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各科研团队情况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各科研团队情况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各科研团队情况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各科研团队情况

通信学院各科研团队情况一、饶云江团队

二、隆克平团队

三、李广军团队

四、李乐民、王晟团队

五、邱昆团队

六、彭启琮、李玉柏团队

七、胡光岷团队

八、文光俊团队

九、毛玉明团队

1、团队成员

十、蔡竟业团队

十一、李晓峰团队

十二、陈福深团队

十三、涂晓东、谢军团队

十四、邵振海团队

十五、李兴明团队

十六、周东团队

电子科技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5级通信工程大类-简版

通信工程大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 专业名称:通信工程专业 专业名称:网络工程专业 专业名称:物联网工程专业 二、学制与学位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三、培养目标 通信工程大类专业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扎实的通信、网络、信息感知与处理基础理论,宽厚系统的工程专业知识,以及良好的国际视野。同时,将各层次学生活动、科技活动、创新计划和课程体系融合,形成训练体系,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与工程应用技能,具有团队合作、自主学习、独立探索和创新能力。 1、通信工程专业 本专业旨在培养现代通信技术的高级工程师与优秀专业人才,胜任未来工程职业工作或研究生继续深造提高。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精神、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在通信工程与电子信息领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工程素质。 本专业毕业生能够从事通信设备和网络系统以及相关模拟与数字电路、软件与硬件等方面的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科学研究、管理和教育等工作,能持续学习与发展,并积极服务国家与社会。具体分为4个方面: ●具备通信工程与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工程基础知识、以及相关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知 识,掌握某专业方向的专门知识与技能; ●在本领域适当的工程应用中,能运用专业知识与工程技能发现与研究问题,设计合理 的解决方案; ●在通信工程与相关领域的职业工作或研究生学习中具有较强的专业优势,能有效进行 科技交流与合作,胜任团队的领导或成员角色; ●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与人文素质,有能力持续学习与发展,能积极服务国家与社会。 2、网络工程专业 本专业旨在培养现代网络技术的高级工程师与优秀专业人才,胜任未来工程职业工作或研究生继续深造提高。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精神、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在网络工程与电子信息领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工程素质。 本专业毕业生能够从事网络设备和互联网技术以及相关数据通信、协议与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技术开发、网络建设、运维与管理、性能评估、科学研究和教育等工作,能持续学习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原理期末考题a卷及答案资料讲解

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通信原理期末考题A卷及答案

电子科技大学2013-2014学年第 1 学期期 末 考试 A 卷 课程名称: 通信原理 考试形式: 一页纸开卷 考试日期: 20 14 年 1 月 11 日 考试时长:_120__分钟 课程成绩构成:平时 10 %, 期中 10 %, 实验 10 %, 期末 70 % 本试卷试题由_____部分构成,共_____页。 一、某信源的符号集由A 、B 、C 和D 组成,这4个符号是相互独立的。每秒钟内A 、B 、C 、D 出现的次数分别为500、 125、125、250,求信源的符号速率和信息速率。(共10分) 解:信源的符号速率为()5001251252501000/s R symbol s =+++= (4分) 每个符号出现的概率为()()()()1111,,,2884P A P B P C P D = === (2分) 信源熵2111113 ()log 13321/28844M i i i H X P P bit symbol ==-=?+?+?++?=∑ (2分) 信源的信息速率为7 ()10001750/4b s R R H X bit s ==?= (2分) 二、对模拟信号()2cos(2000)4cos(4000)m t t t ππ=+进行线性PCM 传输,量化器设计范围为[-10,10],PCM 码字字长为16 位。求:(共10分) 1.无失真恢复()m t 允许的最大采样时间间隔是多少?(5分) 2.量化信噪比是多少?(5分) 解: 1.()m t 的带宽2000B Hz = ,最小采样频率min 24000s f B Hz == 最大采样时间间隔是max min 1/0.00025s s T f s == (5分) 2.()m t 的功率416 1022m P =+= (2分) 均匀量化信噪比 22106.02 4.7710log 6.02 4.7710log 106.0216 4.7710(12)91.09q S n D n N dB ??=++=++ ? ??=?++-= (3分) 三、 已知某模拟基带信号m (t )的带宽为5kHz ,发送端发送功率为P t ,接收功率比发送功率低50dB 。信道中加性高斯白噪声 的单边功率谱密度为N 0 =10-10W/Hz ,如果要求系统输出信噪比不低于30dB 。试求:(共10分)

科研团队建设方案

科研团队建设方案 如果建设一个科研团队的话应该怎么筹备呢?以下是本人收集的相关资料,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科研团队建设方案一“科研立校、科研兴校、科研强校”是我们一直都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为进一步深化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开展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我校教科研水平,打造一支优秀的教科研团队,助推教师专业成长,促学校发展,今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方案。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大力提升我校教科研水平为目标,树立“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学,以教学促质量”的教育科研理念,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科研课题研究为载体,以常规教学研究为基础,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科研导向,组建学校教科研团队,发挥科研团队的辐射、指导作用,以点带面,努力提升团队教科研水准,力争使学校教师“全员、全过程”扎实开展教科研活动,从而提高学校教科研工作的整体水平,真正让教科研成为提升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的助推器。 通过系统培训、自主学习、互动实践、课题研究等多种方式实现下列目标: 1、培养一批研究型教师,使其成为学校教科研的积极参与者、活动者,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2、打造一支乐于奉献,勇于创新,善于合作的科研团

队,使其成为我校能够依靠的教育科研基本力量。 3、充分发挥科研团队的辐射和引领作用,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全程参与,使学校教科研工作在不同的研究领域、不同的研究层次得到均衡,持久的发展。 4.确定相对稳定的学校主攻研究方向,制定相关的工作职责及管理制度,使科研团队成员在制度的管理下,在权益的保障下,循序渐进履行职责,凝聚团队合作力量,打造具有“创新意识、时代特色、学校本色”的学校科研文化。 1、组建科研团队 学校科研团队成员在个人申请,教科室审核,学校领导小组商议,经校务公开栏公示后,即为资格的获得。 2、确定研究方向 参考学校历年来的课题研究内容,结合近期学校教育教学发展实际情况,暂将研究方向确定为以下三大类:有关学校新办学思路方向的研究。 原有的有特色课题继续深化研究。 体现教师个人特色的课题研究。 3、明确相关职责 团队职责: 教科研团队要认真制定活动计划,做到定人员、定地点、定时间、定内容,学年末要认真总结。 教科研团队每月至少活动一次,活动内容要遵循理论学

电子科技大学电工学院导师介绍微波工程系

——微波工程系(科研团队一)团队名称电磁辐射与散射 研究领域/方向 天线理论与技术、非均匀介质中的场与波、计算电磁学电磁散射与逆散射、瞬态电磁理论及应用、宽带电磁探测 负责人聂在平 团队成员 正高 聂在平、潘锦、杨峰、杨仕文、胡俊 赵延文、夏明耀、赵志钦 副高阙肖峰、屈世伟、宗显政、孙向阳、杨德强、欧阳骏中级及以下雷霖、刘贤峰、孟敏、管国云、杨鹏、何十全、颜溯团队名称电磁学与应用团队 研究领域/方向 计算电磁学、天线与传播 电磁材料、生物电磁学、纳米电磁学 负责人李乐伟 团队成员 正高李乐伟、康凯 副高唐红艳、陈涌频、班永灵中级及以下李金艳 团队名称微波毫米波集成电路与系统 研究领域/方向 微波毫米波多芯片组件(MCM) 微波毫米波单片集成电路(MMIC)微波毫米波混合集成电路与系统(HMIC) 宽禁带半导体器件与电路(WSBD&C)和太赫兹技术 负责人徐锐敏 团队成员 正高徐锐敏、张勇、延波、冯林 副高谢小强、王志刚、国云川、谢俊 中级及以下孔斌、胡江、詹铭周、夏雷、王磊、徐跃杭、杨涛团队名称毫米波技术与系统应用 研究领域/方向 微波毫米波理论与技术 微波毫米波器件/电路与系统、固态THz电路与系统 负责人樊勇 团队成员 正高樊勇、张永鸿 副高何宗锐、宋开军、林先其、敬守钊、程钰间中级及以下陈其科、赵明华、张波

——微波工程系(科研团队二)团队名称微波技术与天线 研究领域/方向 微波设备、天线系统 电子系统工程、微波测量、微波器部件 负责人韩周安 团队成员 正高唐璞、王建 副高韩周安、陈波、冯梅 中级及以下庞晓凤、方宙奇、何子远、骆无穷、杨红团队名称毫米波电路与系统 研究领域/方向微波毫米波电路与系统、微波理论与技术、计算电磁学负责人唐小宏 团队成员 正高唐小宏 副高王玲、肖飞中级及以下吴涛 团队名称电磁兼容技术研究 研究领域/方向电磁兼容技术负责人胡皓全 团队成员 正高胡皓全 副高杨显清、王志敏、王园中级及以下包永芳 团队名称微波测试 研究领域/方向微波材料测试及系统、微波器件测试及系统负责人李恩 团队成员 正高李恩 副高郭高凤、陶冰洁中级及以下高源慈、郑虎 注:1、以上导师名单均以科研团队的形式介绍 2、以上导师的具体研究方向可咨询导师本人或在学院网站、研招网查询。

电子科技大学各专业介绍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1.通信工程专业 专业介绍: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通信系统及通信网理论基础、利用现代电子技术,研究各种信息传输、存储、交换、处理、监测与显示等技术和系统,研究近代通信技术、通信系统、通信网络与各种媒体处理的人才。本专业方向口径宽、适应性强、服务面广。毕业生具有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够从事通信领域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分析和运行管理等工作。 主修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数字逻辑设计与应用、信号与系统、模拟电路基础、微机原理及应用、通信原理、程控交换原理、计算机通信网、宽带通信网、卫星通信、移动通信、无线网络技术、接入网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数字信号处理(DSP 技术)、ASIC 技术、EDA 技术等。 2.网络工程专业 专业介绍: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现代网络工程理论与现代通信理论基础、计算机应用能力强,研究网络规划工程设计、运行管理和性能分析及网络维护的人才。本专业方向口径宽,适应性强、服2.务面广。毕业生具有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够从事网络的规划和组网规划、网络工程设计和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安全防护和性能分析等网络工程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应用以及管理和教育工作。 主修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数字逻辑设计与应用、信号与系统、模拟电路基础、微机原理及应用、通信原理、程控交换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数字信号处理(DSP

技术)、TCP/IP 协议、软件技术基础宽带通信网、网络互联与路由技术、网络设备原理与技术、网络系统工程、网络规划与网络管理等。 3.物联网。。。资料暂缺 电子工程学院 1.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专业介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我校最早设立的宽口径电子系统专业,是各发达国家中的热门专业之一,是四川省品牌专业。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结构合理、基础扎实、勇于创新、个性突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的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内高级技术人才。 有以下四个各具特色的培养方向: 电子工程方向:培养学生掌握电子电路、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工程技术,掌握信息获取与处理的基本理论及应用的一般方法,具备设计、开发、应用、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能力。 信息工程方向:培养学生掌握电子电路、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工程技术,掌握信息系统中图像和语音信息的采集、存贮、处理、控制、识别等技术。 遥测遥控方向:培养学生掌握电子电路、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工程技术,掌握目标探测与识别技术、制导与控制控制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测控系统的分析与综合、工程设计与计算、检测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集成电路方向:要求学生掌握电子电路、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工程技术,掌握

移动通信教案

《移动通信》教案 授课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授课人:尹立强 授课对象:信工041-2 授课时间: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

1、本课程教学目的: “移动通信”是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该课程较详细地介绍了移动通信的原理和实际应用系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和了解移动通信的基本理论,以及移动通信的发展、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移动通信的信道、移动通信系统的调制和组网技术、移动通信中的多址接入、移动通信网以及GSM 系统、CDMA系统和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等。 2、本课程教学要求: 1.掌握移动通信的概念、特点;了解移动通信组网理论的基本内容;理解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了解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差别;了解移动通信的应用系统。 2.理解关于蜂窝的概念;了解频率复用的概念以及频率复用的模型;理解信道分配策略以及切换策略;理解干扰与系统容量之间的关系,了解如何在实际系统中用功率控制减少干扰以提高系统容量;了解各种提高系统容量的方法。 3.了解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移动通信中的快衰落与慢衰落;掌握无线信道中信号的多径衰落和多普勒频移,掌握多径传播与快衰落、阴影衰落、时延扩展与相关带宽以及信道的衰落特征;掌握分集技术的基本概念;掌握分集信号的合并技术。

4.掌握多址接入的基本概念和多址接入方式,掌握FDMA技术的原理及系统的特点,了解FDMA系统中的干扰问题,掌握TDMA技术的原理及系统的特点,熟悉TDMA的帧结构,了解TDMA系统的同步与定时,掌握CDMA技术的原理及系统的特点,了解空分多址(SDMA)技术的原理;掌握系统容量的定义,熟悉FDMA、TDMA、CDMA系统容量的分析与比较。 5.掌握FDMA模拟蜂窝网,TDMA数字蜂窝网,CDMA移动通信系统。 3、使用的教材: 郭梯云编,《移动通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目: 啜钢王文博常永宇等编,《移动通信原理与应用》,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赵长奎编,《GSM数字移动通信应用系统》,国防工业出版社, 顾肇基译,《GSM网络与GPRS》,电子工业出版社,

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方案

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方案 科研创新是指在立项、论证、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数据处理、现象分析、设备组合、项目理解及抽象等一系列科研活动中所表现出与前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方案,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科研立校、科研兴校、科研强校”是我们一直都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为进一步深化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开展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我校教科研水平,打造一支优秀的教科研团队,助推教师专业成长,促学校发展,今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方案。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大力提升我校教科研水平为目标,树立“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学,以教学促质量”的教育科研理念,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科研课题研究为载体,以常规教学研究为基础,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科研导向,组建学校教科研团队,发挥科研团队的辐射、指导作用,以点带面,努力提升团队教科研水准,力争使学校教师“全员、全过程”扎实开展教科研活动,从而提高学校教科研工作的整体水平,真正让教科研成为提升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的助推器。 通过系统培训、自主学习、互动实践、课题研究等多种方式实现下列目标:

1、培养一批研究型教师,使其成为学校教科研的积极参与者、活动者,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2、打造一支乐于奉献,勇于创新,善于合作的科研团队,使其成为我校能够依靠的教育科研基本力量。 3、充分发挥科研团队的辐射和引领作用,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全程参与,使学校教科研工作在不同的研究领域、不同的研究层次得到均衡,持久的发展。 4.确定相对稳定的学校主攻研究方向,制定相关的工作职责及管理制度,使科研团队成员在制度的管理下,在权益的保障下,循序渐进履行职责,凝聚团队合作力量,打造具有“创新意识、时代特色、学校本色”的学校科研文化。 1、组建科研团队 学校科研团队成员在个人申请,教科室审核,学校领导小组商议,经校务公开栏公示后,即为资格的获得。 附(一):基本条件: 具有教育科研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具有一定的理论修养和文字表达能力; 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的学校教学骨干; 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具有参加课题研究的经历,或论文获市一等奖以上。 附(二):申报表 2、确定研究方向

电子科大-电子工程学院-微波工程系导师信息

电子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 ——微波工程系(科研团队)团队名称电磁辐射与散射 研究领域/方向 天线理论与技术、非均匀介质中的场与波、计算电磁学电磁散射与逆散射、瞬态电磁理论及应用、宽带电磁探测 负责人聂在平 团队成员 正高 聂在平、潘锦、杨峰、杨仕文 赵志钦、胡俊、赵延文、夏明耀副高阙肖峰,屈世伟 中级及以下 杨德强、雷霖、刘贤峰、孟敏、宗显政 管国云、孙向阳、欧阳骏、杨鹏 团队名称电磁学与应用团队 研究领域/方向 计算电磁学、天线与传播 电磁材料、生物电磁学、纳米电磁学 负责人李乐伟 团队成员 正高李乐伟、康凯 副高唐红艳、班永灵 中级及以下李金艳 团队名称微波毫米波集成电路与系统 研究领域/方向 微波毫米波多芯片组件(MCM)、微波毫米波单片集成电路(MMIC)、微波毫米波混合集成电路与系统(HMIC)、宽禁带半导体器件与电路(WSBD&C)和太赫兹技术 负责人徐锐敏 团队成员 正高徐锐敏、延波 副高张勇、谢小强、国云川 中级及以下 孔斌、胡江、王志刚、詹铭周 夏雷、王磊、徐跃杭、冉速中团队名称毫米波技术与系统应用 研究领域/方向 微波毫米波理论与技术 微波毫米波器件/电路与系统、固态THz电路与系统 负责人樊勇 团队成员 正高樊勇、张永鸿 副高何宗锐、宋开军、林先其、敬守钊中级及以下陈其科、赵明华、张波、程钰间

团队名称微波技术与天线 研究领域/方向 微波设备、天线系统 电子系统工程、微波测量、微波器部件 负责人韩周安、唐璞 团队成员 正高唐璞,王建 副高唐璞,杨红,冯梅 中级及以下庞晓凤,方宙奇,陈波,何子远,骆无穷团队名称微波毫米波测试技术 研究领域/方向微波材料测试及系统、微波器件测试及系统负责人张其劭、李恩 团队成员 正高张其劭、李恩 副高崔红玲、郭高凤 中级及以下王玉兰、高源慈、陶冰洁、陈骏莲团队名称毫米波电路与系统 研究领域/方向微波毫米波电路与系统、微波理论与技术、计算电磁学负责人唐小宏 团队成员 正高唐小宏 副高王玲、肖飞中级及以下吴涛 团队名称电磁兼容技术 研究领域/方向电磁兼容技术负责人胡皓全 团队成员 正高胡皓全 副高杨显清、王园中级及以下包永芳、王志敏 注:1、以上导师名单均以科研团队的形式介绍 2、以上导师的具体研究方向可咨询导师本人或在学院网站、研招网查询。 电子工程学院学生科

电子科技大学_通信原理答案_CH5

习题 1. 已知某2ASK 系统的码元速率为1000波特,所用载波信号为()6 cos 410A t π?。 (1) 假定比特序列为{0110010},试画出相应的2ASK 信号波形示意图; (2) 求2ASK 信号第一零点带宽。 解:由1000b s R R bps ==,6 210c f Hz =?, 6 2 102000 1000 b c c b T f T R ?=== (1)一个码元周期内有2000个正弦周 期: 1 1 1 {} n a () 2ASK s t 0 (2)022000b B R Hz ==

2. (mooc) 某2ASK 系统的速率为 2b R =Mbps ,接收机输入信号的振幅40μV A =,AWGN 信道的单边功率谱密 度为18 0510N -=?W/Hz ,试求传输信号的带宽与系统的接收误码率。 解:传输信号的带宽24T b B R MHz ==, 平均码元能量:24 b b A T E =。 ()()22 2 10010 2cos 21cos 422 ,0,2 b b T T b b c c b b b b A T A E A f t dt f t dt E E E E ππ==+=+== ??()2 62 2 618000401040444210510 b b b E A T A N N R N --?====???? 系统的接收误码率: (1) 若是非相干解调,非相干解调 误码率公式,

222 2 00222BPF n b A A A R N B N σ===γ //2 4092( 5.11221 5.11.0306102 ) b E N e P e e e - ---=≈==?γ4表 (2) 若是相干解调:由相干解调误 码率公式得(最佳), 100 1.269810 40b e E P Q Q N -??===? ? ? ? ? 也是MF 接收机的结果。 3. 某2FSK 发送“1”码时,信号为()()111sin s t A t ωθ=+,0s t T ≤≤;发送“0”码时,信号为()()000sin s t A t ωθ=+,

2012年电子科技大学电工导师分组情况(绝密)

电子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 ——电子工程系(科研团队)团队名称雷达探测与成像技术 研究领域/方向SAR/ISAR成像、毫米波无源成像空间探测、导航定位、对地观测 负责人杨建宇 团队成员 正高 杨建宇、杨晓波、皮亦鸣、王建国、 张晓玲、孔令讲、熊金涛副高曹宗杰、范录宏、李良超、师君、黄钰林中级及以下刘喆、闵锐、李晋 团队名称相控阵与自适应处理 研究领域/方向MIMO雷达、阵列信号处理负责人何子述 团队成员 正高何子述、韩春林 副高胡进峰、李会勇、李朝海、夏威、程婷、何茜中级及以下李军、严济鸿 团队名称雷达系统与数字化技术 研究领域/方向 高速实时信号处理、毫米波系统 复杂信号产生与处理技术、雷达系统等 负责人汪学刚 团队成员 正高汪学刚、贺知明、陈祝明、吕幼新 副高江朝抒、于雪莲、姒强、周云、王洪 中级及以下王洪、钱璐、邹林、崔明雷、张忠敏、段锐团队名称雷达与定位 研究领域/方向 雷达成像、目标识别、系统仿真 基于FPGA数字系统设计、稀疏信号处理、目标定位 负责人沈晓峰 团队成员 正高杨万麟、万群 副高沈晓峰、窦衡、周代英、梁菁、黄际彦、郭贤生、张瑛中级及以下冯健、廖阔、况凌、陈章鑫、殷吉昊、邬震宇 注:1、以上导师名单均以科研团队的形式介绍 2、以上导师的具体研究方向可咨询导师本人或在学院网站、研招网查询。 电子工程学院学生科 2012-4-24 电子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

——集成电路系(科研团队)团队名称射频无线通信技术 研究领域/方向 射频无线通信技术及系统 射频与微波集成电路、微波测试技术与系统 负责人鲍景富、唐宗熙 团队成员 正高鲍景富、唐宗熙 副高宋亚梅 中级及以下尹世荣、张彪、吴韵秋团队名称集成前端 研究领域/方向微波毫米波电路与系统负责人杨涛 团队成员 正高杨涛 副高杨自强 中级及以下刘宇 团队名称非线性与复杂系统研究中心 研究领域/方向非线性系统的智能控制、计算神经科学、物联网负责人张洪斌 团队 成员 副高张洪斌、张红雨、王刚团队名称电子信息系统 研究领域/方向遥测遥控系统、功率电子系统、雷达系统 图像处理、量子物理 负责人钟洪声 团队成员 正高钟洪声 副高唐广 中级及以下李廷军、王宏、陈会、吴义华、王明珍、汪玲团队名称数字射频混合集成电路 研究领域/方向 射频无线通信技术及系统 射频与微波集成电路、微波测试技术与系统 负责人何松柏 团队成员 正高何松柏 副高张徐亮、陈客松 中级及以下张雅丽、游飞、万里冰 注:1、以上导师名单均以科研团队的形式介绍 2、以上导师的具体研究方向可咨询导师本人或在学院网站、研招网查询。

2012电子科技大学移动通信期末(题+答案)

移动通信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题 1 、移动通信 是指通信双方中,至少有一方在移动之中,进行信息传输和交换,包括移动体和移动体之间的通信。 2 、信道编码 对要在信道中传送的数字信号进行的纠、检错编码。 3 、越区切换 是指将一个正在进行中的呼叫和通信从一个信道、小区过渡至另一个信道、小区,并且保证通信不产生中断的一项技术。 4 、阴影衰落 移动通信中,由障碍物阻挡造成的阴影效应,接受信号强度下降,但该场强中值随地理改变缓慢变化,称阴影衰落。 5 、双工通信 指通信双方的收发信机均同时工作。同时工作,即任一方在发话的同时,也能收到对方同时工作时无需“按-讲”开关,和市内电话类似。 二、填空题 1、移动通信系统按传递信号的不同,可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2、为了解决蜂窝移动通信网中有限频率资源和不断增长的用户要求矛盾,采取了小区分裂和 频率复用两种技术。 3、移动通信按多址方式不同可分为频分多址、时分多址和码分多址。 4、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有单工通信、双工通信和半双工通信。 5、移动通信的噪声主要有内部噪声和外部噪声,外部噪声主要有自然噪声和人为噪 声。 6、无线电波由于传输路径不同,可分为直射波、反射波、折射波、散射波和绕射波。 7、无线电波从发射到接收之间,收、发信号会受到衰落和延时的干扰,一般将这种干扰称为多径 效应。

8、移动通信中的分集接收方式有宏分集和微分集。微分集又分为空间分集、频率分 集、时间分集。 9、移动通信在其发展的进程中,容量范围基本上形成了以欧洲、北美和日本三大实业 集团。 10、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终端主要指车载台、手机和对讲机,这三种终端的主要区别是功 率大小不一样、无线结构不一样。 11、无线电通信电波在系统传输中,接收端的信号会受到衰落和时延的干扰。 12、移动通信系统中为了使用户通信连续有效,则网络系统应具备越区切换、漫游功能和 位置管理三种基本功能。 13、移动通信中的干扰有邻道干扰、同频干扰、互调干扰、多址干扰等。 14、移动通信按服务范围和对象可分为专用移动网和公用移动网。 15、移动通信系统逐步向着数字化、智能化、宽带化、全球化和个人通信的方向发展。 三、判断题 (对划“√”,错划“╳”) 1、在同一MSC,不同BSC下的切换,系统不需要参和切换过程。(×) 2、使用射频跳频的基站系统,只有在频点大于3个以上时,才有明显效果。(√) 3、跳频可以改善瑞利衰落。(√) 4、移动通信网的信道有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两大类。(√) 5、空间分集只能用于基站。(×) 6、扩频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强。(√) 7、IS-95 CDMA是属于第三代通信系统的。(×) 8、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相邻小区不允许使用相同频率,否则会产生同频干扰。(×) 9、TDD称为时分双工,收发信号在时间上分开互不干扰,广泛地用于GSM系统。(√) 10、多径效应造成的衰落会随移动台运动速度的加快而加快。(√) 11、3G本身是移动通信网,随着商用化进程的推进,其覆盖范围将遍及几乎所有角落,这样用户的 监控点可以部署在任意位置,不受地域限制。(√) 12、SCH(同步信道)的作用有帧同步和时隙同步。(√)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原理课程期末考题2009期末通信原理A卷及解答

………密………封………线………以………内………答………题………无………效…… 电子科技大学二零 零九 至二零一零 学年第 1 学期期 末 考试 通信原理 课程考试题 A 卷 ( 120 分钟) 考试形式: 一页纸开卷 考试日期 2010 年 1 月 12 日 课程成绩构成:平时 15分 分, 期中 10 分, 实验 5 分, 期末 70 分 一、 填空题(共20分,共 20空,每空1分) 1、在线性PCM 系统中,编码位数每增加1比特,量化信噪比提高 6dB 。 2、PCM 编码过程包括___抽样_____、____量化_____和____编码____三个步骤。 3、对于MSK 信号,其调制指数h 为 0.5 ,其相位在一个码元周期内的变化量为 2π ± ,在码元的分界点 上其相位变化特点是 相位连续 的。 4、对于QPSK 信号,其每个符号所传输的比特数是为 2比特 。 5、对于给定的数字通信系统,信道噪声功率谱密度越大,则系统误码率越 大 ,眼图张开度越 小 。 6、0、1等概的双极性二进制NRZ 信号,若接收机抽样判决器输入端的信号峰值为10v ,则该判决器的最佳判决门限为 0 。 7、同等情况下,8PAM 信号比2PAM 抗干扰能力 差 ,8PAM 信号比2PAM 传输效率 高 。 8、在2ASK 、2PSK 、2FSK 三种信号中,有离散载波分量的是 2ASK 、2FSK 。 9、设数据速率是 1000bps ,二进制单极性 RZ 信号、双极性 NRZ 信号、2DPSK 信号及QPSK 信号 的第一零点带宽分别为 2000Hz , 1000Hz , 2000Hz , 1000Hz 。 10、 信道复用的三种基本方法是 频分复用, 时分 复用和码分复用。 二、 对于A 律PCM 系统,求(10分) 1、 当输入信号归一化抽样值为0.56-时的输出二进制码组;) 2、 将30路话音信号按时分复用的方式复合成一个数据序列,求该数据序列的比特率。 (提示:A 律13折线主要参数见下表)

xxxx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方案

xxxx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科研水平,紧密围绕国家和辽宁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确定的重点发展领域、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以及学校重点发展的学科方向和研究领域,实现科技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学校决定实施新一轮科研创新团队(以下简称团队)建设。根据国家、辽宁省、大连市有关科技政策,参照《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教技[2013]3号)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学科建设以及人才队伍现状等实际情况,制订本方案。 一、建设目标 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术队伍,营造学术氛围,培养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学术领军人才和科研骨干,保持学科研究方向和学术队伍可持续发展;挖掘潜力,整合资源,提高团队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促进多学科交叉与融合,培育新的学科和科技增长点;打造科技平台,推进博士点、硕士点学科建设,不断提高学校的科技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建设周期 团队建设周期:三年(2014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 三、组建条件 1.团队负责人应具备高级职称(副高级职称人员作为团队负责人需具有博士学位),且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团队管理能力,已形成较明确的研究方向,团队考核成员需在组建团队前三年内的年度科研量化考核合格。 2.团队应是在长期合作基础上形成的研究集体(团队考核人数为

最少3人),团队成员的职称结构合理,各成员应有相对集中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 3.团队成员的年龄结构合理,团队成员平均年龄不超过45周岁。其中,团队负责人年龄一般不超过58周岁(男)或53周岁(女),二级教授不受此年龄限制,40周岁以下中青年教师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 4.团队原则上以博士点学科、硕士点学科、现有科技创新平台(包括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研究所、基地等)为依托。 5.团队分为理工类团队、人文社科类团队(含管理类团队、艺术类专业基础团队)和艺术类团队。各类团队的经费条件为:理工类团队近三年实际到位经费人均10万元(含)以上;人文社科类团队(含管理类团队、艺术类专业基础团队)近三年实际到位经费人均5万元(含)以上,其中外语、思政、体育类团队人均3万元(含)以上;艺术类团队近三年实际到位经费人均5万元(含)以上。 四、申报和审批程序 1.学校原则上每三年组织一次团队的申报工作。由拟组建团队负责人向所在学院递交《团队组建申请书》,学院审核并择优推荐上报,每人只能加入一个团队。 2.科学技术处(产业办)进行资格初审,符合申报基本条件的,由校学术委员会(根据需要邀请校外专家)评审,并经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后进行公示。公示如无异议,公布获批组建团队名单,并签订团队建设任务书。 3.我校首轮科研创新团队考核合格的负责人可自动入围组建第二

电子科大光电学院导师

导师姓名:吴志明 出生年月:1964年01月 特称: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职称:教授 学位:博士 属性:专职 学术经历: 1983年本科毕业于四川大学物理系。 1988年硕士毕业于四川大学物理系固体物理专业。 1993年博士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固体电子学系电子材料与元器件专业。 2008美国华盛顿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1993年以来在电子科技大学任教至今。2001年晋升为教授,2003年评为博士生导师。 个人简介: 近年来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红外与传感技术,光电材料与器件、敏感材料与传感器、电子薄膜与集成技术等,负责和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部、省重点科研项目10余项,已通过部、省级鉴定(或验收)10项。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国家“863计划”网评专家。近年来在其相关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主要有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四等奖1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成都市科技进步奖2项。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被SCI,EI检索70余篇次。 博士招生专业硕士招生专业 080300光学工程080300光学工程 02方向:激光与光电工程03方向:红外与传感技术09方向:光电能源技术10方向:传感网技术02方向:激光与光电工程03方向:红外与传感技术09方向:光电能源技术10方向:传感网技术 080903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 05方向:SOC/SIP系统芯片技术07方向: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01方向: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06方向:纳米电子材料 07方向:敏感与智能材料 导师代码:11269 导师姓名:李世彬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原理期末考试试卷a-1-答案

电子科技大学2014-2015学年第 1 学期期末考试A卷 课程名称:通信原理考试形式:一页纸开卷考试日期:2015年1月10日考试时长:120分钟课程成绩构成:平时10 %,期中10 %,实验10 %,期末70 % 本试卷试题由七部分构成,共 5 页。 一、选择题(共30分,共10题,每题3 分) 1、通信系统中按照不同频率段划分信道的系统称之为( a )。 (a)FDM系统(b)TDM系统(c)CDM系统(d)TDD系统 2、系统误码率是数字通信系统的( b )指标。 (a)有效性(b)可靠性(c)适用性(d)可实现性 3、模拟信号下限频率为1000 Hz,上限频率为3000 Hz,则该信号无频谱重叠的最低采样频率为(d )。 (a)1000 Hz (b)2000 Hz (c)4000 Hz (d)6000 Hz 4、在相同条件下比较二进制数字传输与多进制数字传输,其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 a )。 (a)二进制传输占用的带宽比多进制传输更大,抗噪声的能力也更强 (b)多进制传输的有效性与可靠性都比二进制传输更好 (c)二进制与多进制传输仅仅是制式不同而已,它们具有相同的带宽和抗干扰能力 (d)多进制传输的带宽利用率虽然不如二进制传输高,但传输速率却比二进制高 5、载波频率为2 MHz,数字码率为30 kbps的MSK信号,其零零点带宽为( c )。 (a)2 MHz (b)30 kHz (c)45 kHz (d)60 kHz 6、匹配滤波器用于数字接收系统中的主要功能是( c )。---该题做得差---基础 (a)限制传输带宽(b)匹配传输阻抗(c)提高抗噪能力(d)提取载频信号 7、通信信道容量的上限值由( c )确定。 (a)误码率公式(b)AM调制指数公式(c)香农公式(d)卡森公式 β=的AM信号,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该题做得差---灵活运用问题8、对于调制指数为 1.5 (a)只能用包络检波器解调(b)只能用相干解调器解调 (c)包络检波器与相干解调器都能解调(d)包络检波器与相干解调器都不能解调 9、下列陈述中,错误的是( d )。 (a)信源编码的主要功能是降低消息的冗余度 (b)信道编码的功能之一是降低信号传输误码率 (c)信道编码的功能之一是提高数字序列的纠错能力 (d)信源编码的目标之一是用多进制信号传输二进制信息 10、全球性通信系统频率指配与技术标准的制定由( a )负责。 (a)国际电信联盟(ITU)(b)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

教研团队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南坪中心小学教研团队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为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带动、辐射作用,加速教师专 业化发展,培养造就更多的优秀教师,根据学校发展与教研工作需求特制定本教研团队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大力提升我校教科研水平为目标,树 立“以科研促教研 , 以教研促教学,以教学促质量” 的教育科研理念,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科研课题研究为载体,以常规教学研究 为基础,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科研导向,组建学校教科研团队,发挥学校教科研团队辐射、指导作用,以点带面,力争使学校教师“全员、全过程”扎实开展教科研活动,从而提高学校教科研工作的整体水平,真正让教科研成为提升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的助推器。二、目标任务 通过系统培训、自主学习、互动实践、课题研究等多种方式实现下列目标: 1、培养一批研究型教师,使其成为学校教科研的积极参与者、 活动者,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2、打造一支乐于奉献,勇于创新,善于合作的科研团队,使其 成为我校能够依靠的教育科研基本力量。

3、充分发挥科研团队的辐射和引领作用,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全 程参与,使学校教科研工作得到均衡,持久的发展。 4、确定相对稳定的学校主攻研究方向,制定相关的工作职责及 管理制度,使科研团队成员在制度的管理下,在权益的保障下,循序 渐进履行职责,凝聚团队合作力量,打造具有“创新意识、时代特色、学校本色”的学校科研文化。 三、具体操作流程: 1、组建科研团队 学校科研团队成员在个人申请,教科室审核,学校领导小组商议,经校务公开栏公示后,即为资格的获得。 2、确定研究方向 参考学校历年来的课题研究内容,结合近期学校教育教学发展实 际情况,暂将研究方向确定为以下三大类: (1)原有的有特色课题继续深化研究------《“三重并举”提 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子课题的进一步研究。 (2)体现时代特色的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3)教师个人特色的课题研究。 3、明确相关职责 团队职责: (1)教科研团队要认真制定活动计划,做到定人员、定地点、定时间、定内容,学年末要认真总结。

电子科技大学导师研究方向

电子科技大学导师研究方向 1、移动通信研究团队 李少谦教授、唐友喜教授、刘皓副教授、唐万斌副教授、武刚副教授、何旭副教授 研究方向:主要面向信号处理方向,偏向程序、算法、仿真,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MIMO,OFDM等 2、通信信号处理与专用集成电路研究团队 胡剑浩教授、凌翔副教授 研究方向:主要面向硬件,FPGA,芯片设计等 3、无线网络技术团队 郭伟教授、冯刚教授、余敬东副教授 研究方向:网络层,Ad-hoc 4、网络技术研究团队(严格来讲,雷维礼教授、、马立香副教授是宽带实验室,而非抗干扰) 雷维礼教授、毛玉明教授、冷苏鹏副教授、马立香副教授 研究方向:通信网与宽带通信技术、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宽带无线信息网络5、编码技术研究团队 周亮教授、张忠培教授、文红副教授 研究方向:编码技术、密码学 宽带光纤传输与通信网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团队划分 1、光纤技术与光电子器件研究室 饶云江教授 研究方向:光纤传感、光电子器件 2、光通信技术研究室 邱昆教授、陈福深教授、许渤副教授、武保剑副教授、周东副教授 研究方向:、新型光通信理论与技术、光接入网技术、军用光通信与光电子技术3、宽带通信网络理论与技术研究室 团队1:宽带通信网研究组 李乐民院士、王晟教授、许都副教授、虞红芳副教授、徐世中副教授 研究方向:宽带光纤接入网络技术、宽带通信网中的交换技术、宽带无线网络技术 团队2:网络行为学与网络安全课题组 胡光岷教授、姚兴苗副教授 研究方向:网络行为学研究、网络安全研究 团队3:现代通信网技术及应用 李兴明教授 研究方向:现代通信网理论、网络的优化设计技术.、电信网络管理、高速信息

电子科技大学电工学院导师介绍信息工程系

——信息工程系(科研团队一)团队名称电子对抗 研究领域/方向 电子侦察与干扰、信号分析识别谱估计与阵列信号处理、无源定位 负责人魏平、李立萍 团队成员 正高魏平、李立萍 副高任春辉、彭晓燕、甘露、唐续中级及以下张花国、李万春、廖红舒 团队名称电子对抗与雷达抗干扰 研究领域/方向 电子对抗技术与系统 雷达抗干扰技术、测控与通信技术与系统 负责人唐斌 团队成员 正高唐斌 副高王军、熊英中级及以下皇晓辉 团队名称图像处理与信息安全 研究领域/方向 图像处理、信息处理 生物特征识别、计算机视觉、嵌入式系统及应用 负责人解梅 团队成员 正高解梅 副高漆进、罗俊海 中级及以下祝崇今、王忠荣团队名称智能识别与视觉感知 研究领域/方向 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 智能视频监控、多源遥感信息融合与智能挖掘机器学习、数字高清技术、视频编解码、图像传输 负责人程建 团队成员 副高程建 中级及以下肖忠、王章静、蒲恬、张萍

——信息工程系(科研团队二)团队名称智能视觉信息处理与通信 研究领域/方向图像/视频处理、视频编码、模式识别、多媒体通信负责人李宏亮 团队成员 正高李宏亮 副高刘光辉 中级及以下王正宁、曾辽原、许林峰团队名称数据通信与视频处理 研究领域/方向数字视频、宽带传输、嵌入式系统负责人陈伟 团队成员 副高樊丰、伍瑞卿 中级及以下陈伟、顾庆水 团队名称数字音像研究实验室 研究领域/方向数字音视频及数字广播负责人黄晓革 团队成员 副高黄晓革、甘涛、周南 中级及以下范满平、黄俊、陈新宇、兰刚团队名称抗干扰信号处理与测控技术 研究领域/方向 高速实时信号处理技术 雷达系统及信号处理、现代通信信号处理 负责人张扬 团队成员 正高张扬 副高吕明、胡永忠、徐政五中级及以下王晓阳 注:1、以上导师名单均以科研团队的形式介绍

教学科研团队建设办法

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教学科研团队建设办法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院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学能力,推动学院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科研工作,适应建设“一流高职院校”和“一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需要,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和《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的要求,结合学院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教学科研团队是指以教学和科学研究为内容,在日常工作中相互支持,项目任务中协同分工,共同完成目标任务所组成的工作团体。 第二条教学科研团队建设旨在加强学院内涵建设,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和创新,促进教学研究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资源开发,提升教学团队整体教学水平。 第三条教学科研团队建设原则: (一)加强资源整合的原则。鼓励跨系(部)、跨专业,联合局、(狱、所)、企业建设教学科研团队,充分利用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 (二)结构合理、德才兼备的原则。教学团队由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等职称人员以及必备的教辅人员或技术

人员合理组成。团队教师应当具备高尚的师德风范,能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三)以项目建设为主原则。教学科研团队应当承担相关专业及课程的规划论证、专业标准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资源建设、重点教材建设、实践项目建设与教研教改、科研项目建设。 (四)教学科研一体化原则。教学科研团队成员应当坚持教学促科研、科研促教学的工作思路,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促进教学与科研的共同提高。 (五)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原则。注重学生品德、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创新精神、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学习能力、交流能力、团队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 第四条教学科研团队建设由教务处、科研处指导,由教学系(部)组织实施,由团队主持人负责的原则开展,教学系侧重专业教学科研团队建设,教学部侧重课程教学科研团队建设。 第二章团队申报条件和程序 第五条教学科研团队成员应当政治立场坚定,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师德高尚,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风端正,对本专业或系列专业课程有研究,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在专业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教学梯队建设等方面有明确的思路与规划,且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及相应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和较强的创新意识。 第六条团队负责人原则上由学院名师或由具有副高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