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长江大学管理学原理复习

长江大学管理学原理复习

长江大学管理学原理复习
长江大学管理学原理复习

07年6月长江大学“管理学

原理”复习资料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一、管理的定义:`管理是指一定的组织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二、管理的基本特征:①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或文化现象(必须是两个以上的集体

会属性,这就是管理的二重性。从[管理的活动要求来看,既要遵循管理过程中客观规律的科学性要求,又要体现灵活的艺术性要求。这就是管理所具有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四、管理的二重性:管理一方面是由于许多人进行协作劳动而产生的,是由生产社会化引起的,是有效的组织共同劳动所必须的,因此它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管理又是在一定的生

产关系下进行的,必然使得

管理的环境、管理的目的以

及管理的方式等呈现出一定

的差异,因此,它具有同生

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

社会属性。

五、管理二重性的意义:对

于我们学习和理解管理学,

认识我国的管理问题,探索

管理活动的规律,运用管理

原理来指导实践以及建立具

有我国特色的管理科学体

系,都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

意义。1、有利于我们遵循管

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科

技环境和全球化环境。具体

环境:是指那些对管理者的

决策和行动产生直接影响并

与实现组织目标直接相关的

要素。其中主要包括顾客、

供应商、竞争者以及其他一

些具体环境因素。

八、组织与环境的关系:依

据环境的复杂程度和变化程

度,可以将组织环境分为四

种状况1、简单和稳定的环

境2、复杂和稳定的环境3、

简单和动态的环境4、复杂

和动态的环境

九、管理学的特点:①一般

性②多科性或综合性③历史

性④实用性或实践性。

十、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和范

围:1、管理的二重性出发,

着重从三个方面研究管理学

①生产力方面②生产关系方

面③上层建筑方面。2、着重

从历史的方面研究管理实

战、思想、理论的形成、演

变、发展,知古鉴今。3、着

重从管理者出发研究管理过

程,主要有:①管理活动中

有哪些职能②执行这些职能

理学,为提高我国管理水平

做出有益的贡献。

第二章

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一、管理学发展史概述:18

世纪早期管理活动或实践阶

段,从18世纪到19世纪末

早期管理思想的萌芽阶段,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直到

现在管理理论形成阶段。

二、管理学理论的萌芽:中

世纪后期,18世纪到19世

纪中期,欧洲逐渐成为世纪

的中心。意义:①促使人们

认识和意识到管理是一门具

有独立完成整体系的科学,

值得去探索、研究、丰富和

发展。②预见到管理学的地

位将不断提高。③区分了管

理的职能与企业(厂商)的

职能。

三、有关管理职能、原则方

面:亚当·斯密《国富论》

(1976):塞缪尔·纽曼《政

治经济学原理》(1835);约

翰·斯图亚特·穆勒《政治

经济学原理》(1848);艾尔

弗雷德·马歇尔《工业经济

学原理》(1892)。涉及的管

19世

年代。泰

1、

4、实行

7、实

。8、在组

六、“科学管理“理论的其他

代表人物:⑴卡尔·乔治·巴

思,美籍数学家。⑵亨利·甘

特,美国管理学家、机械工

程师。⑶吉尔布雷斯夫妇,

美国工程师弗兰克·吉尔雷

斯夫人在动作研究和工作简

化方面做出了特殊贡献。⑷

哈林顿·埃默森。

七、管理过程和管理组织理

论:(一)法约尔及基管理理

论1、企业的基本活动与管

理的五项职能:⑴技术活动

(指生产、制造、加工等活

动)⑵商业活动(指购买、销售、交换等活动)⑶财务活动(指资金的筹措和运用)⑷安全活动(指设备维护和职工安全等活动)⑸会计活动(指货物盘存、成本统计、核算)⑹管理活动(其是又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项职能活动)。2、法约尔的14条管理原则。分工。职权与职责。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报酬。集中化。等级链。秩序。公正。保持人员的稳定。首创

4、

的。

4、

力。

1933

型的领导在于通过对职工满足度的增加,来提高工人的士气,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3、霍桑效益:(1)关于人的需要和动机的理论(2)关于管理中的“人性”的理论(3)关于领导方式的理论(4)关于企业中非正式组织以及人与人的关系理论。

九、管理科学理论:(1)运筹学(2)系统分析(3)决策科学化

十、现代管理理论丛林:社会合作系统学派。经验或案

例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人际关系行为学派。决策理

论学派。决策理论学派。沟

通(信息)中心学派。数学

(管理科学)学派。

十、管理理论发展的新探索:

1、系统管理理论。

2、权变

管理理论。3、现代管理理论

的新突破。

十一、现代管理理论的特点:

1、强调系统化

2、重视人的

因素3、重视非正式组织的

作用4、广泛地运用先进的

管理理论和方法5、加强信

几种类型。(二)按职能分类

分为销售计划、生产计划、

供应计划、新产品开发计划、

财务计划、人事计划、后勤

保障计划等。(三)按时间期

限分类:可以分为短期计划、

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

五、计划工作的程序:(一)

估量机会(二)确定目标(三)

确定目标(四)拟定可供选

择的方案(五)评价各种备

选方案(六)选择方案(七)

拟定派生方案(八)编制预

六、计划工作的方法:(一)

运筹学方法(二滚动计划方

法(三)计划—规划—预算

方法)

七、计划工作的原理:1、限

定因素原理2、许诺原理3、

灵活原理4、改变航道原理

第四章

目标与战略

一、目标的性质:1、突破性

目标和控制性目标。2、目标

的纵向性。3、目标的网络化。

4、目标的网络化。

5、目标

的时间性。6、目标的可考核

性。

企业的核心能力是竞争对手

无法迅速模仿的能力,是企

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核

心能力表现在:(1)具有建

立电子商务网络和系统的技

能;(2)迅速把新产品投入

市场的能力;(3)更好的售

后服务能力;(4)生产制造

高质量产品的技能;(5)开

发产品特性方面的创新能

力;(6)对市场变化作出快

速反应;(7)准确迅速满足

客订单的系统;(8)整合各

种技术创造新产品的技能

等。

七、战略设计与展开:使命、

目标、战略、政策、项目、

程序、规则。

八、战略选择:包括一体化

战略、加强型战略、多元化

战略、防御型战略。在竞争

战略方面波特提出了三种竞

争战略,分别是总成本领先

战略、差异化战略和专一化

战略。

九、战略制定的原则:1、以

社会需要为出发点、制定战

略应当有一个基本的出发点

或立足点,这个出发点不应

1)帮助人

(3)事

的后果。

三、预测的重要性:1、预测

既是计划工作的前提条件,

又是计划工作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2、预测是提高管理

的预见性的一种手段。3、预

测有助于发现目前存在的问

题,从而集中力量加以解决。

5、预测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决

定了组织的成败。

四、预测的程序:1、提出课

题和任务2、调查、收集和

整理资料3、建立预测模型

4、进行预测

5、评价预测结

果6、将预测结果提交决策者或计划人员。

五、预测的种类:预测的种类很多,按不同的对象大体上分为三大类:经济预测、技术预测、社会和政治预测。

六、预测方法:(一)时序预测方法是根据历史统计数据的时间序列,对未来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二)因果预测方法:是根据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对变量的未来变化进行预测。(回归分析法、计量分析法、投入产出法)。(三)定性预测方法:许多

决策

一、

认为

4、

策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决策过程与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联系在一起,指出者遵循的共同规律,从而为决策研究开辟出一个心理学家和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

三、正确决策的基本要求:把握问题的要害、明确决策目标、可行方案要有两上以上、综合评价决策方案、敢冒风险、决策过程是学习过程。

四、决策的类型:例行问题和例外问题。例行问题是指那些重复出现的、日常的管

理问题。例问题是指只有那

些偶然发生的、新颖的、性

质完全清楚、结构上不甚分

明的、具有重大影响的问题

才属于例外问题。

五、决策的类型:按决策对

象的内容分类,有程序化决

策和非程序公决策;按对决

策评价的准则分类,有最优

标准、满意标准和合理标准;

按决策的范围分类,有战略

决策和战术决策;按决策中

变量之间的关系分类,有肯

定型决策、非肯定性决策和

八、决策的行为:1、个人因

素⑴个人对问题的感知方

式:所谓感知,即通过感觉

而形成的知觉,它是对事物

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不同

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反

映,即对事物整体的反映。

⑵个人价值系统:个人价值

是个人的思想、价值观、道

德标准、行为准则等所构成

的相对稳定的思维体系。个

人价值系统对决策的影响作

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

它影响决策者以某种特殊的

心理准备状态来反映刺激物

②个人价值系统影响决策者

的判断,包括对问题的判断、

对情报信息的判断和对方案

的抉择。个人价值系统对决

策的影响因决策者而异,有

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

用。其积极作用表现在:能

使人们对事物感知得更迅

速、更有效;有助于使人们

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抓住事

物的本质;在助于人们从不

完全的情报中获取重要的变

化信息;有助于人们形成决

心,作出果断而大胆的选择。

思考和以四人为一组采用BS

法的两种环境中,对两个问

题提出解决的办法。一般认

为,在解决问题的初期使作

BS法,而后再引导人们深入

地去独立思考,就会使社会

助长作用发挥远期的效果。

十、决策的方法:主观决策

和计量决策。主观决策是指

用心理学、社会学的成就,

采用有效的组织形式,在决

策过程中,直接利用专家们

的知识和经验,根据已掌握

的情况和资料,提出决策目

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并

作出评价。计量决策指决策

中的“硬技术”,是建立在数

学、统计学基础上的决策方

法。其方法主要包括风险决

定和决策树法、现值分析法、

边际分析法、经济效益分析

法、概率论、期望值、博弈

论、线性规划。

第七章

组织工作

一、组织工作的含义及内容:

管理的组织职能就是建立、

维护并不断改进组织结构的

过程,这一过程由一系统的

五、管理宽度与管理层次的

关系:管理宽度越大,管理

层次就越少。反之,管理宽

度越小,则管理层次就越多。

六、影响管宽度的因素:1、

上下能双方的素质与能力。

2、计划的完善程度。

3、面

临变化的激烈程度。4、授权

的情况。5、沟通的手段和方

法。6、面对问题的种类。7、

个别接触的必要程度。8、其

他因素。

七、职位设计的含义:组织

或以看做由各种各样的职

位、职位间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体。因而,从分工和协作的意义上讲,组织实际上是一种有意识地形成的职位结构或角色结构。

八、职位设计的演化:1、按照专业化分工的原则设计职位。2、职位扩大化。3、职位丰富化。4、职位轮换是指让员工定期从一项工作更换到另一项工作上去。5、工作团队。

九、职位设计的要求:用一个称为激励分数(MPS)的准

一性

义。

1、

差。

2、

来组织业务活动。这种划分部门的方法有得于采用专门设备,促进协调,充分发挥人员的技能和专门知识,也有利于采用专门设备,促进协调,充分发挥人员的技能和专门知识,也有利于产品和服务的改进和发展;能够明确利润责任,便于工作于最高主管把握各种产品或产品系列对总利润的贡献;有利于锻炼和培养独当一面的总经理型的人才。缺点,要求部门主管要具备全面的管理能力,各产品部门的独立

性较强而整体性则较弱,由

于各产品分部也需要保持职

能部门或职能人员,使得部

门重叠、管理费用增加。

3、按照地域划分,这种方法

是经营活动在地域上比较分

散的企业所常常采用的一咱

部门划分的方法。有利于鼓

励地方参与决策,促进地区

活动的协调,有利于管理者

注意当地市场的需要和问

题,生产的当地化有利于降

低运输费用,缩短交货时间,

有利于培养能力全面的管理

结构简单,职权集中,责任

分明,指挥统一,沟通简捷。

是最原始的组织结构形成,

现实中只应用于最简单的小

型组织。

2、职能制组织结构:是根据

职能划分部门的方式建立起

来的,因而它继承了职能部

门化的长处和短处。这种结

构分工明确,有利于发挥职

能专业化的优势,各个部门

之间相互依赖,任何一个部

门都不能离开其他部分的配

合,忽视组织的整体目标。

3、事业部制组织结构:主要

特点是是“集中政策指导下

的分散经营”。优缺点相当于

部门化的场合。另外,由于

事业部的高度自主经营,每

一个事业部都相当于一个独

立的企业。

4、矩阵制组织机构:是一咱

广受注目的组织结构类型。

矩阵中的每一个成员要接受

至少两上以上能的指示,同

时也必须至少向两个上级报

告。优点灵活应变的能力较

强,缺点由于实行纵向和横

向的双向领导,职能主管和

代表各方面利益、有利于主

管人员的成长。缺点:成本

较高、妥协折中、优柔寡断、

职责分离、一个人或少数人

占支配地位。

十、成功的运用委员会:权

限和范围要明确、规模要适

当、选择委员、选择议题、

主席的重要性、决议案的审

校。

十一、委员会制与个人负责

制的比较:委员会制指的是

组织中的最高决策权,由一

个两名以上的人所组成的集

体来行使,这个集体通常是

一个委员会,因而叫做委员

长会制。如果组织中的最高

决策权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由他对整个组织负责,即为

个人负责制。通过委员会和

个人负责同制的比较,委员

会制在组织的高层管理中,

尤其是在做出决策方面所表

现出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个人负责制则在执行决策要

分配体制,正确的选择应该

是实行两者的结合,即组织

重大决策的委员会制和执行

中的个人负责制。

任务所必须的职权授予下

属。第三步就是要使下属承

担起对所接受的任务和职

权,并作出完成任务的承诺。

在授权过程中,责任是不可

下受的。

五、组织中的职权分裂:组

织中有时会出现职权分裂的

情况,当解决一个问题或作

出一项决策必须汇总两个或

更多的管理者的职权才能实

现时,就认为解决这一问题

的职权是分裂的。

六、有效授权的态度:(1)

要善于接受不同意见的态度(2)要有放手的态度(3)要允许别人犯错误(4)要善于信任别人犯错误(5)要善于适度控制

七、活性化的含义:活性化是参与的一种高级形式,它意味着这样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员工在规定的限度内拥有作出决定和采取行动的知识、技能、职权以及意愿,同时,他们对自己行动的后果,以及对企业的成功又有着高度的责任感。

八、活性化组织中的管理者:

九、

(5

十、

(1

(2

(3

员工

主管手中的过程。集权和分析反映了职权在指挥链上分布的两种趋势。影响因素:1、决策的重要性。2、高层主管对一致性方针政策的偏好。

3、组织的规模。

4、组织的历史。

5、最高主管的人生观。

6、获取管理人才的难易程度。

7、控制手段。

8、组织营运的分散化。

9、组织的变动程度。10、外界环境的影响。

十二、、直线职权与参谋职权,人们一般把指挥链上这种上下级之间的监督和命令

的职权关系称为直线职权。

十二、职能职权,一个组织

的最高管理者拥有管理和指

挥组织所有活动的完全职

权。

十三、处理直线人员、职能

人员与参谋人员的关系⑴三

种人员的职权关系⑵注意发

挥参谋人员的作用⒈注意发

挥参谋人员的作用(咨询、

按照要求提供服务、根据既

定的计划、为直线提供必要

的常规辅助性服务、部门主

管和来自参单位人员之间的

识别某一特定的变革活动的

动力和阻力的一种工具。(3)

减少阻力的方法:确保达成

共同的变革愿景、沟通变革

的目标和重要性、认识到变

革的各方面影响、理解变革

的各方面影响、沟通即将变

革和不会变革的部分、树立

理想的行为模式、提供有效

的反馈合理的报酬以及适当

的结果、灵活耐心和支持。

(4)处理文化阻力的例行规

则:1、使受到变革影响的人

们参与变革的计划与实施。

2、为人们接受变革提供足够

的时间。3、从小规模开始。

4、避免突然。

5、选择突然。

6、变革方案应当避免超负

荷。7、做好文化领导者的工

作。8、尊重人们的尊严。9、

试图站在对方的位置考虑问

题。10、直接与阻力打交道。

(5)打破僵局的系统化方

法:1、明确对接双方的“同”

和“异”,分歧到底是什么。

2、双方就为什么“存异”达

成一致。3、决定为了解决“异

见”必须做些什么。

三、领导者在变革中的作用:

改进和控制,确保改进的持

续进行。

七、业务过程再造的特点:1、

思维模式的彻底改变。2、以

过程为中心进行系统改造。

3、创造性地应用信息技术。

4、顾客至上、广泛的授权等

特点。

第十一章

人员配备的系统过程及人员

的选拔

一、人员配备的含义与过程:

人员配备就是用合格的人力

资源对于组织结构中的职位

进行填充和不断填充的过

程。人员配备是一个系统的

逻辑过程。人员配备对于领

导的控制职能具非常重要的

影响。

二、人员配备过程中的供需

分析:(1)所需主管追踪曲

线的数量和种类。(2)主管

人才的储备。(3)主管人员

的供需分析。

三、主管人员的选拔:(1)

职位要求与主管人同应具备

的素质和能力。在确定职位

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职

位的范围应当适当,②主管

1、

4、进行

7、体格

反馈绩效、作为培训或培养

的依据等。在这两种情况下,

上级管理人员所承担的角色

是不同的。

二、确立考评的基准:考评

过程始于考评基准的确立,

也就是要建立一个衡量管理

人员管理能力和管理业绩的

尺度或标准。这方面有三种

方法,即以管理者个人的品

质特征为基准的考评、以可

考核的目标为基准的考评和

以管理者的标准为基准考

评。

(1)以管理者的个人品质特征为基准:这是最传统的也是最多的一种考评基准。(2)以可考核的目标为基准:根据预先设定的可考核的目标对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进行考核,是一种得到广泛应用的方法。其中以目标为基准的考评又可分为三种,①综合的或全面的考评,如年度的总考评。②区间的或进展的评审如月度或季度的考评。③连续的监测,每日或每周进行,重点在于促进被考评者的自我控制。(3

的。

(4

法”

相对于要求的适当性。②对策应用的有效性及可重复、协调、一致地应用的程度,体现评估、改进、学习这一循环的程度,基于可靠的信息和数据的程度。③与组织的需要的协调一致。④有益的创新和变革的证据。(2)“展开”是指“对策应用的程度”。对于展开的评估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①对策在对你的组织相关且重要的条目要求方面的应用。②所有相关的工作单位对于该对策的应用。(3)“结果”是评

价所依据的第三个尺度,它

指的是实现条目的成果:当

前绩效。相对的绩效。绩效

改进的速率和范围。绩效指

标与重要的顾客、产品和服

务、市场、过程、行动计划

等方面的绩效要求之间的联

系。

第十三章

主管人员的培训

一、培训的对象:主管人员

的作为培训对象,根据其培

训特点的不同,可以分为两

大类(1)任职的主管人同(2)

提升、设立制职、研讨会、

辅导。

五、培训中应注意的问题:

(1)培训工作与组织目标相

结合。每一个组织者应清楚

地认识到培训主管人嘤的目

的是为了提高主管人员的素

质和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现

职务或新职务的要求,保证

组织目标的实现。(2)上级

主管人员要积极支持和参与

培训。无论是从组织还是从

个人出发,上层主管人员都

应对培训工作给予足够的重

视。(3)对培训者的要求。

在对下能主管人员进行培训

时,主要是依靠组织内各级

主管人员作为培训者。(4)

对受训者的要求。培训计划

订得再好,培训准备做得再

好,培训者选得再好,如果

受训者是被迫而不自愿的,

那么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5)培训的具体内容和需求

相吻合:培训的需求除了要

考虑受训者所在不同的层次

要求外,更要重视的是要考

虑各受训者不同情况,根据

他们的不同需求来决定具体

观环境)。

这三个要素可用如下数学模

型表示:领导工作=f(领导

者,被领导者,客观环境)

即L=f(I,f,s)

二、领导工作的实质:从管

理过程来看,管理的对象是

人、财、物等,要与人打交

道,处理各种关系;要与事

情打交道,决定各种事务,

使管理活动得到正确在、有

条不紊地进行。要与时间打

交道,掌握时间的进度,保

持高效率,总之,通过计划、

组织、领导和控制工作实现

管理工作的效率。

三、影响力的来源:分为两

类,一类是所谓的正式权力

或非正式权力,一类称为个

人的权力、或非职位的权力。

职位的权力又分为奖赏权

力、强制权力和法宝的权力;

个人的权力又分为专家的权

力和参考的权力。

四、领导和管理的区别:领

导是管理的一个职能,组织

中的领导行为仍属于管理活

动的范畴。领导是为组织的

活动指出方向、创造态势、

(1)

使人充

取得效果。(3)命令一致性

原理:主管人员在实现目标

的过程中下达的各种命令越

是一致,个人在执行命令中

发生的矛盾就会越小,领导

与被领导双方对最终成果的

责任感也就越大。(4)直接

管理原理:主管人员同下级

的直接接触越多,所掌握的

各种情况就会越准确,从而

使领导工作更加有效。(5)

沟通原理:主管人员与下属

之间越是有效、准确、及时

地沟通,整个组织就越是一

个真正的整体。(6)激励原理:主管人员越是能够了解下属的需求和愿望并给予合理满足,就越能够调动下属的积极性,使之能为实现组织目标做出自觉的贡献。七、做好领导工作的要求:这里要求的提出,严格在说是领导者想要做好这个工作应注意的问题。(1)不断鼓舞人们的士气。(2)把握人们的工作目的,了解人们变化者的期望。(3)注意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4)合理安排。(5)综合运用经济的、

境的价值观和优先次序。(2)震荡阶段:在此期间,团队成员对团队任务的真实情况已完全理解。(3)规范阶段:在此阶段,关注个人问题转变为实现与团队相关的挑战,个人已融合到团队中。(4)执行阶段:在此阶段,团队已经成熟为一个具有高度凝聚力的整体。

十一、团队发展的技巧:为了保证团队的健康发展。需要一定的技巧,主要有团队建设(包括两个重要工作:任务型工作和维护型工作)、

团队的推进技巧(推进者是

帮助一个团队的管理和维护

人)、团队的领导技巧(领导

是保持的效利用资源的适当

方向的过程)。

第十五章

沟通

一、沟通的含义:沟通也就

是信息交流。确切地说,所

谓沟通是指将某一信息(或

意思)传递给客体或对象,

以期取得客体作出相应效果

的过程。

二、沟通的概念:“双方”既

目标了解得越是清楚,越能

够采取正确的行动,如果没

有组织内外畅通的沟通和信

息分享是维以实现的。

五、沟通的作用:1、使组织

中的人们认清形势。包括三

方面的工作:①使新来的人

员认清形势。②不断地认清

形势。③使主管人员认清形

势。2、使决策更加合理和有

效。3、稳定员工的思想情绪,

统一组织行动。

六、正式沟通:一般指在组

系统内,依据组织明文规定

的原则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

流。在组织内部只有垂直(纵

向)的沟通流向,很少同模

式进行沟通流向。

七、正式沟通方式:(1)正

式沟通:有下向、上向、横

向、外向沟通等几种方式。

①下向沟通:这是在传统组

织内最主要的沟通流向。②

上向沟通:主要是下属依照

规定向上级所提出的正式或

口头报告。③横向沟通:主

要是同层次不同业务部门之

间的沟通。正式沟通的特点

是:沟通效果好,比较严肃,

十、非正式沟通的类型:(1)

群体连锁。(2)密语连锁。

(3)随机连锁。(4)单线连

锁。

十一、非正式沟通在管理上

的意义及对策:1、非正式沟

通的产生和蔓延,主要是由

于人员得不到他们所关心的

消息。2、要想阻止已经产生

的谣言,与其采取防卫性的

驳斥,或说明其不可能的道

理,不如正面提出相反的事

实更为有效。3、闲散和单调

乃是造谣生事的温床。4、最

基本的做法,乃是培养组织

成员对组织管理当局的信任

和好感,使他们比较愿意听

组织提供的消息,也较能相

信。5、在对组织主管人员的

训练中,应增加这方面的知

识,使他们有比较正确的观

念和处理方法。

十二、其他沟通方法:(1)

发布指示。指示的含义:批

示作为一个领导的方法,可

理解为是上级的指令,具有

强制性。批示的方法:一般

的或具体的。书面的或口头

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2)

3、

(3)个

(1)准

(3)

求信息或资料、达成一致意

见或决定。②按照沟通内容

的合法性分类:沟通内容是

依照规章或惯例行事、沟通

内容与法规或惯例颇有出

入。(2)沟通人中的特点:

目标或手段导向、能否信任

的程度、语言能力。(3)人

际关系的协调程度:指沟通

过程的涉及的人群问存在怎

样的关系。(4)沟通渠道的

性质:速度、反馈、选择性、

接收性、成本、责任建立。

十五、地位的角色:(1)地

位:一般是指某人在某一层次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因此有高低之分。角色:这是社会学的一个概念,一般是指对居于某种位置的人所被期望表现的某类行为。

十六、影响角色对于沟通的影响:在组织内的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角色。由于所担任的组织角色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态度和观点与不同的利害关系,有关组织角色对于沟通的影响问题,最为严重的是主管与下属之间的组织角色关系造成的。

1.

碍:

当)

碍。

集(

激励

二、

三、

只能制更为重视。3、员工对同事们的社会影响力,更比对管理者所给予的经济诱因及控制更为重视。4、多数人干工作者是为了满足基本的需要,只有金钱和地位才能鼓励他们工作。5、人大致可以划分为两类,多数人者是符合上述设想的人,另一类是能够自己鼓励自己,能够克制感情冲动的人,这些人应担当管理的责任。

四、“自我实现人”的假设:指的是“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

只有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

来,人的才能充分表现出来,

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X

理论:1、一般人都是勤奋的,

如果环境条件有利,工作就

如同游戏或休息一样自然。

2、控制和惩罚温暖实现组织

目标的惟一手段。3、在适当

条件下,一般人不仅会接受

某种职责,而且还会主动寻

求职责。4、大多数人而不是

少数人,在解决组织的困难

问题时,都能发挥出高度的

想像力、聪明才智和创造性。

工作。3、因为个人是能够受

别人引导的,所以人们会响

应领导的引导。4、大多数人

要求在一种社会环境下生

活、工作、但有时人们也会

因不能忍受其他人的干扰而

要求在与外界隔绝的情况下

工作。5、个人促进组织的创

建以服务于自己的需要。6、

所有的个人都不得是各不相

同的。7、个人能够应付他们

的全部能力的挑战。(2)对

人的性质的认识十分重要,

一方面可以产生有目的行为

去实现目的,另一方面,激

励又可以减少防御性行为,

增加建设性行为。

七、激励理论:1、亚伯洛的

需要层次理论,他将人的需

要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定或

安全的需要、社会和爱情的

需要、自尊与受人尊重的需

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2、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一

方面是对诸如本组织的政策

和管理、监督、工作条件、

人际关系、薪金、地们、职

业安定以及个人生活所需

等。另一方面是人们对诸如

要及时反馈和及时强化。3、

要使奖励成为真正的强化因

素。4、要多用于不定期奖励。

5、奖惩结合,以奖为主。

九、我们的认识:1、从研究

和满足人的需要方面来调动

组织成员的积极性。2、从目

标设置上研究如何调动积极

性。3、强化动机,也即刺激。

4、及时反馈。

十、激励的方式:1、思想政

治工作。2、奖励。3、职工

参加管理。4、工作丰富化。

有效激励的要求:1、坚持物

质利益原则。2、坚持按劳分

配原则。3、随机制宜,创造

激励条件。

第十七章

领导方式和领导艺术

一、有关领导理论的研究:

(1)性格理论(2)行为方

式理论(3)权变理论。

二、性格理论:长期以来,

西方国家的管理学者们一直

把领导者的各种个人性格和

特征作为描述和预测其领导

成效的标准。(个性的分类、

吉赛利的八种个性特征和五

种激励特征)。

(1)

1、权威

3、

4)不成熟

(5)二维

(2)权

2、

3、

得到一定的结果,这是一种

领导艺术。这也是在运用领

导和群众相结合、一般和个

别相结合这些原则通过时,

必须注意解决的领导方法问

题。”

八、领导者的修养与领导艺

术:1、修养:(1)懂得领导

者应具备的知识。(2)移情

作用。(3)客观性。(4)自

知之明。2、艺术:(1)把其

视为履行职能的艺术,主要

包括沟通、激励和具体批导

的艺术,以及决策艺术、授

权艺术、用人艺术等。(2)把它视为提高领导工作有效性的艺术。3、可资借鉴的基些准则:要理解与人为善的艺术,善良是力量的特征。在任何时候都不要伤害工作人员的自尊心。要永远放弃两面派行为,对下级一副面孔,对长官又是另一副面孔。永远要以“您”称呼下级,别忘记说“请”字。别惧怕新事物,如果做什么事都用20年前的老办法,那么这个事实本身就说明你在某种程度上是个保守派。查处任何

处。

的计划,并调整整个管理工作的过程。因此,控制工作是上层主管人员的职能。四、管理控制工作与一般控制的比较:1、二者的基本活动过程相同。无论是控制工作还是一般控制,都包括三个基本步骤。(1)确立标准。(2)衡量成效。(3)纠正偏差。2、管理控制系统实质上也是一个信息反馈系统,通过信息反馈,揭示管理活动中的不足之处,促进系统进行不断的调节和改革,以逐渐趋于稳定、完善,直至达

到优化的状态。3、管理控制

系统和控制论中的控制系统

一样,也是一个组织的系统,

它根据系统内外的变化而进

行相应的调整,不断克服系

统的不确定性,而使系统保

持在某种稳定状态。

五、控制工作与计划工作的

关系:控制工作与谋划工作

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计

划工作和控制工作构成了一

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表现:

(1)有些计划本身就已经具

有控制的作用,例如政策、

改变其他管理职能的活动。

所以说,控制工作存在于管

理活动的全过程,它不可以

维持其他职能的正常活动,

而且在必要时还可以通过采

取纠正偏差的行动来改变其

他管理职能的活动。虽然有

时这种改变可以是很简单

的,但在许多情况下,正确

的控制工作可能导致确立新

的目标,提出新的计划,改

变组织结构,以及在领导方

法作出重大的改变。

九、信息是组织的一种资源:

一般认为,信息是具有新内

容,新知识的消息。特点:1、

影响和决定组织的生存。2、

能够为组织带来收益。3、获

取和使用信息要支付费用和

成本。4、信息具有很强的时

效性,延迟的信息可能起到

相反的作用。5、信息的使用

者应当考虑信息的费用与它

为改善管理所带来的功效相

比是事业合算。

十、信息管理的任务:(一)

按组织不同层次的要求分

类:1、计划信息。2、控制

信息。3、作业信息。(二)

日益朝着大型化方向发展。

第四阶段:(1974年至今)。

我们仍处在应用第四代计算

机的阶段。

十二、控制工作的过程:三

个步骤(一)拟定标准。(二)

根据标准衡量活动成效。

(三)采取纠正措施,消除

偏离标准和计划的情况。(1)

管理控制过程的第一步就是

拟定标准。(2)标准的类型:

1、实物标准。

2、成本标准。

3、资本标准。

4、收益标准。

5、无形标准。

6、将目标作

为标准。(3)拟定标准的方

法:1、统计方法。2、经验

估计法。3、工程方法。

十二、衡量成效:按照标准

来衡量实际成效的最好办法

应当是建立在向前看的基础

上,从而可以使偏差在实际

发生之前就被发现并采取适

当的措施加以避免。

十三、纠正偏差:对计划执

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进行纠

正,说明管理是一个连续的

过程。控制工作职能与其他

管理职能的交错重叠,则说

明了了主管人员的职能(亦

(1)

1)向下级

(3)

的输出作为反馈信息的缺点

是,只有当输出量偏离目标

时,校正作用才能开始产生。

(一)抵消系统时滞和改善

反馈控制的方法:1、采用基

于预测的反绩控制。2、采用

前馈控制或称为顺馈控制。

(二)交馈控制与反馈控制

的主要区别:反馈控制是以

系统输出的变化信息作为馈

入信息,目的是防止已经发

生或即将出现的偏差继续发

展或今后再度发生。前馈控

制则是以系统的输入或主要

扰动的变化信息作为馈入信息,目的是防止所使用的各种资源在质和量上产生偏差,在系统运行过程的输出结果受到影响之前就作出纠正。(三)前馈控制的条件:1、必须对计划和控制系统作出透彻的、仔细的分析,确定重要的输入变量。2、建立前馈控制系统的模式。3、要注意保持该模式的动态特性,也就是说,应当经常检查模式以了解所确定的输入变量及其相互关系是否仍然反映实际情况。4、必须定期

施。

1、

3、

意在根据各种计划来衡量工作成效时有关键意义的那些因素。

4、控制趋势原理:对控制全局的人来说,重要的是现状所预示的趋势,而不是本身现状本身。

5、例外原理:主管人员越是注意一些重要的例外偏差,也就是说越是把控制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那些超出一般情况的特别好或特别不坏的情况,控制工作的效能和效率就越高。

6、直接控制原理:主管人员

及其下属的素质和工作质量

越高,就越不需要进行间接

控制。

七、有效控制的要求:1、控

制系统应当切合主管人员的

个别情况。2、控制工作应确

立客观标准。3、控制工作应

具有灵活性。4、控制工作应

谟究经济效益。5、控制工作

应纠正措施。6、控制工作要

具有全局观点。7、控制工作

应面向未来。

第二十章

预算控制

发生了目标的置换。

五、编制可变预算:由于缺

乏灵活性的预算会带来危

险,而与效率相一致的最大

限度的灵活性则是良好的计

划工作和控制工作的基础,

所以人们越来越注意可变预

算的应用。

六、零基预算:源于预算的

传统编制方法。含义:在每

个预算年度开始时,将所有

还在进行的管理活动都看做

重新开始,即以零为基础。

程序:1、在审查预算前,主

持这一工作的主管人员首先

应明确组织的目标并将长远

目标、近期目标、定量目标

和非定量目标之间的关系和

重要次序搞清,建立起一种

可考核目标体系。2、在开始

审查预算时,将所有过去去

的活动都当做重新开始。3、

在确定出哪些项目是真正必

要的之后,根据已定出的目

标体系重新排出各项活动的

优先次序。4、编制预算。

七、采用零基预算法应注意

的几个问题:优点:有利于

对整个组织作全面的审核、

体系和方法体系,也是影响

项目预算法推行的一个主要

障碍。

第二十一章

非预算控制

一、视察是一种最古老、最

直接的控制方法,它的基本

作用就在于获得第一手的信

息。

二、报告:是提供一种如有

必要。即可用做纠正措施依

据的信息。(一)需掌握的情

况:投入程度、进展情况、

重点情况、全面情况。(二)

报告内容:进度情况、费用

情况、技术工作情况、当前

的关键情况、预计的关键情

况、其他情况、组织方面的

情况、客户的鉴定意见以及

上次会议来外部的新情况。

三、比率分析:(一)财务比

率1、资本金利润率公式:

资本金利润率=利润总额÷

资本金总额×100%。2、销售

利润率、营业收入利税率。3、

成本费用利润率。4、资产负

债率。5、流动比率。6、速

动比率。7、应收账款转率。

8、存期周转率。

3、

销售收入、

又称“量

(二)程

(一)当

性、综合性和科学性的原理。

2、能够帮助主管人员进行计

划,并掌握全局,找出主要

矛盾,抓住关键环节。3、能

够有效地对工作进度进行控

制。4、能够通过网络分析,

得出完成计划的多个可行方

案,从而为选项取最优方案

创造条件。5、工程项目越复

杂,其优点越显着。(三)计

划评审技术的网络图。(四)

局限性:1、很难对具体的作

业时间估计得很准确。2、花

费大量时间和人力。3、它本

身并不是计划工作。

八、管理工作绩效的综合控制:1、损益控制法。2、投资报酬控制法。3、管理审核与经营审核。

09农学

0901 植物生产类 090101 农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以及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他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生态科学、作物生长发育和遗传规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作物生产和作物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作物育种、作物栽培与耕作、种子生产与检验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生物学科和农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具备农业生产,特别是作物生产的技能和方法; 4.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科学前沿和发展趋势; 5.熟悉农业生产、农村工作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6.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7.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作物学 主要课程: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应用概率统计、遗传学、田间试验设计、农业生态学、作物栽培与耕作学、育种学、种子学、农业经济管理、农业推广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 设计)、科研训练、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一般安排不少于30周。 主要专业实验:作物发育形态、田间诊断、作物杂交和选择、种子生产等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相近专业:园艺、植物保护 开设院校: 四川农业大学 贵州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 西藏大学 甘肃农业大学 青海大学 宁夏大学 新疆农业大学 北京农学院 天津农学院 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长江大学校级精品课程

长江大学校级精品课程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课程建设规划 所属单位(院):长江大学政法学院 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马克思主义理论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课程负责人:雷儒金教授 建设日期:2006.10---2009.10 二○○七年三月

目录 一、课程建设概况 (3) 二、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6) 三、课程建设的目标与特色 (6) 四、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6) 五、课程建设进度安排表 (9) 六、课程建设经费的使用计划 (10)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校级精品课程建设规划 根据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即中央“16号文件”)、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即教育部“5号文件”)和中宣部教育部“9号文件”中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作为重点课程加强建设”的指示精神,学校党委历来就高度重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以下简称《概论》)的建设工作。早在1988年就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课程作为校级优质课程加以立项建设;1998年《邓小平理论概论》被评为“校级优质课程”;2002年《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又被省教育厅批准“省级优质课程”。此门课历经变迁,现在定名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为早日将《概论》课程建成校级和省级精品课程,现作出如下规划: 一、课程建设概况 本《概论》课程1998年被评为“校级优质课程”,2002年被省教育厅批准“省级优质课程”,2006年申请立项建设“校级精品课程”。课程负责人为政法学院副院长雷儒金教授。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概论》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传授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一直受到党中央、教育部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各高校的高度重视。 1、本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①中央对《概论》课程的重视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伊始,教育部就在各高校开设新马克思主义论(包括近代中国革命史)、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包括社会发展简史)等课程。此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课程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而逐步调整完善。进入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以后,思想政治理论课逐步走向规范化、正规化、科学化的轨道。 1986年3月,国家教委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精神,将高校政治理论课由原来的“老三门”(党史、政治经济学、哲学)改为“新四门”(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原理、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1998年4月经政治局常委批准,通过了“两课”课程设量新方案即“98方案”,共8门课程。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定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5门课程。 2004年8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即中发16号文件,提出包括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在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要加强宏观指导,采取有力措施,力争在几年内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有明显改善,充分发挥其主渠道作用。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根据16号文件精神,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即“5号文件”,提出“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作为重点课程加强建设”。 2005年3月,中宣部教育部又下发“9号文件”,确定了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方案,即“05方案”,将思想政治政府课确定为四门,它们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05年5月,湖北省委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

长江大学 地质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

地质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 一、基本学制:四年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地质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与地质学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科学思维、素养和创新意识;具有进行地质学科学研究、教学和管理的初步能力,培养的学生能成为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中从事基础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高层次人才;也能在石油、地矿、煤炭、环境、基础工程、旅游开发等领域中从事技术开发与技术管理工作以及在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 三、业务培养要求 要求学生在学习数学、物理、化学、外语、计算机等基础课程基础上,主要学习地质学、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和资源勘查技术等方面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学习有关资源、工程、环境、地质灾害以及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地质调查、科学研究、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基本技能。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现代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掌握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勘查的工作方法、技能,并具备其研究工作的组织能力。 3、掌握岩矿鉴定和分析的一般技术和方法,具有对岩石学、矿物学、沉积学和地球历史演化等进行初步研究的能力。 4、具备对区域地质、油气等矿床地质以及矿产分布规律等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的初步能力;具有对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等现代勘探方法的结果进行地质解释和运用的初步能力;具备对资源环境作出评价和规划的初步能力。 5、熟悉国家有关矿产资源及环境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现代地球科学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 7、掌握文献检索和其他获取信息的方法,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工作能力。 四、主干学科、学位课程及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主干学科:地质学。 2、学位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地球科学概论、结晶学与矿物学、晶体光学及光性矿物学、岩浆岩岩石学、变质岩岩石学、沉积岩石学、古生物学、地史学、构造地质学、资源地质学、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测井。 3、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事理论与军训、社会实践、普通地质实习、计算机上机实习、综合地质测量实习、地震勘探原理课程设计、地球物理测井课程设计、油气田地下地质实习及毕业设计。 五、毕业规定 学生在毕业时应达到德育培育目标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应获得最低总学分212.5学分,其中课内理论必修课134.5学分,实践教学32学分,选修课(含公共选修课10学分)36学分。课外学分10学分。 六、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学位。 七、地质学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 (一)必修课 课程类课程 编码 课程名称 学 分 总 学 时 学时类型考 核 方 开课学期及理论周学时 开课 单位 理论 实 验 上 机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秋春秋春秋春秋春

农学专业自我鉴定(精选多篇)

农学专业自我鉴定(精选多篇) 大学四年里,我在提高自己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也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使自己成为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思想道德方面,大学四年里我参加了学院以及学校组织的党训班培训,系统全 面地学习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稳定,自觉遵守《学生行为准则》和学校规则制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系集体;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自觉抵御封建迷信等错误倾向;树立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价值观,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当个人与集体、国家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坚持把国家、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认真参加学校及系上组织的各项政治活动,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我曾参加党校系统学习并取得结业证书,积极主动地向党组织靠拢。 业知识学习方面,我明确个人学习目的,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大学四年里,我系统全面地学习了本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中,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动手能力、应用

能力和创造能力。力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在学校期间,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及专业方面的工厂实习活动。在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同时,还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培养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积极参加学生科协及科学研究活动中的各项活动。 我在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也不断参加学生会的工作,我在大学四年里,曾担任扬州大学农学院植物保护系学生会宣传部副部长,扬州大学农学院植物保护系学生会宣传部部长,扬州大学农学院新闻中心编辑部主任等职务。同时在班级曾一度担任班级的宣传委员。在做学生干部工作的日子里,自己感觉真的很充实,同时也学到了许多,感觉这里真的懂得了很多。 当然在自己获得了许多的同时,学校也给了我众多的荣誉:曾多次获得单项奖学金,诚善助学金;2014-2014年获得“优秀学生干部”称号;2014-2014年获得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优秀团员”称号;2014年获得国家助学金。当然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更重要的是我们要面对未来,未来是美好的,当然美好是需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开拓。相信在学校,学院领导和老师的关心和支持下,我的明天回变得更加美好。我在获得成绩的同时,也不断注意自己身心的培养,大学四年里,我掌握了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参加学校、系和班级组织的各项体育活动,身体健康,体育合格标准达

大学物理试卷及答案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 《 大学物理》(上)考试试卷( A 卷) 注意:1、本试卷共4页; 2、考试时间: 120分钟; 3、姓名、序号必须写在指定地方; 4、考试为闭卷考试; 5、可用计算器,但不准借用; 6、考试日期: 7、答题答在答题纸上有效, 答在试卷上无效; b =2.897×10?3m·K R =8.31J·mol ?1·K ?1 k=1.38×10?23J·K ?1 c=3.00×108m/s ? = 5.67×10-8 W·m ?2·K ?4 1n 2=0.693 1n 3=1.099 g=9.8m/s 2 N A =6.02×1023mol ?1 R =8.31J·mol ?1·K ?1 1atm=1.013×105Pa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如图所示的单缝夫琅禾费衍射实验中,若将单缝沿透镜光轴方向向透镜平移,则屏幕上的衍射条纹 (A) 间距变大. (B) 间距变小. (C) 不发生变化. (D) 间距不变,但明暗条纹的位置交替变化. 2. 热力学第一定律只适用于 (A) 准静态过程(或平衡过程). (B) 初、终态为平衡态的一切过程. (C) 封闭系统(或孤立系统). (D) 一切热力学系统的任意过程. 3.假设卫星环绕地球中心作圆周运动,则在运动过程中,卫星对地球中心的 (A) 角动量守恒,动能不变. (B) 角动量守恒,动能改变. (C) 角动量不守恒,动能不变. (D) 角动量不守恒,动量也不守恒. (E) 角动量守恒,动量也守恒. 4.质量为m 的物体由劲度系数为k 1和k 2的两个轻弹簧串联连接在水平光滑导轨上作微小振 动,则该系统的振动频率为 (A) m k k 212+π =ν. (B) m k k 2 121+π=ν . (C) 2 12 121k mk k k +π=ν. (D) )(212 121k k m k k +π=ν 5. 波长? = 5500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光栅常数d = 2×10-4cm 的平面衍射光栅上,可能观察到的光谱线的最大级次为 (A) 2. (B) 3. (C) 4. (D) 5.

科技文献检索学习报告

文献检索实习作业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班级序号: 学生学号: 作品名称: 文献检索 指导老师: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长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科技文献检索学习报告 前言 科技文献检索是我们查找一些专业性很强的文章和一些科技文献所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能,虽然我们都会用百度在网上搜索资源,但当我们想要去搜索一些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期刊,文献,标准,论文等信息时就会发现我们日常用的方法很难找到令自己满意的结果,一方面是因为某些信息是要收费的,而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当前世界是一个信息大爆发的时代,人们的认知日新月异,几乎每天都会有新的知识产生,再加上经过这么长的人类历史发展留下的丰富经验与知识积累,一个人是无法全部掌握的。为了不让目前所掌握的知识不致流失,海量数据需要处理。特别是计算机的日益发展,解决了数据的存储和传播过程,大大简化了信息的处理。通过计算机建立数据库,把所有的数据集中起来管理,从而方便人们整理和查询所需信息。于是文献检索这一课程领域应运而生,因此文献检索是现代高科技发展的时代产物。掌握好了文献的检索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作为一名现代大学生掌握好信息的获取能力,从而走上成功道路是至关重要的。要想更好的的适应现代社会的千变万化,我们必须掌握信息的获取能力。而计算机和网络为我们提供了极大方便,网络的发展使我们更快的了解新的知识和新动向,让我们紧追时代脚步。所以对网络资源的充分掌握又是我们大学生必须的。像我们现在常用的百度或谷歌可以说真是应有尽有,只要有问题就会有几千几百种不同的答案供我们参考,当然我们还要结合自己实际情况作出正确判断。还有我们现在各种电子图书管和大型数据库为满足我们各种不同需要提供了方便。现代网络的发达让我们难以想象自己无法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重要的是你是否会寻找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所以,科技文献检索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种学习手段。 具体内容 一.百度,谷歌等基本搜索工具 我相信任何一个现代人用电脑搜索都会想到有他们,我用得最多的就是百度。生活中遇到问题了,就上百度,只要你愿意花时间,总

沉积学期末总结(长江大学)

沉积学复习 基本概念: 沉积岩:是在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将其他岩石的风化产物和一些火山喷发物,经过水流或冰川的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在地壳表层的条件下,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等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分,经过搬运作用、沉积作用以及沉积后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沉积岩石学:是研究沉积物及沉积岩的岩石学,特别着重研究沉积(物)岩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岩石类型以及沉积物及岩石的形成作用、分布规律及其演化过程的学科。 沉积学:沉积学是沉积岩岩石学中的沉积作用部分发展、演化而来的,并形成了更广泛的研究内容和应用范围。它解释了沉积地层的垂向和横向的关系,从多方面探讨沉积地层中构成地质记录的特征,作用成因分析,并使之上升为理论。 沉积相:是沉积物的生成环境、生成条件和其特征的总和,成分相同的岩石组成同一种相,在同一地理区的则组成同一组。(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岩(物)特征的综合。) 岩相:沉积物的沉积环境和表明沉积环境的岩性特征,生物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的总和。沉积环境:岩石在沉积和成岩过程中所处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状况、生物发育状况、沉积介质的物理的化学性质和地球化学条件。 相标志:指反应沉积相的一些标志,它是相分析及岩相古地理研究的基础。可归纳为岩性、古生物、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四种相标志类型。 相序递变规律:是指沉积相在时间和空间上发展变化的有序性或相序递变。主要是:只有在横向上成因相近且紧密相邻而发育着的相,才能在垂向上依次叠覆出现没有间隔。 相模式:以相序递变规律为基础,以现代沉积环境和沉积物特征的研究为依据,从大量的研究实例中,对沉积相的发育和演化加以高度的概括,归纳出带有普遍意义的沉积相的空间组合形式,称为相模式。 沉积体系:是与某些现象的或推测的环境和沉积作用有密切成因联系的三度空间岩相组合。(成因上相关的沉积环境和沉积体的组合,即受同一物源和同一水动力系统控制的、成因上有内在联系的沉积体或沉积相在空间上有规律的组合。) 基本原理: 沉积相(见P241)和沉积环境、岩相之间的相互关系 1)沉积相的概念: 2)沉积环境的概念: 3)岩相的概念:岩相是一定沉积环境中形成的岩石或岩石组合,它是沉积相的主要组成部分。 岩相和沉积相是从属关系,而不是同一关系。 相互关系:关于沉积相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沉积相是指沉积环境,对于这种观点,沉积相就是沉积环境,岩相是它们的产物;第二种观点是指疼的岩石组合就是岩相,对于这种观点,沉积相就是岩相,沉积环境是其基础;第三种观点沉积相是沉积环境及其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岩特征的组合,对于这种观点,沉积相包含沉积环境和岩相。 相模式的作用:(见P242) 1)从比较的目的来说,它必须起到一个标准的作用; 2)对于进一步观察来说,它必须起到提纲和指南的作用; 3)对于新的研究地区来说,它必须起到预测的作用;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地震勘探原理》教学大纲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地震勘探原理》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地震勘探原理(The Principle of Seismic Exploration) 课程编码:121014(长江大学) 学分: 5 分 总学时:80 学时,理论学时:64 学时;实验学时:16 学时 适用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物探方向)专业 先修课程: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沉积岩石学、石油地质、信号分析、弹性力学 执笔人:毛宁波 审定人:陈传仁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地震勘探是国内外应用地球物理领域中发展得最为成熟、应用面也最为广泛的一种地球物理方法。地震勘探基本原理是利用人工激发的地震波在弹性不同的地层内传播规律来勘测地下的地质情况。在地面或水面某处激发的地震波向地下传播时,遇到不同弹性的地层分界面就会产生反射波或折射波返回地面或水面,用专门的仪器可记录这些波,分析所得记录的特点,如波的传播时间,振动形状等,通过专门的计算或仪器处理,能较准确地测定界面的深度和形态,判断地层的岩性,勘探含油气构造甚至直接找油,勘探煤田、盐岩矿床、个别的层状金属矿床以及解决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问题。地震勘探以精度高、分辨率高、探测深度大、信息量丰富等显著优势,在国际及我国油气勘探、工程建设、灾害防治、环境保护等方面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充分重视。 《地震勘探原理》是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地球物理勘探方向的主要专业基础课之一,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作为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之一的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其中包括地震波运动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地震勘探野外数据采集基本原理与方法。了解地震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掌握地震数据解释中的基本原理,了解地震资料解释方法及其应用,为学生将来从事地震勘探科研与管理工作打下必备的专业理论基础和掌握必要的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2学时 ◆重点 ◆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 ◆地震勘探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的地位与作用 ◆地震勘探三大生产环节、技术发展史 ◆难点 ◆石油地震勘探与天然地震的异同 ◆石油地震勘探与浅层地震的异同 第二章地震波的理论14学时 ◆重点 ◆地震波的基本概念

长江大学石油工程的专业专升本教学计划清单的应用清单

长江大学石油工程专业教学计划 (成人高等教育函授专升本) 一、学制:三年。 二、培养目标 石油工程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获得工程师基本 训练,能在本领域从事石油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应用研究与科技开发等方面工作的石油工程高等技术人才。 三、业务培养要求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外语读、写能力。 (2)掌握工程力学、工程化学、地质学等基础理论。 (3)具有应用基础理论、基本知识进行石油工程设计,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本专业 领域内生产、工艺技术更新、改造的初步能力。 四、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主要课程:英语、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工程数学、工程流体力学、油层物理、渗流力 学、油气田开发地质学、采油工程、油藏工程基础、钻井完井工程等。 教学要求:高等函授教育是以学员自学为主,平时辅导和集中面授为辅的教学形式。 自学是函授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函授教学的中心环节。函授学员必须按教学计划和大纲、 自学指导书的要求,系统地学习教材内容,认真阅读指定的参考书,掌握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自学时间一般为计划学时的2?3倍。 本计划不专门安排实践教学,实践(含上机、实验、实习等)教学环节由学员自己在平时工作

中或自学学时中完成。 本计划不安排体育课,但要求函授学员应按本人的实际情况,经常锻炼身体,保持健康的体魄。 五、毕业规定 函授学员学完规定的课程,总学分达到毕业要求,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可准予毕业,由长江大学颁发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证书。 学员在学习期间完成的并获得局级或局级以上科研成果奖(本人系主要研究人员)的科研设计(论文)或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署名长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第一作者论文,可作为毕业设计论文参加答辩。 六、授予学位 函授学员达到教学计划规定要求,通过湖北省学位办组织的成人本科外语(英语)学位考试或国家四级外语考试;通过本专业学位课程,油层物理、采油工程、钻井工程与完井工程考试。可授予长江大学工学学士学位。

长江大学地震勘探原理资工03地震勘探原理试题(A)

2005 ─2006 学年 第 1 学期 《 地震勘探原理》课程考试试卷( A 卷) 注意:1、本试卷共7 页; 2、考试时间:120 分钟 3、姓名、学号必须写在指定地方 一 解释下列名词 (每小题 4 分,共20 分) 1地震勘探 2地震波视速度 3地震绕射波 4动校正 5地震水平分辨率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 6 分,共36 分) 1 简述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 2检波器组合主要压制哪类干扰波?为什么检波器组合能压制干扰波? 3地震水平叠加剖面是如何形成的,指出水平叠加剖面有何缺陷? 4 如何根据地震资料求得地震均方根速度和地震平均速度? 5 在地震水平叠加剖面上有哪些异常波?这些异常波如何形成,有何特点? 6 什么叫地震勘探的垂直分辨率?如何提高地震勘探的垂直分辨率?

三计算题(每小题 6 分,共24 分) 1、地下有一水平界面,其上介质的地震波速度为3000米/秒.从地震水平叠加剖面上知其反射时间为2.25秒,试问此反射界面的深度是多少? 2、已知某砂岩地震波速度V=3500m/s,密度ρ=2.7g/cm3,计算地震波阻抗Z=? 3、野外数字地震仪的接收道数为120道,道间距为50米,偏移距为100米,若采用单边放炮60次覆盖观测系统,试问:每放完一炮沿地震观测线上炮点和排列分别向前移动多少米? 4计算R3界面以上的平均速度Vm和均方根速度Vr 地面 H1=100m V1=1000m/s R1 H2=200m V2=2000m/s R2 H3=300m V3=3000m/s R3

四综合题 1 下图是一张野外的共炮点的地震记录,请你指出其野外施工方式?指出该地震记录上不同类型地震波的具体部位?(5分)

长江大学大学物理历考试试卷Word版

学试卷 学院 班级 姓名 序号 .…………………………….密………………………………………封………………..…………………..线…………………………………….. 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 《大学物理A 》(下)考试试卷( A 卷) 注意:1、本试卷共4页, 答题纸2页; 2、考试为闭卷考试; 3、姓名、序号必须写在指定地方; 4、考试日期:2008.7.2 已知常数 c=3.00×108 m/s h = 6.63×10 34 J·s e=1.60×1019 C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图1所示为一沿x 轴放置的“无限长”分段均匀带电直线,电荷线密度分别为+ ( x > 0)和- ( x < 0), 则xOy 平面上(0, a )点处的场强为: (A ) i a 02πελ (B) 0 (C) i a 02πελ- (D) j a 02πελ 2.在电场强度为E 的匀强电场中,有一如图2所示的三 棱柱,取表面的法线向外,设过面AA CO ,面B BOC ,面ABB A 的电通量为1,2,3,则 (A) 1=0, 2=Ebc , 3=Ebc . (B) 1=Eac , 2=0, 3=Eac . (C) 1 =Eac , 2 =Ec 2 2b a +, 3 =Ebc . (D) 1=Eac , 2=Ec 2 2 b a +, 3=Eb c . 3.如图3所示,两个同心的均匀带电球面,内球面半径为R 1,带电量Q 1,外球面半径为R 2,带电量为Q 2.设无穷远处为 电势零点,则内球面上的电势为: (A) r Q Q 02 14πε+ (B) 20210144R Q R Q πεπε+ (C) 2020144R Q r Q πεπε+ (D) r Q R Q 02 10144πεπε+ 4.如图4所示,三条平行的无限长直导线,垂直通过边长为 a 的正三角形顶点,每条导线中的电流都是I ,这三条导线在正三 角形中心O 点产生的磁感强度为: (A) B = 0 (B) B =3 I /(a ) -λ +λ ? (0, a ) x y O 图1 x y z a b c E O A A ' B B ' C 图2 O Q 1 Q 2 R 1 R 2 P r ? 图3 I I I ? O 图4 ? ? ?

长江大学科技文献检索

长江大学科技文献检索

科技文献检索结课作业 专业班级机械*** 班级序号** 学生姓名** 2012 —2013 学年第2 学期长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第一节绪论 1.1 常见的文献概念: 我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给出的定义是:记录有知识和信息的一切载体。 知识是文献的信息内容,载体是文献的外部形式,记录是信息的一种人工编码 1.2 基本要素: (1)知识内容:文献的灵魂 (2)信息符号:赖以揭示和表达知识信息的标识符号(如文字、图形、数字、代码、声频、视频等) (3)载体材料:可供记录信息符号的物质材料(如龟甲兽骨、竹木缣帛、纸张、胶片胶卷、磁带、光盘等)。 1.3 文献的作用: 1.3.1 知识的积累与传播 1.3. 2. 研究成果的确认与评价

1.4 文献的分类: 1.4.1. 按载体介质划分: 印刷型、缩微型、声像型、电子型(机读型) 1.4. 2. 按信息的加工深度和功能划分: 一次文献/信息 二次文献/信息 三次文献/信息 一次文献是基本的信息源,是文献信息检索 和利用的主要对象; 二次文献是一次文献的集中提炼和有序化, 它是文献检索的工具; 三次文献把分散的一次、二次文献,按照专 题或知识门类进行综合分析加工而成的成 果,是高度浓缩的文献信息,它既是文献信 息检索和利用的对象,有可作为检索文献信 息的工具。 1.4.3. 按出版类型划分: 图书(阅读类、工具类) 期刊(一次文献、二次文献) 特种文献(专利、科技报告、会议 录、政府出版物、学位论文、标准、

技术档案、产品目录等) 1.5 几个概念的区别: (1)信息:指应用文字、数据、信号等形式通过一定的传递和处理,来表现各种相互关系的客观事物在运动变化中所具有特征性的内容的总称。 (2)知识:人们对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获得大量客观信息(感性认识、经验),然后对这些感性认识通过大脑进行加工处理,形成理性认识即知识。 (3)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4)情报:知识经过传递,并起作用的部分。 1.6 检索文献的方法和策略: 外特征作为检索出发点,从不同角度来检索文献信息。 分类(Classified):文献所属学科性质、类别。(分类类目对应的类名、类号) 主题(Subject):文献所属主题内容(主题词的 字顺)

长江大学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 究方向指导教师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备注 020205产业经济学 01.产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02.产业布局与结构 (含区域经济发展) 03.金融与财税 04.国际贸易与投资 05.产业政策与法规 030501马克思主义基 本原理 01.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其中国化研究02.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与实践 03.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与中国法制建设 黎东升 傅立民* 马敬桂 朱新方 刘平洋 韦鸿 胡进 陈元芳* 余家凤 周中林 姜学勤 汪发元 金明珠 雷儒金 贾廷秀 陈松林 尹业香 蔡贤浩 管华 尹家经 胡承武 徐前权 徐莹 周从标 雷儒金 15 10 ① 101思想政治理 论 2 201英语一 3 303数学三 4 838微观经济学 ① 101思想政治理 论 ② 201英语一 ③ 621中共党史 ④ 858科学社会主 义原理(含马列 原著) 复试科 目:专业 综合测试 复试科 目: 英语;毛 泽东思 想、邓小 平理论 及“三个 代表”重 要思想概 论

04.中国民商法030505 思想政治教 育 01.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政治教育 治教育 治教育 040106高等教育学 01.高等教育基本理论 02.高等教育管理 张忠家 朱业宏 尹业香 蔡贤浩 贾廷秀 李玉泉 梁次红 刘贵华 胡成功 吴淑娟 刘纯朝 白宗新 杨显贵 高晓杰* 陈解放* 刘在洲 徐金燕 张忠家 朱业宏 黄义武 王军* 赵映川 刘昌明 孙首臣 金焱明 张相乐 金鑫 陈竟蓉 彭先桃 芦苇 别业舫 * 吴锡改 郑雪艳 10 30 ① 101思想政治理 论 ② 201英语一 ③ 622马克思主义 哲学原理(含马 列原著) 育学原理 1 101思想政治理 论 2 201英语一 3 311教育学专业 基础综合 复试科 目: 英语;毛 泽东思 想、邓小 平理论 及“三个 代表”重 要思想概 论 复试科 目: 英语口语 及专业英 语; 高等教育 学; 高等教育 管理学

长江大学大学物理上重点习题答案选择填空

选择题 y 轴上运动,运动方程为y =4t 2 -2t 3 ,则质点返回原点时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B (B) -8m/s, -16m/s 2 . 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 1=10m/s ,v 2=15m/s ,若物体作直线运动,则在整个过程中物体的平均速度为:A (A) 12 m/s . 质点沿XOY 平面作曲线运动,其运动方程为:x =2t , y =19-2t 2. 则质点位置矢量与速度矢量恰好垂直的时刻为:D (B) 0秒和3秒. B (A) 质点作圆周运动,加速度一定与速度垂直; (B) 物体作直线运动,法向加速度必为零; (C) 轨道最弯处法向加速度最大; (D) 某时刻的速率为零,切向加速度必为零. R =1m 的圆周运动,某时刻角速度ω=1rad/s,角加速度α=1rad/s 2 ,则质点 C (C) 1m/s, 2m/s 2 . v 0,抛射角为θ,抛射点的法向加速度,最高点的切向加速度以及 A (A) g cos θ , 0 , v 02 cos 2 θ /g . E 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作曲线运动; (B) 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不可能作直线运动; (C) 物体在垂直于速度方向,且大小不变的力作用下,作匀速园周运动; (D) 物体在不垂直于速度方向力的作用下,不可能作园周运动; (E) 物体在垂直于速度方向,但大小可变的力的作用下,可以作匀速曲线运动. 3.1(A)所示,m A >μm B 时,算出m B 向右的加速度为a ,今去掉m A 而代之以拉力 T = m A g , 如图3.1(B)所示,算出m B 的加速度a ', 则 C (C) a < a '. 图1.1 图3.1

新版长江大学资源与环境专硕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考研是一项小火慢炖的工程,切不可操之过急,得是一步一个脚印,像走长征那样走下来。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几乎从来没有在12点之前睡去过。也从来也没有过睡到自然醒的惬意生活,我总是想着可能就因为这一时的懒惰,一切都不同了。所以,我非常谨小慎微,以至于有时会陷入自我纠结中,像是强迫症那样。 如今想来,这些都是不应该的,首先在心态上尽量保持一个轻松的状态,不要给自己过大的压力。虽然考研是如此的重要,但它并不能给我们的人生下一个定论。所以在看待这个问题上不可过于极端,把自己逼到一个退无可退的地步。 而在备考复习方面呢,好多学弟学妹们都在问我备考需要准备什么,在我看来考研大工程,里面的内容实在实在是太多了。首先当你下定决心准备备考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知识准备、心理准备、学习习惯做好学习计划,学习计划要细致到每日、每周、每日都要规划好,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另外,复试备考计划融合在初试复习中。在进入复习之后,自己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我们的计划。总之,定好计划之后,一定要坚持下去。 最近我花费了一些时间,整理了我的一些考研经验供大家参考。 篇幅比较长,希望大家能够有耐心读完,文章结尾处会附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 长江大学资源与环境专硕的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821)有机化学 (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824)钻井工程 (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825)工程流体力

学 (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854)C++程序设计 (821)有机化学参考书目: 《有机化学》,高鸿宾,高等教育出版社 (824)钻井工程参考书目: 《钻井工程》,楼一珊,李琪,石油工业出版社,2013 (825)工程流体力学 《工程流体力学》(第一版),袁恩熙,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854)C++程序设计 《C++程序设计》,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先说一下我的英语单词复习策略 1、单词 背单词很重要,一定要背单词,而且要反复背!!!你只要每天背1-2个小时,不要去纠结记住记不住的问题,你要做的就是不断的背,时间久了自然就记住了。 考察英语单词的题目表面上看难度不大,但5500个考研单词,量算是非常多了。我们可以将其区分为三类:高频核心词、基础词和生僻词,分别从各自的特点掌握。 (1)高频核心词 单词书可以用《木糖英语单词闪电版》,真题用书是《木糖英语真题手译》里面的单词都是从历年考研英语中根据考试频率来编写的。

动物医学

动物药学动物药学农林类学制:五年授予学位:农学学士1、培养目标:动物药学专业是根据当前社会市场需求新办的专业。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药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在药品配方、生产开发、药残检验、药品营销及药政管理等方面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级科技人才。2、主干课程:动物解剖学、动物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兽医微生物学、兽医病理生理学、兽医卫生检验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中药制剂学、生物制品学、药物分析、药品毒理学、药政管理学、中医学基础、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等。3、毕业就业方向:毕业生毕业后可以到药品生产、检验、销售、研究开发等制药企业、保健公司、药检局、防疫站、现代养殖场、科研院所、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药学有关的药品配方与生产、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还可以自主研发动物药品,申请专利,独立建场,独立创业。本专业毕业生还可以继续攻读基础兽医学学科的药理学与毒理学方向硕士学位。开设院校:江西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江苏畜牧兽医职业学院河南科技大学(农林专业) 河北农业大学(四年制本科) 动物医学

百科名片 是研究家畜、宠物、野生动物等所有动物疾病的预防、治疗的理论和技术的一门学问。从研究动物的肌肉骨骼、内脏位置开始,通过大量有趣的实验和丰富的临床实习,你将逐步了解到动物疾病种类及症状,它们生病的原因,如何预防家畜传染病等知识,掌握许多有效的治疗动物疾病的方法。运用动物医学的研究成果,能有效控制由于疾病发生给动物生产单位造成的严重经济损失,还能保障家庭宠物健康。动物医学把重点放在处理具体复杂病症的能力培养上,而不只是在背诵方剂的水平上。 目录 概述 授课内容 就业前景 学科要求主干学科 主要课程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要实验 业务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要求

长江大学地球物理测井参考试题(地质,资工专用)

一、填空题(0.5分×40=20分) 1.以泥岩为基线,渗透性地层的SP曲线的偏转(异常)方向主要取决于_泥浆滤液_ 和地层水的相对矿化度。当R w>R mf时,SP曲线出现__正_异常,R w

地震课设报告-长江大学

地震课设报告-长江大学

前言 石油天然气勘探就是为了寻找和查明油气资源而利用各种勘探手段了解地质状况,认识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保存等条件,综合评价油气远景,确定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区,找到储油气的圈闭,探明油气田面积,摸清油气藏情况和产出能力。地震勘探原理在油气田勘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地震勘探原理是资源勘查工程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掌握好地震勘探原理,将对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能运用地震勘探方法进行矿产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勘查、地质灾害调查等方面的工作,也为我们进一步深造及研究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学习地震勘探原理和此次来之不易的实习机会, 有利于我们初步学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解决专业中的问题, 提高分析问题,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训练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思维方法, 渗透学科前沿问题,懂得所学的基本理论的意义及价值。地震勘探原理课程设计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通过此次的地震课设学习,我们将掌握以下内容: 1、地震剖面的对比解释;

2、绘制等t0构造图,包括断点组合,等值线的勾绘等; 3、绘制真深度构造图的一种方法,即将等t0构造图转换为真深度构造图; 4、地震成果的地质分析; 5、编写解释文字报告。 在这短短的几天时间里,通过此次的课程设计,我们不仅加深掌握了理论课程的学习内容,更提高了以后实际工作能力。 一、工区概况 1.1工区位置 本区位于黑龙江省松辽盆地北部龙南油田(大庆市泰康县境内),地震测线南起93.3,北至99.9,西起439.5,东至443.3,工区南北长6.6Km,东西宽3.9Km,面积约23.5平方公里。 地球坐标为东经124?18'—124?24' 北纬46?09'—46?14' 原点位置:439.5/99.3 原点坐标:x=5115246,y=21602618 主测线方位角90?,联络线与之正交,测网密度为0.3*00.3Km。

长江大学物理练习册答案4

1 近 代 物 理 习 题 课 2003.12.1 壹.内容提要 一、狭义相对论 1. 基本原理 (1)爱因斯坦相对性原理; (2)光速不变原理. 2.洛伦兹坐标变换式 ? ?? ????='='='='2222211/c v -vx/c -t t z z y y /c v -vt -x x ??? ????'+'= ' =' ='+'=2222211/c v -/c x v t t z z y y /c v -t v x x 3. 时空观 (1).同时的相对性?t=() 222 1/c v -/c x v t '?+'? (2). 长度收缩 l=2201/c v -l (3). 时间延缓 ?t=2201Δ/c v -t 4. 相对论力学 (1).相对论质量 220 1/c v -m m = (2).相对论动量 2201/c v -m m v v p == (3).质能关系式 ①静能 E 0=m 0c 2 ②运动的能量 E=mc 2=22201/c v -c m ③动能 E k =E -E 0=222 01/c v -c m -m 0c 2 ④ E k =?mc 2 ?E =?mc 2 (4). 动量能量关系式E 2=E 02+p 2c 2 . 二.光的粒子性 1.普朗克黑体辐射公式 (1).普朗克的量子假设(略) (2).普朗克黑体辐射公式 M ν(T )d ν=()1 e d 223 -kT h c h νννπ M λ(T )d λ =() 1 e d 25 2 -λλ λπkT c h hc (3)斯特藩-玻耳兹曼定律 M (T )=σT 4 (4)维恩位移定律 λm T = b 2. 光子 能量ε=h ν 动量p=h/λ 3.光电效应 (1)爱因斯坦方程 h ν=mv 2/2+A (2)红限频率 ν0=A /h (3)遏止电势差 U c =( h ν-A )/e 4.康普顿效应 ?λ=()[]()2sin 220θc m h 三、量子物理 1.氢原子的玻尔理论 (1)三条假设 ①定态假设, ②量子化条件 L=n?=nh /(2π) ③频率条件 h ν=E i -E f (2)氢原子中电子轨道半径 r n =n 2r 1 (玻尔半径r 1为电子第一轨道半径n=1) (3)氢原子能级公式 E n =E 1/n 2 氢原子的基态能量( n=1) E 1=-13.6eV (3)能级跃迁时辐射光子的频率和波长公式 ν=Rc (1/n f 2-1/n i 2) 1/λ= R (1/n f 2-1/n i 2) 2.德布罗意波 能量E=h ν 动量p=h/λ 德布罗意波长 λ=h/p=h/ (mv ) 3.不确定关系 ?x ?p x ≥h ?y ?p y ≥h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