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传承好家风好家训精选征文5篇

传承好家风好家训精选征文5篇

传承好家风好家训精选征文5篇【一】

我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一直生长生活在海岛。当时我们屯是村子里的一个小自然屯,一共不到20户人家。我年幼时,父亲在县农渔业机械厂上班,母亲在家照顾几个子女和年迈的奶奶。父亲读过几年私塾,就算高小吧。小时候,父亲教导我们几个姐弟要诚实、正直,不沾染恶习。我母亲没有文化,但是对我教育感受最深的是:过日子要勤俭,要尽己力助人为乐。几十年过去了,父亲常说“家和万事兴呀”。

每一个家庭都有淳朴的家风,每一个家长都会以自己体悟出来的处世之道教育自己的孩子。家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空间,在孩子身上处处会烙有家风的印记,可以说,家风就是文化和道德的言传身教,是智慧和处事方略的潜移默化。

如今回想年幼时候的点点滴滴,不由的发现家长在平凡的生活中在我的心上播种下了许多美好的品德,也是家风的体现。记得小时候,由于家里孩子多,生活拮据,那时候小孩子只有过年才能穿上新衣服,然而我的很多衣服都是姐姐们穿后改给我的,在勤俭持家的母亲的影响下,我穿时也不嫌弃新旧,觉得干净利索就很好,勤俭的美德就此种在心中。

过年不但有漂亮衣服穿,而且只有这时才能吃上油条,炸萝卜丝丸子、炸化鱼,这是每年过年必备的“老三样”。每次吃饭的时候,母亲先给奶奶盛饭,奶奶动筷子了,我们才可以吃,奶奶总是把最好吃的让我先吃一口,她再吃,这充分体现了“尊老爱幼、孝敬长辈”的家风。母亲总是不厌其烦的教育我们一定要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吃饭时不能说不吃或不想吃什么菜,不剩饭、不浪费;要尊老爱幼,不能顶撞父母,从小养成懂礼貌的习惯;不说慌话,不爱占小便宜,做一个诚实的孩子……每到节日或者冬闲时节,村子里的人就聚在一起打扑克、打麻将,有时还有赌博的。父亲就告诫我们禁止参加赌博,赌博能造成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而且不准我吸烟,告诉我烟有百害无一利。父亲这一辈子没有吸烟,耳濡目染,我就养成了不吸烟、不赌博的习惯。记忆里印象最深的就是:上学时候我家离学校很近,当时学校里没有饮用水,同学们下课到处找水喝。我母亲得知此事后,还特意为全校的学生准备一口6担水的大水缸,每天早晨让我几个姐姐把水缸挑满,等着全校学生下课来喝水。有多少次学生们把缸里的水喝完了,到晚上做饭时,我的几个姐姐得从远处挑水回家,在母亲的教育下,她们从没有怨言,几个姐姐一共挑了5年水,直到后来学校打了机井。现在同学们在一起聚会,大家还谈论我们家的水多好喝呢!

我母亲没有文化,但是她和我奶奶一样,能讲一些经典故事,教育我们遇事要宽宏大量,在学校要和老师、同学们和睦相处,要热爱集体、热爱劳动,做好事不吃亏。在她们的教导下,我和姐姐们基本上没有和老师、同学发生过矛盾。小时候长辈常跟我们说“和为贵、孝为先、勤为宝、俭为德”、“知足常乐、待人以善”……这些至理名言今天以“家训”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家风是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我记事的时候,姥姥和奶奶都在我家,后来姥姥搬到舅舅家去了,那时舅舅出海时常不在家,舅母又在生产队劳动,母亲就时常带我到舅舅家看望姥姥,给姥姥洗发梳头,帮舅舅洗衣服,当时给我印象挺深。姥姥临终时还叮嘱我母亲,要照顾好弟弟妹妹,发扬优良传统……我奶奶会做衣服,记得小时候几乎全屯的人都穿过奶奶给做的衣服,现在不少老人还记得奶奶给他们做衣服的事呢。奶奶给大家做衣服从来不收一分钱,不要他们任何东西。她时常对我们说,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呀。我几个姐姐出嫁时,奶奶和母亲都叮咛几句,要孝敬公婆,对得起人家。

我们经常说环境育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什么样的环境,出什么样的人,孩子在一个好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将来必能有所成就。现在我也有一双儿女,我也将我们家的家

规家训让他们来传承下去。儿女如今长大成人,家人齐聚聊天时,女儿还说起一件印象深刻的小事:在她四五岁的时候,我和妻子带她去公园游玩,女儿吃完香蕉随手把香蕉皮扔到地上,我和妻子马上让她捡起来扔到垃圾桶,告诫她以后不能随地乱扔垃圾,公共环境就跟自己家一样要保护。年幼的女儿当时虽然知道自己错了还执拗着不想捡,最后哭哭啼啼的把香蕉皮扔进垃圾桶。后来女儿上学后,在走廊里捡起纸片被老师表扬还惊讶这不是理所应当的小事吗。通过她的讲述我才知道那件小事对孩子影响如此之大,如今她还是个环保主义者,时常说我们节水节电不是为了省钱是为地球节约能源,原来当初我和妻子告诫她要把公共环境当做自己的家一样看待,如今女儿已经引申到整个地球都是要爱护和保护的生存家园。由此看来,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的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会给他们带来影响,良好的家风家训会伴随孩子一生,助力他们成就美好人生。

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说:“伯父要求我们要和全国老百姓一样过简朴日子。”伟人们的家风,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要求家庭成员做到低调清廉、守法自立、诚实正直……读古代名人的家训,无不令人心生感慨,也使我们能得到一个启示:家风的精髓必须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向来重视家教。历史上见诸典籍的家训并非鲜见,为后人称颂的也很多。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风建设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从古至今,颜之推《颜氏家训》、诸葛亮《诫子书》、周怡《勉谕儿辈》、朱子《治家格言》、傅雷《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等教子古训至今为世人尊崇。好的家风不仅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

在今天,好的家规家训依然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一部分,宣传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因此,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立家规、传家训、正家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融入到“两学一做”教育中,牢记习总书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教导,在地税的工作岗位上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

我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一直生长生活在海岛。当时我们屯是村子里的一个小自然屯,一共不到20户人家。我年幼时,父亲在县农渔业机械厂上班,母亲在家照顾几个子女和年迈的奶奶。父亲读过几年私塾,就算高小吧。小时候,父亲教导我们几个姐弟要诚实、正直,不沾染恶习。我母亲没有文化,但是对我教育感受最深的是:过日子要勤俭,要尽己力助人为乐。几十年过去了,父亲常说“家和万事兴呀”。

每一个家庭都有淳朴的家风,每一个家长都会以自己体悟出来的处世之道教育自己的孩子。家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空间,在孩子身上处处会烙有家风的印记,可以说,家风就是文化和道德的言传身教,是智慧和处事方略的潜移默化。

如今回想年幼时候的点点滴滴,不由的发现家长在平凡的生活中在我的心上播种下了许多美好的品德,也是家风的体现。记得小时候,由于家里孩子多,生活拮据,那时候小孩子只有过年才能穿上新衣服,然而我的很多衣服都是姐姐们穿后改给我的,在勤俭持家的母亲的影响下,我穿时也不嫌弃新旧,觉得干净利索就很好,勤俭的美德就此种在心中。过年不但有漂亮衣服穿,而且只有这时才能吃上油条,炸萝卜丝丸子、炸化鱼,这是每年过年必备的“老三样”。每次吃饭的时候,母亲先给奶奶盛饭,奶奶动筷子了,我们才可以

吃,奶奶总是把最好吃的让我先吃一口,她再吃,这充分体现了“尊老爱幼、孝敬长辈”的家风。母亲总是不厌其烦的教育我们一定要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吃饭时不能说不吃或不想吃什么菜,不剩饭、不浪费;要尊老爱幼,不能顶撞父母,从小养成懂礼貌的习惯;不说慌话,不爱占小便宜,做一个诚实的孩子……每到节日或者冬闲时节,村子里的人就聚在一起打扑克、打麻将,有时还有赌博的。父亲就告诫我们禁止参加赌博,赌博能造成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而且不准我吸烟,告诉我烟有百害无一利。父亲这一辈子没有吸烟,耳濡目染,我就养成了不吸烟、不赌博的习惯。记忆里印象最深的就是:上学时候我家离学校很近,当时学校里没有饮用水,同学们下课到处找水喝。我母亲得知此事后,还特意为全校的学生准备一口6担水的大水缸,每天早晨让我几个姐姐把水缸挑满,等着全校学生下课来喝水。有多少次学生们把缸里的水喝完了,到晚上做饭时,我的几个姐姐得从远处挑水回家,在母亲的教育下,她们从没有怨言,几个姐姐一共挑了5年水,直到后来学校打了机井。现在同学们在一起聚会,大家还谈论我们家的水多好喝呢!

我母亲没有文化,但是她和我奶奶一样,能讲一些经典故事,教育我们遇事要宽宏大量,在学校要和老师、同学们和睦相处,要热爱集体、热爱劳动,做好事不吃亏。在她们的教导下,我和姐姐们基本上没有和老师、同学发生过矛盾。

小时候长辈常跟我们说“和为贵、孝为先、勤为宝、俭为德”、“知足常乐、待人以善”……这些至理名言今天以“家训”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家风是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我记事的时候,姥姥和奶奶都在我家,后来姥姥搬到舅舅家去了,那时舅舅出海时常不在家,舅母又在生产队劳动,母亲就时常带我到舅舅家看望姥姥,给姥姥洗发梳头,帮舅舅洗衣服,当时给我印象挺深。姥姥临终时还叮嘱我母亲,要照顾好弟弟妹妹,发扬优良传统……我奶奶会做衣服,记得小时候几乎全屯的人都穿过奶奶给做的衣服,现在不少老人还记得奶奶给他们做衣服的事呢。奶奶给大家做衣服从来不收一分钱,不要他们任何东西。她时常对我们说,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呀。我几个姐姐出嫁时,奶奶和母亲都叮咛几句,要孝敬公婆,对得起人家。

我们经常说环境育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什么样的环境,出什么样的人,孩子在一个好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将来必能有所成就。现在我也有一双儿女,我也将我们家的家规家训让他们来传承下去。儿女如今长大成人,家人齐聚聊天时,女儿还说起一件印象深刻的小事:在她四五岁的时候,我和妻子带她去公园游玩,女儿吃完香蕉随手把香蕉皮扔到地上,我和妻子马上让她捡起来扔到垃圾桶,告诫她以后不

能随地乱扔垃圾,公共环境就跟自己家一样要保护。年幼的女儿当时虽然知道自己错了还执拗着不想捡,最后哭哭啼啼的把香蕉皮扔进垃圾桶。后来女儿上学后,在走廊里捡起纸片被老师表扬还惊讶这不是理所应当的小事吗。通过她的讲述我才知道那件小事对孩子影响如此之大,如今她还是个环保主义者,时常说我们节水节电不是为了省钱是为地球节约能源,原来当初我和妻子告诫她要把公共环境当做自己的家一样看待,如今女儿已经引申到整个地球都是要爱护和保护的生存家园。由此看来,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的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会给他们带来影响,良好的家风家训会伴随孩子一生,助力他们成就美好人生。

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说:“伯父要求我们要和全国老百姓一样过简朴日子。”伟人们的家风,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要求家庭成员做到低调清廉、守法自立、诚实正直……读古代名人的家训,无不令人心生感慨,也使我们能得到一个启示:家风的精髓必须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向来重视家教。历史上见诸典籍的家训并非鲜见,为后人称颂的也很多。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风建设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志士仁人

的立家之本。从古至今,颜之推《颜氏家训》、诸葛亮《诫子书》、周怡《勉谕儿辈》、朱子《治家格言》、傅雷《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等教子古训至今为世人尊崇。好的家风不仅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

在今天,好的家规家训依然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一部分,宣传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因此,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立家规、传家训、正家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融入到“两学一做”教育中,牢记习总书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教导,在地税的工作岗位上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

前些日子,在电视上看了一档栏目,记者采访一位退休老人,谈到了退休后的生活和对子女的教育,老人家的退休生活看上去很充实,每天都安排的满满的,晨练,约上旧时好友两三,一起出游,累了,坐下来打打牌,聊聊天。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成了老人生活的主旋律。而聊到教育子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