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八年级物理全册全套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全册全套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全册全套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全册全套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全册全套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

(1)小明用刻度尺测量铜线的直径。他将铜线在笔直的木棍上紧密排绕了10圈后,用刻度尺测量其宽度,如图甲所示。小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10圈铜线的宽度为

_____cm,铜线的直径为_________cm。

(2)小明同学测得自己的脉搏1min 跳动75次,则他脉搏每跳动1次的时间是_______s。接着他把自己的脉搏跳动作为“表”测摆(如图乙所示)的时间,小球摆动20次,脉搏刚好跳动25次,则小球摆动1次平均所需的时间为_______ s。若在细线的摆动线路上水平放置一固定挡板,小球摆动将如图丙所示,比较乙与丙实验,小球摆动1次平均所需的时间应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来源】广西桂林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答案】1mm 3.12(3.11~3. 14皆可) 0.31 0.8 1 不相同

【解析】

【分析】

【详解】

(1)[1][2][3]如图,每大格表示1cm,每大格分为10小格,则分度值为1mm;故10圈读数为3.12cm,则铜丝直径为:0.31cm。

(2)[4]脉搏每跳动1次所用时间为

160s

0.8s 75

t==

[5][6]小球摆动20次与脉搏跳动25次所用时间相同,为

t2=0.8s×25=20s

则小球摆动1次平均所需的时间为

320s

1s 20

t==

细线在接触挡板后,线速度和轨道半径均发生变化,则摆动一次所用时间也将发生变化,故摆动1次所用时间不相同。

2.爱科学的佳佳在“测量平均速度”时,想研究测量从斜面上滑下的物体在不同阶段时的

平均速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带有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个位置时电子表的显示时间(圆圈里面的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

(1)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可以判断,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______ (选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2)图中AC段的路程是______ cm;在实验前必须熟练使用秒表,在测量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到达C点还没有停止计时,则测得AC段的平均速度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来源】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答案】不是 9.00 偏小

【解析】

【详解】

(1)[1]前段路程为4cm用时2s,后段路程为5cm用时1s,所以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2)[2]图中AC段的路程为

10.00cm-1.00cm=9.00cm;

[3] 如果小车到达C点还没有停止计时,则测得的时间偏大,由

s

v

t

可知,当测得的时间

t偏大时会导致平均速度v偏小的。

3.某小组同学探究小车沿斜面运动时的速度变化,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A处。

(1)把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B处,测出AB的长s1=120cm,小车从斜面顶端A处滑下达到B点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3s那么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_____m/s。

(2)把金属片移到AB的中点O处,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O点处的时间t2=2s,那么小车在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_____m/s。

(3)小车在斜面下半段的平均速度v3=_____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停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O段的平均速度AO

v偏_____(选填“大”或“小”)。

(5)在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各物理量时,为了减小误差,斜面的倾斜度应较_____(选填“大”或“小”)些,这是为了便于测量_____。

【来源】辽宁省辽阳市灯塔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

【答案】0.4 0.3 0.6 大小时间

【解析】

【详解】

(1)[1]把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B处,用刻度尺测出AB的长

1120cm=1.2m

s=,

又用秒表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A处滑下到达B点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3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

1 1

11.2m

=0.4m/s 3s

s

v

t

==;

(2)[2]把金属片移到斜面的中点,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中点处的时间t2=2s,路程

21

1.2m0.6m 2

s=?=;所以小车在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2 2

20.6m

=0.3m/s 2s

s

v

t

==;

(3)[3]小车在斜面下半段的路程

31

1.2m0.6m 2

s=?=,所用的时间为

33s2s1s

t=﹣=;所以小车在斜面下半段的平均速度

3 3

30.6m

=0.6m/s 1s

s

v

t

==;

(4)[5]由图可知,若小车过了A点再计时,所测得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偏小,路程不变,

s

v

t

=可知这样会使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大;

(5)[6][7]实验时,斜面的坡度应很小,使小车运动的时间更长,便于测量时间。

4.某同学在探究速度的变化实验中,要测自己骑自行车下坡时(不蹬脚踏板及不抓刹车手把),自行车速度的变化情况:

(1) 测量原理是____________;

(2) 根据实验要求你认为应该选择的器材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 该同学找了一段90m 长的下坡路,并测得一些数据,请你帮他将表格中的数据补充完整;

t 2=__________s ,v =____________m/s 。

(4)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

路程(m )

前半程s 1=45 后半程s 2=45 全程s =90 时间(s )

t 1=9 t 2= t =15 速度(m/s ) v 1=5 v 2=7.5 v =

【来源】云南省昆明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答案】v =

s t ; 刻度尺; 秒表; 6; 6; 自行车下坡时速度越来越大。 【解析】

【详解】

(1)[1] 测量原理是v =s t

; (2)[2][3]根据测量原理可知要测量长度和时间,故应该选择的器材有刻度尺和秒表;

(3)[4]后半程速度为

22

2

45m 6s 7.5m/s s t v [5]全程平均速度为 90m 6m/s 15m/s s

v t

(4)[6]比较1v 、 2v 可知自行车下坡时速度越来越大。

5.小海进行“测量平均速度”实验。

(1)试用刻度尺和停表,如图所示,图甲读数为_______cm ,图乙读数为______s 。 (2)用图装置实验时,测得AB 间距离s AB =40.0cm ,AC 间距离s AC =80.0cm ,小车从A 到B 所用时间t AB =2s ,A 到C 所用时间t AC =3s ,则AB 间平均速度v AB =______m/s ,AC 间平均速度v AC _________ v AB (选填“>”、“=”或“<”),小车做_______(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运动。

(3)如果小车过了A 点才开始计时,会使所测AC 间平均速度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来源】广东珠海市香洲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质量监测物理试题

【答案】2.65 220.5 0.2 > 变速直线 偏大

【解析】

【详解】

(1)[1]由图像可知待测物体起始端与4.00cm 刻度对齐,末端与6.65cm 刻度对齐,因此待测物体长度为

6.65cm-4.00cm=2.65cm ;

[2]由图像可知分针位于3min 至4min 之间,偏向4min 位置,秒针指向40.5s 刻度处,因此时间为

3min40.5s=220.5s ;

(2)[3] AB 间平均速度

40cm ==20cm/s=0.2m/s 2s

AB AB AB s v t =

; [4] AC 间平均速度 80cm =27cm/s=0.27m/s 3s AC AC AC s v t =

≈ 因此v AC > v AB ;

[5]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是变速直线运动;

(3)[6] 如果小车过了A 点才开始计时,则所测得的时间偏小,由s v t

=

可知,会使所测AC 间平均速度偏大。

二、初二物理 光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6.如图是小红“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小红的实验装置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 、B 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 蜡烛为成像物体。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_______________关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关系。

(4)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5)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______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

(6)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_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像(填“虚”或“实”)。

(7)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8)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______)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答案】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到平面镜的距离的大小较黑暗玻璃板后面的蜡烛重合相等垂直相等不能虚不变 B

【解析】(1)实验过程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物体一侧,既能看到蜡烛A的像,也能看到代替蜡烛A的蜡烛B,当蜡烛A的像和蜡烛B重合时,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从而便于比较物像大小。(2)在实验中用到刻度尺,是来测量像到镜的距离和物到镜的距离,从而得出二者的关系。(3)两只蜡烛大小相同,后面的蜡烛又和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就证明了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两只蜡烛等长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用的。

(4)点燃蜡烛,烛焰在明亮的环境中,烛焰和明亮环境对比度较小,成像不太清晰;烛焰在黑暗环境中,烛焰和黑暗环境的对比度大,成像更清晰。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5)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相等;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6)因为光屏只能接收实像,不能接收虚像,因此移走后面的蜡烛B,光屏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7)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大小不变。(8)一次实验不具备代表性,应采取同样的实验方案多做几次,避免实验现象的偶然性,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所以应采取B操作。

点睛: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成像物体和环境的对比度越大,并且物体越亮,物体成像越清晰。

7.小强同学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准备如下器材:各种长度的蜡烛若干、平面境一块、玻璃板一块、白纸一张(如图甲所示)。

(1)除了图甲中画出的器材,本实验中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

(2)平面M所选的器材是______(选填“平面镜”或“玻璃板”);这样选择,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______。

(3)小强把蜡烛A点燃放在M前面,再把其它各支蜡烛依次放在M后面适当位置,当某支蜡烛放在后面时,人眼在M的______(选填“前面”或“后面”)观察,看起来那支蜡烛也被点燃了一样。此时,后面的那支蜡烛与蜡烛A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答案】刻度尺玻璃板位置前面相等

【解析】

【分析】

【详解】

8.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活动中,小华猜想光斑形状可能与孔的形状、孔的大小和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她找来平行光源和图a所示的四种打好孔的卡片。

(1)小华在四种卡片中选择了卡片甲。她这样选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让平行光垂直照射在卡片上,调节卡片甲与光屏距离,透过孔的光在光屏上形成一个与卡片甲三角形孔相同的光斑;再用另一张卡片覆盖在甲上,如图b,自右侧无孔处开始,向左缓缓推动乙;起初,观察到光屏上的光斑形状_______,光斑大小________;过一会儿,观察到光屏上出现圆形的光斑,继续缓缓推动卡片乙使透过平行光的三角形孔变小,则光屏上的光斑形状________,光斑大小________。

【答案】在改变孔的大小过程中,孔的形状保持不变不变变小不变不变

【解析】

【分析】

(1)根据控制变量的思路,探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必须控制孔的形状不变,只改变孔的大小。

(2)小孔较大时,通过孔形成的光斑不是小孔成像现象,而是影子的原因,则光斑形状与孔的形状有关;小孔较小时,通过孔形成的光斑属于小孔成像现象,光斑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详解】

(1)a图中卡片甲是三角形,从右侧拦住部分仍是三角形,形状不变,故A符合要求;乙、丙、丁三图中随着卡片移动,孔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不符合要求。

(2)在卡片到地面(孔到光屏)的距离一定时,当孔较大时,在地面上形成的是孔的像,与影子形成相同,形状与孔的形状相同,当孔小到一定程度时,为小孔成像现象,光斑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所以向左缓缓推动乙;起初,观察到光屏上的光斑形状不变,光斑变小;孔较小时,光屏上出现光源的像,继续缓缓推动卡片乙使透过平行光的三角形孔变小,则光屏上的光斑形状不变,光斑大小不变。

9.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在桌子上铺好一张大白纸,然后在中间画一横线,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沿此直线放好,取两段等长的蜡烛,将蜡烛A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方,然后用另外一根蜡烛B在玻璃板的后方来回移动。

(1)该实验采用半透明薄玻璃板代替日常使用的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

(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_(选填“A”或“B”)侧观察。

(3)找到A的像的位置后,连结蜡烛A和蜡烛B所在的位置,发现该连线与玻璃板所在平面相_____,两段蜡烛等长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 关系。

(4)将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都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甲).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

(5)解决以上问题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此时若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则像将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移动,像的大小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图乙是某小组的同学经过三次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

【答案】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A;垂直;大小;玻璃板太厚,两个面都能成像;

靠近;不变;寻找普遍规律,避免实验具有偶然性。

【解析】

【详解】

(1)[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玻璃板前面既能看到A的像,又能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2]平面镜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A蜡烛发出的光线经玻璃板反射,被人眼接收,才能看到像,故眼睛在A蜡烛所在这一侧;

(3)[3]连接蜡烛A和蜡烛B所在的位置,发现该连线与玻璃板所在直线垂直,且对应点的

连线被镜面垂直平分;

[4]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体与像的大小关系;

(4)[5]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的原因可能是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也可能是玻璃板太厚,两个面都能反射成像,题干中已经说明玻璃板竖直放置,故可能的原因是:玻璃板太厚,两个面都能反射成像;

(5)[6]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若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则像将向靠近玻璃板方向移动;

[7]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跟物体大小有关,跟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所以物体靠近平面镜,像也靠近平面镜,像的大小不变(等于物体的大小);

(6)[8]一次实验具有很大的偶然性,进行多次实验是为了寻找规律,使结论具有普遍性。10.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如果有3mm厚和1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蜡烛B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他可以将蜡烛B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小明在此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填“控制变量”、“替代”或“理想模型”).

(3)改变玻璃板前蜡烛的位置,重复以上实验,在纸上记录几组物与像的位置。该步骤的实验目的是_____.

(4)移开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________呈现蜡烛的像(填“能”或“不能”);如果玻璃板放置得不够竖直,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

(5)有同学透过玻璃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在清晰的像的稍后方还有一个较模糊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_____.另一组同学用跳棋代替蜡烛,在方格纸上实验(如图乙).这样做有什么好处(说一点)?_______.

(6)如图丙所示,将玻璃板与水平桌面成45°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让蜡烛A沿着桌面向右做直线运动,将看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的像会(________)

A.水平向右 B.水平向左 C.竖直向下 D.竖直向上。

【答案】确定像的位置 1 不需要像与物大小相等替代多次实验,避免偶然性,总结普遍规律不能像与物无法完全重合玻璃板太厚能更好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C 【解析】

【详解】

(1)[1]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能成像的同时,还能看到后面的蜡烛,所以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玻璃板的两个面都能成像,为了实验顺利进行,应使两个像尽量靠近,减小影响,所以

如果有3mm厚和1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薄的,即1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2)[3]实验时前面点燃的蜡烛A成像,,蜡烛B不需要点燃,将蜡烛B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4]完全重合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像与物大小相等;

[5]用蜡烛B来替代蜡烛A的像,故在此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替代法。

(3)[6]规律性的结论不能根据一次实验得出,一次实验有偶然性,所以重复以上实验,在纸上记录几组物与像的位置,总结得出结论,目的是多次实验,避免偶然性,总结普遍规律。

(4)[7]平面镜成像的实质是光的镜面反射,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的虚像,所以移开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呈现蜡烛的像;

[8]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若实验时玻璃板放置得不够竖直,则像和物体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是:无法怎样移动蜡烛B,像与物都无法完全重合。

(5)[9]因为玻璃板的前后两个表面都能成像,故应用薄的玻璃板进行实验,实验时看到在清晰的像的稍后方还有一个较模糊的像,说明实验时使用的玻璃板太厚;

[10]用跳棋代替蜡烛,不会因燃烧而变短,能更好比较物像大小关系;另外在方格纸上实验,不需要再用刻度尺测量物距和像距,更方便。

(6)[11]根据物像相对于镜面对称的特点,当蜡烛A沿着桌面向右做直线运动时,在平面镜中的像竖直向下运动,故C符合题意。

三、初二物理物态变化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1.在“探究晶体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中,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

(1)图中,海波的熔化过程是________段(用图中字母表示),此过程中海波________热(选填“吸”或“放”).

(2)图中,海波在D点是________态,在G点是________态(均选填“固”或“液”). (3)为了探究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上80 g的冰和萘,用________的酒精灯加热(选填“相同”或“不同”),测出它们熔化过程所用的时间如表.由此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的(选填“相同”或“不同”).

【答案】BC 吸液固相同不同

【解析】

(1)图中BC段表示温度不变,即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海波处于固液共存态. (2)由图象可知,AB段表示海波还没有熔化处于固态,BC段是海波的熔化过程,CD段表示海

波已经熔化完毕,故D点处于液态,EF段表示凝固过程,在F点已经凝固完毕,故G点处于固态. (3)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上了80g的冰和萘,用同样的酒精灯加热,保证吸收相同的热量,根据图表示物质熔化的时间可以看出:质量相同的不同晶体熔化成液体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

点睛:根据控制变量的思想,相同质量的冰和萘完全熔化所需的时间不同,而加热装置相同,这就说明了两者完全熔化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可据此进行分析.

12.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

(1)实验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规律制成的.

(2)如图甲为某同学实验时测沸水温度的情形.他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

(3)纠正错误后,他观察到从开始加热至水沸腾,所用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4)他对实验进行了改进之后,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见下表),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_____________)

时间t/min0123456789温度T/℃90929496989999999999

(5)他们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应该是丙图中的________图.从实验可得出,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________热,但温度________;实验测出水的沸点为________℃.

【答案】热胀冷缩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水太多(或水的初温较低)

a吸保持不变99

【解析】

【分析】

【详解】

(1)实验室中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规律制成的.

(2)在甲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的底部,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大;

(3)水加热时间过长可能是水的初温太低,可以用初温较高的水开始加热;也可能是水量太多,可以减小水量;也可能是酒精灯火焰太小,可以增大火焰,也可能使烧杯未加盖等;

(4) 根据表中的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5) a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不断变大,所以a图是沸腾时的情况;b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不断减小,所以b图是沸腾前的情况.从实验可得出,液体在沸腾过程中仍要加热,还在不断吸热,从表中数据来看,沸腾后温度不变,实验测出水的沸点为99℃.故答案为热胀冷缩;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水太多(或水的初温较低);图见详解;a;吸;保持不变;99.

13.探究蒸发快慢影响因素的实验中,在四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上等量的水,如图所示.

(1)选择A、B两图进行实验探究,可以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的_____是否有关.

(2)选择_____两图进行实验探究,可以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是否有关.

(3)通过A、D两图的对比,可以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水表面的空气流速是否有关,实验中如果利用电吹风来改变空气流速,_____(应该/不应该)使用热风.

(4)以上实验体现了_____法.(填物理实验方法)

(5)某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多少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他依据“谁先蒸发完,谁蒸发的快”,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量有关,水越少蒸发越快”.他的依据和结论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答案】表面积 AC 不应该控制变量不正确

【解析】

【分析】

【详解】

(1)比较A、B两图看出是水的温度和水上方空气流动速度相同,不同的是水的表面积,所以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表面积有关.

(2)要研究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温度的关系,应控制水的表面积和水上方空气流动速度,所以选择AC两图是正确的.

(3) 通过A、D两图的对比要想研究水蒸发的快慢与液体上方的空气流动情况有关,即需控制相同的表面积、相同的温度,不同的空气流动情况,不应该使用热风.

(4)以上实验体现了控制变量法.

(4)该同学的验证过程是错误的,因为从设计的环节看他没控制水的表面积相同,因为只有在水的表面积相同时,先蒸发完的蒸发的才快. 因此他的依据和结论不正确.

【点睛】

(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2)在探究一个物理量与多个因素的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

14.某一小组用图甲所示装置“比较不同液体吸热升温特点”.在两个相同烧杯中分别加入质量、初温相同的水和食盐水,用相同酒精灯加热直到沸腾.

(1)分别测量出水和食盐水的沸点,发现食盐水的沸点比水高.其中水沸腾时温度计的局部放大图如乙图所示,水的沸点为_______℃.

(2)实验中加热食盐水到沸腾需要的时间长,说明食盐水吸收的热量比水_______(选填“多”或“少”).

(3)能否仅由“加热食盐水到沸腾需要的时间长”得出食盐水比热容大的结论?答:

_________;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98多不能实验中没有保持二者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

【解析】

【分析】

(1)根据图中所示温度计示数为98℃;

(2)在相同的酒精灯下,向相同的烧杯加热,要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就得比较加热时间的多少,而实验中加热食盐水所用时间多,则其吸收的热量也多;

(3)要比较比热容的大小,必须得控制其他物理量不变,保证质量不变,还有一个因素,得使两者的温度差相同,才可以比较比热容的大小。

【详解】

(1)根据图中所示,温度计示数为98℃,所以水的沸点为98℃;

(2)我们知道要比较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就得比较加热时间的多少;

(3)要比较其中一个物理量的大小,就得控制其他物理量不变,所以在其他物理量不变的情况下才能比较,而实验中没有保持二者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

故答案为:(1)98;(2)多;(3)不能;实验中没有保持二者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

15.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小华使用的装置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做出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

(1)从图乙中可知实验测得的水的沸点是___℃,说明此时实验室中的大气压_______(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1 标准大气压。

(2)水在沸腾过程中,要持续_______(“吸热”或“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3)学习了“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后,在实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小华又利用图甲装置进

行了“探究酒精的沸腾”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做出“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丙所示。水和酒精的比热容(c水>c 酒精),分析乙、丙两图可知,实验过程中水的质量_______酒精的质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98小于吸热小于

【解析】

【详解】

(1)由图象分析可知:水在第4分钟开始沸腾,温度保持不变,此时温度为98℃,水沸点为98℃;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由此可知当时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

(2)水沸腾时,持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3)由图乙、丙可以看出,水和酒精加热相同的时间,升高相同的温度,则有

c m t c m t

=

水水酒精酒精,因为c c

>

水酒精

,可得m m

<

水酒精

四、初二物理光的折射透镜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和小红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按如图甲所示操作,测出本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2)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发现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像,生活中的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

(3)保持图乙中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当蜡烛向左移动到10cm时,应该向左移动光屏

______cm(等于10,小于10 ,大于10),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4)步骤3中如果不移动光屏也可以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加上一个适当______(凸透镜,凹透镜),也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答案】10.0放大投影仪大于10凹透镜

【解析】

【分析】

【详解】

(1)[1]焦距为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由图甲得,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刻度尺的读数要注意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2)[2][3]由乙图得此时物距在意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利用这样的原理成像。

(3)[4]保持图乙中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当蜡烛向左移动到10cm时,成缩小的实像,像位于60cm~70cm间,所以应该向左移动光屏大于10cm,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4)[5]步骤3中如果不移动光屏也可以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加上一个适当的凹透镜也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因为凹透镜具有发散作用,能使像重新呈现在光屏上。

17.小明和小亮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实验前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至同一高度,目的:______;

(2)如图所示,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要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移动,像的大小将变______;

(3)小亮认为:凸透镜成实像时,不但像与物上下是颠倒的,而且左右也是相反的。请你设计一种简单的方法验证小亮的观点______。

【答案】确保蜡烛火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左变小将蜡烛换成字母“F”的LED灯【解析】

【分析】

【详解】

(1)[1]三心同高的目的是确保蜡烛火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2][3]物远像近像变小,所以光屏左移,像变小。

(3)[4]将蜡烛换成字母“F”的LED灯,光屏上可以呈现上下左右都相反的像,即可证明。18.小华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来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如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cm;

(2)如图乙所示,光屏上能呈现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质是倒立、_____的实像,其实际应用是___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

(3)保持蜡烛在10cm刻度处和光屏在55cm刻度处不动,若想再次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应将凸透镜移到_____刻度处;

(4)实验过程中小华不小心用手挡住了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则蜡烛的像____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

(5)老师摘下自己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不清晰了,他向后移动光屏再次找到了清晰的像,请问老师的眼镜是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老师是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答案】10.0 放大投影仪 40cm 完整凹透镜近视眼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会在光屏上形成最小最亮的点,即凸透镜的焦点,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

f=-=

60.0cm50.0cm10.0cm

(2)[2][3]由图乙可知,物距小于像距,光屏上能呈现清晰的像,所以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生活中投影仪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3)[4]根据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此时物距应处于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

u=-=

25.0cm10.0cm15.0cm

像距大于二倍焦距

55.0cm25.0cm30.0cm

v=-=

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将凸透镜移到物距等于像距等于30cm,即40cm刻度线处。

(4)[5]实验过程中小华不小心用手挡住了凸透镜的下半部分,挡住了部分折射光线,会使像变暗,但是蜡烛的像依然完整。

(5)[6][7]向后移动光屏再次找到了清晰的像,说明像距变大了,物距没变,则只能是光发散了,所以老师的眼镜是凹透镜,可以使近视眼的老师能够看清楚远处的物体。

19.某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

(1)该同学看到光屏上所成的像是一个烛焰_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

(2)若将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光屏应向_________移动才能再次成清晰的像,此像的大小比刚才的像要_________(选填“大”或“小”)一些;

(3)若蜡烛和光屏保持图示位置不变,将透镜向左移动_________cm可以在光屏上再次形成清晰的像。

【答案】缩小右大 25

【解析】

【分析】

【详解】

(1)[1]由图知,物体和所成的像在凸透镜的两侧,而物距u=40cm,像距v=15cm,即u>v,

所以光屏上所成的像是缩小的。

(2)[2][3]由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当物距变小时,像距要变大,才能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而像的大小要比移动前的要大一些。

(3)[4]根据光路可逆,若蜡烛与光屏不动,只移动透镜,要想再次成清晰的像,须让此时的物距为15cm,像距为40cm,那么凸透镜就应该移动到25cm处。

20.小明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小明将凸透镜放在光具座50cm刻度处,蜡烛放在光具座10cm刻度处。点燃蜡烛进行实验,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蜡烛的像,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1)在1—6次实验中,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实像,且随着像距的变大,所成的像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小明也可得出: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 cm。

(3)如图乙所示,ab是光源S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并经过凸透镜的焦点F,S'是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像,请利用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确定光源S的位置,并完成反射光线ab的入射光线和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________)

次数123456

物距

403530252015(cm)

像距

13.5141516.72030(cm)

【答案】变大 10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平面镜的光源作图及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法。

【详解】

(1)[1]通过实验可知,当物距变小时,像距变大,成像会变大。

(2)[2]由第5次数据知,

u=v=20cm

u=2f=20cm

所以凸透镜的焦距

f=10cm

(3)[3]根据平面镜的成像规律,物与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先经S'作镜面的垂线,再由物和像与镜面距离相等,确定光源S的位置;由反射光线可以确定光在镜中的入射点,连接入射点与光源S,再在线上标出指向镜面的箭头,即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ab经焦点后射向凸透镜,其折射光线平衡于主光轴。如图。

【点睛】

光线的综合作图,需根据光的各个规律,逐一完成。本题先根据平面成像规律完成平面镜作图,再根据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作出折射光线。

五、初二物理质量与密度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21.某同学在做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时

(1)第一次实验的方法和步骤是:

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0;

②把该液体倒入量筒,测出它的体积V;

③把量筒中的液体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杯中液体的总质量m总。请用上述测出的物理量写出该液体密度的表达式__,这样测出的密度值与真实值相比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一致”)。

(2)第二次测量的方法和步骤完全正确,他称量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时,所用砝码和游码

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液体倒入量筒后的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请根据图中数据,帮助该同学把下列记录表格填写完整。

(3)若要想一次尽可能准确地测出100g这种液体的体积,对于器材的量程和分度值而言,下列所给量筒最适当的是__。

A.50mL 5mL B.100mL 2mL C.250mL 5mL D.500mL 10mL

烧杯和油的

总质量

m/g

烧杯和剩余油

的质量

m l/g

量筒中油的质量

m2/g

量筒中油的

体积

V/m3

油的密度

ρ/g?cm﹣3

112.5________

【答案】0

m m

V

ρ

-

=总偏小 64.5 48 6×10﹣5 0.8 C

【解析】

【分析】

【详解】

(1)[1][2]根据实验步骤可知,烧杯中液体的质量为0

m m

﹣,其体积为V,该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0

m m

V

ρ

-

=总;把量筒中的液体倒入烧杯时,量筒壁有液体残留,测得液体的质量偏小,由

m

V

ρ=可知,这样测出液体的密度与真实值相比偏小。。

(2)[3]第二次测量时,由图甲可知,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为

1

50g+10g+4.5g64.5g

m==

量筒中液体的质量为

21

112.5g64.5g48g

m m m

=﹣=﹣=

由图乙可知,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

353

60ml60cm610m

V-

?

===

所以,液体的密度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综合测试题

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下列二次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B.C.D. A.94 B.96 C.113 D.113.5 3.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两直角边分别为6cm,8cm,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斜边长为10cm B.周长为25cm C.面积为24cm2D.斜边上的中线长为5cm 4.如图,?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OA=3,若要使平行四边形ABCD为矩形,则OB的长度为() A.4 B.3 C.2 D.1 x与方差S2: 平均数 ) A.甲B.乙C.丙D.丁 6.下列各命题的逆命题成立的是() A.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B.如果两个数相等,那么它们的绝对值相等 C.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D.如果两个角都是90°,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7.已知直线y=kx+b与y=2x﹣5平行且经过点(1,3),则y=kx+b的表达式是() A.y=x+2 B.y=2x+1 C.y=2x+2 D.y=2x+3 8.已知正比例函数y=kx,且y随x的增大而减少,则直线y=2x+k的图象是() A. B. C. D. 9.如图,?ABCD中,AB=4,BC=3,∠DCB=30°,动点E从B点出发,沿B﹣C﹣D﹣A运动至A 点停止,设运动的路程为x,△ABE的面积为y,则y与x的函数图象用图象表示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0,4),B (3,0),且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若直线l :y=kx +4与线段BC 有交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k ≤ B .﹣≤k ≤﹣ C .﹣≤k ≤﹣1 D .﹣≤k ≤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 11.化简: = . 12.如图,?ABCD 中,∠DCE=70°,则∠A= . 13.如果菱形有一个内角是60°,周长为32,那么较短对角线长是 . 14.如图,?ABCD 的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E 为BC 边中点,已知AB=6cm ,则OE 的长为 cm . 15.直线l 1:y=x +1与直线l 2:y=mx +n 相交于点P (a ,2),则关于x 的不等式x +1≥mx +n 的解集为 . 16.如图,在矩形ABCD 中的AB 边长为6,BC 边长为9,E 为BC 上一点,且CE=2BE ,将△ABE 翻折得到△AFE ,延长EF 交AD 边于点M ,则线段DM 的长度为 .

八年级物理力学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力学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5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关于力的认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 .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C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 .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的作用 2、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民间传统习俗.小丽和她的同学一起在公园人工湖上举行龙舟比赛,使龙舟向前行驶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A .船浆 B .湖水 C .同学 D .龙舟 3、下列各种力的作用效果中,改变物体形状的是 4、如上图,分别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和压同一弹簧.该实验表明,弹簧受力产生的效果与力的 A 、大小有关 B 、作用点有关 C 、方向有关 D 、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5、关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6、如上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4N 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 力计的示数为 A .0N B .2N C .4N D .8N 7、下列图像中,能表示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关系的是: 8、下列措施中,能增大摩擦力的是 A.自行车车轴处装有滚珠轴承 B.足球鞋底装有鞋钉 C.在汽油机的连杆和曲轴连接处加注机油 D.溜冰鞋底装有滚轮 9、如图所示,在水平课桌上放一本书.下列哪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A .书对地球的吸引力和书的重力 B .书所受的支持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C .书所受的支持力和书的重力 第4题图 第6题图

D.书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10、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三次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时,让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棉布)上做匀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比较甲、乙两图实验情景,可知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无关 B.比较乙、丙两图实验情景,可知摩擦力的大小只跟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有关 C.比较甲、丙两图实验情景,可知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D.比较乙、丙两图实验情景,可知摩擦力的大小只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11、如上右图一辆汽车停在水平路面上,汽车与路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 A.汽车的重力和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B.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C.汽车的重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D.以上说法均不对 12、日常生活中,摩擦有利也有弊。以下属于有害摩擦并需要减小的 A.叉提蛋糕时,叉与蛋糕间的摩擦B.手拿起杯子时,手与杯子间的摩擦C.人爬杆时,人与杆的摩擦D.轴转动时,钢珠与轴承之间的摩擦 13、如右图是运动员踢足球的情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踢足球时,球对脚没有作用力 B.足球在空中时受到脚的作用力 C.足球在空中继续运动是由于惯性 D.脚对足球的力和足球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14、如图所示,小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在木板运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A受到的是静摩擦力 B.木块A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C.拉动速度变大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D.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向左 15、滑板运动已经成为年轻人最流行、最持久的时尚运动.它由板面、滑板支架(滑板桥)和四个滑板轮等部分组成,板面上表面粗糙,如图所示.则 A.滑板上表面粗糙是为了减小人与板之间的摩擦 B.滑板上表面粗糙是为了增大人与板之间的摩擦 C.滑板轮表面光滑是为了减小板轮与地面间的摩擦 D.滑板轮表面光滑是为了增大板轮与地面间的摩擦

八年级物理下册练习题及答案

1、如图所示,从斜面底端被弹簧弹出的木块在沿光滑斜面上滑的过程中受到(不计空气阻 力)() A、重力、支持力 B、重力、支持力、推力 C、重力、摩擦力、冲力 D、重力、摩擦力、推力 2、如图所示,利用弹簧测力计将处于容器底部的物块缓慢上提。在物块从开始上提到离开 水面的过程中,下图能正确表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块底部离容器底部的高h的关系的是() 3、用手握住酒瓶,使其瓶口朝上竖直静止在手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酒瓶能静止在手中,是由于手对酒瓶的握力等于酒瓶的重力 B.酒瓶能静止在手中,是由于手对酒瓶的握力大于酒瓶的重力 C.手握酒瓶的力增大,瓶子所受的摩擦力不变 D.手握酒瓶的力增大,瓶子所受的摩擦力也增大 4、小欣同学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了一些现象,并用所学物理知识进行了解释,其中解释不正确的是() A.茶壶的壶嘴和壶身构成连通器,静止时水面相平 B.锅铲柄有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C.刀刃很锋利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D.高压锅容易将食物煮熟是因为液体表面气压增大,液体沸点升高 5、如图所示的薄壁容器,底面积为100厘米2,装了重25牛的水后,水面距容器底部20厘米,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压强分别为() A.25牛、2.5×103帕,B.25牛、2.5帕 C.2×105牛、2×103帕D.20牛、2×103帕 6、在靠近桌面边沿的地方放一枚硬币,在硬币前架一个约2 cm高的栏杆,在硬币上方沿着

与桌面平行的方向用力吹一口气,硬币就能跳过栏杆,这是因为( ) A.硬币下方的压强比上方的压强大 B.硬币后面的压强比前面的压强大 C.硬币后面的压力比前面的压力大 D.硬币下方的空气密度比上方的大 7、如图所示的容器中装有某种液体,试比较A 、B 、C 、D 四点液体的压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 A 、P P P P A B C D <<= B 、P P P P A B C D <=> C 、P P P P A B C D <<< D 、P P P P A B C D >>> 8、关于力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 ) A .没有物体就没有力 B .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 C .有施力物体时,却不一定有受力物体 D .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 9、用手握住酱油瓶,瓶子没有下滑,是因为 ( ) A.手对酱油瓶的摩擦力和酱油瓶的重力平衡 B.手对酱油瓶的压力和酱油瓶的重力平衡 C.手对酱油瓶的压力和手对酱油瓶的摩擦力平衡 D.以上三种说法均不对 10.首次测出大气压值的著名实验是 实验。在图中,A 、B 是一个连通器的两个上端开口,当用一个管子沿B 开口吹气时,A 开口一端的液面会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11、寒冷的冬天,在茶杯中倒上大半杯开水后拧紧杯盖,往往过一会儿后就发现杯盖很难打开,这是由于杯内大量水蒸气发生 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使内外气体压力差 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进而增大了盖与杯之间摩擦力原因. 12.当马拉着载有1000kg 货物的雪撬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向南行驶时,马对雪橇的水平拉力是500N ,雪撬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是________N ,方向是________;若雪橇上的货物卸下了500kg ,马拉雪橇仍是匀速行驶,马对雪橇的水平拉力将会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 13、吊车以2m/s 的速度将重物1×105 匀速向上提起,这时钢索对重物的拉力是________N ; 若钢索改为以3m/s 的速度使重物匀速下降,此时钢索对重物的拉力大小是__________N ,方向__________。 14、打开自来水龙头,使自来水流过如图2所示的玻璃管,在A 、B 、C 三处,水的流速较大的是 处,压强较小的是 处(选填“ A”“B”或“C”)。 如图3所示,是喷雾器的原理示意图,当空气从小孔迅速流出,小孔附近空气的流速较大,压强 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容器里液面上方的空气压强,液体就沿细管上升,从管口中流出后,受气流的冲击,被喷成雾状。

八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全套试卷综合测试(Word版 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全套试卷综合测试(Word版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图中AB段的距离s AB=________cm,测得时间t 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 v AB=________m/s。 (2)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 (3)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________由静止开始下滑。 (4)v AB________(选填“>”“<”或“=”)v BC。 (5)小车从斜面下滑过程中,其主要能量转化情况是________。 (6)如图是两位同学在一段时间内以不同速度匀速直线运动的三幅照片,请你在如图坐标中标上适当的物理量和单位,并用图象分别描述出男女同学的大致运动情况________。【来源】2019年广东省汕尾陆丰市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答案】40.0 0.25 小同一位置<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见解析 【解析】 【分析】 【详解】 (1)[1][2]小车运动距离 s AB=80.0cm﹣40.0cm=40.0cm t AB=1.6s,小车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 v AB=AB AB s t= 0.4 1.6 m s =0.25m/s (2)[3]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后才停止计时,所计时间偏大,用公式v= s t 知,速度偏小。(3)[4]实验中应多次测量,应保证小车每次通过的距离相等,故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 (4)[5]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做加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大,故在BC段的速度大于AC段的速度,即v AC<v BC。 (5)[6]车从斜面下滑过程中,小车的质量不变,小车所处的高度逐渐降低,速度越来越快,因此重力势能逐渐减小,动能越来越大,故该过程小车的重力势能转化为了动能。 (6)[7]由图知,女同学追赶并超过了男同学,女同学的速度比男同学的速度大;两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二人的v﹣t图象:

八年级下册数学综合测试题(有点难度)

八年级下册数学综合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若分式1 ||-X X 无意义,则X 的值是:( ) A .0 B .1 C .-1 D .±1 2、一次函数y=kx+b 与反比例函数x k y = 的图像如图1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们的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B .它们的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C .k<0 D .它们的自变量x 的取值为全体实数。 3、在四边形ABCD 中,∠B= 90 , ∠A: ∠D: ∠C=1:2:3,则∠C 为 ( ) A 、 160 B 、 135 C 、 90 D 、 45 4、已知三角形两边长为2和6,要使这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则第三边的长为:( ) A . 2 B .102 C .10224或 D .以上都不对 5、如图2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ABCD 的顶点A 、B 的坐标分别 是(0, 0),(2, 0),∠α=60°,则顶点C 在第一象限的坐标是:( ) A .(2, 2), B .(3, 3), C .(3, 2), D .(13+, 3 ), 6、一块蓄电池的电压(u )为定值,使用此蓄电池为电源时,电流I(A)与电阻R(Ω)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3所示, 如果以此蓄电池为电源的用电器限制电流不得超过10A ,那么此用电器的可变电阻应(注R u I =):( ) A .不小于4.8Ω B .不大于4.8Ω C .不小于14Ω D .不大于14Ω 7、当25--k k 与k k 1 +互为相反数时,k 等于:( ) A .56 B .65 C .23 D .3 2 8、已知Rt △ABC 中,∠C=90°,若a+b=14cm ,c=10cm ,则Rt △ABC 的面积是:( ) A .24cm 2 B .36cm 2 C .48cm 2 D .60cm 2 9、已知菱形ABCD 的周长为40cm ,两条对角线BD :AC=3:4,则两条对角线BD 和AC 的长分别是 ( ) A 、24cm 32cm B 、12cm 16cm C 、6cm 8cm D 、3cm 4cm 10、 如图,O 为正方形ABCD 的中心,BE 平分∠DBC ,交DC 于点E ,延长BC 到点F ,使CF=CE ,连接DF ,交BE 的延长线于点G ,连接OG 、OC ,OC 交BG 于点H .下面四个结论:①△BCE ≌△DCF ;②OG ∥AD ;③BG ⊥DF ;④BH=GH . 其中正确结论有 ( ) (A )1个 (B) 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若4x-3=1,则x=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已知()2 4-x +)4)(3(--y y =0,且x 、y 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则这个直角三角形第三边的长 为 . 13、如图4所示,在等腰梯形ABCD 中,AC ⊥BD ,AC=6cm ,则等腰梯形ABCD 的 面积为________________cm 。 14、a,b 为实数,且ab=1,设1 1 11,11++ +=+++= b a Q b b a a P , 则P__________Q (填“>”,“<”,“=”) 15、已知反比例函数x k y 42+=的图像在第一、三象限,反比例函数x k y 3 -=,在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大,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一个四边形的边长依次为a,b,c,d ,且a 2+b 2+c 2+d 2=2ac+2bd 则这个四边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如图5所示,点P 是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BD 上一点, PE ⊥BC 于E ,PF ⊥CD 于F ,连接EF ,给出下列四个结论: ① AP=EF ;②△APD 一定是等腰三角形;③∠PFE =∠BAP ; ④PD=2EC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在△ABC 中,∠C =90°,动点P 从C 点出发沿C →A →B 的 路线以每秒2cm 的速度运动到点B ,则点P 出发___________秒时, △BCP 的面积是△ABC 的面积的一半。 19、某项工程,甲乙两队合做6天可以完成,若甲单独做需x 天完成,乙独做比甲独做多用4天,要求出x 的值,可列出只含x 的方程来解,则列出的方程是 。 20、已知关于x 的方程 12 -x a x —=+的根大于零,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三、(本大题9小题,共90分) 21、计算:(1)3234x y y x ? (2)解分式方程: 11322x x x -+=--; 22已知点P (2,2)在反比例函数y= x k (k ≠0)的图象上。 (1)当x=-3 时,求y 的值。 (2)当1<x <3时,求y 的取值范围 y x o 图1 y x C D (A) B O α I(A) R(Ω) O 8 6 A D C B 图4 A B C D P E F 图5 图2

八年级物理力学测试题教学教材

星级提速★ 1. 物体的或的改变叫形变,物体形变能产生力,这个力叫,例如、都属于弹力。 2.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它是为纪念英国的科学家而命名的简称为,符号为。用手托起两只普通的鸡蛋所用的力约为。 3.取一根废旧自行车的钢丝,用手捏住两端向同一侧用力,先让其弯曲程度小一些,手上 感觉用的力。再让其弯曲大一些,手上感觉用的力。(选填“较小”或“较大”) 4.常用的测量力的工具是。它是根据的性质制成的.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它的刻度盘上的测量范围是,分度值是,若指针的位置如图所示,发生弹性的拉力大小为。 5.的能量叫做弹性势能,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和有关。在水平轨道上行驶的火车具有能,上紧的发条具有能,拉长的橡皮筋具有能。 6.下列哪个力的大小最接近1N ( ) A.搬一辆自行车所用的力B.拎一桶水所用的力 C.托起2只鸡蛋所用的力D.举起一只铅球所用的力 7.测量力的常用工具是( ) A.托盘天平B.电子台秤C.弹簧测力计D.磅秤 8.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任何物体形变时,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B.任何物体形变时,形变越大,弹力越小 C.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D.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形变越大,弹力越小 9.关于弹簧测力计上零刻度的物理意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弹簧的伸长为零B.弹簧的长度为零 C.指针的初始位置D.弹簧所受拉力为零 10.下列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使用前指针应先校零 B.弹簧测力计使用时只能竖直放置 C.物体对弹簧测力计拉力不能超过量程 D.记录数据时应同时写上力的单位 11.若被测的拉力大约8N,则下列所给出的弹簧测力计最适宜的是( ) A.量程为10N,分度值为0.5N B.量程为5N,分度值为0.1N C.量程为10N,分度值为0.1N D.量程为15N,分度值为0.5N 12.小李同学用一根弹簧来探究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若用这根弹簧做成弹簧测力计,它的测量范围是。 拉力(N)0 1 2 3 4 5 6 7 弹簧的长(mm)10 11 12 13 14 15 16.8 18.2 13.如图所示,当弹簧测力计受到的拉力为2N时,指针指在A位置,指针指在B位置时,弹簧测力计受到的拉力为4N,请根据上述条件自制一个测量范围是5N,最小分度值是0.2N的弹簧力计。在图中画出刻度盘上的刻度值。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非常坚硬的物体间产生弹力时并无形变发生B.两个物体间只要有接触就会产生形变C.有形变不一定会产生弹力D.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弹性形变

八年级下册物理测试卷

八年级下册物理测试卷 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2 分,共20 分) 1、用手捏着一支粉笔静止于空中,现将手松开,假设在手松开的同时,粉笔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则() A.粉笔将静止于原来位置 B.粉笔将加速落向地面 C.粉笔将匀速落向地面D.粉笔将减速落向地面 2、汽车最基本的安全装置是头枕和安全带,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有了头枕,能减小因突然减速对司机造成的伤害害 B.有了头枕,能减小因撞上前车对司机造成伤害 C.系上安全带,能减小因后车撞击对司机造成的伤害伤 D.系上安全带,能减小因紧急刹车对司机造成的伤害 3、如图情境中,最下面的棋子被尺快速打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下面的棋子被打出后,仍受到尺的作用 B.下面的棋子被打出去,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C.上面的棋子将落在正下方,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D.上面的棋子将落在正下方,是由于惯性且受到重力的作用 4、物理课本放在水平桌面上,文具盒放在物理课本上,则() A.物理课本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物理课本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理课本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理课本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物理课本对文具盒的支持力和文具盒对物理课本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桌面对物理课本的支持力和文具盒对物理课本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5、如图所示,当你手握饮料罐时,手和罐都在空中静止,且罐底所在平面是水平的,各对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A.手对罐的压力与罐对手的压力B.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C.罐对手的摩擦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 D.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压力6、属于平衡力的是() A . B. C . D .7、为安全起见,在下坡路上,动摩擦力的方法是 A.增大压力B.减小速度 8、在研究滑动摩擦力时,小王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做匀速直F1、F2、F3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F1>F2>F3 B.F1<F2<F3 9、磁悬浮列车行驶时依靠安装速行驶,列车能高速行驶的原A.减小了重力 B.减C.依靠了列车的惯性 D.减10、下列设计目的是为了减小A.乒乓球拍上粘贴橡胶 B.矿C.圆珠笔的笔尖装有小滚珠 二、填空题(每空 11、如图所示,重为5N的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N,方向墙壁匀速下滑,则物体A受到12、如图(a)所示,盛有水的的水面出现如图(b )所示的速”或“匀速”)运动,做出13、如图所示,在溜冰场上甲明.两人不能马上停下来14、当汽车突然起动的时候,“后”)的方向倾倒;若有甲机均前额受伤,则甲、乙两车15、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状态或状态.16、如图所示,人手握住质量增大握力时杯子所受摩擦力将17、骑自行车远足,因其节能车的一部分结构图,用力刹车即停下来,是由于自行车具有18、如图所示,小华用不计重上匀速前进,则物块受到的滑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时,物块大”、“变小”、“不变”)19、小明用200N的力拉着一个的摩擦力为N;如的力.(取g=10N/kg) 20、汽车的轮胎上和鞋底上都到摩擦力的作用

八年级物理上册 期末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某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发声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他选择了四根钢丝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具体数据如下表: 编号材料长度粗细松紧 甲钢丝10cm0.2mm2紧 乙钢丝10cm0.1mm2紧 丙钢丝5cm0.1mm2紧 丁钢丝5cm0.1mm2松 (1)用同样的力拨动钢丝甲和乙,发现拨动______钢丝时的音调高。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弦的长度、松紧程度相同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_________有关。 (2)为了探究发声体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长度的关系时,他应用同样大小的力先后拨动_______和________钢丝。 (3)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钢丝丙和丁,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 【答案】乙粗细乙丙在钢丝的长度,粗细相同时,钢丝越紧,音调越高。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实验探究能力。 【详解】 (1)[1][2]因为甲、乙两根钢丝的长度、松紧度一样,甲比乙粗,乙振动的频率大音调高,该过程是利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发声体的音调与其粗细的关系; (2)[3] [4]如果探究发声体音调高低与弦的长度的关系,必须控制两根钢丝的粗细、松紧度一样符合条件的是乙和丙两根钢丝; (3)[5]由图可以知道钢丝丙和丁长度、粗细相同,钢丝的松紧不同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拔动丙和丁两根钢丝,丙钢丝发出的音调高丁钢丝发出音调低,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钢丝的长度、粗细相同时钢丝越紧音调越。 2.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发声的音箱上,感觉音箱在晃动;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八年级英语下册各单元及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英语(下)第一单元检测题 (1) 班级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一、词汇考查。 A.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1. Tom has __________ (few; fewer) Christmas cards than I. 2. They believe that there will be __________ (less; fewer) green trees in fifty years. 3. He is ill and he can eat _________ (more; less) food, so he gets quite weak. 4. The ________ (more; much) we get together, the ________ (happy; happier) we’ll be. 5. David has _______ (less; fewer) money than Anna has. B.把括号中的汉语翻译成英语。 6.—Do you have a little _______________(空闲时间)? —Yes, I do. Why? —I want to talk about something with you. 7.I think I will be in a high school _________________(四年以后). 8.—What do you think about in the future? —I think students will all study at home ________________(用电脑). 9.Which movies will 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奖) next year? 10.—Can you _________________(吹喇叭)? —A little. —Then join us, please. C.理解句意,填补所缺部分。 11.Thursday is the f ___ day of a week. 12. Yesterday it rained very h_______ , so I didn’t go out. 13. My parents enjoy l in the countryside very much. 14. Do you have any l time? I want your help. 15. The computer is an important i . 16. There will be less p in 100 years. 17. We will have a long v after a few days. 18. Do you have a c card? 19. The other students kept their eyes c right away. 20. Their lives will be a lot b than it is now. 二、根据句意,用括号内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21. She wants to be a _________ (science) when she grows up. 22. There is a tall _________ (build) in front of the post office. 23. I can do my homework by _________ (I). 24. Today is Sunday. Let's go ________ (skate). 25. Please buy some _________ (toothbrush) for them. 三、同步语法。 A.用括号内所给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26. They ____________ (not have) any classes next week. 27. Betty _____________ (write) to her parents tomorrow. 28. Look at those clouds. It ___________ (rain). 29. He ____________ (read) an English book now. 30. Look! Many girls ______________ (dance) over there. B.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每空一词。 31. They clean the classroom every day. (用tomorrow代替every day) They _________ _________ the classroom tomorrow. 32. Will the flowers come out soon? (作肯定回答)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33. We'll go out for a walk with you. (改为否定句) We _________ _________ out for a walk with you. 34. Nanjing will have a fine day. (改为一般疑问句) _________ Nanjing _________ a fine day? 35. The students will work in the supermarket. (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___ _________ the students _________? 四、单项选择。 ( )36. — Will people live to be 300 years old? —_________. A. No, they aren't B. No, they won’t C. No, they don't D. No, they can't ( )37. There will be _________ pollution this year than last year. A. fewer B. much C. less D. many ( )38. I think people here are friendly. Do you agree _________ me? A. with B. to C. on D. from ( )39. —Where is Miss Wang? —She went to Hainan Island last week and will return _________ six days. A. ago B. later C. behind D. in ( )40. —_________ will they play? —They will play football. A. What subject B. What sport C. What food D. What language ( )41. I will see you again _________. A. a day B. every day C. one day D. everyday ( )42. I hope your dream will _________. A. come true B. come out C. come in D. come on ( )43. Everyone wants to _________ to the moon for vacations. A. walk B. run C. swim D. fly ( )44.This coat doesn't fit him well, as he has ____ a huge body and the coat is___small. A. so; such B. so; so C. such; such D. such; so ( )45. —How many birds can you see in the trees? —I can see _________ birds in them. A. hundreds of B. five hundreds C. hundred of D. five hundreds of 五、根据汉语意思完成下列句子,每空一词。 46. 没有人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事。 No one knows what will happen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47. 电脑如今被人们广泛地使用。 The computers _________ widely _________ _________ people today. 48.你认为哪一张画最好看? Which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is the nicest picture? 49. 他的叔叔是一名宇航员。他去年在太空站工作。 His uncle is an _________. He worked on a _________ _________ last year. 50. 我到临沂后,我就爱上了这座城市。 I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this city after I got to Linyi. 六、完形填空。 A We live in computer age (时代). People 51 scientists, teachers, writers and even students use computers to do all kinds of work. But more than 30 years ago, 52 couldn't do much. They were very big and expensive. Very 53 people were interested in them and knew how to use them. Today computers are smaller and 54 . But they can do a lot of work; many people like to use them. Some people 55 have them at home. Computers become very important because they can work 56 than people and make fewer mistakes. Computers can 57 people do a lot of work. Writers now use computers to 58 . Teachers use them to help teaching. Students use them to 59 . Computers can also remember what you 60 them. Computers are very useful and helpful. They are our friends. Do you want to have a computer? ( )51. A. like B. as C. and D. with ( )52. A. students B. scientists C. teachers D. computers ( )53. A. few B. a few C. little D. a little

(完整版)八年级物理力学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力学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关于力的认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的作用 2、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民间传统习俗.小丽和她的同学一起在公园人工湖上举行龙舟比赛,使龙舟向前行驶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A.船浆B.湖水C.同学D.龙舟 3、下列各种力的作用效果中,改变物体形状的是 第4题图 4、关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第6题图 5、如上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4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 力计的示数为 A.0N B.2N C.4N D.8N 6、下列措施中,能增大摩擦力的是 A.自行车车轴处装有滚珠轴承 B.足球鞋底装有鞋钉 C.在汽油机的连杆和曲轴连接处加注机油 D.溜冰鞋底装有滚轮 7、如图所示,在水平课桌上放一本书.下列哪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A.书对地球的吸引力和书的重力 B.书所受的支持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C.书所受的支持力和书的重力 D.书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8、日常生活中,摩擦有利也有弊。以下属于有害摩擦并需要减小的

被拉伸的弹簧 A 被压弯的跳板 B 被拉弯的弓 C 被磁体吸引的弹 子运动方向变化 D f A.叉提蛋糕时,叉与蛋糕间的摩擦B.手拿起杯子时,手与杯子间的摩擦 C.人爬杆时,人与杆的摩擦D.轴转动时,钢珠与轴承之间的摩擦 9、如图所示,小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A所受摩擦 力大小.在木板运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A受到的是静摩擦力 B.木块A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C.拉动速度变大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D.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向左 10、如下图所示,在下图所指的四个力中,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的是 11、下述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 ..的是 A.物体的重力就是质量B.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C.物体重力大小与形状有关D.物体上抛时重力变小 12、体育课上,小明匀速爬杆,小刚匀速爬绳。有关他们受到的摩擦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爬杆时手握杆的压力大,所以小明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B、因为绳子粗糙,所以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C、小明和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相等 D、若小明的体重大,则他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13、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种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下列各种生物的特征有利于减小摩擦的是 A、泥鳅体表的黏液 B、壁虎脚上的刷状肉垫 C、人手指上的螺纹 D、蛇体表的粗糙鳞片 14、如下图质量为2㎏的小球悬挂在细绳下来回摆动,请用力的图示法表示小球受到的重力。 15、一个小球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如下图所示,用力的示意图画出小球的所受到的所有力. 第26题图第27题图第28题图第29题图 216、在图中画出斜面上“不倒翁”受重力的示意图。(如小黑点为“不倒翁”的重心)17、如图物体A沿斜面匀速滑下,试作出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和物体A对斜面的压力F 的示意图。 A

八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全套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全套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 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 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根据的原理是_____,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和_____;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该使用坡度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的斜面; (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运动到斜面底端的过程是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4)若图中秒表每格为1s ,则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 m/s ; (5)实验中若让小车运动之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的平均速度偏_____。(选填“大”或“小”) 【来源】广西来宾市兴宾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答案】s v t = 刻度尺 秒表(停表) 较小 变速 0.2 大 【解析】 【分析】 【详解】 (1)[1]由于需要测量小车沿斜面运动的平均速度,所以,实验的原理是利用公式s v t =计算小车平均速度。 [2][3]根据实验原理知道,实验中要用刻度尺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用秒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所以,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秒表。 (2)[4]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一些,这样可以减小小车运动的速度,使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时间更长。 (3)[5]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时,由于相同的距离,所用时间减小,即速度越来越大,所以,是变速直线运动。 (4)[6]由图知道, 小车通过全程的时间是5s ,距离是1m ,所以,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1m ==0.2m/s 5s s v t = (5)[7]实验中若让小车运动之后才开始计时,则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小,由s v t =知道,平均速度会偏大。

八年级英语下册综合能力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八年级英语下册综合能力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I.下列各组单词中,有一个单词画线部分的读音与其他三个单词画线部分的读音不同,请选出。(5%) ( )1.A.windy B.winter C.find D.thin ( )2.A.photo B.alone C.hope D.whose ( )3.A.music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61451940.html,e C.duty D.pull ( )4.A.wear B.near C.dear D.hear ( )5.A.reach B.clean C.idea D.season n .根据汉语提示,写出空白处所缺单词的正确形式。(5%) 1. My mother is busy____ (做)dumplings. 2. We must keep our classroom ____ ( 干净). 3. The people here are more ____ (友好) than I think. 4. Which of these three cities is the ____( 远) from us? 5. Do you have anything to say for _____( 你自己)? 川.根据句意,用括号中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5%) 1. The Yellow River is the ____ longest river in China. (two) 2. Mr. Wang is the ____ man in our office. (busy) 3.It rained _____ last night. (heavy) 4.I shall do it with ______ . (please) 5.Most women enjoy _____ . (shop) IV .找出与句中画线部分意思相近或相同的选项。(5%) ( )1.I have to take care of my little brother when mommy is out. A.look for B.look after C.look at ( )2.We have lunch in the middle of the day.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