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财政学案例教学_第三章公共财政支出__第一节公共财政支出概论

财政学案例教学_第三章公共财政支出__第一节公共财政支出概论

财政学案例教学_第三章公共财政支出__第一节公共财政支出概论
财政学案例教学_第三章公共财政支出__第一节公共财政支出概论

第三章公共财政支出

第一节财政支出概述

一、公共财政支出规模扩张

公共财政支出,是公共部门为从事经济活动所消耗的一切费用的总和。因此,公共支出规模反映出公共部门从事经济活动的范围。由于公共支出是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税收又是公共支出的补偿来源,因而公共支出规模会对经济运行产生很大的影响。

1 、公共支出最优规模的局部均衡分析

2、公共支出最优规模的一般均衡分析

3、公共支出规模扩张

(1)公共支出增长:需求角度的解释

政府活动扩张理论

梯度渐进增长理论

发展阶段增长理论

(2)公共支出增长:供给角度的解释

非均衡增长理论

官僚垄断理论

二、公共支出规模控制

1、预算监管制度

2 、零基预算制度

3 、政府采购制度

政府采购又称公共采购,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单位以公开招投标为

主要方式,从国内外市场上购买商品、劳务和工程的行为。

三、公共支出结构分析

公共支出结构是指各类公共支出项目在总支出中的构成及其比例。

1、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又称消耗性支出,是指公共部门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如行政管理支出、基础设施投资支出等。

转移支出是公共部门对私人部门的补助支出,如失业救济金、企业补助金等。

2、经常支出与资本支出

经常支出是维持公共部门运转或保障人们基本生活所必需的支出,主要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及社会保障支出。

资本支出是用于购买或生产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耐久品所需的支出。如用于道路、办公楼建设的支出,用于购买汽车、复印机等办公设备的支出。

案例一

案例名称:广东省的预算透明度有多高?

——析论人大对政府预算的监督

案例来源:根据《南方日报》2003年1月16日及《钱江晚报》2009年10月25日的报道编写

案例内容:

预算透明度是公民知情权发展的结果。知情权对政务公开的要求,直接产生对政府财政预算透明度的要求。2001 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推出了《财政透明度手册修订版》,对财政预算透明度进行了一般性的总结与规范,并提出了政府预算财政透明度的四项基本要求:对政府作用和责任的澄清、公众获得信息的难易程度、预算编制执行和报告的公开与对真实性的独立保证。为了推动各成员国提高财政预算透明度的工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结相关经验,发表了《财政透明度良好行为准则》和《财政透明度问卷》。这为我们分析财政预算透明度状况、进行相关政策设计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工具。

多年来,各级政府向人大递交的预算报告很简单。但是,广东省在提高预算透明度方面一直走在前面。2001年政府首次向省人大提交部门预算,但只涉及7个部门;2002年扩展到27个部门;2003年提交的省级部门预算单位预算表有3厘米厚,605页,公开了102个单位220亿元的资金。

案例分析:

早就听说国外的政府递交给议会审议的预算十分详尽。德国预算

收支科目由机构科目、职能科目、种类科目和复式科目等4个系统组成,从不同角度较具体、详尽地把各种财政性收支项目都纳人预算范围之内。巴伐利亚州财政部的专家说,州预算的科目达15000多个,编成的预算有5000个页码,一部预算有10英寸厚。

多年来,人大代表手中的预算报告只有几页纸,由于项目不细,透明度很低。在“类、款、项、目”4级预算草案科目中,不少只列到“类”一级。一“类”资金可能高达几亿元,这几亿元资金怎么用一点都不明确,现在部门预算编到“项”,有些支出还详尽到最基层“目”,而有些“目”级资金只有近万元。

广东省2003年的部门预算报告多达600多页,100多个部门每个单位的开支一目了然。比如,预算报告中所说的某单位办公楼维修费,清楚标明是“50万的经费拨款”,还列出了100多字的用款说明。

由于透明度高,一些人大代表就有可能对预算支出提出异议。按照部门预算提供的数字,省府办公厅的支出中,省育才幼儿园一园的拨款经费是812.2万元,用于人员支出563万元;省育才幼儿园二园的拨款经费为592.2万元,用于人员支出为437.2万元。有代表说,政府为什么花那么多钱用于幼儿园的建设?现在连部门的后勤都交给社会办了,机关幼儿园也早该交给社会办了。该由社会办的,政府就不要大包大揽了。财政给机关幼儿园投入太多是不合理的。因为幼儿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范围,属于准公共产品,既可以由市场提供,也可以由政府提供。在财力不允许的情况下,就不必给幼儿教育拨款。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政府的钱应该投向纳税人普遍受益的公共产

品,如义务教育、环境保护等。给政府机关幼儿园投入过多的资金,只有公务员的孩子享受到,这是不公平的。

公共财政学认为,预算要遵循完整性、年度性、可靠性、公开性等原则。广东省努力提高预算透明度,这是一大进步。尽管如此,广东省的预算表仍有一些不足,比如怎样用钱列得很清楚,但这样花钱是否合理却无从得知。比如搞装修要花那么多钱,但装修是防爆用的还是防盗用的,没有作具体说明。另外,预算报告上清晰地印着“秘密,会后回收”的字样。实际上,部门预算不应该作为秘密,除了向人大代表公开外,还应该向社会公开,纳税人有权知道政府怎么花钱。只有向社会公开,政府才能受到更有效的监督。

由于人大代表来自于不同行业,预算工作很专业,一些代表看不懂预算报告,有的甚至连预算的概念都不懂。为了让人大代表更好地监督预算,建议成立专门的预算审议委员会,专门审议预算。

2009年10月25日广州财政局网上“晒账”(即公布账目)轰动全国、引发各方热议。尽管有声音提出账本看不懂难以监督、较关注的项目并没列出,但“晒账”在观念、制度上的突破,使事件形式、意义远大于内容,更多赞声:“晒账”,看不懂也是进步。广州市财政局网上公开年度“账本”,一百一十四个政府部门预算均可免费下载。该局网站浏览量从月积三万骤增至半天四万人次访问,一度被“挤瘫”。这是中国内地城市首次将政府“账本”完全摊在阳光下,大批市民“上网查账”。

此次公开账目的内容庞大而详细,涉及财政资金超过两百亿元人民币。这些钱政府各职能部门都是怎样花的、花在哪些地方、是否合理?这个“账本”基本可以解答。这是观念突破和制度改善,广州的政务公开向前迈了一大步,值得全国推广。

案例二

案例名称:交警支队收费混乱说明什么?

——析论对规费和罚款的财政监督

案例来源:根据财政部门提供的资料改写

案例内容:

2000年,某市公安交警支队收取各种交通规费收入和罚没收入487万元。2001年财政部门对该交警支队的收费和罚款情况进行检查,发现了不少问题。一是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没有分离。交警既持票开票,又收罚金,过一段时间后再将罚金交到单位财务部门。有的交警手持罚没单据25本,涉及金额2.5万元,时间跨度长达18个月。二是下达收费和罚款指标。每年年初就根据本单位支出预算确定全年收费、罚款数额,并以指标形式分解到基层单位和交警头上。每月内勤罚款800元,外勤罚款2万元,超额完成任务者,给予一定的奖励。三是乱设收费项目。如通行证费、照相复印费、固定牌架费等,2000—2001年共收取21万元。四是资金管理混乱。规费和罚没收入没有专门设立账户单独核算,而是与正常经费和返还的规费混杂在一起。

案例分析:

某市公安交警支队收费混乱,至少可以说明以下几点:

一要充分保证执法部门的正常经费。有些地方,财政收入有限,而供养人员很多,执法部门与行政部门一样,正常的经费严重不足。财政部门在编制预算时,对于有规费和罚没收人的部门,不给预算经费或者只给人员经费和办案经费,不足部分从规费和罚没收人中弥补。这样一来,完成收费、罚款任务就成为保障执法部门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的重要途径。执法部门往往过于注重一线的收费、罚款,而对于内部财务、票据管理不很重视,没有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所以,要完善部门预算,保障单位经费。各级财政要在预算安排上对执法部门的经费优先保证,决不给截留规费和罚没收入留下任何借口。

二要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按规定,罚没收入必须实行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而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在县、乡,执行这一规定不太现实,限于人力,执法人员不得不一边开票一边收款。所以,对于不同地域的执法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如县级以上的城市,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坚决分离;县级以下的地域可适当放宽,但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将款项缴人国库或财政专户。

三要加强对规费和罚没收入的监督。规费是公共部门为单位和个人提供特定服务时收取的手续费和工本费,一般以公共部门提供特定服务的成本补偿为原则;罚款是公共部门对违法行为者所收取的款项,罚款多少取决于违法的程度及公共利益受损的程度。按照现行的

财政制度,规费和罚没收入不直接纳入政府预算管理,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逃避”了包括人大和媒体在内的监督。由于体制惯性使然,目前把所有规费和罚没收入全部纳入政府预算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要加强人大和媒体对收费和罚款在项目、标准、用途等方面的监督。虽然规费和罚没收入仍游离于预算之外,只要受到有效的监督,管理混乱的现象同样能避免。

案例三

案例名称:预算中挤出“水分”5600万元说明什么?

——析论虚报预算经费的原因

案例来源:根据《南方周末》2003年11月20日张立的文章改写

案例内容:

2003年10月26日,深圳市政府办公厅发出公文,在全市范围内通报批评少年宫虚报预算经费的做法。市少年宫向市财政申请购置费及开办费7597.09万元,经审核后实际为1966.089万元,共计核减5631.00l万元,核减率高达74.12%。

案例分析:

从市政府的通报中可以看出,7600万元中,有3000万元的经费涉及到科技展览、实验室、教学设备、舞台设备、大型广告宣传屏、广场雕塑等,财政局认为这些属于基建支出,应由市发展计划局安排。有2000万元属于日常运行费用,应由预算列支,但数额要大大压缩。对于安全设施的经费予以保障;对于桌椅等设施,要降低配备标准。

少年宫人员编制数为200人,实际在编40人,但以200人的额度予以申请,这是虚报的。

水电以及物管等开支多数达百万元,财政局建议将可市场化经营的部门和项目,如环幕影院、少儿剧场、室外大型广告项目,以招标的形式委托经营,用收入来弥补支出。剩下的还有2600万元中,还有“水分”可挤。如价值90多万元的科普流动车购置计划被市财政局否决了。

市少年宫筹建于1998年,坐落在莲花山下,耗资5.38亿元,当时作为重点文化工程之一建造,设计别致,气势恢宏,是市民眼里的新世纪形象工程。照理说,不是经费十分紧缺的单位。但是,在编制预算时总是尽量多报,然后让财政部门砍削。实际上,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有个形象的说法,叫做“头戴三尺帽,不怕拦腰砍一刀”。

少年宫虚报预算经费事件,给人们两点启示:

一是政府财力过于分散。少年宫有关人员明白,如果3000万元的经费直接向发展计划局要,则需要申请增加基建投资,这种性质的报告很难批,因为属于突破投资规划。最好的办法是以购置费的名义,向财政局打报告,通过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被财政局否决,再转向计划发展局申请。可见,行为的背后是财政局和计划发展局都掌管一定数量的公共经费,而且都有权审批。据了解,为了保持城市建设的高投入,计划发展局享受“切块”政策,每年有几十亿元专项资金由该局用于城市建设。但这种制度安排留下了钻“空子”的余地。

二是预算制度不够完善。政府预算不仅仅是一个财政问题,它涉

及到了民众纳税与政府提供公共产品之间的内在关系。人们对政府怎么花钱进行有力的监督,这是现代政治的基本要求。现行的《预算法》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即对预算失误,没有作任何追究与处罚的规定。从资金的审批、拨付到使用,任何人无须承担法律责任,这就导致部门敢开口、有权力的敢批、拿到钱的敢用。

按法律规定,政府预算必须经过人代会批准,预算的调整,也必须经财政部门提出,人大常委会审批。在这个框架下,政府无权批准财政的具体支出,财政部门也仅仅是预算的具体执行机构。现在政府可以改变预算,根子在于缺乏强有力的预算监督,要将人大对政府财政的监督,由程序性监督,转为实质性监督。国外的议会,财政监督是一项日常工作,例如美国国会的会计局有2500人之多,还有预算委员会、拨款委员会等机构,大额的拨款支出,还需进行议会辩论和投票。目前,广东省财政厅正与省人大实行计算机联网,这是一个好的开端。

案例四

案例名称:公车成“用公款购买的私车”源于何因?

案例来源:根据2006年10月26日星期四《中国经济时报》孙立忠、https://www.wendangku.net/doc/863672911.html, 2010年05月31日华山的文章及北京晚报2011年3月27日达殊文章编写

案例内容:今年国庆黄金周,江苏省某县级市的公务员小黄(化名)去邻近一个地级市旅游,顺便看望在该市某局任局长的专车司机的叔叔老黄(化名)。小黄待了两天,老黄都忙得早出晚归,他竟没能和叔叔说上几句话。在老黄的概念中,公车,就是“用公款购买的私车”:送局长与家人四处旅游、饭局;接局长的孙子上、下学;连局长公子的驾驶技术,也是老黄带他到城外荒地,花了两个月时间练出来的。“屁股底下一座楼”是某些地方百姓对官员“坐骑”的一个形象比喻。由于相关制度存在着诸多问题,公务车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了激化政府官员与普通百姓矛盾的“导火线”。“公务车改革”已是老生常谈,虽然近几年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改革措施,但令人喝彩者鲜见。公务车改革为何这么难?什么样的方式才是最佳的改革方式?

案例分析:

老黄对于公车所下的定义可谓精辟,深合中国的国情。他在国庆七天长假中一天不得空闲的忙碌,正是对其所下定义的论证:接送局长好朋友的儿子结婚;把去旅游的局长公子一家三口送到机场,后又去机场接回;分别到邻近城市接局长的父母、妹妹来该市过节,后又分别送回;陪局长夫妇及其父母到城里购物;陪局长送礼;送局长去酒店为其他领导接风,半夜送回……七天不可开交,公车用来干的都是私事。

据了解,目前各地政府采购汽车的数量每年都在以超过20%的速度递增,汽车采购在政府采购总体支出中仍占有较大份额。200

4年,我国政府采购规模达2200亿元,其中汽车采购额就高达500亿元。以浙江省为例,现有公车不少于10万辆,按最低标准估算,每辆车每年更新费用2万元,一年更新费用便达20亿元。此外,每年新增一万辆车又是20亿元。每辆车每年司机工资、福利、油耗、修理、保险、养路、洞桥费,以4.5万元计,又是45亿元。这三项合计85亿元,相当于浙江全省年财政支出的25%。

另据资料显示,“八五”期间,全国公车耗资720亿元,年递增27%,大大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据保守统计,我国公车目前已达300万辆,每年用在公车上的开支达3000亿元。另一方面,公车的过度使用也是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在北京市行驶的车辆中,除出租车外,公车动态占有的道路资源是私车的4倍。全国政协的一项调查表明,有些公车出行只三分之一用于公事,其余都是访友、旅游、送子女上学等私事;公车的另一大腐败是在修车和油料费中拿回扣,成为财政开支的“无底洞”,公车私用损失的不仅是国家财产,还有执政党的形象和公信力。

何以出现如此的不堪呢?最根本的一点是对于公车私用不可监督。因为公车使用者和公众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是必然的,人们不可能对每一辆公车的使用状态都了如指掌,作出是公用还是私用的判断就更难,如此一来,人民监督的汪洋大海也难奈其何。对于不可监督的公车私用,无论是暗访曝光也好,还是节日封存也好,抑或是公布

举报电话也好,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种种努力也已经被证明是徒劳的。

也正因为不可监督,现行的公车制度,实际上就是一种鼓励浪费的制度,既然不私用白不私用,私用了也白私用,那有机会私用者就必然想尽可能多地私用,反正一切都有公款埋单。表现出来,就是能坐车的时候决不跑着,不能坐车的时候也要创造条件坐,而且车越豪华越好,排气量再大也不在乎。所以,用于公车的支出必然日益呈现膨胀之势。

既然不可监督,那么要减少乃至杜绝巨额的糜费,解决的办法就只能是取消公车。但在中国当前的制度条件下,实施公车改革取消公车发放交通补贴之后,仍存在一个不可监督的问题,那就是某些官员完全可以将养车的费用通过招待费等形式报销——在当前各单位小金库泛滥,预算监督乏力,官员公务消费极不透明,如何报销、如何花钱通常是领导一枝笔签了算的情况下,“用公款购买的私车”很有可能转化为“用公款养的私车”。

不久前湖南省财政厅综合处向媒体透露,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继在郴州资兴市试点后,将在全省范围内推行,改革重点是对公务用车实行货币化补贴。纵观全国,近几年来,不少省市地区都开始着手进行公车改革,改革的主要方式就是职务消费货币化,把公车拍卖,对公务员按级别发给一定的交通补贴。对于这种改革方式,有人认为公

车改革货币化能大幅度降低财政支出,值得提倡。也有人认为公车改革货币化可能带来很多新的问题,甚至产生新的腐败。

今年5月份,云南昆明的车革方案“亮相”引发当地舆论一片哗然,其内容是:取消公车,按行政级别发放车改补贴,补贴标准为:副厅级月补助1800元,正处级1500元,副处1300元,正科1000元,副科800元,科员500元。对于一个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不过9000元、低保和最低工资分别仅为210元、470元的西部地区城市来说,这个补贴金额无疑十分“扎眼”。

其实,近几年的公车“货币化”改革方案都不同程度地引起了民众的质疑与非议。究其原因,是由于这类“方案”的制订和实施都掌握在各级官员手中,而这些所谓的“改革”又都是以确保公务员阶层的既得利益为出发点的。作为改革支付成本的纳税人,却没有任何的话语权。这样的“改革”当然不会“公正、公平”,引起“轩然大波”也就在情理之中。

专家们也对货币化改革表示了否定。公务用车的经费如果进入私人口袋,就会有很多说不清的问题,这笔钱算什么?交不交税?交税的话,有人说不是个人所得,可是不交税,他实际上就是个人所得。用货币来进行分配,是不合理的,也不合法。从经济学角度讲,也没有任何依据。此外,有些专家还特别指出补贴按级分配存在不合理的问题。货币化实际上是一种按职权的高低来分配,是一种不合理不合法的分配,谁有权利,谁的职位高,就可以得到更多的补助。

公车改革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走法制化道路。通过立法来规范公车的购买、管理和使用。此外,专家们还提出了一个本票制的观点,也就是不发钱发票,根据公务实际情况,用本票来进行报销。而且可以设计一个方案,比如使用公车的人一年之内节约多少,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给予一定的奖励。他们认为,使用本票制的好处是,不是按权利,而是按需要来分配公务车的费用。因为有的人,官职不一定很高,但是使用公车的频率比较高,如果使用本票制,他就不会受到影响。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公务车的费用不会进到私人的口袋里。

杭州车改:

从2010年1月1日起,杭州市第二批市级机关单位加入了公车改革行列,新一轮车改启动。参加车改的单位,取消公车,按级别发放车贴,车贴打入公务员市民卡,只能用于与公务交通有关的支出。杭州这次车改的政策和自去年5月1日起杭州市级机关首批20家单位进行的公车改革基本一样:一律取消公务用车,所涉车改单位公车一部分向社会公开拍卖,一部分用于组建机关服务车队,司机妥善分流;所有在编、在职、在岗人员全部参加车改,按级别发放车贴;公务用车可向市级机关公务用车服务中心提前预约租用,或自行解决;车改单位工作人员在车贴使用区域从事公务活动不再报销交通费。

杭州车改实行按级别发放车贴,被称为“货币化车改”。车改车贴标准分两大类:一类是一般的市级机关,依照实际工作职务层级共划分为9个档级,最高的是正职局长(副厅级),每月2600元,最低

的是科员、办事员及其他人员,每月300元。另一类是专司执法监察、稽查等职能的部门,适当减少档次、缩小级差,共分为7个档级,最高的依然是正职局长(副厅级)2600元,处级以下每月600元。允许这些车改单位在不突破车贴总额的前提下,根据同一职级不同岗位或同一岗位不同公务活动范围和频率,自行确定处级(不含)以下个人公务用车补贴标准,并报市车改办备案。

杭州参加车改的公务员发放的车贴,每月全部直接打入公务员市民卡,卡内车贴金额只能用于与公务交通有关的支出,如用于向服务中心叫车后刷卡付费,公交车、出租车、加油站、车辆年检、车辆保险等。除此之外,不能取现,也不能在商场、超市等地消费.

据杭州相关部门统计,西湖、江干、拱墅、余杭等七区在实行车改前,公车费用为9354.7万元,车改后实际开支为5796.02万元,下降38%。参加杭州第一批车改的有市委统战部、市财政局、市城管执法局等20家单位,一共取消了230多辆公车,车贴费用比车改前公车开支下降了32%。

杭州市车改办在车改前做过测算,市级机关现在一辆公车包括司机在内的费用一年约为10万元,一年公车开支为1.2亿元。按照目前方案规定的车贴标准测算,车改后财政支付仅需6099.4万元,财政节约率近50%。

香港公车使用情况:

香港拥有近17万公务员,目前约有公务用车6777辆(2009年统计)。香港公务用车管理有一套严格规范的法律制度。香港财经及库务局下属的物流服务署统一负责政府车辆的采购配置、运行监管和专职司机的管理工作,政府各个部门负责配置本部门政府车辆的保管和使用,并随时将车辆运行情况上报给物流服务署,形成了一个职责明确、精干高效的政府车辆管理体系。

更重要的是香港拥有一支廉洁奉公、遵纪守法的公务员队伍,各级公务员自觉遵守有关规定,这是任何制度或规章得以执行的根本保证。

享受“特权”者仅三四十人:港府首长级以上官员大约1200人左右,占全体公务员不到1%,属于港府的精英层。他们在公车使用上享有比较优厚待遇,但标准公开透明。对高官配车和用车的规定是:终审法院首席法官、行政会议当然成员(主要有:政务司司长、财政司司长、律政司司长、决策局局长)配置专车,免费使用,用途不限;首长薪级表7点或更高薪级(现最高薪级为8点)官员,不配置专车,但可免费使用本部门车辆(条件为:有车可用,下同),用途不限;

香港配有专车的最高级别官员约在20人左右,按照规定可配置贵宾车,在公车使用上不仅免费使用,并且不限用途。但最高级官员公车车号媒体都掌握,随时随地受到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实际上公车私用受到无形的制约。任何配置在部门的公车都不能成为首

长的专车,公车私用的特权随级别下降而递减。

公车办私事限制严格。一般职级公务员是指首长级以下,薪级表1-56点的公务员。

因公使用公车的原则有三条:第一,按照需要原则。例如,从一个办公地点到另一个办公地点没有方便的公共交通可以利用,或者需要携带大量的仪器、设备的,经部门首长批准,可以使用公车。第二,合乎经济效益原则。按照这个原则,各部门负责公车管理的运输主管一般都要求公务员尽可能优先选择便宜的公共交通,或租用价格低廉的商业服务车辆完成公务活动。但对使用的士等费用较高的交通工具有限制性规定。第三,非专用原则。《总务规例》规定:配置在政府各个部门的公车非部门首长的专车。公车首先要保证该部门的公务需要。

一般职级公务员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有偿或免费使用公车上下班或办理私人事务。一是由于公共交通工具不足无法利用;二是获准赴海外公干人员,往返住所与离入境地点;三是因工作需要搬家等私人事务;四是因居住地偏远和附近没有幼儿园,确需使用公车接送子女上学等。

香港公务员因执行公务乘用公共交通所发生的费用,经部门领导同意,符合有关规定才可以申领交通津贴(返还已支付之费用)。一是往返住所及工作地点,可申领部分交通津贴。这种情况一般是上级因工作需要安排公务员住在较偏远的地方,但自己选择居住偏远地区的情况除外;二是往返两个工作地点,或者由执行任务的外勤工作地

点返回住所。可申领全部交通津贴;三是因紧急事故奉召由住所前往办事地点,然后返回住所,可以申领全部交通津贴。

公车管理制度特色:第一,规章制度健全。《总务规例》对政府车辆采购、公车运行管理、首长用车规定、私用公车规定、部门之间协调使用公车、租用交通工具、车辆停放、车辆维修、驾驶政府车辆许可证及驾驶执照、滥用政府车辆的纪律处分等等都有非常详细和明确的条文规定。对申请交通津贴有明确的规定和计算公式。

第二,相对集中分级管理的模式。公车采购多少,各个部门配置多少,平日的运行情况如何,部门之间公车的协调使用,租用交通工具在一定时期内满足用车需要等等,这些工作都由香港政府物流服务署承担。

第三,管理手段先进。香港物流服务署车辆管理科有一套先进的电脑管理系统。对所有车辆每日运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行车记录详细规范,包括始发地点、到达地点,行车线路、行程公里数等等都记录在案。对每台车辆的维修项目和维修费用也有详细记录。

第四,公车使用规定既坚持公私分开的原则,也对职务消费进行规范,而且规定了有偿使用、部分免费使用和免费使用几种情况。首长级官员享受较好的用车待遇,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职务消费。但真正享有“特权”者也就30至40人,社会舆论监督加上本人的自律,一般情况下不会造成公车的滥用。

财政学案例教学_第三章公共财政支出__第一节公共财政支出概论

第三章公共财政支出 第一节财政支出概述 一、公共财政支出规模扩张 公共财政支出,是公共部门为从事经济活动所消耗的一切费用的总和。因此,公共支出规模反映出公共部门从事经济活动的范围。由于公共支出是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税收又是公共支出的补偿来源,因而公共支出规模会对经济运行产生很大的影响。 1 、公共支出最优规模的局部均衡分析 2、公共支出最优规模的一般均衡分析 3、公共支出规模扩张 (1)公共支出增长:需求角度的解释 政府活动扩张理论 梯度渐进增长理论 发展阶段增长理论 (2)公共支出增长:供给角度的解释 非均衡增长理论 官僚垄断理论 二、公共支出规模控制 1、预算监管制度 2 、零基预算制度 3 、政府采购制度 政府采购又称公共采购,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单位以公开招投标为

主要方式,从国内外市场上购买商品、劳务和工程的行为。 三、公共支出结构分析 公共支出结构是指各类公共支出项目在总支出中的构成及其比例。 1、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又称消耗性支出,是指公共部门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如行政管理支出、基础设施投资支出等。 转移支出是公共部门对私人部门的补助支出,如失业救济金、企业补助金等。 2、经常支出与资本支出 经常支出是维持公共部门运转或保障人们基本生活所必需的支出,主要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及社会保障支出。 资本支出是用于购买或生产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耐久品所需的支出。如用于道路、办公楼建设的支出,用于购买汽车、复印机等办公设备的支出。

案例一 案例名称:广东省的预算透明度有多高 ——析论人大对政府预算的监督 案例来源:根据《南方日报》2003年1月16日及《钱江晚报》2009年10月25日的报道编写 案例内容: 预算透明度是公民知情权发展的结果。知情权对政务公开的要求,直接产生对政府财政预算透明度的要求。2001 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推出了《财政透明度手册修订版》,对财政预算透明度进行了一般性的总结与规范,并提出了政府预算财政透明度的四项基本要求:对政府作用和责任的澄清、公众获得信息的难易程度、预算编制执行和报告的公开与对真实性的独立保证。为了推动各成员国提高财政预算透明度的工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结相关经验,发表了《财政透明度良好行为准则》和《财政透明度问卷》。这为我们分析财政预算透明度状况、进行相关政策设计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工具。 多年来,各级政府向人大递交的预算报告很简单。但是,广东省在提高预算透明度方面一直走在前面。2001年政府首次向省人大提交部门预算,但只涉及7个部门;2002年扩展到27个部门;2003年提交的省级部门预算单位预算表有3厘米厚,605页,公开了102个单位220亿元的资金。 案例分析: 早就听说国外的政府递交给议会审议的预算十分详尽。德国预算

财政学第三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习题集..

第三章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一、单选题 1、我国新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按( )设置三级科目。 A.支出功能 B.行业用途 C.政府职能 D.经济性质 【答案】A 2、我国现行政府预算支出按功能分类的类级科目综合反映了政府的( )。 A.具体事项 B.职能活动 C.收入数量 D.资金转移 【答案】B 3、将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的划分标准是( )。 A.支出产生效益的时间 B.财政支出与经济活动的关系 C.财政支出的规模 D.支出的具体用途 【答案】B 4、从理论上说,经常性支出的补偿方式(资金来源)主要是( )。 A.税收 B.国债 C.收费 D.贷款 【答案】A 5、公式:1 1 1(%)----= ?= ?n n n n G G G G G G 表示的是( )。 A.财政支出增长率 B.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 C.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 D.财政支出占GDP 的比重 【答案】A 6、公式 (%) (%)G D P G E g ??= 表示的是( )。 A.财政支出增长率 B.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 C.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 D.财政支出占GDP 的比重 【答案】B 7、公式 GDP G MGP ??= 表示的是( )。 A.财政支出增长率 B.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 C.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 D.财政支出占GDP 的比重 【答案】 C 8、我国新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2011年)按支出功能设置三级科目,没有设置的科目级别是( )。 A.类级 B .款级 C.目级 D.项级

【答案】C 9、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财政支出的经济分类方法,下列不产生效益的是()。 A.经常性支出 B.资本性支出 C.利息支出 D.净贷款 【答案】C 10、下列不属于经常性支出项目的是()。 A.公务员的工资人员经费 B.公用经费 C.资本支出 D.社会保障支出【答案】C 11、下列不属于经常性支出的项目是()。 A.办公费 B.人员工资 C.基建支出 D.社会保障支出 【答案】C 12、资本性支出的补偿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税收,另一种是()。 A.收费 B.投资利息收 C.国债 D.贷款 【答案】C 13、下列属于转移性支出的是()。 A.国防支出 B.行政管理支出 C.捐赠支出 D.建筑水利工程支出 【答案】C 14、下列属于购买性支出的是()。 A.补助支出 B.捐助支出 C.债务利息支出 D.行政管理支出 【答案】D 15、下列属于购买性支出的是()。 A.国防支出 B.补助支出 C.社会保障支出 D.债务利息 【答案】A 16、下列属于购买性支出的是()。 A.建筑水利工程支出 B.财政补贴支出 C.转移性支出 D.债务利息支出【答案】A 17资本性支出的资金来源除了国债外,主要来自()。 A.税收 B.使用费 C.国债 D.投资利息 【答案】A 18、下列属于转移性支出的是()。 A.建筑水利工程支出 B.行政管理支出 C.补助支出 D.国防支出【答案】C 19下列属于转移性支出的是()。 A.修建铁路工程支出 B.国防支出 C.文化教育卫生支出 D.债务利息支出【答案】D

南开大学出版社 张志超《财政学》03第三章财政支出课后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私人产品 私人产品是指在均衡状态下,设X i 是第i 种商品的总供给,X i h 是消费者h 对该种商品的消费,如果有∑=h i h i X X ,也就是说某人消费增加一个单位必然 会使他人的消费减少一个单位,则该种商品属于私人产品。私人产品有下列两个特征。第一,竞争性消费。所谓竞争性消费是指消费某种私人产品的个人必须支付既定的(不受单个消费者影响的)价格,或者他愿意按照现行市场价格进行支付以取得对该产品的消费权。那么,无法或者不愿意按照现行市场价进行支付的个人就被排斥在外,不得不放弃对该产品的消费。第二,排他性消费。所谓排他性消费是指获得某种私人产品消费权的个人,便拥有了对该产品的唯一享受权,即其他人不能同时再消费这一产品。 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是指在均衡状态下,如果X i 是第i 种商品的总供给,X i h 是消费者h 对该种商品的消费,如果有i h i X X =,即每个人对该种商品的消费并不会导致任何其它人对该种商品消费的减少。则称该种商品为公共产品。 和私人产品不同,公共产品不具有消费的竞争性和排他性,如最典型的公共产品电视节目,电视台提供多少电视节目,在信号可接收范围内的每个消费者就能接收多少电视节目。一个人的消费完全不影响另一个人的消费。 免费搭乘 免费搭车是指不承担任何成本而消费或使用公共物品的行为,有这种行为的人或具有让别人付钱而自己享受公共物品收益动机的人称为免费搭车者。 免费搭车现象缘于公共物品生产和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免费搭车行为往往导致公共物品供应不足。 Hotelling-Downs 模型 Hotelling-Downs 模型假定:在两党竞争情况下,理性经济人“范示”所塑造的候选人的目标是赢得尽可能多的选票数——“各党派为赢得选举而制定政策,而不是为了制定政策而赢得选举”;选民的偏好可以用单一维度表示,选民偏好的分布是单峰的、对称的;不存在弃权——所有人都投票支持最接近于自己偏好位置的候选人。这样,每个候选人为了赢得尽可能多的选票数必然走向中位数选民所偏爱的位置。说明直接民主制下的中间投票人定理在这里仍然成立,用一种代表制来代替一种直接全民选举将不会对结果产生任何影响,两者都只是反映中间投票人的偏好。

财政学第三章政府预算练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练习题 一、判断以下各陈述的正误 1、政府制定财政预算的主要目的在于,为完成政府财政政策目标而确定财政活动重点及其优先顺序,并且据此监控财政活动进程。() 2、1945年美国联邦政府预算局局长史密斯提出了政府预算八原则,或称为预算管理原则,是对传统预算原则的完全替代。() 3、按政府级别分类,可把预算划分为总预算和分预算。() 4、古典经济学家之所以不主张政府实行赤字预算,主要出于两种基本考虑:一是政府财政出现赤字就要发行公债,发行公债不仅会减少私人投资,而且还会带来通货膨胀的危险;二是财政赤字本质上属于经济生活中的巨大浪费,应该严加控制。() 5、凯恩斯主义的财政理论认为,不管国民经济形势如何,政府坚持保持年度预算收支平衡,不仅不会加剧宏观经济的波动,而且能够稳定宏观经济运行。() 6、提倡“非平衡预算”的经济学家,不仅反对年度预算平衡,而且并不指望政府在使预算发挥熨平经济周期作用的同时,实现预算的周期平衡。() 7、单式预算组织形式的基本特点是:(1)将政府各种财政收入与支出分别汇集,并分别编入各自的预算报表内。(2)按照财政收支的经济性质,分别进行总额预算。()

8、美国预算周期的特点是,在日历年的每一个时间点上,都有3到4个预算周期并存运行。() 9、美国是一个三权分立的国家,国会作为独立的立法机构,它与总统在预算决策的最终决策活动中起着几乎同等的作用。国会和总统之间这种相互制约的政府预算制度,实际已经把政府财政活动、尤其是财政支出活动置于国民、代议机关的监控之下,该制度在防止政府预算规模失控,减少财政资源的浪费,约束个别官员、政府机构的随意性行为等方面均能发挥积极作用。() 10、美国政府的预算的执行要遵循严格的法律和程序进行,各类政府部门只能按照法定拨款数额组织各自的开支,不能超过预算授权,但是,某些开支活动可以不按照国会预算审议结果所规定的用途或目的进行。() 二、选择题(从以下各题所给答案中挑选出所有被认为是正确的答案) 1、以下对于预算的描述正确的有() A、预算是关于政府的收入和开支计划 B、预算是关于政府借款或偿还借款的计划 C、预算说明公共财政活动对国民经济生活的影响 D、预算说明预期国民经济活动对公共财政的影响 E、预算是关于政府财政活动的一种历史记录 2、按照古典经济学及其预算平衡理论,政府进行其财政预算编制时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A、预算的完整性 B、预算的年度性 C、预算的灵活性 D、预算的可靠性 E、预算的公开性 F、预算的明确性

第三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习题

第三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按财政支出与经济活动的关系分类,财政支出可分为两类,包括购买性支出和() A. 经济建设支出 B.转移性支出 C. 社会消费性支出 D.社会保障支出 2. 公共支出结构中,消耗性支出占较大比重,说明政府注重履行() A. 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 B. 资源配置的职能 C. 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职能 D. 保证社会安定 3. 公共支出结构中转移性支出占较大比重,说明政府注重履行() A. 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 B. 资源配置的职能 C. 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职能 D. 保证社会安定 4. 下列项目中,属于购买性支出的有() A. 社会保障支出与行政管理支出 B. 社会保障支出 C. 政府投资、国防、行政管理支出 D. 债务利息支出 5. 以下不属于按国家职能对财政支出分类的是() A. 中央财政支出 B. 国防行政支出 C. 社会文化教育事业支出 D. 经济建设投资支出 二、多项选择题 1.国家财政支出的目的是() A. 政治目的 B. 社会目的 C. 经济目的 D. 政权目的 2.财政支出按最终用途分为() A. 补偿性支出 B. 消费支出 C. 生产性支出 D. 积累性支出 3.财政支出按支出的受益时间分为() A. 经常性支出 B. 补偿性支出 C. 积累性支出 D. 资本性支出 4.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为() A. 购买性支出 B. 转移性支出 C. 生产性支出 D. 非生产性支出 5.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有() A. 经济性因素 B. 政治性因素 C. 社会性因素 D. 收入性因素 6. 财政的转移性支出通常不包括政府的() A. 国防行政支出 B. 科学教育支出 C. 财政补贴支出 D. 债务利息支出 7. 财政支出分析的主题大致可分为() A. 结构分析 B. 总量分析 C. 效益分析 D. 资金分析 8. 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比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更能反映实际情况的理由有() A. 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更能反映财政的集中程度 B. 财政支出反映的是财政参与GDP分配过程的活动,财政收入反映的是财政在GDP的使用过程的活动,直接影响着社会再生产的规模和结构 C. 财政支出比财政收入更能全面准确地反映财政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调控能力 D. 财政支出更能体现了国家的政治权力 9.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要处理好和把握好财政支持和保障社会民生的关系有() A. 促进经济发展与推进社会事业建设协调的关系 B. 增加投入和制度建设的关系 C. 统筹兼顾与突出重点的关系 D. 财政支持和社会参与的关系

第三章政府财政收支管理制度

第三章政府财政收支管理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1.预算体系是根据国家政权结构、行政区域划分和财政管理体制要求确定的国家预算组织结构,我国政府财政总预算体系的组成内容是()。 A.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 B.中央预算和部门预算 C.中央预算和单位预算 D.地方预算和部门预算 2.根据《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规定,行政收费收入、事业收费收入、专项收入归属的类别是()。 A.基金收入 B.税收收入 C.转移性收入 D.非税收收入 3.根据《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规定,财政预算支出可以划分为一般公用服务、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等类别,此分类是()。 A.支出的用途分类 B.支出的经济分类 C.支出的功能分类 D.支出的项目分类 4.根据《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规定,财政预算支出可以划分为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等类别,此分类是()。 A.支出的用途分类 B.支出的经济分类 C.支出的功能分类 D.支出的项目分类 5.在财政预算管理体系中,负责预算收入的收纳、划分、报解和预算支出支拨工作的机构是()。 A.国库 B.税务部门 C.财政部门 D.征收机构 6.政府在国库或国库指定的代理银行开设账户,集中收纳盒支付财政性资金的结算制度为()。 A.国库集中收入制度 B.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C.国库集中收入制度 D.国库集中核算制度 7.在国库集中收付下,财政部门为预算单位设立的用于财政授权支付的账户是()。A.国库单一账户 B.银行存款账户 C.财政零余额账户 D.单位零余额账户

8.预算单位向国库支付执行机构提出支付申请,经批准后由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将财政资金从国库账户直接转入收款单位账户的支付方式称为()。 A.直接缴库 B.集中汇缴 C.财政直接支付 D.财政授权支付 9.为规范预算单位的支付业务,减少现金支付结算事项,预算单位的日常公务支出应当采用()。 A.公务卡结算 B.财政直接结算 C.政府集中结算 D.政府分散结算 二、多项选择题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规定,我国的政府预算的内容包括()。 A.一般预算 B.基金预算 C.债务预算 D.运营预算 E.投资预算 2.根据《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规定,下列属于收入分类科目类别项目的有()。A.债务收入 B.税收收入 C.非税收收入 D.转移性收入 E.事业收费收入 3.根据《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规定,政府的支出需要进行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下列属于支出经济(功能)分类中的类别项目有()。 A.教育支出 B.工资福利支出 C.科学技术支出 D.商品和服务支出 E.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 4.在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内容包括()。 A.国库单一账户 B.财政零余额账户 C.单位零余额账户 D.预算外资金账户 E.特设账户 5.在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下,财政收入缴入国库的方式包括()。 A.直接缴库 B.自行缴库 C.分散缴库 D.自收汇缴 E.集中汇缴

财政学第三章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对任何一个消费者而言,他消费的公共产品的数量即是() ①该公共产品的部分数量②该公共产品的总量③该公共产品的最低量④该公共产品的特定量 2. 政府的公共支出() ①只能用于提供公共产品②主要用于提供公共产品和混合产品③主要用于提供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④只能用于提供部分混合产品 3.公共支出的挤出效应在经济生活中,() ①通常指公共支出的负面效应②通常指公共支出的正面效应③通常指公共支出的替代效应④可能产生负面效应,也可能产生积极效应 4.消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 ①社会成员都必须提供等价的费用②社会成员都不必付出任何代价③社会成员都可以“免费搭车” ④需要社会付出一定的代价 5.混合产品的供给,() ①只能由政府来提供②只能由社会成员来提供③既可以由政府部门提供,也可以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来提供④只能由市场主体来提供 6.财政分配中的量入为出的含义是() ①以财政收入总量来安排财政支出②以国家最基本的财政支出需要来确定财政收入③以国债来保证财政支出④以增加税收来保证财政支出 7.量出为入的财政思想是指应根据() ①国家财政收入来确定财政支出②国家最基本的财政支出来确定财政收入规模③国家的需要来确定财政收入④国家最基本的财力来确定财政支出 8.财政支出中的效益原则首先是指要实现() ①经济效益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③宏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④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 9.财政支出所强调的公平原则是() ①经济公平②社会公平③经济公平与社会公平④社会的绝对公平 10.最为典型的混合产品是指() ①只能为私人消费的产品②可以为每一个人无偿使用的产品③不具有拥挤性的公共产品④具有拥挤性

第三章--财政收入(财政学)教学提纲

第三章财政收入 第一节概述 一、涵义 1、概念 政府为满足支出的需要,依据法律规定的权力或经济对等原则,通过国家财政集中的一切货币收入。 两层意思: 其一,公共资金 分为:a、广义的财政收入——政府的一切收入。 b、狭义的财政收入——政府在一个财政年度内的各项定期收入。 其二,活动:政府组织财政收入、筹集财政资金。 2、作用 第一,公共财政的基础环节。 第二,政府理财的重要活动。 第三,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 第四,对经济主体影响重大。 二、分类 (一)按取得收入的具体方式分——财政收入的形式 1、税收收入 政府以社会服务者的身份,凭借其权力,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参与国民收入分配而无偿取得的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2、债务收入 也称公债或国债收入,是政府以债务人的身份,通过信用方式有偿取得的财政收入。 方式:发行债券、直接借款 财政收入的特殊形式—— 与税收比: 与私债比: 3、非税收入 除税收收入、债务收入以外的财政收入,主要包括公共收费、罚没收入、国有资产收益和其他非税收入等。 (二)按收入稳定程度分 1、经常性收入 在财政年度可稳定获得的收入,包括税收、公共收费等; 2、临时性收入 在财政年度不稳定的收入,如公债收入和捐赠收入等。 (三)按收入来源分 所有制 按企业的 产业与部门 好处:体现不同经济主体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程度,有助于寻求增加财政收入的最佳途径。(四)按收入征收的政府级别分 中央财政收入 省(直辖市、自治区)财政收入 市(地级市)财政收入 地方财政收入县财政收入 乡镇财政收入

好处: 有利于分清各级政府的财权与事权; 有助于了解各级政府的经济实力和宏观调控能力。 (五)按收入管理方法分 1、预算(内)收入 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财政收入,如税收收入等,是国家的主导财力。 2、预算外收入 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财政收入。 按国家1996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规定,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是国家财力的补充。 3、制度外收入 又称非预算收入,预算外收入之外的乱收费、乱罚款和乱摊派所形成的收入。 三、财政收入规模 1、概念 一定时期内政府通过财政集中的一切财政资金量。 2、判断最优财政收入规模的标准: (1)最小化的财政收入规模 (2)最能体现现有财政收入分配制度要求的财政收入规模 (3)与实现“以支定收”与“以收定支”财政分配原则相适应的财政收入规模 (4)实现社会投资、社会资源利用效率、社会福利等最大化目标,正确处理公共部门经济与私人部门经济关系,并处于经济社会均衡状态下的财政收入规模。 3、财政收入规模的衡量 A、衡量财政收入规模的指标 财政收入绝对规模:一定时期内政府各种财政收入的总量,主要反映政府的财力大小。 财政收入相对规模:一定时期内政府的财政收入占GDP(或国民收入)的比重,主要反映政府集中财力的能力。 B、财政收入规模的合理界限 (1)最高限: 财政收入规模增长< 国民收入增长量 (2)最低限: 财政收入数量>上年财政收入数量 4、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1)剩余产品率 经济发展水平 生产技术水平 (2)财政集中度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国有企业——高 非国有企业——低 政府职能大——高 小——低 ●经济管理体制模式计划体制——高 市场体制——低 ?政府分配政策与制度 (3)价格因素

财政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docx

财政学 第一章财政学对象 财政的本义:财政是指国家的一个经济部门,及财政部门他是国家的一个综合性经济部门通过他的收支活动筹集经费资金以保证国家职能的实现财政的本质财政的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1?财政运行的主要特征:1.阶级性与公共性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3.收入与支出的対称性(或平衡性) 2 ?财政职能: ⑴资源配置职能:1.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木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率,以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岀,压缩一般支出,捉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重点建设。4.通过政府投资、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氏率。5.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木身的效率。 ⑵收入分配职能:1.划清市场分配和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避免政府职能的“越位” 和“缺位”2.规范工资制度3.加强税收调节 ⑶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3?市场失灵:外部性效应指某个经济主体在市场活动屮没存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木和额外收益。即外部效应有可以区分为正外部效应和负外部效应。当出现正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出现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当出现负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收益人于成木)时,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由于外部效应的存在,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效率配置。 4 ?财政学两个基础概念: (1)公共物品 1、公共物殆含义: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为公共物品。 2、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两个标准:(1)排他性和非排他性(2)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3、免费搭车:免费享用公共物品的利益 (2)公共需要 1、含义:社会的公共需要 2、特征: (1)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需耍,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人人有份的个人需要或个别需要的数学加总,而是就整个社会而言,为了维持社会经济生活,为了维持社会再牛产的正常运行,也为维护市场经济正常秩序,必须由政府集屮执行和纽织的社会职能的需要 (2)公共盂要时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的共同享用的需要,一个或一些社会成员厚用并不排斥其他社会成员享用 (3)社会成员享用社会公共需要也要付出代价(如缴税或付费),但这里的规则不是等价交换原则,各社会成员的付出与其所得是不对称的,不能说谁多付出就多享用,少付出少享用,不付出不享用 (4)满足公共霸要是政府的职责,所以,满足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是通过政府征税和收费支撐的由国家机关和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

财政学第三章

第三章购买性支出 主要内容 政权建设支出 文教科卫支出 基础设施投资支出 财政“三农”支出 财政投融资 第一节政权建设支出 一、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的经济属性 从经济学角度出发,以消费者和生产者两种不同主体来认识政府(行政支出)。 作为消费者,消耗社会资源(办公用品,雇员开支等); 作为生产者,提供公共服务(法律,政策,秩序等)保证社会秩序,实现政府职能。 从社会经济的循环过程看 二、行政管理支出的概念与特点 1.概念 行政管理支出是国家财政用于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司法检察机关和外事机构行使其职能所需的费用支出,是维持国家政权存在、保证国家各级管理机构正常运转所必需的费用,也是纳税人必须支付的成本。 2.特点 (1)属于管理性支出; (2)属于公共性支出; (3)属于消耗性支出; (4)支出具有刚性; (三)行政管理支出的内容 按政府职能区分:

1.行政管理费 2.公检法经费 3.武装警察部队经费 4.对外援助支出 5.外交外事支出 按用途区分: 1.人员经费 2.公用经费 (四)行政管理支出经济分析 1.行政管理支出规模分析 行政管理支出规模变化的一般规律 决定和影响行政经费支出的主要因素 (1)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水平 (2)社会事务与国内外环境变化 (3)政府职能与机构设置(人员规模) (4)通货膨胀与宏观政策 (5)行政支出范围与经费使用效率 (7)法制及预算的约束机制 2.行政管理支出用途结构分析 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 (五)行政管理支出的控制 1.建立合理高效的行政组织 2.实施严格的预算管理和指标控制 3.加强行政经费管理与监督 4.积极推行后勤等各项改革: 人、车、会、话、医 二、国防支出 (一)基本概念 国家防卫:是纯公共品,在消费过程中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第七版财政学第三章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第三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名词解释 财政支出功能分类:我国依据国家职能的划分,将财政支出区分为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和其他支出五大类。 财政支出经济分类: 购买性支出:政府如同其他经济主体一样,在从事等价交换的活动,此类支出为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主要有补助支出、捐献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 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指财政支出增长率和GDP增长率之比。弹性系数>1,表示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快于GDP增长速度。公式表示为:Eg=△G(%)/△GDP(%) 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额和GDP增长额之间的关系,即GDP每增加一个单位同时财政支出增加多少分,或财政支出增长的比例。公式为:MGP=△G/△GDP 简答 1.试述“瓦格纳法则”阐述的基本原理。 答:瓦格纳法则指的是财政支出的相对增长。可以表述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 占GDP的比重也会相应提高。 可以理解为如图的关系。 瓦格纳的结论认为,现代工业的发展会引起 社会进步的要求,社会进步必然导致国家活动的 扩张。他把导致政府支出增长的因素分为政治因 素和经济因素。 2.试述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特殊性及其原因分析。 答:改革开放后,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运行的曲线呈现先逐年下滑又逐年回升的特征。这种发展变化的趋势明显体现了经济体制转轨的特征。 我国经济改革初期之所以逐年下滑,是经济体制转轨的必然结果,即为了改变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包的过多、统得过死的局面,调整政府职能和分配格局,激发经济活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一旦经济体制迈上市场经济的运行轨道,随着经济改革的逐步到位和GDP的增长,逐年下滑趋势理应逆转,即下降的趋势会在某一时点中止,转而回升。 3.试述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 答:经常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有经济性因素、政治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 (1)经济性因素。主要指经济发展的水平、经济体制以及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当前经济政策等。 (2)政治性因素。政治性因素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局是否

财政学第3章财政支出总论作业参考答案

财政学第3章财政支出总论作业 一、名词解释 公共产品——指指增加一个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同时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消费可得性的那类物品;每个人对该种公共品的消费都不同时减少他人的消费量。公共产品是指在消费过程中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 林达尔均衡——指如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按照自己获得的公共产品的边际效益的大小来分担提供这些公共产品所需要的费用,则公共产品的供给可以达到最佳的效率水平。 瓦格纳法则——指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公共支出呈现一种不断增长的长期趋势。而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是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的原因。国家活动规模日益扩大是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的政治因素,工业化、城市人均收入的提高是公共支出增长的经济因素。 挤出效应——指增加一定数量的政府财政支出,就会减少相应的非政府部门的投资,而总需求没有变化。 购买支出——指政府在市场上购买商品与劳务的各类支出。此类支出包括消费性支出和投资性支出,前者主要是指政府机关日常行政活动所需商品与劳务的支出,后者主要是指政府用于公共工程投资所需商品和劳务的支出等。 政府消费支出——是指政府为了保证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而安排的财政支出,又称为社会性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支出主要包括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以及科教文卫支出。 政府投资支出——指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作为特殊的投资主体,为促进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利用财政支出对特定部门进行的投资活动。政府投资支出是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基础产业支出、发展农业支出和国家物资储备支出等。 二、简述题 1、分析影响财政支出规模扩张的主要因素。 (一)政治原因 1、国际政治的复杂化。国际政治经济问题转化为国内的政治经济问题,为了化解国际政治危机及影响,各国政府不得不增加财政支出。 2、国家职能的扩大化。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与国家间相互联系的加强,国家职能迅速扩张,政府职能机构不断增设,导致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 (二)经济原因

第三章财政支出概述

第三章财政支出概述 一、基本概念 1.公共定价2.瓦格纳法则3.公共定价法4.财政支出效益 5.二部定价法6.负荷定价法7.最低费用选择法8.成本——效益分析法 二、填空题 1.公共定价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__________,二是管制定价或价格管制。 2.二部定价方法是由两种要素构成的定价体系:一是与使用量无关的按月或按年支付的“基本费”;二是按使用量支付的“__________ ”。 3.政府的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最大的差异在于。 4.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政府的公共支出主要以支出为主,而到市场经济的成熟期,则多以处理社会矛盾的转移支出为主。 5.用以表明GDP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同时财政支出增加多少的财政支出发展变化指标是。 6.经常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有经济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等方面。7.我国依据国家职能的分别,将财政支出区分为经济建设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和其他支出五大类。 8.我国目前主要使用的财政支出统计方法是按分类的。 9.财政支出规模通常表现为财政支出的总量,表现财政支出总量可以是支出数量的,也可以是财政支出占国民收入的。 三、判断题 1.财政支出根据经济性质分类可以分为补偿性支出、积累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2.根据财政支出所产生收益的时间可把财政支出分为经常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3.转移性支出对于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直接的影响。() 4.与财政收入相比,财政支出更能全面而准确地反映财政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调控能力。() 5.负荷定价法在需求处于最高峰时,收费最低;而处于最低谷时,收费最高。()6.正确处理收入差距与效率的关系,公平不等于平均。() 7.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对市场经济没有任何影响。() 8.在公共支出中,政府应主要加强对债务利息支出的有效控制。() 9.一个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主要体现在私人支出的增加上。() 10.政府的公共支出,可以介入市场有效领域中。() 11.国债还本付息支出是一项经常性支出。() 12.瓦格纳法则可以简单表述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随之相应提高。() 13.根据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经济达到成熟阶段后,财政支出增长应当放缓,并逐渐慢于GDP的增长。() 14.社会文教费包括用于文化、教育、科学、卫生、出版、通信、广播、文物、体育、地震、海洋、计划生育等方面的经费、研究费和补助费等。()

第三章财政支出基本理论

第三章财政支出基本理论 一.不定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瓦格纳法则”的说法正确的有() A.是由德国经济学家阿道夫·瓦格纳提出的一种财政支出扩张论 B.美国财政学家马斯格雷夫将其阐述为财政支出的绝对增长 C. 这是一条经验性法则,但能描述包括我国在内的大部分国家半个世纪以 来的财政支出变化趋势 D.它是皮科克和怀斯曼的替代---规模效应理论的理论基础 2.政治性因素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政局是否稳定 B.政体结构 C.行政效率 D.宏观经济政策3.以下属于经济建设费的有() A.重要科学研究补助费 B.城市维护费 C. 文化教育科学方面的补助 D.简易建筑支出 4.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政府各部门的事业费属于购买性支出 B.受益在当期的资本性支出,应由发行国债的收益来补偿 C.按支出用途分类,挖潜改造资金属于积累性支出 D.按支出用途分类,国有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属于经济建设费 5.以下关于财政支出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有() A. 简单的说,财政支出结构是指各类财政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 B.财政支出结构与政府职能存在着紧密的对应关系 C.我国行政管理费的增加趋势完全符合瓦格纳法则的阐述 D.政府职能的大小及其侧重点,决定了财政支出结构。 6.效率原则是公共财政支出的基本原则,是指通过财政支出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实现( )最大化。 A. 收入差距 B. 全社会的总效益 C.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D.宏观经济效应 7.协调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分配目标应该是( )的共同富裕。 A.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B. 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C.只顾公平不顾效率 D.只顾效率不顾公平 8.将全部公共支出分为购买支出和转移支出,这是() A. 依经济性质分类 B. 依政府职能进行的分类 C. 按支出用途分类 D. 依经济类型分类 9.瓦格纳认为,政府的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财政支出比率(财政支出占GNP或GDP的比率)上升趋势的最基本的原因是()A.战争 B. 经济大萧条 C. 工业化 D. 严重自然灾害 10.皮考克和卫斯曼认为财政支出增长的外在原因是()所引起的超常的公共支出需求。 A. 经济“起飞” B. 官僚机构不断扩大 C. 社会动荡 D. 产业革命 11.皮考克和卫斯曼认为对政府财政支出的最高限额,应该是() A. 负的税收 B. 税式支出 C. 债务依存度 D.可容忍的税收水平 12.()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经济成长阶段论。 A. 马斯格雷夫 B. 瓦格纳 C. 布坎南 D. 罗斯托 13.马斯格雷夫认为,在整个发展阶段,GDP中总投资是上升的,政府公共投

陈共《财政学》第9版配套题库

陈共《财政学》第9版配套题库 陈共《财政学》(第9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课后习题+章节题库】 目录 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 一、概念题 二、判断题 三、选择题 四、简答题 五、论述题 第二部分课后习题 第一章财政学对象和财政职能 第二章财政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第三章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 第四章财政支出概论 第五章公共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第六章经常性支出——财政购买性支出之一 第七章财政投资性支出——财政购买性支出之二 第八章财政转移性支出

第九章财政收入规模与构成分析 第十章税收原理 第十一章税收的经济效应 第十二章税收制度的演进和我国税制改革 第十三章我国现行税制 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中央与地方财政收支关系第十五章国债和国债市场 第十六章财政平衡和财政赤字 第十七章财政政策 第十八章开放经济下的财政问题 第三部分章节题库 第一章财政学对象和财政职能 第二章财政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第三章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 第四章财政支出概论 第五章公共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第六章经常性支出——财政购买性支出之一 第七章财政投资性支出——财政购买性支出之二 第八章财政转移性支出 第九章财政收入规模与构成分析 第十章税收原理 第十一章税收的经济效应

第十二章税收制度的演进和我国税制改革 第十三章我国现行税制 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中央与地方财政收支关系 第十五章国债和国债市场 第十六章财政平衡和财政赤字 第十七章财政政策 第十八章开放经济下的财政问题 ? 试看部分内容 考研真题精选 一、概念题 1资本性支出[中央财经大学2011研] 答:资本性支出是用于购买或生产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耐用品所需的支出,其中有用于建筑厂房、购买机械设备、修建铁路和公路等生产性支出,也有用于建筑办公楼和购买汽车、复印机等办公用品等非生产性支出。 这种支出的明显特点是,它的耗费的结果将形成长期使用的固定资产。所以,资本性支出不能全部视为当期公共物品的成本,因为它所形成的成果有一部分是在当期受益,但更多的是在以后的

财政学第三章

第三章购买性支出 主要内容政权建设支出文教科卫支出基础设施投资支出财政“三农”支出财政投融资 第一节政权建设支出 、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的经济属性从经济学角度出发,以消费者和生产者两种不同主体来认识政府(行政支出)作为消费者,消耗社会资源(办公用品,雇员开支等);作为生产者,提供公共服务(法律,政策,秩序等)保证社会秩序,实现政府职能。从社会经济的循环过程看 二、行政管理支出的概念与特点 1. 概念 行政管理支出是国家财政用于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司法检察机关和外事机构行使其职能所需的费用支出,是维持国家政权存在、保证国家各级管理机构正常运转所必需的费用,也是纳税人必须支付的成本。 2. 特点 (1)属于管理性支出; (2)属于公共性支出; (3)属于消耗性支出; (4)支出具有刚性; (三)行政管理支出的内容 按政府职能区分:

1. 行政管理费 2. 公检法经费 3. 武装警察部队经费 4. 对外援助支出 5. 外交外事支出 按用途区分: 1. 人员经费 2. 公用经费 (四)行政管理支出经济分析 1. 行政管理支出规模分析 行政管理支出规模变化的一般规律 决定和影响行政经费支出的主要因素(1)经济发展与财政收支水平 (2)社会事务与国内外环境变化 (3)政府职能与机构设置(人员规模) (4)通货膨胀与宏观政策 (5)行政支出范围与经费使用效率 (7)法制及预算的约束机制 2. 行政管理支出用途结构分析 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 (五)行政管理支出的控制 1. 建立合理高效的行政组织 2. 实施严格的预算管理和指标控制 3. 加强行政经费管理与监督 4. 积极推行后勤等各项改革: 人、车、会、话、医 国防支出 (一)基本概念

3财政学(第三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第三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第一节财政支出分类 ●我国现行财政支出功能分类 按财政支出功能分类,又称按国家职能分类,过去称为按费用类别分类。 2007年前,依据国家职能,分别将财政支出分为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和其他支出。 2007年1月1日起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 改革后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由“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支出经济分类”三部分构成。 支出功能分类主要反映政府各项职能活动及其政策目标。 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活动情况及国际通行做法,将政府支出分为类、款、项三级。 类级科目综合反映政府的职能活动; 款级科目反映为完成政府某项活动的某一方面的工作; 项级科目反映为完成某一方面工作所发生的具体事项。 政府收支分类科目(2012),支出功能分类科目中“类”的设置:201 一般公共服务、202 外交、203 国防、204 公共安全、205 教育、206 科学技术、207文化体育与传媒、208 社会保障和就业、209 社会保险基金支出、210 医疗卫生、211 节能环保、212 城乡社区事务、213 农林水事务、214 交通运输、215 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216 商业服务业等事务、217 金融监管等事务支出、218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支出、220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221 住房保障支出、222 粮油物资储备事务、227 预备费、228 国债还本付息支出、229 其他支出、230 转移性支出。 ●我国现行财政支出经济分类 按财政支出产生效益的时间分类,这是现代公共经济学研究财政支出分类的主要方法。 分为经常性支出、资本性支出、净贷款三大类。 2007年1月1日起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支出经济分类设置类、款两级科目。

《财政学》第一章到第三章

财政学大纲 第一章财政的概念与财政的职能 第一节财政的概念 1.市场失灵及其主要表现 市场失灵:纯粹市场机制的现实调节结果不能达到理想状态。 条件性市场缺陷包括:竞争失灵、外部效应、信息不充分、交易成本和偏好不合理。 原生性市场缺陷包括:收入分配不公和经济波动。 2.公共物品及其特征 公共物品是指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纯粹公共物品的根本特征是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在效用不可分割性基础上,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 兼有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双重属性的物品被称为混合物品,也称准公共物品或半公共物品。物品按照属性可以分为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两类,它们的生产和提供组合方式由四个要素构成。 3.政府与公共财政 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共同需要,凭借自己的特有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分配活动及其所形成的分配关系,其目的是为国民大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物品。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以提供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务为目的的财政模式。 公共财政与计划财政之间有着很大的区别。表现为:服务内容不同、集中程度不同、法制化程度不同和管理机制不同。 4.公平与效率的权衡 公平是指社会收入分配结果处在全体社会成员都比较满意的状态。 公平的评价指标有两种: (1)贫困指数 (2)基尼系数 效率是指现有经济资源的使用结果可以给国民带来最大限度的满足。 第二节财政的职能 1.资源配置职能 资源配置职能是财政客观具有矫正资源配置结构,实现资源结构合理化,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以获得最佳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能力。 资源配置职能的内容:调节资源在地区之间的配置,调节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调节全社会资源在政府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 资源配置职能的实现途径: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有两种作用方式。一种是直接方式,;另一种在间接方式。 2.收入分配职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