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9-2020年五年级数学第二单元《位置》练习题

2019-2020年五年级数学第二单元《位置》练习题

2019-2020年五年级数学第二单元《位置》练习题
2019-2020年五年级数学第二单元《位置》练习题

2019-2020年五年级数学第二单元《位置》练习题

班级:姓名:

一、填空

1、()叫列,()叫行,确定第几列从()往()数,确定第几行从()往()数。

2、○在第4列第5行,用数对表示是(,);

用数对表示是(2,7),那么它在第()列第()行,

(8,7)在图中表示第()列第()行的位置。

3、小军在教室里的位置是第4列第5行,用数对表示为()。

4、在数对(3,3)中,前一个3表示(),后一个3表示()。

5、张强在班上的座位用数对表示是(6 , 5),是在第___列第____行,他的同桌的座位也用数对表示,可能是(___,___)也可能是或(___,___)。

6.李平在教室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5,5),坐在他正前面的同学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应是(,)。

7、在电影院里,

小芳坐在A区第10列第8行,可以表示为A(10,8),

小明坐在B区第6列第12行,可以表示为B(6,12)。

小东做的位置是C区第2列第5行,可以表示为()(,)。

小雨所坐的位置为D(3,2),表示坐在第()区第()列第()行。

二、判断

1、某教室的课桌排成6列6行,敏敏坐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2,7)。…()

2、如果数对(3,X)和(Y,4)表示的位置在同一行,那么X=4。………()

3、数对(5,6)和(6,5)表示的位置是一样的。………………………()

4、点A用数对表示是(3,4),先向右平移2格,再向下平移1格,现在的位置在(5,3)。……………………………………………………………………()三、动物园

用数对(0,0)表示大门的位置,请用数对表示图中其它地点的位置。

老虎馆(,)熊猫馆(,)

大象馆(,)蛇馆(,)

金鱼馆(,)猴馆(,)

四、发展性练习

(1)

先写出三角形ABC各个顶点的位置,再画出三角形ABC向下平移4个单位后的图形△A'B'C',然后写出所得图形顶点的位置。

A'(,)B'(,)C'(,)

(2)如图是游乐园的一角。

a、如果用(3,2)表示跳跳床的位置,你能用数对表示其他游乐设施的位置吗?

请你写出来。

b、请你在图中标出秋千的位置.秋千在大门以东400m,再往北300m处。

附送:

2019-2020年五年级数学第二单元小数除法练习题及答案

姓名

一、口算。

4.8÷4= 1.6×0.5= 6.4÷1.6= 0÷

5.32=

13.2÷6= 30.5÷5= 5.4÷18= 0.54÷2.7=

二、填空。

1、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______或_____依次不断地_____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_________。

2、在3.82,5.6,0.35,0.002,2.75,3.2727……中,是有限小数的是(),是循环小数的数()。

3、8.375375……可以写作()。

4、6.4÷0.8=()÷8 20.5÷0.25=()÷25

0.3÷0.12=()÷() 2.4÷0.004=()÷()

5、在○里填上〉、〈或=。

7.67÷0.23 ○7.67 7.67÷2.3 ○7.67

7.67÷1 ○7.67 7.67÷23 ○7.67

三、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

2、2.8÷0.9的商是3,余数是1。()

3、1.978精确到百分位约是9。()

4、无限小数一定比有限小数大。

()

四、用竖式计算。

2.5÷0.7= 10.1÷

3.3=

(得数保留三位小数)(商用循环小数表示)

10.75÷12.5= 3.25×9.04= (用乘法验算)(用除法验算)

五、脱式计算。

6.8×0.75÷0.5 13.75÷0.125–2.75 1.53+23.4÷

7.2 六、应用题

1、把一根60.3米长的钢管,截成同样长的12段,平均每段长多少米?(得数保留整数)

2、有一批货,计划每小时运22.5吨,7小时可以远完。实际只用5.5小时就完成任务,实际每小时能运多少吨?(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3、面粉厂用14吨小麦加工成12.1吨面粉,平均1吨小麦可以加工成多少吨面粉?(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一、填一填。 1.50以内9的倍数有(),100以内19的倍数有()。 2.25的因数有( ),65的因数有()。 3.()既是9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 4.从199起,连续写5个奇数(),从388起,连续写5个偶数() 5.10以内的非零自然数中,()是偶数,但不是合数;()是奇数,但不是质数。 6.偶数+偶数=()奇数+奇数=( ) 奇数+偶数=() 7.24=1×24=2×()=()×()=()×() 8.在0、1、0.8、25.2、35、-4这些数中,自然数有( ) 9.一个四位数,千位上是最小的质数,百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十位上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个位上既是奇数又是合数,这个数是() 10.一个两位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最小是(),最大是()。 二、辨一辨(对的打“√”,错的打“×”)。 1.因为7×6=42,所以42是倍数,7是因数。() 2.偶数的因数一定比奇数的因数多。() 3.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它的倍数小。() 4.3、4、5这三个数字,无论怎样排列成三位数,一定是3的倍数。() 5.合数都是2的倍数。() 6.自然数中除了质数就是合数。() 7.3×0.4=1.2 ,3是1.2的因数。() 8.甲数除以乙数,商是15,那么甲数一定是乙数的倍数。() 三、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各组数中,哪一组的第二个数是第一个数的倍数。() A.36和9 B.210和70 C.0.2和100 D.30和60 2.自然数包括()。 A.质数、合数 B.因数和倍数 C.奇数和偶数 3.2是最小的()。

五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一单元试卷(人教版)[1]

一、填空。(40%) 1、下面的现象中是平移的画“△”,是旋转的画“□”。(12%) (1)索道上运行的观光缆车。( ) (2)推拉窗的移动。( ) (3)钟面上的分针。( ) (4)飞机的螺旋桨。( ) (5)工作中的电风扇。( ) (6)拉动抽屉。( ) 2、看右图填空。(12%) (1)指针从“12”绕点A 顺时针旋转600到“2”; (2)指针从“12”绕点A 顺时针旋转( )到“3”; (3)指针从“1”绕点A 顺时针旋转( )到“6”; (4)指针从“3”绕点A 顺时针旋转300到“( )”; (5)指针从“5”绕点A 顺时针旋转600到“( )”; (6)指针从“7”绕点A 顺时针旋转( )到“12”。 3、先观察右图,再填空。(12%) (1)图1绕点“O ”逆时针旋转900到达图( )的位置; (2)图1绕点“O ”逆时针旋转1800到达图( )的位置; (3)图1绕点“O ”顺时针旋转( )到达图4的位置; (4)图2绕点“O ”顺时针旋转( )到达图4的位置; (5)图2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0到达图( )的位置; (6)图4绕点“O ” 逆时针旋转900到达图( )的位置。 4、用线连一连绕点“O ”旋转而成的图形。(4%) 0 旋转900 A O 4 3 2 1 O O O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里画“√”,错的画“×”。(4%) (1)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4条对称轴。……………………………………()(2)圆不是轴对称图形。……………………………………………………………()(3)利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变换可以设计许多美丽的镶嵌图案。………………()(4)风吹动的小风车是旋转现象。…………………………………………………()三、画出下列轴对称图形的一条对称轴。(9%)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 试卷 一、填一填。 1.50以内9的倍数有 ),100以内19的倍数有()。 2.25的因数有(),65 的 因数有()。 3. ()既是9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 4. 从199起,连续写5个奇数 (),从388起,连续写5个偶数()5.10以内的非零自然数中, ()是偶数,但不是合数; )是奇数,但不是质数。 6.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二() 7.24=1 X 24=2x()= ()X ()=()X() 8. 在0、1、0.8、25.2、35、-4 这些数中,自然数有() 9. 一个四位数,千位上是最小的 质数,百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十位上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个位上既是奇数又是合数,这个数是()10. 一个两位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最小是(), 最大是()。 二、辨一辨(对的打““”,错的打“X”)。 1. 因为7X6=42,所以42是倍数,7是因数。 () 2. 偶数的因数一定比奇数的因数多。() 3. 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它的倍数小。( 4.3、4、5这三个数字,无论怎样排列成三位数,一定是3的倍数。( 5. 合数都是2的倍数。 ()6.自然数中除了质数就 是合数。 ()7.3 X 0.4=1.2 , 3 是1.2的因数。 8.甲数除以乙数,商是15,那么甲数一定是乙数的倍数(三、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下面各组数中,哪一组的第二 个数是第一个数的倍数。( ) A.36 和9 B.210 和70 C.0.2 和100 D.30 和60 2. 自然数包括()。 A.质数、合数 B. 因数和倍数 C. 奇数和偶数 3.2是最小的()。 A.合数 B. 质数 C. 自然数D. 偶数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练习题

1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38分) 1、下面的现象中是平移的画“△”,是旋转的画“□”。(12分) (1)索道上运行的观光缆车。( ) (2)推拉窗的移动。( ) (3)钟面上的分针。( ) (4)飞机的螺旋桨。( ) (5)工作中的电风扇。( ) (6)拉动抽屉。( ) 2、看右图填空。(10分) (1)指针从“12”绕点A 顺时针旋转600到“2”; (2)指针从“12”绕点A 顺时针旋转( 0)到“3”; (3)指针从“1”绕点A 顺时针旋转( 0)到“6”; (4)指针从“3”绕点A 顺时针旋转 300到“( )”; (5)指针从“5”绕点A 顺时针旋转600到“( )”; (6)指针从“7”绕点A 顺时针旋转( 0)到“12”。 3、先观察右图,再填空。(12分) (1)图1绕点“O”逆时针旋转900到达图( )的位置; (2)图1绕点“O”逆时针旋转1800到达图( )的位置; (3)图1绕点“O”顺时针旋转( 0)到达图4的位置; (4)图2绕点“O”顺时针旋转( 0)到达图4的位置; (5)图2绕点“O”顺时针旋转900到达图( )的位置; (6)图4绕点“O” 逆时针旋转900到达图( )的位置; 4、用线连一连绕点“O”旋转而成的图形。(4分) 旋转1800 旋转900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里画“√”,错的画“×”。(8分) (1)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4条对称轴。…………………………………( ) (2)圆不是轴对称图形。…………………………………………………………( ) (3)利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变换可以设计许多美丽的镶嵌图案。……………( ) (4)风吹动的小风车是旋转现象。………………………………………………( ) 三、画出下列轴对称图形的一条对称轴。(9分) 四、分别画出将 向上平移3格、向右平移8格后得到的图形。(6分) 五、画出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画出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 A O 4 3 2 1 O O O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易错点汇总 图形的变换包括:、、。其中只是改变原图形位置的变换是、。 一、图形的平移 1、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和。 2、平移的三要素:原图形的位置、平移的方向、平移的距离。 平移的方向一般为:水平方向、垂直方向两种。 平移的距离:一般为几个单位长度(也即几个方格)。 3、平移是整个图形的移动,图形的每个关键点都需要按要求移动。 4、图形平移的步骤:(1)确定原图形位置、平移的方向、平移的距离。 (2)找出原图形的各关键点。 (3)根据题目要求将各个点依次平移。 (4)顺次连接平移后的各点,标明各点名称。 二、轴对称 1、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直线的图形能够重合,就说这一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图形的。 2、轴对称图形一定有对称轴,而且至少有条对称轴,常见的例如:、、、、线段、角;有两条对称轴的常见图形有、;有三条对称轴的常见图形有; 正方形有条对称轴;五角星和正五边形有条对称轴;正六变形有条对称轴。 三、轴对称图形的画法1、轴对称图形的性质:(1)对称轴两边的图形一定完全相同 (2)对应点也关于对称轴对称 (3)对应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 (4)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2、轴对称图形的画法:(1)根据题意确定已知图形以及对称轴位置 (2)找出已知图形的关键点 (3)一次过每个点作垂直于对称轴的虚线(根据性质3) (4)在对称轴另一侧确定各对应点位置(根据性质4) (5)标明各点对应名称,顺次连接各对应点得到轴对称图形。 四、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沿某条直线对折之后,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叠,这条直线就是图形的对称轴。 六、图形旋转的特点 1、旋转前后图形形状和大小都不变。 2、每组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角的度数都等于旋转角度。 3、各对应点之间的距离也相等。 七、图形旋转的三要素 1、旋转中心:可以在已知图形上也可以在已知图形外。 2、旋转方向:顺时针和逆时针。 3、旋转角度:常见的有45°、90°180°等。 八、旋转图形的画法 1、确定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2、找去原图形的各关键点 3、依次将各关键点与旋转中心连接(用虚线) 4、将各连线按要求旋转一定角度后,确定各虚线的长度,标出对应点。 5、将个对应点连接并标出名称。 五、轴对称和成轴对称 轴对称图形成轴对称 区别 只有一个图形有两个图形至少有一条对称轴只有一条对称轴 联系1.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 2.都有对称轴. 3.如果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如果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图形,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和测试题 1.因数和倍数的定义 2和6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12也是6的倍数 18的因数有1、18、2、9、3、6 2.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有无数个 任何数都有最小的因数1,最大的因数本身,最小的倍数也是本身 3. 2、3和5倍数的特征 2的倍数的数特征是个位是0、2、4、6、8,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5的倍数的数特征是个位是0或5 3的倍数的数特征是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4.只有1和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5.除了1和本身外还有其它因数的数叫做合数 6.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7. 100以内的质数有个,它们是: 2 3 5 7 11 13 17 19 31 23 37 29 41 43 47 59 61 53 67 79 71 73 97 89 83 补充知识: 1.9的倍数的数特征是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的和是9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2.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的特征是个位必须是0 3.4和25的倍数的特征是末二位是4或25的倍数 4.8和125的倍数的特征是末三位是8和125的倍数 5.如果a和b都是c的倍数,那么a-b和a+b一定也是c的倍数 6.如果a是c的倍数,那么a乘以一个数(0除外)后的积也是c的倍数 7. 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无论多少个偶数相加都是偶数 偶数个奇数相加是偶数奇数个奇数相加是奇数 因数2×6=12,2和6是12的因数。 倍数 2×6=12,12是2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 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 3的倍数的特征: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 偶数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 奇数自然数中,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质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质数(或素 数) 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合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80分) 2.18的因数有( ),15的倍数有( ) 330的因数有( )个,最大因数是( ),最小因数是( )。 4.8的倍数的个数是( ),它的最小倍数是( )。 5.是42的因数,又是7的倍数是( ),其中还是2和3的倍数是( ) 6 ( )是奇数,( )是偶数。 7.从0-20这几个数中,偶数的有( ),奇数的有( ),质数( ),合数的( ),是3的倍数有( ), 既要是2的倍数又要是5的倍数是( ) 8.既要是 2和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 ) 2是3的倍数,这个数最小是( ),最大是( ) 的倍数。………………………………………( ) 2.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倍数是有限的。…………………………………( ) 3.自然数中,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所以0不是偶数。……………………( ) 4.个位上是3、6、9的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 5.1既是质数也是合数。……………………………………………………………( ) A 2和6 B 、 3和4 C 10和1.2 2.既要是50的最大因数,也要是50的最小倍数是( ) A 50 B 100 C 25 3.所有奇数的和是( ) A 质数 B 偶数 C 奇数 4.在□填上一个数字,这个数是□7,有几种填法。( ) A1 B2 . C 3 5.他们两个和是10,而且他们的积是21,那么这两个数是( ) 1和10 从下面四张数字卡片中取出三张,按要求组成三位数。 奇数( ) 偶数( ) 2的倍数( ),5的倍数( ) 3的倍数( ),既要是2的倍数又要是3的倍数( ) ……………密……………封……………线……………内……………不……………作……………答……………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第二单元测试卷(二) 一、填一填。 1.一个数只有( )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 );一个数除了( ),还有( ),这样的数叫做( ),合数至少有( )个因数,质数只有( )个因数。 2.最小的质数是( ),最小的合数是( )。 3.如果3×4=12,那么,( )是( )的倍数;( )是( )的因数。 4.最小的自然数是( ),最小的偶数是( ),最小的奇数是( )。 5.27的因数有( ),这些因数中,( )既是奇数又是合数。 6.一个数的最小的倍数减去它的最大的因数,差是( ),一个数的最小的倍数除以它的最大的因数,商是( )。 二、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任何一个非0自然数,它的最大的因数和最小的倍数都是它本身。 ( ) 2.36的全部因数有2,3,4,6,9,12,18,共有7个。 ( ) 3.一个自然数越大,它的因数的个数就越多。( ) 4.如果用A来表示自然数,那么A+2就表示偶数。( ) 5.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的不同,可以分成质数和合数。( ) 三、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自然数中,19的倍数( )。 A.都是偶数 B.都是奇数 C.都是质数 D.有偶数也有奇数 2.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数是( )。 A.18 B.75 C.810 D.125 3.一个边长是质数的正方形,它的面积一定是( )。 A.合数 B.质数 C.奇数 D.偶数 4.C÷A=B(A、B、C均为不为0的自然数),那么C是A的()。 A.奇数 B.倍数 C.因数 D.偶数 5.13和2都是( )。 A.合数 B.质数 C.奇数 D.偶数 四、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小数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解决问题P33,例12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不同生活情境的分析与思考,体会近似值的生活意义,并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进一法”或“去尾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在对生活实际问题的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 3、通过对不同生活情境的分析比较,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并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感受近似值的现实意义,结合生活实际恰当地选择“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对于“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加以区分。 学情分析:在“四舍五入法”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法”和“去尾法”的教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一)口算除法 4.5÷9 3.6÷4 0.72÷8 0.32÷2 0.48÷3 3.5÷0.5 2.7÷0.3 5.6÷0.7 6.3÷0.3 2÷0.5 二、新授 (一)“进一法”求商的近似数 “将2.5千克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每个玻璃瓶可以装0.4千克。需要准备几个瓶子?“ 1、学生独立思考,理解题意列式解答。 2、指名板演。 学生出现3种答案: 1、6个 2、7个 3、6.25个 3、针对不同答案集体讨论:你觉得哪个答案合适?(6个还是7个?)为什么?同时明确横式上答案的写法。

(要求同学们充分发表意见,明确瓶子的个数根据实际情况要取整数,按四舍五入法应舍去25,但实际6个瓶子不够用,因此瓶子的个数比计算结果多1个。还可以利用逆推法如果是6个瓶子,每个瓶子装0.4千克香油,这样的话只能装2.4千克,还剩2.5-2.4=0.1千克香油没有装进瓶中。因此,需要再多准备出1个瓶子,也就是7个瓶子。) 4、明确6.25中的0.25是0.25个瓶子,而不是0.25千克香油。 师:那到底剩了多少千克香油呢? ——0.1千克(可用验算的方法证明:6×0.4=2.4 2.5—2.4=0.1) 5、小结:像这样结合实际情况,将一个小数某一位后面的位数直接舍去并向前一位进一而求得近似数的方法叫进一法。 6、想一想:我们在生活中哪些情况要用到“进一法”?【目的】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联系紧密感受到它的实用性。 在我们的生活中求商的近似数除了“进一法”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 (二)“去尾法”求商的近似数 用一根25米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每个礼盒要用1.5米长的丝带,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几个礼盒? 请同学读题 1、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2、老师巡视。 学生出现3种答案: 1、16.666…… 2、16个 3、17个 3、小组讨论:你觉得哪个答案合适?(16个还是17个?)为什么? (要求:组织学生讨论,强调以理服人,使学生明确,礼盒数取整数,16.666…按四舍五入法本应进1,但实际包装时,红丝带不够包装17个礼盒,因此礼盒数应去尾取整。) 4、小结:像这样结合实际情况,将一个小数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直接舍去而求得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去尾法。 根据实际生活举一些“去尾法”的生活实例。 .比较(1)和(2)两题在去近似值时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不同点:(1)中去近似值的方法是“进一法”。(2)中的方法是“去尾法”。 相同点:(1)(2)都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求商的近似数,同时根据实际都取整数。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最常用的求近似数的方法是“四舍五入法”【意图】帮助学生回忆取商的近似值的常用方法,便于下面练习中的比价辨析。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一)练习六:5、6、7题(选择题) 学生独立审题——判断对结果取近似值的方法——列式解答——集体订正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

五年级数学备课 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单元备课

第一课时轴对称 【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2-4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活动,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 2.探索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力。 4.欣赏对称美,欣赏图形对称创造出的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深入了解对称轴的性质。 【教学难点】会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带有方格纸的作业纸,剪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欣赏下面的图形,并找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 2、学生相互交流,你们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3、总结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二、观察探索,认识轴对称的性质。 1、出示例1。问题引导: (1)这幅图是轴对称图形吗?你是怎么判断的? (2)如果沿着对称轴对折,A点会和哪个点重合。(适时标出A'点) (3)我们把像这样对折后能重合的一组叫对应点。谁能找出B点的对应点呢?C 点呢?

2、仔细观察图。 (1)发现了什么?同桌讨论。 (2)小结:轴对称图形,每对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每组对应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 3、整体观察这个轴对称图形。 (1)说说与我们以前认识的图形有什么不同。 (2)小结:数学上的轴对称图形很有趣,它可以是一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也可以是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 三、实践探究,教学画对称图形。 出示例2 1、引导学生思考: (1)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2)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 2、在研究的基础上,让学生用铅笔试画。 3、通过课件演示画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纠正不足。 四、课内练习,巩固拓展。 1、判断下面图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画出他的对称轴。 2、数学游戏 (1)第4页“做一做”。 (2)在一半纸上滴几滴墨水,把纸张对折后打开,看看形成的两块墨迹是不是关于折痕对称,它们的对称轴是什么? 五、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继续认识轴对称图形,你对轴对称图形有了哪些新的理解。 板书设计: 轴对称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

完整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因数与倍数) 班级:姓名 一、填一填。 1、50以内9的倍数有(),100以内19的倍数有 ()。 2、25的因数有( ),65的因数有()。 3、()既是9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 4、从199起,连续写5个奇数(),从388起,连续写5个偶数() 5、10以内的非零自然数中,()是偶数,但不是合数;()是奇数,但不是质数。 6、偶数+偶数=()奇数+奇数=( ) 奇数+偶数=() 7、24=1×24=2×()=()×()=()×() 8、在0、1、0、8、25、2、35、4这些数中,自然数有( ) 9、一个四位数,千位上是最小的质数,百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十位上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个位上既是奇数又是合数,这个数是 () 10、一个两位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最小是(),最大是()。 二、辨一辨(对的打“√”,错的打“×”)。

1、因为7×6=42,所以42是倍数,7是因数。() 2、偶数的因数一定比奇数的因数多。() 3、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它的倍数小。() )(的倍数。3这三个数字,无论怎样排列成三位数,一定是5、4、3、4 5、合数都是2的倍数。() 6、自然数中除了质数就是合数。() 7、3×0、4=1、2 ,3是1、2的因数。() 8、甲数除以乙数,商是15,那么甲数一定是乙数的倍数() 三、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各组数中,哪一组的第二个数是第一个数的倍数。() A、36和9 B、210和70 C、0、2和100 D、30和60 2、自然数包括()。 A、质数、合数 B、因数和倍数 C、奇数和偶数 3、2是最小的()。 A、合数 B、质数 C、自然数 D、偶数 4、一个奇数和一个偶数的积一定是()。 A、奇数 B、偶数 C、两种情况都有可能 5、一个奇数要(),结果才能是偶数。 A、乘3 B、加2 C、减1 6、一个合数,它是由两个不同的质数相乘得来的,这个合数至少有()因数。D、不能确定C、1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位置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的内容就是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以及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学生已经学会了在具体的情境中用行、列来描述物体的位置了,本单元的学习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已有的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之后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 教材首先通过呈现确定教室中学生的座位这一教学情境,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出学习内容。教学时可以结合学生的原有知识及经验,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列”“行”的含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然后,要使学生明确如何用数对表示位置,结合学生的实际座位,将教学搬到现实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知识的巩固。 教材除了从数的角度刻画点在平面上的位置,还有意安排了一些素材,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如例2的教学,在让学生明确方格纸上数对的含义时,教师应设法促进学生知识与经验的迁移,引导学生把例1中学习的列、行的概念与使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应用到例2中来。同时要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加深学生对用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过用“第几组第几个”的方式来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并且在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经验,但就是学生对物体位置的描述还没有形成特定的规范。因此,在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时应充分利用这些经验与知识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将用生活经验描述位置上升为用数学方法来确定位置,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其空间观念与意识。 三、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行与列,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并能在方格图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 数学思考: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图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问题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情感态度:感受方向与位置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四、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与行的顺序。 五、课时安排:3课时 1.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1课时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 教材分析 观察物体是“空间与几何”这一领域的内容,在不同学段有着不同的要求。本单元的内容属于第二学段,通过观察、拼摆较为抽象的几何形体,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让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形状。教材在编排上不仅设计了观察活动,而且设计了需要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进行探究的活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为之后正式学习投影和三视图的有关知识奠定感性认识和基础。【】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并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而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还要求学生学会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观察和拼搭等活动,为自己和学生准备好教具与学具。同时在进行观察和拼搭的活动中,要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因为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切不可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亲自思考。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让学生经历观察和操作的过程,从中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形状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物体形状。 数学思考:能根据已有的图形,用各种方法拼搭相应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问题解决: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 1.通过选取熟悉的环境和物体作为观察对象,联系生活经验,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通过合作交流,养成学生互助、合作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交流和表达能力。 课时划分:2课时 观察物体……………………1课时 练习二………………………1课时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 第一课时:从某个角度观察多个物体 教学内容:教材P2例1及练习一第1、2题。

五年级数学第二单元

学科数学年级五主备单位王西小学主备人付凌云执教人 2010-2011学年下学期 课题第二单元校园科技周—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个性化修改单元备课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课本第9—28页,本单元共有三个信息窗组成,信息窗1是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信息窗2是让学生知道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信息窗3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2、本单元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小学阶段正式认识分数的开始。是今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解决有关分数问题的基础。因此,本单元的内容在以后学习中具有重要地位。 3、本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重点是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难点是理解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能正确地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正确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学会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有的问题。 2.通过创设情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教师引领下学生自主探究新知。 3.通过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结合本单元情境素材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思想品质。 三、课时安排 信息窗1——船模试航、航模放飞2课时 信息窗2----我的小发明2课时 信息窗3----设计科普展板2课时 回顾整理1课时 单元复习1课时

学科数学年级五主备单位王西小学主备人付凌云执教人 2010-2011学年下学期 课题信息窗1 分数的意义第一课时个性化修改 课型:新授课 本课知识点: 1、分数的意义。 2、单位1的建立。 分数单位的概念。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学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事情。 2、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悟“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 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这一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和抽象概括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 获得成功、兴趣、愉悦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建立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概念。 2、理解单位“1”。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练习 教学具准备: 课件、每组一套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发现问题 1、出示情境图1“船模试航”。 教师谈话:同学们,请你仔细观察这幅图,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 数学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5只航模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得 的航模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画有5只船模的题卡分一分,学生先 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找到 解决问题的方法。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试卷及答案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试卷 一、填空 1.右边的三个图形分别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填一填。 考查目的:从不同方向观察几何体。 答案:正;左;上。 解析: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时,因角度不同观察到物体的形状也不同。从正面看时,是上下两行,下面是相连的三个正方形,上面左上角和右上角各有一个正方形;从左面看时也是上下两行,下面是相连的四个正方形,上面左上角有一个正方形,从右边数第二个正方形的上方有一个正方形;从上面看时,是上下四行,从下面数第一行在最左边有一个正方形,第二行是三个相连的正方形,第三行和第四行在最右边各有一个正方形。 2.用一些棱长为1 cm的小正方体搭建成一个几何体,从两个角度观察所得的图形如下,那么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最大是()cm3。 考查目的:根据三视图求几何体的体积。 答案:7。

解析:由该几何体从正面看到的图形,可以分析出当几何体的体积最大时,从上面看到每层正方体的个数如下图所示。由于小正方体的棱长为1 cm,所以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最大是7 cm3。 3.如图,再添一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小明就把图1小丽搭的积木变成了图2六种不同的形状。 (1)从左面看,小明搭的积木中()号和()号的形状和小丽搭的是相同的; (2)从正面看,小明搭的积木中,形状相同的是()号和()号,或者是()号和()号。考查目的:从不同方向观察几何体,并确定所看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 答案:(1)①⑤;(2)①⑤,④⑥。 解析:第(1)题通过观察图形可知,小丽搭的积木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一行2个正方形,由小明搭的积木可得,①号和⑤号积木从左面看到的图形也是一行2个正方形;第(2)题从正面看,①号和⑤号看到的图形都是一行3个正方形,④号和⑥号看到的图形也相同,都是2层:下层2个正方形,上层1个正方形靠左边。 4.一个用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下面是它的两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要符合这两个条件,最少需要摆()块,最多能摆()块,共有()种摆法。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②(附答案)

第二单元测试 一、填一填。(26分) ÷=,8和3是24的(),()是()和()的倍数。 1.2483 2.18的因数有(),40以内7的倍数有()。 3.一个数比10小,是奇数,又是3的倍数,它是()。 4.在42,75,54,487,240,950这些数中,同时是2和3的倍数的有(),同时是2和5的倍数的有(),同时是2,3和5的倍数的有()。 5.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36,这个数是(),这个数的最小倍数是()。 6.用不同的质数和的形式表示:12=()+()=()+()+()。 7.48的因数有(),其中质数有(),合数有()。 8.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45,这三个奇数分别是()、()和()。 9.两个质数的和为20,积是91,这两个质数是()和()。 10.67至少要加上()才是3的倍数。 二、判一判。(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0分) 1.一个自然数越大,它的因数个数就越多。() 2.是3的倍数的数一定是9的倍数。() 3.833的个位上是3,所以它是3的倍数。() 4.36是0.9的倍数。() 5.对于两个相邻的自然数,必定一个是奇数,一个是偶数。() 6.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7.100以内的最大质数是99。() 8.2既是偶数,又是质数。() 9.两个合数的积一定是合数。() 10.一个质数,它的因数也一定是质数。() 三、选一选。(20分) 1.在自然数中,凡是2的倍数都是()。 A.偶数 B.合数 C.质数 2.一个合数至少有()个因数。 A.1 B.2 C.3 3.最小的质数与最小的合数的积是()。 A.10 B.8 C.72 4.任意两个偶数的和是()。 A.偶数 B.奇数 C.偶数或奇数 5.83□是一个三位数,□要使83同时是2,3的倍数,□中可以填的数有()个。 A.1 B.2 C.3 6.下列数中,因数个数最多的是()。 A.20 B.36 C.49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学习是没有尽头的,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才能提高自己,快快拿起你漂亮的笔记本和笔开始加入到学习的队伍中吧!下面为大家分享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知识点 1、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如:2.6÷1.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2.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1.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继续除;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把除数转化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要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时,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2、取近似数的方法: 取近似数的方法有三种,①四舍五入法②进一法③去尾法一般情况下,按要求取近似数时用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选择应用。 取商的近似数时,保留到哪一位,一定要除到那一位的下一

位,然后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数。没有要求时,除不尽的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3、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的循环节。 4、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 一种是用省略号表示,要写出两个完整的循环节,后面标上省略号。如:0.3636…… 1.587587…… 另一种是简写的方法:即只写出一组循环节,然后在循环节的第一个数字和最后一个数上面点上圆点。如:12. 0.46 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

2017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 2017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 图形变换的基本方式是平移、对称和旋转。 1、轴对称: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1)学过的轴对称平面图形:长(正)方形、圆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 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 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 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 任意梯形和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2)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3)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4)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①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②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 ③对称轴两边的图形大小、形状完全相同。 (5)对称图形包括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平行

四边形(除棱形)属于中心对称图形。 2、旋转: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着一个顶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另一个图形的变化较做旋转,定点o叫做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叫做旋转角,原图形上的一点旋转后成为的另一点成为对应点。 (1)生活中的旋转:电风扇、车轮、纸风车 (2)旋转要明确绕点,角度和方向。 (3)长方形绕中点旋转180度与原来重合,正方形绕中点旋转90度与原来重合。等边三角形绕中点旋转120度与原来重合。 旋转的性质: (1)图形的旋转是图形上的每一点在平面上绕某个固定点旋转固定角度的位置移动; (2)其中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3)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 (4)两组对应点非别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相等,都等于旋转角; (5)旋转中心是唯一不动的点。 3、对称和旋转的画法:旋转要注意:顺时针、逆时针、度数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新人教 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 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 1、整除: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自然数.并且没有余数。 整数与自然数的关系:整数包括自然数。 2、因数、倍数:大数能被小数整除时.大数是小数的倍数.小数是大数的因数。 例: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 (1)数a能被b整除.那么a就是b的倍数.b就是a的因数。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 (2)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成对地按顺序找。 (3)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依次乘以自然数。 (4)2、3、5的倍数特征 1)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1 / 7

2)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3)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4)能同时被2、3、5整除(也就是2、3、5的倍数)的最大的两位数是9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 同时满足2、3、5的倍数.实际是求2×3×5=30的倍数。 5)如果一个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那它的个位上的数字一定是0。 3、完全数:除了它本身以外所有的因数的和等于它本身的数叫做完全数。 如:6的因数有:1、2、3(6除外).刚好1+2+3=6.所以6是完全数.小的完全数有6、28等 4:自然数按能不能被2整除来分:奇数、偶数。 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奇数。也就是个位上是1、3、5、7、9的数。 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0也是偶数).也就是个位上是0、2、4、6、8的数。 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 关系:奇数+、- 偶数=奇数 2 / 7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知识点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知识点 小学数学的学习至关重要,广大小学生朋友们一定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数学的学习效率。以下是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提供的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知识点,供大家复习时使用!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的知识点 一、小数除以整数商大于1: 商的小数点位置与被除数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因为在除法算式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也就是说,被除数和商的相同数位是对齐了的,只有把小数点对齐了,相同数位才对齐了,所以商的小数点要对着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怎样计算小数除以整数? 按整数除法的方法除,计算时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思考并回答: 1、被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样计算? 2、为什么在计算时先要扩大,最后又要将结果缩小? 3、小数除以整数怎样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4、为什么小数点要打在被除数小数点的上面? 二、小数除以整数商小于1: 被除数比除数小时,不够商1,要先在商的个位上写0占位;

理解被除数末位有余数时,可以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总结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1)小数除以整数按照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 (2)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再除; (4)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注意: 1、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的计算题,容易遗忘商的小数点。 2、商中间有零的除法要注意。 三、一个数除以小数: 填写括号里的数: 被除数 15 150 ( ) 除数 5 50 500 商 ( ) ( ) 3 问:运用了什么规律?(商不变的性质) 12.60.28 在被除数的小数末尾添0,使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位数相同以后,再把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小数位移不够,在小数末尾添0。运用一看、二移、三算三个方面进行归纳。 分享到:新浪微博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人人网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