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15届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扫描版,含解析)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15届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扫描版,含解析)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15届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扫描版,含解析)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15届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扫描版,含解析)

达州市普通高中2015届第一次诊断性测试

语文试题含答案

1.C(A项“擎”应读“qíng”;B项错在“星宿”,“宿”应读“xiù”;D项错在“背包”,“背”应读“bēi”)

2.A(B项“貌和神离”应为“貌合神离”;C项“甘之如怡”应为“甘之如饴”;D项“搅绊”应为“搅拌”)

3.D(A项“一再”即“一次又一次”,与后面“从未间断”矛盾,应该用“一直”;B项“必需”是动词,即“一定要有,不可少”,应该用副词“必须”;C项“巧夺天工”是“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精巧、绝妙。此处误用,与百里峡水晶宫天然形成的景致相矛盾)

4.C(A项属重复累赘,“诸”即“之于”;B项属句式杂糅,“从……为出发点”杂糅,把“从”改为“以”;D项属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去掉“正确”两字。

5.C(文章第二段中说“苏”在死去的9年之前就已经停止了生长,所以A错。B项强加因果,D项于文无据。)

6.B (概念错误,骨骼年轮研究包括大小骨骼的研究)

7.D(A项原文是“迄今为止”且推断无据;B绝对化,原文有两个“也许”。C项“庞大身躯”与超强

捕食能力没有必然联系,“能够摄入足够的食物而生存下来”的原因现在也没有弄清楚。)

8.C(应为“答复、给回信”)

9.D(D项均为介词,趁此、趁机。A项均为连词,一表目的关系,来、用来;一表因果关系,因为。B项都是句末助词,一个表判断兼感叹语气,一个表疑问语气。C项均为介词,一个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处所,可译为“从、在、到、由”等;一个用在形容词后,引进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

(1)编纂后妃等传,事迹亡佚无所凭据,危素买来糖饼馈赠给宦官,叩问得到实情,就记载在书中,终于编纂成完整的史书。(句意正确1分,答对关键词“馈、叩、笔、卒”各1分)(2)淮南发生兵乱,危素前往察问,借机发放楮币(一种纸币),赈济维扬、京口一带的饥荒。(句意正确1分,答对关键词“假、振”各1分)

11.谏止重修宫殿;驳斥合祭悖礼;谏言救济百姓;察问兵乱,便宜赈荒。(一点1分;意思正确即可)

12.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何以明其然/盖《风》《雅》之兴/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此为情而造文也/诸子之徒/心非郁陶/苟驰夸饰/鬻声钓世/此为文而造

情也。故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烦滥。(正确两处1分)

译文:从前《诗经》的作者写的诗歌,是为了抒发感情而创作作品;后来的辞赋家写作辞赋,是为了创作而故意造作感情。凭什么知道他们是这样的呢?因为《诗经》的产生,是由于诗人心中蓄积了愤懑不平之气,因而吟唱出自己的真性情,用以讽劝那些在上位的人,这就是为了抒发感情才创作文艺作品。后代辞赋家之流,胸中本来就没有感情郁结,却随意施展夸张文饰的手法,借此沽名钓誉,这就是为了创作才造作感情。所以为了抒发感情而写的作品,语言简练而真实;为作文而造作感情的作品,文辞繁杂且空泛失真。

13.(1)在诗人看来,古钗坠井是埋没;而匣中珍藏,更是变相的埋没。(1分)人才也如此。有才而不第是埋没;中第而不被重用,则是生命的空耗。(1分)故爱宝与不爱宝,惜才与不惜才,关键在“用”与“不用”。(1分)“不用还与坠时同”,卒章显志,深刻地表达了封建时代知识分子沦落不遇而又徒唤奈何的哀叹与悲愤(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封建时代士子们遭压抑埋没、被弃置不用的共同命运”)。(1分)(大意正确即可)

(2)这首诗运用比兴(或托物言志、托物寄怀、象征)手法,(1分)明写古钗命运,实叹士子际遇。(1分)士子中第前犹如坠井之钗,一朝中第就如钗之井出,而中第后依然潦倒不被重用又如古钗匣中弃置。(1分)比兴手法的运用委婉含蓄地抒写了包括诗人在内的士子们怀才不遇(或“大材小用”)、终生落魄的际遇。(1分)(大意正确即可)

14.(1)涂有饿莩而不知发(2)以塞忠谏之路也(3)审容膝之易安(4)但见悲鸟号古木(5)寒衣处处催刀尺(6)绿杨阴里白沙堤(7)野芳发而幽香(8)

15.BD。B项没有得到亲人的理解 D项没有说明方法。

16.(1)文章开头写槐树体现了季节特征,紧扣题目。(2)引出下文对托尔斯泰的叙述描写(为下文做铺垫)。(3)用槐树的美丽高大来烘托托尔斯泰的崇高睿智。

17.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手法来描写托尔斯泰的墓地:(1)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墓上不设任何标记”,“长方形土堆”等,突出墓地的简陋和朴素,反衬托尔斯泰的伟大。

(2)侧面描写(间接描写):高大的树木,喷薄而发的槐花等景物的描写反衬了墓地的简陋和朴素,也烘托出托尔斯泰的伟大。

18.造成托尔斯泰死亡悲剧的原因:

(1)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托尔斯泰是贵族,他却想放弃贵族生活,放弃私有财产,于是,必然遭到以妻子为代表的特权阶层的反对。在当时的俄国,他得不到任何的理解和支持。理想与希望的破灭,造成了托尔斯泰的悲剧。(2)新思想与旧制度的冲突。俄国在当时是世袭制度,旧制度的得益者必然要维护旧制度,托尔斯泰放弃贵族特权,追求民主与平等,这种思想动摇了世袭制度。俄国社会后来虽然经过一系列的变革,思想逐步开花,但是,托尔斯泰是先驱者,他不可避免的成了殉道者。

19.○1于是○2位○3不但(不仅)○4走后门○5而且(还、也)○6风清气正(清正廉洁清正廉明)(意思对即可)(每空一分,共6分)

20.(对联内容2分,对联形式2分,共4分)

①万世传大义浩浩正气映古今。

②凤凰人杰留绝代牧歌。

七、作文(按2014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译文:危素,字太仆,是金溪人,唐代抚州刺史危全讽的后裔。少年时精通《五经》,游学于吴澄、范梈门下。至正元年,由于大臣推荐任用为经筵检讨。编纂宋、辽、金三史并完成《尔雅》的注释,赏赐金银以及宫女给他,他不接受。由国子助教升迁为翰林编修。编纂后妃等传,事迹亡佚无所凭据,危素买来糖饼馈赠给宦官,叩问得到实情,就记载在书中,终于编纂成完整的史书。升迁为太常博士、兵部员外郎、监察御史、工部侍郎,转任大司农丞、礼部尚书。

当时动乱将更加危急,危素常常直言陈述时政得失。至正十八年,参与中书省事务,建议专任平章定住总领西部之兵,不要迎接皇帝所率部队而贻误军事,建议任用普颜不花为参政,经营江南,设立兵农宣抚使司来安定畿内,任用有德才的地方官来安抚流窜的百姓。并且说:“今日之事,应当卧薪尝胆,力图中兴。”不久进用为御史台治书侍御史。至正二十年,授任参知政事,旋即授予翰林学士承旨职务,出京担任岭北行省左丞。上书言事,皇帝不答复,于是弃官居住在房山。

危素为人刚毅正直,屡有建言,敢于承担大事。上都宫殿失火,敕令重新修建大安、睿思二阁,危素进谏阻止了这件事。请皇帝亲自祭祀南郊,筑坛北郊,来驳斥南北郊合祭的悖礼做法。趁机进言陈说民间疾苦,皇帝下诏发放钱粮赈济河南、永平的百姓。淮南发生兵乱,危素前往察问,借机发放楮币(一种纸币),赈济维扬、京口一带的饥荒。

在房山住了四年。明朝的军队将要抵达燕地,淮王帖木儿不花监国,起用他仍然(像以前那样)担任翰林学士承旨。危素刚到任,明军就攻入,他便跑回所居的报恩寺,跳入井中。寺里僧人大梓奋力拉起他,说:“国朝历史除了您没有人知道。假如您死了,这是让国朝历史丧失啊。”危素才停止。军队逼近史库,他前去禀告镇抚吴勉等人使军队退走了,《元实录》得以保全。

洪武二年,授任翰林侍讲学士,皇帝多次拿元朝兴亡的原因询问他,并且诏令他撰写《皇陵碑》文,都能符合皇帝的意旨。不久,因为失朝被弹劾罢免。闲居一年,恢复了以前的官职,兼任弘文馆学士,赐给他小车,免去朝谒。曾经偕同诸学士参加赐宴,皇帝多次派内官劝他饮酒,并作诗一首,来显示恩宠,敕令各人写诗进献,危素的诗最后写成,皇帝唯独看了他的诗称赞说:“危素年老有德,诗里有先忧后乐之意。”当时危素已经七十多岁了。御史王著等人弹劾危素是亡国之臣,不应当列为侍从,皇帝下诏贬谪他到和州,守护余阙庙,一年多后去世。

在这之前,至元年间,西方僧人嗣古妙高想要火烧宋朝会稽诸皇陵。夏人杨辇真珈担任江南总摄,悉数挖掘宋徽宗以下诸皇陵,攫取其中的金银珠宝,收集皇帝皇后的遗骨,埋葬在杭州的故宫,在上面修建佛塔,取名叫镇南,以此显示压服;又截取宋理宗颅骨作为饮酒器具。真珈失败,他的资产全部被没收入官(被官府登记没收),颅骨也被收入宣政院,把它赐给所谓皇帝老师的人。危素在翰林时,在宴会上见过,因而详细叙说事情始末。皇帝叹息了很久,命令北平守将从西方僧人汝纳那里购得颅骨,告谕有关部门安放在高坐寺西北。第二年,绍兴献来永穆陵图,于是敕令安葬颅骨在旧陵墓,这事实际是从危素倡议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