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的探讨

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的探讨

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的探讨
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的探讨

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探讨

摘要: 合作学习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是新世纪我国政府对中学生物教学提出的新要求。针对在新课改的过程中,在生物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意义及合作学习的内涵进行了论述。同时也结合教育实习教学实践,初步提出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方法以及应遵循的原则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对教师的要求。以期望为在职的中学生物教师和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师范类毕业生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合作学习;探讨;应用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biology

teaching application

Chen Jingyan

(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Guizhou Guiyang 550001)

Abstract: cooperative learning is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of our country advocates an important way of learning. It is new century our country government to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on biological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In response to this request,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biology teaching application is meaningful. On the basis of reading a lot of literatures on biology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to carry out the meaning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cooperative learning contents are discussed. At the same time, also with some teaching practice teaching practice, preliminary put forward in biology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cooperative learning method and the principle that should follow. To expect to provide in-service high school biology teacher and will work towards the college graduates to provide reference.

Key words: Junior middle school;Biology teaching;Cooperative learning; Discuss; Application

0. 引言

我国当前正进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是一场规模宏大的教育创新,也是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进行的一次新型课程改革。199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大会工作会议以及《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改革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建构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新体系的奋斗目标。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则进一步提出其指导思想。2001年6月,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并颁布了义务教育阶段18科课程标准的实验稿,新一轮改革正进入

实验阶段。这次课程改革承载着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肩负着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的光荣使命,对社会进步、个人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教学方式的变革变得越来越重要。《纲要》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1世纪教育的基点是终身学习((1ifelong learning),这是一种贯穿于人的一生的学习,是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是与他人协作、分享、共进的学习。这场学习的革命彻底改变了旧的、传统的教育观念以及相应的教学方式,创造出一种在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为中心((1earner—centered)、尊重人的创造性,充分发掘人的潜力,促进人与人的交流与合作的崭新的教育观念以及基于高新技术的教学方式。由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于1996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一一财富蕴藏其中》(Learning-The Treasure Within)提出,教育必须围绕以下4种基本的学习方式加以安排:(1)学会认知(Learning to know); (2)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3)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t01ivetogether);(4)学会生存(Learning to he)。【1】75这四种学习将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通过合作学习就可以实现以上这四个方面的教育目的。以“合作学习”作为切入点,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进行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化,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为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1. 开展合作学习的意义

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它是将班级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成学习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参与的任务式学习活动。以学习目标和任务为导向,以设疑、赏识、引导、体验、比较、探究为基本方式,讲求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有机结合。合作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小组学习这一形式,减轻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成效,并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提供帮助。合作学习可使每个学生平等地参与学习,并有充分的发言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究,学生的进取意识、创造意识和竞争意识能较好地得到强化。合作学习可真正使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受到尊重。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共同的学习目标将小组成员的个人利益与小组的集体利益紧紧地联系起来。为了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小组成员分工协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使小组的学习活动建立在和谐的氛围中。小组合作学习增强了学生对他人的了解和对相互依存的认识;小

组成员之间的关系体现了现代社会需要的团队合作精神。那么,在生物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有哪些作用呢?下面综合所读文献,结合初中生物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方针,并结合在教育实习期间的初中生物教学实践,谈谈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作用。

1.1.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前进的步伐,初中生物教育也在不断变革,然而,目前还有大量的初中生物教师依然延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学过程还是教师讲,学生听,这样的教学模式由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久而久之会抹杀他们的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而新时代恰恰需要具有极强探索精神的人才。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合作学习,既可以达到教学目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能力,它是将整个教学过程由一种静的氛围转变成一种全方位动起来的氛围,全面调动各方面资源,将他们优化配置,合理组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真正实现课堂上的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同时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生物学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结合非常紧密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容易将课堂知识与自己身边的现象或事实联系起来,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也能够把这些现象或事实与理论联系起来的,教师完全可将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留给学生,这样就可以避免因长期讲授而压抑学生,同时,对于青春期表现欲极强的学生来讲,能够在课堂上表现自己,也是对自我价值的一种承认,从而得到一种成功感,进而激发上进心。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个体价值的实现,而合作学习就是将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充分表现自己,并通过小组的成绩将自己的价值体现出来。而且要真正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并不是独立的个体所能完成的,需要群体的协作,群体协作的效果取决与群体成员的协作能力,通过合作学习既达到了学习的目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和能力。

1.2. 是转变学习方式的需要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的教学行为和学习方式都服务于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其学会学习,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既转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又提高了学习效率。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倡导学生要主动参与、动脑探究、勤于动手。所实施的合作学习就是要改变过去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教学方式,改变教学过程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的思想,转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把学习变成是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不断生成、发展和提升的过程。让学习不再看成是一种外在的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积极的、主动的过程。因此,中学生物学的教学方式需要有新的

突破,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为中心的合作学习模式应该成为生物学教学的一个方向。

1.3. 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能力

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之中,并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完《绿色植物怎样制造养料》一节时,有这样一道题目:如何运用生物学原理,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每个学习小组根据学到的生物学知识,想出了很多方法,如合理密植,间作套种,充分利用阳光,可增强光合作用能力,以达到增产的目的;松根锄草,增加土壤颗粒之间的氧含量,可增强根的呼吸作用,使根吸收到更多的水分和养料;增加CO

浓度,即增加光合作用的原料,可促进光合作用的

2

进行都能达到增产的目的,有的小组说,选择具有优良品质的种子,这也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关键一点等。各个小组代表踊跃发言,交流研究结果,使得这一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2. 合作学习的内涵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 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我国也出现了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由此可见国家决策部门对合作学习的重视。值得注意的是,合作学习在国外已有着几十年开发与研究的历史,但在我国仍属新生事物。能否有效地在我国实施合作学习,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科学地理解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把握它的精神实质。

世界各国的合作学习实践虽然在其具体形式上和称谓上不甚一致,如欧美国家称“合作学习”、“合作授课”,在前苏联等国家称“合作的教育学”,在我国称“合作教学”等,但它们却有着许多共同的教学理念,与传统教学观有着许多质的不同,并由此形成彼此鲜明的对照。[2]68-72

合作学习又称协作学习,是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等为基础,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方式,以团体成绩为评

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它是在教师的参与和指导下,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即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它包蕴四层重点内涵:一是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它的主旨和目标是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潜力、睿智和积极性;二是强调群体共学的意识,包括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在群体优化组合中发展学生的才华个性,形成协作、交际、联络、组织的能力;三是侧重研讨,在合作学习中开展研讨.在研讨中深化合作学习:四是合作学习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两个方面。既有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又有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倡导互动观。它是一种多边立体的互动观。它不再停留在传统教学的师生双边互动观的认识水平上,倡导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进行多边互动.由此推动教学过程的演进,是对现代教学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对课堂教学互动理论的创新与发展。3. 开展合作学习的理论依据

3.1. 教育学理论

根据教育学理论,合作是指学生们为了共同目的在一起学习和工作或者完成某项任务的过程。斯莱文认为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以他们的小组表现为依据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策略,其目的是教学相长。教学相长就是要使教师与学生在共同的教育活动中,吸取相同或不同的教育经验,以促进各自的发展,从而达到双赢。在教育活动中,师生共同参与;双向交流;共同发展。 [3]191

3.2. 心理学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格拉塞(W.Glasser)认为,为了给教学创造有利的条件,保证全体学生都热爱学习,必须充分考虑青少年学生期待归属和发挥影响的需求,将学校改造成如同家庭一般洋溢着温暖和友爱,体现出竞赛和互助。一方面,通过提供帮助,实现自己影响别人的愿望,另一方面,凭借接受指导满足别人影响自己的需要,这种归属感和影响力的统一,保证了学生心理上的沟通和学业上的成功,从而收到“一石二鸟之效”。[4]3

3.3.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把学习看成是在每个学生不同的知识世界里,通过自身的内化、重组、操作和交流中不断进行建构的过程。[5]16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表明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建构主义学习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思想,让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教学,促使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6]68而人的认识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完成的,因此建构活动具有社会性,学

生通过小组互助学习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知识。同时,在整个活动中,教师的角色真正是一个指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体现了现代教学论的观点”。[7]24 4. 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方法和途径

4.1. 适合开展合作学习的教学内容

合作学习虽然是一种极具创新价值的教学策略,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三维目标”有效达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教学内容、任何问题都适合于合作学习方式。有的教师不管什么教学内容,也不管教学目标特点如何,适合不适合进行合作学习,都要在课堂上体现一下合作学习的形式。这实在是一种时间、精力上的极大浪费,也是对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的误解。有价值的合作学习内容,是营造生动、有效合作学习环境的重要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合理地确定合作学习内容,与组织学生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本身同等重要。合作学习要取得实效,就必须从具体学习内容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出发,从合作学习本身的性质、特点和适应性出发,去选择那些适合开展合作学习的教学内容,以营造兴趣盎然的合作学习环境,构筑生动有效的合作学习平台。我们认为,适合合作学习的教学内容(或教学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种(以生物教学为例):

4.1.1. 知识面广的内容

萧伯纳曾风趣的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相互交换,各自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在生物教学中,有些教学内容因学生的知识储备和阅历的限制,独自完成有困难时,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互相启发,相互补充,多角度思考,充分发挥每一个小组成员的创造性,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植物的开花和结果》,在讲解花的结构时,这部分内容以图片的形式展示,花各部分的功能和将来发育的器官都没有明示,学生个人学习理解有困难,但这又是要求学生理解的内容。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小组各成员扮演不同的花的结构,各自介绍各自的功能和将来发育成什么。通过这种形式,将这部分内容演示的生动形象,同学们理解的透彻,记忆的深刻,学的轻松,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观念。难度要适中

4.1.2. 难度适中

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能力水平,可以调动起学生合作交流、讨论、探究欲望的教学内容或问题。问题的难度不能太浅,也不能太深。一个比较浅的教学内容,多数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就能很快解决,那就没有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必要;反之,一个很复杂的教学内容,不管留出多长时间、采用哪种形式组织学生合作学习都不能得出结论,也同样没有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必要。也

就是说,在合作学习中,问题选择不当,或难度太小,答案现成,人人都会,或难度太大,冥思苦想,谁也不会,都无法激发学生展开合作学习的热情。

内容要有整合性、迁移性

4.1.3. 有争议的问题

有争议的问题,教师包办代替,学生只知道结果,而不知道过程,效果不好。现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每个人都发表自己的见解,问题就越辩越明。

4.1.4. 有整合、有迁移的问题

有整合 (如教学内容出现了跨学科、综合性以及任务驱动型的特点,需要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思路、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迁移(如教学内容要求突出学习者个人的独特感受与体验,并要求有较强的运用知识迁移解决问题的倾向)成分的教学内容或问题。如以“白色污染的调查”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下面,我们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年12月第一版]教材中的案例—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来探讨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教案详见附件)。

4.2. 开展合作学习的方法

目前,许多教师对合作学习还停留在一个浅层次的理解上,其中最突出的是把小组学习等同于合作学习。当然这种说法从“合作”的本意出发,抓住了合作学习的外在特征。但是如果把合作学习简单地理解成是几个人凑在一起,就一个问题进行研究的学习方式,那么这种理解是比较肤浅的,自然没能抓住合作学习的内在本质特征。科学地分析这个观点,只能说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方法而已。实际上合作学习有许多种方法,如:小组游戏竞赛法、切块拼接法(交错学习法)、共同学习法、小组调查法、成绩分阵法、小组辅助个别学习、计算机辅助合作学习法、思考——配对——分享法、大脑动脑筋法。以下简略讲几种方法:

4.2.1. 小组游戏竞赛法

在竞赛中,学生们同来自其他小组的成员进行竞争,以便为他们自己的小组赢得分数。学生们在3人组成的“竞争桌”旁进行竞赛,竞争对手是过去的学业成绩方面有相似记录的同学。这种方法在教学中分四个环节进行,即教师全班授课,小组学习,教学竞赛,成绩评定。合作学习小组的主要作用在于同学之间互教互学,保证所有成员都学会教师讲授的内容。为每周举行的教学竞赛做好准备。比赛时按原有的学习水平抽取各小组能力同质的学生,代表各自的学习小组参加游戏竞赛,每位成员都要给小组积分,比赛后按各小组成员积分所得总成绩进行表彰。如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的第l9章第二节“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便可采用这种方法。

4.2.2. 交错学习法

这一模式是阿朗逊提出的,具体为:学生小组由4—6名成员组成。各小组成员在信息、资源及任务上互相依赖,学习任务事先进行了划分,每位小组成员承担全部学习任务中的一部分,也就是学习任务事先分割成片段的学习材料。各小组学习同一部分内容的学生组成“专家组”共同学习、讨论,直至掌握,接着这些学生分别返回各自的小组,轮流教其组员学习那部分内容。因为除了自己掌握的那部分内容外,学生们要想掌握其他的内容。惟一的途径就是认真倾听小组成员的讲解,因而他们具有彼此支持的动机并表现出对彼此作业的兴趣,最后测试各小组每位同学对全部内容掌握的程度。如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23章“生态系统的概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24章第一节“人口增长与计划生育”的内容适宜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

4.2.3. 共同学习法

共同学习法是由明尼苏达大学的约翰逊兄弟等人研究开发的一种合作学习方法。它要求学生在由4—5人组成的异质小组中一起共同学习、完成某一任务。小组共交一份作业单,按小组的成绩给予表扬和奖励,这一方法强调小组进行共同活动、讨论,以促进小组得高分。如北师大七年级下册第13章第四节“当代主要疾病和预防”。

4.2.4. 小组调查法

小组调查法是由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沙伦夫妇创设的,是一项普通课堂组织计划。学生们在小组中运用合作性探究、小组讨论和合作性设计展开学习活动。在这一方法中,学生们组成2—6人小组。在从整个班级都学习的单元中选出一个小课题之后,各小组再将小课题分割成个人任务,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并开展必需的活动以准备小组报告。最后,每个小组做一下介绍或展览,向全班交流他们的发现。如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24章第四节“家居环境与健康”可采用这种方法。

5. 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原则

运用合作学习开展教学是以学生主动全面参与为前提,改变传统讲练式教学模式,它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改善学生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亲密的合作关系:有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乃至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都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为此,教学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5.1. 氛围创设的愉悦性原则

学生的学习是在特定的环境氛围中进行的。和谐愉悦的环境氛围可以振奋学生的学习精神,鼓舞学生的学习士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所以,为了搞好小组合作学习,任课教师一定要千方百计地给小组学习创造和谐愉悦的环境氛围。在这方面,主要应努力做到:

5.1.1. 关爱每个学生

“师生关系好,教学质量高”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师爱是建立和谐、愉悦师生关系的基础,是沟通师生心灵的“纽带”。为了爱,教师一定要坚持师生民主平等,一定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体贴学生,一定要与学生坦诚交往、欢乐相处。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富有人文气息的课堂氛围,从而强化小组学习的愉悦气氛。

5.1.2. 创设愉快情境

为了使小组合作学习在欢乐的心情下展开,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一定要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愉快的学习情境。

5.1.3. 发扬组内民主

发扬组内民主。主要倡导“四要”和“四不要”的学风。“四要”是:小组活动要人人积极参与,个个踊跃发言;发言时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倾听发言时要认真,要尊重别人,允许别人讲错、改错;研讨时要献计献策,贡献自己的智慧。“四不要”是:不要随意批评;不要冷嘲热讽;不要包办代替;不要自以为是。做到了这些,学生才会从内心产生愉悦的心境。

5.2. 学习活动的自主性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主体作用包括学习的独立性、积极性、自组性和创造性几个方面。其中自主性与创造性是主体性的最高层次,而自主性又是创新的前提,没有自主性就谈不上创新。所以,小组合作学习一定要遵循自主性原则,具体要求主要有:

5.2.1. 学习内容宜粗不宜细

任务和要求提得过细了,学生的学习会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其自主性与创造性根本无法展现与发挥。特别是学法指导过细了,学生完全照教师的“指令”办事,形同“操作工”,其智慧的潜能根本得不到挖掘。

5.2.2. 提供充足的时空条件

小组合作学习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进行的,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小组学习就会落空。所以,为了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展开,必须向学生开放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做学习时空的主人,能自主地选择认知策略与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为此,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结构,根据小组学习的任务与要求,为学习时空的开放提供充足的条件和保证。

5.2.3. “自己解决问题”和“延迟评价”

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如果中间出了什么“问题”,教师不要急于插话指导,交流中的问题要让学生在交流中自己解决;更不能及时批评,须知,学生的智慧往往是在克服存在“问题”时短暂的闪光点,而创新思维又往往是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期展现的,所以,一定要坚持“延迟评价”的原则,大胆放手地让学生自主学习。当然,要实现小组自主学习,认真培育小组长,使他们不但拥有一定的组织小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具有善于团结、乐于助人的品德是十分重要的,一定要切实抓好。

5.3. 提出问题的思维性原则

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与效益,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给小组合作学习提出的问题与内容是否有思维性和思维价值的大小。具体地说,一定要解决三个问题:

5.3.1. 适应性

所谓适应性即所提出的小组学习内容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既不能偏难,也不能过易。偏难了,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影响学生的学习信心;过易了,又无益于学生思维的训练和智能的开发,所以,最好是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

5.3.2. 可探性

即教师向学生提出的小组学习内容不是“填充”性的,而是具有极大的智力价值和广阔的探索空间,具有很强的思维性。

5.3.3. 发散性

即所提出的小组学习问题能勤启发和促使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从而实现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并促进发散思维的发展与提高。

5.4. 互动形式的多样化原则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丰富多彩的,为实现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的小组活动形式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只有这样,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效益上显示自己旺盛的生命力,发挥更大的作用。小组内互动的形式有那些?我们常常采用的有下列几种:

5.4.1. 探索式

即为了发现新知,实现新知的“再创造”,以小组合作探索的形式进行的学习研究活动。这种探索式的小组互动,有时以分工合作,共同进行操作实验为内容,或者以“专题”研讨,共同献计献策为中心,都是旨在进行学习上的“创新”。此种形式的互动效果,主要决定于探索问题的质量。

5.4.2. 交流式

主要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交流自学心得,交流认知策略和思维过程,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交流式互动的学习效果。主要取决于两点:一是交流前的自学思考是否深入和充分;二是交流后期对同类观点的优化组和不对观点的相互评析是否下功夫,教师的主要作用应该从这两方面进行发挥。

5.4.3. 辩论式

在学习过程,当发现在重点或关键问题上学生的见解不完全一致时,为了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可组织小组辩论,以便通过争辩式的小组合作形式,使大家锻炼思维、提高认识,升华数学思想。

5.4.4. 回顾式

主要是在学习新的知识应用知识的后期,以小组研究的形式,对问题解决的过程进行反思回顾,从中发现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思想和学习规律和掌握。借以提高学生解决生物问题的实际水平。

6. 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对教师的要求

加快民族进步的步伐,要求更多具有协作型特质的人才,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才能更有效地战胜困难、解决问题,而合作学习在这方面的改进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这种教育模式,能够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心理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被认为是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积极互助,承担责任、学习交往、团体竞争能力,因此有效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是每个老师必备的素养。这就要求教师要:

6.1. 科学分组

合作学习中科学的分组一般采用异质分组,即小组内各成员间形成性别、学生的生物知识量,识图能力,绘画能力,生物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同时还应考虑学生家庭情况、社会背景和性格、脾气等方面的差异。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内部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使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能够取长补短,这样就在小组内部形成了互帮互助的氛围,使每个人都能有成就感,增强了小组成员之间的彼此信任感,增进彼此了解,学会欣赏他人。另外,小组内要有明确的分工,使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可负,所以教师在任命小组长时要选择那些能力较强,同学关系较好的同学。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6.2. 教师要扮演多种角色

运用合作学习进行教学时,传统的教师角色也相应发生了转变,从驾驭课堂的绝对权威变成和学生共同探讨知识的参与者;同时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随时为学生提供咨询与帮助。具体说,教师通常需要扮演以下几种角色:

6.2.1. 决策者

教师决定小组的划分及活动时间,指定组长人选。在建立小组时,教师应同时考虑教学过程中“质”与“量”两个因素。在人员“质”的方面,即可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来匹配,也可以让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自愿组合;在小组成员的“量”的方面,则可以将他们控制在2—6人。组长还可以由学生推选,这样,即反映学生的看法,又能采纳教师的意见,另外,组长还可由组员轮换。

6.2.2. 指导者

合作学习要求教师改变自己的角色,从传授者变成指导者、参与者、监控者和帮助者,并切实注意自身行为的方法和效果,及时进行调整。在合作学习教学中,教师首先是作为指导者,主要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如何分配学习任务;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如何分配学习角色;指导小组成员如何辅导同伴;指导小组成员学会倾听同伴的发言;指导小组成员学会共同讨论;指导小组成员学会交流;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如何协调小组成员间的分歧;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如何归纳小组成员的观点。

6.2.3. 解释者

教师解释学习任务,成功的标准和期望行为。在进行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应向学生讲解课程目标、主要概念、学习程度等,并给出一些例子以及问一些问题,使学生明白在小组中该干什么。教师以明确的标准衡量学生的学习,并告诉学生希望他们每个人都投入其中、乐于助人和细心听讲,鼓励别人参与以及主动地向他人提问、请教。

6.2.4. 监督者

教师监督学生的学习过程,并随时提供帮助。小组讨论时,教师要做到“脚勤”、“眼勤”和“耳勤”,保证讨论的顺利进行。教师在各组巡行,时刻把握小组讨论的方向并给予指导和强化。学生在讨论中遇到困难时,能及时给予引导和点拨。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正确选题;介绍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解答学生疑难,提供反馈意见;提供辅导材料;有意识的讲授必要的合作技巧。

6.2.5. 评价者

教师要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评价学生们完成任务的情况并反馈给学生。评价小组的合作情况:让每个小组按顺序列出三件自己做得较好的事情,然后再说出一件他们认为下次可以做得更好的事情,最后就全班情况作总结。

6.3. 制定基本的教学流程

合作学习的一般流程是:明确交流的主题---制定交流的简单步骤(可以口头确定)---组内成员进行分工---组员的独立思考---组员之间的互相交流---组内形成统一的认识---组与组之间的交流---全班达成共识。

6.4. 选择适合合作学习的知识内容

任何一种教学方式,在有优势的同时也都有其不足,因此要适时适度的运用好这一教学方式,还要注意适当的知识内容,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适合排演生物短剧的知识章节,主要应该考虑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连续性,那些彼此之间有联系的内容更有利于编成故事。

如七年级下册中: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人的生殖,消化和吸收,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气体交换,人体内血液的运输,尿的形成和排出,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激素调节,章节复习课等,知识间有一定的联系、有过程的内容,更适合编写成短剧故事表演出来。

适合进行小组知识竞赛的教材内容比较广泛,那些无法进行实验的内容,学生容易通过自学掌握的内容大都可以应用。也可以用于阶段的复习课。而理论性比较强的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学生自学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合作学习的方法有很多种,也有待于教师的不断思考和创造。把先进的教育手段与生物教学实际相结合,找出最恰当的结合点,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6.5. 创设合作学习的教学情境

合作学习的宗旨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启发和引导,让学生以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小组,在民主、平等、和谐、愉悦的合作中进行学习和实践,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成了学习的主题。

6.6. 及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合作学习是一种较新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与任何事物一样,合作学习的过程也存在局限性和操作中的问题,正视问题的存在,并不断改进,会有利于教育的深入。主要的问题有下面几种:一是时间安排的合理性;二是小组成员的公平性;三是对课堂气氛的控制难度大。

7. 结论与思考

7.1. 结论

通过对初中生物新教材的分析,可以发觉,只要教师努力挖掘教材,深入研究理解课标,初中生物新教材中可供小组合作学习的知识是很多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结合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认真备课;所创设的合作学习内容要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的探究和讨论价值,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同时确定合作学习的时间是多少等。通过教师对内容的深入研究和精心设计,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活动中要考虑安排一个循序渐进的能力和知识的培养体系,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窄到宽地逐渐提升,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为了课堂的优质高效,针对现在初中学生的特点,合

作过程要有计划地、有序地进行。教师在学生合作的整个过程中,要适时地给以帮助。只有合作的过程是踏实的,才能产生喜人的合作效果

7.2. 建议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要以人为本,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以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除了知识目标外,尤其要关注学习困难生,有意识地分配给他较为简单的、适合他的任务,并对他的点滴进步及时发现,并及时鼓励、表扬,使他们有体验成功的机会。总之,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

在初中生物教学开展合作学习的评价,建议采用的是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而形成性评价中的教师评价是一项工作量非常大的工作,既需要教师观察小组的表现并及时做出口头评价,又需要在课后使用评价表对小组进行评价,教师的观察结果主观性强,可能会造成评价的不准确,从而挫伤组内学生的积极性。如何优化评价机制,使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更加细则化、量化和客观化有待进一步探索。

8. 参考文献:

[1]雅克·德洛尔.教育一一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2).

[3]袁振国.教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马兰.合作学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韩瑛.现代教育技术[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7]钟启泉.为了中华比族的复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 致谢辞:

论文终于顺利完成,我想借此对写作论文提供过帮助的有关单位和个人表示我诚挚的谢意!

感谢贵州师范大学对我四年的培育,感谢我的老师、我的同窗,感谢同组同学给予的支持和帮助!

在此特别感谢李亚军老师的耐心指导,论文在不断修改中才得以顺利完成!

7. 附录

附件: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教学案例

学科七年级生物学课型新课

教学题目生物学七年级上册

(人教版)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二节调查我们身

边的生物

知识目标: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

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

能力目标:1、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

境。

2、初步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

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引起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

生存状况,从而加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教学难点引起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注意保护生物资源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

板书设计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一、调查的一般过程

1、明确调查目的

2、选择材料用具

3、方法步骤

(1)、选择调查范围

(2)、分组

(3)、设计调查路线

(4)、调查记录

(5)、归类整理分析

二、生物的归类

1、按照形态结构特点:植物、动物、其他生物

2、按照生活环境:陆生生物、水生生物等

3、按照用途: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教学程序教师行为学生活动及目标教学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1.调查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何进行调查)

2.实地调查

3.整理统计

4.展示,交流调查报告让学生想象身处山林中。提出这

片山林都有哪些生物?我们要用

什么方法才能知道我们身边有

哪些生物?从而进入新课。

通过引导学生举例,说出什么是

调查,再以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为实例,以小组为单位拿出各自

的方案,最后和书上关于调查方

法的介绍对比,总结出调查的一

般方法及注意事项。

以人口普查为切入点,引导

同学们根据经验说出我国在进

行人口普查时都做了哪些比较

详细的工作,从而帮助学生归纳

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而选择调查

地点。进行校园生物调查。注意

引导学生认识他们身边的生物

名称,教育学生爱护生物资源。

进行社区生物种类调查。调查中

教师应注意安全第一,并注意引

导学生爱护生物资源。进行农田

生物种类调查。注意引导学生爱

护农田。

教师巡回观察,发现问题及时指

导。

老师在交流展示中起引导、帮助

的作用

身处情景中,结合对新

课的预习回答老师的问

题。

学生根据经验举例,说

说什么是调查。以小组

为单位拿出调查我们身

边生物的方案,最后通

过对比总结、归纳出调

查的一般方法和注意事

项。

学生根据经验,分

析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

时,都做了哪些工作(或

说说我国是如何进行人

口普查的),从而归纳

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及注

意事项

各组同学根据分工,认

真收集材料(作调查记

录,拍照)。注意安全,

爱护生物资源,遇到不

会的问题向社区管理员

请教。

注意爱护农田,有问题

向农民伯伯请教

各组同学共同整理,归

类书写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交流会。各组

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叙

述各自的调查报告,并

与其他组进行交流。调

查报告展示会。各组将

调查报告以板报的形式

共同展出,同学互相观

摩,从中吸取经验。

导入新课。

培养学生的归

纳总结能力、分

析能力、语言交

流能力。

培养学生收集

信息和处理信

息的能力。

让学生知道要

爱护生物。

培养学生提出

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

作能力。

培养学生统计

能力、处理数据

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交

流能力。

5.介绍生物的分类

6.布置课下内容从这次调查中,根据你们的所见

所闻可以看出我们身边的生物

可以以哪些方法分类。听学生说

完后总结生物的归类。

提出要求:身高要求是净高,以

小组为单位,注意组员间的通力

合作。以班为单位,请各小组互

相协作。

根据这次调查中的实

践,回答老师的问题。

老师总结时认真听记。

写一份调查后的感受。

调查全班同学的身高、

体重,并与全国初一学

生相比较。课后各组整

理照片,举办调查我们

身边的生物图片展课后

各组整理照片,举办调

查我们身边的生物图片

展。

培养学生实事

求是的精神。

加深学生对调

查的一般过程

的理解。

让学生在展示

成果中发现付

出是有回报的,

激发学生的积

极性。

初中生物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生物兴趣小组活动总结某某中学教师姓名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物学习也不例外,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根据党的教育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者、体育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要贯彻这个方针,仅依靠学校第一课堂是无法全部做到的,这就必须辅之于第二课堂。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也强调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更提出了:中小学生应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要开展素质教育,搞好兴趣小组是十分必要的。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型人才应是复合型而不是单一的,是知识面广、动手力强而不是孤陋寡闻只会死读书的人,要培养新型人才,必须将第一课堂与兴趣小组有机结合起来。兴趣小组是相对于第一课堂而言,即第一课堂以外的校内外的其他教育活动,兴趣小组是第一课堂的拓宽和延伸,是第一课堂重要的补充。在此方面我校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力,以艺术教育为抓手,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全面推进素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努力实现“人人都合格,个个有特长”的目的本学期我所带的七八两个年级进行的兴趣小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圆满地达到了开展兴趣小组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1.开展生物兴趣小组活动,能进一步消化课堂所学知识,并扩大知识面和提高深度难度,所以兴趣小组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不仅

牢固地掌握了知识,而且增加很多由抽象知识转变成具体知识的方法。 2.生物兴趣小组是补差补缺、因材施教的场所。兴趣小组是面向有兴趣爱好有特长的同学。对于好学生,让他们在活动中得以提高、巩固兴趣、发挥特长,以他们为主参与各项竞赛,起到榜样作用。对于学习有困难,思想品质有缺陷的学生,注意发挥他们一技之长、培养好的学习品质,密切师生关系,沟通情感,以减缓课堂教学的压力,淡化他们的消极情绪和负面影响,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3.促进生物学和人文学科联系。在了解民族风土人情的同时对水资源合理的应用有更新的认识。 4.为课堂教学提供实验材料。如蝴蝶标本形态颜色各异,与自然选择与地理隔离有密切的关系;许多科技论文都可用来很好地解释生物课上遇到的难题。 5.增加了实践的机会。由于兴趣小组不仅有室内的理论学习而且还参与了实践,所以给很多同学以动手的机会,使他们认识到数学并不是仅仅用在“无聊”的计算上,而更大的就是“从实践中来,服务于实践”,使他们意识到学习数学的用处。当然也更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6.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从素质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他们的生活不再仅限于课堂,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乐趣。

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之我见

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之我见 摘要:生物实验是生物科学的重要基础,初中生物实验在初中生认识和研究生物科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实际,对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谈几点想法或者做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生态意识 目前,农村初中生物实验仪器和药品的配备还跟不上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实验教学时,积极主动探索各种有效策略,才能将课标中要求的实验做好。现将我的一些想法或做法介绍如下: 一、在实验的改造中,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与创造性 例如,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实验前到灌木丛间铲取地表的潮湿、疏松、富含水分的枯腐落叶泥土装在较大号的黑色方便袋中装至半袋处。当学生捉到鼠妇交到实验室时,就将它们放入袋子里的泥土上面,袋口敞开,袋身竖起向上,这样鼠妇自然会好好地生活在袋子里面,不会跑出来也不容易饿死。每次实验后都将收回来的鼠妇放入袋中,若时间较长,泥土有发干的现象,则向泥土中洒入适当水分保持泥土和落叶始终呈湿润状态,这样采来的鼠妇可保存一个多月。运用此种方法,可以不用再为实验材料的准

备烦恼。 二、引导学生依据探索目标自行选择实验材料 比如,将空白的相片塑料封套经过塑机直接压制好后,用剪刀剪成和盖玻片大小相当的块状物以代替盖玻片;用5mL大小的一次性注射器,抽取呼吸作用装置之广口瓶内植物器官放出的二氧化碳,并注入小烧杯内少量的澄清石灰水中以取代教材中提供的复杂装置。 三、做好演示实验过程的辅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变文字叙述为演示实验 例如,取两只活蝗虫,一只把头部浸没在水中,另一只把胸、腹部完全浸没在水中,结果是胸、腹部完全浸没在水中的那只蝗虫死了。由此证明了蝗虫的呼吸器官在胸、腹部。通过演示实验,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变教师演示实验为学生家庭实验 某些演示实验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得出结果,受课堂时间的限制,教师不可能将实验过程向学生逐个展示,这样往往会引起学生对实验结果的怀疑。为此,我把一些实验周期长而且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的演示实验改为家庭实验,让学生自己制定好实验计划,在家中完成。 3.演示实验与探究实验相结合 例如,显微镜的使用、临时装片的制作、种子的结构

初中生物教学经验交流发言稿

乐山市第十二中学教育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快乐学习生物课 乐山市第十二中学岳华英 结合当前初中教学的现状来看,谈谈如何上好初中生物课,更确切的说就是如何构建“快乐的生物课堂”。 一、现在生物教学的现状 首先,说说我对初中生物教学的现状的认识。目前初中普遍存在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且后进生面广,学校设施不完善等情况。多年来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控制着学校的教育,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生物学科分制发生了改变,初一、初二满分100 分,到了初三只是复习,毕业考试分数只占30 分。这样就使学生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语数英科目上,学生对生物学的厌学情绪极其严重。很多学生平时不花时间学习,只是到了考试的时候死记硬背突击。另外,由于应试教育相当一部分学校对生物课时做出调整、减缩,为其他学科让位。本应一周三课时的改成了两课时。部分生物教师工作重新安排,对于缺乏生物教师的情况下,由其他学科教师替代。在应试教育的冲击下,各科自然而然的被划分为主科、副科。这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对教师划分等级。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很多老师、家长和学生对生物教学就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性。 1、根据课程标准: 生物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让自己更好的生活,又能为社会服务。作为生物老师就是肩负起一些最基本的教书育人,培养学生的责任。 2、初中生物教学还肩负着为学生进入高中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的功能。作为基础学科,就使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生物常识。到了高中学习生物学科,都是以初中知识为基础,进一步学习更多更深层次的知识。如果初中知识掌握

的不牢固, 那高中生物就没办法跟上。明显的脱节让高中学习压力增加。三、如何上好初中的生物课 1 1、创设情境,导入课堂,激发学习热情 创设教学情境是指教师有意利用环境、情感、艺术等因素通过语言、视频等手段来调动学生无意识的心理活动,以协调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掘人的生理和心理潜能,它可以激发学习情趣,拓展思维空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也是活跃课堂气氛的重要环节。只有当生物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时,才能使他们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才能使他们觉得学习不是一件苦差事,在学习中表现出喜悦的心情和求知欲,课堂气氛才会良好。因此,生物教师必须依据教材的不同,创设不同的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 例如: 讲授《动物体结构层次》时,先问学生,我们自己是怎样来的, 我们的身体是不是由许多细胞简单的堆积起来的呢, 让学生由对自己身体的好奇产生对动物体结构层次的探索兴趣。 2、多种方法,应用课堂,提高效率 由于生物学科具有名词概念多、知识内容抽象,与自然、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等特点,如果教师长时间地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学生会感到厌倦,也不会创造出良好的课堂气氛,所以要充分挖掘有利的教学方法。如果能够依据学科的特点,知识掌握的层次和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势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根据我们的实际谈谈行之有效的方法。

初中生物微课

初中生物微课 一、教学目标 1、运用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学生举出实例,认同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2、通过观察、交流,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认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在探究实验中,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自我表达的能力。 4、说出破坏生物因素导致环境恶化的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形成“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描述具体生物实例,分析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对环境的适应性,说出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2、观看视频资料,尝试设计探究实验,通过合作交流,得出“生物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合理结论。 三、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概述的能力。 2、尝试设计“蚯蚓对土壤的翻耕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体会感知生物对环境的作用,培养学生动手和动脑相结合,交流、合作和探究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物适应环境的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出探究问题: 1.媒体展示: 夏天,草丛中听到蝈蝈的鸣叫声,却很难看到它们的踪影的影片;枯叶蝶的图片资料;青蛙不同环境中的体色比较的图片。 2.设置问题,引导激疑:它们的体色、体形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3.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意见,认识到蝈蝈、青蛙的体色及枯叶蝶的形态是一种自我保护性适应 教师继续启发: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是否也存在着这种现象?从而引入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师呈现一盆仙人掌和展示解剖睡莲的茎和叶柄,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对比,针对各自生活的环境,找出了它们各自的特点:生活在荒漠中的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可以减少水分散失的面积;茎肥厚多汁,能储存水分。生长在水中的睡莲,其叶柄和茎内都有发达并相通的气腔,以满足呼吸的需要。有的同学还举出了热带雨林中植物的叶片宽大,松树的叶变成了刺等等。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出各种植物都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对环境的适应。 2.动物又是如何适应环境的呢?媒体展示书中的几种鸟及其后肢,小组同学之间讨论,并推荐代表回答思考题。为此,有的同学还列举了壁虎趾上有吸盘,可以爬墙;青蛙、变色龙、蝈蝈、北极熊的体色与环境的颜色一致,可以逃避敌害;长颈鹿的脖子很长,可以吃到树上叶子;鲸的体形象鱼;凶猛的眼镜蛇,在遇敌时颈部膨大,用以恐吓敌人;海参遇敌时,会“献出”内脏,供敌害食之,它则借机逃走,以后再长出新的内脏等等。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各种动物在不同方面表现了与环境的适应。 3.观察分析,提高能力。

高中生物学科教学心得体会(精选3篇)

高中生物学科教学心得体会(精选3篇) 高中生物学科教学心得体会(精选3篇) 我们有一些启发后,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学科教学心得体会(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高中生物学科教学心得1 我担任高中生物教学已有半年年,在同科教师的指导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取得了些许进步。现将半年来我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想法,呈现出来,与大家共榷,望能抛砖引玉,对大家有点启发。初到有色一中,紧张有序的教学氛围给了我很大压力,也给了我许多动力。学校的一套先进的教学理念也给了我许多启发。因此,接手高一以来,我迅速地向老教师学习教学的相关要求和技巧,并能够及时地去落实、去实施。因而很快地进入角色,使得教学工作顺利起步,没走弯路。在半年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一、用己所长,抓好初、高中教学衔接。初中生物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生物学知识,最基本的实验技能和简单的动手能力。知识层次要求为“知其然”,而高中的知识要求趋向于系统化、理论化,不但要求学生“知其然”,还要求学生“知其所以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上要有很大的改变。我就利用自己了解的初中教情和学情,以启发式教学为主要教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对课本知识在本质上的理解。从开始我便舍弃了集体提问,集体回答这种看似热烈的方法,强调学生:问题提出来后5秒钟不得出声,然后举手回答。养成学生勤于思考的作风。同时,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学会认真记,学会整理错题集,学会归纳总结,学会画知识系统图等,使学生一步步地从一个懵懂的初中生,逐渐变成一个比较成熟的高中生。这样,我在教学中少走了许多弯路,也为后来成绩的取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狠抓基础,细研课本,以不变应万变。以基础知识为重点,降低学习和教学的起点和难度,面向全体学生,以不变应万变。,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学习有着极高的热情,但这种热情下,却暗藏着不求基础的浮光掠影的学习态度。狠抓课本有利于收住学生的心,更有利于让学生打好坚实的基础,为以后的学习做好准备,有效防止学生眼高手低,样样通,样样松,翻书就会,做题不对,从而造成厌学情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初中生物教学之略谈 一、在实验方面;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通过创设多种情景,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并养成严谨、科学的实验态度。例如; 七年级的学生的第一个实验《观察植物细胞》,本实验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但是,对于如何观察却感到非常迷茫,所以教师要创设恰当的情景来引导学生明确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细胞,而要想在显微镜下观察得到细胞,材料必须薄而透明,要达到薄而透明,又需要对观察的材料进行处理,制成玻片标本才能观察。以此同时,临时装片的制作又是本课的重点,因此,我们老师可以将书本上洋葱磷片叶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进行归纳和总结,以便学生能够理解,我们可以将整个制作过程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这样,学生面对实验台上的各种用具就不会感到无从下手。同时,教师要进行恰当的引导,并鼓励学生大胆而又细心的进行实验尝试操作,对于不规范的操作,教师要进行耐心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本实验是学生第一次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使用显微镜学生非常积极,在此,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显微镜,例如:调节粗细准焦螺旋要用双手进行,转动转换器不能搬着物镜进行。观察到

细胞之后教师就要及时引导学生分析细胞的外形特点,在此,细胞的结构又是本实验的另一重点,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显微镜下的多种细胞结构,通过比较和分析,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按从外到内的顺序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并指导学生正确绘图,培养学生的绘图技能,例如:绘图要保证图形的真实性,在一张纸上图形要位于左上角,阴暗部分只能用铅笔尖来点而不能涂等。最后,总结自己在实验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培养学生归纳整合的能力以达到做实验的目的。 二、在知识方面;对于知识点的教学,有很多内容是比较抽象的。如果平铺直叙地进行讲解,学生会感觉枯燥无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创设情景,并且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通过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小常识,了解其中的生物学道理。例如;在探讨“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这个知识点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演示将一滴红墨水滴入清水中,清水慢慢变红的过程,直接在课堂上演示糖溶解在水中的实验,就可以理解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同时多举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化难为简;“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类比的方法,如:将细胞膜比作蚊帐,对人体有益的空气能够进来,而对人体有害的蚊子却不能进来,使学生了解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怎样控制,控制了什么物

浅谈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

浅谈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 开展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它是将班级学生按一定的要求组合成学习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参与的任务式学习活动。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成效,并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提供帮助。 关键词:合作学习;异质;同质;交流 合作学习是一种现代的教学理论和教学策略。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以其独有的优越性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那么,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开展呢?长期以来这个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在此,我结合自己十年的教学谈谈看法。 一、科学地构建合作小组 合作学习的基本单位是合作学习小组,分组是合作学习的外在组织方式。合理进行分组是开展有效合作学习的前提。 1.合理安排小组人数 合作小组人数一般以2人配对或4人相邻合作学习开始,循序渐进,取得经验之后再深化发展。在小组合作学习

时,组内每个学生才有展示和交流的机会,这有利于小组成员的共同发展。 2.精心搭配小组成员 合作学习小组一般不提倡学生自愿组合,学生的个人意愿只能作为参考。合作小组的人员搭配一定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由于每个小组成员都是异质的,所以就连带产生了全班各小组间的同质性,这就充分体现了“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 3.及时进行组间调整 小组合作的成员在一段时间内是相对稳定的,有利于学生间的相互了解、优势互补。但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一段时间后,各小组的发展会很不平衡,甚至会有很大差异。此时,教师应根据测试成绩、学生差异以及教师平时观察、了解到的各小组合作状况,进行及时的人员调整或重新搭配,不断改变学生的合作对象,使之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了解更多的学生,进一步增强合作能力。 4.明确组内成员分工 在平时的公开课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合作学习模式。当教师宣布小组合作学习开始时,课堂顿时热闹起来,学生们个个都兴趣高涨。然而仔细一看,有人滔滔不绝,有

初中生物课中如何进行演示教学共4页

初中生物课中如何进行演示教学 演示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教具或教学仪器进行表演和示范操作,利用样品、标本、模型等实物和各种挂图、音像资料向学生提供感性材料,并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归纳以获得知识的行为方式。本文介绍几种生物课中的演示教学方法。 一、演示实验 生物教学过程中,有些实验难度较大,有的需要使用复杂的仪器设备,有的受教学时间的限制,不能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只能由教师做演示实验。做演示实验时,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1)演示物品应放在具有一定高度的演示桌上。演示实验是做给学生看的,所以,实验的操作过程、实验现象必须使全班学生都能清楚地看到。 (2)演示材料应有足够的大小,以保证学生看得清楚。如过小,例如水螅的运动,就应使用投影器放大或分组演示。 (3)复杂的实验应先画好图解。比如演示“光合作用需要光和叶绿素”时,可在投影片上画上演示的过程,投影在屏幕上:遮光→光照→几小时→取叶→酒精脱去叶绿素→加碘→遮光部分不变蓝,这样学生能更清楚地看到实验的过程,理解实验的实质,增强演示的直观效果。 (4)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的详细过程、实验现象,学会正确观察。演示时,教师首先要注意消除分散学生注意力的因素,演示桌上只能放与演示有关的材料和用具,不必要的东西应收起来。第二,教师应不断地利用讲解和谈话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观察,例如,演示前要向学生阐明实验的目的;演示中问学生看到了什么?怎样解释看到的现象?演示结束后启发学生做出结

论等。第三,教师要注意实验操作的精确性。为使学生观察好演示实验,教师必须正确的操作,把关键的地方交待清楚,消除学生不必要的疑问。例如,演示种子含有水分的实验时,教师应事先交待种子和试管是干的,以免实 验完毕,试管内壁上出现水珠时,学生怀疑是不是教师在实验前把种子泡 湿了,是不是试管本身带有水。 二、演示实物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有些实物材料(包括活的生物体、标本、切片等)难以获得,不能一一分发给学生观察;另外为使学生具体感知所讲授对象 的有关构造和习性,以便获得知识和巩固知识,可以演示实物。演示实物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讲授新课时,在课桌间巡回演示,如演示的材料简单明了,学生一 看就懂时,教师可在教学中临时中断讲授,把演示材料拿在手中,再回到讲台上继续讲授。演示鲫鱼,青蛙的外部形态特征等可采用此法。 (2)讲授新课开始时,先进行初步的演示。如讲授葫芦藓时,先演示葫芦藓的标本,然后指出:“这种植物个体很小,肉眼不易看清,让我们用放 大的挂图来观察吧”。从而增强学生对葫芦藓的认识。 (3)课后在橱窗中的演示。为巩固课堂所学知识,验证挂图、模型的真实性,下课后可把实物放在教室或楼道的橱窗里,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在下次上课时,用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的观察质量。 (4)全班轮流观察。有些生物装片或切片的数量少,可用显微镜演示,由全班学生轮流观察。演示进行时,应同时组织学生做一些其他作业,以免有些学生无事可做造成乱堂。

生物课外活动兴趣小组计划

生物课外活动兴趣小组计划 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思维,很有必要开展学生的生物兴趣小组活动。 一、活动的意义 (一)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生物学课外活动是科学研究的基本雏型,富于实践性和创造性,十分有利于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智力和生物学能力。 (二)促进课堂教学,提高生物学教学质量 生物学课外活动,可巩固、加深和扩大学生课内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和技能。课堂教学是生物学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但在一定程度上还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需要配合课外活动,使课内外相结合。 (三)提高兴趣,发挥专长,培养生物学人才 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成才的有效途径。参加生物学课外活动的学生,对生物学都有一定的兴趣和专长,但兴趣和专长能否成为终身志向,就有待于课外活动来进一步提高和形成。学生在实际活动中亲自接触绚丽多彩的生物界,不断发现、探索和解决一些有趣的生物学问题,了解生物学的巨大成就,必然能激励他们学好生物学,并把生物学与祖国的医学、农业、林业、畜牧业联系起来,逐步树立起为祖国献身的志向和理想。 二、活动内容的计划 (一)生物学课外活动内容安排的原则 1、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课外活动内容应以课堂教学内容为出发点,适当扩大、加深。如讲叶的结构,就配合做叶片标本。 2、以实践活动为主与课堂教学不同,课外活动以实践为主。但课外活动必须以理论为指导,在实践活动讲授理论。 3、因地、因时、因人制宜生物学课外活动从实际出发,根据学校及周围的条件、需要以及学生的情况来安排内容 生物生长发育有季节性的特点,活动内容应抓住有利时机安排,如春天适合植树种花草,观察青蛙的发育;夏天适宜各种野外考察活动;秋天利于采集昆虫标本,培育菊花新品种等。

合作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合作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扬州市邗江区蒋王中学225126 邱雪松曹冬梅 【摘要】本文以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实践为基础,阐述了合作学习的概念,分析将其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意义,并将实践获取的经验、心得和遇到的问题用解决策略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果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合作学习生物教学应用实践合作学习是对传统的灌输式或者师传生受的单向式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它是建立在现代教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理论基础之上的,“是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它不仅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科学原则,也体现了在“以人为本”的时代呼声的背景下,教育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笔者在生物教学中,对部分班级进行阶段性实验,经常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试图让学生通过合作研讨,丰富建构的内容、建构的策略和方法,自主建构知识体系,不断加深对事物的理解。 1 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 1.1在学生实验中和研究性学习中的合作学习: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和传统实验教学思维的束搏,学生实验一般都是采用分组进行的,一般2 个人一组,甚至4-6 个人一组。因此学生实验是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最原始的形式,也是大家最熟悉的方式,例如:《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叶片的剪取、药品的取用、滤纸条的制备等步骤都需要小组中各成员的密切配合。在研究性学习中,从课题的提出,资料的查取,实验的论证,论文的撰写往往不是一个人独自完成,可以说学生实验和研究性学习是逼出来的合作学习。

1.2新课讲授中的合作学习: 生物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结合非常紧密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容易将课堂知识与自己身边的现象或事实联系起来,因此高中生物的很多章节都适合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例如高中生物《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一节我以学生合作学习为教学策略作了如下设计: 第一课时:

初中生物实验课的教学探讨4页word文档

初中生物实验课的教学探讨 生物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生物学科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离不开观察、实验和实践活动。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我们需十分重视课内外的观察、实验教学和实践活动,结合教材内容和教材中的观察、实验和实践活动,师生共同设计,开展验证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平行实验、反向实验及有关生物科技活动,让学生学习如何去有目的、有效、有发现地观察,如何规范、科学、创造性地进行实验和实践活动,学会完整、科学地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并积极开展思维活动,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如何上好初中生物实验课呢?这是每一个初中生物教师都要面对的问题。我们都知道:生物学的创立和发展就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通过不断地实验和验证逐渐形成的,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生物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解释,各种生物体的结构必须通过实验才能观察清楚,生物学的理论也是人们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实验教学既是一类探究活动,又是生物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所以,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1-5],我们对初中生物实验课的教学进行探讨。 一、联系实际生活指导学生自主实验 创新不是凭空臆造,只有能用自己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才能称得上能力。例如,我们在讲解“种子的萌发条件”时,教师可以讲一个故事:有一个农户赶着牛车经过一条河,牛车上的装绿豆的口袋裂了,袋里装的绿豆沿路洒落下来。问:“你认为落在哪种环境里的绿豆能生长?落在哪种环境里的绿豆不能生长?为什么?”学生反应特别激

烈,争先恐后地抢答。 表1 种子萌发具备的条件 首先牛车上拉的绿豆,具备了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PPT演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所处的季节是能满足种子萌发的温度条件,从表中可以看到,只有洒落在河两岸的种子,才具备萌发的条件: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水分;落在大道和河里的种子不能萌发,因为没有同时满足种子萌发的三个条件:适宜的温度、空气和水分。因此,创新是在实际生活的基础上而展开的,并不能凭空臆造,脱离生活,而且更加离不开基本知识。然后,布置学生自己做绿豆种子的萌发实验,注意观察生长情况,计算种子萌发生长过程,并做好记录。 二、对学生加强实验方法、仪器操作的指导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时,要掌握各个活动要求达到的目标侧重点,如在“探究光对植物叶生长的影响”时,重点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分析、得出结论,并且知道什么是对照实验”。所以,探究实验不一定是对整个实验的探究,可以对某一部分的探究。如“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侧重对照实验的设计和变量的控制。 三、实验材料要简化 实验材料要简化,就是就地取材,因陋就简,寻找实验的代替材料或实验用具,在现有的条件下想办法完成实验。例如,“观察细胞的基本结构”,由于一时疏忽没有准备碘液,我就用稀释红墨水来染色,没有解剖针来展平洋葱表皮就用牙签来代替,效果也很好。在进行“种子的结构”

初中生物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

初中生物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 现如今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的基本组织形式,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互相通过协调的活动,一起完成学习任务,实现“生生互动”的策略和方法,推进了课程的实施。我国课程教育中倡导合作交流、自主探究这一学习方法,在《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中,就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本文就初中生物教学小组合学习的优点和该注意的事项进行分析。 一、教学中小组学习的优点 成立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是能够促进学生的团结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业成绩,对学生个人成长、班级管理、转化学科学习困难等方面的作用显而易见,解决了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难题。怎么样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重点突破了在课堂教学互动系统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有效推动了课程的进展。下文笔者就对初中生物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进行论述。 1.促进合作,适应社会和谐发展 在当前的背景下,信息时代、世界经济一体化要求人

们能够进行大范围地合作和竞争,我国正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很急切地需要改革教育过分强调竞争的现状,促进合作和竞争发展均衡。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报告《学习内在财富》中指出信息时代学习的三大重点:求知、做事、做人,这三大重点都有相同的观念,就是学会合作。合作学习适应社会和谐发展,依据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合作学习就应该被倡导为主要学习方式。怎么样把学习的理论和教学实践准确无误的结合起来,成为了中国教育改革的重点,也是基础教育工作者不可回避的问题。日前,全国都在开展学科的合作实践,然而调查显示,生物这一学科研究为数不多,怎么样在初中教学生物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将研究和实践结合,在研究中改革,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也促进了合作这一观念在学生思想中形成。由此来说,小组学习这一方式是可以采取的。 2.促进师生交流,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随着进入初中,新生学习热情涨高,但是进入青春期后,大多数学生和老师互动减少,热情减退,甚至有的学生抗拒和老师跟家长进行交流,更加乐意和自己同伴交流。作为老师,该怎么样调动学生积极性呢?仅仅从教学方面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要改变学生不愿意交流的心理才是最主要。在实际实践中,将一个班级学生分成好几个队伍,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参与,在教师的引导下,是由各小组学生相互研

初中生物社团活动方案

初中生物社团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1、加强学生生物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运用,使之更加牢固的掌握最有用的与实际生活联系最密切的生物学知识; 2、拓宽、拓深所学的生物知识,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扩大学生的视野。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活动参与者 活动小组组主要由5-6名初一至初三的学生组成,参与活动的学生以自愿报名为前提,在班主任和指导教师的共同协商下,以不影响其自身学习成绩为目标进行最终确定。 三、指导老师 毕丽荣、吴艳华、李丽 四、活动安排 序号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指导老师 1参观生物标本室观察毕丽荣2调查校园里的植物种类分组操作吴艳华 3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分组操作李丽 4制作生态瓶,探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探究吴艳华 附件1:调查校园里的植物种类实施方案 一、任务内容:调查镇江二中校园的植物种类 二、任务要求: 1、观察、采集和比较37中校园内的植物,找出他们各自适应环境的特征; 2、制作一期纸质海报展示调查结果; 3、制作汇报用PPT,将探究过程完整地呈现出来。 三、调查方法:实地调查、实物标本、查阅资料、访谈、小组讨论。 四、调查时间:2012年4月1到2012年4月30日 五、调查成员:生物兴趣小组成员 六、指导老师:吴艳华 七、研究过程 1、实地调查:小组成员分工参观并初步认识校园内植物,拍照,做好记录,将不认识的植物重点记录、做记号。 2、采集标本:采集植物的叶片、枝条或花朵等特征部分,压制做成植物标本。 3、采访讨教:带着植物照片及植物标本向教师或学校花工师傅请教,弄清植物的名称、特性。 4、查阅资料:到图书馆或利用网络查阅相关植物的资料,获取各种植物的详细信

高中生物教学合作学习

高中生物教学合作学习 适用于全部的生物课程当中。与以往的教学形式比较,合作学习的显示特点为创新性,本文对于高中生物教学的合作学习进行了相关的探讨,以期在教学形式上进行改进。 关键词:高中生物合作学习现状改进方法 一、高中生物合作学习的现状 1.1选择的内容不恰当 对于合作学习的方式,并不适用在全部的生物课程当中。大部分生物教师,随意使用这种新颖的教学形式,在生物课程的每一节课中,动不动就运用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造成了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而效果不是很好[1]。 1.2学生的独立性低 根据合作学习的特征分析,在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从而取得某一问题的具体的答案,通过这种方式的使用,使学习好的同学能够积极发挥出来优势,在这些学生进步的基础上引导其他学生的学习,从而促进全体素质的改变,但是,在进行生物教学时,使用合作学习的方式,造成一些学生产生了依赖的心理,即等待别的学生,或教师给出的答案,只是随别人的想法转,自己没有发挥出来主动性,这样一来,使得他们失去了独自学习的能力。 1.3课堂气氛不和谐 对于合作学习,存在一定的不足,因为每一个学生,在自制

的能力不同,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时,对于有些同学,即纪律性比较差的,往往把参与讨论作为理由,找别的同学谈一些与生物课程没有关系的话题,例如,在讲授“细胞的增殖”时,教师组织学生对细胞分裂的每一个时期的特点进行讨论,而在讨论的过程中,里面夹带着与课堂内容没有关系的话题,在学生进行讨论的过程下,而教师对其也不能实施积极管理,以及对其阻止的力量过分,这样起到了反作用,使得一些积极进行合作学习的学生变得冷漠了,而教师对这点没有办法解决,造成课堂气氛的不浓烈,阻碍了合作学习的发展,也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根据这一现象,教师依据计划对其进行分组,即在每一个小组中,穿插加入一个守纪律的同学,让其约束其他人,即“投机取巧”的,同时,教师通过适当的方式,逐渐树立起老师的“威信”,从而让课堂变得有秩序而课堂气氛变得和谐统一,这样,让所有同学均能积极有效地进入到合作学习中来[2]。 1.4效果评价的不及时 评价合作学习的效果,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它除了能加大学生的积极性外,还能强化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能力,也促进生物教学的效率,但是,由于某些具有特殊的心理,学生在进行评价时,往往形式化,在实际的评价中,一律给优,这样的评价变得有名而没有实际效果,阻碍了合作学习的教师与学生的进步,根据这一现象,生物教师针对合作学习,应随

初中生物的实验教学案例

实验教学案例 课题: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兵团二中 吕笃康 2013年7月 七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教学案例 课题:第四章第一节——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以"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为实验课题,了解绿色植物在光下能制造有机物——淀粉,同时知道光照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最后,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光合作用对生物圈的重要作用。从而认识到绿色植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爱护植物的情感。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课堂教学,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自主发现新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以期使得生物实验教学更为科学和有效。 教材分析: 光合作用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之一,光合作用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光合作用就没有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因此,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奥秘就成为最具吸引力的课题。学生在学习了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之后,继续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这一重要的生理现象。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设计、操作、

探究和讨论,使学生对实验的设计原理、技巧,有更深层次的感悟。通过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学情分析: 1、七年级同学对生物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实验探究积极主动,愿意与同学合作性探究学习,敢于大胆质疑。 2、七年级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但光合作用的原理比较抽象。学生相应的知识铺垫不够,动手能力较弱,而且光合作用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来源之本,通过光合作用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从理论上认识到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性。所以本节知识要用具体的,形象的实验进行教学。让学生体验到由现象到理论的过程,即通过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知识。 学法、教法分析: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科学家们探索光合作用的历程,激励他们努力获得与科学家结论相似的结果,在这节课中,我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模拟探究实验,以培养学生像科学家那样不断深入思考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尝试做“小科学家”的愿望。 《探究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是七年级学生刚接触不多的一种探究实验,而且操作的准确性强,由学生独立完成有一定难度。对此,在教学中我有放有收,既有老师的指导,又还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学生独立进行探究;而且这个实验也是七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么多种类的实验用具,第一次点燃酒精灯并隔水加热。为确保实验安全、顺利地进行,我在课前几天开始培训实验小组长,并强调注意事项,同时设计并印发实验报告单给学生,让他们边复习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边分组填写: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然后根据设计方案小组长带领组员提前做好实验准备工作;可以将各实验小组实验准备的过程拍成录像,作为上课资料。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发表时间:2014-04-01T14:31:46.873Z 来源:《新疆教育》2013年第3期供稿作者:马淑霞 [导读] 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所有的教育者都感觉到了新课改带来的好处。 甘肃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马淑霞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所有的教育者都感觉到了新课改带来的好处。新课改倡导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由原来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了教学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和学习给他们带来的成就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使教学变得有生命、有活力。但很多时候,教师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时常常流于形式,合作学习方式不当会导致合作失意。本文主要介绍了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优点和一些不足之处及解决对策,与大家共同研究。 初中生物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1 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小组合作学习为达到最有效的教学效果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是提高课堂主体参与效率,增强学习密度,拓宽学生情感交流渠道的重要方法,益处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淤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找到了自我,真正意义上的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于增进了学生间的关系。共同合作时,体验到同学的奉献,分享他们的观点,感受到自己学习的进步,体会到不同的思想观点给自己带来的益处。盂激励了学生相互的思维。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了安全的、融洽的、自由的环境,为他们积极的思维活动创造了条件。 2 目前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2.1 时机不当。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盲目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如:有的教师在教学内容过易或过难的地方设计小组讨论,有的教师在适合于学生自主探索或动手实践的地方安排小组交流,有的教师在适合于全班教学或教师引导的地方组织小组探究,有的教师在一节课中安排了多次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由于时机不当,收效甚微。 2.2 分组不科学。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是按前后座位自然分成四人小组,座位的编排往往又是按学生的高矮次序和男女生搭配而成的。这样分组虽然开展小组活动简便易行,但人搭配不合理,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2.3 规则不明。在课堂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立即让学生讨论,教室里马上就会出现一片热烈讨论的场面。但只要稍加注意不难发现,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活而无序”。有的小组两三个人同时抢着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只是心不在焉地坐着;有的小组互相推辞,谁也不发言;有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说笑或者干别的事。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2.4 评价单一。开展小组活动后常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性的汇报交流,但小组代表一站起来发言就是“我认为……”、“我觉得……”、“依我之见……”,往往不是代表本组意见,而是代表个人意见。教师对小组汇报的评价也常常是“你说得真好!”“你的见解真不错”。显然,学生的不正确的发言方式是由教师的不科学的评价造成的。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一是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忽略了对学生所在小组集体的评价;二是偏重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教师很少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参与程度以及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进行评价,特别是很少关注那些平时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学生。这种不公正、不全面的评价极易挫伤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不可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3 解决的对策3.1 营造适合讨论的氛围。教师可以视学习内容的多少、难易程度、学生学习的主动需求和自觉行为,适当地设计小组讨论进行合作学习,这样既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合作,也提高了合作的效率。与此同时,教师要积极营造民主、和谐、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创造性地活化教材,使之成为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活动环境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促进学生积极、自主地合作。 3.2 加强方法的指导。这就要求在课前准备的小组分配时注意分组的合理性,尽可能的让小组成均衡搭配,内外向的搭配,优中差组合。分配组时指导组进行分工合作,可以参与到一个具体组中进行指导。指导小组成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进行辩论合作、提问合作、协商交流等,避免每次都是一样的讨论方式而逐渐失去兴趣,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 3.3 加强讨论中的积极干预。应及时干预学生无关于课堂的讨论话题,指导全体学生参与,让学生敢于发表不同见解,善于倾听不同声音。不断巡视学生参与合作的情况,指导学生积极讨论,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问,教会学生合理地分工,让学生学会动手、学会表达、学会记录、学会总结。 3.4 重视及时的评价与层次性的评价。合作学习的评价要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要重视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小组中个人的评价相结合。要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之间的分工合作,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合理地解决了学困生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的问题,更好地促进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地改进完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

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 发表时间:2018-12-26T11:39:19.450Z 来源:《中国教师》2019年2月刊作者:刘娅玲 [导读]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改革和深化,生物教学在高中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高中生物是高等教育生物学的基础,对我国整个生物教学体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合作学习是由西方发达国家传入我国的一种教学策略,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我国高中生物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合作学习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对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的运用进行了讨论,以供参考。 刘娅玲四川省南部县第二中学 6373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改革和深化,生物教学在高中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高中生物是高等教育生物学的基础,对我国整个生物教学体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合作学习是由西方发达国家传入我国的一种教学策略,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我国高中生物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合作学习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对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的运用进行了讨论,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02-159-01 高中是我国教育教学系统的重点环节和关键阶段,高中生物作为高考的重点学科,对学生的高考和以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合作学习策略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策略,在我国运用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对我国高中生物教学却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国的素质教育改革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将学生作为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但是我国高中生目前总体的素质和学习成绩并不理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涨。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策略,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策略的重要性分析 高中在我国教育教学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是联系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重要纽带,也是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由此可见,高中教学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我国应试教育体制下高中学生受高考和升学压力影响较大,学生长期处于高压的状态下,对合作学习策略的重视程度较低,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策略存在一定的压力。但是从合作学习策略的目的和意义可以看出,其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极为一致,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必然具有积极的作用。高中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学生将更多的是时间用于背书,这样使得学生生物成绩一直不理想,但是通过运用合作学习策略,学生能够在合作中完成学习任务,最终获取学习成果。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十分清楚的理解一些抽象的理论,及时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通过与同学的共同学习,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合作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课前问题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合作学习前,需要教师将学生按能力成绩分成水 平接近的小组,教师在进行课程讲解前,要先对知识点 进行导入,可以利用情景导入和问题导入等方式,引导 学生先组内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师的 课程讲解做好铺垫。例如,教师要讲解“基因遗传问 题”时,可以先让学生在小组内部,通过互联网、书籍 收集一些有关遗传问题的现象与知识,然后在课堂上, 以小组与小组之间比赛的性质,在课堂上先讲解关于遗传问题的知识。通过这样的形式,不仅不可以让学生 对教师要讲解的知识进行了预习,还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培养了分析思考、团结协作的能力,激发了学 生对生物学习的浓厚兴趣,为教师的授课做了良好的铺垫。 2.采用合作的方式来深化实验探究的内容 在高中生物的学习中,实验也是一项关键的内容。它可以帮助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理论,变成清晰可见的内容,帮助学生更为直观的了解那些知识点,深化自己的学习知识。但是,在实际的生物实验课堂上,发现一些学生对生物实验内容并不积极,还有一些学生则压根不进行实验,只是对别的同学的实验结果进行抄袭,究其原因,他们还是没有明白实验内容的重要性,缺乏一定的实验方法。所以,老师在实验课程的教学中,不妨鼓励学生采用合作式的方法来进行实验,一方面进行不同的分工,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优生带领学困生进行学习,帮助他们掌握实验技巧,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 例如,在“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的实验课程中,由于涉及到的观察内容较多,像“真菌”、“低等植物细胞”、“高等植物细胞”,以及“动物细胞”等,所以前期需要制作的切片较多,学生采用合作的方法,更能够促进观察效率。有些同学可以利用苹果匀浆、花生种子,以及鲜肝提取液等,来进行实验。并且对制片中的一些关键内容和技巧,学优生要对学困生进行及时的指导,像所用的染色试剂,如何放置盖玻片等等。最后,在实验观察结束后,大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内容,相互之间进行交流,解决一些认知误区,切实提高自身的实验意识。 3.恰当及时的评价鼓励,是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保证 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在于能促進学生取得进步。因此,每一名学生都要在小组中发挥自己最大的力量,这样才能实现整体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因素,因为它直接关系着学生在合作中的表现,影响着合作学习的效果。教师的评价与鼓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教师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提出了正确评价,做出了及时鼓励,会使学生更加关注合作学习的过程,让他们对合作学习的认识更加深刻[4]。例如:在学习《染色体变异》一课时,我是这样进行课堂设计的:首先我通过导学案为每个小组设计了学习任务,各个小组的问题有所不同。在小组讨论交流后,我让每个小组都展示一下本组的讨论结果。同时,我让小组之间进行相互点评与质疑,对于有错误的答案和学生疑点比较多的知识,我会让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我只需安静地倾听。在他们发言完毕后,我会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及时指出他们的优点与不足,从而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在下一次合作学习中表现得更加出色。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在新课改的教育体制下,对于培养新型人才的培养有独特的作用和意义,小组合作学习既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正是社会所需的全能复合型人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