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有几瓶牛奶教学设计

有几瓶牛奶教学设计

有几瓶牛奶教学设计
有几瓶牛奶教学设计

《有几瓶牛奶》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学生已经有了一些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的经验,并且,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会计算10以内加减法。在教学本节内容时应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经过独立思考,互相交流算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多样性。

[设计理念]这里先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在与同伴的交流、比较中不断完善优化自己的算法,突出重点。这种算法的多样化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他们在合作中竞争、在交流中发展,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方法,初步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能处理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

2. 通过实际地动手操作,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凑十”的计算方法。

3.通过合作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有几瓶牛奶”(9加几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节课,是学生学习进位加法的基础。教材共分三次活动进行:第一次活动是对生活情境的观察、思考,提出数学问题,列出加法算式;第二次活动通过摆小棒(或图形)探索“9+5”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特别是“凑十”时,可以拆5凑9,也可以拆9凑5;第三次活动通过“试一试”两道加法算式,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由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不同就会产生计算方法的多样性,这样安排,有利于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讲解法谈话法

学习方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小棒、小黑板

[媒体说明]

[教学时间] 4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今天是小花(猫)9岁的生日,好朋友们都来给她开庆祝会,他们有送蛋糕的,有送鲜花的。小狗点点提来了牛奶,以示庆贺。数一数,有几瓶。看着小狗点点的礼物,两手空空的小兔飞飞觉得很不好意思,她赶紧跑回家,把家里所有的牛奶都提来了,同学们,你们数数看,她提了几瓶牛奶?(电脑演示情境)

生:(齐)1瓶、2瓶、3瓶、4瓶、5瓶。

师:小花看着点点和飞飞提来的礼物,高兴地数了起来。(画面定格) 师:同学们,根据画面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生1:点点提来9瓶,飞飞提来5瓶,他们一共提来几瓶牛奶?

生2:点点比飞飞多送几瓶?

生3:飞飞比点点少提几瓶?

师: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共同来解决“小花现在有几瓶牛奶”这个问题,其他的问题我们先存进问题银行,今后再取出来解决好吗?

(二)合作探究

1、活动一。

(1)看画面说图意,指导学生根据画面复述图意。

生1:小狗点点送来9瓶牛奶,小兔飞飞送来5瓶牛奶。一共有几瓶牛奶?

(2)根据复述的图意,引导学生列算式。

师:你们刚才说得真好,那么要求“一共有多少瓶牛奶”如何列式呢?

生1:9+5=?

生2:5+9=?

(3)探究算法。

师:你们有什么办法来帮助小花算一算一共有几瓶牛奶呢?可先自己用学具摆一摆、说一说,或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再把你的方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师:下面我们来听一听有哪些方法可以解决9+5=?在汇报或听取同学们汇报时,希望能干的你能做到这两点。

①认真仔细听其他同学的算法,如果有不同的意见,可以等同学汇报完后提出来。

②汇报时如果用到小棒或圆片,最好能边摆边说。

生1:我是一个一个数的,一共14瓶,9+5=14。

生2:我是接着9往下数5个数,10,11,12,13,14。(边数边掰手指计数。)

生3:我左边摆了9个小圆片,右边摆了5个圆片,从右边先拿1个小圆片和左边的9个放在一起凑成10个,10个和右边剩下的4个合起来是14个,所以9+5=14。

生4:也可以从左边拿5个小圆片和右边5个小圆片凑成10个,10再和左边剩下的4个小圆片合并,10+4=14。

师根据生的口述来板书。

9 + 5 = 14

1 4

10

师:比较几种算法,你最喜欢哪种?为什么?

生1:我喜欢生3的方法,因为他把5分成了1和4。先算9+1凑成10,再算10加几得十几。

生2:我最喜欢第2种方法,接在9后面往下数。

师:小花看到你们这么喜欢帮助别人,她一定很高兴,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花最喜欢你们的哪一种方法吧?

师:小花喜欢第3、4种方法,因为他们都是用凑十法算的,以后同学们遇到9加几都可以用凑十法来算,它比较简单、方便。

师:同学们,试一试 9+4= 7+9=

(三)总结提升:

师:今天我们是怎样算9加几的呢?

生:都是把9加几变成10加几来算的。

师:对,这就是凑十法。下来,同学们跟老师来说一下顺口溜: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算得数。学生齐说后同桌拍手说顺口溜。

师:通过学习,你会计算9加几了吗?想一想,你还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有几瓶牛奶

9 + 5 = 14 9+2= 9+3=

2+9= 3+9=

1 4

10

[课后评议] 提倡算法多样化是《标准》的重要思想之一。其目的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由于国际上都采用的是十进制计数法,因此,在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时,一般采用“凑10”的方法。但也要鼓励学生因题制宜,如9+2逐一相加也是很快的。又如9+8,有的学生可能会想到10+8=18,推想出9+8=17,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思考方法。算法多样化是思考策略的多样化,群体的多样化。对于个体学生来说,通过集体交流,个人反思只要掌握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就可以了。

[教后反思] 1.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保护并激发其学习愿望和兴趣,学生回答得是否正确,语言是否完整,教师可以延缓评价,要多鼓励。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用统一规范的语言来训练学生。

2.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试验、思考、交流等活动来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听、说、想的能力,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活动性,达到“人人求进步、人人求发展、人人求成功”的境界。

3.在本堂课中,教师对课本中出现的几种方法不一定要逐一讲解。教师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自己的方法,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方法,提倡算法多样化。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有几瓶牛奶》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有几瓶牛奶》说课 稿 篇一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一册《有几瓶牛奶》。下面我就从教材、学情、学法、教法、以及教学流程和板书设计等方面谈谈我的构思。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一册第七单元《加减二》第三节第一课时p79页和p80页相关练习。 《二》、教材分析 我对本课教学背景进行深入的分析:“有几瓶牛奶”的情景活动。“有几瓶牛奶”是9加几的进位加法,是初步进行加法的计算方法,是本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也是今后学生学习100以内数的加减的基础前提,教材提供的主题图是笑笑有两盒牛奶,一盒是9瓶,另一盒是5瓶的相关信息,主题图中已经说明了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瓶牛奶? 教材共分三次活动进行,第一次活动是根据生活情境的观察进行思考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列出加法算式,第二次活动,呈现学生解决这一问题的几种思考方法,例如通过摆小棒探索“9+5”进行加法的多种方法,特别是“凑成十”时,可以拆5凑9,也可以拆9凑5,“凑成十”的方法,第三次活动通过“圈一圈,算一算”两道加法算式,用以前学过的方法或你喜欢方式来进行加法的算式计算,使学生练习参与面广,有利于学好这部分的知识。 《三》、确定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问题解决,使学生学会“9+?”的进位加法。初步感知计算方法的简便性。 2、能力目标: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理解和掌握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计算9加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学习的好习惯。 3、情感目标: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会与同学合作,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直观教学,让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凑十法”,能够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9加几”。 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正确表达“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与思维过程。 二、说学情 我班有65人,经过两个多月的常规培养和学习之后,大部分学生已经有了较好的学习习惯,有合作学习的意识,近段主要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大胆发言,并且通过家庭教育、幼儿教育、学前教育等。在一定的基础上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还没有系统的学习过,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学习了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后,我对这节课创设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经过独立的思考,探索,动手,互相交流的算法,体会多样性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 儿童心理学研究证明,儿童的思维是从感知生动表象以及动手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在求知者的面前,从而使其亲自发现新知,亲身感受学习的乐趣。在设计教学时,我根据教材内容和儿童认识规律设置了“探索研究”的课堂教学结构,以“启发式”教学理论为指导,采用以下教学策略,较好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采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教学策略。 学法:自主探索,与同桌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

人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全(新版)

四年级下册任课:

教学进度计划 目录内容 第一课植物写生 第二课放学了 第三课快乐的人 第四课材质的美 第五课有人脸的器物 第六课巧用对称形 第七课生命之源——水 第八课设计生活标志 第九课用彩墨画鱼 第十课动物的脸 第十一课认识中国画 第十二课汉字的联想 第十三课衣架的联想 第十四课艳丽的大公鸡 第十五课学画农民画 第十六课把自己的画制成拼图第十七课画家凡·高 第十八课大师画我也画 第十九课电脑美术——你追我赶

第一课植物写生 课时:2课时任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学习用线表现植物的特征及其前后关系,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能力、线造型能力等。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情意目标:了解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在观察、表现植物的过程中,感受植物的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学习用线表现植物的方法。 难点:如何用线表现植物的前后关系和不同姿态。 教学准备:花卉实物、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欣赏交流 1、欣赏教室里的植物。 师:同学们,喜欢老师带来的植物吗?说说你最喜欢哪一种植物,为什么? 生:…… 师:你知道它们的名子吗? 生:…… 师:老师也很喜欢这盆富贵竹,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开运竹。你看它造型高贵典雅,青翠欲滴。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净化空气,分解有毒物质。同时它的名字也大有含义,象征着富贵吉祥,开运聚财,所以现在很多人在家里或店铺里摆上一盆富贵竹,希望能给自己带来好运。 2、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植物图片。 师:植物的种类有许许多多,我看到不少同学都收集了植物图片,好东西要一起分享,下面小组内互相欣赏一下彼此收集的图片,说说它的名称以及有什么特点。 小组交流欣赏。 师:哪位同学愿意到前面来展示一下你收集的植物图片?你知道它有什么特点? 生:我收集的是梅花的图片。梅花一般在冬季开放,味道清香。 师:同学们认识的植物可真不少,这些形形色色的植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植物写生。(板书课题) 二、观察植物,解决难点。 1、整体观察。 师:现在让我们把目光对准这盆日本吊兰,你都可以看到什么? 生:叶子,花盆。 师:你看它的整体外形象什么? 生1:象扇子。 生2:象孔雀开屏时的尾巴。 教师移动花盆。

北师大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有几瓶牛奶》教学设计

有几瓶牛奶 教学目标: 1、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学会“9+?”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 的多样化,并能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2、教师尊重学生独特的思考,并促进学生的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 有自己学数学的兴趣。 3、理解凑+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教学关键:把9加几转化成10加几。 教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同步课堂》。 大家准备好学习用品了吗?开始上课吧?首先老师想邀请大家到智力加油 站为我们的大脑加加油。一起来,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吧。 1、复习10以内的口算 同学们真是了不起,脑子反应真快呀,只要我们平时养成勤动脑的好习惯, 再加上合理的营养搭配,我们的大脑一定会越来越灵活的。我们的好朋友笑笑就 是这样的,她每天除了勤动脑、积极思考问题以外,还坚持喝牛奶,现在我们就 一起到笑笑家去看一看他们家的牛奶吧!(出示课件主题图) 2、观察、分析主题图 (1)、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师;两盒牛奶分别有几瓶?你是怎样数的? (3)、根据两盒牛奶的数量,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小雪:我提的问题是左边一盒比右边一盒多几瓶牛奶? 小明:我提的问题是右边一盒比左边一盒少几瓶牛奶? 你会解决吗?动笔试一试。 这两个问题都可以用减法来解决,左边盒子里的9瓶减去右边盒子里的5瓶, 9-5=4 还可以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呢? 亮亮:我提的问题是一共有几瓶牛奶? 师:左边盒子里有9瓶牛奶,右边盒子里有5瓶,问一共有几瓶牛奶? 师:一共有几瓶牛奶这个问题,你们觉得应该用什么方法解决?为什么? 师:那么要求“一共有多少瓶牛奶”如何列算式呢? 自己来试一试吧。 师:对,列式是9+5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有几瓶牛奶》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有几瓶牛奶》教案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借助摆小棒,拨计数器的直观操作活动,初步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理解“凑十”的计算策略和进位的计算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具体的计算中,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 教学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准备: CAI课件,小棒。 教法运用: 合作探究法、创设情境 学法指导: 分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检查预习)创设情境:有几瓶牛奶 星期天,笑笑家来了几位好朋友,妈妈买回2箱饮料招待他们,

小客人走后,笑笑帮妈妈一起清理房间(出示挂图)。看着箱子里的饮料,笑笑想起了一个数学问题,你能猜出她在想什么问题?(现在一共有几瓶饮料?)学生自主思考,并与同桌交流讨论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情景讨论 二、初学新课 (初步探究)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把你的想法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每一组请一个同学汇报你们的想法。 根据这个问题请你能列一道算式吗?怎么列? 9+5= 你能说说9加5可以怎样算吗? (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算法。)可结合学生的回答,可以指出凑成10来算的方法叫做“凑十法”。 观察小结:“凑十法”就是把没有学过的9加几变成已经学过的10加几来计算。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汇报。学生按照书上的提示活动讨论(可能出现不同的说法) (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算法。)可结合学生的回答,可以指出凑成10来算的方法叫做“凑十法”。 学生动手操作。出示具体的情景图,让学生明确知道怎么列式,了解本节课的知识点。 更直观的认识看图列式的方法。 三、引导释疑

四年级上美术教学反思花手帕_湘美版

四年级上美术教学反思花手帕_湘美版 《花手帕》教学反思 《花手帕》是湘版小学美术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课,本课的设计吸取了染缬这一民间艺术的营养,并将其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巧用身边易取之材料,仿民间艺术染缬一方手帕。活动一的设置以吸水性较强的纸为媒介,凭借折叠构成的原理,利用纸纤维的吸水性能和渗透作用,从而形成既有一定格律和节奏,又色彩鲜艳、变化生动活泼,呈现四方连续纹样的一方纸手帕。 在上这节课前,我做了很多的准备活动,尝试各种纸材的折叠染色效果,我发现生宣纸在染色干透后色彩会变淡,而皱纹纸吸水性较差,纸面不平整的缺点,就想到了用餐巾纸试试,不料效果非常好,干后色彩丝毫没有变淡,再说餐巾纸在学生身边随处可取,失败了还能反复尝试,所以我让学生多带点餐巾纸和少许的生宣纸。 从课堂上学生的作品展示来看,这节制作纸手帕是成功的。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出乎我的意料。 在让学生了解纸手帕的步骤有哪些时,我采用了与学生一起合作演示的方式:首先我很随意的拿出一张纸巾折叠了几下,请一位学生上台随意用彩水染制。通过明显的分工,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先折后染。 纸手帕的制作步骤教师并没有讲解,而是通过与学生合作演示,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看到演示,很轻松地就了解了制作纸手帕的制作方法。 为了启发学生有哪些折法时,问学生除了老师折的这种方法外,还有其他折的方法吗,学生分组讨论折的方法并试着折叠。有的学生反映非常快,说:老师,不用折可以吗?我直接把餐巾纸的当中和两端用手捏紧,这样也可以染出很好看的花纹的。我向他竖起了大拇指,他很开心的制作起来并且做的很认真。其实这学生已经把后面一部分的扎染、夹染的制作方法在制作纸手帕中很好的运用了。 学生创作出来的新方法新颖、巧妙,为后面的染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我认为在美术课中,在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新知识,以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这样的效果我想应该会更好一点。 1 / 1第 1 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有几瓶牛奶》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有几瓶牛奶》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有几瓶牛奶》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三课时的内容。教材中所创设的情境是活动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进位加法,也是学生建立数位概念的第一阶段。教材所呈现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1)根据生活情境提出数学问题,以供学生进行思考。(2)呈现学生解决这一问题的几种思考方法。(3)直接对进位加法的算式进行计算,以作为巩固练习。本课时的内容是以本册教材第三单元10以内的加减法及其应用为基础的,同时又为本单元20以内的进位及一年级下册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做铺垫。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学前,大部分已经受过学前教育,有极少部分学生已经会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因此这节“9+5”的课,对于这部分孩子来说是“旧”知识,但是学生会计算得数,而不知晓计算过程或算理,这是本课时着严重解决的问题。 三、说教学目标 “以学生的全域发展”作为标准,依据以上的教材分析,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我确立的教学目标如下: 1、会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2、通过组织摆小棒、数小棒、说一说的教学活动,教会学生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3、通过创设“有几瓶牛奶”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图中搜集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采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策略。 学法:自主探究,同桌合作交流。 这里要用到的教具和学具是:小棒。 五、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难点:渗透转化思想,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优化算法。 六、说教学设计 (一)游戏激趣,旧知引路 开课时照例进行凑成十的划拳游戏,接着是用开火车的方式复习已经学过的十加几,目的是为看让孩子学习用凑十法解决9加几的加法做好铺垫。 (二)进入情境,提出问题 创设“笑笑碰到难题,要学生帮忙想办法的情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出示情境图后,给出几秒钟的时间观察情境图,教师提出问题“你能从图中得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由于有第三单元学习加法的基础,已经基本能够从图中搜集到有用的数学信息,学生可以从图中得到数学信息“左边有9瓶牛奶,右边有5瓶”。在这里,体现的习惯培养点是搜集有用信息的能力。 接着教师让学生质疑“谁会提一个问题”?体现质疑问难习惯的培养。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提出“左边的牛奶比右边多(或少)几瓶?一共有几瓶?”这样的问题。这时教师揭示课题并板书:有几瓶牛奶,并用多媒体呈现问题。 (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在指导学生列式前,让孩子把画面中呈现的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培养学生提取有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列出算式,教师板书算式:9+5=或5+9=。在这里,教师希望学生能够只列出算式,有部分学生会说出得数,教师补急于肯定对错。 3、算法探究 (1)当学生口算出得数或是只列出算式时,教师可以质疑“你是怎样算的?”抛出问题后组织学生活动,并提出要求“请你用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可以动手摆小棒,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试着向同桌讲一讲你是怎样算的,等会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及教学反思-第10课 黑白灰|苏少版

《黑白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在黑、白、灰的画面表现中,视错觉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本课让学生初步了解视错觉,并发现视错觉在黑、白、灰作品中的智慧性和趣味性。通过学习发现生活中黑、白、灰的美,了解黑、白、灰的层次感、节奏感和韵律感,能够发现并能用点、线、面等手法来表现黑、白、灰的作品。 学情分析: 学生喜欢五彩斑斓的世界,也喜欢用黑笔在白纸上画自己喜欢的事物,他们能认识生活中黑、白、灰的作品,但是对于黑、白、灰的认识只停留在黑、白、灰色彩本身。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视错觉在黑、白、灰中的智慧性和趣味性,能够利用点、线、面中线条、点的聚散、大小、形状,使画面产生不同的灰来进行黑、白、灰的创作练习。 技能目标:通过欣赏、观察和讨论,让学生发现画面中不同层次的黑、白、灰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了解黑、白、灰在色彩中是表现深浅、层次关系的参照。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兴趣,了解生活中黑、白、灰存在的关系。运用所学的黑、白、灰知识,分析作品,提高欣赏水平。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不同层次的黑、白、灰在色彩中是表现深浅、层次关系的参照。初步运用黑、白、灰来组织画面。 教学难点:学生对画面的装饰,注意用线条、点的聚散、大小、形状,使画面产生不同层次的灰。 一、情景导入: 利用事先做好的教具引入:今天老师请来三位好朋友,小白,小灰和小黑。(贴画)它们凑在一起变成了一幅简单的装饰画。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如何在装饰画中表现黑白灰(板书:课题《黑白灰》) 二、讲授新课 1、考考你 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大熊猫照片,并提出问题:谁知道大熊猫一生中最大的遗憾是什么?为什么?(学生回答)虽然它的身体只有黑色与白色,但是它憨态可掬的样子依然深受大家的喜爱。黑与白属于一对儿对比色,对比强烈。黑与白的碰撞也会给我们一个不一样的视觉感受。 2、视觉大发现游戏 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观察一幅图,观察一下图中间的两个小正方形哪个大一些呢?(黑色给人感觉厚重、收缩感。白色有发射光辉的作用,有扩张感。所以有视错觉。)人们利用视错觉绘制了很多有趣的画,你看出来了什么?观察中间的两个圆一样大吗?(学生回答)(周围图形的衬托也会产生视错觉)欣赏鲁宾的花瓶,花瓶在哪

一年级上数学《有几瓶牛奶》教案

一年级上数学《有几瓶牛奶》教案 一年级上数学《有几瓶牛奶》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有几瓶牛奶》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借助摆小棒,拨计数器的直观操作活动,初步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理解“凑十”的计算策略和进位的计算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具体的计算中,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 教学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准备: CAI课件,小棒。 教法运用: 合作探究法、创设情境 学法指导: 分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检查预习)创设情境:有几瓶牛奶 星期天,笑笑家来了几位好朋友,妈妈买回2箱饮料招待他们,小客人走后,笑笑帮妈妈一起清理房间(出示挂图)。看着箱子里的饮料,笑笑想起了一个数学问题,你能猜出她在想什么问题?(现在一共有几瓶饮料?)学生自主思考,并与同桌交流讨论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情景讨论 二、初学新课 (初步探究)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把你的想法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每一组请一个同学汇报你们的想法。 根据这个问题请你能列一道算式吗?怎么列? 9+5= 你能说说9加5可以怎样算吗? (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算法。)可结合学生的回答,可以指出凑成10来算的方法叫做“凑十法”。 观察小结:“凑十法”就是把没有学过的9加几变成已经学过的10加几来计算。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汇报。学生按照书上的提示活动讨论(可能出现不同的说法) (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算法。)可结合学生的回答,可以指出凑成10来算的方法叫做“凑十法”。 学生动手操作。出示具体的情景图,让学生明确知道怎么列式,了解本节课的知识点。 更直观的认识看图列式的方法。 三、引导释疑 (合作学习)做一做,说一说。 1、“9+3=”可以怎样算,你能用小棒摆出你的算法吗?自己想好后,摆给小组同学看,并说说你的想法。 请学生汇报,在书上圈一圈,说一说。 2、请学生自己摆一摆,算算“6+9=?” 观察书上的图,圈一圈并填出得数。 并问学生:虚线框是做什么的? 3、圈一圈,算一算。 请你也用圈一圈的方法,算一算练一练的第一题。 请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想法,拆大数或拆小数都可以。 学生在开展观察周围的活动时,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在分清图形的过程中,说一说理由 请学生汇报,在书上圈一圈,说一说。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有几瓶牛奶》教案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有几瓶牛奶》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借助摆小棒,拨计数器的直观操作活动,初步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理解“凑十”的计算策略和进位的计算道理。 3、在具体的计算中,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 教学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CAI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有几瓶牛奶 1、星期天,笑笑家来了几位好朋友,妈妈买回2箱饮料招待他们,小客人走后,笑笑帮妈妈一起清理房间(出示挂图)。看着箱子里的饮料,笑笑想起了一个数学问题,你能猜出她在想什么问题?(现在一共有几瓶饮料?) 2、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把你的想法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每一组请一个同学汇报你们的想法。 3、根据这个问题请你能列一道算式吗?怎么列? 9+5=

你能说说9加5可以怎样算吗? (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算法。)可结合学生的回答,可以指出凑成10来算的方法叫做“凑十法”。 观察小结:“凑十法”就是把没有学过的9加几变成已经学过的10加几来计算。 二、做一做,说一说。 1、“9+3=”可以怎样算,你能用小棒摆出你的算法吗?自己想好后,摆给小组同学看,并说说你的想法。 请学生汇报,在书上圈一圈,说一说。 2、请学生自己摆一摆,算算“6+9=?” 观察书上的图,圈一圈并填出得数。并问学生:虚线框是做什么的? 3、圈一圈,算一算。 请你也用圈一圈的方法,算一算练一练的第一题。 请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想法,拆大数或拆小数都可以。 三、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1、随机报题。 9 + 2 = 9 + 5 = 9 + 8 = 9 + 6 = 9 + 9 = 4 + 9 = 选择1-2道题,学生所以说算法。 2、指导完成练一练第2—5题。

最新四年级下美术教学反思

最新四年级下美术教学反思 1、《植物写生》教学反思 这节课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观察身边的植物,让学生感受植物的种类、形态、色彩,体验植物带给人的美感,感受自然的美。同时,通过查询有关资料来了解植物的名称、特点、作用等,提高能力。 2、《放学了》教学反思 启发学生联想到自己课余时都会开展哪些有意义的活动,回忆自己喜欢的那些有趣的、热闹的场面,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引发探究的欲望。如打篮球、踢毽子、跳皮筋等。 3、《快乐的人》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遇到困难或挫折的时候,要以积极的态度去克服,用愉快的情绪去面对它,做好它,在学习生活中充满欢声笑语,让快乐伴随自己的每一天。知道了生活中,我们会碰到很多的状况,常常让你措手不及,有时来不及准备,状况已经来了。其实心急如焚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不如静下心来想解决的办法,也许冷静会让你更果断,想法更英明,解决问题更全面。有一颗遇事沉着的心境,也是件快乐的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希望学生心里能多一些,少一些烦恼。 4、《快乐的人》教学反思 我采用了让生活的实例始终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来解除学生对这一课题的陌生感:从身边的实例开始观察、分析,由自己了解的实例

化解陌生的课题;由物体的表象寻找出历史的味道;由同样的主题分析出不同的特点 5、《有人脸的器物》教学反思 在前面的艺课中,学生已经零零散散的掌握了捏、压、搓、挖、粘等艺造型基本方法,了解了泥条、泥球、泥板等艺造型的基本语言,所以在方法探究这一块,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欣赏,观察分析,主动探究出人脸装饰造型的适当方法,以及夸变形、美观实用的设计理念。另外,选取的这些人脸装饰的器物作品,除了人脸装饰方法各异外,器物的造型方法也各不相同,涉及泥条盘筑、泥板拼接、捏塑造型、泥板卷曲以及综合成型等多种,这对学生后面的创作思路也有着必要的提醒和暗示的作用,不同成型方式的器物与脸部的装饰方式也有一定的关联。 6、《巧用对称形》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领会到一节成功的好课一定要让学生“异步运行”,既给“腿长”的学生放行,使他们能在班级的“方阵”中超前领跑,又给“腿短”的学生提供相应的教学设计,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本课教学让学生通过设计、制作、运用对称形,感受对称形的形式美感,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愿望,提高学生对生活物品和环境的美化能力。学生能认真观察这些信息资源,感受、感悟对称的美。 7、《生命之源——水》教学反思 本课的重点是在欣赏与水有关的美术作品中理解水对人类的重要性。

一年级上册数学《有几瓶牛奶》教案

年级上册数学《有几瓶牛奶》教案说课稿在语言表述上,既要把问题论述清楚,又切忌过长, 避免陈词滥调,泛泛而谈,力求言简意赅,文词准确,语言针对性强。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希望大家喜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 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借助摆小棒,拨计数器的直观操作活动,初 步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理解“凑”的计算策略和进位的计 算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具体的计算中,养成认真仔细的良 好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 教学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准备: CAI课件,小棒。 教法运用:

合作探究法、创设情境学法指导: 分小组合作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检查预习)创设情境:有几瓶牛奶星期天,笑笑家来了几位好朋友, 妈妈买回2箱饮料招待他 们,小客人走后,笑笑帮妈妈一起清理房间(出示挂图)。看着箱子里的饮料,笑笑想起了一个数学问题,你能猜出她在想什么问题?(现在一共有几瓶饮料?)学生自主思考,并与同桌交流讨论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情景讨论 、初学新课 (初步探究)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把你的想法和小 组的同学说一说,每一组请一个同学汇报你们的想法。 根据这个问题请你能列一道算式吗?怎么列? 9+5= 你能说说9加5可以怎样算吗?(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算法。)可结合学生的回答,可以指出 凑成10来算的方法叫做“凑十法”。 观察小结:“凑十法”就是把没有学过的9加几变成已经学

过的10加几来计算。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汇报。学生按照书上的提示活动讨论 能出现不同的说法) (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算法。)可结合学生的回答,可以指出 凑成10来算的方法叫做“凑十法”。 学生动手操作。出示具体的情景图,让学生明确知道怎么 列式,了解本节课的知识点。 更直观的认识看图列式的方法。 三、引导释疑 (合作学习)做一做,说一说。 1、“9+3=”可以怎样算,你能用小棒摆出你的算法吗?自己 想好后,摆给小组同学看,并说说你的想法。 请学生汇报,在书上圈一圈,说一说。 2、请学生自己摆一摆,算算“ 6+9=?' 观察书上的图,圈一圈并填出得 数。 并问学生:虚线框是做什么的3、圈一圈,算一算。 请你也用圈一圈的方法,算一算练一练的第一题。 请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想法,拆大数或 拆小数都可以。 学生在开展观察周围的活动时,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在分

有几瓶牛奶教学课件

有几瓶牛奶教学课件 有几瓶牛奶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有几瓶牛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方法,初步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能处理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 2.通过实际地动手操作,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凑十”的计算方法。 3.通过合作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识。 〖教材分析〗 “有几瓶牛奶”(9加几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节课,是学生学习进位加法的基础。教材共分三次活动进行:第一次活动是对生活情境的观察、思考,提出数学问题,列出加法算式;第二次活动通过摆小棒(或图形)探索“9+5”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特别是“凑十”时,可以拆5凑9,也可以拆9凑5;第三次活动通过“试一试”两道加法算式,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教材利用学生非常熟悉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由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不同就会产生计算方法的多样性,这样安排,有利于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学生已经有了一些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的经验,并且,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会计算10以内加减法。教师在教学时应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经过独立思考,互相交流算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多样性。 [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讲解法谈话法 学习方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小黑板 [教学时间]35分钟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今天是淘气的生日,好朋友们都来给她开庆祝会,他们有送蛋糕的,有送鲜花的。笑笑提来了牛奶,以示庆贺。数一数,有几瓶。看着笑笑的礼物,两手空空的飞飞觉得很不好意思,她赶紧跑回家,把家里所有的牛奶都提来了,小朋友,你们数数看,她提了几瓶牛奶?(电脑演示情境) 生:(齐)1瓶、2瓶、3瓶、4瓶、5瓶。 师:淘气看着笑笑和飞飞提来的礼物,高兴地数了起来。(画面定格) (评析将学生喜欢的事情编成故事。借助故事,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到十分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

四年级第十七课《画家凡高》教学反思

四年级第十七课《画家凡·高》教学反思 四年级第十七课《画家凡·高》教学反思 《画家凡·高》一课是以启发学生情感创造为突破口,力争深层次地理解凡高的作品,让学生认识并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并不神秘,而都是表现艺术家的某种创作意图,而这种意图又都是有现实的依据。走入凡高的艺术世界,作品中处处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会深深地感动着我们每一个欣赏者。然而让四年级的小学生去深入感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让学生在感悟凡高作品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学习感受他对艺术热情、执着、勤奋创新的精神。 在欣赏凡高作品时,我分不同的时期向学生展示凡高的作品,引导学生了解他的绘画风格及知道如何对一名画家进行专题研究和学习,这时在学生已初步了解凡高生平的基础上向他们介绍此画的创作背景。通过让他们理解凡高的悲剧人生和他对生命力的渴求,以及追求自我精神的表现,来全面阅读凡高的作品。 在学习过程中,我试图让学生从欣赏——描述——分析——评价——四个层面,由感性到理性逐渐上升,并能由此形成一定的自主的鉴赏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我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资料,能动地获取知识,深入的思考问题,从内容、

色彩,笔触等美术形式上感悟分析,让学生逐渐理解凡高的艺术追求及艺术价值。 本节课的内容设置安排对“营造氛围”这一点进行了一番思考和探究,根据前面学生对凡高生平的初步了解及对不同时期作品的欣赏,学生对凡高有了大体的认识,但在情感方面却并没有完全置身于凡高的世界,体会不够深刻。因此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根据凡高的不同创作时期,利用此前没有欣赏的其他作品的展示,利用音效及教师语言创设情景,营造一种或悲凉,或激情或愤怒的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更容易体会凡高那种对艺术的执着与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以及那悲惨痛苦的一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情感交流。

最新四年级上人美版教学反思

1、《四季的色彩》 《四季的色彩》一课,虽然学生对颜色并不陌生,但对色彩的调配和变化规律却不了解,而且因为学生第一次接触水粉颜料,可以说对每一种物品和色彩都充满了好奇,于是我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去自主实践,探索发现。学生在自主实践中体验着学习的乐趣,并久久回味。看到学生这样快乐,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让我们所谓权威的说教代替了学生的直观体验,扼杀了学生探索的自由,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2、《生活中的暖色》教学反思 色彩的冷暖感觉是人在生活实践实践中联想产生的,如:红橙黄使人联想到了火炉,太阳……而蓝色紫色又使人联想到了大海夜空森林……生活中充满了由冷暖色组成的色彩。在学习这课时,我收集了很多不同色调的生活中的图片让学生欣赏,让他们找找图中的色彩,说说自己的感受,初步感知不同的色调。其中一幅作品表现的是厨房,整个画面表现的是一幅暖暖的橘红色,一看使人感受到一种家的温馨。其中一个同学说:“看到这幅画我仿佛看到了妈妈忙碌的身影,可口的饭菜,红色橘黄色使我感到很温暖,家的温暖。我喜欢这样的色彩。”可见色彩给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使我想到学校家庭等的色彩布置,也应多多考虑到儿童的心理特点。教学中不应该以灌输知识为重,而是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着眼于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到解决问题。 3.《生活中产冷色》 在作业中,发现他们对于水粉颜料的使用还尚不成熟,容易使画面过脏,产生的原因主要是颜料的水过多。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加强学生对水粉的把握,讲授“水粉画”的绘画过程。观看一些“水粉画”的视频。 学习美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从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习惯对教学内容重新组织,加强学生对课程的认同感。通过长久而不间断的鼓励、诱导,才有可能使学生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浓厚兴趣,并能长久的保持下去。 4《在快乐的节日里》 这节课讲完后虽然效果很好,但还是发现自己有很多的不足,欣赏作品的时候,在色彩上运笔方面介绍的少,学生在这方面的认识不够,教学用的光碟也没有很好的利用上,制作步骤上要是边演示边讲解就更好了,让学生能直观的看到,在制作上就能很快的掌握技巧了。通过这次活动使我受益匪浅,以前只是会制作幻灯片,没有利用到课堂上,上面是自己的一些体会,再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探讨研究, 9、《猜猜我是谁》教学反思 在上课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往往把头发上的线画成直线。这里我非常注意引导学生从观察入手,观察头发上线的曲直,并引导学生明确头部是近似球体,在演示时,也十分注意提醒学生注意如何用线条来表现。学生在画脖子和肩膀时,常常不注意观察,往往把脖子画得直直的,细细的,肩膀画得很窄,教学中我也十分主易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另外,学生在小组组织画面时,不大注意人物的高低变化,还有的学生把人物画得过高,在画面上感觉是半个身子,教学中要加以提示,以免影响作业效果。 10、《自行车局部写生》 美术课,我组织学生在校园里画自行车,同学们兴致勃勃;我让学生根据自行车画一幅写生作品,并且讲解了有关写生的注意事项,同学面面相视,片刻后就接受,并投入进去,

最新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范文《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最新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范文《20以内的退位减法》 通过实际操作理解算理,学会“破+法”“连减法”,掌握“想加算减法”,感悟算法的多样性.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一年级数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优秀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一年级数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优秀教案一 教学课题: 十几减8. 教学内容: 教材第13页例2、做一做及练习三1、2题.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8. 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 重点难点: 掌握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常用的“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 8+3= 9+5= 7+6= 8+5= 7+4= 9+2= 9+8= 8+7= 2、看卡片,说出( )里应填多少. 9+( )=16 8+( )=13 9+( )=15 8+( )=17 3、12-9=3,说一说想的过程. 二、探究新知,展示交流 1、出示例2. (1)观察画面,理解图意,复述画面内容. 一共有12个风车,我们要买8个,还剩几个? (2)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3)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4)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列出算式. 12-8=4 [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 10 - 8 =2 8 + 4 = 12 2 + 2 = 4 12 – 8 = 4 (5)小结:刚才大家动脑筋想出了几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很好.其中第一种方法比较快,它采用的是“想加算减”的思考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也可以采用这种思考方法. 2、补充练习:摆一摆,算一算. 让学生在书桌上摆出8个红圆片,再摆出5个黄圆片,然后再摆上大圆圈.提问 (1)这种摆法表示什么意思?(8个红圆片,5个黄圆片,一共有13个圆片.) (2)再用虚线套住7个红圆片,这种摆法又表示什么意思?该怎样列式?(13—8=5或13—5=8)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让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 三、检测与反馈 1、完成P13页的“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巩固破十法)] 2、完成P15页“做一做”的第二题.计算并说出上下两行之间的关系?(巩固“想加法算减法”) 3、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十几减8 12-8 = 10-8 = 2 8 + 4 = 12 2 + 2 = 4 12–8 =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有了十几减9一课作基础,学习十几减8就减低了难度.孩子们在探究算法的过程中,圈一圈,摆一摆,从而使学生建立了减法的模型.为今后学习解决问题打下了基础.个别同学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有待提高,平时要加强口算训练. 小学一年级数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优秀教案二 教学课题: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有几瓶牛奶教案

有几瓶牛奶 设计者:大连市甘井子区周水子小学金悦萍任丽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72-73页 教学目标:● 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掌握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体会算法的多样性。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 在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生活中离不开数学。 重点、难点:理解并掌握加法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具准备:牛奶瓶14个,磁板小棒,课件。 教学过程: 一、有趣动画,激趣导入 1、导语:小朋友,刚才你听到的是什么歌曲啊?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动画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就象一对好朋友快乐的生活在一起,今天在他们之间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2、课件演示动画。(大头儿子去商店买奶的过程。) 妈:大头儿子,家里没有牛奶了了,下楼买两盒吧. 儿:买牛奶啊,没问题,走喽. (来到商店) 儿:阿姨,我买两盒牛奶. 阿姨:对不起,小朋友,没有两整盒了,只剩下这么多了. 儿:恩?这盒有9瓶牛奶,这一盒只剩下5瓶了. (设计意图:开课由动画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的情节安

排,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 二、自主探索,感悟新知 1、师:看着这些牛奶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 生:一箱剩5瓶、一箱剩9瓶,商店里一共剩下几瓶牛奶呢? 师:你能列出算式吗? 生:9+5=14 师:说的对吗?你怎么知道等于14的呢?请小朋友用你手中的牛奶图边摆边说一说。 2、生汇报(到前面利用师的牛奶瓶边演示边说) (1)生:用数的方法,9、10、11、12、13、14。 (2) 生:从这里(5瓶的盒里)拿出一瓶,放到这个盒子里,加上这盒的9瓶就是10瓶了。再与剩下的4瓶和起来就等于14。(师板书: 9+5=14) (3)生:从9瓶的盒子里拿出5瓶,放到5瓶的盒子里。10瓶加上剩下的4瓶就是14。(师板书:9+5=14) 3、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4、小结:我们在计算9+5的时候,可以一根一根接着往下数;也可以从5里先拿出一个1与9相加,凑成10,再用10+4就等于14;还可以从9里先拿出一个5与5相加,凑成10,10+4=14。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想一想,得到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学生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鼓励算法多样化。)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学反思.doc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学反思 四年级上册美术反思2009-11-13 08:46:29 "1176评论0 「、:火中小订阅 美术的节奏教学反 节奏是构成美术作品形式美的重要因素,在生活中的应用也很广泛。通过学习美术的节奏,让学生观察、体验美术节奏的特殊美感,并尝试通过绘仙I、剪贴的形式表现简单的?方迎续纹样和四方连续纹样,培养学生设计和感受美的能力。教学中,我通过玩音乐节奏游戏、变美术节奏图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作品,结介“知识窗”和教师的讲解,从血理解美术节奏的概念,厂解各种不同的变化形式。学生在欣赏各类美术作品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到美术节奏的关。所以在进行剪贴、绘湎创作时,学生都能较好的表现出a己喜爱的纹样内容和排列组合规律,创作出丰富的方连续纹样和四方连续纹样作品。但是对美术节奏在生活中的应用上,学生还缺少细心的观察和发现,教师也没有及时的展示和引导,使所学内容没能与生活很好的结合起来,是一个小缺憾。 《变一变》课后反思 推荐 本课学习要求让学生用自」的照片或风景照或图片,切成长条后排列,产生变形的效果。让学生准备一些报纸上的彩色照片或旧挂历纸来制作。 裁升纸条的排列方法可以按纸条的顺序相隔一定的距离排列,也可以将纸条按顺序分单、双号排列成2幅类似的作品。从完成的作品看,学生裁纸条上仔■ ?定难度,大多数纸条裁得歪氽扭扭还有毛边,排列及粘贴都做得还不够好,最后画面的效果优秀的寥寥无几。 实际上这就是一节构成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形式美感。如果都做的歪歪扭扭,就谈不上美了,针对这种情况,我想出了一系列的措施: 1、首先把图片翻过来,在背面打成间距一匝米的格了。然后把何个格了编号1、 2、 3、 4、 5、... 2、在图画本上画?一个淡淡坐标轴,再画出每个轴的平行线。如果是横排的线条就在丫轴以及平行线上画点° 1厘米点…个点,然后0.5厘米点一个点。(0.5厘米是纸条的间距)然后用铅笔把点连成淡淡的线(也就是x轴的平行线)。 3、把纸条按序弓沿若坐标轴和坐标轴上的平行线以o.5 jui米的间距粘在本r-.i-.o 说实话,挺麻烦的,也真难为这些孩子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还是差一点,不过通过我的俨格要求”, 收效还是不错的。 色彩的对比》教学反思 作者:宋黎辉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774更新时间:2008-12-19

小学一年级数学《有几瓶牛奶》最新教学说课稿

小学一年级数学《有几瓶牛奶》最新教学说课稿有几瓶牛奶”是9加几的进位加法,是初步进行加法的计算方法,是本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也是今后学生学习100以内数的加减的基础前提。以下是我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有几瓶牛奶说课稿3篇,希望分享给大家提供参考和借鉴。 小学一年级数学《有几瓶牛奶》说课稿一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一册《有几瓶牛奶》。下面我就从教材、学情、学法、教法、以及教学流程和板书设计等方面谈谈我的构思。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一册第七单元《加减二》第三节第一课时P79页和P80页相关练习。 《二》、教材分析 我对本课教学背景进行深入的分析:“有几瓶牛奶”的情景活动。“有几瓶牛奶”是9加几的进位加法,是初步进行加法的计算方法,是本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也是今后学生学习100以内数的加减的基础前提,教材提供的主题图是笑笑有两盒牛奶,一盒是9瓶,另一盒是5瓶的相关信息,主题图中已经说明了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瓶牛奶? 教材共分三次活动进行,第一次活动是根据生活情境的观察进行思考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列出加法算式,第二次活动,呈现学生解决这一问题的几种思考方

法,例如通过摆小棒探索“9+5”进行加法的多种方法,特别是“凑成十”时,可以拆5凑9,也可以拆9凑5,“凑成十”的方法,第三次活动通过“圈一圈,算一算”两道加法算式,用以前学过的方法或你喜欢方式来进行加法的算式计算,使学生练习参与面广,有利于学好这部分的知识。 《三》、确定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问题解决,使学生学会“9+?”的进位加法。初步感知计算方法的简便性。 2、能力目标: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理解和掌握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计算9加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学习的好习惯。 3、情感目标: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会与同学合作,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直观教学,让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凑十法”,能够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9加几”。 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正确表达“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与思维过程。 二、说学情 我班有65人,经过两个多月的常规培养和学习之后,大部分学生已经有了较好的学习习惯,有合作学习的意识,近段主要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大胆发言,并且通过家庭教育、幼儿教育、学前教育等。在一定的基础上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还没有系统的学习过,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学习了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