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抗体酶简介及研究进展

抗体酶简介及研究进展

抗体酶简介及研究进展
抗体酶简介及研究进展

抗体酶简介及研究进展

摘要:抗体酶或催化抗体是一种新型人工酶制剂,它是依据对酶分子催化反应机制的理解,结合免疫球蛋白的分子识别特性,应用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化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制备的具有高度底物专一性及特殊催化活力的新型催化抗体。

关键词:抗体酶过渡态免疫球蛋白催化抗体

免疫是人类和脊椎动物最重要的防御机制,它是在生物进化过程中逐步发展并完善起来的。免疫系统能在分子水平上识别“自我”和“非我”,进而破坏“非我”的分子。由此既能保护自身的组织免受免疫系统的侵犯,又能消灭外来的物质。免疫系统就是以这种方式消灭病毒、细菌等病原以及对生物体造成威胁的大分子。在免疫系统中,免疫球蛋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免疫球蛋白或称抗体,是一类可溶性的血清糖蛋白,是血清中最丰富的蛋白质之一。抗体具有两个特点:一是高度的特异性,而是巨大的多样性。特异性是指抗体一般只能与引起免疫反应的抗原进行专一反应。多样性是指抗体可以和大量的抗原(人工和合成)进行反应。

新陈代谢是生命活动的基础,是生命活动最重要的基本特征。而在生物体中进行的各类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都是需要酶的参与。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神经活动、运动等都是和酶紧密相关的。可以说,缺少了酶,生命活动就无法进行。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四《酶的研究与应用》知识点归纳

专题四酶的研究与应用 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剂效果 一、实验原理 1.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其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 2.碱性蛋白酶能将血渍、奶渍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氨基酸或小分子的肽,使污迹从衣物上脱落。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也能分别将大分子的脂肪、淀粉和纤维素水解为小分子物质,使洗衣粉具有更好的去污能力。 3.在本课题中,我们主要探究有关加酶洗衣粉的三个问题: 一是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对衣物污渍的洗涤效果有什么不同; 二是在什么温度下使用加酶洗衣粉效果最好。 三是添加不同种类的酶的的洗衣粉,其洗剂效果有哪些区别。 二、实验步骤 1.探究用加酶洗衣粉与普通洗衣粉洗涤的效果的不同 ①在2个编号的烧杯里,分别注入500mL清水。 ②取2块大小相等的白棉布,用滴管在每块白布上分别滴上等量的墨水,分别放入烧杯里,用玻璃棒搅拌。 ③将2个烧杯分别放入同等温度的温水中,保温5分钟。 ④称取5克加酶洗衣粉和5克普通洗衣粉2份,分别放入2个烧杯中,用玻璃棒均匀搅拌。保温10分钟。 ⑤观察并记录2个烧杯中的洗涤效果 2.探究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最佳温度条件 ①在3个编号的烧杯里,分别注入500mL清水。 ②取3块大小相等的白棉布,用滴管在每块白布上分别滴上一滴食用油、鸡血、牛奶,分别放入烧杯里,用玻璃棒搅拌。 ③将3个烧杯分别放入50摄氏度的热水、沸水和冰块中,保温5分钟。 ④称取5克加酶洗衣粉3份,分别放入3个烧杯中,用玻璃棒均匀搅拌。保温10分钟。 ⑤观察并记录3个烧杯中的洗涤效果。 3.探究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效果 污染物蛋白酶洗衣粉脂肪酶洗衣粉复合酶洗衣粉普通洗衣粉 油渍 汗渍 血渍 观察并记录四种洗衣粉分别洗涤三种污染的洗涤效果。 三、注意事项 1.变量的分析和控制 影响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因素有水温、水量、水质、洗衣粉的用量,衣物的质料、大小及浸泡时间和洗涤的时间等。在这些因素中,水温是我们要研究的对象,而其他因素应在实验中保持不变。选择什么样的水温进行实验需要实验者根据当地一年中的实际气温变化来确定水温,通常情况下,冬季、春季、秋季和夏季可分别选取5 ℃、15 ℃、25 ℃和35 ℃的水温,因为这4个水温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对现实也有指导意义。 2.洗涤方式和材料的选择。

了解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A)与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在1型糖尿病(DM)中的检出率及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617392620.html, 了解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A)与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在1型糖尿病(DM)中的检出率及其诊断价值 作者:薛勇 来源:《饮食与健康·下旬刊》2015年第10期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酶抗体与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在1型糖尿病中的检出率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使用数字抽签法对这120例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A组、B 组和C组,每组各40例,A组采取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检测,B组采取谷氨酸脱羧酶抗体检测,C组采取白酪氨酸磷酶抗体与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联合检测,并在检测结束后,对比三组的检出率。结果:A组的检出率为87.50%,B组的检出率为80.00%,C组的检出率为 100.00%,C组患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A、B两组,P 【关键词】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谷氨酸脱羧酶抗体;1型糖尿病 谷氨酸脱羧酶(GAD)是将谷氨酸转化成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限速酶,在胰岛β细胞中存在GAD,并也合成、分泌GABA。本文就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与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在1型糖尿病中的检出率及其诊断价值进行了研究分析,将我院确诊的120例1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别给予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检测、谷氨酸脱羧酶抗体检测及酸磷酸酶抗体检测联合谷氨酸脱羧酶抗体检测,现报告整理完毕,具体陈述如下。 1 研究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1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使用数字抽签法对这120例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40例。

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测定试剂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产品技术要求华科泰

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测定试剂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适用范围:本试剂盒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中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的含量。 1.1 包装规格 96人份/盒。 1.2 主要组成成分 主要组成成分见表1。 表1

注:校准品靶值批特异、具体浓度详见标签。 2.1物理性能 试剂盒的各液体组分应澄明,无沉淀或絮状物。 包被抗体微孔板的铝箔袋,应无破损现象。 2.2 准确度 试剂盒内校准品与相应浓度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的标准品(编号150557)同时进行分析测定,用Log(X)- Log(Y)模型拟合,要求两条剂量-反应曲线不显著偏离平行(t检验);以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的标准品为对照品,试剂盒内校准品的实测值与标示值的效价比应在0.900~1.100之间。 2.3 剂量-反应曲线的线性 在企业线性范围内[5,240]IU/ml,剂量-反应曲线的相关系数应(r)应不低于0.9900。 2.4 重复性 重复性(CV%)应不高于10.0%.

2.5 批间差 2.5.1 批间差 批间差(CV%)应不高于15.0%。 2.5.2 批内瓶间差 校准品各浓度点(除零外)批内瓶间差(CV%)应不高于15.0%。 2.6 空白检测限 试剂盒的空白检测限应不高于4IU/mL。 2.7 特异性 表2 交叉反应 2.8 溯源性 根据GB/T 21415-2008的有关规定,提供所用校准品的来源、赋值过程及测量不确定度等内容,溯源至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提供的标准品(编号:150557)。 2.9 稳定性

2℃~8℃保存,有效期12个月,效期后2个月内分别检测2.1~2.4、2.6项,其结果应符合各项要求。

抗体酶的研究及其应用

抗体酶的研究及其应用 郝文杰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201421191526 摘要:抗体酶又称催化性抗体,是具有催化活性的免疫球蛋白,在其可变区赋予了酶的属性,是抗体的高度选择性和酶的高效催化能力巧妙结合的产物,它可促进许多用普通化学方法很难完成,或者天然酶尚未能催化的新奇转变,特别是自然界不存在的高效催化剂,对生物学、化学和医学等多种学科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就催化抗体的结构、性质、产生方法、筛选方法、酶学特征及应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抗体酶;催化;高度选择性;催化剂;实用价值;结构 抗体酶是具有催化性质的抗体。从1883年Payen和Personz发现第一个酶以来,自从1986年Schultz和Lerner首次证实由过渡态类似物为半抗原,通过杂交瘤技术产生的抗体具有类似酶的催化活性以来,直至20世纪80年代初期,整整一个半世纪,发现的酶已经超过了4000种[1]。1986年,Schultz和Lerner 同时在《Science》周刊上发表了他们各自独立领导的研究组对抗体酶的研究报告,并将之命名为Abzyme。Abzyme本质为免疫球蛋白(Ig),只是在易变区被赋予了酶的属性,故又被称为催化抗体。酶的催化机制在于它能结合底物产生过渡态,降低能垒,改变化学反应的速度。抗体酶显示出在许多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包括许多困难和能量不利的有机合成反应,前药设计,临床治疗,材料科学等多个方面。抗体酶这种兼具抗体和酶的性质的崭新物质,它集生物学、免疫学、化学于一身,它的发现打破了只有天然酶才有的分子识别和加速催化反应的传统观念,为酶工程学开创了新的领域,同时也为验证天然酶的催化机制,进行酶的人工摸拟,以及研究天然酶催化作用的起源提供了很好的帮助。抗体酶的应用前景是十分广阔又充满希望的。 1.抗体酶的发展历史 抗体酶(abzyme),又称催化抗体(catalytic antibody),是指通过一系列化学与生物技术方法制备出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抗体,它既具有相应的免疫活性,又能像酶那样催化某种化学反应[2]。1946年,Linus Pauling阐明了酶的催化实质,同时指出稳定的反应过渡态类似物可以竞争性抑制酶活性的实质。酶之所以具有催化活力是因为其和反应的过渡态(底物激活)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大大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速了反应速率。酶产生的生物局限性是酶催化高效性无法普遍化的局限因素,突破限制就能人为地控制酶的产生。高等动物的免疫系统为我们提供了方便[3]。1969年,Jencks提供免疫诱导产生抗底物基态的抗体,该抗体具有类似酶的催化活性,这个抗体酶设想的提出,使得任何一个化学反应构造一个专一性催化酶成为可能。然而在抗体酶的研制中遇到了两个问题:1.底物基态瞬间存在,无法提取。根据Pauling的酶的竞争抑制实质,可以构造过渡态的稳定类似物作为实际抗原。2.抗原在分子量上有一定的要求,所以一般将类似物作为半抗原接到适当载体上构成抗原。1975年,Kohler和Milstein 发明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单克隆技术,使抗体酶的获得成为可能。1986年,美国Scripps Clinic研究所的R.A.Lerner等宣布研制成功首例对羧酸酯水解具有催化活力的抗体酶。同年,加州大学的P.Schultz等宣布单克隆的MOPC167抗体可以催化对硝基苯氧基羧基胆碱的水解。抗体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通过免疫动物产生血清多克隆抗体;二是细胞工程阶段,即用杂交瘤技术产生单克隆抗体;三是利用基因工程途径表达和改造抗体。

糖尿病抗体

糖尿病抗体四项检测的临床意义 1、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 谷氨酸脱羧酶是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的关键限速酶,由GAD65和GAD67两种异构体所组成,其中抗GAD65抗体为1型糖尿病中抗GAD抗体主要的靶抗原。抗GAD抗体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的重要免疫标志。抗GAD抗体在糖尿病前驱阶段和1型糖尿病中的阳性率为70-90%,在大龄儿童和迟发的1型糖尿病中的阳性率更高。 对于成人潜伏型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因其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尚存部分胰岛β细胞功能,口服降糖药有效,易被误诊为2型糖尿病。联合检测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和抗胰岛细胞抗体,有助于早期识别LADA。 此外抗GAD抗体还与僵人综合征相关,该抗体在此病症中的阳性率为60-100%。 参考值:<10.0IU/ml 2、抗酪氨酸磷酸酶抗体 IA2-Ab 抗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是与1型糖尿病相关的抗体,在糖尿病前驱阶段和1型糖尿病中的阳性率为50-75%,是胰岛自身免疫活动的早期标志物,其出现通常预示着病情进展迅速。在年轻初发病者中的阳性率更高,与初发病进展速度有关。 参考值:<10.0IU/ml 3、抗胰岛素抗体IAA 1型糖尿病因内源性胰岛素分泌量的绝对不足,故需注射外源性胰岛素治疗。经常会刺激机体产生抗胰岛素抗体。检测抗胰岛素抗体可指导胰岛素的用量,为耐药性糖尿病治疗提供了依据。抗体滴度高时,可适度增加速效胰岛素,抗体滴度低时,则改用长效胰岛素。判断预后,胰岛素释放曲线低下而检测胰岛素抗体滴度偏高,说明患者不是胰岛功能衰竭,提示病情稳定。相反则表明胰岛素功能衰竭,预后较差。 参考值:阴性 4、抗胰岛细胞抗体ICA 抗胰岛细胞抗体属器官特异型抗体,抗原为胰岛细胞浆成分或微粒体组分,主要为lgG类,是胰岛细胞中β细胞损伤的标志物,是诊断胰岛依赖性糖尿病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的指标。早期1型糖尿病患者ICA阳性率可达60%~80%,治疗数周后阳性率迅速下降至50%以下,2~3年后,约20%的患者仍为阳性,提示ICA的出现可能是暂时现象,似与1型糖尿病的起病时间紧密相关,可作为其早期诊断指标;少数患者ICA滴度可持续维持很高,数年不变;有个别患者起病时为阴性,以后转为阳性;糖尿病近亲阳性率可达19%,预示其家族成员患病的危险性较大。高效价ICA与胰岛β细胞功能破坏有关,可作为评价疾病严重程度的标志。 参考值:阴性 联合检测上述四项,有助于鉴别诊断1型糖尿病,判断疾病预后,并评估1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高中生物选修一人教版专题四酶的研究与应用(练习题)答案不全

专题四酶的研究与应用 一、选择题 1.酶的固定方法不包括( )。 A.将酶吸附在固体表面上 B.将酶相互连接起来 C.将酶包埋在细微网格里D.将酶制成固体酶制剂,如加酶洗衣粉中的酶 2.下列关于酶制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酶制剂是包含酶的制品 B.包内酶和包外酶均可用于制成酶制品 C.酶制品的生产包括酶的生产、提取、分离纯化和固定化等 D.固定化细胞不属于酶制剂 3.如果反应物是大分子物质,采用那种方法催化受限制( )。 A.直接使用酶B.使用化学方法结合的酶C.使用固定化细胞D.用物理吸附法固定的酶 4. 关于固定化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反应物分离 B.固定在载体上的酶可被反复利用 C.可催化一系列反应 D.酶的活性和稳定性受到限制 5.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酶都提取于动植物细胞 B.酶制剂能够重复利用 C.果酒和果汁能够用酶制剂澄清 D.酶固定后称为酶制剂 6.对配制海藻酸钠溶液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 A.加热使海藻酸钠溶化是操作中最重要的一环B.海藻酸钠的浓度涉及固定化细胞的质量 C.海藻酸钠的浓度过高,易形成凝胶珠 D.海藻酸钠的浓度过低,形成凝胶珠内包埋细胞过少 7.目前,日用化工厂大量生产的酶制剂,其中的酶大都来自 A.化学合成 B动物体内 C植物体内D微生物体内 8.高果糖浆生产需要的酶是 A.葡萄糖异构酶 B.蔗糖酶 C.麦芽糖酶 D.果糖酶 9.将酵母菌的培养液由富氧状态变为缺氧状态,下面加快的一项是 A.CO2的释放 B.丙酮酸的氧化 C.葡萄糖的利用 D.ATP的形成 10.下列不是用于包埋法固定化细胞的载体是 A.琼脂糖 B.醋酸纤维素 C.聚丙烯酰胺 D.聚乙烯树脂 二、非选择题 11.在固定化细胞技术中,从操作角度考虑,__________________方法更容易;_________ 方法对酶活性的影响小;如果想将微生物的发酵过程变成连续的酶反应,应选择___________ 方法;如果反应物是大分子,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 12.凝胶珠的颜色是________________;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_。 13.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发酵葡萄糖溶液,(填有或无)气泡产生:(填有或无) 酒精产生。 14.酵母菌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也是现代生物技术研究常用的模式生物,生物兴趣小 组对此进行了下列研究。请你根据他们的研究内容回答酵母细胞的固定化问题:(1)在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过程中,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要冷却至室温,才能加入已活 化的酵母菌,原因是。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高说明什么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高说明什么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过高,很可能是桥本氏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又称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俗称桥本病。桥本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甲状腺呈弥漫性或局限性肿大,质地较硬,且有弹性感、边界清楚、无触痛、表面光滑,部分甲状腺可呈结节状,颈部淋巴结不肿大,部分可有四肢粘液性水肿。 是否是桥本病? 还需要进一步做免疫学检查,当血中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抗甲状腺微粒体(过氧化物酶)抗体(TMA)滴度明显升高,二者均大于50%(放免双抗法)时有诊断意义,可持续数年或十余年。 甲状腺抗体指什么? 甲状腺抗体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病人血清中的常见自身抗体,一般指血清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血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三项。是反映机体甲状腺的功能的常见指标。

抗体的意义: 血清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是一组抗甲状腺细胞膜上TSH受体的自身抗体,在95%的Graves患者血清中可检出,有助于Graves病的诊断及预后评估。 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升高可见于90%的慢性桥本甲状腺炎以及70%的突眼性甲状腺肿患者。 TPOAb增高的程度与疾病的程度无关系,随着疾病的延长或是缓解,可恢复正常。 如在疾病的缓解期再度出现TPOAb的升高,即有恶化可能。血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见于60-70%的桥本甲状腺炎和原发性粘液性水肿的患者,也有20%-40%的Graves病患者TGAb升高。 甲状腺抗体偏高怎么办? 甲状腺抗体偏高是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问题,目前具体机制国内外尚不清楚,建议进一步检查甲状腺功能,如检查血液中的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与血清总甲状腺素、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与血清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综合分析以明确对甲状腺疾病的诊

最新专题4酶的研究和应用知识点

专题4 酶的研究与应用知识点 课题1 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 由水果制作果汁要解决两个主要问题:一是果肉的出汁率低,耗时长;二是榨取的果汁浑浊、黏度高,容易发生沉淀。 1、植物细胞壁以及胞间层的主要组成成分有纤维素和_果胶_。并且两者不溶于水,在果汁加工中,既影响出汁率,又使果汁浑浊。 2、果胶是植物细胞壁以及胞间层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它是由半乳糖醛酸聚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不溶于水。在果汁加工中,果胶不仅会影响出汁率,还会使果汁浑浊。果胶酶的作用是能够将果胶_分解成可溶性的_半乳醛酸,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并且使果汁变得澄清。 3、果胶酶是一类酶总称,包括_果胶分解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酯酶_等。 4、酶的活性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的能力。酶活性的高低可以用在一定条件下,酶所催化的某一化学反应的反应速度来表示。在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中,酶反应速度用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反应物的减小量或产物的增加量来表示。 5、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包括:温度、PH、酶的抑制剂等。 (二).实验设计 〔设计一〕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当酶处于最适温度或最适pH时,酶的活性最高;若温度过高、过酸或过碱,则导致酶变性失活。在一定范围内,果肉的出汁率和果汁的澄清度与果胶酶的活性成正比。 此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_;根据单一变量原则,你应确保各实验组相同的变量有_PH 底物浓度底物量实验器材酶的用量等等_。 〔设计二〕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探究pH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只须将温度梯度改成pH梯度,并选定一个适宜的温度进行水浴加热。反应液中的pH可以通过体积分数为0.1%的氢氧化钠或盐酸溶液进行调节。 〔设计三〕探究果胶酶的用量 探究果胶酶的用量是建立在探究最适温度和pH对果胶酶活性影响的基础之上的。此时,研究的变量是果胶酶的用量,其他因素都应保持不变。实验时可以配制不同浓度的果胶酶溶液,也可以只配制一种浓度的果胶酶溶液,然后使用不同的体积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反应液的pH必须相同,否则将影响实验结果的准 旁栏思考题 1.为什么在混合苹果泥和果胶酶之前,要将果泥和果胶酶分装在不同的试管中恒温处理? 提示:将果泥和果胶酶分装在不同的试管中恒温处理,可以保证底物和酶在混合时的温度是相同的,避免了果泥和果胶酶混合时影响混合物的温度,从而影响果胶酶活性的问题。 2.在探究温度或pH的影响时,是否需要设置对照?如果需要,又应该如何设置?为什么? 提示:需要设置对照实验,不同的温度梯度之间或不同的pH梯度之间就可以作为对照,这种对照称为相互对照。 3.A同学将哪个因素作为变量,控制哪些因素不变?为什么要作这样的处理?B同学呢? 提示:A同学将温度或pH作为变量,控制不变的量有苹果泥的用量、果胶酶的用量、反应的时间和过滤的时间等。只有在实验中保证一个自变量,实验结果才能说明问题。B同学对于变量的处理应该与A 同学相同,只是观察因变量的角度不同。 4.想一想,为什么能够通过测定滤出的苹果汁的体积大小来判断果胶酶活性的高低? 提示:果胶酶将果胶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滤纸,因此苹果汁的体积大小反应了果胶酶的催化分解果胶的能力。在不同的温度和pH下,果胶酶的活性越大,苹果汁的体积就越大。 5.当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时,哪个因素是变量,哪些因素应该保持不变? 提示:温度是变量,应控制果泥量、果胶酶的浓度和用量、水浴时间和混合物的pH等所有其他条件不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只有温度一个变量对果胶酶的活性产生影响。 实验变量与反应变量(如表) 课题2 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1、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为RNA;酶具有生物催化作用;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特点,但易受 温度、PH、表面活性剂等因素的影响。 (1)加酶洗衣粉是指含酶制剂的洗衣粉,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四类。普通洗衣粉中含磷,含磷的污水排放可能导致微生物和藻类大量繁殖,造成水体污染,加酶洗衣粉可以降低表面活性剂和三聚磷酸钠,使洗涤剂朝无磷的方向发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2)脂肪酶可以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蛋白酶可以将蛋白质分解成多肽,然后在肽酶作用下分解成氨基酸;淀粉酶可以将淀粉分解成可溶性麦芽糖和葡萄糖,纤维素酶可以将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以达到去污的目的,因此,蛋白类纤维织物(羊毛、蚕丝等)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来洗涤。 (3)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碱性蛋白酶能将血渍、奶渍等含有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氨基酸或小分子的肽,使污迹容易从衣物上脱落。 (4).衣物的洗涤,不仅要考虑到洗涤效果,还要考虑衣物的承受能力、洗涤成本等因素。 (5)加酶洗衣粉可以降低表面活性剂和三聚磷酸钠的用量,使洗衣粉朝低磷无磷的方向发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实验设计遵循原则:是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和等量原则,比如探究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对 衣物污渍的洗涤效果有何不同时,用控制使用不同种类洗衣粉为变量,其他条件完全一致;同时普通洗衣粉处理污渍物与加酶洗衣粉处理污渍物形成对照实验。 3.不同种类的酶洗衣粉对同一污渍的洗涤效果 (1)实验原理: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所加的酶不同,而酶具有专一性,所以对不同污渍的洗涤效果不同。 4、比较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去污原理的异同

170.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测定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指导血清Anti-TPO含量的定量测定。 2 适用仪器 Roche Modular EE-170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 3 SOP使用和变动 该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本专业人员,使用前应认真阅读该SOP,在专业组组长指导下执行。因仪器设备和测定方法或试剂性能改变,应及时修订该SOP文件,可由任一使用该SOP的工作人员提出改动,并报专业组组长审核,经技术负责人批准,签字生效。 4 方法原理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采用竞争法原理,样本和钌复合物标记的Anti-TPO一起孵育。再添加生物素化的TPO和包被链霉亲和素的磁珠微粒,样本中的Anti-TPO与钌标记的Anti-TPO 竞争结合生物素化的TPO抗原。抗原抗体复合物通过生物素、链霉亲和素之间的反应结合到微粒上。将反应液吸入测量池中,通过电磁作用将磁珠微粒吸附在电极表面。未与磁珠微粒结合的物质通过清洗液被去除。给电极加以一定的电压,使复合体化学发光,并通过光电倍增器测量发光强度。仪器通过2点定标校正试剂条形码包含的厂商定标曲线,自动计算得到检测结果。 5 标本采集、接收与处理 5.1标本采集 5.1.1标本类型:血清 5.1.2通常用真空采血管(含分离胶黄头管)采集静脉血,采集后贴上病人唯一性的条形码。 5.2标本接收: 5.2.1标本接收操作:可参照样品处理、清退和分离,详见样品处理SOP。 5.2.2标本拒收条件:严重溶血标本、加热灭活样本和使用叠氮化物作为稳定剂的样本 5.2.3标本保存和稳定性:血标本在2小时内离心分离,3000rpm×5min。血清2~8℃下稳定3天,-20℃下稳定1个月。仅可冻融1次,并确保测定前将患者样本存储于室温(20~25℃)中。检测前离心去除样本中的沉淀。 5.2.4标本编号:将标本在标本接收程序中扫描编号,机器会自动打印样本编号,将号码贴到标本上,如遇到自动编号系统瘫痪,那么Anti-TPO编号从0301开始。

抗体酶及其应用前景

抗体酶及其应用前景 徐应容,党曦俻,石莹,周烨,顾昱晓 摘要:催化抗体也叫抗体酶,是具有催化活性的免疫球蛋白.由于它兼具抗体的高度选择性和酶的高效催化性,因而催化抗体制备技术的开发预示着可以人为生产适应各种用途的,特别是自然界不存在的高效催化剂,对生物学、化学和医学等多种学科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综述了催化抗体研究的最新进展,讨论了该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办法。 1.概念介绍: 1.1关于抗体: 当人体(以及其它高等动物)受到外来抗原的刺激时,其免疫系统会根据抗原的特点(抗原表面决定簇)产生特定抗体。一般来说,一种抗原可以刺激产生108种抗体,并且所产生的抗原均具备极高的特异性,即与抗原强烈结合。 1.2关于酶: 首先,酶催化具有两个特征,即高催化效率和高选择性。关于酶的催化机制,已有许多假说,但在众多观点中最有影响的是,鲍林(Pauling) 在1946年用过渡态理论阐明了酶催化的实质,即酶之所以具有催化活力是因为它能特异性结合并稳定化学反应的过渡态(底物激态),从而降低反应能级。他指出,酶通过某种方式与高能、短寿命的过渡态结合而起催化作用。这个过渡态构型中某些键在形成,另一些键在断裂,存在时间极短,半衰期约为10 ~10 s,实际中极难捕获。 1.3二者对比:

抗体和酶的根本不同在于前者是结合一个基态分子,并且抗原与抗体结合后会发生沉淀,一般条件下不会自动分离,而抗体选择性的结合一个化学反应的过渡态,帮助反应顺利进行,在完成反应后的瞬间与生成物迅速分离 2.背景知识: 1946年,Pauling用过渡态理论阐明了酶催化的实质,后经过Jencks等人的探索,他们发现,过渡态分子难以捕获,而过渡态类似物是能够模拟一个酶催化反应过渡态的结构的稳定物质,于是设想,只要寻找到与反应中决定性步骤的相应酶紧密结合的酶竞争性抑制剂,就等于发现了过渡态类似物;还有一种思路,就是这种类似物也能根据化学反应机制推测设计出来。然后,以过渡态类似物为半抗原,利用哺乳动物的免疫系统,诱导与其互补构象的抗体产生,这种抗体即具有催化活性;接着,Kohler和Milstein于1975年发明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单克隆技术,使抗体酶的生产成为可能。 1984年Lerner进一步推测:以过渡态类似物作为半抗原,则其诱发出的抗体即与该类似物有着互补的构象,这种抗体与底物结合后,即可诱导底物进入过渡态构象,从而引起催化作用。根据这个猜想Lerner和P.C.Schultz分别领导各自的研究小组独立地证明了:针对羧酸酯水解的过渡态类似物产生的抗体,能催化相应的羧酸酯和碳酸酯的水解反应。1986年美国《Science》杂志同时发表了他们的发现,并将这类具有催化能力的免疫球蛋白称为抗体酶(abzyme)或催化抗体(catalyticantibody)。 3.抗体酶的制备 3.1抗体酶的制备原则 实现抗体向酶转变的关键是抗原能诱导已具有酶活性的抗体。要使抗体具备催化活性即要使其具备酶的特征,为使抗体具有酶的结构,就必须在抗原的结构上进行改造。而抗体设计的原则就是酶的催化机制,故免疫学原理以及过渡态理论是抗体酶设计的主要依据。 酶-底物、抗体-抗原的结合模式是相近的,即均具有高亲和力和空间结构及电荷分布上的互补特性。但上述两种结合对象不同,由于抗体仅仅与低能结构结合,所以通常情况下抗体不具备催化活性。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 文章目录*一、谷氨酸脱羧酶抗体的基本信息1. 定义2. 专科分类3. 检查分类4. 适用性别5. 是否空腹*二、谷氨酸脱羧酶抗体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1. 正常值2. 临床意义*三、谷氨酸脱羧酶抗体的检查过程及注意事项1. 检查过程2. 注意事项*四、谷氨酸脱羧酶抗体的相关疾病和症状1. 相关疾病2. 相关症状* 五、谷氨酸脱羧酶抗体的不适宜人群和不良反应1. 不适宜人群 2. 不良反应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的基本信息 1、定义谷氨酸脱羧酶(GAD)是将谷氨酸转化成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限速酶,在胰岛β细胞中存在GAD,并也合成、分泌GAB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是1型糖尿病发病初期的免疫标志,也作为1型糖尿病患者接受治疗时的疗效监测指标。 谷氨酸脱羧酶(GAD)是将谷氨酸转化成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限速酶,在胰岛β细胞中存在GAD,并也合成、分泌GAB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是1型糖尿病发病初期的免疫标志,也作为1型糖尿病患者接受治疗时的疗效监测指标;1型糖尿病合并Graves病的患者GADA阳性率明显高于不伴有Graves 病的1型糖尿病患者,Graves病患者GAD水平可明显升高,非糖尿病患者GADA的出现并不总是预测1型糖尿病的发生。

2、专科分类神经 3、检查分类免疫检查 4、适用性别男女均适用 5、是否空腹非空腹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1、正常值ELISA法:阴性。 2、临床意义异常结果: 阳性:GADA在1型糖尿病发病的早期阳性率为38-76%,I级亲属中的阳性率达78-81%,几乎都是GADA65。而GADA67分布很少,2型糖尿病阳性率仅0-4%。 需要检查的人群:若患突然间患有糖尿病“三多一少”的症状,建议去医院检查谷氨酸脱羧酶抗体。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的检查过程及注意事项 1、检查过程备齐用物,标本容器上贴好标签,核对无误后向患者解释以取得合作。露出患者手臂,选择静脉,于静脉穿刺部位上方约4~6cm处扎紧止血带,并嘱患者握紧拳头,使静脉充盈显

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四酶的研究和应用知识点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只供学习与交流 高中生物选修一 4.1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 1.果胶是植物细胞壁以及胞间层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果胶酶能将果胶分解 成可溶性的半乳醛酸,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使果汁变得澄清。 2.果胶酶是一类酶总称,包括果胶分解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酯酶等。 3.酶的活性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酶活性的高低可以用在一定条 件下,酶所催化的某一化学反应的反应速度来表示。在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 中,酶反应速度用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反应物的减小量或产物的增加量 来表示。 4.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包括温度、PH、酶的抑制剂等。 5.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中,自变量是温度;根据单一 变量原则,应确保各实验组相同的变量(无关变量)有:底物的量及浓度、 酶的用量和浓度、混合物的pH、水浴时间、实验器材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保 证只有温度一个变量对果胶酶的活性产生影响。在实验中将果泥和果胶酶分 装在不同的试管中恒温处理,保证了底物和酶在混合时的温度是相同的。 6.在〔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只须将上述实验的温度梯度改成 pH梯度,并选定一个适宜的温度进行水浴加热。反应液中的pH可以通过体积分数为0.1%的氢氧化钠或盐酸溶液进行调节。此实验中不同的pH梯度之间进行相互对照。 7.在〔探究果胶酶的用量〕的实验中,果胶酶的用量是建立在最适温度和最 适pH基础之上的。此时研究的变量是果胶酶的用量,其他因素都应保持不变。实验时可以配制不同浓度的果胶酶溶液,也可以只配制一种浓度的果胶酶溶液,然后使用不同的体积即可。 8.果胶酶将果胶分解为可以通过滤纸的小分子物质,因此苹果汁的体积大小 反应了果胶酶的催化分解果胶的能力。在不同的温度和pH下,果胶酶的活性越大,苹果汁的体积就越大。 4.2 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1.加酶洗衣粉是指含酶制剂的洗衣粉,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四类。 2.普通洗衣粉中含磷,污水排放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使微生物和藻类大 量繁殖造成水体污染。加酶洗衣粉可以降低表面活性剂和三聚磷酸钠的用量, 使洗衣粉朝低磷无磷的方向发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前者能将血渍、奶渍等含有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氨基酸或小分子的肽,使污迹容易从 衣物上脱落,所以蛋白类纤维织物(羊毛、蚕丝等)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来洗 涤。脂肪酶可以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淀粉酶可以将淀粉分解成可溶 性麦芽糖和葡萄糖,纤维素酶可以将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以达到去污的目 的。 4.衣物的洗涤不仅要考虑到洗涤效果,还要考虑衣物的承受能力、洗涤成本 等因素。 5.实验设计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和等量原则,比如探究普通洗衣 粉和加酶洗衣粉对衣物污渍的洗涤效果有何不同时,自变量是不同种类的洗 衣粉,其他条件应完全一致;同时等量的普通洗衣粉与加酶洗衣粉处理相同

抗体酶

抗体酶综述 陈璇 【摘要】抗体酶是一类以过渡态类似物,为半抗原,可诱导免疫系统产生具有类似天然酶催化活性的免疫球蛋白。抗体酶既具有抗体的高效选择性,又能像酶那样高效催化化学反应,开创了催化剂研究的崭新领域。本文从抗体酶的发展历史、作用原理、制备、应用及研究展望多个角度进行综述。 【关键词】抗体酶;发现史;作用原理;制备;现状及应用前景 抗体酶 抗体酶(abzyme),又称催化抗体(cat·alytic antibody),是指通过一系列化学与生物技术方法制备出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抗体,它除了具有相应免疫学性质,还类似于酶,能催化某种活性反应。抗体与酶相似,它们都是蛋白质分子.酶与底物的结合及抗体与抗原的结合都是高度专一性的,但这两种结合的基本区别在于酶与高能态的过渡态分子相结合,而抗体则与抗原(基态分子)相结合。抗体与天然酶相比,最大的优点在于抗体的种类是巨大的,免疫系统可以拥有10 种抗原特异性不同的抗体分子。制备成功的抗体酶不但能催化一些天然酶能催化的反应,而且还能催化一些天然酶不能催化的反应。 抗体酶的发现 早在l948年,美国斯坦福大学荣誉退休化学教授l』_波林(LinusPaulin'f)就提出过渡态理论(transition state theory) [2]。这一理论认为,酶之所以具有催化能力,是因为它与反应分子(底

物)的牢固结合的方式,有利于反应中的过渡态(transition state)的结构。而这种结构会迅速重新排列成该反应的产物。任何有利于过渡态,而不是其它可能的结构的因素,都能加快化学反应速度。1 969年,布兰戴斯大学生物化学家w ·詹克斯(w ·Jenks)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他和几位美国科学家认为,如果波林的观点是正确的话,那么利用某一反应过渡态的模拟物作为免疫原,则会得到催化该反应的抗体。这种抗体能特异地识别化学反应的过渡态,并利用其结合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那么,适当的抗体也就能够以一种方式与真正的酶反应物结合.成为“酶家族”中新成员,去催化正常情况下由酶来完成的化学反应。 1986年以后,抗体酶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一年的12月,R.A.Lerner和P.G.SChutz两个小组同时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报道,他们已成功地得到了具有酶活性的抗体酶。SChutz等人认为对硝基苯酚磷酸胆碱酯(PNPPC)作为相应羧酸二酯水解反应的过渡态类似物,推测用这个类似物作为半抗原诱导产生的单克隆抗体可能对羧酸二酯的水解反应有催化活性。通过对单克隆抗体的筛选,找到了一株MOPC167单抗,后来又找到一株抗体酶T15,经证明该催化反应的动力学行为满足米氏方程。[3] Lerner等人,从金属肽酶的研究成果中得到启发,合成了一个含有吡啶甲酸的膦酸酯类似物为半抗原诱导产生一个单抗6D4,用来催化不含吡啶甲酸的相应羧酸酯化合物的水解反应,使反应加速近1000倍,并表现出底物专一性和对介质pH的依赖性等。[3]

抗体酶的催化反应及应用前景

抗体酶的催化反应及应用前景 摘要:抗体酶又叫催化抗体,兼具抗体的高度选择性和酶的高效性,可人为生产适应各种用途的,特别是自然界不存在的高效催化剂。本文主要讲解了抗体酶催化反应的催化特征、催化反应类型及其应用前景。 1.抗体酶的概述 抗体酶又叫催化抗体,兼具抗体的高度选择性和酶的高效性,可人为生产适应各种用途的,特别是自然界不存在的高效催化剂。 2.抗体酶的催化反应 2.1.抗体酶的催化特征 与天然酶的催化特性相比,抗体酶有自己的一些特点。 2.1.1能催化一些天然酶不能催化的反应 抗体酶的多样性决定了抗体酶的催化反应类型多样性;催化抗体的构建,表明可通过免疫学技术,为人工酶的设计和制备开辟一条新的、实用化的途径。这种利用抗原-抗体识别功能,把催化活性引入免疫球蛋白结合位点的技术,或许可能发展成为构建某种具有定向特异性和催化活性的生物催化剂的一般方法。 2.1.2有更强的专一性和稳定性 抗体酶作为一种具酶和抗体双重功能的新型大分子用作分子识别元件,具有优于酶和抗体的突出特点。因为配体底物与抗体酶的活性部位结合后,会立即发生催化反应,释放产物,所以每一次分子反应之后,抗体的分子识别位点都可以再生,这就使催化抗体能够作为一种可以连续反复使用的可逆性分子。 2.1.3催化作用机制不同 酶催化机制是“锁钥学说”(Lock and Key)及“诱导契合学说”(Induced-Fit);而抗体酶的催化剂至目前还没有完全搞清楚。Janda曾提出“识别开关”或“诱饵开关”(Bait and Switch)机制,即抗体将底物“钓进”抗体结合部位,然后使其与抗体结合,打开底物转化为反应过渡态的“开关”,导致共价键断裂,形成产物,还有待研究。 2.2抗体酶的催化反应类型 迄今为止,获得的抗体酶已能成功地催化五种类型以上的酶促反应和几十种类型的化学反应。下面是一些比较常见的抗体酶的催化反应。

专题四酶的研究与应用模板

专题四酶的研究与应用 【学习导航】 酶是生物催化剂, 具有高效、专一和所需反应条件温和的优点。当前, 酶已广泛应用于食品、环保和化工等各个行业,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本专题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 经过实验研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以及酶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上的应用。经过本专题3各课题的学习, 学生应该掌握测定酶活力的简单方法; 能够研究酶活性的因素; 理解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原理和方法; 探讨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课题1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应用 【导学诱思】 1.果胶是植物细胞壁以及胞间层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 它是由聚合而成的一种 高分子化合物, 不溶于水。在果汁加工中, 果胶不但会影响出汁率, 还会使果汁浑浊。 果胶酶能够分解, 瓦解植物细胞的及, 使榨取果汁更容易, 而 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 也使得浑浊的果汁变得澄清。果胶酶并不特指某一种 酶, 而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 包括、和

等。 2.酶的活性是指的能力。酶活性的高低能够用在一定条件下, 酶所催 化的某一化学反应的来表示。在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中, 酶反应速度用单位 时间内、单位体积中或来表示。 3.、和等条件会影响酶的活性。 【疑难点拨】 1.为什么在混合苹果泥和果胶酶之前, 要将果泥和果胶酶分装在不同的试管中恒温处理? 2.在探究温度或pH的影响时, 是否需要设置对照? 如果需要, 又应该如何设置? 为什么? 3.A同学将哪个因素作为变量, 控制哪些因素不变? 为什么要作这样的处理? B同学呢? 4.想一想, 为什么能够经过测定滤出的苹果汁的体积大小来判断果胶酶活性的高低? 5.当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时, 哪个因素是变量, 哪些因素应该保持不变? 【课堂演练】 一、选择题

糖尿病抗体三项临床意义

糖尿病抗体三项 糖尿病抗体三项分为:胰岛素自身抗体(IAA)、抗胰岛细胞抗体(ICA)和血清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三个项目。 1、抗胰岛素自身抗体(IAA): IAA应为未曾用过外源性胰岛素的病人体内检出可与胰岛素相结合的自身抗体。IAA的产生与I型糖尿病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 2、抗胰岛细胞抗体(ICA): 在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中,抗胰岛细胞抗体的发生率在90%以上。通常在确诊一年后该抗体水平下降。ICA可更早期发现I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出现抗胰岛细胞抗体阳性,可能以后会发生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或称I~型糖尿病是一种渐进的慢性疾病,IDDM具有一个独特的无症状糖尿病前期,该期甚至可持续多年,在此期间,患者胰岛素的早期释放在静脉注射或口服葡萄糖时表现较弱。对于多数病例来说,这些患者血液中含有胰岛细胞自身抗体(ICA)及/或是胰岛素自身抗体(IAA)。ICA能够在临床表现IDDM症状八年前被检测,所以它可作为IDDM的早期指标及防治手段。ICA阳性的患者表明胰岛功能呈进行性下降,当胰岛素早期释放过程完全终止时,临床出现IDDM病症。在IDDM高发病率的人群中及IDDM患者的亲属中进行ICA的早期检

测是非常重要的。 3、血清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 GAD是使谷氨酸转变为神经质γ-氨基丁酸的生物合成酶,广泛存在于动物及人的脑和胰岛组织中,并认为GAD可能是糖尿病自身免疫反应的始动靶抗原,用于Ⅰ型糖尿病的鉴别诊断和预测。 总之糖尿病为β细胞群高危人群做这三种自身抗体(ICA、IAA和GAD)的筛查,有助于防止或减慢该疾病的发生,血清GADA、ICA和IAA的联合检测对早期、准确诊断1型糖尿病,及时规范治疗、预测B 细胞功能衰竭、预测疗效及在高危人群中筛查1型糖尿病有重要临床意义。

重组植物乳杆菌谷氨酸脱羧酶活力测定实验

重组植物乳杆菌谷氨酸脱羧酶活力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原核表达系统 熟悉并掌握粗酶液的制备方法 熟悉并掌握谷氨酸脱羧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熟悉并掌握超声破碎仪及U-V11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γ-氨基丁酸(GABA)作为一种非蛋白氨基酸,是目前研究较为深入的哺乳动物脑组织一种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具有一系列的生理功能,例如降血压功能、治疗癫痫、抗疲劳、提高免疫力等。 谷氨酸脱羧酶(GAD,EC4.1.1.15)是一种磷酸吡哆醛(PLP)类酶,能专一催化L-谷氨酸脱羧成为γ-氨基丁酸(GABA)和CO2。催化效率——即酶的活力是酶的重要参数,研究酶的活力是研究酶性质及应用的基础。本实验通过测定谷氨酸脱羧酶催化产物γ-氨基丁酸产率来定义谷氨酸催化活力。谷氨酸脱羧酶催化反应式如下: L-谷氨酸谷氨酸脱羧酶(GAD)γ-氨基丁酸(GABA)GAD现行测定方法及优缺点 测定方法优点缺点 HPLC法准确灵敏度高操作复杂、测定时间较长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法稳定操作简单仪器使用复杂、昂贵 纸层析和薄层层析法方便简单稳定性差、适合定性测量 Berthelot比色法灵敏度高、方便简单有游离氨干扰 毛细管电泳法耗材少,环境污染小重现性较差 根据样品的特性及实验的需要,本实验采用Berthelot法测定反应液中GABA。 GABA的测定方法 采用Berthelot法,该方法利用苯酚和次氯酸钠与氨基反应生成蓝绿色物质(次氯酸钠氧化苯酚生成醌,醌和氨基反应生成蓝绿色物质)。Berthelot法对GABA(ω-氨基酸)的响应高,而对L-谷氨酸(α-氨基酸)响应低,所以用Berthelot法可以快速、高灵敏度测定出催化反应产物中的GABA。通过测定一定时间反应液中的GABA的吸光度值从而得到GABA的浓度,最终计算出谷氨酸脱羧酶的活力。 三、实验材料和主要仪器 1、仪器 MIKRO 220R 2205型低温冷冻离心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