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言说与不可言说——德国战后反思文学的主题演变

言说与不可言说——德国战后反思文学的主题演变

目录

引言 (1)

一、研究综述与选题意义 (3)

二、社会历史背景 (8)

三、战后文学的发展 (10)

四、理论基础与研究路径 (13)

第一章直面现实的“废墟文学” (16)

第一节肉体的摧残:《九柱戏》(1947)、《漫步者》(1950) (16)

第二节心灵的摧残:《面包》(1946)、《逃亡路上》(1947)、《夜里

老鼠是睡觉的》(1947) (19)

第三节现实的困境:《在大门外》(1946) (23)

一、现实的冷漠与残酷 (23)

二、“狂人”贝克曼 (27)

第二章文化传统层面的历史反思:《德语课》(1968) (29)

第一节职责的来源 (29)

一、外在现实中的职责 (30)

二、思想观念中的职责 (32)

第二节职责的呈现 (34)

一、忠于职守到病态 (34)

二、从工作到家庭 (36)

第三节尽职的后果 (39)

一、创伤:“父债子还” (39)

二、意义的缺失 (40)

第三章触碰“禁忌”,言说不可言说:《朗读者》(1995) (42)

第一节多面人物“汉娜”的受害者形象 (42)

一、米夏眼中的汉娜 (42)

二、法庭上和服刑中的汉娜 (44)

VII

万方数据

第二节未受审判的罪责 (46)

一、逃避之罪 (46)

二、麻木之罪 (47)

第三节不可言说的真实 (49)

结语 (51)

参考文献 (54)

致谢 (56)

VIII

万方数据

引言

战争,作为意识形态的最高形式和最直接表现,与“生存”,“欲望”,“死亡”等一道构成了人类社会演进和人性的基础。二战无疑是世界和德国历史进程中的一次巨大灾难,其对德国当代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文学作为历史的另一种呈现必定与现实紧密相联。随时代更迭,战后德国文学发展流派众多、写法各异,但对战争、对战争反思的抒写从未中断,它也是战后德国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战后文学中对战争反思的抒写在不同时期之侧重既相关联又有所区别,呈现出多元并存的趋势,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题目。

德国战后反思文学发展至第三代出现了“打破禁忌之作”,这带出了反思文学中的“不可言说”。从德国二战后文学的发展来看,与战争相关的文学从内容上可大致分为二类,第一类指直接描写战后外部与内部现实的“废墟文学”或“零时刻”(Stunde Null)文学,第二类指回忆反思战争及其成因的文学,即反思文学;而从叙述视角上又可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描写批判战后现实以沃尔夫冈?

博尔歇特(Wolfgang Borchert,1921-1947)、海因里希?伯尔(Heinrich B?ll, 1917-1985)等为代表的第一代战后文学,从大众普遍视角探讨战争成因之文化意识、文化传统方面以君特?格拉斯(Günter Grass,1927-2015)《铁皮鼓》、西格弗里德?伦茨(Siegfried Lenz,1926-2014)《德语课》等作家作品为代表的第二代反思文学,从主体视角个体经历描写反思战争以本哈德?施林克(Bernhard Schlink,1944- )《朗读者》等作家作品的第三代反思文学。其中,“打破禁忌之作”正出自第三代作品。德国战后文学反思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而第三代不论“打破禁忌”与否都证明了反思文学本身发展的持续性与未完成性。从文本叙述而论,德国人手握笔杆描写批判战争,其自身也一直是文学的主角,描写并反思战争后果这样的主题由来已久。

“不可言说”由来于“禁忌”,而造成“禁忌”的原因既有现实层面的又有心理层面的,如此,“不可言说”在“打破禁忌”之后的呈现可归结为现实的、心理的,亦或两者的交织。纵观德国战后反思文学,一方面,不论是直接描写批判

第1页

万方数据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