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传统音乐欣赏

中国传统音乐欣赏

中国传统音乐欣赏
中国传统音乐欣赏

中国传统音乐欣赏

诸宫调天宝遗事·马践杨妃

今存王伯成(元)撰写的《诸宫调天宝遗事》已是残篇辑本。该剧以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为题材。此曲出自其中《马践杨妃》一出。内容为陈元礼在马嵬驿指斥杨贵妃的情节。

诸宫调董解元西厢记·凭栏人缠令

该曲目为《凭栏人缠令》套中“美中美”“大圣乐”两曲,谱见《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卷73。这两曲内容叙述张生赴试去后,莺莺相思成病,对红娘叙述心情。

窦娥冤

《窦娥冤》是元著名杂剧艺术家关汉卿的代表作,是一部古典悲剧。此曲根据今存北曲《窦娥冤》曲调改编而成,意在表现窦娥含冤屈死前的痛苦心情和对不幸命运的控诉。

乌夜啼·石榴

《乌夜啼》最早原是南北朝西曲民歌的曲名。后在唐代的燕乐杂曲和雅乐琴曲、宋代的词牌乃至元代的曲牌中都有此曲目名称。今存琴谱《乌夜啼》曲初见于《神奇秘谱》。

黄莺吟

元代古琴小品,谱见元《事林广记》。此曲以黄莺的鸣啼为题,表现在自然场景中的愉快心情。

海青拿天鹅

海青,又叫海东青。据《本草纲目·禽部》记“雕出辽东,最俊者谓之海东青”。草原民族将此鸟驯服后,用来捕捉猎物。这首琵琶曲元代就已流行。乐曲生动地描绘了海青捕捉天鹅时激烈搏斗的场面。

石湖仙

姜夔原曲朱润福编配谱见《白石道人歌曲》。这是姜夔写给当朝宰相范成大的一首祝寿词。

音乐欣赏论文参考

《黄河大合唱》:民族精神的史诗 ——音乐欣赏心得体会马克思说过:“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这说明,如果我们缺乏必要的音乐欣赏能力,那么,音乐的美感就不能为我们所感受,音乐的内涵不能被我们所理解,音乐本身也会黯然失色。 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当我听到阿炳缓慢的、如泣如诉的《二泉映月》时,一种悲苦、凄凉的感情不由自主地在我的心头涌起,当在钢琴上响起了肖邦的《c小调练习曲》时,我又被它激昂悲愤的感情波涛所深深打动。听到辽阔粗犷的内蒙民歌,不禁让我眼前浮现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而在这所有的欣赏乐曲中,《黄河大合唱》给了我最震撼的情感体验,虽然其创作年代已与我们相去甚远,但那奔放、豪迈、铿锵有力的诗句和强烈的情感,让我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了作为一个炎黄子孙的自豪感。下面我将从其创作背景、创作特色及情感抒发、艺术成就三方面来说明我对它的理解。 一、创作背景 《黄河大合唱》创作于1939年3月,由光未然作词,洗星海作曲。 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即张光年)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亲临险峡急流、怒涛旋涡、礁石瀑布的境地,目睹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次年1月抵达延安后,一直酝酿着《黄河》词作,并在年除夕联欢会上朗诵了这部诗篇。 冼星海听后异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仅仅用了6天时间,就完成了这部巨作的初稿,半月之内又完成了该作品八个乐章及伴奏音乐的全部乐谱,写就了这一时代的中华民族的音乐史诗。 4月13日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由邬析零指挥),引起巨大反响,很快传遍整个中国。 作品用感情饱满的笔墨,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二、创作特色及情感抒发 《黄河大合唱》气势磅礴,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全曲包括序曲和8个乐章(《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并由配乐诗朗诵和乐队演奏将各乐平连成一个整体。各个乐章从内容到音乐形象又具打相对的独立性,乐章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品以抗日和爱国两个主题为中心。从深厚的情感和感人的艺术形象上一步步展开,直至宏伟的终曲,激荡的感情浪潮发展到了最高点。 管弦乐队演奏的《序曲》概括地对全曲进行了极富特点的描绘.乐队效果色彩浓郁。音乐刻画了人民的意志和力量,象征着崇高伟大的民族精神,几个主题经过发展后交织征一起,形成了序曲的高潮。 第一乐章是《黄河船夫曲》,乐章一开始就采用了大号和大鼓两种乐器,节奏紧促,使人因为音乐的存在,一下子为之振奋。紧接着是男声朗诵,一下把人

浅析中国古典音乐

学号:20135014245 学院政法学院 专业法学 年级2013级 姓名陈华悦 论文题目浅析中国古典音乐 指导教师邵良柱职称讲师 2014年 12 月 28 日

浅析中国古典音乐 学生姓名:陈华悦学号20135014245 政法学院法学专业 指导老师:邵良柱职称:讲师 摘要:中国的音乐有着很长的文化历史,但是中国真正欣赏中国古典音乐的人却不多。本文首先就中国古典音乐的大体情况展开分析,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与古典音乐的关系,重点探讨中国古典音乐的主要特点及其蕴含的意境和感情,由此向世人展示中国古典音乐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音乐赏析中国古典音乐特点影响 Abstract: China music has a long cultural history, but Chinese appreciate classical music Chinese person but not much. Firstly, the general situation China classical music to analyze,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Chinese ancient culture and classical music, focusing on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classical music and its artistic conception and the feelings contained, thus to show the world the charm of art and appreciation of classical music China method. Keywords: music appreciation Chinese classical music Characteristic Influence 中国古典音乐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无比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中国古典音乐犹如一棵古老而常青的参天大树,以其源远流长和多彩多姿屹立于世界音乐艺术之林。它反映了中华民族以音乐修身养性的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意志、道德、文化和追求。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人反映中国古典音乐难以欣赏,不如流行音乐和西方音乐那么直感。当然,热衷于中国古典音乐者也大有人在,其关键在于是否懂得欣赏。 一、中国古典音乐的大体情况 中国古典音乐的历史,古代文献一般追溯到黄帝。中国《吕氏春秋·仲夏记·古乐篇》记载:“黄帝令伶伦作音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昆仑之阴,取竹之懈谷……听凤凰之鸣,以别十二律。”但据目前的考古发现,中国音乐的历史远不止于此。1986年—1987年,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村新石器遗址发掘出了随葬的至少16支骨笛。据碳14测定,这些骨笛距今已有8000—9000年之久。至于在8000—9000年之前何时开始出现音乐,是千年还是以万年计,难以定论。经过几千年的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国古典音乐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并以其浓郁的民

《中国通俗歌曲欣赏》教案设计

《中国通俗歌曲欣赏》教案设计 设计意图 爱因斯坦说过“爱好是最好的老师”,通俗歌曲因其大众化、全民化的特点,得到许多中学生的喜爱。把流行歌曲引进课堂——这是课堂设置中的挑战,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本节课选择了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欣赏通俗歌曲。通过介绍通俗歌曲的特点以及我国不同时期通俗歌曲的风格,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各抒己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师给学生提出问题、总结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表达见解,使学生多角度、客观地评价和欣赏不同类别的通俗歌曲。 教学内容 一、音乐知识通俗歌曲的概念及特点 二、作品欣赏 1.《何日君再来》 2.《外婆的澎湖湾》 3.《小城故事》 4.《黄土高坡》 5.《天堂》 三、探索与讨论 教学目标 1.了解通俗歌曲的特点,对“通俗歌曲”这种音乐形式有一定的认识和鉴别能力,并能主动参与讨论。 2.能够充分感受、体验通俗歌曲中所表现的音乐情绪 , 理解音乐内容及意境。 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多角度、客观地评价鉴赏不同时期、不同类别的通俗歌曲。教学方法 讲解、演示、列举、分析、讨论及学生相关的参与活动 教具:CAI课件音乐设备电脑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老师分别用三种唱法(美声、民族、通俗)演唱三首歌曲。 ①《你再不要去做情郎》(选自《费加罗的婚礼》,艺术歌曲,美声唱法) ②《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民歌,民族唱法) ③《弯弯的月亮》(通俗歌曲,通俗唱法)

2.老师小结导入课题 老师刚才分别用三种唱法演唱了一首艺术歌曲、一首民歌、一首通俗歌曲,不同演唱方式具有不同的表现效果,同一首歌曲也可能用不同的演唱方法来表现。对同学们而言,最为熟悉和喜欢的是用通俗唱法演唱的通俗歌曲。这节课我想和同学们一起走进我国通俗歌曲的艺术殿堂,共同去感受它的魅力。(揭示课题) 二、通俗歌曲的概念及特点 1.什么是通俗歌曲? 展示:通俗歌曲亦称流行歌曲,主要是指十九世纪下半叶至二十世纪初在欧美各国发展起来的适合一般市民群众爱好的,轻松活泼、易学易唱的、便于流传的歌曲。它是与艺术歌曲、民歌相对而言的梦内容大多取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爱情主题居多;也有描写人生、伦理、叙说理想、生活、抒发思念之情等。 2.通俗歌曲的主要特点? 展示:通俗歌曲的主要特点是短小精练,旋律流畅、口语化较强、易学易唱,流传范围广泛,富于时代性。各个时代的通俗歌曲具有各自的特点,歌曲常使用一个固定的节拍或固定的节奏型等,乐队一般用电声乐队演奏。 三、我国通俗歌曲的几个发展时期 我国通俗歌曲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起源):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港台歌曲和校园民谣);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九十年代初(“西北风”时期);九十年代中期至今(成熟期、形式多样化)。 四、感受与体验 导语:我国通俗歌曲从起源到今天的日趋成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那么究竟我国各个时期通俗歌曲有什么特点呢?是不是所有的通俗歌曲都适合中学生演唱呢?通俗歌曲到底可不可以进入我们的课堂呢?这些正是我想在这节课和同学们一起来探讨的问题,接下来请同学们欣赏几首我国各个时期的有代表性的通俗歌曲: 1.“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通俗歌曲代表作品欣赏 (1)欣赏《何日君再来》 (2)师总结并简介时代背景:当时的中国正处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一方面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革命者正在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另一方面反动统治者置国家民族利益不顾,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这首歌正是这部分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3)当时通俗歌曲的特点:格调低下,情绪消沉,低级庸俗,在唱法上卖弄风情。

中国古典音乐鉴赏

中国古典音乐欣赏 中国古典音乐--经典、永恒、温馨、浪漫。当古典音乐流泻而出的一刹那间,你可以体悟到空气中流动的是高山、是流水、是丝竹、是冬雪,是千古缠绵不绝的生命呼唤。那份说不清、道不尽的感觉,正是中国古典音乐特有之美。 你知道中国也有古典音乐吗?你知道中国音乐也能发烧吗?中国古典音乐 历经时代沧桑,依然在不知不觉中触动了我们的灵魂,在那亘古不变的太阳下,跨 越时间、空间,其悠扬的回音正如钻石一样――依然经典、永恒、温馨、浪漫。 这里有有古筝、笛子、二胡、琵琶、大鼓等民族乐器演奏的中国古典名曲。当音乐自你的音箱流泻而出的一刹那间,你可以清楚的看到,在空气中流动的、是山、是水、是叶落、是冬雪、是千古的生命里,那份说不出、道不尽的感动,那是你从未经历过的中国古典音乐之美。 中国音乐起于何时?这个问题颇难确定,据古籍所载,伏羲女娲时,已有“琴”,“瑟”、“箫”的发明。这时的“琴”即是现在所讲的“古琴”之前身。围绕古琴所作的 诗所发生的故事不计其数,有诗曰“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有故事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可见琴声乃心声, 古琴在国乐中占有极高的地位。“筝”之渊源于“瑟”,与“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其在春秋国之际流行于秦,故史称“秦筝”。“筝”之音色华丽优美,明亮抒情,歌唱性强,善于表现行云流水的意境。今天我们将“琴”、“筝”并置,呈现在您的眼前,愿您能在悠悠琴声中,领略到华夏民族博大精神的文化渊源及厚重的艺术底蕴。 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中国古典音乐和中国民乐乐器的特有魅力。体会到中国五千年文化的悠久长远。在现代重金属流行音乐盛行的喧嚣声中,来听听具有 传统风味的丝竹乐器,相信您一定会喜欢上它的 古典音乐的真正精品则如秀外慧中的成熟女性,给人的不仅是单纯的外貌之美,更是一种综合了外在、内在美的更深层次的美感。欣赏古典音乐的人大都属于内向型,内心世界丰富敏感,情感细腻。原因很简单:古典音乐的美是那么微妙含蓄、意境深远,没有敏感的内心和非凡的感知力又怎能体会到它蕴含的宁静致远、冲淡平和的意境。 古典音乐用纯净、朴素洗去这世界的纷繁复杂,用严格秩序、完美和谐去淡

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欣赏

“音乐欣赏” 中国现代流行音乐欣赏 12级市场营销 周小虎 学号2012125060

中国现代流行音乐 一发展历程 流行音乐是指一部分流行歌曲、影视歌曲、通俗器乐曲、爵士音乐和布鲁斯音乐等。通俗音乐的内容贴近生活实际,歌词简单,语言生动形象,直白表达情感,容易理解,容易接受。 在现在的中国,随着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流行音乐的发展也可谓是一日千里,但在1988年以前,中国乐坛却是一片死寂。 直到1988年,流行音乐之风才突然间被人们感受到。在经过长时间的沉寂之后,1988年,中国流行音乐开始逐步迎来发展的高潮。中国音乐由最初反应政治生活、忽略普通民众感情逐渐向大众音乐靠近,开始反应普通民众的内心世界,体现民众的感情和日常生活。代表人物如: 标榜浪子形象的新人——王杰,作品《放我的真心在你的手心》; 充满稚气与傻劲的大男生——张雨生,作品《我的未来不是梦》、《天天想你》; 单恋歌手——陈昇,作品《你知道我在等你吗》; 周华健,作品《我是真的付出我的爱》;《寂寞的眼》…… 这些乐曲在文化的积淀上反应了中国歌手的进步,也真正体现了中国流行音乐的进步。 其中,在刘德华、张学友等一批老一代流行歌手的铺垫下,2000年11月,伴随着专辑《jay》热销,中国流行音乐未来华语乐坛领军人物、四大天王之首——周杰伦出道,开始以独特的曲风和独一无二

的唱法引领中国流行音乐潮流。 二代表人物简介 (1)生平 周杰伦(Jay Chou),亚洲最具社会影响力和传奇性的偶像天王巨星、“神话”级人物,华语乐坛皇帝、新四大天王之首,世界十大鬼才音乐人。词曲创作家、MV及电影导演、编剧及制作人。2000年后最具指标性流行歌手,四届世界音乐大奖最畅销亚洲艺人,唱片全球总销量近4000万张,有“亚洲流行天王”之称。2000年以专辑《jay》出道,2005年以《头文字D》涉足电影,2007年成立JVR有限公司、自编自导自演电影《不能说的秘密》,2010年主持电视节目《Mr.J频道》,2011年以《青蜂侠》跻身好莱坞进军国际,荣获美国MTV电影大奖最佳新人提名。2012年发行专辑《十二新作》销量一路飙升各大榜首。2013年周杰伦自编自导自演第二部影片《天台》登陆北美,获选美国纽约电影节闭幕片,并且将在全球上映。 (2)创作成就 作为中国现代流行音乐华语乐坛的中流砥柱,周杰伦的曲风足以承前启后、极具里程碑意义,而其成就也不可谓不高,主要代表作有专辑《十二新作》、《叶惠美》、《十一月的萧邦》、《七里香》、《八度空间》等,单曲如《青花瓷》、《东风破》、《双节棍》、《蜗牛》、《听妈妈的话》、《上海1943》、《发如雪》等,都深受广大青年喜爱。 (3)创作风格 周杰伦的音乐之所以吸引广大听众在于他以社会现象,人生情感

经典音乐赏析论文

扼住命运的咽喉——贝多芬《命运交响曲》听后感 摘要:《命运交响曲》是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完成于1805年末至1808年初。此曲声望之高,演出次数之多,可谓交响曲之冠。《命运交响曲》蕴含了贝多芬的精神寄托,反映了人类永不向命运妥协的精神。 关键词:经典音乐命运交响曲贝多芬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而作曲家就是高超的建筑师。在《中外经典器乐作品鉴赏》课上,我对著名作曲家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尤其是对贝多芬的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中感受最深的就是《命运交响曲》了。 这首交响曲开始的四个音符,刚劲沉重,仿佛命运敲门的声音。因此这部作品被称作《命运交响曲》(以下简称《命运》)。《命运》的构思、创作周期是比较漫长的,据文献记载,贝多芬从1805年开始写作这部作品,直到1808年才得以完成。[1]这部作品是贝多芬被疾病所困,情人离他而去之后所发出的心灵呼唤。最终,他战胜了自己的意志,没有被不公平的命运所击退,他战胜了自己。尔后,他重新回到维也纳继续自己对音乐的追求。在这个绝望、思考、反省、胜利的斗争过程中,贝多芬发出了“我要扼住命运喉咙”的口号,他感觉自己不能屈服于命运,而应该勇于发起挑战! 贝多芬在1808年11月写给他的朋友韦格勒(1765-1848)的信中,就已经说出:“我要卡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把我完全压倒!”“命运敲门的声音”在1798年所作《c小调钢琴奏鸣曲》的第三乐章中就已经出现过,以后又出现于《D大调弦乐四重奏》第三乐章、《热情奏鸣曲》第一乐章、第三《列奥诺拉》序曲、《降E大调弦乐四重奏》等一系列作品中。 [2]可见,通过斗争战胜命运,是贝多芬一贯的创作思想。 《命运交响曲》所表现的如火如荼的斗争热情,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西班牙女低音歌唱家马丽勃兰第一次听《命运交响曲》时,吓得心惊肉跳,不得不退席而去。拿破仑一个旧日的卫兵,听了第四乐章开头的主题,禁不住跳起来喊道:“这就是皇上!”柏辽兹把《命运交响曲》中惊心动魄的斗争场景,看作是“奥赛罗听信埃古的谗言,误认黛丝德蒙娜与人私通时的可怕的暴怒。”舒曼认为:“尽管你时常听到这部交响曲,但它对你总是有一股不变的威力——正象自然界的现象虽然时时发生,却总教人感到惊恐一样。”1830年五、六月间,门德尔松在魏玛逗留了两星期,和歌德作最后一次会晤,在钢琴上为他演奏了古今著名的作品。歌德听了《命运交响曲》的第一乐章后大为激动,他说:“这是壮丽宏伟、惊心动魄的,简直要把房子震坍了。如果许多人一起演奏,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1841年3月,恩格斯听了《命运交响曲》的演出。他在写给妹妹的信中赞美这部作品说:“如果你不知道这奇妙的东西,那么你一生就算什么也没有听见。”他说,他在第一乐章里听到了“那种完全的绝望的悲哀,那种忧伤的痛苦”;在第二乐章里听到了“那种爱情的温柔的忧思”;而第三、第四乐章里“用小号表达出来的强劲有力、年轻的、自由的欢乐”,又是那么鼓舞人心。[1] 在很多人心目中,《命运》代表着贝多芬;同样,在另外一些人的心目中,贝多芬代表着《命运》。我想,世界上再没有一首交响曲能够获得如此广阔的知名度以及接受度。贝多芬的伟大,则很大程度上也来自于这部代表作给他带去的声誉和敬仰。《命运》代表了贝多芬的精神、代表了人类永不向自身妥协的精神! 贝多芬一生与苦难命运搏斗,对人生的感触极深,因此在作品中融入了不少前人不曾想象的感情,处处充满自信.他的作品歌颂了生命的美好和对人类的爱,充满奋斗向上的精神."通过斗争,达到胜利"这八个字可以说是贝多芬创作思想的概括。贝多芬继承了海顿、莫扎特交响曲中的奏鸣曲式,并把它改造成庞大的结构适于自己的思想。他把第一乐章的规模扩大了,

中国古典音乐赏析

中国古典音乐——《高山流水》音乐赏析摘要: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中国古典音乐历经时代沧桑,依然在不知不觉中触动了我们的灵魂,在那亘古不变的太阳下,跨越时间、空间,其悠扬的回音正如钻石一样——依然经典、永恒、浪漫、温馨。《高山流水》是中国十大古典音乐之一,除此之外还包括《梅花三弄》、《夕阳箫鼓》、阳春白雪》、《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广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单单《汉宫秋月》、《听了这些名字就已经沉浸其中,再加上由传统乐器古筝、古琴、琵琶的演奏,声音优雅,尽现中国韵味之美。 关键词:中国古典音乐《高山流水》传统乐器古筝古琴 1.典故 《高山流水》这首乐曲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传说春秋的琴师俞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曰:“善哉,子之心与吾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断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后人有诗赞叹道:“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俞伯牙和钟子期都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人,但俞伯牙是晋国的大夫,钟子期却是楚国的樵夫,两人虽然国别不同,地位悬殊,却都精通音律,酷爱琴艺,堪称古代的两位音乐家。两人萍水相逢,即由于“知音”而结交为“契友”。 2.版本派别 作为古筝曲,《高山流水》为代表曲目。但高山流水最普遍的是三个版本,一个是山东筝派,一个是浙江筝派,还有一个就是河南筝派。之所以是三个版本,是因为曲调完全不同,而不是演奏技法的不同。 2.1山东筝派 "齐鲁大板"的山东筝派演奏时,大指使用频繁,刚健有力。即令是"花指",也是以大指连"托"演奏的下花指为多;而左手的吟揉按滑则刚柔并蓄,铿锵,深沉,其演奏风格纯朴古雅。 2.2河南筝派 在河南筝中,把这一技巧称为"游摇"。其中尤以左手的滑按(左手按至音位,弹弦时略退少许,迎音迅速滑上,敏越无迹)、小颤(颤音细密紧促)、滑颤(边沿边颤)、大颤(颤幅阔大,动宕有情)等招法最有特色。在演奏风格上,不管是慢板或是快板,亦无论曲情的欢快与哀伤,均不着意追求清丽淡雅、纤巧秀美的风格,而以浑厚淳朴见长,以深沉内在慷慨激昂为其特色。在傅玄《筝赋·序》中对河南筝曲评价是"曲高和寡,妙技难工"。 2.3浙江筝 浙江筝派的曲调优美。在最开始,右手跨三个八度同时表现山的庄严和水的清亮。曲中部右手如水般流畅,左手在低音位置的配合如山耸立其间。后半部用花指不断划奏出流水冲击高山的湍急。最后用泛音结尾,如水滴石般的柔和清脆。 3.《高山流水》谱本 此曲有琴曲和筝曲两种,两者同名异曲,风格完全不同。 3.1琴曲 古代琴曲,战国时已有关于高山流水的琴曲故事流传,故亦传《高山流水》系伯牙所作。乐谱最早见于明朝《神奇秘谱》,此谱之《高山》《流水》解题有:“《高山》《流

湖南文艺版高中音乐鉴赏《动感地带——中国通俗音乐》精品教案

湖南文艺版高中音乐鉴赏《动感地带——中国通俗音乐》 精品教案 湖南文艺版高中音乐鉴赏《动感地带——中 国通俗音乐》精品教案 课题中国通俗音乐 课时一课时 课业类型新授课 本课是(湖南版)教材音乐鉴赏模块第五单元第七课的内容。教材分析通俗音乐(尤其通俗歌曲)是高中学生最喜爱和关注的一种艺术 形式。教材主要以回顾的形式,概述了中国通俗音乐的简要发展 历程,并以其发展的脉络选取了各时期的代表作品。教情感 1、能自信、积极的演唱熟悉的通俗歌曲,并能进行简单的创作。学目标 2、理性的看待中国通俗音乐,站在一定的高度审视和欣赏这一目现代音乐艺术,有客观、准确的判断标准。 标知识了解中国通俗音乐发展的简要历程及其代表作品,了解中国通俗 目标音乐的发展方向,纠正学生偏颇的音乐信仰。 教学重点通俗音乐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发展方向。 教学难点 1、信息量大,内容多,时间紧。 2、培养学生建立理性、客观的审美价值观。 教学方法 1、兴趣教学法,比较、探究教学法。 2、充分运用以电脑多媒体和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 3、用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节课的内容 学生较熟悉,老师可采取虚心学习的态度,调动其积极性。

1 教具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构想 请同学欣赏两首歌曲的片段: 从学生的 1、现在正在流行的通俗歌曲兴趣喜好从兴趣出导 2、流行于上世纪20年代的通俗歌曲出发,用发,调动学入提问:喜欢哪一首,并阐述原因。对比的方生情绪,营 思考:同是通俗歌曲,为什么给我们的感受如此法引发学造活跃的 不同,(通俗歌曲的时代性) 生的思课堂氛围。 导入新课。考。 纵观中国通俗音乐的历程,走过了不长 但很坎坷的路。 一、中国通俗音乐的鼻祖:黎锦晖先生 欣赏歌 (1891-1967)。《毛毛雨》就是他在1927年引导学生 曲,作出诞创作的。中国最早的流行音乐也就出现在这对熟悉的 回答。教生个时期。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上海、南京、现代通俗 学武汉等大都市,随着歌舞表演、有声电影的音乐追其过传播而广泛流行开来,风格柔和、优美、流根、究其程畅,富有民族化。源。 二、欣赏《毛毛雨》,并从音乐的角度进行 分析。总结这个时期通俗歌曲的特点。 中国发生了一系列大事件:(1937年—— 1945年:八年抗战;1945年——1949年: 2 改解放战争;1959年——1961年:三年自然1、用学过与学生已

中国音乐鉴赏论文

音乐之美 —我的中国音乐鉴赏小观点五味,酸、甜、苦、辣、咸,便可调出人生百味,而中国音乐,以五音,宫、商、角、徵、羽,亦可传达人的所思所想,同时也可反映一个种族的个性,一个时代的背景。 从一个普通非艺术类大学生的角度来说,我对博大精深的中国音乐很难做到“鉴赏”,而只能“欣赏”。对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欣赏者对音乐的情感内涵进行体验,使自己的情感与音乐中蕴含的情感交融,进而产生共鸣。 从某一个方面讲,音乐是一个载体,自从被创造出来的那天起,它就承载着作曲、作词者,甚至那个时代的情感,当它被演奏出来,与作曲、作词者有相似经历的欣赏者便产生了共鸣。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说音乐好听,并不单单指它的音调、旋律优美,更重要的是,它多多少少代表着自己的心声。这同时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听同一首曲,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不尽相同。 从小到大,任何一个正常人都接触过音乐,特别是中国音乐,如炎炎夏日母亲的摇篮曲、国歌、校歌、一些流行歌曲等。以下列出五首音乐作品,并提出我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霞光》(国产3D动画片精灵世纪片尾曲)

演唱:曲锦楠作曲:陈欣若作词:高博 歌词: 月光把天空照亮 撒下一片光芒点缀海洋 每当流星从天而降 心中的梦想都随风飘摇 展开透明翅膀飞出天窗 找寻一个最美丽的希望 每当天空泛起彩色霞光 带着回忆和欢笑一起飞翔 月光把天空照亮 撒下一片光芒点缀海洋 每当流星从天而降 心中的梦想都随风飘摇 展开透明翅膀飞出天窗 找寻一个最美丽的希望 每当天空泛起彩色霞光 带着回忆和欢笑一起飞翔 啦……………………………… 歌曲以平稳的节奏开头,紧接着引入连击鼓,女歌手的细腻嗓音完美接入,整首歌曲偏慢,重点语句有鼓点陪衬,歌曲最后的清脆声乐尽显歌手功力,很多人均被歌手的嗓音

音乐欣赏论文

浅谈自己关于音乐欣赏的感受音乐是一门艺术,一门陶冶人类情操的艺术。尼采曾经说过:“没有音乐,生命是没有价值的。”一首经典的音乐可以传递千年,亘古不变,成为永恒。音乐可以洗涤人们的心灵,使人们心情愉悦;音乐可以使人们忘却烦恼,远离尘世的纷纷扰扰;音乐可以把人们带入一个美妙的世界,那里没有竞争、没有烦恼,只有一串串跳动的音符和动听的旋律,别无他物…… 音乐是一种符号,她表达了的人类的所思所想,她是人类思想的载体之一。音乐是有目的的,是具有内涵的。音乐隐含了作者的生活体会、思想情怀。人们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无论是高兴、悲伤、愤怒还是难过。 我喜欢听歌,尤其是喜欢听周杰伦和林俊杰的歌,最近又喜欢听汪苏泷和徐良的歌。凭着对音乐的喜爱,我选修了《音乐欣赏》这门课。在日常生活中我也只是听听流行音乐而已,所以我想通过音乐欣赏这门课来了解更多的有关音乐的知识。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音乐欣赏这门课就要结课了。在《音乐欣赏》课上,老师您给我们介绍了许许多多关于音乐的知识,通过这半学期的学习,我觉得自己收获了很多很多。 首先,在课上老师您给我们介绍了许多乐器,通过欣赏这些乐器,我对乐器有了一定的了解,也让我领略到了乐曲的奥秘。一个看似简单的乐器,却能演奏出许多美妙的乐曲,这是多么的美妙。不同的乐器各具特色,它可以反映出不同的地域文化和民族风情。比如说,马头琴为我们表现了大草原一望无际的壮阔;唢呐为我们展现了大西北特有的沧桑;而京韵大鼓则让我们感受了老北京特有的京味儿。不同的乐曲拥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比如说号称乐曲之王的钢琴,他的声音明朗清脆,他就像是一名优雅的王子。他或悠扬、或沉稳、或欢快、或忧伤,他的每一种不同的曲调都给人以不同的感受。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充满幻想,仔细去品味,宁静的月光与流动的河水尽收眼底;莫扎特的《安魂曲》低沉而缓慢,伴随着阵阵平静的和谐乐,人们的思绪被带

浅谈如何欣赏中国古典音乐

中国古典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集大成者,是中华民族流传千年以来音乐的精华所在。在五千年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的文明史展现了灿烂辉煌的一页,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古国之一,音乐也同样源远流长。从春秋时期开始,华夏大地百家争鸣的浪潮碰撞出璀璨的火花,中国音乐也迎来黎明的曙光。之后的中国古典音乐的发展,更是开创了一个又一个的音乐高峰,经典音乐更是层出不穷。中国古典音乐犹如一棵古老而常青的参天大树,以其源远流长和多彩多姿屹立于世界音乐艺术之林。它反映了中华民族以音乐修身养性的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意志、道德、文化和追求。中国音乐过去的辉煌成就,曾震撼了无数世人。稽康善古琴,《广陵散》、《梅花三弄》慷慨激昂。从那时起,音乐成为了知识分子阶层日常不可缺少的生活。中国古典音乐与诗人所创作的诗词歌赋一样,诚可谓“阳春白雪”。而这一切,都是思想体系形成一定高度的产物。 一中国古代的乐器 中国古代的乐器,相传在公元前三千年伏羲氏创造了琴与瑟,比埃及发明弦乐器要早一千年;公元前2500年颛顼时期造出了鼓;女娲氏时发明了笙、簧、管、箫、笛等乐器。而到了夏、商、周时期,则为三代盛行铸钟,尤以周代为最,且分为特钟和编钟两种;周代非常重视音乐的社会功能,发明的乐器也多,如馨、搏、竽;秦代主要是造筝。从西域,沿着丝绸之路传来的乐器有:琵琶、箜篌、羌笛、胡笳等。据统计,中国的民族乐器多达1000余种,共分为拉弦乐器、弹拨乐器、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等四大类,具有风格各异、演奏形式

多样的特点。如江南丝竹、广东音乐、河北吹歌、西安鼓乐、舟山锣鼓、新疆十二木卡姆和西藏弦子等。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壁画《唐代伎乐人乐舞图》真实展示了1000多年前庞大的宫廷乐演奏的情景。 二古典音乐乐器音色 古人在演奏乐器时特别讲究氛围,必定先焚香沐浴,净心调神,这与佛教文化似出一源,体现了中国乐器的深邃性和高贵不可亵渎性。中国的古乐器是透过感官直达心底,在心灵深处回旋、激荡、屡屡不绝,余味无穷。 中国乐器的音色历来注重个性化,强调不可替代性。凡是在历史上被淘汰或没有得到长久传承或普遍使用的乐器,大都是因为其音色与其他乐器相似。如瑟因其音色与筝和箜篌相近而几乎绝迹,排箫因其与洞箫相近而失传多时。因而好的乐器都有各自的品性特征。 三中国古典音乐的主要特点 1.旋律与和声: 中国古典音乐虽然很早已经掌握七声音阶,但一直偏好比较和谐的五声音阶,重点在五声中发展音乐,同时将中心放在追求旋律、节奏变化,轻视和声的作用。中国古典音乐好像是用线条画出的中国画,如果没有轮廓(旋律)则不成其为音乐,但和声是可有可无的。 2.场面与气势: 中国古典音乐似感情流露,委婉缠绵、细水长流,很多是独奏或者“琴瑟合奏”“琴箫合奏”,场面不大,让欣赏者仔细品味、得以慧悟,

中国音乐简史及欣赏论文

中国音乐简史及欣赏论文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计算机1208班 姓名:刘正皓 学号:20124729

中国音乐简史及欣赏 这个学期在同学的推荐下选了这门课程,修完这门课程感觉收获很大。因为现在的年轻人对于中国音乐的历史完全是一片空白。可以说在新生代的我们深深的受着摇滚,流行乐的影响。很多火热的音乐节目比如中国好声音等等节目很少找到令人怀旧,令人舒缓的气息。给在都市生活的我们无疑更加加快了节奏。有的时候欣赏中国的古典音乐是一种心灵的释放,给自己留一方净土。老师给我们举过这样的一个例子:在国外辛勤工作的丈夫有失眠的习惯,妻子学习古筝后弹奏,丈夫不知不觉的睡着了。音乐的魅力是无穷的,听过中国音乐简史及欣赏这门课后,我不仅对中国音乐发展有了很多的了解,同时也选到了很多适合不同环境听的音乐。 在学习中国音乐起源的时候,我不仅仅惊讶于它悠久的历史,很长的一段时间箜篌的声音还在我的耳边缭绕。在学习秦汉魏晋南北朝音乐的时候,我震撼于一首曲子。我记得当时老师讲到乐府的时候,给我们看了一段《佳人曲》的视频。“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西汉李延年的这首《佳人曲》,是用以向汉武帝推荐自己的妹妹李夫人的。这首曲子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听过之后真的有一种美丽女子的感觉。《渔舟唱晚》取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的诗句。乐曲描绘了晚霞辉映下渔人载歌而归的动人画面。乐曲开始,以优美典雅的曲调、舒缓的节奏,描绘出一幅夕阳映照万顷碧波的画面。接着,以音乐的主题为材料逐层递降,音乐活泼而富

有情趣。当它再次变化反复时,采用五声音阶的回旋,环绕一段优美的旋律层层下落,十分优美动听。表现了心情喜悦的渔民悠然自得,片片白帆随波逐流,渔舟满载而归的情景。而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师给我们看的电影十面埋伏中章子怡所表演的长袖舞,纵然有现代的特技但是无疑章子怡把当时的艺术形式展示得淋漓尽致。如果配上合适的乐曲堪称十分唯美的。说到这里我不觉得惊叹,纵然现在科技发展可能比较重要,但是往往人文素养在指引我们前行。说到十面埋伏这部电影自然想起来十面埋伏这首歌曲,它是一首著名的大型琵琶曲,乐曲内容的壮丽辉煌,风格的雄伟奇特,在古典音乐中是罕见的。可以说听到这首歌曲我的心潮澎湃难以平静。 音乐就是这样可以深深的感染人们,而到了近代的音乐史上。我们在课上欣赏了《二泉映月》,演奏者阿炳老师演奏的时候,每一遍都会不同,每一遍都会有新的内容。《歌唱祖国》也是王莘老师突然迸发的灵感。音乐是人们用来抒发情感的工具,演奏者们来抒发自己的感情,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其他的人。而听者就会不禁的被感染,这种感觉真的很奇妙。如同八九十年代的歌曲,《歌唱祖国》,国歌等等,这一系列的歌曲无疑不是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当时就是这样,人们都是感恩着祖国,干什么都是想歌曲节奏那样的快速,那样的富有激情。但是,这中间也会有像《玫瑰玫瑰我爱你》这样的歌曲,传唱着男女的情爱,虽然这和当时的主流不符。但是我认为无论是什么样的乐曲内容形式都表达着不同的感情,这种感情是独一无二的,每首歌有不一样的内容,传唱到每个人的口中又各不相同。这就是音乐,

大学生音乐鉴赏论文---浅谈贝多芬

浅 析 贝 多 芬 文传张申慧 22号

浅析贝多芬 文传张申慧 22号最开始去了解贝多芬是高中学播音的时候,那时候又一遍文章叫《月光曲》,讲述的是传说贝多芬月光曲的由来。看文章把月光曲形容的很美的样子,于是便搜来听听,由此,变喜欢上了贝多芬的音乐。 第一乐章——持续的慢板 三部曲式 这个乐章情感的表现极其丰富,有冥想的柔情、悲伤的吟诵,也有阴暗的预感。虽然伴奏、主题和力度的变化不大。但仍通过和声、音区和节奏的变化细腻地表现了作者心弦的波动。这首奏鸣曲包含着贝多芬最原始的构思。它那梦一般即兴的性质 探索钢琴音响共鸣的方式已预察到约100年后德彪西的印象乐派。它所依据的题材很简单乐曲一开始由不断流出的三连音构造了无边的幻想 四小节后,第一主题在中音区淡淡地出现。它细致而沉静略带些忧郁。1段1分18秒在B大调上出现了第二主题。中间部由第一主题开始。三连音曲折有致地走向高音区 呈现出急躁不安的情绪。随后进入第三段,第一主题平静地再现 第二主题以升c小调的面目再现,然后以低音继续奏出基础动机的尾奏慢慢地消失而结束。 其实贝多芬写作这部作品时正值1801年,当时他的耳聋疾患日渐严重,失恋的创痛尚未平复在痛苦的心境中,他写出了这首钢琴奏鸣曲。因此在第一乐章中 那支叹息的主题融人了他的忧郁的思绪。有人曾借助想象力解释了这个乐章说 “第一乐章犹如月之初升,充满希望,但被浮云所掩,万影俱逝,令人悲从中来”。 第二乐章——小快板 三部曲式 这个乐章比较短小 李斯特形容这个乐章为“两个深渊中间的一朵花”。它以迥然不同的轻快表情将第一乐章的沉思冥想和第三乐章的紧张气氛衔接得非常完美。第一段是连奏与断奏相呼应的主题,然后再以变奏加以重复中部也保持在降D大调。2段1分13秒再现第一段。这个乐章好像是瞬息间留下的温存的微笑。 第二乐章是个小快板。作为过渡性乐章,音乐情绪趋于柔和温馨,像是回忆昔日的甜梦,也像憧憬未来的蓝图。乐章中的两个音乐主题仿佛是抚慰着创伤的

中国经典音乐鉴赏

中国经典音乐鉴赏 [摘要]中国经典音乐犹如中国名山大川一样,韵味独特,美丽多姿,传世名曲,数不胜数。每一中华儿女都应该去听一听,因为它们是中华音乐之精髓,是中国人几千年的精神寄托。伴随着优美的旋律,置身于中国山河美景当中,与大师进行心灵沟通。 [关键词]音乐内涵经典音乐 在上鉴赏课之前,我认为音乐只是用来听的。其实不然,音乐来源于生活,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受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具备很多人类难以料想的功能。 所谓的音乐,广义上来说就是任何一种艺术的、令人愉快的、神圣的或其他什么方式排列起来的声音就是音乐。它是一种符号,声音符号,表达人的所思所想,是人们思想的载体之一;是有目的的,是有内涵的,其中隐含了作者的生活体验,思想情怀;它能用有组织的旋律和节奏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和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音乐的最大功能是从精神上让我们超越有限的生命的围墙,把视野投向另一个关于美的音乐世界。她最奇妙的力量在于让我们日益漂泊的灵魂有回家的感觉,扩充我们生命的宽度和深度,寻找到生命的精神支柱,找到灵魂的归属。 作为中国音乐精髓的经典音乐更加体现了音乐的功能,例如《汉宫秋月》,《广陵散》,《高山流水》等。 《汉宫秋月》:中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但乐曲的历史并不长。原为

崇明派琵琶曲,乐曲要表达的主题不是很具体。不少相关文章对此曲解题时都模糊地称,此曲旨在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细腻深远的幽怨悲愁的情绪及一种无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唤起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具有很深的艺术感染力。有的文章称,此曲细致地刻画了宫女面对秋夜明月,内心无限惆怅,流露出对爱情的强烈渴望。该名曲描述了在秋高气爽,明月高悬的寂静夜晚,被禁锢在深宫大院中的汉朝宫女,以月当人,诉说自己在宫中的悲惨遭遇,发泄对封建社会黑暗统治的不满。此曲情思缠绵,伤感动人,如泣如诉,悲愤凄凉,充分表达了宫女哀怨愤懑的心情。 这首乐曲是“山东大板筝曲”典型慢板乐曲之一。山东筝派演奏时多用右手大指,刚劲有力,又以大指连“托”的下花指为多,左手则“吟、揉、按、滑”,刚柔并蓄。乐曲一开始,右手大指“连托”一个6连音,每个音从高音5—→中音5都要弹得清楚、干净,明亮,时值平均,描述宫女思乡的心情。15小节后的一系列大指“托、劈”要有力、干脆,体现宫女悲愤心情,第25、26小节,连续运用了中指有力的“双音连勾”并上滑,紧接大指连托一个三连音的指法,加强和突出了重音,使音乐表现力上出现“激烈”的情绪,很好地丰富了乐曲内容。左手以吟、揉、按、颤、上下滑音等指法,配合右手,充分表达了宫女们复杂的内心情感。曲有两种较为流行的演奏形式,一为筝曲;另一为二胡曲,由刘天华先生所传。本曲意在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的幽怨、悲泣情绪,唤起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筝曲演奏运用了吟、滑、按等诸多技巧,风格纯朴古雅,是一首有代表性

中国通俗音乐鉴赏与歌唱(最新)

中国通俗音乐鉴赏与歌唱 教学内容: 1、音乐知识:通俗音乐 2、欣赏及学唱歌曲:《恋人心》 教学目的: 1、掌握音乐知识,复述通俗音乐的基本含义,怎样欣赏通俗音乐及怎样看待通俗音乐。 2、能根据音乐演唱歌曲,培养学生正确的音乐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高尚的音乐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完整有感情的唱好《恋人心》。 教学课型:欣赏与歌唱 教具准备:投影仪、电脑、键盘、萨克斯 教学设想:运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和启发式教学,教师用生动、形象、富有表情的讲解、范唱,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讨论、归纳、欣赏、观看、演唱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和创作音乐的兴趣,使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感受、表现、体验音乐的情感,从而达到“学中乐,乐中学”的教学目的。 教学过程: 一、学生听音乐(电子音乐)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老师范唱三首不同歌曲的一句歌词:《三套车》、《映山红》、《时间煮雨》。 师:这三句歌词第一印象有什么不同吗? 生:第一首是美声歌曲,第二首是民族歌曲,第三首是流行歌曲。 师:是的,我们今天上的课就是流行音乐,学名叫“通俗音乐”。 打开课件及板书“中国通俗音乐鉴赏与歌唱”。 (一)欣赏:《恋人心》 1、老师萨克斯演奏一段旋律。

师:同学们熟悉这首歌曲的旋律吗?歌名是什么? 2、完整播放mv《恋人心》。 3、歌曲分析 (1)歌曲简介 《恋人心》是一首来自中国北京女歌手魏新雨演唱的加入笛子、古筝,钢琴配乐元素的中国古典风格的唯美的流行歌曲。 《恋人心》是魏新雨演唱的歌曲,由张超作词、作曲,李凯稠编曲,收入于其2014年6月发行的个人《恋人心》EP中。2015年6月热门歌曲《恋人心》成了网络热词。2015年7月27日《恋人心》,酷狗音乐分享榜第一名,top500第一名,QQ音乐全民K歌第二名。 (2)创意 2014年1月魏新雨想到了“恋人心”一词,经过三个月的构思,想到西湖的美景,江南的山水,经过与作者无数次磨合、沟通才创作出一首江南古风的唯美歌曲《恋人心》。静谧、优美的旋律,曲调婉转缠绵充满意趣的乐思,真挚的情感,魅力声线让人如临其境,如泣如诉的歌词加上魏新雨动情的演绎,仿佛一位穿越时空的恋人从歌中走来,在你我的心中融化。 (3)主题思想 歌词唯美凄婉,讲述了时光流转中,生死爱恋、相思如风雨的爱情故事,描述了一颗痴痴绵绵渴望与等待爱情的恋人心。 (4)曲式分析:引子→A段→B段→间奏→A段→B段→B段→结尾(鼓励学生要有创作精神,创作创意) (二)学唱:《恋人心》 (1)学生如识谱可以唱一遍歌唱部分曲子;老师弹旋律学生轻声哼唱;纠正唱不好的部分;正式演唱。 (2)分组对唱比拼,看那组唱得好。 (3)喊两位同学单独试唱。 (三)通俗音乐概念以及特征 通俗音乐:通俗易懂、易学易唱、易于流传,大众化的音乐(内容

中国民间音乐欣赏与实践论文

中国民间音乐欣赏与实践论文 ——浅议《黄杨扁担》 对于一位非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我总在好奇,流行歌和流行歌手,民族歌和民族歌手,甚至到了最伟大的音乐家类似肖邦或者查理得克莱曼得,那些做音乐的人儿究竟怎样才是称得上好音乐。一直我们凭感觉来判断他们或者自己的歌唱,不会关注其歌唱手法和风格,或者看一场电视的盛大音乐会,也不懂那陶醉得如痴如醉的指挥家为什么要有这样指挥的动作,那指挥的动作在我看来还挺吓人的。 但是,经过上音乐欣赏选修课的我,对音乐有了新的认识,以及音乐的发展史。马克思说过:“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这说明,如果学生缺乏必要的音乐欣赏能力,那么,音乐的美感就不能为学生所感受,音乐本身也会黯然失色。 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音乐课则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课。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 在老师的教导下我们除了学习音乐理论知识,古人云:情动于衷而行于言,言之不足咏歌之,咏歌之不足,舞之蹈之。老师也经常帮同学们打拍子带领大家一起唱那些经典的民歌,极大得调动了我们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了我们的音乐欣赏能力。给我们以乐的感觉,美的感受,培养我们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激发了我们学习音乐的兴趣,让我们真正的感受美、体现美,在艺术的空间中尽情邀翔,驰骋。 通过学习音乐欣赏我们更加了解中国的地大物博,中国的56个民族中,出现了不少民歌。民间音乐是人们在生活、劳动、节庆、娱乐中需要表情达意,随即产生了各种口头创作或即兴创作并广为流传的民间音乐。民间音乐作品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得到演唱(奏)者的即兴加工,从而产生许多变体与体裁样式,使其巧妙的与本地域文化相适应,它是群体创造的成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