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近代中国工业化的道路(一)

近代中国工业化的道路(一)

近代中国工业化的道路(一)
近代中国工业化的道路(一)

近代中国工业化的道路(一)

我在1987年的一篇文章中说:“鸦片战争后半个多世纪,可以说是中国工业化的萌动时期。正是这种萌动,导致了推翻帝制的辛亥革命。”1]工业化包括新式产业的兴建和相应的经济结构与组织管理的变化。为简便计,我以新式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投资代表新式产业资本,并把各时期产业资本集成和产值的估计列为本文附表。2]-从附表可见,在甲午战争前中国的产业资本原大于外国在华的产业资本,这是洋务派创业之功。而甲午至辛亥间测是民间资本即通·称民族资本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平均年增长率达15.1%。正是这种增长,成为辛亥革命的经济上的动力。辛亥革命的政治成果被袁世凯篡夺,但民气大开,在工商界正式形成“实业救国”论。自辛亥革命迄1920年,外国在华产业投资因欧战影响进人颓势,增长率仅有4.5%;官僚资本的增长率更跌为3.8%;唯民族产业资本的增长仍保持两位数,为10.5%。本文目的不是研究产业资本发展的过程,而是探讨中国工业化的道路、或它在当时条件下可行的道路。故有关增长情况可参阅附表,不再置论。工业与小农经济我国新式产业是在汪洋大海的个体农业和手工业这两种传统经济中诞生的,它与传统经济的关系如何,决定它发展的道路。我国不是一个海上国家,工业发展必须以国内农业为基础。据五十年代的经验,一年丰收,次年工业即有发展;一年歉收,次年工业发展即受阻。这也适用于近代中国,不过那时因受殖民地型外在因素干扰,反应不甚灵敏而已。那时的国际和国内条件都不允许我国采取外向型发展战略,我国的工业化应当是建立在工农业协调的基础上。我曾考察,鸦片战争后迄抗日战争前,我国的农业生产力是有所增进的。3]就农作物产量说(不包括潜在生产力),确实增长极慢,年率也许不过0.5--1.5%,擎了工业发展的后腿。但经济作物占农作物总产值的比重,由19世纪末的约10%增为1920年的17%和1936年的23%;加以棉种、蚕种的改良和烤烟的种植,基本上能满足当时工业发展对农产原料的需要。实际上,也能满足当时工业化对粮食的需要;粮食进口的增加乃是不平等条约所造成的大口岸经济的结果。这种大口岸经济又使农产品价格脱离生产成本,给农业造成损害。4]-尽管如此,近百年来我国农业生产仍能对工业建设作出贡献,与工业的发展保持一个低水平的均衡。这是因为我国以家庭为单位的、集约化的小农经济有很高的生产效率,亩产量始终居于世界前列。这是我国传统农业中可贵的积极因素,至今我们还在利用这个积极因素,即家庭承包制。传统农业有巨大的剩余,这从封建地租常占产量的50%可知,而且中外皆然。几乎每个国家工业化的最初阶段都依靠从农业中汲取原始积累。英国的暴力圈占土地只是历史上的特例;最通常的办法是通过不利于农产品的交换价格将农业剩余转化为工业积累。5]从甲午战争后工农业产品的价格变动着。大约除1905-1912年、1921-1925年短期间外,都是不利于农产品的。1913--1920年,工业品价格的上升快于农产品价格的上升,13年间差价扩大约

1/3;这时期也正是工商界所称“黄金时代”。1926-1931年,同样的差价在6年间就扩大了1/3,工商繁荣。接着进人经济危机,危机中农产品价格的下跌快于工业品价格的下跌,差价进一步扩大。6]-危机最甚的1934年与危机前的高峰年比,农业所得下降了31%,工业所得仅下降5.9%;若用1931年不变价格计,农业所得下降20.8%,工业所得反增长11.9%。7]?农业对工业的资助显然可见。农产品的商品化是传统经济进步的标志,也是工业化的条件,它为工业提供市场,也给农民提供收益。我国农产品商品化的过程十分迟缓,但毕竟有所加速。我们估计,粮食的商品率1840年为10.5%,1894年为15.8%,1920年为21.6%,1931年为31.4%。主要农作物商品值,按不变价格计,其平均年增长率早期不过1.5%,二三十年代为3%强。农产品的商品化有赖于交通运输业和商业的发展。在我国新式产业的开发中,交通运输业快于制造工业。有人认为铁路、轮船等“先工业资本而发展”,以至“过度开发”,并导致民族资本“偏向商业”,乃是半殖民地经济的表现。8]此论非是。1920年我国铁路货运量中,农产品占41%,矿产品占39%,工业品连同进口洋货不足10%。9]-又商业资本大于工业资本二三倍,人常谓“畸形”发展。但据我们测算,1936年全国商业资本所媒

介的交易额中,农产品占45%,手工业品占26%,工矿产品占16%,进口商品占9%;不得谓之‘“畸形”。在当时,惟孙中山明确指出交通运输业乃先行产业,并提出保商、通货流之要义,实属卓见。10]?

工业与手工业我国原有十分发达的手工业,并以技艺精湛闻名于世,除自给外尚有出口。鸦片战争后,洋货人侵,约有8个传统手工行业受到摧残,但除手纺纱外都非重要行业。据我们考察,迄1920年,绝大部分手工行业都是发展的,手工业总产值也是增长的;并且,机制工业发展最快的时候,也是手工业发展最快的时候,乃至在同一行业中也有这种情况。1920年,制造业总产值中,手工业占82.8%,机制工业占17.2%。这以后,情况略变。机制工业加速取代手工业,但手工业产值仍有增长,到1936年,制造业总产值中,手工业占69.4%,机制工业占30.6%。作为封建经济中的资本主义萌芽的工场手工业,原甚微弱。鸦片战争后,则发展甚快。我们估计,1920年工场手工业的产值约占手工业总产值的25%,比当时全部机制工业(包括外商厂)的产值还稍大些。这以后,工场手工业仍有发展,但因电力比较普及,部分工场手工业向机制工业过渡。到1936年,工场手工业的产值约占手工业总产值的30.6%,与机制工业的产值比则只有后者的69.2%了。机器大工业取代手工业(艺术品除外)是历史的必然。不过据我们考察,至少在1920年以前,两者的矛盾不是很突出,同时两者又有互补性。当时最大的两项民族机制工业是棉纺和面粉。棉纺业是先以纺粗支纱供应手工织布为主,到1920年它已占有52%的纱市场;然后转向织机布,到1936年亦占有57%的布市场。至此,它已杜绝了洋纱进口,洋布的进口也不多了。机制棉纺业的发展比较顺利,实得力于农村手织户以及定县、高阳、潍县、宝低、郁林、平遥等新的手织区的兴起,给它提供补充作用。这是一种垂直式互补。机制面粉业兴起于20世纪初。1931年至1936年;它的产量由0.47亿包增至1.23亿包;但同期土磨坊的产量也由1.66亿包增至1.72亿包,土洋并行发展。又机制面粉厂最初是采用一种土洋结合的机器磨坊形式,然后改用全机器化的滚筒制粉法。在上述期间,机器磨坊的产量也由90万包增至1,476万包。三者并进,形成一种水平式互补。这样,1913年进口洋粉260万担,1936年就仅进口51万担了。11]此外,如火柴、针织、电器、日用化工等工业,一自国外引进后大都是先用手工上马,或利用家庭散工制,使事易举,俟扩展市场后.再实行机械化的大生产。传统手工业中,不少是从改革工具人手,增进生产力的。如丝织业,原用投梭机E世纪初引进日本手拉机,接着并用足踏铁轮机,再进一步改用电力铁轮机。到1936年,全国丝织机中,已有20.3%是电力织机,按生产力计,占到38.3%;即1/3以上已过渡为现代化绸厂了。12]棉织业的工具改革与丝织业同,但因早有机制纱厂在,织布厂用电力织机者不多,手拉机和足踏铁轮机则长期使用。余如缚丝业,由手摇丝车而足踏丝车,而汽喉(煮茧用)足踏丝车,再到蒸汽动力丝车。轧花业由手摇轧车而足踏皮棍轧车,再到动力齿轮轧车。榨油业由木槽楔人油榨而人力螺丝油榨,再到蒸汽吸人式油榨。这种工具改革大多出现在工场手工业,而个体户仍少改进。以工场手工业而论,在一定改革后即容易过渡为机制工业。又手工矿业,到1920年大体都已具有工场手工业规模。在煤矿,是先添置动力吸水机,积累资金,再添置井口卷扬机,采掘仍用手工。在金属矿,是先添置动力铁林捣石机,积累资金,再添置新式粉碎机以至新式冶炉,采掘仍用手工。近代中国工业化的道路在近代中国,不清除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和封建主义的束缚,要实现工业化只能是个幻想。但不是说,就应当否定当时人们的任何工业化的努力。因为,如果没有一定的新式产业,没有中国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就不会有成功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并且,新中国的建设,也仍然要利用前人遗留的物质基础──尽管十分薄弱──和经验。我国地区辽阔,人口众多,有高度发展的传统农业和传统手工业。这就决定了机器不能轻易地取代手工。传统是个巨大的力量,中国的工业化必须走与传统产业协调发展的道路,而不能一举取而代之。即使在清除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制度的障碍后,也还是这样,这可以从解放后行之有效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发展战略中得到启发。高度发展的传统经济

意味着它内部含有精华,尽管是与糟粕并存。从上述介绍中可见,在我国传统农业和传统手工业中,都含有积极的、能动的因素,能为工业化、甚至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所利用。这就决定了一条协调发展道路的可能性。在晚近的发展经济学理论中,曾有一种在国际上广为流行的刘易斯模式,它是把传统农业看作完全无所作为的,只为工业发展提供无限劳动。这种模式,以及它的修正模式,显然不能适用于中国。13]国外汉学家的研究还常采用一种“传统——现代”范式,认为中国的各种传统的因素都是静止的(static)或只能“在传统内改变”(changewithintradition),因而与从西方传人的现代化因素是互斥的,互不相容的。这样,中国的工业化就只能是“全盘西化”了。不过,这种理论既未得到证实,近年来也已受到批判。14]-在近代中国的理论界,也不乏全盘西化论者。但是,以卓越的工业家穆藕初为代表,也曾有一种农本主义思想,认为工业化不能;脱离农业,应从改革农业入手。15]?还有以著名经济学家方显庭为首,的一批学者,根据中国国情,主张应优先发展乡村工业,以就地利用资源和农余劳动力,降低运输成本;且众擎易举,有类今之乡镇工业。16]然而,在当时的政治条件和以外国资本势力为背景的大口岸经济的压力下,这些颇有见地的理论都只能停留在纸上。最早兴办新式产业的晚清洋务派,虽在体制上标榜“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实践上却是走的全盘移植西方企业的道路,连厂房也是在国外设计,与中国传统经济脱节。国民党政府的资源委员会的建设思想也基本上是以欧美为楷模,并主要是引进成套设备,仅是适应中国的自然资源,与传统经济无涉。民间的或民族资本家则不完全是这样,上述那些土洋结合、逐步过渡的事例,都是他们创造的。资本家的目的是获取利润,在强大的外国资本和大口岸经济的压力下,就必须从“地利”和“人和”上下功夫,创出一条道路。其中,也不乏佼佼者。张謇创办南通大生纱厂,就不完全是当时洋务派“分洋人之利”的目的,还有一个传统的但是积极的“天地之大德日生”的思想,它是立足于本土的。大生纱厂一开始就是建立在通海的手织业上。这里的植棉业,乾隆间就已由“沙花”发展为“通花”;这里的织布业,嘉庆道光间已由稀布(包装用)进而为关庄布(销东北),再进而为通州大布(销各地)。大生利用这种优势,以产12支纱为主,全厂70%的产品供应通海手织户,在管理上也“停年歇夏”,以适应农时。张春在创办大生前就有个黄海垦殖计划,这种思想更是立足于本土的。既得大生的资助,乃创办盐垦区,得到各方响应,一个2000万亩、30万人口的‘通海垦区终于形成。垦区由晒盐而植棉,土地利用效益大增;所产棉花,供应大生原料。而其意义在于由工业与手工业的协调发展进而与农业协调发展;用张春的话说,“不兼农业,本末不备”。棉纺是具有联进(linkage)效应的工业,以大生为中心,陆续办起炼铁、机器、油脂等多种工业,以至轮船、商务、银行、汇兑,成为“南通实业”体系。张春说;“实业者,西人赅农、工、商之名。”这是个完整的industry定义,包括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也是工业化的完整的内容。17]可见,在近代中国,也确实有人在探索一条土洋结合,再进一步现代化和通过工场手工业过渡的道路。张春的以大工业为中心发展实业和地区经济的道路,可称之为一种中国式的工业化道路。但是,当时古优势的,乃是以外国洋行为中心的,脱离了农村以至对立于农村的大口岸经济的道路。张春的立足于本土的实业建设,也败于这种大口岸经济之手:大生纱厂于1925年被上海的银行团接管,他的其他事业也—一失败。不过,失败也是一种历史经验。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没有一个立足于本国大地、适应本国国情的发展战略,是不可能实现工业化的。

新中国工业化的巨大成就及其基本经验

新中国工业化的巨大成就及其基本经验(中国改革报 11月23日)新中国对于工业化发展道路的探索,是人类历史上的全新探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全面、科学地看待新中国60年经济发展的伟大成就,需要用历史的眼光看待新中国的工业化发展,从工业化的积累、形成阶段与发展阶段的结合来看待发展路径,将新中国发展过程中的两个“三十年”结合起来,全面地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创新与发展。新中国工业化道路取得的划时代成就工业化是中华民族摆脱贫穷落后面貌的必经之路。从历史上看,现代化一般都是发端于工业化,以工业化作为其主要的推动力。早在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毛泽东就深刻指出:“中国民族和人民要彻底解放,必须实现国家工业化。”工业化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前提。立足于中国广大的自有资源与市场基础,迅速地发展工业化,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才能保证国家发展战略的实现,巩固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新中国60年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取得了划时代的巨大成就。工业化使我国经济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经济规模空前增长。从历史的视角看,新中国60年的经济增长,超过了中国以往的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有学者根据国家统计局、世界银行和安格斯·麦迪森提供的数据及历史资料进行推算后指出,新中国建国以前的500年间(公元1500年至194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增长不到1%,甚至是负增长,大大低于世界平均增长速度,更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导致在世界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下降到4.4%。而建国后的60年,我国国

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1.5%,远远高于世界平均3%的水平,使我国经济总量重新跃居世界第3位。这一成绩的取得,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加快工业化进程是分不开的。据统计,建国初期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工业仅占12.6%,农业手工业占80%多,而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2007年工业占GDP比重已达到43%。工业的迅速发展,对我国改变生产力落后面貌起到了重要作用。工业化使我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新中国成立之始,我国工业基础薄弱,原材料工业和能源工业、交通设备制造业、机械制造业、电子工业、石油化学工业等技术密集型行业,在当时的中国几乎都是空白。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目前我国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已有210种(如粗钢、煤、水泥等),主要产品产量位次不断前移,仅机电产品出口居世界第一位的就有近40种,出口值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上升到2014年度细分行业报告汇集制造行业报告互联网行业报告农林牧渔行业报告95%。我国还自主开发了大型船用曲轴、大型钢铁企业成套设备、高性能数控机床、程控交换机、大型计算机、载人航天、J10飞机等高新技术产品,提升了我国工业产品的竞争力。工业化进程使我国实现了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工业国的转变。建国60年的历史,是我国从主要的农业国向工业农业国转变的历史。我国的农村人口从建国初期占有人口的90%以上,下降到现在的55%。从劳动力就业情况看,建国初期,工业劳动力仅占6.7%,农业劳动力占93.7%,而目前7.6亿劳动力人口中则有4亿多在城镇,包括乡村的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

中国的工业化道路该怎么走

中国的工业化道路该怎么走? 2010-12-16 17:41:00 来源: 人民网(北京) 跟贴 0 条手机看新闻 工业化,一般是指工业等产业在国民收入和劳动人口中所占比重持续上升的过程,是一个经济结构不断变化、人均国民收入和包括农业在内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从农业经济社会逐步向工业经济社会转变的过程。可以这么说,工业化过程,是一个国家从贫穷落后走向发达繁荣的必由之路。随着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大,工业化程度的加深,但到了发达的工业化阶段,情况就会有所变化,农业的比重就会有所下降,服务业的比重将不断上升,而工业的比重将由上升转变为下降。 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展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最初,在受当时的国际环境、经济结构和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影响下,走出了一条比较特殊的工业化道路。目前来看,我国的工业化过程总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夕,改革开放初期至新世纪开始,新世纪开始至今;在第一阶段主要是以重工业为优先发展方向,第二阶段主要是以轻工业、农业为发展方向,第三阶段是重新以重工业化为发展方向,又称之为新重工业化为发展方向。 在第一阶段,即在1949年至1978年的三十年中,我国主要实行了国有经济为主导和基本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同时,优先发展重工业,通过农业反哺工业的方式为工业化大量积累资金,这带有很明显的苏联模式。并采取了低工资、高就业的政策,以此带动工业发展。在这一阶段,可以看到,我国的工业发展主要是以仿照前苏联的工业化模式为主,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同时以高速度、优先发展重工业主要特征。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史上,计划经济体制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它具有排斥市场机制的作用,使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均被纳入政府的管制之下,结果是导致实现工业化主体的企业缺乏生机和活力。同时由于采取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也造成了工业发展的严重不平衡,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第三产业等行业比例失调。直接导致消费品生产呈现萎缩趋势,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有效改善。 在第二阶段,1978年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之后,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上又提出了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此种大背景之下,我国形成了一种新的工业化发展模式,即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同时从优先发展重工业转向注重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尤其注意工业发展与农业、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服务业的配合发展。在管理模式上,也进行了较大改革,即由直接管理企业经济活动转变为国家依法对企业进行管理和服务,政府的职责主要在于搞好宏观经济调控,使我国的经济模式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在加强政府对整个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同时,强化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的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国力得到了大大的增强。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一些矛盾和问题则逐步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以

中国工业化进程

中国工业化进程 ?19世纪60-90年代,封建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工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开辟了中国近代化的道路。 ?1898年,戊戌变法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清末状元张謇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并身体力行,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机会,进入了“黄金时代” ?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民族工业再度受挫。 ?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民族工业也没能得到很好的恢复。 ?1、总体比较落后 ?2、以轻工业为主,几乎没有重工业。 ?3、地区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江沿海大城市。 ?4、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 ?1、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自古以来,重农业而轻工商。 ?2、长年战争的严重破坏。 ?3、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 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已经濒于崩溃。 ?2、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由于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我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国民经济,实现工业化。 ?基本任务: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 ?1、工业:鞍钢、沈阳机械、长春一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东北工业基地形成等。 2、交通运输:武汉长江大桥、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的修建。 2、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3、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发展的陷阱第三世界工业化进程曲折性的再探讨

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第三世界的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问题,再一次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东亚地区发展中国家引人注目的高速发展嘎然而止,东亚奇迹转入危机。人们为危机所震撼,危机促使人们思考。从发展经济学角度看,东亚的金融、经济危机所提出的问题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能否最终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进而跨入发达国家行列。东南亚的危机促使人们重新探讨,当代世界经济体系中第三世界国家工业化发展的规律问题。 一、发展的“钟形曲线” 战后第三世界的工业化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既有辉煌的成绩,也有痛苦的失败。根据战后第三世界工业化发展的实绩,大致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为工业化的起步阶段,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为高速发展阶段,70年代后期以来为停滞——衰退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发展留下了一条“增长——衰退”的钟型曲线。这条钟型曲线集中反映了战后第三世界工业化发展的基本状况,是我们研究与认识第三世界工业化发展规律时必须首先承认和尊重的基本前提。 第三世界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在1956—1960年为4.9%,1961—1965年为5.1%,1966—1970年为5.6%,1971—1975年间为6.6%,1976—1980年为4.5%,1980—1990年为2.6%,1990—1994年竟为0.11%。第三世界国家在60年代和70年代前半期经历了高速发展的15年,这是奇迹般的15年。

但是从70年代后期开始,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陷入了停滞和衰退。80年代对于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特别是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是“失去的十年”,对98个第三世界国家的统计表明:80年代中有10个发展中国家平均GDP出现了负增长,占总数的10.2%。90年代对于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更加严峻。在被统计的102个第三世界国家中有35个在1990至1994年间平均GDP出现了负增长,占总数的34.3%。(WorldBank,1996)最近,巴西全国经济开发银行公布的研究报告《80年代的巴西经济》(1999)中指出:从1990年至1999年的10年间巴西的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1.7%,比“失去的十年”的80年代的年增长率2.9%又进一步下降了。90年代对于许多第三世界国家来说将意味着又一个“失去的十年”。 从“奇迹的15年”到“失去的20年”,一条钟型曲线,赫然展现了第三世界国家工业化发展的曲折与艰难,它也向人们提出了一个需要深入思考和认真回答的问题——为什么第三世界的工业化走过的是一条先增长,后衰退的道路?其中的规律性是什么? 二、第三世界工业化发展条件的转化 第三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与经济全球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三世界工业化的发展受到了经济全球化及世界经济体系的制约。

传统工业的发展与中国近代工业化道路选择

传统工业的发展与中国近代工业化道路选择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鸦片战争后,尤其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国传统工业生产力发生了一些变革,主要体现为手工工具的改良和”石磨+蒸汽机”的技术模式,这是手工业从传统向现代技术过渡的中间技术,传统工业生产力的变革产生了若干积极效应:为手工业向大机器工业过渡准备了条件,促进了乡村手工业经济区的兴起,同时在某些方面为民族机器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条件,从而丰富了中国近代工业化道路的选择。编辑。 中国近代工业化始于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官僚对西方先进机器技术的大规模移植,此后便艰难地行进在一条”移植型”的工业化道路上。无论是当时的经济界,还是当下的经济史学界,人们往往将移植或引进西方先进机器技术的得失与中国近代工业化的成败在一起,虽然这种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说明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失败原因,但它是中国早期工业化不成功的全部原因吗?换句话说,”移植型”模式是中国近代工业化道路的惟一选择吗?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近代传统工业生产力的变革及其取向的研究,说明在中国近代”移植型”道路之外,还存在着一条通过传统工业生产力的改造而形成的”嫁接型”的渐进化道路。所谓传统工业,是指以生物动力为主的手工业,与它相对的则是以非生物动力为主的机器工业。 一 表1 近代主要丝织区改良丝织机应用情况简表 地名改良丝织机应用情况资料出处木机千余张,艮山门外有生货铁机期,1926年10月30日。 2500张。期,有铁木机6000余架。),第7编,第48页 宁波到抗战前夕,估计该地区有手拉机《近代江南丝绸工业史》 700台。第158页。下方桥区2350台。 丹阳民初,渐将完全依赖人力之旧式机赵如珩:《江苏省鉴》,至400余台。4000余张。期,1926年11月27日。其中手拉机1200台。第135页。 盛泽到抗战前夕,据盛泽工商联资料,《近代江南丝绸工业史》使用手拉机约8000台。第140页。 改良缫丝机在华南、四川、东北等主要蚕丝区得到了使用,如华南丝区,汽机未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是党中央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时期作出的、将载入史册、有世界阻碍的重大战略决策。(2020年时,一个将具有14亿人口的差不多实现工业化的中国,将超过现有27个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人口的总额(9.265亿),从而使全球范围内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和地区的人口的比重大大提高,加速整个世界的工业化进程,这无疑是一件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事件。)如何深刻理解、正确实践这一重要决策,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国之大事、党之大事、民之大事,不得不察。 下面谈三个看法,跟大伙儿交流学习上述论述的体会,不足之处望各位批判。 一、什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 所谓工业化,一般认为工业化是指从传统的以农业和手工业为基础的经济体系向以现代的以先进工业为基础的经济体

系转变的历史过程。这一概念包含了工业化的三大特性:一是过程性,工业化不是一个时刻概念,而是一个时期概念;一个国家要差不多实现工业化往往要化几十年、上百年的时刻,比如英国从18世纪30年代工业革命发生到19世纪40年代它差不多实现工业化通过了100多年的时刻,比如我国从建国后即推进工业化的进程,通过50多年的努力,至今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艰巨的历史任务;二是先进性,强调的是以先进工业为基础的经济体系的转变,先进具有相对和动态的含义,相对是对传统来讲的,动态是讲先进本身也具有一个进展演变的过程,比如机器化工业与手工业相比,是现代工业,而电气化工业与机器化工业相比是现代工业等等;三是体系性,强调的是整个经济体系的转变,而不单单是工业的进展;不仅工业要用先进技术武装,而且其他产业也要用先进的技术进行改造,从而实现整个经济体系的的现代化,包括价值观念的更新、生产方式的变迁、经济组织方式的演变,经济结构的演进、经济体制、制度的改革等等,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工业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不同历史时期含义不同。 工业化是经济进展的必定时期,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由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这是生产力进

中国工业化现状

判断工业化发展阶段的主要依据 (一)划分工业化阶段的经典理论 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变化,即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是先上升,后保持稳定,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则是先略微下降,后基本平稳,再持续上升。 对此现象,国外经济学家钱纳里、库兹涅兹、赛尔奎等人,基于几十、上百个国家的案例,采取实证分析的方法,得出了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发展阶段的经验性判据,进而得出了“标准结构”。不同学者对发展阶段的划分不尽相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钱纳里和赛尔奎的方法,他们将经济发展阶段划分为前工业化、工业化实现和后工业化三个阶段,其中工业化实现阶段又分为初期、中期、后期三个时期。判断依据主要有人均收入水平、三次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城市化水平等标准(见表1)。 具体而言,完成工业化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主要标志是:人均GDP超过11170万美元(2005年美元,购买力平价);农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小于10%,而且第三产业的比重高于第二产业;农业就业人口比重小于10%;城市化水平超过75%。进入工业化后期的标志是:农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小于10%,但第二产业的比重仍然大于第三产业;农业就业人口比重为10%-30%;城市化水平为60%-75%。 按此标准,美国完成工业化并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时间是1955年,当年工业(不包括建筑业)比重为39.1%,达到最高值。日本、韩国进入相同阶段的时间分别为1973年、1995年,工业比重的最高值分别为36.6%、41.9%。 此外,工业内部结构也发生显著变化。工业化初期,纺织、食品等轻工业比重较高,之后比重持续下降;工业化中期,钢铁、水泥、电力等能源原材料工业比重较大,之后开始下降;工业化后期,装备制造等高加工度的制造业比重明显上升。对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化,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提出了“霍夫曼定理”——在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比率或霍夫曼系数(消费品工业的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之比)是不断下降的,特别是进入工业化中期,霍夫曼比率小于1,呈现出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需求结构、供应结构和比较优势的变化是造成结构变化的根本原因。从需求的角度来看,消费是沿着衣食住行以及非物质消费的方向升级;从供给和比较优势的角度来看,一个国家要素禀赋优势是沿着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知识升级。消费和供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使得经济增长呈现出农业—轻工业—能源原材料工业—高加工度工业—服务业的变化轨迹。 (二)经典理论面临的挑战 上述划分工业化发展阶段的经典理论,是基于几十年前的时代背景得出的经验性结论。而新的时代特征却对经典理论形成了一定的挑战,主要有: 一是全球化的影响。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向纵深发展的全球化浪潮,使得国际产业分工转变为产业链的垂直分工,市场的边界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发达国家主要从事研发、设计、品牌以及管理组织的环节,这些环节多属于服务业;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主要从事加工和组装,这些环节多属于制造业。全球化使得发达国家形成了服务于全球的服务业,使其服务业比重更高;新兴经济体形成了服务于全球的制造业,其制造业比重也更高。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经典理论的“标准结构”。 二是产业分工细化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服务业不断地从制造业部门分离出来,形成了独立且服务于制造业的服务业新门类,例如,出现了大量的独立设计、研发、创意公司,使得相关的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此外,专业分工的细化产生了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大量需求。例如,对第三方物流、商务咨询等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最后,现代产业形态还出现了制造业服务化的特点。这样,就使得后起国家的工业与服务业的内涵与几十年前先行工业化国家有区别,出现拐点的时间也有偏差。 三是后发优势的影响。后发国家工业化过程中面临着更为宽广的技术选择,出现了消费结构升级、城市化等需求层面以及新技术等供给层面叠加影响工业主导产业的现象,使得工业化进程在时间上被高度压缩。英国、美国完成工业化的时间分别花了200年、135年,而日本、韩国仅分别花了65年、

中苏工业化进程比较

作业论文 中苏工业化进程初期的大饥荒 研究生姓名徐鸿 指导教师姓名陈国林 学院社会科学学院 学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课程题目当代社会思潮专题研究学号2010232058 日期2010年12 月20 日

摘要 中苏两国是世界上主要的社会主义国家,两国建国初期都采取了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在短期内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由于两国在都过于偏重于重工业的发展,而忽略了轻工业、农业等的发展,从而造成了一系列的不良后果,甚至为苏联的解体埋下了祸根。在这一系列的不良后果中,两国所遭遇的规模巨大的饥荒由于其所带有的相当程度的“人祸”性质,值得我们关注。 关键词:中苏、工业化、饥荒 在中苏两国的工业化进程初期,两国都采取了以重工业为主的发展模式,都取得了相当的成绩,苏联完成了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向强大的工业国的转变,中国也初步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相对独立的重工业体系。但是同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过于偏重重工业的发展造成其他产业的发展严重滞后,同时两国都发生了由于政策失误而带有“人祸”性质的严重的饥荒。 苏联 1932-1933年饥荒(主要在乌克兰)归结起来,造成饥荒的主要原因有:天灾:1931—1932年的粮食歉收。在1931、1932两年粮食产量有较大下降,发生旱灾是粮食产量下降的原因之一。数字证实,1932—1933年,在乌克兰旱灾导致的粮食歉收比1931年严重得多,1932年乌克兰谷物收获量仅是1930年的35.8 % 强。也就是说,1932—1933年乌克兰发生饥荒,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天灾。“人祸”之一:集体化中的冒进招致农民反抗,富农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苏联在20年代末开始实行农业集体化。在集体化过程中,剥夺富农财产,“消灭富农”,对富农进行强制搬迁,引起富农的不满,一些中农也不愿意将私有财产交到集体农庄中。于是,以富农为代表的农民开始宰杀牲畜,藏匿粮食。波兰历史学家伊萨克·多伊彻曾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形:“在集体化的头几个月中,他们(农民)屠宰的牝牛和牡牛有1500多万头,绵羊和山羊约4000万只,猪700万只、马400万匹。全国牲畜减少了一多半。”“最早屠宰牲畜的是富农,……为了不让集体化工作人员把他们的牲口赶到公共的牲口圈中,他们宰杀了牲畜,把自己的仓房装满肉,以便饿死自己的敌人。”为阻止富农“糟蹋”粮食,苏联政府加快了集体化的步伐,1930年春开始实行全盘集体化,同时对富农进行惩罚。一些富农被枪决,多数被举家流放。被流放的富农成了“特殊移民”,他们有的死在流放的路上,有的因不适应流放地的气候而客死他乡。“特殊移民”的死亡成为苏联1932—1933年饥荒死亡者的一部分。而那些被强迫加入集体农庄的农民也没有完全顺从,在放弃单干的同时,为给新建立的集体农庄以打击,他们“无度地挥霍”自己的财产,大量宰杀牲畜,藏匿粮食,“消极怠工”,用这些方式同苏维埃政权展开“无声的较量”。农民与政府对抗的结果,是农民面临“……长期可怕的饥饿:集体农庄没有马匹,没有种子。乌克兰和俄国欧洲部分的集体农庄庄

近代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近代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鸦片战后,自然经济日益解体,近代工业逐步产生、发展。中国近代化的起点是洋务运动,洋务派从西方引进技术、设备,创办了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近代中国工业化的发展。本讲的主线索是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短暂春天到日益萎缩的过程。三个重点知识:自然经济的解体与影响;洋务运动及评价;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及意义。总体上认识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实业救国道路是走不通的。 知识点一自然经济的解体与近代工业出现 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形式,其基本特 征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具有分散性、封闭性 和保守性的特点。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分工 的发展,自然经济日趋衰弱。鸦片战争后,在外 国商品的冲击下,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9世纪四五十年代,外国商人在中国沿海的通商 口岸开办了一批船坞和工厂。这些外商企业是在 中国境内出现的第一批近代工业。中国的自然经 济受到冲击。中国的工业化是在民族危机下的一 种反应,不是自发的。

知识点二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起点——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是工业化的起点,主要由地主阶级领 导,以军事工业为主体,工业化有所发展。 1.背景 (1)清政府内部的分化。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 对内忧外患,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洋务派和顽固派, 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维护清朝统治。 (2)慈禧对洋务派的支持。 (3)总理衙门的推动。 (4)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 结,清政府与西方列强出现暂时“和好”的局面。 2.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3.主要内容 (1)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 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2)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打出“求富”的旗号, 兴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以辅助军事工业。 (3)19世纪70年代中期,洋务派开始筹划海防。 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 建三支海军。清政府成立了海军衙门。 (4)创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 4.结果: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 的破产。 5.影响 (1)积极方面:引进了一些西方近代科技和先进 工具;培养了一批初步掌握近代科技的知识分子和 技术工人;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 张;客观上诱导和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早期发 展;在改革封建文化教育制度上打开了缺口。 (2)消极方面:由清朝官府举办,为维护反动统 治服务;军事工业主要是为了镇压人民革命,不能 为国求强;民用工业是为了解决军事工业的困难, 不是为社会求富;在很大程度上被洋人控制利用; 经营管理腐败。 如何理解近代化? (1)近代化也称作现代化,主要标志是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教育上的近代化等,其核心是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2)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从落后的封建社会发展到工业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近代化贯穿于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的确立、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趋势;(3)从内容来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为标志,并引起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 (4)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近代化就是工业化

传统工业的发展与中国近代工业化道路选择

传统工业的发展与中国近代工业化道路选择 中国近代工业化始于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官僚对西方先进机器技术的大规模移植,此后便艰难地行进在一条"移植型"的工业化道路上。无论是当时的经济界,还是当下的经济史学界,人们往往将移植或引进西方先进机器技术的得失与中国近代工业化的成败联系在一起,虽然这种联系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说明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失败原因,但它是中国早期工业化不成功的全部原因吗?换句话说,"移植型"模式是中国近代工业化道路的惟一选择吗?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近代传统工业生产力的变革及其取向的研究,说明在中国近代"移植型"道路之外,还存在着一条通过传统工业生产力的改造而形成的"嫁接型"的渐进化道路。所谓传统工业,是指以生物动力为主的手工业,与它相对的则是以非生物动力为主的机器工业。 鸦片战争后,尤其是甲午战争以来,随着通商口岸的逐步增加,外国在华资本急剧增长,民族机器工业初步发展,中国传统工业的生存环境十分不利。以工业化为特征的"西力"既对传统工业的生存构成压力--工业化以排斥和取代传统手工业为历史使命,如中国传统手工业中的手纺纱、制靛、踹布、土针、土烛、土烟等行业遭到严重摧毁,但是,要实现对传统工业经济整体的取代,并非一蹴而就,其过程是漫长的,同时工业化也对传统工业的发展形成动力--为传统手工业进行制度变革和技术创新创造了前提,如机纱的出现解除了手织业发展的"瓶颈",为手织业的改良创造了条件,西方的先进机器及工具的引进客观上有利于手工业生产力的发展,据统计,1891~1893年我国"机器及工具"进口值为1259176元,在进口总值中的比重为0.5%,1935年增至65853248元,比重上升至7.2%[1](p75,76)。工业化技术也刺激了手工业者的技术创新意识,他们在商会的支持下,积极筹组工商研究团体,谋求

中国工业化的道路

中国工业化的道路 郑启秀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说:“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这就是说经济是政治的基础,一切政治都是在经济的基础上产生的。工业化就是经济的一个阶段,一种状态或者是一种手段。工业化就是一种从农业状态转化为工业状态的一个过程。工业就是大机器生产,就是用蒸汽机、电力、内燃机、核能、计算机等工具进行经济建设的一种状态,工业是经济建设的一种工具,资本主义可以使用,社会主义也可以使用,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1776年瓦特改进了蒸汽机,使欧洲开始进入工业化经济。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纺织工业、冶金工业、造纸工业、玻璃工业、化工工业的形成和发展。在这过程中,英国是工业化最好的国家。她用工业化取得了许多殖民地,如美洲、澳洲、印度等,形成一个日不落帝国。1840年她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想把中国也变成她的殖民地,像印度一样。但她没有如愿,因为中国的农业经济很发达,中国的文化很强大,中国的人民很勤劳、很聪明。她的侵略虽然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创伤,但也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一种新的认识,使中国人民看到了一条和过去完全不一样的经济建设的道路,那就是工业化道路。最早认识到这条道路的是林则徐、徐继畲、魏源等一些士大夫们。徐继畬的《瀛环志略》、魏源的《海国图志》都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西方的情况。尤其是徐继畲对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取得独立战争胜利的叙述,被用石板砌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纪念塔第十阶内壁上,被美国收入《世界名人录》,这是中国人的聪明,这是中国工业化的第一个阶段,对工业化的认识阶段。 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她却使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第一次进入到了满清政府最高层的统治集团中,第一次有了话语权。这些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认识到,要实现富国强兵,必须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文化,这就是洋务运动。这运动从1864年到1890年进行了近三十年,代表人物是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等。曾国藩办了安庆内军械所等;李鸿章办了江南机器制造局、金陵制造局、天津制造局等;张之洞办了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左宗棠办了福州船政局、兰州织呢局等。张之洞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目的就是在不改变清王朝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的科学技术,来进行中国的经济建设。李鸿章说“中国遇到了数千年未有之强敌,中国处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前蒙古人和满清人入侵中原都没有改变原来的体制,最终这些少数民族的统治者都被汉民族同化了。而这一次不一样,英国带来是工业化,这工业化的浪潮将对古老的中国带来巨大的冲击,将根本改变中国的面貌。这就是中国工业化的第二阶段,即工业化的实践阶段。但这个实践只是少数的汉族官僚士大夫的实践,对整个中国经济影响不是很大,不管怎么说,这是中国人不仅认识到工业化,而且行动起来了,这不能不算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1911年辛亥革命的胜利,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障碍,民族工业像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孙中山很想发展中国的工业化建设,但执政时期太短,还没有让他实施抱负就去世了,袁世凯、蒋介石等人始终忙于战争,无暇顾及工业化建设,所以这时期的工业化建设是民间工商业者在奋斗,他们无力搞重工业,只能搞轻工业。即使搞轻工业,他们还不时受到国内军阀的盘剥和国外侵略者的打压,道路是异常地艰难和曲折。这些工业化主要在沿海的省市,如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江的省市,如重庆、武汉等。工业主要有棉纺织业、面粉业、搪瓷业、玻璃业、橡胶业、火柴业、烟草业、运输业等,代表人物荣生、夏瑞芳、简照南、卢作孚、吴蕴初等人。1937年日本侵略者的全面侵华战争,

论中国工业化道路

论中国工业化道路 内容摘要:现代经济增长和早期经济增长的区别在于,经济增长主要已经不是靠资本积累,而是靠效率提高实现,这种增长模式体现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中国片面追求经济结构的重型化,已经造成国民经济整体效率的下降的隐患。因此,中国必须采取注重效率的增长模式,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这就需要转变思维定势,建立一 个有利于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的体制,加快服务业发展,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关键词:重工业道路结构 新中国成立以后,古老的中国开始了自己的以工业化为核心的新的现代化征程。新中国的工业化道路可以被划分了两个大的重要时期:一是1949~1978年传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时期;二是1979年至今,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时期。以第一个五年计划为标志,中国开始了传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时期。 传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主要是学习苏联的赶超型经济发展 战略,其基本特征是:(1)以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极低的人均国民收入为基本国民经济背景;(2)以快速发展赶超资本主义国

家、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为目标;(3)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优先发展国有经济并逐步实现对其他经济成分1的改造、采用高关税和高估本币等方式推进进口替代、采用外延增长方式改善工业生产布局和区域经济不平衡为四项基本的工业化战略。 ①在当时的背景下,新中国刚刚成立,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敌视和封锁,而苏联的发展又为我国树立了榜样,这使得这种道路选择具有合理性和必然性。但是,由于缺乏重工业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机制,导致了“重工业重,轻工业轻” 的结构性缺陷,轻工业及其他产业严重落后,表现出“高积累、低消费、低效率” 的特征。消费品严重短缺,消费需求受到严格抑制。在此期间,工业尽管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但工业与一、二、三次产业之间,轻重工业之间,积累与消费之间的关系极不协调,资源配置和结构状况存在明显缺陷。工业化过程经常处在工业高速增长———结构关系失衡———调低工业发展速度———恢复比例关系———再提高工业发展速度的反复循环过程中,国民经济增长处在严重波动的状态中。国民经济因结构矛盾而缺少稳定、持续的增长能力。虽然传统工业化道路产生了许多问题,但经过近30年发展,中国初步奠定了工业化基础,建立了较完整的工业经济体系,成功地发射了“两弹一星”,工业生产能力和工业化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时期,其工业化道路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1)以市场化改革和 1摘自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

浅谈建国后三十年中国工业化进程的认识

浅谈建国后三十年中国工业化进程的认识 摘要:1953-1978年间中国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这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这一战略并不符合当时中国工业化初期的经济和自然条件,背离了中国的具体国情。虽然这种传统的工业化发展模式所取得的一些成就值得肯定,但是它对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城市化进程等产生了消极影响,使中国经济发展付出了沉重代价。 关键词:工业化重工业优先发展经济发展 从工业基础相当薄弱,到现在我国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新中国的工业化走过了一条艰难的发展道路。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民经济恢复完成,中国迅速进入机器大工业生产时代。“工业化的发展速度首先取决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一五“计划把优先发展重工业作为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重点。 一新中国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 (一)、巩固国家政权,维护国家安全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厄运。为巩固国家政治独立地位、摆脱对宗主国政治经济的依附性,制定工业化战略、实现工业化发展目标成为重要途径之一。从外部环境上看,在冷战格局中与欧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处于对立状态。美国对处于社会主义阵营的中国实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威胁,致使中国国家安全受到威胁。又加上新中国初期重工业基础薄弱,为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维护国家安全,必须通过工业化的实现来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二)、苏联的示范效应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以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超赶“模式取得了巨大成 就,建立了一个门类相当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因此,学习、

借鉴乃至模仿就成为当时处于社会主义阵营的具有相同制度的国家制定、发展工业化战略的首要和优选模式。 二、1949-1978年工业化取得的成就 在“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的工业项目有一万多个,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为基地形成了,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以了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从此,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此后,新中国的工业化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开始探索适合本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没有历史先例和足够准备的条件下,只能摸索着在曲折中前进。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公运动,说明当时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认识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但在三年‘大跃进’和随后的五年调整时期,正确、比较正确与错误的主张一直相互渗透,交织存在,留下了许多深刻的教训。 由此看出,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已迅速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物质基础成为中国工业化的指导思想。但是不加对本国国情分析而模仿他国模式的工业化发展,其存在问题是难以避免的。 三、新中国建国后三十年工业化进程存在的问题 (一)资本过度集中于城市和重工业,使中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日趋明显。

德国工业化进程及其主要做法

德国工业化进程及主要作法 一、近代德国的工业化概况 德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迟于英国约半个多世纪。由于封建割据和农奴制(见普鲁士农奴制改革)的长期统治,直到19世纪30~40年代,德国还是一个农业国,产业工人仅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98%。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后,机器大工业才逐步地确立起来。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以后,依靠对国内廉价劳动力的剥削和对国外军事侵略及战争赔款,实现了大工业的迅速发展。具体来讲,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世纪30年代,德国纺织业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兴起,1846年已建成初具规模的纺织厂约有313家,其中萨克森的开姆尼兹成为棉纺织业的中心。19世纪中期,为应对英国等发达国家在工业方面的冲击,德国制造业发展重点开始转移,从以纺织业为主的轻工业逐步转向以铁路建设为中心的重工业,其主要特点是以铁路建设带动其他工业发展,从而使德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后来居上。 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和日本在微电子技术、集成电路技术和信息技术等方面迅猛发展,德国仍然局限于机床、汽车、照相机等传统工业。为了缩小与日、美等国家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差距,德国加大对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投入力度,实施快速赶超战略。1990—1994年,德国经济、科技、邮电三大部门对信息技术领域的投资年均增长825%,有效提升德国信息技术实力。早在16年前即1999年

年底,德国就有因特网用户1950万。1/4以上的人拥有个人电脑,1/10的人能够使用因特网。到2001年,德国的因特网及电子商务发展在欧洲遥遥领先。欧盟10个重点高科技地区中,有6个在德国; 第三阶段,为了应对东欧和亚洲国家廉价产品的挑战,德国再次调整发展策略,着手改进生产工艺,注重利用制造过程中的各种信息技术,提高资源使用率和保护环境。为此,德国投资4.5亿德国马克(约合3.2亿美元),实施为期五年的“生产2000”计划,其核心内容是“清洁制造、确保就业、提高竞争力”。该计划的实施大大提升了德国制造业的现代化水平。 第四阶段,从21世纪至今。德国是一个工业化高度发达而自然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资源消耗量大,自身能源和资源不足问题日渐突出,制约其工业、经济向前发展。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极端天气及自然灾害频发,德国工业开始走上绿色发展之路,将重点放在新能源发展领域和可再生能源领域,主要包括有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太阳能等。2013年,德国将“工业4.0”项目纳入了《高技术战略2020》的十大未来项目中,计划投入2亿欧元资金,支持工业领域新一代革命性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化,开启人类步入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二、德国的主要工业部门 (一)汽车行业

近代中国工业化的道路(一)

近代中国工业化的道路(一) 我在1987年的一篇文章中说:“鸦片战争后半个多世纪,可以说是中国工业化的萌动时期。正是这种萌动,导致了推翻帝制的辛亥革命。”1]工业化包括新式产业的兴建和相应的经济结构与组织管理的变化。为简便计,我以新式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投资代表新式产业资本,并把各时期产业资本集成和产值的估计列为本文附表。2]-从附表可见,在甲午战争前中国的产业资本原大于外国在华的产业资本,这是洋务派创业之功。而甲午至辛亥间测是民间资本即通·称民族资本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平均年增长率达15.1%。正是这种增长,成为辛亥革命的经济上的动力。辛亥革命的政治成果被袁世凯篡夺,但民气大开,在工商界正式形成“实业救国”论。自辛亥革命迄1920年,外国在华产业投资因欧战影响进人颓势,增长率仅有4.5%;官僚资本的增长率更跌为3.8%;唯民族产业资本的增长仍保持两位数,为10.5%。本文目的不是研究产业资本发展的过程,而是探讨中国工业化的道路、或它在当时条件下可行的道路。故有关增长情况可参阅附表,不再置论。工业与小农经济我国新式产业是在汪洋大海的个体农业和手工业这两种传统经济中诞生的,它与传统经济的关系如何,决定它发展的道路。我国不是一个海上国家,工业发展必须以国内农业为基础。据五十年代的经验,一年丰收,次年工业即有发展;一年歉收,次年工业发展即受阻。这也适用于近代中国,不过那时因受殖民地型外在因素干扰,反应不甚灵敏而已。那时的国际和国内条件都不允许我国采取外向型发展战略,我国的工业化应当是建立在工农业协调的基础上。我曾考察,鸦片战争后迄抗日战争前,我国的农业生产力是有所增进的。3]就农作物产量说(不包括潜在生产力),确实增长极慢,年率也许不过0.5--1.5%,擎了工业发展的后腿。但经济作物占农作物总产值的比重,由19世纪末的约10%增为1920年的17%和1936年的23%;加以棉种、蚕种的改良和烤烟的种植,基本上能满足当时工业发展对农产原料的需要。实际上,也能满足当时工业化对粮食的需要;粮食进口的增加乃是不平等条约所造成的大口岸经济的结果。这种大口岸经济又使农产品价格脱离生产成本,给农业造成损害。4]-尽管如此,近百年来我国农业生产仍能对工业建设作出贡献,与工业的发展保持一个低水平的均衡。这是因为我国以家庭为单位的、集约化的小农经济有很高的生产效率,亩产量始终居于世界前列。这是我国传统农业中可贵的积极因素,至今我们还在利用这个积极因素,即家庭承包制。传统农业有巨大的剩余,这从封建地租常占产量的50%可知,而且中外皆然。几乎每个国家工业化的最初阶段都依靠从农业中汲取原始积累。英国的暴力圈占土地只是历史上的特例;最通常的办法是通过不利于农产品的交换价格将农业剩余转化为工业积累。5]从甲午战争后工农业产品的价格变动着。大约除1905-1912年、1921-1925年短期间外,都是不利于农产品的。1913--1920年,工业品价格的上升快于农产品价格的上升,13年间差价扩大约 1/3;这时期也正是工商界所称“黄金时代”。1926-1931年,同样的差价在6年间就扩大了1/3,工商繁荣。接着进人经济危机,危机中农产品价格的下跌快于工业品价格的下跌,差价进一步扩大。6]-危机最甚的1934年与危机前的高峰年比,农业所得下降了31%,工业所得仅下降5.9%;若用1931年不变价格计,农业所得下降20.8%,工业所得反增长11.9%。7]?农业对工业的资助显然可见。农产品的商品化是传统经济进步的标志,也是工业化的条件,它为工业提供市场,也给农民提供收益。我国农产品商品化的过程十分迟缓,但毕竟有所加速。我们估计,粮食的商品率1840年为10.5%,1894年为15.8%,1920年为21.6%,1931年为31.4%。主要农作物商品值,按不变价格计,其平均年增长率早期不过1.5%,二三十年代为3%强。农产品的商品化有赖于交通运输业和商业的发展。在我国新式产业的开发中,交通运输业快于制造工业。有人认为铁路、轮船等“先工业资本而发展”,以至“过度开发”,并导致民族资本“偏向商业”,乃是半殖民地经济的表现。8]此论非是。1920年我国铁路货运量中,农产品占41%,矿产品占39%,工业品连同进口洋货不足10%。9]-又商业资本大于工业资本二三倍,人常谓“畸形”发展。但据我们测算,1936年全国商业资本所媒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