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数据库课后答案(第三版)

数据库课后答案(第三版)

数据库课后答案(第三版)
数据库课后答案(第三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第三版)钱雪忠李京主编课后参考答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第三版)

钱雪忠等主编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10.05

第1章绪论

一、选择题

1、A

2、A

3、A

4、A

5、B

6、C

7、C

8、A

9、A

10、C

1、()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数据库在建立、使用和维护时由其统一管理、统一控制。

A.DBMS B.DB C.DBS D.DBA

2、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学生的档案记录、货物的运输情况等,这些都是()

A.DATA B.DBS C.DB D.其他

3、目前()数据库系统已逐渐淘汰了网状数据库和层次数据库,成为当今最为流行的商用数据库系统。A.关系B.面向对象C.分布D.对象-关系

4、()是刻画一个数据模型性质最重要的方面。因此在数据库系统中,人们通常按它的类型来命名数据模型。

A.数据结构B.数据操纵C.完整性约束D.数据联系

5、( )属于信息世界的模型,实际上是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

A.数据模型B.概念模型C.非关系模型D.关系模型

6、当数据库的( )改变了,由数据库管理员对( )映象作相应改变,可以使( )保持不变,从而保证了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1)模式 (2) 存储结构 (3)外模式/模式(4)用户模式 (5)模式/内模式

A.(1)和(3)和(4) B.(1)和(5)和(3)

C.(2)和(5)和(1) D.(1)和(2)和(4)

7、数据库的三级体系结构即子模式、模式与内模式是对( )的三个抽象级别。

A.信息世界B.数据库系统C.数据D.数据库管理系统

8、英文缩写DBA代表( )

A.数据库管理员B.数据库管理系统C.数据定义语言D.数据操纵语言

9、模式和内模式( )。

A.只能各有一个B.最多只能有一个C.至少两个D.可以有多个

10、在数据库中存储的是( )。

A.数据B.信息C.数据和数据之间的联系D.数据模型的定义

二、填空题

1、数据库就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_有组织的__、_可共享__的数据集合。

2、数据管理技术已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_文件系统阶段_和_数据库系统阶段_三个发展阶段。

3、数据模型通常都是由_数据结构_、_数据操作_和_数据完整性约束_三个要素组成。

4、数据库系统的主要特点:_数据整体结构化_、数据冗余度小、具有较高的数据程序独立性、具有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等。

5、用二维表结构表示实体以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__关系__数据模型。

6、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体系结构中,外模式与模式之间的映象,实现了数据库的__ _____数据逻辑__独立性。

7、数据库系统是以_数据库或数据库中的数据___为中心的系统。

8、E-R图表示的概念模型比_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_更一般、更抽象、更接近现实世界。

9、外模式,亦称为子模式或用户模式,是_局部用户__能够看到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10、数据库系统的软件主要包括支持_DBMS_运行的操作系统以及__DBMS_本身。

三、简答题

1、简述计算机数据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

解:

数据管理技术已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及数据库系统三个发展阶段。这三个阶段的特点及其比较如下表1.1所示。

表1.1 数据管理三个阶段的比较

比较项目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应用背景科学计算科学计算、管理大规模管理

背硬件背景无直接存取存储设

磁盘、磁鼓大容量磁盘

景软件背景没有操作系统有文件系统有数据库管理系统处理方式批处理联机实时处理、批处理联机实时处理、分布处理、

批处理

数据的管理者用户(程序员) 文件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面向的对象某一应用程序某一应用现实世界

特数据的共享程度无共享,冗余度极

共享性差,冗余度大共享性高,冗余度小

数据的独立性不独立,完全依赖

于程序独立性差具有高度的物理独立性和

一定的逻辑独立性

点数据的结构化无结构记录内有结构、整体无结构整体结构化,用数据模型描

数据控制能力应用程序自己控制应用程序自己控制由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数

据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

制和恢复能力

(1)人工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硬件设施方面:外存只有纸带、卡片、磁带,没有磁盘等直接存取设备;软件方面:没有操作系统和管理数据的软件;数据处理方式是批处理。人工管理数据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数据不保存;2)应用程序管理数据;3)数据不共享;4)数据不具有独立性。

(2)文件系统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这时计算机已大量用于数据的管理。硬件方面:

有了磁盘、磁鼓等直接存取存储设备;软件方面:操作系统中已经有了专门的管理软件,一般称为文件系统;处理方式有批处理、联机实时处理。特点如下:1)数据长期保存;2)文件系统管理数据;3)数据共享性差,冗余度大;4)数据独立性差;

(3)数据库系统阶段: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计算机用于管理的规模更为庞大,数据量急剧增长,硬件已有大容量磁盘,硬件价格下降;软件则价格上升,使得编制、维护软件及应用程序成本相对增加;处理方式上,联机实时处理要求更多,分布处理也在考虑之中。介于这种情况,文件系统的数据管理满足不了应用的需求,为解决共享数据的需求,随之从文件系统中分离出了专门软件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用来统一管理数据。

数据库系统阶段具有如下优于文件系统的特点:1)数据结构化;2)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3)数据独立性高;4)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2、常用的三种数据模型的数据结构各有什么特点?

解:

常用的三种数据模型是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它们的数据结构及特点分别介绍如下:

1)层次模型的数据结构——树型结构

在数据库中,对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基本层次联系的集合称为层次模型。

(1)有且仅有一个节点无双亲,这个节点称为“根节点”。

(2)其他节点有且仅有一个双亲。

所谓基本层次联系是指两个记录类型以及它们之间的一对多的联系。

在层次模型中,每个结点表示一个记录类型,记录之间的联系用结点之间的连线表示,这种联系是父子之间的一对多的联系。这就使得数据库系统只能处理一对多的实体联系。

每个记录类型可包含若干个字段,这里,记录类型描述的是实体,字段描述的是实体的属性。各个记录类型及其字段都必须命名,并且名称要求唯一。每个记录类型可以定义一个排序字段,也称为码字段,如果定义该排序字段的值是唯一的,则它能唯一标识一个记录值。若用图来表示,层次模型是一棵倒立的树。节点层次(Level)从根开始定义,根为第一层,根的子女称为第二层,根称为其子女的双亲,同一双亲的子女称为兄弟。

2)网状模型的数据结构——网状结构图

在数据库中,把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基本层次联系集合称为网状模型:

(1)允许一个以上的结点无双亲;

(2)一个结点可以有多于一个的双亲。

网状模型是一种比层次模型更具有普遍性的结构,它去掉了层次模型的两个限制,允许多个结点没有双亲结点,允许结点有多个双亲结点,此外它还允许两个结点之间有多种联系。因此网状模型可以更直接地去描述现实世界。而层次模型实际上是网状模型的一个特例。与层次模型一样,网状模型中的每个结点表示一个记录类型,每个记录类型可包含若干个字段,结点间的连线表示记录类型之间的一对多的父子联系。从定义可看出,层次模型中子女结点与双亲结点的联系是唯一的,而在网状模型中这种联系可以不唯一的。3)关系模型——二维表

关系模型与层次模型和网状模型不同,关系模型中数据的逻辑结构是一张二维表,它由行和列组成。每一行称为一个元组,每一列称为一个属性(或字段)。下面是关系模型中的涉及到的相关的术语:

关系:一个关系对应一张二维表,如一张教师登记表。

元组:二维表中的一行称为一个元组。

属性:二维表中的一列称为一个属性,对应每一个属性的名字称为属性名。

主码:如果二维表中的某个属性或是属性组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元组,则称为主码,也称为关系键。

域:属性的取值范围称为域,如人的年龄一般在1-120岁之间,大学生的年龄属性的域是14-38,性别的域是男和女等。

分量:元组中的一个属性值。例如,教师号对应的值001、002、003都是分量。

关系模式:表现为关系名和属性的集合,是对关系的具体描述。一般表示为:

关系名(属性1,属性2,…,属性N)。如教师关系模式为:教师(教师号,姓名,年龄,职称)

在关系模型中,实体以及实体间的联系都是用关系来表示。

关系模型要求关系必须是规范化的,即要求关系必须满足一定规范条件,这些规范条件中最基本的一条就是,关系的每一个分量必须是一个不可分的数据项,也就是说,不允许表中还有子表或子列。

3、试述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解:

数据库系统阶段具有如下优于文件系统的主要特点:1)数据结构化;2)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3)数据独立性高;4)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1)数据结构化:数据库系统实现整体数据的结构化,是数据库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本质区别。在数据库系统中,数据不再针对某一应用,而是面向全组织,是整体结构化的。不仅数据是结构化的,而且存取数据的方式也是很灵活的,可以存取数据库中的某一个数据项(或字段)、一组数据项、一个记录或是一组记录。

2)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数据库系统从整体角度看待和描述数据,数据不再面向某个应用而是面向整个系统,因此数据可以被多个用户、多个应用共享使用。数据共享可以大大的减少数据冗余,节约存储空间。数据共享还能够避免数据之间的不相容性与不一致性。由于数据面向整个系统,是有结构的数据,不仅可以被多个应用共享使用,而且容易增加新的应用,这就使得数据系统弹性大,易于扩充,可以适应各种用户的要求。可以取整体数据的各种子集用于不同的应用系统,当应用需求改变或增加时,只要重新选取不同的子集或加上一部分数据便可以满足新的需求。

3)数据独立性高:数据独立性包括了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和数据的逻辑独立性两方面。

物理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数据是相互独立的。也就是说,数据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怎样存储是由DBMS管理的,用户程序不需要了解,应用程序要处理的只是数据的逻辑结构,这样当数据的物理存储改变时,应用程序不用改变。

逻辑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整体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也就是说,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改变了,用户程序也可以不需修改的。数据独立性是由DBMS的三级模式结构与二级映象功能来保证的。4)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DBMS为保证共享数据的安全、正确、可靠等提供以下几方面的数据控制功能:(1)数据的安全性控制;(2)数据的完整性约束;(3)并发控制;(4)数据库恢复。

4、试述数据模型的概念、数据模型的作用和数据模型的三要素。

解:

1)数据模型的概念:数据模型是模型中的一种,是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它描述了系统的三个方面:静态特性、动态特性和完整性约束条件。

2)数据模型的作用:数据模型应满足三方面的要求:一是能比较真实地模拟现实世界;二是容易为人所理解;三是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

不同的数据模型实际上是提供给我们模型化数据和信息的不同工具。根据模型应用的不同目的,可以将这些模型粗分为两类,他们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层次。

第一类模型是概念模型,也称信息模型,它是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的,主要用于数据库设计。另一类模型是数据模型,主要包括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等,它是按计算机系统对数据建模,主要用于在DBMS中对数据的存储、操纵、控制等的实现。

为了把现实世界中的具体事物抽象、组织为某一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人们常常首先将现实世界抽象为信息世界,然后将信息世界转换(或数据化)为机器世界。也就是说,首先把现实世界中的客观对象抽象为某一种信息结构,这种信息结构并不依赖于具体的计算机系统,不是某一个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而是概念级的模型;然后再把概念模型转换为计算机上某一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各种机器上实现的DBMS软件都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的。可以说没有数据模型就没有数据库及其系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3)数据模型的三要素:

数据模型一般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俗称三要素),是严格定义的一组概念的集合。

(1)数据结构:数据结构用于描述系统的静态特性,是所研究的对象类型的集合。数据模型按其数据结构分为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其所研究的对象是数据库的组成部分,它们包括两类,一类是与数据类型、内容、性质有关的对象,例如网状模型中的数据项、记录,关系模型中的域、属性、实体关系等;一类是与数据之间联系有关的对象,例如网状模型中的系型、关系模型中反映联系的关系等。

数据模型的三要素示意图

(2)数据操作:数据操作用于描述系统的动态特性,是指对数据库中各种对象及对象的实例允许执行的操作的集合,包括对象的创建、修改和删除,对对象实例的检索和更新(例如插入、删除和修改)两大类操作及其它有关的操作等。数据模型必须定义这些操作的确切含义、操作符号、操作规则(如优先级)以及实现操作的语言等。

(3)数据完整性约束: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是一组完整性约束规则的集合。完整性约束规则是给定的数据模型中数据及其联系所具有的制约和依存规则,用以限定符合数据模型的数据库状态以及状态的变化,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有效、相容。

数据模型的三要素紧密依赖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整体(如图示意),如此才能全面正确地抽象、描述来反映现实世界数据的特征。

5、试述概念模型的作用。

解:

数据模型应满足三方面的要求:一是能比较真实地模拟现实世界;二是容易为人所理解;三是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

概念模型,也称信息模型,它是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的,主要用于数据库设计。

为了把现实世界中的具体事物抽象、组织为某一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人们常常首先将现实世界抽象为信息世界,然后将信息世界转换(或数据化)为机器世界。也就是说,首先把现实世界中的客观对象抽象为某一种信息结构,这种信息结构并不依赖于具体的计算机系统,不是某一个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而是概念级的模型。

概念模型提供给我们从现实世界到信息世界模型化数据和信息手段与工具。若没有概念模型现实世界的问题很难转化到机器世界的数据库系统中来处理。

6、定义并理解概念模型中的以下术语:

实体、实体型、实体集、属性、码、实体联系图(E-R图)、三种联系类型

解:

(1)实体:实体是指客观存在并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实体可以是具体的人、事、物。例如,一个学生,一位老师,一门课程,一个部门;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或联系,把它看作为实体。例如,学生的选课,老师的授课等等都是实体。

(2)实体型: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必然具有共同的特征和性质。用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组成的形式,称为实体型。例如,教师(教师号,姓名,职称,年龄)就是一个教师实体型。

(3)实体集:实体集是指同型实体的集合。例如,全体教师就是一个实体集。即教师实体集={'张三','李四',……}

(4)属性:属性是指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例如教师实体可以由教师号、姓名、年龄、职称等属性组成。(5)码:码是指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例如教师号在教师实体中就是码。

(6)联系:联系是指实体型与实体型之间、实体集内实体与实体之间以及组成实体的各属性间的关系。两个实体型之间的联系有以下三种:

1)一对一联系:如果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至多有一个实体集B的实体与之对应。反之,实体集B

中的每一个实体,也至多有一个实体集A的实体与之对应,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具有一对一联系,记作1:1。

例如,在学校里,一个系只有一个系主任,而一个系主任只在某一个系中任职,则系型与系主任型之间(或说系与系主任之间)具有一对一联系。

2)一对多联系:如果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的N个实体与之相对应,反之,如果实体集B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A中至多只有一个实体与之相对应,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具有一对多联系,记作1:N。

例如,一个系中有若干名教师,而每个教师只在一个系中任教,则系与教师之间具有一对多联系。

3)多对多联系:如果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有n个实体与之相对应,反之,如果实体集B 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A也有m(m≥0)个实体与之相对应,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具有多对多的联系,记作m:n。

例如,一门课程同时有若干个教师讲授,而一个教师可以同时讲授多门课程,则课程与教师之间具有多对多联系。

单个或多个实体型之间也有类似于两个实体型之间的三种联系类型。具体略。

(7)实体联系图(E-R图)

实体联系图(E-R图)又称实体-联系方法。该方法用直观图形来描述现实世界抽象出的信息。E-R图提供了表示实体型、属性和联系的方法。

E-R图是体现实体型、属性和联系的之间关系的图形表示形式。具体表示方法为:

实体型:用矩形表示,矩形框内写明实体名。

属性:用椭圆表示,椭圆形内写明属性名。并用无向边将其与相应的实体连接起来。

联系:用菱形表示,菱形框内写明联系名,并用无向边分别与有关实体连接起来,同时在无向边旁标上联系的类型(1:1、1:n或m:n)。

举例说明略。

7、学校有若干个系,每个系有若干班级和教研室,每个教研室有若干教师,每个教师只教一门课,每门课可由多个教师教;每个班有若干学生,每个学生选修若干课程,每门课程可由若干学生选修。请用E-R图画出该学校的概念模型,注明联系类型。

解:

8、每种工厂生产的产品由不同的零件组成,有的零件可用于不同的产品。这些零件由不同的原材料制成,不同的零件所用的材料可以相同。一个仓库存放多种产品,一种产品存放在一个仓库中。零件按所属的不同产品分别放在仓库中,原材料按照类别放在若干仓库中(不跨仓库存放)。请用E-R图画出此关于产品,零件,材料,仓库的概念模型,注明联系类型。

解:

9、分别给出一个层次、网状和关系模型的实例。

解:

1)层次模型的实例

图1.17给出了一个系的层次模型。

图1.17 一个层次模型的示例

图1.18是图1.17的具体化,成为一个教师-学生层次数据库。该层次数据库有四个记录型。记录型系是根结点,由系编号、系名、办公地三个字段组成。它有两个子女结点教研室和学生。记录型教研室是系的子女结点,同时又是教师的双亲结点,它是教研室编号、教研室名两个字段组成。记录类型学生由学号、姓名、年龄三个字段组成。记录教师由教师号、姓名、研究方向三个字段组成。学生与教师是叶结点,它们没有子女结点。由系到教研室、教研室到教师、系到学生均是一对多的联系。

图1.18 教师-学生数据库模型

图1.19是图1.18数据库模型的一个值。

图1.19 教师-学生数据库的一个值

2)网状模型的实例

下面以教师授课为例,教师授课数据库可包含三个记录:教师、课程和授课。

每个教师可以讲授多门课程,显然对教师记录中的一个值,授课记录中可以有多个值与之联系,而授课记录中的一个值,只能与教师记录中的一个值联系。教师与授课之间联系是一对多的联系联系名为T-TC。同样,课程与授课之间的联系也是一对多的联系,联系名为C-TC。图1.24为教师授课数据库的网状数据库模式。

图1.24 教师、课程、授课的网状数据库模式

教师授课数据库的实例如图1.25所示。

图1.25 教师/授课/课程的网状数据库实例

3)关系模型的实例

学号SNO 课程号

CNO

成绩

SCORE

200401 C1 85

200401 C2 92

200401 C3 84

200402 C2 94

200403 C3 83

SC选课表

10、试述层次、网状和关系数据库的优缺点。

解:

1)层次模型的优缺点

层次模型的优点:

(1)层次模型本身比较简单。

(2)对于实体间联系是固定的,且预先定义好的应用系统,采用层次模型来实现,其性能较优。

(3)层次模型提供了良好的完整性支持。

层次模型的缺点主要有:

(1)现实世界中很多联系是非层次性的,如多对多联系,一个结点具有多个双亲等,层次模型表示这类联系的方法很笨拙,只能通过引入冗余数据或创建非自然的数据组织来解决。

(2)对插入和删除操作的限制太多,影响太大。

(3)查询子女结点必须通过双亲结点,缺乏快速定位机制。

(4)由于结构严密,层次命令趋于程序化。

2)网状模型的优缺点

网状模型的优点主要有:

(1)能够更为直接地描述现实世界,如一个结点可以有多个双亲。

(2)具有良好的性能,存取效率较高。

网状模型的缺点主要有:

(1)结构比较复杂,而且随着应用环境的扩大,数据库的结构就变得越来越复杂,不利于最终用户掌握。(2)其DDL、DML语言复杂,用户不容易使用。

由于记录之间联系是通过存取路径实现的,应用程序在访问数据时必须选择适当的存取路径,因此,用户必须了解系统结构的细节,加重了编写程序的负担。

3)关系模型的优缺点

关系模型具有下列优点:

(1)关系模型与非关系模型不同,它有较强的数学理论基础。

(2)数据结构简单、清晰,用户易懂易用,不仅用关系描述实体,而且用关系描述实体间的联系。

(3)关系模型的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从而具有更高的数据独立性、更好的安全保密性,也简化了程序员的工作和数据库开发和建立的工作。

关系模型具有查询效率不如非关系模型效率高的缺点。因此,为了提高性能,必须对用户的查询进行优化,增加了开发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负担。

11、定义并理解关系模型中的以下术语:

关系、元组、属性、主码、域、分量、关系模式

解:

关系:一个关系对应一张二维表,如一张教师登记表称为教师关系。

元组:二维表中的一行称为一个元组。

属性:二维表中的一列称为一个属性,对应每一个属性的名字称为属性名。

主码:如果二维表中的某个属性或是属性组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元组,则称为主码,也称为关系键,如教师号,可以唯一确定一个教师,也就成为教师关系的主码。

域:属性的取值范围称为域,如人的年龄一般在1-120岁之间,大学生的年龄属性的域是14-38,性别的域是男和女等等。

分量:元组中的一个属性值。例如,教师号对应的值001、002、003都是分量。

关系模式:表现为关系名和属性的集合,是对关系的具体描述。一般表示为:

关系名(属性1,属性2,…,属性N)

例如教师关系可描述为:教师(教师号,姓名,年龄,职称)

12、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是什么?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结构?

解:

1)从数据库管理系统内部系统结构看,数据库系统通常采用三级模式结构。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是指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如图1.28所示。

图1.28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

(1)外模式(External Schema):外模式也称子模式(SubSchema)或用户模式,是三级模式的最外层,它是数据库用户能够看到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提供子模式描述语言(子模式DDL)来定义子模式。

(2)模式(Schema):模式又称概念模式,也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是数据视图的全部。它是数据库系统模式结构的中间层,既不涉及数据的物理存储细节和硬件环境,也与具体的应用程序,与所使用的应用开发工具及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等无关。

概念模式实际上是数据库数据在逻辑级上的视图。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DBMS提供模式描述语言(模式DDL)来定义模式。

(3)内模式(Internal Schema):内模式也称为存储模式,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它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DBMS提供内模式描述语言(内模式DDL)来严格地定义内模式。

为了能够在内部实现这三个抽象层次的联系和转换,数据库管理系统在这三级模式之间提供了两层映象:外模式/模式映象,模式/内模式映象。

2)数据库管理系统内部采用这样的结构是因为:

这种结构能较好地保证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数据库的二级映象保证了数据库外模式的稳定性,从而根本上保证了应用程序的稳定性,使得数据库系统具有较高的数据与程序的独立性。数据库的三级模式与二级映象使得数据的定义和描述可以从应用程序中分离出去。又由于数据的存取由DBMS管理,用户不必考虑存取路径等细节,从而简化了应用程序的编制,大大减少了应用程序的维护和修改。

13、数据独立性包括哪两个方面,含义分别是什么?

解:

数据独立性分为数据逻辑独立性与数据物理独立性两个方面。

1)数据逻辑独立性

当模式改变时,由数据库管理员对各个外模式/模式映象作相应改变,可以使外模式保持不变。应用程序是依据数据的外模式编写的,从而应用程序不必修改,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简称为数据逻辑独立性。

2)数据物理独立性

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等内模式改变了,由数据库管理员对模式/内模式映象作相应改变,可以使模式保持不变,从而应用程序也不必改变。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简称为数据物理独立性。

14、数据库管理系统有哪些主要功能?

解: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对数据进行管理的大型系统软件,用户在数据库系统中的一些操作,例如: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查询和数据控制,这些操作都是由数据库管理系统来实现的。

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功能:

(1)数据定义:DBMS提供数据定义语言(Data Definition Language,简称DDL),用户通过它可以方便地对数据库中的数据对象(包括表、视图、索引、存储过程等)进行定义。定义相关的数据库系统的结构和有关的约束条件。

(2)数据操纵:DBMS提供数据操纵语言(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简称DML),通过DML操纵数据实现对数据库的一些基本操作,如查询,插入,删除和修改等等。其中,国际标准数据库操作语言——SQL 语言,就是DML的一种。

(3)数据库的运行管理:这一功能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核心所在。DBMS通过对数据库在建立、运用和维护时提供统一管理和控制,以保证数据安全、正确、有效的正常运行。DBMS主要通过数据的安全性控制、完整性控制、多用户应用环境的并发性控制和数据库数据的系统备份与恢复四个方面来实现对数据库的统一控制功能的。

(4)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包括数据库初始数据的输入、转换功能、数据库的转储、恢复功能、重组织功能和性能监视、分析功能等。

15、数据库系统通常由哪几部分组成?

解:

数据库系统是指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整个人机系统。为此,数据库系统应由计算机硬件、数据库、计算机软件及各类人员组成。

1)硬件平台:要有足够大的内存支持OS与DBMS的运行;要有足够大而快速的磁盘等直接存储设备存放数据库,有足够的磁盘空间做数据备份。要求系统有较高的通道能力,以支持数据较高的传送率。

2)数据库:数据库是存放数据的地方,是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大量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这里主要是指物理存储设备中有效组织的数据集合。

3)软件:数据库系统的软件主要包括:

(1)支持DBMS运行的操作系统;

(2)DBMS:DBMS可以通过操作系统对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存取、管理和维护;

(3)具有与数据库接口的高级语言及其编译系统;

(4)以DBMS为核心的应用开发工具,为特定应用环境开发的数据库应用系统。

4)用户:用户主要有以下几种:用于进行管理和维护数据库系统的人员——数据库管理员;用于数据库应用系统分析设计的人员——系统分析员和数据库设计人员;用于具体开发数据库系统的人员——数据库应用程序员;用于使用数据库系统的人员——最终用户。

这里的最终用户,又可以分为三类:偶然用户、简单用户、复杂用户等。

16、设学生含有学号、姓名、性别、系别、选修课程、平均成绩(是经计算得到的)等信息,若把选修课程、平均成绩也作为学生的属性,请用E-R图表示学生信息。

17、请用扩展E-R图来表示客户的相关信息。客户含有姓名(由姓和名两部分组成)、客户号、电话(客户一般有多个电话)、出生日期、年龄、地址(含省、市、街道名、街道号、楼道号、房号与邮政编码)。18、请用扩展E-R图中的实体角色的表示方法来分别表示:学生与学生间的班长关系与课程之间的先修关系等。

19、请用扩展E-R图的表示方法来表示公司生产特有产品的关系,其中公司含有公司名、地址、联系电话等信息,产品含有产品名与价格等信息。

20、请用扩展E-R图的表示方法来表示如下信息:人有姓名、所在城市等信息;人可分成客户(含购买金额)和雇员(有雇员号、薪水信息等)两类;雇员可再分为办公人员(有累计办公天数信息)、车间职员(有累计产生产品数量信息)、销售人员(有累计销售数量与销售金额信息)等三类。

21、请用扩展E-R图的聚集表示方法来表示如下信息:制造商有名称与地址信息、批发商有名称与地址信息、产品有产品名与价格信息。制造商与批发商联营产品的销售有个具体的时间,共同联营的产品才共同负责发送。

22、设要为医院的核心主题建立概念模型E-R图,包括病人、医生及病人的病历。其中医生有姓名与专长信息;病人有姓名、身份证号、保险号等信息;病历有门诊日期、诊断病症、治疗方法及治疗结果等信息。病人找医生治疗有个具体的时间。

保险号

医生

专长

姓名

病人

身份证号

m

治疗方法

诊治

n

姓名

治疗时间

门诊日期

治疗结果

第2章关系数据库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B

4、C

5、A

6、B

7、B

8、B

9、C

10、C

1、设关系R和S的属性个数分别为r和s,则(R×S)操作结果的属性个数为( )

A. r+s

B. r-s

C. r×s

D. max(r,s)

2、在基本的关系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行列顺序有关

B. 属性名允许重名

C. 任意两个元组不允许重复

D. 列是非同质的

3、有关系R和S,R∩S的运算等价于( )

A.S-(R-S)

B.R-(R-S)

C.(R-S)∪S

D.R∪(R-S)

4、设关系R(A,B,C)和S(A,D),与自然连接R ∞ S等价的关系代数表达式是( )

1=1

A. σR.A=S.A(R×S)

B. R S

C. ∏B,C,S.A,D(σR.A=S.A(R×S))

D. ∏R.A,B,C(R×S)

5、五种基本关系代数运算是( )

A. ∪、-、×、π和σ

B. ∪、-、、∏和σ

C. ∪、∩、×、π和σ

D. ∪、∩、、π和σ

6、关系代数中的θ联接操作由( )操作组合而成。

A.σ和π

B.σ和×

C.π、σ和×

D.π和×

7、在关系数据模型中,把( )称为关系模式。

A.记录

B.记录类型

C.元组

D.元组集

8、对一个关系做投影操作后,新关系的基数个数( )原来关系的基数个数。

A.小于

B.小于或等于

C.等于

D.大于

9、有关系:R(A,B,C)主键=A,S(D,A)主键=D,外键=A,参照R的属性A,系R和S的元组如下:指出关系S中违反关系完整性规则的元组是( )。

R: A B C S: D A

1 2 3 1 2

2 1

3 2 null

3 3

4 1

A. (1,2)

B. (2,null)

C. (3,3)

D. (4,1)

10、关系运算中花费时间可能最长的运算是( )。

A.投影

B.选择

C.广义笛卡儿积

D.并

二、填空

1、关系中主码的取值必须惟一且非空,这条规则是_实体_完整性规则。

2、关系代数中专门的关系运算包括:选择、投影、连接和除法,主要实现_查询_类操作。

3、关系数据库的关系演算语言是以_谓词演算_为基础的DML语言。

4、关系数据库中,关系称为_表__,元组亦称为__行__,属性亦称为_列__。

5、数据库描述语言的作用是_定义数据库_。

6、一个关系模式可以形式化地表示为_R(U,D,dom,F)_。

7、关系数据库操作的特点是__一次一集合_式操作。

8.数据库的所有关系模式的集合构成_关系数据库模型_,所有的关系集合构成_关系数据库_。

9、在关系数据模型中,两个关系R1与R2之间存在1:m的联系,可以通过在一个关系R2中的_外键或外码或外部关键字_在相关联的另一个关系R1中检索相对应的记录。

10、将两个关系中满足一定条件的元组连接到一起构成新表的操作称为_θ-连接_操作。

三、简单、计算或查询

1、试述关系模型的三要素内容。

解:

1)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关系

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非常单一,在用户看来,关系模型中数据的逻辑结构是一张二维表。但关系模型的这种简单的数据结构能够表达丰富的语义,描述出现实世界的实体以及实体间的各种联系。

2)关系模型的关系操作:关系模型给出了关系操作的能力,它利用基于数学的方法来表达关系操作,关系模型给出的关系操作往往不针对具体的RDBMS语言来表述。

关系模型中常用的关系操作包括:选择(select)、投影(project)、连接(join)、除(divide)、并(union)、交(intersection)、差(difference)等查询(query)操作和添加(insert)、删除(delete)、修改(update)等更新操作两大部分。查询的表达能力是其中最主要的部分。

早期的关系操作能力通常用代数方式或逻辑方式来表示,分别称为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关系代数是用对关系的运算(即元组的集合运行)来表达查询要求的方式。关系演算是用谓词来表达查询要求的方式。关系演算又可按谓词变元的基本对象是元组变量还是域变量分为元组关系演算和域关系演算。关系代数、元组关系演算和域关系演算三种语言在表达功能上是等价的。

另外还有一种介于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之间的语言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SQL不但具有丰富的查询功能,而且具有数据定义、数据操纵和数据控制功能,是集查询、DDL、DML、DCL于一体的关系数据语言。它充分体现了关系数据语言的特点和优点,是关系数据库的国际标准语言。因此,关系数据语言可以分成三类:

(1) 关系代数:用对关系的集合运算表达查询要求,例如ISBL。

(2) 关系演算:用谓词表达查询要求,可分为两类:①元组关系演算:谓词变元的基本对象是元组变量,例如APLHA、QUEL;②域关系演算:谓词变元的基本对象是域变量,例如QBE。

(3) 关系数据语言,例如SQL。

这些关系数据语言的共同特点是:语言具有完备的表达能力,是非过程化的集合操作语言,功能强,能够嵌入到高级语言中使用。

3)关系模型的三类完整性约束:关系模型提供了丰富的完整性控制机制,允许定义三类完整性: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自定义的完整性。其中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是关系模型必须满足的完整性约束条件,应该由关系系统自动支持。用户自定义的完整性是应用领域特殊要求而需要遵循的约束条件,体现了具体领域中的语义约束。

2、试述关系数据库语言的特点和分类。

解:见上题“2)关系模型的关系操作”。

3、定义并理解下列概念,说明它们间的联系与区别:

(1)域、笛卡尔积、关系、元组、属性

(2)主码、候选码、外码

(3)关系模式、关系、关系数据库

解:

(1)域、笛卡尔积、关系、元组、属性

1)域:域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

2)笛卡尔积:给定一组域D 、D 、…、D (这些域中可以包含相同的元素,即可以完全不同,也可以部分或全部相同), D 、D 、…、D 的笛卡尔积为

D ×D ×…×D ={(d ,d ,…,d)|d ∈D ,i=1,2,…,n}

3)关系(Relation):D ×D ×…×D 的任一子集叫作在域D ,D ,…D 上的关系,用R(D ,D ,…D )表示。

关系是笛卡尔积的子集,反过来说,看到某关系,也要看到该关系背后存在的其所属于的笛卡尔积,关系内容无论如何变都变化不出其所属于的笛卡尔积的,这是笛卡尔积概念的意义所在。

4)表的每行对应一个元组。

5)表的每列起一个唯一的名字,称为属性。

联系:

关系是笛卡尔积的子集,所以关系也是一个二维表,表的每行对应一个元组,表的每列对应一个域。由于域可以相同,为了加以区分,必须对每列起一个唯一的名字,称为属性。

(2)主码、候选码、外码

1)候选码:若关系中的某一属性组的值能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则称该属性组为候选码(Candidate key),关系至少含有一个候选码。

2)主码:一个关系至少有一个候选码,则选定其中一个为主控使用者,称为主码(Primary key)。

3)外码:设F是基本关系R的一个或一组属性,但不是关系R的码,如果F与基本关系S的主码Ks相对应,则称F是基本关系R的外码(Foreign key)。

联系:

关系的候选码中选定一个称为主码,主码即是候选码;而外码是与另一关系的主码相对应的属性组。

(3)关系模式、关系、关系数据库

关系数据库中,关系模式是型,关系是值。关系模式是对关系的描述,一个关系模式应当是一个5元组。1)关系模式:关系的描述称为关系模式(Relation Schema)。一个关系模式应当是一个五元组。它可以形式化地表示为:R(U, D, dom, F)。其中R为关系名,U为组成该关系的属性名集合,D为属性组U中属性所来自的域的集合,dom为属性向域的映象集合,F为属性间数据的依赖关系集合。

2)关系:关系实际上就是关系模式在某一时刻的状态或内容。也就是说,关系模式是型,关系是它的值。3)关系数据库:在关系模型中,实体以及实体间的联系都是用关系来表示。在一个给定的现实世界领域中,所有实体及实体之间的联系的关系的集合构成一个关系数据库。

联系:

关系模式是静态的、稳定的,而关系是动态的、随时间不断变化的,因为关系操作在不断地更新着数据库中的数据。但在实际使用中,常常把关系模式和关系统称为关系,读者可以从上下文中加以区别。

关系的集合构成一个关系数据库,关系数据库也有型和值之分。关系数据库的型也称为关系数据库模式,是对关系数据库的描述,是关系模式的集合。关系数据库的值也称为关系数据库,是关系的集合。关系数据库模式与关系数据库通常统称为关系数据库。

4、关系数据库的完整性规则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解:

1)关系模型的完整性规则是对关系的某种约束条件。关系模型中可以有三类完整性约束: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2)

(1)实体完整性:若属性组(或属性)K是基本关系R的主码(或称主关键字),则所有元组K的取值唯一,并且K中属性不能全部或部分取空值。

例如:在课程关系T中,若“课程名”属性为主码,则“课程名”属性不能取空值,并且课程名要唯一。

(2)参照完整性:若属性(或属性组)F是基本关系R的外码,它与基本关系S的主码Ks相对应(基本关系R和S可能是相同的关系),则对于R中每个元组在F上的值必须为:或者取空值(F的每个属性值均为空值);或者等于S中某个元组的主码值。

例如,对于“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年龄,系别号)、系别(系别号,系名)”两关系,“系别号”为学生关系的外码。它要满足参照完整性。对于学生关系中的每个元组的“系别号”属性只能取下面两类值:空值,表示尚未给该学生分配系别;非空值,则该值必须是系别关系中某个元组的“系别号”的值,表示该学生不可能分配到一个不存在的系中,即被参照关系“系别”中一定存在一个元组,它的主码值等于该参照关系“学生”中的外码值。

(3)用户定义的完整性:用户定义的完整性就是针对某一具体应用的关系数据库所制定的约束条件,它反映某一具体应用所涉及的数据必须满足的语义要求。

例如,对于学生关系中的年龄,我们可以按需要定义“年龄>8并且年龄<45”的自定义规则。

5、关系代数运算有哪两大类,试说明每种运算的操作含义。

解:

1)关系代数的运算按运算符的不同主要分为传统的集合运算和专门的关系运算两类。

(1)传统的集合运算:包括并、交、差、广义笛卡尔积四种运算。

(2)专门的关系运算:包括选择、投影、连接、除等。

2)各运算的操作含义

(1)并:设关系R和关系S具有相同的目n,且相应的属性取自同一个域,则关系R与关系S的并由属于R或属于S的所有元组组成。记作:R∪S={t|t R∨t S}

(2)差:设关系R和关系S具有相同的目n,且相应的属性取自同一个域,则关系R与关系S的差由属于R而不属于S的所有元组组成。记作:R-S={t| t R∧t S }

(3)交:设关系R和关系S具有相同的目n,且相应的属性取自同一个域,则关系R与关系S的交由既属于R又属于S的所有元组组成。记作:R∩S={t| t R∧t S}

(4)广义笛卡尔积:

两个分别为n目和m目的关系R和S的广义笛卡尔积是一个(n+m)列的元组的集合。元组的前n列是关系R的一个元组,后m列是关系S的一个元组。若R有k1个元组,S有k2个元组,则关系R和关系S的广义笛卡尔积有k1×k2个元组。记作:

R×S={t t | t R∧t S}

(5)选择:选择又称为限制(Restriction)。它是在关系R中选择满足给定条件的诸元组,记作:

(R) = {t|t∈R∧F(t)=“真”}

(6)投影:关系R上的投影是从R中选择出若干属性列组成新的关系。记作:

∏(R) = { t[A] | t R }

(7)连接:

连接也称为θ连接。它是从两个关系的广义笛卡尔积中选取属性间满足一定条件的元组。记作:={ t t |t ∈R∧t ∈S∧t [A]θt [B] }

θ为”=”的连接运算称为等值连接。它是从关系R与S的广义笛卡尔积中选取A、B属性值相等的那些元组。等值连接表示为:

={ t t | ∈R∧t ∈S∧t [A]=t [B]}。为此:= A=B(R×S)

-

-

自然连接(Natural join)是一种特殊的等值连接,它要求两个关系中进行比较的分量必须是相同的属性组,并且要在结果中把重复的属性去掉。即若R和S具有相同的属性组B,则自然连接可记作:

R∞S={ trts[B]|tr∈R∧ts∈S∧tr[B]=ts[B]}。为此:R∞S=∏ ( R.B=S.B(R×S))

(8)除:给定关系R(X,Y)和S(Y,Z),其中X,Y,Z为属性组。R中的Y与S中的Y可以有不同的属性名,但必须出自相同的域。R与S的除运算得到一个新的关系P(X),P是R中满足下列条件的元组在X属性列上的投影:元组在X上分量值x的象集Yx包含S在Y上投影的集合。记作:P=R÷S ={tr[X]|tr∈R∧Yx?∏Y(S)},其中Yx为x在R中的象集,x=tr[X]。

6、关系代数的基本运算有哪些?请用基本运算表示非基本运算。

解:

1)8种关系代数运算中并、差、广义笛卡尔积、投影和选择5种运算为基本的关系代数运算。

2)另外3种运算,即交、连接和除为非基本运算,均可以用这5种基本运算来表达。表达如下:

(1)R∩S=R-(R-S) 或R∩S=S-(S-R)

(2)

= AθB(R×S)

-

= A=B(R×S)

R∞S=∏ ( R.B=S.B(R×S))

(3)

R÷S =∏X(R)-∏X(∏X(R)×∏Y(S)-R)

7、举例说明等值连接与自然连接的区别与联系。

解:

θ为”=”的连接运算称为等值连接。它是从关系R与S的广义笛卡尔积中选取A、B属性值相等的那些元组。等值连接表示为:

={ t t | ∈R∧t ∈S∧t [A]=t [B]}。为此:= A=B(R×S)

-

-

自然连接(Natural join)是一种特殊的等值连接,它要求两个关系中进行比较的分量必须是相同的属性组,并且要在结果中把重复的属性去掉。即若R和S具有相同的属性组B,则自然连接可记作:

R∞S={ trts[B]|tr∈R∧ts∈S∧tr[B]=ts[B]}。为此:R∞S=∏ ( R.B=S.B(R×S))

一般的连接操作是从行的角度进行运算。但自然连接还需要取消重复列,所以是同时从行和列的角度进行运算。

举例:设图2.10(a)和图2.10(b)分别为关系R和关系S,

R.B=S.B

图2.10(d)为等值连接R∞S的结果,图2.10(e)为自然连接R∞S的结果。从中能明显看出其列数的不同。

R S

A B C

a1 b1 5

a1 b2 6

a2 b3 8

a2 b4 12

B E

b1 3

b2 7

b3 10

b3 2

b5 2

(a)(b)

R.B=S.B

R ∞S R∞S

A B C E

a1 b1 5 3

a1 b2 6 7

a2 b3 8 10

a2 b3 8 2

A R.

B

C S.B E

a1 b1 5 b1 3

a1 b2 6 b2 7

a2 b3 8 b3 10

a2 b3 8 b3 2

(d) (e)

图2.10 连接运算举例

8、设有关系R、S(如下表所示),计算:R S

A B C C D E

3 6 7 3

4 5

4 5 7 6 2 3

6 2 3

5 4 3

2<2

(1) R1 =R S (2) R2=R S

(3) R3 = B=D(R×S)

解:

(1)

A B C D E

6 2 3 4 5

5 4 3 4 5

(2) A B R.C S.C D E

6 2 3 3 4 5

(3)结果同(2)

9、请用抽象的元组关系演算表达式表达第8题中的R1、R2与R3关系。

解:

(1)R1= {t|($u)($v)( R(u)∧S(v)∧t[1]= u[1]∧t[2]= u[2]∧t[3]= u[3]∧t[4]= v[2]∧t[5]=v[3]∧u[3]= v[1])}

(2)R2= {t|($u)($v)( R(u)∧S(v)∧t[1]= u[1]∧t[2]= u[2]∧t[3]= u[3]∧t[4]= v[1]∧t[5]= v[2]∧t[6]=v[3]∧u[2]= v[2])}

(3)同(2)

10、设有学生-课程关系数据库,它由三个关系组成,它们的模式是:学生S(学号SNO,姓名SN,所在系DEPT,年龄AGE)、课程C(课程号CNO,课程名CN,先修课号CPNO)、SC(学号SNO,课程号CNO,成绩SCORE)。

请用关系代数与ALPHA语言分别写出下列查询:

(1) 检索学生的所有情况。

(2) 检索学生年龄大于等于20岁的学生姓名。

(3) 检索先修课号为C2的课程号。

(4) 检索选修了课程号C1成绩为A的所有学生姓名。

(5) 检索学号为S1的学生修读的所有课程名及先修课号。

(6) 检索年龄为23岁的学生所修读的课程名。

(7) 检索至少修读了学号为S5的学生修读的一门课的学生的姓名。

(8) 检索修读了学号为S4的学生所修读的所有课程的学生的姓名。

(9) 检索选修所有课程的学生的学号。

(10) 检索不选修任何课程的学生的学号。

(11) 在关系C中增添一门新课(新课信息自定)

(12) 学号为S17的学生因故退学请在S与SC中将其除名。

(13) 将关系S中学生S6的年龄改为22岁(只需ALPHA操作)。

(14) 将关系S中学生的年龄均增加1岁(只需ALPHA操作)。

解:

写出关系代数表达方式:

(1) 检索学生的所有情况。

S 或S SC C

(2) 检索学生年龄大于等于20岁的学生姓名。

πSN(σAGE>=20(S))

(3) 检索先修课号为C2的课程号。

πCNO(σCPNO=?C2?(C))

(4) 检索选修了课程号C1成绩为A的所有学生姓名。

πSN(σCNO=?C1?∧SCORE=?A?(SC S))

(5) 检索学号为S1的学生修读的所有课程名及先修课号。

πCN,CPNO (σSNO=?S1?(SC C))

(6) 检索年龄为23岁的学生所修读的课程名。

πCN (σAGE=23(S SC C))

(7) 检索至少修读了学号为S5的学生修读的一门课的学生的姓名。

πSN (S SC πCNO (σSNO=?S5?(SC)))

(8) 检索修读了学号为S4的学生所修读的所有课程的学生的姓名。

πSN (S (πSNO,CNO (SC)?πCNO (σSNO=?S4?(SC))))

(9) 检索选修所有课程的学生的学号。

πSNO,CNO (SC)?πCNO (C)

(10) 检索不选修任何课程的学生的学号。

πSNO (S) -πSNO (SC)

写出ALPHA 命令:

(1) 检索学生的所有情况。S S SCC

GET W(S)

GET W(S,SC,C): S.SNO=SC.SNO∧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59566511.html,O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59566511.html,O

(2) 检索学生年龄大于等于20岁的学生姓名。πSN(σAGE>=20(S))

GET W(S.SN): (S.AGE>=20)

(3) 检索先修课号为C2的课程号。πCNO(σCPNO=?C2?(C))

GET W(https://www.wendangku.net/doc/859566511.html,O): (C.CPNO=’C2’)

(4) 检索选修了课程号C1成绩为A的所有学生姓名。

πSN(σCNO=?C1?∧SCORE=?A?(SC C))

RANGE SC SCX

GET W(S.SN): SCX (SCX.SNO=S.SNO∧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59566511.html,O=’C1’∧ SCX.SCORE=’A’)

(5) 检索学号为S1的学生修读的所有课程名及先修课号。

πCN,CPNO (σSNO=?S1?(SC S))

RANGE SC SCX

GET W(https://www.wendangku.net/doc/859566511.html,,C.CPNO): SCX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59566511.html,O=https://www.wendangku.net/doc/859566511.html,O∧ SCX.SNO=’S1’)

(6) 检索年龄为23岁的学生所修读的课程名。

πCN (σAGE=23(S SC C))

RANGE S SX

SC SCX

GET W(https://www.wendangku.net/doc/859566511.html,): SX SCX (SX.SNO=SCX.SNO∧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59566511.html,O=https://www.wendangku.net/doc/859566511.html,O∧ SX.AGE=23)

(7) 检索至少修读了学号为S5的学生修读的一门课的学生的姓名。

πSN (S SC πCNO (σSNO=?S5?(SC)))

RANGE SC SCX

SC SCY

GET W(S.SN): SCX SCY (SCX.SNO=’S5’∧ SCY.SNO=S.SNO∧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59566511.html,O=https://www.wendangku.net/doc/859566511.html,O)

RANGE C CX

SC SCX

SC SCY

GET W(S.SNO): CX( SCX (SCX.SNO=’S5’∧https://www.wendangku.net/doc/859566511.html,O=https://www.wendangku.net/doc/859566511.html,O)-> SCY (SCY.SNO=S.SNO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59566511.html,O=https://www.wendangku.net/doc/859566511.html,O))

(8) 检索修读了学号为S4的学生所修读的所有课程的学生的姓名。

πSN (S (πSNO,CNO (SC)?πCNO (σSNO=?S4?(SC))))

RANGE C CX

SC SCX

SC SCY

GET W(S.SNO): CX( SCX (SCX.SNO=’S4’∧https://www.wendangku.net/doc/859566511.html,O=https://www.wendangku.net/doc/859566511.html,O)-> SCY (SCY.SNO=S.SNO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59566511.html,O=https://www.wendangku.net/doc/859566511.html,O))

也可以变换( A -> B≡﹁ A ∨ B X(A) ≡﹁X(﹁ A ))

真值表 A B A -> B ≡﹁ A ∨ B

T T T T

T F F F

F T T T

F F T T

RANGE C CX

SC SCX

SC SCY

GET W(S.SNO): CX( SCX (SCX.SNO=’S4’∧https://www.wendangku.net/doc/859566511.html,O=https://www.wendangku.net/doc/859566511.html,O)-> SCY (SCY.SNO=S.SNO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59566511.html,O=https://www.wendangku.net/doc/859566511.html,O))

GET W(S.SNO): CX(﹁( SCX (SCX.SNO=’S4’∧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59566511.html,O=https://www.wendangku.net/doc/859566511.html,O))∨(SCY (SCY.SNO=S.SNO ∧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59566511.html,O=https://www.wendangku.net/doc/859566511.html,O)))

GET W(S.SNO):﹁CX(﹁(﹁( SCX (SCX.SNO=’S4’∧https://www.wendangku.net/doc/859566511.html,O=https://www.wendangku.net/doc/859566511.html,O))∨(SCY (SCY.SNO=S.SNO ∧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59566511.html,O=https://www.wendangku.net/doc/859566511.html,O))))

GET W(S.SNO):﹁CX((( SCX (SCX.SNO=’S4’∧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59566511.html,O=https://www.wendangku.net/doc/859566511.html,O))∧

﹁(SCY (SCY.SNO=S.SNO ∧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59566511.html,O=https://www.wendangku.net/doc/859566511.html,O))))

(9) 检索选修所有课程的学生的学号。πSNO,CNO (SC)?πCNO (C)

RANGE C CX

SC SCX

GET W(S.SNO):CX SCX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59566511.html,O=https://www.wendangku.net/doc/859566511.html,O∧ S.SNO=SCX.SNO)

全称改存在为:

RANGE C CX

SC SCX

GET W(S.SNO):﹁CX(﹁SCX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59566511.html,O=https://www.wendangku.net/doc/859566511.html,O∧ S.SNO=SCX.SNO))

(10) 检索不选修任何课程的学生的学号。πSNO (S) -πSNO (SC)

RANGE SC SCX

GET W(S.SNO): SCX(﹁(SCX.SNO=SNO))

即:

RANGE SC SCX

GET W(S.SNO): SCX(SCX.SNO≠SNO)

全称改存在为:

GET W(S.SNO):﹁SCX(﹁(﹁(SCX.SNO=SNO)) )

即:

GET W(S.SNO):﹁SCX(SCX.SNO=SNO))

(你们的做法)

RANGE SC SCX

C CX

GET W(S.SNO): CX﹁( SCX(SCX.SNO=SNO∧https://www.wendangku.net/doc/859566511.html,O=https://www.wendangku.net/doc/859566511.html,O))

即:

RANGE SC SCX

GET W(S.SNO): CX SCX (SCX.SNO≠SNO ∨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59566511.html,O≠https://www.wendangku.net/doc/859566511.html,O)

全称改存在为:

RANGE SC SCX

C CX

GET W(S.SNO): CX﹁( SCX(SCX.SNO=SNO∧https://www.wendangku.net/doc/859566511.html,O=https://www.wendangku.net/doc/859566511.html,O))

GET W(S.SNO):﹁CX﹁(﹁( SCX(SCX.SNO=SNO∧https://www.wendangku.net/doc/859566511.html,O=https://www.wendangku.net/doc/859566511.html,O)))

GET W(S.SNO):﹁CX( SCX(SCX.SNO=SNO∧https://www.wendangku.net/doc/859566511.html,O=https://www.wendangku.net/doc/859566511.html,O))

SQL命令见后

(11) 在关系C中增添一门新课

MOVE 'C9' TO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59566511.html,O

MOVE '计算机系统结构' TO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59566511.html,

MOVE 'C4' TO W.CPNO

PUT W(C)

(12) 学号为S17的学生因故退学请在S与SC中将其除名。

Hold W(SC):SNO=’S17’

DELETE W

Hold W(S):SNO=’S17’

DELETE W

(13) 将关系S中学生S6的年龄改为22岁(只需ALPHA操作)。

Hold W(SNO,AGE):SNO=’S6’

MOVE 22 TO W.AGE

UPDATE W

(14) 将关系S中学生的年龄均增加1岁(只需ALPHA操作)。

Hold W(SNO,AGE)

MOVE W.AGE+1 TO W.AGE

UPDATE W

写出SQL 命令(非本章要求):

9、设有学生-课程关系数据库,它由三个关系组成,它们的模式是:学生S(学号SNO,姓名SN,所在系DEPT,年龄AGE)、课程C(课程号CNO,课程名CN,先修课号CPNO)、SC(学号SNO,课程号CNO,成绩G)。

请用关系代数与ALPHA语言分别写出下列查询:

(1) 检索学生的所有情况。

S S SCC

GET W(S)

GET W(S,SC,C): S.SNO=SC.SNO∧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59566511.html,O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59566511.html,O

SELECT *

FROM S

(2) 检索学生年龄大于等于20岁的学生姓名。

πSN(σAGE>=20(S))

GET W(S.SN): (S.AGE>=20)

SELECT SN

FROM S

数据库课后练习及答案

第一章:一、单选题 1.以下的英文缩写中表示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是( B)。 A. DB B.DBMS C.DBA D.DBS 2.数据库管理系统、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的层次关系从核心到外围分别是(B )。 A. 数据库管理系统、操作系统、应用软件 B. 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软件 C. 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软件、操作系统 D. 操作系统、应用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 3.DBMS是(C )。 A. 操作系统的一部分B.一种编译程序 C.在操作系统支持下的系统软件 D.应用程序系统 4.数据库系统提供给用户的接口是(A )。A.数据库语言 B.过程化语言 C.宿主语言D.面向对象语 5.(B )是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的,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可为多个用户共享的数据的聚集。 A.数据库系统 B.数据库C.关系数据库D.数据库管理系统 6. ( C)处于数据库系统的核心位置。 A.数据模型 B.数据库C.数据库管理系统D.数据库管理员 7.( A)是数据库系统的基础。 A.数据模型B.数据库C.数据库管理系统D.数据库管理员 8.( A)是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A.模式B.外模式 C.内模式 D.存储模式 9.(C )是数据库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 A.模式 B.外模式 C.内模式D.概念模式 10.( B)是用户可以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A.模式B.外模式C.内模式D.概念模式 11.有了模式/内模式映像,可以保证数据和应用程序之间( B)。 A.逻辑独立性B.物理独立性C.数据一致性D.数据安全性 12.数据管理技术发展阶段中,文件系统阶段与数据库系统阶段的主要区别之一是数据库系统( B)。 A.有专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 B.采用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数据 C.数据可长期保存 D.数据可共享 13.关系数据模型通常由3部分组成,它们是(B )。 A. 数据结构、数据通信、关系操作 B. 数据结构、关系操作、完整性约束 C. 数据通信、关系操作、完整性约束 D. 数据结构、数据通信、完整性约束 14.用户可以使用DML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A )操纵。 A.查询和更新B.查询和删除 C.查询和修改D.插入和修改 15.要想成功地运转数据库,就要在数据处理部门配备( B)。 A.部门经理B.数据库管理员 C.应用程序员 D.系统设计员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A.数据库避免了一切数据重复 B.数据库减少了数据冗余 C.数据库数据可为经DBA认可的用户共享 D.控制冗余可确保数据的一致性 17.所谓概念模型,指的是( D)。 A.客观存在的事物及其相互联系 B.将信息世界中的信息数据化 C.实体模型在计算机中的数据化表示 D.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即信息世界 18.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 A)。 A.具体的机器和DBMS B.E-R图C.数据维护 D.数据库 19.在数据库技术中,实体-联系模型是一种( C)。 A. 逻辑数据模型 B. 物理数据模型 C. 结构数据模型 D. 概念数据模型 20.用二维表结构表示实体以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为(C )。 A.网状模型 B.层次模型 C.关系模型 D.面向对象模型 二、填空题 1.数据库领域中,常用的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 2.关系数据库是采用(关系数据模型)作为数据的组织方式。 3.数据库系统结构由三级模式和二级映射所组成,三级模式是指(内模式、模式、外模式),二级映射是指 (模式/内模式映射、外模式/模式映射)。 4.有了外模式/模式映像,可以保证数据和应用程序之间的(逻辑独立性)。 5.有了模式/内模式映像,可以保证数据和应用程序之间的(物理独立性)。 6.当数据的物理存储改变了,应用程序不变,而由DBMS处理这种改变,这是指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三、简答题 1.在一个大型公司的账务系统中,哪种类型的用户将执行下列功能? a)响应客户对他们账户上的各种查询;b)编写程序以生成每月账单;c)为新类型的账务系统开发模式。 答:a)最终用户;b)应用程序员;c)该部门的DBA或其助手。 2.用户使用DDL还是DML来完成下列任务? a)更新学生的平均成绩;b)定义一个新的课程表;c)为学生表格加上一列。 答:a——DML,更新是在操作具体数据;b和c——DDL,建立和修改表结构属于数据定义。 第二章:一、单选题

数据库课后答案讲解学习

第1章习题 一、填空题 1. 在数据管理技术发展历程的几个阶段中,在(人工管理)阶段数据不能保存。 2. 数据模型由以下三要素组成:(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的约束条件。 3. 数据模型按不同的应用层次分成三种类型,它们是:概念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物理 数据模型)。 4. E-R模型属于(概念数据)模型,结构数据模型指层次、网状、关系。 5. 数据库专家们提出了数据库系统分级的系统结构模型,整个系统分为三级,它们分别是(外模式)、 (模式)和(内模式)。 二、选择题 1.在文件系统阶段,操作系统管理数据的基本单位是(A )。 A.文件 B.记录 C.程序 D.数据项 2. 数据管理技术发展过程中,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重要区别是数据库具有(C)。 A.数据可共享 B.数据无冗余 C.特定的数据模型 D.有专门的数据管理软件 3. 在数据库的数据模型中有(A)。 A.网状模型、层次模型、关系模型 B.数字型、字母型、日期型 C.二数值型、字符型、逻辑型 D.数学模型、概念模型、逻辑模型 4. 用表格形式的结构表示实体类型以及实体类型之间联系的数据模型是(A)。 A.关系数据模型 B.层次数据模型 C.网状数据模型 D.面向对象数据模型 5. 描述概念模型的常用方法是(D)。 A.建立数据模型方法 B.需求分析方法 C.二维表方法 D.实体-联系方法 三、判断题 1. 数据库管理员是专门从事数据库设计、管理和维护的工作人员。(√) 2. 计算机的数据管理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管理和数据库系统三个阶段。(√) 3. 逻辑数据模型(又称数据模型),它是一种面向客观世界、面向用户的模型;它与具体的数据库系 统无关,与具体的计算机平台无关。(?) 4. 数据模型通常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 5. 内模式亦称为子模式或用户模式,描述的是数据的局部逻辑结构。(?) 四、简答题 1.解释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概念。 答: 数据库(DataBase)是具有统一结构形式、可共享的、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一组用于数据管理的通用化软件所组成的软件系统,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它负责数据库中的数据组织、数据操纵、数据维护和数据控制等功能的实现。 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是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等组成的计算机系统的总称。 2.数据管理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答:数据管理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管理和数据库系统三个阶段。 人工管理数据有如下特点: (1)数据不保存 (2)应用程序管理数据 (3)数据不共享

数据库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绪论 2 ?使用数据库系统有什么好处? 答:使用数据库系统的优点是很多的,既便于数据的集中管理,控制数据冗余,提高数据的利用率和一致性,又有利于应用程序的开发和维护。 6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答:(I )数据库定义功能;(2 )数据存取功能; (3 )数据库运行管理;(4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8 ?试述概念模型的作用。 答:概念模型实际上是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概念模型用于信息世界的建模, 是现实世界到信息世界的第一层抽象,是数据库设计人员进行数据库设计的有力工具,也是 数据库设计人员和用户之间进行交流的语言。 12 ?学校中有若干系,每个系有若干班级和教研室,每个教研室有若干教员,其中有的教 授和副教授每人各带若干研究生;每个班有若干学生,每个学生选修若干课程,每门课可由 若干学生选修。请用E —R图画出此学校的概念模型。 答:实体间联系如下图所示,联系-选修有一个属性:成绩。 各实体需要有属性说明,需要画出各实体的图(带属性)或在下图中直接添加实体的属性,比如:学生的属性包括学号、姓名、性别、身高、联系方式等,此略。 13 ?某工厂生产若干产品,每种产品由不同的零件组成,有的零件可用在不同的产品上。 这些零件由不同的原材料制成,不同零件所用的材料可以相同。这些零件按所属的不同产品

分别放在仓库中,原材料按照类别放在若干仓库中。请用 E 一R图画出此工厂产品、零 件、材料、仓库的概念模型。 答:各实体需要有属性,此略。 联系组成、制造、储存、存放都有属性:数量。 20 ?试述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结构,这种结构的优点是什么? 答: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由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组成。 外模式,亦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 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模式,亦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 共数据视图。模式描述的是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外模式涉及的是数据的局部逻辑结构,通 常是模式的子集。 内模式,亦称存储模式,是数据在数据库系统内部的表示,即对数据的物理结构和存储 方式的描述。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是对数据的三个抽象级别,它把数据的具体组织留给DBMS管理,使用户能逻辑抽象地处理数据,而不必关心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和存储。数据库系统 在这三级模式之间提供了两层映像:外模式/模式映像和模式/内模式映像,这两层映像保 证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能够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22 ?什么叫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什么叫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为什么数据库系 统具有数据与程序的独立性? 答: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是指用户的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 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是指用户的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数据是相互独立的。 当模式改变时(例如增加新的关系、新的属性、改变属性的数据类型等),由数据库管 理员对各个外模式/模式的映像做相应改变,可以使外模式保持不变。应用程序是依据数据的外模式编写的,从而应用程序不必修改,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简称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改变了,由数据库管理员对模式/内模式映像做相应改变,可以使模式保持不变,从而应用程序也不必改变,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简称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数据库管理系统在三级模式之间提供的两层映像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能够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数据库课后题答案

1)查询全体图书的图书号,书名,作者,出版社,单价。 SELECT * FROM 图书 2)查询全体图书的信息,其中单价打8折,并且将该列设置别名为’打折价’ 。 SELECT 图书号,书名,作者,出版社,单价*0.8 ‘打折价’ FROM 图书 3)显示所有借阅者的读者号,并去掉重复行。 SELECT DISTINCT 读者号FROM 借阅 4)查询所有单价在20到30之间的图书信息。 SELECT * FROM 图书 WHERE 单价BETWEEN 20 AND 30 5)查询所有单价不在20到30之间的图书信息。 SELECT * FROM 图书 WHERE 单价NOT BETWEEN 20.00 AND 30.00 6)查询机械工业出版社、科学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的图书信息 SELECT * FROM 图书 WHERE 出版社IN (‘机械工业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7)查询既不是机械工业出版社、也不是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信息 SELECT * FROM 图书 WHERE 出版社NOT IN (‘机械工业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8)查找姓名的第二个字符是’建’并且只有两三个字符的读者的读者号、姓名。 SELECT 读者号,姓名FROM 读者WHERE 姓名LIKE ‘_建_’ 9)查找姓名以’王’开头的所有读者的读者号、姓名。 SELECT 读者号,姓名FROM 读者WHERE 姓名LIKE ‘王%’ 10)查找姓名以’王’、’张’或’李’开头的所有读者的读者号、姓名。 SELECT 读者号,姓名FROM 读者WHERE 姓名LIKE ‘[王张李]%’ 11)查找姓名不是以’王’、’张’或’李’开头的所有读者的读者号、姓名。 SELECT 读者号,姓名FROM 读者WHERE 姓名NOT LIKE ‘[王张李]%’ 12)查询无归还日期的借阅信息。 SELECT * FROM 借阅WHERE 归还日期IS NULL 13)查询有归还日期的借阅信息。 SELECT * FROM 借阅WHERE 归还日期IS NOT NULL 14)查询单价在20元以上,30元以下的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名,单价。 SELECT 书名,单价FROM 图书WHERE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AND 单价>20.00 AND 单价<30.00 15)查询机械工业出版社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名,出版社,单价。 SELECT 书名,出版社,单价FROM 图书WHERE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OR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16)求读者的总人数 SELECT COUNT(*) AS ‘读者总人数’ FROM 读者 17)求借阅了图书的读者的总人数 SELECT COUNT(DISTINCT 读者号) AS ‘借阅过图书的读者总人数’ FROM 借阅 18)求机械工业出版社图书的平均价格、最高价、最低价。 SELECT A VG(单价) AS ‘平均价’,MAX(单价) AS ‘最高价’, MIN(单价) AS ‘最低价’ FROM 图书WHERE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19)查询借阅图书本数超过2本的读者号、总本数。并按借阅本数值从大到小排序。

数据库系统实现课后习题答案

6.1.2 如果OUTPUT动作顺序恰当,即使在事务执行过程中发生故障,一致性仍能得到保持。

6.2.3 答案1 若题目是:; ; ….则答案是 a)首先扫描日志,发现事务T和U都未commit,将其连接到未完成事务列.按照未完成事务列,从后往前逐步扫描日志并执行undo操作,按照将磁盘中A值写为10,将写入日志中并刷新日志。 b)首先扫描日志,发现事务T已经commit,将其连接到已完成事务列,事务U未完成,将其连接到未完成事务列。按照未完成事务列,从后往前扫描日志执行undo操作,按照将磁盘中C值写为30,将磁盘A值写为10。将写入日志中并刷新日志。 c)首先扫描日志,发现事务T已经commit,将其连接到已完成事务列,事务U未完成,将其连接到未完成事务列。按照未完成事务列从后往前扫描日志执行undo操作,按照将磁盘中E值写为50,将磁盘中C值写为30,将磁盘A值写为10。将写入日志中并刷新日志。 d)首先扫描日志,发现事务T、U已经commit,将其连接到已完成列,未完成列为空,不做任何操作。答案2 a) 事务T、U未提交,要被撤销。向后扫描日志,遇到记录,于是将A在磁盘上的值存为10。最后,记录被写到日志中且日志被刷新。 b) 事务T已提交,U未提交,要被撤销。向后扫描日志,首先遇到记录,于是将C在磁盘上的值存为30。接着遇到记录,并将A在磁盘上的值置为10。最后,记录被写到日志中且日志被刷新。 c) 事务T已提交,U未提交,要被撤销。向后扫描日志,首先遇到记录,将E在磁盘上的值存为50。接着遇到记录,于是将C在磁盘上的值存为30。再遇到记录,并将A在磁盘上的值置为10。最后,记录被写到日志中且日志被刷新。 d) 事务T、U均被提交。什么都不做。 6.2.4

(完整版)数据库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述 选择题 1实体-联系模型中,属性是指(C) A.客观存在的事物 B.事物的具体描述 C.事物的某一特征 D.某一具体事件 2对于现实世界中事物的特征,在E-R模型中使用(A) A属性描述B关键字描述C二维表格描述D实体描述 3假设一个书店用这样一组属性描述图书(书号,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可以作为“键”的属性是(A) A书号B书名C作者D出版社 4一名作家与他所出版过的书籍之间的联系类型是(B) A一对一B一对多C多对多D都不是 5若无法确定哪个属性为某实体的键,则(A) A该实体没有键B必须增加一个属性作为该实体的键C取一个外关键字作为实体的键D该实体的所有属性构成键 填空题 1对于现实世界中事物的特征在E-R模型中使用属性进行描述 2确定属性的两条基本原则是不可分和无关联 3在描述实体集的所有属性中,可以唯一的标识每个实体的属性称为键 4实体集之间联系的三种类型分别是1:1 、1:n 、和m:n 5数据的完整性是指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相容性、和一致性 简答题 一、简述数据库的设计步骤 答:1需求分析:对需要使用数据库系统来进行管理的现实世界中对象的业务流程、业务规则和所涉及的数据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充分理解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和需求。 分析的策略:自下而上——静态需求、自上而下——动态需求 2数据库概念设计:数据库概念设计是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概念数据模型,用概念模型描述实际问题所涉及的数据及数据之间的联系。 3数据库逻辑设计:数据库逻辑设计是根据概念数据模型建立逻辑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是一种面向数据库系统的数据模型。 4数据库实现:依据关系模型,在数据库管理系统环境中建立数据库。 二、数据库的功能 答:1提供数据定义语言,允许使用者建立新的数据库并建立数据的逻辑结构 2提供数据查询语言 3提供数据操纵语言 4支持大量数据存储 5控制并发访问 三、数据库的特点 答:1数据结构化。2数据高度共享、低冗余度、易扩充3数据独立4数据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和控制:(1)数据安全性(2)数据完整性(3)并发控制(4)数据库恢复 第二章关系模型和关系数据库 选择题 1把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时,A实体(“一”方)和B实体(“多”方)之间一对多联系在关系模型中是通过(A)来实现的

数据库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绪论 2 .使用数据库系统有什么好处? 答:使用数据库系统的优点是很多的,既便于数据的集中管理,控制数据冗余,提高数据的利用率和一致性,又有利于应用程序的开发和维护。 6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答:( l )数据库定义功能;( 2 )数据存取功能; ( 3 )数据库运行管理;( 4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8 .试述概念模型的作用。 答:概念模型实际上是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概念模型用于信息世界的建模,是现实世界到信息世界的第一层抽象,是数据库设计人员进行数据库设计的有力工具,也是数据库设计人员和用户之间进行交流的语言。 12 .学校中有若干系,每个系有若干班级和教研室,每个教研室有若干教员,其中有的教授和副教授每人各带若干研究生;每个班有若干学生,每个学生选修若干课程,每门课可由若干学生选修。请用 E 一R 图画出此学校的概念模型。 答:实体间联系如下图所示,联系-选修有一个属性:成绩。 各实体需要有属性说明,需要画出各实体的图(带属性)或在下图中直接添加实体的属性,比如:学生的属性包括学号、姓名、性别、身高、联系方式等,此略。 13 .某工厂生产若干产品,每种产品由不同的零件组成,有的零件可用在不同的产品上。这些零件由不同的原材料制成,不同零件所用的材料可以相同。这些零件按所属的不同产品分别放在仓库中,原材料按照类别放在若干仓库中。请用 E 一R 图画出此工厂产品、零件、材料、仓库的概念模型。 答:各实体需要有属性,此略。 联系组成、制造、储存、存放都有属性:数量。

20 .试述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结构,这种结构的优点是什么? 答: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由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组成。 外模式,亦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模式,亦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模式描述的是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外模式涉及的是数据的局部逻辑结构,通常是模式的子集。 内模式,亦称存储模式,是数据在数据库系统内部的表示,即对数据的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是对数据的三个抽象级别,它把数据的具体组织留给DBMs 管理,使用户能逻辑抽象地处理数据,而不必关心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和存储。数据库系统在这三级模式之间提供了两层映像:外模式/模式映像和模式/内模式映像,这两层映像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能够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22 .什么叫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什么叫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为什么数据库系统具有数据与程序的独立性? 答: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是指用户的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 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是指用户的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数据是相互独立的。 当模式改变时(例如增加新的关系、新的属性、改变属性的数据类型等),由数据库管理员对各个外模式/模式的映像做相应改变,可以使外模式保持不变。应用程序是依据数据的外模式编写的,从而应用程序不必修改,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简称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改变了,由数据库管理员对模式/内模式映像做相应改变,可以使模式保持不变,从而应用程序也不必改变,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简称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数据库管理系统在三级模式之间提供的两层映像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能够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数据库课后习题答案崔巍版

数据库课后习题答案崔 巍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数据库系统及应用》(第二版)习题解答 习题一 1.什么是数据库 数据库是相互关联的数据的集合,它用综合的方法组织数据,具有较小的数据冗余,可供多个用户共享,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具有安全控制机制,能够保证数据的安全、可靠,允许并发地使用数据库,能有效、及时地处理数据,并能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2.简要概述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各自的含义。 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是三个不同的概念,数据库强调的是相互关联的数据,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管理数据库的系统软件,而数据库系统强调的是基于数据库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3.数据独立性的含义是什么 数据独立性是指数据的组织和存储方法与应用程序互不依赖、彼此独立的特性。这种特性使数据的组织和存储方法与应用程序互不依赖,从而大大降低应用程序的开发代价和维护代价。 4.数据完整性的含义是什么 保证数据正确的特性在数据库中称之为数据完整性。 5.简要概述数据库管理员的职责。 数据库管理员的职责可以概括如下: (1)首先在数据库规划阶段要参与选择和评价与数据库有关的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要与数据库用户共同确定数据库系统的目标和数据库应用需求,要确定数据库的开发计划; (2)在数据库设计阶段要负责数据库标准的制定和共用数据字典的研制,要负责各级数据库模式的设计,负责数据库安全、可靠方面的设计; (3)在数据库运行阶段首先要负责对用户进行数据库方面的培训;负责数据库的转储和恢复;负责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维护;负责监视数据库的性能,并调整、改善数据库的性能,提高系统的效率;继续负责数据库安全系统的管理;在运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6.文件系统用于数据管理存在哪些明显的缺陷 文件系统用于数据管理明显存在如下缺陷: (1)数据冗余大。这是因为每个文件都是为特定的用途设计的,因此就会造成同样的数据在多个文件中重复存储。 (2)数据不一致性。这往往是由数据冗余造成的,在进行更新时,稍不谨慎就会造成同一数据在不同文件中的不一致。 (3)程序和数据之间的独立性差。应用程序依赖于文件的存储结构,使得若修改文件的存储结构则必须修改程序。 (4)数据联系弱。文件与文件之间是独立的,文件之间的联系必须通过程序来构造。因此,文件系统是一个不具有弹性的、无结构的数据集合,不能反映现实世界事物之间的联系。 习题二 1.数据的三种范畴的含义是什么 数据需要我们的认识、理解、整理、规范和加工,然后才能存放到数据库中。数据从现实生活进入到数据库实际经历了现实世界阶段(认识、理解)、信息世界阶段(规范、提升)和机器世界阶段(管理),我们也把之称为数据的三种范畴,数据在三种范畴中的概念、术语都有些不同。

数据库系统原理(2018年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解析

答案仅供参考 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述 选择题 B、B、A 简答题 1.请简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概念。 P27 数据是描述事物的记录符号,是指用物理符号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信息。 数据库即存储数据的仓库,严格意义上是指长期存储在计算机中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专门用于建立和管理数据库的一套软件,介于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之间。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中引入数据库技术之后的系统,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相关实用工具、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 2.请简述早数据库管理技术中,与人工管理、文件系统相比,数据库系统的优点。 数据共享性高 数据冗余小 易于保证数据一致性 数据独立性高 可以实施统一管理与控制 减少了应用程序开发与维护的工作量 3.请简述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和两层映像的含义。 P31 答: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是指数据库系统是由模式、外模式和内模式三级工程的,对应了数据的三级抽象。 两层映像是指三级模式之间的映像关系,即外模式/模式映像和模式/内模式映像。 4.请简述关系模型与网状模型、层次模型的区别。 P35 使用二维表结构表示实体及实体间的联系 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的基础上 概念单一,统一用关系表示实体和实体之间的联系,数据结构简单清晰,用户易懂易用 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具有更高的数据独立性、更好的安全保密性。

第二章关系数据库 选择题 C、C、D 简答题 1.请简述关系数据库的基本特征。P48 答:关系数据库的基本特征是使用关系数据模型组织数据。 2.请简述什么是参照完整性约束。 P55 答:参照完整性约束是指:若属性或属性组F是基本关系R的外码,与基本关系S的主码K 相对应,则对于R中每个元组在F上的取值只允许有两种可能,要么是空值,要么与S中某个元组的主码值对应。 3.请简述关系规范化过程。 答:对于存在数据冗余、插入异常、删除异常问题的关系模式,应采取将一个关系模式分解为多个关系模式的方法进行处理。一个低一级范式的关系模式,通过模式分解可以转换为若干个高一级范式的关系模式,这就是所谓的规范化过程。 第三章数据库设计 选择题 B、C、C 简答题 1. 请简述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P66 需求分析设计;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设计;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 2. 请分别举例说明实体之间联系的三种表现情形。 P74 一对一联系: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个实体,实体集B中最多只有一个实体与之联系,反之亦然。举例:班级与班长,每个班只有一个班长,每个班长也只在一个班内任职。 一对多联系: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个实体,实体集B中有N个实体与之联系,反之,对于实体集B中的每个实体,实体集A中最多只有一个实体与之联系。举例:班级与班级成员,每个班级对应多个班级成员,每个班级成员只对应一个班级。 多对多联系: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个实体,实体集B中有N个实体与之联系,反之,对于实体集B中的每个实体,实体集A中有M个实体与之联系。举例:授课班级与任课教师,每个

数据库sql课后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数据库sql课后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borrow 表) (reader表)1) 找出姓李的读者姓名(NAME)和所在单位(COMPANY)。2) 列出图书库中所有藏书的书名(BOOK_NAME)及出版单位(OUTPUT)。3) 查找“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所有图书名称(BOOK_NAME)及单价(PRICE),结果按单价降序排 序。4) 查找价格介于10元和20元之间的图书种类(SORT),结果按出版单位(OUTPUT)和单价(PRICE)升序排序。5) 查找书名以”计算机”开头的所有图书和作者(WRITER)。6) 检索同时借阅了总编号(BOOK_ID)为112266和449901两本书的借书证号(READER_ID)。##7)* 查找所有借了书的读者的姓名(NAME)及所在单位(COMPANY)。8)* 找出李某所借所有图书的书名及借书日期(BORROW_DATE)。9)* 无重复地查询xx年10月以后借书的读者借书证号(READER_ID)、姓名和单位。##10)* 找出借阅了一书的借书证号。11) 找出与”赵正义”在同一天借书的读者姓名、所在单位及借书日期。12) 查询xx年7月以后没有借书的读者借书证号、姓名及单位。#13) 求”科学出版社”图书的最高单价、最低单价、平均单价。##14)* 求”信息系”当前借阅图书的读者人次数。#15) 求出各个出版社图

书的最高价格、最低价格和总册数。#16) 分别找出各单位当前借阅图书的读者人数及所在单位。17)* 找出当前至少借阅了2本图书(大于等于2本)的读者姓名及其所在单位。18) 分别找出借书人次数多于1人次的单位及人次数。19) 找出藏书中各个出版单位的名称、每个出版社的书籍的总册数(每种可能有多册)、书的价值总额。20) 查询经济系是否还清所有图书。如果已经还清,显示该系所有读者的姓名、所在单位和职称。附录:建表语句创建图书管理库的图书、读者和借阅三个基本表的表结构:创建BOOK:(图书表)CREATE TABLE BOOK ( BOOK_ID int, SORT VARCHAR(10), BOOK_NAME VARCHAR(50), WRITER VARCHAR(10), OUTPUT VARCHAR(50), PRICE int); 创建READER:(读者表)CREATE TABLE READER (READER_ID int,COMPANY VARCHAR(10),NAME VARCHAR(10),SEX VARCHAR(2),GRADE VARCHAR(10),ADDR VARCHAR(50)); 创建BORROW:(借阅表)CREATE TABLE BORROW ( READER_ID int, BOOK_ID int, BORROW_DATE datetime)插入数据:BOOK表:insert into BOOK values(445501,'TP3/12','数据库导论','王强','科学出版社', 17、90);insert into BOOK values(445502,'TP3/12','数据库导论','王强','科学出版社', 17、90);insert into BOOK values(445503,'TP3/12','数据库导论','王强','科学出版社',

数据库原理课后题答案

数据库原理课后题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第1章 1.试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 答:(1)数据: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成为数据。数据的种类有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正文等。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2)数据库: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3)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人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4)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于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DBMS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作功能、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6.试述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结构,这种结构的优点是什么 答: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机构由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组成。 外模式,亦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模式亦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呃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模式描述的是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外模式涉及的是数据的内部逻辑结构,通常是模式的子集。 内模式,亦称存储模式,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即对数据的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是对数据的三个抽象级别,它对数据的具体组织留给DBMS管理,使用户能逻辑抽象地处理数据,而不必关心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和存储。 为了能够在内部实现这三个抽象层次的联系和转换,数据库系统在这三级模式之间提供了两层映像:外模式∕模式映像和模式∕内模式映像。正是这两层映像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能够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7.定义并解释下列术语。 外模式:亦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 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内模式:亦称存储模式,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即对数据的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 模式:亦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模式描述的是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外模式涉及的是数据的内部逻辑结构,通常是模式的子集。 DDL:数据库定义语言,用来定义数据库模式、外模式、内模式的语言。 DML:数据操纵语言,用来对数据库中数据进行查询、插入、删除和修改的语 句。 8.什么叫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什么叫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为什么数据库系统具有数据与程序的独立性

数据库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试说明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答:(1)数据(Data):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数据的种类有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正文等。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2)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3)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简称DBS):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4)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于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DBMS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数据定义功能、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功能、数据操作功能、事务的管理和运行功能。 它们之间的联系:数据库系统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所以数据库系统是个大的概念。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可共享的大量的数据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由管理员操作管理数据库的查询、更新、删除等操作的,数据库应用系统是用来操作数据库的。 2、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两个阶段,文件管理和数据库管理。

3、比较用文件管理和用数据库管理数据的主要区别。 答: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相比实际上是在应用程序和存储数据的数据库之间增加了一个系统软件,即数据库管理系统,使得以前在应用程序中由开发人员实现的很多繁琐的操作和功能,都可以由这个系统软件完成,这样应用程序不再需要关心数据的存储方式,而且数据的存储方式的变化也不再影响应用程序。而在文件系统中,应用程序和数据的存储是紧密相关的,数据的存储方式的任何变化都会影响到应用程序,因此不利于应用程序的维护。 4、数据库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在数据库系统中的作用大致是什么? 答:数据库系统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即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应用程序。数据库是数据的汇集,它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存于存储介质上;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管理数据库的系统软件,它可以实现数据库系统的各种功能;应用程序指以数据库数据为核心的应用程序。 第二章 1、解释数据模型的概念,为什么要将数据模型分成两个层次? 答:数据模型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数据模型一般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是数据模型要能够比较真实地模拟现实世界;第二是数据模型要容易被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第4版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 B 3. D 4. C 5. D 6. B 7. A 8. B 9. D 10. B 11. C 12. D 13. D 14. D 15. B 16. C 17. D 18. A 19. D 20. A 21. D 22. D 23. C 24. A 25. C 二、填空题 1. 数据库系统阶段 2. 关系 3. 物理独立性 4. 操作系统 5.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6. 一对多 7. 独立性 8. 完整性控制 9. 逻辑独立性 10. 关系模型 11. 概念结构(逻辑) 12. 树有向图二维表嵌套和递归 13. 宿主语言(或主语言) 14. 数据字典 15. 单用户结构主从式结构分布式结构客户/服务器结构浏览器/服务器结构 16. 现实世界信息世界计算机世界 三、简答题 1、简述数据库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各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答:数据库管理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 (1)、人工管理数据的特点:

A、数据不保存。 B、系统没有专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 C、数据不共享。 D、数据不具有独立性。 (2)、文件系统阶段的特点: A、数据以文件的形式长期保存。 B、由文件系统管理数据。 C、程序与数据之间有一定的独立性。 D、文件的形式已经多样化 E、数据具有一定的共享性 (3)、数据库系统管理阶段特点: A、数据结构化。 B、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度底。 C、数据独立性高。 D、有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 2、从程序和数据之间的关系来分析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答:数据管理的规模日趋增大,数据量急剧增加,文件管理系统已不能适应要求,数据库管理技术为用户提供了更广泛的数据共享和更高的数据独立性,进一步减少了数据的余度,并为用户提供了方便的操作使用接口。数据库系统对数据的管理方式与文件管理系统不同,它把所有应用程序中使用的数据汇集起来,以记录为单位存储,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监督和管理下使用,因此数据库中的数据是集成的,每个用户享用其中的一部分。 3、简述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三个概念的含义和联系。答:数据库是指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软件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借助操作系统完成对硬件的访问,并对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存取、维护和管理。 数据库系统是指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它主要由数据库、数据库用户、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计算机软件系统几部分组成。 三者的联系是:数据库系统包括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主要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库进行管理的。 4、数据库系统包括哪几个主要组成部分?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画出整个数据库系统的层次结构图。 答:数据库系统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用户、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 数据库主要是来保存数据的。 数据库用户是对数据库进行使用的人,主要对数据库进行存储、维护和检索等操作。 软件系统主要完成对数据库的资源管理、完成各种操作请求。 硬件系统主要完成数据库的一些物理上的操作,如物理存储、输入输出等。

数据库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数据库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数据库基础 习题答案 1. 简述Oracle 12c的应用结构。 答:参阅教材 2. 简述Oracle与SQL Server的区别。 答:参阅教材 3. 简述Oracle 12c的新特性。 答:参阅教材 第2章Oracle Database 12c的安装和配置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 Windows Unix 2. 1GB 3. 物理内存的两倍 4. orcl 5. 5500 6. SYSDBA Normal 第3章Oracle Database的体系结构 2

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A B B D B C D D 二、简答题 1.什么是Oracle的实例?它是一种什么机制? 答:Oracle数据库系统指具有管理Oracle数据库功能的计算机系统。每一个运行的Oracle 数据库都对应一个Oracle实例(Instance),一个Oracle实例为存取和控制数据库的软件机制。当数据库服务器上的一个数据库启动时,Oracle将分配一块内存区间,叫做系统全局区(SGA),并启动一个或多个Oracle进程。因此实例是一组内存结构和后台进程的集合。总之,Oracle实例是指数据库拥有自己的系统全局区和相关数据库文件的Oracle服务器进程集,是存取和控制数据库的软件机制。 2.段是什么概念?如何组成的? 答:表空间的下一级逻辑存储单位称作段,一个段只能存储同一模式对象。根据存储模式 -3-

4

责将需要处理的数据从数据库文件读入到SGA中的数据库缓冲区,并将SQL语句执行的结果返回给客户端应用程序。 后台进程:系统为了使性能最好和协调多个用户,在多进程系统中使用一些附加进程,称为后台进程。 用户进程:用户进程指运行应用程序或Oracle工具所建立的进程,它们向Oracle服务器发送所要执行的SQL语句 第4章数据库操作 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B C B C 二、选择题 1. CREATE DATABASE 2. SHUTDOWN IMMEDIATE 3. DROP DATABASE 4. 启动实例装载数据库打开数据库 5. STARTUP FORCE 5

数据库原理和应用教程第4版习题参考答案与解析

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 B 3、D 4、C5、 D 6、 B 7、 A 8、 B 9、 D 10、 B 11、C12、D 13、 D 14、 D 15、 B 16、C 17、 D 18、A19、D 20、 A 21、 D 22、 D 23、 C 24、 A 25、 C 二、填空题 1、数据库系统阶段 2、关系 3、物理独立性 4、操作系统 5、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6、一对多 7、独立性 8、完整性控制 9、逻辑独立性 10、关系模型 11、概念结构(逻辑) 12、树有向图二维表嵌套与递归 13、宿主语言(或主语言) 14、数据字典 15、单用户结构主从式结构分布式结构客户/服务器结构浏览器/服务器结构 16、现实世界信息世界计算机世界 三、简答题 1、简述数据库管理技术发展得三个阶段。各阶段得特点就是什么? 答:数据库管理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与数据库系统阶段。 (1)、人工管理数据得特点: A、数据不保存。 B、系统没有专用得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 C、数据不共

享。D、数据不具有独立性。 (2)、文件系统阶段得特点: A、数据以文件得形式长期保存。B、由文件系统管理数据。C、程序与数据之间有一定得独立性。 D、文件得形式已经多样化E、数据具有一定得共享性 (3)、数据库系统管理阶段特点: A、数据结构化。 B、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度底。 C、数据独立性高。 D、有统一得数据控制功能。 2、从程序与数据之间得关系来分析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之间得区别与联系 答:数据管理得规模日趋增大,数据量急剧增加,文件管理系统已不能适应要求,数据库管理技术为用户提供了更广泛得数据共享与更高得数据独立性,进一步减少了数据得余度,并为用户提供了方便得操作使用接口。 数据库系统对数据得管理方式与文件管理系统不同,它把所有应用程序中使用得数据汇集起来,以记录为单位存储,在数据库管理系统得监督与管理下使用,因此数据库中得数据就是集成得,每个用户享用其中得一部分。 3、简述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三个概念得含义与联系。 答:数据库就是指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得、可共享得数据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就是软件系统得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借助操作系统完成对硬件得访问,并对数据库得数据进行存取、维护与管理。 数据库系统就是指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得系统构成。它主要由数据库、数据库用户、计算机硬件系统与计算机软件系统几部分组成。 三者得联系就是:数据库系统包括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主要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库进行管理得。 4、数据库系统包括哪几个主要组成部分?各部分得功能就是什么?画出整个数据库系统得层次结构图。 答:数据库系统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用户、软件系统与硬件系统。 数据库主要就是来保存数据得。 数据库用户就是对数据库进行使用得人,主要对数据库进行存储、维护与检索等操作。 软件系统主要完成对数据库得资源管理、完成各种操作请求。 硬件系统主要完成数据库得一些物理上得操作,如物理存储、输入输出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