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全球视野宏观经济学整理答案

全球视野宏观经济学整理答案

全球视野宏观经济学整理答案
全球视野宏观经济学整理答案

第二章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1、是否记入GDP

a,记入GDP,这属于消费项目

b,不记入GDP,因为旧得楼房在建成的时候已经记入当年的GDP了。

c,记入GDP,对于电脑公司这是存货投资,而对于供应商而言这是存货的负投资,二者价值的差额构成供应商的利润,适用于用增加值法计算GDP

d,记入GDP,对于消费者是消费而交易商是存货的负投资,二者差额是交易商利润。

2、电视机厂倒闭

会使得GDP减少,从支出法看全国可以用于消费的电视机减少了;从增加值法观点看,电视机生产这一环节的增加值减少了。从收入法看,电视机厂所有者的红利,工人的工资等等生产要素的报酬都没有了。

3、折旧率提高

NDP=GDP-Depreciation GDP-NDP=Depreciation, As Depreciation increases, the gap between GDP and NDP becomes wider.

4、拉美债务

GNP=GDP+NFP( Net Factor Payment ) , Since Latin American countries suffered from high debts, their NFPs were actually negative, GDP>GNP

5、Critiques on GDP per capita

显然不是人均GDP越高就一定越好。按照书上的说法至少还要考虑三个因素:Price Level,贫富差距,环境等其他问题。当然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有些产出无法计算入GDP,例如家庭主妇的服务就没法计算进去。而不同国家地区、不同经济状况下" 留守妇女" 的比例是不同的,这也引起GDP反映真实产出产生偏离。

6、有关GDP的计算

有同学问第6题怎么做,下面是其答案:

a、P1Q1+P2Q2+P3Q3=GDP=500

b、设各个商品在物价指数中的权重分别为w1、w2、w3,

定义 w1=P1Q1/GNP w1=P2Q2/GNP w3=P3Q3/GNP

则物价指数PI定义为:PI=w1*P1'/P1+w2*P2'/P2+w3*P3'/P3

'表示下一期的数。

那么很容易知道第一期的物价指数就是100%。

c、将题设给出的数据带入公式就得到第二期的物价指数。

PI'=0.2*6/5+0.5*12/10+0.3*17/15=0.24+0.6+0.34=1.14

所以通货膨胀率为14%。

名义GDP'=P1'Q1'+P2'Q2'+P3'Q3'=126+324+187=637

实际 GDP''=GDP'/PI'=558.8

因此,经济的真实增长率为:(558.8-500)/500=11.75%

7、存量流量问题

a,收入是流量 b,财富存量 c,净要素支付流量 d,房屋价值存量

8、关于毛投资和净投资

由于下一期的资产等于本期资产减去折旧再加上总投资,于是显然毛投资(Gross Inverstment)大于零;净投资等于零。

9、现值计算

9、答:PV=50/(1+10%)+50/(1+10%)2+50/(1+10%)3=124$

PV’=50/(1+15%)+50/(1+15%)2+50/(1+15%)3=114$

PV’

10、预期重要性

重要性不言自明,具体文字材料的组织从书上找基本不会有太大问题。

这里举个和预期有关的例子:

大清早出门,带伞还是不带?It's a problem。如果因为前一天下雨/天晴,于是决定带伞/不带,就是静态预期,此所谓后知后觉;如果还综合考虑前一天天气状况和自己当时得预期情况,然后来做决定,就是适应性预期,此所谓有知有觉;若出门前特地打开电视或上网看看天气预报:近日降水概率xx% ,立即拿出个骰子来扔一下,可以称为理性预期,此所谓先知先觉;当然,也会有人像我一样------只要出门没大雨倾盆就坚决不带上那个累赘,这只能算是" 懒得预期" 了,此所谓不知不觉。

11、静态预期

适应性预期就是对下一期的预期的根据是上一期对本期的预期以及该预期产生的偏差。用公式表示就是:

静态预期就是这下一期的预期值等于本期的实际值,即:

显然时二者相同。即静态预期是适应性预期的特例。

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解答;------第三章:产量的决定,引入AD和AS

1、工人生产率提高

首先,利用图形进行分析,培训作为外生变量使MPL整体提高,从而劳动需求曲线向右上移动,从劳动供求图形可以得到结果:

劳动需求增加,均衡实际工资提高、总就业提高非自愿失业下降。

下面写一个简单的数学推导:

如果我们用作为培训变量(注意这个和书本上的不一样,书本上的泛指一切技术的进步,此处仅仅和劳动生产率有关)可以定义定义生产函数如下:

由企业利润最大化条件,得到企业的劳动需求函数:

劳动供给函数可以表示为:,一般假定实际工资的收入效应小于其替代效应,所以该函数的导数为正。

为方便后面推导,得到其反函数为,()

a,将表示劳动需求的隐函数:全微分:

由全微分形式的不变性,,其值大于零,也就意味着培训的增加将使得劳动需求增加

b,c, B,C两问涉及均衡工资和总就业,为配合d问,分实际工资完全弹性和完全无弹性来解答。

(i)工资完全弹性

利用作为桥梁,将和联立:

全微分:

最后得到了劳动变动量对于培训变动量的关系式。这是一个很复杂的式子,不过分析并不难,分子是正的,分母中两个算式前一个为正,减号后面那个为负,总和就为正。于是可以得到结论:培训使得总就业增加,再由3-3中后一部分可以得到

由于显然

(ii)实际工资完全无弹性

按照Keynesian School 的理论,工资合同使得短期内工资粘性,劳动者愿意在特定工资水平下提供任意数量的劳动供给,于是劳动供给曲线为一直线,用方程来表示如下:

全微分:

显然均衡工资不变前提下,培训使就业人数增加。另外对比实际工资弹性的情况,工资粘性的dL表达式分母比前者的小,就业人数增加得更多。

d,非自愿性失业会下降,而且在工资粘性前提下下降更多。

2、大西洋国......

实际工资被fixed在均衡以上,说明劳动力市场没有出清,供给大于需求。于是:

a,存在非自愿失业

b,市场本来就没有出清,总就业和生产都不会有影响,非自愿失业率将因为劳动力增加而提高

c,如果工资富有弹性,任何时候劳动力市场都达到均衡。外来工人将使得劳动供给曲线向外移动,从而使总就业增加,产量增加。非自愿失业为零。

3、供给曲线变化

Approach1------从图形上来分析:

C),L外生增加AS

说明:一:在凯派情形下,一般假定企业能招到其所需要的任意数量的工人,均衡劳动量就等于劳动需求,因此劳动供给的外生增加并不会影响到均衡劳动量,从而也不会影响到AS

二:有论坛上的朋友曾对极端凯派的情形有疑问,这里简单推导一下:

极端凯的假设前提:1,名义工资刚性,即W固定不变;2,MPL为常数,即

由厂商利润最大化有:

又所以技术进步下,变大,MPL变大,也要相应增大,由于W不变,所以p只能下降。

Approach2------数学推导:

按照书本中的函数表示方法我们有下述函数:

生产函数:

(极端凯恩斯条件下:MPL为定值,即)

企业决策:

劳动供给:

(凯恩斯条件下工资刚性,从而)

分情况讨论:

I-古典情形:

Step-1:为得到产出函数,先从企业决策和劳动供给函数得到均衡劳动量

Step-2:将均衡劳动量代入可以得到AS函数:

这就是课本上的AS函数:

Step-3:分析a~d问:

a,技术进步,由于,所以总供给增加 b,K减少:由于,所以总供给减少 c,愿意提供更多劳动,内生增加,从而总供给增加。 d,同a

II-基本凯恩斯:工资不变,恒定不变,,只要考虑

的影响。 a,b,d三问除了数量上不同外,和古典情形没有太大差别。 c,如前所述

III-极端凯恩斯:同上基本凯恩斯情形。

4,计算AS

名义工资弹性时:

a,这一问有点问题,结果不符合最大化利润条件,不过还是将就着做:

b,由于工资弹性,劳动市场出清,所以是古典

名义工资刚性时:

a,

b,凯恩斯。

5,劳动曲线

课本上直接分析消费和劳动的关系,为了和微观中类似的分析相一致,这里分析消费和休闲的关系。由于每天只有24小时,劳动和休闲此消彼长,这两种分析方法只是视角的不同,并无本质的区别。

消费量以真实产品来度量,于是休闲的价格就是实际工资,考虑最一般的情形:人们初始禀赋为其中为初始财富,表示人们能够用来工作和休闲的时间之和。

6、求价格产量

a,Y=C+I+G=45-5P,Qs=5+p,联立=>45-5p=5+p=>p=40/6,Y=70/6

b,Y=55-5p,Qs=5+p=>p=50/6,Y=80/6

c,Y=Q=10,于是a,p=7;b,p=9

7、当时是世界石油危机,原材料价格上涨,于是AS左移,此时如果提高G,IS右移,AD 右移,价格将上涨。

8,合同期越短,指数化程度越高,价格粘性越小,于是越接近古典情形,此时需求政策对产量的影响就比较小。

9、当时是需求不足,AD左移,因此产量下降,价格下降,此时应采取扩张的财政、货币政策,这也是凯恩斯学说的源泉。

10、在当期实际没有大的影响,只是需求的结构出现了变化,总的需求却没有大的变化,不

过在长期内,K增加,AS右移,产出增加,价格下降。增加,即实际工资也增加。

全球视角宏观经济学习题解答------第四章:消费和储蓄

1:GNP=NNP+Depr. NNP=NI+Indirect Tax NI=PI+公司利润-个人利息收入+etc.

PI=DPI+个人所得税 DPI=C+S

有了这个框架,可以得出各问的结论:

2、应该是合理的,因为人们的决策都是在其时间视界内对储蓄/借入的时间路径安排。

3、a,

b,设持久收入为Q,第k期收入为Q,可以得到:

此处为二期模型,n=2,经过计算可以得到,

c,设每期都消费C的数量,那么又有:,显然

C=

d,由于Q1

能消费Q1的数量。

4、这个题目很模棱两可,因为不知道具体的效用函数,没有办法得出确切的解答结果来。这里写一个仅供参考的分析框架:

以第二期为基准(benchmark),可以有:

第一期:收入 Q1,消费 C1,消费的"价格" P1=1+r

第二期:收入 Q2,消费 C2,消费的"价格" P2=1

由修正的Slutsky方程:

对于家庭一而言:对于家庭二而言:

所以是不是更有把握地认为:当r上升,P1随之上升时,家庭二财富的收入效应更大,从而更容易增加消费,减少储蓄呢?

5:一般而言商学院的学生预期持久收入会比较高,因此有更高的生活标准。

6:个人认为是否应该从以下方面分析:

如:金融体系的不健全性;政府为了征税,采取了过高的税收政策,对储蓄起到抑制;生活极度贫困,收入仅供维持最基本的生活。等

7、a,巨大的石油储量,提高了各期收入及人们对持久收入的预期,因此各期消费也随之提高,S变化不大。

b,暂时的positive shock,持久收入预期几乎无变化,消费几乎不变,而S增加幅度明显c,Q1,Q2同比例增长,C也随之增长,S变化不大。

8、这里借用第四题中的框架:

I:净贷方:

>0,因此的符号不定,所以无法确定r上升情况下其储蓄增加还是减少,但是他是否会减少储蓄乃至于变为净借方呢?

Proof

设:利率变化前为r,变化后为r',有r'>r

变化前的消费束:(C1,Q2+(Q1-C1)*(1+r)) 消费束终值Q1*(1+r)+Q2

变化后的消费束:(C1',Q2+(Q1-C1')*(1+r')) 消费束终值Q1*(1+r')+Q2

反证法:假设会变为净借方,有Q1-C1'<0

新消费束在原利率水平上是否能afford呢?

现值为:

即此消费束在利率变化前的利率水平上能够负担,显然不符合效用水平最优的要求,因此原命题不成立。

II:净借方:<0,因此<0,所以借款额会减少,有可能会变成贷方。

9、将企业投资作为家庭的财富之一,企业利润的短期增加不会改变个人财富的持久收入值,所以不会改变家庭总的私人总储蓄,唯一变化的是构成私人总储蓄的家庭储蓄和企业储蓄比例的改变。

10、主要是收入政策,即改变税收政策从而刺激储蓄。

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解答;------第五章:投资

1,

2、

(单位:万美元)期初资本存

折旧总投资净投资

第一年10000 1000 800 -200

第二年9800 980 1500 520

3、利润=产出减去资本折旧和投资的机会成本

F.O.C.:

a, d=0 此时I*=0;

b,d=.1 此时I*<0,取I*=0

4、MPK-d>r,有MPK>r+d,又由于MPK对于K是递减的,所以当前K小于最优化的K*,所以还没有达到最优资本存量。

ps:此处的利率应该是与该公司投资项目的风险相对应的资金的机会成本。

5、a),解答本题要假定家庭可以按照一个确定的利率进行借贷。此时投资水平只由MPK=r+d 来决定,所以此时A,B,两个家庭的投资决策是相同的,唯一不同的是,由于B更偏好于当前的消费,所以家庭B的C1要大于家庭A的C1。

b),由上问可以知道B家庭的C1相对较大,如果大到C1>Q1的程度,在不存在信贷配给限制的前提下,B家庭将借入以维持消费和投资,但是如果存在信贷配给限制,那么B家庭可能无法借到所需要的资金,此时投资必定受到影响,投资量比A少。

6、a),持久补贴将提高各期的投资。

b),暂时补贴将使今年及后年等的投资调整到明年,所以投资增加的幅度可能比较大。

c),如果持久补贴,今年的投资也会增加;暂时补贴的话今年投资将减少。

7需求波动大的情况下,为了使生产平稳且保证需求得到满足,需要更大的存货投资规模。8,投资的加速数模型认为资本存量和产出呈正比,且对最优资本存量的调整是一次完全的。调整成本模型则认为向最优资本的调整是一个过程,不会一次完成。

q理论则从公司市值与资产现值对比来确定是否应该增加投资,当然其前提是公司市值是对公司未来收益的有效的指标,显然我国股市不符合这个条件。

9可能比较难,利润下降,公司的风险增大(评级也可能随之下降),只有支付更高的利息才有可能借到钱;但是信贷配给下这一点无法做到。

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解答;------第六章:储蓄、投资与经常项目

1,在忽略国家风险前提下,倘若国内国外利率不相同,自由流动的资本必定流向利率较高的市场,引起资金供求的变化,最终一定达到内外的利率相等。

2、一般而言,从整个时间视界来看,一国的经常项目之和应该为零。这里考虑当前和未来两期:当前CA盈余,那么在下一期CA要赤字,因此未来的储蓄减少,消费将增加。

3、美国消费过度,储蓄严重不足,贸易持续较大的赤字,经常项目持续的赤字导致对外债务增多。

4、经常项目=贸易项目+服务项目而CA盈余又导致国际资产的增长。

5、 a),净债权国,国际资产升值,NIIP增长

b),初始CA=0,因为国际资产增值,由CA=TB+rB0,则CA增加。

c),又由CA=S-I,依照题意,S不变,则I将减少。

6,在题干中提及的该利率水平r上,S曲线将向左弯曲,从而CA曲线在r这一水平上,形状要取决于S-I中二者力量的对比。

7,

8, a),CA=0, I=50-r=S=4r => r=10,I=S=40

b),开放小国:

r=r*=8, I=50-r=42, S=8*4=32 => CA=S-I=-10

r=r*=12 I=50-r=38, S=12*4=48 => CA=S-I=10

c),依样画瓢就可以了。

9, a),由两期预算约束柯得到:

b), 第一期:NX1=Q1-C1=-20; CA1=NX1=-20

第二期:NX2=Q2-C2=150-128=22; CA2=NX2+rB1=22-20*0.1=20

10,如果借款太多,国家还款风险将增大,最终债权人将严重怀疑还款能力。

11,按照书本上的图,

第一期:本国CA=S-I,赤字,外国CA*=S*-I*,盈余

那么第二期:本国CA=S-I,盈余,外国CA*=S*-I*,赤字

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解答;------第七章:政府部门

1

2

2,明年减税,预期明年的收入将上升,所以今年内消费增加,储蓄下降,由CA=S-I,经常项目盈余减少,赤字增大。

3,税收筹资增加暂时的增加,不会影响私人消费,储蓄减少,S曲线左移,由CA=S-I, 开放小国条件:r=r*,I不会变化,只是CA赤字

封闭经济条件:r会上升,从而会挤出I

开放大国条件:r也会上升、CA也会赤字。幅度都比上述两个条件小

4,G增加,如果是暂时的,人们消费不会由太大调整,于是储蓄减少,S曲线左移,与筹资方法无关

i,开放小国情形下, I不变,CA=S-I赤字增大。

ii,大国情形,r*上升,CA赤字,但幅度相对较小。

如果是持久的,人们消费将随之调整,储蓄变化情况不定,可能储蓄不变,这种情形下经常项目无影响。

5,李嘉图等价认为在某一确定的时间视界中,政府支出、税收、借款等时间路径的变化不会影响税收的现值,从而不影响人们持久收入,于是C也不变,变化的只是私人储蓄,所以CA=S-I也要随之变化。

6,按照题意,在第二期末家庭不会有债权/债务剩余,而政府部门则可以剩余债务余额。为了更好地解答这个问题,我做了个xls文件,调整文件中的相关参数就可以得到各问的解了点击下载

7,紧缩措施是痛苦的,一党政府能更好的应对其他人对该政策的反对。

8,优点貌似是能够不对个人工作、投资的决策造成边际影响,不产生扭曲;但缺点是税基难以确定。

9,经济萧条时税收减少,政府支出和转移支付增加,政府赤字增加(负储蓄),如果私人储蓄和投资都不变,那么国民储蓄减少,CA=S-I减少,经常项目赤字,(当然经济繁荣时恰好相反)这一结论和私人储蓄及投资决策相关。例如,如果经济萧条时,人们对未来感到前途渺茫,于是增加私人储蓄,减少投资,此时CA的情形无法确定,甚至有可能盈余。10,为使税率平稳,宜借款筹资。

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解答;------第八章:

1,当然不是,不然把可可豆" 存" 在土里,到时候就可以收获n多的" 利息"

2,传统的M1将急剧减少。这样的情形下应该将储蓄账户归入M1。

3,债券A:i=0.10,r=i-

债券B:r=0.05

当=0.02时,债券A,r=0.08

当=0.08时,债券A,r=0.02 瑞士通胀低,巴西比较高。

4,a)持有货币机会成本现值:

b)按照凯派的理论,持有货币的三大需求:交易动机,预防性动机和投机动机。

5,如果不存在"货币幻觉" ,那么家庭将持有特定数量的实际货币余额(与i,Q有关,而与P无关),那么价格水平的提高,名义货币需求也提高。

6,BT模型的分析框架:设:收入为Y,名义利率i,每次交易成本为Pb,平均持有的货币余额为M,对持有货币的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最优化有:

a),M=

b),n=

c),M=125;n=4

d),M=100/1.2;n=6

7,

由第六题的分析框架,且名义收入为PQ,有

两边取对数,全微分,有

a),M增加比例为2.5%

b),M增加比例为5%

c),M不增加,因此M/Q比例下降10%

8,名义利率不变,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不变,如果P也不变,那么实际货币持有也不会变9,通货膨胀高的国家,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高,人们更倾向于将钱早一点花出去,所以周转率比较高。

10,技术进步导致V增大。由于货币主义者认为V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值。所以" 消失的货币" 这一实证不利于货币主义者的学说。

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解答;------第九章:货币供给过程

1,按书中的例子,最主要资产有:国债、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对金融机构贷款等;最主要负债:流通中货币如果可兑换成黄金,那么央行要时刻准备将货币兑换黄金,那么黄金储备将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

2,假设利率为i,现值为

当i=0.10时,现值为=

当i=0.15时,现值为=

3,

4,资本控制下贸易顺差增加货币供给,央行为了冲销顺差,一般会在公开市场卖出8亿美元的国库券。

5,a),货币乘数:m=(1+0.25)/(0.2+0.25)=

b),由M1=m*Mh,可得要增加基础货币供给的量为:

c),此时的货币乘数为:m=(1+0.25)/(0.1+0.25)=;需要增加的基础货币量为:

0.56 可以发现,储备率下降会使得货币乘数增加,从而提高央行干预货币供给的能力。6,不对,错误在于,提高了商业资金短缺时获得融资的成本增加,使得商行倾向于提高超额准备金率。

7,为了更稳定的控制货币供给,一个重要的前提是货币乘数稳定。

8,a),b),财政赤字融资的三大途径是发行债券、攫取通货膨胀税,消耗外汇储备。如果无法通过发行债券(例如发行债券过多,风险增大,无人购买)以及消耗外汇储备(外储已耗尽),那么只能通过赤字的货币化来融资。

9,由Md=Ms,计算可以得到p=2

画图:

10, i上升,提高了持有超额储备的机会成本,于是储备/存款比例会rd下降,即二者有如下关系:

而货币乘数:

又由于:M1=Mh*m, 显然 M1也和i成正相关的关系,于是货币供给曲线也就成了向左上倾斜了。

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解答;------第十章:货币、汇率和价格

1,区别在于央行是否主动介入外汇市场操作以使得汇率保持在一个预先设定的值或者区间范围。在浮动汇率下,央行是否愿意兑换货币别没有什么影响,所以可以十不可兑换货币(即央行不兑换)

2,对,被盯住国家并没有义务

3,石油平价更可能成立,不信每天看看关于国际油价的报道就可以了。如果要正式分析,可以从石油市场的全球化、石油运输的进步(大型油轮,降低运输成本),石油资源战略地位等等来分析。

4,a),如果PPP成立,无论是绝对购买力平价还是相对购买力平价,都有 (e,实际汇率,在购买力平价假设下为一确定的值,其中在绝对PPP下e=1)

那么有:本国价格提高比国外快,那么可得E将上升,即本币贬值。

b),名义汇率固定,那么将下降,实际汇率将升值。

5,a),假定有1美元的资产,分别投资美元和比索,比较到期时二者的美元价值:

显然投资比索收益更高。

b),利率平价的假设下,期末的汇率应该使得投资比索的美元价值等于投资美元的价值。设期末汇率为Et

6,a),币值低估,由PPP,本国价格上升,于是居民为维持实际货币余额,将卖出外国资产,增加名义货币余额,央行储备增加,

b),央行买入国内资产,将增加货币供给,国内利率有下降趋势,资本外流,央行持有储备下降。价格水平不变。

c),外国价格上升,由PPP,本国价格上升,同a)中原因,央行储备将增加。

d),外国利率上升,资本外流,央行储备减少。对价格似乎没影响。

e),预期未来汇率低估,由无套利条件,当前本币将低估,同a),

7,a),抛本国资产,减少货币供给,国内利率上升,资本流入,本币升值,E下降,由PPP ,国内价格下降。

b),外国价格上涨,国际贸易条件改善,CA盈余,资本外流,本币贬值。另由于本国MS、i=i*,Q都不变,那么由LM方程,本国p不变。

c),外国利率上升,资本外流or由利率平价,本币将贬值,再由PPP,国内价格上升。

8,信用卡得使用将减少实际货币需求,在价格不变得假设前提下也将减少名义货币需求。

9,外国价格上升,由PPP,国内价格上升,国内货币供给落后与需求,利率上升;又由于国外价格上升,贸易条件改善,CA盈余,储备增加。

10,对应的商品种类维持平价就可以了。

第十一章:通货膨胀:财政方面和货币方面

1,由PPP,,价格水平一次性变化和通货膨胀,汇率也将相应的发生变化,不过,如果时恶性通货膨胀,那么由于人们的恐慌和对本币的不信任,汇率将极度贬值,大家都试图将本币兑换成外币。

2固定汇率下通过央行融资赤字,最终消耗的是外汇储备,由计算可知,外汇储备每年要减少0.25亿美元,显然没法一直持续下去(当然,如果它像中国那样有1万多亿的外汇储备就另当别论了)外汇储备耗竭后,将有固定汇率转为浮动汇率,而且本币汇率将急剧贬值,由PPP价格上升,同时实际货币余额不变但是名义余额将上升。

3,通过低估,将能增加央行的外汇储备,来为赤字融资。

4,实际货币需求的增长为政府带来相当与GDP2%的铸币税,恰好融资赤字,所以外汇储备不会改变;通货膨胀率也为零。

5,a),假定货币周转率不变,通过赤字融资:

b),由PPP,

可得:

6,当居民对政府偿债能力由信心,愿意购买政府债券时通胀比较低,此时货币周转率不变当大家都不敢购买政府债券时,只有通过赤字货币化来融资,此时通货膨胀比较高,而货币周转速度会是名义利率的正函数。

7,通货膨胀率高于名义货币余额增长,说明实际货币余额下降货,此时铸币税将低于通膨胀

税(因为通货膨胀税是假定居民持有的实际货币余额不变)。

8,

9,好处是通货膨胀比较稳定,不好处是丧失了自主独立的货币政策和失去获得铸币税。10,如果是固定名义利率的贷款,随着通货膨胀上升,其实际利率将降低。

11,在历经多次通胀的国家中,相应的应对通货膨胀的制度比较健全(如工资、债务的指数化等),成本相对较低。

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解答;------第十二章:封闭经济中的宏观经济政策和产量决定

1,通过IS-LM框架,政府政策就可以影响AD(当然其中有些特殊情形)

在古典情形下,AS垂直,此时经济政策无法影响产出。

2,a),MPC增加将增大凯恩斯乘数(这里只讨论投资乘数)

b),变化更敏感,乘数也增大

数学推导:

c),预期未来支出将抵消当前政府支出变化,那么居民将调整储蓄来适应这一变化,同时消费不会变化,乘数效应将受到阻抑。

3,设IS曲线函数为r=r(Y),

a),增大,,则减小,那么IS曲线更加平坦。

b),MPC增大,则IS更平坦

c),减小,则IS更陡峭

4,

恒定,设i=i(Y)为LM曲线函数,对Y导。

a),增大,那么减小,曲线更平坦。

b),增大,曲线更平坦

6,

7,

a),政府支出的凯恩斯乘数为1/(1-MPC)=5

c),得出均衡Q=60,i=5。

d),由LM求AD曲线,有50=P*(Q-35)

e),此时IS:

古典情形:Q=60,依次代回IS,LM函数得到i=10,P=2.5

极端凯恩斯情形:p=2,依次代回LM,IS曲线可得,Q=65,i=7.5

8,为增加产出要采取扩张政策;而为了增加私人投资要降低利率,所以宜采取扩张的货币政策。

9,流动性陷阱情形下,货币需求对利率无限弹性;相反的就是接近货币主义情形。

10,为实现一定的产出水平

a),技术进步,AS右移,相应地要使得AD左移,即紧缩地货币/财政政策。

b),预期未来收入增加,C外生增加,IS右移,那么为了维持一定地产量,宜采取紧缩地财政、货币政策。

c),信用卡提高了V,那么货币需求外生下降,供给大于需求,LM右移,则应采取紧缩货币政策。

d),预期未来税收增加,那么消费外生下降,则IS左移,采取扩张的财政货币政策.

11,

长期合同,则工资粘性更强,更接近于凯恩斯情形,此时扩张财政政策更容易提高产出。

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解答;------第十三章: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政策:固定汇率的情况

1.由于技术进步以及当前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体化,资本流动的速度在一瞬间就可以完成,而国

际贸易还需要运输等时间。

这就使得制定经济政策时要充分考虑资本流动带来的短期影响,同时也不能忽视国际贸易带来的长期的影响

2.一价法则其实就是实际汇率为1的特殊情况,当实际汇率不能保持恒定时,一价法则就无法

成立了。

3.首先构建这个价格指数,设本国产品比例为,国内价格为,国外为,名义汇率为,

国内消费品价格指数

a.

b.

c.

d.

4.需要区分的是:总需求是国内和国外居民对国内产品的购买;吸收是国内居民对国内和国外

产品的购买

a.总需求增加,吸收不变

b.吸收不变,但是由于更多购买国外产品,所以总需求下降

c.吸收增加,同时由于总进口不变,国外情形不变(即出口也不变),所以总需求将

增加。

d.提高税收,同时吸收也下降,同时由于国外情形不变,总需求也。

5.政府支出减少,IS左移,i有下降趋势,资本外流,固定汇率下央行损失外汇储备,货币供

给减少,LM左移,最终利率维持在世界利率上不变,总需求减少;由于是固定汇率,卖出债券将使得央行持有的外汇储备进一步减少,不会冲抵政府支出减少。

6.国内外价格同比例提高,即相同的通货膨胀率,国际贸易条件不变,净出口不变,IS不会移

动;此时由于价格的上涨,居民持有的实际货币余额将下降,即LM左移,因此要抛出国外资产,央行持有的外汇储备将增加,从而增加名义货币供给,最终居民持有的实际货币余额维持在之前的水平上。

a.最初的反应是:世界利率提高,资本外流,LM左移、央行外汇储备减少;于是总需

求曲线要左移,但是之后由于AS的不同而各异:

i.古典情形:但是由于AS垂直,产出不变,价格下降,进一步引起IS右移(EP*/P

上升,从而净出口增加)以及LM右移(MS/P上升),最后IS,LM交与横轴

为潜在产出,纵轴为新的世界利率的均衡点上。由:

,i上升,最终的实际货币余额还是下降了,

ii.极端凯恩斯情形:AS水平,所以价格不变,产出下降,因为i上升了,Y又下降了,所以实际货币余额下降。

iii.基本凯恩斯情形:介于以上二者之间。

b.最初的反应:本国净出口上升,IS右移,利率有上升趋势,资本流入,央行外汇储

备增加,LM右移,AD右移。

i.古典情形:AS垂直,产出不变,价格上升,一方面减少净出口,IS左移,

另一方面又降低实际货币余额,LM左移,最终回到原均衡点,唯一不同的

是价格上升了。此时由:,i不变,所以实际货币

余额不变。

ii.极端凯恩斯情形:AS水平,价格不变,产出增加,上升,所以实际货币余额增加。

iii.基本凯恩斯情形:介于以上二者之间。

c.税收下降,IS右移,同时央行采取了扩张的货币政策,LM右移,但还没有结束,如

果IS,LM交点不在世界利率上,央行的外汇储备要发生变化,知道LM移动到与IS

交点恰好在世界利率水平上。所以外汇储备的变化要看货币供给增加相对于IS右移

的幅度,但可以肯定的是AD右移。

i.古典情形:AS垂直,产出不变,价格上升,净出口下降,IS左移,同时降

低实际货币余额,LM左移,最后IS,LM交与原均衡点。因此实际货币余额

不会改变,

ii.极端凯恩斯情形:AS水平,价格不变,产出增加,于是实际货币余额:

增加,

iii.基本凯恩斯情形介于以上二者之间。

7.币值低估使本国产品更加便宜,扩大净出口,从而扩大AD,因此对于国际贸易占纵

需求比重更大的国家币值低估的作用更为明显。

8.

a.资本可以自由流动:国内利率不变,减税使得IS右移,从而资本流入,央行外

储增加,LM右移,产出上升,实际及名义货币余额都上升;但在长期内,AS

垂直,产出回到潜在产出,价格上升,IS及LM左移,名义货币余额和短期一致,

比减税前上升,但是实际货币余额和减税前相同。

b.资本不可自由流动:IS右移,但是LM不会移动,于是长期内吸收增加使得贸易

赤字,外汇储备下降,LM左移,最终均衡点位于高于世界利率、产出等于潜在

产出的点,实际及名义货币余额下降,

c.资本自由流动下,货币政策无效,央行储备减少,其他都不会变化。

d.资本控制,LM右移,短期内产出增加,利率下降,货币余额增加,但是长期内,

吸收的增加导致贸易赤字,央行外汇储备不断减少,LM左移,最终回到货币政

策前的均衡位置,货币余额不发生变化。

第十四章: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政策:弹性汇率的情况

1.固定汇率下,国内利率只要偏离了世界利率,那么资本流动就使得央行持有

的国际储备的变化,从而引起国内货币供给的变化,LM曲线内生移动。

弹性汇率下,国内利率只要偏离了世界利率,那么资本流动就使得汇率发生变化,从而通过影响净出口从而引起IS的内生移动。

2.开放小国经济货币扩张

a.国内利率趋于下降,资本流出,从而本币贬值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 一、为什么经济学家在判断经济福利时用真实GDP,而不用名义GDP 答:1.真实GDP按照不变的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名义GDP按照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 2.经济学家计算GDP的目的就是要衡量整个经济运行状况如何。由于真实GDP衡量经济中物品 与劳务的生产,所以,它反映了经济满足人们需要与欲望的能力。这样,真实GDP是比名义GDP 衡量经济福利更好的指标。 二、为什么一国的GDP多是人们所希望的举出一个增加了GDP但并不是人们所希望的事情的例 子。 答:1.一国有高的GDP是人们所希望的,这是因为GDP指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一般而言,GDP是衡量经济福利的一个好指标。高的GDP意味着国民可以享用更多的商品和劳务。 2.但是GDP并不是衡量福利的唯一重要指标。对美好生活做出贡献的某些东西(如闲暇、环境 质量)并没有包括在GDP中,所以一国的GDP增加了并不意味着该国的GDP是人们所希望的。 例如,限制污染的法律实施将减少GDP,如果减少整治污染的法律,即使GDP会高些,但是污染会使社会福利下降。又例如,地震的发生通过增加清理、维修、重建费用的增加将提高GDP,但是地震会减少社会福利的,人人避而远之。 三、用货币数量论解释通货膨胀的原因 答:1.货币流通速度一直是较为稳定的。 2.由于货币流通速度稳定,所以当中央银行改变货币量(M)时,它就引起了名义产出价值(P*Y) 的同比例变动。 3.一个经济的物品与服务产量(Y)主要是由要素供给(劳动、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自然资 源)及可以得到的生产技术决定的,特别是由于货币是中性的,所以它并不影响产量。 4.在产量(Y)由要素供给和技术决定的情况下,当中央银行改变货币供给(M)并引起名义产 出价值(P*Y)发生同比例变动时,这些变动反映在物价水平(P)上。 5.因此,当中央银行迅速增加货币供给时,结果就是高通货膨胀率。 四、列出并解释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三个原因。 答:总需求曲线是表示物价水平和收入关系的曲线,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原因有一下三点: 1.庇谷的财富效应。较低的物价水平增加了家庭所持有的货币量的实际价值,使他们更富裕, 从而增加消费支出,总需求增加。 2.凯恩斯的利率效应。较低的物价水平,减少了家庭购买所需的货币量,当家庭把多余的货币 用于借贷时会使利率下降,从而刺激投资支出,总需求增加。 3.蒙代尔—弗莱明的汇率效应。较低的物价水平导致了较低的利率水平,投资者将把资金从国 内转移到国外投资,增加了外汇市场上的本币供给,使本币贬值,真实汇率的下降增加净出口,从而增加了总需求。 五、假设经济处于长期均衡。 a画出该经济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与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宏观经济学基本公式

字母定义: X:出口M:进口NX=X-M:净出口 C:消费I:投资G:政府购买性支出 To:全部税收收入,Tr:政府转移支付T政府净收入T=To-Tr 国内生产总值GDP:Y=C+I+G+NX 国内生产净值ND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Yd=Y-T 一、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1、两部门(消费者,企业) Y=C+I (支出) Y=C+S (收入)(总需求=总供给)I=S 投资=储蓄恒等式 2、三部门(消费者,企业,政府) Y=C+I+G (支出) Y=C+S+T (收入)I=S+T-G 3、四部门(消费者,企业,政府,国外部门) Y=C+I+G+(X-M) Y=C+S+T+Kr Kr:本国居民对外国人的转移支付 二、产品市场 消费函数: c=α+βyα:自发消费,β:边际消费倾向(MPC), y是可支配收入,Yd=Y-T 储蓄函数:s=y-c=y-(α+βy)= -α+(1-β)y (1-β):边际储蓄倾向(MPS) 1、两部门的收入函数 y=c+i;c=α+βy; 联解得:y=(α+i)/(1-β) 投资乘数:总投资增加时,收入的增量是投资增量的k倍,k为投资乘数,k=1/(1-β) 2、三部门的收入函数 y=c+i+g; c=α+βYd=α+β(y-t);联解得:y=(α+i+g-βt)/(1-β) Yd=y-t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kg=1/(1-β) 税收乘数:kt=-β/(1-β)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ktr=β/(1-β) 3、四部门的收入函数进口函数m=mo+ry ;出口函数x=Xo-ry y=1/(1-β+r)*(α+i+g-βt+βtr+x-mo) 对外贸易乘数:k=1/(1-β+r)

经济学原理第7版(曼昆)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

第23章 1.对于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2.国内生产总值(GDP ) 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通常是一年或一个季度(3个月);衡量的生产价值局限于一个国家的地理范围之内,不管是由本国的国民还是住在本国的外国人生产;只包括现期生产的物品,不包括过去生产的物品;生产并合法出售的所有东西;只包括最终物品的价值;包括有形的物品,也包括无形的劳务;使用市场价格。 3.GDP的四个组成部分是消费(C )、投资(I )、政府购买(G )和净出口(NX )。 (1)逍费是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2)投资是用于资本设备、存货和建筑物的支出,包括家庭用于购买新住房的支出 (3)政府购买包括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4)净出口等于外国对国内生产的物品的购买(出口)减国内对外国物品的购买(进口) 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之和 4.真实GDP和名义GDP 真实GDP :按不变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是用不变的基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生产的价值) 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反映产的产量的变动 名义GDP :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是用当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生产的价值) GDP平减指数 GDP平减指数是用名义GDP与真实GDP的比率乘以100计算的物价水平衡量指标 即GDP平减指数=(名义GDP/真实GDP)*100 通货膨胀率=[(第2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100 第24章

1 .消费物价指数CPI 答:指普通消费者购买的物品与服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指标。 即:CPI =(当年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基年一篮子的价格)*100 计算消费物价指数:固定篮子、找出价格、计算这一篮子东西的费用、选择基年并计算指数、计算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率:从前一个时期以来物价指数变动的百分比 通货膨胀率=[(第二年CPI-第一年CPI)/第一年CPI ]*100% 生产物价指数:企业所购买的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费用的衡量指标 衡量生活费用中的三个问题。(CPI高估了生活费用的增加) (1)替代倾向。CPI使用了一篮子固定不变的物品。 (2)新产品的引进。CPI基于固定不变的一篮子物品和服务,没反映出因引进新物品而引起的货币价值的增加。 (3 )无法衡量质量的变动。 GDP平减指数与CPI的差别: (1)GDP平减指数反映国内生产的所有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CPI反映消费者购买的所有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2)CPI比较的是固定的二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和基年这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GDP平减指数比较的是现期生产的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和基年同样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2.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矫正经济变量 今天美元的数量=T年美元的数量* (今天的物价水平/T年的物价水平) 指数化:根据法律或合同按照通货膨胀的影响对货币数量的自动调整 真实利率和名义利率 名义利率指通常公布的、未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校正的利率(货币数量) 真实利率指根据通货膨胀校正的利率(货币购买力) 真实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汇总

1.什么是投资乘数?为什么有乘数效应? 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最初投资增加(店主买玻璃)会引起相关部门收入与支出增加的连锁反应,从而使最后国民收入的增加量大于最初投资的增加量。这种过程被称为“乘数效应”。 2.我国消费不足的原因是什么?应采取什么措施刺激消费? 平均消费倾向是递减的,边际消费倾向也是递减的措施:财政政策:降低税费,提高工资、薪金所得的费用减除标准,困难群体从社保改革中得到更多关爱 3.分析投资和利率的关系? i=e-dr 投资由投资预期利润率和资本市场贷款利率决定,投资的预期利润率既定,投资与利率反向变动,贷款利率既定,投资与预期利润率同向变动。 4.什么是资本边际效率和投资边际效率? 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品的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它表明一个投资项目的收益应按何种比例增长才能达到预期的收益,因此,它也代表该项目的预期利润率。当利率下降时,如果每个企业都增加投资,资本品的价格会上涨,由于资本品价格上涨而被缩小了的资本边际效率被称为投资边际效率。 5.什么是IS曲线和LM曲线?如何推导? 6.IS曲线:符合产品市场均衡条件 ( i=s)的收入和利率之间函数关系的曲线。推导:产品市场均衡是指产品市场上总需求和总供给相等,均衡条件为:i=s LM曲线:满足货币市场均衡条件(L=M)的收入和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推导:货币市场均衡条件: m = L= L1+L2 = ky – h r 7.什么是货币需求函数?分析货币供求和利率的关系。 L= L1+L2=ky-hro 35\36PPT 8.IS曲线的斜率由什么决定? IS曲线在什么情况下移动? IS曲线的斜率取决于投资曲线和储蓄曲线的斜率。—1—C’/D 投资增加,收入增加, IS曲线向右移动,?y= ?i ? ki 储蓄增加,收入减少, IS曲线向左移动, ?y= ?s ? ki 政府支出增加,收入增加, IS曲线向右移动,?y= ?g ? kg 政府税收增加,收入减少, IS曲线向左移动。?y= ?T ? kt 9.LM曲线的斜率由什么决定? LM曲线在什么情况下移动? LM曲线的斜率取决于货币投机需求曲线和货币交易需求曲线的斜率。K/H (1)名义货币供给量变动使LM曲线发生同方向变动。因为在货币需求不变时,货币供给增加使利率下降,利率下降又刺激投资和消费,从而使国民收入增加,使LM曲线向右移动。 (2)价格水平的变动。价格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量减少, 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反之,价格水平下降,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 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 10.什么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是怎样实现的? IS曲线上的收入和利率组合实现了产品市场均衡,LM曲线上的收入和利率组合实现了货币市场均衡。IS曲线和LM曲线交点上的收入和利率组合实现了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书104 11.简述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凯恩斯如何解释经济危机的原因?60PPT 12.什么是财政政策效果?财政政策效果取决于那些因素? 财政政策效果指政府收支变化(变动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等),使IS曲线移动

宏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超全整理

第九章宏观经济的基本 指标及其衡量 第一节国内生产总值(GDP) 一、GDP的含义 GDP是指一定时期内在一国(或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第一,GDP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 第二,GDP衡量的是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中间产品和服务价值不计入GDP。 第三,GDP是一国(或地区)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第四,GDP衡量的是一定时间内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二、GDP的衡量 GDP的衡量:增值法、收入法、支出法 增值法:从生产角度衡量GDP的一种方法。 基本思想:通过加总经济中各个产业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来求得GDP核算值。 企业的增值=企业产出价值-企业购买中间产品价值 GDP =该国境内所有企业的增值之和 收入法:用要素收入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GDP的一种方法。 根据增值法,汽车零售商的增值就是汽车销售收入和批发成本的差额,这些差额必定会成为某些人的收入。包括:汽车零售商支付给销售人员和技工的工资、租金、贷款利息、利润。 这样,全部增值以工资、租金、利息和利润的形式出现在收入流中。 GDP =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支出法:通过衡量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支出来核算GDP的一种方法。 GDP = 消费 +投资+政府购买+ 净出口 GDP=C+I+G+NX 一国经济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角度可以划分为四个部门:家庭部门、企业部门、政府部

门、国际部门 家庭部门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出被称为消费支出,简称消费(C) 可分为三大部分: 耐用品消费支出:购买小汽车、电视机等 非耐用品消费支出:购买食品、服装等 劳务消费支出:医疗、教育、旅游等支出 企业部门的支出称为投资支出,简称投资(I) 投资是一定时期(如一年)增加到资本存量上的新的资本流量。资本存量指在经济中生产性资本的物质总量,包括厂房、设备和住宅等。资本存量的增加是投资的结果。 由于资本品的损耗造成的资本存量的减少成为折旧,为补偿或重新置换已消耗的资本进行的投资,称为重置投资。 使资本存量出现净增加的投资被定义为净投资: 净投资=当年年终资本存量-上年年终资本存量 总投资=净投资+折旧 总投资还可分为固定投资和存货投资 固定投资:对新厂房、机器设备和住宅的购买。 存货投资:指企业持有的存货价值的变化。 当年存货投资=当年年终存货价值-上年年终存货价值 政府部门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支出定义为政府购买(G)包括政府提供国防、修建道路、开办学校等。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但政府转移支付是对收入的再分配,并不直接用于交换产品和服务,所以不构成GDP的一部分。 国际部门,为衡量国际部门对一国产品和服务的支出,通常引入净出口(NX)=X-M 净出口定义为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差额。对国际部门而言,只有净出口应计入总支出。 三、名义GDP与实际GDP 名义GDP是用生产产品和服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是选定某一时期作为基期,然后以基期价格核算出的某年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大全及答案

五、简答 第一8 1.国内生产总值中是否包括了中间产品价值?29 答:GDP包括了中间产品价值,GDP是最终产品价值的总和,但最终产品价值中包括中间产品价值和新增价值两部分,从这个意义讲,中间产品的生产也纳入到GDP的核算体系中,统计实践虽然不直接统计中间产品价值,是为了避免重复计算。 2.购买一辆旧车的费用是否计入当年的GDP,为什么?29 答:购买一辆旧车的费用不计入当年的GDP。GDP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这里要指出是一定时期内生产的,而不是新售卖的价值。旧车一般认为不是新生产的,它的(即二手车)的价值在它是新车被售出时已经计入过GDP了。购买一辆旧车的费用不计入当年的GDP。 3.能否说某公司生产的汽车多卖掉一些时比少卖掉一些时GDP增加要多一些?29 答:不能。GDP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这里要指出是一定时期内生产的,而不是新售卖的价值。该公司对GDP创造的作用表现是看它在某年生产了多少汽车,而不是卖掉了多少汽车。多卖掉一些还是少卖掉一些,只会使存货投资多一些还是少一些,而不会使CDP生产发生变化。 4.简述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46 答:国内生产总值(又称GDP)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领土范围所有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总和。国民生产总值(又称GN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 两者的统计范围不同。GDP是按国土原则计算的,只要其经济活动是领土范围内,不管是本地居民还是外地居民都要计算在内;GNP是按国民原则计算的,只要是本地居民,不管生活在本地还是外地,其经济活动都要计算在内。 5.政府转移支付和购买普通股票的价值是否可以计入GDP,为什么?43 答:两者都不能计入GDP。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组织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的交换发生,因此不能计入GDP。购买股票只是一种产权转移活动,对个人而言是一种投资,但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活动,因此不能计入GDP。 6.为什么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DP?53 答:购买公司债券实际上是借钱给公司,公司从人们手中借到了钱作生产用,比如购买机器设备,就是提共了生产性服务,可被认为创造了价值,而已公司债券的利益可以看做资本这一要素提高生产性服务的报酬或收入,当然要计入GDP。 7.为什么人们从政府得到的公债利息不计入GDP?53 答:政府的公债利息被看做是转移支付,因为借的债不一定投入生产活动,而往往是用于弥补财政赤字。政府公债利息常常被看作是从纳税人身上取得的收入加以支付的,因而习惯上被看做是转移支付。 8.为什么新住宅的增加属于投资而不属于消费?为什么存货投资也要计入GDP之中?43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

GDP的核算方法 1.生产法,它是按“最终产品价值等于整个生产过程中全部价值增值之总和”的原理来核算国民收入的。用此方法和算时,各商品和劳务生产部门要把所使用的中间产品价值全部扣除,只核算本部门的增加值,然后将全社会所有部门的增加值加总。 2.收入法,它是将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分别所得到的工资、地租、利息和利润)在生产中的所得相加。GD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折旧+非公司企业业主收入。 3.支出法,就是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支出来计算GDP。 在低于充分就业经济中,为什么均衡收入水平随着总需求的变动而变动在收入的变动过程中,一般价格水平为什么常常保持不变 答:在低于充分就业的经济中,国民收入唯一地由总需求决定,与总需求同方向变动。如果总需求减少,部分产品卖不出去,企业的非计划存货投资就上升。为了减少非计划存货投资,将实际存货投资保持在意愿的水平上,厂商就会缩减生产,从而引起国民收入减少;如果总需求增加,产品供不应求,企业的计划存货投资就会减少。为了将存货投资保持在意愿的水平上,有关厂商就会扩大生产,从而引起国民收入增加。另外,在低于充分就业的经济中,社会资原尚未得到充分利用,资源供大于求。当社会总需求增加时,闲置的资源会逐渐得到利用,但资源的价格往往不上升,从而在产量增加的同时,产品的成本不变,进而价格保持不变。因而,国民收入可以随总需求的变动而变动,但一般价格水平可以保持不变。由于价格不变,经济主要是通过数量调节机制而不是价格调节机制的调整达到均衡。 人们对货币需求的动机有哪些 答: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动机有三种。一是货币的交易动机,指公众为应付正常的交易(即购买支出)而持有货币,产生于人们的收入和支出在时间上的间隔。二是预防动机,指公众为了应付非正常情况的交易而持有货币。它产生于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三是货币的投机动机,指为了避免由债券价格下跌所造成的损失,或者是为了在未来购买收益率高于当期的债券而持有货币。它产生于未来利率的不确定性。 需求曲线移动的原因有哪些 1.消费引起的移动。任何一个改变人们在任何一种物价水平时想消费多少的时间都会使总需求曲线移动。当人们更多的消费支出时,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当人们削减支出时,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2.投资引起的移动。在物价水平为既定时,任何一个改变企业投资数量的时间会使总需求曲线移动。当投资减少时,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反之则向右移动。 3.政府购买引起的移动。决策者移动总需求曲线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政府购买。当政府购买减少时,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反之则向右移动。 4.净出口引起的移动。当净出口减少时,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反之则向右移动。 引起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变量有哪些 一、长期 1.劳动引起的移动,劳动力的增加会提高充分就业时的GDP,使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如果劳动力减少,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2.资本引起的移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经济中机器、设备等资本存量的增加会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从而会增加物品与劳务的供给量,使之右移。相反,经济中资本存量的减少会降低劳动生产率,减少商品与劳务供给量,使之左移。 3.自然资源引起的移动。经济的生产取决于自然资源,包括土地、矿藏和天气。新矿藏的发现使之右移,使农业减产的气候变化使之左移。 4.技术进步引起的移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第五版)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第五版) 一、复习内容 1、基本知识 2、基本概念 3、基本理论 4、联系实际 二、习题类型 1、名词解释(五个,共15分) 2、单选题(十五个,共15分) 3、判断题(十个,共10分) 4、简答题(五个,共30分) 5、计算题(两个,共15分) 6、论述题(一个,15分,包括理论联系实际题) 三、各章应当掌握的内容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国内生产净值总投资重置投资GDP的平减指数实际GDP 简答:如何理解国内生产总值的内涵 简述核算国民收入的支出法和收入法。 政府转移支付和购买普通股票的价值是否可计入GDP,为什么? 为什么间接税要计入GDP 两个国家合并为一国,对GDP总和有什么影响。 写出五个基本的国民收入总量,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投资储蓄恒等式不意味着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 简述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对总支出影响有什么不同 什么是名义GDP和实际GDP ? 计算支出法计算GDP;计算政府预算赤字;计算进出口盈余; 计算储蓄额;课后计算13、14 论述什么是支出法,如何用支出法计算四部门经济的国内生产总值 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均衡产出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消费函数储蓄函数转移支付成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简答:简述凯恩斯定律及其内容。 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如何理解“节俭的悖论”。 什么是投资乘数?简述投资乘数的决定因素并写出其公式。 课后计算13、14 论述:按照凯恩斯的观点,增加储蓄与增加消费各对均衡收入有什么影响;结合中国的实际谈谈你的消费观。 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资本边际效率IS曲线流动偏好货币需求函数流动偏好陷阱LM曲线 简答:影响IS平移的因素有哪些 简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简述货币需求三种动机及货币需求函数? 什么是流动偏好陷阱? 简述满足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

宏观经济学单选简答大题

宏观经济学单选简答大题

————————————————————————————————作者: ————————————————————————————————日期:

宏观经济学试题库 第一单元 一、单项选择题 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 A、价格决定理论; B、工资决定理论;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汇率决定理论。 2、表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 )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C、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D、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3、GNP核算中的劳务包括( ) A、工人劳动; B、农民劳动; C、工程师劳动;D、保险业服务。 4、实际GDP等于()A、价格水平除以名义GDP; B、名义GDP除以价格水平; 5、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 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 6、从国民生产总值减下列项目成为国民生产净值( )A、折旧; B、原材料支出; C、直接税;D、间接 税。 6、从国民生产净值减下列项目在为国民收入()A、折旧; B、原材料支出; C、直接税;D、间接税。 二、简答题 1、比较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2、比较国民生产总值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3、为什么住房建筑支出作为投资支出的一部分? 4、假定A为B提供服务应得报酬400美元,B为A提供服务应得报酬300美元,AB商定相互抵消300美元,结果A 只收B100美元。应如何计入GNP? 第二单元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消费函数,引起消费增加的因素是() A、价格水平下降; B、收入增加; C、储蓄增加; D利率提高。 2、消费函数的斜率取决于() A、边际消费倾向; B、与可支配收入无关的消费总量; C、平均消费倾向; D、由于收入变化而引起的投资的总量。 3、在简单凯恩斯模型中,投资增加使储蓄() A、不变; B、增加; C、减少; D、不确定。 4、以下四种情况中,投资乘数最大的是() A、边际消费倾向为0.6; B、边际消费倾向为0.4; C、边际储蓄倾向为0.3;D、边际储蓄倾向为0.1。 5、假定某国经济目前的均衡收入为5500亿元,如果政府要把收入提高到6000亿元,在边际消费倾向等于0.9 的条件下,应增加政府支出()亿元。 A、10; B、30; C、50; D、500。 6、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可以预期,这将导致均衡GNP增加()。

宏观经济学基本公式word版本

精品文档 字母定义: X:出口M:进口NX=X-M:净出口 C:消费I:投资G:政府购买性支出 To:全部税收收入,Tr:政府转移支付T政府净收入T=To-Tr 国内生产总值GDP:Y=C+I+G+NX 国内生产净值ND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Yd=Y-T 一、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1、两部门(消费者,企业) Y=C+I (支出) Y=C+S (收入)(总需求=总供给)I=S 投资=储蓄恒等式 2、三部门(消费者,企业,政府) Y=C+I+G (支出) Y=C+S+T (收入)I=S+T-G 3、四部门(消费者,企业,政府,国外部门) Y=C+I+G+(X-M) Y=C+S+T+Kr Kr:本国居民对外国人的转移支付 二、产品市场 消费函数: c=α+βyα:自发消费,β:边际消费倾向(MPC), y是可支配收入,Yd=Y-T 储蓄函数:s=y-c=y-(α+βy)= -α+(1-β)y (1-β):边际储蓄倾向(MPS) 1、两部门的收入函数 y=c+i;c=α+βy; 联解得:y=(α+i)/(1-β) 投资乘数:总投资增加时,收入的增量是投资增量的k倍,k为投资乘数,k=1/(1-β) 2、三部门的收入函数 y=c+i+g; c=α+βYd=α+β(y-t);联解得:y=(α+i+g-βt)/(1-β) Yd=y-t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kg=1/(1-β) 税收乘数:kt=-β/(1-β)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ktr=β/(1-β) 3、四部门的收入函数进口函数m=mo+ry ;出口函数x=Xo-ry y=1/(1-β+r)*(α+i+g-βt+βtr+x-mo) 对外贸易乘数:k=1/(1-β+r) 三、货币市场 投资函数:i=e-dr e:自主投资,-dr,投资需求与利率有关,r,利率货币需求 两部门经济中: 1、货币需求 Y=(α+i)/(1-β)= (α+e-dr)/(1-β) r=(α+e)/d-(1-β)y/d IS曲线 2、货币供给 货币需求量L=(ky-hr)P P为价格指数m=ky-hr实际货币量 则有y=hr/k+m/k R=ky/h-m/h LM曲线 精品文档

曼昆宏观经济学笔记重点上课讲义

曼昆宏观经济学笔记 重点

第23章 一国收入的衡量—GDP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研究个别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研究整个经济,包括通货膨胀、失业率和经济增长。 一 GDP 1 定义:国内生产总值 (gross domestic product , GDP) 是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 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2 组成:GDP (用Y 代表)被分为四个组成部分:消费(C )、投资(I )、政府购买(G )、净出口(NX ): Y = C + I + G + NX 3 实际GDP 与名义GDP :实际GDP=名义GDP-通货膨胀率,衡量的是生产的变动,而不是物价的变动。 4 GDP 平减指数: 100?=GDP GDP GDP 实际名义平减指数,是经济学家用来检测经济平均物价水平,从而监测 通货膨胀率的一个重要指标。 (GDP deflator ) 5 GDP 与经济福利: ? 由于GDP 用市场价格来评价物品与劳务,它就没有把几乎所有在市场之外进行的活动的价值包 括进来,特别是,GDP 漏掉了在家庭中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价值。 ? GDP 没有包括的另一种东西是环境质量。 ? GDP 也没有涉及收入分配。 二 衡量收入的其他指标: ?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一国永久居民(称为国民)所赚到的总收入。它与GDP 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包括本国公民在国外赚到的收入,而不包括外国人在本国赚到的收入。 ? 国民生产净值(NNP):是一国居民的总收入(GNP)减折旧的消耗。 ? 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 第24章 生活费用的衡量—CPI 一 CPI 1 定义:消费物价指数 (consumer price index ,CPI) 是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的物品与劳务的总费用的衡量 标准 2 计算:定义篮子 → 找出价格 → 计算费用 → 选择基年并计算指数 → 计算通货膨胀率 消费者物价指数=基年一篮子的价格 格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价*100 1001122?-=CPI CPI CPI 年底年第年第年的通货膨胀率第 3 衡量生活费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替代倾向 新产品的引进 无法衡量的质量变动。 4 GDP 平减指数与消费者物价指数 差别1:GDP 平减指数反映了国内生产的所有物品与劳务的价格,而消费物价指数反交映了消费者购 买的所有物品与劳务的价格。 差别2:消费者物价指数是固定的一篮子,只是偶尔变动;而GDP deflator 则是现期价格,随时间变 化而不断变化。

宏观经济学简答与论述题及答案

简答题: 1,什么是自动稳定器?具有自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有哪些》 定义: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毋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财政制度的内在稳定机制:(1)税收的自动变化(2)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3)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它们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经济波动幅度,并无法消除经济波动。 ?税收的自动变化 经济过热国民收入上升税收自动上调通过乘数抑制经济(改善过热经济);反之则反。 ?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TR) 经济繁荣失业率下降 TR自动减少通过乘数抑制经济(改善过热经济);反之则反。 ?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不变价格) 经济过热农产品价格不变(若按照市场经济应该上升)农民收入下降消费下降抑制经济(改善过热经济);反之则反。 2,两个国家合并GDP有何变化? 3,3,什么是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有什么优缺点? 涵义:也称权衡性的财政政策,指为了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即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 补偿性财政政策:交替使用的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在实践中的制约因素: 1)、时滞:认识时滞、行动时滞和影响时滞。反对积极稳定政策论 2)、政策效果的不确定性:乘数难以准确确定、财政政策产生效果时需求可能发生了重大变化。 3)、挤出效应。 ——政府支出增加会引起私人消费或投资的减少。 原因:政府支出增加,会造成物价上涨,从而导致利率上升,投资减少;随着投资减少,人们的消费也会随之减少,挤出效应就产生了。 4,按照凯恩斯观点,增加储蓄对均衡收入会有什么影响?什么是节俭的悖论? 分析: C= a+by , s=-a+(1-b)y 增加储蓄会减少消费,消费减少有两种方式:a变小,储蓄线上移;b变小,储蓄线以A为圆心逆时针转动,这两者均会导致均衡收入下降。 增加储蓄或减少消费会通过减少总需求而导致国民收入减少,经 济萧条;反之,减少储蓄或增加消费会通过增加总需求而引起国民收 入增加,经济繁荣。 矛盾的推论:节制消费增加储蓄会增加个人财富,对个人是件好事,但由于会减少国民收入引起萧条,对整个经济来说是坏事;增加消费减少储蓄会减少个人财富,对个

宏观经济学相关公式

《宏观经济学》主要公式汇总 专题二 国民收入核算 一、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 1、支出法核算GDP ——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来计量GDP 。 GDP=C+I+G+(X-M), 即: GDP =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净出口 2、收入法核算GDP ——把企业为使用各种生产要素而向居民户支付的所有收入加总求和来衡量GDP 。 GDP=工资或薪金+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统计误差 二、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五个指标之间的关系 1、GDP -折旧=NDP (刺激投资时一般加速折旧,造成GDP 和GNP 差值增大) 2、NDP -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NI 3、NI -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及社会保险税+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PI 4、PI -个人所得税=DPI 三、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㈠、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 :Y C I Y C S C I C I S G D Y P S =+?? =+??+==+===?-从支出的角度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从收入的角总支出总产出度:国民收入储蓄投资恒等 ㈡、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 :() ,()[(] :)Y C I G Y C S T T C I I G G S T I S T G T G S Y C T =++?? =++??++==+++=++?-=--从支出的角度国内生产总值从收入的角度:国民收入表示政府净收入即表示政储蓄投资等府储蓄恒 ㈢、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 (),:()(:()() )r r r r Y C I G X M Y C S T K C I G X M I G X M S T K I S T G M C S T X K K Y =+++-?? =+++??+++-==++-=++=+--+?-++++即从支出的角度从收入的角度:储蓄投资恒等 投资和总储蓄(私人、政府和国外)相等 专题三 消费和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一节 均衡产出——最简单的经济关系 (GDP=NDP=NI=PI ) 一、均衡产出

宏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汇总)

一、名词解释。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在一个国家领土范围内,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P428 2.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P446 3.乘数: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的比例。P462 4.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P463 5.产品市场均衡:是指产品市场上供给与总需求相等。P486 6.IS曲线: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i=s,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因此这条曲线称为IS曲线。P487 7. 凯恩斯流动性偏好陷阱:凯恩斯认为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为了防范证券市场中的风险,将所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同时不论获得多少货币收入,都愿意持有在手中,这就是流动性陷阱。P495 8.LM曲线:满足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下的收入y与利率r的关系的曲线称为LM曲线。P500 9.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P517 10.货币政策:是指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P518 11.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如某一数量的公共支出)而对私人消费和投资的抵减。P523 12. 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P546 13.经济滞胀:又称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即大量失业和严重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情况。P572—576 14.通货膨胀:指一般物价水平在比较长的时间内以较高幅度持续上涨的一种经济现象。P612—616 15.菲利普斯曲线:反映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短期曲线表现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示在短期里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存在一种替代关系。长期曲线表现为一条垂直的曲线,表示在长期里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是一种独立的关系。P625—632 16.自发消费:与收入变动无关的消费。即使收入为0,也需要的消费。 17.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指一国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扩大。表现为GDP 或者人均GDP的增长。 18.中间产品:指购买后不是用于最终消费,而是用于转卖或进一步加工的商品和劳务。 19.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超过资本广化或人均储蓄在与补充原有资本折旧和配备新工人后)而导致人均资本上升的情况。 1.消费的决定:家庭的消费支出主要由什么因素决定? 答:主要由家庭的当年收入决定。某个家庭当年收入越高,其消费支出就会越大。这主要从消费函数c=a+by中可以看出。 其他影响因素还有:1、家庭财富拥有量,财富越多则当年的消费就越高。2、家庭成员一生中的总收入,一生中的总收入越大则任何一年的消费量都会增大。3、周围人群的消费水平,周围人群消费水平越高,则本家庭受影响越大,看齐的心理使得本家庭的当年消费越大。 2.平衡预算乘数在哪些情况下等于1? 答:平衡预算指政府预算收入等于预算支出。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平衡预算指政府支出G 来自于等量的税收T(即G=T)。政府支出G和税收T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作用可以通过乘数来反映。 在四部门经济中,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北京邮电大学

第一章 ●1.使用收入和支出法进行国民收入核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国民生产总值是以二定时间为条件的,即避免重复计算。(2)核算出的国民生产总值是以货币量表示的,因而有名义的和实际的国民生产之分。在理论分析中,核算的目的在于说明经济中生产量的大小,即商品和劳务的实际价值而,以当期价格测算的GNP要经过价格指数的折算:实际GNP二名义GNP/GNP折算亨作为GNP折算指数的通常是价格总水平 ◆2.国民收入核算的缺陷。:1.GDP不包括地下经济活动、非市场经济活动2.GDP不能反映人们福利的变动情况 3.进行国际比较的困难 4.人均水平掩盖了收入差距 5.环境保护 ◆3.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别与联系。:国民生产总值:指一国所有常住居民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GNP=GDP+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GDP+国外净要素收入国民生产总值:指一国所有常住居民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GNP=GDP+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GDP+国外净要素收入 ◆4.什么是增值法、支出法和收入法?三种方法所计算出的国民生产总值一致吗?如果不一致,应该怎么办?收入法: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相加。支出法:是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按照总产出等于总支出的恒等式,把一个国家在一年内购买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各项支出加在一起而得到的。从理论上说所得出的经过应该是完全一致的。其中支出法是最基本的方法,最后得出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数字应以它为准。如果其余两种方法计算得出的数字与支出法计算所得的数字不一致时,应按支出法计算所得的数字进行调整 收入法在实际核算中常有误差,因而要加上统计误差。 ◆5.国民收入中的基本总量共有几个?它们是什么?这些总量之间的关系如何?5个。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个人可支配收入DPI。GDP-折旧=NDP;NNP -间接税=NI;NI=NDP-间接税+政府对企业的补助;PI= NI -公司未分配利润-企业所得税+政府给居民户的转移支付+政府向居民支付的利息。PI -个人所得税=DPI=消费+储蓄;yd= c + s ◆6.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都属于政府支出,为什么计算国民收入的总需求时只计进政府购买而不包括政府转移支付: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都属于政府支出,为什么计算国民收入的总需求时只计进政府购买而不包括政府转移支付 第二章 ◆1、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不能。消费增量知识收入增量的一部分,所以边际消费倾向大于零小于1.但是总消费可以大于总收入,所以说平均消费可以大于1. ◆2.为什么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手中转给贫者将提高总收入水平?:他们的理由是,富者的消费倾向较低,储蓄倾向较高,而贫者的消费倾向较高(因为贫者收入低,为维持基本生活水平,他们的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重必然大于富者),因而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给贫者,可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倾向,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总消费支出水平,于是总产出或者说总收入水平就会随之提高。 ◆3.为什么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的绝对值大于政府税收乘数和政府转移支付乘数的绝对值?:税收并不直接影响总支出,它通过 改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来影响消费支出,再影响总支出。税收的变化与总支出的变化是反方向的。当税收增加时,人们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消费减少,总支出也减少。总支出的减少量数倍于税收的增加量,反之亦然。这个倍数就是税收乘数。由于税收并不直接影响总支出,而是要通过改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来影响消费支出,再影响总支出,因此税收乘数绝对值小于政府购买支出的绝对

宏观经济学 公式总结

《宏观经济学》公式总结 1 P21 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国在 一年内在本国领土范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暂住国外的本国公民的资本和劳务所创造的价值-暂住本国的外国公民的资本和劳务所创造的价值) 即:GNP=GDP+NFP 2 P22 国内生产净值NNP 。 即国民生产总值扣除折旧之后的产值。公式为 NNP=GNP-D 3 国民收入NI. 国民收入=国民生产净值-间接税 4 个人收入PI=国民收入-公司未分配 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金 5 个人可支配收入PDI=个人收入-个 人所得税+各种所得税 6 p23 价格指数=某一年度的名义变 量值/实际变量值 7 p25 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 A 支出法 GDP=C+I+G+NX (其中NX表示净出口) B p26 收入法 GDP=要素收入+间接税=工资+利息+利润+地租+间接税 C 增值法 GDP=各部门的增加值的和 8 p29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经济恒等式1)简单的两部门(只包括生产和消费)经济恒等式:C+S=Y=C+I 或 S=I 2)三部门的经济恒等式:政府的作用 I+G=S+T 即I=S+T-G。其中T-G是 政府的储蓄。T>G时,差额为预算盈余, T1)APC=C/Y 边际消费倾向MPC=ΔC/ΔYd 14平均储蓄倾向APS=S/Yd 边际储蓄倾向 MPS=ΔS/ΔYd =1-b 储蓄函数:S=Yd-C=-a+(1-b) Yd 15 p42 APC+ APS=S/Yd +C/Yd=1 MPS+MPC=ΔC/ΔYd+ΔS/ΔYd=1 16 p47使用消费函数Y=a+I/1-b 17储蓄函数Y=1/S(I-So)=(1/1-b)/(a+I) 18 p30投资乘数K=ΔY/ΔI=1/1-b 19 p31 Yd=Y-T+Tr 其中T表示税收,Tr转移支付 20 p52政府的收入来源于税收: A定量税收:T=To B.比例税T=To+tY 政府的支出:包括政府的购买支出G和 转移支付T. 21p52(1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均衡收入: Y=C+I+G I+G=S+T 得:C=a+bY=a+b(Y-T) 2)三部门收入决定模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