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古代表示官职升

古代表示官职升

古代表示官职升
古代表示官职升

古代表示官职升、迁、任、免的词语及含义(一)表示任命,授予官职

1.拜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2.除指去旧职授新职。如:德佑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3.授贾雨村授了应天府。(《红楼梦》第四回)

4.赏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传》)

说明:“授”从授予印等物而来,“赏”从奖励而来,有赐予官职、爵位义。

5.封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6.赠赠谥美显,荣于身后。(《五人墓碑记》)

同是君主授予,生时为“封”,死后为“赠”。“封”也有用于授予土地方面的,如“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六国论》)。

7.通籍指出任、做官。通籍后,俸去书来。(《黄生借书说》)

8.守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守”为任命,意为“任……太守”,同理,“总督两广”即“任两广总督”。

9.征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元帝征为少府卿。(《陈书·列传第十七》)

“征”为征召,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意为征召(并任命为某官职),多与“拜、为”等动词连用。

10.充即充任马光祖为制置使,辟充参谋官。(《宋史·王登传》)

11.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12.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举其偏,不为党。《左传·襄公三年》

13.知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宋史?侯可传》

14.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元史?贾鲁传》:“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15.起起用人任以官职。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元史?贾鲁传》

16.察考察后予推荐,选举。如:郡察孝廉,州举茂才。《三国志?吴主传》

17.仕做官。如: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18.仕宦做官,任官职。如: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孔雀东南飞》

19.仕进进身为官。如:迈少恬静,不慕仕进。《晋书?许迈传》

(二)表示提升官职

1.升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旋升宁夏道。(《谭嗣同》)

2.迁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张衡传》)

说明:“迁”一般指升官,但也有作一般调动讲的,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也有作降职远调的,如“迁客骚人”(《岳阳楼记》)。

3.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李白《与韩荆州书》

4.擢奏对称旨,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

“擢”为提升,“超擢”为破格提升。(《谭嗣同》)

5.陟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陟”本为上升之意,此处为提升(官职)。(《出师表》)

6.加加官,升任寻加明威将军(《陈书·列传第十七》)

7.陟进用。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8.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如:成语“加官进爵”

(三)表示降(贬)低官职

1.左迁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

2.谪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3.迁谪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琵琶行》)

4.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5.夺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6.出予出官二年。(《琵琶行》)(注:古代京官外调也称“出”)

说明:古代,右表示高贵的位置,左表示较低的位置,故“左迁”为贬官降职;“迁谪”侧重于“谪”,即降官远调;“放”有流放、放逐义,从色彩上讲,是贬职;“夺”指罢免官职;“出官”是贬职调离,而“出为河间相”(《张衡传》)的“出”为出任(地方官)

7.罢免去,解除官职。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传》

8.绌、黜废掉官职。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封建论》

9.免罢免。如: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

10.夺削除。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11.贬①降职。如:贬连州刺史。《刘禹锡传》②降职并外放。如:贬邵州刺史,不半道,贬永州司马。《新唐书?柳宗元传》

12.窜放逐,贬官。如:暂为衔使,遂窜南夷。(韩俞《进学解》)

13.左除、左降、左转指降职。如:帝怒,乃罢(陆)贽宰相,左除(张)滂等官(《新唐书?装延龄传》)

14.出宰指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如: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后汉书?明帝纪》)

(四)表示一般调动

1.徙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传》)

2.调婿竟不调。(《记王忠肃公翱事》)

3.改改任后公改两广,太监泣别。(《记王忠肃公翱事》)

4.转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张衡传》)

5.复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书博鸡者事》)

6.起又起为明威将军、中书令。(《陈书·列传第十七》)起:起用

说明:“徙”是迁移之意,此处引申为调动;“改”为改换、调任;“复”是恢复旧职,重新任命。

7.补补充空缺官职。如: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汉书?王尊传》

(五)表示兼代官职的

1.兼:兼任。如: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2.领:兼任(较为低级的官职)。如: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晋书?袁乔传》

3.行:代理官职。如:太祖行奋武将军。《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4.署:代理、暂任。如:太守奇之,署守属监狱。《汉书?王尊传》

5.权:暂代官职。如: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刘公嘉话》

6.判:高位兼低职。如:除镇安武胜军节度史,司徒兼侍中,判相州。《宋史'韩琦传》

7.假:临时的,代理的。如:乃相与共立为假上将军。(《史记?项羽本记》)

8.摄:暂代官职。如:俄检校侍中,摄史部尚书。(《新唐书?杜如晦传》)

9.守:代理官职。如: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为主薄,守高密令。(《三国志?王修传》)

(六)表示辞官

1.辞轻辞古之天子。(《五蠹》)

2.让古之让天子者。(《五蠹》)

3.乞骸骨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上书乞骸骨。(《张衡传》)

4.去自去史职,五年复还。(《张衡传》)

说明:“辞”是辞退;“让”是禅让;“乞骸骨”,年老而申请退休。“去”,卸职。

5.告老官员年老。如:时年已七十,遂隐上山,悬车告老。

6.解官辞去官职。如: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

7.请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如:祁溪请老,晋侯问嗣焉。

8.乞身古代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称请求退职为“乞身”。如:时天下略定,通思欲避荣宠,以病上书乞身。(《后汉书?李通传》)

9.移病上书称病,为居官者请求退职的委婉语。如:即日父子供移病,满三月赐告。(《汉

书?疏广传》)

10.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如:以刑部尚书致辞仕。(《新唐书?白居易传》

文言文中表官职升迁的词

高考文言文段多是选自人物传记,文章在记叙其生平时常涉及职位的变迁,而那些表官职变迁的文言词语对文义的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掌握这些词语对准确理解人物生平及相关官场沉浮很有帮助。现将常见表官职变动的词语辑录如下,供同学们训练、记忆。 一、表“授官、做官”的词语 1.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①《晋书?谢安传》: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②《宋史?辛弃疾传》: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 2.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 如①李密《陈情表》:寻蒙国恩,除臣冼马。②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③《南史?虞愿传》:除太常丞,尚书祠部郎,通直散骑侍郎。 3.察:考察后予以推荐、选举。如《三国志?吴主传》:郡察孝廉,州举茂才。 4.荐: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①《宋史?侯可传》: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②《汉书?平帝纪》:诸有藏及内恶未发而荐举者。③《谭嗣同》:公以学士徐公致荐,被征。 5.举: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如①《左传?宣三十年》:举不失德,赏不失劳。②《文选?陈情表》: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③范晔《后汉书?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④《左传?襄公三年》:举其偏,不为党。 6.授:授予官职。如①《汉书?翟方进传》:遣使者持黄金印,赫发继,朱轮车,即军中拜授。②《宋史?辛弃疾传》: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 7.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如《史记?李将军列传》:李陵既壮,选为建章监,监诸骑。 8.起:重新启用,任以官职。 如①《元史?贾鲁传》: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院都事。②《战国策》:起樗里子于国。 9.复:恢复原职务。如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后汉书?张衡传》 10.征:由朝廷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征召,特指君招臣。

哪些古汉语词表示授予官职

哪些古汉语词表示授予官职 (一)表示任命,授予官职 ①拜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除德佑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除”是去旧职授新职。(《〈指南录〉后序》) ③授贾雨村授了应天府。(《红楼梦》第四回) ④赏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传》) 说明:“授”从授予印等物而来,“赏”从奖励而来,有赐予官职、爵位义。 ⑤封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⑥赠赠谥美显,荣于身后。(《五人墓碑记》) 同是君主授予,生时为“封:,死后为”赠。”封“也有用于授予土地方面的,如“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六国论》)。 ⑦通籍通籍后,俸去书来。(《黄生借书说》) “通籍”,出任、做官。 ⑧守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守”为任命,意为“任……太守”,同理,“总督两广”即“任两广总督”。 (二)表示提升官职 ⑨升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旋升宁夏道。(《谭嗣同》) ⑩迁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张衡传》)说明:“迁”一般指升官,但也有作一般调动讲的,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也有作降职远调的,如“迁客骚人”(《岳阳楼记》)。 {11}擢奏对称旨,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 “擢”为提升,“超擢”为破格提升。(《谭嗣同》) {12}陟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陟”本为上升之意,此处为提升(官职)。(《出师表》) (三)表示降(贬)低官职 {13}左迁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 {14}谪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15}迁谪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琵琶行》) {16}放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17}出官予出官二年。(《琵琶行》) 说明:古代,右表示高贵的位置,左表示较低的位置,故“左迁”为贬官降职;“迁谪”侧重于“谪”,即降官远调;“放”有流放、放逐义,从色彩上讲,是贬职;“出官”是贬职调离,而“出为河间相”(《张衡传》)的“出”为出任(地方官) (四)表示一般调动

古代官员品级

古代官员品级 大清官员品级 大清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每等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 正一品: 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武职外官:无 从一品: 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内大臣 武职外官: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 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内务府总管 文职外官:各省总督 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 武职外官: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 文职京官: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 文职外官:巡抚、布政使司布政使

武职京官:散秩大臣 武职外官:副将 正三品: 文职京官:督察院左右督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职外官: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 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骁骑参领、王府长史 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 从三品: 文职京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 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运使 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 武职外官: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 正四品: 文职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 京职外官:顺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员 武职京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侍卫领班 武职外官:防守尉、佐领、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 从四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 文职外官:知府、土知府、盐运使司运同

古代表示官职升迁任免的词语(用)

. ;.. 2015届高三语文言文讲义 古代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 一、表“授官、做官”的词语 1.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晋书·谢安传》: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 2.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 如①李密《陈情表》:寻蒙国恩,除臣冼马。②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除 右丞相兼枢密使。 3.察:考察后予以推荐、选举。如《三国志·吴主传》:郡察孝廉,州举茂才。4.拜/授:授予官职。如《宋史·辛弃疾传》: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 平节度掌书记。 5.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如《史记·李将军列传》:李陵既壮,选为建章监,监诸骑。 6.起:启用,重新启用,任以官职。 如①《元史·贾鲁传》: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院都事。②《战国策》:起樗 里子于国。 7.复:恢复原职务。如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后汉书·张衡传》 8.征:由朝廷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征召,特指君招臣。 如《后汉书·王涣列传》:岁余,征拜侍御史。 9.仕/出仕:做官。如《论语·子张》:学而优则仕。 10.仕宦:做官,任官职。如《孔雀东南飞》: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11.仕进:进身为官。如《晋书·许迈传》:迈少恬静,不慕仕进 12.任:担负、担任。如《史记?蒙恬传》: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13.立:登上帝王或诸侯的位置。 例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史记?陈涉世家》 14、赠:用于追封已故者,指官员死后。。 15、赏:从奖励而来,有赐予爵位、官职的意思。 16、为:做,当任某职。 例:其父为长安丞——《后汉书?邓冠传》 17、以……为。任命官职。——《史记?李斯列传》 例如:以良为申徒,与韩王将千余人西略地。——《史记?留侯世家》 18、守、知:任……太守,任……知县 19、简、简拔:挑选录取 例: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魏征《谏太宗十思书》 20、引(荐举):举荐,推举,选拔。 21、通籍:称初作官,意为在朝中已经有了名籍。 例:通籍恨多病,为郎忝薄游。——杜甫《夜雨》 22、用:任用,使用有才能的人。 例: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 二、表“调动、补任”

文言文中表示“官职变迁”的词语

文言文中表示“官职变迁”的词语 ①、表征召、举荐、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察、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举其偏,不为党。《左传襄公三年》。如: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宋史侯可传》 拜:授予官职。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张衡传》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元史贾鲁传》:“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除:任命,授职。如:寻蒙国恩,除臣冼马。《陈情表》 授:授给、给予官职。《元史贾鲁传》:“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元史贾鲁传》 察:考察后予推荐,选举。如:郡察孝廉,州举茂才。《三国志吴主传》 仕:做官。如: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仕宦:做官,任官职。如:汝是大家子,仕官于台阁。《孔雀东南飞》 仕进:进身为官。如:迈少恬静,不慕仕进。《晋书许迈传》 任:担负、担任。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史记·蒙恬传》) ②、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罢:免去,解除官职。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传》 绌、黜:废掉官职。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封建论》 免:罢免。如: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 夺:削除。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 ③、表降低官职的词语。 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贬:①降职。如:贬连州刺史。《刘禹锡传》②降职并外放。如:贬邵州刺史,不半道,贬永州司马。《新唐书柳宗元传》 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卜居》 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 窜:放逐,贬官。如:暂为衔使,遂窜南夷。(韩俞《进学解》) 左除、左降、左转:降职。如:帝怒,乃罢(陆)贽宰相,左除(张)滂等官(《新唐书装延龄传》) 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如: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后汉书明帝纪》) ④、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升:升官。如:升(鲁)台都事。《元史贾鲁传》 擢:在原官上提拔。如:擢为后将军。《汉书"赵充国传》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李白《与韩荆州书》 迁:一般指提升。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谊传》 陟:进用。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如:成语“加官进爵”

古代官职升迁用语

古代官职升迁用语 中国古代官僚制度完备而复杂,要了解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社会生活,研究历史人物的仕宦经历、政治变迁、社会地位等等,有必要掌握一些古代官制知识。 一、任职授官 任(担当,担任)《史记?蒙恬传》:“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毅,蒙毅,人名) 授(授官,任命)《汉书?翟方进传》:“遣使者持黄金印、赤韨縌,朱轮车,即军中拜授。” 除(任命,授职)李密《陈情表》:“除臣洗马。” 拜(授给官职)《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拜亮为丞相。” 用于布衣任官的多为“征、辟、荐、举、起、拔、点”等: 征(征召,特指君召臣,即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古时写着“徵”,现简化成“征”)《史记?吕太后本纪》:“赵相征至长安,乃使人复召赵王。” 辟(音bì,征召,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晋书?谢安传》:“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当初受司徒府征召,拜官为佐著作郎) 荐(推荐,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古时写着“薦”,现简化成“荐”)《三国志?魏书?郭嘉传》:“(荀)彧荐嘉。” 举(推荐,推举,也指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孟子?告子下》:“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或重新启用,任以官职)《战国策?秦策二》:“不如召甘茂于魏,召公孙显于韩,起樗里子于国。三人者,皆张仪之雠也。” 提(提拔)《北史?魏收传》:“然(魏收)提奖后辈,以名行为先,浮华轻险之徒,虽有才能,弗重也。”(名行:名望和德行)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李白《与韩荆州书》:“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 此外,还有: 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封号或爵位)《孔丛子?答问》:“(陈涉曰)六国之后君,我不能封也。”《史记?李斯列传》:“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后一例“封”动作名用) 赠(用于追封已故者以爵位)《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步夫人卒,追赠皇后。” 赐(赏赐有功之臣以爵位)《汉书?苏武传》:“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 内侯。” 赏(由皇帝特旨颁布,赐予官职、官衔或爵位)《谭嗣同》:“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 世凯,特赏侍郎。”

古代表示官职升降任免词语---副本

拜徐令。(《后汉书?孟 (《张衡传》) 拔、擢、进、晋、升、 (《陈情表》) 。《陈情表》) (《张衡传》) 《陶渊明传》) ( 《三国志 ?诸葛亮传》 ) 提拔。 《北史魏收传》 《出师表》 迁、罢、黜、废、 免、夺、出 《岳阳楼记》) 古代表示官职的升降任免的词语 1 表示举荐授予和提升官职的词语: (1) 表示举荐的:举、荐、征、辟、察、召、策等 例句: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陈情表》) 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晋书?谢安传》 尝(孟尝)后策孝廉,举茂才, 尝传》)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2) 表示授予和升迁的:起、拜、授、除、迁、提、 封、陟等 例句: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 (萧统 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 治事 提奖后辈,以名行为先 陟罚臧 否,不宜异同。 2 表示罢免和贬谪的词语:贬、谪、左、 (京官外调) 例句: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张衡传》) 在 东阳岁余,复为受罚者所谤,坐免归。 (《南史 ?何远传》) 王夺郑伯歧,郑伯不 朝。 (《左传 ?桓公五年》) 3 一般调动的词语:迁、调、徙、改、转等 例句: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张衡传》)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张衡传》) 事文帝,十年不得调 ,无所知名。 (《汉书 ?张释之传》 ) 4 表示暂代或兼职的词语 : (1) 表示兼职的 : 领、加、兼等 例句: 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 ,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 (《三 国志 ?诸葛亮传》 )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史。 (《<指南录>后序》) (2) 表示暂时代理的 :摄、代、署、权、判、行、假 (临时的 , 非正 式的) 例句: 以亮为 军师 , 署左将军府事。 ( 《三国志 ?诸葛亮传》 ) 积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宋史?李纲 传》) 乃以吴叔为假王。(《史记?陈涉列家》) 5 其他:表示追封官职的, 如“赠”,表示恢复官职的,如“复”, 例句:步夫人卒,追赠皇后。(《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三去相,三复位。(《史记?平原君列传》) 另外 , 还有一些词语表示不愿就职或请求离职的 , 如: 去、不应、不就、 不行、不受、

古代表示官职升降得词语及例句

古代表示官职升、迁、任、免的词语及含义(一)表示任命,授予官职 1.拜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2.除指去旧职授新职。如: 德佑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3.授贾雨村授了应天府。(《红楼梦》第四回) 4.赏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传》) 说明: “授”从授予印等物而来,“赏”从奖励而来,有赐予官职、爵位义。 5.封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6.赠赠谥美显,荣于身后。(《五人墓碑记》) 同是君主授予,生时为“封”,死后为“赠”。“封”也有用于授予土地方面的,如“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六国论》)。 7.通籍指出任、做官。通籍后,俸去书来。(《黄生借书说》) 8.守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守”为任命,意为“任……太守”,同理,“总督两广”即“任两广总督”。 9.征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元帝征为少府卿。(《陈书·列传第十七》) “征”为征召,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意为征召(并任命为某官职),多与“拜、为”等动词连用。 1

0."充即充任马光祖为制置使,辟充参谋官。(《宋史·王登传》)11."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 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12."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举其偏,不为党。《左传·襄公三年》 1 3."知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宋史?侯可传》 1 4."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元史?贾鲁传》: “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1 5."起起用人任以官职。如: 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元史?贾鲁传》 16."察考察后予推荐,选举。如: 郡察孝廉,州举茂才。《三国志?吴主传》 17."仕做官。如: 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1 8."仕宦做官,任官职。如: 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孔雀东南飞》 19."仕进进身为官。如:

中国古代官职升迁任免类词语归纳

中国古代官职升迁任免类词语归纳 (一)表示任命,授予官职 ①拜:指按照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例: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除:去旧职授新职。 例:德佑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③授:授予 例:贾雨村授了应天府。(《红楼梦》第四回) ④赏:奖励 例: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传》) 说明:“授”从授予印等物而来,“赏”从奖励而来,有赐予官职、爵位义。 ⑤封:封赏 例: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⑥赠:死后为“赠”,生时为“封”。 例:赠谥美显,荣于身后。(《五人墓碑记》) 同是君主授予,生时为“封”:,死后为“赠”。“封”也有用于授予土地方面的,如“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六国论》)。 ⑦通籍:出任做官。 例:通籍后,俸去书来。(《黄生借书说》) “通籍”:出任、做官。 ⑧守,任命。 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守”为任命,意为“任……太守”,同理,“总督两广”即“任两广总督”。同样的还有:知(县、府) (二)表示提升官职 ①升:提升。 例: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旋升宁夏道。(《谭嗣同》) ②迁:调动。 例: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张衡传》)

说明:“迁”一般指升官,但也有作一般调动讲的,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也有作降职远调的,如“迁客骚人”(《岳阳楼记》)。 ③擢:提升。 例:奏对称旨,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 “擢”为提升,“超擢”为破格提升。(《谭嗣同》) ④陟:提升。 例: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陟”本为上升之意,此处为提升(官职)。(《出师表》) ②表示降(贬)低官职 ②左迁:降职。 例: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 ②谪:贬官 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③迁谪:降职 例: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琵琶行》) ④放:放逐 例: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⑤出官:贬职调离或出任。 例:予出官二年。(《琵琶行》) 说明:古代,右表示高贵的位置,左表示较低的位置,故“左迁”为贬官降职;“迁谪”侧重于“谪”,即降官远调;“放”有流放、放逐义,从色彩上讲,是贬职;“出官”是贬职调离,而“出为河间相”(《张衡传》)的“出”为出任(地方官) (四)表示一般调动 ①徙:调动 例: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传》) ②调:调动 例:婿竟不调。(《记王忠肃公翱事》)

文言文中有关官职方面的词语

文言文中有关官职方面的词语 一、表“授官、做官”的词语 1.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如①《晋书·谢安传》: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②《宋史·辛弃疾传》: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 2.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 如①李密《陈情表》:寻蒙国恩,除臣冼马。②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③《南史·虞愿传》:除太常丞,尚书祠部郎,通直散骑侍郎。 3.察:考察后予以推荐、选举。如《三国志·吴主传》:郡察孝廉,州举茂才。 4.荐: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①《宋史·侯可传》: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②《汉书·平帝纪》:诸有藏及内恶未发而荐举者。③《谭嗣同》:公以学士徐公致荐,被征。 5.举: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如①《左传·宣三十年》:举不失德,赏不失劳。②《文选·陈情表》: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③范晔《后汉书·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④《左传·襄公三年》:举其偏,不为党。 6.授:授予官职。 如①《汉书·翟方进传》:遣使者持黄金印,赫发继,朱轮车,即军中拜授。②《宋史·辛弃疾传》: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 7.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如《史记·李将军列传》:李陵既壮,选为建章监,监诸骑。

8.起:重新启用,任以官职。 如①《元史·贾鲁传》: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院都事。②《战国策》:起樗里子于国。 9.复:恢复原职务。如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后汉书·张衡传》 10.征:由朝廷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征召,特指君招臣。 如①《后汉书·王涣列传》:岁余,征拜侍御史。②范晔《后汉书·张衡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③梁启超《谭嗣同传》: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被征。 11.仕:做官。如《论语·子张》:学而优则仕。 12.仕宦:做官,任官职。如《孔雀东南飞》: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 13.仕进:进身为官。如《晋书·许迈传》:迈少恬静,不慕仕进。 14.任:担负、担任。如《史记·蒙恬传》: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 二、表“调动、补任”的词语。 1.改:改任官职。如《宋史·范仲淹传》:(范仲淹)改集庆军节度推官,始还姓,更其名。 2.调、徙、转:调动官职(特定语境下可以表示升职或降职)。 如①《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调为陇西都尉。②《史记·淮阴侯列传》:徙齐王信为楚王。 ③范晔《后汉书·张衡传》: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④《史记·高祖本纪》:徙韩王信太原。⑤《隋史·徐文宝传》:文宝处法平允,考绩连最,转大理正。⑥《宋史·理宗纪》:程大元、李和以下将士六百一十三人补转官资有差。⑦《张衡传》:再转,复为太史令。3.迁:调动改派。一般情况下,“转迁”“迁调”表示调职;“右迁”“迁除”表示升职;“左迁”“迁谪”表示削职降等。

古代表示官职的升降任免等等的词语

古代表示官职的升降任免的词语。(见书本282页) 1 表示举荐授予和提升官职的词语: (1)表示举荐的:举、荐、征、辟、察、召、策等 例句: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陈情表》) 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晋书·谢安传》 尝(孟尝)后策孝廉,举茂才,拜徐令。(《后汉书·孟尝传》)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张衡传》) (2)表示授予和升迁的:起、拜、授、除、迁、提、拔、擢、进、晋、升、封、陟等 例句: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表》)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陈情表》) 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张衡传》)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萧统《陶渊明传》) 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三国志·诸葛亮传》) 提奖后辈,以名行为先提拔。《北史魏收传》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2表示罢免和贬谪的词语:贬、谪、放、左、迁、罢、黜、废、免、夺、出(京官外调) 例句: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张衡传》) 在东阳岁余,复为受罚者所谤,坐免归。(《南史·何远传》) 王夺郑伯歧,郑伯不朝。(《左传·桓公五年》) 3 一般调动的词语:迁、调、徙、改、转等 例句: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传》)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张衡传》) 事文帝,十年不得调,无所知名。(《汉书·张释之传》) 4 表示暂代或兼职的词语: (1) 表示兼职的: 领、加、兼等 例句: 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三国志·诸葛亮传》)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史。(《<指南录>后序》) (2) 表示暂时代理的:兼、领、摄、代、署、权、判、行、守、假(临时的,非正式的)、 例句: 以亮为军师,署左将军府事。(《三国志·诸葛亮传》) 积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宋史·李纲传》) 乃以吴叔为假王。(《史记·陈涉列家》) 5 其他:表示追封官职的,如“赠”,表示恢复官职的,如“复”、补 例句:步夫人卒,追赠皇后。(《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三去相,三复位。(《史记·平原君列传》) 另外,还有一些词语表示不愿就职或请求离职的,如:去、不应、不就、不行、不受、辞、乞骸骨、致仕、告老、请老、归田等 例句: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张衡传》)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陈情表》)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陈情表》) 自去史职,五载复还。(《张衡传》)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永宁六年,称病上书致仕。(《后汉书·刘般传》

古代官员的等级与职务之--古代官员的品级勋官和散官

古代官员的等级与职务之--古代官员的品级、勋官和散官 一、官员的品级 古代官员的等级主要是指官员品级,是区分官员等级的标志即九品正从十八级,从正一品到从九品。 秦汉以前主要以官员俸禄作为官员的等级,最高一级是万石,以下依次是中二千石,真二干石,二千石,比二干石,千石,比千石,八百石,比八百石,六百石,五百石,四百石,比四百石,三百石,比三百石,二百石,比二百石,百石,比百石,斗食俸。品级始于三国曹魏末年的九品官品。北魏孝文帝进而分为正、从、下三十级,北周改为九命九秩,隋唐时九品十八级正式形成。 二、勋官 勋官主要用于奖赏有功人员所定的称号,有品级而无职掌,是一种武官官制。源于南北朝时期西魏之柱国。北周时本以奖励有功的战士,后渐及朝官。隋置上柱国与柱国以酬军功勤劳,皆无职掌,凡十一等。初名散官,至唐始别称为勋官。历代相沿,大体同唐,品级或有小异。元无武骑尉。明无上柱国而有左、右柱国,另有文勋官左右柱国、柱国、正治上卿、正治卿、资治卿、资治少尹、赞治尹、赞治少尹、修正庶尹、协正庶尹十一阶,清代废止。清代则取消了勋官,改设轻车都尉,骑都尉,云骑尉,恩骑尉等世职。

唐朝,凡有军功的,授以勋官。勋官最高一阶称为“上柱国”,正二品,需要经“十二转”才能达到。《木兰辞》里“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的“十二转”就是说:花木兰立了最大的军功。最低一阶为“武骑尉”,等于从七品,只需一转。“转”是授予勋官时用来衡量功绩的单位。 凡以军功授勋的,战场上或战后由随军的书记员记录战前的情况,战争的过程和胜负的结果,同时要记录每个官、兵杀死或俘虏敌人的数字,上报到尚书省吏部。吏部的司勋郎中反复审查,验证为实,然后拟定官阶,奏上皇帝,等待授官。以战前的条件分:以少击多为“上阵”;兵数(包括战士人数和装备)相当为“中阵”,以多击少为“下阵”。按战争的结果分:杀死或俘虏敌人的百分之四十,为“上获”;杀死或俘虏敌人的百分之二十,为“中获”;杀死或俘虏敌人的百分之十,为“下获”。 按照战前的条件和战争的结果,综合起来,拟定“转”数。上阵、上获为五转;上阵、中获为四转;上阵下获为三转,以下递减类推。 勋官没有职务,不管事,仅仅加官而已。勋官要入仕参政,则依照门资、出身的规定。 五代授勋颇滥,初叙勋即授柱国。北宋沿唐之勋级,淳化三年定文臣京官、幕职州县官始授武骑尉,朝官始授骑都尉。

古代表示官职升迁的常用词语的总结

古代表示官职升迁的常用词语的总结 ⑴举(举荐)辟(招用)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⑵征(征召。特指君招臣)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⑶拜(授予官职)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⑷除(任命,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⑸擢(提升官职)超擢(破格提拔)奏对称旨,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梁启超《谭嗣同》) ⑹陟(提升,提拔)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⑺升(提升)旋升宁夏道。(梁启超《谭嗣同》) ⑻谪(贬官,降职并外放)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范仲淹《岳阳楼记》) ⑼贬(降职并外放,与“谪”相近)贬连州刺史。(《旧唐书刘禹锡传》) ⑽黜(罢免官职)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高启《书博鸡者事》) ⑾夺(削去、罢免)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高启《书博鸡者事》) ⑿转(迁职调任,无所谓升降)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⒀徙(改任官职,特定语境下可以表示升职或降职)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⒁调(调动、调迁)调为陇西都府。(班固《汉书袁盎传》)⒂迁(调动改派。一般情况下,“转迁”、“迁调”表示调职;“右迁”、“迁除”表示升职;““左迁”、“迁谪”表示削职。)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范晔《后汉书张衡传》)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琵琶行》) ⒃放(京官调任地方官)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梁启超《谭嗣同》) ⒄出(京官外放,与“放”意思相近)永和初,出为河间相。(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⒅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古代官职一览

古代官职一览 尹史卿宰尉令丞 卿士太史左史右史司徒司马司空司寇职方 太师太傅大保少师少傅少保太宰少宰六卿 封人工正相国庶长令尹柱国公主驸马三公 丞相宰相御史太尉九卿太仆廷尉宗正少府 将军冼马大夫博士郎中侍郎中郎议郎令史 尚书六曹合阁仆射侍中内史刺史州牧别驾 主薄郡守太守长史从事督邮县令县尉三老 亭长列侯主事三省行台都督录事护军可汗 六部三馆学士总管元帅留守判官巡检提刑 提辖通判孔目押司大人内阁厂卫太监都司 知府亲王总督巡抚监司州判知县提督总兵 参将散官流内流外贝勒 大良造左丞相右丞相大司徒大司空御史台 大司马郎中令大司农大将军执金吾中郎将 尚书省尚书令结事中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 关内侯中书省中书令门下省秘书省枢密使 员外郎著作郎国子监节度使招讨使都点检 观察使按察使衍圣公大学士宣政院集贤院 军机处翰林院钦天监内务府布政使未入流 税务司资政院咨议局国务院枢密院 三闾大夫御史大夫司隶校尉将作大匠谏议大夫 光禄大夫绣衣直指监察御史同平章事参知政事 翰林学士中书舍人都指挥使钦差大臣牛录额真 参赞大臣总税务司海军衙门 典农中郎将北洋通商大臣南洋通商大臣 今昔对比 太守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秦分三十六郡,比县大。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市长。 刺史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州,刺史掌管一州军政大权。相当于省(市)长兼省(市)军(分)区司令员。 京兆尹西汉京畿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北京市市长。 太尉秦至宋均有设置,为全国军政首脑。相当于国防部部长。 廷尉执掌法律、主审要案的大臣。相对最高法院院长。 吏部尚书掌管全国文武官吏考核赏罚。相当于组织部部长。

光禄大夫皇帝身边顾问之臣。相当于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中书令掌管皇帝命令发布。相当于“两办”秘书长。 尚书令参议大政,综观政务,百官之长。相当于总理。 车骑大将军地位尊崇,相当于元帅军衔。 都察院御史古代最高的监察机构。相当于监察部长。 知府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省辖市市长。 知州同“知府”。 知县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县长。 通判府之副职。相当于副市长。 县丞协助县令治理一县之事。相当于副县长。 主薄掌钱粮、户籍。相当于粮食局长或户籍局长。 教授府掌训导考核学生。相当于省教育厅厅长。 游击位参将之下,掌率兵防御。负责防御工作的师级军官。 侍郎宿卫侍从皇帝的官员。中央警卫局官员(一说相当于现在的副部长)。 官制简介 主书:战国时魏国为国君保各种文字资料的人员。 御史大夫:秦朝时负责监察百官,代表帝接受百官奏事,管理国家重要图册、典籍,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西汉时,御史大夫与丞相、太尉合称三公。丞相缺位时,往往由御史大夫递补。晋以后御史大夫不再负责文书工作。 令史:汉代郎以下负责文书工作的官职。分:兰台令史、尚书令史。隋:唐以后,令史变为三省、六部御史台低级事务员的称谓。 宰相:封建时代“宰相为君主之幕僚长。”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 谏议大夫:西汉时称秘书工作人员的谏大夫。东汉时改称谏议大夫。隋、唐时录属于门下省,职责是侍从和规谏。宋代设谏院,辽金沿置,明代废除。 黄门侍郎:西汉时在宫内内服务的郎官。东汉时黄门侍郎为专职,职责是侍从皇帝,传达诏命。南朝以后黄门侍郎负责掌管机密文件。 左右曹:汉代处理皇帝文书的官职。这种官职不是专职,而是加职。大臣能得到左右曹加官,就能处理皇帝的文书。 译官令九译令:汉代设置的翻译官,负责翻译异国来信之语言。相当于当代的外文秘书。 符宝郎:东汉时掌管天子印玺及符节的官。 御史中丞:汉代御史大夫的下属官员,负责中央馆、图书馆,处理直达君主的一切奏章,监督在外行使巡察权的各部刺史等。汉以后御史中丞为御史的长官,与司隶校尉国为最有权威的督察官。 从事:汉代刺史的佐吏,如别驾、治中、主簿等都为从事。当时各郡国也有从事。 书佐:汉代主管文书的小吏。像功曹书佐、典郡书佐等,负责起草和缮写文书。 尚书:尚书是主管文书的意思。汉代在宫廷中主管文书的官称为尚书。

古代表示官职升迁任免的词语

古代表示官职升迁任免的词语1、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召:由皇帝聘请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拜:授予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 选、简:通过推荐或选拔任以官职。 除:任命,授职。 授:授给、给予官职。 封、赏、赐: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 察:考察后予推荐,选举。 起:重新任以官职。 复:恢复原职。 仕、仕宦、仕进:做官,任官职。 2、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罢:免去,解除官职。 绌、黜:废除官职。 免:罢免官职。 夺:削除官职。 3、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升:升官。 擢:在原官上提拔。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 陟:晋升,进用。 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

加: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 超擢、超迁:破格或越级提拔。 4、表降低官职的词语。 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 贬:①降职。②降职并外放。 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 窜:放逐,贬官。 左迁、左除、左降、左转:降职。 出、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 5、表调动官职的词语。 转、调、徙:调动官职。 迁:调动官职。一般“转迁”“迁调”表示调职;“右迁”“迁除”表示升职;“左迁”“迁谪”表示降职。 补:补任空缺官职。 改:改任官职。 累迁:多次调职或升职。 荫补:靠先人的业绩补任官职。 6、表代理官职的词语。 行:代理官职。 署:代理、暂任。 权:暂代官职。 假:临时的,代理的。 摄:暂代官职。 守:代理官职。 7、表兼任官职的词语。 兼:兼任。

领:兼任(较为低级的官职)。 判:高位兼低职。 8、表辞去官职的词语。 告老:官员年老。 解官:辞去官职。 请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 乞身:古代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称请求退职为“乞身”。乞骸骨: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 移病:上书称病,请求退职的委婉语。 谢病:托病隐退或谢绝宾客。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 9、与官员任职相关的词语。 主、知、典:主持,主管。 视事:官吏到职工作;在任。 下车:新官到任。 坐:犯罪,因……犯罪或错误。 秩满:官吏任期届满。 行部:巡行部属、辖区。 洗沐、归沐:休假。 10、其他: 释褐:或解褐,比喻开始担任官职。 丁忧:亦称丁艰即遭逢父母丧事。 服除:意思是脱掉丧服,即守丧期满。 斥候:指侦察兵。 听事:办公的地方。 部曲:私家军队。

古代表示官职任免调动的文言词语归纳讲解

古代表示官职任免调动的文言词语归纳 一、表“授官、做官”的词语 1.辟:征召。 2.征:征召。 3.除:任命,授职。 如①李密《陈情表》:寻蒙国恩,除臣洗马。6.察:考察后予以推荐、选举。 7.复:恢复原职务。如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8.起:重新启用,任以官

职。 9.授:授予官职。10.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11.仕:做官。如《论语?子张》:学而优则仕。12.仕宦:做官,任官职。如《孔雀东南飞》: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13.仕进:进身为官。14.任:担负、担任。二、表“调动、补任”的词语。 1.改:改任官职。

2.调、徙、转:调动官职(特定语境下可以表示升职或降职)。 3.迁:调动改派。 4.累迁:表示多次升迁。5.放:免去,罢免。京官调任地方官。 6.出:出京做官,与“放”意思相近。 7.补:补任空缺官职。8.荫补yīn bǔ:因祖先功勋而补官。 三、表“升官、加封”的词语。

1.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 如①《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拜亮为丞相。2.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如成语“加官晋爵”。 3.加:加封,即在原来官衔上增加某种荣衔,一般可以享受一些特权。4.超迁:越级升迁。5.擢:在原官职上提拔官职。

6.超擢:破格提拔。7.陟:提升官职。如诸葛亮《出师表》: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四、表“贬官、免官”的词语。 1.夺:削去,罢免。2.窜:放逐、贬官。(窜梁鸿于海曲) 4.谪:降职,封建时代把高级官吏降职并调到边远地方做官。如范仲淹《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古代官员等级

清分九品,每品有正、从之分,共十八级。 正一品——(文)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武)领侍卫内大臣。 从一品——(文)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总督、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左都御史。(武)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文)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总督、各部院左、右侍郎。(武)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文)各省巡抚、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各省布政使。(武)副将。 正三品——(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左副都御史、通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各省按察使。(武)参将。 从三品——(文)光禄寺卿、太仆寺卿、各省盐运使。(武)游击。 正四品——(文)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鸿胪寺卿、太仆寺少卿、各省道员。(武)都司。 从四品——(文)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内阁侍读学士、各省知府。(武)城门领 正五品——(文)左右春坊左右庶子、光禄寺少卿、钦天监监正、六科给事中、各部院郎中、各府同知、直隶州知州。(武)守备。 从五品——(文)鸿胪寺少卿、各道监察御史、翰林院侍读、各部员外郎、各省知州。(武)守御所千总。 正六品——(文)国子监司业、内阁侍读、左右春坊左右中允、各部院主事、京府通判、京县知县、各省通判。(武)门千总、营千总。 从六品——(文)左右春坊左右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直隶州州同、州同。(武)部千总。 正七品——(文)翰林院编修、各部院七品笔帖式、顺天府学教授、训导,京县县丞外县县长、各府学教授。(武)把总。 从七品——(文)翰林院检讨、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国子监博士、直隶州州判、州判。(武)盛京游牧副尉。

古代官职的任免升迁常用术语

古代官职的任免升迁常用术语 关于任职授官的有: 任、授、除、拜、封(用于爵位)、赠(用于追封已故者)征、辟、荐、举(多用于布衣作官)、点(用于口语)。关于提升职务的有: 抉或(用于由低级到讥级)、进(用于较高职务追加)、起复(恢复原职务)、超迁。关于降级免职的: 罢、免、解(因非严重过失而解除职务)、贬、谪(因过失而降级)、革、褫(撤职查办)、开缺(奉命或自请解除职务)、致仕(带职退休)、左迁(降级使用)。关于调动职务的: 移、调、徒、量移(调的比原职稍好)、补(由候补而正式上任)关于兼职的: 领(以本官兼较低职)、摄(暂时兼任比本官高的职务)、权(临时代职)、行(代行某职而尚无此官衔)、(代替无本官的职务)、护(原官短期离职,临叮守护印信 1.拜: 按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任命。 例: 1."如柳宗元的《封建论》: “朝拜而不到,夕斥之矣。” 2.《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拜相如为上大夫”。 2.除。拜官授职,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如果是“左除”,则是降级授职之意。如 1."《〈指南录〉后序》中的“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2.《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上乃曰: …君除吏已尽未?吾亦欲除吏。?” 3.迁: 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提升。例如《后汉书·张衡传》: “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放逐;流放。例如柳宗元的《封建论》: “及夫人逆不道,然后掩捕而迁之。”[左迁]: 降职。例如《汉书·周昌传》: “吾极知其左迁。”“左迁”还特指贬官在外。 例如刘禹锡《初至长安》诗: “左迁凡二纪,重见帝城春。”[迁客]: 被贬到外地的官。例如范仲淹《岳阳楼记》: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4.擢: 选拔;提拔。例如《汉书·霍光传》: “擢郎为九江太守。”超擢则是越级破格提升的意思。如《谭嗣同》: “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等同参预新政”。

表示官职升迁的词语归纳 (1)

一、表“授官、做官”的词语 1.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①《晋书·谢安传》: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②《宋史·辛弃疾传》: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 2.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 如①李密《陈情表》:寻蒙国恩,除臣冼马。②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③《南史·虞愿传》:除太常丞,尚书祠部郎,通直散骑侍郎。 3.察:考察后予以推荐、选举。如《三国志·吴主传》:郡察孝廉,州举茂才。 4.荐: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①《宋史·侯可传》: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②《汉书·平帝纪》:诸有藏及内恶未发而荐举者。③《谭嗣同》:公以学士徐公致荐,被征。 5.举: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如①《左传·宣三十年》:举不失德,赏不失劳。②《文选·陈情表》: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③范晔《后汉书·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④《左传?襄公三年》:举其偏,不为党。 6.授:授予官职。如①《汉书·翟方进传》:遣使者持黄金印,赫发继,朱轮车,即军中拜授。②《宋史·辛弃疾传》: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 7.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如《史记·李将军列传》:李陵既壮,选为建章监,监诸骑。 8.起:重新启用,任以官职。 如①《元史·贾鲁传》: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院都事。②《战国策》:起樗里子于国。 9.复:恢复原职务。如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后汉书·张衡传》 10.征:由朝廷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征召,特指君招臣。 如①《后汉书·王涣列传》:岁余,征拜侍御史。②范晔《后汉书·张衡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③梁启超《谭嗣同传》: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被征。 11.仕:做官。如《论语·子张》:学而优则仕。 12.仕宦:做官,任官职。如《孔雀东南飞》: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