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工厂生产技术与工艺

工厂生产技术与工艺

工厂生产技术与工艺
工厂生产技术与工艺

工厂生产技术与工艺4.1 生产技术管理制度

制度名称生产技术管理制度

受控状态

编号

执行部门监督部门考证部门

第1章总则

第1条为提高工厂生产技术管理的整体水平,合理组织工厂的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生产技术活动秩序,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本制度适用于工厂生产技术的相关管理工作。

第3条技术部是生产技术的归口管理部门。

第4条生产技术管理包括产品技术设计、技术开发、技术引进和技术资料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第2章产品技术设计

第5条技术部要在已批准的技术任务书的基础上,完成产品的主要性能和主要零部件的设计。

第6条技术部进行产品技术设计时,应完成以下工作。

1.在完成设计过程中进行试验研究,例如新原理结构、材料原件工艺的功能和模具试验,试验研究完毕,出具试验研究大

纲和试验报告。

2.制作出产品设计计算书,对刚度、强度、平衡等方面进行计算与核算。

3.绘制产品总体尺寸图、产品主要零部件图,并校准。

4.运用价值工程相关知识,对产品中造价高、结构复杂、体积笨重、数量多的主要零部件的结构、材质精度等选择方案进

行成本与功能关系的分析,并编制技术经济分析报告。

5.绘出各种系统例如传动、电气、联锁保护等系统原理图。

6.提出特殊元件、外购件、材料清单。

7.审查和修正技术任务书的某些内容。

8.分析产品的可靠性和可维修性。

第3章技术开发

第7条编制技术开发计划。

1.编制技术开发计划的依据。

(1)国内外市场需要。

(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

(3)有关产业政策。

(4)工厂技术开发纲要。

2.编制技术开发计划的原则。

(1)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增强工厂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形成商品化、产业化生产。

(2)以产品为龙头,以工艺为基础,配套安排原材料、基础件、元器件以及相关的设备供给,形成系统配套性。

(3)技术开发计划与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等计划紧密衔接,发挥整体优势,全面有效地促进工厂技术进步工作。3.技术部相关人员应根据编制技术开发计划选择项目并申请立项,由工厂的技术专家委员会进行审批,必要时可聘请外部

专家进行评审。

4.通过评审的技术开发立项需要由项目实施部门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并编制相关报告,报相关的负责人审批,审批通过

后方可执行。

第8条确定技术开发资金。

1.技术开发项目的资金主要包括总公司补助资金、项目主部门补助资金、项目承担部门自筹资金。

2.工厂建立企业技术开发资金,由财务部按销售总额的4%~6%提取,建立技术开发专项基金,实行专款专用,支持工厂

的自主技术开发工作。

3.工厂技术开发基金的使用范围如下。

(1)开发和引进新产品、新技术的考察、咨询、图纸资料和软件费用。

(2)试制和试验及其技术准备(如专门工装制作、专用测试仪器仪表购置)费用。

(3)专用测试设备的制作费、委托测试费用。

(4)专题培训费用和专家报酬。

(5)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之间发生的技术引进费、专利费和合作开发费。

第9条技术开发的成果管理。

1.技术开发完成后,负责项目的人员需要及时进行总结,申请进行鉴定验收。

2.技术开发项目执行过程中的所有实验记录、数据、报告等,按照技术档案管理办法整理归档,不得遗失,不得由个人占

有。

3.技术开发计划取得的技术成果的归属按照项目合同书的规定执行。合同书未作规定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4.技术成果可以获得工厂的物质奖励和证明书并可申请有关部门的表彰奖励。

第10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技术开发项目应予撤销。

1.项目资金挪作他用的。

2.市场需求发生急剧变化的。

3.项目主持部门组织管理不力的。

4.同时列入两种以上企业科技计划的。

5.技术经济指标低于国内已有的同类技术成果的。

6.与其衔接的技术引进、技术改造、基本建设计划难以落实的。

7.项目主持部门补助资金、项目承担部门自筹资金不能落实的。

8.项目承担部门的项目负责人及技术骨干发生重大变更、致使项目无法继续进行的。

9.其他原因。

第4章技术引进

第11条工厂从外部引进技术时,技术部应做好以下前期准备工作。

1.收集情报、信息,初步了解技术和技术来源。

2.正确选定引进项目,提出项目建议书,并报上级审批。

3.结合引进方案进行谈判前的实质性准备。

第12条技术部在引进相关技术时应充分考虑技术的先进性、可实施性和经济性,正确地进行技术选择。

第13条技术部对欲引进的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提出这个项目是否值得引进和怎样引进的对策,必要时可申请专业的咨

询机构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

第14条生产技术引进时,工厂将成立谈判小组与供应商磋商,谈判小组的成员由采购部、质量管理部、技术部、财务部

等相关人员组成。

第15条在生产技术引进后,技术部应检验相关的技术资料,判断其是否配套,并由专人负责验收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等

相关事宜。

第16条技术部对引进的技术,在使用的同时应加以模仿制造,积极进行消化吸收,在原技术基础上争取进一步进行开发,

以创造出新的、先进的、更符合工厂发展需要的生产技术。

第5章技术资料管理

第17条技术资料包括产品设计资料、工艺规程及原始记录等技术文件。

第18条技术部应建立专门的档案柜,设立信息管理员对技术资料进行统一分类建档。

第19条技术部应根据技术资料的内容不同设立不同的密级,并制定相应的技术资料保密制度,严防工厂技术资料的泄露。

第20条技术部应建立技术资料借阅登记制度,并对技术资料的销毁界定权限。

第21条信息管理员应定期对技术资料进行整理和核查,对遗失的技术资料应及时弥补。

第6章附则

第22条本制度由技术部制定,经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第23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修改标记修改处数修改日期

4.2 技术引进管理制度

制度名称技术引进管理制度

受控状态

编号

执行部门监督部门考证部门

第1章总则

第1条目的。为提高工厂的技术水平,加强国际交流,借鉴和学习国内外先进科技经验,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对工厂技术引进的管理。

第3条责任权限。技术部负责技术的引进工作,技术引进工作须由董事会审批通过。

第4条解释。技术引进指通过贸易或经济技术合作的途径,从境内外的工厂、企业、团体或个人获得技术,它包括以下

几种类型。

1.专利权或其他的工业产权的转让或许可。

2.以图纸、技术资料、技术规范等形式提出的工艺流程、配方、产品设计、质量控制以及管理等方面的专有技术。

3.技术服务。

4.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所匹配的手段,例如提供的生产线、成套设备或其他产品、测试仪器、专用设备等。

5.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中外合资经营等有引进外国技术内容的项目。

第2章技术引进项目的前期准备

第5条技术引进项目的准备。

1.工厂技术部根据工厂的产品发展规划,确定需要引进的新产品、新技术的内容。

2.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充分掌握需要引进的新产品、新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3.技术部确定项目投资规模,财务部负责落实技术引进所需的资金,报工厂总经理与工厂董事会审批。

4.按程序向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提出立项申请。

第6条技术引进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与评审。

1.技术部在与供应方技术交流和初步询价的基础上,选择2~3个供应方作为对象,进行深入了解,必要时可以组织相关

人员有针对性地出国考察。

2.技术部应编制技术引进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组织工厂内外相关的项目专家,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评审,出具评审报告

并报送技术副总、工厂总经理和工厂董事会审批。

第7条技术引进项目的其他准备工作。

1.工厂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选择代理工厂。

2.技术部应编制进口设备、仪表、散件等物资的分交方案,报送国家有关部门批准。

3.技术部应根据已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设计任务书,进行初步设计(包括土建、工艺设计等),并按规定报批。

第3章技术引进合同的签订与交货

第8条技术引进合同谈判。

1.通过充分技术交流和价格、供给条件等方面的讨论,技术部应筛选出一个对工厂最为有利的供应方作为签约的对象。

2.技术部应与进口代理工厂共同提出合同及其附件的草稿,作为谈判的基础。

3.每次谈判前技术部应认真做好预案,指定主谈人员,谈判后应及时研究,并为下一次谈判做好准备。

第9条技术引进合同签订。

1.工厂与供应方签订的技术引进合同的内容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管理条例》和《实施细则》中的有关规定。2.对于与技术引进相匹配的进口的设备、仪表、工具等引进物资,技术部也应在充分了解性能、价格的情况下择优签约。

各项合同签字后应按规定程序上报审批。

第10条技术引进合同实施时的管理。

1.合同管理:工厂各引进合同应由引进工作的专职部门统一管理。相关部门及人员按照进度表掌握合同执行情况,并随时

处理在执行中遇到的问题。

2.财务管理:财务部负责整个引进项目的财务工作,具体工作如下。

(1)按进度筹集资金,严格管理和使用资金。

(2)办理引进项目的预算稽核、付款、结算等日常工作。

(3)负责引进工程竣工验收时的决算工作。

(4)按工厂有关规定进行进口物资的账务管理。

(5)监督引进项目并提出财务方面的参考意见。

3.合同交货。引进工作专职部门负责按合同规定的交货期组织进货,具体进货过程如下。

(1)按规定申报商检,根据有关规定办理减免税手续。

(2)商检通过后,办理货物到港后的海关、运输手续,及时组织运货。

(3)会同工厂内部有关职能部门和使用单位,共同进行开箱验收,并填写开箱验收单。

(4)对缺损货物必须在索赔期内办理索赔。

(5)对货物的品质,质量管理部必须按照合同和相关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品质检验。对本工厂无法检验的物品,应会同相

应的管理部门联系检验单位。检验结果需做出书面报告。

(6)在质量保证期内发生的质量问题,应及时与供方联系解决。

(7)进口设备、仪表由工厂主管部门和使用部门按上级和工厂内部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第4章技术培训与指导

第11条出国技术培训。

1.工厂按合同的约定组织相关人员到国外进行技术培训,相关人员出国培训前应在国内进行必要的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

外语学习、资料预习、必要的操作技能的训练等。

2.出国培训期间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日程和内容进行,受训人员应对所学内容作详细记录,回国后要进行认真书面总结。试

生产前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岗位培训。

第12条专家技术指导。

1.供应方派专家来工厂进行技术指导前技术部应安排工作计划,对接受技术指导的人员要有明确的分工,事先熟悉加工图

纸,做好准备。对其中难以掌握的技术标准要做到心中有数。

2.接受指导的人员应积极掌握供方的技术标准,以求达到能独立地生产出与供方质量相同的产品。

3.对提高产品质量有明显效果的工艺技术标准,应由工艺部门逐步推广到各个生产环节,全面提高工厂的工艺技术水平和

新老产品的质量

第5章试生产与验收

第13条引进的产品的试生产和验收。

1.引进的产品的试生产应纳入工厂的计划管理,试生产产品应达到供应方原设计的质量、产量和性能要求,试生产中出现

的问题应按合同规定分清责任求得解决。

2.通过试生产对供方提供的软件和硬件进行正式全面考核,合同验收由专职部门承办。

第14条工程竣工验收。

技术引进工程竣工后应按规定申报验收,验收的依据是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有关的设计文件。在验收时应对整个工程的各项

技术、经济指标做出定量的结论。

第6章技术消化与资料管理

第15条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

工厂组织专门人员按照国家规定,负责编制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及国产化计划,报上级批准后执行。其消化吸收包括以下内

容。

1.对引进的产品设计、制造技术、管理方法等,在掌握其系统设计理论与方法、制造技术、原料配方、工艺流程、技术标准、检测方法以及优质、低耗、高产、安全生产控制方法等技术诀窍的基础上,提高企业的基础管理水平,生产出质量、性能、

成本符合预期要求的设备或产品。

2.对进口的关键设备、产品和元器件、基础件、原材料样品进行分析。

3.对引进的技术或进口的设备,在学习掌握的基础上,提高工厂科技攻关与技术开发的起点,结合国情发展、创新,开发出具有自己特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材料。

第16条技术资料管理。

供应方按合同提供的与引进技术有关的图纸资料,是技术引进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产品制造和消化吸收的原始依据,同时也是工厂的重要技术资料。为保证引进技术不流失,保持工厂的相对优势,必须指派专人进行管理。

第7章附则

第17条本制度由技术部制定,解释权归技术部。

第18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修改标记修改处数修改日期

4.3 技术改造管理制度

制度名称技术改造管理制度

受控状态

编号

执行部门监督部门考证部门

第1章总则

第1条目的。为提升工厂的技术水平,规范工厂生产管理,提高工厂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解释。技术改造是工厂在现有基础上用先进的技术代替落后技术,以促进技术进步,工厂技术改造的具体目标包

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改革产品结构,促进产品更新换代,提高新产品的质量。

2.减少生产过程中能源、原材料等各种物资的消耗和劳动消耗,降低成本。

3.合理利用资源,提高各种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

4.加强生产薄弱环节,提高生产薄弱环节的生产能力。

5.促进安全生产,加强环境保护。

第3条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工厂产品更新换代、设备更新改造、工艺改革、工程改造、原材料综合利用等相关管理工作。

第2章技术改造工作的责任权限

第4条技术改造的职责划分。

1.技术改造工作由技术部负责,技术部组织相关部门设技术改造评审小组负责技术改造的评审工作。

2.技术改造项目须由工厂总经理与董事会审批通过方可实施。

第5条技术改造评审小组。工厂技术部组织相关部门人员成立“技术改造评审小组”,负责技术改造立项、评审工作。技术改造评审小组属临时项目组,其成员由相关部门提名,由总经理批准任命。

第6条技术改造评审小组的职责。

1.积极鼓励员工和有关部门提交技术改造方面的合理化建议,搞好技术创新和节能降耗工作。

2.审核各种合理化建议和各有关部门提交的技改方案,确定是否立项。如果某项目可立项,则协调各相关部门,分别对该

项目进行生产、技术、经济等方面的可行性论证分析。

3.审核可行性论证报告,召开论证会,决定是否实施该项技改项目,并将决议报工厂总经理审批。

4.项目审批通过后,技术改造评审小组负责推进项目的实施。

5.对已完成的技术改造项目进行评审与验收。

第3章技术改造实施

第7条技术改造项目立项及可行性报告论证。

1.技术改造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是指对准备进行的改造项目通过调查研究和预测以及技术经济分析和方案比较,提出是否值得改造、工厂是否具备改造条件及如何进行改造等相关意见,以此作为技术改造项目的决策依据。工厂的技术改造项目,特

别是重大改造项目,需通经过可行性分析方可实施。

2.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分析的内容

(1)投资机会论证。通过各方面的调查与研究,分析项目的前途,确定是否有立项的价值。

(2)初步研究。明确项目的基本情况,例如规模、技术要求等。

(3)详细研究。对现有资源、技术、设施、经济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估。

(4)结果评估。对可行性分析的结果,从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进行定性与定量评价,完成可行性分析报告。

3.技术改造项目的可行性分析的实施

(1)技术部应向技术改造评审小组提交技改方案,由技术改造评审小组决定是否立项。技改方案中必须注明立项的理由及

依据,并指出该技改带来的经济效益。

(2)技术改造立项评审后,由专家委员会对技改方案进行论证,并提交可行性论证报告。

(3)技术改造评审小组审核可行性论证报告,确定最终技改方案和预算报告,并报总经理和董事会审批。

4.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的编制

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的内容如下。

(1)项目背景与概况及项目改造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2)项目具体实施计划。

(3)项目的财务分析与经济评价,包括投资估算、资金筹措计划、可获经济和社会效益预测等。

(4)项目不确定分析与风险预测。

(5)分析总结。项目优劣势分析,做出项目决策。

第8条技术改造项目审批。

工厂总经理和董事将对技改方案和预算报告进行审核,审核批准后,财务部方可启动技术改造项目资金。

第9条技术改造项目实施。

根据技术改造方案的分工和项目进程安排,相关部门在技术改造评审小组的监督下开展技术改造项目。

第10条验收与评估。

1.技术改造项目完成后,技改评审小组必须及时验收。

2.技改项目在验收时,技改人员应如实填写已完成的技术改造内容并由使用单位相关负责人签字认可后方可认为该技改项

目竣工。

3.工厂技改项目验收完成后,由工厂技术改造评审小组进行评定,评审内容包括技改项目是否合乎程序、其完成程度及可

带来的效益。

4.工厂依据评审结果和考核制度对技术改造的提出人(部门)和实施部门进行奖励。

第4章附则

第11条本制度由技术部制定,解释权归技术部。

第12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修改标记修改处数修改日期

4.4 工艺纪律管理制度

制度名称工艺纪律管理制度

受控状态

编号

执行部门监督部门考证部门

第1条目的。为加强工厂对工艺纪律的管理,保证生产过程中严格按工艺文件进行操作实现标准化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工厂各车间的工艺纪律检查和考核、评价工作。

第3条责任权限。

1.生产部负责工艺纪律考核标准的制定、贯彻、监督及组织工厂级的检查、考核、评价工作。

2.技术部负责收集各车间经常发生的质量问题,监督各车间执行工艺纪律检查、考核、评价工作,并参与工厂级的检查。

3.各车间负责工艺纪律的具体执行、贯彻、落实工作,并对检查出的不合格项进行整改。

第4条解释。工艺纪律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员工需执行工艺管理相关制度和工艺技术文件所遵循的规定,它也是掌握工

艺技术、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

第5条工艺纪律的内容。严格工艺纪律是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生产、降低消耗、提高效益的保证。各相关部门及人员都

应严格执行工艺纪律,其具体内容如下。

1.工艺文件必须做到正确、完整、统一、清晰,并符合工艺文件审批、修改规定。

2.车间必须以工艺文件为依据安排生产,并努力做到均衡生产。

3.凡投入生产的材料、毛坯、外购件、外协件等必须符合设计和工艺要求。

4.工艺设备必须保证正常运转、安全可靠,符合工厂的设备管理条例。

5.依据工厂相关的培训制度,车间操作人员上岗前需经过专业培训,做到定人、定机、定工种。

6.车间操作人员在生产中必须严格按设计图样、工艺规程和操作指导书的要求进行加工与装配。

7.技术人员必须严格按设计图样、工艺规程和操作指导书进行检查。

8.车间操作人员在生产实践中进行的技术革新项目必须经由技术部会同车间人员共同进行验证,鉴定合格后纳入正式文件

方可正式使用。

第6条临时变换工序规定。为均衡生产或生产急需,下列情况可由生产部提出,经技术部批准,允许临时变换工序顺序

或更改加工顺序。

1.在同一车间内流转的工序。

2.改变加工顺序对于零件整体质量无任何影响,并对后续工序加工也无影响的。

3.改用较高精度设备加工。

第7条工艺纪律的检查。

1.各车间应每月定期对本车间工艺纪律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填写《工艺纪律检查表》。

2.生产部应每季度会同各车间对工艺纪律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填写《工艺纪律检查表》。

第8条工艺纪律的检查结果处理。

1.工艺纪律检查中出现的不合格项目,由各车间自行提出整改措施,技术部负责验证,重大不合格项目由技术部提出书面

整改意见。

2.三次检查同一项目不合格部门,全年工艺纪律检查为不合格。

3.工艺纪律的执行情况必须纳入员工的考核奖励工作当中,对严重违反工艺纪律或造成重大损失的人员应进行纪律处分和

经济处罚。

第9条本制度由生产部制定,解释权归生产部所有。

第10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修改标记修改处数修改日期

4.5 工艺文件管理制度

制度名称工艺文件管理制度

受控状态

编号

执行部门监督部门考证部门

第1条目的。为规范工厂对工艺文件的管理工作,确保工艺文件的适用、有效,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工厂的工艺文件的管理,包括工艺文件的登记、保管、复制、首发、归档、注销、利用、更

改、保密等。

第3条责任权限。工艺文件管理相关工作由技术部负责。

第4条工艺文件的分类。

1.指导性工艺文件是用来指导工艺人员编制各种文件的依据,包括工程、工序技术文件、原材料质量标准和成品质量标准。2.生产用工艺文件是指导生产过程各工序互相关联的工艺文件,包括工艺卡、工序卡、工艺图、工艺守则、原材料消耗定

额等。

3.新产品设计工艺文件。

(1)新产品试制文件是用来指导试制新产品或试用新原材料所用的文件。其特点是文件中所规定的参数未经实践证实,需在生产中继续摸索,该文件在实施过程中,若发现问题,经有关人员商定不经审批直接在现场修改,并做修改记录;实验成功

后,再形成新的文件。

(2)新产品设计工艺文件只在试验过程中有效,不能用于试制或批量生产,经试制鉴定后,文件自然失效,批量生产时,

要重新形成正式文件。

第5条工艺文件的编制。

1.工艺文件由技术部负责编制,技术部根据产品和市场需求制定工艺设计方案,经论证审批后最终确定设计方案。

2.技术部根据设计方案所编制工艺文件,由专家委员会评审和技术副总审批后,正式颁布工艺技术文件。

第6条工艺文件的登记。

1.对于不同类型、不同版本的工艺文件,需按统一的格式进行编号登记,并用明显的标识进行区分。

2.对于临时性的工艺必须明确标识,标明产品、使用期限及其他限制。

第7条工艺文件的发放。

1.生产所需要的工艺文件由生产部统一领取,任何生产人员不得到技术部或档案室以个人名义领取工艺文件。

2.工艺文件需及时发放到使用场所或相应的工作岗位,以保证操作人员在不中断工作的前提下能够得到。

第8条工艺文件的实施。

1.技术部就新工艺文件及时向生产部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对于新上的技术改造项目的设备,技术部和设备管理人员同样需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详细讲解设备的性能、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生产部应积极创造贯彻工艺文件的有利条件,如发现工艺文件有问题需修改时,应按修改手续办理。

第9条工艺文件的更改。

1.工艺文件修改需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其手续与工艺设计的审批手续相同,原则上必须由原编制者修改,任何人不得擅

自修改。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工艺文件需修改。

(1)工艺技术改进时。

(2)推广新工艺、新技术、更新设备工装时。

(3)贯彻新标准或技术标准更改时。

(4)发现设计错误时。

2.工艺文件在执行过程中,任何个人均可对工艺文件的执行提出合理化建议,由技术部论证,论证通过后报技术副总审核,

纳入工艺文件。

3.在工艺文件未修改前仍按原文件执行。

4.工艺文件更改时要做到同一文件更改到位、相关文件更改到位、相关岗位通知到位、设计实物时处理到位。

第10条工艺文件的注销。

1.工艺文件注销需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其手续与工艺设计、更改的审批手续相同。

2.工艺文件注销后将不再被使用,需将工艺文件从使用现场统一收回,避免出现使用注销过的工艺文件的情况。

第11条工艺文件的归档管理。

1.工艺文件要整理齐全,并分类归纳,便于查找。

2.过期失效或需处理的文件要经有关人员讨论同意,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12条本制度由技术部制定,解释权归技术部。

第13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修改标记修改处数修改日期4.6 工艺装备管理程序

制度名称工艺装备管理程序

受控状态

编号

执行部门监督部门考证部门

第1条目的。为规范工厂对工艺装备的管理,保持工艺装备的良好状态,确保工艺装备的能力符合规定的要求,特制定

本程序。

第2条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工厂各工艺装备管理相关事项,包括模具、夹具、样板等。

第3条责任权限

1.技术部负责工艺装备的设计,并绘制图样及相应的技术文件。

2.生产部负责工艺装备的制造或请购工作,并负责做好在用及库存工艺装备的使用、维护和管理工作。

3.生产部指派专人负责编制“工艺装备总册”,为每一件工艺装备建立档案,记录工艺装备从验证合格归档到报废的履历

验收与标准工具选定,各车间负责工艺设备的使用与保管。

第4条工艺装备设计。

1.工装设计必须满足产品工艺要求、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安全可靠、考虑制造工艺性,并贯彻标准化和通用化。

2.工装设计文件必须齐全,并履行审核和批准手续。在工装设计文件中,应明确规定以下内容。

(1)工艺装备的消耗定额。

(2)工艺装备的检定周期、检定内容和磨损期限。

(3)易损件明细。

第5条工艺装备的制造与加工。

生产部根据工艺装备图样和技术要求,进行加工、制造或外协采购(由供应部负责)。加工完成后,应报技术部进行工装验

证,保留验证记录,并填写“工装验证单”。

第6条工艺装备的验证。

1.第一次设计制造的关键工艺装备、新结构工艺装备、采用新工艺、新材料、用于产品的新工艺、试冲或试压的各类模具

都需要验证。

2.需要验证的工装,应在工装底图的零件明确细表右上角注明“验证”字样。

3.使用部门领用工艺装备后,需做好准备工作,与品质部确定验证时间,通知有关人员参加。

4.工装验证后,由品质部填写“工装验证报告”并报相关负责人进行审批通过。

第7条工艺装备的验证结果处理。

1.经验证需要修理和修改设计的工装由生产部按下列办法进行处理。

(1)属于工装设计方面的问题由技术部按图样修理,直至合格。

(2)工装制造的问题,由生产部按图样修理,直至合格。

2.工装验证中,发现所加工的产品零件个别尺寸与产品图样不符合而不影响产品质量的,由技术部按实际情况修改图样,只有在图样按加工状况确定更改后,才能认为工装验证合格。

3.验证不合格或无法修复的工装应予报废,生产部应填写“工艺装备报废单”,并报总经理批准。准予报废的工装,生产

部应注销工装编者按号,直至予以销毁。

第8条工艺装备的维护保养。

在用、库存工装分别由工装使用部门和仓管员根据工装特性要求做好维护保养工作,分类贮存和标识,防止生锈和磕碰,

确保工装处于完好状态。

第9条本程序由生产部、技术部协作制定,解释权归生产部与技术部。

第10条本程序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修改标记修改处数修改日期

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1前言 课程设计是一个具有总结性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在学完理论课后的继续学习过程。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受到一次工厂设计的初步训练,为毕业设计和今后从事技术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食品工厂设计是一门技术与经济密切相结合的应用科学,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逐步学到和掌握设计的真正要领。正确的设计思想和相应的设计技术与经验,不仅对新的工厂设计有用,而且对已生产的工厂如何正确地操作设备、发现及解决生产中的问题、提出改进工艺及设备结构的各种措施,都是十分必需的。 一个工厂的总体设计是由各个车间设计所构成。一个完整的车间又包括生产各工段及辅助工序。总体设计或车间设计都是由工艺设计和其它非工艺设计(设备的机械设计、土建、采暖、通风、自控、电气、动力、给排水、安全防火、环境保护与经济概预算等)组成。而工艺设计人员主要担负工艺设计部分,其他工种设计人员担负非工艺设计部分。车间工艺设计常包括下列项目。 (1)方案设计:主要任务是选择生产方法和确定工艺流程。 (2)工艺计算:主要任务是进行物料衡算、能量衡算及其它相关的计算。 (3)设备的选型或设计计算:主要任务是选择或设计设备的有关结构尺寸、 数量。

(4)车间布置设计。 (5)工艺管路布置设计。 (6)其他非工艺设计的考虑(主要任务是向非工艺设计人员提供正确和完整 的设计条件)。 (7)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8)概预算的编写。 工艺设计可分为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上述前三项工作主要在初步设计阶段完成;第四、及第六项要按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两段进行;第五项目是施工图阶段的主要工作;第七和第八项工作应贯穿在整个设计过程之中. 工艺设计人员接受设计任务后,必须充分研究和领会设计任务的要求并作好一切必要的设计准备工作后,即可开展工艺设计工作。当车间工艺设计告一段落,其他非工艺设计项目就可以着手进行,而非工艺设计的依据就是工艺设计提供的有关设计条件。显然,工艺设计是工厂设计的主体,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起组织与协调作用,但工艺设计又必须有各种专业的配合和协作,才能完成整个设计任务。可见,食品工厂课程设计属于工艺设计畴的初步设计阶段,其容局限在车间某工段的主体设备上,设计项目主要为前述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项。通过该项目的工艺设计,完成一次食品工厂车间设计的初步训练。 1.1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1) 巩固和掌握本课程的主要容。 (2) 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掌握食品工厂的工艺设计程序、方法和有关的设计原则。包括查阅技术 资料、正确选取工艺数据、搜集有关公式和使用图表手册的能力,以及

食品工厂设计复习题1教学文案

食品工厂设计复习题 绪论 什么是工厂设计? 概念:将一个待建工程项目(一个工厂、车间或一套设备等)按照其技术要求,由工程技术人员用图纸、表格和文字说明的形式表达出来,然后由施工人员建设完成的一系列程序。 工厂设计一般以(初步设计中的工艺设计)为主,兼顾(部分设备设计)。设计范围以(车间)为主。 第一章 1、基本建设的分类 基本建设按其经济目的可以分为生产性建设与非生产性建设 按照建设的性质可以分为新建、改建、扩建、重建、迁建、和更新改造等。 2、基本建设包括哪几个阶段? 建设前期:在项目建设程序中,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编制设计计划任务书的项目建设准备阶段; 建设时期:勘察、设计、施工、安装、生产准备与试产、验收阶段; 生产时期:交付生产后生产经营阶段。 3、什么是可行性研究? 通过对项目有关的工程、技术、经济等各方面条件和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对各种可能的建设方案和技术方案进行比较论证,并对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进行预测和评价的一种科学分析方法,由此考查项目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用性,经济上的盈利性和合理性,建设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可行性研究是对拟建项目在工程技术、经济及社会、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的研究。 4、工厂设计通常采用哪两个阶段的设计? 二阶段设计:扩初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5、食品工厂包括工艺设计与非工艺设计,各包括哪些方面?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工艺设计:就是按工艺要求进行工厂设计,其中又以车间工艺设计为主,并对其他设计部门提出各种数据和要求,作为非工艺设计的设计依据。 非工艺设计包括:总平面、土建、采暖通风、给排水、供电及自控、制冷、动力、环保等的设计,有时还包括设备的设计。 关系:工艺向土建提出工艺要求,而土建给工艺提供符合工艺要求的建筑; 工艺向给排水、电、汽、冷、暖、风等提出工艺要求和有关数据,而水、电、汽等又反过来为工艺提供有关车间安装图; 土建对给排水、电、汽、冷、暖、风等提供有关建筑,而给排水、电、汽等又给建筑提供有关涉及建筑布置的资料; 用电各工程工种如工艺、冷、风、汽、暖等向供电提供出用电资料; 用水各工程工种如工艺、冷、风、汽、消防等给排水提出用水资料。 第二章 6、食品工厂厂址选择的原则和需要考虑的因素。 基本原则:1. 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2. 自然条件符合生产要求3. 厂址选择应按照指向原理,根据原料、市场、能源、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限度区位来综合分析确定。4. 投资和经济效果(1)水、电、汽条件(2)运输条件(3)生活条件5. 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综合利用6. 节约用地 (一)自然条件 1. 地理位置发酵食品厂址应设在工业区的上风位置,厂址周围应有良好的卫生环境,无有害气体、粉尘等污染源,也要远离车站、码头等人流、物流比较密集的区域 2 . 地形、地势域地质。地形:厂区场地应当比较规整而且集中,这样可便于各类建筑物与构筑物的布置

食品工厂设计复习题及答案.

绪论 1、食品工厂设计:是指将一个待建项目全部图纸、表格和必要的文字说明,表达出来, 后由施工人员建设完成。(名词解释 2、一个优秀的工厂设计应该做到:技术上先进,技术上规范,经济上合理。(多选 3、食品工厂的特点:产品种类复杂、生产季节性强、卫生要求高。(多选 4、GAP-良好农业规范;GMP-良好生产规范;GHP-良好卫生规范;HACCP-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多选 第一章 1、基本建设:指固定资产的建设、添置和安装。(名词解释 2、基本建设按其经济目的可以分为生产性建设与非生产性建设,按建设的性质可以分为新建、改建扩建、重建、迁建、更新改造等。(细节 3、一本基本建设项目从计划到投产必须经过三个阶段:前期准备阶段、项目实施阶段、竣工验收阶段。 4、项目建议书:是项目构建单位或业主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行业发展规划和地区经济、产业发展规划以及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经初步调查研究,提出的基本项目建设立项建议。(名词解释 5、可行性研究的作用:(简答 ①是项目进行的投资决策依据; ②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的依据; ③作为与有关部门洽谈合同和协议的依据;

④是项目设计和项目实施的依据; ⑤制定技术方案和设备方案的基础; ⑥作为安排基本建设计划和开展各项建设前期工作的参考; ⑦环保当局审查项目对环境影响的依据。 6、可行性研究的依据:(简答 ①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规划及行业区域发展规划进行可行性研究; ②根据市场供求状况及发展变化趋势; ③根据国家计划部门批准的项目建议书; ④根据可靠的地理、自然、气象、地质、经济、经济社会等基础资料; ⑤根据与项目有关的工程技术方面的标准、规范、指标等; ⑥根据国家公布的有关项目评价的有关参数。 7、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市场营销、技术、组织管理、社会与生态环境影响、财务、经济。(选择、填空 8、市场营销从两方面分析:项目所需要投入物的供给分析;项目产品的销售分析。 9、社会可行性分析应重点考虑的方面:是否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缩小贫富之间的差别;是否能有效地创造就业机会;是否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是否能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10、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本内容:文字报告(封面、目录、正文、附表、附图和附件。

-年产500吨牛肉干工厂设计说明书.

-年产500吨牛肉干工厂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食品工厂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年产500吨牛肉干工厂设计学院(直属系)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 2013级食品科学与工程 学生姓名: 0000 学号: 0000000000 指导教师:曾泽生 开始时间:2016 年 2 月29 日 完成时间:2016 年 5 月31 日

目录 目录 .............................................................................. - 1 -摘要 . (1) 1.可行性研究报告 (1) 1.1设计的背景 (1) 1.2设计的意义 (3) 2.产品方案及班产量的确定 (4) 2.1产品方案的确定 (4) 2.2产品班产量的确定 (5) 3.主要产品生产工艺流程的确定 (5) 4.产品配方及物料计算 (6) 4.1产品配方 (6) 4.2.物料计算 (7) 5生产车间工艺布置 (8) 5.1生产车间设计规模 (8) 5.2车间工艺布置的原则 (8) 5.3加工车间的平面布置 (9) 6、设备选型 (10) 6.1设备选择的依据 (10) 6.2设备车间的设计 (12) 6.2.1原料贮存及选料区 (12)

6.2.3滚揉区 (14) 6.2.4蒸煮区 (15) 6.2.5微波干燥、杀菌区 (16) 6.2.6半成品冷却区 (18) 6.2.7真空包装区 (18) 6.2.8 高温高压灭菌区 (19) 6.2.9包装、检斤、贴标区 (20) 6.2.10产品仓库、集中发货区 (22) 7.劳动力计算 (22) 7.1工厂人员组织机构 (22) 8.生产车间用水、电、汽的用量估算 (23) 8.1车间耗水估算 (23) 8.1.1清洗设备耗水估算 (23) 8.1.2地坪清洗耗水估算 (24) 8.1.3车间总耗水估算,原料耗水量 (24) 8.2车间耗电、汽量的估算 (24) 9辅助车间的设计 (25) 9.1生产车间进口缓冲区 (25) 9.1.1更衣室 (25) 9.1.2卫生间 (25) 9.1.3洗手消毒间 (25)

食品工厂设计-重点

一、名词解释 1、工艺设计:就是按工艺要求进行工厂设计,其中又以车间工艺设计为主,并对其他设计部门提出各种数据和要求,作为非工艺的设计依据。 2、非工艺设计:非工艺设计包括:总平面、土建、采暖、通风、给排水、供电及自控、制冷、动力、环保等设计,有时还包括设备的设计,非工艺设计都是根据工艺设计的要求和所提出的数据进行设计的。 3、可行性研究的概念及特点:是对一个项目的经济效果及价值的研究。特点有先行性,不定性,科学性,法定性 4、竖向布置:就是与平面设计相垂直方向的设计,也就是厂区各部分地形标高的设计。 5、风向玫瑰图:表示风向和风向频率。风向频率是在一定时间内各种风向出现的次数占所观测总次数的百分比。根据各方向风的出现频率,以相应的比例长度,以风向中心为中心描在8个或16个方位所表示的图线上,然后将各相邻方向的端点用直线连接起来,绘成为一个形似玫瑰花样的闭合折线,这就是风向玫瑰图。 6、建筑系数:建筑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物占地的面积与用地总面积之比。 7、土地利用系数:土地利用系数=(建、构筑物占地面积+堆场、露天场地、作业场地面积+辅助工程占地面积)÷场地占地面积×100%,能全面反映厂区的场地利用是否经济合理8、生产车间平面布置:是工艺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建成投产后的生产实践有很大关系,而且影响到工厂的整体布局。车间布置一经施工就不易更改,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全面考虑。车间布置设计以工艺设计为主导,必须与土建、给排水、供电、供汽、通风采暖、制冷设备、安装、安全、卫生等方面取得统一和协调 9、产品方案:又称生产纲领:它实际上就是食品工厂准备全年哪些品种和各产品的数量、产期、生产班次等的计划安排 10、平面布置图:平面布置图是从楼板或屋面以下用正投影法按比例(通常用1:50,1:100)绘制出设备的水平投影。用稍粗的粗实线表示,建筑轮廓尺寸用细实线表示。 11、采光系数:指采光面积和房间地坪面积的比值 12、变形系数:即轴测单位长度与实长的比值,对于Z轴的管线,变形系数亦有1/2、1/3或3/4的。对于画管路透视图的初学者,可取变形系数为1。 13、辅助部门:从工厂组成的角度来说,除生产车间(物料加工所在的场所)以外的其他部门或设施,都可称之为辅助部门。包括:生产性辅助设施、动力性辅助设施、生活性辅助设施及社会文化福利设施 14、公称直径:管子和管道附件的公称直径是为了设计、制造、安装和维修的方便,而人为规定的一种标准直径。就是常讲的通称直径或公称通径,用DN表示。 15、公用系统:是指与全厂各部门、车间、工段有密切关系的,为这些部门所共有的一类动力辅助设施的总称。对食品厂,这类设施一般包括给排水、供电、供汽、制冷、暖风等工程。 16、建筑模数M0:为了适应建筑工业化的需要,建筑构件就必须是定型化、标准化、预制化的构件。即规定了建筑物的基本尺度,任何房屋的尺寸都必须是基本尺寸的倍数。基本尺度的单位叫做模数Mo,基本的模数Mo=100mm。 17、概算:是在建厂前的设计阶段中,计算出工程建设项目所需的基本建设投资费用。

生产工艺技术先进性说明

生产工艺技术先进性说 明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工艺、技术先进性说明 车间全部实现半自动生产线作业,工位设计精简合理,生产设备简便智能,便于员工操作;员工经过专业培训,严格按照标准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产品放置盒,实行五个流周转放置,能够有效避免出现产品堆积现象;所有产品实行100%全检,严格按照品质要求进行质量管控,保障产品质量。以下是对生产设备的具体说明 一、打顶杆设备:打顶杆设备上装有光电感应器,当无产品或产品未放到位,感应 器未感应到时,按动启动按钮设备不会动作;当顶杆未打到位时,设备会发出报警信号,另外设备有自检功能,可以检测出顶杆是否完全打入套管。 二、旋齿盘设备:设备装有光电感应器,未感应到产品时,按动启动按钮设备不会 动作;设备有限位功能,可以精确控制齿盘旋入量。 三、点油设备:设备为自动化点油装置,可以精准控制油量,并且可以通过调试程 序来精确控制点油路径,达到快速精准的注油目的。 四、压合设备:设备装有感应器,未感应到产品时,按动启动按钮设备不会动作; 设备具有限位功能,可以有效避免产品被压伤。 五、老化测试:老化时间可调,时间继电器控制调整。采用直流稳压电源控制测试 高低电压输出,依照产品的特性电压0-30V可调,电流0-5A可调,并且有电 源正负输出切换功能。独特双层,三排机构,减少了整体老化时间,每组可以单独控制电压和老化时间,有独立的启动和停止按钮。老化完成时,每层指示灯由常量变为闪烁状态,并报警。 六、电性能测试:机台对产品感应,当产品未安装到位时,按下启动按钮,设备不

食品工厂设计复习题及答案

】 绪论 1、食品工厂设计:是指将一个待建项目全部图纸、表格和必要的文字说明,表达出来, 后由施工人员建设完成。(名词解释) 2、一个优秀的工厂设计应该做到:技术上先进,技术上规范,经济上合理。(多选) 3、食品工厂的特点:产品种类复杂、生产季节性强、卫生要求高。(多选) 4、GAP-良好农业规范;GMP-良好生产规范;GHP-良好卫生规范;HACCP-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多选) 第一章 1、基本建设:指固定资产的建设、添置和安装。(名词解释) ! 2、基本建设按其经济目的可以分为生产性建设与非生产性建设,按建设的性质可以分为新建、改建扩建、重建、迁建、更新改造等。(细节) 3、一本基本建设项目从计划到投产必须经过三个阶段:前期准备阶段、项目实施阶段、竣工验收阶段。 4、项目建议书:是项目构建单位或业主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行业发展规划和地区经济、产业发展规划以及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经初步调查研究,提出的基本项目建设立项建议。(名词解释) 5、可行性研究的作用:(简答) ①是项目进行的投资决策依据; ②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的依据; ③作为与有关部门洽谈合同和协议的依据; ④是项目设计和项目实施的依据; [ ⑤制定技术方案和设备方案的基础; ⑥作为安排基本建设计划和开展各项建设前期工作的参考; ⑦环保当局审查项目对环境影响的依据。 6、可行性研究的依据:(简答) ①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规划及行业区域发展规划进行可行性研究; ②根据市场供求状况及发展变化趋势; ③根据国家计划部门批准的项目建议书; ④根据可靠的地理、自然、气象、地质、经济、经济社会等基础资料; ! ⑤根据与项目有关的工程技术方面的标准、规范、指标等; ⑥根据国家公布的有关项目评价的有关参数。 7、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市场营销、技术、组织管理、社会与生态环境影响、财务、经济。(选择、填空) 8、市场营销从两方面分析:项目所需要投入物的供给分析;项目产品的销售分析。 9、社会可行性分析应重点考虑的方面:是否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缩小贫富之间的差别;是否能有效地创造就业机会;是否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是否能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10、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本内容:文字报告(封面、目录、正文)、附表、附图和附件。 11、封面包括:项目名称、项目执行单位、可行性研究承担单位及各自的负责人,以及可行性研究负责人资格审查单位,最后列出项目建议书的批准单位和批准文号。

食品工厂设计原理

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食品工厂设计原理》 第一章至第二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____________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 ______________ 专业: 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本题共6题,每题3分,共18分) 1、 施工图设计 2、 建筑物 3、 非工艺设计 4、 建筑系数 5、 绿地率 6、 绿地面积 二、填空(本题共11空,每空2分,共22 分) 1、可行性研究的特点有 ____________ 、 _________ 2、两阶段设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3、项目建议书的主要内容有 和经济效果等。 三、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 扩初设计文件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2、 食品工厂工艺设计的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3、 食品工厂设计的职责是什么? 4、 简述食品工厂厂址选择的原则。 四、问答题(本题共4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 设计计划任务书编写的内容有哪些? 2、 食品工厂区内主要建、构筑物按功能不同可分为几类?并分别说明各类建、 则。 3、 可行性研究应注意哪些问题 ? 4、 食品工厂厂址选择报告包括哪些内容? 层次: ____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 ____________ 得分: ________________ 构筑物的排布原

4、答:食品工厂厂址选择的原则有下列三个方面: (1 )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2)应从生产条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本题共6题,每题3分,共18分) 1、 施工图设计一一是对扩初设计的进一步深化, 使得设计更具体化, 更详细地达到指导施工的 要 求。 2、 建筑物一一供人们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房屋场所。 3、 非工艺设计一一是指总平面、土建、采暖、通风、给排水、供电、自控、制冷、动力、环保 等的设计。有时还包括设备的设计。 6、绿地面积——指厂内集中绿化地的总和。 二、填空(本题共11空,每空2分,共22分) 1、 先行性、不定性、科学性、法定性 2、 扩大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 3、产品品种、生产规模、投资大小、产供销的可行性、今后的发展前景 三、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答:首先介绍什么是扩初设计,然后具体说明扩初设计文件的内容: 扩初设计一一在设计范围内作详细全面的计算和安排,使之完全能说明新建食品工厂的全貌, 但图纸深度不够,还不能作为施工指导,但可供有关部门审批,这种深度的设计叫扩初设计。 扩初设计文件包括:① 扩初设计说明书;② 扩初设计附件;③ 扩初设计总概算书。 2、答:食品工厂工艺设计的内容大致包括下列 8个方面: 1) 产品方案及班产量的确定 2) 主要产品和综合利用产品生产工艺流程的确定 3) 物料计算 4 )设备生产能力的计算、选型及设备清单 5 )车间平面布置 6)劳动力计算及平衡 7 )水、电、气(汽)、冷、风、暖等用量的估算 8 )管道布置、安装及材料清单。以及有关的施工说明等等。 3、答:食品工厂设计的职责一一要做到技术上先进成熟,经济上合理节省。 件考虑;(3)从投资、经济效果考虑。 四、问答题 (本题共 4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分) 1 、答:设计计划任务书编写的内容有: 1. 建厂理由, 2. 建厂规模; 3. 产品; 4. 生产方式; 5. 4、 建筑系数= 5、 绿地率= 建筑物、构筑物占地面 积堆场、露天场地、作业 场地占地面积 厂区占地面积 100% 厂区内绿化面积 厂区占地面积 100%

生产工艺流程、设备、技术介绍、特色

第一章前言 1.1商用空调行业发展综述 商用空调在世界上已有百年的发展历史,在中国也有20多年的应用时间,然而真正引起国内企业关注还是近几年。目前国内市场家用空调领域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随着价格战连绵不断,在家用空调领域几乎已经无利可图的企业纷纷开始在中央空调领域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和利润增长点。 2003年商用空调(含户式中央空调)市场容量将达到85亿元,2005年达到200亿元以上。市场空间迅速巨大,而利润至少是40%以上。这对于众多在市场上艰难逐利的企业,尤其是仍在价格战中挣扎的家电企业来说,无疑是极其诱人的。 与家用空调行业相比,中央空调仍保持较高利润空调,这使得由原来约克、大金、开利等国外品牌所占领的国内中央空调市场开始发生变化,国内一些品牌也纷纷进入这个领域。 1.2中国商用空调市场发展状况 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空调生产制造大国。20多年来,特别是近十年来,中国空调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超过美国,在90年代末期,超过日本,已经成为全球空调器制造基地,产销量居世界首位。2002年我国空调器产业完成销售额接近700亿元,总产量超过3050万台,在全球比重占到60%。空调产业是典型的全球性产业,1993年以来,空调器出口量以平均66%的速度在增长,成为我国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产品之一。2002年,我国空调器出口量超过800万台,出口额接近13亿美元,经过十年努力,中国的调产业竞争力也有极大增长。 中国空调业的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制造能力,优势有限,而且与跨国公司竞争力的差距也显而易见。虽然空调出口增长速度超常,但不能忽略的事实是,

食品工厂设计

武汉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工厂课程设计说明书 项目名称:2t/d香辣酱加工生产车间工艺设计设计参加人: 班级: 专业方向:食品加工工艺 设计时间:2013.04.15 指导老师: 成绩:

近几年来,我国调味品行业发展迅猛,一直保持着20%以上的市场增长率,目前调味品行业总产量已超过1500万吨,成为食品行业中新的经济增长点。近5年行业年增长率达20%左右,已连续十年实现年增长幅度超过10%以上。目前调味品行业总产量已超过1000万吨,2007年,调味品和发酵制品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总产值914亿元,同比增长27.9%,预示着调味品行业的品牌时代已经来临。中国调味品市场经过几轮的行业整合和国内、国际资本整合之后,已经从一个相对滞后的行业,大跨越地转型为激烈的市场竞争行业。随着消费的不断升级,市场竞争的加剧,调味品表现出向高档化发展的趋势,中高档调味品市场容量在进一步扩大,品牌产品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随着国家对调味品行业的不断规范,使得门槛逐步提高,加上国际化、专业化的并购重组相继上演,调味品行业集中度将逐步提高,中小企业的优胜劣汰也将加速。传统调味品生产企业纷纷投资进行技术改造,调味品产品的技术含量日益增强,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外资对国内调味品市场的渗透力度加大,但由于我国调味品消费的区域性特色明显,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国内名优品牌仍将占据主导地位。 香辣酱即辣子酱,在陕西关中一带秋冬季节非常流行。“辣子一道菜”即是陕西八大怪中的一怪。因其味辣而香,色相俱佳,身受欢迎。辣酱是辣椒混杂其它各种材料熬制而成,根据附加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很多品种,包括牛肉酱、香辣银鱼、鲜肉丝油辣椒、鲜鸡丝油辣椒、鲜牛肉油辣椒、豆瓣油辣椒、辣子虾、脆脆香油辣椒等等目前中国是全球辣椒酱头号消费国和生产国,消费人群超过5亿,消费额以每年16%的高速递增。全国辣椒酱生产厂家多达数千家,但其中不乏作坊式生产。

食品工厂设计-复习整理

《食品工厂设计》复习整理 第一章:基本建设程序 1.新建一个食品厂的基本建设程序是什么?各主要环节的作用和目的是什么? 答:指基本建设项目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各项工作的先后顺序。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生产力布局的要求,结合行业和区域发展规划的要求,提出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议书经有关部门批准后,进行初步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同时选择厂址。 在可行性研究获得批准后,编写设计计划任务书。 根据批准的设计计划任务书进行勘察、设计、施工、安装、试产、验收,最后交付使用。 2.基建的概念及分类? 答:(概念)固定资产的建筑、添置与安装。包括工厂、农场、水库、商店等工程的建设,以及机械设备和车辆等的添置和安装,也包括机关、学校、医院等房屋建筑、设备添置和安装及居民住宅的建设 (分类)按其经济目的可以分为生产性建设与非生产性建设,按照建设的性质可以分为新建、改建、扩建、重建、迁建、和更新改造 3.可行性研究的概念、依据、作用和步骤?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及可行性研究的注意事项? 答:【概念】 对拟建项目在工程技术、经济及社会等方面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的研究;对项目的经济效果及价值的研究。 其成果是根据各项调查研究材料进行分析、比较而得出。它的论证以大量数据作为基础。因此,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必须搜集各种资料、数据作为开展工作的前提和条件。 【依据】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及行业和区域发展规划; 根据国家计划部门批准的项目建议书; 市场的供求状况及变化趋势; 可靠的自然、地理、气象、地质、经济、社会等基础资料; 与项目有关的工程技术方面的标准、规范、指标等; 国家公布的关于项目评价的有关参数、指标等。 【作用】 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和编制设计任务书的依据; 投资者申请项目贷款的依据; 与建设项目有关部门商谈合同和协议的依据; 建设项目开展初步设计的基础; 投资项目制订技术方案、设备方案的依据; 作为安排基本建设计划和开展各项建设前期工作的参考; 作为环保部门审查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程度的依据。 【步骤】 开始筹划→调查研究→优化和选择方案→详细研究→编写报告书→资金筹措 【内容】(看一下,可能不考) 总论;需求预测和拟建规模;资源、原材料、燃料及公用设施情况;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设计方案;环境保护;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估算数);实施进度的建议;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社会及经济效果评价

食品工厂设计原理样本

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食品工厂设计原理》第一章至第二章(总分100分) 时间: 90分钟 学习中心( 教学点) 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 号: 姓名: 得 分: 一、名词解释( 本题共6题, 每题3分, 共18分) 1、施工图设计 2、建筑物 3、非工艺设计 4、建筑系数 5、绿地率 6、绿地面积 二、填空( 本题共11空, 每空2分, 共22分) 1、可行性研究的特点有、、 和。 2、两阶段设计是和

3、项目建议书的主要内容有、、 、、和经济效果等。 三、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 每小题5分, 共20分) 1、扩初设计文件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2、食品工厂工艺设计的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3、食品工厂设计的职责是什么? 4、简述食品工厂厂址选择的原则。 四、问答题(本题共4题, 每小题10分, 共40分) 1、设计计划任务书编写的内容有哪些? 2、食品工厂区内主要建、构筑物按功能不同可分为几类? 并分别说明各类建、构筑物的排布原则。 3、可行性研究应注意哪些问题? 4、食品工厂厂址选择报告包括哪些内容?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本题共6题, 每题3分, 共18分) 1、施工图设计——是对扩初设计的进一步深化, 使得设计更具体化,

更详细地达到指导施工的要求。 2、建筑物——供人们生产、生活或其它活动的房屋场所。 3、非工艺设计——是指总平面、土建、采暖、通风、给排水、供电、自控、制冷、动力、环保等的设计。有时还包括设备的设计。 4、 5、 6、绿地面积——指厂内集中绿化地的总和。 二、填空( 本题共11空, 每空2分, 共22分) 1、先行性、不定性、科学性、法定性 2、扩大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 3、产品品种、生产规模、投资大小、产供销的可行性、今后的发展前景 三、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 每小题5分, 共20分) 1、答: 首先介绍什么是扩初设计, 然后具体说明扩初设计文件的内容: 扩初设计——在设计范围内作详细全面的计算和安排, 使之完全能说明新建食品工厂的全貌, 但图纸深度不够, 还不能作为施工指导,

PTA生产技术及工艺流程

PTA生产技术及工艺流程简述 【作者:千木】 目前世界PTA生产厂家采用的技术虽有差异,但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类: (1)精PTA工艺 此工艺采用催化氧化法将对二甲苯(PX)氧化成粗TA,再以加氢还原法除去杂质,将CTA精制成PTA。这种工艺在PTA生产中居主导地位,代表性的生产厂商有:英国石油(BP)、杜邦(Dupont)、三井油化(MPC)、道化学-因卡(Dow-INCA)、三菱化学(MCC)和因特奎萨(Interquisa)等。 (2)优质聚合级对苯二甲酸(QTA、EPTA)工艺 此工艺采用催化氧化法将PX氧化成粗TA,再用进一步深度氧化方法将粗TA精制成聚合级TA。此工艺路线的代表生产厂商有三菱化学(MCC)、伊斯特曼(Eastman)、杜邦(Dupont)、东丽(Toray)等。生产能力约占PTA总产能的16%。 两种工艺路线差异在于精制方法不同,产品质量也有所差异。即两种产品所含杂质总量相当,但杂质种类不一样。PTA产品中所含PT酸较高(200ppm左右),4-CBA较低(25ppm左右),而QTA(或EPTA)产品中所含杂质与PTA相反,4-CBA 较高(250ppm左右),PT酸较低(25ppm以下)。两种工艺路线的产品用途基本相同,均用于聚酯生产,最终产品长短丝、瓶片的质量差异不大。目前,钴-锰-溴三元复合体系是PX氧化的最佳催化剂,其中钴是最贵的,所以目前该方面的一直进行降低氧化催化剂能耗的研究。PTA生产过程中所用TA加氢反应催化剂为Pd/C,目前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工业化的精对苯二甲酸制备工艺很多,但随着生产工艺的不断发展,对二甲苯高温氧化法成为制备精对苯二甲酸的最主要的生产工艺,这种工艺在对苯二甲酸的制备工艺中占有绝对优势。对二甲苯高温氧化工艺是在高温、高压下进行的,副反应较多;而且由于温度高、压力大对设备本身的要求就高。因此工艺改进主要就集中在降低氧化反应温度和降低氧化反应的压力两个方面。目前,拥有这一专利技术的公司主要有美国Amoco公司、英国ICI公司和日本三井油化公司,我国曾在不同时期引进过这三家公司的专利技术。近年,我国对苯二甲酸的工艺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1)对二甲苯(PX)高温氧化法。对二甲苯高温氧化法由氧化、精制和辅助系统组成。该工艺以对二甲苯为原料,经空气催化氧化、加氢精制、结晶分离等工序制成。催化氧化是对二甲苯在催化剂存在下,于190-230℃,压力 1.27- 2.45MPa的条件下,用空气氧化得到粗对苯二甲酸。加氢精制是将对二甲苯氧化过程中尚未反应完全的4-羟基苯甲醛(4-BCA)转化为可溶于水的甲基苯甲酸,然后除去。加氢精制反应要在较高压力(约6.8MPa)和较高温度(约280℃)的条件下进行。对苯二甲酸加氢产物再经结晶分离和干燥,就得到可用于纤维生产的精对苯二甲酸。 对二甲苯高温氧化法流程简单,反应迅速,收率可达90%以上。 (2)高温氧化工艺改进。Amoco公司对高温氧化法工艺进行了改进,使氧化反应温度降至193-200℃的范围,反应压力也相应降到1.45MPa。改进后每吨PTA的PX消耗量减少14kg。三井油化公司在Amoco高温氧化工艺的基础上,开发了三井Amoco工艺。该工艺提高了催化剂中钴/锰比和溶剂比,同时为保持溶剂浓度稳定,氧化反应器顶部增加分离塔,除去反应体系中的水。这种工艺可将氧化反应温度降至185-195℃,反应压力降至0.9-1.1MPa,相应副反应减少,同时母液循环比相应提高,催化剂可循环使用,减少了催化剂的用量。 (3)温和反应条件的对苯二甲酸工艺。高温氧化工艺需要高温、高压,很多公司尝试开发反应条件温和的对苯二甲酸工艺,这些工艺中比较成功的有三菱公司开发的QTA工艺, 日本丸善公司开发的MTA工艺以及鲜京公司开发的SPTA 工艺。 MTA工艺适当地加大催化剂的锰/钴比、溶剂比和氧化空气用量,氧化后的产品再实行补充氧化,并添加少量三聚乙醛,强化氧化反应设备,使中间产物转化为最终产物。通过充分氧化使得工艺不需要再进行加氢还原精制。这种工艺反应条件温和,但反应时间较长,原料PX、催化剂和乙酸的消耗较高,并且产品中杂质对羧基甲醛的含量较高,产品只能用于制备纤维级聚酯。 QTA工艺采用高活性催化剂进行对二甲苯氧化。催化剂以铈替代高温氧化工艺中的锰,同时附加镧催化荆,并采用了无机溴化物。对二甲苯氧化反应条件较温和,反应过程中还要对中间产品进行补充氧化。该工艺对二甲苯、催化剂

食品工厂设计教学大纲-食品

《食品工厂设计》教学大纲 (Principles of Food Factory Design) 一、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3401705 课程类别: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 适用层次:本科 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开课学期:7 总学分:1 总学时:1周 考核方式:考查 二、教学目的 食品工厂设计是应用食品工艺学、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及相关先修课程的知识,进行的一次专业性设计实践,是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工程项目设计中具体问题,训练其动手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和独立思考及相互帮助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与食品工厂建设项目的设计奠定基础。 三、基本要求 掌握食品工厂设计原则,产品加工工艺流程、主要设备的选型和经济核算;熟悉查阅技术资料和国家技术标准、选用数据和编写技术文件的过程和方法。 四、教学内容 1、设计方案简介 工厂设计的任务和内容、设计原则进行简要论述。 2、厂址的选择及总平面设计 厂址选择的原则、总平面设计内容进行简要论述。 3、生产工艺设计 产品生产方案及产量的确定,简述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4、加工设备的选择 食品工厂选择设备的原则,主要设备规格型号的选定。 5、经济核算 车间总投资、产品成本进行核算。 6、编写设计说明书 将设计所选定的工厂厂址、厂区布置、工艺流程方案、设备型号及经济核算结果汇集成工艺设计说明书。应采用简练、准确的文字图表,介绍设计计算过程和结果。设计说明书要求在6000字以上。 设计说明书主要内容: (1)封面(设计题目、学生班级、姓名、指导教师、时间) (2)目录 (3)设计任务书

最新食品工厂设计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 基本建设程序是指基本建设项目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各项工作的先后顺序。 内容:我国现行的基本建设程序为如下几个阶段 (1)项目建议书阶段 (2)可行性研究阶段(包括项目评估) (3)设计阶段 (4)开工准备阶段 (5)施工阶段 (6)竣工验收阶段 (7)后评价阶段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结构和内容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1)总论项目背景、项目概况、问题与建议 (2)市场预测产品市场供应预测、产品市场需求预测、产品目标市场分析、价格现状与预测、市场竞争力分析、市场风险分析 (3)资源条件分析评价资源可利用量、资源品质情况、资源赋存条件、资源开发价值(4)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的构成、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的比选、推荐的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原有设施的利用情况 (5)场址选择场址现状、场址条件比选、推荐的场址的方案、技术改造项目原有场址的利用情况 (6)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技术方案选择、主要设备方案选择、工程方案选择、技术改造项目改造前后的比较 (7)主要原材料、燃料供应主要原材料供应方案、燃料供应方案 (8)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总图布置方案、场内外运输方案、公用工程与公用辅助工程方案、技术改造项目原有公用辅助设施利用情况 (9)节能措施节能措施、能耗指标分析 (10)节水措施节水措施、水耗指标分析 (11)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条件调查、影响环境因素分析、环境保护方案 (12)劳动、卫生、安全与消防危险因素和危害程度分析、安全消防措施、卫生保健措施、消防设施 (13)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组织机构及其适应性分析、人力资源配置、职工培训(14)项目实施进度建设工期、实施进度安排、技术改造项目建设与生产的衔接 (15)投资估算 (16)融资方案融资组织形势、资本金筹措、债务资金筹措、融资方案分析 (17)财务评价财务评价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销售收入估算与成本费用估算、财务评价报表、盈利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不确定性分析、财务评价结论 (18)国民经济评价影子价格及通用参数选取、效益费用范围与数值调整、国民经济评价报表、国民经济评价指标、国民经济评价结论 (19)社会评价项目的社会影响分析、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社会风险分析、社会评价结论 (20)风险分析项目主要风险因素识别、风险程度分析、社会防范风险对策 (21)研究结论与建议推荐方案总体描述、推荐方案优缺点描述、主要对比方案、结论与建议

甲基丙烯酸甲酯生产工艺及技术经济比较

甲基丙烯酸甲酯生产工艺及技术经济比较 摘要从技术性和经济性角度评述了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生产工艺, 包括丙酮氰醇(ACH) 法、异丁烯/叔丁醇法、乙烯法和异丁烷氧化法, 认为异丁烯直接氧化工艺具有原料来源广泛、收率高、环境污染小的特点。 关键词甲基丙烯酸甲酯, 生产工艺, 技术经济比较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 可在光热或催化剂存在下自聚或与其他单体共聚生成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和塑料, 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MMA -苯乙烯(MS)树脂、MMA -丁二烯-苯乙烯(MBS)树脂等。聚合产品具有透明度高、耐候性好、光学性能优良等特点, 广泛用作广告牌、照明材料、建筑材料、汽车零件等。近来, 这些聚合产品在IT 行业相关领域如液晶显示屏光导板、DVD 光盘等的需求也快速增长。在物理性质上, MMA 具有低毒性, 且可以回收, 因而是有利于环保的材料。 据统计, 2002 年全球MMA 生产能力为2 477 kt/a , 其中北美765 kt/a ,占30 .9 %;南美29 kt/a , 占1 .1 %;东欧50 kt/a , 占2 .0 %;西欧705 kt/a ,占28 .5 %;日本535 kt/a , 占21 .6 %;不包括日本的亚洲其他地区393 kt/a , 占15 .9 %[1] 。同年全球MMA消费量共1970 kt ,其中北美占35 %,欧洲占27 %,日 本占19 %, 亚洲其他地区占15 %, 世界其他地区占4 %。预计至2006 年全球MMA 年均需求增长率为3 %~ 3.5 %,其中亚洲增长强劲, 为4 %, 北美为3 .1 %, 欧 洲为2 .4 %[2] 。2002年我国MMA生产能力约120 kt/a ,实际产量约90kt。同年中 国MMA 消费量约150 kt ,其中65 %用于有机玻璃的生产, 12 %用于塑料化工助剂, 11 %用于表面涂料, 12 %用于其他领域。预计未来5 年中国MMA 发展的主要市场 仍是有机玻璃、水性涂料和聚氯乙烯改性剂等[3] 。 1 传统MMA 生产工艺及其改进 丙酮氰醇(ACH)法是MMA 生产的传统工艺。1982 年日本开发了以异丁烯为原料的直接氧化法工艺以来, 已开发出多种生产工艺, 其中有的已实现工业化, 有的则尚在开发改进之中。MMA 主要合成路线如图1 所示[4] 。 目前在工业上,MMA 主要有5 种生产工艺。由于采取不同的原料,合成MMA 的催化反应收率也有高有低。各工艺装置的规模效益也不一样, 任何一项工艺没有绝对的优势。全球MMA 生产能力中80 %采用ACH 工艺。在MMA 三大生产地区, 北

生产工艺技术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的 为贯彻执行生产部对各车间的工艺纪律监督与考核,提高各操作岗位员工的技术业务水平,加强员工的岗位责任心,从而全面提升公司生产的工艺控制水平,依据相关规定,技术部将组织对生产车间的工艺技术和操作规程进行培训。二、培训内容 工艺技术和操作规程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1,技术部定期定员对车间的培训。 技术部将定期通知车间相关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培训时间、地点和参与人员将由技术部规定并通知车间。主要内容包括: (1)工艺管理制度的培训。 (2)技术改造的说明培训。 (3)重要装置、工艺操作法的培训。 (4)工艺技术员的业务水平培训。 (5)产品生产的操作规程培训。 (6)临时用工或外来人员的上岗资格培训。 2,车间实际需求的工艺技术培训。 根据相关规定,车间有义务根据生产中的实际需要,要求技术部组织对生产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培训,用以提高车间工艺技术水平和承担工艺责任的风险。主要内容包括: (1)生产中遇到的难点控制问题的培训。 (2)新上项目或设备的运行操作规程培训。 (3)工艺条件控制中的理论支持培训。 (4)其他工艺技术培训。 3,车间负责对车间员工进行的基础培训。 车间必须制定每月的详细培训计划,并报技术部,由技术部进行评估并监督执行,对于讲课的内容,水平以及效果列入年度考评(职称、工资系数)。培训内容包括: (1)车间生产的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 (2)生产岗位操作规程。

(3)车间生产主要设备性能及设备维护。 (4)车间生产设备的开停车顺序。 (5)生产过程中各工艺条件的具体控制方案。 三、培训方式 工艺技术培训提倡能切实提高员工工艺技术的水平各种方式,但集中授课将作为主要培训手段,培训方式如下 (1)下发各种生产工艺和操作规程技术资料,并在一段时间后对接收资料的在岗员工组织相关考评。 (2)由公司内部各领域工程师和专业技术人才组织授课。 (3)组织培训人员集中交流,互相探讨与学习生产过程中的操作经验及操作技术。 (4)技术部或车间对生产员工进行现场教育与指导操作。 四培训纪律 (1)所有被通知到培训授课的员工不得无故缺席、迟到或早退。 (2)收到培训考试试卷的员工不得敷衍了事,必须认真答卷。对组织的培训考试应认真对待。 (3)培训资料必须归口管理。 (4)车间技术员要定期对培训进行总结,对培训受训人员要进行操作实践考察。五培训考核 相关培训考核成绩将严格按照试卷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成绩综合评论。 六培训时间 每次科目培训前,培训时间由各部门协商决定。 七培训科目 示例《化学品安全培训》《化工单元操作》《化工设备基础》《产品安全操作规程》《产品生产工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