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来去已十四

来去已十四

来去已十四

突然觉得很好笑,自己居然如梦一样的过完了14个春秋,我不似古人一样伤春悲秋。但是也感叹时间流过的匆匆。按江南的话叫:“又向猥琐大叔迈进了一步!”……

其实,在此之前,我一直认为我是13岁的孩子,今天的特殊,我不知道如何形容。的确,日子都过糊涂了。突然想起今年似乎是15岁了吧,便开始惋惜时间多么不买账,她穿着碎花长裙站在我的面前,清新阳光地笑着,在我耳边说了一句悄悄话,然后面含春意的做了个鬼脸,不停地跑,直到我看不见的地方。就是这样娴静,温婉。让我伤心,怎么,明年就十六了啊!!可我还只是一个傻傻的,不经世间风雨的孩子啊!!直到吹蜡烛的时候才发现,哎呀!今年原来十四岁了!一会儿,她又鬼精灵地闪现在我眼前。也许她给我开了个玩笑,让我不得不从此开始,好好珍惜她……

十四来的轻轻悄悄,连我都察觉不到。东猜西猜,就是没在十四上落一笔。当我装着,蘸墨、提笔,准备大书特书一番的时候,却又有几滴顽皮的墨不愿等我太多,滴在了青春洁白的宣纸上。想哭、想笑……可是青春的宣纸,世间仅此一张,再不可多得。究竟是再如此的心不在焉,乱笔敷书,还是凝神擎笔,惜字如金?或许,在我思考这个问题时,又有几滴不耐烦的墨,留在这纸上了吧……

有人问我,有什么感想??我也是那样的笑,十四岁之前,我的生活是混沌的,盲目的,在束缚下按着指定的航标走过。我的爱好、梦想在这禁锢下湮灭在她的微笑中。我后悔,当我挣脱的时候,他可爱的冲我晃了晃食指,眨了眨她星辰般的眼睛。依旧冲我那样的笑。我无奈的看了看她,想告诉她,我可不可以从现在开始?她却说:“可能,我等你不了那么久……”然后红着脸,低着头。还是那样,我想哭、想笑……随后又在混乱中走完了剩下的路,有风雨,有阳光,可现在的我只记得那一路花开……

还有人问,十四岁之后?又有什么打算?我依然那样笑,我说我只能排出未来6年的打算。为什么?因为,这六年是青春的六年,我不知道20岁时的我是否会像今天一样,觉得六年的青春过的混沌……她脚尖轻点地,一转身,散发出一阵沁人的芳香,然后向远处走去,那样诱人,那样美好。她说,青春容不得人细细斟酌、思考,只能从容的走。我点点头,却发现不知怎么走,可她却已经渐行渐远。我匆忙地想去追上她,不小心踩到了花儿,我连忙小心翼翼,可她却丝毫不留情,越走越快,我着急追上花丛中的她,也不顾那一路花草,谁知,那哪里是什么灿烂的鲜花,分明就是伤人的荆棘!!!受伤了的心,想哭、想笑。可她还是不肯驻足一步,只是笑,一直笑……

青春将是朝气蓬勃的,我不禁想起了那些人的青春年华,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在青春的日记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毛泽东在16岁就写下了荡气回肠的《挽易昌陶》,左泓19岁已参与导演2部电视剧,郭敬明已于17岁著成《幻城》。我也想,我也要在这短时间内做点什么,我开始慢慢数,从14岁到20岁,我可以做什么……她赞许地点点头,问,你要怎样利用我??我叹,我舍不得……她说,那我就先走了,我连忙叫住她,可是,再回头,已经在未来的路上错走了几步……

青春将是叛逆的,总是喜欢标新立异,我和大局对着干,我总是太过计较这些东西,以至于我无法很开心的去面对生活……这时,我的影子说,别再那么患得患失了,你要利用道家思想,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我不知道到底怎样,只是想哭、想笑。可我不甘心,踩碎了地上的影子,告诉他,我不需要。然后叛逆、倔强的继续走下去。呵呵,她动人的笑声此时响起,在嘲笑我的无知,我冲她瞪了一眼,然后不听话的沿着这条错路走下去。然后她也感叹道,唉……真是一场悲剧……

青春将是不定的。时光真是烦心,为何??我想起13岁的我,因为无知的叛逆而迷失方向。难道你真的要这么傻傻地继续走下去??这次是我自己问自己,我再度回首,那逝去的已无法再挽回了,又是她,在我面前时隐时现,我这次我是以愤怒又羞愧地去再度追上她。然后

“真是个可爱的孩子呵!”她停住,继续爱怜的望着我,我低着头,只是跟着她的脚步默默地走,

我差点没继续倔强的再走错路只是听到后想哭、想笑。因为我不知道后面究竟还有什么,森林?长河?高山?悬崖?我不得而知,只是,跟着她,漫步在通往未来的路上……

青春将是容易受骗的。“后面的路还很长,一次失败算什么??”她笑眯眯的,好像她的脸上始终都不会有悲伤存在。十四岁的我的确才刚刚起步,我没理由放弃。“你真的要这么跟着我一直走下去???”她说,我抬头看她,青春是美好的,明眸皓齿、粉面柔膝。“你真的这样相信我给你指明的路??”她还是笑,我却停住了,然后看看我的目标——我又走错了,我错信了时间。然后我再次愤怒的瞪她一眼,然后快步朝目标奔去。这一刻,想哭、想笑。这次不再是我追她,而是她像个小女孩似的在后面笑着跟着我。可还是没走多久,我的脚已经被荆棘刺伤,已经被岩石绊倒,可她却不肯停下扶我一把,在我身边轻轻走过。我恨!不畏一切,再次爬起来,我不会再追随她,而是走我自己的路,当我再次超过她时,他依然笑盈盈的轻轻跟在我身后……

我漠然的望着眼前的滔滔江水,停下了,怎么过去??她笑了“跟我走吧!”“你让我怎么再相信你??”我问。“信不信由你!!”她还是那样可爱,调皮。然后他沿着河岸往远方走去。看着她的背影,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想哭、想笑。涉足青春之河的我,高举右手,并非一定要摘到星辰,只要这种不屈向上的姿势!!信翅膀,就能飞!此时,她正驾着一叶小舟,想我漂来。“上来吧,我带你过去。”坐在舟里的她宛若出水芙蓉,清新秀丽。可是我不会再信她,谁知道她又会带我驶向何方?我纵身一跃,好像背后真的长出了翅膀,可是,我的能力还不足以过去,却被船上的她轻轻接住,莞尔一笑。“你总要信我一回的!”然后载着我向对岸驶去。

未来的路是否还和她一起走?面对迷雾重重的将来,我们只能相信上帝的安排,可是,我真的只能屈服于上帝吗?青春是不是都向人说的那样,容易逝去?想哭、想笑。她说:“我是时间,我对每个人都很公平,不会因为嫉妒你的青春年少就让你的青春飞速流逝,也不会怜悯你罪恶的挥霍!”也许吧,其实青春之路还没走上去呢!!我觉得很无奈。就这样和她追逐,不知不觉,来来去去,已十四……

净水寒秋于2011.12.3(我的生日)

也无风雨也无晴 赏析苏词

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赏析 姓名:张春妮班级:14汉语言文学学号:020******* 摘要:苏轼是我国宋代文坛领袖,为豪迈派中流砥柱。其学博才高,卓尔不群,诗文挥洒如意,书画意境超脱,成就最高的便是苏词。苏轼词风以奔放豪迈为主,亦有清新脱俗之作,亦有哀婉怀人之作,而苏轼一生豁达通脱,疏狂不羁,潇洒超俗,乐观开朗,因此旷达闲适之词甚多。本文以苏词《定风波.三月七日》为载,通过诗词鉴赏手法,赏析该词精妙绝伦之处,兼领略东坡先生为人称道的处世精神。 关键词:苏轼定风波赏析 正文: 《定风波 .三月七日》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知人论世 《定风波》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作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正是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个春天。苏轼二十岁进士及第,任职三十七年,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乌台诗

案这一巨大打击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朝中新党构陷,元老保苏,一场党派相争使苏轼无辜遭殃,既丢了官职又受了百天牢狱之灾,濒临砍头之劫。而苏轼经此一役心灰意冷,到黄州就任后,曾多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山,《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是寄托他谪居时怀才不遇、功业未就、忧愤自怜的思想感情。然而他在元丰五年里所写下的《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不仅反映了他思想境界的转化,也反映了他创作风格的新变。在谪居黄州的日子,壮丽山水,村野生活又让他思想开拓,心灵澄净。他彻悟了“我是世间闲客,此闲行”(《南歌子》),从此不再留恋庙堂,而只寄情于山水了。《定风波》就是在苏轼心境转变后作的,在料峭春日携友出游,风雨忽至,同行皆狼狈,他却似闲庭信步,悠然自在,并触景生情,写下这一首清丽豪健的词。 二、情景关系 不得不说,词人的情感都被巧妙的隐于景中,即寓情于景。“一切景语皆情语”。词的上阕勾勒出了一幅苏公雨中吟啸行图,“莫听”,“何妨”,“徐行”表露的是词人悠然自在,不惧风雨的情感,下阕中“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比起上阕风雨的喧哗,这样的微冷更添失意,萧瑟,此时笔意一转“山头斜照却相迎”,春寒过后便是斜阳,寒风到暖阳的变化,同样是诗人的情感变化。 词序中云“已而遂晴,故作此。”表明这是一场持续时间不久的雨,因而“山头斜照却相迎”,我在此揣测,东坡先生在上阕点出自己身处逆境,表现的是对前路的迎合乐观态度,而下阕的“山头斜照”是否是一种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精神呢?也许上阕的风雨忽至是他的人生遭遇以及他谪居黄州初期,苦闷消沉的心理,下阕的斜照是他参悟人生后心境豁然开阔的写照,雨过天晴的景象莫不是词人当时的情感变化?在这样的变化下“也无风雨也无晴”显得宁静缓和,此时情已脱离景的载体,成为具有一种哲思。 三、以意逆志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写出了雨势,不是寻常春日的微风细雨,穿林打叶,已是狂风骤雨之势,而词人一个“莫听”,把主观意愿带入客观景象中,使这一句带了叙事之味。词人面对风雨持忽视态度,

快乐学汉语第一课教案

《快乐汉语》第一册教案 第一单元第一课:你好 本课是《快乐汉语》第一册的第一课,是这些外国学生学习中文的入门课。第一课的课程内容看上去似乎简单,但意义很重要。课文是介绍中文里两种问候打招呼的方式。全课只有五个生字,三个句子,学生不难学会和掌握,但教师要注意他们的发音是否正确,要认真听每个学生的发音并给予纠正,使学生在第一课就建立一个正确发音的习惯。教师要尽量创造气氛和环境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课文内容。在本课安排两次课堂活动,加深对课文内容的印象并活跃课堂气氛,不要急于向前赶。 在本课,利用课堂15%-20%的时间介绍中文的组成元素,初步讲解每个元素,并介绍中文的字体形状和书写规则。拼音不需过分强调,但声调必须重点强调。可以以一两个字为例来讲解拼音的拼写及发音规则和拼音的组成,比如:你nǐ,n是声母(initial)。I 是韵母(vowel/ final)。我发现外国学生基本不需要特意教拼音,他们自然而然就写出来了,教拼音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学生看书做作业和自己提出问拼音的问

题,由老师解答,这样学生记得又快又牢,你不妨一试。 第一课不仅要完成课文内容,还需要介绍和引进其它中文知识和中国文化,也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习中文的兴趣。第一课课时可以安排1-1.5小时。 教学内容: -课文 A: Nǐ hǎo。B: Nǐ hǎo。 你好。Hello. 你好。 Hello. A: Nǐ hǎo mɑ? 你好吗?How are you? B: Wǒ hěn hǎo。 我很好。I'm fine.

-介绍中文的组成元素:拼音(pinyin),声调 (tones),字符(character); -介绍中文的字形:方形; -初步了解和引入中文书写的基本要领和规则:笔 画顺序书写规则; -简介拼音的组成和发音: 声母和韵母的发音要领, 强调中文声调/音标的重要性; -听说读写的比例: 听说60%;读20%;写10%;拼 音10%. 教学目的: -能流利复述课文对话,引起学生对中文的兴趣; -通过字卡、PPT文件中的图片来识别课文生字、 词和句子; -通过课堂反复练习让学生学会用中文打招呼,使 学生获得成就感; -初步了解中国语言文化的特点和中文的书写规 则;

苏轼《定风波》全诗解析

苏轼《定风波》全诗解析 古代文人经常借诗咏怀,苏轼的《定风波》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为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这首词,小编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苏轼《定风波》全诗解析,一起来学习吧!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八月,苏轼于湖州知州任上,以作诗指斥乘舆、讥切时政的罪名下御史台,酿成有名的“乌台诗案”。年底,诏责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翌年二月至黄州(今湖北黄冈市)。这首《定风波》词就作于到黄州第三年的春天。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 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词前小序云:“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借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据《东坡志林》记载:“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全词紧扣途中遇雨这样一件生活中的小事,来写自己当时的内心感受。篇中的“风雨”、“竹杖芒鞋”、“斜照”等词语,既是眼前景物的实写,又不乏比兴象征的意味,是词人的人

生境遇和情感体验的外化。全篇即景抒情,语言自然流畅,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东坡词独特的审美风格。 词的上片写冒雨徐行时的心境。首句写雨点打在树叶上,发出声响,这是客观存在;而冠以“莫听”二字,便有了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作者的性格就显现出来了。“何妨”句是上一句的延伸。吟啸,吟诗长啸,表示意态安闲,在这里也就是吟诗的意思。词人不在意风雨,具体的反应又怎样呢?他在雨中吟哦着诗句,甚至脚步比从前还慢了些哩!潇洒镇静之中多少又带些倔强。“竹杖芒鞋”三句并非实景,而是作者当时的心中事,或者也可看作是他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宣言。芒鞋,即草鞋。谁怕,有什么可怕的。平生,指平日、平素。作者当时是否真的是“竹杖芒鞋”,并不重要;而小序中已言“雨具先去”,则此际必无披蓑衣的可能。所应玩味的是,拄着竹杖,穿着草鞋,本是闲人或隐者的装束,而马则是官员和忙人用的,所谓的“行人路上马蹄忙”。都是行具,故可拿来作比。但竹杖芒鞋虽然轻便,在雨中行路用它,难免不拖泥带水,焉能与骑马之快捷相比?玩味词意,这个“轻”字并非指行走之轻快,分明指心情的轻松,大有“无官一身轻”之意,与“眼边无俗物,多病也身轻”(杜甫《漫成二首》之一)中的“轻”字亦同。词人想,只要怀着轻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自然界的风雨也好,政治上的风雨(指贬谪生活)也好,又都算得了什么,有什么可怕的呢?况且,我这么多年,不就是这样风风雨雨过

如何教孩子快乐学拼音

如何教孩子快乐学拼音 汉语拼音是识字的基础,是学习语文的工具。是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把钥匙。尤其在当今经济腾飞的新时代,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也需要汉语拼音。因此,学好汉语拼音将受益终生。但汉语拼音讲授又是那样的抽象以及枯燥,对于刚入学的儿童来说,要掌握这一工具是比较困难的。如何让孩子们快欢愉拼音,轻轻松松度拼音关,不仅是咱们教师要当真思考的不懂的题目,同样也是许多家长存眷的热点。今日就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欢愉学拼音,谈谈小我私人肤浅的见解。 一、激情导入,引发兴趣兴趣是学好某种知识,掌握某种技能的动力,一个人如果对某种学习产生了兴趣,那么他的学习就会在一种愉快的状态下进行,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学起来也就会全神贯注,特别投入,学习就会产生好的效果。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来说,学习汉语拼音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入学前,好多家长都可能教孩子一些常用汉字和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但很少有家长领孩子进入拼音这块园地。为了让学生对拼音学习产生兴趣。我在教学之前,做了积极的准备工作,根据孩子爱听故事的特点,我带着《世界童话故事》拼音读物走进课堂。用富有情感的语调,丰富的表情、动作,给学生讲了《太阳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姑娘》等童话故事,学生听得很入迷。我问:“你们喜欢这些故事吗?”学生们大声回答:“喜欢。”我又说:“书里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我讲也讲不完,还是你们自己读吧!”有的学生着急了,说:“我们不认识字啊?”我赶紧说:“这本书是有拼音的,大家只要学会了汉语拼音,就可以读故事书了,还可以编故事,写文章呢!”学生们情绪高涨,说:“快教我们学拼音吧!”于是我开始了拼音教学的第一课。这节课学生听得很认真,教学效果很好。 二、运用多种方法教拼音1.声情并茂读拼音。 读是汉语拼音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读得好,记得牢,才能顺利通过识字这一环,为学好语文学科及其他学科打下坚实基础。教学中我总是借助图画让学生感悟字母的发音,如教学单音母a时,先出示图画,让学生说说图上的内容,使学生理解a的音是小姑娘张大嘴巴,从喉咙里发生出来的。教师示范读a,请学生仔细观察教师的口型,然后再体会发音要领,最后师生表演医生给小姑娘看病,同桌相互扮演医生看病练习发a的音。教a的四声也结合图体会,一声平,一辆小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奔跑,告诉学生读一声时,声调要平直;二声扬,小汽车向坡上爬,表示读二声时,声调逐渐升高;三声拐弯,小汽车先向下开,转弯向坡上爬,表示声调先下再上;四声降,小汽车直向山坡下开去,表示声调向下去。训练a的四声读法,我一边讲解,一边示范领读,同学们兴致勃勃地模仿练读。教师借助自然,逼真和恰到好处的表情和姿态手势等体态语言,来加强表现力,。 三、巧妙方法记拼音。 低年级儿童记得快,忘得更快,我采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方法帮助他们学拼音。 ①游戏记忆法:我让学生亲手制作字母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帮助记忆。如拿“i”卡片的同学找到拿“u”卡片的朋友,就可以组成iu和ui;拿“i”卡的同学还可以找到拿“e”卡的朋友,组成ie和ei……复韵母ai ei ui ao ou iu ie üe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记忆,不仅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还增强了趣味性。②表演对比记忆法:让学生仔细观察形近、易混的字母或字母组合的形体,找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对比记忆,加之表演,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b—d两个声母,学生很易混,我就让两个同学盘腿相对而坐,让学生观察他们盘腿的样子就像b—d,再让学生分辨b—d半圆的方向,使学生记忆犹新。③编顺口

古诗词中的10大人生境界,也无风雨也无晴

古诗词中的10大人生境界,也无风雨也无晴 1、脱俗境界:心远地自偏饮酒·结庐在人境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说到陶渊明的生活状态,许多人会联想到写《瓦尔登湖》的美国人亨利·梭罗。陶渊明比梭罗早一千四百多年,而且陶渊明生活在农耕时代,梭罗却生活在后工业时代,但两人的生活态度确有相似之处,他们都抵拒物质享受的引诱,并回归自然去过简朴的生活。 但是陶渊明的境界更高一层。梭罗独自跑到瓦尔登湖边去隐居,那儿寂寥无人,只有草木虫鱼为邻,《瓦尔登湖》中的一章就题为《寂寞》。陶渊明追求的却是“心远”。在陶渊明看来,要想远离喧嚣的红尘世俗,不必躲进深山老林,只要保持清静、安宁的心态就可以了。 不妨说,梭罗是在空间距离的意义上追求远离红尘,陶渊明却是在心理距离的意义上作同样的追求。所以梭罗的行为事实上是无法仿效的,如今的地球如此拥挤,我们能到哪里去寻找一个瓦尔登湖呢?陶渊明的行为则具有典范的意义,因为只要你超脱外在的诱惑,“心远”是随时随地都能付诸实施的。哪怕你身居熙熙攘攘的现代都市,哪怕你把家安在水泥

森林中的一间公寓,你同样可以实现心境的宁静。2、苍茫境界:独立天地间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其中是一种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陈子昂踽踽登上高高的幽州台,环顾空旷的四野,原本豪侠的他,竟悲怆地哭了。 历史上那些轰轰烈烈的英雄豪杰到哪里去了?那些各领风 骚的历代帝王们到哪里去了?在这举目无亲的夜,陈子昂就这样幽幽地坐着,让生命的利齿,一点一点咬啮自己孤寂的身躯。 “念天地之悠悠”,是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在如此巨大、无限的时间与空间里的茫然性。而茫然绝对不是悲哀,其中既有狂喜又有悲哀。狂喜与悲哀同样大,征服的狂喜之后是茫然,因为不知道下面还要往哪里去,面对着一个大空白。 如勾的残月,颤颤巍巍向西滑落。独坐秋夜,陈子昂无拘地放肆着自己对人生的思考。面对这无始无终的时间,环顾这无边无际的空间,在这静寂的秋夜,他聆听着生命之壶倒计时的嘀嘀嗒嗒。茫茫的宇宙中,匆匆几十年的生命算得了什么?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是啊,宇宙是万物的旅馆,光阴是百代的过客。人生真的如草,如蓬。渺小的自我,又哪里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于是,千百年来,多少志得意满

苏轼《定风波》词赏析

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词赏析 许隽超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八月,苏轼于湖州知州任上,以作诗指斥乘舆、讥切时政的罪名下御史台,酿成有名的“乌台诗案”。年底,诏责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翌年二月至黄州(今湖北黄冈市)。这首《定风波》词就作于到黄州第三年的春天。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词前小序云:“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借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据《东坡志林》记载:“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全词紧扣途中遇雨这样一件生活中的小事,来写自己当时的内心感受。篇中的“风雨”、“竹杖芒鞋”、“斜照”等词语,既是眼前景物的实写,又不乏比兴象征的意味,是词人的人生境遇和情感体验的外化。全篇即景抒情,语言自然流畅,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东坡词独特的审美风格。 词的上片写冒雨徐行时的心境。首句写雨点打在树叶上,发出声响,这是客观存在;而冠以“莫听”二字,便有了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作者的性格就显现出来了。“何妨”句是上一句的延伸。吟啸,吟诗长啸,表示意态安闲,在这里也就是吟诗的意思。词人不在意风雨,具体的反应又怎样呢?他在雨中吟哦着诗句,甚至脚步比从前还慢了些哩!潇洒镇静之中多少又带些倔强。“竹杖芒鞋”三句并非实景,而是作者当时的心中事,或者也可看作是他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宣言。芒鞋,即草鞋。谁怕,有什么可怕的。平生,指平日、平素。作者当时是否真的是“竹杖芒鞋”,并不重要;而小序中已言“雨具先去”,则此际必无披蓑衣的可能。所应玩味的是,拄着竹杖,穿着草鞋,本是闲人或隐者的装束,而马则是官员和忙人用的,所谓的“行人路上马蹄忙”。都是行具,故可拿来作比。但竹杖芒鞋虽然轻便,在雨中行路用它,难免不拖泥带水,焉能与骑马之快捷相比?玩味词意,这个“轻”字并非指行走之轻快,分明指心情的轻松,大有“无官一身轻”之意,与“眼边无俗物,多病也身轻”(杜甫《漫成二首》之一)中的“轻”字亦同。词人想,只要怀着轻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自然界的风雨也好,政治上的风雨(指贬谪生活)也好,又都算得了什么,有什么可怕的呢?况且,我这么多年,不就是这样风风雨雨过来的吗?此际我且吟诗,风雨随它去吧! 下片写雨晴后的景色和感受。“料峭春风”三句,由心中事折回到眼前景。刚才是带酒冒雨而行,虽衣裳尽湿而并不觉冷。现在雨停风起,始感微凉,而山头夕阳又给词人送来些许暖意,好象特意迎接他似的。“相迎”二字见性情。作者常常能在逆境中看到曙光,不让这暂时的逆境左右自己的心情,这也就是他的旷达之处了。“回首”三句复道心中事,含蕴深邃。向来,即方才的意思。“回首向来萧瑟处”,即是指回望方才的遇雨之处,也是对自己平生经历过的宦海风波的感悟和反思。词人反思的结果是:“归去”。陶渊明的退隐躬耕,是词人所仰慕的,但终其一生,词人从未有过真正意义上的退隐。“未成小隐聊中隐”(《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五)。质言之,他所追求的并非外在的“身”的退隐,而是内在的“心”的退隐;所欲归之处,也并非家乡眉州,而是一个能使他敏感复杂的灵魂得以安放的精神家园。“此心安处,即是吾乡”。也正因如此,词人以“也无风雨也无晴”收束全篇,精警深刻,耐人寻味。

描写淡然心境的古诗词

描写淡然心境的古诗词 1、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2、旧香残粉似当初,人情恨不如。一春犹有数行书,秋来书更疏。 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4、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5、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6、风花雪月本闲,而劳忧者自冗。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8、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9、歌竟还复歌,手持一竿竹。 10、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11、纵使山僧真厌客,淡然相对有维摩。 12、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13、青山不厌三杯酒,长日惟消一局棋。 14、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15、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16、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17、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18、为人正,为政勤,为官廉,为民实。 19、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20、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寻扁舟。 21、真趣淡然居物外,忘机多是隐天台。 22、逍遥此意谁人会,应有青山渌水知。 23、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4、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25、富贵贫穷皆梦幻,沧桑历尽勿须愁。 26、幽境自能外见,高怀独出世间痴。 27、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28、名为锢身锁,利是焚身火。 29、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0、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31、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32、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33、草木枯荣归万象,人生皆在转轮中。

34、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35、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36、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37、海阔天空千怨解,知足常乐百愁休。 38、他生莫做有情痴,人间无地着相思。 39、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40、日斜深巷无人迹,时见梨花片片开。 41、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42、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43、与人方便,随遇而安。 44、看破红尘,顿开名缰利锁。 45、知足者仙境,不知足者凡境。 46、那将薤上露,拟待鹤边云。 47、不如来饮酒,相对醉厌厌。 48、不诱于誉,不恐于诽。 49、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50、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51、谁知将相王侯外,别有优游快活人。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11)也无风雨也无晴说课讲解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11)也无风雨也无晴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十一、也无风雨也无晴 前导言: 人生在世不如意者常常十有八九,而苏轼正是在他人生低谷的时候升华自我,达到了一种物我两忘、超然自得的至高境界,那么苏轼到底依靠什么彻底改变了人生态度?又是什么让他焕发出了艺术的青春呢?《唐宋八大家之苏轼》第十一集《也无风雨也无晴》,敬请关注。 画外音: 元丰二年,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新政而获罪下狱,最终被贬黄州,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一次贬谪生活。在黄州近五年期间(中),苏轼创作了大量词作,通过内容多变、风格多样的豪放词,展现了他豪迈洒脱的胸怀和淡泊豁达的境界。当然,英雄不是一蹴而就的,词人也不是一天写成的,苏轼正是通过多次的艺术锤炼和反复的精神挣扎,才得以在词的海洋中物我两忘、超然自得。那么,贬谪后的苏轼,到底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反思?他的词作又有着怎样不同寻常的艺术魅力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继续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苏轼》第十一集《也无风雨也无晴》,敬请关注。 康震: 我们前面讲过了他(苏轼)的那些词,写乡村的,写射猎的,还有一些是写中秋节的情怀的等等,但是我们都知道,他被贬黄州的时候,心情是很坏的,苏轼不是说一到黄州就变得很旷达,刚一下车就写“大江东去,浪淘尽”这不可能,它有个过程,所以在他的词里边,他有一部分的词很集中地反映了这个过程,那么就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部分词你要用豪放来概括它,或者用婉约来概括它,就根本束缚不住它的内涵了,它内涵大得多。从更严格的意义上来讲,东坡在黄州时期的这些词,实际是为后来的知识分子在思考怎么进行独善其身的时候提供了一些参考性的答案,它的外在的形态是词,但是它的内涵超越了词的传统的内涵。比如说他有一首很著名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住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这个词用一个字可以代替,就是“寒”。如果用一个词来代替,就是“不寒而栗”。这样的不寒而栗的东西、情调,在苏轼的词里不是特别多的。为什么呢?就这首词就是他刚到黄州的时候写的,缺月还挂在个疏桐上,你想想,“缺月挂疏桐”,残缺至极,俩缺在一块儿,两倍的缺。“漏断人初静”,就我一个人。苏轼刚到黄州的时候,也没住在临皋亭,也没有住在东坡的雪堂,住在哪儿呢?住在一庙里,定惠院。后来他写一篇文章就是《记游定惠院》,定惠院里头有什么呢?有一棵海棠,看那海棠花,那是后话了,那会儿他已经快离开黄州了,心态已经不一样了。现在刚到这儿,住在一座庙里头,一个人。“漏断人初静”什么意思?听着那个滴漏,滴答滴答滴答的,好像在计算他生命的时间一样,突然“嘀噔”、停了,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他用这个“漏断”来揭示出当时的那种孤独,本来还有漏滴在伴着他,现在连漏都断

汉语拼音快乐学习法

汉语拼音快乐学习法 激趣就是把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融进新鲜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之中,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发学生的愉悦,使知识的传授有生气,在可感知的情景氛围中被学生乐意接受,从愉快走向成功。 1、猜谜语 好的谜语会让学生学起来事半功倍。如:整体认读章节是拼音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刚接触时孩子们很难理解或认读出来,在这个教学中,我使用猜谜语的方法,让学生快乐认读识记。如在教学“yu”这个整体认读音节时,我让孩子们猜“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里看不见。”学习“yue”时,让孩子们猜“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有时挂在山腰,有时落在树梢。”学习“yun”时,让孩子们猜“大大一团棉花糖,高高挂在蓝天上。天天飘来又飘去,小小雨滴里面藏。”当孩子们猜出音节时,他们感到很有成就感,兴趣一下子提升,这样在快乐中识记汉语拼音,孩子们学习拼音将事半功倍。 2、做游戏 在拼音教学中创设游戏形式,让孩子在玩耍中不知不觉学识拼音,能让你的教学轻松快速。比如在教学j、q、x与ü的拼写规律时,我让学生戴上头饰做游戏。请四个孩子到讲台上示范,全班拍唱“小ü弟弟最懂礼,见了哥哥j、q、x,脱掉帽子行个礼,它的读音还是ü。”然后让学生在四人小组中实行表演练习,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很快掌握了本课的内容,重点难点不攻自破! 3、编儿歌 编儿歌对于易混淆的字母,协助他们易于记忆。比如:“一根拐杖fff,伞柄朝下ttt”;“一个拱门n n n,一把椅子h h h”。 4、创情境。 比如教学ai ei ui时,我编了以下几个故事 ①今天老师发下了第一单元的测试卷,你的同桌成绩退步了,他低下头自言自语地说:“唉(āi),今天回家又要挨(ái)骂了??”(你会怎样安慰他呢?) 小华不小心摔倒了,痛得他直叫:“哎哟,哎哟??”(你会怎么做?) ②“拔萝卜、拔萝卜,ei哟ei哟拔萝卜??”(我们来演一演吧!) 小红看了一个早上的电视,到了吃午饭的时候,妈妈叫了她好几次,她才答应:“ei——来了!”(小红真不像话!) 你的同桌漏了一本书在你家里,请你打个电话告诉他来拿吧!——“喂(ui),是XX吗?你的书漏在我家里了,请你有空过来拿吧!” 妈妈请你打个电话给爸爸,问他今晚是否回家吃饭。——“喂(ui),??” 在ai ei ui的教学中,我根据其发音特点设计了“安慰朋友”、“拔萝卜”、“打电话”几个交流情境,学生在这种生活用语交流情境中轻松地识记了韵母的发音。以学生的语言交流为基础,结合课堂上创设的交流情境实行拼音教学,有效地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还能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培养学生的优秀思想情操。 5、动手做 一年级学生绝大部分有活泼好动、动手水平强的特点,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来学习汉语拼音,能有效增强拼音在他们头脑中的记忆。如:左手举起,右手拇指与四指做一个半圆状合并支左手上方,就是“P”;同样可做出“d、b”等拼音;左手一个圈圈就是“o”,松开一些,再加上右手食指和拇指就是“ɡ”;“c”中加右手食指就是“e”等。在实行这个动作时,能够同桌配合或师生合作,一个打手势,一个发音,互相考一考。学生在动手的过

也无风雨也无晴(高三作文)

也无风雨也无晴 若说人生如橘,俯仰之间,采撷到的果实或许大而酸或者小而甜。有人忽略果实的丰硕而抱怨其酸涩,有人无视果实的甘美而偏执其渺小,而另外一些人,却学会了感谢所得。 平静的接受橘的优与缺,平和的面对人生的风雨与晴天。安之若素的心态来源于懂得接受的智慧。 泛黄的书页阻挡不了天火燎原的声势,历史阻挡不了你的光辉。你的人生本无风雨与晴,本该偏安一隅做你的隐者谋士,品尝你本该小而甜的人生。为报知遇之恩,你出茅庐定奇计,为蜀汉鞠躬尽瘁,却“终见降王走传车”,在将星陨落后了却你功业巨大却心酸的一生。但我分明听到你“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坚定,探寻到你淡泊以对的心境。安于南阳田间,便自得于山水,流连于名士,甘之如饴地面对贫困窘迫;谋于三分天下,便忘我与朝政,尽心于主上,不辞劳苦地承担艰难困苦。何以赞美你的平淡,我早已词穷。 楚水之边,你悄然逝去,仅留下楚使的瞠目与叹息。谁人如你—庄子,淡泊一切,与道合二为一,只偏执于那淡淡的清白。在你心中世界无谓晴雨,你选择了逃避那个看似更廖阔的官场,舍弃了在尺寸之地将会得到的甘甜,却依然踏上了一条更广阔的路,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绊。世人笑你太疯癫,你淡漠的眼神却摄人无语。你的性格注定你采撷到世人标准里渺小的果实,你却品尝到它甜美的滋味。妻子去世,你击缶而歌;惠子相梁,你自喻明志;游于长桥,你与物共适。不得不说你平和的态度来源于超然物外的智慧,来源于你那颗知

足者常乐的心。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庆历新政的昙花一现,绽放了范仲淹大而酸的果实,但他的名字却随《岳阳楼记》名垂千古;儒生雄才,等终军之弱冠去英年早逝的王勃,纵然人生酸涩短暂,但谁又能否认《滕王阁序》的恢弘;杜拾遗屈心抑志,却留佳篇无数奏响大气磅礴的人生。无论手中握着怎样的果实,都要学会接受,化风雨、晴天为平和彩虹。 人生便是这样吧,也无风雨也无晴。把风雨与晴留给界赞叹,把安之若素的心态留给自己。

也无风雨也无晴——从《定风波》看苏轼词的旷达风格

也无风雨也无晴——从《定风波》看苏轼词的旷达风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如果说苏词的主要风格是旷达,那么这首《定风波》可算是苏词的代表作了。 这首先要考虑到它的写作背景。1080年,苏轼因反对新法,在备受折磨和严酷审讯后,幸免一死,被贬到黄州,他当时 的恐悸、孤独、苦闷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他曾决心“不复作文字”,不仅对时政噤若寒蝉,而且在与朋友的书信往来中也不敢 畅所欲言;他经常出入佛寺道观,俨然以佛子道士自居,一修炼就是七七四十九天;他经常一个人策杖江边,踽踽独行,品尝着 这生活的苦果。后来他在调离黄州、量移汝州时所写的谢表中有两句话很好地概括了他当时的处境:“惊魂未定,梦游缧紲之中; 只影自怜,命寄江湖之上。”正由于有这样的背景和心境,他才写下了“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这样寓义深刻的咏物词。但这仅仅是苏轼人品修养、 性格情怀的一小半。而能在困难中卓然特立,能在逆境中掉臂独行,能从悲哀中排遣超脱,能从苦难中品尝人生,这是苏轼人品性 格中的另一大半。苏轼不久前在狱中刚给弟弟子由写下了绝命诗“梦绕云山心似梦,魂飞汤火命如鸡”,但刚出狱,就又高唱道“ 却对酒杯浑似梦,试拈诗笔已如神”(《十二月十八蒙恩授检校员外郎》)了。来到黄州后他又自我安慰道:“逐客不妨员外置, 诗人例作水曹郎。”(《初到黄州》)所以踽踽独行的苦闷象征,在他心目中却能化成“此间但有荒山大江,修竹古木,每欲村酒 醉后,曳杖放脚,不知远近,亦旷然天真,与武林旧游,未见议优劣也”(《答言上人》)的逍遥游了。正是出于这一贯旷达、超 脱的性格和修养,他才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定风波》。 这首词的上阕借写自然界的风雨以象征政治场上的风雨,表现了作者履险如夷,不为忧患所动摇的修养。他集中了三组形象来 表现自己的旷达风貌。一曰“何妨吟啸且徐行”,一曰“竹杖芒鞋轻胜马”,一曰“一蓑烟雨任平生。”这都是他最得意的放旷行 为,自然也是他最得意的内心世界的外化。他在其他诗词之中也多次重复到这些形象,如《鹧鸪天》词云:“村舍外,古道旁,杖 藜徐步转斜阳。”《东坡》诗云:“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浣溪沙》词云:“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 ”而后来在被贬海南时,他索性把这种精神修养化作实际行动了:头戴大瓢,冒雨行歌田间。如今,他把这些自己最得意的举动浓 缩在半阕词中,足见他是要多么热烈地表现自己的旷达形象。 词的下阕进一步深化主题,在表现自己外在形象的基础上进而写其对人生经验的深刻体会,表现自已忧乐两忘的胸怀。“料峭 春风吹酒醒,微冷”,这是忧,但正在这不堪之中,忽然又“山头斜照却相迎”——夕阳给人送来温暖,这是喜。按着常理,人们

快乐教学汉语拼音_1

快乐教学汉语拼音 金沙县太平乡中心完小申时芳 汉字拼音是学习汉字的重要工具,但学起来枯燥乏味。再加上教学对象是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这就使得本就不吸引人的拼音教学难上加难,也就让汉语拼音成了学生学习中的第一个难关。如何把枯燥的教学内容,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圆满地解决好这个难题,依据一年级新生这样的认知特点,我在拼音教学中重点开发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以达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营造活跃欢乐的课堂气氛的目的。让儿童在不拘一格的学习方式中积极愉快地度过小学学习的第一道难关──汉语拼音。 一、大量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具,开发直观性教学

由于汉语拼音无法进行实物直观,所以它的直观性教学的开发,其实就是开发课堂教具。因为与汉语拼音教学配套的教具不多,所以许多教具都得教师自己来制作。下面我介绍几种教具制作的方法,以供参考。 (一)依葫芦画瓢 这是一种最简单的教具制作方法。主要用于第一课学习新声母、新韵母或整体认读音节。把与新授拼音相对应的图片,照教材上的样子画下来,贴于黑板即可。这一方法一般都用拼音卡片代替,但拼音卡片有一个缺陷,它是图片拼音同时出示的,而且色彩也不够鲜艳,若教师自制图片的话,就可避免这些缺陷。不过自制图片需要一些时间,且较为麻烦,所以这一教学手段主要用于一些在字形或发音上较难掌握的拼音上。如单韵母o、u;声母b、d;f、t;p、q;复韵母等。 金沙县太平乡中心完小申时芳

汉字拼音是学习汉字的重要工具,但学起来枯燥乏味。再加上教学对象是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这就使得本就不吸引人的拼音教学难上加难,也就让汉语拼音成了学生学习中的第一个难关。如何把枯燥的教学内容,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圆满地解决好这个难题,依据一年级新生这样的认知特点,我在拼音教学中重点开发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以达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营造活跃欢乐的课堂气氛的目的。让儿童在不拘一格的学习方式中积极愉快地度过小学学习的第一道难关──汉语拼音。 一、大量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具,开发直观性教学 由于汉语拼音无法进行实物直观,所以它的直观性教学的开发,其实就是开发课堂教具。因为与汉语拼音教学配套的教具不多,所以许多教具都得教师自己来制作。下面我介绍几种教具制作的方法,以供参考。

苏轼《定风波》“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赏析

苏轼《定风波》“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 也无晴”赏析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三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释】 ①三月七日:指元丰五年(1082)三月七日。 ②沙湖:湖北黄冈县东南三十里处,又名螺师店。 ③狼狈:形容处境困窘、难堪。 ④已而:不久。 ⑤吟啸:吟诗、长啸。 ⑥芒鞋:草鞋。 ⑦烟雨:烟波风雨。 ⑧料峭:开容风力寒冷、尖利。 ⑨萧瑟:风雨穿林打叶声。 【译文】 不必去理会那穿林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着长啸着,一边

悠然地走。竹杖和芒鞋轻捷的更胜过马,有什么可怕!我披着一身蓑衣,只管在风雨中过上它一生。料峭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我感到有些微冷。山头初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我信步归去,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译文二】 莫要听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何妨低吟长啸缓步徐行。竹杖草鞋轻松胜过骑马,风狂雨骤有何可怕,一件蓑衣迎烟雨度过此生。 料峭春风把醉意吹醒,略略感到有些冷,山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回头看那刚下过雨的地方,回去吧,风雨虽已停止天还未放晴。 【评点】 本篇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乐观情怀。 词的上片以“莫听穿林打叶声”开篇,一方面写出了风大雨疾的情景,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写出外物不足萦怀之意,即使雨再大,风再烈,都不会受影响;“何妨吟啸且徐行”承接上句,何不低吟长啸缓步徐行,突显出词人的情趣和兴致。“何妨”二字写出一丝俏皮之意,增添了和雨挑战的意味。前两句是全词的枢纽,以下词句皆是由此发出。“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脚穿芒鞋手持竹杖雨中前行的情景,“轻胜马”三字传达出从容之意,“谁怕”二字诙谐可爱,值得玩味;“一蓑烟雨任平生”由眼前风雨进一步写到整个人生,表达了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喜悦和豪迈。 下片写雨停后的情景,“料峭春风吹酒醒”写醉酒被春风吹醒,暗

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谁见缥缈孤鸿影,唯感。。。。寂寞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滑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器,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序 一盏香茗,悠然。一曲广陵,淡然。满室微苦的氤氲里,挥之不去的是那抹淡定的背影:粗布麻衣,终掩不尽儒生的风流;骨骼匀停,却流露出赤子的真纯;红尘辗转,亦隐亦仕欲忘何曾忘;漂泊半生,君君臣臣不老江湖梦。 东坡,一个千年的传奇。在他的身上,仿佛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气质,让人不自禁地想要靠近他,知道他,了解他。但又总是与人群保持着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距离,即使能够无限接近,也仅止于接近。我们从来不曾真正看透东坡——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这样写道: “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我们未尝不可说,苏东坡是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珈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正如耶稣所说,具有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柔敦厚。” 东坡的一生,始终游走在入世(儒)、出世(道)和遗世(释)之间。那些原本剪不断、理还乱的矛盾,却让他演绎出了理所当然、浑然天成的意味。从佛教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视人生,道家的简化人生,东坡在心灵识见中产生了他的混合的人生观: “人生最长也不过三万六千日,但是那已然够长了;即使他追寻长生不死的仙丹露药终成泡影,人生的每一刹那,只要连绵不断,也就美好可喜了。他的

《快乐汉语》对外汉语教学示范课教案

《快乐汉语》对外汉语教学示范课教案 教学目标: (1)交际话题:谈工作单位。 (2)语言点:他在哪儿工作?他在医院工作。 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2)生词、句型教学与操练;(3)游戏巩固生词和句型;(4)布置作业。 教学准备: (1)道具:医生用听诊器一个,护士用蓝帽子一个。 (2)词语卡片:护士、医生、医院、工作、商人、上海、家、校长、学校、售货员、商店、司机、工人、工厂、妹妹、吃、面包、厨房、牛奶。 资源链接: 看图问答:他/她在哪儿工作? 主要教学过程及说明 环节一:导入新课 T:你们好!欢迎来到我们的汉语课堂!Where is Jack?(学生Jack脖子里挂着医生的听诊器进来)Oh,it餾him. T:Is he a nurse?他是护士吗?他不是护士。Is he a doctor?他是医生吗?对,他是医生。Where does he work?他在哪儿工作?很好。他在医院工作。OK,you can go back to your seat,our doctor! 用角色扮演的形式导入新课,可以引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印象深刻。 环节二:生词、句型教学与操练

T:Today we餷l learn lesson 17“他在医院工作”。First,I want you to learn a new word. (展示“护士”卡片,领读)护士,护士。(把一张医生的图片贴在黑板上)她是护士吗?对,她不是护士。她是医生吗?她是医生。(指着黑板上的医院标志问)她去哪儿?她去医院。(展示“医院”卡片,领读)医院,医院。Why does she go to the hospital?Is she sick?Why?Yes,she works there. In Chinese,“work”is “工作”. (展示“工作”卡片,领读)工作,工作。 设置问题,让学生自己说出要学的词语,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T:医生在哪儿工作?医生在医院工作。In Chinese,we use “在”for “in”,so “in the hospital”we should say “在医院”. Then how to say “He works in the hospital.”?很好。他在医院工作。Pay attention here,in Chinese,we think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mention “who”and “where”at the very beginning of a sentence. So the sentence “He works in the hospital.”should be said like “He in the hospital works.”So can you say the sentence in this way?汉语和英语在这个句型上语序不同,学生的错误不可避免,部分学生会把句子说成“他工作在医院”,或忘记介词,把句子说成“他工作医院”。教师要适当解释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让学生明白不能简单地逐词翻译句子。同时,为避免学生感觉太难,可以从部分到整体,逐步说明。 T:(把“在”写在三个词语卡片的正确位置上)跟我读:医生在医院工作。 利用词语卡片,使教学内容更直观。最后写出抽象的介词,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记住句子的结构。T:Here I have two more cards for you.(把“商人”和“上海”的卡片贴在黑板上)Answer my question.他在哪儿工作?很好。他在上海工作。Could you two make a dialogue like this?You two,try. (两位学生一问一答,练习这个新句型。) T:I will show you a picture.(把教师自己的照片贴在黑板上)Do you know who she is?对,这是刘老师。(把“家”的卡片贴在黑板上)刘老师在哪儿工作?很好。(领读)刘老师在家工作。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定风波》原文翻译及鉴赏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定风波》原文翻译及鉴赏 语文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定风波》原文翻译及鉴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语文网。 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以下《定风波》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定风波》原文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原文翻译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定风波》注释 ⑴定风波:词牌名。 ⑵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又名螺丝店。 ⑶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 ⑷已而:过了一会儿。 ⑸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 ⑹吟啸:放声吟咏。 ⑺芒鞋:草鞋。 ⑻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一蓑: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⑼料峭:微寒的样子。 ⑽斜照:偏西的阳光。 ⑾向来:方才。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 ⑿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雨,也不喜晴。 《定风波》鉴赏 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