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地理复习资料

中国地理复习资料

中国地理复习资料
中国地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中国的地理位置与地貌特点

§1.1 中国的国情与国际地位

一、中国的国情

1. 历史悠久

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长达5000多年,是世界四大文明起源国之一,是东方文明的起源地,为世界文明与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人口众多

历史上中国一直是世界人口大国,占世界人口的比重长期保持在1/4左右,是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的载体。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为12.95亿,约占全球总人口的21%。(05年11月1日根据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为130756万人) 3.面积辽阔

中国陆地面积约为960×104km2,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5%,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中国有领海面积473 ×104km2,被称为蓝色国土。

4.海陆兼备的发展中大国

中国陆地有陆地疆界22230km,海疆32000km,海陆兼备,为对外交往提供了便利条件。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GDP刚刚超过1000美元。

二、中国的国际地位

1.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

GDP总量:1978年3624.1亿元,2002年102398亿元,2005年182321亿元,1978—2002年均递增率14.94%

GDP世界排位:2000年超过意大利居世界第六;年超过英国居世界第五

预计:2005年超过法国居世界第四;2020年超过德国居世界第三; 2050年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

人均GDP:1978年379元,2002年7972元,24年增长21倍。05年人均GDP1352美元,居世界第12位

2.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中、俄、巴、澳、美,世界上5个能独立供给资源的国家)

3.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外汇储备持续增加

2002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6208亿元,占世界的4%。中国对外贸易在世界的排名:95年第11位;97年第10位;99年第9位;00年第8位;02年第6位。中国对外贸易中服务贸易比重不断增长,2001年达674亿美元。尤其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外汇收入由1978年的2.63亿美增至2002年的204亿美元。中国对外贸易长期处于顺差的地位,外汇储备持续增长,2002年末为2864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仅次于日本;同年中国香港为1119亿美元。

§1.2 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评价

一、中国的地理位置

1.中国的四至点

最北:漠河附近黑龙江江心,53°31'N;最南:曾母暗沙,3°51'N

最东:乌苏里江与黑龙江交汇处135°03'E;最西:帕米尔高原东部73°22'E

2.中国的地理位置评价

(1) 自然条件复杂多样,自然资源丰富(2)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季,有利农业生产(3)以温带和亚热带气候为主

二、中国的国土与疆界

1.中国的国土。陆地面积960万km2,面积大于500m2的岛屿6500多个,岛屿总面积1万km2。领海面积473万km2。

2.中国的疆界

(1)陆疆:北起鸭绿江口,南到北仑河口,长度22230km。陆上邻国15个: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我国沿边省份9个: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甘肃、新疆、西藏、云南、广西

(2)中国与邻国的边界争端:①中印关于喜玛拉雅以南边界的争端②中日关于钓鱼岛的争端③中菲、中越关于南沙的争端

(3)海疆:大陆海岸线18000km,岛屿海岸线14000km。面积大于10km2的海湾160多处。中国的海上邻国: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我国的沿海省份10个: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

三、中国的行政区划(2000年底)

1.一级行政区

省:23个,黑、吉、辽、冀、晋、苏、浙、皖、闽、赣、鲁、豫、鄂、湘、粤、琼、川、黔、滇、陕、甘、青、台自治区:5个,内、桂、宁、藏、新直辖市:4个,京、津、沪、渝特别行政区:2个,港、澳

2.二级行政区(浙江省有11个)

地级市:283个地区:17个自治州:30个盟:3个

3.三级行政区(浙江省有90个)

县、自治县(旗):1633个县级市:374个市辖区:852个特区:2个林区:1个

3.四级行政区(浙江省有1525个)

乡(民族乡)、镇:35473个街道:6152个区公所:11个

§1.3中国的地貌

中国的地貌特点

(一)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

(1)一级阶梯

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岷山、邛崃山、横断山特点:以山地高原为主,海拔高,面积大

(2)二级阶梯

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特点:以大高原、大盆地为主

(3)三级阶梯

界线:二级阶梯以东特点:以平原、低山、丘陵为主图

(二)地貌形态以山地高原为主

海拔<500m占16%,500~1000占19%,1000~2000占28%,2000~5000占18%,>5000占19%

二、地貌形态的地理评价

(一)大江大河向东流(二)水力资源极其丰富(三)冬季风更强、影响范围更广

三、中国的主要地貌类型

(一)山地

1.南北向山地:贺兰山、六盘山(陇宁交界处)、横断山脉

2.东西向山地:第一列:天山、阴山、燕山;第二列:昆仑山、秦岭、大别山;第三列:南岭

3.北西向山地:阿尔泰山、祁连山

4.弧形山地:喀喇昆仑山、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

5.北东向山地:“三隆三凹”的地形结构

第一凹陷带:呼伦贝尔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

第一隆起带:大兴安岭、太行山、吕梁山、鄂西,湘西,黔东山地

第二凹陷带:松辽平原、渤海盆地、华北平原、江汉平原、北部湾

第二隆起带:长白山、千山、山东丘陵、浙闽山地、粤东山地

第三凹陷带:东海海盆、南海海盆

第三隆起带:台湾山脉

(二)高原

1.青藏高原:面积大、海拔高、形成年轻

2.内蒙古高原:高原面坦荡、完整,以草原、沙漠、戈壁为主要景观

3.黄土高原:黄土广布,地面崎岖破碎,水土流失严重

4.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地面崎岖

(三)盆地

1.塔里木盆地:天山以南,昆仑山以北,大型封闭型盆地,53万km2

2.准噶尔盆地:阿尔泰山以南,天山以北,东到北塔山,西到萨吾尔山、巴尔努克山,38万km2

3.柴达木盆地:昆仑山,祁连山、阿尔金山之间,25万km2

4.四川盆地:北巴山,南大娄山,东巫山,西邛莱山,16.5万km2

(四)平原

1.东北平原:界于大兴安岭、长白山之间,由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江平原构成

2.华北平原:北燕山,南大别山、伏牛山,西太行山、东到海,由海河、淮河平原等构成

特点:1、冲积平原;2、地势平坦;3、水系稠密;4、黄泛区;5、湖泊多

3.长江中下游平原:由两湖平原、鄱阳湖平原、苏皖沿江平原、长江三角洲构成

(五)丘陵

1.辽东丘陵:开原、抚顺、盖县以南,以变质岩为主,海拔500m以下

2.山东丘陵:以断块山地为主,山坡陡峭,山顶平坦

3.江南丘陵:长江以南,南岭以北,雪峰山以东,属新华夏象构造,山地多北北东向

四、地貌演变与地表物质组成

(一)中国地貌演变

1.中国大地构造的基本格局奠定于中生代的燕山运动,最终形成于新生代的喜马拉雅运动.

2.喜马拉雅运动(新构造运动)对中国地貌演变的影响

(1)西部地区强烈隆升,形成中国西高东低的地形总趋势

(2)东北平原、渤海、南黄海大面积沉降

(3)板块边界构造运动活跃,形成主要的线性活动带

(二)地表物质组成的区域差异

1.中国的红层地貌。特点:赤壁丹崖分布: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广东仁化最为典型

2.中国的黄土地貌。特点:千沟万壑分布:东太行山,北长城、南秦岭,西乌鞘岭

3.中国的岩溶地貌。特点:地上与地下地貌兼备分布:全国分布广泛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结构

§2.1 气候条件及其评价

一、气候特点与形成

(一)中国的气候特点

1.季风气候显著

2.气候的大陆性强:气温年较差大;春温高于秋温;最高温7月、最低温1月;气温日较差大

3.气候类型多样

4.水热同期

(二)大气环流状况

1.行星风系的变化:东北信风和西风带的季节变化

2.大气环流的变化:影响中国气候的气压中心:蒙古高压,印度低压,西太平洋高压

冬季(1月)大气环流形式:我国大部分地区在蒙古高压反气旋影响之下。川西、云贵高原一代主要受西南暖流的影响。

夏季(7月)大气环流形式: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印度低压和西太平洋高压影响下。以东南风和西南风为主。

(三)季风进退过程

1.影响我国的季风源地

其一源于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是行星风系季节变化的结果

其二源于澳大利亚东北的东南信风:东南信风转向而成

其三源于太平洋西部的东南季风:海陆热力差异

2.季风进退过程

东南季风:3月上旬,我国最南部;4月下旬,华南地区;6月初,江淮一带梅雨;7月中旬,华北地区;8月初—8月中,东北与内蒙东部,9月底——10初:冬季风到达华南

西南季风:以突然爆发的形式5月开始向北推进,一般沿青藏高向北,5月我国西南地区,6月初云贵高原、青藏高原南部,7—8月最盛,最北达30°N以北,9月开始南撤。

(四)水热条件变化

1.气温变化

冬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在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之下,气温南高北低;漠河气温最低(-30.6°C),西沙群岛最高(22.8°C),南北温差大;0°C等温线在秦—淮一线

夏季:在热带海洋气团和赤道气团控制之下,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南北温差较小

四季的划分(无夏区:东北的爱辉、嫩江、内蒙大青山以北,青藏高原;无冬区:南岭以南)

2降水量的变化

2.1降水量的空间变化: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量递减;山地降水量多于平地,迎风坡多于背风坡

2.2降水量的季节变化:降水主要集中夏季,冬季全国普遍少雨

(江浙地区、两湖盆地、伊犁河谷春雨较多;秦巴山地、雷州半岛、海南岛秋雨较多)

2.3降水变率:全国降水变率较大,降水变率的总趋势是

①降水较多的地区降水变率较小(华南10%,西南<10%,长江中下游10%~15%,华北25%~30%)

②气旋雨、地形雨为主的地区降水变率较小,锋面雨、台风雨影响较大的地区降水变率较大

2.4我国的降水雨型:

夏秋雨型(西南地区,小兴安岭、长白山一带);夏季降雨集中型(华北、黄土高原、东北地区);

春冬阴雨型(秦淮以南、南岭以北地区);下半年多雨型(西南、华南地区);

夏雨型(青藏高原、黄土高原西部);全年少雨型(内蒙西部、藏西→河西走廊一带)

3干燥度:表示某地干湿状况的综合特征。干燥度(K)= 0.16?t/r 全国干燥度分布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K≤1 湿润气候华北、东北:1≤K ≤1.5 半湿润气候

内蒙古高原:1.5≤K ≤4 半干旱气候贺兰山以西:4≤K 干旱气候

二、几种重要的天气、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一)寒潮

1.寒潮标准:48小时内降温10°C以上,长江中下游最低气温≤4°C,陆上有相当于三个大区出现5—7大风,海上有三个海区出现7级以上大风。

2.影响中国的寒潮路径

西北路径:源地新地岛、北冰洋,经蒙古中部、河套向东南。影响内蒙、华北、东北地区。占60%以上。

北方路径:源地泰梅尔岛、经蒙古西部进入我国。经阿拉善、鄂尔多斯高原,向南国河南、安徽,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占19%以上。

西方路径:源地巴尔喀什湖及其以北,经新疆入境,沿河西走廊、秦岭向东南。影响西北、西南、长江以南及华南。势力最强,占14%以上。

东北路经:源地贝加尔湖。经蒙古国东部入境,影响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势力最强,占7%以上。

3.寒潮的影响:大风降温;雨雪天气;扬尘沙暴

(二)台风

1.标准

热带低气压:中心风力6-7级,最大风速10.8-17.1m/s;

热带气旋:中心风力8-11级,最大风速17.2-32.6m/s;

台风:中心风力>12级,最大风速>32.6m/s

2.生成源地:菲律宾以东洋面、加罗林群岛、南海

3.台风路径:

西行路经:源于菲律宾以东洋面;巴林塘海峡→巴士海峡→南海→海南岛→越南。

影响:两广地区。时间:6月前、9月后

西北行路径:源于菲律宾以东洋面向西北;经台湾→福建或经硫球群岛→江浙。

影响:东南沿海地区。时间:7—8月

海上转向路径:源于菲律宾以东洋面向西北,25°N附近转向东北,经日本。

影响:对我国沿海有一定影响。时间:6月前、9月后

4.台风的影响:大风、暴雨

(三)梅雨

1.定义:江淮地区6月中旬—7月上旬大范围的连续性降水过程。

2.成因:中纬度变形的极地大陆性气团与热带海洋性气团在江淮一带形成准静止锋。

3.梅雨的影响:多变性、不稳定性、洪涝、干旱

梅雨是初夏季节在江淮地区经常出现的一种大范围的降水气候特征。每年初夏,江淮地区有一段时期降水充沛、相对湿

度大、云量多,地面风力弱的连阴雨,称为“梅雨”或“霉雨”。初夏,行星风带显著北移,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北移到北纬20°附近。这时大陆低气压已加强,且青藏热低压形成,西南季风加强,但中纬度的冷空气仍常常南下,锋面发生波动而形成江淮气旋,造成江淮流域的降雨。

三、中国的气候评价

①光、热、水资源丰富,有利多种农作物生长

在北纬20°~30°的亚热带光、热资源丰富,但降水稀少,形成著名的回归沙漠带。但在我国却气候湿润,成为文化起源久远、农业发达的地区。

②气候类型多样,种植制度复杂

我国有世界上主要的气候类型;我国的季风气候有利于作物生长,单季作物的种植线比同纬度其他国家或地区普遍偏北。(≥10℃积温3 600—4 800℃地区是小麦、玉米两熟为主的地区;≥10℃积温5 000—5 500℃可成为双季稻三熟地区)

③多样化的山地垂直气候带,有利于多种经营的开展

全国山地县约占68.7%,山区耕地约占全国耕地的40%,山区林地占全国林地面积的90%,山区草场占全国草场面积的54%。山区由于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的综合影响,形成了复杂的立体气候,便于开展多种经营。

④热带气候面积有限

我国热带地区仅分布在南海诸岛,海南南部、台湾南部及西双版纳等地,面积有限。

⑤气候灾害多发

我国旱涝、低温等自然灾害频繁。据估计,平均每年因气候灾害减产达150×108 kg以上,重灾年份可达300×108 kg左右。

四、中国的气候变化及其趋势:近5000年来中国气候的变化

第一温暖期:3500BC—1000BC 第一寒冷期:1000BC—850BC;

第二温暖期:770BC—0AD 第二寒冷期:0AD—6世纪;

第三温暖期:7—9世纪第三寒冷期:10—12世纪;

第四温暖期:13世纪第四寒冷期:15—19世纪

§2.2 土地资源结构及其评价

一、土地与土地资源

(一)土地:包含着地球特定地域表面以及以上和以下的大气、土壤、基础地质、水文、植被和动物,它还包含着这一区域范围内过去和目前人类活动的种种结果,以及他们对目前和未来人类利用土地所施加重要影响。

(二)土地资源:在一定技术条件和一定的时间内,可为人类利用的土地。

(三)土地资源的特性

1.土地资源具有自然生产能力

2.土地资源具有稳定性和再生性

3.土地资源具有位置的固定性和面积的有限性

4.土地资源具有四维性和变异性

5.土地资源具有稀缺性和多用途性

6.土地资源具有资产性和增值性

(四)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力

1.概念:在一定行政区域范围内,根据土地资源的自然生产力,及在不同的投入水平下所能生产的食物,能养活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

2.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方法

计算标准:按每年人口粮食需求量概算,成人375~400kg/a。我国采取的标准是:380kg/a,美国的标准是:500~550 400kg/a。以成年男子在轻体力劳动下,热量和蛋白质的需求量为标准,热量:10878J/d.p;蛋白质:75g/d.p.。FAO的调整系数是:0.73。

主要结论:在目前的生产力水平和农业投入下,我国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力为16亿人,世界为80亿人。

(五)土地资源分类

按利用类型分:1984年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将中国土地利用现状分为8个一级类(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未利用土地),46个二级类。

二、中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耕地14.9%;平原12%;山地51.9%;其他36.1%)

①土地面积辽阔、类型多样;②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小;③土地资源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量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④部分土地资源质量不高,土地退化严重⑤土地资源分布不均,生产能力地区差异显著

耕地:水田→秦淮以南,旱地→秦淮以北;林地→三大林区;草地→内蒙、青海、西藏

三、中国土地资源数量、质量与评价

(一)耕地资源

1.耕地的数量:中国耕地资源总量:1.33亿ha2:其中:水田23.7%;水浇地17.2%;旱地59%

2.耕地的质量:采用FAO推荐的土地适宜性评价,得出:一等地:41.33%;二等地:34.55%;三等地:20.47%;不适宜耕种的土地:

3.65%

耕地的限制性因素:

(1)侵蚀限制:占耕地面积8.6%,潜在侵蚀面积占11.38%,合计占19.98%。黄土高原、秦巴山地、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湘赣丘陵、大别山、伏牛山地

(2)洪涝限制:占耕地面积的9.19%.黄淮海平原、江汉平原、松嫩平原、辽河下游

(3)盐碱限制:占耕地面积的6.62%.银川平原、河套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新疆、河西走廊绿洲

(4)荒漠化限制:全国沙化耕地400万公顷,石漠化耕地35万公顷.我国中西部,云贵高原

(5)耕地污染:全国受各种污染的土地580万公顷.工业污染、化肥污染、农药污染

3.后备耕地资源:数量:3533万ha2,一等宜农荒地:8.9% ;二等宜农荒地:22.5%;三等宜农荒地:68.6%

分布:西北地区:34%;东北地区:23%;内蒙中部:23.8%;南方红壤丘陵区:11%;青藏高原:3.5%

(二)林地资源(有林地、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灌木林地、苗圃)

1.林地的数量:有林地1.22亿ha2,森林覆盖率:13.9%,人均0.095 ha2,相当于世界平均的14.6%.

2.分布:东北林区:占全国森岭面积的22.86%;西南林区:占全国森岭面积的17.93%;南方林区:占全国森岭面积的31.49%。合计为:72.30%

3.有林地的质量:根据林地适宜性评价,一等林地65%,分布于东北、西南和南方山地丘陵;二等林地27%:西南、藏南;三等林地8%:西北、云贵高原

根据林木生长量和蓄积量:东北林区过伐林、残次林比例大;西南林区过熟林比例大;南方林区未成林比例大

4.后备林地资源:数量:1.13亿ha2;分布:西南地区,华南地区,江南丘陵地区58%;东北和内蒙古林区28%;质量:一等宜林地:10.61%;二等宜林地:51.72%;三等宜林地:37.67%

总体而言,我国林地比重偏低。但林业发展潜力大,如将宜林地全部恢复成林地,森林覆盖率可达24.5%。

(三)草地资源

1.数量与分布:共4.0亿ha2,其中天然草场3.92亿ha2,占98.0%,人工草场面积有限。

分布:北方草场3.16亿ha2 ,占80%。主要有内蒙古东部及东北草地,新疆草场,青藏高原草地。

南方草山草坡7580万ha2 占18.95%。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湖北等省。

质量:一等草地12.85%(内蒙古的呼伦贝尔、锡林郭勒、兴安三盟,黑龙江西部);

二等草地38.93%。内蒙古中部,青藏高原东部;

三等草地47.86%。内蒙古西部、青藏高原西北部、南方灌丛草地。

(四)内陆水域及沼泽

内陆水域:1760万ha2,其中:江河800万ha2,占45%(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湖泊530万ha2,占30%(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青藏高原,东北地区);水库,池塘440万ha2,占25%

沼泽:1000万ha2,其中:东北地区500万ha2,占50%,华北,江南水网区250万ha2,占25%,青藏高原200万ha2,占20%,北疆山地50万ha2,占5%(我国六大沼泽:巴音布鲁克草原、三江平原、辽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若尔盖草原、扎龙自然保护区)

§2.3 水资源结构及开发评价

一、水资源数量与质量

(一)大气降水:全国多年平均值为6.19万亿m3,年均降水量648mm(世界平均值为834 mm).

(二)地表水资源

1.河流水:多年平均径流量

2.7万亿m3,平均径流深284mm。

外流区:63.76%,其中:太平洋流域56.71%;印度洋流域6.52%;北冰洋流域0.53%

内流区:36.24%,其中:内蒙古内流区3.42%;西北内流区24.73%;青藏内流区7.5%

2.湖泊水:全国湖泊面积7.2万km2,总储水量0.71万亿m3,淡水占1/3,面积大于1 km2的湖泊约有2300个。

3.冰川水:全国冰川面积5.8万km2,总储水量5.1万亿m3,径流量560亿m3。约占全国年径流总量的2%。

(三)地下水资源

地下水总量:全国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总量为8287.7亿m3。

计算方法为:山丘区计算面积679.1万km2,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6762亿m3;平原区计算面积198.4万km2,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1873.4亿m3,扣除重复计算量347.7亿m3。

地下水类型:根据储存条件可以分为以下4种

1.松散堆积物孔隙水:主要分布于中生代以来陷落的,具有巨厚疏松沉积的构造盆地。

2.基岩裂隙水:北方地区侵入岩裂隙水分布面积大。南方地区东部沿海丘陵地区分布较广泛。

3.岩溶裂隙水:广泛分布于碳酸盐分布地区,西南地区最为广泛。

4.冻土空隙裂隙水: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北端、阿尔泰山地等高纬度地区。以及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

地下水的化学特征:

浅层地下水以淡水为主,矿化度小于1g/L,属重碳酸盐水。矿化度1~10 g/L的咸性地下水,主要分布于昆仑山—秦岭一线以北的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气候区。由东向西,矿化度逐渐增大,由重碳酸盐、硫酸盐钠质水向氯化物钠质水转化。在东部滨海平原地带,受海水影响,亦属氯化物钠质水。

(四)水资源总量

水量平衡:多年平均降水量6.1万亿m3,折合降水深度648 mm。多年平均径流量 2.6万亿m3,占44%;多年平均蒸发量 3.5万亿m3,占56%。

水资源总量与区域差异:全国多年平均年地表水资源量为27115亿m3;多年平均年地下水资源量8288亿m3;扣除二者之间的重复计算量7279亿m3。全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8万亿m3。其中:北方地区5358亿m3,占全国19%。南方地区2.28万亿m3,占全国81%。全国平均产流模数为29.46万m3/km2,其中北方5区平均产流模数为8.8万m3/km2,相当全国平均值的约30%;南方4区平均产流模数为65.4万m3/km2,相当全国平均值的2.22倍。

总体而言,南方水量较为丰富,北方较为贫乏;东南诸河最为丰富,西北内陆最为贫乏。

(五)河流泥沙特征:全国河流泥沙总量35亿t/a。其中:外流区33亿t/a,占全国的94 %(黄河:年均16亿t/a,占外流区的

48.5%;长江:年均5亿t/a,占外流区的15.2%);内流区:2亿t/a,占全国的6%。

(六)河流天然水质

全国天然河流水质较好,矿化度<1g/L,外流区河流矿化度<内流区;多水区河流矿化度<少水区。外流区黄河矿化度最大,为0.3-0.5g/L,东南沿海最小。内流区多矿化度> 1g/L咸水,苦水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盆地的地下水渗出带及黄土高原西北部等地区。

全国河水属重碳酸盐类的面积约占全国的78%以上,氯化物和硫酸盐水占全国不到22%。大部分地区河水的总硬度不高,适于生活和工农业用水。

二、中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一)、空间分布

中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趋势和降水基本一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在同一地区内,山地迎风坡径流相对较丰富;平原、盆地、山地背风坡径流相对贫乏。

根据中国河川径流深度,全国可以分5个径流带。

1.丰水带:年降水量大于1600mm,径流深大于900mm。径流系数大于60%,自然景观为热带雨林、季雨林,亚热带山地常绿林。分布:广东、福建、海南、台湾大部,江西、湖南山地,云南西南部、藏东南。

2.多水带:年降水量800~1500mm,径流深200~500mm。径流系数20%~40%,自然景观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分布:滇、黔、桂、川,秦淮以南地区,长白山区。

3.过渡带:年降水量400~800mm,径流深50~200mm。径流系数20%~40%,自然景观为暖温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和森林草原。分布:华北平原、东北大部,黄土高原中南部,川西北、藏东地区。

4.少水带:年降水量200~400 mm,径流深10~50 mm。径流系数10%~20%,自然景观为草原和半荒漠。分布:宁夏、新疆、藏西北。

5.缺水带:年降水量小于200 mm,径流深不足10 mm。径流系数小于10%,自然景观为荒漠。分布:内蒙西部、塔里木盆地、准葛尔盆地、柴达木盆地、藏北高原。

(二)时间分配

1.年际变化:

河流变差系数:河流变差系数反映径流量的相对变化程度。特征为:Cv最高值在华北平原;次高值在内蒙古西部、松嫩平原、内蒙古阴山以北、塔里木盆地、准葛尔盆地、柴达木盆地、辽西地区;南方多雨区Cv值普遍较小。Cv值最小在伊犁河谷地<0.1,云南西南部、川西地区也较小(0.2)。

2.年内变化

河川径流的年内变化主要取决于河流补给,根据河流补给状况可将我国河流分为:

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6-9月为河流汛期,11-3月为河流枯水期;季风区从北向南汛期时间越来越长。华北地区、黄土高原地区年内降雨非常集中。

雨水补给为主,兼有积雪融水补给的河流:4-5月春汛(桃花汛);6-9月或7-8月夏汛。

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7-8月夏汛,6-9月次之;10-4月为结冰期。

总体而言,我国河川径流年内分配差异悬殊,年内6—9月或5—8月为汛期(夏汛),径流量一般占全年的60%~80%,特别是7—8月,径流量往往占全年的40%左右以上。

三、中国水资源的特点与评价

(一)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地均拥有量少

中国平均年径流总量为2.7万亿m3,低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居世界第6位。约占世界河川径流量的5.8%。平均径流深为284mm,为世界平均值的90%,低于印度尼西亚、日本、巴西、印度、美国、加拿大,居世界第7位。总的看来我国河川径流总量比较丰富。

按人均和地均水资源看,我国地均径流量28320m3/ha2,为世界平均值的80%。人均年径流量为111.8m3,不及世界平均值的1/4。因此,我国人均、地均水资源量相当有限,水资源是极其珍贵的自然资源。

(二)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旱涝灾害频繁

我国水资源分布从省区看,西藏、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水资源最为丰富,年水资源总量均在1800亿m3以上,其中西藏最多为4482亿m3。宁夏、天津、上海、北京、山西、河北、甘肃等省、市、区,年水资源总量均在280亿m3以下,其中宁夏最低为10亿m3。我国河川径流存在明显的丰、平、枯水年交替出现的现象,水资源年际、年内变化很大。旱涝及连旱连涝频繁,全国平均每年的水旱灾害面积约为2670万ha2。黄河、海河、淮河、长江、珠江、松花江、辽河等7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是洪涝灾害的主要发生地区。

(三)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矿产的分布不匹配

水资源与人口:我国北方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5强,但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5;南方人口占全国的3/5,而水资源量为全国的4/5。北方人均水资源拥有量1127 m3,仅为南方人均量的1/3。其中华北地区人口占全国的26%,水资源仅占全国的6%,是缺水最严重的地区。

水资源与耕地:我国北方耕地面积占全国的3/5,而水资源量仅占1/5,平均每公顷水量9465m3;南方耕地面积占全国的2/5,而水资源量占全国的4/5,平均每公顷水量为28695m3。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华北地区占全国耕地面积31.19%,水资源仅占6.14%;西南地区耕地面积占全国的14.44%,水资源占46.44%。在全国水资源量不足1500m3/ha2的15个省区中,北方占13个。

水资源与矿产:在我国按探明的45种主要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计算,华北地区约占全国的41.2%,而水资源仅占4.7%;江南地区水资源占全国的42.6%,而矿产资源仅占全国的10.2%。

四、中国水资源的开源潜力

(一)区域水资源开源潜力的影响因子

1.河川径流:河川径流随降水陡涨陡落,2/3为洪水径流,通常不能利用。可供开源的水量主要是其余的1/3稳定径流即基流。稳定径流是河流的持续低水流量,主要由地下径流补给形成。通过水库调蓄可以增加稳定径流量。据估计水库拦蓄洪水可使天然基流增加15%,河川径流中基流占年总径流量的比重可提高到35%~40%。

2.地下水:河川基流的主要组成部分。从理论上讲,地下水的最大开源量不超过地下水的天然补给量。

3.跨流域调水:跨流域调水是扩大可利用水量,增加水资源开源潜力的重要途径。

(二)中国水资源的开源潜力

中国水资源开源潜力约为11240.6~12596.0亿m3,开发利用极限在12000亿m3左右,约占中国水资源总量的43%。开发潜力的分布在不同地区差异很大。长江及其以南地的区超过8000亿m3,而黄淮海地区仅1000亿m3。实际开发利用中,应扣除约1000亿m3的开发潜力,所以中国实际水资源开源潜力为11000亿m3。从目前的开发利用看,华北、西北地区利用率已超过60%,部分河流水环境恶化。今后可增加的水资源仅1000亿m3。

五、21世纪中国水资源需求分析

(一)华北区

灌溉用水增长:增长44%,增长量约为400亿m3工业用水增长:增长3.18倍,增长量约为270亿m3

城市用水增长:增长10倍,增长量约为247亿m3 用水增长总量约为:917亿m3

开源途径:开源、节流,南水北调弥补

(二)东北区

灌溉用水增长:增长61%,增长量约为170亿m3 工业用水增长:增长8倍,增长量约为261亿m3

城市用水增长:增长4.3倍,增长量约为65亿m3 用水增长总量约为:增长496亿m3

开源途径:黑龙江,松花江流域基本可以满足需要,辽中南地区需跨流域调水.

(三)东南区

灌溉用水增长:增长21%,增长量约为400亿m3 工业用水增长:增长3.2倍,增长量约为1000亿m3

城市用水增长:增长10倍,增长量约为450亿m3 用水增长总量约为:增长1850亿m3

开源途径: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并有节余,但部分地区也不平衡

(四)西南区

灌溉用水增长:增长1.1倍,增长量约为500亿m3 工业用水增长:增长10.3倍,增长量约为310亿m3

城市用水增长:增长7倍,增长量约为70亿m3 用水增长总量约为:增长880亿m3

开源途径:水资源仍有富余

(五)西北区

灌溉用水增长:增长59%,增长量约为400亿m3 工业用水增长:增长15倍,增长量约为138亿m3

城市用水增长:增长2.5倍,增长量约为50亿m3 用水增长总量约为:增长588亿m3

开源途径:增加困难,用水矛盾更加尖锐

§2.4 矿产资源结构及其开发评价

一、中国矿产资源的基本特征

(一)地质条件复杂、矿种多,矿产资源丰富

目前我国已发现矿藏162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149种,发现矿床、矿点20多万处。已经开发利用的矿产136种。我国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一位的矿种有:钒、钛、锌、锡、钨、铋、锑、稀土、菱镁矿、萤石、膨润土、重晶石、石膏、叶腊石、汞、芒硝,16种。我国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二位的矿种有:钼、煤、磷、石棉、石墨、滑石6种。

按我国矿产资源保证程度,分为四类:A、储量丰度,自给有余,19种;B、可以自给,但须调剂,11种;C、地质储量丰富,探明储量不足,5种;D、资源储量不足,5种(铬、铂、金刚石、硼、钾盐)

(二)成矿的时空跨度大

我国地质构造具有多旋回性,岩浆活动具有多期多幕性,因此内生矿藏的形成具有多期多幕性。特别是我国的几条巨型构造带,多次的造山运动导致了多期的岩浆活动,产生了多次成矿过程。频繁的地壳运动,在褶皱隆起带两侧的低洼地区则产生多次的沉积旋回,形成多期的沉积矿藏。

1.就成矿的时间过程而言,我国主要有四个成矿期

前寒武纪,主要形成铁、锰、铜、铅锌、石墨、稀土等内生矿床。

古生代泥盆纪、石炭、二叠纪,主要形成华南主要有铁、铅锌、硫铁矿、汞矿等;华北、东北为成煤期。

中生代的燕山运动,主要形成南岭的有色金属,新疆、黑龙江的煤炭。

老第三纪,主要形成中国东部的成油构造。

2.就成矿的区域分布而言

南北方向有三个纬向构造成矿带:

天山-阴山-燕山构造成矿带:形成的矿产主要有铁、镍、铬、钒、钛、铅锌等。

昆仑-秦岭构造成矿带:形成的矿产主要有铬、钼、铜、铁、铅锌等。

南岭构造成矿带:形成的矿产主要有钨、锑、锡等。

东西方向以贺兰山-六盘山-大雪山-横断山为界,东西差异明显。

东部自西向东燕山期岩浆侵入活动增强,形成与岩浆活动有关的矿床,主要有邢台、莱芜、大冶、马鞍山的铁,萍湘的铜,江西大余的钨,个旧的锡,湖南锡铁山的锑及沉积盆地的石油、天然气等。

西部以超基性岩浆活动为主的矿床为主,海西期的攀枝花铁矿、金昌的镍矿等。

(三)矿床类型多样,矿石类型齐全

就矿床种类而言,中国不仅有世界上主要矿产的重要矿床类型,而且有些矿床类型为中国特有。如我国有铁矿20余种,有铅锌矿15种以上。内蒙古的白云鄂博稀土矿,是世界上罕有的矿产,仅探明工业储量就为世界其他国家同类储量总和的5倍多。

(四)大部分矿产资源贫矿多,富矿少

铁矿石95%以上的储量均为平均品位33%左右的中低品位;铜矿品位大于1%的富矿仅占35%;铝土矿二氧化硅含量大,品位低,铝、硅比值大于7的富矿仅占27%,小于5的贫矿占38%;磷矿在已探明的储量中,贫品位的磷占44%;其他矿产也有类似特征。

(五)伴生矿,共生矿多,分选冶炼困难

如白云鄂博铁矿,伴生有铌、钽、钍、铈等;攀枝花铁矿伴生有钒、钛、钴、镍、锰、铬等;金昌的镍矿伴生有铜、钴、金、银等。

(六)矿产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地域组合类型多样

煤炭晋、陕、内蒙古、新疆4省区占94.9% 铁矿辽、冀、晋、川4省,占全国保有储量的60%

磷矿滇、黔、鄂、川4省占70%以上铝土矿晋、豫、黔、桂4省区占探明储量的82%

石油黑、鲁、辽、新4省区占85% 锑矿湘、桂、黔、滇4省区占80%

铜矿赣、藏、滇、甘4省区占54%

中国有10片矿产资源的地域组合类型

辽中—辽河地区:铁、煤、油气、辅助原料、建筑材料、钠盐;

冀东—渤海湾地区:铁、煤、油气、辅助原料,建筑材料、钠盐;

冀南—豫北地区:煤、铁、辅助原料、油气;

豫西—豫中地区:煤、铝土矿、辅助原料;

鲁中—黄河三角洲地区:石油、煤、铁、铝土矿、辅助原料、建筑材料;

晋中地区:煤、铁、辅助原料,建筑材料、铝土矿;

黔中地区:煤、铝土矿、磷、建筑材料;

川滇黔接壤地区:铁、煤、铜、锡;

内蒙古宁夏接壤地区:煤、建筑材料,天然碱、钠盐;

河西—东疆地区:铁、镍、铜、煤、石油。

二、中国矿产资源利用现状

(一)能源矿产

1.煤炭资源:

储量:全国已知含煤面积约55万km2,占全国陆地面积的5.7%,预测埋深在2000m以浅的总储量为45000亿t,仅次于俄罗斯和美国,居世界第3位。目前保有储量9667.7亿t。按目前的开采速度可开采500年左右。

分布:华北59%,西北19%,西南10%,华东6%,东北4%,中南2%。概括而言,长江以北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90%以上。其中山西、陕西、内蒙古3省区储量占全国64%。南方除贵州外,均严重缺煤。

煤种:在探明的煤炭资源中烟煤占75%,无烟煤占12%,褐煤占13%。在保有储量中,炼焦煤占35.3%,其中气煤占19.8%,焦煤占5.9%,瘦煤与肥煤占4.4%;非炼焦煤占64.7%。我国煤种比较齐全,可满足国内生产和生活的各种需求。

2.油气资源

储量:我国已发现的含油、气盆地340多个,面积420万km2,占我国面积的44%。浅海大陆架地区含油气面积130

万km2。在我国15个盆地内共发现油、气田440多个。据1994年公布的全国第二次油气资源评价,石油总资源量为890亿t,天然气总资源量为40万亿m3,仅次于俄罗斯和美国。探明石油储量260亿桶,可采20年左右。

分布:黑、鲁、冀3省占我国石油储量的70%。天然气主要分布在川、陕、黑、鲁、冀5省。

我国主要的油气田:东部主要有大庆油田、扶余油田、辽河油田、大港油田、任丘油田、中原油田、胜利油田、珠江口油田。沿海大陆架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渤海、黄海、东海、北部湾、莺歌海等。西部主要分布在塔里木、柴达木和准噶尔三大盆地及吐鲁番—哈密盆地。

我国油气资源前景:从目前的勘探看,我国陆上最大的含油气盆地为塔里木盆地,其前景看好。石油资源量约占全国的

1/7,天然气资源约占全国1/4。四川的天然气预测资源量约占全国的1/5~1/4。20万km2的陕甘宁盆地已探明天然气资源1300亿m3,是我国目前陆上最大的整装气田,也是世界级大型气田。

(二)黑色金属:黑色金属矿产有铁、锰、铬、钒、钛等

1. 铁矿:我国铁矿理论储量为1500亿t,探明储量500亿t,居世界第5位。铁矿类型以沉积变质型为主,占总储量的近

1/2。主要分布于鞍本地区(鞍山—本溪),川西地区(攀枝花),冀东地区(冀东—北京),晋北地区(五台—岚县),宁芜地区(宁芜—庐枞),白云鄂博6个地区,约占全国总储量的60%。

2.锰矿:我国锰矿的保存储量约4亿t,约2/3集中分布于广西、湖南、贵州3省区,其次在辽宁、四川、云南等省。

3.铬矿:铬矿资源短缺,目前探明储量不多,多为中小型矿床,主要分布于西藏、新疆、内蒙古等边远地区。

4.钛矿:我国钛、钒矿储量丰富,主要为四川攀西地区铁矿中伴生矿。钛矿储量居世界首位,钒矿储量居世界第2位。

(三)有色金属

我国有色金属矿产丰富,其中钨、锡、钼、锑、汞探明储量居世界前列;铝、铅、锌、镍资源潜力较大。

1.铜矿:目前探明储量5900万t,主要分布在藏东地区,鄱阳湖周围地区,云南的东川,甘肃的白银,山西的中条山,湖北的大冶,安徽的铜陵等地。

2.铅锌矿:主要分布在湖南的水口山、云南的兰坪、甘肃的西(和)成(县),内蒙的狼山区、巴林左旗的白音诺。

3.铝土矿:主要分布在河南巩县的新安、陕县的渑池,山西中部的孝义、保德、阳泉,贵州的修水、广西的平果等地。

(四)贵金属

我国的金、银矿较丰富。铂族矿产较少,主要是金川镍矿中的伴生矿。金矿主要有山东招远,黑龙江流域,东秦岭等地。

(五)非金属矿床

我国非金属矿产丰富,已探明储量的80多种,产地4700多处,居世界前列的有14种。化工原料矿产已探明储量的有23种,主要为磷、硫铁矿、钾盐、硼、盐矿、芒硝、天然碱等。

磷矿:主要有云南昆明,贵州开阳,湖北襄阳等矿。

宝石和彩石:主要有新疆的和田玉,河南南阳玉和虎眼石,辽宁岫岩玉、琥珀、煤精,浙江的青田玉,福建的寿山石、田黄,北京的汉白玉等。

第三章海岸与海域

§3.1 海域环境

一、海域范围

中国近海海域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以东海域,其中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大海域总面积约473×104km2。渤海和黄海的分界线是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角经庙岛列岛至山东半岛北端蓬莱角的连线;黄海和东海的分界线为长江口北岸的启东角和济州岛西南角的连线;东海与南海的分界线为福建东山岛沿台湾浅滩南侧至台湾南端鹅銮鼻之间的连线。

(一)渤海:古名沧海,面积8×104km2

1.大陆环抱的内海

2.大陆架浅海,平均水深18m,深度小于30m的范围占总面积的95%,

3.包括五个部分:北部的辽东湾、西部的渤海湾、南部的莱州湾、中部的中央盆地和东部的渤海海峡,其中,渤海海峡宽

约57海里,庙岛列岛南北排列,把海峡分为六个主要水道,北面的老铁山水道较宽约40Km,深度较大(50-65m),局部出现水深80m左右的冲刷沟,是黄海水进入渤海的重要通道,南面的几个水道较狭较浅,是渤海海水泻入黄海的主要通道。

4.地势从三个海湾向中央盆地和渤海海峡倾斜。平均坡度仅为0°0′28″

5.海洋水文深受大陆影响。水温较低,盐度较小,含沙量较大。

(二)黄海:面积38×104km2,平均水深44m

1.海底地势由北、西、东三个方向向中央及东南倾斜,平均坡度仅为0°01′21″,中央有一道由西北向东南延伸的洼槽,水深可达80m以上,最深处在济州岛北面,深140m

2.成山角和长山串的连线将黄海分为南黄海和北黄海、北黄海平均深38m,南黄海平均深46m

3.半封闭的大陆性浅海,平均水深44m

4.水文特征深受大陆影响黄海因受黄河、长江等大陆河流的影响,海水亦有低温低盐和高含沙量的特点,常呈浅黄色,“黄

海”名称因此而来。

(三)东海:面积77×104km2

1.海域比较开阔的边缘海;

2.海洋水文性质受大洋影响较深,具有高温、高盐、高潮波等特征;

3.海底地形复杂,绝大部分处于陆架区,平均水深349m,大陆架面积占整个海区的2/3,大陆架由海岸向东南缓倾;水下三角洲古河道保存完好;大致可以我国台湾东北角到日本九州西面的五岛列岛连线为界,以西为大陆架区,以东为大陆坡和海槽——冲绳海槽,冲绳海槽水深由北向南逐渐加深,最深达2719m。

(四)南海:面积350×104km2,平均深度1212m。

1.海域开阔

2.具有比较完整的海盆,海底地形复杂。南海是一个由周边向中心有较大坡降的菱形海盆,周围的大陆架以西北、西南部最宽,而东、西两侧较窄;大陆架以下为阶梯状大陆坡,坡麓分布有海沟和海槽;大陆坡向下为大于3500m的中央海盆,最深处达5337m。

3.水文特征具有大洋性质,高温高盐

(五)台湾岛以东太平洋海区

1.海底地势自西向东分别为狭窄陆架、陡窄大陆坡、海沟或深海平原;

2.海水高温高盐;

3.火山地震频繁

二、海底地貌

(一)大陆架

1.范围广( 渤海、黄海全位于大陆架上;东海约有2/3处在大陆架上,大陆架宽度为240~650km,是亚洲最宽广的大陆架;南海的大陆架面积也占1/2以上;台湾岛以东大陆架狭窄,最宽处仅十几千米)

2.坡度小;

3.水深浅;

4.沉溺地形明显;

5.堆积型大陆架为主体(1)有丰富的物质来源;(2)水下隆脊围限呈北东向的盆地地形主要有:

a与胶辽隆起相连的渤海海峡水下隆脊b与浙闽—朝鲜半岛隆起带相连的水下隆脊

c与东海大陆架边缘隆褶带相连的水下隆脊(台湾褶皱带)d台湾南端至海南岛东南大陆架边缘水下隆脊

6.油气资源丰富

(二)大陆坡

1.范围小。仅存于东海、南海和台湾以东太平洋海区;

2.坡度大。南海坡度2°40′,最大达4°

3.水深小,数百米——数千米;

4.地形复杂,常与海沟、海槽相伴

(三)海槽和陆缘海盆

1.海槽

东海与南海分布有若干海槽。冲绳海槽是东海大陆架与琉球群岛岛缘陆架的天然分界,冲绳海槽形似新月,向东南凸出,呈北东—南西向,与岛屿平行,长840km,平均宽70km,北浅南深。

南海有西沙海槽、中沙西海槽、南沙海槽、礼乐西海槽等,大多是南海扩张而产生的裂谷

2.陆缘海盆

陆缘海盆分布在南海中部,深海平原长1500km,最宽处820km,北部海底平坦,水深3400~4000m,向南倾斜;中部水深4000~4300m,向西南倾斜;南部水深4300~4400m,其间有一系列近东西向或北东向的海山、海丘群。

三、海洋水文

(一)海流

中国近海海域的海流可分为两大系统:一是外来的黑潮暖流,二是海域内生成的沿岸流和季风漂流。

1.黑潮:源于吕宋岛以东洋面。主干流沿台湾以东,经台湾和与那国岛之间的水道进入东海,顺东海大陆坡向东北流去。在台湾东北,黑潮向北分出一股支流,流向浙闽沿海,称台湾暖流。黑潮主干流到日本九州岛以南,又发生一次分流,分出的西支称对马暖流。对马暖流流至济州岛东南海面再一次分支,主支经朝鲜海峡进入日本海。另一支流向西北进入黄海,称黄海暖流。

黑潮的主要特征:具高温、高盐的性质;流速快、流幅窄、厚度大、流量大

1990年主轴区域表层流速一般在45~145cm/s,春季最大流速达149cm/s,1991年为50~130cm/s,最大流速出现在冬季,为135cm/s。1992年春季最大流速为159cm/s。主干流平均宽度不足100海里,支流宽度约20海里。厚度约800~1000m。黑潮的流量可达(40~50) ×106m3/s,其中在东海的流量约为35×106m3/s ,1127倍于长江。

2.沿岸流:在我国沿海海域,由河水和海水混合形成了一股冲淡水性质的沿岸流。黄海、渤海海域的沿岸流是该区陆地入

海的冲淡水流,由渤海起经渤海海峡南部,绕过成山角,并与黄海暖流汇合流向长江口,沿途又有冲淡水流并入而加强,强大时可绕过长江口浅滩进入东海。东海沿岸流的生成主要是长江和钱塘江入海径流,两支淡水流在夏季汇合于长江口外,合并成一支流向东北,势力强时可抵达济州岛附近。冬季则向南流动,经台湾海峡进入南海。

3.南海季风漂流:(1)西南季风漂流(2)东北季风漂流

(二)海水温度

1.等温线特征

(1)2月份:冬季等温线密集,南北温差大;等温线大致走向为北北东向;近海海域水温分布与大陆气温密切相关

(2)8月份:等温线稀疏,南北温差小;等温线走势与冬季相同

2.各海区海水温度状况

(1)渤海:海域水温的年平均值约为12℃;水温状况受大陆影响大,冬季各层水温呈均匀状态;沿岸浅水区每年均有短期

结冰现象。夏季水温可达24-26℃。

(2)黄海:海域水温的年平均值约为16℃;冬季水温垂直分布均匀;黄海暖流自南向北伸入,使等温线呈舌状分布;自南而北、自中部向沿岸递减;夏季,中下层为冷水团占据,表层水升温,最高可达28℃。

(3)东海:海域水温的年平均值约为22℃;东部深水区终年受黑潮影响,冬季水温可达20℃;西部为东海沿岸流与台湾暖流交汇区,水温一般低于12℃;夏季,沿岸水温急剧上升,表层水温可达28℃,长江口外有一低盐高温水舌伸向东北;海区西北部有黄海冷水团向东南方延伸,其两侧为暖流包围;水平梯度大。

(4)南海:海域水温的年平均值约为26℃;位于热带,水温高,年变化小,夏季可达29℃,冬季大部分达23℃,北部也在16℃以上。

(三)海水盐度

1.影响盐度分布和变化的因素:入海河川径流量的大小,海流的性质与强弱,蒸发量与降水量

2.中国近海海水盐度特征

(1)近岸低,外海高

(2)自北向南,自西向东,自内海到外海盐度值增大,等值线与海岸近于平行

(3)盐度季节变化夏季偏低、冬季偏高,近海区表层盐度季节变化最大

(4)河口区的盐度普遍较低,长江口最低

(四)潮汐

1.中国近海潮汐成因:太平洋传入的潮波引起的振动和日月引潮力形成的独立潮合成的。

2.传入近海的潮波通道:西太平洋的潮波通过两条通道进入中国:一条经日本九州与我国台湾之间进入东海,另一条穿过巴士海峡进入南海。

3.潮汐类型复杂:各海区都存在正规半日潮、不规则半日潮、正规全日潮和不正规半日潮四种。渤海沿岸以不正规半日潮和正规半日潮为主;黄海沿岸基本上属于正规半日潮;东海大陆沿岸除宁波至舟山之间海域为不正规半日潮外,其余为正规半日期。台湾西岸从基隆至布袋为正规半日潮,其余为不正规半日潮。南海沿岸以不正规半日潮和不正规全日期为主,雷州半岛南段和广西沿海为正规全日期。

4.潮差大小地区分布差异大:总的趋势是东海最大,渤、黄海次之,南海最小。渤海以辽东沿岸的潮差最大,在2.5m左右,渤海湾次之,其余均在2.0m以下,渤海海峡在1m左右。黄海沿岸,海州湾顶3.4m,苏北沿岸在2.5~3m之间,其余海域在2m以下。东海沿岸,长江口至石浦一线平均潮差在2.4~3.5之间,其中杭州湾最大,澉浦、尖山等地在5m以上,其余海域大多在4m以上。南海除湛江和北部湾顶部在2m以上外,其余海域都在1m左右。

5.潮差对入海河流的影响:潮差大小对入海河流下游的水文性质影响很大。长江枯水季节,潮波可上溯到大通(距河口624km),洪水季节可抵芜湖附近(距河口540km)。黄河属若潮河口,潮波上溯30km。珠江枯水季节,潮波可上溯至德庆(距河口279km),最远可达梧州(距河口350km)。

四、海域环境评价

(一)海域环境优势

1.区位优势

2.近海水体活跃,海况总体较好,利于海洋开发利用

3.海水营养盐丰富,水质肥沃

4.海洋环境类型多,有利于全方位开发

5.浅海、滩涂广阔

(二)海域利用的不利因素

1.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威胁海上作业活动

2.海平面上升的威胁

3.海岸侵蚀和海水倒灌

4.赤潮

第四章人口与经济发展

§4.1人口及其问题

一、主要概念

(一)人口过程:人口过程是人口在时空上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人口的自然变动:指人口的出生和死亡,主要取决于人的生理因素,人的社会因素。常用衡量指标有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人口的机械变动:指人口在空间上的移动,变动结果是人口分布和人口密度改变。主要取决于人口迁移。

3.人口的社会变动:指人口社会结构改变,如职业结构、民族结构、文化结构、行业结构等。主要取决于人口的社会构成变化。

(二)人口构成

1.人口的自然构成:如性别构成、年龄构成、种族构成

人口老龄化系数:指60岁(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以百分比表示。

2.人口的地域构成

城市化:一定区域内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城市数目增加、规模扩大、形态发生变化的过程。衡量标准主要是城镇人口比重。

标准:城市人口比重>70%,高城市化;50%~69%,基本城市化;30~49,中等城市化;<29%,低城市化

3.人口的社会构成:主要指民族、宗教、职业、经济状况、文化教育水平等

二、中国的人口发展

(一)中国的人口增长

1.封建时期中国人口变化特点:人口自然增长缓慢,人口数量周期性的巨大波动

2.民国时期中国人口变化特点:受连年战争,自然灾害,瘟疫等的影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

3.建国后中国人口变化特点:人口迅速增长(国家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传统习俗的影响)

人口增长经过了“二高,一低,一下降”的阶段:1949-1957第一次人口增长高峰;1958-1961人口增长低谷;1962-1973第二次人口增长高峰;1973年以后人口缓慢增长

人口增长类型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

人口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人口年净增长人数庞大;今后几十年里人口仍将增长;农村人口控制难度很大

三、中国人口的基本特点

(一)人口基数庞大。1949年中国人口5.4亿,建国后我国人口一直处于快速增长状态,2002年人口达12.8亿,庞大的人口基数使每年新增人口1200万人左右。

(二)呈现增长型的人口年龄结构。中国人口年龄结构一直属年轻型,但已开始向成年型过渡,上海等局部地区向老年型变化。就人口年龄结构而言中国面临多种难题(少年,儿童人口数量庞大;婚育年龄人口比例大;老年型社会过早到来)

(三)性别比例不平衡。人口的性别比一向比世界其他国家高,性别比例不平衡在农村地区较为严重。

(四)人口的地区分布不平衡

人口密度高:2000年中国人口密度134人/km2,是世界人口平均密度41人/km2的3.3倍。

人口集中在爱珲-腾冲一线东南:我国东南部人口稠密集中,西北部人口稀少分散。从黑龙江黑河向西南云南腾冲作一直线(胡焕庸线),将中国人口分布分为东南和西北两部分。东南部面积占42.9%,人口占95.4%;西北部面积占57.1%,人口占5.6%。(长江三角洲、华北平原、成都平原人口稠密,上海人口密度738人/km2。西藏、青海、新疆人口稀疏,人口密度6人/km2)

(五)城镇人口增长较快。1949年,我国城镇非农业人口为5765万人,城镇人口占10.67%。1982年我国城镇人口2.15亿人,占总人口的21.13%。2000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36.1%。

(六)少数民族人口稳步增长。建国以来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迅速上升,人口的民族构成发生了变化。1953年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6.08%,1964年为5.78%,1982年为6.67%,1990年为8.04%,2000年为8.41%。原因:1.我国的民族政策;

2.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改善;

3.对少数民族实行较为宽松的人口政策

(七)人口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先天遗传素质

健康状况:全国新生儿中每年出生先天缺陷婴儿30多万。全国残疾人口5164万人,占4.9%。其中以先天聋哑、弱智所占比例最高。原因:

近亲结婚,特别是偏远农村婚姻圈很小;

地方病,严重影响健康状况。

后天教育因素

文盲人口比例:1990年全国15岁以上人口文盲率为15.88%,2000年仍有8507万人,占6.72%,人口素质有待提高,其中西南和西北地区文盲率仍较高。

受教育程度:全国国民受教育年限不足5年。2000年普查显示,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人口3611人,高中程度的11146人,初中程度的33961人,小学程度的35 701人。国民受教育程度偏低。

四、中国人口与发展的关系

(一)过快的人口增长和庞大的人口数量对资源环境、发展造成巨大的压力

人口容量的超负荷对资源、环境造成沉重的压力

综合我国国土资源和环境容量,合理的人口容量为6~8亿人,由于人口太多造成①资源人均量有限,资源供应紧张;②资源的过度开发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人口的过快增长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如1949~1989年全国粮食产量增长了2.6倍,而人均粮食仅增长了71.7%。据统计,以1990年的生活标准,一个孩子0~16岁的抚育费为21391元,以此计算每年新增1200万人口需新增抚育费1521.6亿元。

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脱贫致富难度很大。据统计全国每年有1000万农村劳动力需转移就业。

(二)城市人口膨胀使城市不堪重负。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就业压力大,犯罪率高。

§4.2 土地利用与大农业开发

一、中国土地利用的现状

农业利用土地主要有耕地、林地、草地,它深受人为作用的影响,体现着人为与自然相结合的规律。中国耕地主要分布在降水量400mm等值线以东的湿润半湿润地区,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90%以上。其中耕地中的水田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约占全国水田总面积的93%。旱地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约占全国旱地总量的85%,其中以东北平原与黄淮海平原最为集中,占全国旱地总面积的60%左右。全国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半部的山地地区,与耕地分布成交错互补状态。全国草地主要分布在西半部的内陆地区,即年降水量400mm等值线以西的半干旱、干旱地区。

二、中国大农业的现状与发展

广义农业:大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水产业;狭义农业:小农业,指种植业

(一)中国的种植业

1.粮食作物生产:粮食作物生产是我国农业生产的核心,在种植业中产值一直占70%-80%,占种植业用地面积的75%-88%。

(1)粮食生产结构

稻谷在粮食结构中居首位,小麦居第二位,玉米居第三位。建国后粮食生产结构发生变化,水稻、小麦等细粮比例上升;其它粗杂粮比例下降,其中高粱、谷子下降最大。大豆生产波动很大。

(2)水稻生产

水稻是我国2/3人口的主粮,产量居粮食作物的首位,占粮食播种面积的29.14%,占粮食产量的44.20%。

目前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有水稻生产,其中,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南方稻区面积占水稻种植面积的94%,呈集中连片分布;北方稻区占水稻种植面积的6%,分散分布。建国后产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华南双季稻作区:分布于南岭以南,面积占全国19%,产量占17%,以籼稻生产为主。

华中单双季稻作区:分布于秦岭、淮河以南,南岭以北,成都平原以东。面积占全国69%,产量占70%。

云贵高原稻作区:分布于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南部,以单季稻为主,面积占全国6.5%,产量占6.8%。

华北单季稻作区:分布于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山东、河北、河南大部,山陕部分地区,苏北、皖北等地。面积占全国2.4%,产量占3.9%。

东北早熟稻作区:分布于辽东半岛、长城以北,大兴安岭以东包括黑龙江、吉林全部,辽宁大部。面积占全国3%,多以早熟粳稻为主。

西北半干旱、干旱稻作区: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以北,主要有银川平原、河套平原、天山南北,面积仅占0.5%,以一年熟粳稻为主。

(3)小麦生产

全国小麦分为冬麦区、春麦区,冬麦区播种面积占全国的84%;春麦区播种面积占全国的16%。小麦生产1965年以前发展缓慢,1974年以后进入稳步发展阶段。

东北春麦区:黑龙江、吉林全部,辽宁大部。内蒙古东部,占全国春麦区面积的47%,产量的50%。

北部春麦区:大兴安岭以西、长城以北,内蒙古中西部,河北、山西、陕西北部。占全国春麦区面积的20%,产量的低而不稳。

西北春麦区:以甘肃、宁夏为主体,包括宁夏大部、甘肃天水以西、青海湟水谷地、新疆哈密地区。占全国春麦区面积的25%。其中,河西走廊的张掖、武威、酒泉是单产最高的地区。

北方冬麦区:河北长城以南,山西中部和东南部,陕西及河南北部,北京、天津等。

黄淮冬麦区:山东全部,河南大部,河北中部,苏北、皖北,汾渭谷地。占全国冬麦区面积的44%,产量的47.7%。

长江中下游冬麦区:淮河、大别山、桐柏山以南,南岭以北。包括江苏、安徽、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等。占全国冬麦区面积的11.3%,产量的15%。

西南冬麦区:秦岭以南,湘西山地以西。包括贵州、云南、四川大部,陕南等。占全国冬麦区面积的12.4%,产量的12.2%。实行稻麦两熟制。

新疆冬麦区:主要分布于新疆塔里木盆地边缘绿洲。

西藏冬麦区:主要分布于藏南谷地。

(4)玉米生产

在我国形成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玉米生产带:由大兴安岭,经辽南、冀北、晋东南、陕南、豫西、鄂北、川、黔、桂,到滇西南。吉、鲁、冀为三个最大的玉米生产省,其次为黑、辽、川、豫。

玉米以间套种植为主(占2/3),东北、华北与大豆套种,华中、西南与大豆、绿豆、小豆等套种。主要集中在丘陵坡地,以旱作为主,单产不高(只及世界平均的2/3)。

(5)大豆生产

大豆原产中国,建国初种植面积在1000万公顷左右,1957年产量达到1000万吨,之后种植面积、产量下降,20世纪60-80年代产量在600—700万吨徘徊。1989年产量达1000万吨,以后生产得以恢复。

我国大豆三个主产区

北方一年一熟春大豆区:包括东三省、内蒙、陕、晋、冀北、甘肃大部、青海东部、新疆部分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大豆生产区。

黄淮流域夏大豆区:包括山东、河南、河北南部、江苏、安徽北部,山西南部。常与冬小麦倒茬。

长江流域夏大豆区:豫南、陕南、苏、皖、鄂、湘、川、浙西、赣北、桂、云南北部等地。

2.经济作物生产

(1)棉花生产:喜温、短日照、好光,降水量450~600mm,土壤弱酸性或弱盐碱土。

全国的三大棉区

长江流域棉区:南界福建戴云山、江西九连山、南岭。北界秦岭、伏牛山、淮河、苏北灌溉总渠。主产区有湖北、湖南、江西、江苏、浙江、上海。棉田占全国的44%,产量占53%~64%。

黄河流域棉区:长城以南,太行山、岷山以东,秦岭以北。主要包括华北平原、关中平原、汾河谷地。棉田占全国的50%,产量占32%~43%。

西北内陆棉区:六盘山以西,主要指新疆、河西走廊等地。

(2)蚕丝生产

桑蚕丝生产:集中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的亚热带、热带地区。全国有两大桑蚕丝生产中心:

长江流域桑蚕区:青藏高原以东、秦淮以南、29o N以北。四川盆地、洞庭湖平原、太湖平原为我国三大生产中心。四川、湖北、江苏、浙江占全国产量的85%。

华南桑蚕区:南岭以南,主要指雷州半岛、珠江三角洲。为我国第二大桑蚕区。

柞蚕丝生产三大产区:

辽东丘陵:辽宁东部丘陵,南起新金、北到西丰,产量占全国的75%。

山东丘陵:主要分布在烟台、福山、牟平等地。豫西山地:主要分布在鲁山、南召等地。

(3)花生生产。全国主要有四个产区:

渤海湾产区:河北、山东、辽宁黄淮产区:河南、江苏、安徽

长江流域产区:四川、湖北、江西东南沿海产区:广东、广西、福建

(4)油菜籽生产

以秋播油菜籽生产为主,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

(5)糖料作物生产

A甘蔗。我国甘蔗生产主要分布在6个地区:

福建东南沿海河谷平原区:韩江、晋江、九龙江、木兰溪。集中在仙游、南安、莆田。

广东东部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潮汕平原,全国最大的高产区。

琼雷地区:海南北部、雷州半岛。

广西南部地区:红水河、黔江、浔江以南的百色、南宁、玉林、梧州等地。

四川沱江流域:集中在内江、资中等地。

云南南部河谷盆地:文山州、红河州、西双版纳州。

B甜菜。主要分布在纬度较高的黑龙江、内蒙、吉林、新疆。四省占全国甜菜种植面积的85.81%,产量的78.5%。集中产区是:松嫩平原西部,吉林中西部,内蒙古河套地区,新疆玛纳斯地区。

(6)茶叶生产:分布于秦淮以南地区,长江以南低山丘陵区为最宜区。

绿茶:较广泛,浙、湘、皖、川产量最多

红茶:主产于北纬24度以南的云南、广西、闽南等地

乌龙茶:主要产于福建、广东东部

花茶:主产于福建、湖南等地

压紧茶:主要产于云南等地

三、中国综合农业区划及农业重点开发类型区

根据中国农业生产条件,大农业的特点,中国综合农业区划将全国分为9个一级农业区,1个海洋水产区,38个二级农业区。各区农业开发整治的重点是:

1.东北区:松嫩平原农业基地的巩固提高;三江平原开发与治理;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森林资源利用与保护

2.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内蒙古北部草原牧业建设;内蒙古农牧交错区协调发展;长城沿线风沙区的治理

3.黄淮海区:黄淮海棉、粮、豆生产基地建设;冀、鲁、豫中低产田改造;城郊型农业的巩固提高;山东半岛果业、渔业的持续发展

4.黄土高原:黄土丘陵地区的生态建设;陇东、渭北旱地农业生产;汾渭平原农业持续发展

5.长江中下游区:太湖平原农业综合发展;江淮地区治理;红壤丘陵地区综合整治;长江三角洲现代农业;山地、丘陵地区综合发展

6.西南区:四川盆地的综合农业基地建设;秦巴山区农业综合发展;云贵高原水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7.华南区:海南闽粤沿海出口型农业基地建设,热作生产;珠江三角洲持续生产

8.甘新区:塔里木盆地棉花生产基地建设;伊犁河谷地牧业发展;河西走廊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引黄灌区农业持续发展

9.青藏区:西藏“一江两河”地区粮食基地的巩固与发展;江河源区治理;高原牧业发展

§4.3 水利及其开发建设

一、中国水利的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新中国的水利建设成就

根据2000年统计,建国以来全国共建成水库85118座,总库容5086.8亿m3;建成20000ha2以上的灌区242处,有效灌溉面积为5501.3万ha2;建成各类水电站1万余座,装机容量为7935.2万kw,年发电量为2431.3亿度;新建和整修堤防27万km,保护耕地面积3959.5万ha2,保护人口4.66 亿人。

1.主要江河得到初步治理。

建国以后我国对七大江河进行了统一规划,通过水利枢纽工程、堤防工程、蓄洪排洪工程、灌溉工程等对流域进行了全面治理。

(1)长江流域

全流域建成了一批水库和控制性水利枢纽。全流域建成大小水库4.8万座,其中控制性枢纽工程有丹江口、乌江渡、拓溪、二滩、五强溪、隔河岩、万安、葛洲坝、三峡等。

中下游建成了较为完备的堤防系统。宜昌以下有效提高了两岸的防洪工程,尤其荆江段未发生过严重水灾。

全流域灌溉面积进一步扩大,达1460万ha2,中下游建成排水涵闸七千多座,有效保证了沿岸的防洪安全。

通过航道治理通航能力得到提高。目前长江干流通航河道700多条,通航里程80000km,武汉以下可通5000吨级船舶,汉口—重庆可通3000吨级船舶,重庆—宜宾可通1000吨级船舶。

(2)黄河流域

修建成了一系列水利工程。在上游建成了龙羊峡、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青铜峡等5个梯级大坝,装机容量324×104kw,年发电量156×108 kw·h,开发程度达到30%。

中下游堤防工程保证了黄河50年安澜

流域灌溉面积扩大。流域灌溉面积达510万公顷,使山东、河南成为全国著名的粮、棉基地。

中游水土流失得到初步治理。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万公顷,水土保持效果初步显现。

(3)淮河流域

建成了一批大、中、小型水利工程。建成大小水库5308座,其中梅山、佛子坪、响洪甸等为大型控制性水利工程。

下游建成了较为系统的蓄洪、排涝体系。下游建成蓄洪区20多处,蓄洪能力320亿m3,人工开挖了苏北灌溉总渠、新沂河、新沭河等,泄洪能力大为增强。

流域内灌溉面积得到扩大,目前增至730万公顷,1970年建成的渒史杭灌区面积达80万公顷。

目前淮河的主要问题是:①中游洪水通道未能根本解决,平原蓄洪区使用时困难大;②河水污染严重。

2.灌排工程取得显著效果。全国灌溉面积由建国初的1600万公顷,发展到5300万公顷,旱涝保收面积达到3560万公顷,进一步了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3.水土保持成效显著。全国183万km2水土流失面积中治理面积61万km2,水土流失治理初见成效。

二、中国水利面临的主要问题

1.旱涝灾害频繁:中国每年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为100亿美元,干旱造成的损失为350亿美元。

2.水污染严重:据对全国878条,92000km河流监测,能达到饮用水二级标准的河段不足1/3,每年水污染造成的损失540亿美元。

3.城市缺水不断加剧:据对全国100座城市统计,缺水或供水不足的城市占1/2。

4.水利投入不足,设防标准低,设施年久失修、认为损失严重

5.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率不高:水能资源理论储量

6.76亿kw,可开发储量3.78亿kw,目前开发程度仅8%。

6.水土流失依然严重

7.内河航道通航能力低:目前我国内河通航里程为10万km,仅占内河航道(43万km)的23.25%。能通1000吨级船舶的航道仅占5.3%,内河航船平均吨位只有60吨。

三、南水北调

1. 南水北调史话。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引江济河”的主张。1931年翁文灏、孙越琦、张冲等人向国民政府提出“川水济渭”方案。1953年5月22日毛泽东批示:“南水北调工作要抓紧。”此后从50年代到70年代长江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委员会,淮河水利委员会等单位经过大量的调查,筛选出了东、中、西三条调水方案。

2.南水北调的必要性

我国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上极不均衡,长江及其以南地区集中分布着81%的水资源,36%的耕地面积,41%的矿产资源;而淮河及其以北地区耕地面积占全国的64%,矿产资源占全国的59%,水资源却只占全国的19%。

黄淮海平原面积占全国的15%,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均占全国的1/3,农业产量占全国的40%。该地区工农业生产,对全国经济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至关重要。但80年代以来,华北地区气候持续偏旱,缺水形势日益严重。1980年到1989年,京津冀地区和山东半岛,平均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偏少10%—15%。根据海河管理委员会初步分析,1980—1989年海滦河全流域产生的地表径流量仅154亿立方米,比1956—1979年多年平均径流量288亿立方米减少了46.5%。90年代以后,干旱从华北平原向黄河中上游地区(陕甘宁)、淮河上游扩展,1990—1998年上述地区平均降水量偏少5%—10%,黄河花园口以上同期年平均产水量仅460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年径流量560亿立方米减少了17.9%,约100亿立方米。90年代海滦河旱情有所缓和,但地表径流仍比1956—1979年的多年平均值减少33.3%,约76亿立方米。1980年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637立方米,到1997年已下降到500立方米,其中海滦河流域仅343立方米,成为我国人均综合用水量最少的流域,

比全国人均440立方米少23%。

黄淮海流域地下水开采量不断增加,1994年到1999年地下水的年平均开采量为250.5亿立方米,地下水开采量占供水量的60%。地下水年平均超采65.3亿立方米,由于大规模过量开采地下水,东部平原沿津浦铁路,形成了以天津、沧州为中心的大面积深层地下水漏斗区,约2.14万平方千米。在太行山前沿京广线,形成了以北京、保定、石家庄、邯郸、濮阳为中心的浅层地下水下降漏斗区,约1.4万平方千米。1985—1998年累计超采地下水649亿立方米,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出现了河湖干涸,地面下沉,海水入侵等严重的环境地质问题。在现状开采强度下,现有的深层地下水储量仅可维持开采9—10年。深层地下水储量疏干后,即使停止开采,华北平原中东部恢复年限,估计至少需要150—200年的时间。

3.南水北调工程的可行性

技术上可行:五十年来经过多部门、多学科、多专业的全方位合作,众多科技人员奋力攻克了无数难关,南水北调工程、特别是西线调水工程在加强基础研究、缩小工程规模、增强技术可行性等方面均已取得了重大突破。完成了雅砻江、通天河、大渡河等调水区大量的测量、地质、物探、钻探、地图地形测绘、水文勘测等工作。

经济上可行:南水北调的目的是为北方地区提供安全、可靠、洁净的水源。整个工程投资预计800亿元左右,工程将在国家宏观调控、股份制运作、企业管理、用户参与的机制下运行。

4.南水北调线路概况

(1)东线调水工程

调水线路:引水口有淮河入长江水道口三江营和京杭运河入长江口六圩两处。输水河道工程从长江到天津输水主干线全长1150km,其中黄河以南651km,穿黄河段9km,黄河以北490km。输水河道90%利用现有京杭运河。在山东东平县与东阿县之间黄河底下打隧洞方案穿越黄河。其中穿黄河工程的倒虹隧洞段长634m,平洞段在黄河河底下70m深处,为两条洞径9.3m的隧洞。

提水与蓄水:东线地形以黄河为脊背向南北倾斜,引水口比黄河处地面低40余米。从长江调水到黄河,南岸需设13

个梯级抽水泵站,总扬程65m,穿过黄河可自流到天津。东线工程沿线有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等湖泊,总调节库容达75.7亿m3。黄河以北有天津市北大港水库,天津市团泊洼和河北省的千顷洼等,总调节库容14.9亿m3。

工程效益:东线工程供水范围包括苏北除里下河腹部及其以东和北部高地外的淮河下游平原;安微省蚌埠以下淮河两岸、淮北市以东的新汴河两岸及天长县部分地区;山东省的南四湖周边、韩庄运河和梁济运河两侧、胶东地区部分城市及鲁北非引黄灌区;河北省黑龙港以东地区;天津市及近郊区。涉及苏、皖、鲁、冀、津五省市,净增供水量143.3亿m3。

(2)中线调水工程

调水线路:自陶岔渠首引水,在伏牛山南麓向东北行进,经南阳过白河后跨江淮分水岭方城垭口入淮河流域。经宝丰、禹州、新郑西,在郑州西北孤柏咀穿越黄河。然后沿太行山东麓山前平原,京广铁路西侧北上,过拒马河进入北京市境内,过永定河后进入北京市区,终点是玉渊潭。干渠总全长1241.2km。天津干渠自河北省徐水县西黑山村北总干渠上分水向东至天津西河闸,全长142km。干渠渠首设计水位147.2m,终点49.5m,可自流调水。

穿越黄河:干渠规划在桃花峪水库库区穿过黄河,黄河隧道工程全长约7.2km,设计输水能力500m3/s,采用两条内径8.5m园形断面隧道。

工程效益:中线工程供水范围主要是唐白河平原和黄淮海平原的中西部,涉及京、津、冀、豫、鄂五省市,以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为主,兼顾部分地区农业及其他用水。可缓解京、津、华北地区水资源危机,为京、津及河南、河北沿线城市生活、工业增加供水64亿m3,增供农业30亿m3。大大改善供水区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

(3)西线调水工程

调水线路:①雅砻江引水线路:从雅砻江长须附近修建枢纽,自流引水到黄河支流恰给弄。枢纽坝高175m,线路全为隧洞,全长131km。②通天河引水线路:在通天河同加附近建枢纽自流引水到雅砻江,再由雅砻江引水到黄河支流恰给弄。枢纽坝高302m,线路全为隧洞,全长289km。③大渡河引水线:在大渡河上游足木足河斜尔尕附近修建枢纽抽水到黄河支流贾曲。枢纽坝高296m,线路全长30km,其中隧洞长28.5km。泵站抽水扬程458m。

可调水量与效益: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三条河引水方案年最大可调水量约为200亿m3,其中从长江上游通天河调水100亿m3;从长江支流雅砻江调水约50亿m3;从大渡河调水50亿m3。西线调水可为青、甘、宁、蒙、陕、晋六省区发展灌溉面积3000万亩,提供城镇生活和工业用水90亿m3。促进西北内陆地区经济发展和改善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西线工程地处青藏高原,海拔3000~5000m,在此高寒地区建造200m左右的高坝和开凿埋深数百米,长达100km以上的长隧洞,同时这里又是我国地质构造最复杂的地区之一,地震烈度大都在6~7度,局部8~9度,工程技术复杂,施工环境困难。

§4.4 矿产开发与能源工业

矿业是矿产资源开采业的总称,包括能源开采、黑色金属开采、有色金属开采、非金属开采、贵金属和稀有金属开采等。

一、矿业开发的特点

1.产业的初级性,使其具有明显的资源指向性。矿业为重工业提供原料和动力,是初级产业。各地区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分布及组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矿业的地区分布。

2.生产与开发的不均衡性和相对集中性。矿业的分布较加工工业区域差异更为明显、更为集中,导致矿业的开发具有集中性。

3.生产与消费的不一致性,使其具有运量大,运距长的特点。矿业开发的初级性决定着矿产品具有运量大的特征,分布的集中性又使矿产品的运输具有运距远的特征,使矿业开发对交通运输有极强的依赖性。

二、中国的矿业开发与总体布局

根据第二章第四节中国矿产资源结构和特点,世界45种主要矿产资源的总价值中国占14.6%,资源价值密度为114.46万美元,均居世界前列。中国15种矿产居世界首位,9种居世界第2位。中国具有较高的矿产资源丰饶度,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的矿业发展,2000年全国矿业总产值3 928亿元,是世界矿业大国之一。

1.矿业在地区分布上相对较为集中。我国矿业在地区上的相对集中性表现为三种类型:

煤、铁、铜、磷等矿种的开采分布广而相对集中。如煤炭产量的41.8%集中在黄河中游地区,仅山西一省就占全国26.1%;生铁相对集中在环渤海区、黄河中游区和东北区,三者合计占全国的59.4%。

铝土、钨、锑、石棉等分布较广而相对集中。

石油和天然气、钾盐、金刚石、菱镁矿、稀土、镍等分布范围小而高度集中。

2.中部地带是我国最重要的矿业生产基地。中部地带是全国最主要的矿业生产地区,矿业产值占我国的42.2%,中部地带的黑龙江、山西、河南、河北、内蒙、湖北、湖南等省人均矿业产值都在110元以上。

我国矿业开发主要集中在华东、东北、中南、华北,矿业产值分别占全国的24.3%,19.8%,17.9%,17.2%。中部地区是我国煤炭、石油、铁矿、有色金属于黑色金属的主要生产基地,而且随着老矿区的资源枯竭,这一趋势进一步强化。

3.中西部地区矿业在区域经济中占有较高比重。在我国矿业比重占6.4%,矿业产值比重较高的省区集中在西部和中部地带,如新疆(37.4%)、黑龙江(29.1%)、山西(26.5%)、青海(21.8%)、西藏(18.9%)、甘肃(1

4.1%)、内蒙古(13.9%)、宁夏

(11.6%)、河南(10.8%)等位居前列。

三、我国的能源工业

(一)、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

按我国能源禀赋状况:煤炭:93.60%;石油:2.25%(按预测储量计算);

天然气:0.35%;水力:3.80%(按2000年累计发电量计算)

我国能源生产的特点

1. 以煤炭生产与消费为主。60年代以前我国煤炭生产与消费占90%以上,石油、天然气、水电比重很低,70年代以后,石油、天然气、水电比重上升至25%左右,煤炭比重下降至75%左右。

2. 20世纪以来煤炭比重下降,石油比重上升,水电比重持续增长。

3. 已经形成多种能源并存的局面,但以煤炭占优势的能源状况在很长时期内不会改变。

(二) 煤炭工业

我国是世界煤炭第一生产大国和第二出口大国,2002年煤炭产量近14亿吨,出口煤炭8384万吨,创汇25.3亿美元。同时2002年我国煤炭进口达到1081万吨,比2001年增加3倍多。进口煤炭的主要是广东、浙江等沿海地区,这些地方的发电厂之所以不用国内煤炭,而从国外进口,最重要的因素是运输问题。北煤南运比从国外进口还要贵。

1.中国煤炭资源和煤炭工业的特点:

①我国煤炭资源具有藏量丰富、煤种齐全、分布既广泛又相对集中的特征。黄河中游的晋、内蒙、陕3省区煤炭储量约占全国的2/3。

②煤炭生产以山西为中心,集中布局煤炭基地。煤矿以大型、特大型矿区为煤炭生产的主体。

③煤种结构趋向于炼焦煤、动力煤、化工用煤并重。

2.我国的主要煤矿

特大型煤矿(>5000万吨)开滦、峰峰、大同、阳泉、西山、潞安、晋城、阜新、鸡西、鹤岗、双鸭山、徐州、淮北、淮南、平顶山、义马

大型煤矿(500~1000万吨)汾西、平朔、平庄、抚顺、铁法、沈阳、七台河、枣庄、兖州、新汶、郑州、铜川、石炭井

高中区域地理中国地理练习题

中国地理 、选择题 (2014 ·安徽)2013 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规划目标到2020年),从开发内容上将全省划分为农产品主产区、城市化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下图)。完成1~2 题。 1.图中代表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的分别是() A.Ⅰ、Ⅱ、ⅢB.Ⅰ、Ⅲ、Ⅱ C.Ⅱ、Ⅲ、ⅠD.Ⅲ、Ⅰ、Ⅱ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土地利用方式。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功能突出,主要分布山地等区域,因此图中Ⅲ为生态功能区;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城市用地比重较小,农业用地比重较大,故图中Ⅰ为城市化地区,Ⅱ为农产品主产区,选项D 正确。

2.三类区域中() A.区间人口迁移主要由Ⅱ区迁往Ⅰ区 B.铁路建设成本Ⅱ区一般大于Ⅲ区 C.商业网点密度Ⅲ区一般大于Ⅰ区 D.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主要是Ⅱ区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区域发展状况。安徽城市化速度较快,人口主要由农村迁入城市,即由Ⅱ区迁往Ⅰ区,选项A 正确。铁路建设在山区成本较高,平原地区成本较低,故铁路建设成本Ⅱ区一般小于Ⅲ区,选项B 错误;商业网点密度山区小于平原,农村小于城市,因此Ⅲ区商业网点一般小于Ⅰ区,选项C 错误;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是城市地区,即Ⅰ区,选项D 错误。 (2014 ·安徽)1958 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完成3~4 题。 3.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地形 C.季风D.海陆外置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气候分布及影响因素。我国34°N 以南、104°E以西大部分为青藏高原,受青藏高原地势影响,形成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因此导致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范围小,选项 B 正确。 4.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 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

初中地理-中国地理自然环境、资源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一、我国的疆域 (1)领土四至点 二、我国的行政区划 三、我国的人口

人口最多省:广东省,最少省:澳门 2、人口东多西少 (1)分布特点:人口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大致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多,西北少)。(2)影响人口分布因素 四、我国的民族 2、民族分布 (1)分布特点:a、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b、汉族遍布全国各地,主要集中东部和中部;c、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部分地形、地势和气候 一、我国的地形 1、地形特征及分布 (1)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分布:a、平原、丘陵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b、山地、高原和盆地多分布在西部地区。

3、主要地形区及特征 (4)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4、山区面积广大 (1)优势:利于多种农业模式协调发展;生态旅游开发;山区急流可以发电。 (2)劣势:地面崎岖,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成本较高;生态环境脆弱,多山洪、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坡度大,不利于发展种植业。 二、我国的地势 1、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三、我国的气候 2、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1)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3、气候的主要特征 (1)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2)复杂多样 形成原因:背靠欧亚大陆,面向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脉为界

第二部分河流、自然灾害 一、以外流河为主 1、内流区与外流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东南为外流河,西北为内流河 二、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1)水能资源:上游流经第一、第二阶梯,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有“水能宝库”之称。世界最大水利枢纽—长江三峡水利枢纽。 (2)水运开发:干流横贯东西,宜宾以下河段四季通航,享有“黄金水道”的美誉。 三、黄河的开发与治理

中国地理必背内容-24页word资料

江油一中高2015级《中国地理》知识清单 1、中国的位置: 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 海陆位置: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纬度位置:南北跨纬度近50°,大部分在温带,南部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2、中国的疆域:绘出我国轮廓,并标出经纬度(23o26′N 、30oN 、40oN 、80oE 、90oE 、100oE 、110oE 、 120oE 、130oE)。 领土四至 最北端:黑龙江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主线(N 53多) 最南端:南海南沙群岛上的曾母暗沙(N 4附近) 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E 135多) 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E 73附近) 3、疆界和邻国 ⑴ 陆界和邻国: 我国陆上国界长达2万多千米,共有14个陆上邻国,从鸭绿江口开始到北仑河口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参照地图册)。 ⑵ 海上疆界和隔海相望国家: 我国有18000千米长的海岸线,对于我国的海上疆界同学们应了解如下几个概念: 临海:我国的临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太平洋、南海。 内海:我国的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 海峡:台湾海峡、琼州海峡、渤海海峡 半岛:我国的半岛自北向南有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 岛屿:我国90%的岛屿分布在东海和南海。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分别是我国第一、第二、第三大岛。舟山群岛、庙岛群岛、澎湖列岛、南海诸岛是我国的四大群岛。浙江省是我国岛屿分布最多的省。 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3.在我国轮廓图中默绘出各种走向的山脉。 4.我国四大高原的特点?四大盆地的特点?三大平原的特点?

高中《地理必修三+中国区域地理复习资料

中国区域地理复习资料●西北与青藏地区地理特征比较 ●南方与北方地区地理特征比较

我国农业区的气候资源特点和主要农产: 《地理必修三》复习资料 1、三种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遥感(RS)——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 全球定位(GPS)——定位导航(21颗工作卫星,3颗在轨备用卫星,至少用4颗卫星确定一个地点); 地理信息系统(GIS)——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和应用评价。2、资源跨区调配的原因:资源分布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

3、资源跨区调配的影响: (1)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从国家层面的上看,平衡各地经济发展 对输出地: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对输入地:缓解资源紧张的问题;促进经济发展 (2)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输出地、沿线地区、输入地三个方面分析。 4、产业转移的规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 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过渡 实行产业结构的升级,第三产业逐步成为区域的主导产业 5、产业转移的原因:①当地资源、环境问题(美国东北部的产业向西、向南转移)②寻求新的 市场(台商的IT企业迁至大陆)③实现区内产业布局均衡(珠三角将劳动密集型、资源型的产业向山区转移) 6、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①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为迁出区发展新产业腾出空间;促 进迁入区产业升级);②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经济水平处于第一级至第四级的地区,依次重点发展处于开发期、增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的产业);③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乡村景观变为城市景观、转嫁污染);④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就业机会由迁出区转移到迁入区) 8、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①华北平原的盐碱化:自然:地势低平,气候上旱涝频繁变化,东部近海; 人为:不合理的灌溉。 ②西北的荒漠化:自然: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 人为:人口激增;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造成 植被的破坏,流域内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③长江中下游的洪涝:自然:有的年份流域内多降水,流量大;蓄洪、泄洪能力不足; 人为:中上游植破坏,水土流失,使中下游河道淤积,泄洪能力下降; 围湖造田使湖泊蓄洪能力下降等。 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自然:黄土土质疏松,易被冲刷;降水集中,多暴雨,雨水冲刷能力强 人为:毁林、毁草开荒破坏了植被;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 土保持。 9、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 水土流失的危害:使土地退化;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易产生洪涝灾害;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

中国自然地理知识点教学内容

第二章自然结构 第一节中国地貌 一、地貌的基本特征 地貌的基本特征:1.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1、2、3阶梯特征)2.地势较高,起伏显著3.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以山地、高原为主(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按基本地貌形态分析、按外营力来分析、按岩性来分析、按地质构造来分析。下面就从基本地貌形态分析我国地貌的复杂性,我国五种基本地貌类型齐全。)(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我国除以上五种基本地貌类型外,由于外营力及地表组成物质不同等,还形成冰川、冰缘、风沙、黄土、喀斯特、火山、海岸等多种特殊地貌。) 地表结构特征山地纵横,排列组合有规律;四大高原独具特色,集中于中西部;四大盆地长轴近东西向,分布于西中部;三大平原斜向排列于东部;众多丘陵散落于东部。 地势特征的地理意义:1. 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河流影响显著:一是成为大河的源地;二是控制着大河的流向;东西流向便于东西航运。2. 地势阶梯的变化,使得中国水力资源丰富,便于水能梯级开发;同时,边坡山地也成为交通开发的地势障碍。 二、地貌的形成因素 1.地质构造因素(内营力) 我国地貌的宏观分布与排列方向均与地质构造运动密不可分。 燕山运动 中生代燕山运动使中国大地构造轮廓基本定形,对完成巨地貌格局方面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经燕山运动,除喜马拉雅个别地区外,海水撤出中国大陆,分散的陆块互相联结起来。我国山文的几个主要方向,都是在燕山运动形成的。 喜马拉雅运动 新生代喜马拉雅运动则是形成中国现代地貌形态格局的决定性因素 早喜马拉雅运动:(始于晚始新世) 印度板块向北俯冲,与亚洲大陆沿雅鲁藏布江,缝合线强烈碰撞,喜马拉雅地槽封闭褶皱成山,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合并相连。 晚喜马拉雅运动:(上新世以来) 在亚欧、太平洋、印度板块的相互作用下,产生强烈的差异性升降运动。全国地势出现大规模的高低分异,差异运动的强度自东向西由弱变强。是造成我国目前地势差别的重要力量。 所谓新构造运动主要就是指上新世以来构造运动。 综上所述,我国的大地貌格局是中生代燕山运动奠定的,而现在的地势差别主要是新生代喜马拉雅运动(特别是新构造运动)的结果。 2.气候因素(外营力) 地貌的形成除受地质构造控制外,还深受外营力的影响。外营力的程度和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气候条件。降水与气温的变化,影响着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的过程与强度。 降水对地貌的影响;气温对地貌的影响;积雪对泥石流地貌发育的影响;冻土分布对地貌发育的影响 3.地表组成物质因素(物质基础) 地表组成物质是地貌发育的物质基础。我国地表的组成物质千差万别,分布错综复杂。由于地表物质的不同,抗风化、侵蚀的强度不一,在一定的外营力作

赵济、陈传康主编,《中国地理》复习资料总结

第六章灾害与环境 一灾害的概念:首先提致灾因子得到概念,致灾因子是可能引起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资源破坏的各种自然与人文因素。灾害就是致灾因子所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资源破坏。 二中国自然灾害的基本特征? 1致灾因子多,大26种之多,可分为大气圈致灾因子(干旱、台风)、水圈致灾因子(洪水、内涝)、生物圈致灾因子(作物病虫害)和岩石圈致灾因子(地震、滑坡); 2灾害频繁,且有频发之势; 黄河自1973年开始有断流现象且在不断加剧。 3灾情严重; 中国自然致灾因子导致的直接损失约达全球90年代每年损失500亿美元的1/4,由此可认为中国灾情严重。 4自然灾害低于差异大; a 爱辉---腾冲现以东自然灾害多 b有沿江、沿海集中分布的特征 c 人类活动强度大的区域自然灾害多 d 灾害组合类型区域差异大,有明显的南北分异。 三、为什么中国自然灾害多发? 1不稳定的季风气候,表现在其发生、结束、强度、影响范围的不稳定性; 2复杂的地质地貌条件,表现为坡地、重力地貌存在多; 3活跃的地质构造运动,表现为火山、地震多发; 4漫长的海陆交接地带,这里往往是脆弱地带,多台风、海浪; 5复杂多样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孕育各种自然灾害的温床。 四、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价值? 概念: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由遗传多样性、物种能够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组成,现在的研究中还包括景观多样性。价值有经济价值、美学价值、研究价值;另说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备择价值和存在价值。 另: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主要有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离体保存。 五、我国林业生态环境工程: 1三北防护林公程体系 2长江中下游防护林体系工程 3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 4太行山绿化工程 5平原农田防护体系工程 第七章景观与规划20分 一、景观的概念 福尔曼的定义:景观是空间上镶嵌出现和紧密联系的生态系统的组合,在更大尺度的区域中,景观是互不重复的且对比性强的基本结构单元。地理学领域中最最科学内涵的景观概念往往是狭义理解的,基本等同于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系统、自然综合体。 二、我国景观垂直地带性特点? 1山地自然景观垂直带谱的特点取决于山地所处的纬度地带的位置,一般以其所在的纬度地带为山地垂直带谱的基带。 2东部湿润山地自然景观垂直带谱的结构,从南向北由繁变简层次减少,垂直带的分布高度有由高而低的趋势。 从东部湿润区到西部干旱区,随干旱程度加大,自然景观分布带的高度逐渐升高,带谱的结构趋于简化。 4具有深谷的地区既有向上的山地垂直带谱又有向下的山地垂直带谱。 5青藏高原既有山地垂直带谱变化规律又有水平变化规律。 6山地垂直带谱变化规律与水平变化规律既区别又联系。 三、景观区划原则 1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相结合 2综合分析主导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3发生学原则 任何景观的变化都是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历史上相同的或相似地要划在同一区里,未来发展方向一致的也应如此。 4相对一致性原则 强调景观一致性,明确反对“不拐弯”的,一致是相对的,要把握好度。 5地域共轭原则

(完整版)中国地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

中国地理作业习题 第一章问答题: 简述中国地理位置的基本特征。 中国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对自然地带形成有什么 影响? 简述中国地表结构的基本特征。 概述中国山地格局的地理意义。 第二章自然结构 一.读图读月千帕斯卡平均流场图 要求读出下面的内容:()我国以北是什么方向的气流?以南是什么方向的气流?()青藏高原南北两侧分别是什么方向的气流? 其流场类型(指气旋、反气旋、平直等)如何?()何处有反气旋中心?何处有切变线?()将上面读图结果,联系到地面层的气压中心、气团、锋面 等系统试做说明或解释。 二、问答题

简述中国季风气候的特点。 中国气候的大陆性强表现在哪? 中国下垫面对气候影响的表现如何? 中国冬、夏环流对气候有什么影响? 指出我国降水季节分配的个主要类型的表现。简述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且对我国的水 资源有何基本评价? 试述中国土地资源的特征。 我国的森林资源有何特点? 试述中国矿藏的基本特征。分析矿藏资源的成矿条件及分布规律。 第四章灾害与环境 、为什么中国自然灾害种类多、灾情重、地域差 异大? 、中国有哪些环境问题,为什么? 、论述中国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的分布和成因。、 中国生态工程布局的重点在哪里,为什么?

、自然保护区对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有什么重要意义? 第五章人口与经济发展 、论述中国人口的基本特征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论述中国土地利用格局与地貌、降水的关系。、对比长江与黄河在治理与开发方面的异同点。、举例分析中国能源工业布局的特点与依据。 、论述中国工业布局的特点和发展(可以举例)。 、论述中国交通布局的特点和前景。 第六章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空间进 程、简述中国文化形成的时空环 境。、概括中国文化结构的主要特 征。 、论述中国民族文化的区域差异及其形成原因。、简答中国各区域文化的特征及其地理因素。、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特点是什么?如何受现代化

(完整word版)高中区域地理中国地理练习题

中国地理 一、选择题 (2014·安徽)2013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规划目标到2020年),从开发内容上将全省划分为农产品主产区、城市化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下图)。完成1~2题。 1.图中代表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的分别是( ) A.Ⅰ、Ⅱ、ⅢB.Ⅰ、Ⅲ、Ⅱ C.Ⅱ、Ⅲ、ⅠD.Ⅲ、Ⅰ、Ⅱ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了土地利用方式。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功能突出,主要分布山地等区域,因此图中Ⅲ为生态功能区;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城市用地比重较小,农业用地比重较大,故图中Ⅰ为城市化地区,Ⅱ为农产品主产区,选项D正确。 2.三类区域中( )

A.区间人口迁移主要由Ⅱ区迁往Ⅰ区 B.铁路建设成本Ⅱ区一般大于Ⅲ区 C.商业网点密度Ⅲ区一般大于Ⅰ区 D.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主要是Ⅱ区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了区域发展状况。安徽城市化速度较快,人口主要由农村迁入城市,即由Ⅱ区迁往Ⅰ区,选项A正确。铁路建设在山区成本较高,平原地区成本较低,故铁路建设成本Ⅱ区一般小于Ⅲ区,选项B错误;商业网点密度山区小于平原,农村小于城市,因此Ⅲ区商业网点一般小于Ⅰ区,选项C错误;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是城市地区,即Ⅰ区,选项D错误。 (2014·安徽)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完成3~4题。 3.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地形 C.季风D.海陆外置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了气候分布及影响因素。我国34°N以南、104°E以西大部分为青藏高原,受青藏高原地势影响,形成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因此导致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范围小,选项B正确。 4.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 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 B.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 【第一节地势和地形】 一、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1、我国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3、我国地形的特征: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4、我国各类地形所占的比例:丘陵百分之十 山地百分之三十三 高原百分之二十六 盆地百分之十九 平原百分之十二 5、第一阶梯主要地形区有: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第二阶梯主要地形区有: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 第三阶梯主要地形区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6、通常把山地和地表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百分之六十,多集中在西部,其中近一半是难以利用的沙漠、冰川、戈壁、、高寒荒漠等。总的来说,山区有利于发展旅游业、采矿业及农业多种经营等,部分水热条件好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可以发展种植业。 7、山区常发生的地质灾害有:崩塌、滑坡、泥石流 【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一、南北气温的差异

1、我国冬季的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温差大 2、我国一月的零度等温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相重合 3、我国夏季的气温分布特点:除青藏高原外,普遍高温 4、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吐鲁番盆地 5、通常把大于或等于十摄氏度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总和,叫做活动积温。活动积温反映一个地方气候对农作物所能提供的热量条件,是我国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 6、根据活动积温,把我国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7、由于南北气温的差异,不同的温度带内,生长着不同的果树;物能够成熟的次数也不一样;在建筑上也有一定反映。 二、东西干湿的差异 1、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火烧寮;降水最少的地方是托克逊。 3、一个地方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依据气候的干湿程度,我国可以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面积广大,主要位于西北地区。 4、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走向是:大兴安岭--呼和浩特--兰州--拉萨。 5、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与我国一月的零度等温线,也就是秦岭--淮河一线相重合 三、季风气候显著 1、一年内盛行风向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被称作季风。受季风影响的气候类型,是季风气候。我国是典型的季风气候。 2、我们把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作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称作非季风区。 3、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除高原外,大致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中国地理重要知识点填空题

中国地理重要知识点填空题 第一章复习题 1·中国位于东西半球的(东半球),位于南北半球的(北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我国大部分国土位于(中)纬度地区,属温度带中的(北温带),少数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3、中国的邻国有(14)个,其中有世界上最大的陆国(哈萨克斯坦)。 4、我国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5、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6、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1万8千)多千米。 7、我国最大盐场为(长芦盐场),最大渔场为(渔场)。 8、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9、中国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约占世界人口的(1/5)以上。 10、为了使人口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1、我国人口东多西少的划分界线为的(漠河)至省的(腾冲)县。 12、我国人口第一大省是(省),最少的是()。 13、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除(汉族)外,其它为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数最多的是(壮族)。 14、我国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15、我国在各少数民簇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 16、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中华人民国公民有(信仰)自由;国家保护正常的活动。 中国地理第二章复习题 1、我国地势总特征是(西)高(东)低,西部以山地、(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2、我国第一阶梯为(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 3、我国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为(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4、我国第二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5、我国四大高原为(青藏高原)、(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 6、我国四大盆地为(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 7、我国三大平原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8、我国的平原和丘陵主要集中在(东部),绝大部分经济林木、(2/3)以上的农业人口和耕地以及(3/4)以上的粮、棉、油都集中在这里。 9、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1/3),加上高原两者约占(60%),其中一半是难以利用的。 10、我国山区发展(旅游)、采矿和农业多种经营等优势较大,部分水热条件较

初二地理中国的自然资源知识点复习

初二地理中国的自然资源知识点复习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地理,小编特地整理了这篇初二地理中国的自然资源知识点复习,希望大家喜欢! 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1.自然资源按照可循环利用的情况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有:土地资源、水资源、太阳能、森林资源等;非可再生资源有矿产资源等。 2.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第二节土地资源 1.土地资源是可再生资源,按照土地利用类型可分为农业用地(耕地、林地、草地)和非农业用地(建设用地)。 2.我国土地资源的有利条件有:⑴土地资源总量丰富;⑵土地利用类型齐全。 3.土地资源的不利条件有: ⑴人均土地占有量小; ⑵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资源不足; ⑶分布不均匀; ⑷各类土地资源破坏严重。 4 .我国的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耕地分布在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地形),耕地资源南少北丰;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地(地形)。

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农业生产以牧业为主。 7.针对我国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国家制定并颁布了《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等,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并且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8.全国土地日是6月25日。 第三节水资源 1.地球上的水,97%是海洋水,目前人类利用的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2.我国水资源总量位于世界第六位,人均为世界水平的1/4。属于严重缺水国家之一。 3.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为每年的3月22日到28日。 4.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1)时间上夏秋季多,冬春季少;解决季节分布不均的办法:兴建水库(长江上的三峡工程、黄河上的小浪底) 2)空间上南丰北缺,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我国水土资源的配合不合理,进一步加剧了北方的缺水状况。解决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南水北调)缓解我国北方地区的严重缺水的南水北调工程等。 5.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社会经济的发展,以

《中国地理》复习资料(自制)

第一章 1.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附近的黑龙江江心(53.5°N); 最南端:南海的曾母暗沙(3.9°N); 最西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西侧的帕米尔高原东缘(73°E); 最东端:黑龙江省抚远县以东乌苏里江汇入黑龙江的交汇处(135°E)。 2.中国在世界的地理区位: ①与14个国家相邻接:朝鲜、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②具有方便的交通和区域协作的地缘优势,是北亚、西北亚与太平洋沿岸国家南下印度洋与大洋洲的陆上、海上交通经过之地,是亚欧交通要道和海上门户。 3.中国在世界的地位: ①世界人口大国; ②世界自然资源大国; ③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大国。 4.中国的大陆海岸线北起中朝边界的鸭绿江口,南抵中越边界的北仑河口,长1.8×104km。 5.陆地面积:960×104km2; 海域面积:约300×104km2。 6.中国的地理特征: ①地理景观复杂多样且地域差异显著; ②自然环境时空变化显著; ③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深刻(中国是世界最古老的农业大国和最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中大国,实现生态安全和环境友好,将是中国未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目标)。 第二章 1.中国地势的特点:地势较高,高差显著;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中国地势的地理意义: ①西高东低的地势控制着大河的走向,沟通了东西之间的交通; ②落差较大,水利资源丰富; ③陡坡山地成为交通开发的地形障碍; ④青藏高原以其巨大地势,形成特殊的高原季风环流,使得中国西北干旱化,东部大陆性季风显著,三大自然区差异加大。

3.山脉的分界意义: ①贺兰山、六盘山和横断山脉:把全国分成东西两大部分; ②昆仑山: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的分界线; ③天山: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分界线; ④阴山:构成了内蒙古高原的边缘; ⑤秦岭:黄河与长江、淮河之间的分水岭,中国南方与北方的自然分界线; ⑥南岭:长江与珠江的分水岭,华中与华南的分界线。 4.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大陆性季风显著): ①冬夏盛行风向随季节变化; ②大陆性强,气温年较差大; ③雨热同期。 5.青藏高原的隆起对中国气候区域分异的影响: 6.等降水线: ①800mm等降水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 ②400mm等降水线:从大兴安岭向西南延伸,经阴山-吕梁山-六盘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中止于雅鲁藏布江河谷;此线东南气候湿润,适于森林增长,是中国主要的农耕地带,此线西北气候干旱为草原地带,是中国主要的牧区; ③200mm等降水线:是草原与荒漠的大致分界线。

《中国历史地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学习资料

《中国历史地理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人类地理环境变化,以及环境与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科学。从时间上讲,历史地理学是研究人类产生以来的地理环境变化以及与人类发展关系的问题;从学科的发展是来看,如果从沿革地理这个角度来讲,历史地理学是一门古老的传统科学,如果从现代历史地理学的角度来讲,它又是一门十分年轻的学科。 2、尽全时空观念:对历史客体的认识应由地域性客体和时间性客体两大部分组成,要全面、客观、准确地认知客体,既要尽可能地占有所有历史时间的信息符号,也要尽可能地占有所有历史地域的信息符号。 3、人地互动观念:现代历史地理学将人地关系作为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最终归结点,强调分析社会现象的环境起始因素。人地关系是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一种简称。这里的地理环境被认为是由自然和人文要素按照一定规律相互交织,紧密结合而成的地理环境整体。 4、水土流失:土壤及其他地表组成物质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和人为活动等作用下,被破坏、剥蚀、转运和沉积的过程。中国水土流失强度分为:微度、轻度、中度、强度、极强度、剧烈等六级。人类对土地的利用,特别是对水土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经营,使土壤的覆盖物遭受破坏,裸露的土壤受水力冲蚀,流失量大于母质层育化成土壤的量,土壤流失由表土流失、心土流失而至母质流失,终使岩石暴露。 5、罗布泊: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湖泊。在塔里木盆地东部,海拔780公尺左右,位于塔里木盆地的最低处。蒙古语罗布泊即(多水汇入之湖)。古代称泑泽、盐泽、蒲昌海等。公元330年以前湖水较多,西北侧的楼兰城为著名的“丝绸之路”咽喉。为中国第二大咸水湖。现仅为大片盐壳。 6、沙漠化:沙漠化(desertification)是指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引起生态系统的破坏,使原来非沙漠地区出现了类似沙漠环境的变化。在干旱和亚干旱地区,在干旱多风和具有疏松沙质地表的情况下,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使原非沙质荒漠的地区,出现了以风沙活动、沙丘起伏为主要标志的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退化过程。 7、统万城:又称“白城子”,这座古城遗址气势浩大,它是1600年前北朝十六国时期的大夏国赫连勃勃都城,但唐代开始逐渐被风沙淹没。故址在今陕西省靖边县境内的沙漠之中,城址东北有淖泥河,向东南注入无定河。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复习:中国土地资源分类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复习:中国土地资源分类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复习:中国土地资源分类 土地资源的分类有多种方法,在中国较普遍的是采用地形分类和土地利用类型分类: (1)按地形,土地资源可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这种分类展示了土地利用的自然基础。一般而言,山地宜发展林牧业,平原、盆地宜发展耕作业。 (2)按土地类型利用,土地资源可分为已利用土地耕地、林地、草地、工矿交通居民点用地等;宜开发利用土地枣宜垦荒地、宜林荒地。宜牧荒地、沼泽滩涂水域等;暂时难利用土地枣戈壁、沙漠、高寒山地等。这种分类着眼于土地的开发、利用,着重研究土地利用所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评价已利用土地资源的方式、生产潜力,调查分析宜利用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以及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方向途径,查明目前暂不能利用土地资源的数量、分布,探讨今后改造利用的可能性,对深入挖掘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合理安排生产布局,提供基本的科学依据。 (3)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由于中国自然条件复杂,土地资源类型多样,经过几千年的开发利用,逐步形成了现今的各种多样的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一般分为耕地、林地、牧地、水域、城镇居民用地、交通用地、其他用地(渠道、工矿、盐场等)以及冰川和永久积雪、石山、高寒荒漠、

戈壁沙漠等。按《世界资源,1983》一的可比资料,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土规模较大的国家相比,农业用地比重偏小。 (4)从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看,中国东南部与西北部差异显著,其界线大致北起大兴安岭,向西经河套平原、鄂尔多斯高原中部、宁夏盐池同心地区,再延伸到景泰、永登、湟水谷地,转向青藏高原东南缘。东南部是全国耕地、林地、淡水湖泊、外流水系等的集中分布区,耕地约占全国的90%,土地垦殖指数较高,西北部以牧业用地为主,80%的草地分布在西北半干旱、干旱地区,垦殖指数低。 水土资源组合的不平衡也很明显,长江、珠江、西南诸河流域以及浙、闽、台地区的水量占全国总水量的81%,而这些地区的耕地仅占全国耕地的35.9%。黄河、淮河及其它北方诸河流域水量占全国水量的14.4%,而这些半湿润、半干旱区需用灌溉的耕地却占全国耕地的58.3%。 总结:土地资源既具有自然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是“财富之母”。

中国地理填充资料

中国的交通运输 1.填注铁路交通枢纽:北京郑州徐州株洲兰州成都

2.用红笔标出“五纵”,用黑笔标出“三横”,并在相应的方框内填注铁路线名称 3.填表(填注铁路、河流交汇地) 4.连接我国三大直辖市的铁路干线是() A、焦柳线 B、京沪线 C、京九线 D、陇海线 5.陇海线——兰新线是“亚欧第二铁路大陆桥”的一部分,该东西向干线东起,西到阿拉山口,在(填铁路枢纽名称)与京广线交汇。

(一)南北铁路线 A ,起点,终点; B ,起点,终点; C ,起点,终点; D ,起点,终点; E ,起点,终点; F ,起点,终点; G ,起点,终点; H ,起点,终点; I ,起点,终点; J ,起点,终点;

K ,起点,终点;(二)东西铁路线 L ,起点,终点; M ,起点,终点; N ,起点,终点; O ,起点,终点; P ,起点,终点; Q ,起点,终点; R ,起点,终点; S ,起点,终点; T ,起点,终点; U ,起点,终点;(三)其他铁路线 V ,起点,终点; W ,起点,终点; X ,起点,终点; Y ,起点,终点; Z ,起点,终点; a ,起点,终点;填写我国九大商品粮生产Array基地: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中国的河流与湖泊(长江黄河) 1.在上图中填注: (1)A.唐古拉山B.东海C.宜昌D.湖口E.重庆F.武汉G.南京H.上海 (2)a.二滩b.葛洲坝C.三峡 (3)d.岷江e.雅砻江f.嘉陵江g.湘江h.汉江i.赣江 (4)甲.太湖乙.鄱阳湖丙.洞庭湖 2.在上图中相应的位置勾绘出“南水北调”工程线路图

中国历史地理学复习资料

中国历史地理学复习资料 导言 1、谈谈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归属 学科性质历史地理学为历史学的辅助学科、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为历史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学科归属:一直以来,关于它的学科归属问题争论较大,归纳起来有四种说法: 一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的辅助学科。此说古来有之,现今的国务院学位申请学科分类中,一级学科历史学名下的8个二级学科,其中就有历史地理学。二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地理学的辅助学科。这主要是基于其研究对象与现代地理学相同,均为历史地理环境。谭其骧、侯仁之、华林甫等持此观点。 三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与地理学的一门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根据是其研究对象是地理学,而研究时间、方法和资料又多是历史学的.我国学者黄盛璋、纽钟勋和《辞海》(辞书1982年第二版第324页)等持此观点。 四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其实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已经有人感到历史地理学应是一门独立的学科。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公开认为历史地理学应将社会历史发展与地理环境作为最重要的研究容,提出历史地理学应是一门独立的综合的学科。我们所用教材的作者、西南师大的蓝勇教授即持此观点。 2、联系研究实践分析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方法和手段:文献逻辑推证法(历史地理传世文献、近代考古发掘材料、野外实地踏勘材料)统计计量法、数理模型法、区域研究方法、现代科学技术。(见课本7、8页)史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一)历史文献研究法(二)野外考察法

(三)地图与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 3、试分析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或者说,社会发展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自然基础,是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经常的必要条件。它包括在历史上形成的与人类社会生活相互起作用的自然条件,如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水文矿藏、植物、动物,等等。人类创造历史的活动是在一定的空间进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地理环境就是人类环静,起着类似舞台、布景乃至道具的作用。人类社会,包括的容有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环境是怎样作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呢 4、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现状。⑴在历史民族地理方面:史念海《中国历史地理纲要》上册中专门设立了《历史民族地理》一章,对历史民族地区的研究有开创之功。⑵在历史经济地理方面:史念海《中国历史经济地理》、学檬《中国经济重心南移与唐宋江南经济研究》⑶在城镇与古都城的研究方面:史念海主编的《中国古都研究》第一辑、《中国古都和文化》、吉平《中国古代都城概况》、桥驿主编的《中国七大古都》。⑷在历史交通地里方面:史念海的《中国的运河》王子今《汉交通史》辛德勇《古代交通与文献研究》。⑸在历史人口和移民历史地理研究方面: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剑雄、吴松弟、树基等的《简明中国移民史》、多卷本《中国移民史》、多卷本《中国人口史》等。⑹在历史文化地理方面:正祥《中国文化地理》、周振鹤《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和《方言与中国文化》。⑺在历史军事地理方面:史念海《河山集》第4集和胡阿祥主编的《兵家必争之地》。⑻在历史地理理论方面:步天《历史地理学概论》、辛德勇《历史地理学导论》. ⑼在历史地理文献研究方面:正泰《中国历史地理文献概述》桥驿的《水经注研究》1~4集、勒生禾《中国历史地理文献概论》。

中国区域地理填图析图练习+问题详解(一)

1.读图2-1-1完成以下问题: (1)我国陆地总面积为______________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居第______位。 (2)从地理位置来看,中国位于东西两半球的______半球,南北两半球的_______半球。 (3)从纬度位置来看,中国的最北端在_________省漠河以北的_______主航道中 心线上。纬度约为________;最南端在_________省________群岛中的__________,纬度约为________;最东端在__________与_________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经度约为_______ 。 (4)从海陆位置来看,中国位于亚洲__________,太平洋_______________。 (5)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约________度,相距约________千米,东西跨经度约_______度,距离约为_________千米,分别属于从东______区至东____区的___个时区。为了使用上的方便,我国各地都采用所在的_____区的区时,即_______的地方时,这就是“时间"。 2.读图2-1-2完成下列问题: (1)从相关位置 来看,我国陆上 邻国共有_____ 个,请将陆上邻 国的序号填在相 应位置上: ①朝鲜②俄罗 斯○3蒙古 ④哈萨克斯坦 ⑤吉尔吉斯斯坦 ⑥塔吉克斯坦 ⑦阿富汗⑧ 巴基斯坦⑨ 印度⑩尼泊 尔○11不丹 ○12缅甸○13老挝 ○14越南 (2)同我国隔海 相望的国家有——个,请按代号顺序将这些国家的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E_________,F_________。 (3)我国所濒临的海洋,按字母顺序写在下列横线上: G________,H________,J________,K_________。我国的海为________和___________。 (4)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___________多千米,陆上国界线长___________多千米。 3.读图2-1-3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历史地理学考试复习资料

中国历史地理学考试复习资料 导言 历史地理学的性质、归属和学科发展情 定义(名词解释):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人类地理环境变化,以及环境与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的科学。 学科归属(论述题):长期以来,其归属问题已知争议颇大,归纳总结起来有四种观点。一是认为其实历史学的辅助学科。这种观点认为在中国古代沿革地理一直是历史学的一门辅助学科,主要是探讨历史上州县兴废和疆域变迁,进而为历史学的研究提供辅助,为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提供空间的定位。在我国古代,沿革地理作为地理学的最基本的和主要的内容,在古代经、子、史、集四部文献中地理类书籍属于史部,故而在时间内,人们一直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的一门辅助学科。二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地理学的分支,这种观点认为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过去的地理环境,是与现代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相同的,而其研究工作是复原过去的地理环境,进而为阐明当代的地理环境形成和特点、为当代地理学服务。第三、由于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而研究时间、资料、方法有多是历史学的,故而认为历史地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或者新学科。第四、认为是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随着历史地理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历史地理学应将历史发展与地理环境关系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这也为历史地理学称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提供了发展方向。 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发展。(问答题)

答:三个阶段六个时期。三个阶段为中国传统历史地理学、中国近代历史地理学、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中国传统历史地理学先后经历了六个时期,分别是:先秦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传统历史地理学的萌芽时期,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地理学著作《山海经》、《尚书,禹贡》,最早的自然地理学著作《管子,地员篇》,最早的旅游地理著作《穆天子传》。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传统地理学的成熟时期。首先这个时期在历代正史相沿中以《汉书。地理志》为起始,开始出现了很多的区域和系统地理著作。唐宋元时期,为发展时期。两大特点,一是大量成熟的地理总志出现。二是大量的边疆地地理著作出现。明清时期,为繁荣时期。一是大量方志出现,二是大量的有关国计民生的经世地理学著作出现,如《海国图志》《天下郡国利弊书》。20世纪初到70年代为中国近代历史地理学时期。《中国历史地图集》。从研究内容上来看,已经不仅仅局限在沿革地理方面,历史自然地理称为这个时期的重要研究内容,其他如历史经济地理也开始受到重视,历史文化地理的研究已经开始。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近代历史地理学在吸取了许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后,逐渐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形成现代历史地理学,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逐渐向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发展。尽全空间的地理剖面基础上,以高密度连续时间堆积为前提,再来探索人地互动关系,人地关系成为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切入点。现代历史地理学包括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地理两大领域。 研究机构: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尽时空概念(名词解释):任何事物都是具体的的时空组成,这样,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