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精准扶贫的难点_对策与路径选择_邓维杰

精准扶贫的难点_对策与路径选择_邓维杰

精准扶贫的难点_对策与路径选择_邓维杰
精准扶贫的难点_对策与路径选择_邓维杰

当前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当前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当前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 作出精准扶贫工作决策部署后,我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 * * 和省委、市委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指示,统筹谋划,精心组织,精准发力,重点突破,精准扶贫扎实有效推进,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在具体工作实践中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需引起重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存在偏差。镇、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等扶贫一线工作人员,对贫困户脱贫户后如何有效防止返贫的思考不多,对真正实现“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的扶贫理念认识不足,个别基层干部仅仅满足于算“经济账”“收入账”,喜好短平快的扶贫效应,而忽视了建立长效机制的“造血式”扶贫。 二是脱贫意识极其缺乏。舆论引导上宣传政策的较多,引导群众自主脱贫的较少。对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靠自身努力奋斗实现脱贫的典型事例,挖掘不够,宣传氛围不浓。致使部分群众参与脱贫攻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自信心缺失,“等、靠、要”的思想严重,主动发展、自主建房意识淡薄,以至于出现没钱就找政府,存在“干部在干、群众在看”的不正常的现象。 三是少数政策不够连贯。住房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三保障”中尤为关键的一环,我县保障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的易地扶贫搬迁和危

房改造指标任务于去年底已全部完成,全县尚未脱贫人口中住房安全问题未得到保障的,若要脱贫目前没有相关政策支撑。 四是扶贫队伍人心不稳。县 * 反映,该单位作为全县脱贫攻坚牵头协调综合部门,工作量大,任务繁重,清贫清苦,加之没有纳入公务员法管理单位, * 工作人员得不到公车改革及其他政策待遇,人心思走现象突出。 二、工作建议 一是强化干部培训,提升思想认识。把 * * * 重要战略思想作为干部轮训的重点内容,认真制定实施《2018—2020 年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干部轮训规划》。组织开展分级分类培训,力争年内所有扶贫干部轮训一遍,着力打造一支懂扶贫、会帮扶、作风硬的扶贫干部队伍。 二是强化宣传教化,激发内生动力。深入学习宣传 * 新时代 * * 扶贫思想,总结我县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精准扶贫方面的创新举措和成功经验,做好先进典型 * ,汇聚脱贫攻坚正能量。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激发贫困人口脱贫内生动力。加强政策引导、引导、典型引导,发挥村规民约作用,树立勤劳致富光荣脱贫导向,让贫困群众想干、敢干、能干、会干,加快补齐贫困群众“精神短板”。 三是强化政策支撑,解决民生实事。创新出台结合本地实际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进一步做好全县有搬迁意愿贫困户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并加强后续产业及就业扶持,确保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同时,要创新出台结合本地实际的危房改造政策,

精准扶贫论文

精准扶贫论文 精准扶贫论文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考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要以更高的认识、更实的举措、更严的管理,才能更好 地破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难题。 强化“四种认识”,大力破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认识“偏差”难题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强化“四种认识”,切实破解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认识偏 差上的难题。一是要强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要性的认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党 中央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重大战略举措,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思想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致胜法宝,是做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基本方针和行动指南。二是要强化扶贫资金精准 使用和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扶贫资金精准使用和管理,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要 保证,在新常态下,扶贫资金精准使用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关系到扶贫资金效益,精准扶贫的成效,还关系到扶贫干部“安全”。三是要强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效考 核重要性的认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是否能落实的关键一招,就是在于工作成效 考核是否到位。抓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紧紧抓住工作成效考核这个“牛鼻子”。四 是要强化牢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任务重要性的认识。其一,要牢记精准扶贫、精准脱 贫的目标,做到一个都不能忘记。其二,要牢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退出的标准,做到 一条都不能偏差。其三,要牢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职责,做到一刻都不能松懈。 抓实“五项工作”,大力破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稳定“脱贫”难题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关键点和难点,在于是否能让帮扶贫困户有稳定的增收脱贫产业, 是否能让贫困户有稳定的增收来源,是否能让贫困户养老、医疗和子女教育有保障,是 否能让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脱贫”,自愿摘掉“贫困帽”。这要求我们要抓好五个方面 的工作。一是要抓实优势企业带动贫困户如期脱贫。优势企业带动贫困户如期脱贫, 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效途径。二是要抓实当年增收脱贫项目。当年增收脱贫项目,是贫困户当年能否脱贫的最重要依据和标志之一。要把短、平、快的当年增收脱贫项目 放在最优先、最紧急的位置来抓。三是要抓实巩固脱贫成效的中长期扶贫项目。要实现 建档立卡贫困户长期稳定脱贫,一定要兼顾抓好中长期扶贫项目。一方面,要抓好中期 的扶贫产业和精准帮扶,要培养贫困家庭孩子上大学和接受中职、高职教育,要扶持贫 困户种植葡萄、猕猴桃、茶叶、柑橘水果、药材、椿树、楠竹、杉树、油茶等,并加大 工业园区创新创业扶贫项目支持力度。另一方面,要抓好长期的扶贫产业和精准帮扶, 要尽全力保障贫困家庭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坚持城镇化带动、园 区带动,大力扶持贫困户在陡坡地种植红豆杉、楠木等珍贵树木。同时,要大力推进资 产收益扶贫试点。要依法依规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其他涉农扶贫资金投入到设施农

我国精准扶贫政策及其创新路径研究

我国精准扶贫政策及其创新路径研究 精准扶贫是我国新世纪扶贫战略的重大转型,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已经开始扶贫政策并取得了重大成就,而且在“十三五规划”中,精准扶贫计划成为会议重要内容之一。在这一背景下,论文就“我国精准扶贫政策及其创新路径研究”一题进行详细探究,首先简要介绍了我国扶贫政策的转变,其次指出了目前我国在扶贫这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而后根据现存的问题提出了创新型的解决方案。 【Abstract】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is a major transformati on of China’s poverty alleviation strategy in the new century. In 1980s,China began to help the poor and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And in the “13th Five-Year Plan”,the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program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the conference. Under this background,the paper makes a detailed study on the topic of “Research on the Policy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in China and its Innovation Path”. Firstly,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y is briefly introduced. Secondly,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work of poverty alleviation in China are put forward. Finally,based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some innovative solutions are put forward. 标签:精准扶贫;扶贫政策;政策创新 1 引言 自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贫困问题一向是各种社会性质以及各种经济形式所面临的共同话题。但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有了显著提高,我国数以亿计的国民拜托了贫困生活,逐渐走向了小康生活,但是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地域辽阔,另外,我国北上广地区的繁荣发展,带动了周边城市经济的进步这就导致我国南北经济收入差距相对较大的特点,我国经济的发展处于相对失衡状态。因此,精准扶贫的开展能够更好地缓解贫困地区经济滞后问题,所以,精准扶贫的创新途径在目前扶贫政策研究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位置。 2 我国扶贫政策的演变及其挑战 我国农村贫困化是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出现的严重阻碍社会发展的问题,是影响城市与农村共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由于不同地区的不同经济类型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因此,贫困整治政策也是不同的,我国经过多年的努力实践与探索,已经逐步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扶贫体系,我国经济扶贫政策经历了以农村制度改革减少贫困的发展阶段、以貧困区域为主要对象的有计划的大规模扶贫政策、以解决群众温饱问题为目标的开发阶段的扶贫政策、以改善贫困地区基本生活条件的巩固温饱问题的扶贫计划、提高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精准”扶贫计划五个阶段[1]。我国扶贫计划由“解决温饱问题”逐步提升到“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的精准扶贫计划,体现出我国扶贫政策的目标更加明确、措施更加具体,适应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阶段特征,更加符合我国农村贫困问题的实际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路径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05506396.html,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路径研究 作者:李智马丽卿 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年第21期 [摘要]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业在我国的迅猛发展,其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乡村旅游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以广西上思县为例,分析了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途径和策略,以期为我国乡村精准扶贫的顺利开展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0.7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但是贫困人口基数依然庞大。由于我国农村地区受地理、历史等因素制约,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我国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截止2016年年底,尚有农村贫困人口7017万人,农村扶贫任务依然艰巨。2011年国家出台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提出,要通过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方式帮助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为了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利用各种途径,加快完成扶贫任务,全面落实中央精准扶贫政策。旅游业作为一种污染小、发展潜力大的朝阳产业,在扶贫方面有其他产业无法相比的优势。我国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乡村地区,所以重视乡村旅游的发展。完全可以作为实施精准扶贫策略的重要途径。 1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涵义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顾名思义就是在贫困的乡村地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以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以旅游为手段,扶贫为目的,精准识别出旅游扶贫的目标和对象,开展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工作。 从目前所收集的有关材料来看,国内外学术界对旅游扶贫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分歧主要体现在旅游扶贫概念的差异性。从字面意思理解,旅游扶贫就是通过旅游产业发展带动贫穷地区经济发展,从而达到区域脱贫致富的目的。从根本上来说,国外关于旅游扶贫的概念主要有PPT以及ST-EP(Pro-P Tourism和Sustainable Tourism and Eliminating Poverty)。PPT主张通过各种能带动贫困地区发展的旅游形式,给贫困人口带来净收益,较贴近扶贫本质。ST-EP则着眼于旅游业本身的可持续发展。 在国内,很多学者将PPT理解为扶贫旅游,但是旅游扶贫和扶贫旅游却有很大的差异 性。前者重点在于发展各种形式旅游业以带动贫困地区发展,范围远远大于后者,发展空间也大于后者。因此,乡村旅游业精准扶贫就可以理解成在贫困乡村,通过发展不同形式的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同时精准确定帮扶目标,着眼于他们的净收入,带领他们脱贫致富。

优势视角下农村精准扶贫模式创新路径探索

优势视角下农村精准扶贫模式创新路径探索 摘要:精准扶贫是我国当前扶贫攻坚战的战略导向。社会工作的优势视角关注个体及社区的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注重激发案主的主体能动性和抗逆力,与精准扶贫强调参与各方的能动性、注重脱贫效果的持续性等理念具有内在的契合性。优势视角具有降低负面标签效应、避免扶贫对象被客体化、充分利用有效资源等优点。通过对扶贫对象个体开展“优势视角”教育进行精神扶贫,并依据各自优势进行分类技能培训提升其人力资本;挖掘社区资源与优势,推动社区资产建设;链接社会资源,促进多方合作等路径,将优势视角融入农村扶贫工作,能够使贫困群体更快更彻底地摆脱贫困,推动精准扶贫模式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精准扶贫;优势视角;赋权;资产建设;链接资源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8)03-0046-0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农村进城隔代教养的祖辈老人生活困境与干预模式研究” (17YJC840042);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精准与有效:社会扶贫的理念创新及其实现路径”(201610304010Z)

阶段性研究成果;南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高梅书(1974- ),女,江苏响水人,南通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社会工作;季甜甜(1996-),女,江苏南通人,南通大学管理学院学生,研究方向:社会工作。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工作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民政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2017年6月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该《意见》以助力脱贫攻坚为目标,以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发挥作用为核心,提出了一系列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政策措施,为社会工作助力脱贫攻坚提供了制度指引。在脱贫攻坚阶段,精准扶贫成为关键词。精准扶贫是反贫困系统的综合实践过程,它更强调参与各方的能动性实践。精准扶贫要把目标的精准考量同效果意义上的精准联系起来,即脱贫效果要有持续性[1]。社会工作的优势视角强调对案主的需求、特点和优势进行科学评估,激发案主的能动性,在对话与合作中促进案主的自我成长和改变。可见,优势视角与精准扶贫的理念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因此,本文尝试将优势视角引入农村扶贫社会工作,阐述其基本理念、在扶贫工作中的优势及实践路径,以期抛砖引玉,引起学界对优势视角扶贫模式的广泛关注和研究,从而推动精准扶贫模式的创新发展,让贫困群体更快更彻底地摆脱贫

精准扶贫住房保障问题难点工作汇报材料

精准扶贫住房保障问题难点工作汇报材 料 脱贫攻坚看的是什么,“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的科学方法。房子好不好极为重要的决定了群众是否脱贫的重要标准。只有解决老百姓的住房条件,才能算是初步稳定脱贫。因此,各乡镇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从危房改造、易地搬迁的指标申请中得以解决农户的住房条件。但是还是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帮助解决: 一是劳动力缺乏,群众自实施有难度。指标争取到了,告之村上干部和实施村民后,实施项目又是一大难题,多数贫困家庭劳动力不足,无建设或改建经验,加上存在一定的高度作业,有安全隐患,也存在房子质量得不到保障。 二是经济能力差,无能力修建。扶贫工作时扶真贫,既然是真贫从哪里获取初始修建资金,虽说有危房改造政策,但危改指标也是先验收再付款并还存在多年旧账未了等历史遗留问题。干部即使为群众争取到了危改指标也无能力建设。 三是群众诉求不一,标准不详。群众自建能力差,安全和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村上代联系选择的施工队,在建设或改建过程中,总会提出许多新的要求,导致建设成本增加,施工队修好了后,

群众也会觉得这也没弄好,那也没弄好,主要是群众自己都没想明白应该怎么修、修成什么样,没有一个合适的方案。 因此,为帮助群众解决住房保障这一难题,一要大力宣传政策,让群众明白群众自己的房屋改建或新建,是群众自己本身利益的事情,乡村干部只是协助,房屋补助的款项,只是补助,而不是全权负责;二要干部大力发挥作用。采取了由村干部牵头组织修建房屋的群众开会,研讨修建房屋的方式,由农户与村上推荐的施工队伍签订用工合同与打款方式。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协议,解决住房修建的问题;三要大力保障质量。 总之,脱贫攻坚住房保障,从符合农户住房的精准识别到农活自建或者施工队伍的确定,以及质量的保障,必须形成一个严格的体制,方能确保项目的正常完成。使脱贫攻坚的项目资金落到实处,以达成真正的脱贫,但是主要的关键点,在干部建设要得力,群众政策宣传要到位,质量管理要及时,这样才能将好事办好,将实事落实到位,群众才会真正得实惠。

贫困地区旅游精准扶贫实现路径研究

贫困地区旅游精准扶贫实现路径研究 现如今,中国的贫困地区旅游精准扶贫已经全面展开,贫困地区精准扶贫政策,使贫困地区的精准扶贫政策在长期的实施过程中,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统一体系,本文以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为研究对象,在深入分析研究相关政策下,结合当地区位条件、资源条件,因地制宜,试图寻找贫困地区旅游精准扶贫的实现路径。 标签:贫困地区;旅游精准扶贫;路径 中国拥有大量的农村人口,且有相当多的农村贫困人口,以贫困地区为主的贫困地区旅游精准扶贫一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贫困地区旅游的精准扶贫不仅仅是我国进一步提升人均收入的重要途径,还可以逐步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使贫困地区的经济能够得到可持续的发展,不断为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动力。 一.清水河县走旅游精准扶贫的路子是必然之选 旅游精准扶贫,就是在贫困地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以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作为国家级的贫困地区,在2000年之前,当地经济的发展单是依靠农民的劳作来推进,农民在那个科技不发达的年代,没有什么先进的科技供农民使用,几乎都是要依靠农民勤劳的双手和简简单单的农耕器具,农民们很难单纯依靠农耕使自己过上好的生活,贫困地区经济的停滞不前,全县拥有大量的贫困人口。直到2011年,国家出台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推出,要通过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方式帮助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借着政策的指引,为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指明了道路。旅游业作为一种污染小、发展潜力大的朝阳产业,在扶贫方面有其他产业无法相比的巨大优势。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走旅游扶贫的路子是必然之选。 二、清水河县旅游精准扶贫的实施路径 清水河县旅游精准扶贫不是简单的走形式,而是实实在在的针对当地的地理条件和风土人情进行旅游建造,与此同时,在改造的过程中不能够脱离扶贫的思想,要帮助农村真正的走出贫困,而不是让村里的个别人富裕,同样也不是让农村里一部分人摆脱贫困,这是让贫困地区整体摆脱贫困,增加农村的造血功能。清水河县虽然土地资源并不是非常好,交通也不是非常便利,但他们却拥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这里拥有发展旅游业的强大潜能,当地可以在相关专业部门的指导下,积极发展旅游业,打造当地的特色旅游业,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参观。 2.1政府主导、政策引领 当地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指引下,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更好的发展当地经济

浅谈当前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浅谈当前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 建议 针对当前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贫困村轮流戴帽、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识别不精准、贫困户扶智立志难度较大、部分扶贫资金用于形象工程建设、贫困户产业扶持措施存在不同程度的短期行为等问题,我办建议精准扶贫工作应从提高贫困地区生产能力和贫困户脱贫能力入手,做到识真贫、改贫境、断贫根、扶贫户。 一、识真贫,做好贫困村认定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识别工作 (一)严格贫困村认定工作。从调查情况来看,贫困村认定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一是贫困村指标自上而下分配,而不是由基层根据贫困程度逐级申请审批后确定。二是贫困村“帽子”轮流戴,一戴五年,到期退出,不考虑是否真正实现脱贫,因此,检查发现少数“十三五”贫困村并非真正贫困。三是从“十五”扶贫到“十三五”扶贫,对贫困村的扶持力度逐年加大,导致因贫困程度较深而较早列入名单的贫困村得到的扶持力度反而较小。 针对贫困村认定中存在的问题,建议中央在2017年对贫困村进行再次认定,并严格按以下条件和程序进行认定:一是严格贫困村认定条件,包括贫困发生率、基础设施条件、生态环境、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凡是不符合条件的行政村一律不能认定为贫困村,不能享受贫困村相关政策,更不能轮流戴帽,搞平均主义。二是建议对面积较大、自然村发展水平不一的行政村,可以自然村为单位申报贫困村。三是在贫困村的认定程序上,应由行政村(或自然村)根据贫困村认定条件提出申请,经村民大会通过后,报乡镇、县、省逐级审批,不应限定名额、分配名额。四是根据贫困村的贫困程度,将贫困村分为极度贫困村、重度贫困村和一般贫困村,在资金分配中不搞平均分配,重点向极度贫困村、重度贫困村倾斜。

中国的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是为了抵消经济减贫效应的下降而必需采取的措施,将成为未来中国农村扶贫的主要方式。目前,我国在精准扶贫方面的困难体现在精准识别、精准扶持和精准考核三个方面,对此,应从改革贫困标准的制定方法,完善精准识别机制;完善精准扶贫考核机制;探索和建立贫困户的受益机制;改革扶贫资金管理体制和加强资金整合及在金融方面创新到户机制等方面创新精准扶贫工作机制,以保证精准扶贫工作的实际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在湘西考察时提出了“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在习总书记明确提出精准扶贫的理念后,中央办公厅在2013年25号文《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将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作为六项扶贫机制创新之一。 一、精准扶贫含义和作用 精准扶贫最基本的定义是扶贫政策和措施要针对真正的贫困家庭和人口,通过对贫困人口有针对性的帮扶,从根本上消除导致贫困的各种因素和障碍,达到可持续脱贫的目标。精准扶贫的主要内容包括:贫困户的精准识别和精准帮扶,扶贫对象的动态管理和扶贫效果的精准考核。精准识别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将低于贫困线的家庭和人口识别出来,同时找准导致这些家庭或人口贫困的关键性因素,它是精准扶贫的基础。精准帮扶是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针对贫困家庭的致贫原因,因户和因人制宜地采取有针对性的扶贫措施,消除致贫的关键因素和脱贫的关键障碍。动态管理首先是对所有识别出来的贫困户建

档立卡,为扶贫工作提供包括贫困家庭基本状况、致贫原因和帮扶措施等方面的详细信息,为精准扶贫提供信息基础。然后根据贫困状况的实际变化,及时识别出新的贫困家庭和人口,同时将已经脱贫的家庭和人口调整出去,保持精准扶贫的有效性。精准考核是对精准扶贫的效果进行考核,主要针对地方政府。新阶段的农村扶贫工作有明确的分工,中央政府负责区域发展和片区开发,地方政府负责精准扶贫工作。精准考核的目的是督促贫困地区的地方政府将精准扶贫作为工作的重点。 长期以来,中国的农村扶贫的主要特点是区域瞄准,没有识别到户。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的主要扶贫对象是国家或省确定的贫困县,2001年开始将扶持的重点转向15万个贫困村,2011年,国家又确定了14个连片特困地区。可见,中国的农村扶贫长期以贫困地区的区域开发为主要手段。由于农村贫困人口相对集中在中西部的一些资源环境条件恶劣、地理位置偏远的贫困地区,中国政府采用以区域开发为重点的开发式扶贫有其合理性。首先,改革开放初期,中国 农村在整体上处于贫困状况,贫困人口在贫困地区的比例很大,区域性扶贫开发尽管瞄准的是贫困地区而不是贫困家庭和个人,也能使大量的贫困人口受益。其次,由于有更多的信息可以利用,对区域(无论是贫困县还是贫困村)识别的难度远远低于贫困户的识别。再次,区域开发的重点是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通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改善来提高当地的农业和非农业生产的效率,从而使农户能够通过更高效率的创收活动来增加收入水平并摆脱贫困。因此,

实施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困难和对策

实施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困难与对策 2015年11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距2020年还有不到6年时间,要确保7000多万人全部如期脱贫,每年要减贫1200万人,每个月要减贫100万人,任务非常重。 一、存在的困难 1、面对精准脱贫要求和众多新政策、新机制,部分干部还习惯于用老思维、老办法考虑、解决新问题,创新意识还不够强,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不足;工作中存在点优面窄、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扶贫攻坚工作的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 2、资金投入不足,补助标准低。由于受到资金规模少的制约,有的贫困村只是“解决村屯路和人畜饮水”,很难从根本上改变落后的状况,与小康水平相比差距还很大,更达不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仅仅依靠财政扶贫资金为主要投资的方式,远远不能满足“十二五”“整村推进”目标要求投入的需要。

3、扶贫难度越来越大。贫困人口主要集聚在深山区,交通、水利、大力、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致贫因素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贫困户贫困程度深,减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 4、扶贫队伍有待加强。随着办公的电子化以及扶贫工作的专业化,这需要上级加大人员、经费投入,配齐配强扶贫队伍。 5、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结构单一,交通条件恶劣。 二、具体对策 1、完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路线图。制定《关于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实施方案》,逐级签订精准脱贫责任书,印制相关挂图,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强力推进。 2、精准识别贫困人口,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按照“五看五不录六优先”要求,完善贫困人口识别指标体系,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精准识别贫困人口,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 3、细化精准帮扶措施,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按照“五个一批”(发展一批、搬迁一批、助学一批、救助一批、兜底一批)要求,谋划推进五大精准脱贫工程,做到对症下药、分类施治、靶向治疗。一是通过扶持生产和技能就业发展一批,实施“钱袋子”工程。努力为每个贫困户都找到一条致富之路;二是通过移民搬迁一批,实施“挪穷窝”工程。对生存环境差、“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的贫困群众,在完成年

PPP模式支持精准扶贫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一、文献回顾 (一)精准扶贫理论研究 靳永翥和丁照攀(2016)从社会关系层面出发,认为应通过重建社会信任、健全规范供给、加强贫困地区与外界的交流、转变政府角色,来优化运作主体多元、运作方式多元的协同扶贫机制。王介勇等(2016)认为应当对贫困户进行多维识别,对精准扶贫工作进行动态监管与考核,明确政府相关部门的责任,严格把控工作进度,完善相关政策与制度。宫留记(2016)认为以政府为主导的市场化扶贫模式为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周双和刘鹏(2017)认为,应当注重金融产品与服务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可见,我国学者认为精准扶贫工作应当从贫困户、政府两方面着手,同时也考虑到了社会关系与金融产品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市场化扶贫模式已经趋近于利用PPP 模式支持精准扶贫工作的思路。 (二)PPP 模式支持精准扶贫工作的理论研究陈梦龙和尹贻林(2017)认为,盈利水平高的 PPP 模式下的精准扶贫项目与盈利水平低的项目可 以实现互补,现金流存在时间差的项目可以实现互补。唐惠敏和范和生(2017)认为,为了更好地将PPP 模式应用于精准扶贫工作,应该明确公私双方的权责关系,优化公私双方的争议解决方式,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维护社会资本的合法权益。张碧波(2018)认为利用PPP 模式支持精准扶贫工作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维护社会资本的合理利益、提高贫困户的参与度。廉超(2017)认为,应当完善PPP 模式下精准扶贫项目的运行机制,提高专业人 才的素质,加强宣传教育。可见我国学者认为利用PPP 模式支持精准扶贫工作时,应考虑多方利益关 系,并且主要从如何维护社会资本利益这一方面提出建议对策。 (三)PPP 模式支持精准扶贫工作的典型案例 石兴安和何素华(2016)以贵州省丹寨县为例,分析了万达集团利用PPP 模式在该县开展的投资金额为4.4亿元的“包县扶贫”工作,为职业教育扶贫、就业扶贫、产业扶贫一体化推进提供了样本。魏加威等(2017)以河北省威县以优质资产入股项目公司,增加了12亿元的融资能力为例,分析了资产收益模式助力PPP 精准扶贫项目的具体实践,为贫困地区全产业链的建立提供了样本。王定智(2018)以贵州省毕节市为例,分析了恒大集团投资30亿元联合贫困户、基地、合作社,共同打造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的农业品牌的具体实践,为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样本。综上所述,利用PPP 模式推进精准扶贫时,对于项目的选择需要因地制宜,而且项目具体开展模式也各不相同。这些案例为PPP 支持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理论研究的范本。 二、PPP 模式下的精准扶贫工作现状2017年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约为3046万 人,同比减少1289万人;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约为9377元,同比增长9.1%(扣除价格因素)。在第四批PPP 示范项目中,连片扶贫开发地区的PPP 项目数量为68个,约占项目总数的17%,主要集中在市政工程、交通运输、旅游和水利建设领域;投资规模为1855亿元,约占总投资 PPP模式支持精准扶贫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文/刘海英王晓烨 【摘 要】PPP 模式为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在PPP 模式的支持下,精准扶贫工作进一 步开展,但是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对PPP 模式下精准扶贫项目的开展流程进行梳理,发现其问题主要有项目与社会资本的对接不顺畅,合同公允性难以把握,项目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较小,咨询中介市场混乱等。为了缓解这些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应该完善信息平台,对项目进行合理评估,提高项目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规范咨询中介市场,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审计。【关键词】PPP 模式;精准扶贫;社会资本 【作者简介】刘海英,河北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硕士,研究方向:会计与财务管理;王晓烨,河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务管理与税务筹划。 经济论坛Economic Forum Aug.2018Gen.577No.08 2018年8月总第577期第08期 · ·97

精准扶贫的难点、对策与路径选择

求知导刊 Journal?of?Seeking?Knowledge?Guide 理论LiLun 054 2018年6月Jun.2018 一、引言 自从我国实施了改革开放,经济总量稳步提升,国民的生活水平也日渐提高。但是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地区的资源分布不均,人口亦分布不均,导致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很大差异。精准扶贫这一政策,对于提高我国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重要意义。可是在探索扶贫的道路上,扶贫工作者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这些困难也阻碍了精准扶贫的实施,使精准扶贫没有发挥最大的效果。这对于我国百年目标的实现有很大的阻碍。在帮助贫困人口脱贫的过程中,要制定详细的计划,同时需要一个明确的目标。有了计划,我们才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扶贫工作,而有了目标,我们才有了奋斗的方向。 精准扶贫的方法有很多,但是主要方法是加大脱贫资金的投入,给予贫困人口技术支持,让他们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状况,对当地产业进行改造升级,使当地生产力可以有效发展;同时提高贫困户的知识水平,让贫困户通过自身努力掌握一到两项谋生手段,提高自身收入。“基准扶贫”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思想的深入与否是我国能否有效脱贫的关键。 二、精准扶贫的难点 1.识别贫困人口 精准扶贫实施的第一步,就是确定哪些人是贫困人口。政府的扶贫工作人员要准确把握贫困人口的家庭状况,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但是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帮助贫困人口很难有统一的方法,这就要求扶贫工作人员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给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并且在日后做好跟进工作。在确立贫困人口时,要先减少贫困人口的排斥问题。贫困人口的划立通常没有具体的数量标准,而是按照各地区的人口数量按一定的比例确定贫困人口。这就导致各个地区、各个乡镇的贫困人口的数量都有着巨大的差异,这样的差异也导致扶贫工作的难度上升。然后就是对贫困地区的确立,因为地区发展的差异,导致贫困人口的分布也是不一样的。相对发达的地区也存在少部分的困难群众,而这些群众往往因为地区经济水平高就被忽视。而在经济贫困的地区,也会有部分生活水平较高的家庭,而扶贫政策往往就是划分一个连片的区域,这就会将这些富裕的家庭也纳入扶贫范围,造成国家资源的浪费,而真正需要得到帮助的人没能得到支持,使扶贫资金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2.贫困人口的具体扶贫政策精准扶贫政策明确要求建档立卡,也规定了建档立卡的具体要求。但是某些偏远地区的贫困人口数量特别多,而且分布范围广,这就给当地政府的扶贫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同时有些政府部门对扶贫政策的规定了解不够详细,工作中有许多的疏忽,盲目追求扶贫工作的效率,会跳过一些规定的项目。有些部门为了使贫困人口的收入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贫困线之上,就直接通过发放补助金的方式强行提高当地贫困人口的收入,没有给予他们实质的技术帮助,只能解决一时的困难而不能做到帮助他们摆脱贫困,彻底地消灭贫困人口。甚至有些地方为了提高政绩还挪用扶贫资金,修建一些面子工程,这些对于扶贫工作的实施没有任何帮助。 3.扶贫工作认识差异大 大部分的贫困村落中,青壮年都出去打工,而留下来的都是一些老人和儿童,对于这类人的扶贫工作开展更加艰难,效果也更加不理想。同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政府部门和各党委部门都难以达成共识,对扶贫工作带来了一些困难,也使扶贫工作的效率降低。中央对于精准扶贫的指导思想是明确的,但是地方不同的政府,政府中的不同部门对政策的认识不够透彻,理解存在一定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在湘西考察时提出了精准扶贫这一指导思想,同时做出了重要指示,指示包括“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并且中央办公室在2014年1月详细制定出精准扶贫的相关计划,这一顶层设计的确立,对推动精准扶贫思想的最终形成有巨大推动作用。并且,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精准扶贫都会成为我国打赢扶贫攻坚战的重要指导思想。从2013年精准扶贫实施至今,每年我国农村都会减少一千万左右的贫困人口,全国脱贫人数超过五千万人。我们有理由认为,将习近平总书记的精准扶贫思想贯彻到底,对我国脱贫政策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期,精准扶贫对于我国完成第一个百年目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这几年我国的贫困人口在国家的脱贫政策下日渐减少,可是我国有着巨大的人口基数,所以贫困人口的数量还相当多,同时有些贫困人口只是刚刚脱离贫困,在以后的脱贫攻坚战中,我们还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这就需要我国的每一位基层干部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关键词:精准扶贫;对策;路径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6-04 文章编号:2095-624X(2018)18-0054-02 精准扶贫的难点、对策与路径选择 杨佳诺 (吉林大学,吉林 长春 130012) 作者简介:杨佳诺(1988—),吉林长春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商业保险。

会计与审计在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会计与审计在精准扶贫 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会计与审计在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了大规模扶贫开发,成功实现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扶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2015年提出了精准扶贫,并确立了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奋斗目标。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使命。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保命钱”和减贫脱贫的“助推剂”。但近期审计发现,一些地方的扶贫资金存在虚报冒领、挤占挪用、滞留沉淀和监管弱化等问题。 精准扶贫的基本原则是:坚持精准扶贫,提高扶贫成效。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必须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切实提高扶贫成果可持续性,让贫困人口有更多的获得感。因此若要实现2020年实现7000万人口脱贫目标,必须做好扶贫款项的监督与管理,以精准的会计与审计更好的服务于扶贫工作,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问题。 一、扶贫资金的核算与监管问题分析 精准扶贫是保民生,安天下,是我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任务。在大多数人都普遍关注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推进、效益和成果的时候,扶贫资金的管理与跟踪等方面却问题重重。除挤占挪用、套取扶贫资金、多头申报、用中央扶贫资金为其他专项配套、短期占用扶贫资金、编造虚假帐薄、凭证,隐瞒挪用挥霍财政扶贫资金、虚假配套资金、违规发放财政扶贫贴息贷款、有偿使用扶贫资金的现象屡禁不止,还有其他的一些问题存在。主要总结如下: (一)、报账制度有缺陷,财务管理存在瑕疵。 由于扶贫报账是扶贫项目实施单位根据批准的年度财政扶贫项目计划、项目实施计划和项目工程建设进度表以及合同等,提出用款计划并附有效报账凭

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瞄准贫困群体开展针对性扶贫已经成为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必然需求,但扶贫工作过程中仍出现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扶贫资金天女散花,年年扶贫年年贫;重点县舍不得脱贫摘帽,数字弄虚作假,挤占和浪费国家扶贫资源的问题,无法真正让贫困人口真正走上富裕。因此针对以上问题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精准扶贫: 第一、建立精准扶贫大数据信息平台。基层政府组织干部入户调查,并积极与各联村单位衔接,抽调联村单位干部参与信息采集工作。通过全面采、惠农政策、农村危房改造、农村饮水、教育信息管理、社会救助、卫生扶贫、富民产业发展、劳动力培训、精准贷款等10项信息,准确掌握各项政策落实情况,并对信息进行了审核,保证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可靠性。再通过大数据技术、大数据分析等新思维,集数据采集、数据统计、数据分析、实时更新等功能于一体,进一步夯实精准扶贫数据基础。 第二、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盘活贫困地区资源,授人以渔。政府应坚持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总抓手,大力实施生态立农战略、科教兴农战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农业新技术、新模式科技创新和新型适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加大农民培训力度,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将农业现代化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实现当地农民的脱贫致富。对现代农业产业扶贫项目有专门的扶贫指标和奖励措施。在推行公司+农户、大户带动贫困户等产业扶贫模式的同时必须要明确提出贫困户的盈利模式,不能把贫困户沦为简单的原材

料提供者。 第三、精准扶贫与创新考核机制相结合。立科学考核体系,抓紧制定贫困县工作考核办法,明确国家级省级贫困县精准扶贫党政一把手责任制,改变由主要考核地区GDP向主要考核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转变;建立多维度考核体系,坚持既看眼前又看长远,既看发展又看基础;创新考核方式,采取重点考核与一般考核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并充分运用现代手段,随机抽样网络评价,建立科学考核体系;建立奖优罚劣的激励机制,把扶贫县领导干部的政绩升迁与扶贫绩效挂钩;对扶贫成效显著的地区,给予表彰和奖励,在资金项目上给予倾斜;对扶贫攻坚贡献突出的干部,予以提拔重用,引导干部全力扶真贫真扶贫;对扶贫进展迟缓的地区扶贫工作开展不力的个人进行批评直至追究责任,严格奖优罚劣。 第四、运用“互联网+”思维,搭乘电商经济,脱贫致富。网络电商时代的到来已经改变了传统的农产品营销方式。建议针对部分贫困户农产品滞销的问题进行精准扶贫,展农业电商技术培训大力推广农产品电商技术,农业物联网技术、网上农产品市场调查、促销、交易洽谈、付款结算等。通过“鼠标+大白菜”式营销,减少农产品流通中间环节,拓宽优质农产品销路,从而实现精准扶贫。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