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尝试在蒙台梭利教室中培养正常化儿童的做法

尝试在蒙台梭利教室中培养正常化儿童的做法

尝试在蒙台梭利教室中培养正常化儿童的做法
尝试在蒙台梭利教室中培养正常化儿童的做法

尝试在蒙台梭利教室中

培养正常化儿童的做法

baby A B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f5549504.html,

蒙台梭利教育法在世界上流行了90多年,与传统的幼儿教育相比,其显著特点是强调规则、有序和标准。孩子们在干净清爽、温馨宁静的教室里自发地操作自己选择的工作,遇到困难时孩子们会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即使无法处理,他们也能够轻轻走到老师身边寻求协助,有着不同年龄层的孩子却表现出一样的专注与独立,孩子们会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独立、有秩序与稳定。

这也是我们所期望的目标----正常化的孩子。

我在教学实践中将蒙台梭利教学法、蒙台梭利教育理论与幼儿实

际发展水平相结合,使得蒙台梭利教室里的孩子得到了正常化的发展,达到了初步的正常化。具体做法是:

一、环境的预备

根据蒙台梭利强调的“了解儿童的吸收性特质,为他们准备一个特别的环境,然后将儿童置在其中,给予他自由,让他吸收他在那所发现的一切”,以幼儿为中心,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创设了一个快乐的、自由的、没有限制的、可以按自己的需要随意做的教育环境---

1、教室内摆放学具的柜子、幼儿的桌椅、及所有的设施都是按孩子的比例设计的,教室正面较大的空间处考虑到空间大幼儿注意力分散的特点,在临近集体教学区安排的区域活动以操作性活动为主,有生活区、感官训练区、美工区、教室左侧为相对安静的数学区走廊为安静的语言区、图书角;

幼儿自主活动的空间则设在寝室(寝室的床设计成抽拉活动的,以节省空间),这样动静分割的设置目的在于减少不同活动在幼儿中间的影响,使他们尽可能的专注于自己所做的事,使得儿童不仅从材料的结构规则中自我学习,而且从集体的传统结构规则中自我学习自

我调整,则未尝不是另一个层次的自律与自由。

在集体的学习环境中要让幼儿真正享有自由就需要给予幼儿自由活动的同时提供一定的个人空间。小地毯和桌布是蒙台梭利教室中必备的设施,它打破了教室空间的硬性划分,营造了意识上的个人空间,地毯架的高度重量都在幼儿能独立摆放的范围之内,幼儿可自由地为自己创设个人的空间而无须求助成人。

2、教室的墙面设置了区域指示牌,他们是沉默的提醒者,告诉幼儿这里是什么地方?

我们在这里可以做些什么?请你跟我这样做等。

如图书角的墙上有安静的装饰画,提醒孩子在这里活动要保持安静。美工区的墙上贴着折纸的范图,就是将折某一种作品的过程全面展示给幼儿,让幼儿自己去了解探究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每天孩子们听着舒缓的音乐走线,有节奏的步伐、和谐的气氛、放松的心情很自然的由自由活动过渡到集体活动中,线上活动方式有很多,如走平衡:在幼儿手中放入易滚动的玩具训练平衡感;手持小椅子走线等。

有两周的蒙氏线可让幼儿根据不同的游戏方式进入中间圆周,如“拿单数卡片的幼儿走到小圆周”等。通过线上活动孩子们内心的序得到了调整,以平和的心态进入下一个工作中。

二、常规的培养

幼儿园的常规是幼儿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经常使用的标准、法规或习惯。蒙台梭利教室中的常规并不是要老师订定一条条让孩子遵守的规矩,而是教室里要运作顺畅,必须让老师与孩子都相当清楚的教室使用方式。

有了良好的生活常规不但教室容易正常运作,更重要的是让孩子

对环境产生信任感与安全感。在蒙台梭利教室里,我让幼儿参与讨论教室中常规的订定,并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

如希望孩子坐在椅子上或工作垫时把脚收回,就要让孩子先了解到:如果把脚伸出很可能会把过路的幼儿绊倒受伤,同时坐姿也不文明。

再如让幼儿自由选择工作时首先要培养收拾归位的习惯。在孩子对新环境有所了解熟悉后通过示范指导等方式,让幼儿掌握工作取放的方法和收拾归位的方法,并且通过幼儿间的互相交流学习达到每个人都会操作的目的。

在让幼儿有参与感后,也要让幼儿真正了解常规的意义,自然而然地认同教室常规并且能够切实遵守。如果孩子不遵守常规时,老师的做法是首先思考是什么原因让孩子无法遵守常规,如教室里常出现收工作后有人忘记将工作毯卷起的现象,经多次观察分析最终找到原因-----幼儿急于做收工作后的看电视或户外活动等事情而导致忘收工作毯,于是便把这一环节插入了收工作时由值日生等待最后一名幼儿开始新一项工作的想法,实施后果然收效显著。

同时执行常规时,教师要用正面引导语言,如告诉幼儿“在教室里不许大声喊叫”,不如告诉孩子“在教室里面都要小声交谈,以免影响别人”。

三、教师的工作

1、教师的角色:蒙台梭利主张3—7岁的幼儿的教育不是以填鸭式的灌输知识为主,儿童在教师的指导、关心、鼓励启发诱导和帮助下致至于自我活动,从活动中获得实际知识和教育,从而促进儿童身心的协调发展。

蒙台梭利教室里的教师为孩子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准备的环境,让孩子畅游其中,逐渐领会学习的乐趣,从而能主动的去探索世界,去学习和建构与自己的发展相适应的知识。“帮孩子”而不是“替”孩子,把教师的要求真正转化为孩子的需要。

2、教师的任务

(1)尽心维护学习环境:蒙台梭利在《幼儿的心智》一书中提到:唯有在环境的补助下,“正常化的”儿童才能在日后的发展中显示出我们所描绘的那些能力:自发性的纪律、持续快乐的工作、乐于助人而且同情别人。

每天在孩子入园前,我们便准备好教室的环境:教具柜上的工作摆放整齐幼儿用品收拾妥当随时等待着孩子来探索。唯有预备好的环境在一天的作息中顺畅运作。等幼儿入园后。我们只需要静静的坐在那里“帮”孩子,等待着为需要帮助的孩子服务。

(2)适当的参与和指导:当幼儿全神贯注的工作时,我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来判定是否参与幼儿的活动,从幼儿对活动感兴趣的态度上来判定是否介入幼儿的活动。

老师用喜悦的表情、愉快的声调在孩子当中流露出愉快的心情,使孩子们喜爱老师,使自己的每一个举动都变成对幼儿的鼓励和关爱。对那些干扰别人的幼儿以关爱的态度来干预他的行为,他会从心里感到惊奇,从心里体会到自己的错误,从而顺从老师的做法,久而久之便从内心形成良好的行为。

(3)观察和倾听:当幼儿对教室里的某一教具感到兴趣时。

我们不要以任何的方式干扰他。因为这专注的情境开始时是那么脆弱细致,而且很容易消失,即使他遇到了困难需要帮助,老师也要等待他的召唤,如果擅自介入他的活动中孩子便会没有了克服困难的专心工作态度。

最好的办法是当做小朋友不在教室里而全心的进行细致的观察和认真的倾听,并对观察到的事物和现象进行纪录以作为和家长共同做决定时的参与依据。在这过程中还要把幼儿当作是有能力的个人,同时创造一些活动鼓励幼儿进行探索展开想像。

蒙台梭利说过:幼儿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孩子的生命发展得更完美。教育不止只在于孩子脏了帮他洗或帮助他穿着整齐,而是孩子要在自理中获取生理的独立、在自由选择时获取意志的独立、在无止尽的工作中获取思想的独立。

baby A B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f5549504.html,

蒙台梭利儿童之家教师的行为语言规则

蒙台梭利儿童之家教师的行为语言规则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蒙台梭利儿童之家教师的行为、语言规则 I、早晨见到孩子都要充满热情的向孩子问好。“早晨好、中午好、下午好” 2、凡是要以商量的口吻和孩子对话:“我可以……吗?”(规则除外)。 3、凡是都使用请。“请离开”、“请帮忙”、“请让一下”、“请等待……” 4、不可以直接指出孩子的错误,根据不同的情况使用正确的方法和积极地语言告诉孩子,这样的教育观念能使孩子长大后勇于面对困难挫折,终身受益。 (1)给孩子建立这样的观念:“错误可以帮助我们成长”“错误可以帮助我们成功”——没有错误的孩子,只有错误的成人。 (2)直接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是什么,不指出错误。 (3)请使用这样的语言:“如果这样做会更好”,“请试一试这种方法”。 5、对孩子帮你做的每一件事情,老师都必须对孩子说“谢谢”。老师帮助孩子做的事情也对孩子说“请说:谢谢”,或者说“你忘了什么?”老师要用自己的行为给孩子创造一种文明的生活环境,这样孩子就自然地学会了礼貌。 6、认真倾听孩子的每一次纠纷(“请告诉老师发生了什么?”,“请描述事情发生的全部过程”“你们会自己解决吗?”)再进行判断。帮助孩子建立准确的是非概念。解决纠纷能帮助孩子发展道德观、价值观;辨别是非、善恶:理清思维,发展认知。这一过程是让孩子走进自己的思维,重复自己的故事,了解对方的想法。 7、在更多的时候,请使用身体语言和行为语言,以身作则,尽量少使用语言本身。尤其是对4岁以下的孩子(以保证帮助孩子顺利度过执拗的敏感期),对4岁以上的孩子请给他们更多的选择机会(规则例外),并使用秩序化的语言。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最好的办法是示范给孩子,让孩子通过模仿进行,这样会延伸儿童的感觉。学会选择,就学会了选择生活。

一间蒙特梭利教室

一间蒙特梭利教室 蒙特梭利教育的目的 蒙特利博士相信,沒有一個人是由別人教育出來的,他必須自己教育自己。一個真正受過教育的人,即使在結束蒙特梭利教室的課程后很長一段時間,仍能不斷的學習,因為他具有一股發自內心對於知識的好奇與熱愛,不斷激發他的學習動機。 蒙特利博士覺得,在童年早期,教育的目的,應該不是將一些經過選擇事實交給小孩,而是培養其自發的學習慾望。 蒙特梭利教室中,這目的可從兩個途徑達到:第一,容許小孩去體驗自己選擇的學習所帶來的樂趣,而非被迫學習;第二,幫助小孩改善原來的學習工具,如此,在未來的學習境中,他們的能力將發揮到極致。蒙特梭利教材除了能達到【給小孩明確的訊息】這個立即目標外,也具有上述的雙重長期目標。 小孩如何學習, 蒙特梭利教室,是以幼兒獨特的學習傾向作為教材使用的基礎,蒙特梭利博士稱這種傾向為【吸收性心智】(absorbentmind).,她的著作中,常用海綿來比喻小孩的頭腦,從字面上來說,即指孩子們會從環境中吸收訊息。在兩歲小孩學習其母語的過程,這是顯而易見的——他不需要正式的教導、可以的學習;也不像大人學習外國語一樣,需經過冗長而乏味的學習過程。対一個小孩來說,運用全身所有的感官,去研究周遭有趣的環境而獲得的訊息,是一個自然且愉快的活動。 因為孩以吸收方式來學習的能力,大約會持續到七歲。蒙特梭利博士推論,如果讓小孩置身在一間可以讓他自由操作各種具教育意義材料的教室裡,他的學習經驗會更加豐富。經過十多年經驗的累積,證明了她的理論。小孩學習閱讀、寫字、計算的方式,就和他學習走路及說話同樣自然。在蒙特梭利教室,容許孩童在

他自己感興趣及預備好的時刻來學習。蒙特梭利博士一直強調:【手是小孩最主要的老師。】學習必須專心,而讓小孩專心的最好方法是,使他將注意力專注在某一項用雙手操作的工作上。(大人一面想事情一面亂劃的習慣,就是這種訓練所遺留下來的跡象。)在蒙特梭利教室中的一切設備,均會增強孩童使用雙手學習時,無意中得到的印象。 兒童早期的重要性 在《吸收性心智》一書中,蒙特梭利博士寫到:【生命中最重要的時期,並非大學念書的階段,而是人生的最早期——從出生到六歲。因為它是智力形成的最重要的時期,而且不只是智力,還有其所有的心智潛能……。在這個階段里,小孩較需要知能方面的幫助,而且任何會阻礙其創造性活動的障礙,都會降低他達到成熟的可能性。】 根據近代心理學家所做的一些研究報告,已經證實了蒙特梭利博士的這些理論。芝加哥大學班的班傑明?布魯博士在《人類特質的穩定和改變》中寫到:【從受孕到四歲,個人發展了其智能的50%;從四歲到八歲,則發展另外的30%……。這說明智能的成長,在幼年早期的發展非常迅速,而且,早期環境對這方面的發展也可能有很大的影響。】 與蒙特梭利博士一樣,布魯博士也相信:【在某個特質快速成長時期,環境發揮了最大的影響力。】舉一個極端的例子來說,斷食療法并不會影響一個十八歲青年的身高,但對一個一歲的嬰兒來說,卻會嚴重的減緩其成長速度。因為在八歲以前,孩子的智能發展達80%, 所以在這幾年間,一個有利的成長環境時最重要的。 敏感期 蒙特梭利博士另一個被近代研究證實的觀察是,發現敏感期對早年學習的重要性。所謂【敏感期}是指在這個時期中,孩子對某種特性或技巧會有特別濃厚的興

蒙台梭利的“儿童之家”及其教育方法

蒙台梭利的“儿童之家”及其教育方法 【摘要】她是意大利著名的教育家,也是意大利史上第一位女医学博士。于罗马大学毕业的她,开始致力于智障儿童教育的研究。1907年,蒙台梭利在意大利罗马贫民区创办了一个学前教育机构―“儿童之家”,并以此作为实验基地,进行了5年的幼儿教育实验。论文对蒙台梭利的“儿童之家”进行了阐述,并详细论述了“儿童之家”的具体教育方法。 【关键词】蒙台梭利;儿童之家;感官教育 熟悉蒙台梭利的人都知道,她是意大利著名的教育家,也是意大利史上第一位女医学博士。于罗马大学毕业的她,开始致力于智障儿童教育的研究。1907年,蒙台梭利在意大利罗马贫民区创办了一个学前教育机构―“儿童之家”,并以此作为实验基地,进行了5年的幼儿教育实验。从而以显赫成果跻身于欧洲新教育运动主将之列。 1 蒙台梭利的“儿童之家” “儿童之家”有哪些特征?让我们具体来看一下: 1.1 “儿童之家”是一真正的家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之家”应该是一个真正的“家”,也就是说,应该有一些房间和花园,孩子们就是房子的主人。带有遮蔽处的花园是最理想的,因为孩子们可以在它底下玩

耍或休息。也可以免受曝晒和雨淋之苦。”① 1.2 学校的房间是孩子们进行“脑力劳动”的时间 “儿童之家”为孩子们配备了各种房间,各种家具应有俱全。“儿童之家”所设计的各种桌椅都很轻便,便于搬动,孩子们可以选择他们觉得最舒适的坐姿。教室里有很多非常低的黑板,即使最小的孩子也能在上面写写画画。“儿童之家”,是不按年龄分班的,幼儿的学习不受规定时间的限制。总之,蒙台梭利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充分发挥儿童的天性,尊重儿童的自由。 1.3 “儿童之家”的设施要有助于孩子们自己去做 “儿童之家”的孩子们可以自由玩耍。教室里的桌椅允许儿童按自己的意愿搬动,矮柜子上的各种物品和教具供儿童随意取用,功课的安排也无固定时间,而是强调个人学习和活动。“儿童之家”还有为孩子们的实际生活作准备的练习,如穿衣、脱衣、解纽扣等。 “儿童之家”是唯一可以自由支配的房间,是一个真正属于儿童的家。并且,“儿童之家”中的设施没有限制,一切事情都是孩子们自己去做。训练孩子们的自理能力,让孩子们从小就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为他们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儿童之家“的教育方法 蒙台梭利主张儿童的生理和精神的发育应该遵循自

儿童之家的教育理念

儿童之家的教育理念: (一)儿童独立性的尊重:只有独立的人才能享有自由。儿童的好动性是他的特色,大人不要横加干涉或禁止,师长千万别“指挥”或“命令”孩子,要让他自己指挥自己,自己听从自己的命令。尊重儿童的独立性,儿童就能自然的活动他的筋骨,健康的身体随之而至。 (二)肃静与活动:尊重儿童的独立性,并非让他为所欲为,且不可让孩子以为安静、顺从、听话、被动就是好事;而活动或工作就是坏事。蒙台梭利的教学法强调儿童主动探索,并着力于设计启发性的教学情境和教具,让儿童借由具体操作来学习,不只是听讲。 (三)精神胜于方法:蒙氏希望她的学生不要“主动”的想去“教”孩子,应该做个“旁观者”来注视孩子的一切行为。唯一必须人为的就是设计或制作许多教具,甚至鼓励孩子尽情的游玩及操弄,就是对儿童最大的尊重。因为蒙台梭利方法的真正老师,就是儿童本身。 (四)个人自由先于社会纪律:自由第一,秩序只是其次。传统教育强调“群性”,而蒙氏注重“个性”。蒙台梭利在1932年向英国的蒙台梭利学会发表的文章当中强烈痛责孩童受束于大人,比奴隶及工人都不如。蒙氏毕生心血强调:“解放儿童,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因此,儿童个人自由,应列为优先考虑。” (五)童年期的秩序感:蒙台梭利发现儿童的行为特征之一,就是秩序感。一般人都认为孩子的房间或游乐场一定乱七八糟,把玩具或纸屑丢的满地都是,大人也因此相当头疼,并认为这是孩子的严重教育问题,想办法要及早培养孩子整齐清洁的习惯。然而蒙氏相信,小孩之所以无法将屋内安排得井然有序,始作俑者是大人。儿童本有顺乎自然的秩序感,只是大人以“权力”予以弄坏而已。 [编辑]著作 五、蒙台梭利教育模式中国化 (一)主要思路和宗旨 我们的研究思路是如何借鉴蒙台梭利教育模式的长处,遵照“以我为主,它为我用”的教育宗旨,使蒙台梭利教育模式本土化。我们这一思路的形成是与我国幼儿教育改革进程分不开的。 我们的宗旨是本土化。即结合中国的实际将蒙台梭利教育理论和实际做一些调整,使之中 国化。我们要吸取美国的经验教训。蒙台梭利ν教育模式在美国经历了一衰一兴的过程,就是因为在一开始没有本土化。 目的ν

蒙特梭利介绍专业篇

蒙特梭利介绍(专业篇一) 目录 一、玛利娅.蒙特梭利简介 二、蒙特梭利教育法的特点 三、蒙特梭利教育的核心 四、家庭“蒙特梭利教育”法的特点

一、玛利娅.蒙特梭利简介 (一)蒙特梭利生平 一、成长阶段(1870年-1986年) 1、1870年8月31日,玛利娅.蒙特梭利出生于意大利,安科 那省的奇纳瓦里市。父亲亚历山德鲁.蒙特梭利,母亲瑞尼尔. 斯托帕尼。 2、1875年玛利娅.蒙特梭利五岁,举家迁居罗马。 3、1876年玛利娅.蒙特梭利进入公立小学一年级就读。 4、1883-1886年进入米开朗基罗技术学校(高中)。 5、1886-1890年进入达文奇工业技术学院,挑选了最喜欢的 学科-数学。 6、1890-1892年期间以杰出成绩就读罗马大学。 7、1892-1896年进入罗马大学医学院就读。1896年毕业,成 为意大利第一位女性医学博士。 二、准备阶段(1896-1906年) 1、1896年担任罗马大学附设医院-San Giovani Hospital之助理医师。在柏林举行的国际妇女会议上,已意大利代表身份出席会议。 2、1897年义务担任罗马大学精神医学科临床教学之助理医生。 3、1898年在柏林举行之教育会议上演说,并于罗马出版此演讲文《社会的不幸与科学上的新发现》。 4、1899年在意大利开始为期二周的演讲旅行,演说《新女性》与《现代慈善事业:儿童与和平》,获杰出医疗服务奖。

5、1900年担任罗马国立启智学校校长。 6、1901年辞卸校长一职,重回罗马大学修读哲学。 7、1902年受邀于拿坡里教育学术会议上演讲。 8、1904-1908年任罗马大学教育学院之自然科学与医学课程教授。 三、启蒙阶段(1907-1909年) 1、1907年在罗马的圣罗伦斯区设立第一所儿童之家。不久,第二所儿童之家相继成立。 2、1908年第三所儿童之家-米兰儿童之家成立。(依据史塔丁的说法:出版意大利版《教育人类学》) 3、1909年重要著作《蒙特梭利教学法》意文版。(意文版名称为《应用于儿童之家额幼儿教育之科学的教育方法》)。 四、发展阶段(1913-1952年) 1、1913年第一届国际训练课程在罗马开课。应麦克劳杂志之邀到美国演说,与卡内基大厅发表专题演讲。受邀至发明家爱迪生家中做客。 2、1914年荷兰儿童之家成立。著作《蒙特梭利手册》出版。克伯屈出版《检视蒙特梭利系统》严厉抨击蒙特梭利教育。 3、1915年于洛杉矶与圣地亚开设训练课程。第三届国际训练课程在美国旧金山开课。由美国教育协会赞助于旧金山的巴拿马太平洋世界博览会上演讲。巴萨罗纳成立第一所蒙特梭利学校。 4、1916年在西班牙巴塞罗纳开训练课程。

蒙特梭利生平

蒙特梭利生平 玛利亚·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1870—1952) ·20世纪伟大的教育思想家,教育改革家,平权主义者 ·唯一因幼儿教育连续三次提名诺贝尔和平奖的女性 ·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女医生 蒙特梭利学校的毕业生 ·Larry Page和Sergey Brin(Google创始人) ·Will Wright (孢子和模拟人生系列设计者) ·Jeff Bezes(亚马逊的创始人) ·Bill Gates(世界首富) ·哈里王子,威廉王子 ·比尔·克林顿一家 ·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作者 他们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都极富有创造力,有主见,可见,蒙氏教育对人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生命中的五大阶段 ·早年生涯 ·医学院时期 ·首次接触特殊教育(第一个奇迹) ·儿童之家的建立(第二个奇迹) ·全球蒙特梭利运动 早年生涯——出生

·1870年8月31日,出生于意大利安科纳省契阿瑞发立。 早年生涯——蒙特梭利一家 ·父亲:亚力山卓·蒙特梭利 意大利统一战争中的军人,战后作为公务员任职于国立烟草公司的财政管理部门。 ·母亲:芮妮迪·史多潘妮 受过良好教育的贵族女子,并且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 蒙特梭利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父母对他很严格,从不溺爱她。例如:又一次蒙特梭利一家人外出旅游,三个月之后归来,蒙特梭利的父母想要先打扫完卫生在开火做饭,年幼的蒙特梭利想要吃饭,不依不饶的让母亲做饭给她,然后母亲把她带到了厨房,从橱柜里拿出一块放了三个月的已经发霉了的面包,说“你如果实在饿了的话,就把它先吃了吧,不然就等我们收拾完了在做饭。” 早年生涯——学校教育 ·1875年,因父亲调职举家迁居罗马 ·1883年(13岁),就读于公立米开朗基罗.鲍拿若堤技术学校 ·1886年(16岁),以优秀的成绩毕业,并进入当时只招收男性的技术学院,并一直维持很好的成绩于1890年毕业。 ·1890年(20岁),在罗马大学攻读数学,生物,物理,化学等课程 医学院时期 ·三大磨难: ·入学被拒 ·父亲断交 ·同学排斥 医学院时期——入学被拒 ·校方拒绝蒙特梭利的入学申请 ·女性就读医学院一度成为当时最热门的社会事件

蒙特梭利环境的预备

孩子成长环境的设计 遗传无法完全决定人一生的智或愚,后天的环境对人出生后的智能发展才有着大部分的影响。 蒙氏说:“环境就像人类的头部,影响着孩子的整体的发展。”蒙特梭利教学法的首重环境,就是基于同样的认识。基本地来说,蒙特梭利教学法包含了四大要素──环境、教具、教师和儿童。其实综合起来,它们应该是一个整体教育“孩子”的环境。 硬件设备(和附近的环境)、“教育环境”-教具、老师(导师)、孩子,应该处在一个完美的环境中。除了有方便孩子的“硬件设备”──慎重选择过的“教材、教具”(静态):还要有娴淑慈爱的“导师”,在其中担任设计教材和诱导孩子学习意愿、以及在两者之间扮演沟通牵引的角色;当然还有主体人物──充满活力和学习意愿的“儿童”(动态)。 关于如何设计一个帮助儿童能够良好发展的环境,蒙氏说的最具体的就是:“儿童之家”。 它必须像个家 蒙氏说:“所谓‘儿童之家’是指能够供给孩子发展机会的环境(注:不要误会为孤儿收容所),这种学校并没有一定的规格,可以按经济情况与客观环境而定。” “不过它必须像个家。”也就是说,不能光是一两间同样大小的教室,必须有几个房间,有庭院,院子里有遮风避雨的设备……孩子可以在户外活动,让他们放些自己喜爱、自己照顾的小花小草、小动物、小摆设。 “家”中的主要房间是智力活动的“工作室”。另外,再配上较小的浴室、餐厅、会客室、健身房、休息室等让孩子活动和生活的空间。 当然在大城市里,生活居住空间狭小,不是每个父母都拥有如此庭院式的房子,所以只要是你能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庭气氛,为他安排一间“工作室”,陈设些经你慎选的益智玩具(最好不要市上的电动玩具)以及他的“工作”成绩;另外的一间是专用的卧室兼起居室。并且要常常带他到野外去踏青,以补没有院子的不足,这样也就是一个很好的蒙特梭利教育环境了。

蒙台梭利

蒙台梭利与她的儿童教育观 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1870—1952),最初研究智力缺陷儿童的心理和教育问题,后来创办“儿童之家”,致力于正常儿童的教育实验。她撰写幼儿教育著作,开办国际训练课程,对世界各国的幼儿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促进了现代幼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蒙台梭利是20世纪赢得欧洲和世界承认的最伟大的科学的和进步的教育家之一。”(J·鲍恩:《西方教育史》(三卷本),1981年英文版,第1卷,第394页。) 一 蒙台梭利1870年8月31日出生于意大利安科纳省的希亚拉瓦莱镇。父亲亚历山德罗·蒙台梭利(Alessadro Montessori)是个思想保守的贵族后裔,年轻时从过军,后来是文职人员。母亲雷尼尔·斯托佩尼(Renilde Stoppani)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心地善良,对蒙台梭利个人的志向一直给以支持和鼓励。蒙台梭利是个独生女,但其父母并不溺爱她,对她规定了严格的纪律。小时候,蒙台梭利每天要做的一项工作就是打扫一些场所,并使它们保持整洁。她对周围的穷人特别同情和关心。有时候,她还充当正在争吵的父母的调解人,使家庭保持和谐的气氛。 6岁时,蒙台梭利进入安科纳的圣尼克罗小学接受初等教育。当时意大利的学校教育状况是令人沮丧的。蒙台梭利在学校里的表现并不十分突出,据说,她被认为是一个温柔的但并不特别聪明的小女孩。但是,在早期的学校生活中,蒙台梭利已萌发了关心和照顾未来的儿童的思想,并表现出强烈的个人尊严感。应该看到,蒙台梭利的早期生活对她以后的幼儿教育实践及理论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 12岁时,蒙台梭利的父母为了使她受到更好的教育,把家搬到了罗马。有一个时期,蒙台梭利像其他女孩子一样想成为一位演员。后来可能受到当银行会计的父亲的影响,她又开始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数学方面表现出卓越的才能。从那时起,蒙台梭利对自己的未来也有了一些考虑。因此,在中学毕业前夕,当其父母都希望她选择意大利妇女的传统职业当教师时,蒙台梭利毫不迟疑地说:“除了教师,任何一个职业都可以”,表现了她的独立精神。 1886年,蒙台梭利进入高等技术学院,学习现代语言和自然科学,但她喜欢的和学得最好的是数学。她父亲仍要她毕业后当一名教师,而她决心要像班上的男同学一样成为一名工程师。但是,当蒙台梭

蒙台梭利教室中对儿童的控制

蒙特梭利教室内教师对儿童的控制 问题的提出: 在这间教室里的教师是这样的: ?她深信,儿童必须自由地选择工作,而且当孩子工作的时候,绝对不 能受干扰; ?孩子做任何事都不能强迫,教室内不能有威胁、奖励与惩罚。 ?教师必须保持沉默,处于被动地位,耐心地等待儿童在其自由意志支 配下,透过自主选择工作,达到内在纪律与智慧的呈现。 ?教师要退到幕后,隐含自己的个性,让儿童的精神得以充分发展。 ?她根据情况搬出了教具,但教室内的混乱并未减少,因此她认为没必 要控制教具的量,教室内重新堆满了教具。 疑问:是教师的原则掌握错了吗?当然不是,一间秩序井然的教室内教师也是坚持同样原则的。但教室内的问题却是非常明显的. 分析判断: ?可以判断,这种情况下的教师是一位蒙氏教室的新手,她缺乏将理论 变为现实的实践经验,或者说她只是深信但并没有完全理解蒙氏教师的原则;她在照搬原则,却完全不了解儿童,缺乏针对儿童举一反三地运用原则的能力。其内心深处的信念可能是这样的:蒙氏教育就是让孩子自由地去做事,不能约束他! 缺乏引导的“自由”与强制对儿童一样有害!

在同样原则的支持下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教室状况呢? ?我们首先要问的是:儿童先天具有内在纪律性吗? “我们永远都应该记住,内心深处的纪律性是后天形成的,而非先天具有的。教师的任务就是为这种纪律性的形成指明方向。”(《有吸收力的心灵》P294中国发展出版社)也就是说“内在的纪律是将要产生的,而非已存在的东西。”“儿童的智慧和纪律等待我们去唤醒。”(有吸收力的心灵P297中国发展出版社) 那么教师如何培养儿童的纪律性呢? ?教师要具备控制教室内儿童的能力,她应形成良性控制,避免恶性控 制。 ?什么是恶性控制?一种是指只针对问题,对已出现问题的急救式管理。其前提是:孩子本来就是无序的,坐不住且精力不集中,只能靠外在力量的强迫与吸引;另一种就是指将对孩子的尊重视为任其自由,百依百顺。没有引导的“自由”发展与强制性管理,对是否有利于儿童的发展来讲都是恶性的。 ?要培养儿童的内在纪律性,教师要形成对班级的良性控制,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了解孩子的发展类型 ?第一种类型为自由顽劣型 他们只随心所欲地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破坏东西,会把好多东西混

蒙特梭利人物介绍

蒙特梭利人物介绍

蒙特梭利教育法简称“蒙特梭利”——由玛丽亚·蒙特梭利(1870-1952)博士创建,玛丽亚·蒙特梭利是教育史上一位杰出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女医学博士。蒙特梭利出生在意大利安科纳地区的基亚拉瓦莱小镇。父亲是贵族后裔军人,性格平和、保守;母亲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博学多识、虔诚、善良、严谨、开明。作为独生女的蒙特梭利深得父母的宠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因此从小便养成自律、自爱的独立个性,以及热忱助人的博爱胸怀。 玛丽亚·蒙特梭利生平: 蒙特梭利成长于有教养的家庭。她的父亲亚历山大·蒙特梭利(Alessandro Montessori)在财政部工作,并管理国营烟草手工制造局。母亲芮妮尔.斯托帕尼(Renilde Stoppani)是神学兼地质学教授安东尼奥·斯托帕尼[1](Antonio Stoppani)的侄女。蒙特梭利结合神学和自然科学的理论,发展出她的宇宙教育理论。早在学生时期,蒙特梭利即对自然科学产生兴趣,因此就读一所科技高中。1890年蒙特梭利登记研读医学(这在意大利是在1875年才可能发生的事)。 在学业上,蒙特梭利特别专研胚胎学和进化论。她的科学观点原则为实证主义。在最后两学年中,她在罗马一家心理专科医院担任助理。蒙特梭利特别专注儿童医学,并且在罗马的大学儿童医院的儿童心理部门担任助理医师,同时做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她重点针对那里需要特别照顾的、精神上有障碍的儿童。蒙特梭利被这些儿童没有尊严、无人照顾的

生活状况深深触动并致力补救。因此她将让·马克·加斯帕尔·伊塔尔和爱德华·塞金(Edouard Seguin)逐渐被遗忘的、关于“心理学方法”的教科书翻译成意大利文。 如同这两位前辈,蒙特梭利相信如何对待“弱智”或“智障”不是医学的问题而是教育的问题。因此她要求设立针对这些被折磨儿童的特别学校。 1896年蒙特梭利完成精神病学有关“对抗的幻觉”的博士论文。之后便开启她最重要的研究岁月。直到1907年蒙特梭利发展出人类生物学的理论,并且根据她的教育学和在儿童之家的实际实验,奠定神经精神病学的基础。 1898年蒙特梭利未婚生下儿子马利欧。她让人照顾他并且去乡下探望他。之后马利欧担任蒙特梭利的秘书,直到她去世,或许他也是蒙特梭利所构想出成长理论的创造者之一。直到马利欧40岁时,蒙特梭利才告诉他是她的儿子。 1899年蒙特梭利获得意大利教育部长圭多·巴切利(Guido Bacelli)授命,在罗马举行一系列关于精神障碍儿童的教育的演讲。得益于这门课程两年后成立了以蒙特梭利为领导者的医疗卫生教育机构。在这个时期蒙特梭利发展出针对语言课程和数学特别的教学法。 1901年蒙梭梭利离开这个机构,并且开始人类学、心理学和教育哲学的课业。1904年她在罗马大学教育学机构讲授人类学和教育学。

蒙特梭利科学文化教育

一、科学文化教育概述科学文化教育包括动物、植物、历史、地理、科学、音乐、美术、天文、地质等,讨论这些在我们的环境中人、事、物的关系。 1.蒙特梭利认为孩子是环境的一部分,孩子是离不开文化的,是文化的一部分。 2.集于一种自然的倾向,一种生活化的东西。3.如果人类对文化认同越多,就越能适应那里的环境。 4.孩子学习文化,不只是要他们更聪明,最重要的是使他们了解环境,进而尊重环境,尊重别人,尊重自己;使孩子爱学习,喜欢研究,增进自信心,对人、对世界充满爱。 二、科学文化教育的特点: 1.科学文化教育是全球性的,是关于宇宙观和系统性的;2.透过操作,透过感官的学习,是一种体验式的方法;3.科学文化教育给予孩子基本能力、想象空间和兴趣的研究;4.科学文化教育追求的是一种人生态度。 三、科学文化教育的意义: 1.探讨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建立自我概念;2.认识不同民族和社会的文化特质; 3.建立宇宙观; 4.21世纪是科技主导的世纪,了解科学的一些基本知识,为今后从事各科 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四、科学文化教育的目的:

在蒙特梭利教室里,具备了动物、植物、历史、地理、天文、地质等教具, 让孩子学习如何照顾动物、植物,了解自己所居住的大环境、了解宇宙万物的奥秘、认识各种矿物等。 1.直接目的: 使孩子对其生存的环境,对人、对事、对物有一定的浓厚兴趣,从自己的环境中建构自我的概念。 ①培养幼儿爱科学的情感; ②培养幼儿掌握认识事物的方法; ③培养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 ④引导幼儿接触周围世界。增强环保意识,获得科学经验; ⑤学习民族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 2.间接目的: 从欣赏、观察、认识中培养孩子对宇宙和大自然的热爱及责任感,培养幼儿在未来有足够的能力和适应力、独立工作和自我发现。 五、科学文化教育的原则: 1.由具体到抽象; 2.由已知到未知; 3.应该具有秩序性; 4.将内容设计成可操作的工作;

蒙特梭利科学文化教育

一、科学文化教育概述 科学文化教育包括动物、植物、历史、地理、科学、音乐、美术、天文、地质等,讨论这些在我们的环境中人、事、物的关系。 1.蒙特梭利认为孩子是环境的一部分,孩子是离不开文化的,是文化的一部分。 2.集于一种自然的倾向,一种生活化的东西。 3.如果人类对文化认同越多,就越能适应那里的环境。 4.孩子学习文化,不只是要他们更聪明,最重要的是使他们了解环境,进而尊重环境,尊重别人,尊重自己;使孩子爱学习,喜欢研究,增进自信心,对人、对世界充满爱。 二、科学文化教育的特点: 1.科学文化教育是全球性的,是关于宇宙观和系统性的; 2.透过操作,透过感官的学习,是一种体验式的方法; 3.科学文化教育给予孩子基本能力、想象空间和兴趣的研究; 4.科学文化教育追求的是一种人生态度。 三、科学文化教育的意义: 1.探讨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建立自我概念; 2.认识不同民族和社会的文化特质; 3.建立宇宙观; 4.21世纪是科技主导的世纪,了解科学的一些基本知识,为今后从事各科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四、科学文化教育的目的:

在蒙特梭利教室里,具备了动物、植物、历史、地理、天文、地质等教具,让孩子学习如何照顾动物、植物,了解自己所居住的大环境、了解宇宙万物的奥秘、认识各种矿物等。 1.直接目的: 使孩子对其生存的环境,对人、对事、对物有一定的浓厚兴趣,从自己的环境中建构自我的概念。 ①培养幼儿爱科学的情感; ②培养幼儿掌握认识事物的方法; ③培养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 ④引导幼儿接触周围世界。增强环保意识,获得科学经验; ⑤学习民族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 2.间接目的: 从欣赏、观察、认识中培养孩子对宇宙和大自然的热爱及责任感,培养幼儿在未来有足够的能力和适应力、独立工作和自我发现。 五、科学文化教育的原则: 1.由具体到抽象; 2.由已知到未知; 3.应该具有秩序性; 4.将内容设计成可操作的工作; 5.通过感官引导学习。 六、科学文化教育课程设计的注意事项: 1.设计时,需用什么样的方式带入工作。(摸得到,看到到,体验得到)

蒙特梭利的生平

蒙特梭利的生平 开封市教育幼儿园石珂珂玛利亚·蒙特梭利(1870--1952) 1.20世纪伟大的教育思想家、教育改革家、女权主义者 2.唯一一个因幼儿教育,连续三次提名诺贝尔和平奖的女性 3.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女医生 蒙特梭利的出生 1870年8月31日,蒙特梭利出生于意大利安科纳省契阿瑞发立一个靠海的美丽的小渔村。她的父亲亚力山卓·蒙特梭利是意大利统一战争中的军人,战后作为公务员任职于国立烟草公司的财政管理部门;她的母亲芮妮迪·史多潘妮是一名受过良好教育的贵族女子,并且是虔诚的天主教徒。蒙特梭利的家教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严格的,不过也因为她的母亲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才使得蒙特梭利成长为一名坚强、坚韧的女性。 生命中的五个阶段 一、早年生涯(学校教育) 1.1879年因父调职全家迁居罗马 2.1883年(13岁)就读于公立的米开朗琪罗·鲍拿若堤技术学校 3.1886年(16岁)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进入当时只招收男性的技术学院;1890年以优异成绩毕业 4.1890年(20岁)进入罗马大学攻读数学 二、医学院时期的三大磨难 1.被拒医学院 当时的意大利社会正处于性别歧视与职业歧视,所以当玛利亚·蒙特梭利申请进入医学院就读时遭到了校方的拒绝,并且女性就读医学院一度成为当时最热门的事件。不过这件事引起了当时教皇里奥十三世的注意,里奥十三世公开发表言论支持蒙特梭利就读医学院;里奥十三世的支持,让蒙特梭利在1892年正式入读医学院。 2.父亲与其断绝关系 在蒙特梭利进入医学院之前,她曾想进入建筑设计学校被父亲以断绝关系为由放弃;进入医学院就读父亲也是不允许的,不过蒙特梭利坚持自己的求学道路。由于她的再三忤逆,亚力山卓·蒙特梭利也就是她的父亲跟她断绝了关系同时也切断了她的经济来源。无奈她只能靠自己勤工俭学挣的微薄收入和母亲的偷偷资助维持大学开销。

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

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 玛丽亚·蒙台梭利(MariaMontessori,1870—1952),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1896年成为罗马大学第一个女医学博士。毕业后,任罗马大学附属精神病院助理医生,从此开始应用美国精神病医生塞甘(E.Seguin)和法国医学家伊塔(J.M.G.Itard)的方法,对智力缺陷儿童的神经与心理疾病进行研究。1898年成为全国智力缺陷儿童教育协会的成员。1900年任罗马一所招收智力缺陷儿童的学校校长,该校后以“国立特殊儿童学校”著称。1901年离开该校,开始致力于正常儿童的教育,寻求把智力缺陷儿童教育的方法应用于正常儿童的可能性。1907年受“罗马优良建筑协会”会长伊达埃多·达勒姆的委托,在圣洛伦佐区玛希大街58号公寓里创建了第一所“儿童之家”,在那里从事正常儿童的教育实验,制定了一套教材、教具和方法,形成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为了传播自己的教育体系,在国内开设训练班,并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荷兰、西班牙、奧地利、锡兰、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国开设国际训练课程,培养蒙台梭利学校的教师。1929年8月,国际蒙台梭利协会在荷兰成立,并在一些国家成立了分会,蒙台梭利亲自任该会主席。鉴于蒙台梭利对幼儿教育和世界和平事业的贡献,曾被提名为“诺贝尔和平奖”的候选人,1946年苏格兰教育研究院曾授予她荣誉院士称号,1950年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也曾授予她名誉哲学博士学位。 她的主要著作有:《蒙台梭利方法》(1909年)是对罗马第一所

“儿童之家”教育实验和研究的全面总结。详细说明了感官动作及读、写、算的教育方法与教具,并且论述了自由教育的基本原理。《高级蒙台梭利方法》(1912年)是《蒙台梭利方法》的续集,论述了如何将其教育原理和方法应用于7—11岁的儿童。《蒙台梭利手册》(1914年)是关于幼儿发展教具的实用指南。《童年的秘密》(1936年)揭示了幼儿之谜,说明6岁以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及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方法。《新世界的教育》(1946年)是一本讲演集,论述了新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具有正常化人格的新人,来建设新世界,并且论述了教师在新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吸引力的心理》(1949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印度开设训练课程的讲演集,系统地论述了幼儿身心的发展。 蒙台梭利终生致力于智力缺陷儿童和正常儿童的研究与教育,并撰写了一批幼儿教育著作,开办了国际训练课程,对世界各国的幼儿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现代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被誉为20世纪欧洲和世界最伟大的、科学的和进步的教育家之一。 《童年的秘密》(TheSecretofChildhood,1936)是在第五次国际蒙台梭利会议召开之际出版的。中译本于1990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作为《外国教育名著丛书》之一,马荣根译,单中惠校,共212页,16万字。 《童年的秘密》是蒙台梭利对幼儿之谜的探索和解答,记录了她在学前儿童研究方面的研究和教育工作,阐述了其儿童教育原则和方法。全书除“导论”外,分三个部分,共30章。第一部分(1—17章)论述了6岁以下儿童心理的发展及其特点。第二部分

蒙特梭利所倡导的教育理念

蒙特梭利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就是"教育不就是为上学作准备,而就是为未来生活作准备。"其教育的核心目的就是帮助儿童的生命自然地成长与完善。具体的说就就是让儿童获得身体、意志、思想的独立,达到人格、心理、智力、精神的完善。 蒙特梭利教学法有两个主要的要素:一就是环境(包括教具与练习),另一个就是预备这个环境的教师。对于教室环境必须具备六个子要素: 1、自由的理念; 2、结构与秩序; 3、真实与自然; 4、美感与气氛; 5、蒙特梭利教具; 6、能使儿童拥有的生命内在发展模式充分地发挥其作用。 在蒙特梭利教育中教师被称为"启导员",其所作的工作就是为儿童准备环境,具体的讲就是: 1.确保儿童有自由活动的机会; 2.为儿童提供适合的有秩序的教具; 3.为儿童提供帮助,引导教具操作与活动展开的示范与说明。 蒙特梭利教师不再以讲授知识或技能为主。她就是以观察与帮助者的身份出现,观察儿童生命成长的需要及其敏感期的表现,然后提供相关的材料与活动,使儿童尽量按照其自然发展的内在规律成长。同时教师也就是作为儿童环境的一部分存在,即精神、情感部分的存在。因此,作为蒙氏教师必须具备爱心,始终要能以参加活动的儿童为中心,给她们活动的自由、机会、帮助与指导。 蒙特梭利教学法的核心就是感觉训练。因为感觉训练在儿童的身体功能协调与完善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每一个人都就是从小不断地抓握、行走、感觉等等,而使自己获得了各种能力与技巧的。同时,感觉训练也就是人类心理、智力发展的基础。通过感觉训练可以使感觉器官变得敏锐,使儿童获得专注力、意志力、判断力与观察力。这些都就是儿童未来实际生活的基础。这些能力也体现了儿童的人格形成、精神成长及个性特点。 蒙特梭利教学法的内容涉及五大领域:1、日常生活训练(包括照顾自己,照顾环境,基本动作,社交行为,教室常规);2、感觉教育(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3、数学教育(包括数概念建立,数的运算);4、语文教育(包括书写的准备,字母、笔顺的练习,简单的单词,短语);5、科学、文化类教育(包括音乐、美术、地理、历史、动植物等知识与能力)。这些内容就是在自由的环境中,以教具、有明确的智力目标活动,以及儿童的兴趣为基础提供并展示给儿童的,不就是以强迫灌输让儿童去学习。 相关资料…… 一、何为蒙氏? 蒙特梭利教育法就是以科学的方法为根本的教育,有别于传统的幼儿教育。 1、以儿童为中心 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视儿童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 2、不教的教育 蒙特梭利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教学,主张由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的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 3、把握儿童的敏感期

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玛利亚蒙特梭利指出儿童对于特讲解

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玛利亚·蒙特梭利指出儿童对于特殊的环境刺激有一定 的敏感时期,这种敏感时期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初中的过程。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 对处在某一年龄阶段敏感期的孩子,家长需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发现孩子最近对什么事物最感兴趣,对孩子在敏感期中出现的一些特有的行为表现不能给予武断的评价,要结合孩子的性格、气质特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背景、表现形式等,对孩子在敏感期中出现的良好行为予以鼓励强化,对不好的行为予以纠正指导。家长可与孩子一起做一些有益的亲子小游戏,做到:顺应孩子的天性;追随孩子的兴趣;满足孩子的需要;看懂孩子的眼神;解读孩子的行为。把握孩子发展的敏感期,对孩子的一生的成长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认识儿童,就是认识人的本质 ——蒙特梭利教育敏感期简介 ◆出生 视觉的敏感期 对明暗相间的地方感兴趣。 ◆0——2岁 口腔的敏感期 包括用口进行的味觉和触觉的过程。用口感觉事物、认识事物,不断练习使用牙齿、使用舌头。 ◆0——1岁 听觉的敏感期 喜欢处在有声音的环境中。 ◆0——2岁 手的敏感期 8-9个月开始幼儿非常喜欢抓捏软的物体,用手探索环境、认识世界。喜欢抓东西(五指抓,三指抓,二指抓)。 ◆7个月时开始出现 走的敏感期 学步时勤动脚,会走了变懒反而不肯走。 ◆1岁左右出现 攀爬的敏感期 喜欢在地上爬,爬楼梯的多种方式(蹭着下、滑着下等)。 ◆1——1.5岁 漫游的敏感期 喜欢户外活动,到处走动。 ◆1.5——2岁 细小事物敏感期 对极小而精致的东西感兴趣。 ◆0——2岁 模仿的敏感期 模仿父母和同伴甚至是小动物。模仿行为和语言、从形式上看没有自我,经历这个阶段后形成自我。 ◆2——2.5岁 自我意识敏感期 认识到自己与别人的相同与不同,表现为咬人、打人、说不。 ◆1——3岁 空间的敏感期 扔东西、躲在桌子底下,对小的空间感兴趣(衣柜、桌子地下)。通过物体的位置变化来了解空间,用自己的身体来感受空间,不断扩大对空间的感知,探索立体的世界。 ◆2.5——3岁 跳跃的敏感期 喜欢蹦蹦跳跳,从高处往下蹦。 ◆3——4岁 垒高的敏感期 将积木垒高后推倒,一次又一次不厌倦。 ◆3——4岁 语言的敏感期 咿咿呀呀学语→单字的出现→词→短语→短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 思→使用语言内在的功能。 ◆3——4岁 秩序的敏感期 喜欢按照一定的程序做事情,“循规蹈矩”,关注生活细节。 0~3岁五彩乐园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导报 第五期 2011年1月 主编:许丽萍 责编:郭双珠 姚佳 张家港市东湖苑幼儿园

蒙特梭利所倡导的教育理念

蒙特梭利所倡导的教育 理念

蒙特梭利所倡导的教育 理念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蒙特梭利所倡导的教育理念是"教育不是为上学作准备,而是为未来生活作准备。"其教育的核心目的是帮助儿童的生命自然地成长和完善。具体的说就是让儿童获得身体、意志、思想的独立,达到人格、心理、智力、精神的完善。 蒙特梭利教学法有两个主要的要素:一是环境(包括教具与练习),另一个是预备这个环境的教师。对于教室环境必须具备六个子要素: 1、自由的理念; 2、结构与秩序; 3、真实与自然; 4、美感与气氛; 5、蒙特梭利教具; 6、能使儿童拥有的生命内在发展模式充分地发挥其作用。 在蒙特梭利教育中教师被称为"启导员",其所作的工作是为儿童准备环境,具体的讲是: 1.确保儿童有自由活动的机会; 2.为儿童提供适合的有秩序的教具; 3.为儿童提供帮助,引导教具操作和活动展开的示范与说明。 蒙特梭利教师不再以讲授知识或技能为主。她是以观察与帮助者的身份出现,观察儿童生命成长的需要及其敏感期的表现,然后提供相关的材料和活动,使儿童尽量按照其自然发展的内在规律成长。同时教师也是作为儿童环境的一部分存在,即精神、情感部分的存在。因此,作

为蒙氏教师必须具备爱心,始终要能以参加活动的儿童为中心,给他们活动的自由、机会、帮助和指导。 蒙特梭利教学法的核心是感觉训练。因为感觉训练在儿童的身体功能协调和完善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从小不断地抓握、行走、感觉等等,而使自己获得了各种能力和技巧的。同时,感觉训练也是人类心理、智力发展的基础。通过感觉训练可以使感觉器官变得敏锐,使儿童获得专注力、意志力、判断力和观察力。这些都是儿童未来实际生活的基础。这些能力也体现了儿童的人格形成、精神成长及个性特点。 蒙特梭利教学法的内容涉及五大领域:1、日常生活训练(包括照顾自己,照顾环境,基本动作,社交行为,教室常规);2、感觉教育(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3、数学教育(包括数概念建立,数的运算);4、语文教育(包括书写的准备,字母、笔顺的练习,简单的单词,短语);5、科学、文化类教育(包括音乐、美术、地理、历史、动植物等知识和能力)。这些内容是在自由的环境中,以教具、有明确的智力目标活动,以及儿童的兴趣为基础提供并展示给儿童的,不是以强迫灌输让儿童去学习。 相关资料…… 一、何为蒙氏

蒙台梭利教育思想 儿童之家

蒙台梭利“儿童之家”的教育方法 “儿童之家”是可以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开展活动的环境,这种学校没有固定的类型,根据可调配的资金和学校能够给孩子提供的机会,它可以多样化。“儿童之家”应该是一个真正的家! 首先,蒙台梭利提出一个论点就是,同样的身体行为,如果盲目地毫无秩序地进行,就会导致疾病和死亡,如果是有秩序地,合理地进行,就会给人以力量和生气。孩子的成长不仅在身体上,更在于精神上。孩子要想长大成人,单是身材长大是不够的,还必须确立具备本质的运动神经系统和神经系统功能,并且智力的发育也要达到一定的程度。 蒙台梭利把孩子需要具备的功能分成两类: 第一,运动神经系统功能。通过这种功能,孩子可以获得平衡力,学会走路和协调肢体的动作。 第二,感觉功能。通过这种功能,孩子可以感受他周围的环境,通过对不断的观察,比较和评价,为自己的智力发育打下基础。 这样一来,孩子就能逐渐熟悉周围的环境并发展自己的智力。,从而,用科学而理性的手段来帮助孩子完成“身体适应”这种内在劳动,正是蒙台梭利提出婴幼儿教育方法的根本目标。而“儿童之家”可以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开展活动的环境来实现其教育方法的根本目标。儿童之家应该是一个真正的家,也就是说,应该有一些房间和一个花园,孩子们就是这间房子的主人。他认为,学校最主要的房间通常是孩子们进行“脑力劳动”的房间,也就是唯一可以由孩子们自由支配的房间。根据资金和位置情况,也可以在这间主室周围增建一些小一点的房间,比如洗澡间,小餐厅,小客厅或公共休息室,一个用手工劳作的房间,小健身房和洗手间等。这些房间内部设置不仅包括专为孩子的智力发育而设置的教学用具,而且还有经营一个小型家庭的全套装置。儿童之家中的设施没有什么限制,因为一切事情都是孩子自己去做。 另一方面,蒙台梭利对儿童之家这种教育方法有自己的科学研究。她把这个班级当作一个科学实验教育法和儿童心理学的场所。第一点,是她对人类学的研究,对于儿童身体发育的研究,她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对儿童定期进行人体测量的观察,并选择最重要的进行观察。她设计了一种米制人体测量仪器来测量儿童的坐姿高度,并且定期测量儿童的坐姿身高和立姿身高,以反应他们的发育情况使教员研究工作更具规律性,而且她还为儿童准备儿童人类学专家的内科医生进行其它测量。进行这些人类测量对于孩子们也有教育的一面,而且通过进行这些测量,他们将会养成有条理的习惯,最重要的是,他们将形成自我观察的习惯。实际上孩子们对这些测量也非常的感兴趣。另外,医生告诉母亲如何对孩子进行清洁照料,以及提醒他们注意清洁的用法说明,这些证明都是非常有用的。 第二点,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观察方法无疑必须包括对孩子形态发育的系统观察,但,虽然这种观察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其方法的建立并非基于这种特殊的观察。观察方法是建立在一个根本基础上—学生自发表现的自由原则。谈到这个,蒙台梭利首先想到的是环境问题,当然包括教师设备。她认为,作为学校环境的重要部分,应该考虑建一个带有花园的大操场。她设计和制作了一些小椅子,小脸盆架,还为每个教室配备一排存放教具的矮长橱柜,孩子们自己负责照管这些教具,还有许多漂亮的画图。在“儿童之家”教室挂的图画中,她选择了拉斐尔的“圣母像”作为“儿童之家”的象征。这些“儿童之家”不仅代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