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完整)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标准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标准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标准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标准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标准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鲧禹治水的神话记载在典籍《山海经》中。

2、《尚书》在汉代被尊为经,故又称书经。

3、“屈原”的“原”是他的字。

4、《孔雀东南飞》原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古诗十九首》最早著录于萧统的《文选》。

6、“三家诗”中的“三家”指鲁人申培_,齐人辕固,燕人韩婴。

7、“《春秋》三传”包括《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8、语录体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

9、“缘木求鱼”的成语出自《《孟子》。

10、庄子散文提出最具文学意味的是“三言”指的是寓言、重言、卮言。

11、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悲秋”主题,实由宋玉所撰《九辩》发端。

12、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3、《诗》到了汉代被统治者奉为经典,称作《诗经》。

14、我国诗歌沿着《诗经》开辟的抒情言志道路前进,抒情诗成为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15、反映治理洪水的神话是鲧禹治水。

16、按音乐标准,把《诗经》三百零五篇划分为风、雅、颂三类。

17、《国语》的性质是国别史。

18、《战国策》是由汉代学者刘向编辑成书的。

19、《九辩》开创了文学史上的“悲秋”题材。

20、东汉时期代表性的楚辞注本是王逸的《楚辞章句》。

21.《尚书》一名的意思是上古之书。

22.被司马迁称为“礼义之大宗”的先秦著作是《春秋》。

23.关于《诗经》的编集,有所谓献诗、采诗、删诗之说。

24.《诗经》中颂扬周始祖后稷的诗歌是《大雅?生民》。

25.《周礼?春官》把风、赋、比、兴、雅、颂合称为六诗。

26.《国语》被后人称为“春秋外传”。

27.《国殇》是《九歌》中祭祀阵亡将士的作品。

28.抒情小赋是汉代出现的一种合乐诗体。

29.盘古神话属于神话类型中的创世神话。

30.韩愈《进学解》称其文字“佶屈聱牙”的先秦著作是《《尚书》。

31.春秋时代,贵族常常在外交场合引用《诗经》来表达自己的志意,这叫做赋诗言志。

32.《诗经》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小雅?采薇》

33.战国纵横家的言行集中载录在刘向所编的《《战国策》一书中。

34.早期诸子散文的文体形态为语录体和格言体。

35.“我知言,我善养浩然之气”一语出自《《论语》。

36.《湘君》和《湘夫人》是《九歌》中祭祀湘水之神的作品。

37.《橘颂》是我国最早的一首咏物诗。

38.《诗经》中的“二南”指周南、召南。

41.《诗经》中的“三颂”是指周颂、商颂、鲁颂。

42.《论语侍坐章》中的“四子”是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四个人。

43. “形容枯槁”出自《战国策》中的《苏秦始将连横》篇。

44.秦代文学的代表作家是李斯,其代表作品是《谏逐客书》。

45、《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上自西周初年,下至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的305

篇诗歌。

46.中国古代第一篇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47、中国古代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

48、记载战国史实又分国记事的史书是《战国策》。

49、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到文人独立创作的更高发展阶段的出现。

50.“缘木求鱼”出自《孟子》中的《齐桓晋文之事章》篇。

51.《逍遥游》篇是《劝学》的代表作。

52.《楚辞》最早的注本是《《楚辞章句》。

53.《诗经》在先秦时被称为诗或诗三百,汉时始称《诗经》。

54.《诗经》作品共305篇,其中《国风》160篇,《雅》105篇,《颂》40 篇。

55.先秦散文可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两大类。

56.《国语》和《战国策》都是过别提体的史书。

57.《战国策》的说辞最显著的特点是敷张扬厉。

58.《楚辞》一书是由刘向整理而成的。

59.《楚辞章句》是由汉代(朝代)的刘向编成的。

60.根据《汉书?艺文志》,屈原的作品共有_25 篇,主要有《离骚》《九歌》《天问》等。

61.《史记?屈原列传》认为:“《离骚》者,犹离犹也。”

62.保留乐府民歌最多的总集是宋人郭茂青编的《乐府诗集》。

63.汉乐府民歌的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叙事性。

69.《汉书?艺文志》说乐府诗是“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概括地归纳出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

70.《孔雀东南飞》最早载于南朝梁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叙事诗的成熟。

71.鲁迅认为,曹丕的时代,是一个“文学的自觉”时代。

72.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有三曹、七子和蔡琰。

73.曹植的诗《赠白马王彪》是赠白马王曹彪的。

74.“建安七子”的称号,始见于《典论?论文》。

75、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异常繁荣,出现了魏曹丕《典论?论文》、晋陆机《平复帖》、梁刘勰《文心雕龙》、梁锺嵘《诗品?总论》等论著以及萧统的《文选》、陈徐陵的《玉台新咏》等文学总集。

76、女诗人蔡琰的《悲愤诗》与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并称为长篇叙事诗的“双璧”。

77、建安七子中年辈最长者为孔融,其创作“体气高妙,有过人者”。书信体散文写得最好,代表作为《与曹公论盛孝章书》。

78、在中国诗歌史上,向来有魏代三祖之说,指的是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和明帝。

79、建安时期创造出“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的独特风格的作家是曹植。

80、被人称为“八斗”之才的诗人是曹植。

81、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是阮籍和嵇康,前者在诗歌方面的代表作为《咏怀诗》八十二首,后者著名的书信体散文是《与山巨源绝交书》。

二、名词解释

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风雅颂:是《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也是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风也叫国风,是带有诸侯各国地方特色的乐歌,共有十五国风,160篇,多是民歌,少数是贵族作品。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分大雅、小雅。大雅31篇,多朝会宴享之作;小雅74篇,多个人抒情之作。雅诗中也有部分民歌。颂是王室宗庙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时的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三颂,共40篇。

赋比兴:赋比兴是《诗经》标志性艺术手段。简单地说,赋就是把诗人的情志或引用对象铺陈直叙出来;比就是比喻;兴就是起兴、发端,一般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它可以跟诗歌所抒发的情思有关,也可以无关。赋比兴后来成为我国诗歌创作的一种基本手法。

楚辞:有三重含义:一是指出现在战国时代、楚国地区出现的一种新的诗体;二是指战国以及汉人用这种新诗体写出的作品;三是指汉人把上述作品编辑在一起而成的一部作品集。代表作家有屈原和宋玉等。《离骚》、《九歌》、《九章》、《九辩》等是代表作。

风骚:《诗经》与《楚辞》的并称,是取《诗经》中的重要作品“国风”和《楚辞》中的重

要作品《离骚》,简括而称为“风骚”。“国风”是我国古代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作和发端之作,《离骚》是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和发端之作。这两部作品开创了我国古代文学两个优秀的传统,长期以来一直是后人学习的范本。

《左传》:先秦的一部编年史,纪事起于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 ),最后还附有鲁悼公四年(前463 )的事一条。其作者,汉代学者认为是春秋时期鲁国太史左丘明,因而这部书西汉时被称为《左氏春秋》,又因为它是解释《春秋》的,故东汉人改称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现在一般认为《左传》是战国初年人据各国史料编成。与《公羊传》、《谷梁传》完全用义理解释《春秋》不同,此书多用史实解释《春秋》,但比《春秋》内容要丰富得多。它记事详明,情节曲折,语言优美,乃是我国古代一部卓越的历史著作和文学著作。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杂记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之事,叙事起于战国初,止于秦灭六国。相传此书为战国末至秦汉间史官和策士辑录,原有《国策》、《国事》、《事语》、《短长》、《长书》等等异名。西汉刘向进行了整理,编定为33 卷,定名为《战国策》。其内容,主要是写战国时代纵横家的言论与活动。文风明显受到纵横家影响。铺张渲染,呈现出“辩丽横肆”的特色。

《论语》:所记是孔子与门生弟子讲学论道的言论,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以及再传弟子所记。多三言两语,有段而无篇,属于语录体散文。语言简洁含蓄,有些段落注意到对人物口吻的描摹,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

重章叠咏:《诗经》中“国风”和“小雅”多数作品所使用的章法。指一首诗的各章,不仅句数相等,而且语言几乎完全相同,中间只变动少数字词,以反复咏唱的一种形式。这种章法显然同《诗经》作品都是歌词有关。音乐曲式的纷繁多样,造成了“重章叠咏”形式的灵活多变。“重章叠咏”的运用,对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增强节奏感、音乐感,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乐府诗集》:宋朝人郭茂倩所编。此书广泛收录自汉至唐的乐府诗,成为保存乐府诗最完备的本子。书中按照来源和用途的不同将乐府诗划分为了十二类。

乐府:本意指封建王朝设置的管理音乐的机关。秦汉之际即已创立。从魏晋开始,“乐府”不仅仅是音乐官署的名称了,人们把这种音乐官署所采集并演唱的诗篇——汉代人原来叫“歌诗”的——以及后世文人模仿之作也称为“乐府”,以和未曾和乐的“徒诗”相区别。于是“乐府”一词又引申成为一种特别的诗体名称了。如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文选》,在“赋”、“骚”、“诗”之外,就另立了“乐府”一门,刘勰《文心雕龙》也于《明诗》篇之外,另标《乐府》一篇。

《九歌》:是屈原在楚国民间流行的祭祀乐歌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歌,共十一篇。所祭之神,分天神、地祗、人鬼三类。天神有东皇太一、东君、云中君、大司命、小司命。有关的五首歌词,多表现对天神的敬仰和赞颂,写得庄严肃穆。地祗有湘君、湘夫人、河伯、山鬼,有关的四首诗歌全是恋歌,借对神的恋爱生活的描写,表现人类对纯洁爱情的赞颂,大都清新凄艳,幽渺情深。写人鬼的只有《国殇》一篇,是对卫国战争中牺牲将士的热烈礼赞,激昂悲壮,刚健质朴。

诸子百家:指春秋战国时出现的代表不同阶级和阶层利益的各种学术派别。当时,各派纷纷著书立说,招徒授学,宣扬自己的主张,互相辩难,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诸子百家主要有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农、杂、小说十家,影响较大的为儒、道、墨、法四家,尤以儒、墨为显学。

乐府诗:乐府原是管理音乐的政府机构,后来把乐府机构收集整理起来的歌辞称为乐府诗。魏晋以后,文人利用汉乐府旧题创作的徒诗也称为乐府诗。乐府诗主要收集在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中。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载于萧统编的《文选》,因作者佚名,时代莫辨,风格相近,萧统泛题为“古诗”。诗非一人一时之作,作者是中下层文人,创作时代为东汉末年的桓帝、灵帝之世,思想内容呈现出复杂的时代特点,都带有生命意识觉醒后的感伤色彩。艺术上浑然天成,言近旨远,语短情长,耐人寻味。是汉代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建安文学:指东汉建安年间196—220至魏初的文学。文坛以“三曹”为中心,其周围集中了王粲、刘桢(“七子”)等一批文学家,为中国诗歌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建安诗人处于时代与个人双重悲剧的交汇点上,他们既有政治理想和政治抱负,又有务实的精神、通脱的态度和应变的能力;他们的创作反映了动乱时代。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苦短的哀叹、强烈的个性、浓郁的悲剧色彩,多悲凉慷慨之气,构成了“建安风骨”这一时代风格。“建安风骨”被后世的诗人们追慕着,并成为反对淫靡柔弱诗风的一面旗帜。

建安风骨又称建安风力、汉魏风骨,是指建安诗人继承《诗经》、汉乐府优秀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一方面在诗篇中真实地描写汉末的大动乱、大分裂,表现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同时又在诗歌中抒发统一天下、建立伟业的雄心壮志。诗歌的情感基调慷慨悲凉,语言自然明白流畅,成为后世诗歌创作推崇的榜样。

曹丕:字子桓,曹操次子。在与曹植争宠过程中胜出,被立为太子。公元220 年代汉自立,在位五年多,史称魏文帝。他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之一,与曹操、曹植合称“三曹”。他高度重视文学的地位与作用,称文章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其诗歌以取材于前人所说的“闾里小事”的作品最为出色,结构精巧,表达细腻,语言清丽,并且运用了多种多样的形式。

玄言诗:在玄学影响下产生的一种大谈玄理的诗歌,出现于西晋永嘉年间。及至东晋,由于玄佛合流,玄言诗更得到畸形发展,占据诗坛达百年之久。这种诗,“理过其辞,淡乎寡味”(钟嵘《诗品序》),丧失了艺术性。

左思:西晋太康间成就最高的诗人。字太冲,临淄(今属山东)人。出身寒微,空有才华与抱负,却得不到机会施展。代表作为《咏史》八首,此八首虽因袭旧题,但并不因袭旧的写法。旧的写法大体是咏叹本事,而这八首诗则是借古人古事以抒己情己怀,着重表达对不合理的门阀制度的控诉与抨击,笔力矫健,意气豪迈,情调高亢,对后世咏史诗的发展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也擅长辞赋,尝苦思十年,完成《三都赋》,当时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正始文学”:正始为魏废帝曹芳的年号(240—249)。正始文学以阮籍、嵇康为代表,发生在魏晋交替之际。因为处于黑暗恐怖的政治统治中,又加上玄风正盛,这些文学作品中没有了建安文学反映人民疾苦和建功立业的内容,也没有了建安文学慷慨奋发的进取精神,多表现否定现实、韬晦遗世的消极反抗思想,散文多旁敲侧击,诗歌多用比兴象征,正始诗风曲折含浑。但正始文学的基本倾向是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和反抗,这在基本精神上与建安文学是一致的。

三、简答题

《诗经》中描写农事活动最全面最出色的是哪一篇?请简略说明其内容。

答:《诗经》中描写农事活动最全面也最出色的是《七月》。这首诗出自《豳风》,创作时间应该是相当早的。诗中对农夫艰辛的劳动和苦难的生活做了全景式的展现。一年到头,农夫全家男女老少都要上阵干活,除了种田,还要养蚕、纺织、制衣、打猎、酿酒、藏冰、建造宫室,常常白天干完了,晚上接着干,没有喘息的时间。而劳动果实却大部分被贵族剥削,自己一家用来果腹的是苦瓜野菜,用来栖身的是漏风漏雨的土屋,到了隆冬,连最粗糙的衣服也没有,靠着用泥巴塞堵窗隙门缝御寒。诗中揭示了农夫与贵族生活的悬殊,吐露了农夫的哀怨。这首诗不是具体地写某一家农夫,而是泛写,在流传的过程中,很可能不断添加内容,融进了更多人的生活经验与感喟,这就使得它所反映的农夫生活状况更具普遍性。

简述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及特点。

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大致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夏到春秋时期,以《尚书》和《春秋》为代表,此期史官分司,言、事不混,如《尚书》记言,《春秋》记事,文字古朴简洁。第二阶段从春秋末到战国初期,代表作是《左传》和《国语》,此时的创作,既记言又记事,言事相融,篇幅加长,内容祥赡,记事曲折,写人生动,富于文采。第三阶段是战国中后期,以《战国策》为代表,它采取国别体,吸取《左传》、《国语》的创作技巧并加以发展,使历史散文发展到新的高峰。

简述先秦诸子的发展概况及特点。

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春秋末、战国初为第一阶段,代表作有《论语》、《墨子》,文章多为语录体,或为简明的议论短章。战国中期为第二阶段,代表作是《孟子》、《庄子》,逐渐由语录体发展为对话式论辩文与专题论文。战国后期为第三个阶段,《荀子》、《韩非子》是其代表作,其文章都是宏篇巨制的专题论文,完善了论说文的体制。

简述《论语》的文学价值

《论语》的文学价值:首先表现在它对孔子及其门人弟子等性格形象的塑造上。其塑造绝大部分并非有意,真实反映了说话人原始的性格和风貌。如孔子的思想深沉、举止端方、平易温和及愤怒状、狼狈态。也有少数篇章是经过作者的加工来表现人物性格形象,如《侍坐》。其次,《论语》言简意赅,朴素生动,富有哲理和情感色彩,形成一种平易雅正、隽永含蓄地语言风格。有不少警句成为后人生活、学习、工作的座右铭。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等等。另外《论语》记言,多用口语,通俗浅显。

简述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

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1)最突出的特色是以叙事为主,善于剪裁和安排情节。汉乐府民歌虽也有一些抒情诗颇具时代特征,但最能体现其特色的还是大量的叙事诗。这些诗或描写一个场面,或叙述一个完整曲折的故事,在叙事上取得了突出成就,其中最成熟的作品是《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两诗都注意以人物关系构建叙事情节,以人物冲突推动情节的发展,并注意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2)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刻划人物的性格特征。如《东门行》中妻子与丈夫的对话,《上山采蘼芜》中弃妇与故夫的答对,《陌上桑》中“罗敷前致辞”的从容、无畏,《孔雀东南飞》中焦母捶床大怒、刘母拊掌而悲等都是其例。(3)善于运用比兴、拟人、夸张、铺陈和烘托手法。如《白头吟》以“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比喻女子的爱情纯洁;《陌上桑》以铺陈手法,表现罗敷的美丽等。(4)语言朴素自然,生动活泼。句式上打破《诗经》的四言,以杂言为主,逐渐趋于五言。

简述汉代文人五言诗产生发展的过程。

文人五言诗产生发展的过程:(1)五言诗的产生经历了从杂言到民间五言,再到文人五言的一个相当长的过程。(2)早在秦代,民间歌谣中已出现了以五言为主的《长城之歌》。(2)西汉已出现了以五言为主的《戚夫人歌》和《李延年歌》,这时期的乐府民歌中,也杂用了一些五言。(3)汉成帝时,民间完整的五言歌谣已经形成。(4)班固的《咏史》是最早出现的文人五言诗,是他有意模仿乐府民歌之作,质木无文。(5)东汉中后期,创作者继增,至《古诗十九首》产生而达到成熟。

简述《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古诗十九首》是汉代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被称为“五言之冠冕”、“五言之《诗经》”,其艺术成就:(1)浑然天成的艺术风格。其创作大都有感而发,不虚情,不矫饰,情真,景真,事真,意真,随语成韵,随韵成趣,自然而然,由此铸就了其浑然天成的艺术风格。(2)《古诗十九首》长于抒情。其抒情的方法灵活多变,或用比兴手法,如“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或融情于景,寓景于情,总是自然高超,曲尽其妙。(3)《古诗十九首》每首语言都浅近自然,务求平淡,如话家常,而又意蕴丰厚,耐人寻味。要求能结合例子来答。

司马迁开创出纪传体这样一种全新的记录历史的方法的客观因素是什么?

答:司马迁之所以能够开创出这种体例,其客观的因素是:

第一,春秋战国以来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促成了旧的生产关系的解体和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小生产蓬勃发展。在这种大背景下,个人的作用显得更加突出,代表各阶层利益的优秀人物——诸子百家风起云涌于政治和文化的舞台,表现出空前的自信心和奋发有为的精神,充分展示了光彩照人的个人魅力。这些给司马迁以人物活动来反映历史,提供了历史的前提。

第二,从《尚书》、《春秋》到《左传》、《国语》、《战国策》,越来越重视对于历史人物活动的描写,后三部历史著作已经出现了用较长篇幅集中刻画某一位历史人物的片断,人物的形象和性格塑造得栩栩如生。诸子百家的著作虽然以说理为主,但也往往写到人物的活动。这

些都对司马迁写作人物传记有所启发。

第三,经过秦末动乱建立起来的汉王朝已有百年,产生了新一代的历史人物,实在有加以记载的必要,因此司马谈在临终嘱咐司马迁:“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为这些人物作传,已经是时代的需要。

《左传》以战争描写见长,试举例分析其特色

(1)战争是《左传》记载的春秋时代的重要政治内容,富有特色的战争描写则是是充分体现了《左传》将历史事件故事化的写作技巧;(2)《左传》不是孤立地描写战争,而是带着“宏大叙事”的政治眼光,往往详细描述战争的起因、各方的内政外交动态、战前部署、决战主角的心态与个性等等,立体而深入地呈现战争的错综复杂的状态;(3)生动简洁地描绘战场的局势和场面,巧妙穿插战斗细节,富于现场感,或磅礴震撼,或曲折跌宕,或血腥残酷,或诙谐幽默,皆如亲临。要求能结合例子来答。

论述题:

1 .《左传》表现了哪些进步思想?

答:《左传》内容宏富,思想也是相当复杂的。

就其进步的思想倾向来说,有如下几点,第一,鲜明的民本思想。表现在人与神的关系上,更重视人,贯穿着“重人事,轻天命”的观念。书中多处讲过“天道远,人道迩”、“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一类的话。表现在民与君的关系上,比较重视民的作用。襄公十四年记载,卫献公暴虐不仁,卫国人把他驱逐出国境。晋国师旷对这件事评论说:“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一人肆于民上,以从其淫,而弃天地之性,必不然矣。”

第二,对统治阶级罪恶的批判。例如宣公二年,记载了晋灵公“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置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这样三件事,斥责他“不君”。再如文公六年,秦穆公卒,用活人殉葬,书中借君子之口指斥他:“死而弃民,难以在上”。等等。

第三,用历史发展的观点看待社会变革,特别是阶级关系的调整。例如,昭公时,鲁国新兴势力的代表季氏掌握了政权,而旧贵族利益的代表昭公由于失掉民心而被季氏驱逐出境,最后死在境外。《左传》如实地记录了这件史实,并没有指责季氏,还用史墨的话评论说:“鲁君世从其失,季氏世修其勤,民忘君矣。虽死于外,其谁矜之?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故《诗》曰:‘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三后之姓,于今为庶。”(昭公三十二年)。过去有些维护正统的道学家曾批评《左传》作者“习乎时世之所趋,而不明乎大义之所在。”(吕大圭《春秋五论》)“左氏之病,是以成败论是非,而不本于义理之正。尝谓左氏是个滑头熟子、趋炎附势的人。”(朱熹《朱子语类·春秋一》)这些话恰恰从反面说明了《左传》作者历史观的进步性。

2 .举例说明《庄子》散文的艺术风格。

答:《庄子·天下》有一段话:“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傥,不以觭见之也。”用来形容其散文奇谲恢诡、变化无穷的艺术风格是很切当的。

读《庄子》,恐怕没有人不惊异于其寓言之多、之幻。庄子自称其写作是“寓言十九”,可见寓言是他最喜欢、最主要的表现方式。其笔下的大量篇章,都是以寓言为主干构成。《逍遥游》一开篇,就讲述了鲲鹏,蜩、学鸠、斥鴳、列子等一系列寓言,用这些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皆“有所待”的人与物作铺垫,然后才点明作者所追求的是一种能够“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的真正的逍遥境界,即像“至人”、“神人”、“圣人”那样做到“无己,无功,无名”,做到“无待”。简单地说明主题之后,接着又用了许多寓言,形象地表达何谓“无己、无功、无名”,最后以樗木树于无何有之乡作结,余音袅袅,让人回味无穷。《养生主》则在开头几句简略揭示宗旨,然后便讲述了庖丁解牛、右师单足、泽雉不愿蓄养

于笼中、秦失吊老聃等长短不一的一连串寓言,篇末则用了“薪尽火传”的比喻,使读者始终在形象的世界里体悟养生的真谛。《秋水》更是通篇都运用了寓言以及形象化的描写,就连主旨也是借河伯与北海若的对话讲出的。

《庄子》的寓言不仅多,而且奇,这一点同其余诸子相比,非常突出。墨子、孟子、荀子、韩非子都是讲寓言的高手,其寓言题材比较一致,基本不出日常生活或者历史故事、历史传说的范围,而《庄子》寓言的题材却大大拓展,什么鲲鹏、小雀、海鳖、井蛙、枯骨、蝼蚁、蜗牛、“肌肤若霜雪,绰约若处子”的美妙神人(《逍遥游》)、“颐隐于脐,肩高于顶,会撮指天,五管在上,两髀为胁”的畸形怪人……无不奔赴笔端,供其驱使;神的世界、鬼的世界、无生命的世界,任其往来徜徉。《庄子》寓言不仅题材出人意表,显示出超常的想象力,其境界也每每想落天外,莫测端倪。《逍遥游》开篇写北溟之鱼,化而为鲲,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当它徙于南冥之时,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请看,这是何等壮阔奇幻的景象!《外物》写任国公子用五十头牛做钓饵,蹲在会稽山上,投竿东海,期年之后才钓到一条大鱼。这条鱼悚然腾跃,卷起如山巨澜,发出惊天地、动鬼神的怒吼。后来,浙江以东,苍梧以北的人,都饱食此鱼。看,这又是多么不可思议的场面!《则阳》写蜗牛左右角各有一国:触氏,蛮氏,它们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旬有五日而后返。看,这又是何等怪奇荒诞的境界!

《庄子》用大量寓言构成说理文的写法,使其章法呈现一种独特风貌。寓言和寓言之间,段和段之间,若断若连,忽起忽落,变化无穷。看似散漫无踪,实则形散神不散,深邃的思想和浓郁的感情是将一粒粒珍珠串连起来的看不清的线,是贯注于字里行间的意脉,是赋予各个元件生命的灵魂。《庄子》这种通过寓言的象征暗示进行说理的方式,避开了一味用抽象的概念和逻辑推理来表达,使得其文章充满诗意,具有了极为浓烈的散文诗风味,在先秦说理文中独树一帜。

《庄子》艺术上另外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特点是它的语言。其语言有如流水潺湲,随物赋形,白云卷舒,自然起落,不仅语汇十分丰富,而且句式变化多端,如下面一段: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逍遥游》)错综变化,圆转自如。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说《庄子》文章“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当是定论。

3 .论述屈原《离骚》的艺术成就。

答: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离骚》称得上是一首风格独特的奇诗。

奇主要奇在表现手法上。同《诗经》相比,二者的区别一目了然。《诗经》除了像《生民》等个别篇章带有一些传奇色彩之外,其余的无不取材于现实生活,手法平实、自然、亲切。而《离骚》却奇幻、浪漫,运用了大量的简直令人匪夷所思的超现实想象。特别是后两段,为了充分写出卓绝的斗争、不懈的求索、极度的苦闷彷徨、对人生道路的艰难抉择和对君国的挚爱,诗人思绪飞腾,构思出向古帝重华陈辞和向古代神巫问卜的情节,并开始了他轰轰烈烈、气象非凡的天国之行。他驾驭龙凤,麾使神灵,扣帝阍,求佚女,君临于神话传说之地,优游于云飞霞卷之天,远古和当前,幻想和现实,迷离惝恍,连成一片,五光十色,眩人眼目。其想象之大胆丰富,不惟《诗经》,后世也罕有其比。

屈原这种超现实想象的手法,显然来源于巫风浓重的楚国文化。谙熟巫歌巫舞的他(对民间祭歌《九歌》的加工就可以证明这一点),从民间广为流行的宗教故事中汲取题材,为我所用,易如反掌。对他来说,内心感情已经强烈到了只有借助宗教传说,才能予以酣畅淋漓地表达。不过,需要指明的是,屈原的超现实想象绝对不同于上古神话,后者对超现实想象的运用是不自觉的,作者并不认为所想所说是非现实的,而认为是在正确地解释着自然现象与

社会现象。屈原的时代不同,人类早已跨出人神不分、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混同的阶段,进入理性自觉的时期。尤其在北方,思想文化中的原始宗教成分已经基本滤出。屈原属于当时思想最为先进的知识分子,思想与北方诸子相通。他大量运用神话传说并且身予其中绝非出于宗教迷狂,而只不过是把它们作为表达思想感情的手段罢了。因此,他才那样大胆而无忌,甚至改变神话传说原貌,拆卸组合,构建成新的情节,使之完全服从抒情主题的需要。神话传说不过是从属于艺术表达的表层的东西,理性因素才是《离骚》的深层本质,这使得《离骚》同“亵慢淫荒”的巫歌巫舞有了根本的不同。《离骚》开启了自觉运用超现实想象的新时代。

《离骚》之奇还表现在它创造性地运用了“美人、香草”的意象上。这两种文学意象其实同样来源于较为原始的楚地民间文化。借男女相悦相慕来比拟“神人以和”正是巫歌巫舞相当古老的传统,人神恋爱的成功象征祭祀的成功,人神的失恋则反映了双方交接的艰难, 由此发展为借男女私情寄托君臣关系的写法乃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而香草作为献祭之物和巫的饰物,并作为爱情的象征物,同样是流传久远的习俗。屈原受民间文化的启示,将这两种意象用于文学作品中,形成了一个复杂而巧妙的象征比喻系统。就美人意象来说,有两种情况,一是诗人自喻,用美人象征个人的高洁,如“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由此出发将君王比作夫君,将自己的被疏远比作妇人的被遗弃:“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二是以美人比喻君王,如“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由此出发用“两美必合”象征明君贤相的遇合,用“周流求女”,象征追求志同道合的圣明之主。就香草意象来说,也有两种情况,一是用以指代美好的品德和杰出的才能,进而用采集香草和以香草为饰象征自我的刻苦修养;二是和恶草相对,象征政治斗争的双方。《离骚》这两种意象反反复复的使用,使得诗歌意境朦胧,描写形象,色彩斑斓。较之《诗经》相对简单的比兴,由“美人、香草”意象所构成的象征比喻系统,显然具有更丰富的意旨和更强的表现力。

关于《离骚》的文学成就,不能不说到它的语言。读《离骚》,都会惊异于其文采的绚丽璀璨,故刘勰曾用“惊采绝艳”来形容之(《文心雕龙·辨骚》)。特别是它还穿插了一些颇为规整的对偶句,如“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等等,使得语言更加美化。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离骚》中又有一些非常质朴本色的诗句,如“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铿锵有力,掷地作响。它将两种不同风格的语言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阳刚,阴柔,相得益彰。

4 .汉乐府诗是如何做到质朴本色与求新尚奇的统一的?

答:汉乐府叙事诗的质朴本色主要体现在语言上,其语言从生活中来,不刻意雕琢修饰,不堆砌辞藻,自自然然,十分富于生活气息。但同时又很新鲜活泼、饱满有力。所以,明代胡应麟云:“汉乐府歌谣,采摭闾阎,非由润色。然质而不俚,浅而能深,近而能远,天下至文,靡以过之。”(《诗薮·内编》卷一)又云:“矢口成言,绝无文饰,故浑朴真至,独擅今古。”(《诗薮·内编》卷六)

但是,在整体构思和写法上,汉乐府叙事诗又往往呈现出一种求新尚奇的倾向。例如对女子美貌的描写,以前普遍采用细致刻画身体、容颜的办法,身高如何,体形如何,肤色如何,眉眼鼻嘴如何,一一叙来,往往务求尽态极妍,《诗经·硕人》和相传宋玉所作《登徒子好色赋》可为代表。而《陌上桑》则通过描写服饰和他人的反映来表现,确实是一种创新。尤其通过他人反映之法,空灵巧妙,比对容貌寸步不离、不厌其烦地细细描画高明多了。前面提到过的《上山采蘼芜》几乎全篇都用对话的写法也是既新且奇,不仅前所未见,连后代也难以见到。《孔雀东南飞》结尾一段写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坟墓上长出松柏梧桐枝枝覆盖,叶叶相连,中有鸳鸯相向而鸣。诗人用这种描写象征爱情永久不变。这种想象,在当时的民间传说中可能存在,但写入文学作品中却是第一次。

如果说以上的例子还偏于写法求新的话,那么两汉乐府中一批叙事性寓言诗就着重体现出尚奇的一面了。如《乌生》写乌鸦的魂魄向人们申诉,《蜨蝶行》以蝴蝶的口吻讲述被燕子衔去喂养小燕的经过,《枯鱼过河泣》让即将枯死的鱼哭泣,并给同伴写信,等等,其设想之奇,简直令人匪夷所思了。

5 .曹植前后期的生活和创作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曹植诗歌明显受到汉乐府民歌的影响,如《美女篇》对《陌上桑》写法的模仿,《赠白马王彪》中辘轳体的运用等等,都是例证。但是,他更多地吸收了楚辞和汉末文人五言诗的艺术经验,极大地发展了诗歌尤其是五言古诗的艺术技巧,提升了其艺术水平。在他手里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刻意追求文采。曹植诗文采的富艳是有名的,他非常注意用语的准确有力,如“狐兔翔我宇”(《赠白马王彪》)中的“翔”字,“视死忽如归”(《白马篇》)中的“忽”字,“拔剑捎罗网”(《野田黄雀行》)中的“捎”字,想必都经过推敲。其笔下的对偶句也大量增加,像《美女篇》,对偶句占了三分之一,语言精致而整饬,请看如下诗句:“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词藻艳丽,形象鲜明。

注意开头结尾的锤炼。其诗歌开头,往往突兀而来,高耸峭拔,意境阔大,气势不凡,一上来就给人不同寻常的感受。如《赠徐干》开头:“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杂诗》开头:“飞观百余尺,临牖御櫺轩”,《白马篇》开头:“白马饰金羁,联翩西北驰”,就都具有这样的效果。所以清朝人沈德潜说:“陈思极工起调”。其结尾也很讲究,或戛然而止,掷地作响;或余音袅袅,令人回味。前者如《白马篇》结尾:“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后者如《吁嗟篇》结尾:“糜灭岂不痛,愿与株荄连”,即是如此。

曹植在艺术表现技巧上所付出的努力,使得他的诗歌已经明显不同于两汉时代的作品,正如明代胡应麟所云:“子建《名都》、《白马》、《美女》诸篇,词极赡丽,然句颇尚工,语多致饰,视东西京乐府天然古质,殊自不同。”(《诗薮》)王世懋也说:“古诗两汉以来,曹子建出而始为宏肆,多生情态,此一变也。”(《艺圃撷余》)

比较起汉乐府民歌和汉末文人古诗,曹植的诗歌显然更富于个性化特征。无论写什么题材,无论抒发怎样的感情,他的个性,他的才调,都鲜明地表现出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曹植的诗比起时时显露出模拟痕迹的曹丕诗作来,明显更胜一筹。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神魔(怪)小说:出现于明代后期的白话章回小说。它以神魔怪异为主要题材,参照现实生活中政治、伦理、宗教等方面的矛盾和斗争,比附性的编织了神怪形象系列,将一些零散片段的故事系统化、完整化。风格上尚“奇”贵“幻”。它是在“三教合一”思想主导下,接受了古代神话、六朝志怪、唐传奇、宋元话本的影响和道教仙话、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的养料产生的。代表作品有《西游记》《封神演义》等。 历史演义:所谓历史演义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战争兴废、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演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这种独特的文字样式受到了素重历史传统的中国人民的喜爱,所以明代“罗贯中氏《三国志》一书,以国史演为通俗演义,汪洋百馀回,为世所尚,嗣是效颦日众,因而有《夏书》《商书》《列国》《两汉》《唐书》《残唐》《南北宋》诸刻,其浩瀚几与正史分签并架”形成了一个创作历史演义的传统。而《三国志演义》是我国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 前七子:也叫弘正七子。它是明代弘治、正德年间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一个复古主义文学流派,其成员有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借助复古手段而欲达到变革的目的,这是前七子文学复古的实质所在。

临川派:以临川剧作家汤显祖为首的戏曲流派,又叫“玉茗堂派”。此派创作主才情,不拘音律,常以男女至情反对封建礼教,以奇幻情节承载浪漫风格,以绮词丽语体体现优美文采。成员有吴炳、阮大铖、孟称舜等人。 清初古文三大家:侯方域、魏禧、汪琬三人。魏禧以观点卓越、析理透辟见长,汪琬写人状物笔墨生动,侯方域的影响最大,继承韩、欧传统,融入小说笔法,流畅恣肆,委屈详尽。 “四声猿”:“四声猿”语出郦道元《水经注》:“猿鸣三声泪沾裳”,是一组杂剧,包括《狂鼓史渔阳三弄》(1折)《玉禅师翠乡一梦》(2折)《雌木兰替父从军》(2折)《女状元辞凰得凤》(5折)四本短戏。创作活泼畅快、汪洋恣肆,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价值的世俗观念和相对进步的市民精神,带有甚为浓厚的民间文学色彩。徐渭欲借此剧,呼喊久积于胸的牢骚,张扬狂放不羁的个性,表现愤世嫉俗的精神。 公安派:中国明代文学流派。代表人物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因其籍贯为湖广公安(今属湖北),故世称公安派。其重要成员还有江盈科、陶望龄、黄辉、雷思霈等人。文学主张主要有以下3点:①反对剿袭,主张通变。他们猛烈抨击前后七子的句拟字摹、食古不化的倾向,主张文学应随时代而发展变化,应冲破一切束缚文学创作的藩篱。②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所谓“性灵”就是作家的个性表现和真情发露。他们认为“出自性灵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2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 1.我国先秦古籍《吕氏春秋·古乐》中关于原始初民模仿动物而歌唱的记载是( ) A.履虎尾,不咥人 B.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C.贲如,皤如,白马翰如 D.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2.汉代传授《诗经》的“四家诗”是( ) A.齐、鲁、韩、马 B.齐、鲁、韩、王 C.齐、鲁、韩、毛 D.齐、鲁、韩、郑 3.《史记·孔子世家》关于《诗经》编订所持的说法是( ) A.采诗说 B.作诗说 C.删诗说 D.献诗说 4.《孟子》属于( ) A.寓言体 B.论辩体 C.语录体 D.论述体 5.下列寓言出自《韩非子》的是( ) A.狐假虎威 B.郢书燕说 C.画蛇添足 D.南辕北辙 6.《战国策》在编纂体例上属于( ) A.国别体 B.纪传体 C.编年体 D.纪事本末体 7.仲长统《乐志论》说:“消摇一世之上,睥睨天地之间。不受当时之责,永保性命之期。”这几句话表现的是( )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名家思想 D. 墨家思想 8.《汉书》采用的编写体例是( ) A.本纪、世家、表、书 B.本纪、列传、表、书 C.本纪、传、表、书 D.本纪、传、表、志 9.主客问答是汉大赋的基本结构方式。《七发》中的主、客是( ) A.子虚先生与乌有先生 B.西都宾与东都主人 C.凭虚公子与安处先生 D.吴客与楚太子 10.西汉中后期政论散文创作出现的新的重要特色是( ) A.切直晓畅,议论政事富于情感 B.委婉曲折,借助繁复的比喻说理 C.愤世疾俗,批评政治不留情面 D.引经据典,以阴阳灾异论政议事 11.郭茂倩《乐府诗集》把乐府诗分为( ) A.四类 B.八类 C.十二类 D.五十三类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历年试题与答案

全国2011年4月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试题 课程代码:0053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表现了初民与自然抗争的古代神话是( C ) A.盘古开天辟地 B.女娲造人 C.后羿射日 D.黄帝战蚩尤 2.下面诗歌属于下层人民抨击统治者的诗篇是( A ) A.《鄌风·相鼠》 B.《小雅·北山》 C.《大雅·荡》 D.《王风·黍离》 3.先历史散文具有古奥迂涩特点的是( A ) A.《尚书》 B.《国语》 C.《左传》 D.《战国策》 4.先历史散文具有文学剪裁功夫的著述是( B ) A.《尚书》 B.《左传》 C.《国语》 D.《战国策》 5.先诸子散文最具雄辩色彩的是( A ) A.《孟子》 B.《庄子》 C.《荀子》 D.《非子》 6.具有铺排夸饰、想象丰富诗风特点的诗歌是( B ) A.《诗经》 B.楚辞 C.汉乐府 D.《古诗十九首》 7.《吕氏春秋》向来被视为( C ) A.史传散文 B.纵横家书 C.杂家著作 D.志人小说 8.刻石文的主要用韵形式是( C ) A.句句为韵 B.二句为韵 C.三句为韵 D.四句为韵 9.两汉后期政论散文创作的新特点是( D ) A.切直晓畅,议论政事富于情感 B.委婉曲折,常常借助比喻说理 C.愤世嫉俗,批评政治不留情面 D.引经据典,以阴阳灾异论政议事 10.王充《论衡》的著述宗旨是( D )

A.“崇谶纬” B.“陵霄汉” C.“正是非” D.“疾虚妄” 11.班固的《汉书》在体例上将《史记》中的“世家”并入( C ) A.本纪 B.书 C.传 D.表 12.开拓了文学史上京都赋创作先河的是( B ) A.《东都赋》 B.《蜀都赋》 C.《二京赋》 D.《三都赋》 13.从现存资料看,较早对汉乐府进行分类的是( B ) A.应亨 B.蔡邕 C.夏侯宽 D.郭茂倩 14.下列诗句出自《古诗十九首》的是( C ) A.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B.独坐空房中,谁与相劝勉 C.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D.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 15.中国诗歌史上纯粹的七言诗始自( B ) A.操《短歌行》 B.丕《燕歌行》 C.植《野田黄雀行》 D.琳《饮马长城窟行》 16.建安诗坛上最杰出的诗人是( C ) A.操 B.丕 C.植 D.蔡琰 17.“悼亡”一词专指为“悼妻”,始自( A ) A.岳 B.陆机 C.左思 D.琨 18.占据东晋诗坛主流地位的是( C ) A.游仙诗 B.乐府诗 C.玄言诗 D.山水诗 19.渊明一片仁心与安于贫穷的道德准则来源于( B )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佛家思想 D.玄学思想 20.灵运的诗歌属于( C ) A.正始诗歌 B.太康诗歌 C.元嘉诗歌 D.诗歌 21.成为后世笔记小说发展基础的是( B ) A.志怪小说 B.志人小说 C.神话故事 D.佛经故事 22.《搜神记》作者干宝的籍贯是( C ) A.城(今太康) B.东海(今郯城)

中国古代文学史体裁分类归纳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史体裁分类归纳大纲 1、诗歌 关于诗经:结构,分类及标准,流传时间及作者,诗的起源,孔子删诗说,六义说,变风变雅,四始说,汉诗四家 国风:大致内容分类,代表性诗章,艺术特色 雅颂:大致内容分类,周民族史诗的篇章,大致内容 诗经的艺术成就及对后代文学的影响:内容,形式 楚辞:新诗体,社会文化渊源,代表作家及篇章 离骚:时代背景,情志内容,艺术特点 屈原的其他作品:九歌,九章,天问,招魂的艺术特色 屈原的文学史地位及影响 宋玉的九辫:艺术独创性,悲秋母题 乐府:源流,演变及对后世的影响:思想内容,时代精神,艺术特色,名篇分析 孔雀东南飞:人物形象分析 五言诗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古诗十九首:思想内容,艺术成就,名篇分析,后世批评 文人诗与民间乐府诗的承继关系和异同 概述建安风骨:时代北京,代表作家,基本特征,后世影响 曹植艺术成就:继承与开拓,艺术特色,后世批评 嵇志清俊,阮旨遥深,左思风力 陶渊明:诗风特色,名篇分析,后世影响 谢灵运:艺术风格及其得失 鲍照:艺术风格及成就 永明体:代表作家,艺术上的得失 宫体:代表作家及其得失 庾信人生两阶段诗风转变及其文学史地位 南北朝乐府民歌产生的社会背景:南北之异,艺术特色,对唐诗的影响 分析西洲曲和木兰辞 唐诗繁荣的时代背景,兴盛原因 初唐四杰的诗风,贡献,后世评价 沈宋与律诗的确立 山水田园诗派之王孟: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异同,名篇分析 盛唐边塞诗派之高岑:时代背景,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异同,名篇分析 概述诗家天子(七绝圣手) 李白和杜甫:思想内容,艺术成就,文学史地位,后世评价 李杜之争:褒贬,得失,学李和学杜 新乐府运动:代表作家,文学主张,创作实践,历史意义 白居易艺术成就 概述大历十才子及其创作得失 刘禹锡与柳宗元 韩孟中唐奇险诗派作品形式,风格特色 郊寒岛瘦,诗鬼 小李杜:西昆体的得失及其后世影响 欧阳修和王安石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就是符合题目要求得,请将正确选项前得字母填在题后得括号内。 1、关于神话得产生,一向比较通行得解释有两种:一种就是劳动说,另一种就是( ) A、宗教说 B、游戏说 C、模仿说 D、宣泄说 2、《诗经》得传统分类就是( ) A、南、风、雅 B、风、雅、颂 C、雅、颂、南 D、颂、南、风 3、《尚书》内容所属得类别就是( ) A、哲学散文集 B、历史散文集 C、文学散文集 D、艺术散文集 4、《左传》内容反映得历史时期就是( ) A、先秦 B、西周 C、春秋 D、战国 5、《庄子》散文运用得主要手法就是( ) A、重言 B、卮言 C、寓言 D、杂言 6、《离骚》在诗歌形式上所属得全式就是( ) A、四言体 B、五言体 C、七言体 D、杂言体 7、以《谏逐客书》为代表得李斯散文最鲜明得特色就是( ) A、流畅谐偶 B、铺陈排比 C、质实无华 D、诙谐反讽 8、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对《古诗十九首》得评价就是( ) A、惊心动魄,一字千金 B、发于天籁,本乎人情 C、婉转附物,怊怅切情 D、凭空模拟,文法极奇 9、《史记》得五种体例中,“世家”这种体例就是( ) A、记述历代帝王得兴衰沿革 B、记述特殊人物或集团得事迹 C、记述重要人物得家族兴衰 D、记述王侯各国得史实与状况 10、《汉书》所属得历史编自体例就是( ) A、编年史 B、纪传体通史 C、断代史 D、国别史 11、枚乘得《七发》所标志得赋体发展阶段就是( ) A、骚体赋得终结 B、抒情小赋得开端 C、骈赋得开端 D、大赋文体得形成 12、形制完整得文人五言诗,最早出现得时期就是( ) A、西汉中期 B、西汉末期 C、东汉前期 D、东汉末期 13、代表曹操悲凉沉雄诗风得名句就是( ) A、置酒高堂,悲歌临觞。人寿几何,逝如朝霜 B、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C、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D、遗荣荣在,外身身全。卓哉先师,修德就闲 14、刘桢诗歌得风格就是( ) A、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B、文多兼善,辞少瑕累 C、真骨凌霜,高风跨俗 D、怀文抱质,语气低婉 15、历史上对阮籍好酒性格得描述就是( ) A、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B、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 C、造饮辄尽,期在心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D、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A 2、B 3、B 4、C 5、C 6、D 7、B 8、C 9、D 10、C 11、D 12、C 13、B 14、C 15、A 16、东晋诗坛主流诗歌得创作倾向就是( ) A、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B、寄言上德,托意玄珠 C、农事家常,怡然自适 D、庄老告退,山水方滋 17、史称陶渊明不事权贵得性格表现就是( ) A、土木形骸,不自藻饰,恬静寡欲 B、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 C、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D、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8、前人对左思生平得评价就是( ) A、寻山陟岭,必造幽峻 B、才秀人微,取湮当代 C、貌寝口讷,不好交游 D、少负壮志,有纵横才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3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尚书》中 关于原始初民模仿动物而歌唱的记载是( ) A.贲如,皤如,白马翰如 B.士刲羊,无血 C.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D.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阀 2.《诗经·七月》是( ) A.爱情诗 B.战争诗 C.农事诗 D.怨刺诗 3.《春秋》的编纂体例是( ) A.国别体 B.纪传体 C.编年体 D.纪事本末体 4.《左传》的风格特色是( ) A.佶屈聱牙 B.情韵并美 C.辩丽恣肆 D.质朴平实 5.下列寓言出自《战国策》的是( ) A.处女遇盗 B.郢书燕读 C.刻舟求剑 D.狡兔三窟 6.《九章》大多数作品的体式是( ) A.论体 B.赋体 C.骚体 D.七体 7.晁错主张劝农务本的名篇,一篇是《守边劝农疏》,另一篇是( ) A.《论贵粟疏》 B.《论积贮疏》 C.《至言》 D.《陈政事疏》 8.造成《汉书》、《史记》写作思想和特色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作者的思想差异和具体写作环境的不同 B.作者对历史著作性质功能的认识不同 C.作者具有“颂世”和“刺世”的不同主张 D.作者对历史著作“实录”标准的认识不同 9.最早以“赋”作为文体名称的作品是( ) A.《高唐赋》 B.《吊屈原赋》 C.《柳赋》 D.《赋篇》 10.东汉赋体文学创作的发展趋势是( ) A.由骚体赋向大赋转变 B.由小赋向京都赋转变 C.由大赋向抒情小赋转变 D.由大赋向骚体赋转变 11.在《乐府诗集》的以下类目中,保存两汉乐府民歌最多的是( ) A.《鼓吹曲辞》 B.《杂曲歌辞》 C.《相和歌辞》 D.《杂歌谣辞》 12.最早载录《古诗十九首》的古代典籍是( ) A.《玉台新咏》 B.《文选》 C.《乐府诗集》 D.《古诗纪》 13.曹植诗歌创作中成就最高的诗体是( ) A.四言诗 B.五言诗 C.七言诗 D.杂言诗14.正始诗人阮籍最著名的诗作是( ) A.咏怀诗B.幽愤诗C.拟古诗D.悼亡诗 15.西晋诗风的特点是( ) A.沉痛委曲,意蕴深沉 B.梗概多气,志深笔长 C.理过其辞,淡乎寡味 D.结藻清英,流韵绮靡 1、C 2、C 3、C 4、B 5、D 6、C 7、A 8、A 9、D 10、C 11、C 12、B 13、B 14、A 15、D 16.刘琨诗歌的风格是( ) A.笔力雄迈,文典以怨 B.英雄失路,万绪悲凉 C.坎土禀咏怀,彪炳可玩 D.平淡自然,韵味醇厚 17.晋代诗人郭璞最著名的诗作类型是( ) A.咏史诗 B.游仙诗 C.玄言诗 D.田园诗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古代文学史一测验1 1.单选题 1.1 以下作品包含在《九歌》中的有 a《哀郢》 b《河伯》 c《抽思》 d《怀沙》 1.2《大雅》中的五篇史诗是反映哪代人的历史的 a夏人 b商人 c周人 d秦人 1.3 《左传》写人主要表现在 a性格化人物明显多于类型化人物 b是史传文学人物塑造成熟的标志 c把人物置入矛盾冲突的环境中塑造 d注意刻画人物的心理 1.4荀子是先秦最后一位 a阴阳家大师 b兵家大师 c法家大师9 d儒家大师 1.5李益写得最多最好的诗为 a边塞诗 b山水诗 c田园诗 d唱和诗 1.6下列作品中,属于王符《潜夫论》的是 a《谏营昌陵疏》 b《艺增篇》 c《抑谶重赏疏》 d《实贡篇》 1.7东汉《北征赋》的作者是 a赵壹 b班固 c张衡 d班彪 1.8杜牧诗歌中最受推崇的诗体是 a五言古诗 b七言律诗 c五言绝句 d七言绝句 1.9下列作品中属于女诗人蔡琰创作的是 a《娇女诗》 b《艳歌行》 c《悲愤诗》 d《美女篇》 1.10 汉书》不同于《史记》的体例特点是 a取消“列传” b保留“书” c不设“世家” d保留“表” 1.11《诗经》中的赋、比、兴与风、雅、颂原本合称a六艺 b六能 c六体 d六诗 1.12《小雅·十月之交》属于 a婚恋诗 b史诗 c农事诗 d政治讽喻诗 1.13《诗经》收录的诗歌的时限 a夏商周 b春秋至战国 c西周晚期至战国初期 d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 1.14汉代传授《诗经》的曾有四家,而后来独行于世的只有 a鲁诗 b齐诗 c韩诗 d毛诗 1.15对于韩非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战国末燕国公子 b韩非死于韩国狱中 c著有《五蠹》、《孤愤》 d与荀卿俱事李斯为师 1.16以下表述符合《国语》一书是 a《国语》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b《国语》以记事为主 c《国语》完整系统地叙述历史事件 d《国语》作者相传是左丘明 1.17谢灵运诗歌追求的是 a清水芙蓉之美 b典丽华赡之美 c热烈明畅之美 d刚健雄放之美 1.18以下对《诗经》抒情性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的作品基本是抒情诗和叙事诗,而以叙事诗占多数。 b《诗经》抒发情感的方式是较为含蓄的。 c象征化的抒情和情感化的叙事,形成了《诗经》抒情与写实的统一。 d叙事性的诗作中也饱含着作者的真挚感情。 1.19 《郑风·将仲子》属于《诗经》婚恋诗中的哪类诗 a抒发恋爱和相思的甜蜜 b表现恋爱的曲折和苦恼 c描写夫妻间真挚情爱 d弃妇诗 1.20韦应物后期诗歌的风格是 a沉郁顿挫 b闲淡简远 c刚健明朗 d雄奇奔放 1.21《庄子》中所谓“卮言”指的是 a名人的话 b奇幻谲诡的故事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6.10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神话女娲造人属于A A.创世神话 B.自然灾害神话 C.战争神话 D.其他神话 2.《诗经》运用的基本句式是B A.二言 B.四言 C.五言 D.七言 3.下列诗句出于《诗经·廊风·柏舟》的是C A.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B.桃之天天,灼灼其华 C.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D.漆与沛,方涣涣兮 4.《尚书》的文风特点是A A.估屈牙 B.微言大义 C.奇幻诡诵 D.华丽富赡 5.《左传》的编篆体例属于C A.纪传体 B.国别体 C.编年体 D.纪事本末体 6.《墨子》散文的突出特点 是A A.逻辑严密,行文质朴 B.浩然正气,雄辩风采 C.谬悠之说,荒唐之言 D.明切犀利,冷峻峭拔 7.《战国策叙录》的作者是 A A.刘向 B.袁康 C.班昭 D.马续 8.东汉散文家仲长统的代 表作是C A.《新序》 B.《新论》 C.《昌言》 D.《论衡》 9.班固《汉书》的叙事特点 是C A.堪比《史记》,富于变化 B.贴近现实,情感浓郁 C.翔实平妥,笔法谨严 D.逐一描绘,细腻精致 10.枚乘《七发》的创作特 点是B A.抒情述志 B.铺叙夸饰 C.咏物寓意 D.浓情质实 11.张衡的《二京赋》在赋 史上是D A.抒情小赋之开山 B.骚体 赋的代表 C.纪行赋之先河 D.汉代大 赋的绝响 12.下列诗句出自《古诗十 九首》的是C A.行人怀往路,何以慰我愁 B.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C.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D.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13.下列作品属于汉乐府的 是A A.《十五从军征》 B.《同声 歌》 C.《客从远方来》 D.《赠妇 诗》 14.汉乐府民歌在句式上的 特点是C A.四言为主 B.七言为主 C.杂言和五言为主

(完整版)《古代文学史》复习题论述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论述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论述题 1.论述《诗经》的主要文学成就。 2.试论《左传》的文学特色。 3.试论《孟子》文章的主要特点。 4.试论《庄子》的寓言特点。 5.分析《离骚》的思想内容。 6.试论《史记》描写人物的艺术特点。 7.结合作品,说明东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点。 8.论《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点。 9.试论曹植诗歌的思想内容。 10.分析曹植诗歌的艺术成就。 11.试论阮籍《咏怀诗》的艺术成就。 12.试论左思《咏史》的艺术成就。 13.说明鲍照诗歌的艺术成就。 14.试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境界。 15.试述李白诗歌的主要艺术特点。 16.分析孟浩然与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不同。 17.试述杜诗的“集大成”。 18.说明韩愈“以文为诗”的特点及其在诗歌上的创新。 19.试论韩柳古文理论对散文革新运动的推动作用。 20.分析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 21.试论李煜前期词与后期词的不同。 22.试论欧阳修在诗文革新运动中的贡献。 23.试论苏轼对宋词的贡献。 24.试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25.试论陆游爱国主义诗歌创作的成就。 26.试论辛弃疾词作的艺术成就。 27.试论《西厢记》的艺术特色。 28.试论《窦娥冤》中窦娥的形象以及此剧的悲剧艺术特色。 29.试论《三国演义》艺术构思的特点以及人物塑造的方法。 30.试论《水浒传》人物塑造的特点以及小说语言的特色。 31.试论《牡丹亭》的浪漫主义特色。 32.试论《长生殿》中爱情描写与政治批判之关系。 33.论《桃花扇》的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 34.试论曹雪芹《红楼梦》对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的悲剧命运的揭示。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论述题答案 1.(1)写实和抒情的融合。 ①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是真实的。 ②作者抒发情感的方式是坦率的。 ③叙事性的诗作中也饱含着作者的感情。

完整版中国古代文学史单项选择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1.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D) A.《山海经》 B.《乐府诗集》 C.《楚辞》 D.《诗经》 2. 《诗经》被称为“经”是在(C) A. 先秦 B. 秦代 C. 汉代 D. 南北朝 3. 《诗经》全书共有(D)。 A. 100篇 B. 105篇 C. 300篇 D. 305篇 4. 最早提出“孔子删诗说”的是(C)。 A. 孟子 B. 荀子 C. 司马迁 D. 班固 5. 《诗经》在当时被划分为“风、雅、颂”,其划分的主要标准是(C)。 A. 地域 B. 社会作用 C. 音乐 D. 内容 6. 《诗经》用作宗庙祭祀舞曲的是(D)。 A. 国风 B. 小雅 C. 大雅 D. 颂 7. “风、雅、颂”是《诗经》的(A)。 A. 分类 B. 表现手法 C. 思想内容 D. 特征 8. 汉代“四家诗”指(B)。 A. 齐鲁郑毛 B. 齐鲁韩毛 C. 齐郑韩毛 D. 齐鲁韩郑 9.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通行的《诗经》属于(D)。 A. 齐诗 B. 鲁诗 C. 韩诗 D. 毛诗 10,《诗经》最基本的句式是(A)。 A. 四言 B. 五言 C. 杂言 D. 七言 11. 《诗经》中写男青年对河边采集荇菜的一位女子的相思,想象着和她相爱的诗篇是(C)。 A. 《召南·摽有梅》 B. 《郑风·褰裳》 C. 《周南·关睢》 D. 《邶风·静女》 12. 《诗经》中描绘了一个美丽清泠、朦胧迷茫的抒情境界,刻画诗人徘徊追思的形象, 借助景物和意象含蓄委婉地表达相思和追怀之情的诗篇是(D)。 A. 《邶风·静女》 B. 《周南·关睢》 C. 《陈风·月出》 D. 《秦风·蒹葭》 13. 《七月》是一首(B)。 A. 表现周人政治生活的诗歌 B. 农事诗 C. 反映婚姻问题的诗歌 D. 反映上层社会生活的诗歌 14. 汉代儒学家中为“毛诗”作笺的是(C)。 A. 毛苌 B. 毛亨 C. 郑玄 D. 班固 15. 《论语》是一部(D)。 A. 纪传体史书 B. 长篇论文 C. 杂记 D. 语录体著作 16. 道家学派开创者是(C)。 A. 孔子 B. 孟子 C. 老子 D. 庄子 17. 《庄子》今存(D)。 A. 2O篇 B. 30篇 C. 33篇 D. 52篇 。)D先秦最后一位儒学大师是(18. A. 孟子 B. 子夏 C. 颜渊 D. 荀子. 19. 《劝学》的作者是(D)。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4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四)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关于《诗经》的收集,《国语·周语上》的说法是(2 ) A.采诗说B.献诗说C.删诗说D.作诗说 2.《诗经》的艺术表现方法是(2 ) A.风、赋、比B.赋、比、兴C.比、兴、雅D.兴、雅、颂 3.经过孔子修订的鲁国编年史是( 4 ) A.《尚书》B.《逸周书》C.《论语》D.《春秋》 4.《左传》在编纂体例上属于( 3 ) A.国别体B.纪传体C.编年体D.纪事本末体 5.《孟子》的文风特点是(4 ) A.语录体裁,辞约义丰B.篇幅简短,韵散结合C.质木无文,逻辑性强D.义正词严,理直气壮 6.下列关于水的文句出自《荀子》的是(3) A.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B.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D.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 7.“楚辞”名称开始出现的时代是(3 ) A.春秋B.战国C.西汉D.东汉 8.《诗经·豳风·七月》是(3 ) A.史诗B.情爱诗C.农事诗D.社会政治诗 9.贾谊政论散文的主要特点是(4 ) A.夸张渲染,辞藻华丽B.多用典故,造语艰深 C.想象丰富,飞动飘逸D.气盛情切,纵横铺排 10.《史记》的作者是( 3 ) A.班固B.范晔C.司马迁D.司马光 11.《汉书》所记载的是(2 ) A.后汉的历史B.西汉的历史C.东汉的历史D.两汉的历史 12.最早收录“古诗十九首”的总集是( 2 ) A.《玉台新咏》B.《文选》C.《乐府诗集》D.《古诗纪》 13.刘勰《文心雕龙》提出的文论观点之一是(3 ) A.夺胎换骨说B.草蛇灰线说C.宗经征圣说D.摩罗诗力说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以记言为主,所载史事起于周穆王,终于鲁悼公。 2、郭茂倩《》将自汉至唐的乐府诗分为十二大类。 3、南北朝作家把经、史、诸子划在文学之外,又区分文学范围内的作品为“有韵”的“文”和____。 4、被誉为“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是____。 5、杜甫诗歌风格多样,但为历来所公认的主要风格是“____”。 6、在韩孟诗派中,以瘦硬奇警为诗风特点,直接影响宋代江西诗派的重要诗人是____。 7、北宋后期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是____。 8、元杂剧一般是一本_____折。 9、公安派提出的主要主张是“_____,____”。 10、晚清道、咸时期,与龚自珍齐名的作家是____。 二、单项选择题。从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诗经》中的风、雅、颂是按()来划分的。 ①不同的地域②不同的时期③音乐的性质④篇幅的长短 2、“兼爱”是() ①孔子的中心思想②墨子的中心思想③孟子的中心思想④庄子的中心思想 3、()是西汉作家王褒所写的咏物赋。 ①《鹦鹉赋》②《洞萧赋》③《归田赋》④《芜城赋》 4、(因故缺失) 5、《文心雕龙》所说“尽锐于《三都》,拔萃于《咏史》,指的是() ①斑固②张衡③左恩④庾信 6,提出“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这一著名观点的作家是() ①李白②杜甫③韩愈④白居易 7、韦庄写有一首涉及黄巢起义的长篇叙事诗,题目叫做() ①《秦中吟》②《秦妇吟》③《古离别》④《乌衣巷》 8、在晚唐诗人中,专攻近体而使律诗通俗化的是() ①杜牧②李商隐③温庭筠④杜荀鹤 9、被后人评为“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的北宋作家是() ①晏殊②欧阳修③柳永④张先 10、提出“以适用为本”的文学主张,诗文创作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文学家是() ①苏舜钦②王安石③苏洵④苏轼 11、在元散曲作家中,()是成就最高、最有影响的一家。 ①关汉卿②白朴③马致远④张可久 12、反对前后七子拟古主义最有力的文学流派是() ①唐宋派②竟陵派③公安派④茶陵诗派 13、李渔的戏曲理论,见于所著()

中国古代文学史介绍

中国古代文学史简介, 01、中国古代文学史分期及各时期的主要文学样式, (1)上古时期;神话传说 (2)先秦时期: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 (3)两汉时期:辞赋乐府民歌历史散文 (4)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等 (5)唐代时期:诗 (6)宋代时期:词 (7)元代时期:曲 (8)明清时期:小说, 02、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 (1)所谓神话,是上古时代的人们,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所幻想出来的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叙的集体口头创作。 (2)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有: A、解释自然现象的: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盘古开天 B、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的: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卫填海 C、反映社会斗争的:黄帝战蚩尤 (3)记载上古神话的主要作品:《淮南子》、《山海经》、《庄子》等., 03、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2)在先秦,《诗经》统称为《诗》或《诗三百》直到汉武帝时期,儒学者将起奉为经典,才名为《诗经》。 (3)《诗经》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形式上以四言为主,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4)《诗经》的名篇有:《硕鼠》、《伐檀》、《关雎》等。 (5)《诗经》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基础。 (6)《诗经》名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言者无罪,闻者足戒。一日不见,如三秋兮|靡不有初,鲜克有初, 04、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1)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出身贵族。他“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政治上主张修明法度,联齐抗秦,遭保守派反对,先后两次被放逐(前——汉北;后——江南洞庭)。公元前278年夏历5月5日投汨罗江而死. (2)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诗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得伸展抱负的愤懑。 名篇有:《离骚》《天问》《九章》《九歌》等。 (3)《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一首不朽的浪漫主义杰作,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首抒情诗(第一首叙事诗是 汉代的《孔雀东南飞》)。诗中的名句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它奠定了我国古典 诗歌的浪漫主义基础。 (4)我国诗歌史上常有“风骚”并称。“风”指的是诗经国风,“骚”指的是《离骚》,二者又代表了文学。, 05、我国第二部诗歌总集——《楚辞》, (1)“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首的楚国人在本国民歌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新的诗体。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一、文学流派或团体的归类。 1、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 2、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 3、墨家的代表人物有:墨子。 4、法家学派化人物有:韩非子。 5、屈宋:指战国时期的屈原、宋玉。 6、扬马:指西汉扬雄、马司相如。 7、三曹:指曹操、曹植、曹丕。 8、建安七子:指孔融、王粲、陈琳、刘桢、徐干、阮禹、应玚 9、沈诗任笔:指南朝齐梁间的沈约和任昉。 10、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11、沈宋:指初唐武后时期著名的宫延诗人沈全期和宋之问。 12、唐代诗人属于边塞诗派的有:王昌龄、岑参、高适、王之涣、李颀。 13、张王乐府:指张籍、王建所写的乐府诗。 14、郊寒岛瘦:苏轼语,是对中唐诗人孟郊、贾岛诗风的形象概括。 15、元白:指中唐诗人元稹和白居易。 16、南唐二主:指五代时南唐的两个皇帝,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 17、三苏:是苏轼、苏洵、苏辙。 18、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 19、宋代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有:苏轼、辛弃疾。 20、宋代词人中属于婉约派的有:柳永、李清照。

21、元代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22、明代后七子:指宗臣、李攀龙、王世贞、谢榛、梁有誉、涂中行、吴国伦23、唐宗派:是明代前后七于的反对派作家有: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 24、公安派三袁: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25、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指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26、南施北宋:指清初著名诗人施闰章和宋琬。 27、宋诗派:即清代“同光体”诗人,代表作家是陈三立、陈衍。 28、浙西词派:清初词派,以浙江秀水(今嘉兴市)人朱彝尊为代表。 29、阳羡词派:清初词派,以江苏省宜兴人陈维崧为代表。 30、常州词派:清中叶词派,代表人物是张惠言。 31、桐城派:清中叶最著名的一个散文流派,主要作家有方苞、姚鼐。 32、苏州作家群:清初戏曲家群体,代表人有李玉、朱素臣、朱佐朝。 33、南洪北孔:指清初著名的戏剧家洪异和孔尚任。 34、南社:成立于1909 年,发起人为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 二、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的归类。 1、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 3、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 4、屈原是我国古代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 5、苟于是战国末期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6、韩非于是战国末期法家思想员著名的代表。 7、李斯是秦代散文作家中的代表人物。 8、曹操是建安文坛的领袖,开风气之先,影响一代诗风。 9、曹植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

中国古代文学史1大题

2011年7月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6.宋玉新 37.游仙诗新 38.《永州八记》新 39.《枕中记》新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0.枚乘的《七发》开创了大赋体式,简述其创作特点。新

41.简述《古诗十九首》在语言表现方面的艺术特色。新42.简述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成就。旧 43.简述王维归隐诗的空静之美。新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44.试述《庄子》寓言的特色,并举例说明。新 45.试论大历十才子诗的艺术特色。旧

2011年4月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6.《天问》新 37.骈文旧 38.讽刺小品文新 39.《虬髯客传》新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0.简述贾谊骚体赋作的艺术特色。新 41.简述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旧

42.简述嵇康诗歌的特色。新 43.简述李煜后期词的艺术风格。新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44.举例说明《战国策》的文学特色。新 45.试论李白诗歌的主要艺术特色。旧

2011年4月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6.《国语》旧 37.宫体诗新 38.初唐四杰新 39.元和体旧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40.简述《诗经》诗歌结构形式和语言的特点。新 41.简述《孟子》文章的特点。旧

42.简述庾信诗歌的艺术特点。新 43.简述孟浩然山水诗的风格特点。新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44.《行行重行行》《回车驾言迈》《迢迢牵牛星》为例,论析《古诗十九首》艺术成就。旧45.试论李贺诗歌的艺术特色。旧

中国古代文学史 (3)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提纲 第一编先秦文学 第一章先秦文学概说 1.概述先秦文学的发展历程。 2.简述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历程。 3.简述先秦诸子散文发展的历史阶段。 第二章神话 1.举例叙述中国古代神话的主要内容。 2.结合具体作品,试论中国古代神话的艺术特征。 3.结合《鲧禹治水》、《女娲补天》,谈谈上古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 4.名词解释:神话。 第三章《诗经》 1.《诗经》的集结与成书的大致情况如何? 2.《诗经》是如何分类与编排的? 3.汉代的传《诗》的情况如何? 4.《诗经》的思想内容大体上可分为哪几类?试举例说明。 5.结合作品论述《诗经》的艺术成就。 6.举例论述、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 7.《诗经》的语言和形式特点有哪些? 8.从《大雅·生民》、《王风·黍离》、《秦风·蒹葭》、《卫风·氓》、《豳风·七月》、《小雅·采微》、《王风·君子于役》中,选择两篇进行赏析。 9.名词解释:《诗经》、“诗之六义”、赋比兴、风雅颂、三家诗、毛诗、毛诗序。 第四章历史散文 1.简述《尚书》的文学价值。 2.简述《春秋》的艺术成就及影响。 3.简述《左传》的基本思想。 4.试论《左传》的主要文学成就。 5.举例论述《左传》战争描写的特点。 6.选择《左传》中《晋公子重耳之亡》,或《晋楚城濮之战》进行分析。 7.《国语》的主要艺术特点有哪些? 8.简析《国语·邵公谏弭谤》的艺术特点。 9.举例论述《战国策》的艺术成就。 10.选择《战国策》中《苏秦始将连横》或《冯谖客孟尝君》进行分析。 11.名词解释:《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 第五章诸子散文 l.谈谈你对孔子思想的理解。 2.简论《论语》的艺术特点 3.简述《墨子》文章的基本特点。 4.什么是“三表法”?

《中国古代文学史》练习题及答案完整

《中国古代文学史》练习题及答案 先秦文学 一、填空 1、中国最初的诗歌是和-------结合在一起的 2、约在以后,诗歌从乐舞中逐步发化独立出来。 3、《弹歌》是一首----------言诗。 4、《蜡辞》大约是一首---------事祭歌。 5、先秦时期----------不分,文化呈现一种综合的形态。 6、上古巫史不分,商周之际,--------------官从原始宗教中脱离出来,成为新兴文化的代表。 7、西周时期,文化为-----------所垄断,春秋战国之际,兴起了一个---------的阶层,成为文化创造的主要的承担者。 8、先秦文学作者身份发生了由巫到史,到------,再到------的演变。 9、夏商文化以--------文化最有代表性。 10、自西周开始,----------文化成了主流文化。 11、在所有的古代文献中,以----------最有神话学价值。 12、中国古代创世神话以----------故事最为著名。 13、女娲的神话主要应是产生于----------社会。 14、神话形象经历了从动物形、----------形到---------这么一个发展过程。 15、雅颂多为---------时期的作品。 16、国风多为---------时期的作品。 17、雅颂多为---------句,较少杂言。 18、《诗经》的句式以---------言为主。 19、《诗经》常见的押韵方式是---------------押韵。 20 、雅颂多出自----------------之手。 21、周族史诗有《生民》、《公刘》、《绵》、-------------、-------------。 22 、------------、--------------是我国记言叙事文之祖。 23 、《尚书》分-------、---------、-------、--------四部分,其中---------、------------。 24、《左传》的体例是---------史。 25 、 ---------确为先秦“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26 、-----------------最擅长写战争。

中国古代文学史

楚文化概述 一、芈姓部落的迁徙及其文化渊源 《史记·楚世家》说芈姓源于祝融部落,祝融源于颛顼,其后人分为八姓,其中芈姓季连一支流落到南方蛮夷之地,成为后来的楚贵族。 既然芈姓贵族是从中原移居蛮夷的,它的传统文化应该和中原文化没什么两样。所以姜亮夫先生主张楚国属于夏文化,更多的人主张楚属于商文化或周文化。 芈姓成为楚人是在成王时。据《史记·楚世家》:“熊绎当周成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 也就是说,终有商一代,芈姓部落一直在中原居住,至周初被封于荆蛮,与中原文化有了隔阂。那么楚贵族的传统文化不是周文化,而是夏商文化,以商文化为主。 二、周公变革与周楚文化差异 由商而周,人们在轰轰烈烈的改朝换代的过程中,亲眼看到曾受天命的殷商王朝,在一夜之间分崩离析,他们从这次革命中终于意识到了天命靡常,一场文化变革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了,这就是周公的“制礼作乐”。它完全偏离了商代的文化传统,礼乐从此成了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最根本标准,成了人们安身立命的前提。 夏商文化的核心部分就是巫祭和鬼神,从国家大政到生活琐事,都要问诸鬼神,按鬼神的旨意办事。周公的变革突破了夏商二代的原始宗教文化,使得周代社会开始为理性的光芒所照耀,它的意义极为重大,它把人的理性从鬼神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从而使中原民族从蒙昧社会步入文明社会。 但遗憾的是,楚贵族因为地理和自身的原因,与这次文化变革擦身而过。重重山水阻隔了它和中原文化的交往,且周楚一直处于一种相互敌意的状态中。文化上,楚也有意拉开和周的距离。所以,楚贵族由于没有经历周公的文化变革,又有意无意排斥周文化,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而楚贵族的文化传统,则主要是商代文化。 三、楚文化和楚淫祀之风 楚贵族立足于夏商文化尤其是商文化,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留这一文化传统。春秋战国时期,在不断的交往过程中,中原文化和土著文化逐渐影响融入楚贵族文化。所以,楚文化是以楚族的传统文化为主,以中原周文化为次,兼有其它土著民族文化而形成的一个综合体。那么楚国保留浓郁的巫鬼祭祀之风,就是毫不奇怪的了。 到了屈原时代,这种崇尚巫祭的风气任然没有改变。怀王兵败地削,不思自励,却将希望寄托在鬼神身上。一代巫音把楚国的前程葬送的一干二净,但从它的废墟上,却生长出一丛绚丽灿烂的鲜花——楚辞。 汉赋 一、定义 典型的汉赋,是一种介于诗文之间的、以夸张铺陈为特征、以状物为主要功能的特殊文体。它是汉代文学的正宗和主流。 二、汉赋的起源 《文心雕龙·诠赋》:“然赋也者,受命于诗人,而拓宇于楚辞者也。于是荀况《礼》《智》,宋玉《风》《钓》,爰赐名号,与诗画境。六义附庸,蔚成大国。述主客以首引,极声貌以穷

古代文学史的期末试题及答案

1、“建安风骨”与“正始诗风”的内涵是什么?二者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一: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亦即“建安风骨”。其内涵是: 1、政治理想的高扬。造成悲凉慷慨的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2、人生短暂的哀叹。表现为三种不同的态度。 3、强烈的个性表现。曹操的诗古直悲凉,气韵沉雄;曹丕诗便娟婉约,有文士气;曹植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4、浓郁的悲剧色彩。以曹植诗最有代表性。 这些时代特征也正构成了“建安风骨”美学范畴的内涵。 二:“正始”是魏齐王曹芳的年号,文学史上所说的正始文学,还包括正始以后直到西晋立国这一时期的文学。 1. 寄托遥深。正始时期,魏国内部发生了残酷血腥的权力斗争,文人政治理想落潮,普遍出现危机感和幻灭感,诗风由建安时的慷慨悲壮变为词旨渊永、寄托遥深,诗歌表现了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体现出正始诗风的独特面貌。 2.、词旨渊永。除了时局政治的影响外,这一时期盛行的玄学思潮也对文学风貌的变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玄学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其渊源可追溯至汉末,但谈玄而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则是正始年间出现的。 三:两者不同之处: 1、建安风骨体现的是争霸天下的雄心壮志和乱世黎民悲惨命运交织在一起的现实情怀。而正始诗风则完成了由关注现实到关注生命本体的演变。 2、以曹操三父子为代表的创作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的同时,又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这种杰出成就被称为建安风骨也叫魏晋风骨。 3、正史诗风以阮籍、嵇康为代表,以使气命诗、诗心遗论与清俊、遥深为表现特征。 4、建安风骨到正始诗风的嬗变表现在建安激情的一步步退潮。曹植由立足现实到寻求精神超脱,是建安激情。 2、试述“三曹”的诗歌创作及成就 (一):曹操诗歌创作的内容:一:反映汉末动荡的社会现实和人民遭受的苦难。二:表现积极进取的精神和统一天下的抱负。三:游仙诗。 成就:曹操是一个叱咤风云的乱世英雄,又是建安文学的领袖,影响了一代诗风。曹操继承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苦难,表现其政治理想,抒发雄伟抱负。他的诗歌绝少华美辞藻,结构也不很精致,喜欢从大处落笔,语言古朴,气势宏伟,内涵厚重,风格悲凉慷慨,沉郁雄健,显示出鲜明的个性色彩。乐府诗从他开始,走上了新的发展道路。 (二)曹丕的诗歌宴游诗:言志诗:爱情诗 成就:曹丕在文学上的贡献(1)《典论·论文》是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专门性的论著。 1、对文学价值的重视。 2、提出“文以气为主”的观点。 3、初步探讨了各种文体的特点(2)《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文人七言古诗。 (三)曹植的创作 前期诗歌的内容:一是反映战争和动乱。二是抒发理想和抱负,呈现出一种豪迈气概,洋溢着乐观和浪漫的情调,富于进取精神和自负自信的少年意气。如《白马篇》。 后期诗歌内容可分为4类:一是抒写自己与朋友惨遭迫害的愤懑的诗篇,二是以思妇、弃妇寄托身世,表白心迹的诗篇,三是述志诗四是游仙诗 成就1、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大力创作五言诗的文人。 2、形成“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的独特风貌。 3、善为警句,工于起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