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福柯“异质空间”概念对当代电影批评的意义

福柯“异质空间”概念对当代电影批评的意义

福柯“异质空间”概念对当代电影批评的意义
福柯“异质空间”概念对当代电影批评的意义

第29卷第6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11月 Vol. 29 No.6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Nov. 2007

────────── 收稿日期:2007-02-16

作者简介:张一玮(1976-),男,天津宁河人,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讲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影视艺术。 - 122 -

?艺术学研究?

福柯“异质空间”概念对当代电影批评的意义

张一玮

(中国传媒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024)

摘 要:福柯提出的“异质空间”概念当代电影批评具有独特的理论价值。本文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是文化研究者对异质空间的不同阐述和理解,第二是异质空间概念对艺术批评的意义,第三是异质空间概念对当代电影批评的意义。

关键词:异质空间;福柯;当代电影;批评;异类空间

中图分类号:J9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7)06-0122-05

福柯在1967年完成的巴黎演讲稿《关于异类空间》(Of Other Spaces )中阐述了“异质空间”(heterotopia )的概念。Heterotopia 这一命名源自希腊文,“hetero ”意为“其它的”、“不同的”,而“topia ”意为“地点”,所以这个词从字面可译作“差异地点”,此外另有“异质空间”和“异托邦”等译法。这一概念本在医学领域应用,意指错位或冗余的器官。在福柯的阐释下,异质空间的概念在(后)现代语境中焕发出新的理论魅力。借助异质空间提供的理论视角和方法,研究者可以对社会空间进行“差异地学”的研究,其重点关注的对象就是空间中存在的带有差异性、异质性、颠覆性的空间。在“差异性的地点”的字面意义之外,异质空间的涵义还有一层,即“遗忘”与“移置”[1]。由此,在异质空间理论视角的观照下,社会研究者面前所呈现的往往是非主流的、另类的、被遗忘和忽视的空间景观与社会关系,关联到文化与政治,叙事与审美等诸多问题。

福柯提出,异质空间具有六种特征[2]:第一,没有任何文化不参与建构异质空间,但异质空间江不存在绝对普遍的形式。第二,每个异质空间都具有其精确而特定的功能和价值,而这种功能和价值将随它所在的文化的变迁而发生这种或那种变化。第三,异质空间可以在同一地点中并列数个彼此矛盾的空间与地点。第四,异质空间通常和时间的片断性相关。第五,异质空间有时必须经由特定的文化仪式或具备群体的共识才能进入。第六,异质空间对于其它空间所具有的一个功能有两个极端:幻觉性的和补偿性的。在现代性和都市性不断发展延伸的当代中国,这种理论视角的适用语境已然生成。而且,如上的症候也必然在文艺领域得到显现。于是,从“异质空间”及其相关理论入手,对当代电影进行

批评,可算作是一种独特的思路。

一、异质空间的界定与辨析

在福柯看来,(后)现代社会中的空间形态与前现代空间形态的差别在于空间散落为众多的“基地”(site ),它们之间充满了差异性、断裂性、不连续性和异质性,并且不断产生着矛盾和对抗。而异质空间就是建立在“基地”基础上的特殊的空间形态,包含了有别于主流社会秩序的社会关系。福柯给异质空间的定义是:“可能在每一文化、文明中,也存在着另一种真实空间——它们确实存在,并且形成社会的真实基础——它们是那些对立基地(counter-sites ),是一种有效制定的虚构地点,通过对立基地,真实基地与所有可在文化中找到的不同的真实基地,被同时地再现、对立与倒转。这类地点是在所有地点之外,纵然如此,却仍然可以指出它们在现实中的位置。由于这些地点绝对异于它们所反映与讨论的所有基地,更由于它们与虚拟地点的差别,我称之为差异地点。”[3]

福柯曾以镜为喻来进行说明——“我相信在虚构地点与这些截然不同的基地即这些差异地点之间,可以存在着某种混合的、交汇的经验,可以作为一面镜子。总之,镜子是一个无地点的地方,所以是一个虚构地点。在此镜面中,我看到了不存在于其中的自我,处在那打开表层的、不真实的虚像空间中;我就在那儿,那儿却又非我之所在,是一种让我看见自己的能力,使我能在自己缺席之处,看见自身;这是一种镜子的虚构地点。但就此镜子确实存在于现实中而言,又是一个差异地点,它运用了某种对我所处位置的抵制。从镜子的角度,我发现了我对于我所在之处的缺席,因为我在那儿看到了我自己。从这个凝视起,就如它朝我而来,从一个虚

张一玮:福柯“异质空间”概念对当代电影批评的意义

- 123 -

像空间的状态,亦即从镜面这彼端,我因之回到自我本身;我再度开始凝视我自己,并且在我所在之处重构自我。”[4]

毫无疑问,空间的认识者无一例外地身处在他习以为常的隐蔽的社会文化秩序中,他们对空间的认识过程酷似在普通的镜像中只看到自身的形貌,却并未察觉需要对形成这形貌的机制和秩序进行反思。不过当认识主体面对一个由异质空间所构成的镜像时,他者的异质性就会映衬出主体所处的秩序的存在,并有可能推动文本对自身身处并习以为常的秩序进行置疑和颠覆。最终,主体在对异质空间的观照中有可能达到对自身及社会环境的重新认识,获得新的知识,并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秩序的共存问题上作出自己的选择。因此异质空间的认识论价值是打破某一秩序的宏大叙事,发现众多“微小叙事”的价值。这个理论视角在伦理维度的推论,即是平等、包容和自我反思的精神。对社会是如此,对艺术作品也同样如此。

由于福柯对异质空间的解释带有某种含混性和未完成性,所以各家学者对此有不同的理解,莫衷一是。格诺奇奥认为“与其说异质空间是具体可见的空间,不如说是不可见,随时在改变的‘匮乏’”[5]。这同样也是一种意味深长的阐释。如果说乌托邦是对现实的完美超越或者与现实相反的恐怖梦魇,那么异质空间总是缺乏真正的同一性的表述,缺乏对彻底颠覆同一性的力量的约束。同时异质空间的视角也引出了有关焦虑的话题(毫无疑问这正是来自“匮乏”)。在探讨的最初阶段,他者的存在加强了我对我自我位置的确认,而且他者显露出与我不同的“匮乏”。此时我们需要考虑:他者究竟缺乏什么?不过认识不可能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匮乏”或许是“他者”劣于我的证据,但更可能代表着另一种我所不具有的(文化)形式。它的形式穿越由匮乏所构成的镜面,使“另一个我”与我并存[6]。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异质空间是一个这样的世界,在其中所有的板块不会也不能被拼入同一个拼图。”[7]系统的同质性,即如此被异质空间消解了。

但格诺奇奥对异质空间概念在文化研究中被任意使用的状况不为不满:“如果去掉对想象力的限制,那么问题就会变成:究竟还有什么不能被指认为异质空间?由此可见,大多数对这个概念的不加批判的使用,把它作为一种非公平的或抵抗的空间来看待都应当被认为是值得怀疑的。”[8]这种说法的价值,有待社会空间实践和批评实践来共同检验。

苏贾有关异质空间的论述带有总结的性质。他在《第三空间》一书中首先明确了列斐伏尔和福柯之间的观点差异,认为后者忽视中心和中心性的立场有别于前者持有的综合性态度,因此要理解福柯意义上的异质空间必须了解福柯开放的散点式批评姿态。借助对《关于异类空间》一文的解读和评价,苏贾认为福柯有关异质空间的论述的精髓在于开放性和怀疑论。“福柯的异形地志学缺乏完整性、一贯性和逻

辑性,这一点未免让人失望。它们似乎局限于专门的微观地理,鼠目寸光,离经叛道,游离于政治之外。但是,它们又是成果丰硕之旅的发祥地,从这里可以走向第三空间,走向差异构成的空间,走向他性的地理历史”。[9]

据凯文·亨廷顿的著作《现代性的荒野:异质空间与社会分类》调查,包括他本人在内的很多社会研究者都喜欢使用“异质空间”这一概念。他们当中有Teyssot, Connor, Soja, Delaney, Chambers, Lyon, Bennett, Genocchio 等人,其中每位学者都有各自的观点和阐述。他得到的结论是:第一,异质空间的概念通常会被学者们不加理论化地应用,包括那些试图界定它的学者;第二,异质空间被应用于后现代性的批评语境多于现代性语境。亨廷顿本人认为:“异质空间与其说是一件事物,不如说是一个过程”,“异质空间存在于空间之间,在空间的关系之中”[10]。

如果本文必须对异质空间作一个界定,那么构成这一概念内涵的要点应为“异质性”、“空间”、“权力”和“秩序”。“空间”无论在中文还是英文当中,都是包容性极强的语词,可以指代现实的地点及相关经验、关系和抽象的秩序及法则。这对概念的描述是十分重要的。福柯的描述以“现实加虚幻”的方式来表达一种(后)现代性的逻辑,那么阐释“异质空间”也可以参照这点,适时摒弃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将异质空间既看作“地点”、“现实空间”、“事物”或“事件”,又看作“关系”、“法则”、“秩序”和“过程”。这种看似自我矛盾的说法,其实已经贴近了异质空间作为方法或视角的独特魅力所在。借用伊格尔顿的观点来评价异质空间,也可以说:“这是一种用概念来框定住对象,却又以某种理智的杂技在瞬间使概念化的同一性滑动起来的哲学风格。”[11]或许只有极具(后)现代性的概念,才需要使用这种诡辩式的命名和阐释。在此基础上,论者只需强调异质空间能够在其内外并置两种或多种相互矛盾的秩序和法则,并且打破其所处的系统的均质性和同一性,就可以有效地回应格诺奇奥的诘问了。

二、由社会批评到文艺批评

异质空间在理论研究和分析方面,因其对空间研究的适用性,无论面对全球空间,国族空间,都市空间,或者家庭空间和身体的空间,都具有独特的阐释价值,提供着独特的视角和思路。

在对国族空间的文化差异性的阐释方面,张隆溪评述“异托邦”的概念说:“这可能是有关不可分类事物的最著名的假想空间了。在这样一个空间里,命名和分类并不依照西方所能理解的体系或逻辑。‘异托邦’以其荒谬的分类法动摇了西方通常的逻辑类别。福柯在谈到他读过的‘某本中国百科全书’时说,‘异托邦’体现出另一种思维体系的异域美。对于福柯来说,中国处在‘我们所居住的地球的另一端’,不管是地理距离还是文化距离,它都是欧洲和西方的

第29卷第6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11月

- 124 -

对立面,中国的国土是‘非托邦’,中国的文化是‘失语’,中国是欧洲人不可能‘命名、描述和思考的’。福柯的‘异托邦’就像谢阁兰的‘内在’一样,都是极其宏大,无法用言语命名和描述的空间,都只存在于某个距欧洲自我要多遥远就多遥远的地方。”[12]国族文化之间的“异”的空间,也纳入了“异质空间”的关注范围。不同的国族认同渗透到社会文化领域中,成为了社会空间中不可通约性的来源之一。

此外,有研究者在评述福柯的思想时认为:“福柯的‘异质空间’(heterotopia )这一概念在殖民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环境的文化冲击中表现的很明显。异质空间指的是不同空间可以和其它空间发生联系,虽然它们看似毫无关系。异质空间的经历使人们考虑他们所处的究竟是哪个世界。”[13]这是在(后)殖民主义语境中的异质空间的阐释价值,这也关系到本文重点讨论的电影中的都市空间中的社会景观问题。其原因是,在我们讨论现代都市的殖民地历史,或在全球化趋势中文化认同的问题作一讨论时,“都市化”与“殖民化”可能具有同构的逻辑。

另有批评者以异质空间的概念及其相关理论来探讨都市社会事件及媒体效应,如阿方索和埃利奥特合著的论文

《关于神圣化的间离:作为异质空间的黛安娜车祸事件》

[14]将黛安娜王妃车祸事件及其社会效应作为异质空间的个案来探讨。又如在景观设计和文化实践方面,台湾社会研究者陈钦河的论文《华山艺文特区活动形塑场所精神关系之探讨》[15]、郑国贤的论文《时空异置下论文化资产展示中的记

忆与经验之断层——以兵马俑秦文化特展为例》

[16]

、陈其澎的论文《透视浴室——沐浴空间与沐浴文化中异质情境的研究》[17]、吴铭兴的论文《台湾异质空间之研究——以台中市逢甲商圈为例》[18]、江柏炜的论文《

“洋楼”:闽粤侨乡的社会变迁与空间营造(1840s-1960s )》[19]、黄耿皇的论文《论权力场域的究竟建构:以台湾军司令部到陆军联谊厅转变为

例》

[20]

等都借助异质空间的概念及其视角来探讨地区文化历史及日常生活实践的文化意味。现代学术界所进行的此类研究,基本思路大都是重申了福柯在演讲中透露的学术倾向,将现实的空间(都市建筑和景观,乃至浴室等私人空间)视为(社会)权力机制的产物,反过来又通过这种产物透视权力机制对其发生的形塑作用,并引出一纵向历史的类型思考,从而由看得见的“小空间”或“小历史”的立场来窥探看不见的“大空间”或“大历史”。

具体到建筑艺术领域,福柯在对异质空间进行现代阐释的一系列论文及访谈当中,将这一概念应用于对建筑等艺术形式的批评,已然作出了艺术和社会批评相结合的尝试。大陆建筑研究者汪原在论文《福柯及其“异托邦”对建筑学的启示》中,重申了福柯关于异质空间思想的当代价值,认为异质空间除了对空间系统的连贯性和总体性的界限提出质疑和破坏之处,还具有零碎、瞬时、矛盾和转化的力量。作者文中举出了一个澳大利亚艺术家Denis del Favero 的环境装置个案,以此说明异质空间的功能:“该装置位于悉尼的地铁站上,由访谈、广播、图像、文本和声音作品这些多种形式组成,它通过了一种对地铁空间的大胆的使用,即将地铁空间作为与问题发生关联的场地。这一作品的重要性在于它考虑到了‘异托邦’,即现代地铁系统的非场所在本质上是一种与监视和控制的惩戒模式相联系的权力的增长。在这一层面上,整个装置的最有趣的是录音带所播放的声音反复被地铁警察的叫喊声打断,而这些叫喊声并非出于什么安全原因。由于以媒体、艺术、体验、表征和实践交织在一起的形式包含了各种知识的展示,这些装置立刻就成为各种知识发生关联、置换和矛盾的场地,因而能将不确定装置入既有的空间秩序中,通过临时影响被人们认同的、定义和限制了的秩序关系,依次产生出动摇这种秩序的根本力量。”[21]在此类研究中,异质空间的视角不仅能够分析现实的空间之中的秩序和权力机制,而且可以将现实的空间作为权力机制的隐喻,凸显其作为(建筑)艺术品的形式意味[22]。

从社会批评到文艺批评,异质空间作为视角和方法的意义和价值得到了较为充分的检验。如上的批评实践证明,由异质空间的理论视角来研究艺术作品中的现代都市空间,是一种合理而有效的选择。

三、走向电影批评

在电影研究中,异质空间可以与空间社会理论和符号学的文本阐释方法相结合,将电影的社会意涵研究、叙事研究与电影的本体研究整合起来,形成电影研究的新思路。这方面的论著并不多见,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有陈少红的专著《盛

世边缘——香港电影的性别、特技与九七政治》

[23]

中对香港导演陈果的个案分析、台湾学者张小虹和王志弘合著的论文《台北情欲地景——家/公园的影像置移》[24]、杜菲的论文《雕刻时光:安德烈·塔科夫斯基的<索拉里斯>中的异质化空间》[25]、刘纪蕙主编的论文集《他者之域:文化身份与

再现策略》[26]、大卫·克拉克主编的论文集《电影城市》[27]

陈衍秀的论文《游离岛影初探:变迁的历史脉络中“流”转“离”散之“岛”影——以<噤声三角>、<南之岛之男之岛>、<0304>、<马祖舞影>、<基隆屿的青春纪事>为例》[28]等等。以上的研究者们本着各自对空间和乌托邦的理解来进行电影研究,均提供了对异质空间概念可能的阐释,并利用这种阐释来进行文本解读,或者推进对电影的本体认识。

其实,福柯提到的异质空间六个特征中,几乎每一特征都可以对电影研究提供启发,引导研究者开启电影研究的新主题和新视角。

异质空间的第一特征认为没有一种文化不产生异质空间。循着这个思路,那么电影研究者面对作为文化产品的电影也可以说:没有一部电影不呈现异质空间。关键的问题是,某一部电影作品中的空间能否在与其它空间的比照之中发

张一玮:福柯“异质空间”概念对当代电影批评的意义

- 125 -

挥特殊的功能,在叙事流程中创造特殊的意义。只有在这种情况下,电影空间中的那些具有颠覆潜能的关系乃至空间场景,才有可能建构并发挥异质空间的功能。在这一原则的关照下,无论电影艺术形式本身,或是电影中的具体场景,都可看作是整合了并非一种文化倾向和文化意味的建筑物。

第二特征论及的墓地的空间形式作为一种异质空间的范例在电影表意中的作用是耐人寻味的,从这个思路出发的主题研究可以关联陈果的《香港制造》(1997),蔡明亮的《你那边几点》(2001)和徐静蕾的《我和爸爸》(2003)等文本的叙事段落,阐释艺术本文所呈现的社会空间和场景的文化意义。

第三特征可以关联到电影叙事空间与电影中呈现的实现空间之间的关系,比如电影中的“反思性叙事”及其意义。此外,异质空间对于在功能上互相交叠的现实空间的关注也与当代电影导演的实践相关,如贾樟柯在谈论其作品《公共空间》时提及的碎裂和拼接的城市社会空间中,不同的空间与其功能叠加在一起,拥有一种独特的意味,也为电影叙事的表意提供了多种可能:“空间气氛本身是一个重要的方向,另一方面最重要的就是空间里面的联系。在这些空间里面,我觉得很有意思的是,过去的空间和现在的空间往往是叠加的。比如说一辆公共汽车,废弃以后就改造成了一个餐馆;一个汽车站的候车室,卖票的前厅可以打台球,一道布帘的后面又成为舞厅,它变成了三个场所,同时承担了三种功能,就像现代艺术里面同一个画面的叠加,空间叠加之后我看到的是一个纵深复杂的社会现实。”[29]在这一原则的观照下,贾樟柯电影叙事中的某些城市场景,可以视为散发着当代社会文化意味的装置物。在电影呈现的现实空间中,表层的物质性和深层的社会文化性,都集中到影像的文本之中。电影文化研究的推进,在物质存在和文化变迁方面,都能够汲取丰富的资源。

第四特征中以图书馆和博物馆代表的异质空间的历史性同样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这方面可供研究的个案有《如烟往事》(鲁晓威,1993)和《爱情灵药》(苏兆彬,2002)中的相关场景。与此相关的更为深刻的电影本体论意味在于,现代电影与图书馆或博物馆一样,都是在(叙事)空间的组织之中“收藏”了已逝时光及文化经验的集合体。蒙太奇、长镜头、闪回(前)、切换、淡入(出)等镜语叙事手段,是电影所独有的为“片断化的”时间和空间的感知经验

进行排序和组合的手段,如同图书馆和博物馆的功能一样。

第五特征对黑帮电影、监狱等类型电影的相关场景拥有一定的概括力和适用性。电影中呈现的都市社会中的边缘人群,由此视角可以得到关注:如街头青少年和同性恋者经由自身的都市空间而建构的异质性的社会关系和情欲取向等等。

第六特征在对殖民地的例证进行的阐释中,又与萨义德的理论有共通之处。同样富于启发的是以船为代表的“漂浮的”异质空间,于是《女人·TAXI ·女人》(王君正,1991)、《夏日暖洋洋》(宁瀛,2000)、《国道封闭》(何平,1997)和《运转手之恋》(陈以文,2000)中不断发生重组和漂移的汽车内部空间也会在这个阐释的框架下凸显其文化意味。这在类型研究方面可与“公路电影”相对接。同时,在与卡斯特尔所提出的“流动空间”的概念的联系中,都市空间的电影呈现将更加贴合(后)现代性征候中的社会境况。

福柯的异质空间概念被研究者表述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异质空间的世界上,这个世界有着无数不同而又经常冲突的空间。认识到这一点往往会导致身份危机(crisis of

identity )。”

[30]

这种说法给予当代文化研究者的启发是,必须通过研究都市人来完成对都市空间的研究。

在“异”空间的映照下,社会日常生活的领域中显出了一幅斑驳芜杂的地图。在电影研究中,异质空间的问题同样是值得思索的,它可以在影片意义的生成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也可以成为对电影和都市的关系进行考察的切入点。此种视角关注社会学意义上的都市空间或地理状况,可启发电影研究者对电影文本中的空间呈现及社会文化意涵进行研究。

此外,异质空间可以与当代中国电影叙事中的众多现象互相应和,研究者由这一视角出发可以从文本内外两方面展开对电影的阐释,有助于揭示特定时代电影中的都市呈现及审美特质。

本文试图借助对电影中都市意象的研究来推进的论题即——异质空间在拓展影片的都市社会文化内涵方面的功能及价值。与此相关的重要问题还包括:电影中呈现的都市(空间)与电影(空间)的关系;(后)现代性与电影叙事;社会转型与电影主题及审美特质的变动。在对这些相关问题的探讨和论述中,“异质空间”不可避免地要溢出福柯的框架,被置于广阔的空间理论的背景下,在中国电影的语境中生发出新的意味。

参考文献:

[1] Taken from the Greek, “hetero” means “Other” or “different”, and “topia” means place. Thus heterotopy literally translates as

“places of difference”. But there is another layer of meaning, one that involves the effect of misplacement or displacement. I want to retain this double meaning as I think that it is important to keep in mind that difference or otherness is always about displacement.” (Bellingham, Peter. S ensing The City Though Television . Bristol, GBR: Intellect Books, 2000.119. [2] 以下内容引自包亚明.后现代与地理学的政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2-28. [3] 包亚明.后现代与地理学的政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8.

[4] 【法】福柯.不同空间的正文与上下文[A].包亚明.后现代与地理学的政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2.

第29卷第6期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11月

[5] 刘纪惠.他者之域:文化身份与再现策略[M].台北:麦田出版社,2001.425.

[6] 此种描述参看Heterotopia: Postmodern Utopia and the Body Politic,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94.2.

[7] Roy Stager Jacques, What Is a Crypto-Utopia and Why Does It Matte?Utopia and Organization, ed. Martin Parker,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2.24-39.

[8] Genocchio, B.(1995) ‘discourse, discontinuity, difference: the question of ‘Other spaces’ in S. Watson and K. Gibson(eds.)

postmodern Cities and Spaces. Oxford: Blackwell, 35-46.转引自Crash Cultures: Modernity, Mediation and the Material. Bristol, GBR: Intellect Books, 2002.157.

[9] 【美】索杰.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210.

[10] Badlands of modernity: Heterotopia and Social Ordering, Introduction, 1997.3.

[11] 【英】伊格尔顿.王杰译.美学意识形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345.

[12] 张隆溪.异域情调之美[J].外国文学研究,2002,(2).

[13] 【澳】丹纳赫,等.刘瑾译.理解福柯[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128.

[14] 简·阿瑟斯和雷恩·格兰特.Of Hallowed Spacing: Diana’s Crash as Heterotopia[A].Crash Cultures: Modernity, Mediation

and the Material[M]. Edited by Jane Arthure and Lain Grant Bristol, GBR: Intellect Books, 2002.153.

[15] 台湾中原大学室内设计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2001.

[16] 台湾中原大学室内设计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2000.

[17] 台湾.中原设计学报,2002,(12).

[18] 台湾朝阳科技大学建筑及都市设计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2005.

[19] 国立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1999.

[20] 台湾中原大学室内设计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2003.

[21] 建筑学报,2002,(11).

[22] 另见冯路在论文《新天地——一个作为差异地点的极端形式》(《时代建筑》,2002年第5期)中对都市空间的分析。

[23] 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

[24] 陈儒修,廖金凤.寻找电影中的台北:1950-1990[C].台北:万象图书公司,1995.

[25] UMI硕博士论文全文资源.

[26] 台北:麦田出版社,2001.

[27] The Cinematic City, ed. David B. Clarke, Routledge, 1997.

[28] 台湾“文化研究月报”网站论文,收入第十四期杂志,查询时间:2007-07-05.

[29] 张亚璇,贾樟柯.去一个传说中的城市[A].林旭东,张亚璇,顾铮.贾樟柯电影——任逍遥[M].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03.5.

[30] 【澳】丹纳赫,等.刘瑾译.理解福柯[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129.

Significance of Foucault’s Heterotopia to Contemporary Film

Criticism

ZHANG Yi-wei

(School of Literature,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24, China)

Abstract: It focus on Foucault’s conception of heterotopia and its particular value of theory to contemporary movie criticism. And it mainly discusses in three aspects: Foucault’s conception of heterotopia and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about it; significance of heterotopia to criticism of art; significance of heterotopia to criticism of contemporary film.

Key words: heterotopia; Foucault; contemporary film; criticism; other spaces

责任编辑、校对:韩立娟

- 126 -

福柯权力理论之概述

福柯权力理论之概述 在《知识分子与权力》一文中,福柯说了这样一段话,“毕竟,直到19世纪,人们才认清剥削。但人们大概永远不会知道权力是什么。可能马克思和弗洛伊德还不足以帮助我们认识这个神秘的、被称作权力的、被到处授与人的东西。它既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既是显现的,又是隐蔽的。”这段关于权力的论述多少带有一些神秘主义的色彩,这也是它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所在。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权力(pouvoir)一语在福柯的著作中占据了中心地位,福柯在权力领域所作的探究,被认为堪与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领域的建树相匹,甚至福柯本人,也因而被称为“权力思想家”。但即便是这样,这段话却更像是福柯发自内心的最真实的声音,或许在他看来,其实自己和其他人一样——大概永远不会弄清楚“权力”是什么。 但是,福柯仍然尽量对权力作了最大程度上的体认,这里的“权力”我觉得更倾向于现代意义上的。他指出,权力的隐蔽性的一处重要表现就是:权力有意向却没有主体性。我个人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一方面权力的行使无不具有一系列目标和目的,另一方面这又不意味权力产生于某一个人的选择和决定。任何个人或国家机器,都不可能指挥在一个社会中产生作用的整个权力网。这也是福柯在《知识分子与权力》中所谈到的,他说,“实际上人们很不了解:谁在行使权力?在哪儿行使权力?人们几乎已了解到:谁在剥削?利益去哪儿了?然而,权力……很清楚,并不是统治者拥有权力。”这里的意思应该是指在现代社会中,并不仅仅是统治者拥有权力。因为福柯多次批评过传统的权力观念,即视权力为确保奴役一个国家国民的一组机构和机制,或者说,是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实施统治的总体系统。他一再强调权力不是一样“东西”,而是一种关系,是各种势力关系的复合体,是这些势力关系通过持续不断的相互抗争,改变、增强或颠覆它们的过程。在《性史》第一卷中,福柯写道,“权力不是一种机制,不是一种机构,它不是赋予某人的一种力量;它是外借得来的一个名称,用于一个特定社会中某种策略情景。”我觉得,这段话和《知识分子与权力》中的一段话对照来看似乎更明白些,“毫无疑问,关于国家的理论和国家机器的传统分析无法穷尽权力运行和实施的领域。……凡是有权力的地方,人们都行使权力。确切地说,没有人是权力的拥有者,然而,总是一方面的一些人和另一方面的另一些人在一定的方向下共同行使权力。人们不知道谁是掌权者,但是知道谁没有权力。”权力不是一样“东西”,所以没有人是权力的拥有者。权力不是固定的存在,也不是流动的存在,而是无形的存在,是一种关系,是一

对福柯权力理论的分析

对福柯权力理论的分析 【内容提要】权力是政治的核心,对于权力的定义域理解,古来便是见仁见智。福柯提出了权力-知识的概念,明确表示否定传统的阶级分析和阶级理论。权力不仅来自上面的结构对个人的排它性活动,而且也和知识与话语密切相关。权力和知识是共生体,权力可以产生知识:权力不仅在话语内创造知识对象,而且创造作为现实客体的知识对象。人文科学的主体,并不是由意识形态引起的幻想,而是某种权力关系现实存在的结果。新的人文科学的产生和新的权力结构的建立总是同时出现的。 【关键词】知识、权力、国家 福柯是法国哲学家、社会历史学家,后现代理论主要代表之一。其思想以反中心、反权威、反常规而著称,分析方法独特,研究主题多变,涉及历史、文学、哲学、政治、社会、文化等众多领域。福柯的权力理论强调文本与历史的关系,把权力当成具有心理意志力的普遍欲望。认为权力是档案负面的社会、政治现实,是一种永远存在、无法摆脱的社会罪恶。知识和权力是密不可分的“共生体”。知识是表象,权力是实质。每一种话语实践都有一套规则,以潜在的权力形式支配着特定领域的知识、思考和写作。历史写作的话语是在权力斗争中产生的,权力是人们对于事物所实施的暴力。不存在纯粹客观的话语,只有体现或大或小权力的话语。在艺术领域,一如政治、历史中,通过掌握话语而获得权力。福柯认为,权力不是获得的,也不是分享的,而是通过各种关系的一种转换无定的游戏,这些关系涉及经济、政治、知识、情感、性等各个领域。权力有意向却没有主体性,即便是权力促生了反抗力量,但它也只能存在于权力关系错综复杂的游戏网之中。 自政治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人们就对权力进行着持续而深入的研究。可以说,权力是一个既古老而又崭新的话题,从古希腊的先哲们到现当代的思想家们都在孜孜求索。然而,权力却是一个在本质上具有争议的概念,又具有多张面孔,学者们见仁见智,必然会产生不同的理解。权力问题既是一个政治学的问题,又是一个法学的基本问题,虽然权力问题由来已久,但是关于权力的问题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而且在这些权力问题的论述中最为关注的是统治权问题,即统治权的合法性问题,谁掌握统治权的问题,统治权问题一直是西方权力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权力是政治的核心。从某种意义上说,政治研究就是关于权力分配方式和运行机制的研究,政治学也就是关于权力的学问。 福柯对于权力的定义独树一帜,福柯认为权力是档案社会的政治侧面,是一种无所不在、无法摆脱的社会事物。1972年他在知识分子与权力一文中说:那东西如此神秘,可见有不可见,在场又不在场,无所不在无孔不入,这东西就叫做权力。对福柯而言,权力不只是物质上的或军事上的威力,权力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权力和知识的关系。“权力和知识是直接相互连带的,不相应的建构一种知识领域就不可能有权力关系,不同时预设和建构权力关系就不会有任何知识。”即能够表现出来有知识是权力的一种来源,并引进了“话语”的概念。这里的“知识”有更广泛的含义,即人们对整个世界认知。福柯认为人们只有精通某一领域的知识才具备了这个领域的话语权,同时,这一领域的知识只有被普遍承认,才能转变成“权力。 福柯悬置了权力的本体论以及权力的合法与非法这一问题,可以得出自由主义所主张的法治的着点被悬置了。在传统自由主义看来法律是用来确定权力获得的合法性问题,以及限制权力的滥用的,这些法律的合法性同样也来自更深刻的合法性,在福柯这里传统自由主义的主张变地没有说服力了,甚至是变地不现实了。福柯批判了理性的霸权地位,同样否认法律的全能性与完备性,那种在权力面前无可置疑的法律在福柯看来是不存在的。与启蒙时期的法学家不同,福柯不认同那种对法律进行的客观分析,试图探讨法律的真实处境,运用历史-政治话语来分析法律的起源问题,法律之所以为法律的标准问题,以及法律的中立性问题。

科学认知区域(1):基本概念

科学认知区域(1):基本概念 区域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有时界线是明确的,有时界线是模糊的。区域内部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区域具有一定的功能、优势和特色,这是一个具体区域与其他区域的差异所在。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相关的区域。 区域大小不等,大尺度区域可包括许多国家,中等尺度区域可包括几个省或一部分城市,小尺度区域可以是城镇,或者是一个城区,还可以是一个具体的地方。 我们认识区域,可借助于区域特征分析,还可以通过区域统计指标,比如面积、人口、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情况、城市化水平、对外贸易、环境生态状况等。不同区域的比较,可从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地理区位、产业结构、空间布局、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对外联系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地理课程中的区域学习 在初中阶段地理课程中,对世界地理、中国地理进行了系统 的介绍,许多中学还开设了乡土地理课程。因此,高中阶段的区 域地理学习,在层次上应有所提高和深化,还要加强对典型区域 的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习重点可侧重 于: 区域现状分析 区域的空间和界线,区域的性质、地位和中 心。区域统计指标可涉及面积、人口、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 生产总值、城市化水平、对外贸易、环境生态状况等。 典型区域剖析 自然地理区域,如地形区、流域、生态区 等;人文地理区域,如农业区域、工业区域、城市区域、交通运 输枢纽区域、旅游区域等。 不同区域比较 从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产业结

构、空间布局、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对外联系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熟悉我们生活的区域 结合学校的地理环境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已有体验和具体情况出发,多列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事例。 根据高中课程标准要求,可设计一个赴热带沙漠、热带草原、热带雨林、高山地区的模拟旅行活动,描述在不同地区所能观察到的地理景观,说出到上述地区旅行需要携带的主要生活用品。本活动以研究小组的形式开展。 第一步,设计一条经过上述地区的旅游线路,包括目的地、月份、交通工具、目的地附近需要考察的景点、主要考察内容及预计考察时间、生活必需品、注意事项等。列出计划到达的月份,是因为不同季节观察到的景色是不同的,所需携带的生活必需品也不相同;在目的地附近考察的景点,要求包括著名的自然景区和人文景区。 第二步,根据所设计的旅行路线,查阅相关资料,编写考察内容。 第三步,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写出考察报告,也可以写成散文风格的见闻录,或者是探险日记等形式。 第四步,在研修班内进行交流。 就宏观而论,区域之间的差异,首先表现为自然环境的差异。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差异,可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的比较开始,探寻形成气候差异的原因,再比较地貌、地质、水文等方面的差异,探寻产生土壤、植被等差异的原因。自然条件的差异,对人类活动有很大影响。不同区域人类活动的差异,可从生活方式、产业活动、聚落形式等方面进行比较。本活动的目的在于,了解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差异,以及形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

_性征_分析中的权力运作_福柯颠覆传统权力理论的尝试

“性征”分析中的权力运作———福柯颠覆传统权力理论的尝试 文 兵 (中国政法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博士 北京 102249) 摘要:福柯对传统的权力理论进行了批判,坚持认为权力首先并不是压制性的,而是生产性的;同时,知识也是与权力相联的,所谓纯粹的、客观的知识是没有的。福柯选择了“性”作为自己颠倒传统权力理论的重要 场所。福柯翻转传统的权力理论,是与他的消解主体地位的理论主旨是一致的,从积极意义上来说,是为了对 个体涉入的具体的制度、场所和机制进行批判性的考察。 关键词:福柯;权力;性征 中图分类号:B56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63(2003)08-0016-05 1968年的五月风暴使福柯的思考重心转向了权力问题。福柯最初在权力问题上,把权力视为禁止、压制、排斥,也就是从否定方面来理解权力问题,这主要体现于他在1970年12月当选为法兰西学院“思想体系史”教授时发表的就职演说《话语的秩序》。但在1971-1972年间,通过对监狱的体验,感受到权力可以不从法律方面来思考,而是可以从技术方面、从策略和战略方面来思考。他在《规训与惩罚》中努力做的,而后又在《性征史》卷一《求真意志》中加以运用的,就是用这种权力的技术和战略的维度来代替权力的法律和否定的维度。福柯曾坦言:如果没有重新思考权力的需要,单凭对性征进行写作的乐趣是不足以鼓励自己去写六卷本的著作的〔1〕。“性征”的问题成了福柯思考权力问题的一个场所。性的问题之所以有意义,就在于“性”比起其它东西似乎更是人们禁止的对象(如乱伦、淫乱等)。因此,在性的问题上翻转权力关系就尤为重要。 权力的运作:压制与煽动的游戏 福柯在《认知意志》中,首先对“性压抑说”提出了质疑。这种假说认为,进入19世纪,性完全被视为繁衍后代的严肃的事情,人们对于性一般都要保持缄默。权力对于性,就是禁止、拒绝、否定。他认为,“性压抑说”的提出,有它的来自历史和政治的郑重保证:一是这种假说是与资本主义的秩序联为一体,是为了配合资本主义的发展,因为它不能容忍劳动阶层仅仅为了性的快感而浪费精力,因为这种耗费是与资产阶级榨取劳动的要求不相符合。但福柯认为,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统治阶级首先是把对快感进行限制的原则运用于自身,它首要关心的不是被剥削阶级的性压抑,而是统治阶级的肉体、活力、长寿、生殖和繁衍。在后来,资产阶级的这种性征机制才逐渐地渗透到下层人民之中。二是这种假说是与某些人的利益相关的,因为承认了性受到压制,那么反抗现实、颠覆秩序、承诺自由、召唤未来,就很自然地进入到某种话语之中。性压抑说是潜藏着一定的战略意图的。 福柯要追问的是:性的压抑是否是一种历史事实?禁止、审查和否定是否就是权力运作的基本形式?权力要压制性,首先就要把“性”从我们的言谈

作者是什么_ 米歇尔·福柯

作者是什么? 米歇尔·福柯逢真译 1在提出这个稍显奇怪的问题时,我意识到需要某种解释。直到今天,就其在话语中的一般作用和就其在我自己著作中的作用来看,“作者”仍然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就是说,这个问题允许我回到自己著作的某些方面,它们现在看来有些粗心和令人误解。就此而言,我想提出一种必不可少的批评和重新评价。 2举例来说,在我的《事物的秩序》里,我的目的是分析作为话语层次的词语群组,它们处于熟悉的一本书、一部作品或一个作者的范畴之外。但我在照一般方式考虑“自然历史”、“财富分析”和“政治经济”时,我忽略了对作者及其作品作类似的分析;也许是由于这种疏忽,我才在这本书里以天真的、常常是粗糙的方式运用作者的名字。我提到了布封、古维尔、里卡多1[1]和其他一些人,但却没有意识到我使他们的名字模糊地发生作用。这证明我陷入一种尴尬的处境,因为我的疏忽帮助提出了两种相关的否定。 3人们论证说,我未曾恰如其分地说明布封或他的作品,按照马克思思想的整体性我对马克思的论述也极不充分。2[2]虽然这些否定明显地合乎道理,但它们忽视了我为自己设定的任务:我无意说明布封或马克思,也无意再现他们的陈述或蕴含的意义;坦率地讲,我是想确定构成他们作品中某些观念和理论关系的规则。此外,人们还说我创造了一些怪异的家族,因为我把一些纯属不同类型的人弄到了一起,如布封和利瑙斯3[3],或者把古维尔的名字置于达尔文之后,不顾最明显的家族相似性和自然联系。这种反对看来也是不合适的,因为我从未试图建立一个关于杰出个人的系谱表,也不想构成一幅关于17:18世纪学者或博物学家的理智的达格尔式画像。事实上,我不想构成任何家族,不论是神圣的还是邪恶的。相反,我是想决定具体话语实践的作用条件——一项非常朴实的任务。 4那么,在《事物的秩序》里为什么我要用作者的名字呢?为什么不完全避而不用或者少用?为什么不限定运用它们的方式?这些问题看来完全合乎道理,而且在不久即将出版的一本书里4[4]我也力图测定它们的含义和后果。这些问题决定了我要努力安置综合性的话语单位,例如“自然史”或“政治经济”,并为界定、分析和描述这些单位确定方法和手段。然而,在思想、知识和文学历史里,或者在哲学和科学历史里,作为一种特殊的个人化的阶段,作者的问题要求一种更直接的回答。甚至现在,当我们研究一种观念史、一种文类史或一种哲学分支的历史时,对于作者及其作品的稳固和基本的作用,这些问题也表现为一种相对软弱和次要的地位。 5 为了这篇论文,我将不去对作为个人的作者和在这个语境里值得注意的许多问题作社会历史的分析:在我们这样一种文化里,作者如何被个人化;例如当我们开始研究真实性和属性时,我们赋予作者什么地位,包括作者在内的辅助体系是什么;或者何时英雄的故事让位于作者的传记;形成系统表达“人及其作品”的基本批评范畴的条件是什么。我想暂时使自己局限于作者和文本之间单一的关系,即文本明显指向这个在它之外并先于它的人物的方式。 6 贝克特指出了一个方向:“谁在说话有什么关系,某人说,谁在说话有什么关系。5[5]在这样一种差异里,我们必须承认当代写作中基本的道德原则之一。它不仅因为表示我们说和写的方式的特征是道德的,而且还因为它是一种固有的规则,虽被不断采用但却从未被充分运用。作为一种原则,它支配着作为一种不断发展实践的写作,并轻视我们习惯上对完成产品的注意。为了便于说明,我们只需考虑它的两个重要主题:第一,我们今天的写作摆脱了“表现”的必然性;它只指自己,然而又不局限于内在性的限制。相反,我们在其外部展开中对它认识。这种颠倒使写作变成了符号的一种相互作用,它们更多地由能指本身的性质支配,而不是由表示的内容支配。此外,它包含一种行为,这种行为总是检验它的规定性的极限,侵越并颠倒某种它接受并运用的秩序。写作像某项运动那样展开,不可避免地超越它自己的规则,最后把规则抛开。因此,这种写作的本质基础不是与写作行为相关的崇高情感,也不是将某个主体嵌入语言。实际上,它主要关心的是创造一个开局。在开局之后,写作的主体便不断消失。 7 第二个主题甚至更熟悉:这就是写作与死亡之间的密切关系。这种关系颠倒了希腊叙事或史诗的古老概念,即它是用于保证某个英雄不朽的概念。英雄接受一种早死,因为他的生命通过死亡

阅读福柯

阅读福柯 阅读福柯 ──记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知识考古学》读书会 作者:茅于轼等 文章来源: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 知识是无界限的。在各个学科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的情况下,不同学科学者之间的交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98年12月18日,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邀请了茅于轼、张曙光、盛洪、杜小真、汪良忠、李佗、陈燕谷、汪丁丁等学者,在三联书店举办法国著名思想家米歇尔?福柯的《知识考古学》读书讨论会。与会学者围绕书中提出的问题,表达的思想倾向,及对学术界的影响和借鉴意义,从社会学、哲学、政治经济学等角度分别发表评论,进行剖析,提出了一系列有创意的观点。 一、“知识考古学”的涵义与福柯写作的初衷 福柯的《知识考古学》是继他的《疯狂史》、《临床医学的诞生》和《词与物》之后发表的一部纯理论著作,是对前三本书的理论方法的归纳。它一面世,就在学术界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和深刻的反思。结构主义者、反传统的年轻学者对《知识考古学》热烈赞扬,说它摧毁了可以说出世界、生命、伦理、上帝和历史等等哲学可以描述其本质的东西,是“历史反思的丧钟”,是对“旧观念历史传统的颠覆”,取而代之的是考古学“对往日细致的阅读”,并把历史和语言学联系起来。但是,注重“介入”,注重政治活动的阿尔杜塞学派对知识考古学持尖锐的批评态度。比如,萨特批评福柯带给人们的是一个“大杂烩”,是一种“怀疑的综合”,为的是指出“历史反思是不可能的”,“他要建立的是一种新的意识形态,也就是资产阶级可能用于反对马克思的最后一道屏障”。 在《知识考古学》中,福柯以萨伏瓦赫所指的那种包含了“能力”的知识为例,说明如何用考古学进行研究。具体地说,这本书考古的对象是“话语实践”(Language practice)。所以,有人说它是“研究话语方法的新话语”。至于为什么把这本书叫“知识考古学”,1969年,福柯在《知识考古学》出版时是这样回答的,“我想找一个不完全是历史的又不完全是认识论的分析形式,那就是一种科学结构的内在分析。我把这另外的东西就叫做考古学。我希望这个词所要说的就是对档案的描述,通过档案我希望得到实际发出声音的话语的总体。这个总体不仅仅被视为在历史的清洗中被悬置的只此一次发生的事件总体,还是延续运转,通过历史改变,提供其它话语显现的可能性的总体。” 但是,“考古学”这个词福柯使用得有点牵强。因为它涵盖的两个主题不完全是他的。首先,档案这个词有…开始?的主题,但福柯并不想在原始意义的根源上来研究这个开始,比如,他并不探寻整个

浅谈权力与规训—福柯《规训与惩罚》读书笔记

浅谈权力与规训 —读福柯《规训与惩罚》 课程名称:民族学理论与方法 班级:2015级民族学硕 姓名:夏守信 学号:s150511 完成时间:2016年1月13日 指导老师:苏发祥 摘要:福柯的《规训与惩罚》对权力的精彩阐释让我们看到了身边的时时刻刻都存在的规训力,在不同的规训手段下,权力具有不同的特征。权力与规则紧密联系,形成了现代社会全面覆盖的规训网络。 关键词:福柯权力规训 作为西方后现代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米歇尔.福柯的代表作《规训与惩罚》在近代的社会、政治及教育领域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规训与惩罚》的核心问题是讨论现代社会的权力运作机制,福柯在书中以监狱的诞生过程为依托,详尽而深刻地论述了作为权力表现形式的刑罚是如何从一种“表象的、戏剧性的、能指的、公开的、集体的方式”转变为一种“弥散的、细致的、微观的、无微不至的方式。”按照福柯的理论,惩罚方式的这种从公开到隐蔽,从直接毁灭肉体到间接控制灵魂的转变,事实上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是权力微观化的直接表现,更重要的是代表了一种新的知识型的产生。在福柯的理论体系中,权力和知识是一体的,权力制造知识,“不相应地建构一种知识领域就不可能产生权力关系,不同时预设和建构一种权力关系就不会有任何知识”。因此,惩罚方式的转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权力从一种强硬、直观的震慑模式向一种以渗透、间接的掌控模式过渡,同时社会对人的控制也出现了一种新的手段就是“规训”。 一、书本内容架构及分析 福柯所考察的惩罚权力的历史包括三个阶段:中世纪末和“旧制度”时期作为王权武器的酷刑;18世纪末,包括法国大革命时期人道主义的“再现”式惩罚;19世纪开始

权力与规训—福柯《规训与惩罚》读书笔记

权力与规训—福柯《规训与惩罚》读书笔记

————————————————————————————————作者:————————————————————————————————日期:

浅谈权力与规训 —读福柯《规训与惩罚》 课程名称:民族学理论与方法 班级:2015级民族学硕 姓名:夏守信 学号:s150511 完成时间:2016年1月13日 指导老师:苏发祥

摘要:福柯的《规训与惩罚》对权力的精彩阐释让我们看到了身边的时时刻刻都存在的规训力,在不同的规训手段下,权力具有不同的特征。权力与规则紧密联系,形成了现代社会全面覆盖的规训网络。 关键词:福柯权力规训 作为西方后现代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米歇尔.福柯的代表作《规训与惩罚》在近代的社会、政治及教育领域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规训与惩罚》的核心问题是讨论现代社会的权力运作机制,福柯在书中以监狱的诞生过程为依托,详尽而深刻地论述了作为权力表现形式的刑罚是如何从一种“表象的、戏剧性的、能指的、公开的、集体的方式”转变为一种“弥散的、细致的、微观的、无微不至的方式。”按照福柯的理论,惩罚方式的这种从公开到隐蔽,从直接毁灭肉体到间接控制灵魂的转变,事实上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是权力微观化的直接表现,更重要的是代表了一种新的知识型的产生。在福柯的理论体系中,权力和知识是一体的,权力制造知识,“不相应地建构一种知识领域就不可能产生权力关系,不同时预设和建构一种权力关系就不会有任何知识”。因此,惩罚方式的转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权力从一种强硬、直观的震慑模式向一种以渗透、间接的掌控模式过渡,同时社会对人的控制也出现了一种新的手段就是“规训”。 一、书本内容架构及分析 福柯所考察的惩罚权力的历史包括三个阶段:中世纪末和“旧制度”时期作为王权武器的酷刑;18世纪末,包括法国大革命时期人道主义的“再现”式惩罚;19世纪开始的、使用现代规训技术的监狱和普遍化的监视。自权力诞生之日起,权力的拥有者就试图将权力意志纳入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试图对组成这个社会有机体的每一个个体施加权力的影响,使他们臣服于权力,使他们成为权力关系得以充分发挥作用的具体对象。因此,权力的发展、运作史,就是一个个个体客体化的历史,也是世间万物被客体化的历史。 第一部分是“酷刑”。该部分向我们展示了法国在18世纪及之前所拥有的残酷的刑罚制度,其典型代表是公开处决犯人的断头台。这是一种极富视觉冲击效果的公开表演,它想要彰显的是君主的绝对权威。但是这种做法却越来越显示出

福柯 什么是作者

福柯:什么是作者?《福柯文选》原文:Qu'est-ce qu'un auteur? 2008-12-05 22:45:11 来自: queenie(再见Levi-Strauss) 译者:李康张旭校者:王倪 题解:本篇最初发表于Bulletin de la Sociétéfran?aise de Philosophie,第63卷第3期(1969),第73-104页,系福柯于1969年2月22日在法国哲学协会(SociétéFrancaise de philosophie)所做的演讲,由瓦尔(Jean Wahl)教授主持。本篇先据英译本“What is an Author?”译出,译者为Donald F. Bouchard 和Sherry Simon,收入《语言、反记忆与实践》(Language, Counter-Memory, Practice),第113至138页,并译出文中许多有价值的译注,只对其做了极少量的删减(涉及法英文本对照方面),保留在尾注中;脚注为中译者注。另有一英译文,即“What is an Author?”(其中前两段多未译),译者Josue V. Harari,收入《美学、方法与认识论》(Aesthetics,Method,and Epistemology),第205-222页。但两种英译文均未译后面讨论部分,由张旭根据法文本译出。 什么是作者? 福柯,万塞纳实验大学中心教授。为成为法国哲学学会会员,他提交了以下的报告:“谁说的无关紧要?”这种漠然的态度肯定了一种伦理原则,可能更根本地,它肯定了一个当代写作的伦理原则。对于批评而言,作者的消亡今后会成为一个日常的主题。但是,根本之处不在于再次重申作者的消失。应该将作者看作一个空位,实行作者功能既漠然又有约束的地方。 作者的名称:它不可能被看作一个确定的描述,但也同样不可能被看作一个普通的专有名词。 占用的关系:准确地说,作者既不占有其文本,也不为它负责;既不生产它,也不发明它。那么,可以说出“有个作品”的言语行为的本质又是什么呢? 归属的关系:毫无疑问,人们可能把说出的和写出的东西归属于作者。但是,当说到一个已知的作者时,归属很少是判定的结果,而是复杂的批评运作的结果。作品是不确定的。 作者的位置:在书中的作者的位置,如“切换词”的使用,前言的各种功能,手抄人、叙事者、知己和回忆者的虚幻影子。在各种不同的话语类型中,作者的位置,例如在哲学话语中。在话语场中作者的位置,如,一门学科的奠基者是谁呢?在一个话语场的转变中,可以将“返回到某某那里”作为决定性的因素吗? 报告地点:法兰西学院第六号大厅。时间:1969.2.22 ,下午4:45。让?瓦尔主持。 让?瓦尔:我们很高兴今天福柯来到我们这里。我们已经有点儿着急地等他的到来,为他的迟到感到有点不安了。但现在他就在这儿了。我用不着给你们介绍了。这就是如假包换的福柯,写〈词与物〉的那个福柯,研究癫狂的那个福柯。我把下面的时间交给他来讲话。 福柯:在别的地方我不很确信,但在此我相信,为了你们的审查和批评,向这个哲学协会提交一个完成品的成果,是你们的传统。但不幸的是,我今天提交给你们的却是一个很不成型的东西。我恐怕它有负诸位的垂听。我将提交给你们的是一个计划,一个我还几乎不能勾勒出其主线的分析的尝试。但我觉得应该向你们尽力地追溯这些线索,并请诸位对此裁定、指正。而我将轻松地争取到双重的好处:首先,可以避免这个作品不再受到你们严格的指责;其次,在其诞生之初,不仅可以得益于你们的支持,还受益于你们的建议。 尽管我不太愿意,但我还是想向各位提出我另外一个请求,在你们听我今天所提的各种问题的同时,我将再次指出,特别是在此处,至此对我不可或缺的一个声音的不在场。你们知道这个东西是我的第一要紧的事,这就是我孜孜以求得到领悟的东西。此外,我首先要讲的是我的作品的初始计划。显然,

知识分子与权力 ——福柯与德勒兹的对话

《福柯文选》第8部分 原文:'Les Intellectuels et le pouvoir' (Intellectuals and Power) 译者:吕文江 校者:应星、张广生 字数:8723 说明:本文是福柯与德勒兹的一次对话,最初于1972年3月发表于L'Arc, no.49,后又于同年5月发表于Le Nouvel Observateur,英译本收入了《语言、反记忆和实践》一书中。中文翻译主要依据英译本,并参考了法文本。 知识分子与权力 ——福柯与德勒兹的对话 福柯: 有位毛主义者曾对我说:“我很容易理解萨特站在我们一边的意图。他之所以卷入政治,他的目的何在,这都不难理解。我也能部分地理解您的立场,因为您一直关注的是禁闭(confinement)问题。但德勒兹却是一个谜。”这番评论使我颇感吃惊,因为在我看来,您的立场似乎一直是相当明晰的。 德勒兹: 我们今天或许正在目睹理论与实践之间一种崭新的关系。实践有时被认为是对理论的应用,是理论的后果;有时则具有相反的意义:人们认为它可以激发理论,是创造新的理论形态所不可或缺的。但不管怎样,人们都是从总体化(totalization)的过程来理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的。但我们却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即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要局部与零碎得多。一方面,理论总是局部性的(local),它与某个有限的领域联系在一起,它虽然也可以被应用在其它的领域,但这些领域与它或多或少有着距离。理论的应用绝非照猫画虎的(resemblance)关系。不仅如此,从理论进入它适用的领域那一刻起,它就会遭遇到种种的障碍、屏障和堵塞,这一切都要求理论被另外一种类型的话语所替换,(正是经由这种替换后的话语,理论才最终进入了不同的领域)。实践就是一个从一种理论观点到另一种理论观点的“驿站”(relay)系统,而理论则是一种实践与另一种实践之间的一个“驿站”。任何一种理论如果碰不到屏障,就不可能有所发展;而要穿透这一屏障,实践就是必不可少的。譬如,您的研究始于对监禁的社会背景的理论分析,其中着重关注的是某一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病院。在那里,您开始意识到那些被监禁的个体为自己讲话,创建一个“驿站”的必要性(也有可能正相反,您所发挥的作用对他们已经起到了“驿站”的作用)。你在监狱中发现了这种群体——那些在监狱里被囚禁起来的个体。为此,您组织了监狱调查小组(G.I.P.: group of informatam on prisons),1旨在创造让犯人自己能讲话的条件。如果象上面那位毛主义者所暗示的,您通过投身于实践而践行了自己的理论,那就是一个完全错误的说法。这并非是对理论的应用,也非传统意义上的倡导改革或调查项目。这里所强调的是全然不同的东西:在一个广阔得多的领域里面的“驿站体系”,这个领域由各种复杂多样、既是理论的又是实践的部件构成。在我们看来,进行理论研究的知识分子已经不再成其为某一主体,不再成其为某种代表什么或有代表性的意识。尽管某个小集团或工会仍将代表那些行动者和抗争者的意识的权利据为已有,但他们实际上已不再能代表那些人了。究竟是谁在 1“Group lnformation des prisons”:福柯著作《我,皮埃尔·里维埃……》及《规训与惩罚》源自于这一组织。

简析区域的概念

简析区域的概念、边界及分类 区域就是一定的地理空间。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状况、人口分布状况、交通状况、教育水平、技术水平、工农业发展水平、消费水平、政治制度等等,对于该区域的社会经济活动和生产过程的影响极大。如何使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达到整体最优效果呢?区域经济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一、区域概念的理解 区域,是一个客观上存在的、抽象的人们观念上的空间概念,它往往没有严格的范畴和边界以及确切的方位,地球表面的任何部分,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几个国家均可称为一个区域。 不同的学科对区域的涵义有着不同的回答,就经济学而言,关于区域的概念迄今尚未有明确的定义。综合众多中外学者的研究,可以概括出经济学关于区域概念所包含的基本的内涵。 首先,区域包括在某一主权国家的疆域内,中央政府对它拥有政治、经济方面的控制权,或中央政府的代表(地方政府)代理行使这种控制权。政府为该区域的发展提供各种公共产品,通过各种经济政策引导该区域的经济活动。 第二,从内部经济活动同质性或功能统一性角度来理解,某一区域在经济功能上具有同一性特征,区内经济活动强度以及各行业的发展水平上的差距相对较小,在体制和经济政策上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特征。 第三,区域是一个空间的概念,同时也是有限的空间范围。人类的所有经济活动,不管他的发展处于何种阶段,不管是物质生产还是非物质的信息生产,最终都要落实在一定的区域空间。 第四,从胡佛得聚集体、管理和规划以及制定政策等角度来考虑,以国内不同区域都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地域单元,他可以有效的组织区内的经济活动和区外的经济联系。独立的组织区域经济活动和区级经济联系,意味着这些区域具有比较完整的经济结构,具有独立的组织和协调区内经济活动和区级经济联系的能力,而这些构成了区域的自组织能力。 第五,任意区域在全国或更高一级的区域系统中担当某种专业化分工的职能。区域,并不是只单纯的自然地理区域,也不与一国的行政区域界线完全重合,他首先考虑在区域共同利益基础上的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区内联系的、不间断的的经济联系是区域划分的首要条件,由于这种密切的经济联系,区域内经济活动显示出本地性特征,具有一种同质性特征。当然区域内部也存在差异,这种区内的同质性和区际间的差异性,表现为一种区际间的分工与专业化。 目前国内在区域概念的理解上,大致趋向于上述解释。需要强调的是,如果在某一疆域内讨论区域问题,那么专业化分工与均质性、分层结构(交易的分层结构、城市等级系统、监管的分层结构)、自组织能力是区域概念的内核,二区本质是一种经济组织。 二、区域的分类 区域通常可以分成三种不同的类型,一是同质区域,二是极化区域,三是特殊类型的区域。同质区域是根据区内某些重要因素特征上的一致性或相似性进行划分的(杜能圈、收入水平或农作物种类的一致性),在区域内某一部分出现的

福柯与萨义德_从知识_权力到异文化表述

福柯与萨义德:从知识-权力到异文化表述 张兴成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对异文化表述或再现问题的讨论来看萨义德与福柯思想之间的联系与断裂。主要分析萨义德在运用福柯的知识—权力话语的“理论旅行”过程中获得的洞见及堕入的方法论陷阱。尤其是从文学的角度来探讨话语分析方式给萨义德的东方主义问题带来的矛盾和困境,从而对东方主义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以及萨义德在论证逻辑上的不足作进一步批评。 关键词 东方主义 知识—权力 表述(rep resentation) 《东方学》自1978年问世以来,已经在许多国 家、语种、学科中产生了广泛持久的影响。萨义德(Edw ard.W.Said)在书中阐释的“东方主义”(O rientalis m)话语触及到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冲突中的诸多问题,“东方主义”成为讨论殖民时代以后全球状态的“关键词”(key wo rds)。萨义德通过对东方主义话语的分析与批判,“力图提出与探讨人类经验有关的一系列问题:人们是如何表述其他文化的?什么是另一种文化?文化(或种族、宗教、文明)差异这一概念是否行之有效,或者,它是否总是与沾沾自喜(当谈到自己的文化时)或敌视和侵犯(当谈到其他‘文化’时)难解难分?文化、宗教和种族差异是否比社会经济差异和政治历史差异更重要?观念是如何获得权威、‘规范’甚至‘自然’真理的地位的?知识分子扮演的是什么样的角色?他是否只是在为他所属的文化和国家提供合法证明?他必须给予独立的批评意识,一种唱反调的批评意识有多大重要性?”①这些问题至今仍纠缠着知识界。本文企图从异文化表述问题出发,对东方主义话语的理论前提与方法问题作批判性探讨,以凸现东方主义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和萨义德“理论旅行”的意义。 一 萨义德在《理论旅行》(T raveling theo ry)一文中探讨了理论在不同时空中 的移动问题。他关注一个观念或一种理论从此时此地向彼时彼地运动是加强了还是削弱了自身的力量,一定历史时期和民族文化的理论放在另一时期或环境里,是否会变得面目全非。他强调必须重视理论使用的历史情境,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思想事件所由发生的特定社会历史情境的回应。批评家必须在借鉴理论的同时反思理论,拒绝“不加批评地、重复地、毫无限制地”使用任何一种理论,否则,“看似方法论的突破可能很快就变成方法论的陷阱(雷蒙德?威廉斯)”②。在此,我们要追问的是,萨义德本人在理论的使用中,是获得了“方法论上的突破”,还是堕入了“方法论的陷阱”呢? 萨义德的认识论基本是历史主义的,他承袭了从维科到黑格尔、马克思、狄尔泰、斯宾格勒以来将历史看做是人的创造的观点。在方法论上他采用了  天津社会科学 2001年第6期① ②萨义德:《理论旅行》,见《赛义德自选集》,谢少波、韩刚 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8~151页。 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418页。

福柯的政治权力思想

本科生课程论文(设计) 论文(设计)题目: 论福柯的政治权力思想 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学号:200610300042 姓名:杨奕聪 指导老师姓名及职称:汤志华副教授

论福柯的政治权力思想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学号:200610300042 学生姓名:杨奕聪 指导老师姓名:汤志华 内容摘要:福柯站在后现代的立场上,通过对权力的分析,批判了传统权力观在政治领域内的单向控制。他所认为的权力无所不在,且没有具体、确定的形态,只是一种关系网络,是匿名的、无中心的、生产性;并且,权力与反抗和知识有着密切的关联。 关键词:政治权力;反抗;知识 福柯是后现代主义群体中的领军人物。他的思想怪异、与众不同,却博大精深、影响广泛。其思想影响最大的是那独特的权力理论。传统模式的权力观是将权力看成是一个阶级、阶层、集团或个人对另一个阶级、阶层、集团或个人的控制、压制或影响力。也就是说,它们都将权力理解成是一种否定性的力量。而福柯一反传统,认为权力恰恰不是否定性的,而是积极、主动、生产性的,权力锻造和铸就了它的对象。“我们不应再从消极方面来描述权力的影响,如把它说成是‘排斥’、‘压制’、‘审查’、‘分离’、‘掩饰’、‘隐瞒’的,实际上,权力能够生产。”[1] 一、权力的特征 在福柯看来,权力并不是一个可被个人或团体掌握的东西。相反,权力既是一个复杂的流动体,又是不同团体和社会领域间的一系列关系,这些关系随着环境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福柯将注意力集中于人类的身体,在微观层次上寻找权力施加的影响。福柯想要“砍下国王的脑袋”,这样我们就不会把权力视为某些有势力者(如国王、总体、将军和会计师)的财产,而是将它视为一组确立了人们的地位和行为方式,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力量。[2]这就是福柯的“微观权力论”。具体来讲,福柯的微观权力观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权力是一种关系网络。福柯认为权力不是任何人的所有物,不能掌握在任何个人、集团或阶级的手中,它只是一种关系,只是社会各种力量的相互关系的对比结果,只是广泛地散布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的力量网络,甚至包括个人的日常生活活动网络,每个人都处于相互交错的权力网中,在权力的网络中运

福柯的生死爱欲——读书笔记

其实,就翻译而言,我不赞成将詹姆斯·米勒所写的《The Passion Of Michel Foucault》翻译成《福柯的生死爱欲》,而应该翻译成《福柯的激情》。但是就文学而言,无疑高毅先生的这种翻译更加的有味道。时下有很多对外国著作进行翻译的学者,但是能够在有较高的英语水平的同时也精通西学的人却少之又少。这些人大多都是仅仅对文本进行实译,却忽略了其文学作品的本质。也正是因为如此,许多作品因为翻译的不得当而使读者索然无味。高毅先生的译文使人读着感觉酣畅淋漓,大抵是由于其翻译是包含这对原作者的认同。 作者说福柯一生都在实现尼采的箴言:“成为自己”。而他的作品“似乎是在表达某种生活方式的强烈欲望。”福柯的自我究竟怎样的自我?他又该如何“成为自己”?“这种自我栖息在同一具人体里,与他凡人的生活共始终。”我刚读这句话的确是一头雾水,不知道米勒是在为后文叙述福柯先生有同性恋倾向埋伏笔。其实,福柯的生活和他的作品可以相互佐证,换而言之,即福柯的作品就是其显示生活的方式。当然,福柯本人也同意这一点,所以他说:“人们必须把他们所想的,所说的同他们所做的,同他们的真实身份进行对照。”如果一个人的作品无法显示其内心真实的想法,与其行为相悖,那么,这样的文字与废话何异? 我很喜欢在偶像崇拜这一心理作用下所产生的写作灵感,就如这本书中,米勒将福柯那漂亮的光头都看作是一种勇气的象征:“那一颗闪亮的北极星,它指引人们向一切窒息自由精神…的惯例制度进行抗争。”每次读到这里,我都会忍俊不禁,但同时也对福柯产生了一种由衷的敬意。福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成名。他的《疯癫与文明》前两年有了中文的译本。在他看来,人们对精神病人的态度是“社会管理制度的一种阴险狡诈的形式”。他在之后的著作中也写到人们很快就会消亡,“恰似一张埋没在海边沙漠里的面孔”。其实,这句话就犹如尼采所说的“上帝死了”。不仅如此,福柯还表达了自己对监狱的看法:现代监狱谦和的体现了一种强制。福柯继而又开始抨击当今社会的方方面面,说现代社会制度极力控制个人并通过规训创造毫无创造力的人群,现代人际关系只不过是一套杂乱纷呈的关系而已。假如你读过福柯无所不包的《性史》,你就会知道现代社会无法摆脱权利的魔爪,而死亡是唯一的解脱方式。死于性病在他看来也并非如同耶稣受难,而情色才是“人抒情诗版的内核。” 很多人不理解福柯的哲学,无非就是无法接受他对于欲望,情色,爱和自由的看法。其实,作为人类,我们的本性无非就是这些爱欲和自由。而当时的社会无疑就在强制性的改变人们从骨子里透露出的本性。福柯的愚人船中曾写道:在很久以前,欧洲曾盛行一种疾病,类似于现在人们所熟悉的癫痫。患者在发病时常常会浑身抽搐,口吐白沫,胡言乱语。由于当时的医疗条件和科技水平有限,加之患者总会在发病时大喊着自己看见了世界末日的景象,人们便认为这些患者是被神抛弃的人,是恶魔派到凡间惩罚自己的魔鬼。出于恐惧,人们便将这些患者流放到了大海上。所有患者被囚禁在了一艘大船上,有着大量的食物和淡水,每日只能看着身边的人发病,大喊着世界末日的景象,然后等待着自己的发病。太阳升起又落下,四周都是一望无际的海水,在船上,没有空间与时间的概念。 这在当今看来无疑也是特别不人道的,但是在如今的社会,这种事也是常有发生。只是因为不了解,因为无知,因为恐惧,我们自诩为正常的人们便极力排斥那些与我们相异的人。这和将他们流放到了愚人船上有什么区别? 福柯的一生都在挣扎——企图逃离但是无法逃离,企图改变但是无法改变。他将自己扔到了这个世界,却因为摔得太痛而渴望回到自己的世界。在他的世界里,由生至死,都充斥的爱与欲望。可是,这对爱欲的渴求和与对现实的背弃,也是我们所有人的缩影。

关于福柯知识和权力思想

关于福柯知识和权力思想的一些浅见 摘要:福柯是法国后现代思潮的代表人物,他强调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并在自己的研究过程 中逐渐形成考古学和谱系学两大方法,以其为代表的研究对象就是知识和权力。福柯的权力思想 十分独特,他批判性的分析了话语和权力之间的关系,提出知识、真理是权力的形式,权力若离 开了知识和真理,也就不成其为权力。 关键词:知识型;考古学;知识;谱系学;权力话语; 正文:福柯(Michel Foucault)是法国是法国从结构主义向解构主义过渡的哲学家,他研究西方文化中一些边缘性现象,通过对西方世界微观的统治机制做了社会学的研究,对其中一些具体现象提出了批判。包括其对西方现代性的批评,具有对其时代的反叛性与颠覆性。福柯历史类的著作包括《古典时代疯狂史》、《规训与惩罚》,哲学类的包括《知识考古学》、《词与物》。福柯在其后期著作中运用了谱系学的方法,通过对历史中资料的挖掘整理来探讨权力机制其本源和作用。福柯思想理解的两个重点方面在于“知识型”和“权力理论”。 一、福柯的知识考古学理论 在福柯的早期研究中(1970年以前),从福柯的博士论文《疯癫与文明——古典时期的疯狂史》(1961)到《临床医学的诞生——医学视角考古学》(1963),从《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1966)到《知识考古学》(1969),虽然论述的问题不同,却无不贯串着考古学的方法,可见考古学在福柯前期思想中的重要地位。福柯用“知识型”这一术语指称特定时期知识的产生,运动及表达的深层框架。通过对知识起源及历史的探究深入挖掘出一套产生知识,衡量知识,支配知识的控制规律和内在规则。福柯认为知识是一种在不同时期控制人,统治人的力量。他区分出了四种知识型:包括以文艺复兴时期(以相似性来判断事物,形成知识);古典时期(把表象,外在经验当作知识);现代时期(以自我表现,即“人”的观念就是一个知识的产物,“人”的意义在此时期形成);当代时期(以无意识力量,如通过精神分析学,人类学等的发展诠释,文化层面的“人之死”,人被解构化,消解,提出了人的“不在场”)。福柯认为四种知识型没有延续或发展趋势,它们之间是种断裂,不应该用哪个比较进步来衡量,它们是不可通约,不可比较的。福柯对科学进行了悲观,消极的阐释,他认为知识,理性带来的不是人类的进步,而是一种统治人的力量,体现了一种社会力量对人的控制。 二、福柯的谱系学研究 福柯经过时间的沉淀与反思,在其后期研究中受到尼采的启示,发现在现实中真正造成话语流变的原因,可能涉及一股中心化的权力,而这股权力和我们社会中有组织的科学论述的机制与功能相连接。在其就任法兰西学院教授的就职演说中,宣称“谱系学”方法的诞生。自此之后,福柯改弦易辙地从话语构成的外部规则来分析社会现象(如控制、选择、组织化与分布的过程),并认为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