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俄罗斯铁腕总统普京

俄罗斯铁腕总统普京

俄罗斯铁腕总统普京
俄罗斯铁腕总统普京

俄罗斯铁腕总统:嫁人就要嫁普京这样的人(图)

铁腕总统备受少女倾慕,一首情歌传遍俄罗斯大街小巷

不需要民意调查,也可以知道总统普京在俄罗斯受欢迎的程度。2002年,一首叫做《嫁人就要嫁普京这样的人》的流行歌曲风靡俄罗斯的大街小巷。一时之间,这个中等身材、瘦削、表情严肃的中年人成为了俄罗斯少女争相倾慕的对象。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普京在执政不到8年的时间里,受到如此的拥戴呢?

叶氏时代谜样人物临危受命

“俄罗斯正在经历几个世纪以来最为困难的阶段。这也许是两三百年来第一次,俄罗斯真正面临着成为世界二流甚至三流国家的危险。”

1999年夏天,当弗拉基米尔·普京被当时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推上总理要职时,他是很多人眼中的谜样人物,甚至连一些俄罗斯高官对他都知之甚少。

可能那时普京本人都没有料到,自己会如此突然地成为俄罗斯总理以及未来的总统继任者,因此,对这个国家,他也许并没有一项明确的战略。当时,俄罗斯面临着空前众多的问题。1999年12月,时任俄罗斯总理的普京发表了第一篇政策文章,题为《世纪之交的俄罗斯》。在这篇文章里,他直率地写道:“俄罗斯正在经历几个世纪以来最为困难的阶段。

这也许是两三百年来第一次,俄罗斯真正面临着成为世界二流甚至三流国家的危险。“

普京并没有夸张。曾经的超级大国已经国力衰败,当时俄罗斯的GDP只相当于美国的一个中等城市,社会发展停滞,贫富差距严重。当时的俄议会上院主席叶斯特罗耶夫形容说:“普京总统就像是一位外科医生,开刀后发现病人肌体已经千疮百孔,几乎各个器官都有问题”。

就在普京的这篇文章发表两天后,叶利钦宣布辞去总统职位。普京发现,自己成为了一个接受一堆债务的继任者。这是多么沉重的担子。无论是西方,还是在俄罗斯国内,都存在着对普京的种种怀疑声音,但是普京没有虚夸,也没有退缩,这个表情坚毅、沉默寡言的人很快就以出色的政绩和独特的个人魅力赢得了广大俄罗斯人民的心。

有人评价说,普京的性格特点可以用三种人来概括:观察者、斗士和坚定的信仰者。英国首相布莱尔在第一次会见普京后就称赞不已:“他是一个有政治远见、深知自己该做什么的人。”

少年时期毛遂自荐要当特工

学生时代的普京十分普通,他不是天才型的学生,也不是顽皮的捣蛋鬼。

学习成绩中等,偶尔像所有普通的孩子一样打几场小架。他也有过少年纯洁的初恋,也曾经因为在学校和女同学接吻,被同学打了小报告。

学生时代的普京十分普通,他不是天才型的学生,也不是顽皮的捣蛋鬼。

学习成绩中等,偶尔像所有普通的孩子一样打几场小架。他也有过少年纯洁的初恋,也曾经因为在学校和女同学接吻,被同学打了小报告。惟一让普京显得与众不同的,是一种“执著”,这种执著可能只有后来一直贯彻在他人生中的。

成为克格勃成员是普京从小的梦想。他一次在接受《FIRSTPERSON》采访时说,他深受特工小说和电影的影响:“最让我感到惊奇的是,特工一个人就能做到整个军队都做不成的事情。一个特工就能决定上千人的命运。”

9年级时,普京感到,是实现自己梦想的时候了,他来到克格勃在列宁格勒的指挥中心,表示他有兴趣成为一名特工。但是克格勃告诉他,他们不会接受那些出于个人动机的人来当特工,同时,特工也需要接受高等教育,比如法学院教育等。

普京后来回忆说:“从那时起,我就开始为进入列宁格勒大学法学院学习而努力。”年轻的普京就以这样的执著如愿成为了列宁格勒大学法学院的学生,并在四年中持续不断地以同样的执著与克格勃保持接触。

1975年,大学毕业的普京终于得偿心愿,开始了长达16年的特工生涯。

当政之初强硬重拳惩治腐败

成为总统后,普京开始着手对付寡头政治。他一步步理顺俄罗斯政坛各种混乱的关系,曾在俄罗斯政坛呼风唤雨的古辛斯基、别列佐夫斯基、霍多尔科夫斯基等人都先后被他的铁拳赶下了政治舞台。

特工职业为普京培养出来的是冷静思考、深沉和精确行动的能力。他习惯沉默地深思,目光锐利,很多接触过他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触:面对他的时候,人们常常感到他的凝视似乎可以穿透你的不安。普京以前的同事回忆说,他有一双“让人无法说谎的眼睛”。

他尤其注重效率、组织和细节。俄罗斯犹太人社团领导人伯里尔·拉扎尔对此印象十分深刻。几年前,在克里姆林宫与普京进行例行会晤的时候,拉扎尔说起一名年轻的俄罗斯犹太裔妇女遇到的困境,他以为普京并没有留心他所讲的内容,但是当拉扎尔离开,走下克里姆林宫的阶梯时,一名官员来到他面前,告诉他,是普京要求他赶来立即处理此事。拉扎尔说:“普京总是对政府缺少效率极为恼火。”

但是普京几乎从不失去冷静,他善于观察、等待,然后一击成功。

叶利钦时代,渗透于克里姆林宫的金融寡头通过操纵私有化进程敛聚财富。

普京对于这些寡头的看法更类似于普通的俄罗斯人,他认为,这些寡头只不过是阴谋控制政治权力的团伙。

在叶利钦任内担任总理期间,普京仍然不得不与这些金融寡头一起工作,但是他始终没有使自己成为寡头势力的一分子。普京在德国工作时的一名同事回忆说:“普京不酗酒,不吸烟,不贪财,不玩女人。他一定有他的弱点,但我没有发现。”

正是由于普京没有这些贪欲,他才没有和金融寡头们扯上关系。他被人们看作是第二个安德罗波夫,立志要惩治国内的腐败现象。

成为总统后,普京开始着手对付寡头政治。他一步步理顺俄罗斯政坛各种混乱的关系,曾在俄罗斯政坛呼风唤雨的古辛斯基、别列佐夫斯基、霍多尔科夫斯基等人都先后被他的铁拳赶下了政治舞台。

普京的强硬作风可以追溯到他的少年时代。14岁起开始练习柔道的普京是一位黑带6段高手。柔道对他来说不仅是锻炼体魄和意志的手段,更是一门哲学。他说:“柔道等运动能教你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教你尊敬对手。同时也让你懂得,如果松懈轻敌,最弱的对手也有可能爆发出最强的抵抗,甚至会击败你。”他把这样的信念贯彻在自己政治生涯的始终。

危机时刻反恐维统从不妥协

车臣恐怖分子扬言要针对普京制造恐怖事件,并悬赏2000万美元策划杀害普京和绑架他的家人,但在2000年的第一天,普京就和妻子柳德米拉一起来到格罗兹尼的前线视察。

自执政以来,普京的政治生涯似乎从来没有平静过,他曾被媒体称为“危机总统”。执政以来的他遭遇了第二次车臣战争、别斯兰事件等种种危机。

1999年8月,以巴萨耶夫为头目的车臣武装分子潜入达吉斯坦进行恐怖活动,成为第二次车臣战争爆发的导火索。9月,俄罗斯各城市接连发生居民楼爆炸事件。

在俄罗斯人民陷入一片恐慌之时,普京成为了他们的保护伞。他向民众保证:“恐怖分子在哪里,我们就要打到哪里。如果在厕所里遇到恐怖分子,就把他们直接溺死在马桶里!”

他坚决反对车臣分裂,宣布决不与非法武装分子谈判。在他的带领下,俄军对车臣境内反政府武装基地展开一系列空袭,消灭了大量反政府武装的有生力量。车臣恐怖分子扬言要针对普京制造恐怖事件,并悬赏2000万美元策划杀害普京和绑架他的家人,但在2000年的第一天,普京就和妻子柳德米拉一起来到格罗兹尼的前线视察。

无论是2002年的莫斯科剧院人质事件还是2004年的别斯兰事件,虽然面临种种压力,但普京从来不对恐怖分子妥协。严酷的事实证明,车臣分离主义者已经成为俄罗斯社会的一大不稳定因素。普京面临着如何保全人质与继续保持对车臣的强硬态度的严峻考验。

面对恐怖分子的威胁,普京说:“同这样的人没有什么好谈的,应当同他们进行战斗!”因为他知道,一旦做出让步,无疑是对绑匪的巨大鼓励,那将刺激更多的绑架事件,而俄罗斯也将面临分裂的危险。

在莫斯科剧场人质危机发生后,普京立刻取消了出访计划,连夜召集了包括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军队等部门的官员举行紧急会议,商讨对策。他通过发表电视讲话向全国观众传达了政府的立场,控制了混乱局面。普京始终强调俄罗斯向来“决不向恐怖分子妥协”。

在表现出强硬立场的同时,他又命令特种部队“准备解救人质,同时最大限度地保障人质的安全”。2002年10月26日,经过3天的僵持后,特种部队发动袭击,解救出了700多名人质,击毙了大部分绑匪。

普京在处理绑架事件时的立场得到了85%以上俄罗斯公民的肯定,也得到了美英等国政府的支持。在2004年9月的别斯兰事件中,他仍然不向车臣恐怖分子示弱,命令特种部队发起攻击,歼灭了所有绑匪,但也为此付出了338人生命的代价。普京在事后的电视讲话中说:“无论是作为总统还是普通公民……我们别无选择。”

普京总是给人少言寡语,甚至有点冷酷的印象。

普京的同学曾回忆说:“普京十分内敛,很少出风头,很少透露自己心中所想。”

但是在别斯兰惨案发生的第二天,普京出现在电视上发表面向全国的讲话时,却难得的十分悲痛疲倦,他说:“对于我来说,在这里讲话是非常困难和痛苦的,在过去几天里,我们每一个人都遭受了巨大的痛苦……”

他的脸没有血色,但在谈到恐怖分子的罪行时,他的眼神似乎又变得坚定锐利。这一软一硬的瞬间让俄罗斯百姓印象深刻。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亚研究室的研究员王郦久指出,普京在处理这几场危机时皆从国家统一的角度出发,立场坚定、临危不乱,在捍卫国家统一的同时也得到了民众的支持。在王郦久看来,“普京是一个有意志也有办法的人,他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强”。

政治改革普京特色的“集权”主义

俄罗斯分析人士认为,对俄罗斯来说,要建立现代市场经济和为民主奠定基础,至少需要一代人的时间,普京式的自总统而下的联邦权力体制或许更有利于保证俄罗斯朝着这个方向前进。

2005年8月,普京接受美国CBS电视台著名主播威廉·华莱士的专访,双方展开了一场关于俄罗斯民主的对话。面对华莱士咄咄逼人的提问,普京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他说,最重要的一点是,“民主不可能由其他的地区输入……民主必须是一个社会内在发展的产物。”这正是在某种程度上西方很难理解的观点。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官员安纳托·里文指出,在西方,对于普京的敌意主要源于两种观念:首先,俄罗斯应该迅速朝着西方式的民主发展,其次,在俄罗斯存在着一种广泛的情绪反对这样的发展。

俄罗斯分析人士认为,对俄罗斯来说,要建立现代市场经济和为民主奠定基础,至少需要一代人的时间,普京式的自总统而下的联邦权力体制或许更有利于保证俄罗斯朝着这个方向前进。

在2000年上任之初,普京就决定创建7个新的联邦区,并亲自任命全权长官。

每一个新的联邦区,大约集中了10多个当时俄罗斯的地方管理机构。新的区首府被有意建设成为地区中心。

总统任命的联邦区长官确保地方官员遵守联邦法律和预算政策,推动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计划,并为中央政府搜集数据,总统所领导自上而下的联邦权力执行机构得以重新确立并得到加强。普京希望新的特区能够推动地区政治经济发展,加强其与莫斯科的联系,以此为俄罗斯行政系统注入新的效率。

别斯兰人质事件也成为普京推动其5年改革计划的契机。这一事件发生后,莫斯科突然醒悟到了北高加索问题的严重性。普京认为,深刻贫穷和严重社会设施不足是地区冲突和武装组织发展的主要原因,他任命其助手迪米特里·科扎克为南部联邦地区特使,他宣布,俄罗斯所有地区的地方长官选举都被莫斯科直接任命所取代,这是俄罗斯政治集中化的新一步。这在俄罗斯内外都引起了很多争议。一些人指责说,这些改革对于解决别斯兰事件暴露出的问题毫无益处。

但是普京认为,别斯兰事件把一个事实推到了前台———那就是俄罗斯的国家正在受到内部腐败和私人贪婪的腐蚀。正是各种微小的腐败,让恐怖分子有机会用贿赂的方式通过检查站,进入了别斯兰的学校。也正是未加

约束的个人贪婪,让那些前任和现任俄罗斯官员瓜分重要国家资产,进而引发已经十分贫困的地方社区进一步疏离。

普京认为,事实上,这些都是上世纪90年代的后遗症。在他看来,上世纪90年代并不是西方所想象的俄罗斯政治多元化时代,而是将近10年的混乱。因此,他坚持推行这种集权化改革,就是为了根除那些密布在各个细微环节的腐败,中止地方选举被操纵以及地方官员重视地方利益甚于中央利益的行为,同时地方官员直接面向总统,为他们所在地区发展负责。

平民总统深知民众疾苦的“懒汉”

普京出身于列宁格勒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长期的平民生活使他对俄罗斯民众的艰辛有着切身体验,也让他形成了崇尚务实的作风,反对各种形式主义。

像许多俄罗斯人一样,普京喜欢睡懒觉。有时候他甚至到上午11点才爬出被窝。他和他的妻子柳德米拉以及两个年轻的女儿一起住在距离莫斯科25英里的NovoOgarevo.53岁的普京早上起床后,他一般会来到官邸中的小型室内游泳池,以游泳开始自己精力充沛的一天,蝶泳是他最喜爱的泳姿。有时候,他一整天都呆在自己的住处,在这里接见来访者。但即使去克里姆林宫上班,他一般也不会在中午前到达办公室。

普京出身于列宁格勒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长期的平民生活使他对俄罗斯民众的艰辛有着切身体验,也让他形成了崇尚务实的作风,反对各种形式主义。一次讨论旧房改造问题的内部会议上,他对几名长篇大论了一番的官员发了火:“你们怎么把一切都搞得这么复杂,问题只有一个,老太婆要饿死了,我们得帮助她。”

他常常毫无预兆地出现在普通俄罗斯百姓的生活中。有一次,普京在远东一个村子考察时,路过一户人家。

那户人家的妻子冲着丈夫说:“当家的,总统来了!”正埋头劈柴的丈夫并不相信:“什么总统,见鬼了!”抬头却发现普京正站他的面前。“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尔,真的是您!”但普京还一本正经地跟他开玩笑说:“不,不是。”

一名普通的俄罗斯人这样评价她们的总统:“昨天我在新闻上看到了他的身影,他是那么具说服力,使我下定决心想要做一个普京那样的人……”也许正是因为普京深刻了解俄罗斯平民的呼声和疾苦,所以他才会被很多俄罗斯百姓视为“自己人”。

苏联及俄历届总统

苏联和俄罗斯联邦历届总统回顾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1990年3月15日在苏联人民代表大会第三届非例会上当选苏联总统。 1991年12月25日,鉴于苏联作为国家已经停止存在,戈尔巴乔夫宣布退位。 1991年6月12日,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在全民选举中当选俄罗斯,即当时的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首任总统。叶利钦在首轮竞选中已经胜出,他的得票率为57.3%。 叶利钦总统任期届满前,根据俄罗斯联邦宪法条款,1996年6月16日,俄罗斯再度举行总统选举。这是俄罗斯唯一一次历经两轮选举才结束的总统选举。当时,总统选举第一轮在6月16日,第二轮在7月3日举行。主要竞争对手是叶利钦和俄罗斯共产党领导人人根纳季·久加诺夫。 根据总统选举结果,叶利钦获得了4020万张选票,得票率为53.82%,大胜对手久加诺夫。久加诺夫当时获得了3010万张选票,得票率为40.31%。360万名俄罗斯人投了"反对所有候选人"的票。 1999年12月31日12:00,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自愿中止履行俄罗斯总统全权,将权力交给俄罗斯政府总理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代行。 1999年12月31日,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成为俄罗斯代总统。之后,按照俄罗斯联邦宪法确定了举行非例行总统选举的时间,即2000年3月26日。 2000年3月26日,68.74%的选民参加了投票,即7518.1071万名选民。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获得了3974.0434万票,得票率过半,为52.94%。

2000年5月7日,普京正式出任俄罗斯总统一职。 2004年3月14日,弗拉基米尔·普京再度当选俄罗斯联邦总统,这次有6名总统候选人竞选总统。普京得票率为71.31%,或者说有4956.5238万名选民投了普京的票。普京2004年5月7日就职。 2008年5月7日俄罗斯现任总统梅德韦杰夫在克里姆林宫宣誓就任俄新一届总统。

俄罗斯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研究及其启示

俄罗斯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研究及其启示

要形式。 关键词:俄罗斯 国有企业改革 启示 在前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的优势和劣势都经过了理论和实践的充分证明,经过了反复的改革探索后,前苏联最终于20世纪90年代初走上了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之路。对前苏联来说,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地位,因此,俄罗斯国有企业改革问题就是其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最为关键问题之一。 一、叶利钦主政时期的俄罗斯国有企业改革 1991年8·19事件后,叶利钦成为俄罗斯掌权人。这个时期,俄罗斯企业的演化过程就是国有企业的私有化过程,主要分为小私有化和大私有化过程。小私有化方式是赎买租赁、竞争性招标和拍卖等,直接目的是把国有小型企业变为私人所有,实行股份制的企业极少,对象是职工人数在200人以下、1992年1月1日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在100万卢布以下的小型企业,从1992年起,至1993年底基本完成。据统计,在小私有化中,采取赎买租赁财产方式的占42.8%,商业投标占44.0%,拍卖占9.2%,股份合作制占3.9%。大私有化的方式是股份制,直接目的是把国有大型企业改造为股份公司,对象是职工人数在1,000人以上、1992年1月1日固定资产帐面净值在5,000万卢布以上的大型企业。具体分两个阶段进行:“证券私有化”阶段(1992年7月-1994年6月),通过发放私有化证券无偿转让国有资产;“现金私有化”阶段(1994年7月以后),通过出售已改组成股份公司的国有企业股票,有偿转让国有资产。 1 “证券私有化”阶段

1992年叶利钦依靠以盖达尔为代表的“青年改革家”推行“休克疗法”以推进俄罗斯经济转型。盖达尔等人在实行休克疗法的同时,推行了证券私有化,以期对国有企业进行产权改革。1992年10月1日至1993年1月31日期间,俄联邦政府向每位俄罗斯公民发放面值为1万卢布(按当时汇率计算相当于32美元,或相当于俄职工4个月的工资)的私有化证券。每位俄罗斯公民不分年龄、社会地位、收入水平等都有权获得一张私有化证券。在这4个月内,大约有1.44亿人,即俄罗斯人口的96%,领取了私有化证券。私有化证券免费分发;证券与企业资产价值都用卢布表示,但证券价值与实际资产价值完全脱钩;证券是无记名支票。但是,半年以后就因紧缩政策引起的社会阵痛和议会强烈反对导致休克疗法被放弃,年底盖达尔也下台。紧缩政策的结束,银根的放松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政府内部一些人士力主重新评估国有资产,于是在1993年中后期大幅调高了国有资产价值,但私有化证券的价值却没有相应调高,导致了私有化证券相当国有资产的大幅贬值。另一方面,由于企业内部人的阻力,私有化证券的产权兑付工作不断拖延,绝大部分证券的兑付工作都是在国有资产价值大幅调高以后完成的。另外,由于信息不畅、交易不灵,还有部分证券作废了,根本没有兑付。据统计,自1992年12月至1994年6月的交易期中,共收回私有化证券11,639.5万张,占证券总分发量1.44亿张的80.8%,有将近1/5的私有化证券未被使用而作废。在这期间,用私有化证券分掉的资产总值为2,848.69亿卢布,其中有2,003.82亿卢布(占70.3%)是在最后5个月内按大幅调高后的估价分掉的,共用去证券6,971.2万张,占所使用证券总数的60%。这意味着只有一小部分私有化的资产维持了原先资产与证券的正常比价,而绝大部分证券都是以大幅调高了的资产估价成交。也就是说,原先预计的证券与资产的正常比价被大大压低,证券大幅贬值。据统计,1993~1994年,俄一共建立股份公司23,400个,发行股票18.24亿股,其中,向职工分配的股份占总股份的42.9%,公民用私有化证券购买的占

俄罗斯著名人物(普京)

俄罗斯著名人物 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女王统帅有苏沃洛夫作家普希金列夫托尔斯泰契诃夫 艺术家柴可夫斯基施特劳斯 .列维坦列宾 苏联领导人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 俄罗斯领导人普京梅德韦杰夫 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 热点新闻 01:01莫斯科普希金广场反对派集会和平结束 00:56圣彼得堡800人举行未获准集会警方逮捕70人 00:41普罗霍罗夫在反对派集会上称欠选民的人情 00:05莫斯科警方:超1.4万人参加普希金广场举行的集会 00:01俄警方在莫斯科市中心抓获利莫诺夫及其约50名支持者 23:56莫斯科警方在市中心抓捕参与非法集会的反对派人士 23:45俄中选委统计100%选票普京得票率63.6% 1952年10月7日出生于列宁格勒市。 1975年毕业于国立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分配到国家安全机关工作。 1985年至1990年--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工作。 自1990年起--任国立列宁格勒大学校长国际问题助理,然后任列宁格勒市苏维埃主席顾问。1991年6月--圣彼得堡市政府外事委员会主席,自1994年同时兼任圣彼得堡市政府第一副主席。1996年8月--俄罗斯联邦总统事务局副局长。 1997年3月--俄罗斯联邦总统办公厅副主任,俄罗斯联邦总统监察总局局长。 1998年7月--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局长,自1999年3月起同时兼任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1999年8月--俄罗斯联邦政府主席(总理)。 1999年12月31日--俄罗斯联邦代总统。2000年3月26日当选为俄罗斯联邦总统。2000年5 月7日就职。 2004年3月14日,再次当选。

在两届总统任期结束后,按照俄罗斯宪法规定于5月7日辞去总统职务。 2008年5月7日起--“统一俄罗斯党”主席。 2008年5月8日,俄罗斯国家杜马通过普京担任政府总理的提名。 弗拉基米尔·普京拥有经济学副博士学位,精通德语和英语。 已婚,妻子是柳德米拉·亚历山大罗芙娜·普京娜,育有两个女儿:玛丽亚(生于1985年)和卡捷琳娜(生于1986年)。 普京的经典语录 热点新闻 01:01莫斯科普希金广场反对派集会和平结束 00:56圣彼得堡800人举行未获准集会警方逮捕70人 00:41普罗霍罗夫在反对派集会上称欠选民的人情 00:05莫斯科警方:超1.4万人参加普希金广场举行的集会 00:01俄警方在莫斯科市中心抓获利莫诺夫及其约50名支持者 23:56莫斯科警方在市中心抓捕参与非法集会的反对派人士 23:45俄中选委统计100%选票普京得票率63.6% 俄罗斯第二任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5月7日已经离任。在他领导国家的八年时间里,他的许多经典言论已经进入现代俄罗斯口语,成为俄罗斯媒体和社会大众的流行语。而通晓多门外语、口才出众的普京,也经常引用成语和俄罗斯民间谚语。 "拉到茅房里毙了" --"俄罗斯战斗机现在和将来就是要专门打击车臣恐怖分子营地,不管恐怖分子跑到哪里,都要继续下去......我们要到处跟着恐怖分子,在机场,那就在机场。那么,很对不起,要是在厕所里抓到,那就拉到茅房里毙了,说到底是吧。就这样了,这个问题就这么定了。"(1999年9月份,普京视察车臣前线,当时任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 "沉了" --2000年9月,当美国CNN电视台记者向普京提问,询问俄罗斯核潜艇"库尔斯克号"出什么事了,普京做出了简短的回答:"它沉了"。 "会下雪的" --"在岸上你们可以享受明媚春光,这时候在山上还是冬天呢。六个星期还是七个星期以前,我在那儿滑过雪,而且我知道,真正的降雪是有保障的。"(2007年7月,普京在危地马拉游说国际奥委会投票支持索契举办2014年冬奥会时的讲话) "木帆船上的划桨奴隶"

普京治国方略的新走向

普京治国方略的新走向 李兴耕 2011-02-04 15:53:51 来源:《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4年第2期 【摘要】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建立强大的俄罗斯国家,是普京治国方略的基本目标。普京第二个任期治国方略的新特点是:加快经济增长,增强经济实力;建立强大的政权体系,发挥政府对市场的调控作用;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加大反腐败力度;外交上继续推行多边务实政策。目前俄罗斯的“可控民主”是一种过渡形式,它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它既不同于苏联时期的苏维埃制度,也不同于西方式民主。 【关键词】普京;治国方略;可控民主 【作者简介】李兴耕,男,中共中央编译局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032 【中图分类号】D85; D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574 (2004) 02-0028-05 普京在2004年3月14的俄罗斯总统选举中以71·2%的得票率蝉联俄联邦总统。舆论普遍认为,这标志着俄罗斯进入了真正的“普京时代”。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是,普京在新的总统任期内将实施怎样的治国方略?本文试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普京治国方略的提出及其在第一任期内的实践

1·普京治国方略的基本目标。在1999年12月30日发表的《千年之交的俄罗斯》一文中,普京提出了振兴俄罗斯的战略任务。他指出:“这个战略应依据市场和民主改革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好的经验,并且只能用渐进的、逐步的和审慎的方法实施;实施时既要保证政治稳定,又不能使俄罗斯人民的各个阶层和群体生活水平下降。”他强调:“只有将市场经济和民主制的普遍原则与俄罗斯的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才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这些话表达了普京治国方略的基本任务[1](p6)。他在2003年国情咨文中进一步提出,“在可预见的未来,俄罗斯应当在世界上真正强大的、经济先进的和有影响力的国家中占有一席之地,我们的所有决定,所有行动都只服从于这一点”;“俄罗斯应成为,并一定会成为具有发达公民社会制度的和牢固民主的国家。俄罗斯应成为,并一定会成为有竞争力的市场经济国家。俄罗斯将是一个有着精良装备的机动的武装力量的强国。这就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可见,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建立强大的俄罗斯国家,是普京治国方略的基本目标。 2·第一任期内普京治国方略的实施重点。普京治国方略的实施经历了不同阶段。他在第一任期内的施政重点是整顿和调整,首先要消除叶利钦执政时期实行“休克疗法”留下的严重后遗症,维持政局稳定,恢复遭到重创的国民经济,同时着手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打击车臣分裂势力和恐怖主义,重振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普京担任总统四年来,初步克服了叶利钦时期的混乱局面,保持了基本的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增长, 2003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达7·3%,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车臣问题虽然还没有彻底解决,但朝着恢复秩序跨出了重要一步。在2003年俄罗斯国家杜马选举中,普京全力支持的“统一俄罗斯”党获得了决定性胜利,成为新一届杜马的多数党。在总统选举前夕,普京出人们意料地突然宣布解除四年来一直担任总理的卡西亚诺夫的职务,并任命弗拉德科夫为新总理,接着对政府进行大幅度改组。普京在当选总统后向全国公民致词时保证,

总爱迟到的普京如何当上俄罗斯总统

总爱迟到的普京如何当上俄罗斯总统1994年以前,叶利钦听说圣彼德堡市长恰布索克有一位 精明强干、勤于政务、忠诚可信的副手。但这位年轻副手的最大特点是:不论什么场合他总是不遵守时间,经常迟到。他就是富有个性的普京。 1994年10月的一天早晨,天空晴朗,阳光明媚,叶利钦接待完到访的英国女皇,应列宁格勒州州长的邀请,参观圣彼德堡市的一个狩猎场。圣彼德堡市陪同的地方官员并不多,但一位个子不高、身穿迷彩服、手持猎枪、一副军人仪态的人引起了叶利钦的注意。那人拿枪的姿势与人不同:自信、坚决。叶利钦悄悄询问身边的礼宾局局长:“此人是谁?”“他是市政府第一副市长弗拉基米尔〃普京。”“哦,记得,听说过。”叶利钦马上就想起普京了。 中午,叶利钦没有回去用餐,而是在林中支了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准备边吃午饭边谈工作。一个多小时过后,突然发生了一件谁也料想不到的事:一头野猪从山坡丛林突然跑出来,出现在众人的面前,这头野猪腰圆体大,双眼冒着逼人的凶光,众人惊慌失措。当时,叶利钦的眼镜掉到了桌子下面,随行的十几个人纷纷钻到桌子下面找眼镜,只有普京和叶利钦的随行保镖反映最快,两人一齐举枪,只听“砰、砰”两声枪响,野猪应声到下。后来检查证明,击中野猪心脏的,正是“总慢半拍总爱迟到”的普京,是普京打死了野猪。大家再次坐下来,频频为普京这位狩猎高手举杯。这次狩猎场遇险,更加深了叶利钦对普京的印象。叶利钦对普京第一次直接接触就形成了这样一种深刻认识:他是一位“刚强的、不妥协的人才”。叶利钦当时就得出结论:莫斯科需要这样的人。因此,从1996年8月起,普京在叶利钦的计划下,先后担任总统办公厅总务局副局长、安全局局长、总理,总统。

普京时期的俄罗斯巨变及其发展趋势

普京时期的俄罗斯巨变及其发展趋势——“后普京时代的俄罗斯”研讨会综述 张健荣 当今俄罗斯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普京总统执政八年后,俄罗斯正面临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头。新一轮的国家杜马选举以及2008年3月份的总统选举无疑是俄罗斯未来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后普京时代,或者说普京卸任后的俄罗斯的发展趋势正成为我国对俄罗斯研究十分迫切和关注的焦点。在这一背景下,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中心与欧亚所于2007年11月27日在上海社会科学院联合举办了“后普京时代的俄罗斯”研讨会,为国内部分俄罗斯问题专家学者提供了一次有益的学术交流机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新华社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以及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共30多名俄罗斯问题研究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了研讨会。研讨会上,与会者围绕俄罗斯大选前后及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未来趋势以及俄罗斯对外政策走向和中俄关系发展前景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一普京执政期及其后俄罗斯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格局与趋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所长董晓阳研究员对普京总统执政八年间俄罗斯社会所发生的巨变给予了高度评价,对普京的执政理念以及当前俄罗斯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在发言中他提纲挈领地就俄罗斯的巨变作了归纳。他指出,普京执政八年,俄罗斯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恢复了国家的权威;二是经济恢复到了苏联解体时期的水平,进入了世界经济前十强;三是在相当程度上恢复了大国的地位和形象;四是恢复了历史和文化的传承性;五是恢复了民众对俄罗斯未来的信心。在“五个恢复”基础上,俄罗斯开始重新走上了强国、强军、富民的大国发展道路。董晓阳指出,普京执政时期,俄罗斯政

第七章 俄罗斯的经济政治及外交战略(世界当代史)

第七章俄罗斯的经济政治及其外交战略 莫斯科公国 伊凡三世自称沙皇 伊凡四世 改革,接受西方文明 领土扩张,北方战争 查理十二 叶卡特琳娜女皇 十月革命 斯大林 赫鲁晓夫 安德罗波夫 契尔年科 戈尔巴乔夫 第一节苏联的解体及其影响 一、苏联解体与俄罗斯的再生 1985年3月,苏共中央全会选举戈尔巴乔夫为新一代的党中央总书记,苏联历史开始了一个新时期。 经济体制改革 1986年2月,苏共召开二十七大。 苏共当前的基本任务: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有计划地和全面地完善社会主义。 经济方面,实现加速战略的“主要手段是科技进步和对社会生产力进行根本改革”,并要求在15年内使国民收入和工业总产值翻一番。 《个体劳动法》、《合资企业法》:从法律上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 《根本改革经济体制的基本原则》: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从主要依靠行政方法转向依靠经济方法。 《国营企业(联合公司)法》:企业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应转向全面经济核算,实行自负盈亏、自筹资金和自主经营。 政治体制改革 1987年11月,戈尔巴乔夫在国内外同时发行《改革与新思维》一书。该书系统论述了对改革和当今世界的看法和观点,标志着“新思维”理论正式出台。 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最充分地展现出我们制度的人道主义性质。 改革的实质就在于,它把社会主义和民主结合起来。 新思维的核心就是承认全人类的价值观的优先地位,即承认人类的生存。 “新思维”的内涵 (一)活跃人的因素,建设为人服务的社会主义 不活跃人的因素,即不考虑人、劳动集体、社会团体、不同社会集团的各种不同的利益,不

依靠他们,不把他们吸引到积极的创造活动中来,就不可能完成任何一项任务,就不可能改变国内的环境。 (二)完善和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只有通过始终如一地发展社会主义固有的民主形式,扩大自治,我们才可能在生产、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不断前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觉的纪律。只有通过民主和依靠民主,改革本身才有可能。 (三)扩大公开性 应该对人民说真话,不要害怕自己的人民,公开性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在公开性和具备社会组织的情况下,可以在一党制下搞政治多元化。 (四)重新认识苏联与世界的关系 改变了对世界战争与和平的看法。 新的安全观:不再把自己的安全建立在损害别国主权与利益的基础上,不再牺牲别国的安全,承认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自决权。 “新思维”的内涵:改变了斯大林“两个平行市场”的理论,承认世界是一个整体。 在国家关系上,强调国家关系的非意识形态化。 放弃冷战政策,改善与美国的关系,实现了中苏关系正常化,不再干涉东欧事务。 政局失控导致政治体制“根本改革” 罢工浪潮此起彼伏 经济和刑事犯罪率猛增 反对党派纷纷成立 1991年6月,俄罗斯举行全民投票直接选举首任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当选。 设立俄罗斯总统,并且赋予他很大的权力,这本身就意味着,在苏联国家大厦下埋下了一个巨大的地雷。在俄罗斯即将出现一个新的,与苏共中央没有任何联系,并且基本不依赖于苏联政府和苏联总统的权力中心,出现一个与苏联竞争的国家。 ——罗?麦德韦杰夫:《苏联的最后一年》 “8?19”事变及其后果 1991年8月19日,亚纳耶夫等8人组成“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管理国家,并在一些地方实行为期6个月的紧急状态。 《告苏联人民书》:国家面临致命的危险,由戈尔巴乔夫发起的改革已走入死胡同。决心采取重大措施,使国家和社会尽快摆脱危机。 幻灯片41 1991年8月19日中午,叶利钦发表《告俄罗斯公民书》:宣称这是一次反宪法的反动政变。号召俄罗斯公民反击,举行无限期总罢工。 “8?19”事变后,苏联国内掀起了一场独立的浪潮。 8月20-21日,波罗的海三国独立。 8月27日,白俄罗斯和摩尔达维亚宣布独立。 8月30日,阿塞拜疆宣布独立。 31日,吉尔吉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宣布独立。 9月9日塔吉克斯坦宣布独立。 9月23日亚美尼亚独立。 10月27日土库曼斯坦独立。 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当场把核武器控制器交给了叶利钦。 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

揭秘俄罗斯总统专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e6598049.html, 揭秘俄罗斯总统专机 作者:李苏宁 来源:《百姓生活》2017年第02期 2016年11月18日,一架搭载俄罗斯新闻记者和政府官员的伊尔-96-300总统专机,在途经瑞士领空时,遭到3架瑞士战机包围拦截。瑞士军方发言人就此解释说“此举只是例行做法”。外界对这次瑞士战机的“近距离接触”捏了一把汗的同时,也不禁好奇,俄总统专机若真的面对紧急情况时,是否有自卫之力呢? 据俄罗斯卫星网事后报道,这架俄伊尔-96-300总统专机,是前往秘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当时专机上载有俄罗斯官员以及部分记者,但俄总统普京本人并不在机上。 俄罗斯《观点报》2016年11月19日透露,目前俄总统专机包括伊尔-96-300、图-214PU 和图-204-300A等型号。2016年7月底,俄沃罗涅日飞机制造公司,向总统府特种飞行中队转交了第9架最新的伊尔-96-300总统专机。俄总统事务管理局发言人叶列娜·克雷洛娃表示,这种专机装有“警报器-3”全向报警自卫装置,当敌方拦截与瞄准雷达从任何方向照射飞机时,它就会提醒机组人员采取防护措施。总统专机部队换装了能把红外制导和雷达制导的导弹引离飞机的“总统”自卫系统,它不仅能发现敌方雷达,还能对其实施干扰。在特种激光和信号弹(红外陷阱)的帮助下,它亦能使飞机免受红外制导导弹的攻击。“总统”自卫系统同时配备拖曳式雷达陷阱,能给敌方战机和防空导弹系统制造假信号。 伊尔-96-300专机,可以说是俄总统的“空中办公室”和总统对国家武装力量与核武器的空 中机动指挥中心。该机配备了最先进的驾驶、导航、视听、通信和计算机设备,可以确保俄总统从任何高度同世界任何地点取得联系,而且信号经过了特别加密处理,可以有效防止被窃听,保证了总统的工作效率。

普京领导力分析

个人介绍 俄罗斯联邦总统 1952年10月7日出生于列宁格勒。1975年毕业于国立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经济学副博士。毕业后分配至国家安全机关-克格勃系统工作15年。 1985年至1990年间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工作。从1990年起,任国立列宁格勒大学校长国际问题助理,后任列宁格勒市苏维埃主席顾问。从1991年6月起,任圣彼得堡市政府外事委员会主席,从1994年起,兼任圣彼得堡市第一副市长。 从1996年8月起,任俄罗斯联邦总统事务管理局副局长。从1997年3月起,任俄联邦总统办公厅副主任,俄联邦总统监察总局局长。从1998年5月起,任俄联邦总统办公厅第一副主任。 1998年7月被任命为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局长,从1999年3月起,任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 1999年8月起,任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从1999年12月31日起,任俄罗斯联邦代总统。 2000年3月26日被选举为俄罗斯联邦总统。2000年5月7日上任。 2004年3月14日,普京成功连任总统,并得到71%的绝对多数票。 2007年12月,统一俄罗斯党等党派推举迪米特里·梅德韦杰夫为下任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同意。在被普京指定为接班人后,梅德韦杰夫表示要提名普京为总理。[17] 2008年5月,普京卸任总统后正式成为统一俄罗斯党主席。5月7日,俄罗斯新总统梅德韦杰夫宣誓就职后提名普京为新一届政府总理。普京此前已表示同意出任总理一职。8日,普京就任总理。[ 2012年3月5日,根据俄中选委对99.3%选票的统计结果,普京得票率高达63.75%[3],排在第二、三位的久加诺夫和普罗霍罗夫分别获得17.19%和7.82%的选票;日里诺夫斯基和米罗诺夫的得票率分别为 6.23%和3.85%。他本届总统任期将至2018年 小结: 2000年至2008年任总统期间,使俄罗斯在军事与政治实力上均有相当的提升,在民主方面遭到很多争议,是一位“铁腕总统 ”。 2008年普京卸任总统后,第二度出任俄罗斯总理兼统一俄罗斯党主席。2011年11月,普京作为总统候选人参加2012年俄联邦总统大选的提名获得全票通过,正式宣布2012年参选总统。2012年3月,普京赢得总统

村社意识与俄罗斯社会发展

村社意识与俄罗斯社会发展 董晓阳 [内容提要]在俄国的农民共耕社这种共有制生产方式下形成的思维定式,即使在村社消失后,仍对人们的观念和社会的发展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它与俄罗斯的改革以及新世纪的走向也有一定的关联。在西方观念引进的同时,村社思维方式在21世纪仍然对社会发展有一定的影响,这可能会形成两种思维方式的撞击,而形成新的俄罗斯思维方式,俄罗斯在21世纪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这样的新思维方式。 [关键词]俄罗斯;村社;普京;社会发展 [作者简介]董晓阳,1954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欧中亚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北京100007) 俄国的农民村社,是从13世纪开始出现并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的农民共耕社。在这种共有制生产方式下形成的思维定式,即使在村社消失后,仍对人们的观念和社会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它与俄罗斯的改革以及在新世纪的走向也有一定的关联。否则,就无法从思维角度解释,为什么经历了十年的改革和争论,即使在普京执政以后,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的法案都曾长期难以通过?为什么已经私有化的企业,还实行公有制条件下的管理方式,其管理水平也没有明显提高? 为说明历史上的村社与现实的改革和未来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首先要对俄国村社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 一国内外学者对俄国村社的研究

中国的学者,特别是研究苏联史和俄国史的学者,对俄国村社有广泛的研究。值得一提的是,有的学者把社会学研究与历史学研究结合起来,对俄国村社进行了新的探索。金雁在《苏联历史研究》1987年第3期发表的《农村公社与十月革命》一文,对村社与十月革命的关系作了独到的分析。她认为,十月革命的发生固然是社会矛盾发展的结果,但它与俄国文化与社会的传统特点也有明显的联系;作为俄国传统要素之一的村社,它对十月革命的发生、进程和结果都有明显的影响1 [1]这篇文章的可贵之处,在于把历史上的村社与后来的社会变革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尔后,她在《俄罗斯传统文化与苏联现代化进程的冲突》等文章中,也采用这种分析方法。秦晖的著述,在谈到自由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与当代中国的关系时,也涉及了俄国的村社2 [2]可见,不同领域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俄国的村社都有所研究,中国学者对俄国村社的研究是比较广泛的。 比较起来,国外对俄国村社的研究更为重视。俄罗斯学者对村社的研究有很长的历史。早期研究村社的著名学者,有Ю.Ф.萨马林、К.Д.卡维林、Б.Н.奇切林、伊·别里亚耶夫等。例如,萨马林在1847年著有《关于“当代人”的历史和文化的意见》的文章,奇切林从1866~1904年发表不少关于村社的著述,其中涉及村社与俄罗斯的命运问题。19世纪50年代,西方派与斯拉夫派曾就村社与俄国改革和俄国道路的关系问题发生激烈的争论,俄国对村社的关注已经持续了一个半世纪之久。包括列宁、普列汉诺夫、车尔尼雪夫斯基和赫尔岑等思想大师,都对村社制度发表过自己的见解。这种研究,一直持续到20世纪20年代,当时较有影响的研究成果有H.培尔申、C.M.杜博罗夫斯基、A.B.齐亚诺夫等人的著述。30年代至50年代,村社问题的研究遭到禁止,直至60年代,杜博罗夫斯基再次提起村社问题。近年来比较有影响的作品,则是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

俄罗斯地区报业的发展和演变

第四章俄罗斯地区报业的发展和演变 俄罗斯地区的报业至今已走过了300年的历史,大致可划分三个时期:沙俄时期、苏联时期和独联体时期。 第一节沙俄时期的报业 俄国是欧洲封建专制制度历时最长的国家,历届沙皇均严格控制报业,因而报业的发展十分缓慢。 一、俄国报业的诞生和初创。 (一)、《新闻报》 1703年1月2日,沙皇彼得一世在莫斯科倡导创办俄国第一份铅印官方报纸《新闻报》,标志着俄国近代报刊的产生,它为沙皇专制制度的巩固、发展和延续作了大量的鱼卵工作,是沙皇政府得力的统治工具。 (二)、《莫斯科新闻》和其他民办报刊的出现。 1756年,莫斯科大学仿照《新闻报》样式创办《莫斯科新闻》,自此打破了官办《新闻报》独家垄断的局面,它是非官方报纸,偏重于传播科学知识和西方的新思想新观念,深受知识阶层的欢迎,发行量超过《新闻报》。 后来该报几易主编,越来越成为沙皇统治的帮凶。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被苏维埃政权查封。 18世纪后期,在法国启蒙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出现一些民办刊物。最有影响的是启蒙思想家诺维科夫创办的具有民主主义倾向的杂志,如《雄蜂》、《画家》。1779——1789年,他曾主编《莫斯科新闻》,将它办成了宣传民主主义的阵地。 18世纪末,在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俄国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统治者惶惶不安,对刚兴起的民间新闻出版业采取镇压措施,传播民主思想的进步刊物全部被查封,进步的新闻工作者一一被放逐。 (三)、十二月党人和赫尔岑的报刊活动。 1825年12月,一些青年军官因深感俄国的落后,为了改变社会现状,率军队起义,史称这次起义的贵族军官为十二月党人,他们所办的报刊,最有影响的为1823年创办的《北极星》,主要内容为宣传解放农奴,废除书刊检查制度,动员人民起来反对封建专制统治。1825年,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后,以赫尔岑为首的贵族革命家继承十二月党人的事业,继续促进民主运动的发展。他与人合作出版了刊名和宗旨与十二月党人创办的《北极星》相同的《北极星》丛刊和《钟声》杂志。列宁曾给《钟声》以高度评价,说它是工人报刊(无产阶级民主主义或社会民主主义报刊)的先驱。 二、资产阶级报刊的产生和发展。 1861年农女职被废除,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逐步兴起,俄国的新闻出版业才真正发展起来。早期资产阶级报刊可分为: (一)、革命民主主义派的报刊 代表人物是车尔尼雪夫斯基。 主要刊物:《同时代人》,文学和社会政治杂志,1836年普希金在彼得堡出版《祖国纪事》,文学和社会政治月刊,1839年在彼得堡创办。 两个刊物都因进行革命宣传活动,被分别于1866年和1884年被停刊 (二)民粹派的报刊 代表人物:米海伊洛夫斯基 主要刊物:《俄国财富》,科学、文学和政治旬刊,1876年在莫斯科创办。 三、无产阶级报刊的产生和发展。 (一)、工人运动的兴起和早期工人报刊

俄罗斯总统的保镖们

俄罗斯总统的保镖们 覃明贵、赵文平 2012-02-19 10:01:59 来源:《当代世界》2003年第11期 俄罗斯总统的保镖们头发浅褐、身材顾长匀称、目光犀利、行动机敏。从他们彬彬有礼的外貌上,谁能一眼看出这些人个个都胆识过人、武艺高强,并各有绝招呢?比如说,叶利钦总统外出时,常常站在他身后的库兹涅佐夫,他力大无比,能赤手空拳地推倒一头牛。他曾是前苏联总理雷日科夫的警卫。有一次,他随雷日科夫总理外出时,一头牛突然向总理冲过来,眼看就要撞上雷日科夫,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上前抓住牛角,一下子将牛翻倒在地,雷日科夫安然无恙。 层层筛选严格训练 在俄罗斯,当总统保镖是士兵们梦寐以求的事。他们认为,当上总统卫队的特工是最大的光荣。同时薪水也比在其他部队服役高l一2倍,每年还有30 天的假期。但是,总统的保镖不是谁想当就能当上的,要经过层层筛选。 总统安全局每隔半年就要到全国挑选人员,重点是从俄罗斯特种部队中挑选,对总统卫队人员的选拔尤其严格。总统卫队人员的首要条件是绝对忠于总统,必须心甘情愿地以自己的生命来保卫总统免受枪弹、尖刀、车轮和变质食品的伤害.他们必须品质优良,无任何刑事记录.他们必须是斯拉夫人,身高在1.80米以上;他们必须身体健康,体格健壮、能吃苦耐劳,心理素质良好、反应机敏、具有专长,并且工作作风细致周密。现在的总统安全局选择的人员则必须受过高等教育,掌握多门外语,深谙国际礼仪和各国风土人情。参选者首先要经过面试和个性测试。初选合格者要在专门的保镖学校经过特殊的训练。俄罗斯的保镖学校是世界上最好的保镖学校之一,原属苏联克格勃,不仅训练俄罗斯保镖,还

为朝鲜和古巴训练保镖。人选者训练完全合格后才能进人总统卫队。在进入总统卫队后,还必须再接受十分严格的训练,特别是射击、驾驶、快速反应、准确判断和思维能力的训练。在这些训练都完全台格后,才能成为总统卫队的正式成员。据一位曾在该局当过保镖的人透露,加人该局要经过20多个体检小组整整一年的检查,还要接受其他审查和面试。录取后要接受体力和精神两个方面的训练,许多人在训练过程中被淘汰。即使在正式参加工作后,在坚持工作的同时,每隔一天就要参加拳击和射击训练。 俄罗斯总统卫队的成员在经过以上特殊训练后,个个素质卓越,不仅是弹无虚发的神枪手,而且不畏艰险和吃苦耐劳精神也超过了西方许多国家的元首保镖。例如,有一次英国女王访问圣彼得堡时准备乘游艇,因此要对游艇进行全面检查,女王的保镖看了看海水,得知水温只有三四度后,使说了声“对不起”就站着不动了,而随同前往的俄罗斯总统卫队保镖则毫不犹豫地跳下海水中对游艇进行了认真的检查。还有一次,俄美两国元首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会晤,当时的天气恶劣,气温很低。美国人穿着暖和而轻便的羽绒夹克,最多只站一个小时的岗就换人,并且又是喝咖啡,又是吃热食。而俄总统的保镖只穿着风衣,让站多久就站多久,从不为这苦差事多要报酬。 纪律严明成绩显著 总统卫队有铁的纪律,每个人都必须遵守,一切行动都要按联邦安全局的统一指令进行。总统卫队规定:每个成员不得单独外出,不得单独与联邦安全局和总统卫队以外的任何人员来往.每个成员都必须定期向领导请示汇报,包括自己的家庭和私事也必须汇报,每个成员都必须有集体观念,彼此之间必须相互信任,因为这不仅关系到他们本身的安全,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总统的安危,关系到整个警卫任务的成败。实际上,整个总统卫队就是一个神秘的保镖集团。此外,每个

俄罗斯总统普京励志演讲稿

俄罗斯总统普京励志演讲稿 亲爱的俄罗斯公民,尊敬的各位来宾,三军将士们: 今天是伟大胜利的纪念日,是和平的节日,是正义胜利的节日,是善良战胜邪恶、自由战胜暴虐的节日。我向你们表示祝贺。 已经过去60年了。但每一年的5月9日我们都哀悼那些逝者,回顾那场战争。那是一场呼唤我们的理性、呼唤我们崇高责任感的战争。它使我们深深地意识到,当时的世界处于怎样的悬崖之边缘,暴力和种族仇视、屠杀和凌辱会导致多么可怕的后果。 我们将永远牢记这些暴行给人类带来的恐惧、屈辱和死亡。 我们将永远尊敬所有在当时献出生命的人、浴血奋战过的人和在后方忘我劳动的人。 我们将永远缅怀死者。作为被拯救者,我们向他们致以人类最崇高的谢意。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烈焰席卷了61个国家,殃及全球近80%的人口。熊熊战火不仅横扫欧洲,而且席卷亚非国家,蔓延到埃及和澳大利亚,一直波及大洋彼岸的新大陆和阿拉斯加。 然而,决定这场惨无人道战争的局势以及最终结果的那些最残酷和决定性的事件则发生在苏联境内。法西斯分子妄图以闪电战的方式奴役我们的人民。实际上他们是妄想消灭我们的国家。他们的图谋破产了。苏联军队先是在莫斯科城下挡住了纳粹分子的攻势。在接下来的三年里,苏军不仅顶住了敌人的压力,而且最终将其赶回了老巢。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重重围

困中的列宁格勒的英勇不屈、库尔斯克弧形地带和第聂伯河沿岸所取得的战果决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终结局。而通过解放欧洲和发动柏林战役,苏联红军为战争的胜利划上了句号。 亲爱的朋友们!我们从没有把胜利分成是自己的和他人的。我们将永远牢记盟友的帮助,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反希特勒联盟的其他国家,以及德国和意大利的反法西斯人士。今天,我们在这里向所有抵抗过纳粹的欧洲人致敬。然而我们还知道,苏联在战争的年代里失去了数千万公民。那些在战场上牺牲的战士来自前苏联各个民族。苏联各族人民和所有加盟共和国当时遭受了无法弥补的损失。伤痛降临到每一座房屋、每一个家庭。因此, 5月9日对独立国家联合体的所有成员国来说都是一个神圣的日子。我们有着同样的不幸,有着同样的记忆,对子孙后代也有着同样的责任。我们应当将这种同史同源、同心同德和同愿同望之精神传递给后人。 我相信,除了和睦相处、友好相待,我们别无选择。俄罗斯愿意与我们的近邻和世界上所有国家建立友好关系,这种关系不应仅仅依靠过往的教训来维系巩固,而且应面向我们共同的未来。历史告诉我们:各国和各民族都应尽一切努力,不再忽略这样一个问题:新的致命学说如何产生,新的威胁如何形成,由什么转变而来。 战争的教训警示我们:纵容暴力、漠不关心和等待观望必将导致可怕的世界性悲剧。因此,面对当前客观存在的恐怖主义威

微观经济学第十七章 寡头

第十七章寡头 问题与应用 1.全世界大部分的钻石供给来自俄罗斯和南非。假设采集每块钻石的边际成本是1000美元,而且,钻石的需求如下表所述: A.如果有许多钻石供给者,价格和数量会是多少? 答:如果有许多钻石供给者,钻石的价格应该是1 000 美元,数量是12 000。 B.如果只有一个钻石供给者,价格和数量会是多少? 答:如果只有一个钻石供给者,价格应该是7 000 美元,数量是6 000。 C.如果俄罗斯和南非形成一个卡特尔,价格和数量会是多少?如果这两个国家平分市场,南非的产量和利润会是多少?如果南非产量增加1000块,而俄罗斯遵守卡特尔协议,南非的利润会有什么变化? 答:如果俄罗斯和南非形成一个卡特尔,价格应该是7 000 美元,数量是6 000,相当于市场上只有一个钻石供给者。 如果这两个国家平分市场,南非的产量是3 000,利润应该是18 000 000 美元。 如果南非增产1 000,而俄罗斯坚持卡特尔协议,此时,市场供给量是7 000,市场价格是6 000 美元。南非的利润变为20 000 000 美元。 D.用你对C的答案解释为什么卡特尔协议往往是不成功的?? 答:从问题C 的答案可以看出,寡头之间总存在着类似于囚犯两难处境的博弈,每个寡头都有自己的优势战略。出于利己的动机,寡头往往会选择自己的优势战略,从而使卡特尔协议难以维继。例如上述钻石卡特尔,南非将俄罗斯的决策看作是既定的,如果它单方面增产就会使自己的利润增加。出于利己,南非有违反卡特尔协议的激励。俄罗斯也有一样的激励。 2.《纽约时报》(1993年11月30日))报道:欧佩克上周不能就减少生产达成协议使石油市场陷入混乱……(并导致了)国内原油价格下降到自1990年6月以来的最低水平。A.为什么欧佩克成员国力图对减产达成一致? 答:欧佩克成员都是国际石油市场的寡头。如果它们能在减产问题上达成有效协议,世界石油供应量将大幅下降,世界原油价格将大幅上涨,使整个欧佩克组织的利润达到最大。B.你认为为什么欧佩克不能就减产达成一致?为什么由此石油市场陷入了“混乱”? 答:因为欧佩克成员国之间存在着类似于囚犯两难处境的博弈,每个成员国的利己行为使他们无法维持这种符合他们共同利益的合作。石油市场陷入了“混乱”是指欧佩克成员国之间不能就减产达成协议,各个成员国主要是自主决定石油产量,世界石油市场相当富有竞争性。产油国之间产生了价格竞争的“混乱”。 C.该报提到欧佩克认为“该组织以外的产油国,如挪威和英国,也应该和我们共同行动并减产”。“和我们共同行动”这句话表明欧佩克与挪威和英国有一种什么样的合意关系?? 答:“和我们共同行动”是希望欧佩克和英国、挪威有一种合意的关系。这种合意的关

俄罗斯 半总统制

半总统制有以下几个特征: 1. 总统为国家真正的权力中心,由国会选出的总理只是辅助性质。 2. 内阁的实际权力大大减弱,但其地位稳定,政局较平稳,不易发生剧烈震荡。 3. 国会的权力相对缩小。 所以从根本上比较,半总统制政体实质上是总统制,因其具有总统制的以下两个特点: 1. 作为国家元首的总统掌握着重要的全国最高行政权力; 2. 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国会仅能从立法上对其实施影响,但不能利用不信任案迫使其辞职。 但同时又具有议会制的两个特点: 1. 内阁由在议会中占多数的政党组成; 2. 政府向议会负责。 从某种意义上说,半总统制下总统的权力比总统制下总统的权力要大,因为半总统制国家的总统拥有解散议会、提议举行公民投票,甚至可以在国家出现紧急状态时行使非常权力,而总统制下的总统一般不具备这些权力。所以半总统制国家的“三权分立”实质上成了围绕总统的权力,因为无论在法律上还是实际上总统都凌驾于行政、立法、司法三权之上。 半总统制政体以法国最为典型。 编辑本段区别半总统制与总统制一般有两种标准,这两种不同的标准导致了对各国政治体制有不同的归类。 一种以是否设置“总理”或类似的内阁首脑职位为区别标准。所有设置“总理”、“行政院长”或其他名称的内阁首脑职位的政体都归入半总统制,如法国、中国台湾、俄罗斯;所有不设置内阁首脑职位的政体都归入总统制,如美国。这种区分标准仅局限于表象。 另一种以内阁首脑的产生办法为区别标准。如果内阁首脑由掌握实权的总统任命、免除、替换,内阁首脑的职位更类似于一个超级部长,那么这种政体和不设内阁首脑的政体一起,归入总统制,如中国台湾归入总统制;如果内阁首脑由占议会多数席位的政党推举产生,总统无权任免,只能接受议会的推举决定,那么这种政体就归入半总统制,如法国。这样划分出来的半总统制,其总统产生过程如同总统制,其总理产生过程如同议会制,是普遍意义上所说的半总统制。编辑本段 由上特征可见,俄罗斯的总统享有全面的国家权力。俄罗斯不是议会制国家,也不是半议会、半总统制国家,而是国家权力集中于总统的总统制国家。 首先,宪法规定的总统权力的范围十分广泛。仅在宪法第四章一章内,就有9 条共近40款规定了总统的统治大权。由于许多赋予总统权力的宪法条文行文较笼统,俄罗斯又是一个“新宪政”国家,尚无足够的法律法规和惯例来对这些条文进行解释和补充,规范三大权力之间的明确界限,使得总统常常得以“仗势行事”,为自己“创设”了许多权力。如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发布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法律效力的命令和指示,有权任命全权代表,总统叶利钦就经常利用这些规定,自行任命一些事关国内外重大问题的总统特使,绕开议会,牵制总理和政府的权力,甚至

俄罗斯寡头经济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

俄罗斯寡头经济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 一、背景:众寡头把持经济 近期的俄罗斯风起云涌,普京政府对俄众财阀又开始了新一期的整治。随着罗格瓦茨汽车公司董事长别列佐夫斯基、尤科斯公司大股东、梅纳捷普银行总裁普拉顿.列别捷夫和传媒大横弗拉基米尔.谷辛斯基三大寡头的纷纷落马,俄罗斯再次成为世界的焦点。 我们在分析俄罗斯的经济现状时不难发现,寡头经济已成为俄罗斯经济的最大特点和隐患。莫斯科投资银行的一项对国内最大的非国有公司的调查显示将近85%的财富集中在俄八大财阀、股东集团手中。而这些大亨既有从私有化初期走过来的“老牌寡头”,如全俄控股金属和工业集团总裁弗拉基米尔.波塔宁、阿尔法资本银行和工业集团老板米哈伊尔.福里德曼,以犹如俄罗斯铝业集团的两个董事长奥列格.德瑞帕斯卡和罗曼.阿布诺莫维奇这样相对的新生力量。俄的石油、钢铁、铝、镍、汽车和重机械等工业已被寡头们统治。基础工业里最后所剩的部门比如煤炭、木材也正在被他们鲸吞蚕食。寡头现象最突出的是石油生产领域。众所周知,石油在现代社会国民经济中具有特殊地位。曾有一个西方经济学家说过:“把持石油经济就把持了国家命脉。”而在俄罗斯,石油企业又是在私人资本的控制下,因此石油巨头在俄的政治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按照权威机构排列的顺序,俄罗斯当今最有实力的石油公司分别是:卢克石油公司、尤科斯石油公司、秋明石油公司、西伯利亚石油公司和苏尔古特石油公司。这几家大老板都是俄罗斯名列前茅的大富豪,他们的名字几乎每一天都出现在俄罗斯各大报刊、电视中。遇到石油价格剧烈变动时,总统会把他们请到克里姆林宫,听取他们的意见,与他们一起商讨对策。 最近一期的数据显示,俄罗斯最大的64家公司在2000年的总销售额达到1090亿美元。其中620亿美元是私有企业的功劳。波塔宁财阀控制的“诺里尔斯科镍业”集团占有世界镍和钴产量的20% ;古辛斯基财阀控制的“桥媒介”集团占有俄罗斯的“独立”电视台77%的股份;阿列科佩罗夫财团控制的“卢克”石油公司20世纪90年代后生产的凝析油占全俄的1/3;别列佐夫斯基财团控制的“西伯利亚”石油公司石油开采量居全俄的第6位,储量居第8位。① 二、何为“寡头”及他们的原始资本积累 所谓“寡头”就是垄断阶级的新发展。所谓“寡头垄断”,是指少数几家厂商垄断了某一行业的市场,控制了这一行业的供给。在这种市场上,几家厂商的产量在该行业的总供给中占 了很大比重,每家厂商的产量都占有相当大的份额,从而每家厂商对整个行业价格与产量的决 定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而这几家厂商之间又存在着不同形式的竞争。②举例来说,如世界的可乐市场就被可口可乐公司和百事公司垄断,在经济学上就称为“双寡头经济”。以往寡头垄断主要集中在钢铁、汽车、飞机制造、香烟和石油等传统产业领域,现在不少高技术行业、以及电信和媒体等行业也已经或即将进入寡头垄断时代。但俄罗斯的寡头经济不是现今普遍意义上的国家资本主义垄断。这要从俄罗斯寡头经济的形成说起。 前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经历了一个从平分证券为标志的“大众私有化”时期转向扶持金融集团和大工业集团的过程,寡头由此产生。这似乎也是一个振荡过后民族主义觉醒的结果,“他们要用国家权力把重点金融企业和能源工业企业组合成‘航空母舰’抗衡西方,希望藉此改变民族经济的严重对外依赖状况。”③所以俄罗斯新生资本主义的原始资本积累,带有它脱胎出来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胎记。俄罗斯的私有化,明确了私有化的含义,它绝不是仅指把国有资产变为私有,而是指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和所有制的多样化.强调国有资产和市政资产只能按有偿的原则转让,否定了转型初期无偿分配国有资产的做法.对股份制的性质界定为一种混合所有制.俄罗斯的私有化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一个以非国有经济为主体,重视国有经济重要地位的混合所有制结构。 从俄罗斯私有化的实践看,国有企业私有化只是经营权的转移和经营形式,这里没有所有权的分离.即实现国有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通过承包租赁委托等方式将国有资产或国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