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完整版)高中物理实验总结【最新完整版】

(完整版)高中物理实验总结【最新完整版】

(完整版)高中物理实验总结【最新完整版】
(完整版)高中物理实验总结【最新完整版】

★知识结构:

1

方法指导: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能力是物理学科的重要能力,物理高考历来重视考查实验能力。

一、基本实验的复习

要应对各类实验试题,包括高层次的实验试题,唯一正确的方法是把要求必做的学生实验真正做懂、做会,特别是在实验原理上要认真钻研,对每一个实验步骤都要问个为什么,即不但要记住怎样做,更应该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对基本的实验,复习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1)实验原理

中学要求必做的实验可以分为4个类型:练习型、测量型、验证型、探索型.对每一种类型都要把原理弄清楚.

应特别注意的问题: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中不需要选择第一个间距等于2mm的纸带.这个实验的正确实验步骤是先闭合电源开关,启动打点计时器,待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稳定后,再释放重锤,使它自由落下,同时纸带打出一系列点迹.按这种方法操作,在未释放纸带前,打点计时器已经在纸带上打出点迹,但都打在同一点上,这就是第一点.由于开始释放的时刻是不确定的,从开始释放到打第二个点的时间一定小于0.02s,但具体时间不确定,因此第一点与第二点的距离只能知道一定小于2mm(如果这段时间恰等于0.02s,则这段位移s=gt2/2=(10×0.022/2)m=2×10-3m=2mm),但不能知道它的确切数值,也不需要知道它的确切数值.不论第一点与第二点的间距是否等于2mm,它都是从打第一点处开始作自由落体运动的,

2

因此只要测量出第一点O与后面某一点P间的距离h,再测出打P点时的速度v,如果:gh≈

( ),就算验证了这个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2)实验仪器

要求掌握的实验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千分尺)、天平、停表(秒表)、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仪)、弹簧秤、温度表、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等。对于使用新教材的省市,还要加上示波器等。对这些仪器,都要弄清其原理、会正确使用它们,包括测量仪器的正确读数。

(3)实验装置

对电学实验主要指电路图。

下面几个是应特别注意的:

①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如何平衡摩擦力是关键。

②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及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的实验,这两个实验都要使用斜槽轨道,让小球从轨道上端无初速滚下,然后平抛出去,在安装装置时要注意保证轨道末端必须水平,如果实验要进行多次,每次小球应从同一高度处下落,因此应有一个挡板。

③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要用铁架台并用夹子固定纸带,这样在开启打点计时器而未释放重锤前,能保证打出的点迹在同一点上,若像课本上的实验装置图那样,用手握住纸带,开启打点计时器而未释放纸带前,会由于手的抖动而打出一“堆”点,从而无法准确找出第一个点(即自由落体运动起始位置)。

④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在安装单摆时要注意悬点的固定,随便拴一个结系在铁架台的横梁上是不可取的,因为悬点不确定,就不是单摆,并且摆长值也无法准确测量。

⑤有关电路的电学实验要注意安培表的外接与内接,制流与分压电路的选择,电表内阻的影响,等等。(4)实验步骤

复习实验步骤时不能靠死背结论,而要与实验原理联系起来,要多问问自己,为什么要按这样的步骤操作?把某些实验步骤交换一下是否可以?省掉某个步骤行不行?等等。

(5)实验数据的处理

重要的有打点计时器纸带的处理方法(如分析是不是匀速运动或匀变速直线运动、如果是匀变速运动,如何求某时刻的速度、如何求加速度等);解方程求解未知量、用图像处理数据(把原来应该是曲线关系的通过改变坐标轴的量或单位而变成线性关系,即变成直线,是重要的实验能力)。

(6)实验误差的定性分析

中学阶段不要求进行定量的误差分析,但对主要误差的产生原因、系统误差是偏大还是偏小等,应能

3

理解。在电路的实验中,粗略地看,认为电流表是短路、电压表是断路,但精确一点看,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内阻的影响都不能忽略,定性地讨论电表电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是我们应该掌握。

一、误差和有效数字

1.误差

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异叫做误差。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两种。

⑴系统误差的特点是在多次重复同一实验时,误差总是同样地偏大或偏小。

⑵偶然误差总是有时偏大,有时偏小,并且偏大和偏小的机会相同。减小偶然误差的方法,可以多进行几次测量,求出几次测量的数值的平均值。这个平均值比某一次测得的数值更接近于真实值。

2.有效数字

带有一位不可靠数字的近似数字,叫做有效数字。⑴有效数字是指近似数字而言。⑵只能带有一位不可靠数字,不是位数越多越好。

凡是用测量仪器直接测量的结果,读数一般要求在读出仪器最小刻度所在位的数值(可靠数字)后,再向下估读一位(不可靠数字),这里不受有效数字位数的限制。

间接测量的有效数字运算不作要求,运算结果一般可用2~3位有效数字表示。

二、基本测量仪器及读数

高考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打点计时器、弹簧秤、温度表、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等。

1.刻度尺、秒表、弹簧秤、温度表、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

使用以上仪器时,凡是最小刻度是10分度的,

最小刻度后再往下估读一位(估读的这位是不可靠数字,

但是是有效数字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凡是最小刻度

不是10分度的,只要求读到最小刻度所在的这一位,不

再往下估读。

例如

⑴读出上左图中被测物体的长度。

⑵上右图用3V量程时电压表读数为多少?用15V量程时电压表度数又为多少?

⑶右图中秒表的示数是多少分多少秒?

凡仪器的最小刻度是10分度的,在读到最小刻度后还要再往下估读一位。⑴6.50cm。⑵1.14V。15V 量程时最小刻度为0.5V,只读到0.1V这一位,应为5.7V。⑶秒表的读数分两部分:小圈内表示分,每小

4

5

5

20 25 15

格表示0.5分钟;大圈内表示秒,最小刻度为0.1秒。当分针在前0.5分内时,秒针在0~30秒内读数;当分针在后0.5分内时,秒针在30~60秒内读数。因此图中秒表读数应为3分48.75秒(这个5是估读出来的)。

2.游标卡尺

⑴10分度的游标卡尺。游标上相邻两个刻度间的距离为0.9mm ,比主尺上相邻两个刻度间距离小0.1mm 。读数时先从主尺上读出厘米数和毫米数,然后用游标读出0.1毫米位的数值:游标的第几条刻线跟主尺上某一条刻线对齐,0.1毫米位就读几(不能读某)。其

读数准确到0.1mm 。

⑵20分度的游标卡尺。游标上相邻两个刻度间的距离为0.95mm ,比主尺上相邻两个刻度间距离小0.05mm 。读数时先从主尺上读出厘米数和毫米数,然后用游标读出毫米以下的数值:游标的第几条刻线跟主尺上某一条刻线对齐,毫米以下的读数就是几乘0.05毫米。其读数准确到0.05mm 。

⑶50分度的游标卡尺。游标上相邻两个刻度间的距离为0.98mm ,比主尺上相邻两个刻度间距离小0.02mm 。这种卡尺的刻度是特殊的,游标上的刻度值,就是毫米以下的读数。这种卡尺的读数可以准确到0.02mm 。如右图中被测圆柱体的直径为2.250cm 。

要注意:游标卡尺都是根据刻线对齐来读数的, 所以都不再往下一位估读。 3.螺旋测微器

固定刻度上的最小刻度为0.5mm (在中线的上侧);可动刻度每旋转一圈前进(或后退)0.5mm 。在可动刻度的一周上平均刻有50条刻线,所以相邻两条刻线间代表0.01mm 。读数时,从固定刻度上读

整、半毫米数,然后从可动刻度上读取剩余部分(因为是10分

度,所

以在最小刻度后应再估读一位),再把两部分读数相加,得测量值。右图中的读数应该是6.702mm

4.打点计时器

打点计时器是一种特殊的计时仪器,电源用50Hz 的交流电,所以打相邻

两个点的时间间隔是0.02s 。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1

限位孔

线圈 振针 振片

永久磁铁

6

5.天平

天平使用前首先要进行调节。调节分两步:调底座水平和横梁水平(在调节横梁水平前,必须把游码

移到左

端零刻度处,左

端与零刻线对齐,如图中虚线所示)。测量读数由右盘中砝码和游标共同读出。横梁上的刻度单位是毫克(mg )。若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有26g 砝码,游码在图中所示位置,则被测物体质量为26.32g (最小刻度为0.02g ,不是10分度,

因此只读到0.02g 这一位)。

6.多用电表

使用多用电表时首先应该根据被测物理量将选择开关旋到相应的位置。使用前应先进行机械调零,用小螺丝刀轻旋调零螺丝,使指针指左端零刻线。使用欧姆挡时,还应进行欧姆调零,即将红、黑表笔短接,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右端零刻线处。欧姆挡的使用:⑴选挡。一般比被测电阻的估计值低一个数量级,如估计值为200Ω就应该选×10的倍率。⑵调零。⑶将红黑表笔接被测电阻两端进量。⑷将指针示数乘以倍率,得测量值。⑸将选择开

关扳到

OFF 或交流电压最高挡。用欧姆挡测电阻,如果指针偏转角度太小,应增大倍率;如果指针偏转角度太大,应减小倍率。 7.电阻箱

右图中的电阻箱有6个旋钮,每个旋钮上方都标有倍率,将每个旋钮上指针所指的数值(都为整数)乘以各自的倍率,从最高位依次往下读,即可得到这时电阻箱的实际阻值。图中最左边的两个黑点是接线柱。若指针所示如图,则阻值为84580.2Ω。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mg

×0.1

×10 ×1

×1K ×10K

×100 1 7 6 5 4 3 2 8 9 0 1

7 6 5 4 3 2 8 9 0 1 7

6 5 4 3 2 8

9 0 1 7

6 5 4 3 2 8

9 0 1

7 6 5 4

3 2 8 9 0 1 7 6 5

4 3 2 8 9 0

7

三、重点的学生实验

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右图为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选点迹清楚的一条,舍掉开始比较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地方取一个开始点O ,然后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A 、B 、C 、D …。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s 1、s 2、s 3 … 利用打下的纸带可以:

⑴求任一计数点对应的即时速度v :如

T

s s v c 23

2+=

(其中T =5×0.02s=0.1s ) ⑵利用“逐差法”求a :()()23216549T s s s s s s a ++-++=

⑶利用上图中任意相邻的两段位移求a :如2

23T s s a -=

⑷利用v -t 图象求a :求出A 、B 、C 、D 、E 、F 各点的即时速

度,画出如右的v-t 图线,图线的斜率就是加速度a 。 2.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胡克定律)

利用右图装置,改变钩码个数,测出弹簧总长度和所受拉力(钩码总

的多组对应值,填入表中。算出对应的弹簧的伸长量。在坐标系中描点,的分布作出弹力F 随伸长量x 而变的图象,从而发确定F -x 间的函数关系。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及其单位。

该实验要注意区分弹簧总长度和弹簧伸长量。对探索性实验,要根据点的走向,尝试判定函数关系。(这一点和验证性实验不同。) 3.互成角度度两个力的合成

该实验是要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和另一个力产生相同的效果,看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与这一个力是否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相等,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相等,就验证了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4.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用描迹法)

该实验的实验原理:平抛运动可以看成是两个分运动的合成:一个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等于平抛物体的初速度;另一个是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利用有孔的卡片确定做平抛运动的小球运动时的若干不同位置,然后描出运动轨迹,测出曲线任一点的坐标x 和y ,利用

vt x =、2

2

1gt y =

就可求出小球的水平分速度,即平抛物体的初速度。 该试验的注意事项有:

⑴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

⑵用重锤线检验坐标纸上的竖直线是否竖直。

⑶以斜槽末端所在的点为坐标原点。

⑷如果是用白纸,则应以斜槽末端所在的点为坐标原点,在斜槽末端悬挂重锤线,先以重锤线方向确定y轴方向,再用直角三角板画出水平线作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⑸每次小球应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

5.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由于v1、v1/、v2/均为水平方向,且它们的竖直下落高度都相等,所以它们飞行时间相等,若以该时间为时间单位,那么小球的水平射程的数值就等于它们的水平速度。在右图中分别用OP、OM和O/N表示。因此只需验证:m1?OP=m1?OM+m2?(O/N-2r)即可。

注意事项:

⑴必须以质量较大的小球作为入射小球(保证碰撞后两小球都向前运动)。

⑵小球落地点的平均位置要用圆规来确定:用尽可能小的圆把所有落点都圈在里面,圆心就是落点的平均位置。

开始做平抛运动,于是验证式就变为:m1?OP=m1?OM+m2?ON,两个小球的直径也不需测量了。

8

9

6.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验证自由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图示纸带的左端是用夹子夹重物的一端。

⑴要多做几次实验,选点迹清楚,且第一、二两点间距离接近2mm 的纸带进行测量。 ⑵用刻度尺量出从0点到1、2、3、4、5各点的距离h 1、h 2、h 3、h 4、h 5,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等于该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算出2、3、4各点对应的即时速度v 2、v 3、v 4,验证与2、3、4各点对应的重力势能减少量mgh 和动能增加量22

1mv 是否相等。

⑶由于摩擦和空气阻力的影响,本实验的系统误差总是使22

1mv mgh

⑷本实验不需要在打下的点中取计数点。也不需要测重物的质量。 7.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摆长的测量:让单摆自由下垂,用米尺量出摆线长L /(读到0.1mm ),用游标卡尺量出摆球直径(读到0. 1mm )算出半径r ,则摆长L =L /+r

开始摆动时需注意:摆角要小于5°(保证做简谐运动);不要使摆动成为圆锥摆。

必须从摆球通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测出单摆做50次全振动所用时间,算出周期的平均值T 。 改变摆长重做几次实验,计算每次实验得到的重力加速度,再求这些重力加速度的平均值。 8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等势线

实验所用的电流表是零刻度在中央的电流表,在实验前应先测定电流方向与指针偏转方向的关系:将电流表、电池、电阻、导线按图1或图2 连接,其中R 是阻值大的电阻,r 是阻值小的电阻,用导线的a 端试触电流表另一端,就可判定电流方向和指针偏转方向的关系。

该实验是用恒定电流的电流场模拟静电场。与电池正极相连的A 电极相当于正点电荷,与电池负极相连的B 相当于负点电荷。白纸应放在最下面,导电纸应放在最上面(涂有导电物质的一面必须向上),复写纸则放在中间。

10.伏安法测电阻

伏安法测电阻有a 、b 两种接法,a 叫(安培计)外接法,b 叫(安培计)内接法。外接法的系统误差是由电压表的分流引起的,测量值总小于真实值,小电阻应采用外接法;内接

法的系

10

统误差是由电流表的分压引起的,测量值总大于真实值,大电阻应采用内接法。如果无法估计被测电阻的阻值大小,可以利用试触法:如图将电压表的左端接a点,而将右端第一次接b点,第二次接c点,观察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变化,若电流表读数变化大,说明被测电阻是大电阻,应该用内接法测量;若电压表读数变化大,说明被测电阻是小电阻,应该用外接法测量。(这里所说的变化大,是指相对变化,即ΔI/I和ΔU/U)。

(1)滑动变阻器的连接

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也有a、b两种常用的接法:a叫限流接法,b叫分压接法。分压接法被测电阻上电压的调节范围大。当要求电压从零开始调节,或要求电压调节范围尽量大时应该用分压接法。用分压接法时,滑动变阻器应该选用阻值小的;用限流接法时,滑动变阻器应该选用阻值和被测电阻接近的。

(2)实物图连线技术

无论是分压接法还是限流接法都应该先把伏安法部分接好;对限流电路,只需用笔画线当作导线,从电源正极开始,把电源、电键、滑动变阻器、伏安法四部分依次串联起来即可(注意电表的正负接线柱和量程,滑动变阻器应调到阻值最大处)。

对分压电路,应该先把电源、电键和滑动变阻器的全部电阻丝三部分用导线连接起来,然后在滑动变阻器电阻丝两端之中任选一个接头,比较该接头和滑动触头两点的电势高低,根据伏安法部分电表正负接线柱的情况,将伏安法部分接入该两点间。

(3)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因为小电珠(即小灯泡)的电阻较小(10Ω左右)所以应该选用安培表外接法。

小灯泡的电阻会随着电压的升高,灯丝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U-I曲线不是直线。为了反映这一变化过程,灯泡两端的电压应该由零逐渐增大到额定电压。所以滑动变阻器必须选用分压接法。在上面实物图中应该选用右面的那个图,开始时滑动触头应该位于左端(使小灯

V

A

V

A

U/V

I/A

O

a b

R

R

11

(b )

(a )

泡两端的电压为零)。

由实验数据作出的I-U 曲线如右,说明灯丝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也就说明金属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若用U -I 曲线,则曲线的弯曲方向相反。)

若选用的是标有“3.8V 0.3A ”的小灯泡,电流表应选用0-0.6A 量程;电压表开始时应选用0-3V 量程,当电压调到接近3V 时,再改用0-15V 量程。 11.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

⑴、用图(a )测定电流表内阻r g ,方法是:先断开S 2,闭合S 1,调节R ,使电流表满偏;然后闭合S 2,调节R /,使电流表达到半满偏。当R 比R /大很多时,可以认为r g =R /。(当R 比R /大很多时,调节R /基本上不改变电路的总电阻,可认为总电流不变,因此当电流表半满偏时,通过R /的电流也是满偏电流的一半,两个分路的电阻相等)。实际上,S 2闭合后,总电阻略有减小,总电流略有增大,当电流表半满偏时,通过R /的电流比通过电流表的电流稍大,即R /比r g 稍小,因此此步测量的系统误差,总是使r g 的测量值偏小。其中R 不必读数,可以用电位器,R /需要读数,所以必须用电阻箱。

根据r g 、I g 和扩大后的量程,计算出需要给电流表串联的电阻R 1的值。

⑵、用(b )图把改

装的电压表和标准电压表进行

校对。校对要每0.5V 校对一次,所以电压要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因此必须选用分压电路。 百分误差的计算:

如果当改装电压表示数为U 时,标准电压表示数为U / ,则这时的百分误差为|U -U / | / U /。

如果校对时发现改装电压表的示数总是偏大,则应该适当增大R 1的阻值(使表头的分压减小一些),然后再次重新进行校对。 12.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被测电阻丝的电阻较小,所以选用电流表外接法;本实验不要求电压调节范围,可选用限流电路。因此选用上面左图的电路。开始时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应该在右端。本实验通过的电流不宜太大,通电时间不能太长,以免电阻丝发热后电阻率发生明显变化。

12

13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U+Ir ,本实验电路中电压表的示数是准确的,电流表的示数比通过电源的实际电流小,所以本实验的系统误差是由电压表的分流引起的。为了减小这个系统误差, 电阻R 的取值应该小一些,所选用的电压

表的内阻应该大一些。

为了减小偶然误差,要多做几次实验,多取几组数据,然后利用U-I 图象处理实验数据:

将点描好后,用直尺画一条直线,使尽量多的点在这条直线上,而且在直线两侧

的点

数大致相等。这条直线代表的U-I 关系的误差是很小的。它在U 轴上的截距就是电动势E (对应的I =0),它的斜率的绝对值就是内阻r 。(特别要注意:有时纵坐标的起始点不是0,求内阻的一般式应该是r =|ΔU /ΔI |)。

为了使电池的路端电压变化明显,电池的内阻宜大些。(选用使用过一段时间的1号电池) 14.用多用电表探索黑箱内的电学元件

设定黑箱上有三个接点,两个接点间最多只能接一个元件;黑箱内所接的元件不超过两个。 测量步骤和判定:

⑴用直流电压挡测量,A 、B 、C 三点间均无电压;说明箱内无电源。 ⑵用欧姆挡测量,A 、C 间正、反接阻值不变,说明A 、C 间有一个电阻。⑶用欧姆挡测量,黑表笔接A 红表笔接B 时测得的阻值较小,反接时测得的阻值较大,说明箱内有一个二极管,可能在AB 间,也可能在BC 间,如右图中两种可能。 ⑷用欧姆挡测量,黑表笔接C 红表笔接B 测得阻值比黑表笔A 红表笔接B 时测得的阻值大,说明二极管在AB 间。所以黑箱内的两个元件的接法肯定是右图中的

上图。

四、重要的演示实验

2加速度和力的关系 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

两个相同的小车并排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小车前端系上细线,线的另一端跨过定滑轮各挂一个小盘,盘里分别放有不同质量的砝码。小车所受的水平拉力F 的大小可以认为等于砝码(包括砝码盘)的重力大小。小车后端也系有细线,用一只夹子夹住两

根细线,控制两辆小车同时开始运动和结束运动。

V A R

S

U /V

I /A

o 0.2 0.4 0.6

3.0 2.0 1.0

m 1 m 2

F 1 F 2

1

3

由于两个小车初速度都是零,运动时间又相同, s =2

1at 2∝a ,只要测出两小车位移s 之比就等于它们的加速度a 之比。

实验结果是:当小车质量相同时,a ∝F ,当拉力F 相等时,a ∝1/m 。

实验中用砝码(包括砝码盘)的重力G 的大小作为小车所受拉力F 的大小,这样做会引起什么样的系统误差?怎样减小这个系统误差 4.描绘单摆的振动图象

对同一个单摆,如果两次拉出木板得到的图形分别如a 、b 所示,说明两次拉木板的速度之比为3∶2。 对摆长不同的单摆,如果两次拉木板速度相同,说明摆的周期之比为3∶2,摆长之比为9∶4。

6.扩散现象

装有无色空气的广口瓶倒扣在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广口瓶上,中间用

玻璃板隔开。抽去玻璃板,过一

段时间可以发现,两种气体混合在一起,上下两瓶气体的颜色变得均匀一致。

扩散现象也证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从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一下:设环境温度不变。在扩散过程中,瓶中气体将吸热还是放热?这个实验也证明扩散现象有方向性。

8.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静电计是测量电势差的仪器。

指针偏转角度越大,金属外壳和上方金属小球间的电势差越大。在本实验中,静电计指针和A 板等电势,静电计金属壳和B 板等电势,因此指针偏转角越大表示A 、B 两极板间的电压越高。

a

b

14

本实验中,极板带电量不变。三个图依次表示:正对面积减小时电压增大;板间距离增大时电压增大;插入电介质时电压减小。由U

U Q C 1

∝=知,这三种情况下电容分别减小、减小、增大。因此可以确定C 和S 、d 、ε的关系是d

S C ε∝。

思考:如何测量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 9.磁电式电表原理

圆柱形铁芯的作用是在磁铁两极和铁芯间生成均匀地辐向分布的磁场。不管线圈转到什么角度,线圈平面都跟磁感线平行,线圈受到的安培

力矩的大小只跟电流大小成正比。线圈绕在铝框上,线圈的两端分别和两个螺

旋弹簧

相接,被测电流由这两个弹簧流入线圈。铝框可以起到电磁阻尼的作用。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因此根据指针偏转方向,可以知道被测电流方向。 10.研究电磁感应现象

首先要查明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和电流方向的关系(方法与

画电场中平面上等势线实验相同)。

电键闭合和断开时、电键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移动过程中、电键闭合后线圈A 在B 中插入、拔出时,都会发现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说明有电流产生。而电键保持闭合、滑动触头不动、线圈A 在B 中不动时,电流表指针都不动,说明无电流产生。

结论:闭合电路中有感应电流产生的充要条件是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