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精)

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精)

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精)
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精)

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加快工业园区建设

——赴凉州甘州白银秦州四区学习考察报告

闫耀杰王玉璧曹敬宗

为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工业园区建设的成功经验,促进我区工业园区更好更快地发展,我们工业组三名正副组长带领区委办、环保局、经贸局、平凉工业园区的主要负责同志一行8人,组成考察组,于8月13日至18日先后赴武威市凉州区、张掖市甘州区、白银市白银区、天水市秦州区,对四个兄弟区的8个园区、14户企业及3个其他项目进行了考察,召开座谈会4场。考察组所到之处,当地党委、政府及园区管委会和有关企业的负责同志给予了热情接待,并毫无保留地介绍了他们在工业园区建设及发展方面的具体情况和成功经验。尽管日程安排比较紧,但是通过学习考察,大家感受颇深,震动很大,达到了认识差距、解放思想、开阔视野的目的,也更加坚定了加快建设工业园区的信心和决心。

一、四区工业园区建设的特点

通过学习考察,大家感到,凉州、甘州、白银、秦州四区在工业园区建设上的突出特点,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即“大”、“高”、“快”、“专”。

一是“大”。即园区规模大。国家级武威生态园区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分8个功能区进行开发建设,目前已建成3平方公里,其余9平方公里正在陆续开发建设之中,截止2006年底,入驻企业达到59户,固定资产总额达到23.37亿元。张掖工业园区呈“一区三园”的建设格局,规划总面积51平方公里,其中东北郊生态科技产业园规划面积23.5平方公里,建成区7.9平方公里,目前产业园区内企业达到446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7户,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4户,交易额上亿元的专业市场2个,已发展成为张掖市产业发展、工业强市的重要平台。中科院白银高技术产业园区规划面积16平方公里,一期2平方公里已建成,二期3.3平方公里正在建设,目前园区入驻企业51户,总投资达到35.66亿元,三期工程将于2008年动工。大规模的园区规划建设,既为企业的大量涌入提供了便利的土地条件,也为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广阔空间。

二是“高”。即科技含量高。四区在工业园区建设方面,都非常注重引进和吸收高科技元素,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企业,力求实现投入与产出的最大化。张掖工业园区下辖的兔儿坝电力生化工业园,计划在3—5年内建成集生物医药、化肥、热电为一体的高科技园区,目前,张掖火电厂一期已建成投产,甘肃普莱德生物科技公司3万吨谷氨酸项目将于12月份投产。秦州东十里工业示范区以发展机械制造、电子电器仪表及信息生物工程等高科技工业项目为目标,成功引进东西部合作项目19个,已建成8个,在建11个。白银高技术产业园是白银市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共同组建的高科技园区,目前已有碳酸锂深加工、干法氧化铝、超细活性氧化锌等22个高科技项目建成试生产。可以预见,这些高科技工业园区必将成为四区经济快速增长的“助推器”。

三是“快”。即发展速度快。这次所考察的几个工业园区,虽然起步时间有早有晚,基础条件也不尽相同,但都呈现出较快的发展势头。张掖工业园区是这几个工业园区里成立时间较早的一个园区,自1994年成立以来,经过十几年发展,到2006年入驻企业达到449户,当年完成工业增加值7.33亿元,上缴税金8761万元,占到全区工业企业的62.6%。武威黄羊工业园区自2002年5月批准成立到2006年末,入驻企业迅速增加到8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5家,2006年实现GDP6.9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4.72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4144万元,已发展成为武威重要的经济增长极。特别是2002年才开发建设的中科院白银高技术产业园,仅仅用了四、五年时间,其工业总产值就达到10.33亿元,销售收入达到9.9亿元,发展速度十分惊人。

四是“专”。即发展方向专。武威黄羊工业园区内地势平坦,日照充足,适合优质粮油作物及中药材生长,立足这一优势,园区把食品生产加工业作为发展方向,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面粉加工、葡萄酒酿造、调味品加工、果蔬贮运及加工、药品加工等九大产业体系,目前,园区有

6家企业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有4家企业通过了ISO14001环境体系认证,有22种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甘青”面粉、莫高葡萄酒、中旺方便面等陇货精品获得国家免检,享誉中外。张掖工业园区下辖的高载能工业园区,建于2005年3月,主要是抢抓国家产业政策调整,部分资源型产业和高载能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有利机遇,充分发挥黑河梯级电站丰富的电力资源和祁连山的矿产资源优势,以环保型铁合金系列产品为主的高载能产业为发展方向。中科院白银高技术产业园,立足当地金属矿产资源优势,积极加强院地、院企合作,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方向,目前已形成了化工及精细化工、有色金属新材料、新能源材料、生物制药及医疗器械、加工制造五大高新技术产业体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大力培育主导产业,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是四区在工业园区建设方面的共同选择。

二、主要经验和做法

四区在工业园区发展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他们的经验和做法是:

1、超前规划,稳步发展。四区在园区建设方面,都结合本地实际,坚持总体规划一步到位,部分规划逐步完善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制定了长远发展规划。占地12平方公里的武威生态工业(生物化工)示范园区,是全省首家被国家环保总局正式确认的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在规划之时,按照生物化工区、食品加工区(Ⅰ)、食品加工区(Ⅱ)、综合加工区、商贸服务区、高新技术产业区、仓储物流区和生态绿化区八个方面进行了功能定位,致力于打造高资源利用、高经济效益、低污染排放、环境优美、布局合理、产业链网完善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生态工业园区,目前一期3平方公里已全面开发,园内绿化覆盖率达到20%,水电供应充足,道路网络初具规模,功能配套基本完备。张掖东北郊生态科技产业园为“三轴、三心、七区、绿网穿插”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三轴”即科技产业轴、商业金融轴、农产品加工及电力生化产业延伸轴,进行带状辐射发展;“三心”即城郊芦苇、水面、湿地三个生态“绿心”;“七区”即生物医药工业区、科技孵化区、农产品加工区、机械加工区、仓储物流集散区、园区公共服务区和居住区,并在园区道路两侧建成绿色走廊,形成绿色网络,生态效应与经济效应一样,十分明显,截止目前,园区共完成投资1.78亿元,基础设施趋于完善,建成区面积达到7.9平方公里,占到规划面积的34%。以上两区在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方面的做法和取得的显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充分说明,立足实际,坚持规划的科学性、超前性和长远性,是实现园区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前提。

2、优惠政策,营造“洼地”。为吸引更多的企业进入园区,推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四区立足当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制定了一系列优惠而灵活的发展政策。一是优惠的土地政策。张掖工业园区对引进企业使用国有荒滩、荒地的,实行无偿划拨;对通过租赁方式使用土地的,按租金的70%收取;对一次性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土地出让金优惠30%,并允许其在使用期内依法转让、出租、抵押;园区内项目建设在征用土地方面发生的所有税费留地方部分先征后返或免征。天水市规定,凡投资特别鼓励类产业的,生产性项目用地的土地管理费、新菜地开发基金、副食产品价格调节基金、土地登记费减收80%,土地使用权价格评估费、土地勘丈费减收40%;非生产性项目用地的土地管理费、新菜地开发基金、副食产品价格调节基金、土地登记费减收60%,土地使用权价格评估费、土地勘丈费减收20%。二是优惠的税费政策。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入园企业,免收工业项目行政性收费中的市、区所得部分,免收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事业性收费张掖工业园区对兴办技术服务、科技信息、科技咨询企业的,自开业之日起免征三年所得税;对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科技企业在园区开展的技术研究、技术转让所得,以及与技术转让有关的净收入在30万元以下的免征所得税;凡在园区建设的各类工业和公益事业基础项目,一律免收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三是灵活的投融资政策。四区积极鼓励投资主体通过多种方式在园区投资创业,张掖工业园区的金张掖机动车维修救援中心,就是政府鼓励当地下安村400多户农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发展起来的,该项目在解决当地农民增收问题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优惠的土地、税费政策和灵活的投融资条件,吸引了大批投资者到工业园区创业发展,为地方经济注入了强大活力。

3、创新理念,市场运作。采取市场化手段,吸引投资,盘活资产,在加快园区建设、推动

发展方面,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中科院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园,就是当地政府在郊区丘陵地带“移山为地”后,通过市场化运作手段建成的,节约了大量土地征用资金。白银市中小企业创业基地是白银区委、区政府针对中小企业创业初始阶段普遍存在规模小、用地难、融资难等现实问题,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成规模”的思路,采取“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在原白银宏达建材厂厂区开发建设的,目前已有多户中小企业成功入驻,该项目建成后,可盘活企业资产115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4500个,一方面,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平台,另一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项目目前已被国家发改委列为2007年中小企业创业基地80个重点扶持项目之一。白银区在运用市场化手段发展工业园区方面的做法,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

4、科学管理,周到服务。这次所考察的几个工业园区不但实现了管理与服务观念的重大转变,而且基本建立起了科学合理的管理、服务模式。张掖工业园区按照“精干、高效、多能”的原则,成立了建设管理委员会,组建了县级建制,集党、政、经管理于一体的管理机构,园区管委会主任由区长亲自担任,下设科级建制的党政办公室、项目引进部、土地规划建设部、财政分局、农村工作部和城管大队六个职能机构,具有1千万元以下项目立项审批权以及开发建设中的七项权力和八项职能,区上专门成立土地规划协调组和招商引资工作组,大力支持园区建设;在具体工作中,园区严格落实“新事新办、简化手续、高效灵活、配套服务、大胆创新”和一个窗口对外、一支笔签字决策、一枚印章生效、一条龙服务的办事原则,对凡来园区投资兴业者,只要符合产业政策,都做到了少环节、快节奏、高效率,确保项目引得进、留得住、上得来。天水经济开发区开发区实行“一区多园”的管理体制和发展模式,对市内二十里铺工业园、秦州东十里工业园、暖和湾工业园以及其他有关新办的工业园进行集中管理,由副市长兼任开发区主任,主持开发区全面工作。秦州东十里工业示范区管委会严格落实“一切条件园区提供,一切矛盾园区协调,一切问题园区解决、一切手续园区办理”的“四承诺”服务制,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赢得了投资者的信任。

5、完善功能,创优环境。四区都非常重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并舍得大量投入,努力完善园区功能,力求以完备的基础设施、优美的投资环境吸引各方客商前来投资。武威黄羊工业园区自成立以来,先后投入资金1亿元,配套建设了园区道路、给排水、绿化、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及学校、宾馆、医院、110KV变电所、电力客户服务中心等服务设施,为投资者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白银高技术产业园投入资金2.2亿元用于园区建设,目前园区供电、供水、排水、供热、供气、通讯、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武威生态工业(生物化工)示范园区、张掖东郊生态科技产业园早在成立之初,就将商贸服务区、公共服务区和居住区纳入长远建设规划,以城镇化理念建设园区。一言以蔽之,四区都在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环境方面,投入了大量财力,做出了不懈努力。

三、几点启示和建议

通过外出学习考察,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工业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其发展的速度、扩张的规模决定着一个地方经济的总体实力,也是一个地方经济繁荣与否的重要标志。平凉工业园区2002年经省经贸委批准成立发展以来,先后有13家企业成功入驻园区,到2006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2亿元,当年园区实现产值5400万元、销售收入4600万元,在推动我区工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与这次考察的几个工业园区相比,我们无论在发展理念还是在发展速度上,都还存在一定差距。四区在工业园区发展方面的经验、做法和取得的显著成果,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也为我区加快建设工业园区提供了有益借鉴。

第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理念。没有思想的大解放,就没有经济的大发展。所考察的几个工业园区,之所以经济快速发展,固然有其区位、资源和经济基础等各方面的客观优势,但与之相比,我们最大的差距还是差在思想观念上。也就是说,我们的思想还要进一步地解放,观念还要进一步地转变。区二次党代会提出,我区工业园区建设要围绕“大项目—产业链—产业

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方向,突出大项目带动,积极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税收贡献大、带动能力强的高增长项目,发展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附加值和品牌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培育一批战略性、成长性强的主导产品,把工业园区建成产业开发、科技创新、招商引资的示范园区。这个发展思路切合我区实际,关键是要一以贯之地落实下去。学习四区的先进经验,加快我区园区建设步伐,必须牢牢把握解放思想、创新发展这个精髓,紧紧围绕区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园区发展思路,始终坚持发展先于一切,发展重于一切,发展高于一切,以宽广的视野、超前的意识、超常规的措施,加快园区发展步伐,只要有利于园区发展的事,看准了就要坚决地干,大胆地干,真正做到在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中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用市场经济的新观念、新思维去谋化工业园区新的更大的发展。

第二,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快建设步伐。建设工业园区可以优化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迅速扩大主导产业规模,促进工业经济迅速聚集。四区的工业园区规划的起点高、气魄大,建设的档次高、力度大,工业兴区的意识强、思路明。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加快我区新型工业化进程,应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关键是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要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相结合。紧紧围绕市上中心城市总体规划,把平凉工业园区建设作为我区城乡一体化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要立足我区实际,着眼长远,拓宽思路,放眼全局,对平凉工业园区发展规划作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一步规划到位,加大资金投入,扩大土地储备,分步组织实施,使园区建设与工业发展相适应,基础设施与招商引资相配套,园区风貌与城市特色相协调,努力把平凉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成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新城区。二是要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相结合。园区是工业兴区的重要载体,是区域经济腾飞的平台。学习先进经验必须牢固树立工业兴园的思想,明确工业园区的职能就是抓工业、抓招商引资。平凉工业园区应坚定地走“依靠工业办园,引进企业扩园,发展实业兴园”的路子,既要致力于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群体,逐步形成以主导产业为框架、支柱企业为支撑、拳头产品为重心的园区工业体系,又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走新型工业化的园区建设之路。要建立和完善园区市场化投入、企业化运作的机制,引进高新技术加快我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吸引与我区优势产业相近或相关联的知名企业落户园区,使园区成为大产业集聚的洼地,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平台,最终达到引进优势项目,延伸产业链条,集约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产业效率的目的。三是要与加快主导产业规模化相结合。产业是园区的生命。所考察的几大园区都有自己的主导产业,这也是他们得以迅速发展的关键之所在。区二次党代会提出要把我区建成全省重要的能源化工、新型建材、制革和肉牛屠宰加工基地,这就是我们的主导产业,但从总体上看,我们的主导产业还不够突出、规模还不够大。要结合我区已经初步形成的产业优势,把培育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促进主导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大,建立起富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作为园区建设的主题,真正做到以主导产业兴园区,以产业扩张增实力,不断提升园区的档次和品位,确保四大基地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

第三,要进一步扩大招商,借助外力发展。只有大开放、大招商,才能促进大发展,这是四区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的成功经验。我区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条件较差,必须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借助外力加快发展,这一点,已是全区上下的共识。在这次考察中,我们深深感到,四区在招商引资方面的热度和力度与我区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全区各级各部门应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抓好招商引资工作。一是要转变角色抓招商。全区各级各部门领导同志应从一般性、常规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拿出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研究招商引资工作,带头开展招商引资活动,落实招商引资项目。不论是经济部门还是非经济部门的负责同志,都要把工作重点放在招商引资上,既要引进外资,又要引进内资,内外并举,为全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二是要研究市场抓招商。目前,沿海发达地区正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不少企业利用其技术、品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实行低成本扩张,希望到内地合办企业、合作生产。我区位于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位置特殊,交通便捷,能够率先聚集人流、物流和资本

流,具备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的有利条件,应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加强市场研究,主动出击,加大招商力度。区招商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及时了解掌握国家政策和市场动向,主动收集符合区情实际的市场信息,定期向区委、区政府汇报,为区委、政府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三是要多措并举抓招商。要不断更新招商理念,努力创新招商方法,丰富招商内容,着力提高招商引资的效果和水平。特别要学会和利用好现代网络及通过中介机构招商,积极开展以商招商、以会招商,建议适时组织小团队上门展开招商。同时,要加强对现代招商手段的研究,探索建立科学规范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制定严格的招商项目运作程序,提高招商引资的成功率。

第四,要进一步完善机制,创优发展环境。在完善机制方面,张掖工业园区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张掖市委、市政府授予园区管委会县级综合管理权和一千万元以下项目审批权以及开发建设中的七项权力和八项职能,大大增强了园区开发建设的主动性,促进了园区工作效率的提高。建议区上与市上衔接,在我区工业园区管委会升格为县级建制单位后,给予管理机构,在财政、规划、建设、土地开发储备、项目审批、劳动人事及行政管理方面更大的自主权,特别是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征用等方面,要积极争取市上更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在创优发展环境方面,要在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配套功能,营造良好“硬环境”的同时,努力营造良好的“软环境”。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力打造透明高效政府,提高办事效率,大幅度减少政府审批事项,加快实现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使政府管少、管精、管好。各级各部门都要牢固树立“帮助投资者就是帮助自己,服务投资者就是服务经济,关注投资者就是关注发展”的新观念,建立和完善“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的工作机制,坚决落实“马上就办”、“事不过夜”的工作作风,在项目申报、审批、注册、建设等各个环节,为投资者提供良好快捷的服务,真正建立起客商投资兴业的“绿色通道”。

智慧工业园区建设方案

智慧工业园区建设方案 建设背景 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国内全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背景下,在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形势下,聚集式发展产业成为各地政府的重要工作,园区是承载这一任务的主要载体,在已建园区继续转型升级的同时,大量新建园区不断涌现,园区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在园区探索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信息化建设对于争夺高端产业发展要素、加快科技自主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完善民生保障体系、打造园区独特品牌中具有关键意义。随着信息化走向更广泛、更深入、更智慧,信息化如何支撑园区发展战略、信息化如何应对园区核心业务的需求、如何应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冲击等方面成为园区面临的共同课题。 园区创新发展趋势 园区经济向生态型转变 经过多年的发展,园区积累了丰富的产业,形成了企业聚集发展的态势,但是,我国的园区在开发建设的快速推进过程中,仅仅解决了产业“进区入园”,即只关注了产业的地理集中或产业集聚问题,而没有解决产业的链式发展和集群化竞争。随着国家优惠政策统一化、土地、环保政策趋紧,单纯依靠规模效益的粗放型园区经济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 在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下,园区迫切需要改变园区内产业间、产业内部关联度低、配套性差、资源利用率低的状况,着力完善产业链和产业配套,促进资源利用由“资源-产品-废物”的现行模式向“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转变,尽量减少生产端的资源投入、尽可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与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实现资源再循环。显然,在两型社会的要求下,建设“资源循环、经济发展”的生态型园区,促进产业的生态化和生产、生活、生态的协调发展,是今后我国各类园区发展的大趋势。

班组建设典型经验(精选多篇)

班组建设典型经验(精选多篇) 凝练“三种精神” 建设一流班组 ********调度控制中心配网抢修指挥班 ********调度控制中心配网抢修指挥班是一个由10名青年员工组成,充满活 力的年轻班组。主要负责全***市1.58万平方公里、410万电力客户的配电网抢修 指挥工作。自2014年1月成立以来,我们班以凝练“三种精神”为载体,以“青 年创新工作室”为牵引,通过班组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质量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有效激活了班组这个企业的“细胞”,提高了班组生产和管理水平,成为一支勇于创新、善打硬仗的一流班组。先后获得“******省公司优秀创新工作室”、“*** 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等荣誉。 一、努力超越,勇攀高峰的学习精神 我们班的努力方向是把班组打造成一个学习型组织。班组提出愿景:“打造一流的高素质团队,让人人成为创新能手”。我们成立了******省公司第一个以“青”字号命名的“万强青年创新工作室”,在班长带领下,班里开展“三个三”人才培养模式,即:三个贴近、三个适应、三个延伸。三个贴近即:贴近本职、贴近专业、贴近工作。三个适应即:与配电网的发展相适应、与专业理论相适应、与承担的任务相适应。三个延伸即:向完成抢修任务延伸、向相关知识延伸、向未来配电网发展方向延伸。具体实施“一人一课题、一师带一徒、一岗一轮换、一周一主题”的四个“一对一”学习法,极大地激发了全班学技术、练技能、 1 搞创新的积极性。我们班成员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全面掌握了《配网异常及事故处理管理执行文件》、《配网检修工作票管理规定》等相关配网专业技术知识,为各项工作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同时,我们班始终坚持有目的培养青年职工,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每逢公司开展技术攻关,班里都选派青年职工参与。攻关课题结束时,参加人员必须撰写论文或技术报告,参加论文评比。自觉、自发、自主学习已成为我们班集体和个人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仅2014年就有17人次完成qc成果12项,11篇技术论文 参加公司的论文交流。班长万强不仅自己具有高超的配电网抢修指挥控制技能,对自己的“绝活”也毫不保留,主动向年轻职工传授技艺。他编写的《缩短配网故障停电时间》、《缩短配网临时操作票出票时间》两本qc成果册,成为配网抢修过 程中解决难题的“金钥匙”。 二、追求卓越,打造精品的创新精神 “追求卓越,勇攀技术高峰,打造精品”是我们班的重要特征。我们结合班组实际,鼓励班组成员立足岗位,持续创新,大力开展“集体研讨、相互学习、举一反三”活动,形成了追求卓越,努力打造精品的浓厚氛围。 我们班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在配网发生故障时,对故障点柱上的开关快速进行定

苏州工业园区简介(宣传片文字稿)

苏州工业园宣传片(文字稿) 苏州工业园区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不论是经济实力,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还是体制机制的创新,都走在了中国开发区的前列,已经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国务院副总理 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中方主席王岐山 苏州是一座古城,2500年的历史幻化成小桥流水的旖旎;苏州工业园区是一座新城,15年的传奇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演绎。1994年2月,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正式签署了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协议。在中新两国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直接推动下,苏州工业园区实现了堪称奇迹的跨越式发展——昔日的农田水乡,如今以占苏州市%的土地,%的人口,创造了15%的经济总量,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超过30%,GDP比开发之初增长了近100倍。开发区建设以来,79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园区内投资了125个项目。滚滚而来的中外投资,形成了内资外资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截止到2009年底,园区实现了4个超千亿的发展业绩,利用外资连续多年位列中国开发区第一,综合发展指数位居国家级开发区前列。 2006年,实施科技跨越计划至今,苏州工业园区R&D投入占GDP 比重达%,已经建成科技载体300多万平方米,形成国家级创新基地

10个,设立公共服务平台20多个,集聚各类研发机构160多家,创投机构85家,100多项国家级科技攻关项目在区内实施,创新型园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苏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城市建设,经济管理和公共行政管理的成功经验,从建设初期就确立了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科学开发程序。园区高标准建设了9通1平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金鸡湖金融商贸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阳澄湖生态旅游度假区等功能板块。园区管委会和各相关机构,时时处处站在企业的角度思考问题,逐步形成了高效、透明、公平、规范的亲商服务理念,亲商、富商、安商已成为园区经济发展的制胜法宝之一。如果说园区人的借鉴是对人类文明成果全方位地大胆借鉴吸收,那园区人的创新,则是世界先进理念与中国国情结合地勇敢探索,是支撑园区居安思危、超前谋划、借鉴创新、追求完美的精神动力。创新需要政策的支持,中国国务院先后授予苏州工业园区多个先行先试的政策,为园区创造了独特的发展优势。全国首批出口加工区、全国首家中外合作办学试点、全国首条空陆联程航线、全国首个保税物流中心、全国首个政府部门充分授权的一站式服务窗口,全国唯一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园区人创造了许多个国内第一,也就是这一个个第一、唯一铸就了园区创新发展之路。苏州工业园区借鉴创新的国际理念和本土实现,给地区发展奉献了一种崭新的智慧,它涵盖东西方价值观的努力,孕育了一个人融共赢新的模式。 新一轮全球经济变革已经开始,面对国际产业重新划分的迅猛浪

工业园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工业园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工业园区是一个地区经济加速发展的孵化器和助推器,是扩大招商引资的窗口,也是提高公共设施利用率的平台。为了搞好“如何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研究课题,旗工业园区就加快园区建设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现将关于我旗工业园区建设的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巴林左旗工业园区发展现状 近年来,巴林左旗工业园区在旗委、旗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园区工作在基础建设、招商引资、企业服务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巴林左旗工业园区总规划面积为30,838亩,现园区由南塔工业园区、上京工业园区和凤凰山工业园区三个园区组成。 (一)工业园区基本情况 1、南塔工业园区。南塔工业园区总规划面积为5238亩,基础设施总投资为1548万元,其中道路1,666米投资为66.8万元,桥涵投资25.1万元,供水投资为376.1万元, 供电总投资为790万元,征地投资为89.2万元,平整土地投资为200.8万元,现园区有6.6万伏变电所一座,园区内已实现“五通一平”。 南塔工业园区是以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制造、化工、煤炭加工配送、非金属矿产品加工为主的园区。现入驻企业有7户,固定资产总投资为48,346万元,其中2005年底前入驻的有:吉安化工有限公司完成投资1,120万元;红烨库博股份公司完成投资8,000万元;红烨库博股份公司三期扩建工程投资12,000万元;平煤公司完成投资350万元;南塔自来水公司投资376万元。2006年新入驻企业有3户:阿旗鑫天山水泥(集团)有限公司投资1,500万元建设30万吨/年水泥粉磨生产线项目;白音罕山矿冶集团投资18,000亿元建设的6万吨/年铅冶炼项目;内蒙古源源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投资7,000万元建设的煤炭加工及货场项目。 2、上京工业园区。上京工业园区总规划面积3,000亩,基础设施总投资为631.7万元,其中道路2,608米投资为47.5万元,排水2,100米投资为117万元,供水投资为320万元,征地投资为120万元, 园区拉电27.2万元,电话光缆已经开通,已基本实现“五通一平”。 上京工业园区是以农副产品深加工、兽药、纸制品加工等轻工轻纺为主的绿色环保型工业园区,现入驻企业7户,固定资产投资为5,667万元,其中2005年底前入驻的有:赤峰向阳兽药厂完成投资127万元;赤峰市百利造纸厂7,000吨生产线项目总投资为1,100万元户;左旗龙翔肉禽有限公司总投资为1,200 万元;左旗日升有限公司总投资为1,360万元。2006年新入驻企业有3户,其中:巴林左旗古城乳业投资700万元建设10吨/日鲜奶生产线项目;巴林左旗郑和木业有限公司投资600万元建设的木材加工项目;巴林左旗鑫达种业公司投资580万元建设的高粱米加工和玉米种子包衣项目。

班组建设经验交流材料(完整版)

班组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班组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大家好: 一直以来,变电检修工区高度重视班组建设工作,把班组建设作为加强公司三个建设、培养和锻炼员工队伍和提升安全生产工作水平的有效载体,紧密结合变电检修工区的工作实际,不断做深、做细、做实班组建设工作,有力地促进了检修安全、质量和效益的同步提高,为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变电检修工区不断总结班组建设工作经验,进一步深化“创建先进班组、争当工人先锋号”的活动,全面推动《班组建设管理标准》的贯彻落实,加快形成班组建设创先争优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了班组建设在推动公司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今天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班组建设工作中的一些经验! 一、变电检修工区开展班组建设工作的主要做法 自“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为了进一步提高对班组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工区组织员工认真学习了国网公司班组建设创先争优活动电视电话会议上颁布的《班组建设管理标准》和省公司《班组建设评分标准》,并推出班组建设四步法——“学标准、找差距、定措施、抓落实”,围绕班组“八个建设”,对照标准找差距,逐条落实定措施,通过班组自查、工区检查的形式抓落实,循序渐进地开展班组建设。工区组织开展班组建设竞赛活动,形成了由主要领导总抓、分管领导主抓、车间专工和班组长、专责人齐抓的组织保证体系;工区成

立了管理制度编写组,整理规范工区管理制度,初步形成了班组建设制度管控体系;建立和完善了班组建设竞赛活动奖惩办法,通过绩效考核的手段保障班组建设目标的实现,形成了班组建设的监督激励体系。这样,班组建设三大体系的形成明确了班组建设的目标,确保了班组建设的顺利开展。 工区还高度重视宣传报道在班组建设工作中的作用,努力营造班组建设的良好氛围。一是由专人负责班组建设宣传报道,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职责。二是悬挂班组建设活动横幅标语,每月更新一期体现班组建设内容的宣传栏,激发各班组大力搞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及时有针对性地宣传报道各班组开展活动的动态和进展情况,进一步推动活动的有序开展。 二、班组建设工作的典型经验和亮点 1、组织开展“每周之星”评选活动。自去年秋检以来,工区为了进一步加强春秋检安全质量管理和班组建设管理,激励员工人人创先争优,岗位创先争优,决定举行评选“每周之星”活动。“每周之星”是在安全生产、班组建设等方面表现突出的班组或个人,由工区及时通报表扬,依据工区绩效管理考核办法给予奖励,并作为年终评先树优工作的重要依据。“每周之星”评选活动的长期有效开展,进一步巩固了我们检修工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负责任、特别能奉献的优良传统。 2、班组配置大屏幕电子墙。为更好地开展“创建先进班组、争当工人先锋号”活动,加快提升班组管理水平,推进工区各项工作全面创先争优,结合班组实际工作情况,在班组配置大屏幕电子墙。大屏幕电子墙配置以后,班长利用电子墙召开班前会,安排布置

工业园区建设工作方案工业园区建设工作方案

工业园区建设工作方案工业园区建设工作方案 篇一:工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 工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 为加快实施“工业强乡”发展战略步伐,打造以×××酒业为核心的工业园区,结合《×××乡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基本思路,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工业强乡”发展战略目标,以园区建设为工作重点,坚持走“以园区引企业、园区聚产业、园区带工业、园区促就业、园区带城乡”的发展思路,求真务实,科学规划,把

工业园区打造成“结构清晰、布局合理、交通流畅、设施完善、环境优雅、环保达标”的现代工业园区。 二、目标规划 (一)远期目标(总体构想):到2020年,在位于长永公路沿线的慈竹村1、2、4、5社,张嘴村2、3、4、5、6、11、12、20社,石榴村5、7、8社(×××至×××预制厂、×××农贸市场至赖子石坝公路两旁),计划投资8亿元,规划建设一个1400亩的环境优美、配套完善的现代化工业园区。力争做到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层次明晰,园区实现产值20亿元、利税2亿元。 (二)中期目标:到2015年,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园区内各类企业数达到20家以上,实现产值10亿元、利税1亿元以上。 (三)近期目标:2009-2010年将启动约200亩的园区建设用地,新引进1—2个重点项目或企业入驻,实现产值2亿元,利税1500万元。

三、工作安排 2009年,着手进行以摸底调研、土地协调、关键基础设施修建、项目引进等为主要内容的启动工作,力争打造初步的园区形象。今年,园区的启动拟从以下四个阶段开展工作: (一)综合调研阶段(2009年1月——2009年3月) 这一阶段主要围绕工业园区建设的前期有关工作进行全方位彻底的摸底调查。主要包括对园区内的土地状况、农户情况以及基础设施情况等进行调查,为初步选址启动开发点提供依据。同时,力争醇香源酒业公司以群众土地租赁(入股)形式用地10亩,并破土动工。 (二)土地协调阶段(2009年4月——2009年6月) 这一阶段主要是在调研的基础上,全力抓好园区规划设计和土地报批工作,选择基础条件好的100—200亩进行探索性开发,力争取得启动用地的使用权。一是要选择用地位置;二是探索土

新整理班组建设经验交流材料(5篇)

班组建设经验交流材料(5篇) 班组建设经验交流材料第一篇: 转变观念端正态度全力以赴搞好班组建设 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企业,一个在市场经济下不断提高生产效能的企业,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管理。众所周知电力企业是技术密集型企业,企业内部各专业关联性强,电力流程环环相扣,而一线生产班组是电力企业生产中最小的职能单位,担负着电力企业生产的基本活动过程,是企业各项工作的落脚点。因此班组的建设管理工作关系着企业经营战略的顺利实施,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在电力企业生产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其管理水平、工作优劣直接影响着电力企业的整体状况。只有不断加强班组建设工作,才能建设一支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业务精、敢打硬仗、无私奉献的高素质员工队伍,从而达到安全、高效生产。搞好班组建设我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思想教育,端正班组建设的态度。 在班组思想工作管理中,班组长要努力做到以心换心,经常换位思考,处处为班员着想,并将集体利益至上的理念贯彻到全员当中。要尊重每一个班员的人格和见解,理解每一个班员的心情和存在的实际问题,努力融入到班员的日常工作、生活中。在班组管理中,既要做好班组成员工作期间的思想工作,又要做好工作以外的思想工作,时刻关注每一个班员的思想动态。 一是统一思想和行为,充分认识班组建设的重要意义。

随着电力改革的不断深入,班组建设的重要性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重视。首先,班组是企业实现自我发展壮大的有效载体。要常常给班员灌输:班组建设搞好了,企业的基础才能够稳固,基础稳固了企业才能够发展,企业发展了职工的收入和幸福指数就会水涨船高的思想。要经常开导班员提高对班组建设意义的认识水平,从而自觉地投身到班组建设中去,把企业的利益和自身的利益紧紧联系起来,要有抓好班组建设的决心和信心,不能遇到困难就退缩(温家宝总理讲过;在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也重要)。全班上下要统一思想和认识,齐心协力,积极协商和解决班组建设可能出现的新困难和新问题,为企业发展壮大献计献策。 更重要的是要使职工树立起不等、不靠、不推、不拖的作风和主人翁思想,从一点一滴做起,把班组建设创建活动贯穿日常生产、工作和生活之中,使班组建设成为顺利开展安全生产的有效保障和动力。 二是克服认识上的误区,端正班组建设的态度。 班组建设前期由有的员工对班组建设产生认识上的误区,而表现出的种种不理解、不积极、不支持等现象。如:有的职工认为班组建设工作是企业领导、管理部门或班组长的事,与己无关或至少是关系不大,主观上只注重工作任务的完成,而忽视了制度、规范的建设管理;还有的班组对班组建设创建工作仅限做蜻蜓点水式的表面文章,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敷衍了事,缺乏

(完整版)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设计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首期开发区总体规划报告第1章苏州市概况 1.1 天然环境 苏州市域面积8488平方公里,其中178平方公里(包括14.2平方公里的古城)是属于市区。苏州境内位于太湖东部的地区,包括苏州市本身,地势基本平坦。太湖(2,425平方公里)位于苏州市以西15公里,它汇集了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安徽南部的水流,并由多条河道将水注入长江和大海,五千年前这里还是东海,所以在苏州境内有众多的湖泊、河流和水道与太湖连接。这种纵横交错的河道网络有助于灌溉和运输,同时也能调节长江和太湖的水量和水位。这些风景怡人的水道和湖泊,也使苏州成为众所皆知的“东方威尼斯”。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是上海以西最邻近的城市,它的西部是无锡和常州,南部与浙江的嘉兴和湖州毗邻,北部长江对岸是南通市。京沪线铁路和京杭大运河都经过苏州市,此外,完善的公路网络和众多的河流/水道网络也提供了前往苏州的水陆交通途径。 1.2 人口 苏州市在1992年拥有总人口567万人。其中:市区人口856,700人,自1975年以来,苏州市人口的平均增长率为每年1.85%,虽然增长率在1980年后开始下降(平均增长率是每年1.5%),但是随着苏州市的经济活动增加,外来人口涌人,这里的人口增长率相信

会升高。我们假设这个新的苏州工业园区必须要能应付每年2.0%的人口增长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外来人口对苏州市人口的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这和苏州地区的情形相反,苏州地区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来自自然增长。苏州市参与劳动者总数约占总人口的60,这和中国其他主要城市相似,如下表所示:

上海、天津和苏州的劳动力中少于10%是从事第一产业(比如农业和渔业),大约60%从事第二产业(比如制造业),30-40%则从事第三产业(比如零售业、酒店和金融业)。 1.3 城市发展形式 苏州是中国一大古城,以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迹以及秀丽的风景而著称。古代的苏州市建于公元前514年,建城的地点就在目前14.2平方公里古城的所在地。传统的城市格局以及独特的道路/河道系统大部分都被保留了下来。1981年,中国宣布将苏州市列为重点保护的历史与文化名城,及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风景旅游城市和沿海开放地区。随着苏州的迅速发展,古城的基础设施已经显得不足,不适应经济和人口增长的步伐。在保护历史古城,同时促进城市现代化的宏观规划目标这个基础上,苏州已经将古城指定为历史和文化中心,主要用于发展传统工业以及旅游业,在古城的西部,一个面积26.5平方公里,称为“新区”的地区已经获得相当的发展,以适应该市不断增长中的经济和新时代的需求。域西新区由大运河划分为河东和河西两部分,河东主要是住宅区,河西则用于国家批准的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在苏州市以西,靠近著名的太湖边的

苏州工业园区二十年发展变化调查报告

苏州工业园区二十年发展变化调查报告 【摘要】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最重要的经济合作项目之一。从1994年园区开发至今,它已从一片农田变身为苏州市区发展最快、前景最好的城市行政规划区域。本文通过比较园区开发前后的面貌,分析园区迅速崛起的原因,展望未来的前进方向。 【关键词】苏州;工业园区;发展 一、工业园区二十年的巨变与发展 1、工业园区开发前后的对比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新加波两国政府间重要的合作项目,地处苏州城东金鸡湖畔,行政区域面积288平方公里。自1994年开始启动开发以来,苏州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一直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苏州工业园区已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也是全球发展速度最快、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开发区之一。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2006年跨国公司眼中的中国吸引力城市”评选中,苏州工业园区位居“开发区综合吸引力”20强之首。 然而,谁又能想到如今环境优美、拥有投资价值的现代化的工业园区在三十年前竟是一片的水稻田。 2、工业园区的发展概述 17年前金鸡湖西17年后金鸡湖西17年前,当掘土机在苏州市的东边轰响时,人们并没有想到金鸡湖畔将从

此升起一颗璀璨的“明珠”;17年后,3299家外商投资企业入驻、累计上交各类税收近1030亿元、创造就业岗位49万个……这颗璀璨“明珠”闪耀出的夺目光芒让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倍感骄傲。 1992年,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提出“要借鉴新加坡经验”,于是,在两年之后的1994年,由中新两国政府合作开发建设的苏州工业园区破土动工。旧貌换新颜,昔日的农田水乡逐渐变成集商务、居住、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城。这颗“明珠”由此慢慢绽放出它的光芒。 国际科技园、生物纳米园、创意产业园、金鸡湖金融商贸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综合保税区、旅游度假区……17年间,苏州工业园区各项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名副其实的“改革开放试验田、国际合作示范区”。 如今,77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工 业园区内投资了124个项目,全区投 资上亿美元项目100个,其中10亿 美元以上项目6个。在IC、TFT-LCD、 汽车及航空零部件等方面形成了具 有一定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经济结构明显优化,连续3年新增科 技与服务业项目超过制造业项目。 2008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分别比上年提高了0.8个和2.1个百分点,国际知名品牌服务业项目日益增加,形成了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基地、综合保税区等一批新的功能亮点,资源集约、生态环保等走在全国开发区的前列。 积极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加大政策资金重点聚焦力度,科技三项经费连续三年翻番增长。创新资源日益丰富,形成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等9大国家级创新基地,建成IC设计、软件评测、生物医药、动漫影视等10多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风险创投、产业投资、融资担保资金扶持体系,创投资金规模超160亿元。创新主体快速集聚,拥有各类研发机构131个、高新技术企业384家,100余项国家级科技攻关项目在区内实施。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均以每

班组建设典型经验(精选多篇)

班组建设典型经验(精选多篇) 农电班组建设典型经验编写模板班组典型经验名称 专业名称:日期: 填报单位:洛龙供电所 根据六型一化班组建设要求我所组建精细化学习班组,建设示范窗口,全所10kv高压用户实现远程抄表,低压用户实行电子标签抄表,自主研发了电子标签巡线系统10kv线路及低压台区实行电子标签巡线,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工作管理水平。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在工作中贯穿国网公司“你用电、我用心”服务理念。 一、目标描述 目标描述需说明班组管理崇尚的理念或采取的策略、内容、范围和要求等。 1.班组管理的理念或策略; 2.班组管理的范围和目标; 3.班组管理的指标体系及目标值。 二、主要做法 洛龙供电所位于伊川县洛龙乡,成立于1977年,现有职工20人, 10kv配电线路3条,400v配电线路122条,担负着洛龙乡11个村、10720户村民生产、生活用电和65家企业的供电任务。2014年度洛龙供电所被评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第一名。 一、创建精细化学习型班组,建设示范窗口。 基层供电所和供电营业厅是展示电力企业形象的窗口。由于原办公场所已远远满足不了规范化、标准化的办公环境,伊川县电业局在异地新建了一个功能设施齐全的标准化供电所,打牢优质服务硬件基础。在办公场所,一层设置:营业大厅、应急值班室、培训室、备品备件室、安全工具及施工工具室,营业大厅按照国网公司要求,设置了各种标识、展板及国网公司表示,设置有等后座椅、用户填写台、客户意见簿、便民箱、饮水机、雨伞、宣传彩页、vip室、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专职客户服务员为客户提供各类用电业务的咨询洽谈服务。二层设置办公区:所长室、三员室、配电班、营销班、视频会议室。三层设置宿舍区:职工 宿舍、餐厅、安全、廉政教育室、活动室。 二、强化班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一是组织召开行风监督员座谈会,倾听客户心声,通过《意见征集卡》收集客户意见,了解客户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强化整改落实,以实际行动

关于工业园区建设工作专题会议纪要

关于工业园区建设工作专题会议纪 要 关于工业园区建设工作专题会议纪要20xx年6月5日,县委、县政府召开工业园区建设工作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工业园区建设工作,现纪要如下: 一、会议认为,从20xx年我县工业园区规划通过省州评审开始,全县上下积极推进工业园区建设,三年来累计完成投资亿元,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基础性工作,工业园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承载力和聚集力不断增强,逐渐成为全县工业产业聚集发展的平台,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由于投资有限,开发建设模式单一,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仍然滞后,加之管理体制不完善,公共服务和综合保障体系不健全,整体水平不高,工业园区的现状无法满足招商引资的需要,制约了工业经济的跨越发展。 二、会议指出,工业跨越发展,是

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工业的跨越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全县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全县上下要牢固树立“工业兴则弥渡兴,工业强则弥渡强”的理念,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跨越发展。工业园区是推进工业跨越发展的重要平台,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全县上下要树立“园区兴则工业兴,园区强则工业强”的理念,紧紧抓住我县被列入未来五年全省拟培育的45个省级工业园区之一和全州重点打造的5个百亿元工业园区之一的历史机遇,进一步坚定信心、抢抓机遇,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气魄、更大的投入、更有力的措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强力推进工业园区跨越发展。 三、会议指出,要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山地布局”的思路,修编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将规划面积扩大到20平方公里以上,形成白塔湾建材冶炼片区、弥城优势农畜产品加工物流片区、长坡岭仓储物流制造片区三个核心功能

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总体 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首期开发区总体规划报告 第1章苏州市概况 1.1 天然环境 苏州市域面积8488平方公里,其中178平方公里(包括14.2平方公里的古城)是属于市区。苏州境内位于太湖东部的地区,包括苏州市本身,地势基本平坦。太湖(2,425平方公里)位于苏州市以西15公里,它汇集了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安徽南部的水流,并由多条河道将水注入长江和大海,五千年前这里还是东海,因此在苏州境内有众多的湖泊、河流和水道与太湖连接。这种纵横交错的河道网络有助于灌溉和运输,同时也能调节长江和太湖的水量和水位。这些风景怡人的水道和湖泊,也使苏州成为众所皆知的“东方威尼斯”。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是上海以西最邻近的城市,它的西部是无锡和常州,南部与浙江的嘉兴和湖州毗邻,北部长江对岸是南通市。京沪线铁路和京杭大运河都经过苏州市,另外,完善的公路网络和众多的河流/水道网络也提供了前往苏州的水陆交通途径。 1.2 人口 苏州市在1992年拥有总人口567万人。其中:市区人口856,700人,自1975年以来,苏州市人口的平均增长率为每年1.85%,虽然增长率在1980年后开始下降(平均增长率是每年

1.5%),可是随着苏州市的经济活动增加,外来人口涌人,这里的人口增长率相信会升高。我们假设这个新的苏州工业园区必须要能应付每年2.0%的人口增长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外来人口对苏州市人口的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这和苏州地区的情形相反,苏州地区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来自自然增长。苏州市参与劳动者总数约占总人口的60,这和中国其它主要城市相似,如下表所示:

上海、天津和苏州的劳动力中少于10%是从事第一产业(比如农业和渔业),大约60%从事第二产业(比如制造业),30-40%则从事第三产业(比如零售业、酒店和金融业)。 1.3 城市发展形式 苏州是中国一大古城,以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迹以及秀丽的风景而著称。古代的苏州市建于公元前5 ,建城的地点就在当前14.2平方公里古城的所在地。传统的城市格局以及独特的道路/河道系统大部分都被保留了下来。1981年,中国宣布将苏州市列为重点保护的历史与文化名城,及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风景旅游城市和沿海开放地区。随着苏州的迅速发展,古城的基础设施已经显得不足,不适应经济和人口增长的步伐。在保护历史古城,同时促进城市现代化的宏观规划目标这个基础上,苏州已经将古城指定为历史和文化中心,主要用于发展传统工业以及旅游业,在古城的西部,一个面积26.5平方公里,称为“新区”的地区已经获得相当的发展,以适应该市不断增长中的经济和新时代的需求。域西新区由大运河划分为河东和河西两部分,河东主要是住宅区,河西则用于国家批准的高技术产业开发

班组建设典型成果

班组建设典型经验与成果 班组名称:上港供电所 所在单位:新野县电业局

一、背景的提出: 为了提高班组管理水平,培育高素质、高技能员工队伍,建设制度健全、创新力强、能打硬仗、业绩突出的一流班组,根据公司各级部门的部署,我班组积极开展班组“创一争标”建设活动。 我所以《国家电网公司建设管理标准》为依据,以建立健全标准化操作管理、标准化巡视、工作票标准化管理等为重点,进行自查整改,发现上港供电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1安全管控上不到位,班组各级人员安全意识相对较弱,习惯性违章的现象时有发生。 2标准化管理存在漏洞,标准化作业不规范,与国网标准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3员工精神面貌和工作状态不理想,被动工作,主观能动性不足。 4人员调动频繁,新老员工交替,新员工业务水平提升缓慢。 5员工依据经验干工作,“旧的工作经验”已经无法适应与高速发展的企业现状。 因此,我上港供电所成立了以所长为组长、值班长为副组长、其他值班员为成员的争创建设小组,明确了工作职责,依据公司及工区的班组建设推进计划,制定出本所的班组建设工作推进计划,建立了工作落实机制、全员参与机制,扎实开展了班组建设活动。 二、采取的具体做法和措施 1.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加强班组思想文化建设,提升了员工队伍综合素质,增强了大家的大局意识、竞争意识、责任意识,自觉为公司的发展献策出力。通过组织动员,提高了员工对班组建设工作的认识。做好班组建设的宣传、动员工作,把班组建设创建活动贯穿于日常生产、工作和生活之中,使员工树立起不等、不靠、不推、不拖的作风和主人翁思想,从一点一滴做起,是班组建设成为顺利开展无违章班组和优质服务的有效保障和动力。 2.针对班组内安全管控上不到位的问题,我所加大班组基础管理力度,确保安全生产局面稳定,与标准化操作、巡视结合,强力进行班组基层管理工作。 上港供电所始终将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扎实开展了“两抓一建”、安全生产月、争创无违章班组等一系列活动。同时加大了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不断强化全员安全责任意识,有效杜绝误操作事故的发生。 认真贯彻落实班组的各项规章制度。发挥班组长的带动作用,在执行制度上班组长率先垂范,组织班组成员学习各种规,使之深入人心。班组内制定了违章处理办法,有奖有罚。做好违章记录与绩效考核挂钩。 我班组坚持每次进行操作巡视时,都严格按照标准化流程作业,前期由班组长进行现场考评,及时发现问题和纠正违章行为,并总结发现的问题,对全所人员进行宣贯教育。

浅谈不同时期工业园区建设发展的重点讲课稿

新形势下不同时期工业园区的发展重点 工业园区是资源高度聚集的工业化载体,能有效推动产业聚集,形成产业聚集的协同效应的工业发展模式,较之于分散的工业企业,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产业竞争优势,是政府推进工业化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本文根据工业园区的发展程度,从成长期、成熟期、饱和期三个时期来分析新形势下工业园区的建设发展重点。 一、不同时期工业园区的特征 (一)成长期 工业园区成长期是指园区建立至初具规模阶段,具备如下特征:一是生产要素快速聚集。园区建立之初,以政府的优惠政策为驱动,通过低成本导向,吸引一批企业落户园区,促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快速聚集。二是产业类型较为单一。因为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较低,入园企业大多为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传统企业,园区产业也为单一的产品制造和加工。三是园区空间布局简单。为保障土地的低成本,成长期园区一般都会选择单位用地面积上拆迁房屋较少的农村或郊区,与城市基本脱离,且在企业布局上,主要是沿交通轴线布局,单个企业聚集。四是建设资金需求巨大。这个时期的工业园区发展快速,基础设施建设、征地拆迁等各项任务重,在基础设施配套上需投

入大量资金,多有入不敷出的现象。 这个时期是工业园区发展的基础期,这个时期的建设发展成果,将直接影响到该园区的后续发展。以益阳长春经济开发区为例,园区建园之初,规划不甚完善,前期投入不足,在规划选址、项目布局、基础设施等方面滞后,且没有完善的项目入园审查机制,入园企业多为传统加工型企业,缺乏支撑作用大、带动效果好的龙头企业,导致产业链抗风险能力较低;此外,该园区区域属城乡结合部,大部分地域正处于农村向城市的转变过程,部分群众仍停留在农民的观念,传统思想较重,且园区因征地拆迁、查违拆违而引发的矛盾较为集中,还有个别群众不愿服从大局,以致形成了发展中的阻力。这些问题,直接导致长春经开区成长期延长,向成熟期迈进困难重重。 (二)成熟期 工业园区成熟期是指园区达到一定规模后扩张延伸阶段,具备如下特征:一是由项目主导转变为产业主导。该时期园区达到一定规模后,发展重点逐步向产业转移,各类生产要素重新整合,形成较为稳定的主导产业和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具有较好的产业支撑和配套条件。二是入园企业由量转变为质。随着园区的规模化,当地的廉价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难以满足整个园区的需求,传统企业的提质转型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入驻,促进园区企业附加值不断增加。三是项目由线型布局转变为圈型布局。当园区企业具备龙头效应后,上

工业园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工业园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全面详细地了解我县工业园区建设事情和,为县委、县政府进一步抓好工业园区建设提供决策参考。现将我县工业园区建设存在的困难、咨询题及对策建议等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工业园区建设事情 1、园区规划编制事情 2、园区建设事情 二、园区建设存在的要紧咨询题及原因 2、企业个数少,生产规模小,经济总量别高。我县除去规模以上企业后,目前我县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上500万元的惟独剑景水电开辟公司、欧泰林化公司、剑白香猪厂等7家,而规模以上企业惟独剑河县供电局、剑河县忠信建材公司、剑河县昌兴木业公司等3家,因而我县经济总量跟别上。 3、园区治理体制有待健全,软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一是由于没有单独建制的工业区管委会(目前由工信办兼管)和独立的办公场所,缺乏行政调控能力,造成工业园区无法独立开展业务工作,快捷的园区工作运行机制没有形成,园区项目从立项到建成,程序复杂,手续报批一站式办理并未从全然上实现,县里出台的优惠政策并未得到真正的降实。二是园区进展的核心工作是招商引资,但目前还未建立起一套系统化、制度化的长效招商引资机制,招商力度大,但是引进产业项目少、措施别力,全社会、全方位、经常性的工业招商引资氛围还没形成。 4、园区目前进展困难重重,从而无法保证园区的进展后劲。一是由于县级财力十分有限,资金投入严峻别脚,屯州工业规划区服务中心、垃圾填埋场、公租房、污水处理厂、供水工程扩建等基础设施工程启动困难。二是园区近期工业园规划的土地收储和实现五通一平及其它基础设施配套资金大,而投入仅仅依赖县财政的单一投入,资金明显别脚,是无法保障园区进展需要的。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长远规划与近期建设并重。一是加强与黔东循环经济管委会和相关规划资质单位的工作对接,力争在8月份完成《黔东循环经济工业基地进展补充规划环评报告书》以及《黔东循环经济工业区进展补充规划(剑河功能区)》的评审和8月底前完成工业园区操纵性详规等工作。二是加大土地报批力度,力争屯州2平方公里工业聚拢区用地指标得到报批,为项目降地争取更大空间。三是加大对屯州工业聚拢区第一期362亩已批用地的细化使用,确保20XX年所有生产性、非生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用地。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招商项目奠定基础。按照大规划、大建设、大投入的原则,大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建立多元化长效投入机制。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县财政纳入年度预算,城建每年可列支一部分资金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并且,场地出租、标准厂房租赁收益、园区企业年上交税收留成部分用于园区进展,逐步实现以园养园。二是争取省州相关部门的支持,采取发改委、工业、建设、交通、环保、水利等项目集中申报、资金捆绑使的方式抓好屯州工业规划区服务中心及配套设施新建项目、屯州工业园区垃圾填埋场新建项目、屯州工业规划区公租房新建项目和屯州工业规划区污水处理厂新建项目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三是争取省州的支持启动南明工业集聚区至三穗天柱高速接口二级公路建设项目进入省州今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盘子。

班组建设典型经验与成果22

班组建设典型经验与成果 班组名称:海晏运维站 所在单位:变电运行工区 (签章)

一、背景的提出: 为了提高班组管理水平,培育高素质、高技能员工队伍,建设制度健全、创新力强、能打硬仗、业绩突出的一流班组,根据公司各级部门的部署,我班组积极开展班组“创一争标”建设活动。 我站以《国家电网公司建设管理标准》为依据,以建立健全标准化操作管理、标准化巡视、工作票标准化管理等为重点,进行自查整改,发现海晏运维站存在的一些问题: 1安全管控上不到位,班组各级人员安全意识相对较弱,习惯性违章的现象时有发生。 2标准化管理存在漏洞,标准化作业不规,与国网标准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3员工精神面貌和工作状态不理想,被动工作,主观能动性不足。 4人员调动频繁,新老员工交替,新员工业务水平提升缓慢。 5员工依据经验干工作,“旧的工作经验”已经无法适应与高速发展的企业现状。 因此,我海晏运维站成立了以站长为组长、值班长为副组长、其他值班员为成员的争创建设小组,明确了工作职责,依据公司及工区的班组建设推进计划,制定出本站的班组建设工作推进计划,建立了工作落实机制、全员参与机制,扎实开展了班组建设活动。 二、采取的具体做法和措施 1.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加强班组思想文化建设,提升了员工队伍综合素质,增强了大家的大局意识、竞争意识、责任意识,自觉为公司的发展献策出力。通过组织动员,提高了员工对班组建设工作的认识。做好班组建设的宣传、动员工作,把班组建设创建活动贯穿于日常生产、工作和生活之中,使员工树立起不等、不靠、不推、不拖的作风和主人翁思想,从一点一滴做起,是班组建设成为顺利开展无违章班组和优质服务的有效保障和动力。 2.针对班组安全管控上不到位的问题,我站加大班组基础管理力度,确保安全生产局面稳定,与标准化操作、巡视结合,强力进行班组基层管理工作。 海晏运维站始终将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扎实开展了“两抓”、安全生产月、争创无违章班组等一系列活动。同时加大了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不断强化全员安全责任意识,有效杜绝误操作事故的发生。 认真贯彻落实班组的各项规章制度。发挥班组长的带动作用,在执行制度上班组长率先垂,组织班组成员学习各种规,使之深入人心。班组制定了违章处理办法,有奖有罚。做好违章记录与绩效考核挂钩。 我班组坚持每次进行操作巡视时,都严格按照标准化流程作业,前期由班组长进行现场考评,及时发现问题和纠正违章行为,并总结发现的问题,对全站人员进行宣贯教育。

关于工业园区建设的思考

关于工业园区建设的思考 工业园区建设,也许是所有县级以上政府都在积极思考并全力推动的一项工作,甚至,在一些地方,乡镇、街道也千方百计谋动此类浩大工程。其原因,核心的就只有一条,就是工业园区建设对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工业园区怎样才能建成?怎样才能建得富有成效?全国各地尽管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但也有不少深刻的教训,并且,似乎没有十分定型的模式或途径可选。工业园区建设,十分值得探究和实践。 一、影响工业园区建设的主要因素 影响工业园区建设的因素,大体可以分为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实际上,宏观与微观因素往往共同从不同的方面制约或推动园区建设,所以,谋划园区建设必须全面分析,综合运用。 (一)宏观因素影响 第一,宏观经济政策影响。包括信贷政策、货币政策、土地政策、产业政策、环境保护政策等方面的影响。2008年的宏观调控,国家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多数园区建设都将面临投融资的双重困难。 第二,国家和地区产业政策以及产业布局影响。这代表了国家和地区对产业发展的支持倾向,地区产业纳入国家统筹,势必得到政策、资金等方面的大力支持。顺势而为则左右逢源,逆水行舟就可能事倍功半。 第三,区位影响。一般所指的区位,也叫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经济区域中,由于所处地理位置、交通及物流、自然资源等条件决定的占有人才、资金、资源、市场等要素的经济地位。区位越好,园区吸引人才、资金、资源、市场的基本条件就越好,在区域竞争中必然占据有利地位。 认识区位应该树立“相对”观念。“相对”,是指区位条件的可变化性和区位判断的相对性。一方面,由于重要要素条件的变化,以及规划建设推动导致地区地理位置重要性变化、交通物流条件变化、被发现的自然资源或自然资源在一定时期重要性的变化,区位的优劣都可能发生转变。 (二)微观因素影响 第一,园区定位。定位,代表园区发展的方向,体现了园区的产业特征、投资倾向、基础优势等。园区定位准确,能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形成园区个性特色,也有利于投资选择,因此,“把握优势、科学定位、统筹规划、有序推进”成为很多园区的成功经验。一个谋求发展的电脑投资商会非常自然地想到要到广东东莞投资;一家想做大的电器企业会非常自然地想到要到浙江慈溪落户,这既是专业产业集群园区的魅力,也是园区定位作用的体现。 为解决特色园区不“特”问题,重庆市今年5月初开始着手对40区县产业布局全面“洗牌”。重庆市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所所长李勇介绍,市内特色工业园区成立时间较短,每个特色工业园区的特色产业都被自己“发散了”,大多都有2到3个主要产业,一些复合型工业园区则拥有四五个主要产业。温州则不这么做,在温州人看来,哪怕是一个很小的行业,只要具备足够的产业规模,就能做成大产业。温州一家专门生产拉链的企业,能够占领全国市场,还有生产袜子、领带、皮带、打火机的企业,同样可以形成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最终成为一个“巨无霸”。 第二,资源条件。尽管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存度正在逐步减弱,但资源仍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中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尤其是原材料冶炼加工、能源等资源型工业,对资源的依存度仍然很高,资源的推动和制约作用都十分明显。 第三,产业配套。这是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联系非常紧密的具有共生关系的产业集群的形成问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