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科学技术的经济价值及伦理思考论文

科学技术的经济价值及伦理思考论文

科学技术的经济价值及伦理思考论文
科学技术的经济价值及伦理思考论文

科学技术的经济价值及伦理思考

一科技的历史地位及经济价值

科学技术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始终和社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科技的每一次进步都给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打上深深的烙记,在历史上,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将历史的进程不断推向前进,科技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主题,它的重要性已被世界各国所共识。

(一) 科学技术的历史地位

科学技术作为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最早源于西方自然科学的诞生,以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为标志,自然科学冲破神学世界观的束缚,开始朝着机械唯物论方向发展,人们开始以宇宙现象和理性思维探究世界,而不再相信超越现象世界之外有某种神奇的力量支配世界,牛顿力学成为当时主要成就。19世纪自然科学得到空前发展,进入到一个“科学的世纪”,天体演化到地质演变,化学到生物学的演化发展,自然科学研究由机械论转向演化论,可以说自然科学的这些成就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为哲学的唯物辩证法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产生提供了研究方法,自然科学的诞生和不断发展使科学成为一种知识体系。科学的产生为人们进一步认识了世界提供了伟大的认识工具,人类社会活动的目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知识、技巧以及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的工具或规则体系。人们在认识自然的基础上掌握了改造自然技术,原本关于自然科学的知识就变成了“改造自然”的力量,随着科学的发展和西方工业的兴起,使得原本分别发展的科学和技术的结合使得社会生产里得到巨大发展,人们掌握了石器技术,创造了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掌握了青铜技术,创造了奴隶社会的生产力,掌握了铁器技术,创造了封建社会的生产力,掌握了蒸汽机等技术,创造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科技在近代的迅猛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文明进步,使科技在社会中的地位非常显赫。

(二)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经济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在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就伴有经济现象的出现,至今世界呈全球化发展趋势,其总体特征是经济的全球化,经济之所以会发展为全球化大环境就在于有许多因素在推动世界各国经济增长。但据大量专家研究认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包括: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而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相结合是主要动因,发达国家科技成果应用率和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超过普遍达60%---80%,可见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相当大的。科学技术从其产生以来就起着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作用。首先,科技可以转化为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可转化为生产资料,可作用于劳动对象,产生新的原料产品,合成材料,使他们的开发范围、用途、数量在科技条件下不断得到拓展,使人们更加需要对之进行研究,开发新能源,新材料等。科技通过一系列中介环节介入生产过程的各要素,就由生产中精神力量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正如马恩所说:生产力=(劳动者*科技+劳动资料*科技+劳动对象*科技),科技和生产力中诸要素紧密结合产生现实生产力,来进来一步促进经济增长。

1.科技促进经济增长是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的

技术创新是没经济学家熊彼特首先提出的理论。“创新是一种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新组和,目的在于获得潜在的超额利润。他把创新理论概括为五中形式:(1)生产新产品;(2)开辟新市场;(3)引进新技术、新工艺;(4)开拓新的原材料或半制品的供给来源;(5)采用新的组织方法。前三项可使科技成果转变成商品并在市场上销售实现其价值,获得经济效益的过程和行为”我国专家也指出,技术创新是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工艺和服务,并首次实现其产业价值的动态行为。可见科技创新是与科技成果是否商业化或产业化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未来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就无法实现其价值,对经济发展就无任何意义。现代企业基本上都在进行技术创新,应用技术发明,制造新产品,引入新工艺,企业家应用发明创造,创新出新产品或新工艺可以获得比市场上已有产品更高的利润。这是激发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根本动力。

科技正是通过大大小小的技术创新和传播,才有力推动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迅速增长。在过去一个国家发展经济增长的作用大大增强了。资源、资金的投入,而现代特别

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后,新科技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大大增强了。“例如,美国从1929年至1947年,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0.93%,科技进步对经济所起的作用为31.7%,而从1948年之1969年,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提高到4%,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为47.7%。70年代由于受石油危机等影响,美国经济增长趋于停滞。从1981年起,经济增长速度加快:1981年增长3%,1983年达到3.5%,1984年竟达到6.8%,经济增长的诸因素中,科技进步的作用超过了60%。又如日本,近几十年来,技术进步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1955至1960年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8.7%,其中依靠科技进步因素产生的增长部分为1.7%,仅占全部增长率的19.5%;从而1971至1975年间,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8.6%,其中技术进步因素产生的增长为4%,占全部增长率的47.1%。在日本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所占的份额已超过62。9%。50年代到60年代初期,许多西欧国家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重都超过50%,而到80年代更近一步达到60—80%。”可见经济的增长离不开科技的进步,因此,以科技创新思路推动科技创新和进步,又以科技进步来促进经济发展是每个国家都足够重视的经济发展战略。

2.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是通过产业结构的变化实现的

所谓产业结构是指社会生产领域中歌生产部门之间质的关联和量的比例关系形成的社会生产结构。“在人类古代文明中已发生过三次大的社会分工,也就是产业结构的形成和调节的过程。那是古代科技的产物。而在近代,第一次科技革命中,以纺织机和蒸汽机为主导的技术发明,建立起了纺织业、冶金工业、煤炭工业、早期机械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形成了第一产业(农业)和第二产业(工业)的产业结构;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第二次技术革命中,以电力为核心的技术发明,建立了电力工业、电力通讯业以及发电机、变压器、电工仪表、绝缘材料等一系列电力机械工业。这样,不仅使工业结构得以扩展,而且使社会生产方式发生变化,生产过程从机械化进入电气化,把农业---工业化社会推向工业化大生产阶段。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出现以电子技术为核心的新型技术,电子计算机工业、核能工业、合成材料工业、精密仪器机械制造工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产业,将近代工业社会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工业高度发达阶段。70年代以后,出现了人工智能,把现代科技革命推向信息革命的新高度,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回顾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看出,每一次科学的伟大发现,总会给社会生产带来突破性进步,技术进步导致社会的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科技进步引起产业结构发生变化,是由于在科学推动下在某以时期的技术群的主导技术发生根本性变革而开辟的新的生产领域会激发其他产业部门进行技术创新,促进新的产业部门的出现。

(1) 现代科技进步促使产业部门从物质生产为主的第一、第二步产业部门以精神需求为主要

内容的第三产业(服务业)和第四(信息)产业发展为主阶段

在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开始以生产为主转向以服务为主的方向。第一、第二产业自身发生的质的变化,开始从中分化出第四产业(信息产业),日本在50年代以后,一直居主导地位的一、二产业的比重开始下降。在工业发达国家,第三产业部门的产值及就业人口大大增加,有超过第一、二产业的趋向。“据统计,在美国,1990年信息产业约占GDP 的一半以上西欧信息处理与服务业产值增长率达20%以上,日本1980年至1990年信息服务市场规模增长9倍,年增长率达24.3%.,1990年信息服务业营业额增至5.9亿万日元,比上年猛增35%。1990年全世界电子工业产值已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超过了汽车工业,预计到2010年全世界电子和信息行业硬件产值将成为最大的支柱产业。”产业结构的明显变化是由于科技进步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节约了第一、第二产业部门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剩余产品和劳动力。为劳动力从第一、第二产业转移和第三、第四产业部门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科技进步,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要求有服务业、信息、科技教育、卫生业等第三、第四产业扩大和发展。

(1)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从劳动、资金密集型产业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的转变

近代科技革命促进了一大批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使资本密集型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大超过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现代科技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明显的向服务

化方向发展。日本在70年代以后,一直居主导地位的第一、第二产业比重已大大下降,在工业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各部门的产值和就业人数大大超过了第一、第二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或知识密集型产业在数量上比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增长更快、生命力更强。知识密集型产业不需要大量材料和能源,主要靠大量的科技信息和经济信息去创造和获得财富。亚洲“四小龙”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利用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有利时机,推动工业生产技术向密集型方向转变。“例如:新加坡1965---1973年改变过去主要依靠转口贸易的经济结构,建立起劳动密集型的轻工、纺织,1974---1978年大力发展化学工业,1979---1989年,飞机零件、自动化器材、电子计算机、电子仪器、高级化学品、光学仪器、成为那是的主导产业,出口产品中资源密集型产业的产品从1965年的的87.4%下降到1982年59.9%,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从1965年的5.8%上升奥1982年的11.2%,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产品从1965年的3.2%上升到1989年的20%。”产业结构的这种变化使知识、信息技术、资本能够较快地创造社会价值,缩短了经济运转周期,使靠资源和劳动为主的产业部门更新设备,引进技术、资本、人才,更好的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3)科技进步促使新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在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引发人们对知识和信息进行研究设计开发新的知识产品,电子技术、生物技术、光导纤维、海洋开发、空间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开发,这些新兴工业部门虽在各国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不大,但其发展速度非常快,已发展到第五代。这是因为科技在这些领域中所起的主导作用比在传统工业领域大得多。以前工业如钢铁、煤炭、机械化工等工业在近些年并未得到较大幅度增长,有的甚至萎缩。随着新型工业的发展和新型替代品的出现,使传统工业产品的市场需求有所降低。在全球化经济浪潮的推动下,新技术蓬勃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导产业,具有高效益、高增值和高渗透的特点,大大促进了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高科技产业的产品的市场附加值大大提高,并且新兴工业部门的产业高技术向传统工业渗透越来越多,刺激传统工业进行技术改造,采用现代技术手段对生产原料进行合成、更新,开发出新的材料、原料,不仅提高了产品的技术含量,降低了生产原料的成本,而且使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更具创新性和效率性。新型工业中如计算机技术、生物技术的产生和推广使电子、生物技术夸人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这些技术在社会中应用将会有特殊的经济和社会价值。计算机的不断更新换代,使他的性能不断完善,大大改善了人们的工作环境,网络带给人们信息量大,功能系统化、多样化,提高了办公员的工作效率,给网络用户工作带来极大方便,利用计算机技术还可以进行卫星监控、武器研究、气象预报、经济预测等,在军事、经济等领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生物技术特别是基因技术是现代高科技的尖端。利用该技术可以使动植物的基因发生改变,可改变动植物的品种,产生防虫害、病毒的抗体,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增加经济效益。利用生物技术可以帮助医疗。新兴工业部门是当今高科技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可以说没有科技就不会有新型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因此,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重视科技的作用,以科技促发展,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科技在推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首先他在直接满足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的需要以及用于生产事业的过程,在一百多年前作为隐含在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力,工业革命以来,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在一起,而现今渗透性要素广泛渗透于生产力系统并日益成为现实的第一生产力,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高。它不仅提高了社会生产率,而且使产业结构发生全方位变革。科技在体现其伟大价值的同时,也逐渐引发和暴露了许多负面影响,逐渐加剧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分裂。”如出现的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人伦道德危机等问题。促使人们对科技发展进行伦理化思考:为什么在工业经济持续发展背后的科技会引发一系列伦理问题?

二科技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性分析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的应用极大的推动着经济发展和应用,使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高,使产业结构发生变革,使社会发展的巨大杠杆。但是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并不是所有

的都按照人们良好的愿望行事,产生好的结果。由于人们的科技水平有限,对科技活动的后果缺乏科学的预测和综合评估,或单方面追求个人、集团经济利益和狭隘的民族利益,盲目的利用科技活动,往往忽略了科技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结果给自热生态环境和人文精神环境产生:“作用”。“随着自然科学的产生和科技发展水平的日新月异,以及科技应用对于实践的屡次不爽和人们的物质欲望的不断膨胀,人们逐步认识到并形成了科技对于实践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观念,拥有科技一切问题便可迎难而解,丧失科技便一筹莫展,如内燃机、蒸汽机、电动机、电子计算机等都是科技的物化成果。这些成果产品在生产中的应用增强了人累生产的能力,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便利,人们开始有尊科学至高无上的倾向。”科技的异化也开始萌芽并膨胀起来,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伤害,阻碍社会和谐发展的进程。

(一)高科技军事和核工业的应用带来的社会问题

“人类社会进入阶段社会以来就伴随着为争夺各阶段、集团、民族利益而进行相互残杀的战争。科技的发明,或多或少的被用来制造战争武器。人类掌握了铁器技术,就出现了铁的制的刀枪,炼钢技术的发明促使大炮的出现,中国古代火药的研制成功,被西方列强用来发动侵略东方的战争,诺贝尔的安全炸药用作炸药,核能技术被用于制造原子弹、导弹,激光技术用于激光武器的制造和使用”……俩次世界大战导致人类生灵涂炭,工业颓废,经济萧条,在二战中原子弹应用于战争导致十万余人死亡,社会直接经济损失十多亿美元,美国向日本国土投掷的两枚原子弹,杀伤力极大,不仅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而且使当地的居民也蒙受了巨大的战争创伤,战后许多年仍未从战争的隐患中解脱出来,改用的土地、水资源受核污染非常严重。当地居民身体健康状况受到很大影响,后来的海湾战争、越南战争及国际大大小小的战争的采用了高端军事科技,往往极大地损害了其他民族、国家的利益。这些利用高科技进行战争的国家往往从本国、民族的政治经济利益出发而发动军事侵略,达到干涉他国,称霸世界的目的。其结果违背了人道主义和和平发展的国际道德准则。战争不仅仅使人类蒙受人身伤害和经济损失,而且对自然环境造成大规模的破坏,它的破环远远大于自然灾害,使自然的动植物面临大规模的杀伤和死亡。给人类留下一个可怕的惨局,也违背了科技造福人类的宗旨。

核能的应用确实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现今世界资源、能源不足的压力,应用范围极广,不仅可用它生产工业能源---核电站的建成,还可用于医疗、军事、科研领域的放射源。现在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都在进行核试验和利用核能进行工业生产。在世界上1995年已建成核电站400多座,核电站发电量占世界总发电量的20%左右。但核工业技术的应用也具有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核具有极强的放射性,核辐射的污染程度远远超过许多有毒气体、化学药品。“核泄漏会使动植物、微生物受到伤害,199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因发生爆炸当场死亡2人,遭辐射受伤204人,巨大的核辐射使2000人失去生命,被污染土地达4万多平方公里。”核工业生产在原料运输过程中由于事故、遗失、偷窃、误用以及废料处理不当都可能对居民人身、财产造成损害。核原料的放射性污染在很短的时间内很难消除,比其他能源技术的副作用更突出。在核工业生产或进行研究中往往由于人们只顾追求它能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或社会政治利益,而忽视它的负面影响,结果给社会、人类生活带来严重的后果。

(二)网络技术引起的一系列问题

网络技术的使用为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以及个人进行高速信息交流提供了平台,它以超越时空的神奇功能改变着人们的交往方式,人们在网络这一虚拟空间里可以自由的发表自己的观点、宣泄自己的情感、参与公共事物进行网上购物、娱乐,平等交流、资源共享,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是以往任何技术都无法相比的,它带给人们的便利交往、信息丰富的同时,也带给人们忧虑、痛苦。有些人为了自己的私欲而使用网络技术造成对他人、社会、国家利益的损害,严重影响社会额正常秩序和生活环境。

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使人们可以不负责任的发表任何信息,从而淡化人们的责任意识。在网络里所有人都是自己的领导和管理者,没有谁能够独自拥有网络,因此,网络成为一个真正

“自由”彻底“民族”的地方,网络中谁都没有绝对发言权,但谁有发言权,一个人不需要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在网络里无法感受到自己能对任何事情负责任,这样就容易形成自由放任、自由散漫、无拘无束的行为习惯,不利于良好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形成,加剧了社会风气的恶化。

通过网络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大多数人都可将自己的真实身份隐藏起来,用一张假面具代替自己,网络是完全自由的空间,没有相应的监控机制,不可能对网络中发布的信息进行整理、修改、取舍,因此,有些道德缺失的人为了自己的私欲或显示才华在网上传播一些虚假知识、经验、谣言、恐怖信息进行欺骗诈骗,就由可能引发部分没有自卫意识或无辩别真伪能力的人误入“陷阱”,造成心里、财产、人身伤害,给社会造成混乱。现实生活中要求人们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而网络中更强调言论自由和不收控制,加上网络立法滞后和人身安全性差,为犯罪分子开拓了新的领域,他们在网上行窃,偷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和知识产权,进行金融诈骗,攫取他人财物,电脑黑客入侵制造计算机病毒,使他人正常的使用数据丢失或使系统处于瘫痪状态偷看他人隐私,也可能使各种反动的、迷信的伪科学以及一些黄色低级录像和色情文化大肆传播,严重腐蚀人们的思想和灵魂。一些技术高超的黑客可以摧毁别人的网站,窃取军事、经济、政治情报,这些行为严重损害国家、社会、个人的利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网络技术在应用中一方面给人们带来了方便、幸福、实惠,但由于某些人在使用网络过程中缺失必要的科技道德,只图私利而利用高科技进行损害他人、社会、国家利益的败坏科技伦理的活动,这种利用高科技损他利己的行为与科技造福人类的宗旨相违背,使人们之间产生信任危机。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网络立法进行监督和道德引导规范这些行为。让网络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幸福,而不是痛苦和不信任感,促使社会健康发展。

(三)科技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

人类从一生产起就开始和环境打交道,人们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为生产、生活服务,特别是近代科技的产生和发展,人类能更多的从自然界获得物质能源和生活资料,从而获得生存好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但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往往处于感性认识阶段,在运用科技手段对某些事物进行改造的时候只可能预期到好的结果,没预见会带来负面效应,往往为获得的成果欢欣时,而忽视了潜在的危机。正如马恩所说的那样,“资本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高,还要大。”正因为资产阶级率先利用科技进行工业生产给人类社会带来巨的经济发展契机和工业文明。

“在科技带给人们巨大物质财富的诱惑下,人们将科技视为至高无上的,它可以无限制地为人类牟利,而忽视了自然界的自身价值。当人类向自然界索取或人类自身利益与环境利益发生冲突时,人们总是毫无顾及的扼杀自然界的利益来满足人类的利益,让科技只有对人的义务,没有对自然的义务。”人们往往倾向于满足暂时、局部的利益,给自然界带来无情的破坏与践踏,割裂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链条,将科技看成功利化的理性工具,结果就导致人们利用科技这一工具来统治自然、征服自然。于是人们为谋取个人、集团、民族的狭隘的经济利益,利用科技制造商品的同时,疯狂地向自然界排污和索取能源、资源,完全支配自然。忽略了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使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1.环境问题

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纺织、煤炭、钢铁、化工等重要工业的建立和发展,重工业的大规模的发展导致冶炼业的兴起和媒体的大规模应用,煤的应用和燃烧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氮氢化物等气体的含量不断增加,在近100年来,各种燃具、飞机、汽车、工厂及其它工业文明的产物,

每年使用矿物燃料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50多亿吨,再由于森林的大量砍伐,使其对二氧化碳

的吸收能力大大降低,这些气体对长波辐射有极强的吸收作用,导致地球表面和低层大气升温,造

成“温室效应”,其主要危害就是南极冰雪融化和海水膨胀造成海平面升高.最近10年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比1750年工业革命时期提高了30%以上,全球平均气温上升,进入80年代以后,海

平面以每年3.9mm的速度上升,如果不采取有效控制气候变暖的措施,到2050年,全球海平面升高30--50cm,海平面升高直接威胁到沿海国家以及30多个海岛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同时由于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也会使海水升温,过多的热量使海水热量传递给大气,并以无法预测的方式改变大气环流,使风暴改向,打乱本来可能预报的季节天气特征的格局,引发干旱、暴风雪等自然灾害,由于气候的异常反应会给人类带来瘟疫等疾病,内陆地区雨量减少会使生态系统的稳定受到破坏.”工业生产中排放的氟氯氢物质和日常生活中冰箱、空调、喷雾器排放的制冷剂进入大气后,上升到平流层,在光化学反应作用下,产生自由氯,氯在进一步和臭氧反应会吸收对生物有害的紫外线的臭氧层受损,臭氧量减少会导致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引发皮肤癌、白内障、免疫力下降等.“据估算,地球大气圈中的臭氧减少10%,到达地表的俄太阳紫外线将增加2%,人群中的皮肤癌患者就增加2%,白内障患者就增加6%.臭氧层破坏后强紫外线辐射会破坏植物的光和作用使农作物减产,使海洋生物和云层中的水蒸气反应后便形成酸雨,酸雨使水域酸化,树和草受酸雨腐蚀会枯黄、死亡,破坏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受酸雨腐蚀会使土壤中的镁、铁、钾、钙、等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被大量淋洗,土壤表层板结导致地力下降,农作物产量下降,酸雨严重损害江河湖海中的生物,加速建筑物的腐蚀化,人受到酸雨侵袭会感染许多疾病,有资料显示,在污染严重的德国,酸雨每年直接造成近4000人死亡。现代科技农业迅速发展,农业生产效益提高,人们大量使用新型农药、化肥,由于其中含有毒化学物质,残留于农作物和土壤中,造成农药中毒,化肥中的许多物质使土壤盐碱化,农药、化肥的过渡使用不仅污染土壤,还使许多江河、湖泊、大气也受到污染。无论农业还是工业在利用现代高科技时,过度注重眼前经济利益,无节制地向环境中排放废气、废水就会给我们的生存环境造成巨大威胁。

2.资源问题

水是生命之源,而现代科技进步促进工业生产的发展,目前过渡排放工业“三废”使许多江河、湖泊的淡水资源遭到极大污染。而地球上能利用的水只占地球总水量的26%,世界80个国家15亿人口面临用水不足。然而在现代科技的刺激下,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工厂排放的废气、废渣、废水都使水资源遭到污染,使人均水源不断下降,再加上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率低,这对有限的水资源也是一大浪费。森林资源是保护自然环境的天然屏障,古代几乎2/3的陆地覆盖着森林,但到了近代,特别是社会进入工业化以后,因发展经济的需要,大片森林被砍伐用作工业原料和基础设施建设导致森林资源数量不断减少,特别是进入现代,办公用品大量使用‘办公纸品',以及现代许多餐饮业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需要大量木材作为原料,这无形中加重了有限的森林资源的负担,世界森林每年以800---2000万公顷的速度减少,森林面积减少就可能导致水土流、土地沙漠化,这严重危害人类生存。土地资源是农业生产的根基,然而由于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等影响造成土地过分干旱、贫瘠,使原本湿润、肥沃的土地越来越干燥,如得不到适当的保护将逐渐成为沙漠。世界上每年700多公顷土地因为沙漠化等原因丧失,还有一部分由于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使地表土流失,世界每年总共流失230亿吨,由于荒漠化和水土流失是世界上有限的土地资源不断减少,照这样下去,将给全人类的生存的根基带来动摇,威胁人类的生存。矿产资源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能源,如煤、石油及其它金属或非金属物质给现代文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实际效应,许多矿物质被用作工作燃料和原料,在工业发展越来越迅猛的今天,对这些矿物质的需求越来越大,由于科技的发展,开采这些资源越来越容易,于是人们往往着眼于眼前的经济利益,多度开采,使许多矿产资源迅速减少,目前,许多矿物质资源面临枯竭的危险。

(四) 生物高科技导致的伦理问题

生物技术和人类健康、生存质量紧密相关的科技产业,关系到人类的生、老、病、死和生活水平,但由于人类盲目滥用、误用科技成果造成难以处理的伦理问题。

1.克隆技术在某种程度上违反了人伦

克隆技术是基因工程一大突出性研究成果,是一种无性繁殖,它通过把成年体胞与未受精的卵子相结合,培育出与体细胞提供着遗传特征完全相同的动物个体和种群。这种技术完全按照人

的个人意志和需要设计出新的生物体,这是人类在生命科学上的重大发展。当今世界的一质克隆羊的成功试验摆在人们面前一个喜叹:如果把这一技术用于克隆人将会怎么样呢?这不禁引发人们深思。例如:当前“克隆援助公司”总裁布瓦瑟利耶为实现个人野心,宣布已在克隆婴儿,试想,如果婴儿克隆成功的话,给科学界和社会将带来怎样的结果?

首先,克隆人是在复制人类,这将打乱人类的伦理关系,克隆技术是无性繁殖,可以任取一体胞核和卵子结合形成胚胎,克隆人将打破传统的婚姻家庭观念和生育政策,婚姻家庭成员之间有着亲密的血缘关系,而克隆出来的人完全和“母体”和之间失去血缘关系,这无形中给婚姻家庭带来影响,对传统家庭道德哲学的反叛,完全失去了道德道义,打乱了辈份关系,而且现在大多数国家都在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而克隆人是超出计划生育的范围的,这必将导致社会人口急剧膨胀。给人类的生存造成一定的压力。所以从此意义上讲,克隆人的做法使人类辈分、伦理关系发生混乱,不利于社会文明的发展。

其次,克隆出的动物完全和他的“母体”等同,这样生命体是没有个性的,它完全取决于克隆技术工作者对“母体”的选择,这种生命体只是一件复制品,和他的母体之间并不止是孪生关系还是父子关系,这使人丧失了做人的尊严,再加上克隆出的人没有个性,这与现代教育的“使人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违背,克隆人在其“出生”前已被控制了它的所有后天成长条件,不利于教育的开展。

最后,克隆技术是被科技工作者掌握的,如被一些丧失科技道德或背叛人类的科学家作利用,将有可能克隆出一些社会难以控制或经特殊训练后祸害人类的人,这将更加可怕。

从以上关于克隆技术的分析可知,那个野心家的行为违反了科技的伦理精神,给人类社会留下的不是什么好处,将是一场祸害,因此遭到国际科学界的一致反对。

2.器官移植技术可能带来的道德问题

器官移植技术是现代医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科研成果,它通过给患者进行心、肝、肾等的移植以延长其生命的一项技术。使患者解除病痛,挽救患者生命的道德行为。但是在器官移植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道德问题,如在急需器官抢救病人和使用的器官严重不足的矛盾非常尖锐的情况下,就会引发人体器官的买卖行为,人是社会化的高级动物,人体并非商品,进行人体器官买卖严重损害了做人的尊严。因此法律规定:严禁进行器官买卖。”而在高额利润的刺激下就会有人冒险从事贩卖器官的非法行为,为谋取暴利,去杀人然后取其器官出卖,构成严重的犯罪行为。器官移植的目的是为治病救人,而有些人却在利用这一技术去杀人,严重违反人伦精神和法律原则。

在现代社会,人类从事科技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因此效益原则成了科技活动的一个重要尺度,于是科技工作者的身份具有双重性,一是真理的探索活动家,二是功利价值活动的开拓者,对社会的影响是人们片面追求效益,凭着越来越先进科技对自然界进行毫无节制的开发和利用,增加生产,创造财富的同时造成资源日趋减少;同时又无节制地向自然排放,给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伤害,某些个人、集团滥用、误用、恶用先进科技损害他人、社会、民族利益,损害人的尊严,给人类带来危机感.“科学家队伍里也有部分人置科学应用的责任于不顾为了物质利益而不惜牺牲精神价值,有意识地利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从事邪恶的活动,如在一战中德国著名化学剂---哈伯和能斯特就效忠于希特勒的军事侵略政策,从事毒气研究与化学武器的开发.二战中侵华日军731部队首领---石井西郎也曾大量的用活人做细菌武器试验,以科学研究为幌子干着祸害人类的罪恶勾当。”科技的初衷在于使其造福人类,但由于科技本身的功利化和科技者认识水平、道德修养等因素使科技活动偏离科技价值的正确轨道,给人类带来极大灾难,因此,必须对科技活动加以规范和引导,使之有利于社会、人文发展。

三科技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和现实性

科技与伦理作为人类两种不同的认识和文化领域,两者是有差异的。科技主要以对象性的物为研究和改造的对象与尺度,它已追求客观事物的真并以之为改造对象,获得物质财富为主要目的。而伦理是以人为指向和追求,以用来规范人们的活动付诸、善的实践协调各种关系,目的是为了人

类的自由、解放和幸福。科技与伦理本质上相互渗透、相互关联,科技一方面专注于效率、实用和功利,另一方面也关切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和纯真无邪的科技动机,并使获得的科技成果有益于人类。科技道德能够引导科技活动最大限度的减少处于邪恶目的利用科技成果的可能性,可以弥补单纯的科技理性不足,增强科技工作者对于科学开发后果的道德责任感,可告诉和告诫人们:“什么样的科技活动时善的或者是恶的,什么样的科技活动应该做的或不应该做,人们应该通过科技活动为人民、为人类造福,而不应该用科技去做恶。”这些道德规范被大多数所接受并成为公认的调整人们在科技生活中的规范,大多数人就会接受这些规范自觉遵守,并与那些科技做恶的行为作斗争。

人们科技文明史上,有很多科技工作者都有非常强烈的科技道德意识,古代伟大的科学家张衡要求自己身体力行,不已高官厚禄为荣,但求无才无德为耻.诺贝尔奖获得者爱因斯坦1931年就曾向他的学生发出号召:“你们只懂得药的应用技术本身是不够的,关系人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如关心怎样指认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的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作为一位大科学家,他一生都在为寻求世界和平而奔走,发明对利用原子弹进行非正义的战争,使人类有一个和平稳定的生活环境。她们之所以成为世界人们所景仰所拥戴的对象,是因为他们为了科技造福人类贡献力量。然而还有不少科技工作者因贪图金钱名利,丧失科技良知,利用科技手段制造假币、假冒商品,窃取各种技术资料,利用电脑作案等行为已被世人所唾弃和鄙视有的已受到法律的制裁。

在社会大环境下,科技伦理介入科技活动中是必要的和必须的,通过科技伦理的美丑、善恶、是非判断,控制人们的思想及行为,维持一定的社会秩序。既然科技道德建设是必须的,那么构建21世纪和谐社会就必须把科技道德建设摆在重要地位,把完整的科技价值目标熔铸到科技工作者伟大的人格和理想追求中去,用伦理道德规范指导科技活动,使之朝着服务全人类、造福全人类的方向发展。

社会精神文化特征的多样性,使科技道德建设必须从多方面进行。

首先,科技道德建设需要依靠和谐文化的引导。一个国家、民族、国家要和谐发展就必须有和谐文化为精神支撑和向导。和谐文化在现代包括:政治学、经济学、法律、社会学、伦理学、美学等等,这些学科的融合协调发展可以对人们独立自主的民主法制意识,对科学理性的推崇,公民个

人理性价值的形成有着极强的感染力。通过对这些学科的建设和教育可以内化人们的思想及行为,帮助人们树立现代社会交流文化价值的旗帜,尊重科学,更要尊重人,关注人类的和谐发展,以“人”为本的主流思想是科技活动的根本所在。

其次,科技道德建设必须进行远距离伦理宣传。“传统伦理学中规范的主体主要涉及的太多时人和人之间及人与社会之间的直接关系,但随着科技活动的发展,人类的活动不再局限在一个区域或一个国家范围内,人类活动方式也越来越丰富。因此,现代和未来人的权利、责任关系也将发生冲突,未来人的权利和当代人的责任成为科技反思的重要话题。”为克服全球问题,人们希望寻求全球文化价值观念的整合,构建一种道德性伦理。使人们能够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不仅对自身的义务,还对生活其中的生物圈和大自然有保护义务。使人类能够按照统一的道德法规去约束自己的行为。联合国提出的“和平与发展”的两大时代主题,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社会应该走而且已在走发展和人道主义道路,例如,20世纪90年制定的《21世纪议程》提出人类社会今后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世界人权宣言》提出人权保护和人道主义思想。这些都是要求全人类遵照世界发展的道德规范,主流思想能在世界人民的心里扎根,用以指导其行为。

再次,科技发展也应得到法律的引导和规范。科技道德舆论宣传、引导只能起倡导作用,并无强制性,如果某些科技工作者没有道德自觉意识,道德在它面前显得无能无力,这是就需要依靠管理、法律等手段来约束其行为。科技伦理道德的宣传和教育仅是一种手段,最终目的是要通过立法强制性地让人们遵守社会所制定的环境道德规范,需要将已形成共识的科技伦理道德上升为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法律和规范。“道德是内化作用的,而法律是起外化作用的。这样可避免科技活动超出道德的界限。对某些科技活动如网络技术活动、克隆人技术等必须要有严格的法律条文

来约束或限制其行为,使人们的行为有有明确的指导,以免使其朝着反人类、反社会的方向发展。”在讨论世界问题、全球问题时必须要求全立足于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进行各国政府之间的交流合作,制定符合全世界人民根本利益的有关科技伦理道德的国际法规和规则,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如环境保护、空间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核武器的研制和利用等等,这些都关系到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必须有一个普遍的统一的国际立法机制。

最后,需要全人类增强科技责任感。科技活动事关全人类的生产、生活,因此,作为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应该有极强的科技意识和责任感。无论是科技的研究开发者、利用者,还是科技成果的享受者,都直接或间接地和科技发生关系,空间对整个人类思维影响之大。科技本身并无善恶之别,使价值中立者。只是人们在利用它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道德问题,已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所以要对科技活动进行规制。除了上面提出的对科技伦理的宣传、社会文化的内化和加强法律来规范、引导,这些都只是针对部分人群,也只是从外部加强科技伦理,每有普遍性的价值约束力。社会是责任主体的社会,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才促进社会良性发展,因此,要使科技在社会中健康发展,就必须首先要求科技人员必须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科技工作者在科技研究开发的初始阶段多半情况下能够预知科技成果在应用中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因此可以采取必要措施使科技成果较好地为人类服务,科技成果应用中潜在的不安因素,应向科技成果使用者做出明确预警,使这些成果在应用中能够趋利避害,同时要求社会成员有极强的科技责任意识,人人都具有科技责任感就可以抑制和监督不良科技行为,自己也会很好地遵守科技道德规范,责任感是人的内心价值观的表现,如果人们都能够成为有责任的人,那么社会将形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动力,就会最大限度地减少科技失范行为的发生频率,甚至消失。

科学技术是“双刃剑”,人类要好好利用它,就必须在科技伦理的指导下进行活动,重视科技伦理在科技活动中的作用,通过科技伦理树立正确的科技观、人文观、使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平共处,协调发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