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上海海事大学SMU自然辨证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上海海事大学SMU自然辨证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上海海事大学SMU自然辨证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上海海事大学SMU自然辨证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1.如何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辨证关系?

2.为什么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3.多学科的交叉和融贯的方法论意义?

4.如何看待科技对人类异化和对自然异化?

5.如何保证科技在社会中健康持续的运行?

6.为什么要对科技工作者进行伦理规范?

7.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与其他创新型国家有何异同?

8.国家创新体系对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有何意义?

9.怎样正确地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关系,谈谈你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想法。

10.试论人类解决“全球问题”诸如气候问题的前提条件和基本途径。

11.从科学技术发展历程,说明我们怎样正确理解和评价科学精神及其科学技术的影响和作用。

12.观察、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并述一、两个杰出科学家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13.全球化形式下的中国科技发展对策研究。

14.论科学伦理和技术伦理的重要性。

15.通过生物克隆技术的研究如何理解科学家的道德束缚。

16.试述生态自然观的产生及其对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

1:如何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

答:1.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是:

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是稳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的平衡。主张把人的角色从大地共同体的征服者改变成共同体的普通成员与公民,强调人与自然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

2.生态文明的概念: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通过不断完善社会制度、改善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协同进化的一种社会文明。

3.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

(1)生态自然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础:生态自然观为生态文明提供了总要求;生态自然观为建立生态技术体系提供了思想基础;生态自然观为构建生态政治提供理论指导;(2)恩格斯生态自然观的主要内容:人类依赖自然界有反作用于自然界;人类应预见自身行为对自然生态系统的长远影响;人类要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两大关系要“和解”;

(3)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地位,体现了我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日益成熟。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吸取养分;

(4)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无疑会为我们建设生态文明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深刻的思想启示:加强环境道德教育,树立生态文明意识;重视环境法制建设,加大环境保护监督力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改变传统消费方式,倡导绿色消费模式。

2: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答:1.继承是科学技术发展中的量变,它可使科学知识延续、扩大和加深。科学是个开放系统,它在时间上有继承性,在空间上有积累性。只有继承已发现的科学事实、已有理论中的正确东西,科学才能发展、不断完善;

2.创新是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出现新的飞跃,引起科学发展中的质变。创新是继承的必然趋势和目的;

3.在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发展在纵向上表现为渐进与飞跃的统一,在横向上表现为分化与综合的统一,在总体趋势上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4.技术的发展由社会需要、技术目的以及科学进步等多种因素共同推动。其中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力,科学进步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需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5.比如20世纪初,爱因斯坦和普朗克等科学家也是在解决新实验事实同旧理论的矛盾的过程中创建了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支柱的现代物理学理论体系,之后的科学家又在他们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立了分子生物学,超循环理论等一系列新科学,新理论;

6.所以说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3:注意多学科的交叉与融贯有何方法论意义?

答:1.多学科交叉方法是指两门以上的学科之间在面对同一研究对象时,从不同学科的角度进行对比研究的方法,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思考本学科的问题和对象,融合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以达到对研究对象的新认识;

2.跨学科方法是指通过多学科的协作共同解决同一问题的方法,亦称多维融贯方法;

3.多学科的交叉与融贯有何方法论意义:

(1)多学科交叉与融合的研究方法,是创造性思维的两种非常有效的研究方法,当代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变得越来越复杂,进行融合与交叉,通过多学科或跨学科的研究,常常能够获得单一学科研究无法获得的创新成果。

(2)多学科融合或跨学科研究问题也是当代科学和技术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方法,体现了广泛联系和发展的辩证法。当代各门科学之间的交叉型越来越大,通过学科之间的交叉往往可以获得新的认识,带来创新。

(3)注意多学科的交叉与融贯追求的是片面的深刻之后整体的融合,是单科独立发展与多科学术对话相结合。多学科方法通过相互解释与集体研究消除了片面与偏见,实现了高等教育各个学科观点之间的融合。

(4)注意多学科的交叉与融贯体现了学术宽容与学术规范,发挥了专家见识与集体智慧。学术研究有多元化的权力,有多学科的观点,对不同学科观点不同学者要有学术宽容。多学科研究方法允许各个学科的富有启发意义的偏见。每位作者可以突出各自领域中在广义的研究方法和观点方面的长处。

4: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和对自然的异化?

答:1.科学技术在为社会生产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异化了人和自然,科技异化实质上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异化和人的异化一种必然结果,机械世界观、私有制、片面发展是造成这种异化的根源;

2.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表现为人类作为主体能力发展的限制和对物化工具的依赖。人们更加倾向于借助科技力量使自己的生活、劳动变得更加简单。然而,由此产生的体能下降、精神困扰等问题;

3.科学技术对自然的异化表现为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和生态的失衡,科学技术也存在非理性,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某种状况下存在背离,造成了日趋严重的环境破坏,从而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脆弱,日益不利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4.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人类社会是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过程中,但总的方向是前进的,我们必须清晰地看到科技作为生产力中的关键因素,对我们所处的时代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科学技术对人和自然的异化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是历史发展中的必经阶段,我们唯有肯定它的存在,并且以正确的态度来看待它所带来的影响。造成人的异化的根本原因是落后生产关系,而不是科学技术本身,异化是由私有制和强制性的社会分工引起的,只有实现共产主义,才能实现人全面发展,才能消除异化;

5.现阶段,面对科技对人的异化,我们要:(1)建立完善的道德体系,促进人和社会的健康发展。(2)必须建立合理、公平的社会制度,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3)必须建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6.面对科技对自然的异化,我们要:(1)人类要遵循和平、公平、公正,造福于人类共同家园的原则,树立科学技应该是用来使人类与自然协调,使其最大限度的发挥效用的理念。(2)要限制人口过度膨胀。(3)改进工业化机械发展模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5:如何保障科学技术在社会中健康、持续地运行?

答:1.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特点:(1)科学技术与生产的一体化(2)科学技术社会化(3)科学技术成为国家的战略产业;

2.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不平衡性表现在:(1)区域(空间)运行的不平衡性;(2)过程(時间)运行的不平衡性(3)科学发展的不平衡性;(4)技术发展的不平衡性;

3.为了保障科学技术在社会中健康,持续发展,必须从经济条件、社会环境与国家政策三个方面予以保证:

(1)建立保障研发活动社会运行的机制。在科学技术与生产一体化,科学技术与社会一体化的前提下,必须建立国家创新体系,保证科学技术社会运行中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因素的协同作用,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2)建立保障科学技术发展的决策机构。国家的科学技术决策机构必须做好战略方针制定,政策法规引导,产业升级调整,研究开发投入,区域示范探索;

(3)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科学技术体制,比如科学奖励制度,技术专利制度,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6:为什么要对科学技术工作者进行伦理规范?

答:1.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加快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很多惶恐与不安,大片森林毁灭,多种珍稀动物灭绝,温室效应等。现代技术,科技和工程活动带来的伦理问题,有些是由于超越了传统伦理观念和约束机制的作用范围造成的,因此急需建立相应的伦理规范和道德准则,形成新的有效约束机制;

2.近年来学术界出现了某些违背科学研究活动的伦理规范的现象,如抄袭剽窃,伪造包装,浮夸虚报,乱拉关系等,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3.科学技术活动与人类其他活动一样,建立在诚信和道德的基础上。现阶段,默顿的科学的精神气质受到挑战,科学技术工作者有失范行为,需要制定相关科研诚信指南和工程师伦理准则加以规范;

4.科技工作者应当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科技工作者是社会的人,其活动既非真空也非孤立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创造活动既影响社会也受社会的制约,作为活动结果的科研成果或技术发明的应用对社会对人的生存和发展都会产生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影响,科学家和技术专

家应对科学技术成果应用于社会产生的后果负责,即承担社会责任;

5.科技工作者应承担相应的伦理责任。科技活动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因此科技活动和从事这种活动的人便同他人及社会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活动与他人、社会、自然之间都存在伦理关系;

6.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和医学实践,尤其是进行人体实验和动物实验,应该遵循社会伦理、生命伦理、动物伦理等;技术工作者,尤其是工程师,在工程技术活动中,应该遵循一定的职业伦理和社会伦理准则,应该承担对社会、专业、雇主和同事的责任,应该对工程的环境影响负有特别的责任,规范自己的行为,为人类福祉和环境保护服务;

7.综上所述,要对科学技术工作者进行伦理规范。

7: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与其他创新型国家有何异同?

答:同:创新型国家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是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竞争优势的国家,具有创新投入高,科技进步贡献率高,自主创新能力强,创新产出高等共同特点。

异:1.发展现状,社会文化环境不同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科技创新能力较弱。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入关键阶段之际,根据特定的国情和需求,我国提出,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我国已经构建了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拥有丰富的科技人力资源,科技发展具有良好基础,完全有条件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跟上世界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步伐。

2.发展目标不同

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3.指导方针和相关政策不同

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指导方针。全面实行“创造力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前提。

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提升国民的″创新素质″是基础。

建设″创新型国家″,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是重点。

建设″创新型国家″,建立″创新保护和鼓励机制″是关健。

8:国家创新体系对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有何重要意义?

答:1.国家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学技术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由创新主体、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资源、创新环境、外界互动等要素组成;

2.完善我国国家创新体系,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进程,就是增强我国创新绩效,依靠创新更好驱动经济增长,建设创新型国家:

(1)建立健全制度保障,完善的创新制度基础是构建高绩效国家创新体系的必要前提和保障,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最基本的基础设施之一;

(2)创新政策导向转变,通过创新政策激励创新行为主体的互动,增强创新绩效,进而驱动经济持续增长;

(3)激发企业创新潜能;

(4)培育积极良好的社会创新氛围;

3.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是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国家创新体系已经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扮演者重要角色,它将指导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

9:怎样正确地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关系,谈谈你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想法

答案1:1.正确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关系:

(1)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2)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

(3)另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

(4)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的关系处理得不好,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

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1)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面临人与自然的三重矛盾关系: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有限性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矛盾关系;尊重自然的价值与尊重人类发展权利的矛盾关系;技术开发与自然保护的矛盾关系。

(2)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得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

(3)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的“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是在达到发展经济目的的同时,又能够保护好自然资源及其环境,并且人口保持在地理环境的承载限度内,使人类及其后代能够永续生存发展。

(4)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之一,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关系到人类未来生存、和平与发展,关系到我们和谐社会的建构。

(5)环境与发展是不可分割的,它们相互依存,密切相关,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已成为当代环境与发展关系中的主导潮流,作为一种新的观念和发展道路被人们广泛接受,但这条道路同时是十分艰难的,首先经济实力薄弱是一大障碍,其次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科学技术的支持,要达到这一点尚需长期努力。

答案2:1.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关系 1.人类过度地利用自然资源,破坏自然,而且利用程度远远超过环境的再生能力。工业三废的排放,使得很多生物失去了它们最适宜的生存环境。2.人与自然的关系虽有所改善,但仍是不协调的。如上文所说,大量物种的数量正在锐

减,可见人类还是没有好好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3.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们真正了解到人与自然应该如何和平共处。要做到可持续发展,不能片面争取GDP,要提倡绿色GDP。保护生物多样性。

2.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起需求的能力的发展.它具有这样的意义: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是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

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

(1)持续性原则。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不仅指自然生态、还包括经济和社会方面。自然持续性要求经济发展要与自然承受能力相协调;经济持续性强调经济增长的必要性,而不是以环境保护为名取消经济增长;社会持续性强调社会公平是发展的重要因素和环境保护得以实现的机制

(2)公平性原则包括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两个方面。代际公平强调在发展问题上要足够公正的对待后人,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发展能力为代价;代内公平强调任何地区、任何国家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别的地区和别的国家的发展为代价,特别要注意维护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需求。

(3)共同性原则可持续发展着眼的不是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的发展,而是全人类的发展。为了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依照下列原则来使用各种自然资源:

(1)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要(粮食、衣服、住房、就业等)和给全体人民机会,以满足他们要求较好生活的愿望;

(2)人口发展要与生态系统变化着的生产潜力相协调;

(3)像森林和鱼类这样的可再生资源,其利用率必须在再生和自然增长的限度内,使其不会耗竭;

(4)像矿物燃料和矿物这样不可再生资源,其消耗的速率应考虑资源的有限性,以确保在得到可接受的替代物之前,资源不会枯竭;

(5)不应当危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如大气、水、土壤和生物,要把对大气质量、水和其他自然因素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

(6)物种的丧失会大大地限制后代人的选择机会,所以可持续发展要求保护好物种。环境与发展是不可分割的,它们相互依存,密切相关。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已成为当代环境与发展关系中的主导潮流,作为一种新的观念和发展道路被人们广泛接受。

10: 全球化形式下的中国科技发展对策研究

答:1.科技问题的全球化是指在世界各国对全球性科技问题的认同不断提高,某些与人类发展、与自然奥秘有关的科学与技术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所面对的、所要探索和解决的主要问题日渐趋同,从而使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有意识的社会行为,在研究内容的全球视角上和研究实践的全球协同上,愈加凸现。

2.在科技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科技发展面临的挑战:

(1)中国现有的科技能力面临严重挑战。中国科技能力的落后不仅表现为科研资源投入水平的相对落后,还主要表现为中国整个国家创新系统的效率还相对低下。(1)企业创新能力薄弱,在整个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作用有待提高。(2)产业界对科研与创新的投入呈下降趋势。

(3)各个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与合作也有待提高。 (4)中国整体创新活动的效率低下。

(2)中国现行科技体制面临严峻挑战。在中国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企业需要政府对其产业研发有多种形式的支持,现行的科技体制具有较为浓厚的政府行政色彩,企业以及其他研发机构目前的自主创新能力明显薄弱。而科技全球化强调的是自由竞争和国际自由贸易的市场经济原则,这对于中国科技发展来说,无疑是更为严峻的挑战。

3.全球化形式下的中国科技发展对策:

中国应对科技全球化的基本方针是:坚持开放,在开放中求得发展;积极参与,在参与中争取主动,兴利除弊;

(1)坚持开放,增强吸收能力,扩大溢出效应。加强国内进行研发与到海外进行产业研发投资等方面的关系,将有助于提高中国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产业研发能力,在鼓励外部研发资源自由流入的基础上,特别强调如何提高知识吸收能力;

(2)在积极参与中争取主动,影响全球规则。全球科技体制的形成过程,实际上也是各种利益竞争与合作的过程,中国应当积极参与各种国际组织和论坛,加强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和沟通,主动参与全球性科技制度的制定与完善,争取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合法权益。从中国的经济发展需求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基本现实出发,合理处理进口技术和自主开发

补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立的不断完善,我国政府推动科技进步的职能发生了巨大变化,逐渐由直接的行政干予,转向宏观政策指导和良性环境的创造。为应对全球化,我国科技发展的主要对策如下:

(一)科技进步法制. 科技法制建立是推动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事业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为了适应科技和经济的发展需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先后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并在建立知识产权制度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二)科技投入政策. 逐步提高科技经费投入的总体水平,是促进科技进步、保障科学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各级政府在不断增加科技投入方面进行了积极努力的工作。——保证财政科技经费的持续、稳定增长。

——改进投入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采取优惠财税政策激励企业投入。

(三)引导产业技术发展的相关政策定期发布技术发展信息和相关政策,引导产业技术进步,是加强宏观调控的有效方式。1985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能源、交通、运输、通信、农业、消费品工业、机械工业、材料工业、建材工业、城市建设、村镇建设、城乡住宅建设及环境保护等12个领域的技术政策,此后,又陆续出台了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海洋技术等三项技术政策。1993年8月, 提出了35项与国民经济上台阶密切相关、对产业发展有深远影响的国家关键技术。1997年下半年,提出了工业生产八个重点领域中的166项关键性技术,以推动技术的开发与创新。政策信息发布在我国方兴未艾,并逐渐向科学化、制度化方向迈进。就目前情况看,还有许多需要调整和完善的地方。

(四)促进科技进步的税收政策运用税收政策来促进科技进步,是目前世界各国共同采取的重要策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起一套基本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税收制度,并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科技进步的要求,对某些产业、领域实施了一系列税收优惠。其中涉及科技发展的政策主要有七个方面。

——鼓励新产品开发、促进产品更新换代的政策。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

——支持科技事业发展的政策。

——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的政策。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

——鼓励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政策。

——调动科技人员从事科学研究积极性的政策。

(五)科技金融政策金融支持科技发展是从技术改造贷款起步的。截止1996年银行对企业的技术改造贷款余额已达到4357亿。其中“八五”期间,贷款规模年均增长率达到30%,远远超过“七五”期间的8.7%。技改信贷的投放,加快了企业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步伐,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出了贡献。

(六)未来科技政策展望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仍应把促进科技事业发展、实现科技资源合理配置、加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作为科技政策追求的目标,主要应在四个方面得到发展。——建立健全促进科技进步的法律法规体系

——提高科技投入的水平

——促进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11:从科学技术发展历程,说明我们怎样正确理解和评价科学精神及其科学技术的影响和作用?

答:1.从科学技术发展历程,正确理解和评价科学精神:

(1)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具体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观念。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

实事求是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开拓进取是科学精神的活力。

坚持以科学的态度看待问题,评价问题而不借用非科学或伪科学的手段叫科学精神。

人类历史进程是人类科技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在人类运用自身智慧不断推进科技进步,生活改善的过程中,科学精神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科学精神是坚持以科学的态度看待问题、评价问题而不借用非科学或者伪科学的手段。包括执着的探索精神,根据已有知识、经验的启示或预见,科学家在自己的活动中总是既有方向和信心,又有锲而不舍的意志。科学精神具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即认识活动层面。包括求实精神、创新精神和怀疑精神。求实精神,是指探索知识的理性精神和实验验证的求真精神及实事求是的严谨精神的统一,这正是科学精神的精髓。创新精神,是指善于把新的观念和方法诉诸实施,创造出与现存事物不同的新东西的欲望。创新精神,是创新活动的永恒前提,是科学精神的内在本质。怀疑精神,是指合理的善于质疑精神。在科学活动中,没有绝对的权威,任何科学成果要不断地接受怀疑的批判检验。第二层次,即社会关系层面。包括宽容精神、竞争精神和诚实精神。宽容精神,是指大度或不计较。在科学活动中,要兼容并蓄,海纳百川,胸怀宽广,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要容得下不同观点。竞争精神,是指争先恐后的心态。科学活动由于本质上是一种智力的创造活动,也只有在正常的竞争状态下才能得到最大的发展。科学活动中的独创性应当受到极大的尊重,要有竞争机制。诚实精神,是指言行一致的精神。科学活动由于目的在于追求知识和真理,因而诚实性是符合其本性的。

第三层次,即价值关系层次。包括执着精神、献身精神和全人类精神。执着精神,是指科学家对自己事业追求不放的专一精神。献身精神,是指敬业的牺牲精神。全人类精神,是指科学是公正客观的,没有阶级性和国籍的局限,科学成果要为全人类服务。科学成果应该为社会、为人民、为全人类服务,科学也应该树立全人类意识,这完全是符合科学本性的。

2.科学精神对科学技术的影响和作用:

(1)科学精神是科学事业的灵魂。科学活动是人的活动,人是科学活动的主体,没有人就无所谓科学,而人是受思想观念支配的。这里的人当然是科学探索者,是科学家。科学家在长期的科学探索中,逐步培养了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磨练了自己坚强的意志,塑造了高贵的品格。这些情操、意志、品格及科学家的行为特征就是科学家的科学精神。没有这种科学家的内在的科学精神,就没有科学的进步和发展。

(2)科学精神是科学活动的保障。当科学成为一种社会建制后,科学家的探索活动是在科学共同体内进行的,每一个科学家都从属于某一个科学共同体。在科学探索对象日益广泛化、复杂化的条件下,“民间科学家”的活动很难在科学上有所发现。科学共同体的活动是现在科学活动的重要形式。但这种形式的活动是在科学制度化的价值观和规范的指导下进行的。而这些制度化的价值观和规范就是科学精神。

(3)科学精神推定科学革命。在科学发展史上,科学精神不仅使科学摆脱了来自自身以为的束缚(比如神学)而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而且能够促进科学内部因素的变化从而推动科学革命的发生。从古典科学到近代科学、再到现代科学,每一次科学革命的成功都可以说是科学精神的胜利。因为科学精神的核心之一就是创新,科学革命推动了科学的革命和创新.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科学精神就是求真务实的精神,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我们要有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话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在解决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医疗,住房,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上,也要具有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真正把群众的事情放在心上。科学精神就是改革创新的精神。我国不仅完善经济立法,还完善社会立法,充分发挥民主协商的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这些都体现了改革创新的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也是文明进步的精神,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等既符合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又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

科学精神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灵魂,它将长时间的指导我们的工作,带领我们一步步走向胜利。

12:怎样理解观察与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及其辩证关系?并述一、两个杰出科学家具体事例加以说明观察与实验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过程。

爱迪生与电灯

1879年10月21日,美国发明家爱迪生通过长期的反复试验,终于点燃了世界上第一盏有实用价值的电灯。为了制造出价钱便宜,经久耐用,而且安全方便的电灯,他翻阅了大量的有关电力照明的书籍,在认真总结了前人制造电灯的失败经验后,制定了详细的试验计划,分别在两方面进行试验:一是分类试验1600多种不同耐热的材料;二是改进抽空设备,使灯泡有高真空度。在遵守客观规律的精神上,爱迪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明了电灯,将光明带进了千家万户。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1961年 ,面对当时严重饥荒,袁隆平立志用农业科学技术击败饥饿威胁,从事水稻雄性不育试验。经过9个春秋的观察试验,逐穗检查14000多个稻穗 ,对水稻雄性不育材料有了较丰富的认识,他根据所积累的科学数据,反复进行繁殖试验,直到培育出杂交水稻,将使水稻大幅度增产,为解决全球的粮食危机作出卓越贡献.从袁隆平的身上,我们看到观察与实验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过程。

13:试述生态自然观的产生及其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

答:1.生态自然观的产生:

(1)生态自然观的直接的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即:<1>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 <3>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4>人要与自然和谐一致<5>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2)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生态危机。自新技术革命以来,人类掌握了强大的科学力量和物质力量,迫使自然界竭尽全力为人类服务,但同时也出现了自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生态危机,人类希望通过生态自然观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3)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科学基础:生态科学。生态科学中的整体的观念,循环的观念和多样性的观念,以及它所揭示的生态规律,构成了生态自然观的重要理念和科学依据;

(4)生态自然观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在人类反思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过程中和总结现代生态科学的最新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

2.生态自然观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

生态自然观是对马克思、思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在人类反思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过程中和总结现代生态科学的最新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其基本思想大体可以概括为下述几个方面:

其一,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生态系统是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共同组成的自然整体,是以生命的维持、生长、发育和演替为主要内容的活生生的系统。生物因所以被称为生态困,就是因为它普通存在着生命现象。在整个生物困中,森林、草原、海洋等地带有大量的生物生存,即使“死寂”的沙漠或冻土带中,也有生命存在,也分别构成了沙漠生态系统和苦药生态系统。因此,生态系统的平衡、破坏和演化,都是围绕生命物质来进行的。生态系统的活力是生态系统本身所固有的。

其二,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生态系统就是各个相互关联的部分有机构成的一张生命之网,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对整个系统产生雹大的影响。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购个方面:一是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离开了非生物各种因素所构成的环境,生物就不能生存,就无所谓生态系统;二是每—‘种生物物种都占据着特定的生态位,各种生物之间以食物关系构成了相互依赖的食物铭或食物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就会影响整个生命系统的生存。

其三,生态系统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的相万关联、相互作用,由外来能量(主要是太阳辐射能)的输入维持。外来能量的输入及其在系统内的流动、消耗、转化,形成生态系统复杂的反馈联系,使系统具有自我调控、保持平衡的能力。

其四,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生态系统的动态过程由系统内的物质运动决定。系统内的物质和输入系统的能量从植物的光合作用开始循环和转化,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由天机元素合成的有机物质,经草食动物、肉食动物一级一级地转移,组成食物链,物质和能量从一种生物传递到另一种生物,最后被微生物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和元家,再回到环境中。这种循环和转化构成了生态系统不断发展利演化的动态过程。

其五,生态平衡是稳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的平衡。维护生态平衡不只是保持其原来的稳定状态,不是单纯的消极适应和冈归自然,而是遵循生态规律,自觉地积极保护自然。那种认为人类对生态系统的任何厂预都是破坏生态平衡的观点是错误的。当人们运用生态平衡的规律时,不必要也不可能完全不去打破生态系统的原有平衡。生态系统在人为的有益影响下,可以建立新的平衡,达到更合理的结构、更高的效能和更好的生态效益。

生态自然观主张把人的角色从大地共同体的征服者改变成共同体的普通成员与公民,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组成的共同体,人则是这个共同体的平等一员和公民,人类和大自然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人类不仅要尊重生命共同体中的其他伙伴,而且要尊重共同体本身;任何一种行为,只有当它有助于保护生命共同体和谐、稳之和美丽时,才是正确的;人与自然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

14:论科学伦理和技术伦理的重要性。

答:1.长期以来,人们只津津乐道于科学技术的功用,赞叹它对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影响,把其它文化形式从未享有过的殊荣赋予它,却忽视了科学技术的局限性,忘记了它的社会责任。没有人文思想制衡的科学技术既没有节制也没有理性,所有热爱自然的人士都反对无休止地发展科学技术以开发能源、消耗资源、牟取暴利;反对把科技无条件地运用于工农业生产,以免制造污染,破坏生态平衡。人文思想不仅能够,而且必须和科学技术平起平坐。科学伦理这四个字,早就应该引起人类的重视了。科学技术与道德伦理,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同时,其矛盾也逐步显现。其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和广泛化。我们应该科学客观的看待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的关系。******同志曾指出:“在二十一世纪,科技伦理的问题将越来越突出。”这就要求我们高度重视科技伦理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科技伦理道德的研究,指导科技伦理道德持续深入地发展。

2.科技伦理是指科技创新活动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思想与行为准则,它规定了科技工作者及其共同体应恪守的价值观念、社会责任和行为规范。

【道德约束和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科技给人类带来的一切危害都不是它本身的过错,但科技方法、科技活动、科技成果以及成果的运用,明显渗透着社会文化和伦理道德的因素。科学上“能够的”并不是伦理上“应该的”。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伦理道德的发展方向对整个社会伦理道德的建立和完善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科学在本质上是进步的、是有益于全人类的,科学技术没有价值偏好,是中性的,因此科技本身与伦理无关。科学家的职责就是做好本职工作,科学家的科研精神是“为科学而科学”,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越多,对社会的贡献越大。然而,随着科学技术负面影响的逐渐显现,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科学技术绝非是中性和客观的事物,科技和伦理有着密切的关系,科学家是科技活动的主体,科学家的伦理观念影响科学技术活动的动机和目的,同时影响科学技术活动的内容和方式。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就要为它的后果承担责任,要敢于把科学研究与社会责任联系起来。

科技伦理是对科技活动的道德引导,是调节科技工作者相互之间、科技共同体与社会之间诸种关系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科技伦理不仅蕴含一般的伦理价值,而且包容科学技术真价值。如果一个科学家明明知道某项科学发现将会严重危及人类的生存,那么他就不应该把这一发现公布于众。另一方面,不论科学研究还是它的社会运用,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的,而这一舞台的导演是各国政府,因此政府必须规范科技运用,采取措施加强科技发展中的道德伦理约束极为必要。

科学家的社会责任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道德取向和道德规范,全社会必须关注科技伦理和科学家群体的社会责任问题,在面对种种新的技术成果的同时,不能忽略其自身涉及的种种现实及潜在的危险,必须正确地利用科技成果为人类造福,维护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最大限度地避免由于科技成果的使用不当而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譬如面对生命伦理问题,科学家的社会责任至少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科学家应对其科学研究本身的行为负责,即在研究中一旦意识到其结果会对人类构成威胁或伤害,应当自觉约束乃至终止研究;二是科学家应对其社会行为负责,即把已经认识或预见到的、由研究带来的各种可能后果,负责任地告知公众。

科技伦理道德建设要重视科技工作者的教育问题,在德国,各大学普遍设有科技伦理道德课。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竺认为:科学家不能成为科技动物,必须要具有社会责任感,这也是教育的责任,伦理学起码要成为学习自然科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必修课之一。另外,对于科技不端行为的防范,相关的制度和法律法规也要逐渐完善;科学研究机构应当建立伦理委员会,对研究计划进行伦理审查和监督;政府部门和科研管理机构可参照已有的法律或条例,制定针对科学研究的伦理监督和管理办法。三是在日常的科研工作中,可以采用个别谈话、写保证书、亮黄牌等做法,对科学家进行适时提醒,并使其接受科技界和社会的监督,以促进、引导和保障科学研究沿着健康规范的道路不断前进。

3.科技与伦理的关系

科学通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建立起比较成熟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伦理并不具有像科学那样的客观性、共同性。从科学的评价标准来看,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是对地心说的革命,是科学的巨大进步;但从中世纪欧洲的伦理观念来看,却违背了《圣经》的教义,不适当的伦理标准阻碍了科学的进步。伦理的这种保守性、稳定性、滞后性与科学的进取性、快速发展性形成鲜明的对照。科学促进伦理的变革,使伦理更好地适应科学和时代的需要;伦理引导科学的进步,使科学更好地为人类造福。科学界也有人担心伦理的规范和引导会不会背离“科学自由”的原则,但实践充分表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必要的适当的伦理规范非但没有背离科学自由的原则,反而促进了科学顺利健康的发展。

当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和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分析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之间的关系,我们看到两者之间既不是等同的,又不是相斥的,更不是不相干的。

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①科学知识是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而道德作为人们行为规范和准则,是对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反映。它们分属于不同的认识领域,因而社会作用不同。科学用于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而道德用于调节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但两者又是密切联系的,都是对客观实际的正确反映,统一于真善美的追求之中;②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也是辩证统一的,从根本上来说,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对于伦理道德的发展也是同样具有革命意义的推动力量,表现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决定了人类道德前进的基本趋势,促进了新的道德规范的形成,深化了人们的道德认识、更新了人们的道德观念等等。同时进步的社会伦理道德,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发挥了重要的精神动力和和文化支撑作用。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因为受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其它因素和中间环节的影响和作用,因此相互作用关系不是单向的、直线式的,而是曲折的、复杂的。

3目前科学技术发展与伦理冲突表现

(1)当代科技发展引发的伦理冲突具有深层次的影响。例如克隆技术,克隆技术的诞生将使人类能够操纵基因,打破种属的界限,人类可以改变物种的基因构成和机能,但是从伦理道德角度来看,克隆人将干预人类自然发展,改变人类亲缘关系,打破人类生育概念和传统生育模式。这些冲突比曾经生命技术带来的冲突更加严重和深刻。

(2)当代科技发展引发的伦理道德冲突涉及领域更加广泛。例如,安乐死、人工受精等研究带来的生命伦理问题;网络技术带来的网络伦理问题,利用网络的虚拟、无序、开放等特征导致的网络犯罪,网络侵犯等;核能、核武器的和平利用引发的伦理问题等等。

(3)当代科技发展引发的冲突更加直接,更加尖锐。例如,高科技应用导致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克隆技术引发的人类身份确定问题,核能的开发引发的安全以及世界和平问题,这都是直接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问题。

4协调发展科学技术与道德伦理

为缓解上述的科学技术与伦理冲突主要提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对策:

(1)强化社会伦理责任,克服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

强化社会伦理责任,包括科技工作者、政府以及社会等多方面的伦理责任。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多是受政府、企业集团和组织资助的,也就是说,科技工作者成为社会职业角色,科学已不再纯粹是为了探索自然奥秘,它成了满足社会经济、政治等需要的一种工具,更直接地为科研活动的组织者和赞助者(政府和企业)服务。科技工作者一方面以发现和发明造福人类,另一方面又无法摆脱政治和军事控制。无论从研究手段还是从研究目的来看,科学家的行为时刻处在社会各阶层的关注之下,受制于社会的普遍道德规范和标准。科技伦理和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不仅仅是个人层面的道德行为和价值观念的问题,而且事关整个社会的道德取向和价值规范,事关整个社会的发展前途。这就要求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不仅要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精神,客观公正地提交科研成果,更应该对某项即将诞生的科研成果所带来的社会后果进行充分评估,向公众说明其科技成果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公众应当享有广泛的知情权。

虽然由于科技风险的不可避免性,科学家难于对其科研成果的负面效应有完全的预见性,但科学家应尽可能考虑到其成果的应用可能造成的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负面影响。科学家还必须坚持公众利益优先的原则,以人类的幸福和世界的和平为科学研究的根本出发点,关心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2)更新观念,包括科学发展观,文化观等。

传统科技发展观既割裂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同时又割裂了科技与社会、自然紧密的互动关系,其结果必然导致传统科技发展观的狭隘性,要么相对孤立地只是从科学系统内部“为科学而科学”要么只注重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动力作用而“为经济而科技”,从而纵容了科技负效应的日益膨胀,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恶果。

为此,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创新跨越、竞争合作、持续发展”的新科技发展观。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确立以人为本的价值中轴,在此基础上探索真理。科学是一种对真理的追求活动,在其活动过程中正确处理理性与情感,功利与审美的关系。②对高科技的应用进行人本主义的规约。这样既可以克服科技双刃剑的特征,最大限度地遏制其负效应的作用,又可以从根本上消除科技对人性的挤压。

新文化观就是把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相结合的大文化观。也就是说要在现代科技发展过程中注入人文关怀,即以人为本。在科技理论中,同样蕴含着逻辑的、直觉的、价值的、审美的、道德的、信仰的因素,科技成果无法超越认识论和价值论的前提。为此,要探究有利于科技健康发展的社会总体精神,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新文化观。这种新文化观体现了科技中的人性、人道、人生等的人文指向和尺度蕴含,表达了人的情感世界,它为高科技的健康运行提供了指导。

(3)建立完善法律机制。

保持科技与道德协调发展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要进行两项立法:①立法律之“法”,即行政立法;②立道德之“法”,即自我立法。法律是强制性的规范,约束人们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道德则是非强制性的规范,也是一种立法,以人类特有的内驱力的激励,达到自我觉醒和自我约束。道德和法律,一是“自律”,二是“他律”,二者缺一不可。

法律侧重在于惩恶,而道德侧重于劝善,防患于未然。从事科技活动的专家,违规或失范的行为大多不属于法律管辖的范围,要靠本人的自省自律和公众舆论的谴责去克服、防止和净化。但我们看到,由于道德规范的非强制性,它只能解决人们在科技活动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的问题,当有人偏要反其道而行时,其规范就会显得苍白无力了。如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基因技术必然给人类带来更大的福利,但是,也必然有人以基因技术为恶:如根据基因组工程学,达到治病的目的,也可以利用此技术使人致病,更有甚者,有些国家正准备或正在研制基因武器,如果使用这种武器必然产生可怕的后果。像这类问题仅靠道德是解决不了的。道德的下限就是法律,当道德的力量不足以律己或律人时,就不得不依靠法律的威严,通过立法禁止。

总之,科技道德与科技法制都是规范和调节科技活动的手段和机制,法制是通过法律制度,以强制手段来约束人们的行为;道德则通过道德教育和舆论教育手段,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来影响和提高人们的道德觉悟,使人们遵守合乎道德的准则。显然,科技法制的强制性约束是不可缺少的,而道德的非强制性规范和教育作用,特别是它对科技工作者思想观念与行为准则产生潜移默化作用也不可替代。

15:试论人类解决全球问题的前提条件和基本途径

答:1.全球性问题是指在世界范围普遍存在,关系到全人类根本利益,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及未来命运的重大问题. 如:战争与和平、南北关系、生态失衡、环紧污染、人口爆炸、国际恐怖主义、跨国犯罪和信仰危机等,具有全球性,综合性,挑战性和急迫性。

2.解决全球性问题的三个前提条件

1: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是经济发达国家还是不发达国家,都共同存在的问题;

2:这个问题不解决,会严重妨碍全球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3:解决此问题的途径,需要世界各国协作,全人类努力才行。

基本途径

1.促进发展模式创新,促进生产,资源,人员,贸易,投资和金融等生产要素全球优化配

置,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2.促进国际利益融合,利益融合既表现在经济领域,又表现在其他领域,及表现在双边领

域,又表现在多边领域,利益融合有利于国家关系改善,增加国家间协调合作

3.促进安全内涵扩展

4.推进国际体系转型。

在全球化时代,各国面临共同的外部挑战,开放合作是应对危机、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全球发展的最突出的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解决的根本途径是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的全球治理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所以对全球治理的前景不能抱过分乐观的态度。这主要体现在:一是各民族国家在全球治理体系中极不平等的地位严重制约着全球治理目标的实现。富国与穷国、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程度和综合国力上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作用也极不相同,它们在全球治理的价值目标上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二是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冷战结束后它加紧奉行

单边主义的国际战略,对公正而有效的全球治理造成了直接的影响。三是目前已有的国际治理规制一方面还远远不尽完善,另一方面也缺乏必要的权威性。四是全球治理的三类主体都没有足够的普遍性权威,用以调节和约束各种国际性行为。五是各主权国家、全球公民社会和国际组织各有自己极不相同的利益和价值,很难在一些重大的全球性问题上达成共识。六是全球治理机制自身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如管理的不足、合理性的不足、协调性的不足、服从性的不足和民主性不足等。这些问题,是解决全球问题的重点处理对象。

全球环境问题的“公共性”决定了他们的解决需要多边的联合行动,需要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全球协调和规划,这就是“全球治理”。全球治理以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为合作的动力,它可以绕过传统的国家主权观,安全观,利益观在解决其全球环境问题上所设置的障碍,通过全球治理所体现的多元化于分散化和跨国联系网络的密集来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具体措施包括:第一、加强国际组织的作用,建立健全国际机制;第二、主权国家应采取积极措施控制包括气候变化在内的全球环境问题;第三、重视跨国公司在解决包括气候变化在内的全球环境问题中的提出技术标准、技术支持、资金支持等方面作用;第四,加强社会团体及个人等在解决包括气候变化在内的全球环境问题中的作用。

强调,我们生活在一个彻底全球化和相互联系的世界,全球共命运。达沃斯论坛作为全球利益的代表,所发挥的作用就是要不断提醒全世界的政治家和商界领袖,唯有通过开放合作,才能解决各种问题。

施瓦布说,本届达沃斯年会主题为“为持久发展注入活力”,一方面强调领导者在这个高度联系又相互依存的世界中面临外部冲击时需要“持久韧性”,即在追求重要目标的同时保有适应外部环境变化、抵抗突如其来的冲击并得以恢复的能力;另一方面,在面临迁延日久的世界经济不振,尤其表现在主要经济体经历的经济紧缩的新语境下,未来的发展需要活力,即大胆的远见和更加大胆的行动。

“单一强调韧性或活力都是不够的,在2013年,领导者需要兼具两者,”施瓦布说。

谈到与中国的合作,施瓦布说,世界经济论坛一向重视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从创立之初就邀请发展中国家参与各项活动。他说:“我相信中共新的领导集体将继续推动中国经济强劲增长,与此同时寻求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国和世界经济论坛有共同的基本准则,强调负责任的商业行为,我认为我们的合作将得到进一步增强。”

施瓦布说,未来几年全世界将在很多领域看到快速而前所未有的技术革新,例如纳米技术、低碳技术、数字网络和生物技术等。这些发展将重设世界的竞争模式,并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变化,人类要为这些既能改善生活、但也制造新问题和挑战的改变做好准备。

“在这方面,世界经济论坛希望通过明确新的系统性风险的方式促成人们做好应对风险的准备,”施瓦布说,“从更广泛范围来说,世界将会更加需要一个充满活力的合作网络,将各相关方的利益相互融合,以确保一个和平的未来。”

16.通过生物克隆技术的研究如何理解科学家的道德约束?

答:1.“克隆”原意是指幼苗或嫩枝以无性繁殖或营养繁殖的方式产生后代。从本质上说,克隆就是人工复制生命。

其典型特征是①具有相同的基因:即亲、子代遗传物质在理论上完全相同。②经克隆技术可产生大量相同的个体。

2.由于克隆技术的两个特征与遗传学、生物工程技术、生命科学,以至于伦理学、心理学、哲学等息息相关 ,尤其是21 世纪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 ,其在解决人类面临的粮食、资源、健康与疾病、生育、环保等方面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特殊作用,在农业、畜牧业、医学领域方面的应用尤为广泛:

克隆技术服务农业:克隆技术在农业育种方面的应用。自1983年克隆出世界第一种基

因移植作物—抗病毒烟草以来,人们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巨大成就。抗病毒作物的克隆成功,是克隆技术在农业领域中最鼓舞人心的业绩之一。我们知道,种类繁多的病毒是农作物的天敌,它们的入侵使农作物产量大大降低,往往给农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依靠农药防治不仅花费大量金钱,而且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克隆技术很好的解决了这样的难题。如将 BT 毒蛋白基因成功转入烟草、番茄和棉花 ,从而获得具抗虫性的作物,已投入生产。1998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达到了3 990 hm2,1995 —1998 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销售额由0.75亿美元猛增到15亿美元。到目前为止,人们主要克隆培育出了具有抗病毒、抗除草剂、抗逆境、提高蛋白质含量、延缓衰老等优良特性的作物。克隆技术的应用,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克隆技术打破种间隔离:在畜牧业方面,动物克隆对生物遗传病的治疗、优良品种的培育提供了重要途径,对物种的优化、濒临动物的种质保存、基因动物的扩群均有重要意义。如对家畜品种的改良可培育出大量优质、速生、抗病的优良品种,大大降低了畜牧业的成本,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在濒危动物保护方面,动物克隆有利于抢救濒危动物,假如某种濒危动物只剩一只动物,甚至该动物已经灭绝,只要留有组织或细胞就可通过克隆技术来挽救或再生。如中日合作的大熊猫克隆等。

克隆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具有十分诱人的前景。首先,人胚胎克隆的研究可以揭示生物体分化发育的许多奥秘,比如细胞的分化机理、干细胞的维持机理等。这些研究可以为再生医学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其次,人类克隆技术有助于克服移植手术中的免疫排斥现象。人体免疫系统可以识别“异己”成分 ,所以在细胞、组织、器官的移植过程中存在免疫排斥作用 ,移植过来部分有可能受到本体的排斥而不能成活。经过克隆技术能够产生来自于患者本身的细胞、组织、器官,和患者具有相同的免疫特征,可以为患者的免疫系统“识别”,从而不会产生排异反应,增加了移植手术的成功率。再次,人类克隆技术可为临床提供稳定的干细胞来源。到那时,将彻底治愈白血病、帕金森氏综合症、心脏病等疾病。还有,人类克隆技术的发展为攻克遗传疾病、癌症等疑难病症开辟了新的途径。遗传病是由基因所控制的,癌症也是由于基因表达的紊乱引起,这类疾病治愈的难度很大。克隆技术在确定基因功能,诊断和预防遗传疾病等方面都大有用武之地,并有可能为攻克这些难题提供帮助。

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它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引发了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的两难问题。已经在植物、动物领域运用的克隆技术,是否适应于人类,尤其是生殖性克隆,对人类的生育方式、婚姻方式等方面的影响,也对伦理道德产生了全面冲击;解决这一问题不仅需要立法,更需要完备的道德体系,要做到既尊重科学技术,又要尊重人。

克隆技术的应用

3. 克隆技术对伦理道德的影响

21世纪,克隆技术广泛应用,特别是克隆人技术可能对人的尊严和价值构成挑战。如果说,克隆技术用于动植物,会给人类带来特殊功效和益处,那么,运用于人类自身,无论是治疗性克隆还是生殖性克隆,都变得异常敏感和复杂起来,尤其是生殖性克隆, 使克隆人的出现成为了可能。诺贝尔奖获得者乔舒亚·雷德贝格博士认为,“在人类中完成这项工作绝不会有特殊困难”。与此同时,人们对人类克隆技术可能产生的伦理问题也表现出了空前的担忧。

目前,人类的道德是以人的生命的不可重复性、伦理中的乱伦等禁忌,人的知耻自律等机制建立起来的体系,如家庭道德 ,婚姻道德,职业道德 ,社会公德。道德主要依靠舆论和内心信念调控和维系,而克隆技术必将对人类道德机制的根源和调节机制产生深刻的冲击,如两性的爱情、婚姻道德 ,家庭中的血亲、仁爱 ,社会的责任义务,社会中的“恶”等。克隆技术一旦被一些科学狂人所滥用,会祸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应有限制的使用克隆技术,禁止克

隆人的研究。我们倡导的责任伦理观认为,任何科学技术的发明、创新和使用必须要对自然负责,要尊重和保护未来人类及未来世界的尊严和权利。

伦理学中有许多规范和原则 ,涉及到科技伦理、生命伦理的基本原则的有不伤害原则、平等原则和尊重自主权原则。不伤害是运用范围最广,最重要的一项原则 ,它适用于现以活着的人,也适用于没有出生的未来人。所以 ,在人类生殖技术的伦理方面,应主要遵循不伤害原则。1982 年欧洲议会的一项建议书明确提出,“通过欧洲人权公约第二条和第三条加以保护的生存权和人的尊严中包括遗传继承权,对此不得进行人工干预。”

克隆技术作为新的生殖技术,在治疗不育症或遗传疾病这种特殊情况时 ,是正当的。例如为了医治不育症 ,对于不育夫妇来说 ,过去的生殖技术只能依靠他人捐赠的精子和卵子才能生育,没有产生自己的遗传特性应用克隆技术,则可以通过克隆自己的达到生育的目的。这种基因选择不违背人的责任,它解决了当今人类生育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反对克隆人,对此采取一种宽容的态度,通过克隆人的研究和实践,提高人类的生命素质。

然而,克隆人的出现,将彻底搞乱世代的概念。克隆人技术打破了传统的生育观念和生育模式,乃至颠倒,克隆人破坏了人的尊严,使人伦关系发生模糊、混乱,进而冲击传统的家庭观以及权利和义务观,社会人伦关系也会消失。从哲学上讲,这是对人性的否定。

4.伦理道德评价

恩格斯曾指出科学技术是推动道德进步的根本力量。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来分析科技与伦理道德的辩证关系,可以认为,科技与伦理道德之间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没有必然联系。二者的发展不是完全同步的,高尚的道德和先进的思想,能够引导社会的科学文化向着有利于人类进步的道路顺利发展,而发达的科学技术基础,则有利于社会树立和实现高尚的道德,完整的健全的文明,应该是伦理道德和科技进步的统一。

科学是把双刃剑,克隆技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引起愈来愈多的忧患和思考 ,在享受和期盼当代科技给人类带来幸福和好处的同时 ,如何建立客观、科学的评价体系便显得特别重要。

在看待克隆技术的问题上我们应持理性的态度,既不能因噎废食,也不能莽撞冒进。我们不能因克隆技术可能被滥用而禁止它,要禁止的只是对它的滥用,这是社会的责任。为了正当地应用克隆技术 ,防止对它的滥用,各国应该制定一定的道德规范,颁布实施相关的法律规定,应从法律政策上做一个基本的判断,什么可以研究,什么可以有条件地研究,什么应绝对禁止研究 ,以及严格规定研究者的法律资格、研究须遵循的法律程序和法律准则,以及违反者的制裁措施。以便充分发挥其潜力,使之服务于社会,同时正确处理克隆技术引起的伦理纠纷。

因此,要从人与世界、人与自然以及技术与道德等全方位多角度重新审视和确立人类的道德基础,建立科学的道德体系;改变思维方式,给人类文明以更多的关怀 ,更美好的前程。最后,我们必须以理性的态度去对待新出现的生命伦理问题,既尊重科学技术,又要尊重人,只有理智地驾驭科学发现和成果,才能使其有效的为人类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

毫无疑问,在科学的研究和运用过程中,承担道德责任的主体是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在当今技术化的环境中,怎样把科学技术用以造福人类,怎样更好地为全人类的福祉服务,对科学家来说就是他们的道德责任。

(一)要遵守科学活动本身的伦理道德规范

默顿曾从“为科学而科学”的态度出发把科学家的共同精神气质和伦理规范归纳为普遍主义、公有主义、无私利性、有条理的怀疑主义。后来又有人增加了谦虚、理性精神、情感中立、尊重事实、不弄虚作假、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等。科学家的研究工作本身还应遵守人

道主义原则,以至动物保护原则和生态保护原则,这些原则实质就是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科技伦理义务。正是出于这种伦理道德义务,才能使爱因斯坦成为反法西斯主义的勇士,使居里夫人成为高尚的人。

科技伦理的这些规范保证了科学的自主发展和科学知识生产的正常运行。然而科学家仅从科技伦理义务出发仍是片面的,还必须有责任性(responsibility),即科学家有责任去思考、预测、评估他们所生产的科学知识的可能的社会后果。1931年爱因斯坦曾对从事科学研究的青年人说,如果你们想使你们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奋斗的主要目标,……在你们埋头于图表和方程式时,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能成为祸害。美国物理学家萨姆·施韦伯(SamScheber)同样认为,科学事业现在主要涉及新奇的创造——设计以前从来没有存在过的物体,创造概念框架去理解能从已知的基础和本体中实现的复杂性和新奇。明确地说,因为我们创造这些物体和表述,我们必须为它们承担道德责任。

(二)要对科学的社会后果进行伦理评价

如果把科学带来的福祉归功于科学家的话,那么科学家对科学的消极后果同样也应该负责,尤其是对于那些试图把科学理论应用于工业、军事等实际领域的科学家来说,不管他们的主观动机意愿如何,都应该要求他们对其科学活动的后果作慎重的考虑。尽管他们的行为或许是出于自由意志,没有受到政治的压力,但既然他们在科学应用的因果链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那么他们对科学应用的后果就负有伦理责任。科学家应当尽力防止和排除有悖于人类文明发展的科学研究,担当起科学家应赋予的社会责任,遵守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准则,不仅对自己的科学研究负责,而且对他人、对整个社会负起责任。

对科学导致的社会后果,不同的共同体(利益集团)有着不同的价值判断,从而出现不一致的判断标准。随着科学与社会关系的日益密切和复杂,科学对社会的影响日趋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科学的道德标准也越来越丰富,但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道德判断背后的价值判断。由于科学家掌握了专业科学知识,他们比其他人能更准确、全面地预见这些知识的可能应用前景,更有责任去预测评估有关科学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并对民众进行科学教育。同时,由于现代科学家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影响,他们经常参与政府和工业以及公共事业的重大决策,他们的意见会受到格外的重视和信任,因此,他们应有更多的社会责任去关心和评估科技成果将可能带来的社会效应。

(三)要遵守科学共同体的内部伦理道德规范

科学共同体是一个小社会,其内部的道德规范可以起到保障系统运作、规范个体的业内行为、惩处违规现象,从而使得科学共同体能高效、独立地运转。科学家对人类文明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而应该是道德的榜样,是同时代道德最优秀的人,是道德发展可能达到的最高典型。但是,像陈进之流的所谓的科学家、学者,恐怕就只能是科学家队伍的悲哀、科学共同体中的害群之马。因此,应当在科学共同体内创制一些较为严厉的大家都自觉遵守的行规,谁若违背了,谁将失去诸如申请课题、加入团体协会、参与评奖、在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晋升学术职位等方面的资格,严重者可予以清理门户,这样,有不良动机的人,面对高风险、高成本,可能就会三思而后行。

每个科学家都应有责任保持科学共同体的道德纯洁性,因此都要严格遵守共同体内的伦理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科学行为。当然,最重要的是要通过道德价值的内化而形成科学家的良心和道德责任感,成为个人的职业道德观念。赫胥黎曾经说过,良心是社会的看守人,负责把自然人的反社会倾向约束在社会福利所要求的限度之内。科学家的科学良心本身就是一道道德屏障,它可以限制那些利用科学技术力量进行反社会倾向的活动,使科学家能够更多地专注于为人类造福的科学研究。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考试题目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科学的三种类别。3′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 2、科学技术的三种哲学反思。3′ 对科学进行辩护-捍卫科学;对科学进行批判-质疑科学;对科学进行审度-必要的转换 3、《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和知识体系。4′ (1)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它是从整体上研究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2)科学技术观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它是从整体上概括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3)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人们对科学技术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它是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的规律性理论。 (4)科学技术社会论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哲学反思。它是关于科学技术性质、作用(正、负)及其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总观点。 4、《自然辩证法》的学科由来和学科性质。2′ (1)由来:自然辩证法的历史源远流长,其萌芽形态可以上溯到古希腊的自然哲学,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则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下半叶共同创立的。自然辩证法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历史发展及其基本成就的科学总结,特别是十九世纪中后期自然科学最新发展和最新成就的科学总结,同时也是恩格斯本人多年刻苦学习和精心研究自然科学的科学总结。有关《自然辩证法》的材料是恩格斯1873─1886年这一时期写成的。整部著作没有写完,并且在恩格斯生前没有发表过。 (2)性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5、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三种类型。3′ 系统层次观,进化历史观,持续发展观 6、系统的基本特点。4′

整体性;层次性;有序性;动态性 7、“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8、科学和技术的本质特征。2′ 科学:人对自然的理论关系、一般生产力。 技术: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直接生产力。 9、四大产业体系的分类。4′ (1)第一产业体系(农、林、牧、畜、渔); (2)第二产业体系(制造、采掘、建筑、运输); (3)第三产业体系(通信、商业、金融、医疗、饮食、公共服务); (4)第四产业体系(科学、文化、教育、咨询) 10、科学的五大解释。5′ (1)知识体系:发展着的认识 (2)认识活动:科学研究活动 (3)社会建制:科学家共同体 (4)思维方式:科学方法 (5)精神气质:科学精神 11、作为知识体系的科学的内容。4′ 科学事实、科学定律、科学假说、科学理论 12、科研选题的四个原则。4′ 需要性原则,创造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 13、获取科学事实的主要方法。2′ 科学观察方法;科学实验方法 14、科学实验的主要方法。4′ (1)纯化和简化研究对象(减法实验):与隔离有关。 (2)强化和激化研究对象(加法实验)。 (3)再现和重演自然过程(过程模拟实验,乘法实验1)。 (4)替代物理过程和数学关系(结构模拟实验,乘法实验2) 15、整理科学事实的主要方法。4′

自然辩证法试卷

一、简述题(每小题7分,共计35分) 1.请简述唯物论自然观的主要内容。 答:唯物论自然观的基本思想是:世界是由物质及其现象所构成的;人的正确思想是对物及其物质现象的反映。(4分)衡量或判断一个思想是否是真理的标准就是:这一思想是否客观准确地反映了物质及其现象的真实情况。(3分) 2.对科学命题的证实为何是不可能的? 答:因为构成科学理论的命题是无时空限制的全称命题,其外延所指称的分子对象是无穷的,(4分)人们不可能用有限的经验现象去证实一个指向无限时空和无穷分子对象的命题。(3分) 3. 请简述人类生态危机的根源及其解决办法。 答:生态危机根源于人类所持的绝对中心主义认识论及其行为模式:把人从自然界分离出来当作“改造者”,是典型的人类绝对中心主义的表现,视万物为“白云苍狗”,一切为了人的需要,彻底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平衡。人类在动物谱系中扮演了一个贪婪而无节制的物种角色。(2分)但是,另一方面,人类的思维及其行为特征又不可能不是自我指向的,故而,人类又不可能不以自我为中心,在此情形之下,我们只能通过自我反省而选择一个相对中心主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2分)解决之道是:大智若愚,人对自然作用一分自然也对人反作用一分。“克己复礼”,修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克己,指克制人类的不恰当的欲望;礼,是指自然界的秩序。寻求替代能源。共同行动。(3分) 4. 请简述技术哲学的主要思想内容。 答:对于发明者来讲,技术就是他生命力量的象征,是生命智慧的确证;技术本身就是目的,因为他在发明感受到了此在不同于历史中的彼岸,生命就是每分每秒,发明让他感受到了存在的意义与快乐。发明使他超越了历史,他达到了一个前人不曾达到的智慧高峰,他因此成为了技术史上的一座高峰。(1分)(1).首先,人是动物谱系中的一个分支。动物与自然的关系,也适合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动物与自然的关系是通过自己的身体直接与自然发生关系。人,则不同,人是通过制造工具与自然发生关系;人将自然物质转化成自己的身体部分的外部设备。(1分)(2).动物是通过自己身机能的进化来获得与其他物种的竞争关系;而人则是通过“代具”——工具系统,来获得进化的力量。技术进化,即表现为工具系统的改进、更新和代替,从青铜器、铁器刀具到枪支、原子弹等等,工具系统体现了人的智慧水平的代际提高。技术进化,实际上就是人作为动物谱系的分支系统的进化。(1分)(3).技术进化是围绕着一个由某种特定技术的具体化而产生的平衡点,即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状态。技术是由相互关联的技术事件构成的集群。技术创新具有集群特征。(1分)(4).技术具有时间性、历史性、自我理解特性和实际功利性。时间性,即是说,过去的技术并不属于此刻的我,我的发明或创新是对前辈智慧的替代力量,我是历史长河中的一座山峰,后人必须从我这里超越过去。我的技术既是历史的绵延,也是技术史的改写者,是对过去的超越,是未来的起点。自我理解特性,即我的技术即能为他人所理解和应用,改善他人的生活,为他人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我不仅享受到了作为创造者的快乐,我也享受到了作为创造者的那种交换权力(收入回报)。(1分)(5).普罗米修斯原则代表着技术为人类造福的积极因素;而厄庇墨透斯代表着技术的负面因素。法国思想家贝尔纳·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认为,厄庇墨透斯代表遗忘、造成过失、欠思考、愚蠢等;普罗米修斯代表沉思、反思、智慧。(1分)(6).人类是双重过失——遗忘和盗窃的产物.人类早期阶段是圆满的起源,然后是沉沦.人类缺乏动物的原始性生理缺陷,所以才需要技术来弥补。(1分) 5. 请简述科学共同体的作用。 答:近代科学具有群体特征,科学是由一群人围绕着共同的兴趣与领域,进行探索未知

自然辩证法考试答案

自然辩证法 1.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内容与方法 性质: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主要内容: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 研究方法: (1)科学问题的提出 (2)(2)科学事实的获取—观察与实验 (3)科学假说的形成 (4)科学理论的创立 科学思维方法—非演绎方法 ①分析与综合②归纳与概括③类比与联想④思想模型 2.近代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点 (1)直观性:从某种有形的、直观的东西去寻求自然现象多样性的统一。用猜测和想象去说明自然现象; (2)辩证性:把自然界看成一幅由种种联系和过程交织起来的画面。 3.系统自然观、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系统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1)自然界是一个系统.系统是由若干具有特定属性的组成元素经过特定联系而构成的、与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的、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的整体. (2)系统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系统的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①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整体不能脱离部分而独立存在. ②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其具体表现在: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即所谓“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整体小于部分之和(即所谓“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1)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界. 2)自然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人类的创造必须把改造自然与美化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是合乎人性的行为. 3)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相统一.人要按自然规律办事,自然才会朝着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发展否则,人类就会遭到自然的报复. 4)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主义、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相统一的生态思想揭示了生态自然观的本质. 5)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具有整体性、公平性和正义性等特点.人类是一个整体,可持续发展要求超越不同国家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并采取联合的共同行动.生态文明所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答案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 A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及其理论追随者们几代人共同来完成的理论形态。B马克思主义“对自然的看法”(自然观),是随着历史不断的发展(包括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而逐步完善的。 C首先,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思想渊源包括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是指古人从自然界本身及其相互联系和变化发展中认识自然界,它具有直观性、辩证性、思辨性的特点,是古人对自然界及本身的一种不成熟的局限性的认识。D第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16-17世纪的自然哲学家们吸收当时的自然科学成果尤其是牛顿经典力学理论,概括和总结自然界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所形成的总的观点。它具有实证性和局限性的特点。 E它们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提供了方法论前提。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上,去除糟粕,取其精华,并对自然界和人的关系进行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后,提出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理论基础和重要标志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继承了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批判地吸收了法国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德国唯心主义自然观中的合理因素,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固有缺陷,并以19世纪自然科学成果为基础,形成的关于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的总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在前人的成果之上批判继承和发展的结果,从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到16-17世纪的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再到19世纪的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 2.如何理解和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生态自然观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系统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的存在及其演化的观点,是以系统科学等为基础,对自然界系统的存在方式和演化规律的概括和总结。 系统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的存在及其演化的观点,是以系统科学等为基础,对自然界系统的存在方式和演化规律的概括和总结系统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的存在及其演化的观点,是以系统科学等为基础,对自然界系统的存在方式和演化规律的概括和总结。 生态自然观是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 第一,它们都围绕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主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它们都坚持人类与自然界、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人与生态系统的辩证统一,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各有其侧重点:系统自然观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人工自然观突出并反思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生态自然观站在人类文明的立场,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和发展。 第三,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相互关联:系统自然观通过系统思维方式,为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方法论基础;人工自然观通过突出人的主体性和实践性,为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认识论前提;生态自然观通过强调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协调性关系,为系统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指明了发展方向和目标。

2017自然辩证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1.什么是技术创新?它有哪些机制?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不同于技术发明,它主要是指技术成果在商业上的首次成功应用。技术创新包含技术成果的商业化和产业化,它是技术进步的基本形式。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是当前我国科技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焦点所在,国家创新系统是市场经济架构下企业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环境。 技术创新的机制 技术创新的机制分为两个层次:国家层次是指国家创新体系,它主要是从国家竞争力考虑;企业层次主要是指,企业在其内部和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通过创新建立相应的组织结构,并对社会经济发挥作用的机理和原理,它主要是从企业竞争力考虑。 2.怎样正确地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关系,谈谈你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的想法。 (1)人与自然的三重矛盾关系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有限性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矛盾关系;尊重自然的价值与尊重人类发展权利的矛盾关系;技术开发与自然保护的矛盾关系。 (2)人与自然的关系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与此同时,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的关系处理得不好,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 中国和世界正处在关键的十字路口。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消耗以及随之产生的废物也大幅度增长,为了取得长期的经济增长,中国必须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的环境恶化很严重,加上庞大的人口和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这些都对中国走向可持续发展形成了重大障碍。这些都导致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一)人口方面的挑战(二)资源方面的挑战(三)生态环境方面的1、自然生态环境破坏日趋严峻2、自然生态环境污染日趋严峻:(1)水污染严重2)大气污染严重(3)土地污染严重(4)固体废物问题严重(5)噪声污染(6)电磁污染(7)光污染(8)热污染 在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要改变观念,科学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发展,科学地协调、改造自然,善待自然,改变过去那种“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其次要珍惜资源,节约资源;最后要唤起公众可持续发展意识,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自然观。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但这条道路同时是十分艰难的,首先经济实力薄弱是一大障碍,其次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科学技术的支持,要达到这一点尚需长期努力,最后是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尤其是西部地区水土流失等生态恶化现象更加严重。虽然有上述不足,但我们同时要看到,只要中国政府坚持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运用科技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公众参与,再加上国际社会的有力支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增长方式转变和科技进步的支持,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是光明的 3.什么是科学精神?举例说明它的重要性。 科学精神是指从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中所显示出来的科学本身所独有的一种精神气质,以及与之相应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它是科学价值的核心。科学精神有广泛而深刻的涵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目及答案

仅供参考 版权归医学院2007级硕士研究生所有 1 自然辩证法资料 1.自然辩证法的形成与发展 1、古代自然哲学 包括:(1)原始形态的朴素自然的自然观,如:神话形态的自然观,巫术形态的自然观; (2)理性形态的自然观,如:中国古代的周易,道,元气论,阴阳五行学说,古希腊哲学。 古代的中国,印度,埃及,巴比伦和希腊等都曾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明,但是当时并没有形成独立的自然科学,人类以自然哲学的形式反映了对自然界自发的唯物主义和朴素辨证法的认识.古代自然哲学的产生,标志着人类终于开始运用自己的理论思维去探索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孕育了许多在以后科学发展中得到证实的天才预见. “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 2、欧洲中世纪的自然观 以神学和宗教为主要形式,在这段时期内,人们经历着理性与信仰的战争,人匍匐在人造的神脚下,哲学是神学的婢女,理性为信仰服务。这段时期也是理性与信仰共存的时期,也有理性的战斗,如伟大的奥卡姆剃刀认为,只有自明知识和证据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知识不依赖于权威。中世纪的自然观被宗教和神学黑暗的统治着。 3、近代自然观:包括机械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论。

到15世纪,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了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了近代自然科学振兴的伟大历史时代。1543年哥白尼的《天体运动论》,1687年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理论》以及经典力学为代表的近代自然科学,不仅摆脱了神学的束缚,也克服了古代自然哲学的缺陷,它把自然科学建立在观察试验的基础上,并把观察实验方法和逻辑方法,数学方法结合起来,使自然科学在17和18世纪获得重大的进展。在近代自然科学的基础上形成了机械论自然观,这种自然观把宇宙看成是一架巨大的机器,宇宙中的一切都是按机械决定论的原则发生因果关系,其特点就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这样一个见解”。因此,是一种形而上学和机械论的自然观。 18世纪下半叶开始,发生了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发展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科学技术进入全面发展时期。自然科学从搜集经验材料阶段开始进入对这些材料进行理论概括的阶段,它的长久打开了形而上学机械论自然观的一个个缺口,一次人类自然观的历史变革来临了。 4、现代自然观:以辩证法为形态,在继续进化之中。 19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自然科学的三大理论的发现(进化论,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深刻的揭示出自然界的辩证性质。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的总结和概括了当时自然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最新成就,批判地继承了哲学史上的宝贵遗产和人类文明史中的一切有价值的成功,特别是吸收了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在建立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过程中创立了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的创立是人类自然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和科学技术观发展历史中划时代的变革。 5. 自然辩证法的丰富发展 (1) 列宁对自然辩证法的丰富和发展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列宁总结这一时期自然科学的新成就,特别是物理学的一系列成就给哲学思想领域带来的深刻影响, 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哲学笔记》等著作中精辟的回答了这些问题,丰富和发展了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考试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科学技术哲学产生的背景和条件 二、恩格斯对自然辩证法的贡献 三、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一)研究对象: 1、自然界的一般规律——自然观 2、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观 3、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科学技术方法论 (二)主要内容: 1、自然观 2、科学技术观 3、科学技术方法论 四、学习科学技术哲学的主要方法 第二章 1.什么是科学问题?如何发现并提出科学问题? 答:科学问题指的是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的知识背景条件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需要解决而又未解决的矛盾,包括问题指向、求解目标、应答域(求解范围和方法),具有时代性和悬而未决性。 提出科学问题是科学认识的起点。发现科学问题的基本条件是:(1)时代需要;(2)科学主体具备掌握当时科学理论和科学实践的知识和能力。发现科学问题的重耍途径是:(1)

发现社会需要与科研成果不足的矛冒:(2):发现已知和未知的矛盾,(3)发观已有理论和新的实验事实的矛盾;(4)发现不同理论之间的矛盾;(5)发现同一理论体系内部的矛盾。 2.科研选题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各原则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对于各种不同类型的课题,各原则如何把握? 答:四个原则——①需要性原则:课题应面向社会需要和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需要;②创造性原则:应是前人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疑难问题,并预期能从中产生创造性的科学技术成果:③科学性原则:课题要有一定的科学理论和科学事实作为依据,显示当时的科学技术背景,使之成为在科学上可以成立和探讨的问题:④可行性原则:选择的课题应与自己的主客观条件相适应。选择课题应遵循上述原则,但由于课题的性质不同,选题的原则也各有侧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掌握:①需要性原则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实现科研的目的性,是必须普遍遵循的;②科研的本质在于创新,别人已解决的或在现实条件下,难以取得进展的,不应作为目标选择;③要遵循所依据的科学理论和科学事实,随着基础事实和背景理论的改变而对选择的课题进行调整;④不论出于哪种对可行性原则的思考,都应该在发挥自觉能动性的前提下,从现实可行的工作做起。 第三章 3.什么是科学事实?科学事实,客观事实,经验事实的联系与区别。' 答:科学事实是指通过以对经验事实进行解释、说明,使其尽可能符合客观事实的事实。(指通过观察和实验所获得的经验事实,是经过科学整理和鉴定的确定事实。它属于认识论范畴,所以它的内容是客观的,而形式是主观的,科学事实应满足如下条件:①科学事实应该是个别存在陈述;②科学事实应该可复核、可重视:③科学事实应该比较精确、系统,科学事实在认识过程中有以下作用:①科学事实是形成新概念、新理论的基础;②科学事实是对科学

自然辩证法试题答案

1.从各自所学的专业来谈为什么要学习自然辩证法,将对你的科学研究有何帮助?其意义 是什么? 一为什么要学:数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与自然辩证法有着密切联系.自然辩证法为数学 理论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而数学理论的研究和学习有利于自然辩证法的发展.作为数学教师,应掌握自然辩证法原理,并将其应用于教学.这样能使学生了解数学理论的发展规律,加深对数学知识的透彻理解,掌握数学学科的精髓,更能激起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帮助:数学发展的历史表明,数学愈向前发展,数学探索的难度就愈大,就愈需要更 加准确的计算。更加精密的实验仪器和更加高超的哲学武器。进行创造性、探索性的数学研究工作,必须借助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维。唯物辩证法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最高度的概括,但它并不能自动地解决具体的数学问题,这里关键是要真正通晓唯物辩证法,勇于实践、善于探索,解决数学中的疑难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数学研究方向的正确性。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指导数学学习,有利于帮助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解数学系统关系的整体性。这种数学整体性的修养,有利于获得哲学观点和数学知识,同时,它也是发展思维结构整体性的基础。从事数学学习、研究与应用的人们应当成为辩证唯物主义者。数学作为人民生产活动知识的结晶,在人类历史上是一种起推动作用的力量,它在本质是同宗教蒙昧和唯心主义对立而同辩证唯物主义紧密相联的。它为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提供了与日剧增的新材料,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正确数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部分。数学工作者要想取得成功,首先必须自觉地学习和运用唯物辩证法这一锐利的思想武器,坚持唯物主义的理论,排除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对数学研究的阻碍,在科学实践中捍卫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也应划清一些界限:一是把数学性质的问题同哲学性质的问题区分开来,既要强调用唯物辩证法来指导,又不要搞“代替论”;二是要正确区分社会历史观与自然观,既要看到人们由于受社会的影响而存在唯心史观,又要看到大多数人在自己的数学研究中会自觉地存在唯物主义的倾向,努力把唯物辩证法这种高度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到自己的数学研究中去,指导和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三意义:研究生的学习和本科生的学习有很大的不同。本科生更多的是学习书本上的知 识,主要是学习基本的、理论性的知识,这是为了打好基础为以后进一步的学习或是工作做准备。而研究生的学习则是把学习和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同时又反过来用实践的结果去检验书本上学到的知识。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在学习过程中让动脑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得到锻炼。作为一名研究生,除了基本的学习能力外,还必须要拥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因此,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研究生,我们要把学习和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锻炼自己具备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而自然辩证法正是系统地介绍如何进行科学研究以及如何将自然科学的一般原理应用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一般方法。通过对自然辩证法的学习,使我们不再僵化思维,呆板地学习,而是用哲学的思想指导我们的学习和实践,有效地、合理地、巧妙地把自然科学的一般原理运用在我们的学习和实践过程当中。每一门科学都有一个哲学概括,自然科学的哲学概括就是自然辩证法,数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支,其罗辑的严密性、高度的抽象性、应用的广泛性, 决定了与哲学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数学作为科学技术中的重要代表,其发展进程即体现了社会的发展进程。 2.在近代自然科学产生阶段,人类在自然观和方法论方面有什么样的局限性?为什么会造 成这种情况?

自然辩证法考试答案

自然辩证法题库 1.谈谈你对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具体设想 21世纪初是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依然沉重。基于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境与挑战,中国们必须继续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主线,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体制创新为突破口,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一是加强生态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生态道德素质。生态道德意识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精神依托和道德基础。只有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才能解决生态保护的根本问题,才能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把道德关怀引入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树立起人对于自然的道德义务感,养成良好的“生态德性”。尤其要抓好学校教育的环节,特别要重视青少年生态道德意识的培育和提高,帮助学生树立环境生态观念、环境资源观念、环境道德观念。 二是改革生产方式,做强生态产业。对现行的生产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是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现阶段发展生态产业的重点,是要建立起资源节约、环境少污染型的国民经济体系,走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的发展道路。要下决心关停并转那些能源消耗大、经济效益差、环境污染重的企业。发展生态农业,主要包括绿色农业食品和绿色食品原料,生态林业、草业、花卉业,生态渔业,观光农业,生态畜牧产品,生态农业手工业等方面。为此,要研究开发生态技术,防止土壤肥力退化,进行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实现生活用能替代和多能互补、废弃地复垦利用和陡坡地退耕还林,发展山地综合开发复合型生态经济、以庭院为主的院落生态经济,以及农村绿色产业和绿色产品,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村生态经济的发展。另外,还要重视生态旅游业和环保产业的发展。 三是实施生态工程,全面推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生态工程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中国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特点,“十五”期间,应重点解决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社会最为关心的环境问题:一要加强城乡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强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的生态处理,抓好重点流域、区域、海域的污染防治工作;二要抓好退耕还林还草和植树造林工程,特别是北京地区风沙源治理、天然林保护和沿海防护林等生态工程建设;三要防治大中城市空气污染、危险废物污染,防止生态破坏; 四要加快自然保护区、环境优美城市和生态省(市、自治区)的创建工程;五要继续推进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高全社会的计划生育意识,确保控制人口数量,确保提高人口质量;六要在鼓励使用可再生资源的同时,控制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不能超过其再生和自然增长的限度,提倡少用或不用不可再生资源,防止资源骤减,力争全面推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四是完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体系和法律体系。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道德力量的推动,也需要政府和权力机关出台必要的政策、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进行硬约束。要建立综合决策制度,用政府的权威保证生态环境免遭破坏。特别是在制定规划、计划及重大经济行为的拟议过程中,充分发挥政府综合决策的作用,把生态环境目标和经济发展目标结合起来、统筹考虑,以从源头上解决对生态的危害问题。要适时出台相关政策,用宏观调控手段引导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包括:引导生态型项目开发的扶

自然辩证法 考试题

1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谈一谈如何正确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由自然脱胎而来,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现在的自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而是到处都留下了人的意志印记的自然,即人化了的自然。“人化自然”表明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越来越密切。人与自然之间客观上形成的依存链、关联链和渗透链,必然要求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自觉地接受社会规律的支配,同样要自觉地接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促进自然与社会的稳定和同步进化,推动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

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的关系处理得不好,特别是自然对人的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自发性,这种自发性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此外,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如果人类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然规律,恰当地把握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能不断地取得改造自然的成果,增强人类对自然的适应能力,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如果在对自然界更深层次的本质联系尚未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一定层次上的某种联系尚未把握住的情况下,改造自然,其结果要么自然内部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类社会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与自然的关系被破坏,因而受自然的报复也就在所难免。 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首先必须确立大自然观。现代意义上的自然观,真正视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从整体上把握住规律,并以此作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础。 其次,必须走出“人类中心”的误区,建立人与自然全面和谐共处和协调发展的关系。科学证明人类不过是众多生物种类中的一种,人类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不是万物的尺度,

自然辨证法考试答案

1.自然辨证法的创立与发展 当代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对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 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学习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和发展,将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物质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更加全面的观察思考问题,只有加深了认识,我们才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迎接新世界的挑战。下面我将从自然辨证法的创立和发展来简要地阐明自然辩证法发展的辩证运动过程。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有其历史的来源。同自然科学的萌芽状态相适应,古代东方和西方的自然哲学是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和朴素辩证法思想的自然观,具有朴素的、直观的性质。 十六世纪以来西方近代实验自然科学建立和发展起来以后,唯物主义哲学和唯物主义自然观相应地有了重大的发展。但是,由于自然科学中首先得到充分发展和广泛应用的是力学,由于直到十八世纪自然科学总的来说还处于分门别类地搜集材料,进行研究而未发展到足以揭示自然界的历史发展和广泛联系的阶段,因而那时的自然知识处于狭隘状况,那时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带有机械的(力学的)形而上学的局限性。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中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这同自然科学的创立也是有联系的。但是,德国古典自然哲学尽管包含许多有见识的和合理的东西,却是以神秘的形式阐发的,在那里关于自然界的辩证法的思想,具有思辩的、唯心主义的性质。这种自然哲学就其形式、体系和方法而言,是同自然科学分 离并凌驾于自然科学之上的。 形而上学的自然观被打开了第一个缺口是从康德于1755年和拉普拉斯于1796年提出云学说以试图揭示天体演化的历史开始的。十九世纪以来自然科学的一系列发现:1826年维勒的尿素合成(从无机物得到有机物) ,1830年赖尔的地质演变论,1838年、1839年施旺、施莱登的细胞学说,1842年迈尔等人的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1845年汉堡她的比较自然地理学,1859年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等等,使自然界的历史发展和普遍联系被日益提示出来,整个自然科学经历着从经验到理论、从分析到统合的发展过程。能量转化、细胞学说和进化论被恩格斯称之为三大发现,这一切不断地打击着和冲破了形而上学的自然观。正如恩格斯所说:“在自然科学中,由于它本身的发展,形而上学的观点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了。”自然科学为检验辩证法提供了极其丰富的、与日俱增的材料,“并从而证明了,自然界的一切归根到底是辩证地而不是形而上学地发生的” 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同自然科学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着的。20世纪以来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极大地扩大并加深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远远超出了19世纪自然科学的眼界。纵观20世纪的自然科学,1905年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和1915年的广义相对论,更新了经典物理学关于物质、运动、空间、时间、质量、能量的概念;对各种相互作用统一的研究,对基本粒子的相互转化和更深结构层次的研究,显现了物质的深刻的统一性和深远的无限性;宇宙论的研究把演化概念推到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层次(元素和基本粒子的演化);科学的革命

自然辩证法期末考试(含答案和论述题)

1,___D____是古代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①猜测性、辩证性、逻辑性;②直观性、系统性、分析性; ③思辨性、联系性、综合性;④直观性、思辨性、猜测性。 2,构成系统具有整体性特征的原因之一是系统的要素之间存在着____B____。 ①相加性;②协同性;③无序性;④同一性 3、对于中国古代朴素的自然观说法不正确的是:D ①科学处于幼年时期,科学认识只达到事物的表面。 ②主要是对世界本原的探索和解释。 ③把整个自然界看作是运动变化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④以原子论方式解释世界。 4、对于可持续发展理解不正确的是:D ①要体现发展,就是说一个国家或地区要通过社会、经济整体实力的增强,不断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②要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即人类目前为发展所进行的种种努力,不应危及到未来一代 人的生存与发展。 ③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发展既体现未来取向的代际平等,又体现整体观念的代内平等 ④在具体操作上,可持续性发展就是要限制科学技术的发展。 5、对于演绎方法条件限定不能成立的是:D ①大前提必须包含小前提 ②如果有一个前提是否定的,结论也应该是否定的。 ③两个否定的前提不能推出结论。 ④两个否定的前提能推出结论。 6、自然界中四种基本力包括:A ①引力、强力、弱力和电磁力, ②引力、强力、弱力和摩擦力 ③引力、强力、弹力和电磁力 ④引力、弱力、电磁力和摩擦力 7、科学事实基本特征正确的是:C ①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 ②单称陈述、不具备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 ③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不受理论影响 ④全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 8、关于科学实验的认识论特点不正确的是B ①科学实验对象的受控性使得实验认识方法更富有必然性 ②科学实验对象的选取受主观影响,因此具有偶然性 ③科学实验组成的特殊性结构充分反映了科学实验的认识具有主客体互动性 ④实验类型的多样化反映了实验认识模式的多元性 9、对演绎方特点说法正确的是:B ①可靠性小、创造性小 ②可靠性大,创造性小 ③可靠性大、创造性大 ④可靠性小、创造性大 10、关于恒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①恒星的归宿与其初始质量有关,质量越大寿命越短。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及答案详解

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什么意义? 2、如何理解自然界的辩证运动? 3、试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 4、系统自然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举例说明学习系统自然观的意义? 5、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依据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6、试述现代科学的本质与特征? 7、科学研究的一般环节是什么?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对你的研究工作有什么指导意义? 8、试述技术的本质、特征与发展的动力什么? 9、试述工程、产业的本质与特征? 10、你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11、如何理解创新型国家建设? 12、根据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点并结合个人专业谈谈如何才能成为创新型人才? 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你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什么意义? 1、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一个分支,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组成部分,自然辩证法也是关于自然界辩证运动的整体认识。 2、自然辩证法强调的是对自然界总的认识而不是对细节的认识,所谓的自然界是广义的自然界,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化自然(被科学所认识的自然)、人工自然(被技术改造的自然)、社会自然(被产业产出的自然)。自然界的辩证运动包括天然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地运动、天然自然(包括人化自然)转化为人工自然的运动、人工自然向社会自然的转化运动。 3、在转化过程中对科学、技术、工程、产业有了认识即科学指把天然自然转化成人化自然的手段;技术指把天然自然(包括人化自然)转化成人工自然的手段;工程指把天然自然(包括人化自然)转化成人工自然的另一种手段;产业指把人工自然转化成社会自然的手段。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①学习自然辨证法对人的全面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拓展了分析问题的视角,让我从以前的单面思 考问题转变成有了总观全局的意识。 ②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③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态度; ④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⑤有助于研究生树立科学发展观 如何理解自然界的辩证运动? 3个 试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分为运动自然观、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 1、运动自然观的内容有以下3点: 自然界存在辩证运动,自然界指广义的自然界包括三大运动:天然自然向人化自然的转化,天然自然(包括人化自然)向人工自然的转化,人工自然向社会自然的转化。辩证运动是多维的。 自然界不仅是事物集合体也是过程集合体。要从天然自然向人化自然的转化中理解科学,从天然自然(包括人化自然)向人工自然转化中理解技术工程,从人工自然向社会自然转化中理解产业。 任何变化都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进行。共产主义建立在人工自然和天然自然统一的基础上,共产主义等于人道主义也等于自然主义。 2、系统自然观的内容: 1)自然界本身是一个系统。系统是由若干具有特定属性的组成元素经过特定联系而构成的、与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的、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的整体。系统与外界之间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 2)系统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系统的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之选择题69道

1、不属于近代机械的自然观科学背景的科学事件是: A. 哥白尼论证日心说 B.阿里斯塔克斯日心说 C. 塞尔维特发现血液小循环 D. 开普勒提出行星运动三定律 2、关于科学事实基本特征正确的是: A.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 B.单称陈述、不具备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 C.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不受理论影响 D.全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 3、关于科学实验的功能说法不正确的是:D A.可以简化和纯化自然过程,排除各种偶然的、次要的因素,使现象以简化 的纯粹的形式出现,从而容易看到事物的真正的面目。 B.可以强化研究对象,使研究对象处于某种极端的状态,从而呈现通常条件 下没有出现的某种性质或规律。 C.可以重现或模拟自然现象,加速或延缓自然过程。 D.可以作为控制自然的一种直接手段 4、对于中国古代朴素的自然观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科学处于幼年时期,科学认识只达到事物的表面。 B.主要是对世界本原的探索和解释。 C.把整个自然界看作是运动变化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D.以原子论方式解释世界。 5、关于常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不系统性 B.非批判性 C.反思性 D.历史性 6、对于可持续发展理解不正确的是: A.要体现发展,就是说一个国家或地区要通过社会、经济整体实力的增强, 不断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B.要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即人类目前为发展所进行的种种努力,不应危及 到未来一代人的生存与发展。 C.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发展既体现未来取向的代际平等,又体现整体观念的 代内平等 D.在具体操作上,可持续性发展就是要限制科学技术的发展。 7、影响观察的因素中属于主观性的是: A.客观事物的属性没有直接显露出来,人们往往只看到事物的假象, B.人的感官的局限性,使观察者在观察事物时容易产生错觉。 C.观察者的知识、经验和心理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往往在观察时产生先入之见。 D.仪器设备所造成的误差。 8、在穆勒五法中“分析结果,因果对应。果有剩余,必有隐因。”是指: A.求同法 B.差异法 C.求同差异共用法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目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课后题目 1.试评述近代机械自然观 答:近代机械论自然观认为人与自然是分离的和对立的,自然界没有价值,只有人才有价值,发展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这就为人类无限制地开发、掠夺和操纵自然提供了伦理基础;牛顿力学正确反映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规律,是机械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主要表现在: 1.惯性是物质的本质属性,物质自身没有改变状态的能力,物质要改变状态,只有依靠外力 2.哲学的全部任务看来就在于从各种运动现象来研究各种自然之力,而后用这些力去论证其他现象 3.物体的运动只能改变物体的速度与位置,而不能改变其质量; 4.存在“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 5.可以用严格的数学方程来表示机械因果性公式,人们根据它可以精确预测运的结果 6.物质微粒“可以无限的分割,而且是可以无限地把它分离开来的”。 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和特征 答:基本思想: 1、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万物的本原和基础; 2、运动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是不灭的; 3、意识和思维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即人脑的属性和机能; 4、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5、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矛盾的统一体,他们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由此推动着自然界的运动 和发展。特征:1、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2、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3、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4、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式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3.简述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主要内容并评述其理论意义与实际价值(98%会考) 答: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产生是人类在享受现代工业文明辉煌成果的同时又付出沉重代价以后,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互关系正反两方面经验和教训进行反思的结果。它的主要内容是: 1.重新审视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历史过程的思想。 2.反对简单地把生态危机的原因归结为人对自然的支配,认为生态问题主要是由对待自然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的。 3.认为只有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新型的生态社会主义,才能彻底解决生态问题。 理论意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能够帮助我国研究者对马克思理论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与把握,并且批判、辨析、挖掘、建构了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力图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生态环境及其危机问题具体结合起来,指出人类生态危机的根本出路。 现实意义:马克思自然观能够帮我们树立正确的自然生态意识,形成环保、热爱大自然的理念,从而鼓励全社会共同为生态建设做出贡献,以解决当前存在的紧迫的生态危机。同时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符合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能推动器前进的步伐。 4.了解马太效应和科技运行的社会保障 答:马太效应,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 科技运行的社会保障:科技活动在一定体制中运行,必须有充分的社会条件的保障,这些社会条件设计人力、财力、信息等资源乃至整个社会政治环境。 1、科研经费投入是科活动中社会投入的财金支持,它是科研活动的基本条件之一; 2、科技活动中最基本的要素是科技人员; 3、科技社会运行与信息资源利用和科技传播密不可分; 4、科技活动得以正常运行,除了财务投入、信息资源开发及人才培育等社会条件外,还需要社会政治环境的保障。 5.如何理解科学技术的经济功能 答:科学技术对推动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指科学技术在现代经济社会以及生产力中越来越占主导地位和起关键作用。现代意义上的生产力,是一个包含着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等在内的大系统。科学技术作为这个系统中的关键要素,与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为: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等),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系统中其他诸要素的主导和决定性作用,还表现在生产力系统中其他诸要素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科学技术。 2、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世界经济一体化,加速了世界经济全面发展,加深了各国之间的分工。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经济合作的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展。生产过程的分工和协作是在国际空间中进行的,各国的生产过程越来越相互依赖、高度融合。 6.如何理解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答: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是指科学技术对社会能做什么或能表现出什么样的作用和能力。科学技术的价值决定着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体现了科学技术的重要价值它与科学技术的价值是统一的。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包括科学技术的经济支撑功能、科学技术的民生保障功能、科学技术的精神文明功能、科学技术的政治文明功能等。 我们应充分并合理地发挥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让科学技术服务于真实,服务于人民,服务于和平。 7.构成技术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