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鼠乳腺癌模型的建立

小鼠乳腺癌模型的建立

小鼠乳腺癌模型的建立
小鼠乳腺癌模型的建立

小鼠乳腺癌模型的建立

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目前,国内外乳腺癌发病率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在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主要城市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已居妇女恶性肿瘤的首位。与某些恶性肿瘤不同的是,及时正确的诊断与干预能显著改善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甚至能获得终生治愈的效果。为了探索乳腺癌的生物学特征和探讨新的治疗方法,国内外研究者借助乳腺癌动物模型,对乳腺癌的病因、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开展研究。

目前乳腺癌动物模型的建立可分为自发型、诱发型和移植型三种,每种方法各有利弊,实验室使用最多的是移植型。自发型乳腺癌模型多采用近交系小鼠,如C3H,其生长到一定年龄便自然发生乳腺肿瘤。这种模型最大的特点是实验动物未经任何有意识的人工处理,其发生的条件比较自然,与人类患病过程更为相似。目前此种动物模型是乳腺肿瘤多级预防、治疗和研究发病机制的良好模型。但自发型乳腺癌模型生长缓慢,不易同时获得大批病程基本一致的动物,观察时间长,实验耗费大。诱发型乳腺癌模型是通过经口、涂抹、注射和埋藏等方法应用于实验动物,使之发生乳腺癌。用二甲基苯蒽为诱癌剂诱发乳腺癌,是应用较多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形成的肿瘤与人体肿瘤增殖动力学基本类似,但诱癌过程较长,成功率不高,肿瘤发生的潜伏期个体变异较大,不易同时获得病程或肿块大小均一的模型。相比之下,移植型动物模型克服了上述缺点。迄今,进入移植型动物

模型实验研究的人乳腺癌细胞系有20多种,其中较为常用的有MCF7、MDA.MB-231和MDA.MB-435等。采用移植法建立的乳腺癌模型周期短,成本低,可使实验动物均带有同样的肿瘤,生长速度也较一致,个体差异小,无自发缓解,成瘤率高,是目前实验室应用最多的模型。

对此,重点查阅资料关于移植性乳腺癌动物模型制作的具体步骤。

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

a.动物及分组:取20只昆明鼠随机分成A组(10只),B组(5只),C 组对照组(5只),编号饲养。

b.试剂:无菌水,生理盐水,台酚蓝,2%冰醋酸,甲醛,乙醇,二甲苯,石蜡等。

c.仪器:离心机,显微镜,计数板,电子称,超净工作台,温箱,切片机等。

(2)实验方法

a.模型建立:取H22肿瘤细胞,3000转离心分钟,再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肿瘤细胞3次,并做适当稀释,取40微升细胞悬液加入10微升0.4%台酚蓝染色并镜检计数,制成浓度为3*106个/ml的肿瘤细胞悬液,每只小鼠右腋皮下接种肿瘤细胞悬液0.2毫升。

b.细胞计数:细胞计数液2%冰醋酸溶液。取50微升细胞悬液加入450微升的细胞计数液中计数。

(3)记录:

接种完成后,逐日观察接种部位有无感染,肿瘤生长后有无自然消退,

用游标卡尺,每周测量肿瘤长径a和短径b ,并计算平均直径,即r = (a + b) /2,每天称量小鼠体重和肿瘤并记录,绘制曲线。

(4)制备组织切片:

a.处死小鼠,将肿瘤组织切成1*1*0.4cm的小块。

b.将切块的组织置于螺口瓶中,加入40%甲醛固定,过夜。

c.固定完成后,倒出固定液,立即换上新鲜的70%乙醇,洗脱两次,室温放置20分钟,继而以75%,80%,85%,90%,95%,100%乙醇脱水各两次,每次20分钟。

d.从新鲜二甲苯除去乙醇,放置2次,每次10分钟。

e.将样品置于60℃温箱中融化石蜡4次,每次1.5小时。

f.将准备好的包埋工具,用一热玻璃吸管加入融化的石蜡,再用热镊子快速将样品移至充满石蜡的模具中,置于室温,使起完全凝结。

g.从包埋模具中取出石蜡块,放于室温干燥处,切片。

讨论:

⑴实验肿瘤学的需要导致肿瘤动物模型的产生,借以研究人类肿瘤的病因、发生、发展以及治疗和预防。肿瘤动物模型可来自于动物的自发肿瘤、诱发肿瘤和移植性肿瘤。一前两者由于对动物品系要求严格、实验周期较长或缺少实验一致性而较少使用。移植性肿瘤动物模型具有特性明确、生长一致性好、实验周期短、瘤株分布广泛、可反复复制等优点,在肿瘤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可移植性肿瘤,是把动物或人的肿瘤移植到同系、同种或异种动物,经传代后,组织类型和生长特性已趋稳定,并能在受体动物中继续传代,又称为可移植性肿

瘤细胞。

⑵可移植性肿瘤移植于同系或同种动物,称为同种移植,是国内外最常用的肿瘤动物模型复制方法之一。同种移植的优点是,可供选择使用的细胞系或细胞株多,许多细胞系在世界范围分布广泛,并且这些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已经比较明确,一般都有明确的背景资料,使一群动物同时接种同样量的瘤细胞,生长速度一致、个体差异较小,成活率高,易于对照观察,这些都是便于科研成果相互比较和交流的有利因素。

⑶在接种过程中,应把握注射深度,否则易造成内脏损伤。接种后三天即开始观察有无肿瘤形成。本实验具有周期短、制作方便、成功率比较高、较好重复性和稳定性的明显优势,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肿瘤实验动物模型,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一王蘅文. 实验肿瘤学基础[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 : 18219.

二郭鹞. 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0 :34.

三于哲,范清宇,张婷。大鼠骨肉瘤模型的建立。动物医学进展,2005 ,26 (2) :58260

建立小鼠肿瘤模型的研究进展

建立小鼠肿瘤模型的研究进展 摘要:建立一种理想的肿瘤动物模型对研究肿瘤的发病、治疗和预防有重大的意义。其中小鼠肿瘤模型具有生长周期快、易获得、易操作等优点被基础实验研究所广泛采用,如何选择和建立一个合适的小鼠肿瘤模型对肿瘤的整个研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字:肿瘤,动物模型,小鼠 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对肿瘤的研究一般都是在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基础上展开的。建立一个完全反映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比较困难,但可依据不同的实验目的选择相应的动物实验模型。 1.实验动物的选择 可用作肿瘤模型的动物有很多,小鼠肿瘤模型作为其中一种常用模型主要因为有以下几个优点。(1)易获得,常用的肿瘤模型小鼠通常采用SPF级小鼠,SPF级小鼠一般医学院校及研究所都能买到。(2)生长周期短,一般小鼠肿瘤模型两周左右就能长大,能大大缩短实验周期。(3)易操作,小鼠的动物实验操作一般简便,因此可适当增加组内样本数量,使实验数据更具说服力。 2.理想的建立肿瘤模型应具备的条件 (1)肿瘤生长的过程应与人类肿瘤生长过程相似,做到尽可能复制出与人类肿瘤相同的模型。 (2)制作模型的方法简单易行。 (3)动物模型的重复性要好,要能满足实验的多次重复试验结果稳定性好。 (4)采用的建模方法对实验人员和环境无危害或危害较小。 3.肿瘤来源的选择 现在世界上保有近500种的动物移植瘤,但常用于筛药的不到40种,多数为小鼠肿瘤,其次是大鼠和仓鼠移植瘤,包括小鼠L1210淋巴白血病,P1534淋巴白血病,艾氏腹水瘤,Friehd病毒白血病,肉瘤180,白血病P388,Lewis肺癌,腺癌755,白血病615,Walker-256,吉田肉瘤,肉瘤45,Liol淋巴瘤,Dunning 白血病,Wagner癌肉瘤,白血病L5170Y,P1798淋巴肉瘤,LPC-1浆细胞瘤,淋巴瘤8,B16或Cloadman黑色素瘤,Ridaway骨肉瘤,Gardner 淋巴肉瘤,肉瘤37,P315白血病,Mur hy-sturm淋巴肉瘤,Jensen肉瘤,Geurin氏癌,仓鼠十二指肠腺癌和人体肉瘤HSL第1代杂交鼠移植。它们对抗癌药作用的敏感性大致可分

乳腺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

乳腺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 一、概述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目前,通过采用综合治疗手段,乳腺癌已成为疗效最佳的实体肿瘤之一。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乳腺癌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机构乳腺癌诊疗水平,改善乳腺癌患者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二、诊断 应当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等进行乳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临床表现。早期乳腺癌不具备典型症状和体征,不易引起患者重视,常通过体检或乳腺癌筛查发现。以下为乳腺癌的典型体征,多在癌症中期和晚期出现。 1.乳腺肿块。80%的乳腺癌患者以乳腺肿块首诊。患者常无意中发现肿块,多为单发,质硬,边缘不规则,

表面欠光滑。大多数乳腺癌为无痛性肿块,仅少数伴有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 2.乳头溢液。非妊娠期从乳头流出血液、浆液、乳汁、脓液,或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者,称为乳头溢液。引起乳头溢液的原因很多,常见的疾病有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增生、乳腺导管扩张症和乳腺癌。单侧单孔的血性溢液应进一步检查,若伴有乳腺肿块更应重视。 3.皮肤改变。乳腺癌引起皮肤改变可出现多种体征,最常见的是肿瘤侵犯Cooper’s韧带后与皮肤粘连,出现“酒窝征”。若癌细胞阻塞了淋巴管,则会出现“橘皮样改变”。乳腺癌晚期,癌细胞沿淋巴管、腺管或纤维组织浸润到皮内并生长,形成“皮肤卫星结节”。 4.乳头、乳晕异常。肿瘤位于或接近乳头深部,可引起乳头回缩。肿瘤距乳头较远,乳腺内的大导管受到侵犯而短缩时,也可引起乳头回缩或抬高。乳头湿疹样癌,即乳头Paget’s病,表现为乳头皮肤搔痒、糜烂、破溃、结痂、脱屑、伴灼痛,至乳头回缩。

建立能力素质模型的基本步骤

建立能力素质模型的基本步骤 能力素质模型的定义和结构 能力素质模型(Competencemodel)就是用行为方式来定义和描述员工完成工作需要具备的知识、技巧、品质和工作能力,通过对不同层次的定义和相应层次的具体行为的描述,确定核心能力的组合和完成特定工作所要求的熟练程度。这些行为和技能必须是可衡量、可观察、可指导的,并对员工的个人绩效以及企业的成功产生关键影响。 能力素质模型通常包括三类能力:全员核心能力、职系序列通用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全员核心能力是指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的工作胜任能力,它是公司企业文化的表现,是公司内对员工行为的要求,体现公司公认的行为方式;职系序列通用能力是指在企业内一个职系多个角色都需要的技巧和能力,但重要程度和精通程度有所不同;专业技术能力指某个特定角色和工作所需要的特殊的技能,通常情况下,专业技术能力大多是针对岗位来设定的。 建立和实施能力素质模型的目的 建立和发展企业内部员工的核心能力体系,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支持企业的经营发展需要。 经营目标的达成是企业的最终目的之一,企业内任何规划和行动都应该支持这一目的。在企业内部建立和发展能力素质模型是为了帮助企业找到合适的人员来完成其经营目标,与此同时,内部人员也得到个人相关的能力发展和培养。人员的能力支持企业的经营,企业的经营要求人员不断成长。两者相辅相成,不断更新。而企业的经营发展目标,无论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目标,始终是企业内部进行人员能力体系发展的指导原则。 企业在市场中要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提供来源和基础,而要实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员工就必须具有相应的核心能力。因此,在建立能力素质模型时,必须首先了解整个企业的中长期经营目标和经营策略,从中我们可以分析整个企业的关键竞争优势,即:企业在哪些方面的核心竞争能力最终能够支持企业的市场地位。企业的关键能力要靠内部的人员来达到,这就是企业对内部人员的整体要求:什么样的人员能够在企业内生存和发展,并且能够支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找到对经营结果最有帮助的行为和能力,了解如何有计划地建立和培养这样的能力,才能建立能力素质模型。根据能力素质模型的具体内容对人员的能力进行评估,找出人员现有能力与所要求的能力之间的差距,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才能最终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以能力素质模型为核心的人才规划、选拔、发展、激励和储备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为经营目标的实现提供切实的保障。 能力素质模型的作用 以能力素质模型为核心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能力体系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各项活动的基础,给企业的管理和员工的发展带来很多的益处。

-乳腺癌中医诊疗常规

乳腺癌诊疗方案 乳腺癌中医称之为“乳岩”,其临床特点为乳房部肿块,质地坚硬,溃后凸如放莲或如菜花。据资料统计发病率占全身各种肿瘤的 7-10%,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仅次于子宫瘤。其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以绝经期前后的妇女(40-60岁之间)发病率最高,多因情志不畅,肝郁不舒,气滞血瘀;或冲任失调,经络阻塞;或脾虚失运,痰浊内生,痰瘀互阻所致,治宜疏肝解郁,调理冲任,化痰散络等。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 1、病史及体检 询问肿物发生时间、疼痛、及与月经关系,有无乳头溢液,有否作过治疗,既往乳房是否等大,乳头是否内陷,局部是否治检,及子宫或甲状腺功能性疾病,询问月经及婚育史,是否妊娠,哺乳期,家庭中恶性肿瘤病史,特别有否乳腺癌,体检中注意观察双侧乳房外形,有否静脉回张,乳头位置及分泌物,皮肤有否红、肿、结节及湿疹样变。记录肿块部位,大小,形状,质地,表面情况,活动度,与皮肤、

胸大肌、胸壁关系,积压乳头有否溢液,数量,性质,管口部位,注意腋窝及锁骨上淋巴结,绘图表示乳房肿块与腋窝肿大淋巴结。 2、病理、细胞学诊断 (1)脱落细胞学检查:早期管内癌有乳头溢液者,可将液体作涂片细胞学检查,乳头糜烂疑Paget病者可作刮片或印片检查。 (2)针吸细胞学检查:可部分代替冰冻切片检查,阳性可确诊,阴性不能除外,应进一步作活组织检查,操作时应注意避免造成肿瘤的播散。 (3)活组织检查:包括切除及切取活检。除非肿瘤很大,一般均以切除活检为好。最好能同时作冰冻切片检查,如果恶性的则作根治性手术。标本应常规作受体测定。如无冰冻切片检查条件,病理证实后,应在不迟于2周内作手术治疗. 3、其他辅助检查 1)、乳腺X线摄影:有干板照相和钼靶X线照相两种方法。 2).B超检查。 3).近红外线乳房扫描。 4).CT:乳癌CT表现与钼靶X线片相似,并可清晰显示腋淋巴结与内乳淋巴结。 5).疑有肺、肝或骨转移者应作相应的检查。 乳腺癌的诊断多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和细胞学检查以及血清学检查进行综合判断,其中病理学、细胞学检查结果是诊断乳腺癌的金标准。

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步骤、特点及分类

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步骤、特点及分类 [学习目标] 1.能表述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步骤; 2.能表述建立数学模型的逼真性、可行性、渐进性、强健性、可转移性、非 预制性、条理性、技艺性和局限性等特点;; 3.能表述数学建模的分类; 4.会采用灵活的表述方法建立数学模型; 5.培养建模的想象力和洞察力。 一、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和步骤 —般说来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机理分析方法,一类是测试分析方法.机理分析是根据对现实对象特性的认识、分析其因果关系,找出反映内部机理的规律,建立的模型常有明确的物理或现实意义.测试分折将研究对象视为一个“黑箱”系统,内部机理无法直接寻求,可以测量系统的输人输出数据、并以此为基础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按照事先确定的准则在某一类模型中选出一个与数据拟合得最好的模型。这种方法称为系统辨识(System Identification).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也是常用的建模方法。即用机理分析建立模型的结构,用系统辨识确定模型的参数. 可以看出,用上面的哪一类方法建模主要是根据我们对研究对象的了解程度和建模目的决定的.如果掌握了机理方面的一定知识,模型也要求具有反映内部特性的物理意义。那么应该以机理分析方法为主.当然,若需要模型参数的具体数值,还可以用系统辨识或其他统计方法得到.如果对象的内部机理基本上没掌握,模型也不用于分析内部特性,譬如仅用来做输出预报,则可以系统辩识方法为主.系统辨识是一门专门学科,需要一定的控制理论和随机过程方面的知识.以下所谓建模方法只指机理分析。 建模要经过哪些步骤并没有一定的模式,通常与实际问题的性质、建模的目的等有关,从 §16.2节的几个例子也可以看出这点.下面给出建模的—般步骤,如图16-5所示. 图16-5 建模步骤示意图 模型准备首先要了解问题的实际背景,明确建模的目的搜集建模必需的各种信息如现象、数据等,尽量弄清对象的特征,由此初步确定用哪一类模型,总之是做好建模的准备工作.情况明才能方法对,这一步一定不能忽视,碰到问题要虚心向从事实际工作的同志请教,尽量掌握第一手资料. 模型假设根据对象的特征和建模的目的,对问题进行必要的、合理的简化,用精确的语言做出假设,可以说是建模的关键一步.一般地说,一个实际问题不经过简化假设就很难翻译成数学问题,即使可能,也很难求解.不同的简化假设会得到不同的模型.假设作得不合理或过份简单,会导致模型失败或部分失败,于是应该修改和补充假设;假设作得过分详细,试图把复杂对象的各方面因素都考虑进去,可能使你很难甚至无法继续下一步的工作.通常,作假设的依据,一是出于对问题内在规律的认识,二是来自对数据或现象的分析,也可以是二者的综合.作假设时既要运用与问题相关的物理、化学、生物、经济等方面的知识,又要充分发挥想象力、洞察力和判断力,善于辨别问题的主次,果断地抓住主要因素,舍弃次要因素,尽量将问题线性化、均匀化.经验在这里也常起重要作用.写出假设时,语言要精确,就象做习题时写出已知条件那样.

saber建立模型的步骤

使用下载的模型 在许多IC厂商的网站上,会有一些基于Saber软件的模型可供下载使用。 当下载完基于Saber软件的模型(*.sin文件)以后,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为这个模型建立一个同名的符号(*.ai_sym文件),并设置两个属性值,就可以在SaberSketch中使用了。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的时候,符号(*.ai_sym文件)和模型(*.sin文件)都要放在工作目录下。 下面简单举一个例子,假定从网上下载的模型文件为irf620.sin,利用文本编辑器打开该文件,一般能看到如下一段定义:template irf620 d g s; electrical d,g,s; 其中irf620后面的g d s定义了模型有三个管脚,分别为g、d、s,第二行定义了这三个管脚都是electrical的,看到这里就足够了,我们可以根据这个在SaberSketch中为模型建立符号,步骤如下:(一)、在SaberSketch中调用New-symbol命令创建一个新符号,然后运用Drawing Tool工具绘制符号的轮廓图形;

(二)、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Create-Analog Port,这里要与electrical属性对应,为符号添加3个端口(port),即所谓的管脚; (三)、选中所添加的端口并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Attributes命令,在弹出的Port Attributes对话框中,设置Name分别为g、d、s(注意:3个端口的Name各对应一个,相当于对应器件的管脚); (四)、在New Symbol窗口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Properties命令,会弹出Symbol Properties 对话框,在对话框中添加

乳腺癌实验动物模型综述

乳腺癌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及发展历程 摘要:乳腺癌动物模型根据建立方法可分为自发性、诱发性和移植性,以及转基因乳腺癌动物模型、乳腺癌远处转移动物模型。并列举现已发现的通过实验动物模型确定的有效治疗方法。 关键词:乳腺癌、实验动物模型、治疗作用 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新发乳腺癌约150万例,死亡57万例,而且发病率目前有增高趋势。乳腺癌动物模型的制作进一步研究乳腺癌的病因、发病机理,这对于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和预防有着极大的影响作用。一个理想、完整的的动物模型,首先应与人体内肿瘤病理生理过程相似,还要便于生产、观察及对各种处理方法进行监测和优选。 1.目前关于乳腺癌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自发性乳腺癌实验动物模型 实验动物种群中自然发生或通过遗传育种培养而保留下来的一 类肿瘤称为自发性肿瘤。这种模型的特点为实验动物未经过人为处理,到一定时间发生乳腺肿瘤,多采用近交系小鼠。自发性肿瘤从其发生来看,与人类肿瘤更相似,因此,在自发性肿瘤中,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因素更有可能被发现,但缺点在于应用时,肿瘤的发生情况可能参差不齐,不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肿瘤学资料,观察时间长,实验耗费较大。 1.2 诱发性乳腺癌实验动物模型

所谓诱发性模型即使用化学物质、物理、生物因素等可在实验动物中诱发乳腺癌的发生,多数利用强化学致癌物,通过经口、涂抹、注射、埋藏等方法应用于实验动物使之发生乳腺癌。化学诱导乳腺癌发生的动物模型可用于乳腺癌的病因学研究及预防性研究。但由于化学诱导乳腺癌发生的动物模型建立的过程长,个体差异很大;而且肿瘤细胞的形态特征差别也很大,所以较少作为肿瘤药物治疗的动物模型。 1.3 移植性乳腺癌实验动物模型 移植性乳腺癌模型的移植物来源于自发性或诱发性乳腺肿瘤细胞株或人类乳腺癌细胞株。根据肿瘤来源不同可分为同种移植和异种移植。通过瘤细胞悬液注射、瘤组织小块接种等方法将肿瘤原位或异位植入动物体内。通过研究认为在对癌细胞的研究中,仅在乳腺癌细胞生长需依靠局部微环境情况下才需要同时移植间质细胞。 1.4 基因乳腺癌实验动物模型 是指染色体基因组中整合有人工导入的外源基因或特定DNA片段并能将其遗传给后代的一类动物。转基因和基因敲除鼠模型中肿瘤生长和进展快速,可以比较方便地获得肿瘤发展的整个过程,但不适于早期肿瘤预防的研究。 1.5腺癌远处转移动物模型 乳腺癌远处转移动物模型的建立首先有利于药物开发,其次可辨别肿瘤转移抑制或促进基因,使其作为一个新的靶点,用于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并使人们更能理解肿瘤转移的复杂性。

小鼠肿瘤模型

小鼠肿瘤模型 肿瘤模型我们一般常用的就是小鼠模型和人肿瘤裸小鼠移植瘤模型。其中用得最多的是皮下模型,另外还有腹水(或者尾静脉注射)以及原位模型,其他的模型很少用,就不提他们了。 小鼠模型分三大类:第一类是以S180、EAC、H22等为代表的,他们的宿主小鼠多选用KM,可产生腹水,也可在皮下成瘤。多以腹水传代,实验时抽取腹水,经过一定稀释后皮下接种构建模型,接踵后第二天开始给药,给药7到10天,接种10天后结束试验,剥取肿瘤称瘤重。 1. 关于构建瘤种 可以用体外细胞株培养后,用PBS悬浮至1~3×106/0.1ml/mouse,i.p接种即可,最好用6号左右的针头,就是常用的2ml一次性注射的针头。 2. 关于腹水传代 观察到第一代的种鼠肚子较大后(一般约8~9天左右),可以传代,传代时取1ml 注射器,用2ml注射器的针头,种鼠腹部消毒后直接将针头插入抽取腹水即可,注意不要把针头插得很深,尽量浅一点,还可以把老鼠拎起来,利用重力,让腹水集中在某处便于抽取,一般抽个0.5ml就可以了,不用离心,直接用PBS3~6倍稀释后,接种到新的老鼠腹腔,腹水颜色为白色或者略有发黄都是正常的,但是血性腹水说明不好,需要注意调整,第二代以后,尽量6~7天的时候传代,不要等的时间太久,否则腹水容易血性。三代后可用于试验。 3. 关于接种进行试验 这个时候抽取的腹水需要量比较多,一般需要处死种鼠后,小心地用消毒眼科剪刀镊子剥开腹部皮肤,注意不要弄破肌肉,然后,用镊子(最好是哪种前面有倒勾的镊子,学名好像是唇型镊)拎起腹部的肌肉,用剪刀剪开一个小口,然后用玻璃滴管或者去掉针头的注射器吸取腹水。然后进过一定的稀释后,接种到小鼠的腋下。关于稀释量,各个实验室的情况都不一样,最好摸索一下,开始的时候可以适当的计数,但是要用台盼兰染色后计活细胞数。接种部位在小鼠腋下,但是不要深入到腋窝里面,会给以后的操作带来麻烦。接种时的进针处离接种处远一点,让针头在皮下多走一段,不容易污染。有的人接种的时候喜欢针头向上用力,紧贴着表皮往里走,然后注射的时候感觉阻力较大,打出来的皮丘又紧又圆,这样的接种,会使肿瘤与皮肤严重粘连,不利于最后肿瘤的剥取。也不要紧靠肌肉,肿瘤会与肌肉严重粘连。应该在两者之间,进针的感觉轻松自如,针头很自由,虽然打出来的肿瘤不会很圆很漂亮,但是相对好剥取一些。 4. 关于观测指标 主要是按时称体重,试验结束后剥取肿瘤称瘤重。因为出瘤已经是接种后的第6天左右了,第10天就结束时间,瘤体积的数据意义就不大。小鼠肿瘤很难剥,这是没有办法的,只能耐心,没有太好的办法,剥多了以后,手上会掌握一些巧力,有一些帮助,但是我们还是很头痛小鼠肿瘤试验结束。肿瘤组织周围经常会有一些血窦的形成,弄破后会有血和黄色的液体流出,正常的,但是剥瘤子的时候不要把它弄破,会严重影响瘤重。按照SFDA的规定,平均瘤重小于1g,或

小鼠乳腺癌模型的建立

小鼠乳腺癌模型的建立 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目前,国内外乳腺癌发病率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在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主要城市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已居妇女恶性肿瘤的首位。与某些恶性肿瘤不同的是,及时正确的诊断与干预能显著改善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甚至能获得终生治愈的效果。为了探索乳腺癌的生物学特征和探讨新的治疗方法,国内外研究者借助乳腺癌动物模型,对乳腺癌的病因、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开展研究。 目前乳腺癌动物模型的建立可分为自发型、诱发型和移植型三种,每种方法各有利弊,实验室使用最多的是移植型。自发型乳腺癌模型多采用近交系小鼠,如C3H,其生长到一定年龄便自然发生乳腺肿瘤。这种模型最大的特点是实验动物未经任何有意识的人工处理,其发生的条件比较自然,与人类患病过程更为相似。目前此种动物模型是乳腺肿瘤多级预防、治疗和研究发病机制的良好模型。但自发型乳腺癌模型生长缓慢,不易同时获得大批病程基本一致的动物,观察时间长,实验耗费大。诱发型乳腺癌模型是通过经口、涂抹、注射和埋藏等方法应用于实验动物,使之发生乳腺癌。用二甲基苯蒽为诱癌剂诱发乳腺癌,是应用较多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形成的肿瘤与人体肿瘤增殖动力学基本类似,但诱癌过程较长,成功率不高,肿瘤发生的潜伏期个体变异较大,不易同时获得病程或肿块大小均一的模型。相比之下,移植型动物模型克服了上述缺点。迄今,进入移植型动物

模型实验研究的人乳腺癌细胞系有20多种,其中较为常用的有MCF7、MDA.MB-231和MDA.MB-435等。采用移植法建立的乳腺癌模型周期短,成本低,可使实验动物均带有同样的肿瘤,生长速度也较一致,个体差异小,无自发缓解,成瘤率高,是目前实验室应用最多的模型。 对此,重点查阅资料关于移植性乳腺癌动物模型制作的具体步骤。 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 a.动物及分组:取20只昆明鼠随机分成A组(10只),B组(5只),C 组对照组(5只),编号饲养。 b.试剂:无菌水,生理盐水,台酚蓝,2%冰醋酸,甲醛,乙醇,二甲苯,石蜡等。 c.仪器:离心机,显微镜,计数板,电子称,超净工作台,温箱,切片机等。 (2)实验方法 a.模型建立:取H22肿瘤细胞,3000转离心分钟,再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肿瘤细胞3次,并做适当稀释,取40微升细胞悬液加入10微升0.4%台酚蓝染色并镜检计数,制成浓度为3*106个/ml的肿瘤细胞悬液,每只小鼠右腋皮下接种肿瘤细胞悬液0.2毫升。 b.细胞计数:细胞计数液2%冰醋酸溶液。取50微升细胞悬液加入450微升的细胞计数液中计数。 (3)记录: 接种完成后,逐日观察接种部位有无感染,肿瘤生长后有无自然消退,

肿瘤动物模型的构建——白血病篇知识讲解

肿瘤动物模型的构建——白血病篇

肿瘤动物模型的构建——白血病篇 导读白血病(Leukemia)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血液疾病,俗称血癌。据统计,白血病是儿童恶性肿瘤的头号原因,在儿童及35岁以下成人中发病率位居第一[1]。同时也是十大恶性肿瘤之一。目前,白血病具体的发病原因至今尚未研究透彻,因此建立合适的白血病动物模型,对于白血病发病机制及药物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本期为大家综述了白血病的基本情况及小鼠模型的分类、建立方法和应用。 第一章:白血病基本常识白血病是常见液体瘤 白血病是常见的液体瘤,与结肠癌、肝癌等实体瘤不同的是,它是造血干细胞的异常分化和过度增殖导致,因此肿瘤细胞会遍布全身,会侵犯身体的每个脏器,造成全身衰竭。 造血干细胞是血液系统中的成体干细胞,具有长期自我更新和分化成各类成熟血细胞的能力。如下图为造血干细胞可分类形成各种血细胞,如红细胞、血小板和白细胞: 造血干细胞分化成各类血细胞(图片来自https://www.wendangku.net/doc/8d5709147.html,网站)白血病致病因素有哪些呢? 现阶段认为白血病的发病因素:化学因素、电离辐射、药物、毒物、病毒、遗传因素等有关。

白血病主要分为四类 根据白血病细胞的成熟程度和自然病程,白血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临床上,白血病共分为四大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慢性髓系白血病(CML)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儿童白血病90%以上是急性的,其中急性白血病中70%~80%是ALL。 第二章:实验研究所用白血病模型首先,来了解一下常用的细胞株白血病中常用的小鼠品系 用于建立白血病小鼠模型的小鼠可分为近交系和突变系。根据不同类型和目的选择不同的小鼠品系,具体如下图所示: 最后说说常用的动物模型,主要分为三类: 一、异种移植模型 异种移植模型是最常用的淋巴瘤动物模型。根据实验目的选择相应的小鼠品系和细胞株后,通常细胞的接种方式为皮下注射、腹腔注射和尾静脉注射。 皮下注射和腹腔注射操作简单,很快在接种部位形成肿瘤或腹腔内形成多发性肿瘤,适合筛选针对白血病的药物。但该类模型与白血病临床病人实际情况差距较大。异种移植型白血病模型异种移植示意图[2]

乳腺癌诊疗指南

乳腺癌诊疗指南 【病史采集】 1.乳腺癌的易感因素(高危因素); (1)家族有患乳腺癌者; (2)月经初潮较早或绝经较晚者; (3)未婚、未育或高龄初产者; (4)一侧乳腺癌经治疗后; (5)患乳腺增生病者; (6)放射性大剂量或长期接触者; (7)曾患功能性子宫出血或子宫体腺癌者。 2.无意中发现乳房肿块、无痛; 3.乳头溢液、溢血,乳头皮肤脱屑、长期摩烂。 【体格检查】 1.双侧乳房是否对称、乳头有无抬高或内陷,肿物有无溃烂,肿块表面皮肤有无凹陷或呈“桔 皮样”改变; 2.肿物位置、大小、性质、与皮肤及胸大肌是否粘连;3.同侧液窝及锁量上淋巴结有无肿大。

【辅助检查】 1.X线检查:钼靶X线摄片; 2.B型超声检查; 3.近红外线扫描; 4.ECT全身显像检查有无骨转移; 5.必要时可行细针穿刺抽吸活检,有乳头溢液者做反复涂片寻找癌细胞; 6.普外科术前常规检查,肝胆B超,胸部平片。 【诊断】 根据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多能确诊,术前未能确诊者,术中应作冰冻切片病理检查。 【鉴别诊断】 乳腺纤维瘤、脂肪坏死结节和乳腺导管扩张症。本病诊断应注意临床分期。 1.乳腺癌的临床分期: (1)第一期:癌瘤完全位于乳腺组织内,直径<3cm,与皮肤无粘连;无腋窝淋巴结转移;

(2)第二期:癌瘤直径<5cm,尚能活动,与覆盖皮肤有粘连;同侧腋窝有数个散在而能推 动的淋巴结; (3)第三期:癌瘤直径>5cm,与覆盖皮肤有广泛粘连,且常形成溃疡,或癌瘤底部与筋膜、 胸肌有粘连,同侧腋窝或锁骨下有一连串融合成块的淋巴结,但尚能推动; (4)第四期:癌瘤广泛扩散至皮肤或与胸肌,胸壁固定;同侧腋窝淋巴结成块且已固定,或 广泛的淋巴结转移;常伴有远处转移。 2.乳腺癌TNM分期法: T O :原发癌瘤未查出; Tis:原位癌(非侵润性癌及未查到肿块的乳头湿疹样癌); T1:癌瘤长径<2cm; T2:癌瘤长径2~5cm; T3:癌瘤长径>5cm,炎性乳腺癌亦属之;

建立计量经济模型的基本步骤

1、建立计量经济模型的基本步骤 (1)理论模型的建立(2)数据的收集(3)参数的估计 2、模型检验的四个方面 (1)经济意义检验(2)统计检验(3)计量经济学检验(4)模型的预测检验 3、相关关系的类型 (1)按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方向,可以分为正相关与负相关 (2)按相关关系涉及变量的多少,可分为单相关、复相关及偏相关 (3)按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直线相关和曲线相关 (4)按相关的程度可以分为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和不相关三类 4、古典回归模型的基本假定 假设1模型的设定是正确的 假设2解释变量是确定性变量,不是随机变量,在重复抽样中取固定值 假设3随机干扰项的均值为零,即 假设4随机干扰项的方差是常数,即 假设5随机干扰项不存在序列相关性,即 假设6随机干扰项与解释变量不相关,即 假设7随机干扰项服从正态分布,即 5、最小二乘估计量的性质(1)线性性(2)无偏性(3)有效性 6、多元线性总体回归模型:如果总体回归模型描述了一个被解释变量与多个解释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由此而设定的回归模型 7、多元线性样本和二元线性样本的区别 8、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定 (1)零均值假定,即 (2)同方差假定,即 (3)无自相关假定,即 (4)随机扰动项与每个解释变量都不相关,即 9、多重共线性的概念:如果模型中某两个或多个解释变量之间出现了相关性 10、多重共线性产生的原因: (1)经济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2)经济变量具有相关的共同趋势 (3)模型中引进滞后变量(4)样本资料的局限 11、检验多重共线性的方法: 12、异方差性的概念:异方差指的是被解释变量Y所有观测值的分散程度随解释变量X的变化而变化。 13、异方差性产生的原因:(1)模型省略某些重要的解释变量(2)模型函数形式设定有误(3)由测量误差引起(4)截面数据中总体各单位的差异 14、异方差性产生的后果:(1)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仍是线性无偏的,不再是有效估计(2)无法正确估计参数的标准误差和估计区间(3)参数显著性检验失效 (4)预测的精确度降低 15、(1)格里瑟检验法的步骤 (2)怀特检验法的步骤

乳腺癌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与评价

乳腺癌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与评价 【摘要】乳腺癌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主要可分为自发性、诱发性和移植性3种,每种方法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和应用条件。 【关键词】乳腺癌;动物模型;现状与评价;综述 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恶性肿瘤。乳腺癌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1],乳腺癌动物模型的制作对进一步研究乳腺癌的病因、发病机理,从而对其进行有效预防、提高治疗效果将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在这方面,国内外有关学者已做了大量工作,现将其研究状况作一综述。 1 实验动物的选择 建立乳腺癌模型时对动物一般要求其癌诱发率高,饲养方便。常选用的动物主要有大鼠、小鼠、裸鼠、猫、犬及兔。其中,大鼠、小鼠由于成本低,易饲养,且诱癌周期相对较短,故多用于大批量的实验研究。但由于不同科系、性别乃至不同鼠龄的大鼠均会直接影响到诱癌率和造模时间,因此,诱癌率较高的Wistar系雌性大鼠常被选用。 裸鼠因先天性缺乏胸腺,T细胞免疫功能接近于零,所以人体肿瘤异种移植时无排斥反应,移植后的人体肿瘤保持其原有的组织形态,免疫学特点以及特有的染色体组型和对抗肿瘤药的原有敏感

性,且对培养条件等要求比SCID鼠低,无毛,易于动态观察肿瘤的生长状态,同时浸润与转移是人类恶性肿瘤的两个重要特征,在裸鼠上可以通过接种方式、部位的选择,达到较满意的转移效果,因此,目前多选择其进行人乳腺癌细胞异位移植。 2 造模方法 2.1 自发性乳腺癌动物模型 实验动物各群中自然发生或通过遗传育种而保留下来的一类肿 瘤称为自发性肿瘤。C3 H小鼠最常用于自发产生乳腺癌的动物,一般生后6个月可100%产生乳腺癌。自发性肿瘤模型有一定的优点,首先从肿瘤发生来看,与人类肿瘤相比更相似,实验结果更易于外推于人;其次,对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原因更有可能被发现。但其肿瘤发生、发展的时间参差不齐,使实验时间延长,实验所需动物数量多,耗费大。 2.2 诱发性乳腺癌动物模型 使用化学物质、物理、生物因素等可在实验动物中诱发乳腺癌的发生 [2],目前较多用的是化学诱导方式。用致癌物质二甲基苯蒽(DMBA)和甲基胆蒽可诱发乳腺癌。以灌胃[3]、局部涂抹[4]或皮下注射来作用于Wistar雌性大鼠。胃管灌注低剂量DMBA,持续3个月,可建立乳腺癌癌前病变动物模型[5]。化学诱导乳腺癌发生的动物模型常用于乳腺癌的病因学研究及预防性研究[6]。实验性肿瘤诱

转基因小鼠肿瘤模型的研究进展_百替生物

转基因小鼠肿瘤模型的研究进展 沈富毅,潘隽玮,郁嘉伦,余昂,侯晓骏 [摘要]动物模型在肿瘤病因的揭示,发病机理的探索以及治疗措施的评估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继常规转基因方法之后,可诱导表达转基因、基因打靶、条件性基因打靶以及基因捕获等技术的出现及其在肿瘤模型建立中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大量能较好模拟人体相应肿瘤的动物模型,极大地深化了我们对肿瘤生物学行为的认识,并有助于人们找到攻克肿瘤的办法。 [关键词]肿瘤,小鼠模型,转基因 肿瘤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及生命的重大疾病,动物模型在肿瘤病因、发病机理的揭示以及治疗措施的评价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肿瘤动物模型最早源自小鼠自发突变系或经致癌剂诱变而得,对它们的研究使我们对环境致癌物及其代谢活动机理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自发突变频率在自然状态下通常很低,而诱发模型也因其不可精确控制性而限制了它们的应用。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随着人们对癌基因激活或抑癌基因失活在肿瘤发生发展中作用的认识日益深入,以及近年发展起来的小鼠生殖系引入可诱导或精细调控突变技术的应用,小鼠肿瘤模型的建立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本文就此作一简要综述。 1.常规转基因(transgenic) 上世纪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原核显微注射技术,使我们可以将外源DNA直接导入小鼠生殖系以构建转基因动物模型。目的基因在合适启动子驱动下表达,可赋予转基因动物新的表型,通过其表型分析可识别研究基因的功能。转基因动物技术在肿瘤研究中的主要作用就是建立转基因的肿瘤动物模型,该研究始于1974年,Jaenisch等1用显微注射法将多瘤病毒SV40的DNA导入到小鼠的囊胚(blastocyst)中,在子代小鼠的肝、肾组织中检测到了SV40的DNA。这一结果证明,将外源基因导入胚胎细胞中并实现整合是可能的。以后相继有人用同样的方法实现了外源基因向小鼠受精卵的转移,并能遗传给后代。在基因转移的方法上相继出现了逆转录病毒载体法、电脉冲法等。1985年,Adams2等用转基因方法首次构建了B淋巴瘤myc癌基因易位的小鼠模型,此后10年,陆续发展了针对各种类型恶性肿瘤的转基因小鼠研究。如今这项技术运用较为成熟的是,利用免疫球蛋白启动子调控的c-myc基因在转基因小鼠中的表达,导致早期淋巴瘤的发生3。在LTR/c-myc转基因小鼠模型中,利用哺乳类动物肿瘤病毒长末端重复序列(LTR)驱动c-myc广谱的表达,可造成多种组织形成肿瘤,如睾丸、乳腺和淋巴系。1984年Stewart把小鼠乳腺癌病毒(MMTV)的增强子与myc基因或ras基因连接,形成的MMTV-myc转基因小鼠和MMTV/V-Ha-Ras转基因小鼠都有高的乳腺癌发生率4。近年来,这项技术更多的运用于肿瘤发生机制的探索上。Li等5构建了乳腺癌WAP-Tag转基因小鼠模型,该模型由小鼠乳清酸蛋白WAP启动子和SV40大T抗原构建而成,可用于乳腺癌变过程中细胞的增殖与凋亡、DNA突变及修复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在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的研究中,Heisterkamp等6构建的bcr-abl和crkl双转基因小鼠发病潜伏期及存活期均大大缩短,直接证明了crkl参与

乳腺癌诊疗常规

乳腺癌诊疗常规 一.诊断要点 (一)临床表现 ⒈症状 ⑴无痛性肿块:常是促使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 ⑵乳头溢液:乳腺癌以乳头溢液为唯一症状者少见,多数伴有乳腺 肿块。 ⑶乳头和乳晕异常:表现为表皮脱屑、糜烂、回缩、固定。 ⒉体征 ⑴乳腺检查 ①肿块:部位、大小、数目、活动度、硬度、形态及边界。 ②乳房皮肤:有无皮肤水肿、皮肤粘连、浅表静脉曲张、类炎症表 现、皮肤溃疡、卫星结节。 ③乳头乳晕:有无表皮脱屑、糜烂、回缩、固定、乳头溢液。 ⑵区域淋巴结检查:部位、大小、数目、硬度、活动度、是否融合、 是否疼痛。 (二)实验室诊断 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CA125、CA15-3、CEA。 (三)影像学诊断 ⒈乳腺X线照相 ⒉超声显象检查

⒊热图象检查 ⒋近红外线扫描 ⒌CT与MRI检查 ⒍PET检查 (四)病理学诊断 ⒈脱落细胞学检查 ⒉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 ⒊活组织检查(包括ER/PR及HER-2检测)+ (五)其他检查 胸片、腹部B超、骨ECT、骨髓检查、心电图。 二、诊断 (一)TNM分期 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乳腺癌TNM分期系统(2005年) T Tx To (原发肿瘤) 原发肿瘤无法评估无原发肿瘤证据 Tis仅指原位癌,或非侵袭性乳腺癌,如导管原位癌(DCIS)、

小叶原位癌(LCIS)、乳头Paget病无肿瘤者

T1肿瘤最大直径≤2cm T2 2 cm<肿瘤最大直径≤5cm T3肿瘤最大直径>5cm T4任何肿瘤大小侵及胸壁或皮肤(桔皮征、乳腺皮肤溃疡、局限于患侧乳腺的皮肤卫星结节)和炎性乳癌 N N X (区域淋巴结) 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如已先期切除)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同侧腋下淋巴结转移,可活动 N2同侧腋下淋巴结转移,相互融合或固定;或者,肿瘤已转移至内乳淋巴结,但无腋下淋巴结转移 N3同侧锁骨上下淋巴结转移伴或不伴腋下淋巴结转移;或者,肿瘤已转移至同侧内乳淋巴结及同侧腋下淋巴结 M M X (远处转移) 远处转移无法评估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二)临床分期 0期Tis N0M0 Ⅰ期T1N0M0

小鼠移植瘤模型动态观察

小鼠移植瘤模型动态观察 摘要:利用小鼠移植瘤模型动态观察血管生成拟态的时空变化。方法:采用B16黑色素瘤细胞和C57小鼠制作小鼠恶性黑色素移植瘤动物模型,成瘤后根据随机数字表每天随机抽取一只小鼠处死,共12d,获得肿瘤样本114例。常规HE染色和CD31、PAS染色。显微镜下分别计数肿瘤组织中央区和外周区的高倍视野(400)下血管生成拟态以及内皮依赖性血管。结果:在移植瘤形成的第1~8天,肿瘤组织内存在血管生成拟态。第9~12天该结构被内皮依赖性血管替代。肿瘤中央区、外周区血管生成拟态密度均呈现先递增后递减趋势;两个区域内的血管生成拟态密度比较:在第1~6天内肿瘤中央区高于外周区,在第7~8天肿瘤外周区高于中央区。内皮依赖性血管在肿瘤组织的中央区和外周区呈现递减趋势。两个区域内的内皮依赖性血管密度比较:在第1~7天肿瘤中央区内皮依赖性血管密度高于外周区,在第8~12d两个区域内的内皮依赖性血管密度无明显差别。血管生成拟态密度与肿瘤组织的坏死率之间呈密切负相关(r=-0.978,P<0.05);内皮依赖性血管密度与肿瘤组织坏死率之间亦存在负相关(r=-0.230,P<0.05)。结论:黑色素瘤移植瘤中血管生成拟态是肿瘤细胞为适应环境而产生的一种暂时性的血液供应方式,与内皮依赖性血管并存于肿瘤组织内。随肿瘤生长变化而与内皮依赖性血管之间存在一定的时空变化规律。 【关键词】血管生成拟态;肿瘤血管生成;恶性黑色素瘤 血管生成拟态是一种与传统的肿瘤血管生成途径完全不同的、不

依赖内皮细胞的全新的肿瘤细胞的血液供应方式。1999年由美国lowas大学的Maniotis和Folberg等提出,他们对眼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微循环研究时发现恶性黑色素瘤细胞通过自身变形和与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模拟血管壁结构形成可输送血液的管道,从而重塑肿瘤的微循环,并且与宿主血管相连通,使肿瘤获得血液供应,命名为血管生成拟态[1~6]。 2005年10月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第5期2005年10月张凡等:小鼠黑色素瘤移植瘤中血管生成拟态的时空变化第5期血管生成拟态概念的提出丰富了肿瘤血液供应理论,但目前对它与内皮依赖性血管之间的演变规律缺乏认识,本研究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血管生成拟态的时空变化概念:即血管生成拟态是肿瘤血液供应的一种暂时性替代模式,在肿瘤发生发展的一定时期内存在,在肿瘤的不同区域存在不同的变化趋势,并利用小鼠移植瘤模型连续观察对我们的假说进行验证。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 C57小鼠购自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动物室,6~8周龄,共20只,雌雄各半,体重25~30g,编号后天津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洁净实验室饲养。 1.2 实验方法先将黑色素瘤细胞株B16复苏,1640细胞培养基上培养6d,使细胞排满瓶底,0.2%胰酶消化成单细胞悬液,调整细胞密度达到1107/ml。75%酒精消毒小鼠鼠蹊部,每只小鼠鼠蹊部皮下注射0.2ml细胞悬液。每天观察动物生命体征及肿瘤细胞生长状况,10d

乳腺癌小鼠模型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小鼠模型的研究进展 摘要】乳腺癌动物模型是研究人类乳腺癌生物学行为以及寻求治疗方法的重要 工具。本文在总结近年来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的阐述了乳腺癌研究中常见 的小鼠模型,有助于研究者全面的了解其最新的研究进展情况,为乳腺癌的发病、机制、治疗、预防研究提供帮助。 【关键词】乳腺癌;小鼠模型;基因工程型;中医乳腺癌模型 【中图分类号】R9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4-0010-02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女性健康。小鼠与其它实验 动物(如果蝇、线虫或大鼠)相比有较多的优势,尤其是其基因组中许多癌基因、肿瘤抑制基因已被发现并定位,使其成为生物医学研究中最常用的哺乳类实验动物。现将目前乳腺癌小鼠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自发性乳腺癌模型 自发性肿瘤动物模型是指未经任何有意的人工处理而自发产生肿瘤。目前已 报道的品系有C3H系、A系、CBA/J系、TA2系等,其中C3H小鼠自发性乳腺癌 发病率高,6~10个月龄雌鼠的肿瘤自然发生率可高达100%,是最常用的自发性乳腺癌模型[1]。该模型发病条件比较自然,有利于研究乳腺癌的发病机制。但由 于很难获得大量发病时间相同的荷瘤小鼠,不利于药效评价。 2.诱发型乳腺癌模型 目前对诱发型乳腺癌小鼠模型的研究并不多。Lanan等对BALB/C小鼠持续使 用醋酸甲基孕酮诱导一年后,成瘤率为79%[2]。张亚平[3]用二甲基苯蒽灌胃 C57BL/6小鼠诱导产生乳腺癌。该模型可模拟外界环境因素所致的人类肿瘤发病 的特点和过程,在预防医学的病因学研究及综合化疗后的效果评价中发挥一定的 作用。但由于小鼠个体差异及诱导剂等多因素导致肿瘤发生的部位与时间不同, 成瘤率不高,不利于药物筛选。 3.移植型乳腺癌模型 根据移植物来源不同分为同种移植和异种移植。同种移植所用小鼠为免疫功 能正常的小鼠,所用乳腺癌细胞或组织有严格的种系特异性,常用的细胞株有来 源于BALB/C小鼠的4T1和TM40以及C127[4]。异种移植模型是指将人类肿瘤细 胞系(如MDA-MB-231、MCF-7、MDA-MB-435、BT-474等)移植于免疫缺陷的小 鼠体内,目前常用的免疫缺陷小鼠有裸鼠、SCID小鼠、NOD/SCID小鼠、NOG小鼠。相比于同种移植,异种移植肿瘤能模拟人乳腺癌成瘤后过程。移植模型建立 所需时间短,成本低,成瘤率高,且所带肿瘤生长速度大致相同,是目前抗癌药 物筛选和药效学研究常用的方法。然而小鼠乳腺癌与人类乳腺癌仍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不是自然发病,不能用于病因学、癌前病变和癌变的研究。 4.基因工程型乳腺癌模型 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敲除某些肿瘤抑制因子和易感基因或插入某些癌基因建 立的乳腺癌小鼠模型。目前建立的基因工程小鼠有MMTV-PyMT[5],MMTV- Neu[6],MMTV-Wnt-1[7],WAP-Ras[8],MMTV-PyMT和CD44-[9];MMTV- huHER2[10];P53基因敲除鼠和Cdkn2a基因敲除鼠等[11]。其中研究较多的是MMTV-Wnt-1转基因小鼠[12]。基因工程小鼠为环境因素与遗传背景相互作用的 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模型,其肿瘤生长和进展快速,可方便的获得肿瘤发展的整个 过程,但不适于早期肿瘤预防的研究。而且模型建立过程较长、费用较高,影响

如何进行小鼠肿瘤模型的建立及鉴定教程文件

如何进行小鼠肿瘤模型的建立及鉴定 实验肿瘤学的需要导致肿瘤动物模型的产生,借以研究人类肿瘤的病因、发生、发展以及治疗和预防。肿瘤动物模型可来自于动物的自发肿瘤、诱发肿瘤和移植性肿瘤。 一前两者由于对动物品系要求严格、实验周期较长或缺少实验一致性而较少使用。移植性肿瘤动物模型具有特性明确、生长一致性好、实验周期短、瘤株分布广泛、可反复复制等优点,在肿瘤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可移植性肿瘤,是把动物或人的肿瘤移植到同系、同种或异种动物,经传代后,组织类型和生长特性已趋稳定,并能在受体动物中继续传代,又称为可移植性肿瘤细胞。二可移植性肿瘤移植于同系或同种动物,称为同种移植,是国内外最常用的肿瘤动物模型复制方法之一。同种移植的优点是,可供选择使用的细胞系或细胞株多,许多细胞系在世界范围分布广泛,并且这些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已经比较明确,一般都有明确的背景资料,使一群动物同时接种同样量的瘤细胞,生长速度一致、个体差异较小,成活率高,易于对照观察,这些都是便于科研成果相互比较和交流的有利因素 三在接种过程中,应把握注射深度,否则易造成内脏损伤。接种后三天即开始观察有无肿瘤形成。本实验具有周期短、制作方便、成功率比较高、较好重复性和稳定性的明显优势,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肿瘤实验动物模型,值得推广。 肝癌肿瘤模型建立: 抗肿瘤药物及制剂的药效学评价,可通过建立小鼠荷瘤数据模型,探索肿瘤生长的本质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探究其抗肿瘤效果。 方法:小鼠右腋下注射H22肿瘤细胞,注射部位发生癌变,小鼠肿瘤生长明显,切片结果证明实验成功,模型构建完成,使小鼠荷瘤,观察肿瘤生长,记录体重数据并建立动物模型。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 1.1.1动物及分组:取20只昆明鼠随机分成A组(10只),B组(5只),C组对照组(5只),编号饲养。 1.1.2试剂:无菌水,生理盐水,台酚蓝,2%冰醋酸,甲醛,乙醇,二甲苯,石蜡等。 1.1.3仪器:离心机,显微镜,计数板,电子称,超净工作台,温箱,切片机等。 1.2实验方法 1.2.1模型建立:取H22肿瘤细胞,3000转离心分钟,再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肿瘤细胞3次,并做适当稀释,取40微升细胞悬液加入10微升0.4%台酚蓝染色并镜检计数,制成浓 度为3*106个/ml的肿瘤细胞悬液,每只小鼠右腋皮下接种肿瘤细胞悬液0.2毫升。 1.2.2:细胞计数:细胞计数液2%冰醋酸溶液。 取50微升细胞悬液加入450微升的细胞计数液中计数。 1.3记录: 接种完成后,逐日观察接种部位有无感染,肿瘤生长后有无自然消退,用游标卡尺,每周测量肿瘤长径a和短径b ,并计算平均直径,即r = (a + b) /2,每天称量小鼠体重和肿瘤并记录,绘制曲线。 1.4制备组织切片: a处死小鼠,将肿瘤组织切成1*1*0.4cm的小块。 b将切块的组织置于螺口瓶中,加入40%甲醛固定,过夜。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