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表面工程名词解释汇总

表面工程名词解释汇总

表面工程名词解释汇总
表面工程名词解释汇总

第一章

1 表面工程也称为“表面技术”、“表面处理”或“表面改性”,是应用物理、化学、机械等方法改变固体材料表面成分或组织结构,获得所需性能的表面,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或延长其使用寿命的各种技术的总称。

2 原子沉积:原子、离子、分子及基团在基体上的凝聚、成核、长大;例如电镀、化学镀、蒸镀、溅射、气相沉积等。

3 颗粒沉积:熔化的液滴、细小颗粒在外力作用下于基体表面凝聚、沉积或烧结;例如热喷涂、搪瓷涂层等。

4 表面改性:用离子处理、热处理、机械处理、化学处理的方法改变材料表面的组成和性质。

5 表面改性:改变基体金属材料表面层的化学成分,例如化学热处理、等离子扩渗处理、离子注入。

6 表面处理:不改变基体金属表面化学成分的情况下,使其组织与结构发生变化,例如喷丸强化、表面热处理等

7 表面涂镀层技术:在基体材料表面形成一层新的覆盖层,覆盖层与基体之间有明显的分界面

8 纳米表面工程技术:在基体表面制备含纳米颗粒的涂层或具有纳米结构的表层

第二章

1 界面一般指两相交界处,严格来讲固-固、液-液、固-液、气-液、固-液交界处皆为界面

2 固体表面通常指固-气界面或固-液界面,一般由凝聚态物质靠近气体或真空的一个或几个原子层组成。

3理想表面是一种理论上的结构完整的二维点阵平面,

忽略周期性势场的中断,忽略缺陷、扩散、热运动,忽略外界环境影响

4 无缺陷的晶体被分成两个半无限大的晶体,分割前后的原子排列、电子密度不变;表面原子能量大于内部,既为表面能

5 清洁表面指没有被其它任何物质污染,也没有吸附任何不是表面组分的其它原子或分子的表面,是我们在预处理后中想要得到的表面

6 表面驰豫:表面的原子周期性突然破坏,表面上的原子会发生相对于正常位置的上、下位移以降低体系能量,表面上原子的这种位移称为表面驰豫

7 表面重构:平行基底的表面上,原子的平移对称性与体内显著不同,原子位置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

8 化学吸附:外来原子吸附于表面并形成化学键。

9 .实际表面理想的表面是不存在的,清洁的表面是难以制备的,实际的表面存在缺陷、杂质等现象,表面粗糙度与波度是实际表面的基本特征。

10 表面粗糙度是指加工表面上具有的较小间距的峰和谷所组成的微观几何形状误差,也称微观粗糙度

11 贝尔比层:固体材料经切削加工后,在几个微米或者十几个微米的表层中可能发生组织结构的剧烈变化,使得在表面约10nm的深度内,形成晶格畸变薄层

12 表面吸附指固体表面吸引气体的一种结合,又有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13 润湿液体与固体表面接触时的表面现象,可以用液滴在表面上的散开程度表征润湿程度。润湿与不润湿!

14 黏着固体与固体接触时的表面现象,产生两个新的表面消耗的能量称为黏附功,表征固体与固体吸引强度

15 表面扩散:原子或分子沿表面的二维迁移!

第三章

1 表面前处理就是恢复材料表面和内部差别的过程,使表面洁净并处于活性状态!影响涂层性能;影响附着力

2 抛光是用抛光轮和抛光膏或抛光液对零件表面进一步轻微磨削以降低粗糙度的过程!可以手工抛光也可以机械抛光!

3 化学抛光:在适当溶液中,工件依靠化学浸蚀作用而达到抛光的过程,表面微观凸出的部分较凹部分优先溶解。

4 电化学抛光:在适当的溶液中进行阳极电解,令金属工件表面平滑并产生金属光泽的过程。

5 滚光将零件和磨削介质放在滚筒中并进行低速旋转,依靠零件和磨料的相对摩擦进行光饰处理的工艺过程,多用于小零件成批处理。

6 振动磨光将零件与大量磨料和适量抛磨液置入容器中,在容器振动过程中使零件表面平整光洁,

7 刷光:用刷光轮上的金属丝、钢丝、黄铜丝等刷,同时用水或含某种盐类、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连续冲洗去除零件表面锈斑、毛刺、氧化皮及其他污物。

8 成批光饰:是指将工件与磨料、水及化学促进剂一起放到容器中进行加工,以达到除锈、除油、令锐角和钝边倒角、降低表面粗糙度的目的。

9 电化学除油:工件挂在阳极或阴极上,并浸入碱性电解液中,通入直流电,在极化作用下,溶液浸入油污和表面之间,产生气体,带动油污离开表面

10 超声波除油:在超声波环境中,在有机溶剂、化学、电化学过程中引入超声波,使液体产生振荡。

11 磷化:把金属放入含有锰、铁、锌的磷酸盐溶液中进行化学处理,使金属表面生成一层难溶于水的磷酸盐保护膜的方法。

12 钝化:由于金属表面状态的改变引起金属表面活性的突然变化,使表面反应(如金属在酸中的溶解或在空气中的腐蚀)速度急剧降低的现象。

13 喷砂:用压缩空气将砂子喷射到工件表面,利用高速砂流,除去工件表面锈蚀、氧化皮及其他污物。

14 铬酸盐处理:金属表面生成有三价铬和六价铬组成的铬酸盐膜!结合力强且结构紧密、颜色丰

15 喷丸:用压缩空气将钢铁丸或玻璃丸喷到零件表面上,以去除氧化皮及其他污物的工艺过程。

第四章

1 电镀是指在直流电的作用下,电解液中的金属离子还原,并沉积到零件表面形成具有一定性能的金属镀层的过程。

2络合剂:在电镀生产中,一般将能络合主盐中金属离子的物质。

3 缓冲剂是指用来稳定溶液酸碱度的物质

4普通电镀主要是指常规单金属电镀,以区别于复合电镀、合金电镀、电刷镀等。

5 正则共沉积:受扩散控制沉积过程,控制阴极扩散层中的离子浓度变化来控制镀层的组成。单镀液体系。

6非正则共沉积:扩散控制的程度小,阴极电位的控制。配合物镀液体系。

7 平衡共沉积:处于化学平衡的镀液中共沉积,合金沉积层中的金属含量比等于镀液中的金属含量比。只有很少几个共沉积过程属于平衡共沉积体系

8 异常共沉积:电位较负的金属反而优先沉积,异常共沉积较少见。

9诱导共沉积:钼、钨和钛等金属不能自水溶液中单独沉积,但可与铁族金属实现共析。

10 复合电镀:用电镀方法使固体微粒与金属共沉积从而在基体上获得基质金属上弥散分布微粒结构的复合镀层。

11 电刷镀是电镀的一种特殊方式,不用镀槽,只需在不断供应电解液的条件下,用一支镀笔在工件表面上进行擦拭,从而获得电镀层。所以,刷镀又称无槽镀或涂镀。

12 非金属电镀:在非金属表面获得金属电镀层。

13 化学转化镀:是采用化学处理液使金属表面与溶液界面上产生化学或电化学反应,在金属表面形成稳定化合膜层的过程。

14 钢铁氧化处理:是使其表面生成非常稳定的磁性氧化铁膜层。

15表面着色:是采用化学或电化学方法赋予金属表面不同的颜色并保持金属光泽的工艺

16自然染色:在一定的电解液和电解条件下,将金属进行阳极氧化处理时,由于电解质溶液、合金材料的组分及合金组织结构状态不同而产生不同的颜色。

17 电解着色:电解着色是把经阳极氧化的铝及其合金放入含金属盐的电解液中进行电解,通过电化学反应,使进入氧化膜微孔中的重金属离子还原为金属原子,沉积于孔底无孔层上而着色。

第五章

1 涂装:用有机涂料通过一定的方法涂覆于材料或制件表面,形成涂膜的全部工艺过程。2静电喷涂:是用静电喷枪使油漆雾化并带负电荷,与接地的工件间形成高压静电场,静电引力使漆雾均匀沉积在工件表面。

3 电泳涂装:将电泳漆用水稀释到固体分为10-15%左右,加入电泳槽内,将工件浸入作为电极,通以直流电时电泳漆中的树脂和颜料移向工件,沉积在工件表面,烘干后形成均匀的漆层。

4 粉末涂装:以粉末形态进行涂装,经熔融或交联固化形成涂膜。

5 热喷涂:采用气体、液体燃料或电弧、等离子弧、激光等作热源,将粉末状或丝状的金属或非金属喷涂材料加热到熔融或半熔融状态,并用热源自身的动力或外加高速气流雾化,使喷涂材料的熔滴以一定的速度喷向经过预处理的工件表面,依靠喷涂材料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形成附着牢固的表面层的加工方法。

6 电弧喷涂是将两根被喷涂的金属丝作为自耗性电极,输送直流或交流电,利用丝材端部产生的电弧作为热源来熔化金属,用压缩气流雾化熔滴并喷射在基材表面形成涂层

7 等离子喷涂是以电弧放电产生等离子体作为高温热源,以喷涂粉末材料为主,将喷涂粉末加热至熔化或熔融状态,在等离子射流加速下获得很高速度,喷射到基材表面形成涂层。8堆焊:用焊接的方法把填充金属熔敷在基材金属表面以满足特定性能和尺寸要求的工艺过程,即可修复又可表面处理。熔融–结晶过程。

9 熔合区:焊接金属和基体金属组成的合金。合区边界和基体之间存在过渡区--焊缝

10 热浸镀简称热镀,是将被镀金属材料浸于熔点较低的其他液态金属或合金中进行镀覆的方法,形成合金层,多用于防腐蚀和抗氧化。

11 手工电弧堆焊:同一般的手工电弧焊相同,是手工操纵焊条,用焊条和基材表面之间产生的电弧作热源,使填充金属熔敷在基材表面的一种堆焊方法。

第六章

1 激光束表面处理:采用激光对材料表面进行改性的一种表面处理技术。

2激光相变硬化:在固态下经受激光辐照,其表层被迅速加热到奥氏体温度以上,并在激光停止辐射后快速淬火得到马氏体组织的一种工艺。

3 激光表面熔凝处理:利用能量密度很高的激光束在金属表面连续扫描,使之迅速形成一层非常薄的熔化层,并且利用基体的吸热作用使熔池中的金属液以极高的速度冷却、凝固,从而使金属表面产生特殊的微观组织结构的一种表面改性技术。

4 激光表面合金化:利用激光束使合金涂层与基体金属表面混合熔化,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不同化学成分和结构的表面合金。可获得理想合金或亚稳态合金

5 激光表面熔覆:在金属基体表面上预涂一层金属、合金或陶瓷粉末,在进行激光重熔时,使添加层熔化并使基体表面层微熔,从而得到一外加的熔覆层。

6 激光表面冲击硬化:以高功率密度的脉冲激光在极短的时间内照射金属表面,使表面金属剧烈气化,产生了强的机械冲击波和应力波,使材料表面硬化。

7 激光气相沉积是以激光束作为热源在金属表面形成金属膜,通过控制激光的工艺参数可精确控制膜的形成。

8 材料表面热扩渗处理是将工件放入一定的活性介质中,使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扩散到工件表层中,改变表层化学成分,可得到一扩散合金层,有时表面上还会形成化合物层,从而获得所需的组织和性能。

9 粉末渗硼是将工件埋入含硼粉末中装箱密封,并在箱式或井式电炉中加热保温。

10 共渗是指将工件置于含有至少两种欲渗元素的渗剂中,经过一次加热扩散过程,使多种元素同时渗入工件表层的扩散渗入工艺。

11 等离子体扩散渗入是利用低真空中气体辉光放电产生的离子轰击工件表面,使表面成分、组织结构及性能发生改变的处理方法。

12 辉光离子渗氮简称离子氮化,是把被处理的工件放在真空室,抽真空至13.3~1.33Pa,然后充以稀薄的含氮气体,在阴阳极间加上直流高压后,气体被电离而发生辉光放电,放电过程中氮离子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冲向阴极表面,产生大量的热把工件加热到所需的温度,同时氮的离子或原子为工件表面所吸附,并迅速扩散,形成了一定厚度的氮化层。

13 离子注入是将某一需要注入的化学元素的原子经电离后变成离子,并将其在电场中加速,获得较高的动能后注入到固体材料表面,以改变该材料表面的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的一种技术。

14 物理气相沉积(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简称PVD法),是利用热蒸发、辉光放电或弧光放电等物理过程,在基材表面沉积所需涂层的技术。它包括真空蒸发镀膜、溅射镀膜和离子镀膜。

15 在真空条件下,用加热蒸发的方法使镀料转化为气相,然后凝聚在基体表面的方法称为蒸发镀膜,简称蒸镀。

16离子镀是在真空条件下,借助于一种惰性气体的辉光放电使气体或被蒸发物质部分离化,气体或被蒸发物质离子经电场加速后对带负电荷的基体轰击的同时把蒸发物或其反应物沉积在基体上。

17化学气相沉积是利用气态物质在固体表面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固态沉积物的过程。

全国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文选读试题

全国2005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公文选 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在我国全面推行公文分段和新式标点的时间是()A.1911年B.1933年 C.1949年D.1951年 2.战国时由于频繁运用上于君主这一特点用途的书,渐成分支文种,称() A.奏B.表 C.上书D.章 3.《奏孝子刘敦儒状》的作者是() A.狄仁杰B.权德舆 C.陆贽D.王守仁 4.“行一事,天下所瞻;出一言,天下所听。动静不可以不慎,进退不可以不思”。语出自 () A.《出师表》B.《请均田疏》 C.《上东宫启》D.《上书正文体》 5.在我国古代,改命为制、令为诏的是在() A.秦代B.汉代

C.唐代D.宋代 6.在我国古代,皇帝派密使交付重臣的秘密诏书,称为()A.手诏B.亲诏 C.密诏D.诏板 7.唐代,正式规定官文书状的用途是() A.上于皇帝B.上于地方官 C.上于皇太子D.上于近臣 8.我国古代用于政事的“移书”虽未纯化为单独的文种,但其方向已向限定于平行转化,这一转化时期是在() A.秦代B.汉代 C.唐代D.明代 9.在我国古代,用刺作审讯笔录的时期是() A.周代B.秦代 C.汉代D.南北朝时期 10.在我国封建社会,由王侯、长官训诲僚属的下行文种是() A.令B.符 C.谕D.教 11.我国古代用于对神明宣誓定盟的文书是() A.宣头B.盟书 C.誓书D.露布 12.清代《胡昆山控张现武藉占祖茔状》所属文种是()

A.状上B.状 C.禀D.禀状 13.布告始设于民国时期,它取代的文种是() A.示B.通电 C.饬D.通告 14.根据上级的布置,专门要求或询问事项所作的报告称为() A.专门报告B.专用报告 C.上复报告D.送审报告 15.与批准性复函的作用大体相同的是() A.指示B.意见 C.批复D.批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6.文面款式是公文文字的书面位置安排,主要包括()A.行款B.各程式结构部分的先后 C.载体规格D.位置安排 E.行文制度 17.公文格式包括() A.结构程式B.公文特定用语

(完整版)名词解释(软件工程)

三、名词解释 1、软件:在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逻辑部件,它由程序、数据及相关文档组成。 2、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学科。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 3、数据字典:是关于数据的信息的集合,也就是对数据流图中包含的所有元素的定义的集合。 4、模块化:是把程序划分成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完成一个子功能,把这些模块集总起来组成一个整体,可能完成指定的功能满足问题的需求。 5、类:对具有相同数据和相同操作的一组相似对象的定义。 6、软件危机: 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7、软件维护:在软件已经交付使用之后,为了改正错误或满足新的需要而修改软件的过程. 8、继承:子类自动地共享基类中定义的数据和方法的机制. 9、投资回收期: 就是使累计的经济效果等于最初投资的需要的时间。 10、结构化分析方法:就是面向数据流自顶向下逐步求精进行需求分析的方法。 11、软件的生命周期:一个软件从定义、开发、使用和维护,直到最终被废弃所经历的一系列时期。 12、投资回收期:就是使累计的经济效果等于最初投资的需要的时间。 13、结构化分析方法:就是面向数据流自顶向下逐步求精进行需求分析的方法。 14、模块:数据说明、可执行语句等程序对象的集合,它是单独命名的而且可通过名字来访问。 15、宽度:是软件结构内同一个层次上的模块总数的最大值。 16、事务流:数据沿输入通路到达一个处理,这个处理根据输入数据的类型在若干个动作序列中选出一个来执行。这类数据流应该划分为一类特殊的数据流,称为事务流。 17、耦合:衡量不同模块彼此间互相依赖的紧密程度。 18、事件:是某个特定时刻所发生的事情,它是对引起对象从一种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的现实世界中的事件的抽象。 19、函数重载:指在同一作用域内的若干个参数特征不同的函数可以使用相同的函数名字。 20、存根模块:用以模拟被测模块运行过程中所调用模块或是被测模块下层模块的替代程序。 21、变换流:信息沿输入通呼进入系统,同时由外部形式变换成内部形式,进入系统的信息通过变换中心,经加工处理以后再沿输出通路变换成外部形式离开软件系统,当数据流图具有这些特征时,这种信息流就叫变换流。 22、内聚:衡量一个模块内部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 23、扇出:是一个模块直接控制的模块数目。 24、多态性:子类对象可以像父类对象那样使用,同样的消息既可以发送给父类对象也可以发送给子类对象。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001]

名词解释 1、软件工程是用科学知识和技术原理来定义、开发、维护软件的一门学科。其主要思想是在软件生产中用工程化的方法代替传统手工方法。 2、GIS软件工程就是在GIS软件的开发整个过程中,遵循一般软件开发的工程化原理和方法,并照顾到GIS软件开发的特殊规律和要求,对GIS软件各个阶段进行工程化规范的一门技术。 3、软件生存周期是指一个软件从得出开发要求开始直到该软件报废为止的整个时期。 4、软件生存周期模型是描述软件开发过程中各种活动如何执行的模型。 5、软件需求是指用户为解决某个问题、或为实现某一目标,要求软件必须满足的条件或能力。软件需求的分为业务需求、用户需求、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三个层次。 6、数据字典是各类数据描述的集合。一个好的数据字典是一个数据标准规范,可以使数据库的开发者依此来实施数据库的建设、维护和更新,从而减低数据库的冗余度并增强整个数据库的完整性。 7、软件体系结构定义了软件部件(Component),包括部件间交互的定义,特别强调省略和部件相互关系无关的内容信息。软件体系结构可以看作是要把程序族中的成员的结构化信息组织起来,使系统在体系结构级达到重用。 8、模块独立性指每个模块只完成系统要求的独立的子功能,并且与其他模块的联系最少且接口简单。 9、耦合性也称块间联系,指软件系统结构中各模块间相互联系紧密程度的一种度量。 10、内聚性又称块内联系,指模块的功能强度的度量,即一个模块内部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的度量。若一个模块内各元素(如程序段之间)联系的越紧密,则它的内聚性就越高。 11、黑盒测试又称为功能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它是在已知软件所应具有功能的前提下,通过测试来检测每个功能是否都能正常使用。 该方法把被测试对象看成一个黑盒子,测试人员完全不考虑程序的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只在软件的界面上进行测试,用来证实软件功能的可操作性,检查程序是否满足功能要求或遗漏了功能,程序是否能正确地接收输入数据并产生正确的输出信息,数据结构是否错误或外部数据库访问是否错误,界面和性能是否错误,初始化和终止是否错误。黑盒测试方法主要有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错误推测等,它主要用于软件系统测试阶段。 12、白盒测试也称结构测试或逻辑驱动测试。它是在已知程序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的前提下,通过测试来检测程序中的每条路径是否按预定要求正常运行。 该方法把被测试对象看成一个透明的白盒子,测试人员完全知道程序的内部结构和处理算法,并按照程序内部的逻辑测试程序,对程序中尽可能多的逻辑路径进行测试,在所有的点检验内部控制结构和数据结构是否和预期相同。白盒测试方法主要有逻辑覆盖、基本路径测试等,它主要用于验证测试的充分性。 13、单元测试是对最小的可测试软件元素(单元)实施的测试,它所测试的内容包括单元的内部

华师大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声调:指的是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的音高变化。 2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构词单位,是构词的备用单位。 3兼类:指在词义上有联系,并在不同的场合经常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的的词类的语 法功能的词。 4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法成分的分句加上贯通全句的句调构成的。根据分句间的意义关系划分,复句可分为联合复句、偏正复句两大类。 5零声母:有一些音节的开头不是辅音而是元音,这就是说,它们的声母是“零”,所以把不用辅音充当声母的字称为“零声母字”。 6离合词:现代汉语中有些词可以拆开来使用,如“洗澡”、“理发”合起来算一个词,分开用时“我洗了个澡”,“我这个月理了两次发”,算两个词。这类词称之为离合词。 7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划分词类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结构规律和各类词的用法,分类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三方面。 8紧缩句:是由复句紧缩而成,紧是紧凑,指语气上紧,隔开分句的语音停顿没有了,缩是缩减,指结构上有些词语被压缩掉了。是分句间没有语音停顿的特殊复句。 9辅音的发音部位:指发辅音时发音器官形成阻碍的部分,例如发辅音【p】时,上下唇形成对气流的阻碍,因此,双唇就是【p】的发音部位。 10成词语素: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叫成词语素,能够单独成词,也能够跟其他语素组合成词。 11活用:在特定的条件下为适应某种修辞上的需要,将甲类词偶尔或临时用在乙类词 上,这就是词的活用。 12句型:是句子的结构类,即根据句法成分的配置格局分出来的类。共分成两个大类:单句和复句。 13语流音变: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可能由于邻近音的影响,或自身所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些变化,这种现象叫“语流音变”。14语义场:若干具有共同核心义素的词语(以义项为单位)构成的聚合体,就是语义场,又叫词汇场,有时简称义场或词场。 15语法功能:词与词相结合的能力和词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 16语义指向:是句子中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主要指非连续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

1. 软件 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部分,它是包括程序、数据及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 2. 软件危机 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3. 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是研究和应用如何以系统化的、规范的、可度量的方法去开发、运行和维护软件,即把工程化应用到软件上。 4. 软件生存周期 软件生存周期是指软件产品从考虑其概念开始到该软件产品交付使用,直至最终退役为止的整个过程,一般包括计划、分析、设计、实现、测试、集成、交付、维护等阶段。 5. 软件复用 软件复用就是利用某些已开发的、对建立新系统有用的软件元素来生成新的软件系统。 6. 质量 质量是产品或服务满足明确或隐含需求能力的特性和特征的集合。在合同环境下,需求是明确的;在其他环境下,隐含的需求需要识别和定义。 7. 质量策划 质量策划包括产品策划、管理和作业策划,以及质量计划的编制和质量改进的准备工作。 8. 质量改进 质量改进是以最求最高的效益和效率为目标的持续性活动。 9.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对流程和产品的符合性的评估,独立分析不足并予以更正使得产品与需求相符。 10. 质量保证 质量保证是有计划的和系统性的活动,它对部件或产品满足确定的技术需求提供足够的信心。 11. 软件质量 软件质量是指明确声明的功能和性能需求、明确文档化的开发标准、以及专业人员开发的软件所具有的所有隐含特征都得到满足。 12. 正式技术复审 正式技术复审是一种由软件开发人员进行的软件质量保证活动,其目的是在软件的任何一种表示形式中发现功能、逻辑或实现的错误,验证经过复审的软件确实满足需求,保证软件符合预定义的标准,使软件按照一致的方式开发,使项目更易于管理。 13. ISO ISO是一个组织的英语简称,代表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即"国际标准化组织"。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题第一章: 绪论 1.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2.语言: 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形式),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3.文学语言: 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并符合规范化的语 言。 4.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 代xx著作为语法规范。 5.方言: 方言俗称地方话,它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是局部地区的 人民使用的语言。 6.基础方言: 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基础的方言就叫做基础方言。 第二章: 语音

从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负载一定意义的声音叫语音。 2.音高: 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颤动的快慢。 3.音强: 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颤动的幅度的大小有关。 4.音长: 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的颤动的时间的久暂。 5.音色: 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颤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6.音素: 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7.辅音: 辅音是气流在口腔或喉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 8.元音: 元音是气流颤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 9.音节: 音节由音素构成,是交谈时自然感觉到的最小语音单位。 10.声母: 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

韵母,位于音节的后段,由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 12.声调: 声调,指的是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13.音位: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14.发音部位: 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叫做发音部位。 15.声母的发音方法: 指的是,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况。 16.调值: 调值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音值或读法。 17.相对音高: 相对音高就是用比较的方法确定的同一基调的音高变化形式和幅度。 18.调类: 调类是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 19.儿化: “儿化”指的是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 20.辅音音位:

软件工程复习题名词解释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PD Powerdesigner是面向数据分析、对象分析、对象设计和实现,集成UML 和数据建模的CASE工具。 2.等价类划分法 等价类划分法是黑盒法设计方案的一种。它把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划分成有限个等价类,用每个等价类中的一个典型值作为测试数据。 3.模块 模块是能够单独命名,能独立地完成一定功能,由边界元素限定的程序 元素的序列。 4.流程图 流程图是历史最悠久、使用最广泛的描述软件设计的方法,能直观地描 述过程的控制流程,便于初学者掌握。 5.数据字典 数据字典是分析模型中出现的所有名字的一个集合,还包括有关命名实 体的描述。如何名字是一个复合对象。它还应有对其组成部分的描述。 6.对象 对象视作一个融合了数据及在其上操作的行为的统一的软件组件。 7.软件 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对应的另一部分,包括一系列程序、数据及其相关文档的集合。 8.DOM Document Object Model,文档对象模型可以以一种独立于平台和语言的方式访问和修改一个文档的内容和结构。 9.MVC Model View Controller,MVC是一个软件设计模式,它强制性的使应用程序的输入、处理和输出分开。使用MVC应用程序被分成三个核心部件:模型、视图、控制器。它们各自处理自己的任务。 10.UML 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是一种描述、构造、可视化和文档化的软件建模语言。 11.ERD Entity-Relation Diagram实体关系图,实体关系模型描述数据实体、关联以及实体属性。该模型用实体关系图描述显示世界中的实体,而不涉及实体在系统中的实现方法。 12.Servlet Servlet是一种服务器端的Java应用程序,具有独立于平台和协议的特性,可以生成动态的Web页面。 13.BOM BrowserObjectModel浏览器对象模型,研发者通过使用BOM,可移动窗口、更改状态栏文本、执行其它不与页面内容发生直接联系的操作。 14.MDA Model Driven Architecture模型驱动架构,MDA提供了一种途径(通过相关的工具)来规范化一个平台独立的系统、规范化平台、为系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 绪论 1、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2、现代汉语:广义的包括各种方言,狭义的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标 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3、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 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4、方言:是语言内部的地方变体。 5、共同语:人类社会统一体所通用的语言。 6、能记:是能为人们以某种方式(如视觉、听觉)感知得到的外在形式; 7、所记:是符号形式所表示的意义或内容; 8、语系:依据共同历史来源划分出来的类别,同一语系的语言还可以依据亲疏关系划分出若干语族和语支; 语音 1、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就是语音。 2、音高: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音体在一定时间内颤动次数的多少。 3、音强:声音的强弱,也叫音势或音量,决定于一定时间内音波振动幅度的大小。 4、音长: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音波持续时间的长短。 5、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个性、特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黄本) 6、音节: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是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 7、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断,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的。 8、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9、塞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完全闭合,从肺部出来的气流积聚在受阻碍部分,阻塞部分突然打开,气流迸裂而出,造成爆发色彩的音。 10、擦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靠近,形成缝隙,气流从缝隙挤出,造成摩擦音。 11、塞擦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完全闭合,阻住气流,然后逐步放开,形成一条窄缝,让气流从窄缝挤出,造成塞擦音。 12、鼻音:发音时软腭下垂,鼻腔通路打开,口腔里形成阻碍的两部分完全闭合,气流不能从口腔通过,转道鼻腔流出,发出鼻音。 13、边音:发音时舌尖和上腭的某一点接触,形成阻碍,舌的两边松弛、自然,气流沿舌的两边(或一边)流出,造成边音。

公文选读试题1

全国200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文选读试题 课程代码:0052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公文若干组成部分的整体结构方式及某些特定结构部分的固定要素、特殊用语之组合规定,称为()A.公文形式B.公文格式 C.公文程式D.公文结构 2.《群臣劝魏王曹丕受禅表》一文中,“鸠民而立长,筑宫而置吏”一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A.对偶B.排比 C.联用D.比喻 3.《上东宫启》一文中,“所见者唯端士正人”一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叠字B.联用 C.镶嵌D.同异 4.我国封建社会中,“策”是用于重大人事安排的君命文种,它的使用者仅限于() A.太后B.皇帝 C.太子D.宰相 5.《徐州刺史陶谦等上朱俊奏记》中有“凡百君子,靡不”句,“”的修辞手法是() A.叠字B.排比 C.联用D.对偶 6.状,是古代下级对上级、民众对官府陈述事实的上行文种,始设于() A.秦B.汉 C.唐D.宋 7.汉代用于政事的“移书”虽未纯化为单独文种,但其行文方向已转化为() A.上行B.平行 C.下行D.准下行 8.刺,作为古代公文文种,其最初的含义是指() A.致送B.质问 C.记载D.商量 9.在我国古代最早使用的重要下行文中,唯一由先秦沿用至今的公文文种是() A.令B.教 C.符D.谕 10.根据行文对象、指称事物、讲话场合或前后文意等,经补足或选择后所确定的词义,称() A.词汇义B.文字义 C.修辞义D.语境义 11.宣头,又称头子。其中“头”的含义是指() A.皇帝颁发B.事情重大 C.先行通知D.篇幅短小 12.1914年,袁世凯政府规定,“呈”专门用于职官对大总统,而民众对官署之陈请,则用() A.详B.禀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汇总

软件危机 .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纯收入. 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系统的累计经济效益(折合成现在值)与投资之差。 模块.是数据说明、可执行语句等程序对象的集合。 原型.是使用样机,使用户通过实践获得对未来系统的的概念,可以更准确提出要求。 BROOKS定律向一个已经延晚的项目追加开发人员,可能使它完成的更晚 数据字典。是关于数据信息的集合。描述数据流图的数据存储、数据加工(最底层加工)和数据流。PDL。是使用样机,使用户通过实践获得对未来系统的的概念,可以更准确提出要求 模块独立性:指每个模块只完成系统要求的独立的子功能(即:功能单一),并且与其他模块的联系最少且接口简单(比如:只有一个接口)。 软件复用:将已有软件的各种有关知识用于建立新的软件,以缩减软件开发和维护的花费。 内聚:一个模块内部各成分之间相关联程度的度量 测试用例:为某个特殊目标而编制的一组测试输入、执行条件以及预期结果,以便测试某个程序路径或核实是否满足某个特定需求 软件生存周期模型:描述软件开发过程中各种活动如何执行的模型 信息隐蔽:将每个程序的成分隐蔽或封装在一个单一的设计模块中,定义每一个模块时尽可能少地显露其内部的处理 McCabe度量法:由Thomas McCabe提出的一种基于程序控制流的复杂性度量方法 动态模型:用于描述系统的过程和行为 软件维护:在软件运行或维护阶段对软件产品所进行的修改. CMM:软件过程能力成熟度模型 软件调试:软件测试成功后,根据错误迹象确定错误的原因和准确位置,并加以改正。 耦合:块间联系,软件系统结构中各模块间相互联系紧密程度的一种度量 配置管理:一种标识、组织和控制修改的技术,应用于整个软件工程过程 软件项目计划:一个软件项目进入系统实施的启动阶段 JSP方法面向数据结构的设计方法,其定义了一组以数据结构为指导的映射过程,它根据输入,输出的数据结构,按一定的规则映射成软件的过程描述,即程序结构。 多态性指相同的操作或函数、过程可作用于多种类型的对象上并获得不同结果。或(不同的对象,收到同一消息可以产生不同的结果。) 经济可行性进行开发成本的估算以及了解取得效益的评估,确定要开发的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开发。社会可行性要开发的项目是否存在任何侵犯、妨碍等责任问题,要开发项目目的运行方式在用户组织内是否行得通,现有管理制度、人员素质、操作方式是否可行。 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收期就是使累计的经济效益等于最初的投资费用所需的时间。 对应关系即有直接因果关系在程序中可以同时处理。 结构冲突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结构找不到对应关系的情况,称为结构冲突。 白盒法该方法把测试对象看作一个打开的盒子,测试人员须了解程序的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以检查处理过程的细节为基础,对程序中尽可能多的逻辑路径进行测试,检查内部控制结构和数据结构是否有错,实际的运行状态与预期的状态是否一致。白盒法也不可能进行穷举测试。 类具有相同或相似性质的对象的抽象就是类。 信息隐蔽指在设计和确定模块时,使得一个模块内包含的信息(过程或数据),对于不需要这些信息的其它模块来说,是不能访问的。 路径覆盖指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覆盖被测程序中所有可能的路径。 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学科。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这就是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相关术语

软件工程相关术语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软件工程相关术语 第1章需求 1.1接口需求(interface requirement)-GBT11457 规定系统或系统部件必须与之交互的外部项或提出由这样的交互引起的在格式、时间关系或其他因素方面提出的限制的需求。 1.2性能需求(performance requirement)-GBT11457 在功能需求上加上条件的需求。例如,在规定的速度、精度或存储器使用条件下执行指定函数的需求。 1.3性能规格说明(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GBT11457 规定系统或部件必须具有的性能特征的文档。这些特征典型地包括:速度、精度和存储器使用。常常是需求规格说明书的一部分。 1.4物理需求(physical requirement)-GBT11457 规定系统或系统部件必须具有的物理特征的一种需求,例如材料、形状、尺寸、重量。 第2章测试(test)-GBT11457 A)一种活动,在此活动中,系统或部件在一定的条件下执行,观察或记录其结果,对系统或部件的某些方面进行评价。 B)实施如在A)中的活动。 C)一个或多个测试用例集。 D)一个或多个测试规程集。 E)一个或多个测试用例和规程集。

2.1接口测试(interface testing)-GBT11457 引导以评价系统或部件能否相互正确地传送数据与控制信息的测试。2.2变异测试(mutation testing)-GBT11457 一种测试技术,其中的两个或多个程序变异用相同的测试用例执行,以评价测试用例检测变异中的差别的能力。 2.3运行测试(operational testing)-GBT11457 在它的目标环境中,评价系统或部件的测试行为。 2.4路径测试(path testing)-GBT11457 设计以执行通过计算机程序的全部或所选择的路径的测试。 2.5性能测试(performance testing)-GBT11457 评价系统或部件与规定的性能需求的依从性的测试行为。 2.6合格性测试(qualification testing)-GBT11457 确定系统或部件是否适合于操作使用的测试行为。 2.7回归测试(regression testing)-GBT11457 系统或部件选择的重新测试,用以验证修改未引起不希望的有害效果,或证明修改后的系统或系统部件仍满足规定的需求。 2.8强度测试(stress testing )-GBT11457 评价系统或部件在它规定的需求的限定或超出时情况的测试。 2.9结构测试(structural testing)-GBT11457 侧重于系统或部件内部机制的测试。类型包括分支测试、路径测试、语句测试。 2.10系统测试(system testing)-GBT11457 在完整的、集成的系统上的测试行为,它用以评价系统与规定的需求的遵从性。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总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有民族共同语。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汉语作为一种语言,具有一切语言共同的属性。即从结构上说,它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从功能上说,它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2.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确立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明确的、一致的标准,并用这种标准消除语音、词汇和 语法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 3.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4.-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 汉民族共同语。 5.文学语言:是经过加工、规范的书面语,是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现代汉语的文学语言不仅包括文 艺作品语言,也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著作的语言。文学语言主要在书面上,也在口头上为民族文化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各方面服务,它对民族语言的健康发展有极大地推动作用。 6.方言:是语言内部的地方变体,是语言的地域分支。 7.次方言:由于在同一方言内部仍存有语言分歧现象,常常把一种大方言再分列若干方言片,又称次方 言。 8.地点方言:次方言下再分成一些小的方言点称作“土语”,即地点方言。 9.共同语:人类社会统一体所通用的语言。 6 能记:是能为人们以某种方式(如视觉、听觉)感知得到的外在形式 7 所记:是符号形式所表示的意义或内容; 的交际职能能以实现的物质手段,语言必须凭借语音这个物质载体才能表达出来。一切语音都具有三方面的性质,即物理性质、生理性质和社会性质。 2. 出的声音就高;反之,声音就低。汉语的音调有高低升降的变化,主要是音高的变化。 3. 的幅度大,声音就强;反之,声音就弱。普通话语音的轻声和非轻声音节的主要区别就是音强的不同。 4. 反之,声音就短。在普通话中,轻声音节的音长要比非轻声音节短一些。 5.,指的是声音的个性、本质、特色,是一种声音区别于另一种声音的本质特征, 是用来区别意义的最重要的要素。音色是由发音体振动的不同形式(包括发音体的不同、发音方法的不同、发音时共鸣器形状的不同)决定的,只要其中有一项因素改变,就可以形成不同的音。 6. 出的就是音素。音素可以分为元音音素和辅音音素两大类,普通话语音共有32个音素。 7.塞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完全闭合,从肺部出来的气流积聚在受阻碍部分,阻塞部分突然 打开,气流迸裂而出,造成爆发色彩的音。 8.擦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靠近,形成缝隙,气流从缝隙挤出,造成摩擦音。 9.07/05塞擦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完全闭合,阻住气流,然后逐步放开,形成一条窄缝, 让气流从窄缝挤出,造成塞擦音。汉语里的塞擦音有j q zh ch z c 10.鼻音:发音时软腭下垂,鼻腔通路打开,口腔里形成阻碍的两部分完全闭合,气流不能从口腔通过,

2020年4月全国自考公文选读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4月自学考试公文选读试题 课程代码:0052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公文若干组成部分的整体结构方式及某些特定结构部分的固定要素、特殊用语之组合规定,称为() A.公文形式B.公文格式 C.公文程式D.公文结构 2.《群臣劝魏王曹丕受禅表》一文中,“鸠民而立长,筑宫而置吏”一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A.对偶B.排比 C.联用D.比喻 3.《上东宫启》一文中,“所见者唯端士正人”一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叠字B.联用 C.镶嵌D.同异 4.我国封建社会中,“策”是用于重大人事安排的君命文种,它的使用者仅限于()A.太后B.皇帝 C.太子D.宰相 5.《徐州刺史陶谦等上朱俊奏记》中有“凡百君子,靡不”句,“”的修辞手法是 ()A.叠字B.排比 C.联用D.对偶 6.状,是古代下级对上级、民众对官府陈述事实的上行文种,始设于() A.秦B.汉 C.唐D.宋 7.汉代用于政事的“移书”虽未纯化为单独文种,但其行文方向已转化为()A.上行B.平行 C.下行D.准下行 8.刺,作为古代公文文种,其最初的含义是指() A.致送B.质问 1

C.记载D.商量 9.在我国古代最早使用的重要下行文中,唯一由先秦沿用至今的公文文种是()A.令B.教 C.符D.谕 10.根据行文对象、指称事物、讲话场合或前后文意等,经补足或选择后所确定的词义,称() A.词汇义B.文字义 C.修辞义D.语境义 11.宣头,又称头子。其中“头”的含义是指() A.皇帝颁发B.事情重大 C.先行通知D.篇幅短小 12.1914年,袁世凯政府规定,“呈”专门用于职官对大总统,而民众对官署之陈请,则用 ()A.详B.禀 C.状D.签呈 13.《众议员罗永庆等对政府质问书》一文中,“剖判玄黄、震裂天地”一语,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同异B.叠字 C.比喻D.对偶 14.《唐继尧、蔡锷等护国讨袁通电》一文中,“同申义愤,相应鼓桴”一语,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A.叠字B.同异 C.对偶D.借代 15.《沪分处为调查日推行军用票情形复四联总处代电》一文中,“奉1230渝秘文印合字5392电”中的“1230”反映了民国时期的一种文书制度,它是() A.干支纪年B.干支纪月 C.干支纪日D.电码代日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6.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商周以来使用的君命文书“命”、“令”分别改为() 2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

Adaptive maintenance适应性维护:为使软件产品在新的环境下仍能使用而进行的维护, 称为适应性维护。 Data flow diagram数据流图:描述系统中数据流程的图形工具,它标识了一个系统的逻辑输入和逻辑输出,以及把逻辑输入转换为逻辑输出的加工过程。 baseline基线:它提供一个正式标准,随后的工作基于此标准,并且只有经过授权后才能 变更这个标准。建立一个初始基线后,以后每次对其进行的变更都将记录为一个差值,直到建成下一个基线。 Big-bang testing一次性组装测试:也叫集成测试,是单元测试的扩展,最简单的形式是 两个已经测试过的单元组成一个整体,并且测试他们的接口。 Black box黑盒:是对一个项目组建造的软件的修改标识,组织和控制的技术,其目标是 通过最大限度的减少错误,来最大限度提高生产率。 白盒测试:也称结构测试或透明盒测试,测试应用程序的内部结构或运作,而不是测试应用程序的功能。 Software configuration item软件配置项:软件生存周期各个阶段活动的产物经审批后即可称之为软件配置项。为了配置管理而作为单独实体处理的一个工作产品或软件。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配置管理,配置管理是对软件产品及其开发过程和生命周期进行控制、规范的一系列措施。 Corrective maintenance 改正性维护:在软件交付运行以后,由于开发阶段测试工作的 不彻底,不完全,一些隐藏的软件错误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逐步暴露出来,通常把发现和改正这类错误的过程叫做改正性维护。 Coupling 耦合:何亮不同模块之间接口的相对独立性。 Integration testing集成测试: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将所有模块按照概要设计组装成为子系统或系统进行测试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很全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1. 文字: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2.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性符号系统,是汉族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 3.六国古文:战国时期秦国的文字变化较小,我们把秦以外的诸侯国的文字称之为六国古文。 4.隶变:用横、竖、撇、点、捺等笔画转写隶书所发生的变化。 5.表音文字:用数目不过的文字及字母表示一种文字里有限的音位和音节, 从而标识语言中词语的声音。一定的音又一定的字母来表示,一定的字母又表示一定的音。 6.假借:本无其字而根据被记录的词的读音,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已有汉字表示新词的一种方法。(胡)/ 一种借字表音的方法,即借一个已有的字来表示语言中与其声音相同或相近的语素。这种由于音同或音近而被借来表示另外意义的字叫假借字。 7.转注:部首相同,声音相同或相近,意义相通,可以互相训释的字。 8.笔画:字形的最小结构单位,是独体字的结构单位,书写时从落笔到提笔称之为一笔或一画,它由点和线构成。这些点和线的具体形状叫做笔形。 9.部件:汉字合体字中由一个以上的笔画构成的可以独立书写的组字单位。 10.偏旁:合体字进行第一次切分而产生的两个部分。 11.笔顺:书写现代汉字时,笔画有先有后,书写时的这种笔画先后叫做笔顺。 部首:字典为了给汉字分类而确定的字类标目,是从分析字型的结构产生的。 /具有字型归类作用的偏旁,是字书中各部的首字。 12.通用汉字:在当代使用的汉字,除去专用汉字(人名、地名及科技专用字)以外的字。 13.六书:古人把汉字的结构方式和使用方式归结为六种类型,称为“六书”。“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汉字的结构形体,转注、假借指的是汉字的使用方式。 14.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15.方言:全民语言即民族共同语的地方变体或地域分支,是从属于民族共同语的语言低级形式,是为全民范围内某一地区的人民服务的,并不是与普通话并立的独立形式。 16.汉语规范化:根据汉语发展的规律来确定和推广语音、语法、词汇各方面的标准,以便更进一步的发挥汉语的社会交际作用,促使其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17.乐音:周期性出现,重复波形的音波。 18.噪音:不是周期性出现重复波形的音波。 19.语言的社会属性:作为社会交际作用的语言其语音总是附载着一定的语音内容—词义,表示特定的社会概念,而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示什么样的语音内容不是由个人决定的,而是由使用该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成俗的,即词语所表示的意义是由社会赋予的,这就是语言的社会属性。 20.反切:是我国传统的注音方式,是用两个汉字相拼来标注另一个汉字的读音,是由上字取声,下字去韵和调想拼和而得出的。 21.音节: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言单位,也是最自然的语言单位,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由一个或几个音素构成。 22.音素: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23.音位:一个语言系统中能够区分词义的最小的语言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是从语言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语言单位。

公文选读 00525 全国2011年7月 试题和答案

全国2011年7月 课程代码:0052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公文与文章的重要分野之一是() A.字体B.字号 C.程式D.质地 2.元代皇帝颁发政令的君命文种称() A.圣旨B.诏书 C.懿旨D.令旨 3.明代,民众向官府有所告诉,用较小单张纸书写的禀词称(180 ) A.禀折B.禀文 C.禀书D.禀帖 4.清代,平行或不相隶属的司、道以上高级官署之间使用的文种是() A.移B.关 C.刺D.咨 5.经南宋孝宗皇帝批准,长官判牍写定制为(236 ) A.判依B.判行 C.判可D.判发 6.“檄”为我国古代的() A.互相约束之辞B.军事文告 C.路证D.裁决狱讼公文 7.国民党政府时期,本机关(或系统)内部使用的呈文称为() A.签呈B.呈请 C.呈报D.禀呈 8.民国时期,公文“咨”最基本的稳定的用途是() A.在无统属关系的官署之间行文 B.在不同系统的高级平等官署之间行文 第 1 页

C.在不同系统不同级别的官署之间行文 D.同级官署之间相互行文 9.根据报告制度,依隶属关系,主动向上级所作的报告称为() A.上复报告B.知照报告 C.报送报告D.专用报告 10.用于发布经济、科研等方面指示性和规定性相结合的措施或要求的文种是() A.指示B.命令 C.指令D.通知 11.清代,凡在京各部院等上呈皇帝的公文称为() A.奏本B.部本 C.通本D.题本 12.根据1912年11月发布的《公文程式令》中的划分,“令”有() A.大总统令、院令、部令、委任令、训令、指令、处分令 B.策令、委任令、训令、指令、封寄、交片、批 C.申令、饬、训令、指令、处分令、部令 D.告令、院令、委任令、训令、指令 13.北洋政府时期,特任、简任、荐任官的任命状,署名盖印的是() A.大总统B.国务总理 C.国民政府主席D.主管国务员 14.行文对象是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文种是() A.决定B.决议 C.议案D.会议纪要 15.限于国家权力机关用于具有国际意义的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的文种是() A.布告B.通告 C.公告D.公报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6.宋代以“札”为名的文种有() A.奏札B.御札 C.省札D.札子奏 E.中书札子 第 2 页

软件工程名词解释

软件工程试题整理_词语解释题 1、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指开发人员要准确理解用户的需求,进行细致的调查分析,将用户非形式的需求述转化成完整的需求定义,再由需求定义转换到相应的形式功能规约(需求规格说明)的过程。 2、白盒法:该方法把测试对象看作一个打开的盒子,测试人员须了解程序的部结构和处理过程,以检查处理过程的细节为基础,对程序中尽可能多的逻辑路径进行测试,检查部控制结构和数据结构是否有错,实际的运行状态与预期的状态是否一致。白盒法也不可能进行穷举测试。 3、黑盒法:该方法把被测试对象看成一个黑盒子,测试人员完全不考虑程序的部结构和处理过程,只在软件接口处进行测试,依照需求规格说明书,检查程序是否满足功能要求。因此,黑盒测试又称为功能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 4、渐增式测试:逐个把未经过测试的模块组装到已经过测试的模块上去,进行集成测试。每加入一个新模块进行一次集成测试,重复此过程直至程序组装完毕。 5、非渐增式测试:首先对每个模块分别进行单元测试,然后再把所有的模块按设计要求组装在一起进行测试。 6、可执行的规格说明:这是一种使要求说明过程自动化的技术,通过可执行的规格说明语言来描述预期的行为“做什么”,人们可以从直接观察中用规格说明语言来规定任何系统行为。 7、经济可行性:对组织的经济状况和投资能力进行分析,对系统建设,运行和维护费用进行估算,对系统建成后可能取得的社会及经济效益进行估计。 8、系统设计说明书:是从系统总体的角度出发对系统建设中各主要技术方面的设计进行说明,是系统设计阶段的产物,其着重点在于阐述系统设计的指导思想以及所采用的技术路线和方法,编写系统设计说明书将为后续的系统开发工作从技术和指导思想上提供必要的保证。 9、面向对象设计:是把分析阶段得到的需求转变成符合成本和质量要求的、抽象的系统实现方案的过程。或者说,面向对象设计就是用面向对象观点建立求解域模型的过程。 10、结构化设计: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是以需求分析阶段产生的数据流图为基础,按一定的步骤映射成软件结构,因此又称结构化设计(SD)。 11、结构化分析:是根据分解与抽象的原则,按照系统中数据处理的流程,用数据图来建立系统的功能模型,从而完成需求分析工作。 12、基于脚本的设计:此方法主要用于解决要求的验证问题。一个脚本将模拟在系统运行期间用户经历的事件,它提供了输入、处理、输出的屏蔽,以及有关对话的一个模型,开发者能够给用户显示一个系统的逼真视图。 13、IDEF方法:是美国空军在1981年针对集成化计算机辅助制造(简称ICAM)工程项目中用于进行复杂系统分析和设计的方法,是在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技术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14、JSP方法:定义了一组以数据结构为指导的映射过程,他根据输入、输出的数据结构,按一定的规则映射成软件的过程描述,即程序结构,而不是软件的体系结构,因此该方法适于详细设计阶段。 15、软件概要设计:进入了设计阶段,要把软件“做什么”的逻辑模型变换为“怎么做”的物理模型,即着手实现软件的需求,并将设计的结果反应在“设计规格说明书”文档中,所以软件设计是一个把软件需求转换为软件表示的过程,最初这种表示只是描述了软件的总的体系结构,称为软件的概要设计或结构设计。 16、信息隐蔽:指在设计和确定模块时,使得一个模块包含的信息(过程或数据),对于不需要这些信息的其它模块来说,是不能访问的。 17、系统流程图:是描述物理系统的传统工具,它用图形符号来表示系统中的各个元素,例如人工处理、数据处理、数据库、文件、设备等。它表达了系统中各个元素之间的信息流动的情况。 18、集成测试:是指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将所有模块按照设计要求组装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的测试,故也称组装测试或联合测试。 19、附加策略:是将原型用于开发的全过程,原型由最基本的核心开始,逐步增加新的功能和新的需求,反复修改反复扩充,最后发展为用户满意的最终系统。 20、抛弃策略:是将原型用于开发过程的某一阶段,促使该阶段的开发结果更加完整、准确、一致、可靠,该阶段结束后,原型随之作废。 21、抽象:是认识复杂现象过程中使用的思维工具,即抽出事物本质的共同的特征而暂不考虑它的细节,不考虑其它因素。 22、参数化抽象:所谓参数化抽象,它是指当描述类的规格说明时并不具体指定所要操作的数据类型,而是把数据类型作为参数。 23、静态测试:指被测试程序不在机器上运行,而是采用人工检测和计算机辅助静态分析的手段对程序进行检测。 24、原型:是指模拟某种产品的原型模型。软件开发中的原型是软件的一个早期可运行的版本,它反映了最终系统的重要特征。 25、事件:是指定时刻发生的某件事情。它是某事情发生的信号,它没有持续时间,它是一种相对性的快速事件。 26、动态冗余:动态冗余的主要方式是多种模块待机储备,当系统检测到某工作模块出现错误时,就用一个备用的模块来顶替它并重新运行。这里须有检测、切换和恢复过程,故称其为动态冗余。 27、模块化:是指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是自顶向下逐层把软件系统划分成若干模块的过程,每个模块完成一个特定的子功能,所有的模块按某种方法组装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完成整个系统所要求的功能。 28、JSP方法:定义了一组以数据结构为指导的映射过程,它根据输入、输出的数据结构,按一定的规则映射成软件的过程描述,即程序结构,而不是软件的体系结构,因此该方法适于详细设计阶段。 29、模型:是为了理解事务而对事物做出一种抽象,它忽略不必要的细节,它也是事物的一种抽象形式,一个规划,一个程式。 30、瀑布模型:是将软件生存各个活动规定为依线性顺序联接的若干阶段的模型。它包括可行性分析、项目开发计划、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它规定了由前至后,相互衔接的固定次序,如同瀑布流水,逐级下落。 31、增量模型:是在项目的开发工程中以一系列的增量方式开发系统。增量方式包括增量开发和增量提交。增量开发是指在项目开发过程中以一定的时间间隔开发部分工作软件;增量提交是指在开发周期,以一定的时间间隔增量方式向用户提交工作软件及相应稳当。增量开发和增量提交可以同时使用,也可单独使用。 32、喷泉模型:是一种以用户需求为动力,以对对象作为驱动的模型,适合于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他克服了瀑布模型不支持软件重用和多项开发活动集成的局限性。喷泉模型使开发过程具有迭代性和无间隙性。系统某些部分常常重复工作多次,相关功能在每次迭代中随之加入演化的系统。无间隙是指在分析、设计、实现等开发活动之间不存在明显的边界。 33、功能模型:描述了系统的所有计算,它表明一个计算如何从输入值得到输出值,他不考虑所计算的次序。功能模型说明对象模型中操作的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