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二节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企业业务外包

第二节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企业业务外包

第二节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企业业务外包
第二节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企业业务外包

第二节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企业业务外包

供应链管理注重的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强调根据企业的自身特点,专门从事某一领域、某一专门业务,在某一点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必然要求企业将其他非核心竞争力业务外包给其他企业,即所谓的业务外包。

传统纵向一体化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目前技术更新快、投资成本高、竞争全球化的制造环境。现代企业应更注重于高价值生产模式,更强调速度、专门知识、灵活性和革新。与传统的纵向一体化控制和完成所有业务的做法相比,实行业务外包的企业更强调集中企业资源于经过仔细挑选的少数具有竞争力的核心业务,也就是集中在那些使他们真正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技能和知识上,而把其他一些虽然重要但不是核心的业务职能外包给世界范围内专家企业,并与这些企业保持紧密合作的关系。从而使自己企业的整个运作提高到世界级水平,而所需要的费用则与目前的开支相等甚至有所减少,并且还往往可以省去一些巨额投资。更重要的是,实行业务外包的公司出现财务麻烦的可能性仅为没有实行业务外包公司的三分之一。把多家公司的优秀人才集中起来为我所用的概念正是业务外包的核心,其结果是使现代商业机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企业内向配置的核心业务与外向配置的业务紧密相联,形成一个关系网络(即供应链)。企业运作与管理也控制导向转为关系导向。

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成功与否不再由纵向一体化的程度高低来衡量,而是由企业积聚和使用的知识为产品或服务增值的程度来衡量。企业在集中资源于自身核心业务的同时,通过利用其他企业的资源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变得更具竞争优势。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目前全世界年收入在5 000万美元以上的公司,都普遍开展了业务外包,邓百氏公司的《1998年全球业务外包研究报告》表明,全球年营业额在5 000万美元以上公司在1998年业务外包的开支上升27%,比1997年业务外包的总开支增加近2350亿美元。

尽管业务外包的速度在迅速加快,但没有迹象表明现在已经达到顶峰。迄今为止,全球的所有业务外包活动,约有60%集中在美国。1998年,该地区的业务外包开支增加21%,即增加250亿美元,达到1410亿美元,而上年的增长率却只有15%。与此同时,欧洲的业务外包活动也在增加,其中最活跃的是英国、法国、意大利和德国。事实上,欧洲这方面开支的增长速度比美国还要快,增长率达34%。到1999年初,欧洲的业务外包开支已经超过920亿美元。

一、业务外包的原因

业务外包推崇的理念是,如果在供应链上的某一环节不是世界上最好的,如果这又不是我们的核心竞争优势,如果这种活动不至于与客户分开,那么可以把它外包给世界上最好的专业公司去做。也就是说,首先确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把企业内部的智能和资源集中在那些有核心竞争优势的活动上,然后将剩余的其他企业活动外包给最好的专业公司。供应链环境下的资源配置决策是一个增值的决策过程,如果企业能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比自制更高价值的资源,那么企业选择业务外包。以下是促使企业实施业务外包的原因。

1.分担风险

企业可以通过外向资源配置分散由政府、经济、市场、财务等因素产生的风险。企业本身的资源、能力是有限的,通过资源外向配置,与外部的合作伙伴分担风险,企业可以变得更有柔性,更能适应变化的外部环境。

2.加速重构优势的形式

企业重构需要花费企业很多的时间,并且获得效益也要很长的时间,而业务外包是企业重构的重要策略,可以帮助企业很快解决业务方面的重构问题。

3.企业难以管理或失控的辅助业务职能

企业可以将在内部运行效率不高的业务职能外包,但是这种方法并不能彻底解决企业的问题,相反这些业务职能可能在企业外部变得更加难以控制。在这种时候,企业必须花时间去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4.使用企业不拥有的资源

如果企业没有有效完成业务所需的资源(包括所需现金、技术、设备),而且不能盈利时,企业也会将业务外包。这是企业临时外包的原因之一,但是企业必须同时进行成本/利润分析,确认在长期情况下这种外包是否有利,由此决定是否应该采取外包策略。

5.降低和控制成本,节约资本资金

许多外部资源配置服务提供者都拥有能比本企业更有效、更便宜的完成业务的技术和知识,因而他们可以实现规模效益,并且愿意通过这种方式获利。企业可以通过外向资源配置避免在设备、技术、研究开发上的大额投资。

二、业务外包的问题

成功的业务外包策略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业务能力、改善质量、提高利润率和生产率。但是它也同时会遇到一些问题。

首先,业务外包一般可以减少企业对业务的监控,但它同时可能增加企业责任外移的可能性。企业必须不断监控外企业的行为并与之建立稳定长期的联系。

另一个问题来自职工本身,随着更多业务的外包,他们会担心失去工作。如果他们知道自己的工作被外包只是时间问题的话,就可能会使剩下职工的职业道德和业绩下降,因为他们会失去对企业的信心,失去努力工作的动力,导致更低的业绩水平和生产率。另一个关于员工的问题是企业可能希望获得较低的劳动力成本。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部分业务转移到不发达国家,以获得廉价劳动力以降低成本。企业必须确认自己在这些地方并没有与当地水平偏差太大,并且必须确认企业的招聘工作在当地公众反应是否消极。公众的反应对于企业的业务、成本、销售有很大影响。

许多业务外包的失败不仅是因为忽略了以上问题的存在,同时也是因为没有正确地将合适业务进行外向资源配置。再一个原因就是没有选择好合作伙伴,遇到不可预知情况,过分强调短期效益。

三、业务外包的主要方式

在实施业务外包活动中,确定核心竞争力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在没有认清什么是我们的核心竞争优势之前,从外包中获得的利润几乎是不可能的。核心竞争力首先取决于知识,而不是产品。

业务外包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1.临时服务(Temporary Service) 和临时工(ContractLabor)

一些企业在完全控制他们主产品生产过程的同时,会外包一些诸如自助餐厅、邮件管理、门卫等辅助性、临时性的服务。同时企业更偏向于使用临时工(指合同期短的临时职工),而不是雇佣工(指合同期长的稳定职工)。企业用最少的雇佣工,最有效地完成规定的日常工作量,而在有辅助性服务需求的时候雇佣临时工去处理。因为临时工对失业的恐惧或报酬的重视,使他们对委托工作认真负责,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临时性服务的优势在企业需要有特殊技能的职工而又不需永久拥有,这在企业有超额工作时尤为显著。这样企业可以缩减过量的经常性开支,降低固定成本,同时提高劳动力的柔性,提高生产率。

2. 子网(Subsidiary Networks)

为了夺回以往的竞争优势,大量的企业将控制导向、纵向一体化的企业组织分解为独立的业务部门或公司,形成母公司的子网公司。就理论上而言,这些独立的部门性公司几乎完全脱离母公司,变得更加有柔性、效率和创新性,同时,因为减少了纵向一体化环境下官僚作风的影响,他们能更快地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作出反应。

1980年,IBM公司为了在与苹果公司的竞争中取胜,将公司的7个部门分解出去,创立了7个独立的公司,它的这些子网公司更小、更有柔性,能更有效地适应不稳定的高科技市场,这使得IBM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创造性,最终导致IBM

PC的伟大成功。

3. 与竞争者合作(Collaborative Relation with Competitor)

与竞争者合作使得两个竞争者把自己的资源投入到共同的任务(诸如共同的开发研究)中,这样不仅可以使企业分散开发新产品的风险,同时,也使企业可以获得比单个企业更高的创造性和柔性。

Altera公司与竞争者英特尔公司的合作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Altera公司是一个高密CMOS逻辑设备的领头企业,当时它有了一个新的产品设想,但是他没有其中硅片的生产能力,而作为其竞争者的英特尔公司能生产,因此,他们达成一个协议:英特尔公司为Altera公司生产这种硅片,而Altera公司授权英特尔公司生产和出售Altera的新产品。这样两家都通过合作获得了单独所不可能获得的竞争优势,Altera获得了Intel的生产能力,而Intel获得了Altera新产品的相关利益。

尤其在高科技领域,要获得竞争优势,企业就必须尽可能小而有柔性,并尽可能与其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4.除核心竞争力之外的完全业务外包(Outsourcing All but the'Core'Advantage)

业务外包的另一种方式是转包(Subcontract)合同。在通讯行业,新产品寿命周期基本上不超过1年,MCI 公司就是靠转包合同而不是靠自己开发新产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MCI公司的转包合同每年都在变换,他们有专门的小组负责寻找能为其服务增值的企业,从而使MCI公司能提供最先进的服务。他的通讯软件包都是由其他企业所完成的,而他所要做的(也就是他的核心业务)是将所有通讯软件包集成在一起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四、全球范围的业务外包

在世界经济范围内竞争,企业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寻求业务外包。在全球范围内对原材料、零部件的配置正成为企业国际化进程中获得竞争优势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全球资源配置已经使许多行业的产品制造国的概念变得模糊了。原来由一个国家制造的产品,可能通过远程通讯技术和迅捷的交通运输成为国际组装而成的产品,开发、产品设计、制造、市场营销、广告等可能是由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能为产品增值最多的企业完成的。例如,通用汽车公司的Pontiac Le Mans已经不能简单定义为美国制造的产品,它的组装生产是在南韩完成的,发动机、车轴、电路是由日本提供,设计工作在德国,其他一些零部件来自于台湾地区、新加坡和日本,西班牙提供广告和市场营销服务,数据处理在爱尔兰和巴贝多完成,其他一些服务如战略研究、律师、银行、保险等分别由底特律、纽约、和华盛顿等地提供。只有大约总成本的40%成本发生在美国本土。

全球业务外包也有它的复杂性、风险和挑战。国际运输方面可能遇到地区方面的限制,订单和再定货可能遇到配额的限制,汇率变动及货币的不同也会影响付款的正常运作。因此,全球业务外包需要有关人员具备专业的国际贸易知识,包括国际物流、外汇、国际贸易实务、国外供应商评估等方面的知识。

五、业务外包与信息技术

没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就没有业务外包的迅速普及。据一项调查表明,信息技术占所有业务外包开支的大约28%,几乎每一家实行业务外包的公司都把自己信息部门的某些职能外包出去了。美国有关部门的调查报告显示,该国实行业务外包公司1998年用于信息技术方面的业务外包开支,比上年高出12%。外包可能性仅次于信息技术的职能是财务和人力资源管理。不过这两种职能的平均年度外包开支还不到信息技术部门的三分之一。业务外包源于信息技术的推动,从根本上说,还因为信息技术为企业业务外包的快速运行,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载体。即便不搞信息技术的业务外包,其他诸如制造业务、财务、行政管理等外包,都离不开信息载体的运作,特别是营销业务中的网上商务外包,更需要先进的信息技术运载。所以,企业推行业务外包,前提是必须建立好自己的信息系统,并加快推进信息工作现代化,特别是充分利用互联网,使自己的商业经营融入全球信息网络。

这样,才能为业务外包创造必要条件。

(库存管理)第二节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问题

第二节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问题 作者:马士华 库存以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成品的形式存在于供应链的各个环节。由于库存费用占库存物品的价值的20%~40%,因此供应链中的库存控制是十分重要的。库存决策的内容集中于运行方面,包括生产部署策略,如采用推式生产管理还是拉式生产管理;库存控制策略,如各库存点的最佳订货量、最佳再订货点、安全库存水平的确定等。 绝大多数制造业供应链是由制造和分销网络组织的,通过原材料的输入转化为中间和最终产品,并把它分销给用户。最简单的供应链网络只有一个节点(单一企业):同时担负制造和分销功能。在复杂的供应链网络中,不同的管理者担负不同的管理任务。不同的供应链节点企业的库存,包括输入的原材料和最终的产品,都有复杂的关系。供应链的库存管理不是简单的需求预测与补给,而是要通过库存管理获得用户服务与利润的优化。其主要内容包括采用先进的商业建模技术来评价库存策略、提前期和运输变化的准确效果;决定经济订货量时考虑供应链企业各方面的影响;在充分了解库存状态的前提下确定适当的服务水平。 一、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问题 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问题和传统的企业库存问题有许多不同之处,这些不同点体现出供应链管理思想对库存的影响。传统的企业库存管理侧重于优化单一的库存成本,从存储成本和订货成本出发确定经济订货量和订货点。从单一的库存角度看,这种库存管理方法有一定的适用性,但是从供应链整体的角度看,单一企业库存管理的方法显然是不够的。 目前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大类:信息类问题;供应链的运作问题;供应链的战略与规划问题。 这些问题可综合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没有供应链的整体观念 虽然供应链的整体绩效取决于各个供应链的节点绩效,但是各个部门都是各自独立的单元,都有各自独立的目标与使命。有些目标和供应链的整体目标是不相干的,更有可能是冲突的。因此,这种各行其道的山头主义行为必然导致供应链的整体效率的低下。 比如,美国北加利福尼亚的计算机制造商电路板组装作业采用每笔订货费作为其压倒一切的绩效评价指标,该企业集中精力放在减少订货成本上。这种做法本身并没有不妥,但是它没有考虑这样做对整体供应链的其他制造商和分销商的影响,结果该企业维持过高的库存以保证大批量订货生产。而印第安那的一家汽车制造配件厂却在大量压缩库存,因为它的绩效评价是由库存决定的。结果,它到组装厂与零配件分销中心的响应时间变得更长和波动不定。组装厂与分销中心为了满足顾客的服务要求不得不维持较高的库存。这两个例子说明,供应链库存的决定是各自为政的,没有考虑整体的效能。 一般的供应链系统都没有针对全局供应链的绩效评价指标,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些企业采用库存周转率作为供应链库存管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但是没有考虑对用户的反应时间与服务水平,用户满意应该成为供应链库存管理的一项重要指标。 2. 对用户服务的理解与定义不恰当 供应链管理的绩效好坏应该由用户来评价,或者用对用户的反应能力来评价。但是,对用户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论文题目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论文题目 物流供应链管理将成为我国企业信息化战略的突破口,全面预算是带动新时期信息化经济增长的引擎,利用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很好地进行物流供应链环节的适时掌控,将对行业信息化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以下是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论文题目,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论文题目一: 1、O2O供应链管理的物流配送模式优化路径 2、供应链物流管理在煤炭销售中的应用分析 3、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策略研究 4、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钢材物流交易管理云服务平台 5、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对策分析 6、低碳供应链下的物流集成运作策略研究 7、我国煤炭物流绿色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路径探析 8、基于物联网的农产品智慧物流信息系统设计 9、医院资源计划系统在医疗设备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10、医用材料一体化物流系统在我院的构建及应用 11、对中国零售企业有效地进行供应链管理的建议--以沃尔玛为例 12、横向公平偏好对物流服务供应链协同运作的影响 13、试析引入供应链管理思想实现军事物流跨越式发展 14、基于供应链流程的物流成本核算与管理探究 15、物联网技术在连锁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16、基于SWOT分析的章丘市冷链物流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17、价值链下供应链物流信息管理分析 18、豫鑫公司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探析 19、不确定性环境下汽车供应链物流计划协同优化研究 20、基于物联网的物流供应链体系建设研究 21、基于我国物流发展的国际物流及供应链贸易市场研究 22、关于实现联网技术优化冷链物流管理的探讨 23、供应链视角下的港口物流绩效评价研究--基于超效率三阶段DEA模型 24、设备成套项目的供应链管理问题研究 25、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绿色物流研究 26、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研究 27、新常态下我国畜产品物流发展路径探索 28、基于新动能成长的我国绿色物流发展探析 29、基于ISM的荔枝冷链物流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30、我国食品供应链风险评估研究 31、浅论供应链金融产品设计及优化 32、“新常态”下我国物流与供应链发展趋势与政策展望研究 33、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信息集成系统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论文题目二: 34、退货逆向物流管理策略研究

供应链管理系统的介绍

SAP 供应链管理系统介绍 SAP 供应链管理系统 SAP 供应链(供产销存运)管理系统概述 SAP 供应链管理系统模块介绍- PP:生产计划和控制 SAP 供应链管理系统模块介绍- PDM:产品数据管理 SAP 供应链管理系统模块介绍- QM:质量管理 SAP 供应链管理系统模块介绍- MM:物料管理 SAP 供应链管理系统模块介绍- SD:销售和分销 SAP 供应链管理系统模块介绍- SM:服务管理 SAP 供应链管理系统模块介绍- PM:设备维护 SAP 供应链管理系统模块介绍- PS:项目系统 SAP 供应链(供产销存运)管理系统概述 1、战略性解决方案优化您的供应链管理和提高您的竞争力 一个企业的竞争优势体现在其对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的灵活应变能力和 对不断涌现的市场机会的获取能力。 世界上没有什么比管理好供应链更能为您带来竞争优势。您需要一个应变书迅速、适应性强的供应链(供产销存运)管理系统来管理公司由采购到制造以及销售和分销的各项业务。SAP 供应链(供产销存运)管理系统能为所有类型的公司提供优化的业务流程和简洁的工作流,从而在降低成本和缩短交货期的同时不断提高质量和生产效率。 SAP 供应链(供产销存运)管理系统通过完全集成各个应用模块来支持您的供应链管理。每一个具体应用模块的流程都会有助于简化企业的业务流程和加速企业的信息流转。当这些流程在跨模块应用时,SAP 供应链(供产销存运)管理系统更显出其真正潜力。无论您是在规划物料需求,草拟销售预测,平衡生产能力还是在核算制造成本,这种潜力意味着您始终能够将所有经营决策基于一个统一的并不断在进行更新的信息库之上。请赶快利用这些丰富的系统功能。 SAP公司是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的客户/服务器集成商务软件供应商。本说明书概述了SAP 供应链(供产销存运)管理系统,描述了系统可以提供给您的许多解决方案的某些部分。由于其卓越的功能和灵活性,SAP 自身一直就被定位并发展为客户/服务器集成商务软件方面的行业标准。 SAP 产品的优势之一在于其模块化结构。这种结构建立在各种控制和协同商务应用程序运行的基本元件而组成的技术框架之上。这些基本元件既可以独立自行应用,也可以结合起来应用。 SAP通过引入应用链接功能(ALE)驾驭了这种技术挑战。ALE使多重系统环境下进行业务流程成为可能。因此,SAP可以处理大量客户的实际需求而导入的各种分销模式。ALE确保了各个具体应用软件的集成性。这些应用软件是运行在不同系统环境下的。 集成化的即购即用系统保证了所有系统功能的一致性。

供应链业务外包研究

供应链管理课程考查论文 学号 姓名 系别 年级 专业

供应链企业业务外包战略研究 摘要随着企业经营的进一步发展,供应链的概念范围也随之扩大到与其他企业联系,扩大到供应链的外部环境,逐渐成为更大范围、更为系统的感念。供应链的管理也更加复杂多变,怎样有效的选择合适的供应链管理方式,也越来越困扰企业发展和决策。由于资金、成本、管理、技术等一系列原因,许多企业更加偏向与选择业务外包,而怎样有效选择和使用业务外包,是一个关乎企业业务成败的重大问题。 关键字业务外包供应链管理企业管理 一、业务外包内涵 所谓业务外包,指的是企业基于契约,将一些非核心的、辅助性的功能或者业务外包给外部的专业化的服务机构,利用他们的专长和优势来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率和竞争力,而自身企业仅专注于企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功能和业务。 二、合作方式 1、合同关系:通常是指用户与供应商建立起的合同关系,而且合作其限较短。企业在完全控制他们主产品生产过程的同时,将业务流程的某一个环节外包出去,并以合同的形式明确期望的结果。 2、业务剥离:企业在寻找外包供应商时,也有可能是由企业剥离出去的子公司提供。为了提高竞争优势,增加差异化,大量的企业将“控制导向”、“纵向一体化”的企业组织分解成独立的业务部门或公司,使其成为面向市场的独立的利润中心。该方式由于供应商更为可信,并且来自企业文化、成产工艺等方面的沟通难度降低,外包风险较低。 3、战略联盟:企业采用战略联盟在保持各厂商独立性的同时,有效的组织复杂性的商业交易。在战略联盟中两个或者多个厂商在同一某项目中合作,共享信息或生产性资源,同时共担风险。 4、合作关系:依靠企业间长期的、半正式关系的复杂联合体,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互相依存的关系,是双方最为紧密的合作类型。 三、作用 1、降低和控制成本,节约资金资本; 现在的企业不像过去,过去的商人不管业务有多么广,只要努努力,一个人是完全可以应付过来的。现在的企业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大,以前是跨省,现在是跨国。有的国际大企业涉及好几个领域,每一个领域里不仅涉及面广而且还很深,所以要想在这些领域里保持领先位置,就必须要投入相当大的精力去研究它。

企业资源外包动因与决策选择

企业资源外包动因与决策选择 近年来,全球业务外包市场发展得如火如荼。据调查,全球业务外包量在1998 年达2350 亿美元,最近几年的年均增长幅度都超过20% GartnetGroup对200余家全球超大型企业决策人物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2001 年有近80%的全球化企业开始运用资源外包,外包市场达3180 亿美元的规模。现在,许多北美和欧洲的跨国公司已把我国作为其主要开拓的业务外包场,我国也将在资源外包的浪潮中面临世界产业转移的历史性机遇。研究企业资源外包对我企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的提升都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资源外包的动因根本原因:市场的竞争环境特点。市场的变异性增强,买方市场上顾客购买欲望呈现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特征。由于技术变革速度加快,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新产品层出不穷,从而导致企业竞争加剧,市场竞争焦点由成本竞争转向产品性能、服务质量乃至新产品的开发速度。在这种急剧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创新成为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永恒主题。为了保证这种创新能力,企业应将其它附加值较小的中间环节工作都外包出去,以集中有限优势资源,获得竞争优势。竞争由区域转向全球,行业的界限已越来越难分清。一个企业要面对全球市场,并在竞争中取胜,这不仅需要优质的产品、有效的营销手段,还需要有合理组织结构可有效地控制不同区域的业务。这要求企业采取某种管理模式能够整合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资源,外包就是其中的一种模式。

技术基础:信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管理 模式,扩展了企业的界限。随着网络技术的兴起,管理信息系统的完善、集成制造技术的普及、电子商务的发展,使企业间跨越时空障碍的合作日益方便,大大降低了企业协作的交易费用,企业可结成动态联盟,把精力和资源集中在自己最擅长的活动上,而把自己不擅长的工作交给合作伙伴来完成。以信息网络为依托,通过把企业的内外部优势资源进行迅速有效的整合,有利于企业创造更大的竞争优势。 指导思想:战略管理理论。以资源为基础的理论是现代企业战略管理主导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是由其能力所决定的。一家公司的能力差别是特殊能力与一般能力的差别。特殊能力也叫核心竞争力,其最重要的特点是竞争对手无法仿效,或仿效起来难度很大。不可仿效特征的战略意义在于核心能力使企业处于竞争优势的地位。一个企业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集中自身的优势资源开发并创造自己的核心能力。 资源外包决策选择 (一)外包决策对企业的影响 企业资源外包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回答自身是否应该外包。 因此企业在选择外包策略时,应该从财务、技术风险和企业战略综合三 方面来考虑资源外包给企业带来的影响。 1.财务方面。财务方面的考虑是选择资源外包的主要原因,从规模经济和管理水平两方面与外包商进行比较,帮助企业判断外包商是否具有成本优势。如果外包可以削减开支,增强成本控制,重构企业组织结构,能解放部分资源用于其它目的,此项业务就可以外包。 2.技术方面。影响技术风险的因素主要来自于技术成熟度和技术

第三方物流在供应链管理中的优势

第三方物流在供应链管理中的优势 1介绍 目前物流一直被称为尚未开发的领域,但物流的完善一直是企业获取新的利润并保持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也有一些情况下,物流系统已成为公司整体管理瓶颈的原因。消除这些瓶颈是降低总成本和提高提供给客户的服务质量的潜力所在。同时,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一个高效的物流系统可以减少那些导致增加宏观经济生产力的道路交通拥挤和环境污染的可能性。 为推进物流系统,多项创新已开发。这些创新可大致分为提高物流的各个流程的创新,完全完善的物流体系创新。前者包括软件的创新,如高效的转运能力,软件的创新如货车的路线规划与ITS(智能交通系统)和GPS(全球定位系统)。只有当他们被用为改善瓶颈时这些零碎的创新可以自己全面研发。 然而,在其业务流程中企业不可能只存在一个瓶颈。相反有许多潜在的瓶颈,例如消除瓶颈之后通常会出现另外的瓶颈。这是为什么作为一个系统我们要控制业务过程,并开发系统管理创新。在这些创新中已经引起了人们关注的是供应链管理(SCM)和第三方物流(3PL)。 本文将以供应链关系和第三方物流为重点,并研究他们的关系。关键的问题是:如果供应链管理成为常用的工具,它是否有益于供应链子功能物流活动的外包?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应该怎么做(特别是第三方物流)?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将首先回顾的是供应链管理传播的目的和背景,并表明物流在供应链管理中扮演的重要地位。我们将从物流绩效的视角研究第三方物流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在明确供应链管理和第三方物流的关系后,我们将指出第三方物流

在供应链管理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第三方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2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2.1什么是供应链 供应链是由企业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从原材料供应阶段,通过生产和消费阶段的过程,最终到回收阶段的一系列活动。通过综合管理优化供应链的工具被称为供应链管理(SCM)。从有效地协调企业在供应链中的及时供应(JIT)的意义上说供应链管理类似于有效客户反应(ECR)和快速响应(QR)。然而这两个工具是针对特定的行业。 有效客户反应发展于食品加工行业,同时快速响应是形成于服装行业。供应链管理不一定是针对某些特定的行业。这些工具通常旨在供应链中总价值的最大化。 由于供应链管理涉及到企业间的活动,其过程包括各种功能如原材料供应,生产管理,运输,库存管理,信息系统管理,订单处理,原材料处理和客户管理,以及其他(简化的术语“物流”将被用在后面的讨论中并且被定义为这些功能的组合)。此外,涉及到报关的过程已加入国际供应链管理的情况中。 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垂直流程集成可以通过执行从供应商到客户公司间的战略联盟。在杆的一端,有情况整个垂直过程是由一个公司(如。前通用汽车公司)。总优化优于局部优化的总和,总优化供应链优于单个链中局部优化的总和。然而,如果一个公司将附上所有供应链流程内部和成为一个大规模的组织,它将承担高昂的管理成本。在另一边的杆,有情况每个公司分别独立于其

企业业务外包供应链管理模式(doc 5)

企业业务外包供应链管理模式(doc 5)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企业业务外包 供应链管理注重的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强调根据企业的自身特点,专门从事某一领域、某一专门业务,在某一点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必然要求企业将其他非核心竞争力业务外包给其他企业,即所谓的业务外包。 传统纵向一体化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目前技术更新快、投资成本高、竞争全球化的制造环境。现代企业应更注重于高价值生产模式,更强调速度、专门知识、灵活性和革新。与传统的纵向一体化控制和完成所有业务的做法相比,实行业务外包的企业更强调集中企业资源于经过仔细挑选的少数具有竞争力的核心业务,也就是集中在那些使他们真正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技能和知识上,而把其他一些虽然重要但不是核心的业务职能外包给世界范围内专家企业,并与这些企业保持紧密合作的关系。从而使自己企业的整个运作提高到世界级水平,而所需要的费用则与目前的开支相等甚至有所减少,并且还往往可以省去一些巨额投资。更重要的是,实行业务外包的公司出现财务麻烦的可能性仅为没有实行业务外包公司的三分之一。把多家公司的优秀人才集中起来为我所用的概念正是业务外包的核心,其结果是使现代商业机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企业内向配置的核心业务与外向配置的业务紧密相联,形成一个关系网络(即供应链)。企业运作与管理也控制导向转为关系导向。 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成功与否不再由纵向一体化的程度高低来衡量,而是由企业积聚和使用的知识为产品或服务增值的程度来衡量。企业在集中资源于自身核心业务的同时,通过利用其他企业的资源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变得更具竞争优势。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目前全世界年收入在5 000万美元以上的公司,都普遍开展了业务外包,邓百氏公司的《1998年全球业务外包研究报告》表明,全球年营业额在5 000万美元以上公司在1998年业务外包的开支上升27%,比1997年业务外包的总开支增加近2350亿美元。 尽管业务外包的速度在迅速加快,但没有迹象表明现在已经达到顶峰。迄今为止,全球的所有业务外包活动,约有60%集中在美国。1998年,该地区的业务外包开支增加21%,即增加250亿美元,达到1410亿美元,而上年的增长率却只有15%。与此同时,欧洲的业务外包活动也在增加,其中最活跃的是英国、法国、意大利和德国。事实上,欧洲这方面开支的增长速度比美国还要快,增长率达34%。到1999年初,欧洲的业务外包开支已经超过920亿美元。 一、业务外包的原因 业务外包推崇的理念是,如果在供应链上的某一环节不是世界上最好的,如果这又不是我们的核心竞争优势,如果这种活动不至于与客户分开,那么可以把它外包给世界上最好的专业公司去做。也就是说,首先确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把企业内部的智能和资源集中在那些有核心竞争优势的活动上,然后将剩余的其他企业活动外包给最好的专业公司。供应链环境下的资源配置决策是一个增值的决策过程,如果企业能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比自制更高价值的资源,那么企业选择业务外包。以下是促使企业实施业务外包的原因。

“外包”:企业经营新模式

“外包”:企业经营新模式 摘要:“外包”这种管理模式是工业经济时代已经形成的社会分工与协作组织在当今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发展与演化,它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我国企业应借鉴这种新的模式。 一、“外包”的内涵 “外包”(Outsourcing),英文一词的直译是“外部寻源”,指企业整合利用其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增强企业对环境的迅速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企业在内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仅保留其最具竞争优势的功能,而把其他功能借助于整合,利用外部最优秀的资源予以实现是十分必要的。企业内部最具竞争力的资源和外部最优秀资源的结合,能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使企业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有资源的效率,获得竞争优势,提高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我国的台湾宏基就是一典型的成功外包的案例。他们进行了流程再造,将在台湾生产的系统转变为在台湾生产主板、外包装和监视器等关键零部件,其他部件则外包给市场地厂商生产,然后在市场地组装销售,从而提供给世界各地的消费者。这种模式推出后,库存时间从100天降到50天,资金周转率提高了一倍,新产品提前上市一个月,产品也更能迅速满足消费者个性的需求。 “外包”这种管理模式是工业经济时代已经形成的社会分工与协作组织在当今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发展与演化。早在本世纪二十年代,美国福特公司就开始了产品零部件标准化基础上形成流水作业线,生产出具有规模效益的T型车的生产组织实践,并实现了零部件供应的外部化。发展到本世纪下半叶,标准化、全球化的组装生产模式已普及到全球。从工业时代的全球化的协作生产到知识经济时代的战略性外包是一个不断演进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连续过程,这种变化有其产生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1、市场的环境特点是企业实行“外包”的根本原因。目前市场竞争环境有两个显著的特点:①市场的变异性增强,买方市场上顾客购买欲望呈现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特征。由于技术变革速度加快,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新产品层出不穷,从而导致企业竞争加剧,市场竞争焦点由成本竞争转向产品性能、服务质量乃至新产品的开发速度的竞争。在这种急剧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创新成为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永恒主题。以制药业为例,开发一种重要的药物,由于开发成本的上升,失败概率的增大,所有大制药公司所采取的一种对策是,与一些有前途的生物技术研发公司进行合作,甚至与竞争对手合作,即把研发这块业务部分外包给他人。采用此种战略,有望很快推出新产品。②竞争的地域逐渐由区域转向全球。在全球建立一种有效的市场,困难相当大,它不仅需要优质的产品、卓越的营销手段,还需要如何构建和控制业务以确保企业的全球利益的问题,这不是企业仅凭自己的力量就可以完成的。它要求企业采取某种管理模式能够整合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资源,外包就是其中的一种模式,如上述的宏基公司就是采用这种模式取得了成功。 2、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外包”提供了技术基础。信息技术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管理模式,扩张了企业的界限。过去由于市场交换中的信息搜寻、协作分工而付出的成本比较高昂,所以企业必须把研究与开发、生产、销售等一系列活动集中在自己的内部进行。随着网络技术的兴起,管理信息系统的完善,集成制造技术的普及,电子商务的发展,使企业间跨越时空障碍的合作日益便利,大大降低了企业协作的交易费用,企业可以和其他的企业结成动态联盟,把精力和资源集中在自己最擅长的活动上,而把自己不擅长的工作交给合作伙伴来完成。以信息网络为依托,通过把企业的内部优势资源和外部优势资源进行迅速有效的整合,企业可以创造出更大的竞争优势。 3、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为建立外包模式提供了指导思想。以资源为基础的理论是现代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物流管理模式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物流管理模式 1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物流管理 一、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物流的特征 (一)供应链管理下的物流环境 企业竞争环境的变化导致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变,供应链管理思想就是在新的竞争环境下出现的。新的竞争环境体现了企业竞争优势要素的改变。在20世纪的70年代以前,成本是主要的竞争优势,而80年代则是质量,90年代是交货时间,即所谓基于时间的竞争,到21世纪初,这种竞争优势就会转移到所谓的敏捷性上来。在这种环境下,企业的竞争就表现在如何以最快速度响应市场要求,满足不断变化的多样化需求。即企业必须能在实时的需求信息下,快速组织生产资源,把产品送到用户手中,并提高产品的用户满意度。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都感到一种资源饥渴的无奈,传统的单一企业竞争模式已经很难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保持绝正确竞争优势。信息时代的到来,进一步加深了企业竞争的压力,信息资源的开放性,打破了企业的界限,建立了一种超越企业界限的新的合作关系,为创造新的竞争优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供应链管理的出现迎合了这种趋势,顺应了新的竞争环境的需要,使企业从资源的约束中解放出来,创造出新的竞争优势。 供应链管理实质是一个扩展企业概念,扩展企业的基本原理和思想 体现在几个方面:1)横向思维(战略联盟);2)核心能力;3)资源扩展/共 2

享;4)群件与工作流(团队管理);5)竞争性合作;6)同步化运作;7)用户驱动。这几个方面的特点不可避免地影响到物流环境。 归纳起来,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物流环境的特点见表9-2。 (二)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物流管理的新特点 由于供应链管理下物流环境的改变,使新的物流管理和传统的物流管理相比有许多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反映了供应链管理思想的要求和企业竞争的新策略。 首先我们来考察一下传统的物流管理的情况(见图9-3)。在传统的物流系统中,需求信息和反馈信息(供应信息)都是逐级传递的,因此上级供应商不能及时地掌握市场信息,因而对市场的信息反馈速度比较慢,从而导致需求信息的扭曲。 另外,传统的物流系统没有从整体角度进行物流规划,常常导致一方面库存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当需求出现时又无法满足。 这样,企业就会因为物流系统管理不善而丧失市场机会。 1994年,康柏公司就因为流通渠道没有跟上而导致1亿美元的损失,康柏财务经理说,我们在制造、市场开拓、广告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可是物流管理没有跟上,这是最大的损失。 简言之,传统物流管理的主要特点表现在: (1)纵向一体化的的物流系统; (2)不稳定的供需关系,缺乏合作; 3

第三章 业务外包与扩展 第一节 企业核心竞争力

第三章业务外包与扩展第一节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传统企业通过纵向一体化实现对资源的直接控制,适合于市场环境相对稳定的情况,企业通过规模效益得到发展。但是在强调快速满足用户需求的今天,拥有大量的子公司、设备或雇佣大量的职工并不一定能达到此目的,相反,这种对原材料-制造-分销-销售全过程控制的管理模式已经不再具有吸引力。 在当前这样一个竞争世界中,企业欲获得竞争优势,必须从企业与环境特点出发,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供应链管理强调的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企业的关键业务(企业核心竞争力)上,充分发挥其优势,同时与全球范围内的合适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企业中非核心业务由合作企业完成,这就是所谓的业务外包(Outsource)。 实施供应链管理的企业可以通过业务外包,获得比单纯利用内部资源(Insourcing)更多的竞争优势,在业务外包的基础上产生了一种新的企业组织结构形式-扩展企业。本章在界定核心竞争力涵义的基础上,主要讨论企业业务外包策略,并研究了供应链环境下的扩展企业问题,对扩展企业的理论进行了详细阐述。 第一节企业核心竞争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工业型社会正在逐步向信息型社会过渡。其关键资源也由资本转变为信息、知识和创造力。技术创新发展日新月异,信息的瞬间万变使不确定因素增多,而创造力又是21世纪获得竞争优势的有力武器,所有这些都使企业感到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赢得竞争优势方面比以往有更大的压力。 企业资源包括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两个方面。取自于组织外部环境的资源,并不具有某一组织独特的印记,尽管由于市场不完全性以及稀缺性的特点,不同企业在获得稀缺资源上的机会是不均等的,但在谁可以获取这些资源的权利上,不同组织之间并不具有天然的不平等性,只是由于不同组织在自身知识和能力上的不平衡性,才导致在资源获取和利用上的巨大差异性。因此,决定稀缺资源获取和利用上?quot;异质性,其根本原因在于不同组织之间的知识与能力差异。而企业外部资源决策的前提是组织内部资源的分析,因为外部资源本身不具有某一组织的特性,而只有当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相互作用之后,整合资源(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的整合)便具有了企业特征。 所以,如何根据内部资源的特点,去发现、选择、利用外部资源,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反映,而这一决策的前提仍然是企业知识和能力的积累。因此,企业为了适应新的竞争环境,如何整合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是企业实现竞争力的关键之一,这也就是企业自制与业务外包决策的出发点。

论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企业业务外包

论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企业业务外包 吴伊 1002074107 摘要:本文从企业业务外包的概念出发,主要研究了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按照分工合作,发挥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原则,分析了企业进行业务外包的背景,原因,以及业务外包的优势、不足以及防范的方法。 关键词:业务外包;优势;风险规避 The BPO in the Environment of SCM WuYi 1002074107 Abstract:This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ncept of outsourcing, the main research o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environment, according to the division of labour, and displays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inciple of the 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 business background, reasons and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outsourcing and prevention methods. Key words: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BPO);advantages;risk avoidance 有人说,21世纪的竞争已经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鉴于“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种种弊端,“横向一体化”的思想逐渐在各国萌芽,即利用企业外部资源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本企业只抓自己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业务,而将非核心的业务外包给合作伙伴企业。而今越来越多的知名企业都选择了部分业务外包,在控制成本的同时产品的质量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一、什么是业务外包 供应链管理注重的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强调根据企业的自身特点,专门从事某一领域、某一专门业务,在某一点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必然要求企业将其他非核心竞争力业务外包给其它企业,即所谓的业务外包。【1】 业务外包的内涵是:以长期合同的形式,将公司的某项业务交由外部业务提供者去完成,以便企业集中资源于经过仔细挑选的少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核心业务,也即集中在那些使他们真正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技能和知识,并与这些企业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 2003年9月,宝洁与IBM签订了为其10年、价值约为5亿美元的人力资源外包合同。从04年1月起,宝洁全球各地800名人力资源部门的员工转入IBM,协同IBM原有的员工一起为全球的宝洁员工提供包括:工资管理、津贴管理、补偿计划、移居国外和相关的安置服务,差旅和相关费用的管理以及人力资源数据管理在内的服务。IBM还将利用宝洁公司现有的全球SAP系统和员工门户网站,为宝洁的人力资源系统提供应用于开发和管理服务。通过外包,宝洁成功实现了业务转型,集中精力专注于产品的配送和公司资源的重组上。把更充足的资源放在开发核心任务上。IBM专业的外包服务使宝洁公司通过流程改造,技术集成

供应链管理调研问卷精

供应链管理调研问卷精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供应链管理调研问卷 一、企业基本情况调查: 1. 企业特征: (生产制造商;(经销商;(零售商,(其他。 2. 企业规模: (1企业人数: (200人以内;(200-400人;(400-600人;(600-1000人;(1000-1800人;(1800-3400人;(3400人以上 (2企业主营业务收入: (1000万以内;(1000-3000万;(3000万-7000万;(7000万亿; 亿-3亿;(3亿以上 3. 企业性质: (国有控股企业;(民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 4. 企业所处行业描述: 5. 企业的主要产品描述: 二、供应链管理详细情况调查 1. 贵公司是否开展过专门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建设 (是;(否 2. 贵公司是否设立了专门的供应链管理部门或供应链管理专职岗位 (是;(否 3. 贵公司认为供应链管理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如何 (完全没必要;(有必要;(一般;(有必要;(非常有必要;(说不清

4. 贵公司认为目前企业的采购成本: (很低;(比较低;(比较高;(很高;(没统计过 5. 贵公司认为目前企业的分销成本: (很低;(比较低;(比较高;(很高;(没统计过 6. 贵公司的整体物流成本中,哪一项最高 (库存;(运输;(仓储;(失销而引发的惩罚性成本;(其他(请描述 7. 贵公司对客户订单的准时完成率是: (低于50%;(50%-65%;(65%-80%;(80%-95%;(高于95%(没统计过 8. 贵公司觉得与供应商保持长期稳定的关系: (没必要;(有必要 9. 贵公司是否对供应商进行了分类管理: (是;(否 10. 贵公司制定采购计划的时间跨度是: (少于1个月;(1~5个月;(6个月以上 11. 贵公司是否建立其了对供应链管理人才的培养机制 (是;(否 12. 贵公司使用的实物计量单位是否统一 (是;(否 贵公司是否使用了标准容器来承载实物(比如托盘 (是;(否 13. 贵公司是否对销售进行定期预测

业务外包与扩展企业

业务外包与扩展企业 第一节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传统企业通过纵向一体化实现对资源的直接控制,适合于市场环境相对稳定的情况,企业通过规模效益得到发展。但是在强调快速满足用户需求的今天,拥有大量的子公司、设备或雇佣大量的职工并不一定能达到此目的,相反,这种对原材料-制造-分销-销售全过程控制的管理模式已经不再具有吸引力。 在当前这样一个竞争世界中,企业欲获得竞争优势,必须从企业与环境特点出发,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供应链管理强调的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企业的关键业务(企业核心竞争力)上,充分发挥其优势,同时与全球范围内的合适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企业中非核心业务由合作企业完成,这就是所谓的业务外包(Outsource)。 实施供应链管理的企业可以通过业务外包,获得比单纯利用内部资源(Insourcing)更多的竞争优势,在业务外包的基础上产生了一种新的企业组织结构形式-扩展企业。本章在界定核心竞争力涵义的基础上,主要讨论企业业务外包策略,并研究了供应链环境下的扩展企业问题,对扩展企业的理论进行了详细阐述。 第一节企业核心竞争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工业型社会正在逐步向信息型社会过渡。其关键资源也由资本转变为信息、知识和创造力。技术创新发展日新月异,信息的瞬间万变使不确定因素增多,而创造力又是21世纪获得竞争优势的有力武器,所有这些都使企业感到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赢得竞争优势方面比以往有更大的压力。 企业资源包括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两个方面。取自于组织外部环境的资源,并不具有某一组织独特的印记,尽管由于市场不完全性以及稀缺性的特点,不同企业在获得稀缺资源上的机会是不均等的,但在谁可以获取这些资源的权利上,不同组织之间并不具有天然的不平等性,只是由于不同组织在自身知识和能力上的不平衡性,才导致在资源获取和利用上的巨大差异性。因此,决定稀缺资源获取和利用上?quot;异质性,其根本原因在于不同组织之间的知识与能力差异。而企业外部资源决策的前提是组织内部资源的分析,因为外部资源本身不具有某一组织的特性,而只有当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相互作用之后,整合资源(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的整合)便具有了企业特征。 所以,如何根据内部资源的特点,去发现、选择、利用外部资源,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反映,而这一决策的前提仍然是企业知识和能力的积累。因此,企业为了适应新的竞争环境,如何整

供应链管理单选

1.企业一般利用(库存)来缓解自己对市场和上下游企业信息缺失所造成的反应脱节状况。 2.我国目前的国际制造中心的地位正是国际大企业不断把业务(外包)到我国的直接后果。 3.在目前产品极大丰富的新经济时代所依赖的市场环境是(买方)市场环境。 4.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许多企业为适应形式的转变,自觉对其组织结构进行调整,(扁平化)结构成为重要趋势。 5.供应链的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 6.现代供应链更加注重围绕(核心企业)的网链关系。 7.根据供应链存在的(稳定性)划分,可以将供应链分为稳定的和动态的供应链。 8.在巨大的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市场竞争已不再是单纯的企业及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及(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9.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 10.供应链的管理目标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11.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其核心是强调运用(集成)的思想和理念指导企业的行为实践。 12.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趋向于获得具有(个性化)的产品或服务。 13. (2001)年, 我国发布了《物流术语》国家标准GB/T18345. 14.供应链是一个范围很广的企业结构模式,它包含(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 15.供应链管理是采用(系统)方法整合优化供应商、生产制造商、零售商的业务流程。 16.(连接原则)涉及公司、供应商、第三方服务商之间的战略、策略和操作连接。 17.供应链管理必须以(客户)为中心,使整个供应链成为一个具有高度竞争力的、能为消费者提供最大价值的源泉。 18.供应链管理是通过企业之间共享库存信息和通过(电子数据交换)传递信息。 19.供应链管理是物流运作管理的扩展,是物流发展到(集约化)阶段的产物。 20.以下关于供应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供应链就是原材料的供应渠道)。 21.以下关于供应链管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供应链管理所涉及的理论源于产品的分销和运输管理,因此供应链管理就是后勤管理)。 22.供应链中的成员在竞争中应建立(双赢策略指导下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3.目前市场的供应链系统(正朝着拉式市场的方向进行改革)。 24.(能够战胜对手,占领整个市场)不应该是供应链各个成员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后所具有的优点。 25.以下不是供应链管理特征的是(管理系统的复杂性增加,系统边界日益清晰)。 26.作为供应链管理的一项重要环节,无论是理论研究人员还是企业实际管理人员,都非常(重视)供应链的设计问题。 27.供应链(设计)是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基础。 28.一个企业应尽可能考虑(多级)供应商或分销商,这样有利于从整体上了解供应链的运行状态。 29.(网状模型)对供应关系的描述性很强,适合于从宏观上把握供应关系。 30.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其供应链形态一般(不同)。 31.现实中的产品供应关系是非常复杂的,一个厂家一般会及(多个)厂家相互联系。 32.(功能型)的产品能满足基本需要,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因而需求稳定且可以预测,并且生命周期长。 33.(革新型)产品能使公司获得更高的利润,但是创新产品的新颖却使需求不可预测。

浅析外包业务在中国的发展

浅析外包业务在中国的发展 09040627 国贸1班徐莉君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际分工的不断细化使得生产流程在不同的环节上细分,于是外包这一新兴的形式出现了,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并推动了国家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介绍外包的含义,并主要分析了外包中服务外包,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来阐述外包。 关键词:外包外包优势服务外包发展现状存在问题 一、外包的含义 外包是指企业将生产或经营过程中的某一个或几个环节交给其他公司完成。外包是一个战略管理模型,企业为维持组织的核心竞争能力,且因组织中人力不足的困境,可将组织的非核心业务委派给外部的专业公司,以降低营运成本,提高品质,集中人力资源,提高顾客满意度。 外包业是新近兴起的一个行业,它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外包将组织解放出来以更专注于核心业务。外包合作伙伴为组织带来知识,增加后备管理时间。在执行者专注于其特长业务时,为其改善产品的整体质量。外包解放了公司的财务资本使之用于可取得最大利润回报的活动。外包使一些新的经营业务得以实现。一些小公司和刚起步的公司可因外包大量运营职能而获得全球性的飞速增长。 二、我国发展外包的优势 1、中国知识型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外包业务需要数以百万计的低成本劳动力,而中国正好拥有这样的劳动力,因此目前很有竞争力。 2、除了劳动力这项大笔运营成本低之外,中国基础设施优越、政府的大力支持,加上跨国公司需要分散风险的意愿,都促使许多大公司向中国拓展外包业务。 3、国际大公司大力拓展中国的外包业务市场是受海外迅速增长的客户需求推动的。这些客户要求降低成本,更合理地分散风险以及取得地方政府的支持,以便扩展其在中国的业务。中国国内公司也开始通过外包业务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与此同时,中国国有公司也都急需信息技术的基本架构和“后店”支持,这样的涓涓溪流将汇集成一股洪流。 外包的范围可以按工作性质分为“蓝领外包”和“白领外包”。“蓝领外包”它指的是产品制造过程外包,而“白领外包”又可以叫做“服务外包”。以下主要介绍“白领外包”,即“服务外包”。 三、服务外包的定义 服务外包指企业将系统开发、应用管理、业务流程优化等自身业务需求通过外包由第三方(即服务外包提供商)来完成,以专注企业核心业务,更好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经济活动。它可以划分为在岸外包和离岸外包。前者是指同一本土的不同法人实体之间发生的业务流程合作关系;后者是指不同国家的不同法人实体之间发生的业务流程合作关系。 四、中国服务外包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经历了十多年的快速增长,产业发展规模和质量都得到了很大提升。2010年服务外包产业全年合同执行金额达198.0亿美元,其中离岸合同执行金额为144.5亿美元。服务外包产业呈现出了从面向企业业务流程各环节的服务外包向垂直行业的综合服务外包转变的趋势,拥有垂直行业专业知识的企业将获得成功,接包商通过强化行业知识,为客户提供更专业的服务,提升其竞争力。目前,中国在软件业、金融业、通信业、制造业、生物医药等服务外包领域已形成一定的优势,市场发展初具规模。 (一)软件服务外包快速发展

企业外包业务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企业外包业务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一,企业外包业务 1,概念 企业业务外包是指企业利用专业化分工优势,将日常经营中的部分业务委托给本企业以外的专业服务机构或其他经济组织(以下简称承包方)完成的经营行为(不涉及工程项目外包)。2,外包业务范围 外包业务通常包括:研发、资信调查、可行性研究、委托加工、物业管理、客户服务、IT 服务等。 3,外包业务风险点 企业的业务外包至少应当关注下列风险: 1)外包范围和价格确定不合理,承包方选择不当,可能导致企业遭受损失。 2)业务外包监控不严、服务质量低劣,可能导致企业难以发挥业务外包的优势。 3)业务外包存在商业贿赂等舞弊行为,可能导致企业相关人员涉案。 4,外包业务管理原则 1)企业应当对外包业务实施分类管理,通常划分为重大外包业务和一般外包业务。 2)企业应当权衡利弊,避免核心业务外包。 3)企业应当建立和完善业务外包管理制度,规定业务外包的范围、方式、条件、程序和实施等相关内容,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强化业务外包全过程的监控,防范外包风险,充分发挥业务外包的优势。 二,企业外包业务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1,承包方选择管理 1)企业应当根据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和业务外包管理制度,结合确定的业务外包范围,拟定实施方案,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审核批准。 总会计师或分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应当参与重大业务外包的决策。 重大业务外包方案应当提交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审批。 2)企业应当按照批准的业务外包实施方案选择承包方。承包方至少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承包方是依法成立和合法经营的专业服务机构或其他经济组织,具有相应的经营范围和固定的办公场所。 (2)承包方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资质,其从业人员符合岗位要求和任职条件,并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 (3)承包方的技术及经验水平符合本企业业务外包的要求。 3)企业应当综合考虑内外部因素,合理确定外包价格,严格控制业务外包成本,切实做到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4)企业应当引入竞争机制,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用适当方式,择优选择外包业务的承包方。采用招标方式选择承包方的,应当符合招投标法的相关规定。 企业及相关人员在选择承包方的过程中,不得收受贿赂、回扣或者索取其他好处。承包方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利用向企业及其工作人员行贿、提供回扣或者给予其他好处等不正当手段承揽业务。 5)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从候选承包方中确定最终承包方,并签订业务外包合同。业务外包合同内容主要包括:外包业务的内容和范围,双方权利和义务,服务和质量标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