,债权人与债务人、债务人与次债务人之间相应的债权债务关系即予消灭。由此规定可以看出,"解释"在代位权实行效果上采取了代位债权人优先受偿的原则。而根据传统的代位权理论和制度,次债务人向债务人归还的财产只能先入债务人的财产库,然后再依照债权平等原则,在各债权人之间进行平等清偿。这种违反传统的债权代位权实行效果的解释,使我们为之震惊。惊愕之余我们不禁要问,这种悖离传统的合理性根据在哪里?它依据的是什么样的平等观念?它又要怎样才能处理好代位权与破产法及民事诉讼法的关系?本文试对此进行探讨。

《反思》精华版作文范文

2016-2017海淀区高三年级期中练习优秀作文 题目: 反思,意思是“回头、反过来思考”,常用来指对行为或思想等进行分析总结。有人这样提炼反思,它是对认识的再认识,对思想的再思想;也有人说反思是指对人对事持有理性思考和独立精神…… 这段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符合逻辑。 例文: (一)反思 忙碌的工作,忙碌的学习,回到家,又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当躺在床上也不忘刷个朋友圈,闭上眼睛就已经坠入梦乡,太久没有反思过的我们已经忘记,反思是为了更好的出发。 反思,是一种自省。自古,曾子便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之语,反思自己是否与人谋而不忠,反思自己是否与朋友交而不信,反思自己是否“传不习乎?”反思自己是否犯下了什么过错,反思自己有哪里做的不好。在直升机驾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随时调整状态,姿态不正,飞行就可能出现巨大的偏差。而反思,就是这样一种姿态的调整,防微杜渐式的及时发现并纠正自己的错误,才会避免在今后误入歧途。反思,是为了防止我们陷入“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的境地。 反思,更是一种整理和消化。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里的思,不仅仅是思考,更是对于已学已知的梳理。瞿秋白的一生都在觅渡,为自己的人生,中国的革命探路。临死前,他记下了自己的反思,写成了《多余的话》。从中,我们不仅能看到一位革命家高贵的人格,更是为后续的革命扫除了一片雷区,指明了一条路。当年,林则徐虎门销烟后被贬,学生魏源反思了老师的失败,认识到当务之急在强国,写下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启迪了晚清洋务派,才有了“洋务运动”。而严复作为福建水师学堂的学员,目睹了洋务运动的失败,反思之后写下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激发了胡适鲁迅毛泽东一代人的救国之志。如果没有这样一代代人不断地对经验与教训的反思,又怎么可能真正找到一条自强之路?反思成功的,是为了积累经验,反思失败的,是为了吸取教训,因为反思,才让成功和失败都有了其独到的意义。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件事,都不应该只是一场走马观花,反思是一种沉淀,是一种积累,等待着再一次的厚积薄发。 曾经,人们在星空下反思自我,反思世界。而如今,灯火亮过了星空,手机占领了每一个夜晚,快节奏的生活让每一个人步履匆匆,反思既没有了时间,又没有了空间。当今天的我们已经把反思当作了一项作业,不收不写,曾经吾日三省吾身的传统去哪儿了? 在某一个安静的夜晚,放下手机,泡上一杯清茶,在茶烟袅袅间静静地想一想,我们做过些什么。 (二)懂得反思的生命具有更高价值 苏格拉底曾言:“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这其中的“省察”是对人的探索,更

回归与超越--理论新闻新视野笔记

《回归与超越——理论新闻学新视野》 考点集锦: 第一章新闻观念 第一节新闻观念的嬗变 一、新闻四要素: 新闻事件、新闻人、新闻作品、新闻受众 联系:1、新闻作品都有源泉,这就是生活,即新闻事件; 2、生活中的新闻事件要经过新闻人的加工改造,才能采写出具有特定意义的文本,即新闻作品; 3、新闻作品如果不跟新闻受众见面,也不能构成完整的新闻活动。新闻活动是以新闻作品为中心所展开的活动。 新闻作品的真正含义:只有在经过读者、观众的阅读、收看、理解和接受后,“新闻文本”才在读者,观众的头脑中实现为“符号的意义”,才成为“消除了不确定性”的新闻信息,这才变成为“新闻作品”。 二、历史上三种主要的新闻观念: 1、事实说 1 定义:着眼于“新闻事件”与“新闻作品”之间的对应关系,即认为“新○ 闻作品”应是对“新闻事件”的尽可能原汁原味地再现。“新闻人”,相对来说是不重要的。 2 代表:范长江“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 “事实说”强调事实上发生的“新闻事件”所具有的客观性和本源性,反对唯心主义的新闻观。 2、报道说 1 定义:着眼于“新闻人”与“新闻作品”之间的对应关系,强调了“新○ 闻人”对“新闻作品”的重要性,即新闻人能根据一定的意图对“新闻事件”进行选择加工,“新闻作品”很大程度上就是“新闻人”意图的表现。“新闻事件”相对来说是不重要的,“新闻作品”的价值取决于同“新闻人”意图的吻合程度。 2 代表:陆定一“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3 “报道说”是从“新闻人”的角度下的定义,它的主体是新闻机构、新○ 闻人等传播主体。

3、信息说 1 定义:着眼于“新闻作品”与“新闻受众”之间的对应关系,即认为“新○ 闻作品”应在最大程度上满足“新闻受众”的信息需要。在此,“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相对来说是不重要的,“新闻作品”的价值则取决于“新闻受众”的“不确定性”消除的程度。 2 代表:宁树藩“新闻是经报道的新近事实的信息”○。 3 “新闻是一种信息”○,已经被一部分人所认同。 三、关于新闻定义的界说 1、本书定义:新闻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样式,它是具有社会的特殊意识形态性质的、凝聚着新闻人自己的观念、沟通人际的信息交流的话语符号。(从“新闻四要素”分析与“视界融合”相结合的基础上推衍出来的。) 从社会结构的角度看,新闻是关于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特殊意识形态。 从新闻人的角度来看,新闻是新闻人对世界、对人生、对新闻的自己的理解 的凝聚。 从新闻受众角度来看,新闻是新闻人与新闻受众信息沟通与交流的渠道。从新闻作品角度来看,新闻是一种话语符号。 我们说新闻是一种文化形态,就是“视界融合”的结果。所谓“视界融合“就是说对同一个对象,人们理解的视界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不断生成的。理解者对对象理解的视界同历史上已有的视界相接触,形成了两个视界的交融为一,达到“视界融合”。 第三节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 一、新闻的即时性品格 只有新近发生(时间之新)和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新思想,新观念(内容之新),换言之,即一切能给人们带来新消息、新意见的具有新意的新鲜事实才有资格成为新闻。 新鲜是新闻存在的内在因素,是新闻的又一个本质特征,这是新闻与历史相区别的标志。新闻的新包括两方面意思:时间快,观念新。 二、新闻的真实性品格(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 新闻真实性是指新闻媒介对客观事物的如实反映,如实报道,它要求一切新闻报道都必须完全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反映事物,报道事物。 具体要求:

效教学的反思与超越 1

有效教学的反思与超越 为了引领有效教学的健康发展,当前“有效教学”研究和实践要处理好共性与个性、有效性与道德性两对关系,同时还要从教学目的观和教学质量观重建的高度反思和检讨有效教学的理论和实践。 第一节教学的共性与个性 我国近代教育家俞子夷先生在其《教学法的科学观和艺术观》一文中指出:“我们教学生,若没有科学的根据,好比盲人骑瞎马,实在危险。但是只知道科学的根据,而没有艺术的手腕处理一切,却又不能对付千态万状、千变万化的学生。所有,教学法一方面要把科学做基础,一方面又不能不用艺术做方法。”科学是在变化中求一律,艺术是在一律中求变化。科学强调共性,艺术追求个性。 在历史上,曾有教学的共性与个性之争。行为主义者强调教学的共性,斯金纳主张用科学的方法来安排教学,他把强化作为促进教学的主要杠杆。在他看来,教学工作的实质就在于如何安排强化。因为他坚信复杂行为是由简单行为构成的,所以主张把课程目标和内容分解成很小的单元,然后按照逻辑程序排列,一步一步地通过强化手段使学生逐步掌握教学内容,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总之,斯金纳认为,教学是一个行为制约过程,完全可以利用行为科技将教学程序化,使其精确、客观和有效。所以,在行为主义者看来,教学没有什么奥妙可言,只要掌握了这些共性的规律和技术,就可以当好一名教师。 人本主义则认为,教学是艺术的,是个性的活动,无固定的程序可循。人本主义者库姆斯在《教师专业教育》一书中,批评了行为主义按照科学原则设计的教师行为和教学评价。他认为,好教师的教学决不是千篇一律的遵循着什么既定规则的,他们都有各自的个性,并在教学中体现出来;好教师在教学中会注重具体的特定的情境,不可能以既定的方法行动。所以,没有什么固定不变的好方法,这就是说,方法不是公共的,在这个教师算是好的、有效的方法,对那个教师而言未必也就是好的。所以,一个好教师应当是个艺术家。 以上两种观点各执一端,双方都持之有据,言之有理,却又都失之片面性。 我们认为,教学有其共性,任何教学都必须遵循教学的共同的、基本的规律和原则。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教学作为一种专门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的运动、发展、变化存在着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些客观规律就是对教学的共性要求。只要掌握了这些规律,并在实践中认真遵循了这些规律,任何教师都可望在教学中提高质量。但是不能把教学的共性要求变成千篇一律的固定模式和整齐划一的不变规格,教学毕竟是教师个人的精神劳动,每个教师的教学都必定深深地打上个人的烙印,正是教师的个性特别是教师的创造性才使教学充满艺术的魅力。 总之,必须把教学的共性和个性有机统一起来。以教法改革为例。教学有法是共性的要求,教无定法则是个性的表现。教学有法可循,不能无法,否则就会乱套。跟着感觉走必然会摔跟斗,将置教学于死地。然而正如世上没有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一样,教学确又无定法,事实上也难以定法,千篇一律、千师一面、千课一法的定法在教学上是鲜有作为的,法一定要因人、因课、因境而异。教学有法是走向教无定法的前提,教无定法是对教学有法的积极超越。这也深刻揭示了教学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从有效教学的实践本性和理论定位来看,无庸置疑,它走的是一条科学主义的路线,“课堂教学是科学”,这是有效教学秉承的基本理念。规律性、科学性、规定性,这是有效教学的基本特性。课堂教学是一种有规律的活动,“社会规律不同于自然规律,它是在人类的行为中形成并由人的行为实现的规律。没有人,没有人的实践活动当然没有社会规律,但社会规律并非人的行为的规律,而是存在于人的实践中并决定人的实践成败的规律。人的行为要取得成功必须符合社会规律。可是人有目的的行为可能符合规律,也可能违背规律、破坏规律。人的实践的正效应与负效应、成功与失败,都是由人的活动与客观规律相互关系的状况决定的。”1认识规律,自觉按照规律进行教学,这就是教学的科学性。只要是科学的东西,就得 1陈先达:《一个值得商榷的哲学命题——关于“合规律与合目的”问题质疑》,《新华文摘》2009年第24期,第38页。

《自卑与超越》学习心得

读《自卑与超越》有感 《自卑与超越》这本书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他是精神分析学派著名的代表人物,也是以“自卑情节”为中心进行研究的个体心理学派的创始人。这本书原名《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生活对你意味着什么),在我看来,英文的书名似乎更能向读者展示这本书的中心内容。本书共十二章,可以分成五个部分来看,分别是:1~3章总体介绍生活的意义以及自卑感和优越感的产生。4~5章是展现生活模式的两种方式,即记忆和梦。6~7章介绍了影响人的生活模式的两个因素,家庭和学校。8~9张是针对犯罪以及个体发展过程中的青春期的引导进行建议。最后3章重申“生命的三种使命”,与第1章相呼应。 这本书作为个体心理学派的代表书籍,具有极深的哲理和巨大的学术价值。开篇作者便警示读者“人类的生活必须要有意义。”在作者看来,生活的意义便是奉献,人们是通过三种使命:职业、同伴和性来达到为这个世界、为人类的幸福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的。每我都有自卑感,因为没有人会对自己所处的地位感到满意,人们一直在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来改进自己身边的处境,脱离这种感觉。这种对于自卑的摆脱也可以看作是对于优越感的追求,追求优越感是每我的共性,然而每我的优越感目标又是属于我所独有的。个体优越感的目标决定了个体对于生活的意义,并将这种意义赋予在生活模式中,也正是从每我的生活模式中我们能够直观的看出个体的差异。 在《自卑与超越》中阿德勒都围绕着生活模式展开,引导读者如何从梦和个体早期的记忆中探究其生活模式,同时通过自己的观察汇总报告了学校和家庭对生活模式的影响,最后以青春期的个体行为和罪犯为例,向人们阐释如何通过理解其生活模式理解他们的行为,并通过早期的对生活模式以及个体优越感目标的干预来预防这些问题的出现,在书的最后几章里,阿德勒重申在职业、同伴以及婚姻中合作的重要性。作为阿德勒的代表作品,本书很好的展现了其个体心理学学派的思想,同时他给予了读者无限的启示,无论是在对于自身的审视,还是对于这个社会中其他成员行为的解读,以及我们生活的意义。 在读本书的过程中,我所体验到的最大的感受便是:“每次读心理学的著作,尤其是人格心理学类的书籍,就像是拿着一把刀在“解剖”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奥秘”,而最先被“解剖”的便是自己,其次是自己身边的人。当然,这些著作也为我们的发展指出了一条明路,也正是这样,我们才会将他当作励志的书籍。”不知道其他的同学是否也有同样的感受。通读完本书后,我有很多感受,现汇总报告如下: 一、对自卑感的超越 每我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每我都无法逃脱以他人为参照物并反射以观察自身,然而个体的差异性决定了每我的不足,由此便会导致自卑感的产生。没有人可以忍受长期的自卑感,所以我们总是试图能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法来超越自卑。如果用正确的方法脚踏实地的成功克服自卑感时,我们便会获得超越。然而,当个体放弃克服障碍反而用一种优越感来进行补偿,也就是说他已经放弃了对客观环境的改变,而是以一种自欺欺人的方式来缓解内心的紧张。这时真正的问题往往被搁置,这是一种避免失败而不是追求成功的表现。 接下来这种自卑情结将会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个思想到在面对困难时总是采取消极的相对的方式去应对,去证明自己的价值,而不是选择有勇气的去面对、去接受,然后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最终解决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有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例子,当我提醒一个同学快点完成某位老师布置的一个很费脑筋的作业时,他显出了一些痛苦的表情,然而却很大声的说:“我不做了,我讨厌这门课!”很显然他这句话是为了展示自己的优越地位,而实际上他已经查阅了很多资料并处在无法写出论文的状态,也就是说这个作业让其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但是他的追求优越感的生活模式使他不得不用这种凌驾于困难之上的方式来减轻焦虑。 那么要怎样做才能克服自卑感,并最终超越它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对优越感的特殊追求虽然不能被很好的描述,但是在所有的目标中,我们却发现了一种共同因素——想要成为神的努力,也就是说这一类用优越感来掩饰自卑感的人往往追求着不现实的完美,他们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弱点和不足,而实际上这种自卑感困扰着他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改变他们的现状必须首先改变他们对自己的认知,对自己的接受。其次,要倡导合作。阿德勒在书中说道:“人类的全部文化都是以自卑感为基础的。”“我们永远无法达到我们生命的最高目标。”每我的不足决定了人类的发展必须以合作互补为基础,就像我们一生下来就需要母亲的照顾一样,在人的一生中生活会不断向我们提出亟待解决的问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一) 花了几个星期的时间,终于把《自卑与超越》这本书给看完了。《自卑与超越》是阿德勒从个体心理学观点出发,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的通俗性读物。但通俗中包含着极深的哲理和巨大的学术价值。在本书中,作者提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没有一个人对其现时的地位感到满意;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然而,并不是人人都能超越自卑、关键在于正确对待职业、社会和性,在于正确理解生活。那些自幼就有器官缺陷或被娇纵、被忽视的儿童,以后在生活中容易走上错误的道路;家长和教师应培养他们对别人、对社会的兴趣,使他们真正认识"奉献乃是生活的真正意义"。这样,他们就能够从自卑走向超越。本书大大修正了弗洛伊德泛性论的精神分析观,开辟了精神分析的新阶段。 生的意义在于奋斗,我赞成这一观点。多少次生命处于低潮,是这一信念解救了我。于是埋头苦干,当我无意间抬起头时,却发现周围的人渐离自己远去了,自己竟到了形影相吊的地步,同学越来越疏远,舍友越来越隔阂。回顾三年前刚刚踏入大学校门时,我们以何等的热情要建筑一个温暖的大家啊!结果与愿望竟有如此差距,只因我们把奋斗的目标定格为个人成就了,各自作自己的茧,而非大家共筑一个巢。

当朝夕相处的同学处于困境之中时,我们熟视无睹或轻描淡写的宽慰几句;当同学取得一点点成绩时,我们置若罔闻或冷嘲热讽。没有周围人的关怀认可,我们感到孤独迷茫,无所适从了,即而对生活的意义提出质疑。没有归属感,没有安全感怎么可能保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对生活充满信心呢?大家都渴求温暖的集体,融洽的关系,但有几人为建筑这气氛而努力过呢?只想索取不肯付出,终究是行不通的。 阿德勒告诉我们:生活的意义在于奉献,在于与他人的团结合作之中获得满足。奉献的意义是广泛的,在班级之中,我们与同学团结合作,为建筑一个温暖的集体奉献力量;在单位之中,我们与同事团结合作,为单位的生存发展奉献力量;作为一国公民,我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奉献青春;作为人类一员,我们为人类的进步发展奉献生活。奉献就意味着牺牲,这牺牲换取的是大家的团结合作,从而产生更加巨大的力量。 人其实是很软弱的,如果人类不合作,那么自然界中许多生物可以轻易的置人于死地,人却成了世界的主宰,因为人是群居且懂得合作。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已不再需要团结合作来维持基本生存,但团结合作依然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人是社会的人,需要精神支柱,没有团体社会的认可,人会失去一切支柱和自尊,只有融入集体之中,融入社会之中,才能感受到人生的意义,实现自我价值。 当然,阿德勒对生活意义的诠释,只是从精神分析家的角度作出的,为的是使他的病人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从而走出空虚孤独的旋

2 人最难超越的高度就是自己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人生最难超越的高度就是自己。 在刚进大学之初,我看过一个视频,内容大致是讲一名运动员背着自己的一个同伴,手脚着地走完了一个足球场的距离。在这个视频中,那名运动员说的最多的就是“我不行了”,他的教练一直在他的身旁对着他喊“你可以的”“再坚持会”。 有人说:世界上最高的山不是珠穆朗玛峰,而是人山,因为一个人,最难翻越的是自己。只有自己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和前程。但有些人因为安于现状,甘于默默无闻。有些人因为缺乏自信,早在自己心里为自己设定了一个标准,一旦跨过这个标准,就理所当然的认为:我做不到!还有些人因为缺乏清晰、明确的人生目标,到底要做怎样的人,到底要干什么样的事业,这些对于很多大学生而言毫无概念。 有人把自己看作是生活的主角,有人把自己看作是生活的配角,也有人把自己看作是生活的观众,但作为强者,却把自己看作是生活的编导。曾听高三的班主任说过一句很犀利的话:大学里出两种人,一种是人才,一种是人渣。如今我们已经在大学里度过了将近两年的时间,是否很多人已经淡忘了那段为梦想而奋斗的日子?是否很多人已经适应了大学的生活规律?是否已经忘了我们不久将进入社会,一肩挑起我们自己的未来? 如果答案是是的话,同学们,我们该正视自己现在的生活了,不要再甘于大学缓慢的生活节拍,不要沉溺在各种游戏,不要再随便敷衍自己的未来!有一位哲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世上最重、最轻的东西是人的态度,世上最美、最丑的东西是人的心灵,人的态度决定一切,思路决定出路,眼界就是决定境界的关键。好好听一节课,好好看一本书,积少成多,力量会无穷! 每个人都有对未来的期待,对未来的事业、成就和幸福的追求。在期待美好未来的同时,每个人都要避免看轻自己。只有自己被自己感动了,那才算是一种心灵的升华,自己把自己征服了,那才是一种人生的成熟。面对未来时,我们最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觉得自己这辈子不会有大的作为。因为缺乏对自身的基本自信,我们错失了很多机遇,在一次次回避中渐渐落后。肖乾旭曾说过,有些事情不是难以做到才失去信心,而是因为失去信心才难以做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