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立报vs纽约论坛报

立报vs纽约论坛报

立报vs纽约论坛报
立报vs纽约论坛报

两大廉价报纸的兴盛与衰落

——《立报》VS《纽约论坛报》

一、《立报》: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前后有影响的小型报纸

1、创办时间:1935年9 月20日在上海创刊。(有图片)

2、形式:该报初创时为4开4版一张,不登广告,1936年3月16日起增出晚刊,并开始刊登广告。后来晚刊停出,同年6月1日该报增加两版,变为日出6版。

3、创办背景:上个世纪30年代,可谓国民党治理大陆时难得的升平时期,繁华的上海出现了文化事业发展的强劲势头。其表现之一,便是各类报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立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

4、创刊人:由成舍我、萧同兹、严谔声、吴中一等新闻界人士集资兴办。成舍我任社长,严谔声任总经理。先后担任总编辑的有张友鸾、萨空了、褚保衡,编辑有恽逸群、谢六逸、张恨水等。

成舍我(1898,8,28-1991,4,1),中国著名报人,在中国新闻史上享有很高声望与影响。原名成勋,后名成平,舍我为其笔名。湖南湘乡籍人,出生于南京。从1913年他为安庆《民岩报》撰稿,到1988年在台北创办《台湾立报》,直至1991年去世,从事新闻业近77年,一生参与创办媒体、刊物近20家,直接创办12家,遭遇挫折无数,也是个人力量从事新闻教育事业最长、影响重大的新闻教育家。(有图片)

5、主要读者对象:中下层群众。当时《立报》的发行广告语是:“只要少吸一枝烟你准看得起,只要略识几百字你准看得懂”,颇为准确地道出了《立报》面向基层群众的风格特色。

6、内容:(1)、基本栏目有要闻、国内消息、本市消息、国际新闻和教育与体育、经济等专栏。(2)、新闻、言论、副刊并重。副刊有“言林”“小茶馆”“花果山”3 种,聘文化界名流任编辑。(3)此报以宣传抗日救国、提倡民主政治、反映群众呼声为主。

介绍:《立报》的三个副刊《小茶馆》、《言林》、《花果山》

(1)、《言林》由名编辑、复旦大学新闻系首任主任谢六逸主编,是文艺副刊,面向青年知识分子;

(2)、《花果山》由知名作家张恨水、包天笑主编,侧重于讲故事。

(3)、《小茶馆》则由萨空了亲任主编。他的意图十分明了,面向下层民众,希望黄包车夫也能进来坐坐聊聊。在《小茶馆》萨空了不仅要处理各种编务,还以“了了”为笔名,每天写一篇杂感,与读者说天说地,推心置腹。一时间,《小茶馆》成了与读者交流心声的场所。

7、宗旨:“对外争取国家独立,驱除敌寇;对内督促政治民主,严惩贪污”,并更明确为“立己”、“立人”、“立国”的三“立”。

8、特色:(1)注重新闻报道。以精选精编的办法选择刊登有代表性的电讯稿,对有特殊意义的新闻,则精编成简单明了的短讯,重视独家新闻。(2)重视评论。天天有500字左右的评论,或针对国内外时事,或针对某一社会问题。文字婉转,既能避免新闻检查机关扣发,又能使广大群众了解事实真相。(3)重视群众工作,与读者、作者建立了广泛而又密切的联系。当年为副刊《言林》撰稿的作者有郭沫若、茅盾、朱自清、郁达夫、夏衍、老舍、曹聚仁、王统照、王任叔等等,几乎包罗了中国绝大数现代进步文化人和著名作家。

9、发展历程:(1)、1935年9 月20日在上海创刊。(2)、1937年11月25日,因日军侵占上海,被迫停刊。(3)、1938年4月1日至1941年冬在香港恢复出版。萨空了任总编辑。日出4开1张。着重宣传民主抗日。(4)、1938年9月后,萨空了、沈雁冰(茅盾)等先后离去,由吴范寰主持编辑工作,政治倾向渐趋保守。(5)、1945年10月,陆京士等曾在上海重出《立

报》,杜月笙任董事长。(6)、1949年4月30日停刊。

10、报刊活动:(1)、1935年冬,北平发生“一二九”运动的消息传到上海,复旦大学等校学生发起赶赴南京请愿。《立报》闻讯立即派记者随学生离沪。当所乘火车受阻于无锡、昆山学生们转而向当地群众宣传爱国抗日时,《立报》记者现场采访,及时发回了许多生动的消息和通讯。同时,《立报》对上海的学生运动也作了及时、充分的报道。

(2)、1935年底到1936年初,上海的学生、妇女、文化、职业、新闻等各界救国会蜂涌而起,并于1936年1月28日成立了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公推沈钧儒为主席,抗日救亡运动出现了新的高潮。《立报》组织力量进行了跟踪,几乎每天都有翔实的报道。

(3)、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病故于上海。主要为工人和学生、包括小学生的16000余市民自发结队,在肃穆、哭泣和《义勇军进行曲》歌声中缓缓为鲁迅送行。《立报》为悼念鲁迅逝世专门出了特刊。

(4)、尤为引人注目、也为《立报》赢得极大声誉的是《立报》对“七君子案”的报道。1936年11月23日凌晨,救国会著名领袖沈钧儒、邹韬奋、李公朴、史良、沙千里、王造时、章乃器等7人在上海同时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出于对《立报》的信任,事发后,章乃器夫人胡子婴立即赶到位于市中心二马路(今九江路)的《立报》馆,向正在当值的总编辑萨空了报信。由于当时报纸开印在即,详作采访已来不及。萨空了当机立断,决定先发一短讯,在第一时间将消息报道出去。当天早上出版的《立报》头版右下方在《今晨七人被捕》的标题下,加黑框发布消息:“今晨二时半,市公安局会同公共租界及法租界捕房逮捕七人。上午解法院。”寥寥30字,第一次向社会揭开了“七君子案”。此举引起了全上海的震动,也让同行们惊讶。此后,《立报》调动各种新闻手段,又作了大量跟踪报道。譬如,《立报》全文刊登了政府当局的《起诉书》和沈钧儒等人的答辩状,让读者得到第一手资讯;派出记者追踪到囚禁“七君子”的苏州司前街监狱,编发了大量专访、消息、特写;逐日报道庭审进展,并配发评论和读者来信,予以评说。《立报》还连续刊出“七人家属访问记”,先后刊登了李公朴子女的呼喊《爸爸,快快回来吧!》,邹韬奋夫人沈粹缜女士《含着眼泪的话》,史良母亲的访问记《一个拥护正义的母亲》,都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立报》对“七君子案”的报道持续了240多天,直到1937年7月31日7位爱国人士胜利出狱,才告一段落。

(5)、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特别是“八一三淞沪抗战”的爆发,使《立报》更是站到了战斗的第一线。新闻报道立即转入了战地实况为主,几乎每天的头版头条都是各地特别是上海战况进展,及时而真实地报道了中国守军英勇抗敌和上海民众的奋力支援。当时名记者曹聚仁随军抵达闸北前线,萨空了即邀其采写战地新闻。此后不到两个月里,《立报》采用的他写的战地新闻即达50多篇。上海沦陷前一日--11月11日,《立报》还发表了曹的战地通讯《石湖荡大会战》。

11、历史意义:(1)、《立报》该报在发刊词《我们的宣言》中提出了“报纸大众化”的口号, 力求以较小的篇幅刊登丰富多彩的内容,表示“一定要把报纸办得通俗易懂,刊登的材料要与群众休戚相关,使全国人民能读、必读、爱读。”(2)、采取售价低廉、准时送报等措施以争取读者,提出口号:“五分钟可知天下事;一元钱可看三个月。”由于该报坚持抗日,倾向进步,内容丰富,编排新颖,从而拥有广大读者,在上海八一三抗战时,销售量达到20万份,创当时国内报纸的最高纪录,成为当时小型报中最有影响的报纸。

12、成就:(1)、由于《立报》鲜明的抗日倾向,在1937年11月24日上海沦于日寇之手不到两个星期即被迫停刊。虽然这份报纸仅生存了两年又66天。但由于它的引人注目的平民特色,使其发行量不断增加,突破了20万份,与沪上老牌大报《新闻报》、《申报》并驾齐驱、分庭抗礼。(2)、《立报》按照成舍我“新闻比同行迅速、准确、信息量大”的宗旨,对抓新闻从来舍得花力气。以新闻为先的原则,使这份“小”报曾是上海新闻最多、最为迅速、也最为引人注目的报纸,《立报》围绕“爱国”、“救亡”主题,做了大量的新闻报道、评论,

满足了读者的需求,成就了《立报》的辉煌。

13、《立报》的历史还在延续:

如果说报纸也有着“报格”的话,那么,成舍我的《立报》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其压不死、斗不垮的曲折经历,更是其始终不堕的独立、自由、挑战非民主的政治环境、为民鼓与呼的报业之志。

二、《纽约论坛报》:美国著名的大众化报纸

1、创办时间:1841年4月10日由霍勒斯?格里利在纽约创办,是美国著名的大众化报纸,美国第一家全国性报纸。它的创刊和发展,标志着美国大众化报刊进入成熟阶段。

2、创刊人:霍勒斯?格里利(Horace Greeley,1811年2月3日-1872年11月29日),美国著名报人,编辑。《纽约论坛报》的创办者。自由共和党的资助人之一,政治改革家。1840年代到1870年代论坛报在其主持下取得巨大成功,成为美国新闻史早期著名的“三大便士报”之一。格里利也因此成为最为优秀的报刊编辑人士。同时格里利也是一位著名政治领袖,在废除奴隶制和社会改革上支持辉格党和共和党。其晚年出于对尤利塞斯?S?格兰特共和党政府腐败做斗争的目的,1872年被提名为新自由共和党主席参加美国大选,尽管也获得了民主党的支持,但却遭到了一边倒的失败。今天美国有多个地名、学校以其命名,纪念物也散布在美国各处。(有图)

3、《纽约论坛报》与卡尔·马克思:19世纪五十年代,卡尔·马克思被迫流亡到伦敦后,《纽约论坛报》不时向他约稿,于是他成为了《纽约论坛报》的一名撰稿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之十一、十二集这两集汇集了马克思、恩格斯于1954~1955年发表在《纽约论坛报》上的大部分时事评论文章,内容主要涉及当时英法俄德等西方列强国内和国际间的重大政治、军事事件,并间或参插许多他们对于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政府政要们的诙谐生动的批判性材料。他们利用这些短小精悍的文章大胆揭露统治阶级内部的黑暗和腐朽,深切地同情遭受饥饿和压榨的无产阶级的境遇,热情讴歌无产阶级的斗争事业。

4、报刊形式:其创刊后,每期4版,每版5栏,编辑完善,印刷美观、售价低廉。创办时售价一美分,第二年改售二分。出版一个月,发行量就达到了1万

5、办报理念及特点:

(1)、理念:以内容严肃、格调纯正著称。霍勒斯?格里利所创立的《论坛报》,旨在“增进人民的利益,提高他们的道德良知、政治素养和社会福利水平”。

(2)、特点:最大特点在于“论”,其威信与影响主要来自评论,格里利的办报志趣也在于评论,美国报刊上的“评论版”就是他首创的。但是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它虽以评论为特色,但它同政党报刊毕竟不同。

<1>、首先,政党报刊是政党的机关报,而《纽约论坛报》则是一份独立经营的报纸,所以尽管他本人属于辉格党,但正如其自传所述:“记者对于他信奉的政党可以公开地、真诚地宣扬它的原则和评论它的措施,但是对于特定问题应能坦率地表示不同意见,对于该党的不胜任或(更坏的)无独立性的候选人甚至可以加以谴责。”

<2>、其次,在内容上,政党报刊主要是发表观点,而《论坛报》除了评论外,还大量报道各类新闻,甚至刊登流俗的犯罪新闻。

6、报纸的思想主张:《纽约论坛报》以其高尚的理想、客观的态度和负责的精神,成为便士报的的最高典范。

▲办报的指导思想:(1)“一方面不当政客的奴仆,另一方面也不伪装中立。”《论坛报》对于某些问题,包括候选人问题,保持采取不同态度的独立权利,它是面向大众的;(2)、另一方面也表明论坛报不同于其他便士报,并不掩饰自己应该采取的政治立场。

▲思想倾向:、(1)肯定傅立叶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2)、同情工人农民;(3)、拥护工会

制度;(4)、主张废除奴隶制;(5)、主张“均贫富”。

▲报纸主张:(1)、摒弃煽情主义的做法,剔除哗众取宠的成分。(2)、重视言论,大量刊登鼓吹社会改革的文章。(3)、重视延揽人才,并吸引各方面有识之士为报纸撰稿

▲内容特点:(1)、内容严肃,一般都是严肃的问题讨论与新闻报道;(2)、不单纯追求情感刺激,摒弃许多不道德的下流警察新闻、广告、琐事材料,力求维护人民的利益和促进其道德的、社会的、政治的利益。

7、办报风格:(1)、《纽约论坛报》的风格与其创办人格里利紧密联系在一起。具有空想主义思想的格里利决心创办一家高雅而有思想的便士报。在《纽约论坛报》的创刊广告中,格里利宣称:“它将努力维护人民的利益和促进他们道德的社会和政治的权益;它将摒弃许多著名便士报上的不道德的、下流的警察局新闻、广告和一些其他材料、我们将尽心尽力地把报纸办成赢得善良的、有教养的人们嘉许的受欢迎的家庭常客。”

(2)、《纽约论坛报》同辉格党的政治活动也是难解难分的。格里利作为辉格党人,他通过通过《论坛报》将辉格党的政治主张传递给平民百姓。很快它成为辉格党最为成功的都市报纸,在全国范围内很快就拥有了上万订户,并且树立了美国报纸早期严肃刊物的典范。(3)《论坛报》在办报中重视延揽人才,并吸引各方面有识之士写稿。马克思曾长期担任该报驻英国的通讯记者,1851-1862年间先后为该报写过500多篇有关欧洲问题的述评,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该报的声誉。

8、《论坛报》最有影响的改革言论:

(1)提倡开发西部。这是当时美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城市贫民的一条谋生之路。报纸提出了“青年人,到西部去”的响亮口号,在40年代美国人向西部进军的浪潮中起了重要作用。报纸还积极敦促政府修筑铁路,架设电线,制订“宅地法”(给西部移民购买土地以优惠),并且宣传科学种田的知识,很受西部农民的欢迎。

(2)反对奴隶制度。50年代全国废奴运动高涨,《论坛报》曾积极为此宣传。格里利还参与创建主张废奴的共和党(从辉格党分裂出来),帮助林肯入主白宫,后来又推动了讨伐南方的战争。1861年6月该报的社论《向里士满进军》,成了北方军民的进军号令。1862年8月该报社论《二千万人的祈祷》要求在已征服的地区迅速解放奴隶,三天后林肯就发表公开信作了肯定回答,一个月后又公布了《解放奴隶宣言》。所以美国史学家高度评价《论坛报》在废奴运动中的作用,认为其影响仅次于林肯本人。

9、发展历程:(1)、《纽约论坛报》于1841年创办,其创办和发展标志着美国大众化报刊进入成熟阶段.(2)、1872年,随着格里利的过世,《纽约论坛报》也一落千丈,于1924年与《纽约先驱报》合并为《纽约先驱论坛报》(1966年停刊)。

主要分为两个时期:(1)辉格党人时期:1841年,在辉格党总统哈里森宣誓就职前不久,格里利在几位辉格党朋友的帮助下,将他主持的刊物合并为《纽约论坛报》,很快成为辉格党最为成功的都市报纸。不久他又出版了《论坛周刊》——《纽约论坛报》的精华汇编。《纽约论坛报》的销量虽然始终赶不上《纽约太阳报》和《纽约先驱报》,但《论坛周刊》却创下10万份的空前纪录,使得格里利的名字家喻户晓。1852到1862年之间,他还聘请马克思卡尔·马克思(也包括恩格斯)作为欧洲通讯员,在此期间马克思与恩格斯为《论坛报》撰稿多达五百余篇。马克思也在1848年称赞《纽约论坛报》为“民主社会主义的报纸”。(2)、共和党人时期:当1854年新共和党成立时,格里利将论坛报改版为非官方组织,反对蓄奴扩大化并给予奴隶权益高度关注。在南北战争爆发前,论坛报的全国发行量达到300,000份。尽管自1860年后他逐渐失去了对论坛报的掌控,言论也变得更少。但1864年他对林肯复选机率的失败主义论调,在论坛报再版时依然引起了国内广泛共鸣。

10、影响:(1)、《纽约论坛报》的道德水准确实高于其他廉价报纸,它以建设性的民主思想和实践而闻名,为公众提供重要的信息,起到了社会领航的作用,赢得了读者的尊敬和忠诚。

该报在美国中西部获得“仅次于《圣经》”的地位,享有“最伟大的道德机关报”的美誉。(2)、其次,它重视言论,大量刊登鼓吹社会改革的文章,包括宣传空想社会主义,提倡开发西部,要求打击投机商人、严惩贪官污吏,提倡禁烟禁酒、保护关税等,它的言论紧密结合下层群众关心的问题,因而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总结:《立报》和《纽约论坛报》作为面向大众的廉价报纸,是中外历史上两大极具影响

力的小型报刊,在其创办和发展过程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