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能试题及答案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能试题及答案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能试题及答案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能试题及答案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能试题及答案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能试题一

一、有两管菌种,一管为金黄葡萄球菌,一管为大肠杆菌,但标签已脱落,请通过染色实验将其分开。(40分)

1、涂片、干燥、固定(10分)

2、染色(15分)

3、镜检(10分)

4、报告(5分)

二、酱油中细菌总数的测定(60分)

1、实验准备(20分)

2、样品稀释与培养(20分)

3、菌落计数方法(10分)

4、菌落计数的报告(10分

答案要点

一、菌种区分

1、涂片、干燥、固定

(1)取两块洁净载玻片,分别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用无菌操作分别挑取菌种于载玻片的水滴中,调匀涂成薄膜,直径1.5cm左右。

(2)干燥室温干燥或用电吹风吹干。

(3)固定涂片面上,在酒精灯上过火三次,使细胞质凝固,以固定细菌的形态,并使其不易脱落。但不能在火焰上烤,否则,形态会破坏。

2、染色

(1)初染加草酸铵结晶紫染色液染色1分钟,用水冲洗。

(2)媒染滴加碘液冲去残水,并用碘液覆盖1分钟,水洗。

(3)脱色将载玻片上的水甩干净,在载玻片下衬以白色背景,滴加95%的酒精脱色,直洗至流出的酒精刚刚不出现紫色为止(0.5分钟),立即用水冲净酒精。

(4)复染用番红染液染1-2分钟,水洗。

3、镜检干燥后,置显微镜下观察。

4、报告球状、染成紫色者为金黄葡萄球菌,杆状、染成红色者为大肠杆菌。

二、酱油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1、实验准备

(1)酱油

(2)1ml与10ml吸管将吸管洗净烘干,塞入少量脱脂棉,卷好防潮纸进行干热灭菌(160℃、2小时)或加压灭菌。(121℃、30分钟)

(3)平皿将平皿分为10个一卷,用防潮纸包好,同上述吸管一起进行灭菌。(4)备一瓶90ml和三管9ml的生理盐水,配以松紧适度的棉塞,用防潮纸将口部包好,同上述材料一起进行加压蒸汽灭菌,但需使灭菌后仍能保持原有毫升数(也可应用生理盐水灭菌后直接吸取的办法)。

(5)培养基蛋白胨牛肉膏氯化钠琼脂培养基。将培养基用碱液调至PH7.2-7.4,装入灭菌的试管中约15ml,进行加压灭菌后,保温45℃备用。

2、样品稀释与培养

(1)用10ml无菌吸管将酱油样品注入90ml无菌生理盐水内,充分摇匀,作成1:10的稀释液。应严格无菌操作。

(2)用1ml无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ml,注入含有9ml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内,振荡试管混合均匀,做成1:100的稀释液。

(3)另取1ml无菌吸管,按上项操作顺序做10倍递增稀释液,每递增稀释一次,即换用一支灭菌吸管,配成1:1000和1:10000的稀释液。

(4)再取三支1ml无菌吸管(或使用该稀释度的吸管),分别吸取1:10、1:100和1:1000的稀释液各1ml于平皿内,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平皿。

(5)立即将15ml已冷却至45℃的培养基注入平皿内,并转动平皿,使其混合均匀。

(6)待琼脂凝固后,用纸包好,反转平皿,置于37℃恒温箱内培养24小时后取出,计算平皿内细菌菌落数目,成以稀释倍数,即得每毫升样品所含菌落总数。

4、菌落计数方法

(1)从温箱中取出平皿,用蜡笔将皿底分为若干等分区域(若菌落稀少,也可不分)

(2)以左手拇指、无名指、小指持握平皿,斜置自然光下,皿底以食指、中指衬托显出昏暗背景以利菌落观察,右手持蜡笔式钢笔计点菌落数,每数一区,

于边上标记计数,再用放大镜检查,有无遗漏。合计各区菌落数即为一皿的菌落总数。如平皿菌落很多不易读数时,亦可选择代表区读计菌落数,然后再求出全皿菌落数。

5、菌落计数的报告

(1)平皿菌落的选择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皿作为菌落总数测定标准。一个稀释度使用两个平皿应采用两个平皿平均数,其中一个平皿有较大片状菌落生长时,则不宜采用,而以无片状菌落生长的平皿作为该稀释度的菌落数。若片状菌落不到平皿的一半,而其余一半中菌落分布很均匀,则可于计数半皿后乘以2代表全皿菌落数。

(2)稀释度的选择

①规定选择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稀释度,以平皿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所得菌落总数作为报告。

②若有两个稀释度,其生长的菌落数均在30-300之间,则应视二者(高稀释度菌落数与低稀释度菌落数)之比大小来决定。若其比值小于2,应报告平均数;若大于2,则报告其中较小数字。

③若所有稀释度其平均菌落数均大于300,则应按稀释度最高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进行报告。

④若所有稀释度其平均菌落数均小于30,则应按稀释倍数最低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进行报告。

⑤若所有稀释度其平均菌落数不在30-300之间,其中一部分大于300或小于30时,则以最小接近30或300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进行报告。

(3)菌落数的报告菌落数在100以内时,按实有数报告;大于100时,采用二位有效数字,在二位有效数字后面的数值,以四舍五入法计算,为了缩短数字后面的零数,也可用10的指数来表示。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能试题二

一、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配制(60分)

1、称量、加热溶解(20分)

2、调值(10分)

3、过滤(10分)

4、分装(10分)

5、加棉塞(10分)

二、培养基的灭菌(40分)

1、包扎(10分)

2、灭菌(10分)

3、摆斜面(10分)

4、无菌检查(10分)

答案要点

一、配制

1、称量加热溶解:按配方准确称取牛肉膏2.5克,蛋白胨5克,NaCl2.5克于的大烧杯中,取450ml水于800ml烧杯中加入,搅匀,加热溶解,待溶液沸腾后,加入琼脂,继续加热使琼脂完全溶化,并不断搅拌,以免糊底烧焦。最后待冷却后补足水至500ml。

2、调PH值在未调PH前,先用精密试纸测定培养基的原始PH值,然后滴加1molNaOH或1molHCL调节,直至7.0-7.2

3、过滤趁热用四层纱布过滤。一般无特除要求,可省略。

4、分装将制好的培养基分装入试管或三角瓶内。注意不要使培养基沾粘管口或瓶口,以免浸湿棉塞而引起污染。分装的培养基,不超过试管长度的五分之一,不超过三角瓶容积的一半。

5、加棉塞瓶(管)口塞上用非脱脂棉制作的棉塞,棉塞形状、大小、松紧度与试管口完全适合。加塞时三分之一在管外,三分之二在管内。

二、培养基的灭菌

1、包扎加塞后,将三角瓶的棉塞外包一层牛皮纸或双层报纸,以防灭菌时冷凝水沾湿棉塞。若培养基分装于试管,则以5支或7支在一起,再于棉塞外包一层牛皮纸,用绳扎好。然后用记号笔注明培养基的名称、组别、日期。

2、灭菌将培养基于1213度湿热灭菌20分中。

3、摆斜面灭菌后,如制斜面,则须趁热将试管口端搁在一根长木条上,调整斜度,使斜面的长度不超过试管总长的二分之一。

4、无菌检查将灭菌的培养基放入37度温箱中培养24-48小时,无菌生长即可使用。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能试题三

一、淀粉水解实验(40分)

1、原理(口述)(5分)

2、倒平板(10分)

3、接种培养(10分)

4、路哥氏碘液检验(5分)

5、结果观察(5分)

6、报告(5分)

二、平板菌落计数(60分)

1、编号(5分)

2、稀释(15分)

3、取样(10分)

4、倒平板、培养(10分)

5、计算(10分)

6、报告(10分)

答案要点

一、淀粉水解实验(40分)

1、原理微生物对大分子的淀粉、蛋白质、脂肪不能直接利用,必须依靠产生的胞外酶将大分子物质分解才能被微生物利用。胞外酶主要为水解酶,可将大分子物质水解为较小的化合物。如淀粉酶水解淀粉为小分子的糊精、双糖、单糖。这个过程可通过观察细菌菌落周围的物质变化来证实:淀粉遇碘会产生兰色,但细菌水解淀粉的区域,用碘测定不产生兰色,表明细菌产生淀粉酶。

2、倒平板将固体淀粉培养基溶化后冷却至50℃左右,无菌操作制成平板。

3、接种培养用接种环取少量枯草杆菌在平板的一边划+字接种;取少量大肠杆菌在平板的另一边也作+字接种,将平板倒置在37℃温箱中培养16-20小时。

4、路哥氏碘液检验打开皿盖,滴加少量碘液于培养基上,轻轻旋转培养皿,使碘液均匀铺满整个平板。

5、结果观察如菌苔周围出现无色透明圈,说明淀粉已被水解,为阳性。根据透明圈的大小可初步判断该菌水解淀粉能力的强弱。

6、报告填写实验报告

二、平板菌落计数

1、编号取无菌培养皿9套,分别标明10-4、10-5、10-6各三套。另取6支盛有4.5ml无菌水的试管,排列于试管架上,依次标明10-1、10-

2、10-

3、10-

4、10-

5、10-6。

2、稀释用1ml无菌吸管精确吸取0.5ml大肠杆菌悬液放入10-1的试管内,注意试管尖端不要碰到液面,以免吹出时,管内液体外溢。然后仍用此吸管将管内悬液来回吸吹三次,吸时伸入管底,吹时离开水面,使其混合均匀。另取一支吸管自10-1试管中吸0.5ml放入10-2试管内,吸吹三次,......其余依次类推。

3、取样用三支1ml无菌吸管分别精确吸取10-

4、10-

5、10-6的稀释菌液0.2ml,对号放入编好号的无菌培养皿中。

4、倒平板在上述盛有不同稀释度的培养皿中,倒入溶化后冷却至45℃左右的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约15ml,置水平位置,迅速旋动混匀,待凝固后,倒置于37℃温箱内培养24小时。

5、计算培养24小时后,取出培养皿,算出同一稀释度三个平皿上的菌落平均数,按下公式计算:每毫升中总活菌数=同一稀释度三次重复的菌落平均数×稀释倍数×5

6、报告将平板菌落计数结果添入表中。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能检测试题四

一、题目:微生物显微计数

二、目的:通过酵母菌细胞计数考查学生血球计数板的使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

在规定的 45 分钟内,正确使用血球计数板对酵母菌样品进行观察并计数,要求各步骤正确。

四、实验材料:酵母菌悬液,血球计数板,显微镜,盖玻片,无菌毛细管。

五、考试评分标准

1、取样量与样品处理和稀释10 分

2、稀释液的移取10 分

3 、镜检计数室 10 分

4、正确加样品制标本 10 分

5、正确使用显微镜镜检 20 分

6、正确测定计算结果15 分

7、清洗血球计数板 10 分

8、卫生10 分

9、超时情况5分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能检测试题五

一、题目:微生物纯种分离及培养

二、目的:考查学生无菌操作和单菌落法分离微生物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

对菌液进行单菌落画线分离实验和稀释平板分离实验,同时对提供的大肠杆菌斜面培养或平板种子进行单菌落画线分离实验,各一个平板, 30 ℃培养 48h ,要求无杂菌生长,无交叉污染,每个平板上得到 10 个以上单菌落才算合格。对菌液进行 10 倍稀释,选一要求的浓度取 0.1 毫升涂 1 个平板。

四、实验材料:

1 、大肠杆菌斜面培养物或平板培养物。

2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3 、无菌水、灭菌平板、灭菌吸管

五、考试评分标准

1 、单菌落画线分离实验和无菌操作结果( 30 分)

( 1 )每个平板中至少 10 个单菌落(少1个菌落扣2分)( 2 )平板培养时正置培养扣 2 分

( 3 )划破平板扣 5 分

( 4 )污染 1 个杂菌扣 2 分

( 5 )涂平板上单菌落有成片菌生长扣 5 分

2 、稀释平板分离实验和无菌操作结果(50 分)

( 1 )菌液稀释错误扣 10 分

( 2 )平板培养时正置培养扣 2 分

( 3 )平板倒的不平扣 5 分

( 4 )污染 1 个杂菌扣 2 分

( 5 )涂布平板上单菌落有成片菌生长扣 5 分

( 6 )结果不成 10x 梯度顺序排列扣 20 分

3 、标准的无菌操作过程(15 分)

4 、良好的实验习惯。过程整洁,收拾实验用品(

5 分)参2009发酵工考试

高级食品检验工技能试题

一、果酒中二氧化硫的测定

1.准备要求

(1)可见分光光度计应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其他测定用仪器齐全。

(2)所用试剂及溶液均配制好。

2.考核内容

(1)考核要求

①正确、熟练使用可见分光光度计、吸量管、容量瓶。

②正确绘制标准曲线,并能准确查出测定结果。

③两次测定的结果之差,不得超过平均值的10%。

④遵守操作规程,操作现场整洁。

(2)时间定额 120min

(3)安全文明生产

①正确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②按企业有关文明生产规定进行操作。

3. 配分、评分标准 (见表 1 )

1)准备齐全。

2)所用试剂及溶液均配制好。

二、硬糖中还原糖的测定

1.准备要求

1)所用测定仪器

2.考核内容

(1)考核要求

①正确、熟练使用分析天平、滴定管、吸量管、容量瓶、可调电炉。

②过滤、定容、滴定操作正确、熟练。

③平行测定两次 , 两次测定的结果之差不得超过平均值的10%

④遵守操作规程 , 操作现场整洁。

(2)时间定额 120min

(3)安全文明生产

①正确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②按企业有关文明生产规定进行操作

3. 配分、评分标准

三、麦乳精中脂肪含量的测定

1.准备要求

(1)所用测定仪器准备齐全。

(2)所用试剂及溶液均配制好。

2.考核内容

(1)考核要求

①正确、熟练使用分析天平、吸量管、具塞量筒、索氏抽提器、恒温水浴锅、恒温烘箱。

②提取、回收溶剂操作正确、熟练

③平行测定两次 , 两次测定的结果之差不得超过平均值的 5%

④遵守操作规程 , 操作现场整洁。

(2) 时间定额360min

(3) 安全文明生产

①正确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②按企业有关文明生产规定进行操作

3. 配分、评分标准

四、豆乳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1.准备要求

(1)所用测定仪器准备齐全。

(2)所用试剂及溶液均配制好。

2.考核内容

(1)考核要求

①正确、熟练使用滴定管、吸量管、容量瓶。

②消化、蒸馆、滴定操作正确、熟练。

③平行测定两次 , 两次测定的结果之差不得超过平均值的10%。

④遵守操作规程 , 操作现场整洁。

(2) 时间定额 360mino

(3) 安全文明生产

①正确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②按企业有关文明生产规定进行操作

3. 配分、坪分标准 ( 由选题人员编制 )

五、青刀豆罐头中亚硝酸盐的测定

1. 准备要求

(1)可见分光光度计应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 , 其他测定用仪器齐全。

(2)所用试剂及溶液均配制好。

2.考核内容

(1)考核要求

①正确、熟练使用可见分光光度计、吸量管、容量瓶、组织捣碎机。

②正确绘制标准曲线 , 并能准确查出测定结果。

③两次测定的结果之差 , 不得超过平均值的10%。

④遵守操作规程 , 操作现场整洁。

(2)时间定额 180min

(3)安全文明生产

①正确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②按企业有关文明生产规定进行操作。

3. 配分、评分标准 ( 由选题人员编制 )

六、食盐中硫酸盐的测定

1.准备要求

(1)可见分光光度计应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 , 其他测定用仪器齐全。

(2)所用试剂及溶液均配制好。

2.考核内容

(1)考核要求

①正确、熟练使用分光光度计、吸量管、容量瓶。

②正确绘制标准曲线 , 并能准确查出测定结果

③两次测定的结果之差 , 不得超过平均值的 10%

④遵守操作规程 , 操作现场整洁。

(2)时间定额120min

(3)安全文明生产

①正确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②按企业有关文明生产规定进行操作

3. 配分、评分标准 ( 由选题人员编制 )

七、饮料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1.准备要求

(1)所用测定仪器及无菌操作台准备齐全。

(2)所用试剂及溶液均配制好。

2.考核内容

(1)考核要求

①能正确配制检验所需的培养基。

②熟悉细菌的菌落特征,结果判断正确。

③仪器设备使用规范、熟练 , 能正确进行无菌操作。

中级食品检验工理论知识试卷

注意事项

1、试卷时间:12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一二总分

得分

得分

评分人

一、选择题(第1题~第80题。选择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每题1分,满分80。)

1. 我国电力的标准频率是( )Hz。

(A)220 (B)110 (C )60 (D)50

2. 用酸度计测定溶液的PH值时,甘汞电极的( )。

(A)电极电位不随溶液PH值变化 (B)通过的电极电流始终相同

(C)电极电位随溶液PH值变化 (D)电极电位始终在变

3. 俗称氯仿的化合物分子式为( )。

(A)CH4

(B)CHCl3

(C)CH2Cl2

(D)CH3Cl

4. 原子是由( )和电子所构成的。

(A)原子

核(B)质子

(C)中

子 (D)质子、中子和正电荷

5. 可检查淀粉部分发生水解的试剂是( )。

(A)碘水溶

液 (B)碘化钾溶液

(C)硝酸银溶

液 (D)硝酸银溶液、碘水溶液

6. 当用标准碱溶液滴定氨基酸时(酚酞为指示剂),常在氨基酸中加入( )。

(A)乙醇 (B)甲醛 (C)甲醇 (D)丙酮

7. 下列不影响沉淀溶解度的是( )。

(A)加入难溶于水的化合物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

(B)在BaSO4沉淀中加入KNO3

(C)在CaC2O4沉淀中加入盐酸

(D)在AgCl沉淀中加入H+

8. 强电解质水溶液可以导电是因为( )。

(A)强电解质是导体 (B)水能导电

(C)强电解质水溶液有正负离子 (D)强电解质水溶液有自由电子

9. 下面的( )项为食品标签通用标准推荐标注内容。

(A)产品标准号 (B)批号 (C)配料

表 (D)保质期或保存期

10. 下列试剂在薄层色谱法测苯甲酸含量过程中未采用的是( )。

(A)乙醚 (B)氯化钠 (C)无

水亚硫酸钠 (D)无水乙醇

11. 下面对GB/T 13662-92代号解释不正确的是( )。

(A)GB/T为推荐性国家标准 (B)13662是产品代号

(C)92是标准发布年

号(D)13662是标准顺序号

12. 双二硫腙光度法测Pb,选用波长为( )。

(A)510nm (B)440nm (C)660 nm (D)540nm

13. 缓冲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酸或碱时,溶液的( )不发生显著改变。

(A)PK酸值 (B)浓度 (C)缓

冲容 (D)pH值

14. 食品卫生检验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接种,为使接种室达到无菌状态,一般采用()方法是正确的。

(A)30W紫外线灯开启1h 后关灯操作 (B)30W紫外线灯开启隔夜,关灯操作

(C)在紫外线灯开启下操作 (D)

开启紫外线灯1h后关灯在酒精灯下操作

15. 在检验肠道细菌时应将培养物置()培养。

(A)28 ℃(B)25℃(C)36±1℃ (D)45℃

16. 实验中出现的可疑值(与平均值相差较大的值),若不是由明显过失造成,就需根据( )决定取舍。

(A)结果的一致性 (B)是否符合误差要求

(C)偶然误差分布规律 (D)化

验员的经验

17. 分光光度计打开电源开关后,下一步的操作正确的是( )。

(A)预热20min

(B)调节“0”电位器,使电表针指“0”

(C)选择工作波长

(D)调节100%电位器,使电表指针至透光100%

18. 万分之一天平称取100mg(不含100mg)以下样品时,为( )位有效数字。

(A)四 (B)

三(C)二 (D)一

19. 测定PH=10-13的碱性溶液时,应使用( )作为指示电极。

(A)231型玻璃电极 (B)221型玻璃电极 (C)普通型玻璃电极(D)甘汞电极

20. 实验室用电安全,下面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清扫仪器时应关闭电源

(B)严禁用湿抹布擦洗电器

(C)电线浸湿后仍继续工作

(D)遇触电事故迅速关电源或用绝缘物拨开电线

21. 实验室钾、钠活泼金属因剧烈反应而引起的失火只能用( )灭火。

(A)砂土复盖

(B)泡沫灭火器

(C)干粉灭火器

(D)CO2灭火器

22. 硫酸镁样品0.9045g,用0.05120mol/L EDTA溶液滴定,消耗20.50ml,样品中含MgSO{.D}4·7H{.D}2O为( )。()=246.47

(A)20.40% (B)28.60% (C)30.21%

(D)40.32%

23. 下列分析方法,不属于仪器分析的是( )。

(A)光度分析法 (B)电化学分析法 (C)色谱

法 (D)化学沉淀称重法

24. 溶血性链球菌在血清肉汤中生长时,管中的现象是( )。

(A)块状沉

淀 (B)絮状或颗粒状沉淀

(C)均匀生

长 (D)混浊

25. 食品中防腐剂的测定,应选用下列( )组装置。

(A)回流 (B)蒸馏 (C)分

馏 (D)萃取

26. GB601标准中规定标准溶液的标定时两个人的测定结果平均值之差应( )。

(A)≤0.2% (B)<0.2% (C)<

0.1% (D)≤0.1%

27. 尿素酶试验阳性呈( )色。

(A)黑 (B)红 (C)

绿 (D)兰

28. 测定显微镜系统的分辨率必须知道()。

(A)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B)聚光镜和光阑大小

(C)数值孔径和光波长(D)显微镜工作距离

29. 下列发酵在主酵期间,工艺控制的重点是( )、浓度和时间。

(A)浊度 (B)色度 (C)温度 (D)PH

30. S.S琼脂,属( )培养基。

(A)营养 (B)鉴别 (C)选择 (D)基础

31. 按有效数字计算规则,3.40+5.7281+1.00421=( )。

(A)10.13231 (B)10.1323 (C)10.132

(D)10.13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论文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文献综述 题目: 常见致病菌导致的食物中毒及其检测姓名: 木日西提江 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专业: 食品科学 班级: 071班 学号: 074031156 指导教师: 王伟 2010年12 月7 日

常见致病菌导致的食物中毒及其检测 摘要:食品安全与食源性疾病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而食物中毒作为最典型的一大类食源性疾病更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凡是导致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破坏,引发机体病理改变甚至死亡的物质被称为毒物。毒物随食物或毒物被当作食物进入人体引起的中毒被称为食物中毒。本文以常见致病菌导致的食物中毒为出发点,对常见食物中毒分为化学性、有毒动植物中毒、微生物性三大类,叙述其中毒原理及常见症状,描述食物中毒的发病原理,发病症状,检验方法(包括快速检验)。并详细描述微生物的快速检测。 关键字致病菌沙门氏菌检验快速检验 正文 食物中毒是指吃了不洁或有毒食物而导致的疾病。通常在吃了有问题的食物1至72小时内发病,病情严重者可以致命。食物中毒一般分为化学性、有毒动植物中毒、微生物性(包括细菌性和真菌性食物中毒)。 一、化学性食物中毒 化学性食物中毒是指误食有毒化学物质,如鼠药、农药、亚硝酸盐等,或食入被其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比较高。中毒症状急性中毒有心悸,面颈、四肢肌肉颤动,有手抖甚至不能站立,头晕,乏力,原有心律失常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反应,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心电图示S-T段压低与T波倒置。其中常见的化学性食物中毒有: (一)毒鼠强中毒:毒鼠强毒性极大,对人致死量5—12毫克。一般在误食10-30分钟后出现中毒症状。轻度中毒表现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口唇麻木、酒醉感。重度中毒表现突然晕倒,癫痫样大发作,发作时全身抽搐、口吐白沫、小便失禁、意识丧失。 (二)亚硝酸盐中毒:俗称“工业用盐”。摄入亚硝酸盐0.2-0.5克就可以引起食物中毒,3克可导致死亡。发病急,中毒表现为口唇、舌尖、指尖青紫等缺氧症状,重者眼结膜、面部及全身皮肤青紫。自觉症状有头晕、头痛、无力、心率快等。急救处理:催吐、洗胃和导泻以消除毒物;应用氧化型亚甲蓝(美蓝)、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复习题完整版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复 习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名词解释 样品(sample)是指从某一总体中抽出的一部分。 食品采样(sampling)是指从较大批量食品中抽取能较好地代表其总体样品的方法。 接种:将微生物接到适于它生长繁殖的人工培养基上或活的生物体内的过程叫做接种。 菌落总数:指一定数量或面积的食品样品,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细菌培养,使每一个活菌只能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菌落,然后进行菌落计数所得的菌落数量。 V-P试验:某些细菌在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中能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丙酮酸缩合,脱羧成乙酰甲基甲醇,后者在强碱环境下,被空气中氧氧化为二乙酰,二乙酰与蛋白胨中的胍基生成红色化合物,称V-P(+)反应。 生理生化试验:微生物生化反应是指用化学反应来测定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生化反应常用来鉴别一些在形态和其它方面不易区别的微生物。因此微生物生化反应是微生物分类鉴定中的重要依据之一。 硫化氢(H2S)试验:有些细菌可分解培养基中含硫氨基酸或含硫化合物,而产生硫化氢气体,硫化氢遇铅盐或低铁盐可生成黑色沉淀物。 增殖培养基: 在普通培养基中加入一些某种微生物特别喜欢的营养物质,以增加这种微生物的繁殖速度,逐渐淘汰其它微生物,这种培养基称为增殖培养基。 外源性污染: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藏、销售食品过程中不遵守操作规程或不按卫生要求使食品发生污染称为外源性污染,也称为第二次污染. 环状沉淀反应:是一种定性试验方法,可用已知抗体检测未知抗原。将已知抗体注入特制小试管中,然后沿管壁徐徐加入等量抗原,如抗原与抗体对应,则在两液界面出现白色的沉淀圆环。 微生物性食物中毒:食用被微生物或微生物毒素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中毒称为微生物性食物中毒。 无菌接种操作:培养基经高压灭菌后,用经过灭菌的工具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含菌材料于培养基上,这过程叫做无菌接种操作。 菌落:指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的能被肉眼识别的生长物,它是由数以万计相同的细菌集合而成。 细菌总数:指一定数量或面积的食品样品.经过适当的处理后,在显微镜下对细菌进行直接计数。其中包括各种活菌数和尚未消失的死菌数。 大肠菌群:系指一群在37度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的无芽胞杆菌。 淀粉水解试验:某些细菌可以产生分解淀粉的酶,把淀粉水解为麦芽糖或葡萄糖。淀粉水解后,遇碘不再变蓝色。 糖酵解试验:不同微生物分解利用糖类的能力有很大差异,或能利用或不能利用,能利用者,或产气或不产气。可用指示剂及发酵管检验。甲基红(Methyl Red)试验:肠杆菌科各菌属都能发酵葡萄糖,在分解葡萄糖过程中产生丙酮酸,进一步分解中,由于糖代谢的途径不同,可产生乳酸,琥珀酸、醋酸和甲酸等大量酸性产物,可使培养基PH值下降至以下,使甲基红指示剂变红。 靛基质(Imdole)试验:某些细菌能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生成吲哚。吲哚的存在可用显色反应表现出来。吲哚与对二甲基氨基苯醛结合,形成玫瑰吲哚,为红色化合物。尿素酶(Urease)试验:有些细菌能产生尿素酶,将尿素分解、产生2个分子的氨,使培养基变为碱性,酚红呈粉红色。氧化酶(Oxidase)试验:氧化酶亦即细胞色素氧化酶,为细胞色素呼吸酶系统的终末呼吸酶,氧化酶先使细胞色素C氧化,然后此氧化型细胞色素C再使对苯二胺氧化,产生颜色反应。硫化氢-靛基质-动力(SIM)琼脂试验:试验方法:以接种针挑取菌落或纯养物穿刺接种约1/2深度,置36±1℃培养18~24h,观察结果。培养物呈现黑色为硫化氢阳性,混浊或沿穿刺线向外生长为有动力,然后加Kovacs氏试剂数滴于培养表面,静置10min,若试剂呈红色为靛基质阳性。培养基未接种的下部,可作为对照。选择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物质以杀死或抑制不需要的菌种生长的培养基,称之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 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试剂或化学药品,使难以区分的微生物经培养后呈现出明显差别,因而有助开快速鉴别某种微生物。这样的培养基称之为鉴别培养基。 无菌技术:指在微生物实验工作中,控制或防止各类微生物的污染及其干扰的一系列操作方法和有关措施。 粪大肠菌群:系一群需氧及兼性厌氧,在℃培养24h内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和分解色氨酸产生靛基质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玻片凝集法:是一种常规的定性试验方法。原理是用已知抗体来检测未知抗原。常用于鉴定菌种、血型。试管凝集法:是一种定量试验方法。多用已知抗原来检测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及其含量。常用于协助诊断某些传染病及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沉淀反应: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在有适量电解质存在下,经过一定时间,形成肉眼可见的沉淀物,称为沉淀反应(Precipitation)。絮状沉淀反应:将已知抗原与抗体在试管(如凹玻片)内混匀,如抗原抗体对应,而又二者比例适当时,会出现肉眼可见的絮状沉淀,此为阳性反应。琼脂扩散试验:利用可溶性抗原抗体在半固体琼脂内扩散,若抗原抗体对应,且二者比例合适,在其扩散的某一部分就会出现白色的沉淀线。每对抗原抗体可形成一条沉淀线。有几对抗原抗体,就可分别形成几条沉淀线。大肠菌群MPN:大肠菌群MPN是采用一定的方法,应用统计学的原理所测定和计算出的一种最近似数值。 大肠菌群值:大肠菌群值是指在食品中检出一个大肠菌群细菌时所需要的最少样品量。内源性污染:凡由动物体在生活过程中,由于本身带染的微生物而造成食品的污染者,称为内源性污染,也称第一次污染.食品腐败变质:是指食品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造成其原有化学性质或物理性质发生变化,降低或失去其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的过程.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内容及检测技术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内容及检测技术 食品安全检验过程的主要内容 食品微生物的检验。食物在生产过程中以及放置过程中会受到环境中微生物的损坏或影响,在部分研究中,将食品中细菌数量对食品的损坏程度作为食品安全检测的首要内容。在食品微生物的检验过程中,我们主要对人体有害微生物进行检验,其中在食品安全检验过程中,因为食品中有多种微生物共存现象,所以在检验前,微生物检验员要把不同的菌体进行分离,这样才能更加清楚的了解各种微生物的数量及菌体的分布情况,包括生产型食品微生物,如醋酸杆菌,酵母菌等和使食物变质的微生物,如霉菌、细菌等和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如溶血性大肠杆菌,肉毒杆菌等。对食品原辅料微生物的控制和产成品微生物的检验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 要途径。 针对食品致病菌的相关检验。不同的致病菌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像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吃到的大米,有些不法商家将发霉的大米加工后再次放入市场进行二次销售,虽然经加工后,在外表上和普通大米没啥两样,但这种大米中含有黄曲霉这一致病菌,据可靠信息表明,黄曲霉的危害性十分巨大,如果人们长时间吃这样的大米,出现

癌症的风险要比常人高出很多倍,由此可见,食品中致病菌的检验是保证我们能吃到放心食品十分关键的微生物检测技术,所以我们在致病菌的检验上对不同种类的致病菌进行定量严格检验。如乳制品和肉制品的致病菌主要是黄曲霉菌和大肠杆菌,而蛋制品中则容易出现染沙门菌、大肠菌群、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罐头食品容易出现肉毒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蜡样芽胞杆菌。

食品微生物检验中的主要特点 对食品检测要求相对较高。在食品微生物的一系列检验中,由于食品中涉及的微生物种类较多,因此加大了食品微生物检验的难度。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对不同食品中微生物的含量特别是致病菌的含量有明确的要求。在食品的运输过程中,食品致病菌以及其他微生物对相应的食品有一定的污染,随着微生物种类的增多,检测人员需要对食品受致病菌影响的程度、食品保质期以及其他相关的标准进行测量,难度会随着微生物种类的增多而复杂。所以在微生物检验上我们对每一阶段的食品安全检测都要重视,在各个微生物的测量上,相关的检测技术要求就有所提高。 食品微生物检验效率。随着食品市场的商品流通提高,人们对食品需求不断增加,而食品安全问题却在日益严重,为了保障人们在能够及时满足食品种类和数量要求的同时,进一步促进食品安全的保障措施落实,必须加强食品安全的检验效率。当前的食品生产企业主要是采用大规模的流水线式生产方式,为了提高产出效率,在食品安全的微生物检验工作上往往会出现漏洞和懈怠。食品微生物检验效率的高低以及检验效果的好坏主要受到该企业的检验手段熟练程度以及检验设备精确程度的影响。特别是散货产品,食品微生物的检验效率关系到出厂产品的新鲜度,如果检验效率过低,投放入市场的食品很有可能会提前出现变质等现象。因

什么是微生物检验

什么是食品微生物检验 吴崇食质12级1班学号:20122629 微生物是个体难以用肉眼观察的一切微小生物之统称。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少数藻类等。(但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见的,像属于真菌的蘑菇、灵芝等。)病毒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非细胞生物”,但是它的生存必须依赖于活细胞。根据存在的不同环境分为空间微生物、海洋微生物等,按照细胞机构分类分为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 微生物对人类最重要的影响之一是导致传染病的流行。在人类疾病中有50%是由病毒引起。微生物导致人类疾病的历史,也就是人类与之不断斗争的历史。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人类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新现和再现的微生物感染还是不断发生,像大量的病毒性疾病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一些疾病的致病机制并不清楚。大量的广谱抗生素的滥用造成了强大的选择压力,使许多菌株发生变异,导致耐药性的产生,人类健康受到新的威胁。一些分节段的病毒之间可以通过重组或重配发生变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流行性感冒病毒。每次流感大流行流感病毒都与前次导致感染的株型发生了变异,这种快速的变异给疫苗的设计和治疗造成了很大的障碍。而耐药性结核杆菌的出现使原本已近控制住的结核感染又在世界范围内猖獗起来。 微生物千姿百态,有些是腐败性的,即引起食品气味和组织结构发生不良变化。当然有些微生物是有益的,它们可用来生产如奶酪,面包,泡菜,啤酒和葡萄酒。微生物非常小,必须通过显微镜放大约1000 倍才能看到。比如中等大小的细菌,1000个叠加在一起只有句号那么大。想像一下一滴牛奶,每毫升腐败的牛奶中约有5千万个细菌,或者讲每夸脱牛奶中细菌总数约为50亿。也就是一滴牛奶中可能含有50 亿个细菌。 微生物能够致病,能够造成食品、布匹、皮革等发霉腐烂,但微生物也有有益的一面。最早是弗莱明从青霉菌抑制其它细菌的生长中发现了青霉素,这对医药界来讲是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后来大量的抗生素从放线菌等的代谢产物中筛选出来。抗生素的使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一些微生物被广

(完整word版)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期末考试卷 适用班级:考试方式:闭卷 班级学号姓名 一、名词解释: 1.细菌:是一类细胞细而短(细胞直径约0.5μm,长度约0.5~5μm)、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以二等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核微生物。 2.菌落:固体培养基上(内)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堆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的子细胞集团,这就是菌落(colony)。 3.放线菌:是一类呈菌丝状生长、主要以孢子繁殖和陆生性强的原核生物。 4.菌丝体:许多分枝菌丝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菌丝体。 5.生长因子:通常是指那些微生物生长所必需而且需要量很小的,但微生物自身不能合成的,必须在培养基中加入的有机营养物。 6.培养基:根据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经过人工配制的适合不同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称为培养基。 7.消毒:是指利用某些理化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所有对人体或动植物有害的病原菌,而对被消毒的对象基本无害的措施。 8.菌株:又称品系(在病毒中则称毒株或株),表示任何由一个独立分离的单细胞(或单个病毒粒子)繁殖而成的纯种群体及其一切后代。 9.诱变育种:是利用物理和化学诱变剂处理微生物细胞群,促进其突变率大幅度提高,再从中筛选出少数符合育种目的的突变株。 10.干酪:是在乳中(也可用脱脂奶油或稀奶油)加入适量的乳酸菌发酵剂和凝乳酶,使蛋白质(主要是酪蛋白)凝固后,排除乳清,将凝块压成块状而制成的产品。

11.食品腐败变质:是指食品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造成其原有化学性质或物理性质发生变化,降低或失去其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的过程 12.发酵乳制品:是指良好的原料乳经过杀菌作用接种特定的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进行发酵,产生具有特殊风味的食品,称为发酵乳制品。 13.栅栏技术:已知的防腐方法根据其防腐原理归结为高温处理,低温冷藏或冻结,降低水分活性,酸化,降低氧化还原值和添加防腐剂等几种,即可归结为少数几个因子。把这些起控制作用的因子,称作栅栏因子。栅栏因子共同防腐作用的内在统一,称作栅栏技术。 14.食物中毒:是指人体因食用了含有害微生物、微生物毒素或化学性有害物质的食物而出现的非传染性的中毒。 15.双歧因子:一种能促进双歧杆菌生长,不被人体吸收利用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物质。 二、填空题: 1.原核微生物中常见的类群有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螺旋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等。 2.肽聚糖是原核微生物细胞壁所特有的成分,是由N- 乙酰葡萄糖胺(NAG)、N- 乙酰胞壁酸(NAM)和短肽聚合而成的网状结构的大分子化合物。 3.放线菌的菌丝由于形态与功能不同分成三类: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孢子丝。 4.在自然界中霉菌主要是形成各种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进行繁殖,无性孢子有孢子囊孢子、分生孢子、节孢子、厚垣孢子和芽孢子。有性孢子常见的有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和担孢子。 5.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应该包含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学元素。营养物质按照它们在机体中的生理作用不同,可分成碳源、氮源、能源、无机盐、生长因子和水六大类。 6.配制培养基的基本原则:根据不同微生物对营养的要求、根据营养物质的浓度及配比、适当的pH 、培养基中原料的选择。 7.高压蒸汽灭菌法一般采用0.1 MPa 的压力、121摄氏度处理20min。 8.目前根据发酵乳制品的生产过程、发酵剂的种类、产品的特征及其他特性的不同大致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总则。 本标准适用于样品的采样、送检、检验及报告。 2 引用标准 GB 4789.17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肉与肉制品检验 GB 4789.1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乳与乳制品检验 GB 4789.19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蛋与蛋制品检验 GB 4789.20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水产食品检验 GB 4789.21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清凉饮料检验 GB 4789.22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调味品检验 GB 4789.2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冷食菜、豆制品检验 GB 4789.2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糖果、糕点、果脯检验 GB 4789.2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酒类检验 GB 4789.26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罐头检验 GB 4789.27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鲜乳中抗生素残留量检验 3 设备和材料 探子、铲子、匙、采样器、试管、广口瓶、剪子、开罐器等。 4 样品的采集 在食品检验中,所采集的样品必须有代表性。食品因其加工批号、原料情况(来源、种类、地区、季节等)、加工方法、运输、保藏条件、销售中的各个环节(例如有无防蝇、防污染、防蟑螂及防鼠等设备)及销售人员的责任心和卫生认识水平等无不影响着食品卫生质量,因此必须考虑周密。 4.1 样品种类 样品种类可分为大样、中样、小样三种。大样系指一整批,中样是从样品各部分取得的混合样品,小样系指做分析用,称为检样。检样一般以25g为准,中样以200g为准。 4.2 采样方法 4.2.1 采样必须在无菌操作下进行。 4.2.2 采样用具:如探子、铲子、匙、采样器、试管、广口瓶、剪子和开罐器等,必须是灭菌的。 4.2.3 根据样品种类如袋、瓶和罐装者,应取完整的未开封的。如果样品很大,则需用无菌采样器取样;样品是固体粉末,应边取边混合;样品是液体的,通过振摇即可混匀;检样是冷冻食品,应保持在冷冻状态(可放在冰内、冰箱的冰盒内或低温冰箱内保存),非冷冻食品需保持在0~5℃中保存。 4.3 采样数量 根据不同种类,采样数量有所不同,见下表。 各种样品采样数量 (图略) 续表 (图略)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系列知识点汇总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GB 4789 系列知识点汇总 GB 4789.1-2016 食品卫生学检验总则 一、2016版总则变更内容 1.删除了标准中的英文名称、起草单位变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2.删除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3.修改了实验室基本要求: 微生物专业教育或培训经历(如生物学、植 物学、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与微 生物有关的相关专业),具备相应的资质(应有岗位上岗 证、生物安全上岗证和压力容器上岗证),能够理解并正 确实施检验。 ①人员修改为检验人员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和消毒知识(相关标准及培训, 如GB 19489-2008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消毒技术 规范(2002))。 品。 确保自身安全。

有颜色视觉障碍的人员不能从事涉及辨色的实验(即无颜 色视觉障碍)。 ②环境与设施--突出温度、湿度和洁净度。 生物危害程度应与实验室生物防护水平相适应: 灭的微生物,如天花病毒。 间传播如霍乱弧菌。 病原微生物分类 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氏菌。 第四类:通常不会引起人或动物疾病的微生物。 BSL-1):操作第四类病原微生物(属于正压,适用 ) 实验室生物安全级别BSL-2):操作第三类病原微生物(属于负压,适用 II级生物安全 ) BSL-3):操作第二类病原微生物

四级(BSL-4):操作第一类病原微生物 消毒:是杀死微生物的物理或化学手段,但不一定杀死其中的孢子。 灭菌:是杀死和去除所有微生物及其中孢子的过程。 蒸法消毒) 消毒剂表面消毒 微生物实验 高压灭菌 干热灭菌(180℃1h或170℃2h) 培养基和试剂灭菌 过滤除菌 紫外线消毒法:紫外灯管放射一定波长,破坏细菌或病毒的DNA和RNA,使他们丧失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从而达到灭菌目的。紫外线的特点是对芽孢和营养细胞都能起作用,但细菌芽孢和霉菌芽孢对其抵抗力大,且紫外线穿透力极低,所以只能用于表面灭菌,对固体物质灭菌不彻底。

实习一食品的微生物学检验

实习一食品的微生物学检验 实验目的:了解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过程,常用指标及检验结果评价。 实验内容: (一)细菌总数的测定 1 定义:细菌总数是指1g或lml食品,经过处理,在pH7.4~7.6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35~370C培养24土2小时生长出来的细菌菌落总数。 2.实验试剂(1)琼脂(2)生理盐水(3)蛋白陈(4)牛肉膏(5)氯化钠 3.实验仪器:1)采样瓶(2)平皿(3)吸管(4)试管(5)孵箱 4.操作方法 (1)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在采样和样品处理时,必须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采样后尽快检验。样品在室温下放 置最好不超过2小时,否则应置于冰箱内,在冰箱放置最长也不要超过12小时。 A 肉与肉制品的采集及处理: (1)样品的采集 ①生肉与内脏:如系屠宰场的猪,可于开腔后立即用灭菌刀采取两腿内侧肌肉509 左右;如果是鲜肉和冻肉,可用灭菌刀采取腿肉或其它部位肌肉5吨左右;,如系脾、肾,可取其全部;如系肝脏,则取靠近肝门带有淋巴结部分。样品采后用无菌镊子夹入灭菌玻璃容器或塑料袋内立即送检,样品内不得放人任何防腐剂。 ②熟肉及灌肠类:一般可取有代表性样品30~50克,肥瘦共存的肉,宜取瘦的,肥瘦难分或量不多时,要随机取样,灌肠类横断采样3~5块,样品取后放入灭菌容器内立即送检。 (b)样品处理。 凡由大块样品中采取一部分,,一般均须在表面,以一烙板灭菌或沸水进行表面灭菌。再用灭菌剪子剪掉表面部分,在无菌条件下,取深层肌肉或内脏10g放人灭菌

容器内,用灭菌剪子剪碎,加入灭菌河沙和灭菌生理盐水100ml研磨混匀制成1:10混悬液。熟肉及灌肠也可不用表面灭菌处理,而直接用无菌操作称取10g 放入灭菌容器内研磨或剪碎,再按上法制成1:10混悬液。 b.乳与乳制品(鲜乳、炼乳、奶粉、酸奶等)。 (a)样品的采集 1.鲜乳:如在畜牧场直接取样,先将牛乳头用酒精棉球表面擦拭消毒,弃去开始挤下的头两把奶,然后再用灭菌容器接取,同一头牛应在各乳头上各取一部分。如在奶站或销售点,可用灭菌采样器采取不同部位有代表性的样品,采后不加防腐剂,立即送检。若为同一批瓶装奶则随机取2~5瓶送检。 2.乳制品。最好采取原装样品,如无原装者,要用灭菌容器取不同部位有代表性的样品送检。 (b)样品处理: 1. 鲜乳:以无菌操作,直接用吸管取10ml加入90ml生理盐水作成1: 10稀释液(需用原液者例外)。 2. 奶粉:无菌称取10g样品,放入预温至450C的生理盐水90m1,溶后混匀制成1: 10稀释液。 3. 炼乳、酸乳:将瓶口或铁筒的表面用点燃的酒精棉球消毒,然后用石炭酸纱布盖好,再用灭菌开罐器开封,无菌称取10g样品放入灭菌容器内,加灭菌生理盐水90ml振摇均匀,制成1:10稀释液。 4. 奶油;将块状样品用灭菌刀取10g,加90ml生理盐水,放入450C 水浴中熔化,摇匀制成1:10稀释液。 C.蛋品: (a)样品采集: 鲜蛋:取完整的鲜蛋放入无菌袋内送检。 干全蛋,于蛋黄和干蛋白:将包装箱开口处用75%酒精棉球消毒后打开,用无菌采样器斜角插入箱底,使样品填满采样器,抽出采样器,用灭菌匙分上、。中、下各取 50g装人250ml广口瓶,混匀,送检。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技术(专科)作业题 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4题,共60分) 1. 请简述革兰氏染色的原理及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G﹢菌:细胞壁厚,肽聚糖网状分子形成一种透性屏障,当乙醇脱色时,肽聚糖脱水而孔隙缩小,故保留结晶紫-碘复合物在细胞膜上。呈紫色。 Gˉ菌:肽聚糖层薄,交联松散,乙醇脱色不能使其结构收缩,其脂含量高,乙醇将脂溶解,缝隙加大,结晶紫-碘复合物溶出细胞壁,番红染液复染后呈红色。 应注意的问题。 2.请简述细菌培养中所用的培养基的种类及各自的用途。 常用的细菌培养基有营养肉汤和营养琼脂培养基。 营养肉汤用于一般细菌培养、复壮、增菌等,也可用于消毒剂定性消毒效果测定营养琼脂培养基是一种无选择性的较低营养成分的固体培养基,主要用于细菌菌落计数,也可以用于细菌的传代和增菌,但一般不用于细菌的鉴定(除非该细菌菌落有比较特殊的形态特征).只适合营养要求不高的细菌生长. 3.平板菌落计数原理。 平板菌落计数法是将待测样品经适当稀释之后,其中的微生物充分分散成单个细胞,取一定量的稀释样液接种到平板上,经过培养,由每个单细胞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即一个单菌落应代表原样品中的一个单细胞。统计菌落数,

根据其稀释倍数和取样接种量即可换算出样品中的含菌数。但是,由于待测样品往往不易完全分散成单个细胞,所以,长成的一个单菌落也可来自样品中的2~3或更多个细胞。因此平板菌落计数的结果往往偏低。为了清楚地阐述平板菌落计数的结果,现在已倾向使用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s,cfu)而不以绝对菌落数来表示样品的活菌含量 4.食品中大肠菌群检测的意义。 食品的微生物学指标主要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致病菌等三个项目。其中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是最重要、最常检的检验项目。 检测食品中的菌落总数,可以了解食品在生产中,从原料加工到成品包装受外界污染的情况.从而反映食品的卫生质量。一般来说、菌落总数越多,说明食品的卫生质量越差,遭受病原菌污染的可能性越大。而菌落总数仅少量存在时,病原菌污染的可能性就会降低或者几乎不存在。但上述规则也有例外,有些食品成品的菌落总数并不高,但由于已有细菌繁殖并已产生了毒素,且毒素性状稳定,仍存留于食品中;再有一些食品如酸泡菜和酸乳等,本身就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而制成的,且是活菌制品。因此,菌落总数的测定对评价食品的新鲜度和卫生质量有着一定的卫生指标的作用,但本能单凭此一项指标来判定食品的卫生质量,还必须配合大肠菌群和致病菌等检验,才能作出比较全面、准确的评价。大肠菌群是水源污染的指示菌,当饮用水中检查出大肠菌群时,即证实水已被粪便污染,对人是有害的,是不卫生的。同样,食品中若有大肠菌群存在,也会影响人的健康 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2题,共40分) 1. 纯净水样品中的菌落总数的检测方法。 国家饮用水标准GB 5749-85规定,菌落总数不得超过100 cfu/g(ml),所用 的方法是稀释平板计数法。平板菌落计数法是将等测样品经适当稀释后,其中的微生物充分分散为单个细胞,取一定量的稀释液接种到平板上,经过培养,由每个单细胞生长繁殖而形成的肉眼可见的菌落,即一个单菌落应代表原样品中的一个单细胞。统计菌落数,根据其稀释倍数和取样接种量即可换算出样品中的含菌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能试题及答案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能试题一 一、有两管菌种,一管为金黄葡萄球菌,一管为大肠杆菌,但标签已脱落,请通过染色实验将其分开。(40分) 1、涂片、干燥、固定(10分) 2、染色(15分) 3、镜检(10分) 4、报告(5分) 二、酱油中细菌总数的测定(60分) 1、实验准备(20分) 2、样品稀释与培养(20分) 3、菌落计数方法(10分) 4、菌落计数的报告(10分 答案要点 一、菌种区分 1、涂片、干燥、固定 (1)取两块洁净载玻片,分别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用无菌操作分别挑取菌种于载玻片的水滴中,调匀涂成薄膜,直径1.5cm左右。 (2)干燥室温干燥或用电吹风吹干。 (3)固定涂片面上,在酒精灯上过火三次,使细胞质凝固,以固定细菌的形态,并使其不易脱落。但不能在火焰上烤,否则,形态会破坏。 2、染色 (1)初染加草酸铵结晶紫染色液染色1分钟,用水冲洗。 (2)媒染滴加碘液冲去残水,并用碘液覆盖1分钟,水洗。 (3)脱色将载玻片上的水甩干净,在载玻片下衬以白色背景,滴加95%的酒精脱色,直洗至流出的酒精刚刚不出现紫色为止(0.5分钟),立即用水冲净酒精。 (4)复染用番红染液染1-2分钟,水洗。 3、镜检干燥后,置显微镜下观察。 4、报告球状、染成紫色者为金黄葡萄球菌,杆状、染成红色者为大肠杆菌。

二、酱油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1、实验准备 (1)酱油 (2)1ml与10ml吸管将吸管洗净烘干,塞入少量脱脂棉,卷好防潮纸进行干热灭菌(160℃、2小时)或加压灭菌。(121℃、30分钟) (3)平皿将平皿分为10个一卷,用防潮纸包好,同上述吸管一起进行灭菌。(4)备一瓶90ml和三管9ml的生理盐水,配以松紧适度的棉塞,用防潮纸将口部包好,同上述材料一起进行加压蒸汽灭菌,但需使灭菌后仍能保持原有毫升数(也可应用生理盐水灭菌后直接吸取的办法)。 (5)培养基蛋白胨牛肉膏氯化钠琼脂培养基。将培养基用碱液调至PH7.2-7.4,装入灭菌的试管中约15ml,进行加压灭菌后,保温45℃备用。 2、样品稀释与培养 (1)用10ml无菌吸管将酱油样品注入90ml无菌生理盐水内,充分摇匀,作成1:10的稀释液。应严格无菌操作。 (2)用1ml无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ml,注入含有9ml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内,振荡试管混合均匀,做成1:100的稀释液。 (3)另取1ml无菌吸管,按上项操作顺序做10倍递增稀释液,每递增稀释一次,即换用一支灭菌吸管,配成1:1000和1:10000的稀释液。 (4)再取三支1ml无菌吸管(或使用该稀释度的吸管),分别吸取1:10、1:100和1:1000的稀释液各1ml于平皿内,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平皿。 (5)立即将15ml已冷却至45℃的培养基注入平皿内,并转动平皿,使其混合均匀。 (6)待琼脂凝固后,用纸包好,反转平皿,置于37℃恒温箱内培养24小时后取出,计算平皿内细菌菌落数目,成以稀释倍数,即得每毫升样品所含菌落总数。 4、菌落计数方法 (1)从温箱中取出平皿,用蜡笔将皿底分为若干等分区域(若菌落稀少,也可不分) (2)以左手拇指、无名指、小指持握平皿,斜置自然光下,皿底以食指、中指衬托显出昏暗背景以利菌落观察,右手持蜡笔式钢笔计点菌落数,每数一区,于边上标记计数,再用放大镜检查,有无遗漏。合计各区菌落数即为一皿的菌落总

《食品微生物检验》习题库

习题库 项目一食品中的微生物及其检验 一、名词解释 1、微生物: 2、食品微生物检验: 3、食品变质: 4、腐败: 5、酸败: 6、菌落总数: 7、大肠菌群: 8、MPN: 二、填空题 1、食品中的微生物的主要来源是、和。 2、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主要有、、和 等方面,其中,最普遍、最主要的因素是。 3、分解蛋白质的微生物以为主,其次是和。 4、分解糖类的微生物以为主,其次是和。 5、分解脂肪的微生物以为主,其次是和。 6、国家食品卫生标准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和。 7、微生物指标一般分为、和三项。

8、食品微生物检验包括和两个方面。 三、选择题 1、下列描述的微生物特征中,不是所有微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A.个体微小 B.分布广泛 C.种类繁多 D.可无致病性 E.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 2、土壤中,数量和种类最多的微生物是() A、细菌 B、霉菌 C、酵母菌 D、放线菌 3、我国城市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 A、每1000ml水中大肠杆菌<3个 B、每1000ml水中大肠杆菌<30个 C、每100ml水中大肠杆菌<3个 D、每100ml水中大肠杆菌<30个 E、每500ml水中大肠杆菌<3个 4、我国城市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E ) A、每ml水中细菌总数<1000个 B、每ml水中细菌总数<10个 C、每100ml水中细菌总数<10个 D、每500ml水中细菌总数<10个 E、每ml水中细菌总数<100个 四、判断题 1、菌落计数以菌落形成单位(CFU)表示。()

2、MPN是指可能产气的数量。() 3、食品中病原微生物的检验,可以检验出少量的病原微生物() 五、问答题 1、食品微生物检验的特点有哪些? 2、食品微生物检验的任务是什么? 3、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每一个方面的检验项目是什么? 4、食品质量的评价指标有哪些?并具体解释之。 5、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意义是什么? 6、食品中细菌总数检验的意义是什么? 7、食品中大肠菌群检验的意义是什么? 项目二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基本条件与设备 一、名词解释 1、分辨力: 2、相位: 3、振幅: 二、填空题 1、无菌室通常包括和两部分,这两部分的比例一般为 ,高度一般m左右。 2、对无菌室进行熏蒸消毒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和。 3、在采用氧化熏蒸法对无菌室进行消毒时,使用的高锰酸钾和甲醛的比例为 。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

一、定义 通过一定的实验方法测定食品中的微生物,特别是致病微生物的数量、种类、性质,从而判断食品的卫生质量,保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二、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内容 卫生指标菌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细菌检验 大肠菌群数测定 致病菌检验 霉菌、酵母菌数测定 真菌检验 产毒霉菌检验 霉菌毒素测定 三、食品微生物检验的特点 1、具有法规性 2、检验的范围广 3、杂菌含量多,要检验的菌少。 (1)需要增菌(2)抑制杂菌 4、检验结果具有数量界限 5、需要采样后尽快检验,快出结果 四、意义: 检出有害微生物,避免食物中毒,避免造成经济损失。 五、食品卫生细菌常规检验项目 卫生指标菌 菌落总数测定 大肠菌群测定 沙门氏菌检验 u 致病菌 志贺氏菌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溶血性链球菌检验 六、细菌污染食品的途径 1、食品加工原料的污染 2、产、储、运、销过程中的细菌污染 3、从业人员的污染 4、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污染 第一章 食品微生物检验中的生理生化实验 设计生化实验的原则:在实验中加入某些化学物质,使细菌代谢途径中分解代谢产物与加入<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产生某些变化或出现某种特征。 一、过氧化氢酶及过氧化物酶实验原理 1、2H 2O 2 过氧化氢酶 2H 2O+O 2 阳性 2、过氧化物酶: RH 2+H 2O 2 过氧化物酶 R+2H 2O 阳性:细菌变为黑褐色; 阴性: 不变色。 阳性 阴性 二、细胞色素氧化酶实验原理 细胞色素C 细胞色素氧化酶 氧化型细胞色素C +对苯二胺 + --奈酚 靛酚兰(蓝色) 阳性: 2分钟内生成蓝色为阳性; 阴性:无变化。 三、氰化钾实验 阳性: 不抑菌,变混浊 阴性:抑菌 无 蓝 四、硝酸盐还原实验原理 KNO 3 还原酶 KNO 2KNO 2 +对氨基苯磺酸+ a -萘胺 红色化合物(立刻或数分钟内)红色 无色 五、糖发酵实验 分解糖产酸,PH 值下降,使 培养基的 酸碱指示剂发生变化。 阳性:产酸产气 六、氧化发酵实验(O/F 实验 有些微生物分解葡萄糖 必须有氧参加,此种细菌菌称为氧化型; 阳 阴 有些细菌有氧无氧均可分解葡萄糖,称发酵型; 有些细菌任何条件都不能分解葡萄糖,称产碱型。 灭菌琼脂(厌氧) 七、甲基红实验(MR 实验)和V-P 实验 1、MR 实验原理:一些细菌分解葡萄糖产 生丙酮酸,丙酮酸可被进一步分解为甲酸、乙酸、乳酸和琥珀酸而使培养基的PH 值下降到4.5以下,加入甲基红指示剂出现红色反应 2、V-P 实验原理 一些细菌分解葡萄糖为丙酮酸,进一步脱羧产生乙酰甲基甲醇,乙酰甲基甲醇在碱性溶液中被空气中的氧氧化成二乙酰丁二酮,进而与培养基内蛋白胨中所含的精氨酸的胍基发生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实验结果同MR 实验) 阴 八 、柠檬酸盐实验(枸橼酸盐实验) 一些微生物可以以铵盐作为唯一 的氮源,以柠檬酸盐作为唯一的碳 源,在柠檬酸盐培养基上生长,分 解柠檬酸盐生成碳酸盐,使培养基 变成碱性,酸碱指示剂变色 九、丙二酸钠实验 一些微生物可以以丙二酸钠 作为唯一碳源,分解丙二酸钠生成碳酸钠,使培养基变成碱性,酸碱指示剂变色。 十、马尿酸盐实验 一些细菌可以水解马尿酸生成苯甲酸和甘氨酸,苯甲酸和Fe3+反应生成有色的苯甲酸盐沉淀。 十一、明胶液化实验 一些细菌可产生胞外酶,使明胶蛋白分解为氨基酸,而失去明胶的凝固能力。 十二、苯丙氨酸脱氨酶实验 一些细菌有苯丙氨酸脱氨酶, 可以脱氨 生成苯丙酮酸, 其与FeCl 3反应产生绿色 。 十三、氨基酸脱羧酶实验 一些细菌可以产生氨基酸 脱羧酶使氨基酸脱酸,产生胺类物质,使培养基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期末考试卷 考试方式:闭卷 一、名词解释: 1. 细菌:是一类细胞细而短(细胞直径约 0.5卩m, 长度约0.5?5卩m )、结构简单、细 胞壁坚韧、以二等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核微生物。 2. 菌落:固体培养基上(内)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堆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的子 细胞集团,这就是菌落(colony )。 3. 放线菌:是一类呈菌丝状生长、主要以孢子繁殖和陆生性强的原核生物。 4. 菌丝体:许多分枝菌丝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菌丝体。 5. 生长因子:通常是指那些微生物生长所必需而且需要量很小的,但微生物自身不能合成 的,必须在培养基中加入的有机营养物。 6. 培养基:根据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经过人工配制的适合不同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 累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称为培养基。 7. 消毒:是指利用某些理化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所有对人体或动植物有害的病原菌, 而对被消毒的对象基本无害的措施。 8. 菌株:又称品系(在病毒中则称毒株或株) ,表示任何由一个独立分离的单细胞(或 单个病毒粒子)繁殖而成的纯种群体及其一切后代。 9. 诱变育种:是利用物理和化学诱变剂处理微生物细胞群,促进其突变率大幅度提高, 再从中筛选出少数符合育种目的的突变株。 10. 干酪:是在乳中(也可用脱脂奶油或稀奶油)加入适量的乳酸菌发酵剂和凝乳酶, 使蛋白质(主要是酪蛋白)凝固后,排除乳清,将凝块压成块状而制成的产品。 适用班级: 班级 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

11. 食品腐败变质:是指食品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造成其原有化学性质或物理性质发生变化,降低或失去其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的过程 12. 发酵乳制品:是指良好的原料乳经过杀菌作用接种特定的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进行发酵,产生具有特殊风味的食品,称为发酵乳制品。 13. 栅栏技术:已知的防腐方法根据其防腐原理归结为高温处理,低温冷藏或冻结,降低水分活性,酸化,降低氧化还原值和添加防腐剂等几种,即可归结为少数几个因子。把这些起控制作用的因子,称作栅栏因子。栅栏因子共同防腐作用的内在统一,称作栅栏技术。 14. 食物中毒:是指人体因食用了含有害微生物、微生物毒素或化学性有害物质的食物而出现的非传染性的中毒。 15. 双歧因子:一种能促进双歧杆菌生长,不被人体吸收利用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物质。 二、填空题: 1. 原核微生物中常见的类群有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___________ 、螺旋 体 _______ 、衣原体、立克次体等。 2. 肽聚糖是原核微生物细胞壁所特有的成分,是由N- ___________________ 乙酰葡萄糖胺(NAG)、N- _乙酰胞壁酸____________ (NAM )和短肽聚合而成的网状结构的大分子化 合物。 3. 放线菌的菌丝由于形态与功能不同分成三类:—基内____ 菌丝、气生菌丝、孢 子丝。 4. 在自然界中霉菌主要是形成各种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进行繁殖,无性孢子有孢子囊孢子、分生孢子、节孢子、厚垣孢子和芽孢子。有性孢子常见的有卵孢子、—接 合孢子 _________ 、子囊孢子和担孢子。 5. 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应该包含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学元素。营养物质按照它们在 机体中的生理作用不同,可分成碳源、氮源、能源、无机盐、生长因子和水六 大类。 6. 配制培养基的基本原则: ____ 根据不同微生物对营养的要求 _________ 、根据营养物质的浓度及配比、—适当的pH __________ 、培养基中原料的选择。 7. 高压蒸汽灭菌法一般采用0.1 MPa 的压力、121 摄氏度处理

《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A卷

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及绿色食品生产与经营专业2015级《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课 程期末考试卷(A卷) 是,观察真菌采取的制片方法是。 4.微生物生长需要的营养要素有、、、、生长因子和能源。 5.根据细菌的生长曲线,可将细菌的生长分为、、、四个时期,作为研究材料应取的细菌最合适。 6.一般培养基的制备主要程序可分为:称量、、调节pH、过滤、、加塞包扎、和无菌检查等步骤。 7.无菌室的熏蒸消毒,主要采用熏蒸消毒法,测定无菌室无菌程度一般采用法。

三、单项选择题(总分20分,每题1分,将答案写在下面) 1——5 : 6——10: 11——15: 16——20: 1.紫外线的杀菌机理可能是() A.紫外线的高热作用 B.紫外线的辐射作用 C.紫外线凝固细菌蛋白质 D.紫外线干扰细菌DNA复制与转录 2.革兰氏染色的关键操作步骤是() A.结晶紫染色 B.碘液固定 C.酒精脱色 D.复染 ) C.用65%的酒精棉球擦容器口周围 D.用酒精灯烤容器口周围 9.某微生物在有氧和无氧时均可以生长并可以利用氧,它属于()。 A.微好氧菌 B. 好氧菌 C. 厌氧菌 D. 兼性厌氧菌 10.一般培养基高压蒸汽灭菌的条件是:() A.121℃/15-30min B.115℃/15-30min C.130℃/15-30min D.65℃/15-30min 11.采用湿热高压蒸汽灭菌,()是影响灭菌质量的关键。

A.灭菌时间 B. 压力表的指针 C.视锅内装量 D. 排除冷空气 12.根据食品卫生要求,或对样品污染程度的估计,一般选择2—3个适宜稀释度做10倍递增稀释液,每个稀释度作( )平皿,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13.依据GB/T 4789.2-2010,菌落数测定结果1:100(第一稀释度)菌落数分别为204,213; 1:1000(第二稀释度)菌落数分别为19,18。结果菌落总数报告为()。 A.2.0×104 B.2.1×104 C.1.9×104 D.4.0×104 14.霉菌及酵母菌的培养温度是( )。 直径 20.在微生物检测中最常见的是细胞生物,其中最多的是()。 A.病毒 B.真菌 C.霉菌 D.细菌 四、判断题(下列叙述中,对于正确的在括号里标“√”,错误的标“×”每小题1分,总分10分,共10题。将答案写在下面:) 1——5: 6——10: 1.进行微生物检验采集的食品样品,在送检过程中应越快越好,一般不应超过24h。() 2.病原微生物分离鉴定工作可以在普通微生物检测实验室中进行。()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检查操作程序

菌落总数检查操作程序 1 实验前准备 1.1 稀释水、刻度吸管、平皿 稀释水:瓶装PH值7.0无菌生理盐水,塞上胶塞,按高压蒸气灭菌操作程序,121℃湿热灭菌30分钟。取0.2ml、1ml、5ml、10ml刻度吸管、平皿置于金属容器中,140℃干热灭菌2小时。 1.1.1 培养基准备: 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 以上实验所需干粉培养基均由中检所提供,分别按说明加适量水加热溶解后,塞上胶塞,湿热灭菌30分钟备用。 1.1.2 无菌衣 将无菌衣、头罩、口罩、乳胶手套叠好,置于无菌衣袋中,湿热灭菌30分钟。 1.2 无菌室及操作台的准备 用0.1%的新洁尔灭溶液或75%乙醇溶液将操作台,天花板,墙壁,地面擦洗一遍,同时将操作台用0.1%新洁尔灭溶液或75%乙醇溶液擦洗一遍。将实验所需物品通过传递窗移入无菌室,打开空气净化系统,打开紫外灯,杀菌0.5-1个小时。 2 实验操作 2.1 进入无菌室更衣间,用0.1%新洁尔灭溶液或75%乙醇溶液消毒手及腕部至少一分钟,戴上头罩、口罩,穿好无菌衣及无菌手套后,进入无菌室,开始实验操作。 菌落总数操作程序 选择2-3个适宜稀释度的样品匀液,各取1ml分别放入无菌皿内

2.2 供试液的稀释及操作 2.2. 1 固体:取供试品25g,加无菌生理盐水225ml,溶解混匀,作为1:10的供试液。 2.2.2 液体:取供试品25 ml,加无菌生理盐水225ml,溶解混匀,作为1:10的供试液。 2.2.3 用1ml无菌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吸取1:10样品匀液1 ml,沿管壁缓慢注于盛有9

ml稀释液的无菌试管中,振摇试管或换用1支无菌吸管反复吹打使其混合均匀,制成1:100的样品匀液。 2.2.4 按以上操作程序,制备10倍系列稀释样品匀液。每递增稀释一次,换用1次1 ml 无菌吸管或吸头。 2.2.5 根据对样品污染状况的估计,选择2-3个适宜稀释度的样品匀液(液体样品可包括原液),在进行10倍递增稀释时,吸取1 ml样品匀液于无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平皿。同时,分别吸取1 ml空白稀释液加入两个无菌平皿内作空白对照。 2.2.6 及时交15-20 ml冷却至46的平析计数琼脂培养基倾注平皿,并转动平皿使其混合均匀。 2.2.7 待琼脂凝固后,将平板翻转,36℃±1℃培养48±2小时。如果样品中可能含有在琼脂培养表面弥漫生长的菌落时,可在凝固后的琼脂覆盖一薄层琼脂培养基,凝固后翻转平板培养。 2.3 菌落计数 2.3.1 做平板菌落计数时,可用肉眼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或菌落计数器,记录稀释倍数和相应的菌落数量。 2.4 菌落计数的报告 2.4.1 平板菌落数的选择 选取菌落数在30-300CFU之间、无蔓延菌落生长的平板计数菌落总数。低于30CFU 的平板记录具体菌落数,大于300CFU的可记录为多不可计。每个稀释度的菌落数应采用两个平板的平均数;其中一个平板有较大片状菌落生长时,则不宜采用,而应以无片 状菌落生长的平板作为该稀释度的菌落数;若片状菌落不到平板的一半,而其余一半中菌落分布又很均匀,即可计算半个平板后乘2,代表一个平板菌落数。平板内出现菌落间无明显界线的链状生长时,则应将每条单链作为一个菌落计数。 2.4.2 菌落总数的计算方法 2.4.2.1 若只有一个稀释度平板上的菌落数在适宜计数范围内,计算两个平板菌落数的平均值,再将平均值乘以相应稀释度,作为每g(ml)样品中菌落总数结果。 2.4.2.2 若有两个连续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在适宜计数范围内时,按以下公式计算: ΣC N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