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最新新浙教版七年级(上)期末科学试卷

最新新浙教版七年级(上)期末科学试卷

最新新浙教版七年级(上)期末科学试卷
最新新浙教版七年级(上)期末科学试卷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到商店购买乒乓球时,小欢同学总要将几只乒乓球从选定的位置放手,观察乒乓球反弹的高度,选择反弹较高的乒乓球。小欢的行为类似于科学探究中的

A .发现和提出问题

B .建立猜想或假设

C .通过观察、实验获取证据

D .交流合作 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加热液体药品

B .滴入液体药品

C .加入固体药品

D .量取液体药品 3.小欢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测得的四次数据是5.12厘米,5.13厘米, 5.13厘米,5.22厘米,其中有一次测量是错误的,则正确的测量结果应该是 A .5.15厘米 B .5.13厘米 C .5.127厘米 D .5.12厘米 4.用量筒量取10毫升水时,若仰视读数,则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

A .小于10毫升

B .等于10毫升

C .大于10毫升

D .无法确定

5.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小乐同学分别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如图所示,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主要研究蒸发快慢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A .水的表面积

B .水的温度

C .水上方空气的流速

D .水的质量

6.显微镜下可见游动着的草履虫在遇到棉花纤维阻碍时就会后退,改变方向,再试探前进。此现象说明 A .草履虫有视觉器官,可以发现障碍物 B .草履虫有运动系统,可以自由游动 C .草履虫能适应环境并改变环境 D .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7.如图是两种生物的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 .甲是植物细胞、乙是动物细胞

B .标号①所示结构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C .标号③所示结构是叶绿体

D .标号④所示结构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8.杜鹃是一种只产卵不孵卵的特殊鸟类,杜鹃花(俗名映山红)则是一种绿色开花植物。下列关于杜鹃与杜鹃花结构层次的叙述,错误..

的是 A .杜鹃和杜鹃花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B .杜鹃具有保护、营养等组织

C .杜鹃花的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

D .杜鹃花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9.证据是获得结论的最重要的依据,下列不属于...

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是 A .太阳的东升西落 B .远方驶来的船先见桅杆,后见船身 C .麦哲伦环球航行 D .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10.关于地球的有关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是一个正球体

B .地球内部的软流层位于地幔中

C .地球内部结构中,地幔是最内层

D .岩石圈是由地壳和软流层组成的 11.以下容易爆发泥石流的地区和气候特征,正确的是

①陡峭的沟谷山区;②平原地区;③地表植被覆盖好的地区;④终年高温少雨;⑤四季分明, 降水均匀;⑥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A .①⑥

B .②④

C .③⑤

D .②⑥ 12.若发生地震,下列避震方法错误..

的是 A .在家中,选择浴室、厕所等空间小,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不能使用电梯

B .在教室,应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用书包护住头部,躲在课桌下、抓紧桌脚;主震过后, 迅速有序的撤离教学楼

C .在操场或室外,躲在教学楼等建筑物下、屋檐下,或马上回到教室去

D .无论在何处躲避,都要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它软物保护头部

② ③

⑥ 甲 乙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海绵能够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B .大风扬尘天气,空中飘满了沙尘降低了能见度,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C .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D .液态的蜡在凝固成固体时体积缩小,说明蜡从液态到固态时,分子间间隙变小 14.冬天,小乐到哈尔滨游玩时发现了以下现象,以下对现象解释错误..

的是 A .在室外,人说话时口中冒“白汽”,“白汽”是人呼出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B .在街边,树枝上挂满了针状“雾凇”,针状“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C .在松花江里,江面上结了厚厚的冰,冰是水凝固而成得

D .在玻璃窗上,出现了美丽的“窗花”,“窗花”是水凝固而成的 15.下列关于密度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 .物质的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C .物质的密度在数值上等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

D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16.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石灰岩是岩浆岩,大理岩是沉积岩,②石灰岩中可能存在化石,③大理岩是由石灰岩变质而形成的,④石灰岩和大理岩都具有层状结构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17.下列有关地壳变动的说法错误..

的是 A .地壳变动一直在广泛地、持续不断地进行着

B .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采石场上弯曲的岩层等都是地壳变动的证据

C .引起地壳变动的巨大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

D .地震和火山是引起地壳变动的主要原因 18.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对光时,应转动物镜转换器,先将高倍镜正对通光孔

B .如果外界光线较暗时,应调节遮光器和反光镜,选用小光圈和平面镜

C .如果观察到的物像有些模糊,但视野亮度正常,要使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D .如果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视野将会变亮,物像将会变大,细胞数目将会变少 19.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的模式图表示错误..

的是

A .植物细胞的生长

B .植物细胞的分裂

C .动物细胞的分裂

D .细胞的分化 20.阅读茄、辣椒、高粱的分类地位图示,分析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界 植物界 植物界 植物界 门 种子植物门 种子植物门 种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双子叶植物纲 单子叶植物纲 目 茄目 茄目 莎草目 科 茄科 茄科 禾本科 属 茄属 辣椒属 高粱属 种 茄种 辣椒种 高粱种

A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B .在三种植物中,茄和辣椒的亲缘关系更近

C .茄和高粱的共同特征比茄和辣椒的共同特征多

D .茄目所包含的植物比茄科所包含的植物多 造血干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石灰岩

石灰岩 岩浆

岩浆

大理岩

21.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下列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是 A .建立濒危动物繁育中心

B .大量引进外来物种

C .大量收集珍稀物种做标本

D .大力开发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 22.读图,由于板块挤压引发的地震多位于图中的

A .①②之间

B .②③之间

C .③④之间

D .④附近

23.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固态晶体材料分别放在两个烧杯中,用同样的酒精灯加热。每隔一段时间记录其温度并将数据绘制在图像中。如图所示,根据图像的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 A .甲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100℃不变 B .乙在熔化的过程中用时5min C .甲的熔点比乙的沸点高

D .固态时的甲比固态时的乙比热容大

24.如图在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同学们使用的器材有:相同规格的

电加热器、烧杯、温度计、初温和质量都相同的食用油和水,关于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本实验中,使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是使食用油和水

在相同的加热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

B .在本实验中,物体吸热多少是由物质的种类决定的

C .将食用油和水加热到相同的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D .在本实验中,食用油吸热升温较快,所以食用油的吸热能力较强

25.取相同材质和规格的红、蓝、银灰、黑四色塑料薄膜,在每天的9:00~16:00分别罩在相同数量、长势基本相同的番茄幼苗上方,一段时间后,测量这些番茄幼苗的高度和叶子大小。这项活动要探究的问题是 A .番茄幼苗在每天不同时间的生长情况 B .光照的强弱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C .塑料薄膜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D .塑料薄膜的颜色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二、填空题(共41分)

26.(6分)西溪湿地位于杭州城西,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生态资源丰

富。

(1)西溪湿地中有大量的柿子树,柿子树是 ▲ 植 物(选填“裸子或“被子”)。

(2)如图是小欢同学将湿地内的部分生物分为甲、 乙两类,你认为他的分类依据是 ▲ 。 A .是否有脊椎骨 B .体温是否恒定 C .是否胎生哺乳 D .是否用肺呼吸

(3)小乐同学为湿地内的四种生物P 、Q 、R 、S 编了一个检索表。

这些生物中有一种是白鹭,则它是 ▲ (选填“P”、“Q”、“R”或“S”)。 1 a 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P 1 b 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2 2 a 无脊椎骨...........................................................................Q 2 b 有脊椎骨 (3)

3 a 体温恒定,外被羽毛……………………………………………………R

3 b 体温不恒定,外被鳞片…………………………………………………S

食用油 水 电加热器 温度/℃

时间/min

甲 乙

27.(4分)影片《2012世界末日》向人生展示了多种灾害,如冰雪融化、火山喷发、山体滑坡、地震等,影片旨

在警醒人们增强环保意识。

(1)冰雪融化属于 ▲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火山喷发时会排放出大量的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气体能和水反应形成酸性物质,则此

性质为 ▲ (选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28.(4分)(1)小乐用如图所示方法测量一元硬币的直径,硬币 的直径为 ▲ 厘米。

(2)若要减小测量误差,下列可行的是 ▲ 。(选填序号)

①将这枚硬币转动几下,测出不同位置的几次直径,然后求平均值;②

换用不同的毫米刻度尺测量;③换用不同的人来测量。

29.(6分)小乐选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

(1)水银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根据液体的 ▲ 制成的。

(2)当把水银温度计放入热水中,发现温度计的水银液面慢慢升高。此时,温度计内的水银的:

①体积,②质量,③密度;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选填序号)

(3)当水银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如图所示,则热水的温度为 ▲ ℃。 30.(5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根据测量,位于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

在不断缩小,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地中海将消失。 材料二:2005年10月,国家测绘总局公布了喜马拉

雅山主峰珠穆朗玛峰新高程为8844.43米,原1975年公布的高程数据8848.13米停止使用。 材料三:如图,板块局部图。

(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分

为 ▲ 大板块,各大板块处在不断运动之中,一般说来,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多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图示的火山地震带为 ▲ 。

(2)根据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材料一的预言: ▲ 。

(3)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结合材料二、三,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喜马拉雅山脉位于板块张裂地带 B .珠穆朗玛峰的实际高度在缩小

C .用板块构造学说无法解释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D .2005年测量的最新高度应该比1975年测量的更准确 (4)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结合材料三,预测位于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会不断地 ▲ (选填“扩张”或“缩小”)。 31.(6分)小欢同学知道空气也有质量后,想用托盘天平测出一可乐瓶中空气的质量,他动了动脑筋,采取了下

面的办法:

①将可乐瓶中灌满水,目的是把空气全部排出。然后用托盘天平测量出瓶和水的总质量m ; ②用量筒测出瓶中水的体积,然后算出瓶中水的质量m 水,可得空瓶质量m 瓶=m-m 水; ③最后用天平测出瓶和瓶内空气的总质量m 1,则瓶中空气的质量m 空=m 1-m 瓶。

(1)小乐同学认为上述方法不能测出瓶中空气的质量,请写出原因。 ▲

(2)如果要知道该可乐瓶中空气的质量,需要知道的数据是 ▲ ,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 。

32.(4分)泡绿茶时,杯中无色的水逐渐变为绿色的茶水,这是 ▲ 现象的结果。泡茶的水温越 ▲ ,变为绿色的茶水 所需的时间越短。

33.(2分)小乐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根据数据绘出的图像如图

所示。则液体的密度是 ▲ 。

34.(4分)宋代诗人陆游有句诗写道“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说的是城市温度高于农村。这个现象

在今天被称为“热岛效应”。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两点原因是:(1)建筑、道路中的砂石 ▲ ,在相同日照条件下温度上升更明显;(2)城市水面小,水的 ▲ 吸热少。 m /g V /cm 3 ℃

三、实验探究与计算(共29分) 35.(8分)下面是小欢同学制作并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请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一)制作临时装片:

(1)小欢对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设计如下:

①滴生理盐水 ②放洋葱表皮 ③盖上盖玻片 ④滴红墨水染色

小欢的实验设计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你指出并改正 ▲ 。改正错误后,小欢按正确的方法制作临

时装片。他在制作过程中闻到了一股辛辣气味,具有辛辣气味的物质存在于细胞中的 ▲ 中。 (二)观察临时装片:

(2)小欢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在正确完成了对光、放片两个步骤后,用低倍镜寻找物像时,向后

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上升到最高点,还是没有找到物像,接下来应该进行的一步操作是 ▲ 。

A .前后转动细准焦螺旋,继续寻找物像

B .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继续寻找物像

C .眼睛看着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降至最低

D .左眼看着目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继续寻找物像

(3)解决问题后,小欢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如图所示视野,若要进一步观察洋葱表皮细胞A 的内部结构,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选填序号)

①转动物镜转换器 ②向左移动装片 ③向右移动装片 ④调节细准焦螺旋 36.(8分)小乐在长白山天池游玩期间,拾到了一种能浮在水上的石头,当地人把它称为“浮石”。

小乐对此非常感兴趣,对它展开了研究:

(1)小乐通过观察发现,“浮石”(如图所示)呈灰黑色,有气孔构造。据此,“浮石”应属

于下列哪类岩石 ▲ 。

A .岩浆岩

B .沉积岩

C .变质岩

(2)小乐选取了一小块“浮石”,来测定它的密度。实验步骤

如下:

①用天平测得“浮石”的质量:在调节天平的平衡时,指针

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 ▲ 移。如果操作正确,天平再次平衡时如图乙,则“浮石”的质量m 1为 ▲ g 。

②在量筒中倒入V 1为60ml 的水,将绑有细线的石块用细铁丝压入水中足够长时间,水面到达V 2为68ml 。

③用天平测一空烧杯的质量m 2为40.5g 。 ④将上述石块从量筒中取出,擦干石块的表面,将其放入该烧杯中,

测得总质量m 3为54.1g 。

则浮石的密度为 ▲ g/ cm 3。 37.(8分)小欢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水沸腾”的实验。 (1)他从水温升高到90℃时开始记录数据,以后每隔1min 记录一次水

的温度,直到水沸腾5min 为止,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下表数据可知,本实验中水沸腾的温度是 ▲ ℃。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99 99

99

(2)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关系如图乙中a 所示,若其它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

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 (选填“b ”,“c ”或“d ”)。

A

甲 乙

5g

甲 乙

(3)学以致用:在日常煮鸡蛋时,有以下两种方法可供选择。方法一:水烧开后继续将火烧得很旺,使锅内水剧烈沸腾;方法二: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让锅内水微微沸腾。你认为更合理的方法是▲(选填“方法一”或“方法二”),原因▲。

38.(5分)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超过一定值,葫芦藓就不能生存。某化工厂的烟囱中有二氧化硫排放,为研究二氧化硫对葫芦藓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在离烟囱每隔一定距离的地方栽种250株葫芦藓,由近至远分别编号为1组、2组、3组、4组、5组。葫芦藓植株死亡数统计如下表(单位:株)。请据此分析作答:

(1)葫芦藓在栽种时,除了严格控制距离烟囱的距离外,还应选择▲的

环境,每组栽种250株的原因是▲。

(2)二氧化硫使葫芦藓的绿叶迅速枯黄,你认为是叶片细胞中的▲遭到了破坏,因此葫芦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3)表中数据说明苔藓植物的受害程度与离污染源的▲和污染▲有关。

(七年级科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二、填空题(共41分)

26.(6分,每空2分)(1)被子(2)A (3)R

27.(4分,每空2分)(1)物理(2)化学

28.(4分,每空2分)(1)2.50 (2)①

29.(6分,每空2分)(1)热胀冷缩的性质(2)②(3)74

30.(5分,每空1分)(1)六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2)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两大板块不断挤压,使地中海在不断缩小,因此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地中海将消失(其他合理答案)(3)D (4)扩张

31.(6分,每空2分)(1)因为测瓶和空气总质量时,由于空气的质量太小,天平无法感知它的质量(2)空气密度瓶中空气的体积(或瓶子的容积或瓶子装满水后水的体积)

32.(4分,每空2分)(1)扩散(或溶解)(2)高

33.(2分)2g/cm3

34.(4分,每空2分)(1)比热小(2)蒸发(或汽化)

三、实验探究与计算(共29分)

35.(8分,每空2分)(1)在载玻片上滴加生理盐水,应改为滴加清水液泡

(2)C (3)②①④

36.(8分,每空2分)(1)A (2)左9.6 0.8

37.(8分,每空2分)(1)99 (2)C

(3)方法二锅内水剧烈沸腾后,温度将不再升高,只需要小火让锅内水微微沸腾,同样能很快将鸡蛋煮熟;用小火加热,还可以节约能源,不容易干锅(其他合理答案)

38.(5分,每空1分)(1)阴暗潮湿排除偶然因素,使实验结论更可靠

(2)叶绿体(3)距离时间

最新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科学入门 第一节:科学在我们身边 1的学问。如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 定律 2、科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对环境的认识,使人们改造和利用环境的能力不断提高。 3、科学的重要性:科学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促进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需要和谐发展和利用科学技术。 4、学习科学的方法是: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探究实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是实验。 5、重要的实验:鱼和气球的浮沉、“喷泉”实验。 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2、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第二节:实验与观察 1、实验是科学探究最重要的环节;实验前要了解实验的步骤,熟悉实验的仪器。实验时,我们要遵守实验室的操作规程,注意安全;仔细观察实验过程,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尊重实验事实,不得捏造实验事实,更改实验数据。 2、实验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天平测量质量;温度计测量温度;停表测量时间;量筒、量杯测量液体体积;刻度尺测量长度;电流表测量电流;电压表测量电压;酒精灯加热;显微镜观察细小物的结构。 3、在很多情况下凭我们的感觉器官对事物作出判断是不可靠的,为了准确的判断,实验时我们要借助一些和。 4、测量工具:天平、量筒、刻度尺、停表;观察工具:显微镜、放大镜、望远镜、雷达 5、人们直接用感官器官的观察叫:直接观察。借助仪器工具的观察叫:间接观察。 6、重要的实验:鸡蛋浮沉实验。 1、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2、在很多情况下,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因而经常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 3、在科学研究中我们还常借助各种仪器来扩大观察的范围。 第三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1、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2、长度的测量:国际单位:米;常用: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米=106微米=109纳米 3.体积的测量: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主单位是立方(m3或米3),体积的常用单位:分米3、厘米3、升、毫升。1立方米=1000升;1升=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 4、雷达、激光、声纳等可测长度。刻度尺是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正确使用该工具的方法是:一选二贴三垂直,估读单位莫忘记。 (1)选尺选零点(2)贴被测物、被测边(3)视线与尺面垂直(4)读正确:先读准确值,再读一位估计值。最后写单位。使用时还要注意零刻度线、测量范围及最小刻度。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二章知识点整理

第2章观察生物 生物与非生物 1.生物对刺激有反应,非生物对刺激没有反应。所有生物都具有共同的特征:能呼吸、能生长、能繁殖后代、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能遗传和变异、能进化。 蜗牛:触角两对,口(摄取食物);足(腹足)运动、爬行;眼;壳(保护)。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没听觉。 2.我们把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特征叫做生物的应激性。 3.生物与非生物的差别: 生物非生物 1对刺激有反应(有应激性)对刺激没有反应(无应激性) 2能生长不能生长 3需要营养(会新陈代谢)不需要营养(不会新陈代谢) 4有严整的结构无严整的结构 5能生殖和发育不能生殖和发育 6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没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不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4.动物与植物最主要的 2 个区别: (1)运动:有些植物可以局部运动,动物可以自由快速运动。 (2)光合作用:植物可以,动物不可以。 细胞 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木栓切片时,发现了细胞。细胞很小,一般只有一到几十微米之间。 2.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 细胞构成的。 3.动物细胞 细胞膜:保护作用,并且控制细胞与外界 物质交换。 细胞质:许多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核:球状,含有遗传物质,起传宗接代的作用。 4.植物细胞 细胞壁:最外层,由纤维素组成,具 有支持保护作用,使植物具有一定的形 状。 叶绿体:内含叶绿素,是进行光合作 用的场所,椭圆形。 液泡:含有细胞液。 细胞膜:保护作用,并且控制细胞与 外界物质交换。 细胞质:许多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核:球状,含有遗传物质,起传宗接代的作用。 5.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比较: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除此之外,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年英国科学家布朗发现了植物细胞内有细胞核。19 世纪 40 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 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1)镜和物镜:两者结合起来,有放大作用。它们的放大倍数分别可在目镜和物镜上面,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越长,倍数越高。目镜越短,倍数越高。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科学七年级上知识点总结 科学的入门 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温度的测量:实验室中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质量的测量质量常用来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时间的测量 科学探究的过程 1.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 2.针对问题,依据自己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经验,建立猜测和假设 3.依据探究的目的制定探究的计划 4.通过观察,实验等多种途径获取事实和证据,对假设进行检验。 5.对探究的过程进行评价,并与他人讨论和交流。 观察生物 生物与非生物 生物是一类具有能呼吸,能生长,能繁殖后代,对外界刺激有反应等特征的物体; 动物与植物最主要的区别:植物能利用太阳光制造营养物,而动物要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 动物根据有无脊椎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分为体外长有毛皮,胎生的哺乳类及体外没有毛皮的卵生类; 卵生类又分为体外有羽毛,体温恒定的鸟类及体温不恒定的爬行类,两栖类和鱼类; 无脊椎动物分为身体多细胞类及身体单细胞类; 植物分为有种子的植物和没有种子的植物 有种子植物根据种子外是否有果皮包被分为被子植物及裸子植物; 没有种子植物分为有茎和叶分化的及无茎和叶分化的(藻类植物); 有茎和叶分化的分为有根的蕨类植物和没有根的苔藓植物,它们都用孢子繁殖; 细胞学说提出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即细胞构成; 一个母细胞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后,分裂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叫细胞分裂; 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有的子细胞,长到与母细胞一般大小时能继续分裂;而有的子细胞则发生变化,形

成具有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这个过程叫细胞分化。 在细菌的细胞内看不到成形的细胞核,因此也被称为原核生物; 霉菌与细菌一样,需要现成的有机物生活,但在细胞结构上,它与植物细胞相似,有细胞核,属于真菌。(根据细胞内有无细胞核,可将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植物,动物和真菌的细胞都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细胞分化成各种不同形态和不同功能的细胞群,这些细胞群就是组织; 植物的基本组织主要包括具有保护功能的保护组织,能输送物质的输导组织,能制造和储存营养物质的营养组织,起支撑和保护作用的机械组织,能分裂产生新细胞的分生组织等; 在叶的表面有一层表皮,起保护作用,是一种保护组织; 在叶片的中部,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叶肉细胞,它们是植物的营养组织; 在叶脉处,有输导组织,能输送由根吸收的水分,无机盐以及由叶制造的营养组织; 人体四大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主要具有保护功能,有些部位的上皮细胞还有分泌和吸收物质的功能; 结缔组织具有运输,支持等多种功能; 肌肉组织由肌细胞组成,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人体的肌肉组织分为:心肌,骨骼肌,平滑肌; 神经组织主要有神经细胞构成,它具有能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的作用; 由多种组织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称为器官; 人体的七大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 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多样的环境造就了丰富多样的生物世界; 地球与宇宙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做经线,也称子午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为0度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浙教版新版科学七年级上基础知识点汇总-精简版

第一章科学入门 姓名: 一、科学在我们身边 二、实验和观察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实验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试管:是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可以加热,用途十分广泛。试管加热时要用试管夹(长 柄向内,短柄向外,手握长柄)。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应夹在距离试管口1/3处,试管外壁不能有水。加热时试管要倾斜450,并先均匀预热,再在液体集中部位加热。热的试管不能骤冷,以免试管破裂。 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实验室的主要热源。酒精灯的火焰有三层,分别是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使用时用外焰加热。熄灭时要用两次盖灭法。 试剂瓶:用来盛放试剂,打开后瓶盖应倒放在桌上,倾倒液体时标签应朝向手心。 胶头滴管:用来取用少量液体,用它往试管中滴液体时,试管应竖直,胶头滴管在试管口上方约0.5厘米处竖直向试管中滴入液体,绝不能把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 三、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测量是指将一个待测的量和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国际公认的主单位——即公认的标准量。长度测量中公认的标准量是“米”,而不是“刻度尺”。 1、长度的测量。 国际公认的长度主单位是米。 测量长度使用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记录的数值=准确值+估计值+单位(不要忘记) 积累法: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 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除以张数)、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丝的直径等。 2、体积的测量。 新教材已舍去“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这一说法。 读数要看仔细,单位换算要仔细。 四、温度的测量 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来表示。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单位符号是℃。人为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在O℃和100℃之间分成100小格,则每一小格为l℃。 体温计。测量范围从35℃~42℃,最小刻度为0.1℃。 结构优点 玻璃泡容积大而内径很细。精确。 特别细的弯曲。离开读数。 横截面形状近似三角形。放大液柱,便于读数。 第二章观察生物

(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科学入门 一、科学在我们身边 作为科学的入门,本节内容从自然界的一些奇妙现象入手,通过对这些自然现象的疑问,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理解科学的本质——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相应答案的学科。观察、实验、思考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改变着世界,但是我们要辩证地来看待这个问题。它对我们的生活既带来了正面的影响,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从而理解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二、实验和观察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实验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要进行实验,就要了解一些常用的仪器及其用途和实验室的操作规程。 试管:是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可以加热,用途十分广泛。试管加热时要用试管夹(长 柄向内,短柄向外,手握长柄)。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应夹在距离试管口1/3处,试管外壁不能有水。加热时试管要倾斜450,并先均匀预热,再在液体集中部位加热。热的试管不能骤冷,以免试管破裂。 停表:用来测量时间,主要是测定时间间隔。 天平和砝码:配套使用,测量物体的质量。 电流表:测定电流的大小。电压表:测定电压的大小。 显微镜:用来观察细胞等肉眼无法观察的微观世界的物质及变化。 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实验室的主要热源。酒精灯的火焰有三层,分别是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使用时用外焰加热。熄灭时要用两次盖灭法。 烧杯:能用于较多试剂的反应容器,并能配制、稀释溶液等。 表面皿:可暂时盛放少量的固体和液体。药匙:用来取用少量固体。 玻璃棒:主要用于搅拌、引流、转移固体药品。 试剂瓶:用来盛放试剂,打开后瓶盖应倒放在桌上,倾倒液体时标签应朝向手心。 胶头滴管:用来取用少量液体,用它往试管中滴液体时,试管应竖直,胶头滴管在试管口上方约0.5厘米处竖直向试管中滴入液体,绝不能把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 认识自然界的事物要从观察开始。首先要有正确的观察态度,不能为了观察而观察,要明确观察目的,全面、细致地观察实验现象,通过比较、分析,正确地描述、记录实验现象。 由于人体感官具有局限性,所以运用感觉器官的观察——直接观察往往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为了能正确地进行观察,做出准确的判断,我们可以借助工具,扩大观察的范围和进行数据的测量。 三、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测量和观察是我们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所谓测量是指将一个待测的量和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测量对象,我们应能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尽可能使用国际公认的主单位——即公认的标准量。 1、长度的测量。 国际公认的长度主单位是米,单位符号是m。了解一些常用的长度单位,并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l 千米(km)=1000米(m) 1米(m)=10分米(dm)=100厘米(cm)=1000毫米(mm)=106微米(m)=109纳米(nm) 测量长度使用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1)了解刻度尺的构造。 观察:零刻度线 最小刻度值:读出每一大格数值和单位,分析每一小格所表示的 长度和单位,即为最小刻度值。 量程:所能测量的最大范围。 (2)使用刻度尺时要做到: *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紧靠被测量的物体(垂直于被测物体)。 思考:刻度尺放斜了造成的测量结果是什么?(读数偏大) 零刻度线磨损了怎么办? (找一清晰的刻度线作为零刻度线,如图所示,但读数时要注意) *看正确:眼睛的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思考:视线偏左和偏右时,读数会怎样? (视线偏左读数偏大,视线偏右读数偏小) *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长度的准确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估计值。数值后面注明所用的单位——没有单位的数值是没有意义的。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教案集

七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章科学入门 第一节科学并不神秘 教学目标:1、知道科学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学问,知道科学的发现可以从观察身边的事物入手。 2、熟悉科学实验室里的常用仪器 重点难点:如何鼓励学生观察、思索身边的自然现象,引导他们自觉地提出疑问,激发探究的兴趣,形成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1. 什么是《科学》? 广袤的宇宙、神奇的生物、形形色色的物质,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界。我们就生活在这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那里有无数奇妙的现象,并且大自然中的各种事物都在发生变化。这些自然现象是怎样发生的?又将怎样变化?《科学》就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对各种疑问找出答案的学问。 2. 科学离我们很远吗? 你一定知道牛顿由一个苹果的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由观察沸腾的水顶起壶盖而发明蒸汽机的故事。他们都是从研究身边的问题着手,最终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我们都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 二、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科学技术带给世界哪些改变? 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对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好处,但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我们在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推动技术进步的同时,更要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保护环境,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1)介绍先进的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1交通工具的变化 ○2通讯方式、工具的变化 ○3家用电器给生活带来的便捷 ○4登月,探索海底、地球内部 讨论:科学技术还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 (2)先进的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1给人类带来的好处:火箭使人类认识了地球以为的世界。 ○2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与火箭相同原理的导弹等却摧毁着我们的文明。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资料(全)

《科学》七年级上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科学入门 1.1 科学并不神秘 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2、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1.2 走进科学实验室 1、实验室取用药品三原则: (1).“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拿药品;不能用鼻孔凑近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节约原则: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 液体1ml~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的底部。 (3).处理原则:实验时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 2、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中,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固体应用镊子取。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以备下次再用。 3、酒精灯的使用:用火柴点燃,用灯帽盖灭,禁止燃烧时添加酒精。 4、量筒、集气瓶、水槽、漏斗不能加热;坩埚、蒸发皿、试管、燃烧匙能直接放在火焰上 加热;烧杯、烧瓶要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5、试管:加热时用试管夹夹在中上部;加热液体时,液体不超过容积的1/3;加热液体时试管外不能有水,不能骤冷,防止炸裂;加热液体时试管口向上成45度,加热固体时试管 口略向下倾斜。加热时,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6、蒸发皿:加热液体时,不超过容积的2/3。 7、烧杯:用作反应时液体不超过容积的2/3,加热时液体不超过容积1/2。烧瓶中液体加热 时不超过1/2。 8、广口瓶用于盛放固体药品,细口瓶用于液体药品。容易见光分解的物质用棕色瓶。碱性 液体用橡胶塞,酸性液体用玻璃塞。 9、酒精灯失火要立即用湿布盖灭。割伤要用3%双氧水清洗,再贴上止血贴。烫伤用大量冷 水冲洗伤处,并在伤处涂上烫伤膏。被化学试剂灼伤要先用湿抹布拭去皮肤上的化学药品, 再用缓缓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 10、胶头滴管:加液体时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0.5cm处。不能倒置,也不能平放于桌面上。用完后立即用水洗净。滴瓶上配有的滴管必须专用,不能吸取其他液体。吸上的药品剩余不可倒回。 11、酒精灯:酒精的量在1/4~2/3之间;加热时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因为外焰与空气接触 最充分,燃烧也最完全,温度最高;用灯帽盖灭,切不可用嘴吹。 12、放大镜:可以用来聚焦取火。 1.3科学观察 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他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2、观察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3、观察除了用感官进行,还需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第一章科学入门 测试卷

七年级《科学》第一章测试卷 班级姓名座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你认为的正确答案填在题后的括号内,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40分) 1、小涛同学跨入初中学习时,发现这个学年开设了《科学》课,小涛很喜欢。要进入科学世界,下列做法和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 A.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多做小实验 B. 学习前人积累的科学知识和研究方法 C.要留心观察自然现象,认真思考 D.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正确的,要经常背诵 2、下列活动中,不属于观察的是() A.用温度计测量一位学生的体温 B.仔细地观察小鸟的活动 C.一位学生在校园内漫无目的地东张西望 D.用皮尺测量某同学的身高 3、下列数据中,与实际情况比较接近的是:() A.科学课本的长度为235毫米 B.乒乓球台的宽度大约是2000厘米 C.长跑运动员长跑后体温可达到46℃ D.一张课桌的高度约是1.5米 4、小明同学洗澡时,有一个习惯总喜欢先用手去试一下水是否很烫,一次他把洗澡水冲到身上时,感觉不冷不热,你认为小明这次洗澡的洗澡水最有可能的温度是() A.75℃ B.55℃ C.35℃ D.15℃ 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6、下列单位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米、分米、厘米、微米 B.分米3、毫米3、厘米3、米3 C.米、厘米、分米、微米 D.米3 、分米3、毫米3、厘米3 7、下列各个量中接近80厘米的是() A.科学课本的长度 B.铅笔的长度 C.黑板的长度 D.课桌的高度 8、下图是四位同学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9、我校运动会铁饼比赛中,裁判员用皮卷尺测量比赛成绩,在测量时如果将皮卷尺拉得太紧,则测量值将会()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都有可能 10、当室温为20℃时,用体温计测得甲病人的体温为39.1℃,把该体温度计消毒后未甩就直接给体温正常的乙测量,则体温计的读数应该是() A.20℃ B.37℃ C.39.1℃ D.以上都不正确 11、在科学研究中关于人的感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人的感觉总是正确的 B.光凭人的感觉有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全册

一、科学在我们身边 1、科学的概念: 2、观察、实验、(思考)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实验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3、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给我们的生活既带来了正面的影响,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发明了蒸气机。都开始于观察。 二、实验和观察 1、借助仪器和工具,我们可以扩大观察的范围和进行数据的测量。 2、将生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里,鸡蛋会下沉;往烧杯里加入食盐并用玻璃棒搅拌后食盐开始溶解, 生鸡蛋会上 浮并最终漂浮;如果再往烧杯里添加清水,鸡蛋会慢慢下沉。玻璃棒的作用:加速食盐的溶解。 3、实验仪器: 试管:是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可以直接进行加热。 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应夹在距离试管口1/3 处。加热时试管要倾斜45度。, 并先均匀预热,再在液体集中部位加热。热的试管不能骤冷,以免试管破裂。 烧杯:能用于较多试剂的反应容器,并能配制、稀释溶液等。 表面皿:可暂时盛放少量的固体和液体。药匙:用来取用少量固体。 玻璃棒:主要用于搅拌、引流、转移固体药品。搅拌时不能碰到杯底和杯壁。 停表:用来测量时间,主要是测定时间间隔。 电流表(A):测定电流的大小。电压表(V):测定电压的大小。 显微镜:用来观察细胞等肉眼无法观察的微观世界的物质及变化。 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实验室的主要热源。外焰温度最高,使用时用它的外焰加热。熄灭时用灯帽盖灭。 三、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1、测量的概念: 2、长度的测量。基本工具是刻度尺。国际制单位是米,符号是m。 l千米(km)=1000米(m) 1米(m)=10分米(dm)=100厘米(cm)=1000毫米(mm)=106微米(m)=109纳米(nm) (1)了解刻度尺的构造。观察:零刻度线;最小刻度值;量程 读出每一大格数值和单位,分析每一小格所表示的长度和单位,即为最小刻度值(分度值)。 量程:所能测量的最大范围。 (2)使用刻度尺时要做到: *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紧靠被测量的物体(垂直于被测物体)。 零刻度线磨损了怎么办?(找一清晰的刻度线作为零刻度线,如图所示) *看正确:眼睛的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长度的准确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估计值。注明单位。 *记正确:记录的数值=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3)长度的特殊测量法。 *积累取平均值法: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丝的直径等。 *滚轮法:先测出轮子的周长。当轮子沿着曲线从一端滚到另一端时,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长度=周长×圈数。如:测量操场的周长。*化曲为直法:用一根没有弹性或弹性不大的柔软棉线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用刻度尺量出重合的棉线的长,即为曲线的长度。 *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物体直径。 3、体积的测量。 (1)固体体积常用的单位是立方米(m3),立方分米(dm3),立方厘米(cm3),立方毫米(mm3)等。 液体体积常用的单位有升(L)和毫升(ml)。 1立方米=103立方分米=106立方厘米=109立方毫米 1升=l立方分米=1000毫升=1000立方厘米(2)在使用量筒和量杯时应注意: 1)放平稳:把量筒和量杯放在水平桌面上。 2)观察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3)读正确: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筒壁并与凹形液面最低处相平。俯视时,读数偏大;仰视时,读数偏小。

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浙教版

科学入门知识要点 1. 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他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学科。在学习科学时应该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 2. 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3. 借助各种仪器的目的:使观察的范围更广,使判断更准确 4. 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量程。——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度线、最小刻度(准确程度)和5. 刻度尺的使用 (零刻度线磨损、尺面较厚?))放正确:刻度尺不能斜放;物体的一端一般要与零刻度线对齐 1 垂直。)看正确:视线与尺面2 。估计值+单位准确值3)读正确:读数=+ 单位。+估计值+4)记正确:被测物体的长度=准确值特殊长度的测量6. 以曲化直法:用一根质软、易弯曲、弹性差的细棉线在地图上按弯曲和走向将细线覆盖在线路上,然后A 将细线拉直,量出长度,根据比例尺算出铁路实际长度。卡尺法:用两块直角三角板和直尺,注意令刻度线。B :适用于纸张的厚度、金属细的直径等的测量。C 测多算少法(累积法)方格法(割补法),四舍五入7. 测形状不规则物体的面积测量——8. 物体体积的测量 15 / 1 9. 量筒的使用——使用前看清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

1)放正确:放在水平面上 2)看正确:视线要与凹形液面最低处相平。 仰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小,俯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大 3)读正确:不能用手拿起来读数 4)记正确:勿漏写单位 10. 量筒与量杯的比较 1)量筒:粗细均匀、刻度分布均匀2)量杯:上粗下细、刻度上密下疏 1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摄氏度(37℃);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四章测试题

七年级上科学第四章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2分×20=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不属于物质的特性的是() A、熔点 B、沸点 C、质量 D、溶解性 2、今年春节前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遇了低温雨雪天气,对以下与之相关的各图,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A.雾凇是水蒸气的凝固现象 B.路面结冰需要交通管制是因为车轮与冰面间的摩擦力太小 C.向公路冰面上撒盐是利用降低熔点的方法来化冰 D.竹子被冰雪压“弯了腰”,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3、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高压锅爆炸 B、植物的光合作用 C、牛奶变酸 D、钢铁生锈 4.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对“白雾”的形成,小 明的解释是:(1)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2)气态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白雾以上解释中 ( ) A.第一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 B.第二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 C.两句话都存在科学性错误 D.两句话都没有科学性错误 5、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A、烟雾缭绕 B、花香怡人 C、雪花飘飘 D、尘土飞扬 6、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 A.初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 B.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 C.深秋,红红的苹果蒙上白霜 D.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 7、小明和小华同学在做“探究:比较水与煤油吸收热量时温度升高的快慢”的实验时, 使用了如 图5所示的装置。设计实验方案时,他们确定以下需控制的变量,其中多余的是:( )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B.酒精灯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 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 D.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 8、今年我省发生了特大冰灾,地面覆盖着厚厚的积雪,高压电线上凝结了厚厚的冰柱(如图5所 示),很多电线和高压塔因不堪重负而被拉断、压垮。冰灾期间,经过一个无雨、无雪的寒冷夜晚, 小明发现户外电线上的冰柱变粗了,你认为冰柱增粗的主要原因是: () A.白天温度高,电线和冰柱遇热膨胀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原冰柱变成了冰 C.空气中的水珠遇到原冰柱后凝固成冰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遇到原冰柱变成了干冰 9、下列操作中不会使汽水中已经溶解的二氧化碳气体逃逸出来的是() A、打开汽水瓶盖,使瓶内压强减小 B、搅拌汽水 C、加热汽水 D、冷冻汽水 10、给冰水混合物加热,则下面叙述的现象都正确的是() A、混合物的体积减小,温度升高 B、混合物的体积不变,温度不变 C、混合物的质量减小,温度升高 D、混合物的质量不变,温度不变 11、下列关于课本用纸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白色 B、难溶于水 C、可燃 D、易撕碎 12、下列被中央电视台曝光的质量问题事件中一定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用工业石蜡等给瓜子“美容” B、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奶粉” C、用硫磺燃烧法熏蒸粉丝 D、用毛发水、酱色、水、盐等兑换成“假酱油”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期末试卷含答案

植物 葡萄汁 苹果汁 牛奶 鸡蛋清 PH 3.5— 4.5 2.9— 3.3 6.3—6.6 7.8—8.0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期末试卷 一. 选择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1.一罐普通的可口可乐或雪碧易拉罐的体积最接近 ( ) A.350升 B.350毫升 C.35升 D3.5毫升 2.关于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体积大的物体质量也大 B.物体从地球送上月球质量不变 C.物体的温度升高时质量会增大 D.水结成冰后质量会增大 3.青娃、蛇、羊与蚯蚓、蜜蜂、草履虫的根本区别是 ( ) A.体外有无鳞片和毛 B.是否生活在水中 C.是否有恒定的体温 D.有无脊椎骨 4.在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括地球的是 ( ) A.地月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河外星系 5.厨房中蕴藏着很多科学知识,下列物质在水中不易溶解的是 ( ) A.食用油 B.食盐 C.味精 D.白酒 6.从下列现象中可以确定所述物质是晶体的是 ( ) A.甲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较好 B.乙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 C.丙物质可以制成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物体D.丁物质的溶解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7.以下生物体的结构中属于组织的是 ( ) A.种子 B.心脏 C.血液 D.叶 8.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状,主要是为了适应 ( ) A.缺水环境 B.缺日光的环境 C.低温环境 D.缺养分的环境 9.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 A.春天,柳絮飞扬 B.夏天,雷雨阵阵 C.秋天,丹桂飘香 D.冬天,雪花漫天 10.下图所示的四个图中,能正确测出圆柱体截面直径的方法是 ( ) 11.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个踏上月球,人类首次登月成功,在月球上, 下列活动中宇航员可能做到的是 ( ) A.点燃蜡烛 B.放风筝 C.种植蔬菜 D.跳远 12.通过测定,我们可以得知:几种食物的PH 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胃酸过多的人应该多吃苹果 B.苹果汁的酸性比葡萄汁弱 C.牛奶和鸡蛋清都是碱性食物 D.葡萄汁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13.下列四幅图中的P 点,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一幅是 ( ) 14.下列有关星空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同一天全球观测到的星空是一样的 B.同一地点同一天观测的星空一样 C.在同一地点同一季节观测到星空一样 D.同一地点不同时刻观测到的星空不一样 15.下面四条河流中,实际河面最宽的是 ( ) 16.读月球运行轨道图,正确的选项是 ( ) A.a 处为满月,可能发生月食 B.b 处为下弦月,不可能发生日食 C.c 处为满月,不可能发生日食 D.d 处为下弦月,为农历的初七,初八 17.表中列出几种物质的熔点,据此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铜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 B.在零下255℃时,氢是固态 C.水银温度计可测量零下40℃的气温 D.用钨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 18.下列日常生活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 A.夏天的露和秋天的雾都是液化现象 B.厨房炒菜时,闻到菜香,是因为分子运动的缘故 C.“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为化雪时,冰雪熔化要吸收很多热量,使气温降低 D.衣柜里的樟脑丸消失是汽化现象 19.下图能正确反映一次日全食过程各阶段的顺序是 ( ) A.②④①③ B.③②④① C.②④③① D.③①④② 20.如图所示情景 ① 图a.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大小的关系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最新资料推荐------------------------------------------------------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1.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2. 地球的大小:地球的赤道半径为 6378 千米;两极半径为 6357 千米(两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 21 千米),仅差 0.33%;赤道周长约为 4 万千米。 (坐地日行八万里,指的是人处在赤道) 3.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地球内部结构具有同心圆的特点,从外向内结构层次分别地壳、地幔、地核,地壳和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共同组成了岩石圈。 岩石圈以下-----400 千米处为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 将地球比喻成鸡蛋的方法叫模型法。 外地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地核呈固态。 厚度:地核 >地幔 >地壳第二节地球仪和地图一.地球仪1.纬线和纬度:(1)纬线:纬线都是圆形,也称为纬线圈,从半球看,长度不等。 (不同纬度纬线长不相等,相同纬度纬线长相等)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赤道: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经线垂直的线叫做赤道。 (3)纬度:(赤道)是零度纬线。 1/ 12

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做(北纬),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作代号。 (4)北纬、南纬各有90°。 南纬90°就是南极,北纬90°就是北极。

新浙教版七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 第一章科学入门 1. 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他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学科。在学习科学时应该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 2. 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3. 借助各种仪器的目的:使观察的范围更广,使判断更准确 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度线、最小刻度(准确程度)和量程。 (1)放正确:刻度尺不能斜放;物体的一端一般要与零刻度线对齐(零刻度线磨损、尺面较厚?) (2)看正确:视线与尺面垂直。 (3)读正确:读数=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4)记正确:被测物体的长度=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6. 特殊长度的测量 (1)以曲化直法:用一根质软、易弯曲、弹性差的细棉线在地图上按弯曲和走向将细线覆盖在线路上,然后将细线拉直,量出长度,根据比例尺算出铁路实际长度。 (2)卡尺法:用两块直角三角板和直尺,注意令刻度线。 (3)测多算少法(累积法):适用于纸张的厚度、金属细的直径等的测量。 7. 测形状不规则物体的面积测量——方格法(割补法),四舍五入 9. 量筒的使用——使用前看清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 (1)放正确:放在水平面上 (2)看正确:视线要与凹形液面最低处相平。仰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小,俯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大 (3)读正确:不能用手拿起来读数 (4)记正确:勿漏写单位 10. 量筒与量杯的比较 (1)量筒:粗细均匀、刻度分布均匀 (2)量杯:上粗下细、刻度上密下疏 1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摄氏度(37℃);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14.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改变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的改变,物体的质量不会因此而发生改变。 15.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是托盘天平。 16.托盘天平的结构的正确使用: (1)放平(2)调零——游码移到零刻度处 (3)调平(调节横梁螺母)(4)称量:左物右码; (5)读数:被测物体的质量=砝码总质量+游码指示值 (6)记录(7)整理:砝码放回盒内,游码归零等。 17.天平使用和维护的注意事项: (1)使用前必须明确天平的称量范围(量程)和感量(所能称量的最小质量); (2)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量程; (3)称量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只能通过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达到平衡; (4)称量中不能用手去摸天平托盘或直接接触砝码,取放砝码应用镊子; (5)潮湿药品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6)加减砝码应从大到小,轻拿轻放。 (7)读数时,右盘砝码总质量+游码指示值(游码读左边)。 (8)放好,天平和砝码要保持干燥,清洁,防止锈蚀。 18.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问题、建立猜测和假设、制定计划、获取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合作与交流。 19.常见的仪器的名称和用途: (1)试管:盛少量液体或固体的;可直接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 ①装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2,加热时盛放液体量不能超过总容积的1/3; ②夹持试管应用试管夹或铁夹,自底部往上套,夹在离试管口的1/3处(试管的中上部); ③加热前,应把试管外壁的水擦干。加热盛有液体的试管,应将试管口向上倾斜,与桌面成45°角,管口不要向着自己或别人。加热时应利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先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加热后试管不能骤冷,防止炸裂;也不能直接放在实验桌上,应放在石棉网上。 (2)酒精灯: ①添加酒精时,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酒精不少于1/4 ②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③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④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熄灭,不可用嘴去吹 ⑤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灭。 (3)烧杯:盛放液体的仪器、不可以直接加热,要垫上石棉网,以均匀供热。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一章试题

第一章科学入门 第1节科学在我们身边 知识要点 1、科学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学问;科学的发现可以从观察身边的事物着手。 2、科学知识是十分有趣和有用的。 3、积极主动地观察、认真仔细地思考是学好科学的基本方法。 巩固练习 1、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__________,并寻找___________。每个小小的疑问都有可能引发科学的发现。__________好奇于苹果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__________好奇于水的沸腾顶起壶盖而发明了蒸气机。 2、同学们只要留心__________,从__________身边的问题入手,我们都可以走进科学的世界,所以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3、夏天,当你从冰箱里拿出一罐冰冻的可乐,放置在桌面一段时间后,你会看到什么现象?由此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4、分别取一张A4纸和三张A4纸,紧紧的捏成大小不同的两个纸团,同时使它们从同一高度下落,仔细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 (1)你看到它们会同时落地吗? (2)如果把一张A4纸捏成纸团,另一张A4纸张开,再做上述实验,它们会同时落地吗?(3)比较以上两种情况,你能得出合理的解释吗? 5、动手做做以下两个有趣的实验,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1)用双手分别捏着两张大小相同的纸张的一端,使它们垂挂在胸前,沿两张纸的中间向下吹气时,将会出现什么现象? (2)取一只电吹风机,接上电源并设置为冷风档,然后合上开关,让吹风机向上吹冷风,将一个乒乓球放在吹风口的上方,放手后,观察乒乓球的运动情况? 第2节实验和观察

知识要点 1、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科学、学习科学的基础。 2、观察有时要借助各种仪器和工具,实验时要掌握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正确的操作步骤。 巩固练习 1、学习科学的最基本方法是() A.阅读、作笔记和练习 B.观察、讨论和交流 C.观察、实验和思考 D.阅读、实践和应用 2、请你先凭视觉直接判断下面两图的形状和大小,再用工具准确测量,看结果有什么不同?对此你有什么启示? 3、能被磁铁吸引的物质称为磁性物质,把磁铁分别靠近木块、铁钉、橡皮、书本、铅笔、铝制易拉罐,判断哪些物体属于磁性物质,判断哪些物体属于非磁性物质。把你作出判断的结果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磁性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磁性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纸盒可以用来烧水,你信吗?取一张不易透水、纸质较好的纸,将其折成一个不漏水的纸盒,装上一定的水。然后按下图所示将它悬挂在铁架台上,用小火在底部中央加热(注意不要让火烧到水面以上的纸和线),观察水能否沸腾,查阅资料尝试着解释纸为什么不会燃烧? 第3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知识要点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教案

七年级(上)科学教案集 第一章科学入门 (2) 课题: 科学入门第1、2、3节 (2) 第一节科学并不神秘 (2) 第二节实验和观察 (3) 第三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3) 课题:科学入门第4、5节 (7) 第四节温度的测量 (7) 第五节质量的测量 ..........................................

8 课题: 1.6 时间的测量 (10) 第二章观察生物 (13) 课题:观察生物第1、2节 ...................................... 13 第一节生物与非生物 ....................................... 13 第二节常见的动物 ......................................... 14 课题:观察生物第3、4节 ...................................... 16 第三节常见的植物 ......................................... 17 第四节细胞 ............................................... 18

课题: 2.5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 (20) 课题:观察生物第6、7节 ...................................... 24 第六节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 24 第七节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 25 第三章地球与宇宙 (26) 课题: 3.1 我们居住的地球 (26) 课题: 3.2 地球仪和地图 (28) 课题: 3.3太阳和月球 (30) 课题: 3.4观测太空 (32)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优质

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七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章科学入门 第一节科学并不神秘 教学目标:1、知道科学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学问,知道科学的发现 可以从观察身边的事物入手。 2、熟悉科学实验室里的常用仪器 重点难点:如何鼓励学生观察、思索身边的自然现象,引导他们自觉地提出疑问,激发探究的兴趣,形成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1. 什么是《科学》? 广袤的宇宙、神奇的生物、形形色色的物质,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界。我们就生活在这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那里有无数奇妙的现象,并且大自然中的各种事物都在发生变化。这些自然现象是怎样发生的?又将怎样变化?《科学》就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对各种疑问找出答案的学问。 2. 科学离我们很远吗? 你一定知道牛顿由一个苹果的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由观察沸腾的水顶起壶盖而发明蒸汽机的故事。他们都是从研究身边

的问题着手,最终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科学就在我们身 边,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我们都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 二、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科学技术带给世界哪些改变? 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对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好处,但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我们在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推动技术进步的同时,更要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保护环境,才能创造更加美 好的生活。 (1)介绍先进的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1交通工具的变化 ○2通讯方式、工具的变化 ○3家用电器给生活带来的便捷 ○4登月,探索海底、地球内部 讨论:科学技术还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 (2)先进的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1给人类带来的好处:火箭使人类认识了地球以为的世界。 ○2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与火箭相同原理的导弹等却摧毁着我们的文明。 第二节走进实验室 一、从观察到实验 1. 重视实验 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同学们会发现,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我们会经常做一些小实验,有时在课堂上看老师演示,有时到实验室亲自动手,而更多的是在家中进行,可别小看了这些实验,在实验中可以培养各种能力,还可以巩固知识。2. 学会观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