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东亚文化对东亚一体化的影响_顾丽姝

东亚文化对东亚一体化的影响_顾丽姝

东亚文化对东亚一体化的影响_顾丽姝
东亚文化对东亚一体化的影响_顾丽姝

2009年11月

第26卷第6期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 f Y unnan N a tiona lities U n i versity (So cial Sc i ences)V o l 26,N o 6N ov .2009

收稿日期 2009-08-02

作者简介 顾丽姝(1978-),女,东北财经大学博士生,云南广播电视大学讲师。

基金项目 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 我国中小企业对东盟新四国直接投资问题研究 (编号:09Y 0342)阶段成果。

东亚文化对东亚一体化的影响

顾丽姝

(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大连116025)

摘 要:在东亚一体化进程中,东亚文化是其重要的推动力量,又是其不可或缺的主要内容。东亚文化认同经历了建立、削弱、复苏与重建三个历史阶段,在价值观、包容性等方面促进着东亚意识的复苏,推动着东亚一体化的进程,同时也因为多元性、区域间大国的博弈、以美国为代表的异域文化的冲击制约着一体化进程。

关键词:东亚一体化;东亚文化;东亚意识 中图分类号 F8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867X (2009)06-0069-05

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因素对国际关系的影

响日益突出。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东亚共同体 的正式提出,东亚一体化步伐逐渐加快。在这一进程中,东亚各国逐渐意识到东亚文化是区域一体化的重要基石,也是其不可或缺的主要内容。没有意识形态的统一认识,就不可能有经济领域的融合,更谈不上政治领域的深入合作。

一、东亚文化的历史渊源与现状

传统上,以儒家文化为中心的中、日、韩三国被视为一个东亚文化共同体。而现代的东亚文化是

一个以传统儒家文化为基础,东亚地区各种文化相互理解、和平共处、共存共融的和合体。地理范围上涵盖了东北亚的中国、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的东盟十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柬埔寨、老挝、泰国、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缅甸)。

(一)东亚文化认同的建立

传统意义上的东亚文化共性包括汉字、儒学、律令、中国的科技、中国式的佛教、中国式的教育制度、中国式的文化艺术、中国式的民俗等八个基本内容。显然,中国古代文化以其在东亚文化中的强势地位,对该地区其它国家的文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公元3世纪以后,中国周围逐渐出现一系列依附于中国的国家。这些国家在吸收甚至是照搬中国制度文明的基础上走向成熟,靠引进中国文化并使之本土化来建构本国文化,其结果是在9世纪前造

就了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中国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与朝鲜半岛、日本构成东亚文化圈的核心地区,保持游牧传统的蒙古草原、受中亚文明影响的新疆、具有独特文化的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以及不断受到南亚文化与伊斯兰文化冲击的东南亚地区,构成了受核心区文化深刻影响的东亚文

化圈外环地区[1](P15)

应该说,处于东亚文化圈核心区的几个国家,在9世纪以前已经成为文化共同体。其后,经过9~14世纪的思想文化互动、14世纪后以政治、经济互动为主导的多层面互动,至明清时期,形成以中国为主导的宗藩朝贡体系 具有东亚特色的国

际体系[2](P69)

。通过区域内密切的政治、文化、贸易联系,建立了东亚文化认同。

(二)东亚文化认同的削弱

17世纪中叶明清易代后,由于对大明帝国的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在李朝朝鲜延续,当时的朝鲜上层始终对于清帝国怀有鄙夷和偏见,并对其丧礼用乐、信仰佛道、男女无别、士人从商等进行批判,由此产生了朝鲜自认 小中华 的意识以及 明以后无中国 的说法。同样,日本人也觉得,汉唐时期纯正的中华文化在中国已经消失,却在日本延续下来了。他们从衣服、音乐、礼拜之制,万世一系的皇族与政治合法性的延续,以及知识阶层对中国经典与朱子之学的理解等方面,对中国进行

批判[3](P87)

。显然,17世纪中叶以后,处于东亚文化核心区的三国在文化上已经分道扬镳,那个曾经在汉唐时代建立在东亚文化共同体基础之上的认同

69

感已经逐渐削弱了。

特别是明治维新后,逐渐强大起来的日本在外交战略上选择了 脱亚入欧 ,在对待东亚的政策方面,最终也在 解放亚洲 与 侵略亚洲 之间选择了后者,最终形成所谓 大东亚共荣圈 理论。二战期间日本对东亚的侵略将古代的东亚共同体破坏殆尽,继之而来的冷战时期,美苏争霸又将东亚世界再次分裂。东欧巨变以后,冷战虽然作为一个时代宣告终结,但冷战时期两大阵营的对峙却在东亚留下了 后遗症 ,并在中美关系、朝核问题、台湾问题、美日同盟等问题上产生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与此同时,过去曾经维系东亚文化认同的基础已经成为历史,随之而来的是东亚各国之间在文化上的偏见、误解和不信任。

(三)东亚意识复苏与东亚文化的重建

二战结束以后,一度沉寂的东亚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交融碰撞中开始苏醒。20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跃升、70年代 四小龙 (中国台湾和香港、韩国、新加坡)经济腾飞、80年代中国和 四小虎 (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经济高速增长的文化动因似乎不能简单地归功于西化的结果,因为它们明显表现出了自己的特色,或者可以说是东亚特色,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提出了 亚洲价值观 和 儒家资本主义精神 。东亚一体化首先在经济领域起步,东亚文化也在人们毫无觉察的情况下悄无声息地发挥作用[4]。

东亚经济的奇迹从正面促使人们开始反思东亚文化的作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则从反面加快了这一历程。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东亚各国痛感缺乏地区合作机制所导致的抵御风险能力差和缺乏互动合作机制给每个国家(地区)所带来的巨大损失。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随着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世界经济中的两极欧洲、北美都先后步入了一体化进程。东亚各国也开始并不得不从区域一体的角度来思考和解决东亚一体化问题。中、日、韩作为这个地区的重要国家,对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态度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开始重视和积极响应东盟国家长期以来建立区域经济共同体的努力,开始积极参与东亚地区双边和多边的经济合作。东亚人也不再简单地把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原因,而是将它看作理解经济发展的契机、加强制度建设的背景和塑造地区认同感的基础。东亚文化开始在东亚一体化进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东亚意识也逐步复苏。

目前,东亚文化正处于重建过程中,还处于较低阶段。我们要看到,现代重建的东亚文化并非是对传统东亚文化的简单回归,而是东亚各种文化在相互理解基础上的和平共处、和合相生、共存共荣。无论在文化内涵、结构和形式等方面都超越了传统,并呈现一种彼此贡献优秀价值观的螺旋上升。

二、东亚一体化进程及东亚合作机制的形成

东亚一体化进程无疑是围绕 东亚共同体 的酝酿、提出和具体实施来推进的。根据时间的进程和以阶段性的大事为标志,我们把东亚一体化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酝酿阶段(1990~1997年)

早在1990年12月,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就敏锐地看到东亚面临着欧洲和北美两大经济集团的挑战,从而呼吁建立由东盟和中、日、韩三国组成的 东亚经济集团 (E AEG)。马哈蒂尔建议该集团由马来西亚出面组织,日本起主导作用,中国则发挥重要作用。但由于这一倡议遭到美国的反对,日本因此回避表态。

由于美国的打压、澳大利亚的强烈不满和 集团 一词本身所具有的封闭性和排他性, EAEG一直未被国际社会接受。为此,东盟于1992年10月将其更名为 东亚经济核心论坛 (E AEC),试图淡化 经济集团 的封闭性和排他性。尽管E AEC最终也未成功,但东盟没有放弃推动东亚一体化的努力。1994年,东盟倡议召开 亚欧会议 (ASE M),并得到欧盟的响应。而ASE M中的亚洲成员就是EAEG的预定成员。东盟巧妙地借助欧洲力量,排除美国的干扰,使东盟和中日韩作为一个集体,于1996年首次以地区的名义出席了首届亚欧会议,迂回地实现了 东亚集团 理想。这可视为东亚一体化的前奏曲。

(二)兴起阶段(1997~2002年)

1997年7月爆发的金融危机给东亚各国造成了灾难性的损失,同时也激发了各国推进区域合作的强烈愿望。1997年12月15日,东盟、中、日、韩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由此拉开了东亚合作的序幕。

1999年11月第三次 10+3 领导人会议的召开是东亚一体化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会议就推动东亚地区合作的原则、方向、重点领域达成了共识,发表了 东亚合作联合声明 。韩国总统金大

70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26卷

中在会上倡议成立 东亚合作展望小组 ,旨在对东亚合作的进程与目标进行规划。

2000年11月,在新加坡召开了第四次领导人会议。会议肯定了当年5月 10+3 财长会议就货币合作达成的 清迈协议 ,确立了中日韩领导人之间的正式协商与合作机制。2001年,东亚展望小组提出建立 东亚自由贸易区 和 东亚共同体 的长远目标,并提出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建议和各项措施。 东亚共同体 不仅包括经济领域,还包括安全和社会文化方面。

(三)推进阶段(2002年至今)

2002年,第六次 10+3 领导人会议通过了东亚展望小组的报告。这表明,东亚各国已就东亚一体化的目标达成共识。同时,就 10+1 、 10 +3 、反恐怖合作等实质性问题进行了磋商,中国与东盟签署了 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

2003年10月,第七次 10+3 领导人会议上,中国正式加入了 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TAC),日本与东盟签署了 全面经济伙伴关系框架协议 ,中、日、韩三国领导人签署了 推进三方合作联合宣言 。

2004年11月29日在老挝万象落幕的 10+ 3 领导人会议明确了东盟主导,确立东亚共同体为 10+3 合作的长远目标。东盟国家在会议上签署了开展 万象协议计划 的协议,同意在未来6年进一步落实建立经济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和社会文化共同体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2005年12月,首届东亚峰会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召开,通过并签署了 吉隆坡宣言 , 东亚共同体 被正式提出并成为东亚各国实现一体化的长期目标。2007年1月15日在菲律宾宿务举行了第二届东亚峰会,在加强战略规划、深化经贸与财金合作、推进安全合作、拓展社会文化合作、加强公共卫生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具体的讨论,东亚共同体的建设迈入了更加务实和具体化的进程。

三、东亚文化对东亚一体化的影响

11年来,在东亚各国的共同努力下,东亚一体化取得巨大成就,领导人会议从非正式到正式,合作机制由零到 10 、 10+1 、 10+3 、中日韩和东亚峰会五种机制共存,合作领域从经济向政治、安全、社会文化等领域全面拓展,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回顾这一过程,我们看到 东亚共同体 的提出和建设无不影射着东亚各国对东亚文化的认同,这一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推动着一体化进程。与此同时,东亚文化的多元性又严重制约着一体化进程。其宗教、民族的多样性、各国利益的差异性、历史纠葛和地缘政治的复杂性都大大超过了欧洲和北美,东亚一体化依然面临重重困难,举步维艰。

(一)东亚文化对东亚一体化的推动作用

东亚价值观是东亚意识觉醒的思想基础,也是东亚一体化的基石,而东亚文化的包容性则是在东亚多元文化背景下促进东亚一体化的重要因素。

1.东亚价值观是东亚一体化的基础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们在进行行为选择时的最基本的动力,是文化规范性的集中体现。东亚价值观是指东亚所特有的文化传统以及建立在这种文化传统基础之上的对价值进行判断的基本观点。其主要特征是:重家庭、重社会、重人伦。东亚价值观不仅是个文化概念,同时也是个地缘政治概念。它包括以下几个重要方面:一是 以人为本 的道德取向。东方文化与价值体系是 以人为本 的文化与价值系统,它注重个人道德的修养,并把人的价值实现寄托于道德的完善上。二是对 集体价值 的认同。 社会、国家比个人重要 , 国家之本在于家庭 是东亚价值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表明了东亚社会注重集体的价值取向。三是 和合 精神的倡导。 天人合一 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庸 、 和谐 是儒家学者追求的最高价值原则。自秦汉以来,中国文化就倡导 和合 精神。和合就能达到和谐,和谐就能达到团结。21世纪的东亚各国需要彼此和谐相处,而共同的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念又将为东亚一体化的发展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蕴。[5]。

2.东亚文化的包容性是促进东亚一体化的重要因素

自古以来,各种文化在东亚地区多元共存。从宗教角度来讲,这一区域几乎遍布世界上所有的宗教,佛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印度教、婆罗门教、锡克教、道教、袄教和儒教等杂居存生,很是复杂。在文字上,有使用汉字的中国,也有使用汉字变体字的日本,还有像泰国、缅甸等使用原来的印度文字的国家。从语言上来讲,就更是丰富多样了,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语言。因此,在东亚文化中要找到一个单一的共同的东西确实很困难,简直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此丰富多样的文化

71

第6期顾丽姝:东亚文化对东亚一体化的影响

能够在东亚共存共生,其关键就是东亚文化具有的包容性。历史上,外来文化对东亚文化曾有过两次大的撞击,一次是佛教的传入,一次是西方文明的传入,都以东亚文化吸收、融合异质文化而结束。正是因为东亚存在着以 兼容并蓄 为特征的文化融合传统,使得东亚文化表现出了一种同一性,并且成为促进东亚一体化的重要因素。

3.东亚意识的复苏将推动东亚一体化的进程

东亚意识是东亚各国对东亚文化和地缘的共同认知。其基本内容是主体意识;忧患意识、共生意识。主体意识包括 自立意识 、 自强意识 和 群体意识 。忧患意识就是为国家、为民族着想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共识意识是以 和合 精神为基本内容、有助于民族团结的凝聚剂、危机与信心的统一体[6](P159)。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敲醒了沉睡中的东亚意识;东亚地区合作的增强,促进了地区认同,加速了东亚意识的复苏,进一步增强了东亚人民的信心。尽管目前这种东亚意识的复苏,还处在萌芽状态,仍然受到地区整合不足、宗教极端主义上升、民族主义的负面作用等因素的影响。但从长远来看,这种 同呼吸共命运 的东亚意识的复苏必将进一步激励东亚各国加强区域内经济政治合作,提高东亚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推动东亚一体化的进程。

(二)东亚一体化面临的文化困境

东亚共同体在建设过程中会面临许多问题,但从文化的角度讲,首先是东亚文化的多元性严重制约了东亚一体化进程;其次是区域内大国之间的博弈,这一点集中体现在中日两国关系上;第三在于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异域文化的冲击。

1.东亚文化的多元性严重制约了东亚一体化进程

东亚地区的多种宗教、多个民族以及多种多样的语言,加上不同的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造成了东亚文化的多元性,并严重制约了东亚一体化进程。

从宗教的角度看,东北亚的中国、日本和韩国主要受儒教的影响,东南亚被称为 当今世界上宗教最多最复杂的地区 。除新加坡、越南受儒教的影响,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外,其他国家都受佛教和印度教的影响。整个东亚文化基本上是本地文化与外来多种文化相互碰撞、交流、吸收与融合的产物。

从民族的差异性而言,东北亚国家总体上民族比较单一;日本的民族主要是大和族,占人口的99 3%以上;韩国也是使用同一语言的单一民族国家;中华民族虽然包括56个民族,但是90%以上的人口为汉族。而东南亚约5亿人口的10个国家中,生活着300多个民族,国家内部以及各国之间的民族关系异常复杂,民族问题和民族矛盾亦极为突出[7](P75)。

另外,自1511年葡萄牙入侵东南亚的马六甲王国之后,西班牙人、荷兰人、英国人和法国人就相继来到东亚,在长达500年的殖民历史中,西方殖民者的足迹几乎遍布了整个东亚地区,西方文化无疑也对东亚的本土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决定了东亚各国民族主义和国家意识强烈而区域意识淡薄。

2.中日关系的协调是东亚一体化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

作为东亚地区的核心大国,中日两国关系的协调是东亚一体化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二战后,日本作为东亚唯一的经济大国,以贸易、投资和政府开发援助(ODA)为中心,发展了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各国的经济关系,建立了以日本为中心的国际分工体系,对东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然而,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面临东亚经济联合迅速发展和中国影响力日渐增强的新局面,特别是2005年以来,围绕东亚峰会和东亚共同体,尽管中国政府一再表示支持东盟在东亚合作中的主导作用,无意争夺东亚合作的主导权,对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区域外国家参加东亚峰会也持欢迎和支持的态度。但日本政府却在积极主张吸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为核心成员的同时,试图借助所谓 发达国家的同质性 ,利用澳新两国来削弱中国的影响力。对于中国政府主动建议的中日自由贸易区也采取了回避的态度。这意味着日本不仅在政治上没有真正把中国作为友好的国家,而且在经济上也没有真正把中日经济关系作为推动日本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有力因素[8](P61)。

二战后一直以来,历史问题、钓鱼岛领土争端、台湾问题是中日关系顺利发展的三大障碍,然而隐藏在这背后的是深深的文化隔阂。日本文化中的 神国 思想和等级制观念决定了日本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时有一种潜在的优越感,总是把自己放在等级制金字塔的顶端,认为自己是东亚共同体当然的领导者。

3.以美国为代表的异域文化冲击是东亚一体

72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26卷

化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东亚共同体建设不可回避的另一个因素就是美国,对于东亚共同体来说,美国是 一只看不见的手 。从马哈蒂尔的 东亚经济集团 设想到东亚共同体提出,再到东亚峰会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加入,美国的影响从未停止过。在美国的东亚战略中,东盟10+3的任何一个成员国都与美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美视彼此为利益相关者,日本与美国订有军事同盟,东盟国家对美国的依赖性更强。因此,在东亚地区,美国的影响是全面而彻底的。美国政府向来重视文化战略在全球的推广,试图以美国的文化价值观来 重塑 冷战后的世界。东亚文化 兼容并蓄 的特点决定了它不会排斥外来的异质文化,美国文化会长期在东亚占有一席之地,并在东亚文化认同的复苏与重建中产生影响。但在东亚共同体的建设进程中,东亚各国也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只有处理好东亚文化与美国文化的主次关系,也就是坚持以东亚文化为基础,东亚国家才有合作的可能,东亚一体化也才能不断推向前进。

目前,东亚地区合作更多的是非制度化的,强调协商一致,并充分关注各国的舒适度。对于社会制度不一、社会发展进程不同、宗教信仰各异的东亚各国怎样建设共同体尚在探讨之中。东亚文化虽然具有多元性的包容特点,但包容并不代表理解,更不是认同,还不能为东亚共同体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但是,21世纪是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的世纪。不同的文明虽各有特色,却都追求相同的目标 和平与发展。 和 就是恰如其分,人的感情和欲望都合乎分寸,民族、国家不走极端,社会和睦安定; 和 就是 以和为贵 ,人与人之间友善相待,国家之间和平共处,避免战争与暴力; 和 也指 和而不同 ,各民族文化共生共长,相辅相成; 和 更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这是东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需要东亚各国进一步挖掘和发扬,并在这些共同价值观的基础上增强认同感,从而推动东亚意识的复苏,促进东亚一体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杨军.中、日与东亚共同体:从历史到现实[J].史

学集刊,2005,(2).

[2][德]贡德 弗兰克.白银资本 重视经济全球化

中的东方[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3]葛兆光.17世纪中叶以后东亚文化认同[EB/O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45068230.html,/cccs/data/deta i.l php?i d=96, 2006-12-24.

[4]李广民,秦英.东亚共同体的文化基盘[EB/OL].

http://b l og.g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45068230.html,/u/4453/archives/2007/14991.

ht m,l2007-9-5.

[5]孟凡东.论东亚区域化进程的文化因素[J].社会学

家(增刊),2005,(5).

[6]张立平. 美国与东亚关系中的文化因素 国际学术

研讨会综述[J].美国研究,1996,(4).

[7]李甦平.全球化与东亚意识 变动期的东亚社会与

文化[M].天津,2002.

[8]刘昌黎.论日本政府回避中日自由贸易区的原因与中

国的对策[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12).

The Influence of East A sian Cult ure on East A sia s Integration

GU L i-shu

(Dongbe iU n i versity of F i nance and E cono m i cs,D a lian116025,Ch i na)

Abstrac t:EastA si an cu lture is an i m portant f o rce and i nseparable pa rt i n t he process of East A sia s integ ra ti on.H i stor i ca lly,the-i dentity o f East A s i an cu lture has experienced three stages,estab lish m ent,d i spersi on,rena i ssance and reconstructi on,w hich has he l ped enhance t he consc i ousness of EastA s i a and promo ted its i ntegrati on.A t the sa m e ti m e,EastA s i a has its pl ura lis m and the re are d ifferen t ga m es p l ayed by the reg iona l po w ers w hile t he exotic cu lt ure represented by Am er i can cu lt ure has hi ndered this integ rati on.

K ey w ords:East A sia s i nteg rati on;E ast A s i an cu lt ure;consc i ousness o f East A sia

(责任编辑 王东昕)

73

第6期顾丽姝:东亚文化对东亚一体化的影响

东方文化与东亚文化特质

东方”这个历史上约定俗成的人文地理概念,有着多方面的意义。两河流域的古亚述人将太阳升 起的东方称为“亚细”(意为“日出之地”)、古罗马人认为凡在东边的国家都属“亚细亚”,这是现在“亚洲”(Asia)一词的来源。而“东方”这一概念的外延比“亚洲”更广泛,地理学家把亚洲及北非洲 称作东方(East),并依次划分为近东、中东和远东三个部分,其范围西至塞路斯、土耳其和埃及、东到中国、朝、日本,南达、印度河流域各国以及印度尼西亚诸岛、北抵太平洋西北部沿地区。 除地理学概念的东方外,还有历史概念的东方(Orient),它是伴随1、世纪欧洲人发现 东西洋航路、并适应其向东进行经济扩张的需要而产生的。一批西方学者在考古发掘的科学实证活动中,开始系统地对亚洲和北非洲一些文明古国的语言、文字、历史、宗教、艺术、风俗及其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进行研究,逐渐形成了“东方学”。1年法国学者商博良对埃及象形文字成功地 进行了破译,此后英国学者H··林等对两河流域楔形文字的解读告捷,使东方学得到突破性的 发展,从而奠定了埃及学、亚述学等东方学学科的基础。 与此同时,东方文学的研究也被纳入东方学的领域。精通梵语的英国学者威廉·斯最早确认梵文与希腊文、拉丁文、德文和波斯文之间的关系,并于1年把《达翻译成英语,第一次把印度古代文学介绍给西方。不过,早期有关东方文学的探索,基本上是处于发掘材料、确认语言文字、整理古典文献和译解作品的阶段。直到2世纪初俄国学者图拉夫的《东方文学论文集》等研究论著的问世,才标志着东方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已经发展起来。 年建国以后,我国习惯上将世界分为欧美和亚非拉两大阵营,与此相应,我国外国文学研究界长期形成一个约定俗成的惯例,将西方文学换称为“欧美文学”,东方文学换称为“亚非文学”。在国内高校中文系“外国文学”这门课程中,东方文学与亚非文学只是称谓不同,而内涵则基本一致。故而,东方文学与亚非文学这两个概念是可以互换的。就亚非文学的整体而言,自然应该包括中国文学在内,但由于我国高校中文系开设“中国文学史”,所以,在讲亚非文学时基本上不讲中国文学。 尽管由西方学者建立起来的东方学极大地促进了东方文化和东方文学研究的发展,但不可忽视的是,以欧洲为中心的文化殖民主义倾向十分强烈,因此,上述那种从西方人眼中观察、研究出来的东方形象与实质上的东方面目相去甚远,从而造成西方人对东方世界形成了一种极为矛的看法:一方面他们极力歪、低东方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从而以为白种人高于一切有色人种,欧洲才是世界文明的唯一发源地,是人类文化的中心;但是另一方面,源于异国情调的神秘向往,使他们在精神上虚构出一系列“东方神话”的意象。 格尔在《历史哲学()中把世界历史划分为4个王国:东方王国(包括中国、印度和波斯)、希腊王国、罗马王国和日耳曼王国。他认为世界历史的走向大体与太阳运行轨迹相似,也是从东方走向西方,东方是世界物质和精神历史的起点。可见黑格尔承认了东方各国光辉的历史成就。当今较为流行的共识是把世界文化划分为4大体系:欧洲文化体系、阿——伊斯兰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和汉文化体系。欧洲及其相关的美洲、澳洲拥有统一的种族类型、基于同一语系的语言和同一模式的文化传统,这决定了欧美澳三洲文化和文学艺术的发展一脉相承,有着历史进程的整体性和共同性。相比之下,包括三大文化体系的东方世界却是个纷繁的复合体、无论在地理、种族,还是在语言、心理素质、宗教、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都千差万别,自成体系。如印度文化体系除印度外,

中国传统文化之儒家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之儒家文化 【摘要】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历代统治者和知识分子所推崇。儒家的价值理念、伦理道德观、仁爱观等影响着中国和世界,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迎接未来的竞争与挑战。 【关键词】儒学传统文化精神价值选择价值观念“以儒治世” 儒学未来 一、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或曰中华主流文化,是凝成中国民族精神的主流,是东亚文明的精神内核。“察业识某如佛,观事变莫若道,而知性尽性,开价值之源,树价值之主体莫若儒。” 儒学的这种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创立儒家学说,不是凭空创造的,而是在社会的大动乱中通过对三代流传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进行反思,认真清理和重新加以诠释而形成的思想学说体系。孔子提倡“信而好古”和“好古敏以求之”,使儒学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成为中国原典的保存者和当时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孔子非常注重实地考察,坚持“察知征信”与“因革损益”的原则,使儒学又具备审慎的因时制变的品格,在中国处在第一次社会形态大变革的时代,儒学应运而生,突出了中华传统文化需要保存、延续和发展的历史必然。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只能在超越了单一民族观念和思想体系时才能存在。他一方面提倡“夷夏之防”,十分注重激励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同时又以“近者悦,远者来”和“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博大胸怀,倡导民族和睦,友好相处,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巩固起了凝聚作用,因此儒学长期以来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儒学不是宗教却能取代宗教”,坚持的是一种对儒学的信仰和依赖。儒学提倡德化社会、德化人生的思想对中国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华人世界共同的文化心理基础。直至今日,儒家文化仍具有一种积存深厚的民族文化认同的凝聚力,起着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重大作用。正是由于儒学避免了狭隘民族性的特点,为它走向世界,形成东亚儒家文化圈奠定了基础。

中国文明本土东部起源说新证─在“东亚文化交流和典籍翻译”国际研讨会上的讲演

中国文明本土东部起源说新证 ———在“东亚文化交流和典籍翻译”国际研讨会上 的讲演 方汉文 (苏州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中心,江苏苏州215123) 【摘要】作者提出的“中国文明本土起源说”认为中国文明的起源为本土的龙山文化即所谓的东夷,从城邦起源 与文字起源的比较文明角度论证了,中国东部城邦与古代陶文是中国文明建立的标志。考察了东部古代帝王的西迁过程,指出陶文成为甲骨文字的前身,为争论已久的中国文明起源讨论提出了新的证据与说法。【关键词】中国文明起源;西来说;东部起源说;陶文;甲骨文字中图分类号:K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004(2012)02-0044-07 收稿日期:2011-11-22 基金项目:本文系作者所主持的国务院侨办课题(项目号:GQBY2011030)与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号:10WWB002)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方汉文(1950-),男,陕西西安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代表人物,中国比较文明学奠基人,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明的研究。 Vol.31No.2 2012年3月第31卷第2期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Mar.2012中国文明是世界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关于它的起源与演变历来有多种说法,特别是全球化时代中,各个民族文明的起源与发展特性正在引起广泛而持久的关注,中国文明当然是关注的焦点之一。19世纪以来,关于中国文明从“西方而来”的说法(简称西来说)与中国本土独立起源是完全对立的看法。中国学者看法也不相同,以钱穆等学者提出的“西部说”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笔者在近年出版的几部比较文明文化学论著中提出了“中国文明东部独立起源说”,在国际学术界特别是欧美学术界引起一定的关注,国际比较文明学会报导了这种说法并且进行了评论。在此次我们亚洲的学术会议上,笔者将以现代文明研究方法来阐释这一理论,相信借助亚洲的语言文字与历史文明的历史联系,会得到国际学者更多的关注。 一、“唯传播论”与中国文明“西来说” 文化起源研究中,相当重要的是反对所谓“唯传播论”,这种理论目前主要

东亚经济一体化影响因素分析.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引言 (2 一、东亚经济一体化影响因素分析 (2 (一东亚经济一体化的世界背景 (2 1 世界经济一体化 (2 2 区域经济集团化 (2 3 东亚区域内国际分工体系由产业间分工模式向产业内 (2 4 东亚区域内贸易互补性逐渐增强 (2 (二东亚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3 1 东亚经济一体化的非经济约束条件 (3 (1主权因素 (3 (2宗教文化因素 (3 (3历史因素 (4 2 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主导权问题 (4 (1美国因素 (4 (2东亚内部的主导权问题 (5 二、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未来发展途径 (6

(一切实深化东亚地区的经济互利合作,使东亚成为命运密切相关的 “经济共同体” (6 (二不断增进东亚各国直接的政治互信,化解彼此的利益纷争 (6 (三积极倡导“和谐东亚”的理念,逐步形成“东亚意识” (7 (四理性务实地确定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实现路径,将“东亚自由贸易区” 的理想化为现实的图景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9 东亚经济一体化影响因素分析 07财务管理专业学生XXXXX 指导老师XXXXX 摘要:在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新特征,但是与北美和欧盟相比,东亚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却远远落后,毫无疑问,东亚经济一体化的缓慢步伐已经成为了东亚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其间存在着诸多的制约因素,本文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东亚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多个障碍因素,其中包括东亚国家的主权偏好、宗教文化因素、历史因素等非条件因素和美国作为区域外力量的巨大影响以及地区经济主导国家缺失等。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未来发展前景途径。 关键词:东亚经济一体化主权偏好文教文化历史经济主导 Factors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East Asia Student majoring in Financial management Name Zhao Jifeng

2020届上海市崇明区高三下学期等级考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

崇明区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试卷 历 史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2.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40分) 1.殷墟文化遗址与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共同点是 A .都出土了文字资料 B .直接印证夏朝历史 C .商朝历史成为信史 D .都在今河南省境内 2.程朱理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主要体现在吸取其 A .唯物思想 B .性善理论 C .伦理道德 D .仁政思想 3.历史学家认为,“元承宋制”,表现为 A .中书省与枢密院 B .中书省与行省制 C .枢密院与宣政院 D .行省制与御史台 4.“皇帝召见军机大臣,不许太监在侧,军机大臣不得擅自结交外任官员。”这说明军机处A .职 官干练提高了行政效率 B .组织严密有利于政令执行C .权力巨大凌驾于六部之上 D .为君权附庸无行政决策权 5.下列启蒙著作中,强调“政府是人民的公仆”“人民拥有对政府的永远的革命权”的应是 《政 府 论》 《哲学通信》 《社会契约论》 《论法的精神》 6.拿破仑统治对欧洲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A .扩大了工业革命成果 B .强化了君主集权的意识 C .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 D .削弱了英国在大陆势力 7.19 世纪中后期改写欧洲版图,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事件 A .工业革命 B .德国统一 C .彼得一世改革 D .第二次工业革命

8.观察下列各图,他们对各自国家做出的贡献虽然不同,但却具有相同的历史意义 亚历山大二世 亚伯拉罕·林肯 明治天皇A .实现了国家统一 B .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C .消除了外国势力 D .废除了封建专制制度 9.下列关键词中与工业革命密切相关的是 A .重商主义奴隶贸易手工工场 B .商品输出殖民扩张现代工厂 C .资本输出全球扩张垄断企业 D .自由放任国家垄断跨国公司 1 0. 著名学者辜 鸿 铭曾说:“咸同 年间(18 51 -187 ,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此材料中的“粤匪扰乱”是指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戊戌维新 D .义和团运动 11.列强势力最早深入到长江中游地区是在签订了哪个条约之后? 《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 《马 关条 约》 《辛丑条约》 12.杜亚泉、陈独秀、章士钊以及梁启超等人物同台竞技最有可能反映的事件是 A .戊戌维新 B .辛亥革命 C .中西论战 D .中共成立 13.下列能够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世界形势的图示是 英 俄 北 华 德 约 约 美国 中日 法 奥 柏林 罗马 东京 俄轴心 意 A. B . C . D . 14.一战后,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曾表示:“英国宁愿耗尽它最后一个金币,也要保持对美国或其他任何国家的海军优势。”在华盛顿会议上,这种愿望化为泡影,是因为签订了以下哪个条约?A .《四国条约》B .《九国公约》C .《凡尔赛和约》D .《五国海军协定》

儒家思想在东亚各国的进程和影响

儒家思想在东亚各国的进程和影响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本文我将主要谈谈儒家文化对于离中国最近的一些东亚国家的影响。 首先必须要谈到的就是做为亚洲经济实力最强的日本了,一般学者认为,儒家思想于公元五世纪前通过新罗传入日本的,这与孔子最初创立儒家文化相差了上百年,但我们现在也从国家的发展和运作可以看出来,日本的儒学渗透到了日本发展的方方面面,而从历史的进程中也能够发现,日本在与中国交往过程中,长期引入儒学经典。我们都知道,一个思想的运用,其核心目的就在于如何能够使自身的统治更加长久,更加稳固,事实也确实如此。 在日本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众多革新,基本上都是在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下发生的。日本大化改新后,首领中大兄皇子以及中臣镰足在中国留学生的协助之下制定了基本法典《大宝律令》,并在其中规定中央设太学,地方设国学,各置博士、助教,召贵族子弟授以儒家经典,其中《论语》和《孝经》是必修科目;后来,江户幕府为了稳定社会巩固自身统治,将儒学尤其是程朱理学作为宣传手段,并达到了相应的效果;即便是到了促使日本迈入近代的明治维新过程中,明治天皇也将儒学作为倒幕的理论依据,最终完成了革新,带领日本迈入帝国主义的大门。由此可见,对于日本人而言,儒学的作用是不可言喻的,可以说,没有儒学,就没有日本历史年轮的转动。 但是,日本的儒学和中国的儒学相差还是比较大的。在儒家思想中,历代的学者都提倡的价值观就是仁义礼智信还有孝和勇,其中,仁和孝的地位远高于其他的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中众多的事例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在此我就不需要过多的举例子了。而在日本人看来,他们最最重视的,是“忠”,著名的武士道精神就是建立在忠的基础上的,而且,在日本社会中,有一种特别的制度——养子制度,正是由于这个制度,造成了日本儒家对“忠”字的推崇,无论是日本人的气节、还是刻板、谨慎,归根到底,就是在他们的心里,早已深深地烙下了“忠”字。反而是中国所推崇的“孝”他们并不怎么在意,比方说又一次我看了一个视频,主要画面就是日本拥挤的地铁,有很多老人的脸都贴在了玻璃上,都不会有人愿意为他们让座,这和中国的道德原则完全相悖。 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日本继承了儒学的起源,但后期的发展,完全决定于自身,最终迈向了与中国相离的道路。可无论它如何变化,都离不开中国儒学的本源。 接下来需要探讨的是我们的邻国韩国——或者具体应该探讨的是朝鲜。中国儒学合适传入朝鲜,其确切时间无法详尽考证,多数学者认为,儒学的传入期应以文字记载为准。公元372年以后,三国相继建立,设太学,教授儒学并派遣留学生,这才算是儒学在朝鲜的传播之初。 儒学作为一种社会思想得到国家承认并广泛传播最初,由于各国地理位置和历史条件的原因,最先接受儒学的是高句丽,其次是百济,最后是新罗。自李朝建立直至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儒学主要是朱子学的传播,确立了它在朝鲜官方哲学以及正统学术思想的地位。 由于儒学符合朝鲜三国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又适合于朝鲜封建社会的发展需要,所以,古代朝鲜封建统治阶级就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吸收儒学。在政治方面,提出了德治思想,自此以后,高句丽历代王都把它作为重要的社会政治理念,并努力加以实施。除此以外,朝鲜和中国一样,都将“仁”也就是“爱民”视作重要的社会政治思想,强调将其体现于政治之中。另外,统一三国的新罗封建统治阶层为了维护封建身份等级制,,就把儒学的“正名”思想绊倒社会政治思想领域,并以此作为治国的基本原则。 在对于文化层面的影响,古朝鲜照搬照抄儒学伦理思想,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

东亚文化圈111

东亚文化圈 在人类历史的不同时期,存在着若干个文明与科学的中心。以这些中心为内核,出现了若干文化地理板块,叫做“文化圈”,即由主要文化特质相同或相近、在功能上相互关联的多个文化群体(民族文化、区域文化)共同构成的有机文化体系。由于不同民族、国家、地区间“文化位势差”的存在,导致先进文化自然向相对落后的一方传播,落后文化一方主动地汲纳、消化先进文化。两者的统一,就形成了文化圈。而东亚文化圈就是这众多世界文化圈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一、什么是东亚文化圈 复旦大学的姜义华教授认为,所谓“文化圈”,亦即一种“文明系统”,系统中的诸多国家享有基本共同的传统文化属性、文化特征,但它并不排斥现代性下的普世性和多元性;在强调同质性的同时,并不否认异质性。姜教授认为,不宜用某一民族的文化来标明或涵盖不同民族的文化。也就是说,不能用中国的文化来涵盖东亚的文化。他认为用“东亚汉文化圈”、“汉字文化圈”等名称来指代东亚文化圈是不合理的。中国东亚周边国家各有自身的民族文化,虽然汉字曾为东亚一些族群创造自己的语言系统时部分采用,在推进这些族群的文化交往和文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不宜将这些族群和地区统称为“汉文化圈”或者“汉字文化圈”。 南通师范学院副教授羽离子首先对欧洲东亚研究会主席汪德迈对“汉文化圈”的特征,即“使用汉字的区域”及“筷子”文化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一解释也未能对文化圈的确切内涵作出系统和有说服力的诠释。他认为,尽管学界在使用“汉文化圈”这一名词时将其当作了一个表面上很明确的专业术语,实质上其概念仍然是不可捉摸的。他个人建议使用“泛汉文化圈”的概念,因为这一概念所体现的模糊性可允许定性更松动些,在使用上也更具弹性,在理解上也更灵活一些,也使中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更容易接受一些。 蔡豫在文章《东亚文化圈的历史分期初探》中这样定义东亚文化圈:“由主要文化特质相同或相近,在功能上相互关联的多个文化丛相连接所构成的有机文化体系。文化圈的重要因素有二:(1)多个文化丛具备共同文化要素。(2)多个文化丛有机相联。 概而言之,文化圈即一元有机的文化世界”。 综上所述,可以这样理解东亚文化圈:东亚文化圈是指历史上受中国及中华文化(或汉文化)影响、过去或现在使用汉字、并曾共同使用文言文(日韩越称之为"汉文")作为书面语(并不使用口头语言的汉语官话作为交流媒介)、受中华法系影响的东亚及东南亚部分地区的文化、地域相近区域。东亚文化圈的基本要素为汉字、中国式律令制度与农工技艺、中国化佛教。这些要素给东亚诸国的语言文字、思想意识、社会组织结构、生产力发展水平以深刻影响。 二、东亚文化圈的地理范围 复旦大学吴松弟教授认为东亚文化圈的中心在古代中国文明的核心地区中原,中原文化是它形成的大本源;东亚文化圈的地理范围,东边是朝鲜、日本,东南是越南及其以南、

儒家文化的当代意义

[内容提要]本文探讨了儒家文化的内在特质和对社会的整合价值,分析了它们在东亚一些国家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价值整合、规范整合和社会整合的作用,提出了对以往的现代化模式要重新认识,指出儒家文化人本主义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社会整合的功能必将对当代世界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人本主义内圣外王天人合一 本世纪初,德国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马克斯·韦伯在他的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提出一个著名的论断:西方国家,经过宗教改革后形成的新教与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产生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并在《中国的宗教》一书中认为,传统以来的儒家孔教,不但无助于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形成与发展,反而构成了一大阻碍。因而,近代资本主义只能在西方国家产生而不能在东方国家产生。然而,历史的发展似乎向马克斯·韦伯的论断提出了挑战。上个世纪60—80年代,当西方国家的经济走向萧条时,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东亚经济圈却出现了经济起飞的奇迹。当时,人们在考察其原因时,首先考虑的是经济因素本身,如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制度、资本的积累、劳动力技术等等。但这时的世界各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为什么没有出现像东亚这样的经济奇迹?同时,人们又考察了非经济的制度结构,这些国家在制度结构方面也大不相同。人们在考察其文化因素时,发现这些地区的共同之处就是,长期以来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于是,一个饶有意味的问题产生了:儒家文化对于亚洲这五个地区的经济成就是否形成了文化层面上的有利影响?儒家文化的内在特质是什么?它与现代化的关系如何? 一、儒家文化的内在特质及对社会的整合价值 知识社会学家曼海姆认为,所有的思想和知识都是某个社会结构或历史进程的产物[1]。儒家文化就是在中国传统社会以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结构和以皇帝为最高顶点的垂直隶君型的社会结构上产生的。经百家争鸣、两汉独尊儒术、魏晋儒道并融、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的兴盛,儒家文化经久不衰,并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转化过程中通过对其他文化的吸纳和自身的改造而被保存下来。儒家文化之所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独领风骚两千多年,这不仅在于它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需要,还在于它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质。 (一)儒家文化的内在特质 1、人本主义思想 在西方的神话传说中,宇宙万物是各种神创造的,在神之上有一个统而管之的上帝。在中国神话故事中,创造宇宙万物的不是神,不是超自然的力量,而是人世间的伟人:盘石、

21世纪东亚的文化交流(论文)

21世纪东亚的文化交流 1999年第三次10+3领导人会晤所发表的《东亚合作联合声明》,曾经明确地将文化列为东亚合作的八个重点领域之一。十年来在东亚各国的共同努力下,10+3合作机制框架下的文化交流渠道不断拓宽,内容日渐丰富,东亚区域文化交流与合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加强对东亚地区文化交流,深化与东亚各国的文化合作,历来是中国对外文化工作的战略重点和优先方向,让我们关注这样的现实。 第一,东亚是与我国文化交流最活跃的地区,仅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每年与中国各类文化交流项目的总量就多达1000起左右。 第二,东亚是与我国高层文化往来最为密切的地区,东亚国家与中国之间的文化高官互访一直居于前列。 第三,东亚还是与中国启动区域文化合作最早的地区。自2003年首届10+3文化部长会议在吉隆坡举行,创建10+3文化部长会议机制开始,东亚各国就主动推进区域的文化合作。在2005年8月举行的第二届10+3文化部长会议上签署了《中国-东盟文化合作谅解备忘录》,这是中国与世界区域组织间签订的第一个文化合作文件。2006年和2007年,中国文化部连续举办了两届?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和?10+3文化人力资源研讨班?,加强了与东亚各国文化官员和专家间的交流。2008年1月,中国代表团在?第三届10+3文化部长会议?上,提出制定《中国-东盟文化交流执行计划》的倡议,得到了各国代表的支持。同时,中国文化部还通过10+3文化高官会、东亚文化网络会议等对话机制与各国文化高官、专家、艺术家开展了多层面的对话与交流。 为搭建一个包括东亚地区在内的亚洲国家集中展示各自文化艺术成果的平台,向世界展示全新的、整体的亚洲文化形象,中国于1998年创办了首届亚洲艺术节,一年一度的亚洲艺术界,为亚洲艺术家充满展示亚洲艺术的风采和魅力提供了良好的舞台。我们借助这个平台积极地推进东亚各国文化交流与合作。2005年11月,中国文化部在广东佛山举办的第七届亚洲艺术界上,同期举办了包括东盟、中日韩各国在内的23个亚洲国家文化部长和文化官员出席的亚洲文化部长论坛,并共同签署了《佛山宣言》。2006年8月,中国文化部举办了以?为东盟喝彩?为主题的第八届亚洲艺术界,同期还举办了首届亚洲美术馆长论坛10+3主题会议。2007年9月,中国文化部在江苏南通举办的第九届亚洲艺术界上同期举办了中日韩文化部长论坛,三国文化部长就建立中日韩文化部长对话机制达成共识,并签署了《南通宣言》。 伴随着全球化的兴起,地区合作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今天的东亚已经成为世界上经济较为繁荣,发展极具活力并引人注目的重要地区。如何构建一个以和平、发展与合作为主旋律的东亚,是我们在座各位共同关心的命题。令人高兴的是今天我们已经从文化的角度找到了继续扩大和不断深入与东亚各国加强交流与合作的新的源泉和新的动力。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交流与合作将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东亚文化交流与合作应是尊重文化多样性、提倡文化多元发展的合作。文化的多样性源于不同民族、地域、历史、传统因素的影响,各国文化有历史长短之分,但绝不优劣、高下之别。正是文化的多样性产生了交流和借鉴的必要性。人类文明也是在这种多样性的交流、融汇中不断得到推进的。亚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它是多元文化的摇篮,多

论汉字文化圈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2001年第2期(总第111期) 论汉字文化圈Ξ 史继忠 (贵州省文史馆研究员,贵州贵阳 550001) 摘 要:“汉字文化圈”是世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局限于汉族,而且影响国内许多民族,并辐射到东亚及东南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汉字;文化圈;民族 中图分类号:H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3X(2001)02-0045-04 On the Cultural Circle of Chinese Characters SHI Ji2zhong (Guizhou History Culture Institute,Research Fellow,Guiyang,Guizhou,550001,China) Abstract:“The cultural circle of chinese characters”makes an impontant part of world culture lt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Han nationality but has influenc upon many minorities at home,In addition,it has exerted a great impact upon East Asia and S outh2 east Asia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K ey w ords:chinese characters i cultural circle;Nationality “文化圈”的理论,是德国的格雷布内尔和奥地利的施密特创立的,核心是文化传播论。文化的多元性是无可否认的事实,然而,在历史长河中,有的淘汰,有的衰落,有的崛起,于是,获得优先发展并处于强势的文化,便向四周辐射,影响其他文化,形成一个具有某些共同因素的文化圈。 世界上究竟有多少文化圈,说法不一。即令把它减少到最低限度,“汉字文化圈”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不仅存在,而且范围极广,内涵丰富,影响深远。汉字是它的重要标帜,用汉字来表现各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包括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制度文化乃至风俗习惯等等。在这里,汉字既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是文化传播的媒介。正如法国学者汪德迈在《新汉字文化圈》中所说:“这一文化区域所表现的内聚力一直十分强大,并有鲜明的特点。它既不同于印度教、伊斯兰各国,内聚力来自宗教的力量;又不同于拉丁语系或盎格鲁—撒克逊语系各国,由共同的母语派生出各国的民族语言。这一区域的共同文化根基,源自萌生于中国而通行于四邻的汉字。” 站在世界文化的高度看,“汉字文化圈”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它是对世界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文化圈之一,是东方文化的代表。本文分三个层次叙述:汉族、汉字和汉文化的形成为“本圈”;由于它的主导作用 而影响国内其他民族形成“内圈”;而它在国外的扩散则构成“外圈”。 一 汉族是世界上最大的民族,人口超过10亿。汉族的形成,与别的民族显然不同。如果说世界上许多民族走的是“同源异流”逐步分化形成道路的话,那么,汉族则走的是“异源同流”的路,融合了许多民族成份,吸收了多种民族文化,逐渐成长壮大。对此,毛泽东主席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汉族人口多,也是长时期内许多民族混血形成的。” 汉族的形成,无论如何也不能脱离“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背景。汉族渊源于“华夏”,而“华夏”则是夏、商、周不同部族的结合体,谓之“诸夏”或“诸华”。秦汉是“华夏”演变为汉族的重要时期,前提是中原经济发达、文化高涨、政治空前统一,因而有可能在更大的范围内形成共同的文化特征,于是周边民族便把汉朝版图内具有这种文化特征的人统称为“汉人”。魏晋南北朝,匈奴、鲜卑、羯、氐、羌纷纷内迁,中原汉人大量南移、文化交融,血缘混杂,促进了汉族的发展。唐代呈开放势态,许多“胡人”留居中原,一部分汉人又移往边疆、吸收的民族成份更加广泛。宋辽金元时期,西夏、契丹、女真、蒙古相继而起,北方民族南下,有相当一部分融入汉族。明 Ξ收稿日期:2000-12-24

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对现代的意义

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 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构建具有中国风格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就必须对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及现代价值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把握。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人本意识、忧患意识、道德意识和力行意识对中国社会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 在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创立的儒学即被称之为“显学”。汉以后,儒学取得“国家意识”的合法身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儒学对中国社会之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儒家文化构成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要构建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就必须对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及其现代价值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总体的把握。 一、和谐意识与和平发展 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涵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两层意思。关于天人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天人合一”。孔子主张寓天道于人道之中,要在人道的统一性中见出天道的统一性。因此,他既讲“天知人”,把天拟人化、道德化;又讲“人知天”,强调人在天命面前不是被动的。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中庸”。“中庸”也称“中和”、“中行”、“中道”,都是同样的意思,即“和而不同”与“过犹不及”。所谓“和而不同”,说的是对一件事情有否有可,该肯定的肯定,该否定的否定。这是合乎辩证法的和同观的。所谓“过犹不及”,说的是凡事都有一个界限和尺度,达不到或超过这个界限和尺度都不可取。“和而不同”与“过犹不及”的实质乃是强调矛盾的统一与均衡,强调通过事物之度的把握以获得人际关系的和谐,避免和克服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国家、民族之间的对立和冲突。 当今的时代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和平与发展既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也离不开人际关系的和谐。小至家庭,大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发展,都是同样的道理。可以想象,如果片面照搬西方的“戡天”思想而对自然进行掠夺性开发,其结果只会破坏自然生态的平衡,并最终招致大自然的惩罚和报复。

从《楢山节考》看东亚文化圈中的“贱老”民俗

从《楢山节考》看东亚文化圈中的"贱老"民俗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08级博士生胡玲玲 《楢山节考》是今村昌平根据深泽七郎发表在权威文学杂志《中央公论》上的著名短篇小说《楢山小调考》改编而成的。"节"就是歌的意思,片名大意是山歌的介绍和研究。该片1983年获得了第36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 影片所讲的故事发生在一百多年前日本信州深山里一个偏僻的村落。小山村后的楢山连绵不断,峰顶终年积雪,将村庄与外面的世界隔绝开来。由于生活的极端贫困,村子里没有多余的粮食让没有生产能力的老人和孩子吃。这里有个习俗:每户人家,只有大儿子可以娶妻生子,其他男人只能干活,不许结婚,他们被称作"奴崽"。至于老年人,一到了70岁,就要由儿子背到村后的楢山上去,任其自行消灭。 "树墩儿"家的阿玲婆69岁,也快到该参拜山神的年龄了,但她的身体却还是那么硬朗,结实的牙甚至还咬得动松子和蚕豆。阿玲婆对于自己要去参拜楢山似乎并不很在意,只是忙于操办大儿子续弦的事。她的第二桩心事是二儿子利助,他身为"奴崽",无权娶妻,这让她从心里可怜他。她决心在去参拜楢山之前给他找个女人,让他尝尝男女之欢的滋味。深秋,红叶已经落尽,阿玲婆终于把上山前该料理的事情都办清了,于是便放心地决定了上楢山的日期。最终由大儿子辰平依照村里的规矩背着母亲上了楢山。影片最后下起了大雪,山顶上雪花纷飞,身着银装的楢山仿佛一座神山,默默无语。 《楢山节考》表现了日本北部山区楢山村残酷的生存状况,影片扣住人类生存发展意识这一线索,反映了日本边远山区人民的求生意识与手段。这部以人性论的观点表现日本山区的贫困和人民愚昧的影片震惊了国际影坛,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事实上,"贵壮贱老"的观念及习俗在世界的许多国家许多民族中都曾存在过,而且东亚地区的这一习俗具有更强的相似性。就我国而言,民族学的资料显示," 贵壮贱老" 习俗圈在我国北方地区覆盖面是非常广泛的。从地域上看, 东到日本海和鞑靼海峡, 北极黑龙江以北, 西至大漠的广大地区,均在历史上存在过这种习俗。从民族上看, 肃慎族系的肃慎、挹娄、勿吉、黑水靺鞨, 东胡族系的乌桓、鲜卑和契丹, 以及匈奴人等,在文献中都明文记载有" 贵壮贱老" 之习俗。 "匈奴,......壮者食肥美, 老者饮食其余。贵壮健, 贱老弱。" (《汉书·匈奴传第六十四上》) "乌桓者......贵少而贱老, 其性悍塞。怒则杀父兄, 而终不害其母, 以母有族类, 父兄无相仇报故也。"(《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第八十》) "东肃滇氏一名挹娄, 妇贞而女淫, 贵壮而贱老......性凶悍,以无忧哀相尚。父母死, 男子不哭泣, 哭者谓之不壮。"(《晋书·列传第六十七·四夷》) "突厥者, 盖匈奴之别种, ......其俗被发左衽, 官庐毡帐, 随水草迁徒, 以畜枚射猎为务。贱老贵壮, 寡廉耻, 无礼义, 犹古之匈奴也。"(《周书·列传第四十二·异域下》)"其地气候大寒, ......重壮贱老, 母拜于子, 子据于父, 出入皆少者在前, 老者居其后。"(《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上吐蕃上》) "靺鞨, 盖肃慎之地, 后魏谓之勿吉? ?俗皆编发, 性凶悍, 无忧戚, 贵壮而贱老。"(《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九·北狄》)

先发优势和后发优势_兼论中国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战略定位和选择

《财贸经济》2007年第3期Finance &T rade E conomics ,N o 13,2007 先发优势和后发优势 3Ξ———兼论中国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战略定位和选择 曹 亮 内容提要:美、日等国后发优势成功运用的历史与后发优势的发挥越来越难以实现的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引发了关于后发劣势问题的讨论。本文通过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指出由于当代技术创新环境的变化、国际经济秩序规则的制定和路径依赖等因素使得后发优势的发挥显得越来越困难,而先发优势正日益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并运用先发优势理论研究我国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战略定位和选择问题,指出中国的战略定位就是在技术的先发优势方面不能继续拉大与日本的差距,同时在制度的先发优势方面要保持必要的领先地位以便减轻在技术先发优势方面中国目前的劣势。而相应的战略选择就是采取必要的国家干预主义,集中优势资源争取技术创新和制度规则制定的先发优势。 关键词:先发优势 后发优势 区域经济一体化 战略定位和选择 作者简介:曹 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厦门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430074。 中图分类号:F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102(2007)03-0024-05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史可以看作是一部落后国家不断通过模仿技术和制度,追赶领先国家,甚至超越原来的领先国家的历史。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德凭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发挥后发优势追赶并超过了当时的英国;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末的日本通过后发的技术模仿与创新 实现了经济的腾飞。①这些惊人的历史重现曾引发了理论界对后发优势乐此不疲的探讨。问题在 于为何日本没有像历史上的美国超过英国那样在当代超过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日本经济经历了所谓的“失去的90年代”。同一时期,即使在一个很高的增长起点上,美国经济却以较快的速度稳步发展。一度被津津乐道的以日本为典型研究对象的后发优势理论一时间失去了依托。这些现象不得不引起笔者的思考———作为中国这样一个处于后发状态的发展中大国如何实现本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发展?笔者认为在新的经济革命浪潮下,仅仅依靠后发优势已经是远远不够了,还要追求必要的先发优势(head start advantage )。 与此同时,面对世界其他地区蓬勃发展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在近几年进行得如火如荼。中国在积极参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如何同时保持自己的经济和社会长久的高速增长和发展,关键取决于中国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进行准确的战略定位和选择,这正是本文在讨论先发优势和后发优势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关注的问题。 二、文献综述 (一)后发优势 Ξ①请参阅Freeman 和S oete (1997),Freeman 和Louca (2001)。 本文是在曹亮的博士论文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的成果,同时为湖北省科技厅攻关课题《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中部崛起》(2006AA412C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关于对儒家文化的论述

关于对儒家文化的论述 摘要:本文对儒家文化的发扬传承,以及儒家文化对后人的影响做探讨。并且探讨了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或曰中华主流文化,是凝成中国民族精神的主流,是东亚文明的精神内核。“察业识某如佛,观事变莫若道,而知性尽性,开价值之源,树价值之主体莫若儒。” 关键字:独尊儒术;源远流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今天,当我们提起儒家,提起孔孟,不免产生一种陌生遥远的距离感。其实,儒家思想文化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烙印在我们祖先身上,并作为一种经典的思想文化流传至今,在当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儒家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1、儒家学说的创立 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创立儒家学说,不是凭空创造的,而是在社会的大动乱中通过对三代流传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进行反思,认真清理和重新加以诠释而形成的思想学说体系。孔子提倡“信而好古”和“好古敏以求之”,使儒学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成为中国原典的保存者和当时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孔子非常注重实地考察,坚持“察知征信”与“因革损益”的原则,使儒学又具备审慎的因时制变的品格,在中国处在第一次社会形态大变革的时代,儒学应运而生,突出了中华传统文化需要保存、延续和发展的历史必然。 大约从公元前七世纪起,周朝的封建统治开始没落,皇族子弟的

教师,以及有些皇室成员本人,都散落在民间,以教授经书为生,有的因谙习礼仪而成为人家婚丧嫁娶、祭祀或其他礼仪的襄礼(司仪)。这些人被称为“儒”。并且“儒”也是当时对学者的尊称。所以儒家也是从根底上也就代表了古代的皇室。 2、儒家文化的传承 儒家思想产生的春秋时代,关于对未来社会模式的思考在思想界引起了一场百家争鸣的大的辩论。有相关资料表明,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其主要思想精髓并不是孔子及其学派独自创立的,儒家所秉承的儒家思想,其根本来源来自对于“华夏族”在特定生活环境中长期形成的价值观、习惯、惯例、行为规范和准则等文化要素。儒家学派全盘吸收这些文化要素并上升到系统的理论高度。这可以称作儒家文化的第一次传承。 儒家思想的第二次传承、发展与创新,我认为很大意义上面是对于皇权理论的适应与自我修正。实际上,虽然在前期,儒家有过一次针对于皇权的产生的修正过程,但是在儒家代表人物“孟子”的“不嗜杀人者能一之”的诉求,在秦始皇武力统一中国的事实下而未能应验之后。事实上已经宣告了政体对于儒家思想的不信任。由此,法家思想取而代之成为事实上秦朝的政权统治思想。而当汉武帝之后,道家思想又成为了主流。汉代的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表章六经”,更是顺应了汉王朝对于仁政的认可。这就是儒家思想文化在历史上的第二次发展与创新。正是由于这些创新,使儒家得到了统治者的认可以及正式的采纳,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儒

东亚文化研究

《东亚文化研究》 《东亚文化研究》是一本学术性比较高的著作。张立文,本书的作者。是一级教授、著名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和合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院长、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周易研究会副会长。 在50多年中国哲学、中国文化的教学研究中,建构了中国国哲学逻辑结构论、传统学、新人学的理论思维体系,率先建构了化解人类所共同面临的五大冲突(人与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和危机(生态、社会、道德、精神、价值)的和合学哲学体系,培养了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访问学者、进修生近百名。 《东亚文化研究》为我的论文写作提供很大帮助。众所周知,韩国和中国共属我们东亚文化圈。家门口的异国情调。同处亚洲大陆东部,又共属儒教文化圈,地缘的临近为中韩两国的文化的交流提供便利条件。共同的外貌特征,相同的姓氏,名字,这些客观条件带来的熟悉与亲切感打破了跨国文化交流的第一道屏障。然而,中韩两国文化终究有不同之处。单一民族带来的强烈民族气息使韩国充满了浓郁的异国情调。 现代化在东亚(包括东南亚)的胜利进展是二战后最令人激动的现象之一。如果说,日本的繁荣还只是非西方国家发展的特例,亚洲“四小”的成绩又因其相对狭小的规模而限制其普遍意义,那么中国,东盟,印支国家的急起直追,迫使人们重新认识东亚奇迹。90年代以来,东亚持续上升的趋势,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为展望东亚新兴工业化经济文化圈的前景提供了基础。 追溯根源,在历史地位上存在着一个极其广袤的中华文明圈。此文明圈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汉文化的学习和认同。汉文化圈包括中国,日本,越南,朝鲜等。经过中国国文化改造过的佛教,传入日本,朝鲜,越南和东南亚。在宗教影响下的绘画,医学,建筑,音乐和人物,都带有强烈的中国文化特色。儒学在日本,朝鲜,越南已深入到各自的生活方式,伦理观念,政治制度之中,与在汉“文化圈”的核心地区—中国的表现形态非常接近。 从中国到东南亚的“海上丝绸之路”,最早似乎在公元4,5世纪时已经形成。唐,宋时波斯人与阿拉伯人的祖先也利用这些航线。到广州,杭州,等地传教与通商。元世祖忽必烈视中国“海洋政策”的鼻祖,除了两次东征日本外,曾用“舟师”去征伐战成和交扯。 这些知识都是在读东亚文化研究才了解到的。现在深感东亚文化的深邃与悠久。我们作为现代化的东亚人也要好好研究,探讨,了解东亚文化的联系与区别。做一个合格的东亚现代人民。我们每个人都要之努力!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