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5年10月-11月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2015年10月-11月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人民日报评论员:坚持两岸共同政治基础不动摇

2015年11月09日03:2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15年11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开创了两岸领导人直接对话沟通的先河。习近平在会面中提出坚持两岸共同政治基础不动摇、坚持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坚持为两岸同胞多谋福祉、坚持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四点意见,为两岸关系发展擘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必将对两岸的前途和未来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能够实现和平发展,关键在于双方确立了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此次会面,两岸双方对“九二共识”这个共同政治基础进行了再确认,其核心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对两岸关系根本性质的明确界定。它表明大陆与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关系不是国与国关系,也不是“一中一台”。虽然两岸迄今尚未统一,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从未分裂。坚持这一共同政治基础不动摇,对两岸关系的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九二共识”,是两岸建立政治互信、实现良性互动的前提和基础。“九二共识”经过两岸有关方面明确的授权认可,得到两岸民意广泛支持。因为有了“九二共识”,两岸才能在1993年实现“汪辜会谈”;因为有了“九二共识”,国共两党领导人才能在2005年4月实现历史性握手;因为有了“九二共识”,两岸双方才能在2008年6月恢复两会制度性协商,两岸关系走上和平发展道路,处于1949年以来最好的时期;因为有了“九二共识”,两岸领导人今天才能坐在一起、面对面交换意见,翻开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只要坚持“九二共识”,两岸之间什么问题都可以谈,什么困难都可以设法克服。

坚持“九二共识”,是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定海神针”。两岸关系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如果这个基础被破坏,两岸关系就会重新回到动荡不安的老路上去,两岸同胞的切身利益和共同福祉就会受到损害,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就会得而复失。形象地说,如果没有了“九二共识”这个“定海神针”,和平发展之舟就会遭遇惊涛骇浪,甚至彻底倾覆。

坚持“九二共识”,是大陆同台湾当局和各政党开展交往的基础和条件。大陆方面承诺,台湾无论哪个党派、团体,无论其过去主张过什么,只要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其核心意涵,我们都愿意同其交往。反之,对任何否认“九二共识”这个共同政治基础、分裂国家的行为,两岸同胞绝不会答应。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一原则问题上,我们的态度始终如一,我们的立场从未改变,我们的意志坚如磐石。

固本强基,方能行稳致远。要和平不要冲突、要交流不要隔绝、要协商合作不要零和对抗,已成为两岸主流民意。台海动荡紧张,两岸冲突对抗,民众深受其害;走和平发展之路,谋互利双赢之道,利在两岸当下,功在民族千秋。两岸领导人此次会面昭示,只有坚持“九二共识”,两岸才能进一步增进政治互信、深化和平发展,才能共同携手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

人民日报评论员:两岸关系翻开历史性的一页

2015年11月08日05:2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历史将铭记这一天。11月7日,一个很特别的日子,台海两岸领导人在66年后首次会面,习近平、马英九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共同翻开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两岸同胞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两岸领导人这次历史性会面,以相互尊重和建设性的态度,围绕推进和平发展、致力民族复兴的主题,坦诚深入交换看法。双方回顾了66年来两岸关系的不平凡历程和历史性变化,充分肯定了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走上和平发展道路取得的丰硕成果,总结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经验和启示,阐述了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政策主张,并就此达成积极共识。正如习近平所言,我们应该以行动向世人表明:两岸中国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决好自己的问题,并共同为世界与地区和平稳定、发展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这是两岸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踏出了两岸高层政治互动往来的关键性一步,开创了两岸领导人直接对话沟通的先河。

两岸领导人会面,开辟了两岸关系发展新前景。会面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探讨深化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增进两岸民众福祉等重大问题,将两岸交流互动提升到新高度。这对巩固“九二共识”政治基础,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两岸领导人会面,得益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累积的丰硕成果。7年来,在两岸双方和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台海局势缓和,收获了和平稳定;两岸经贸合作交流,收获了互利共赢;两岸人员往来,收获了亲情福祉。正因为有了这7年的积累,两岸双方才能迈出今天这历史性的一步。

两岸领导人会面,也是两岸双方顺应两岸同胞心愿和时代潮流共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当前,两岸关系发展面临方向和道路的抉择,两岸同胞期望台海保持和平稳定、两岸关系继续和平发展并结出更多惠民硕果。两岸领导人坐在一起,正是为了让历史悲剧不再重演,让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不得而复失,让两岸同胞继续开创和平安宁的生活,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共享美好的未来。

两岸领导人会面,为的是进一步夯实两岸互信的政治基础。7年来两岸关系能够实现和平发展,关键在于双方确立了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没有这个定海神针,和平发展之舟就会遭遇惊涛骇浪,甚至彻底倾覆。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向前发展,确保和平发展正确方向,两岸双方需要不断巩固这个共同政治基础,深化对一个中国原则和两岸关系根本性质的认知。对“台独”势力及其分裂活动,两岸同胞要团结一致、坚决反对。

两岸一家亲,家和万事兴。两岸领导人实现历史性会面,充分说明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两岸双方完全能够在高层级加强沟通、增进互信、管控分歧,共同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共谋两岸关系发展,造福两岸同胞。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更有能力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站在两岸关系发展的新起点上,两岸双方应该胸怀民族整体利益,紧跟时代前进步伐,携手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格局,共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人民日报评论员:坚持中心任务,实现经济持续增长

——八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

2015年11月07日03:1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把握机遇、应对挑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的要求,牢牢扭住发展这一中心任务,保持合理增长速度,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经济不发展,一切都无从谈起。“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人均GDP增至7800美元左右,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成绩来自蹄疾步稳的发展,来自自强不息的奋斗。现阶段,我国仍有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较大,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并没有变,这是谋划发展的基本依据。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就要始终坚持经济建设是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的主战场。奔向“两个翻番”的目标,今后5年的经济增长必须保持中高速,努力使发展达到一个新水平。

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发生深刻变化,正在由原来加快发展速度的机遇转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由原来规模快速扩张的机遇转变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机遇。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很大,根本上是结构性问题。面对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如果一直迟疑和等待,不仅会丧失窗口期的宝贵机遇,而且还会耗尽改革开放以来积累下的宝贵资源。进入决胜阶段,不是新一轮大干快上,不能继续走粗放型发展的老路,不能靠强力刺激抬高速度达到“两个翻番”。从实际出发,把握发展新特征,必须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实现投资有效益、产品有市场、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对人民立下的军令状,唯有全力以赴去实现。经济的增长,有快有慢是正常的,随着总量不断增大,增长速度会相应慢下来。同时应看到,我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本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符合预期目标,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快的。创新和完善调控方式,定向出击、精准施策,让经济增速运行在合理区间,既要着力扩大需求,也要注重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水平。在扩大有效投资、发挥投资关键作用的同时,必须更加有效地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要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实行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引导消费朝着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以扩大服务消费为重点带动消费结构升级,让人民群众更加切实感受到全面小康的成果。

夫战,勇气也。决胜全面小康,条件充分,任务艰巨。让我们坚定信心、锐意进取,振奋干事创业的精气神,着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中实现经济增长,建成高质量的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更为牢靠的基础

人民日报评论员:植根中国大地建设一流大学

2015年11月06日04:1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近日正式颁布。《方案》明确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我国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自信的充分表现,更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又一个里程碑式的战略举措。

综观世界近现代历史,没有任何一个大国可以在高等教育落后的情况下,真正成为全面领先的世界强国。今天,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创新驱动成为国家发展战略,拥有世界一流的大学,更是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

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家实施了“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支持部分高校、部分学科的建设,显著缩短了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更重要的是,在建设过程中,我国高校汇集办学资源,提升了高等教育综合实力,中国教育工作者积蓄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勇气和信心。

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核心要求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扎根中国大地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必须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大批优秀人才,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供有力支撑;必须自觉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战略,努力服务于提高中国软实力;必须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智慧和营养,推进文化传承与弘扬。

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关键在于创新驱动。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应当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破除制约大学快速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创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为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之路。

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重点在于遵循教育规律。坚持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引导和支持高等学校优化学科结构、办出特色;构建完善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评价体系,激发高校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同时,要紧紧围绕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高科学研究水平、着力推进成果转化、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构建社会参与机制、推进国际交流合作等关键任务,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

蓝图已绘就,号角已吹响。期待中国高校牢记国家使命,凝聚各方力量,积极探索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道路,阔步迈向世界前列,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更大力量。

人民日报评论员:坚持深化改革,激发强大发展动力

——七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

2015年11月06日03:1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吹响了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的冲锋号角,提出“五大发展理念”为未来中国标注出前行航向。进入冲刺阶段的中国,用什么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靠什么践行发展理念、厚植发展优势?

改革,作为一种精神气质,是贯穿这次全会的基调,也是“五大发展理念”的底色。全会明确指出,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坚持深化改革”的重要原则。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是创新的不竭源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深化改革,不只为了应对挑战,更是为了把握机遇;不只为了短期目标,更是为了图之长远;不只是时代要求,更是历史责任。

如果说“五大发展理念”是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的认识论,那么改革就是将发展理念转化为发展实践的方法论。无论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还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无论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还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都需要用改革来推动、靠改革来实现。尤其是在“十三五”时期,战略机遇期内涵发生深刻变化,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根本出路在于坚持深化改革,在改革中破除体制积弊、激发创新活力,不断开辟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坚持深化改革,要以改革的总目标为引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要健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制度体系。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以协调发展拓展发展空间、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完善保证基本民生的制度,“五大发展理念”的实现,都离不开政府和市场两种力量、两种优势,既需要政府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优化公共服务,又需要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坚持深化改革,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展是基础,经济不发展,一切都无从谈起。经济体制改革是一子落而全盘活的关键环节,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其中有全球性、阶段性因素的影响,但根本上是结构性问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关键是要通过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如果不注重转方式调结构,只是为了短期经济增长实行刺激政策,必然会透支未来增长。我们要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破除一切不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回首过去,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三步走”战略布局前两步的伟大胜利,关键在于矢志不渝地推进改革。今天,在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高擎改革的火炬,坚定做改革的实干家、促进派,我们就一定能够为民族振兴续航,为国家现代化助力,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人民日报评论员: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

——六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

2015年11月05日04:2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小康才能真正造福于全体人民。

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共享发展的理念,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也揭示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迈向全面小康的过程,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过程。一方面,保证人人享有发展机遇、享有发展成果,全体人民推动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调动起来。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的“蛋糕”不断做大,但分配不公的问题比较突出,收入差距、城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共享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制度设计都有不完善的地方。为此,五中全会作出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等八个方面的部署,这既是关于共享发展的有效制度安排,也是我们推动共享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坚持共享发展,首先要突出人民的主体地位。全面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是要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绝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现象。当前,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最突出的短板,对此,要采取超常举措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志。对1800万左右的低保人口、1.3亿多65岁以上的老年人、2亿多在城镇务工的农民工、上千万在特大城市就业的大学毕业生、900多万失业人员等特定人群,要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更加注重机会公平,着力保障基本民生,针对他们面临的特定困难,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坚持共享发展,关键是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归根到底要通过制度来落实,有了公平正义的制度,共享发展才有坚实的根基。

“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只有让发展成果公平共享,全面小康才能凝心聚力;只有让人民幸福安康,中国才能在现代化道路上稳健前行。通过共享发展让发展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增强发展动力,不断增进人民团结,让13亿多中国人朝着共同富裕目标稳步前进。

人民日报评论员:坚持开放发展,着力实现合作共赢

——五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

2015年11月04日03:1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封闭只会窒息自己的生机。以世界眼光审时度势、在全球范围谋篇布局,是走上世界舞台的中国必然的选择。

“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开放发展”的理念,着力实现合作共赢,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的问题,必将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为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曾告诫全党: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十二五”期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实施“走

出去”战略、设立自由贸易区……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展,一个更高水平的开放格局正在形成。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当前,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局面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和规则面临重大调整,引进来、走出去在深度、广度、节奏上都是过去所不可比拟的,应对外部经济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压力也是过去所不能比拟的。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正是从全球经济联系中谋划发展,提高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的能力,体现了开阔的国际视野。

谋大局、开新篇,今天的中国已进入与世界深度互动阶段。作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世界第一大吸引外资国和第三大对外投资国,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同样离不开中国。当前,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总体上还不够高,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还不够强,应对国际经贸摩擦、争取国际经济话语权的能力还比较弱,运用国际经贸规则的本领也不够强。要想在下一步发展中扬长避短、乘势而上,必须认真研究如何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发展的内外联动性,形成中国与世界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由此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完善,引导全球经济议程,走好开放发展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曾郑重宣示:“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坚持开放发展,就是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深化人文交流,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对外贸易布局、投资布局,以扩大开放带动创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五中全会从六个方面,对开放发展进行了部署: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按照这样的部署奋战“十三五”,我们就能以开放发展实现合作共赢,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注入强大正能量。

改革开放以来,从建立经济特区,到推动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再到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发展的历程也是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和深化的历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开放发展,实现合作共赢,我们一定能将“中国号”巨轮驶向更开阔的水域,从胜利走向新的更大胜利。

人民日报评论员: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四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

2015年11月03日03:2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很关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十三五”时期我们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当前,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十分严峻,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生态环境恶化及其对人民健康的影响已经成为我们的心头之患,成为突出的民生问题。扭转环境恶化、提高环境质量,是事关全面小康、事关发展全局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

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低碳循环

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五中全会重点从这六个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周密的部署,为绿色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以五中全会描绘的蓝图为引领,切实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原则、目标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贯彻到各级各类规划和各项工作中,我们才能谱写绿色发展的新篇章。

推进绿色发展,真抓实干才能见效。进一步提高绿色指标在“十三五”规划全部指标中的权重,把保障人民健康和改善环境质量作为更具约束性的硬指标,是推动绿色发展的政策制度保证。无论是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和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还是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都是为了尽快遏止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筑牢绿色发展的底线。

保护与发展并不矛盾。随着对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我国在这方面的潜力相当大,可以形成很多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经济转型升级添加强劲的“绿色动力”。抓住绿色转型机遇,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能源技术创新,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不断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绿色水平,我们完全可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的双赢。

风物长宜放眼量。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牢牢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守住生态文明红线,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我们就一定能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发展目标,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为中华民族赢得永续发展的光明未来。

人民日报评论员:坚持协调发展,着力形成平衡结构

——三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

2015年11月02日04:4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全面小康,重在“全面”。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中,“协调发展”强调的正是“全面”二字,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为全面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推动协调发展、形成平衡结构,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发展不协调,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区域、城乡、经济和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等关系上。如果说在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情况下,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是要跑得快,但跑过一定路程后,就要注意调整关系,注重发展的整体效能,否则“木桶”效应就会愈加显现,一系列社会矛盾会不断加深。谋划“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在优化结构、补齐短板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着力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而且更重要的也是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如果到2020年我们在总量和速度上完成了任务,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更加严重,短板更加突出,就算不上真正实现了目标。《建议》提出增强发展协调性,重点在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我们应该根据这一精神,进一步有针对

性地专门研究、集中攻关,提出可行思路和务实举措,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

收官之战,讲究平衡之道。全面小康是城乡区域共同的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进步。7017 万农村贫困人口能否同步小康?2.5亿城镇外来常住人口如何平等享受公共服务?如何在生产能力迅速扩大的同时,提升优质生态产品的提供能力?《建议》指出,针对现阶段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民生保障等方面存在的一些明显短板,必须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重、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融合,进一步增强发展整体性。实际上,越是短板,越具有后发优势;越在薄弱环节上多用力,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越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良好效果,从而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下好“十三五”发展的全国一盘棋,协调发展是决战制胜的要诀。在一棒接着一棒跑、一鼓作气向终点线冲刺的历史时刻,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我们一定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写下更加强劲的新篇章。

人民日报评论员: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高质量效益

——二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

2015年11月01日03:2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排在首位的就是“创新发展”。如果说传统的发展是做加法,那么创新发展就是做乘法。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十二五”期间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创新精神贯穿在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无论是经济转型升级,还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无论是户籍、司法、教育等方面改革措施密集出台,还是“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双翼齐飞……一系列新理念、新思路、新探索,为中国发展不断开拓新境界。

展望未来,中国发展的时与势、艰与险,将我们推到了创新发展的风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发达国家推进高起点“再工业化”,我们的发展条件、比较优势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必须加快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当前,我国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是我国这个经济大个头的突出软肋。如果不能走好创新发展之路,发展动力就不可能实现转换,我们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就会处于下风。为此,我们必须按照五中全会的要求,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五中全会提出的七个创新发展着力点: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产业

新体系、构建发展新体制、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给出了未来五年实施创新发展的路线图。以五中全会绘就的蓝图为引领,创新发展才能取得新突破、达到新水平。

创新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十三五”时期推动创新发展,就要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到实施网络强国战略;从提出并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从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到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发展举措,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贯彻落实好五中全会精神,我们才能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发展的质量更好、效益更高、结构更优。

“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电子科技领域中的摩尔定律揭示,半导体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和电阻数量,每18个月增加一倍。这就是创新的速度。以创新把握机遇、以创新驱动发展,我们就一定能让创新创造的活力不断迸发、源泉不断涌流,激发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

人民日报评论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纲领

——一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

2015年10月31日04:3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一个国家的发展蓝图,总会在历史的重要时刻显示出重大意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之际,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今后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是我们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把《建议》确定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落到实处。

谋定而后动。分析“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提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确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遵循的原则,提出实现全面小康新的目标要求,《建议》以强烈的使命意识和问题意识谋划未来,体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体现了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的决策部署,顺应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在要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

全会通过的《建议》,标明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定位。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建议》紧紧围绕这个任务,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标志性的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举措,特别是强调要以新的理念推动发展,聚焦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回应人民群众诉求和期盼,目的就是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今后5年党和国家各项任务,归结起来,就是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全会通过的《建议》,彰显了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的战略思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根本上说是发展问题。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的成败。建议稿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我们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五大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

全会通过的《建议》,体现了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硬道理,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我们党要带领13亿多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创新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观念、体制、方式方法,提高党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进改革的能力,为发展航船定好向、掌好舵,更好地发挥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各级党委必须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领导发展能力和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小康,这个穿越无数苦难与辉煌岁月的执着梦想,今天已经触手可及。展望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将由我们亲手完成。承接历史、开创未来,在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最后冲刺阶段,跑好属于我们自己的这一棒,把《建议》描绘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我们就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更为扎实的前进基础。

人民日报评论员:南海和平稳定不容破坏

2015年10月29日04:2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10月27日,美国不顾中国政府多次交涉和坚决反对,派“拉森”号导弹驱逐舰非法进入中国南沙群岛有关岛礁邻近海域活动。此举威胁中国主权和安全,危及礁上人员和设施安全,是对中方的严重挑衅。中方果断行动,依法对美方舰艇实施监视、跟踪和警告,并于当日召见美驻华大使,对美方的无理行径提出严正交涉和强烈抗议。

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具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中国在自己的主权范围内搞南海建设,合法、合理、合情,任何人都无权干涉。中国一贯尊重和维护各国依据国际法在南海享有的航行和飞越自由,南海的航行和飞越自由也从未因南沙有关争议受到任何影响。

炫耀武力和恫吓,改变不了是非曲直。所谓南海航行自由问题根本就是“伪命题”。美国不是南海问题当事国,美方曾在各种国际场合对中方保证在南海有关领土问题上不持立场、不选边站队。但从此前美方对中国南海岛礁建设所谓“表示关切”“表达忧虑”的表态,到派军舰进入中方有关岛礁临近水域挑衅中国国家安全的举动,美方的种种行为实质上都构成对地区和平稳定的破坏。

出于一己私利频频在南海人为制造紧张,挑起种种事端,对中国领土和海洋权益进行肆意挑衅,这才是制造南海紧张局势的乱源所在。意图制造南海地区军事化的胁迫行动,更是不负责任的玩火,是违背南海周边国家利益的。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更是南海沿岸国家切身利益所在。当前,在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南海形势总体稳定,各国从中受益。中国正积极努力同东盟国家在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框架下,积极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的磋商。中国同南海周边邻国一道,通过机制对话管控争议,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争议,积极探索以合作和共同开发实现互利共赢,努力将南海建设成和平、友好、合作之海。显而易见,地区国家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努力理应受到尊重,搅动南海局势,将地区形势引向对抗和军事化的行为注定不得人心。

上月,中美两国领导人明确强调双方要妥善管控和处理好分歧,避免两国关系大方向受到干扰,双方同意继续就南海问题保持建设性沟通。中国希望美方切实履行承诺,珍视两国

关系,珍视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在南海问题上行负责任之事,停止损害南海地区和平稳定和中美关系的行动。

中国不惹事,却也不怕事。任何人要侵犯中国的主权和相关权益,中国人民都绝不答应。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和意志坚定不移。

人民日报评论员: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

——向着第一个百年目标迈进③

2015年10月29日04:2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央政治局会议标定“十三五”规划的价值指向。“13省份公布养老金并轨方案,多地确保待遇不降”“城乡医保并轨已在8省份实行,门诊病种有望增多,结算也将快捷省事”……惠民生的改革举措密集出台。在“十二五”和“十三五”交汇的时间节点上,这些举措是从过去延伸到未来的承诺: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中央的郑重宣示,贯穿“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始终。4年多来,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各项民生指标却逆势上扬、全线飘红。建立世界最大的社保体系,为亿万人民生活兜底;破解空前艰巨的就业难题,就业人数达到7.7亿;实行卓有成效的扶贫攻坚,使得全世界每10个人脱贫,就有超过7个来自中国……收入越来越高、负担越来越轻、保障越来越多,用群众满满的获得感、稳稳的幸福感作证,“十二五” 走过的这几年,彰显着一个政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追求,体现着一个国家念兹在兹的为民情怀。

站在“十二五”规划的终点瞩望未来,民生建设砥砺前行,也面临着“再上层楼”的阻力、“更进一步”的挑战。一方面,利益关系错综复杂,教育、养老、医疗等民生问题涉及不同的利益群体,需要调和鼎鼐、协调各方的智慧;另一方面,群众期待水涨船高,对公平的更高诉求、对环境的更高追求、对生活的更高企求,这些“发展起来以后”的新期待,增加了民生改善的边际难度。“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在未来5年,更需要把民生放在发展首位、贯穿改革始终,全面解决好群众关心的就业、收入、社保、食品安全等问题,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更强幸福感。

改善民生不是暂时性的政策安排,而是中国道路的本质要求。从这样的高度,才能理解为什么“获得感”是深化改革的最终目的,“公平正义”是依法治国的最高目标。“十三五”期间,无论经济形势如何风云变幻,不管改革发展遭遇多少阻力,民生建设只会加强,不会削弱;民生改善只会前进,不会停滞。这需要我们继续以“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的决心,拿出“决不让一个地区掉队”的勇气,激荡“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的热情,把民生改善书写在时代新的年轮,把人民幸福镌刻在通向中国梦的里程碑上。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走过90多年风云激荡的岁月,我们党不变的宗旨,是矢志不渝为人民谋利益。历史已经证明,我们用奋斗改变了亿万人民的命运;历史将继续证明,探索中国道路的过程,就是不断为民造福的过程,就是让亿万人民与祖国共同成长的过程。

人民日报评论员:以前瞻性引领更长远发展

——向着第一个百年目标迈进②

2015年10月28日07:0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在实现中国梦的行进坐标中,全面小康是“关键一步”;在“两个一百年”的奋斗征程上,全面小康是第一个“百年渡口”。2016—2020,要在这五年时间里,把一个人口比欧盟、美国和日本加起来还多的大国带入全面小康,这是人类史上从未有过的壮举,不仅考验“纷繁世事多元应”的运筹智慧,更检验“击鼓催征稳驭舟”的领导能力。

用五年规划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国特有的战略模式。“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个预,就是以战略眼光审视大势和大局,认清机遇和挑战,准确分析不利环境和有利条件,从而未雨绸缪,系统谋划,趋利避害,赢得发展的主动权。“聚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既定目标,着眼于我国未来5年乃至更长远的发展”,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浙江、贵州、吉林等地调研,听取对“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强调“突出前瞻性和引领性”,为制定“十三五”规划指明了方向。

前瞻性体现在科学准确的判断。“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仍处在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相互叠加的严峻挑战。这是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战略判断。机遇仍在,要求我们有战略定力、有战略自信,以平常心面对压力,保持宏观政策的总体稳定;矛盾叠加,要求我们清醒认识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把难点和复杂性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各种风险想得更深入一些,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局面的准备。“既不能脱离实际、提过高的目标和要求,也不能囿于一时困难和问题而缩手缩脚”,这应该成为未来五年我们始终坚持的战略原则。

前瞻性体现在发展理念的完善。随着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迈进,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如何全面化解产能过剩,通过市场机制培育新兴产业?如何针对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趋势,释放消费潜力?如何以创新为驱动,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所有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增强更新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紧迫感,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实现新旧发展动能的平稳切换。

前瞻性体现在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的辩证统一。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帮助7000多万人口摘掉贫困帽子,这些刚性要求倒逼我们必须在规定时间节点前完成既定的任务,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动力。与此同时,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少矛盾不会随着某一项指标的完成而消失。只有时刻保持问题意识,紧紧抓住事关全局和长远的重要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切实探寻解决之道,才能在更深层次上揭示规律、把握规律,为更长远的发展奠定基础。

今天的中国,正处在走向民族复兴的关键节点。以五年规划的制定为契机,把发展的眼光放得更远,把奋斗的脚步踩得更实,我们必将实现预期的目标,成就辉煌的梦想。

人民日报评论员:时和势都在我们这边

——向着第一个百年目标迈进①

本报评论员2015年10月27日08:2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一份国家的发展蓝图,对接着亿万人民的小康梦想,标示出一个民族的复兴伟业。

金秋十月,正在北京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研究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划定未来五年中国发展的航标。这是一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谋篇布局、为迈向第一个百年目标凝心聚力的重要会议,十八届五中全会做出的战略擘画和顶层设计,“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必将把“中国号”巨轮带入一个全新的水域。

中国的发展前后相续,站在两个五年规划的交汇点上,一个发展的“中国故事”愈发清晰。过去五年,中国经济高位跃升、改革全面推进、民生持续提升、生态不断改善,我们以变革抓住机遇、用变革应对挑战,将改革发展和复兴之路的现实方位标示得格外清晰。习近平总书记如此判断:“时和势总体于我有利,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仍然存在。”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现代化巨轮扬帆破浪,正当其“时”——

全新方位中,我们正处于战略机遇期。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十二五”前4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四分之一。深化改革的红利在不断释放、全球合作的动能在不断提升,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构建全球经济新版图,战略方位的变化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未来五年,抓住并用好机遇,我们就能完成现代化历程中的重要跨越。

关键节点上,我们正面对改革攻坚期。前行之路从无坦途,“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紧迫而繁重。中国经济正经历新旧动能转化,人口结构变化、产能过剩、资源环境压力等,都是“拦路虎”;中国社会也仍在深刻转型,社保、教育、医疗等问题,都是“硬骨头”。未来五年,振奋精神、凝心聚力,我们才能走好复兴之路上的“关键一程”。

面对这样的发展时机、历史契机,我们更需认清大局与大势,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信心——

发展之势,在我们这边。新常态下,新的增长点正在加快孕育并不断破茧而出,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加快形成并不断蓄积力量。“三大产业”“三驾马车”的比重变化,“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的明确目标,让经济形势、运行态势总体向好。亚投行用资金完善全球金融架构,“一带一路”用合作共赢构建世界经济地理新版图,整个世界正在我们面前展开。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仍然广阔,“十三五”的中国必能不断向好。

人心之势,在我们这边。从“十二五”前4年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9.5%,到“十三五”期间带领7000多万人摆脱贫困,改革中的“获得感”、发展中的“幸福感”,深深植根于亿万人民心中。“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无疑会贯穿于未来五年的发展之路。“人心是最大的政治”,这样的万众一心、满怀信心,正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最好的基本面。

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确立“三步走”战略;跨入新世纪,我们党提出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现代化的夙愿逐步变成现实,民族复兴的前景正在铺展开来,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百年目标迈进,时和势都在我们这边,我们有能力、有信心在“十三五”期间,完成历史使命、收获更大光荣。

人民日报评论员:坚持把政治纪律排在首要位置

——四论把党纪党规的笼子扎得更紧

2015年10月25日15:4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对于一个党员,纪律是高压线;对于一个政党,纪律是生命线。日前,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8700多万共产党员制定了思想、行为准则。尤其是《条例》,将党的纪律整合为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这“六大纪律”,并把政治纪律排在首位,这体现了从严治党的规律,也抓住了管党治党的根本。

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党的全部纪律中,政治纪律是打头、管总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纪律是多方面的,但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不管违反哪方面纪律,任其发展,最终都会侵蚀党的执政基础,破坏的都是党的政治纪律。加强纪律建设,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永远排在第一位。讲规矩,首先要讲政治规矩;守纪律,首先要守政治纪律。抓住严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个纲,把严肃其他纪律带起来,正是管党治党的治本之策。

把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排在首要位置,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大量案例表明,一些人之所以违纪违法甚至滑向腐败犯罪的深渊,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政治上变质了,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忘,都是政治上变质的表现;一些地方和单位发生塌方式腐败,原因也在于政治生态的恶化,说明破坏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危害,比经济上的腐败更严重。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提出“严明党的纪律,首要的就是严明政治纪律”的政治判断,到以“五个必须”归纳党员干部应当遵守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再到这次修订后的条例把政治纪律排在“六大纪律”之首,所体现的正是党中央对党风廉政建设内在规律的清醒把握。

明制度于前,重威刑于后。无论是党组织还是党员干部,对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十分明确地强调,十分坚定地执行,不能语焉不详、闪烁其词,不能只是嘴上说说、纸上写写。党的纪律检查工作,也要重点检查政治纪律执行情况。巡视制度作为党内监督的“利剑”,是对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巡视,是政治巡视,而不是业务巡视。党员、干部党性强不强,对党是不是忠诚,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重要的考验、根本的检验。

没有政治规矩就不成其为政党,更不成其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团结统一,党的战斗力、凝聚力、创造力,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都要靠政治纪律来保证。坚持把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排在首要位置,紧紧抓住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个正风肃纪的关键,我们就一定能取得从严治党的新成效,让党的组织更严密、党内生活更健康、党的领导更有力。

人民日报评论员:坚持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结合

——三论把党纪党规的笼子扎得更紧

2015年10月24日04:2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有道德规范,才能激发内在的自律;有党纪约束,才能明确行为的边界。紧扣“廉洁自律”这个主题,围绕“党纪监督”这个核心,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既明确崇德向善的高标准,又划出不可触碰的底线;既赓续“思想建党”的传统,又确立“制度治党”的规矩,他律与自律互补、守底线与高标准兼顾、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结合,体现了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认识,更对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提出了新标准、新要求。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民族历来强调德法相依、德治礼序,管党治党同样要激发精神信仰的力量。我们党从创立起,就高度重视以德治党,以共同的理想信念激励党员、团结队伍,凝聚起改天换地的磅礴力量。今天,面对党长期执政的风险挑战,如果精神缺钙、道德软骨、心灵空虚,8700多万党员如何凝心聚力、同心同德?我们党如何保持纯洁性和先进性?这就是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

‘钙’”;反复叮嘱,“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

对执政党而言,纪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纪律。道德使人向善,是纪律的必要前提和基础;纪律用来惩恶,是道德的坚强后盾和保障。纵览近年来的腐败案例,纪律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是重要原因,但正是信念滑坡、理想动摇产生了最初的腐败动机。纪律不可能覆盖所有领域、一切方面,只有坚持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结合,才能强化党员干部的自律意识,从根本上杜绝腐朽思想的滋生。就此而言,既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又严明党的纪律规矩,才能让从严治党兼具道德感召力和纪律约束力,让制度运行在思想认同的轨道上。

对党内法规制度进行修订完善,也正是遵循着这一治党思路。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修订为《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适用范围扩展为全体党员,具体内容转变为正面倡导,信仰底色更鲜明、道德色彩更浓厚、引导意味更强烈,树立起看得见、够得着的道德标准,就是要唤醒党员干部高尚的思想道德追求。坚持在“道德”和“纪律”两个层面双管齐下、相辅相成,让道德自觉为纪律约束减少阻力,让执纪监督为道德涵养提供保障,二者各司其职而又辩证统一、相互配合,才能形成内外兼修、标本兼治的全面从严治党新格局。

“不奋发,则心日颓靡;不检束,则心日恣肆”。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之初就谆谆告诫,“有理想,有纪律,这两件事我们务必时刻牢记在心。”做到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两手抓、两手硬,我们一定能将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永葆党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

人民日报评论员:坚持纪在法前、纪严于法

——二论把党纪党规的笼子扎得更紧

本报评论员2015年10月23日08:2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国有国法,党有党规,国因法而治,党因规而强。在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坚持纪在法前、纪严于法,是管党治党制度创新的重要成果。

“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法律前面”。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执行八项规定打开作风建设的切入口,强化落实党委纪委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坚持惩治威慑和建章立制两手抓,不断将党的纪律和规矩立起来、严起来,注重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管党治党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新的经验。新修订的准则和条例以党章为根本遵循,既做“减法”,大刀阔斧砍掉与法律重复的内容,凸显党纪严于国法的鲜明特色;又做“加法”,把党的十八大以来管党治党实践经验化为道德和纪律要求,树立了高标准、标定了规矩和底线,实现了党内法规建设与时俱进,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

党是政治组织,党规党纪保证着党的理想信念宗旨,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底线;法律体现国家意志,是全体公民的底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章等党规对党员的要求比法

律要求更高,党员不仅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而且要严格遵守党章等党规,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违纪只是小节、违法才去处理”,其结果必然是“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阶下囚”;如果退守至法律防线,只有严重违纪违法的领导干部受到惩处,多数党员都“脱管”、不把纪律和规矩当回事,全面从严治党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纪必须先于国法、严于国法,把党纪挺在国法前面,就是要对党员、干部提出更高要求,在先行表率中永葆我们党的先锋队性质。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纪律是治党之戒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从国家的角度而言是要依法治国,从政党的角度而言是要依规治党。靠法律惩治贪渎腐败的极少数,靠党纪管住党员干部的大多数,这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只有坚持纪法分开,才能使党规党纪与国家法律既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又配套联动、相得益彰,形成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合力;只有坚持纪在法前,才能用纪律管住大多数,把“病毒”和“虫害”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止党员领导干部小错酿成大祸;只有坚持纪严于法,才能突出强调党员和党组织区别于普通公民的政治责任,唤醒全党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党章党规党纪意识。

纪纲一废,何事不生;纲纪一振,百事皆顺。邓小平同志指出,“没有党规党法,国法就很难保障”,说的就是要把党纪挺在国法的前面,用纪律和规矩衡量党员干部行为、管住大多数,确保党的团结统一,维护党的肌体健康纯洁。以准则和条例为行动指南,把党的纪律刻印在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心上,我们就一定能不断开创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境界,发挥党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关键作用。

人民日报评论员:创造属于我们时代的经典

——学习贯彻《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之二

2015年10月21日16:4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归根到底要靠优秀作品。创作属于我们时代的经典,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来说,既是立身之本,也是中心任务。

中央印发的《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其中贯穿着一条主线,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的,“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无论强调“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抒情”,还是提出“聚焦中国梦的时代主题”,无论改革创新文艺工作的体制机制,还是营造繁荣发展文艺的良好环境,《意见》始终围绕着创作优秀作品这个中心环节,始终体现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这个崇高使命,始终聚焦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这个神圣职责。

有文化的繁荣兴盛,才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伟大祖国鼓与呼。当前,我国文艺创作生产活跃,涌现出一大批人民喜爱的优秀作品,呈现出百花齐放、蓬勃发展的生动景象。但与此同时,文艺创作还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粗制滥造等问题,推出精品力作的任务依然繁重;文艺批评存在“缺席”、“缺位”现象,对优秀作品推介不够,对不良现象批评乏力,文艺评论辨善恶、鉴美丑和促繁荣的作用有待强化。

古人讲,文以载道。创作属于我们时代的经典,首先要回答好文艺作品的根本价值问题,解决好“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是创作生产优秀文艺作

品的动力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是创作生产优秀文艺作品的巨大空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创作生产优秀文艺作品的崇高理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中国精神为灵魂,以中国梦为时代主题,以中华优秀文化为根脉,以创新为动力,深入实践、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在伟大时代创造伟大作品,就有了深厚根基,就有了源头活水。

“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创作属于我们时代的经典,还要牢固树立“精品意识”,更好地聚焦时代主题,用情感和功夫锤炼作品,用时间和心灵酿造作品,倾力打造体现时代特色、代表国家水准的精品力作。要始终坚持“创新精神”,坚持内容为王、创意制胜,提高文艺原创能力,培育有利于原创的创作环境,注重集成创新,彰显中国风格。要真正运用好“批评武器”,倡导讲真话、讲道理、讲正气,开展有原则、有辣味的批评,弘扬创新中华美学精神,推动美德、美学、美文相结合,充分发挥对创作生产优秀作品的正向激励作用。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艺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以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的姿态,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文艺工作者就能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时代聚精神,不辜负肩负的光荣使命,不辜负我们的伟大时代。(新华网北京10月21日电)

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

——一论把党纪党规的笼子扎得更紧

2015年10月22日08:3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前夕,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这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举,对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实现党的团结统一,一靠理想,二靠纪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纪律不严,从严治党就无从谈起”。党的十八大以来,从突出强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到狠抓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从加大惩治腐败力度,到强化巡视监督,管党治党、正风肃纪的一系列组合拳,直面“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为党内法规制度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新修订的准则和条例,把从严治党的实践成果转化为道德和纪律要求,实现了党内法规建设的与时俱进。

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就是不断扎紧党纪党规的笼子。修订后的准则,作为面向全体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规范,重申党的理想信念宗旨、优良传统作风,坚持正面倡导、重在立德;修订后的条例,作为党组织和党员在纪律方面的“负面清单”,坚持纪在法前、纪严于法,强调他律,重在立规。准则和条例体现了高标准与守底线相结合、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相结合,既是为全体党员制定的行为规范,也是向全国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

“木有本而枝茂,水有源而流长”。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尊崇党章。新修订的准则和条例,全面梳理了党章对党员、干部的纪律要求和廉洁自律要求,突出了政党特色、党纪特色,是对党章规定的具体化。执行这两项法规,既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又严明党的纪律戒尺,就是要把党章的权威树起来、立起来,

使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自觉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坚持以党章为根本遵循。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针对现阶段存在的突出问题,做到有的放矢、切实可行。新修订的条例,将纪律整合为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其中,政治纪律是打头的、管总的。大量案例表明,不管违反哪方面的纪律,最终都会侵蚀党的执政基础,说到底都是破坏党的政治纪律。因此,扎紧党纪党规的笼子,就要把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排在首要位置,通过抓住这个纲,把严肃其他纪律带起来。

如果说,查处腐败案件只是治标,那么全面加强纪律建设就是治本。纪律靠执行,规矩靠遵从。准则和条例要发挥“治本功能”,关键要在贯彻执行上下功夫。党委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真正担负起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纪委全面履行监督执纪问责的职责,坚决维护党规党纪的严肃性、权威性;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把严守党纪党规作为对党忠诚的重要检验,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我们就一定能把党锻造为更加坚强的领导核心,凝聚起万众一心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磅礴之力。

人民日报评论员:培养造就好干部的重要保证

2015年10月19日07:1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近日,中共中央修订颁布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这是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最新成果,是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的根本遵循,必将为培养造就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提供重要保证。

育人是用人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指明了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努力方向。《条例》围绕培养造就好干部这条主线,从“育”的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措施,与干部选任、管理监督等制度规定同向发力、同时发力,构成培养造就好干部的完整链条,将有力推动形成好干部不断涌现的生动局面。

当前,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困难、风险、挑战,干部队伍存在新的“本领恐慌”,“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的现象客观存在;一些干部思想境界不高,精神状态不佳,在理想信念、党性作风、道德品行等方面需要大力加强修养。

针对这些问题,《条例》从制度层面精心设计,在思想建设、学风建设等方面有的放矢,进行了科学细致的规范。贯彻落实《条例》,必须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和党性教育,用党的先进理论武装干部,用党的优良传统锤炼干部,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激励干部,教育引导干部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牢固树立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规矩意识,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必须以问题为导向,认真研究、准确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和干部岗位职责、健康成长需求,帮助解决干部思想上的困惑和实际工作中的难题,提升他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领,真正做到党的事业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干部成长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必须把“三严三实”贯穿干部教育培训全过程,从严教育、从严管理,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促进干部养成良好作风,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好的制度只有落到实处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条例》,是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各级各类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应将《条例》作为工作指南,进一步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广大干部要认真领会《条例》的各项要求,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增长才干增强本领,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化连接世界艺术沟通心灵

——祝贺第十七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

2015年10月17日09:5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艺术是心之所系,艺术是七彩桥梁。在文化感召力、吸引力日益成为国家实力的今天,沟通心灵、连接世界的国际艺术节,更展现出夺目神采。

作为中国唯一的国家级综合性国际艺术节,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在金桂之季如约而至,汇聚起世界名团、各国名家、精彩原创、百姓舞台,紧紧围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一带一路”建设、弘扬与传承中华原创戏曲文化等主题,为的是进一步促进中外优秀文化的交流沟通,增进不同人群之间的相互理解。

艺术是世界的语言。本届艺术节邀请来自“一带一路”沿线18个国家及地区、22个艺术节的专业人士,致力搭建各个优秀艺术节之间的全面交流与合作体系,鼓励文化艺术的创新、提高和普及。跨越国界与传统,打造文化疆域“新丝路”——在历史与现实交汇、经济与文化交融的今天,这条跨越千年的互利共荣之路,正在成为一条荟萃各国艺术精华、书写时代印记的斑斓之路。

创新是艺术的生命。本届艺术节演出的原创新作占了半壁江山。不少作品尝试“以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用历史观照当下,唤醒人性的光芒,展现出很高的艺术水准。通过艺术节这一形式,越来越多的艺术创作不断走上高原、攀登高峰,在世界舞台上焕发光彩。与此同时,上海国际艺术节创办“艺术天空”板块,将更多一流经典剧目引出剧场,引向遍布城市的各个社区、学校、广场、草地,传播形式的创新吸引更多公众亲近艺术、喜爱艺术,提高艺术素养,帮助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走进更多民众心中,让艺术更多地成为人民生活的底色。

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这是中外艺术发展的共同规律。引艺术清泉灌溉人民的原野,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必将在“好节目惠民”的同时,为中外艺术创新增添更大动力、汇聚更多活力。

预祝第十七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圆满成功!

人民日报评论员:携手共创没有贫困的明天

2015年10月17日09:5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贫困关涉尊严,消除贫困是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权利。中国第二个扶贫日、世界第二十三个消除贫困日到来之际,习近平主席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再次向世界阐述中国的扶贫开发战略,并向各国提出消除贫困的四点倡议,这是共建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宣言,也为“十三五”时期我国扶贫开发工作提供了新的遵循。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