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李坤望《国际经济学》(第4版)学习辅导书-第9~13章【圣才出品】

李坤望《国际经济学》(第4版)学习辅导书-第9~13章【圣才出品】

李坤望《国际经济学》(第4版)学习辅导书-第9~13章【圣才出品】
李坤望《国际经济学》(第4版)学习辅导书-第9~13章【圣才出品】

第9章经济一体化与关税同盟理论

9.1 课后习题详解

1.试比较各种经济一体化形式之间的差异。

答:(1)经济一体化的五种形式

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经济体通过达成某种协议所建立起来的经济合作组织。经济一体化组织有五种形式,即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和完全的经济一体化。根据它们让渡国家主权程度的不同,经济一体化组织从低级向高级排列。

(2)经济一体化五种形式之间的差异

经济一体化五种形式之间的差异体现为:

①自由贸易区只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参加者之间取消商品贸易的障碍,但成员经济体之间没有共同对外关税,成员国并不做权利的让渡。

②关税同盟成员国之间有共同的对外关税,实际上是将关税的制定权让渡给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③共同市场的建立需要成员国让渡多方面的权利,主要包括进口关税的制定权、非关税壁垒特别是技术标准的制定权、国内间接税率的调整权和干预资本流动权等,这些权利的让渡表明,一国政府干预经济的权利在削弱,而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干预经济的权利在增强。

④经济联盟各成员国不仅让渡了建立共同市场所需让渡的权利,更重要的是成员国让渡了使用宏观经济政策干预本国经济运行的权利。

⑤完全的经济一体化的特点是,就其过程而言,是逐步实现经济及其他方面制度的一体化,从结果上看,它是类似于一个国家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2.结合实际,试析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建立通常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答: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建立通常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成员国在地理位置上相互邻近。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要形成统一的内部大市场需要地理位置上的邻近作为客观基础,地理位置相距遥远的国家之间是很难建立成员国之间统一的内部市场。

(2)成员国之间经济的互补。这种互补既包含着产业间贸易优势的互补,也包括产业内贸易优势的互补。一般而言,成员国之间经济的互补性越强,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越容易建立和稳定,否则会面临崩溃的危险。

(3)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建立和稳定需要照顾到每个成员国的经济利益。只有参加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权利让渡所带来的利益大于由此付出的代价,成员国才愿意加入;相反,如果一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只照顾少数大国的经济利益,那么其他国家就可能退出。

(4)成员国之间的政治制度比较接近。一般而言,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建立需要各成员国让渡一部分国家的主权,如果参加国的政治制度比较接近,这种权利让渡不会导致一国政治制度的根本变化。相反,如果各参加国政治制度差异很大,那么某种主权的让渡就是非常敏感的。

3.共同对外关税的高低对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有什么影响?

答:(1)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

关税同盟对一国福利的净影响可表示成贸易创造的福利效应减去贸易转移的福利效应。加入关税同盟对一国究竟是否有利,取决于贸易创造的福利效应是否能抵消贸易转移的福利效应。一个贸易创造占优势的关税同盟会为成员国带来净福利的增加,其发展方向是自由贸

易;一个贸易转移占优势的关税同盟会造成成员国福利水平的下降,其发展方向是背离自由贸易的。

(2)共同对外关税的高低对关税同盟福利效应的影响

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受共同对外关税高低的影响。共同对外关税越高,贸易转移效应越大,在贸易创造效应无变化的前提下,成员国的净福利效应下降;反之,共同对外关税越低,贸易转移效应越小,在贸易创造效应无变化的前提下,成员国的净福利效应上升。

4.既然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消除贸易壁垒方面与贸易自由化是一致的,那么为什么它并不一定能增进世界福利?

答:(1)从区域经济一体化成员国福利角度分析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成员国福利的净影响可表示成贸易创造的福利效应减去贸易转移的福利效应。加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一国究竟是否有利,取决于贸易创造的福利效应是否能抵消贸易转移的福利效应。

(2)从区域经济一体化非成员国福利角度分析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虽然消除了区域内的贸易壁垒,却对外形成一种贸易障碍。对于非成员国来说,因贸易转移,其出口减少,从而福利必然因其贸易规模缩减而下降。区域经济一体化内成本较高的生产代替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外成本低的生产,从全球资源利用的角度看,不得不说是一种效益的降低。

(3)从规模经济等动态效应分析

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静态福利角度考虑,区域经济一体化不一定能够增进福利。实证分析也证明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并不明显,而更多的体现为政治因素使然。但是,如果考虑规模经济等因素,世界福利也可能因此而提高。事实上,对于成员国来说,区域经济

一体化带来的动态效应比其静态效应更为重要。

5.新成员不断加入关税同盟对关税同盟的贸易转移效应有什么影响?

答:新成员不断加入关税同盟将有助于减少关税同盟内原来存在的贸易转移效应。具体分析如下:

比如,原来世界市场上,C国比B国的价格更低,则A国从C国进口。当A与B建立关税同盟后,B国的价格就低于C国的税后价,即A国改从价格比C更高的B国进口,这时就产生了贸易转移效应。但若C国也加入了关税同盟,则A国仍然从C国进口,从而减少了关税同盟内原来存在的贸易转移效应。

6.组成关税同盟后,规模经济利益的实现对同盟内企业在同盟外市场上的竞争力有什么影响?

答:组成关税同盟后,在排斥第三国产品的同时,关税同盟的组成为成员国之间产品的相互出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所有成员国的国内市场组成了一个统一的区域性市场。这种市场范围的扩大促进了企业生产的发展,使生产者可以不断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同盟内企业更容易实现规模经济,享受到规模经济的利益,并且可进一步增强同盟内的企业对外,特别是对非成员国同类企业的竞争能力;此外,同盟内企业由于规模经济而节省下来的成本,可用来加大产品新技术开发的资金投入,在产品的品质上提升优势。因此,同盟内企业在与同盟外企业进行竞争时更容易获得竞争优势。

7.关税同盟对那些垄断程度较高的停滞产业有什么影响?

答:关税同盟对那些垄断程度较高的停滞产业的影响在于其有利于促进这些产业的竞

争。具体分析如下:

在各成员国组成关税同盟以前,许多部门已经形成了国内的垄断,几家企业长期占据国内市场,获取超额垄断利润,因而不利于各国的资源配置和技术进步,甚至使产业几近于停滞。组成关税同盟以后,由于各国市场的相互开放,各国企业面临着来自于其他成员国同类企业的竞争,谁在竞争中取胜,谁就可以享受大市场带来的规模经济的利益,否则就会被淘汰。各企业为在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必然会纷纷改善生产经营,增加研究与开发投入,增强采用新技术的意识,不断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在同盟内营造一种浓烈的竞争气氛,提高经济效率,促进技术进步。

8.根据(教材中)图9-1,假设A国不与B国组成关税同盟,而是采取削减关税的做法,将关税降低到使进口商品价格加关税之后正好等于PB,试判断这种做法的净福利效应。与关税同盟相比,哪一种方式更好?为什么?

答:对A国来说,与关税同盟相比,削减关税这种方式所带来的福利将会更高。具体情况可通过图9-1来解释。

图9-1 削减关税福利效应分析

在图9-1中,在削减关税之前,由于C国的产品价格要低于B国,所以A国只会从C 国进口。此时,A国国内价格为P C+t,国内生产为Q1,国内消费为Q2,从C国进口为Q1Q2。

将关税降低到使进口商品价格加关税之后正好等于P B时,对B、C两国国内产品价格没有影响,所以A国还是会从C国进口。此时,A国国内价格为P B,国内生产为Q3,国内消费为Q4,从C国进口为Q3Q4。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A国消费者剩余的增加、生产者剩余的减少与关税同盟相同。但是,与组成关税同盟相比,采用削减关税的做法,A国还能获得关税收入(Q4-Q3)×(P B-P C)。因此,对A国来说,与关税同盟相比,削减关税这种方式所带来的福利将会更高。

9.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

1.转口贸易[中山大学2018研;中央财经大学2018、2017研;上海财经大学2016、2014研;苏州大学2014研]

答:转口贸易是指两国的进出口贸易是通过第三国的中间商把货物转手来完成的贸易方式。这种贸易方式在生产国为间接出口,在消费国为间接进口,因而是一种间接贸易方式。交易的货物可以由出口国运往第三国,在第三国不经过加工再销往消费国;也可以不通过第三国而直接由生产国运往消费国,但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并不发生交易关系,而是由中转国分别同生产国和消费国发生交易。

转口贸易的发生,主要是有些国家(或地区)由于地理的、历史的、政治的或经济的因

李坤望《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答案提示:当生产处于生产边界线上,资源则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要想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降低另一产品的生产,也就是说,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是有机会机本(或社会成本)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表示生产效率和充分就业得以实现,但究竟选择哪一点,则还要看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时,生产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所以,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2.仿效图1—6和图1—7,试推导出Y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和国民需求曲线。 答:参见教材第一章第二节内容,将图1-6a中,以横坐标表示y商品的供给,以纵坐标表示x商品供给,得出相应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然后将图1-6b中,以横坐标表示y商品供给,以纵坐标表示y的相对价格,通过类似推导可得出国民供给曲线,国民需求曲线作类似推导可得。 3.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个商品达到均衡时,另外一个商品是否也同时达到均衡? 答:两种商品同时达到均衡。一种商品均衡时,由其相对价格,机会成本,需求可知另一种商品得相对价格,机会成本和需求。 4.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试确定过剩供给(或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略,参见书上 5.如果改用Y商品的过剩供给曲线(B国)和过剩需求曲线(A国)来确定国际均衡价格,那么所得出的结果与图1—13中的结果是否一致? 答案提示:国际均衡价格将依旧处于贸易前两国相对价格的中间某点。 6.说明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 答案提示:一国出口产品价格的相对上升意味着此国可以用较少的出口换得较多的进口产品,有利于此国贸易利益的获得,不过,出口价格上升将不利于出口数量的增加,有损于出口国的贸易利益;与此类似,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有利于出口商品数量的增加,但是这意味着此国用较多的出口换得较少的进口产品。对于进口国来讲,贸易条件变化对国际贸易利益的影响是相反的。 7.如果国际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之间,那么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更接近于哪一个国家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李坤望《国际经济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及考研真题详解(国际收支调整理论)【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16章 国际收支调整理论 16.1 复习笔记 一、国际收支调整的弹性分析法 国际收支调整的弹性分析法(elasticities approach to the balance of payments )是指在收入不变动的情况下,运用汇率与价格的变动对经常项目失衡进行调节,由于这一调整机制与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关系密切,所以被称为弹性分析法。这一理论最先由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后来经过罗宾逊、马克卢普和勒纳等人的进一步发展,成为国际收支调整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1.假定条件 弹性论假定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具有完全弹性,也就是说,以本币计值的出口和以外币计值的进口均以不变价格提供商品。这样,货币贬值能否改善贸易收支,取决于进出口需求价格弹性。 2.货币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马歇尔-勒纳条件 假定:出口需求价格弹性为X d ,进口需求价格弹性为M d ,两种需求弹性的组合有以下三种可能性: (1)1X M d d +>,货币贬值有利于改善贸易收支; (2)1X M d d +=,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不发生作用; (3)1X M d d +<,货币贬值将使贸易收支恶化。 上述第一种可能情况就是“马歇尔-勒纳条件”(Marshall-Lerner Condition )。马歇尔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勒纳条件表明,在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趋于无穷大的前提下,如果进出口商品需求弹性的绝对值之和大于1,则货币贬值就能发挥其扭转贸易状况、改善国际收支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马歇尔-勒纳条件只适用于货币贬值前经常项目处于平衡或近似于平衡状态这一特殊情形。另外,马歇尔-勒纳条件是以假定货币贬值时其他条件不变,而且所有有关商品的供给弹性极大为前提而推导出来的。 3.货币贬值的时滞及“J曲线”效应 货币贬值的时滞效应是指当一国的货币当局采取使本币贬值的调整政策以后,相关实际部门贸易量的调整不会同步进行,而是需要一个过程,从而在本国汇率变动的瞬间到实际部门进出口数量的调整与随之而来的国际收支均衡的恢复之间产生一个时间上的延滞。 (1)J曲线的含义 J曲线是指一国货币贬值后,最初只会使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恶化,只有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才会使贸易收入增加,并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因其曲线形状类似英文大写字母“J”得名,如图16-1所示。其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贸易收支的变动。 图16-1 J曲线 (2)J曲线效应的解释 J曲线效应表明即使满足了马歇尔-勒纳条件,贬值也不能立即导致贸易收支的改善。

李坤望《国际经济学》(第4版)学习辅导书-第1~4章【圣才出品】

第1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 1.1 课后习题详解 1.为什么说生产和消费只取决于相对价格? 答:相对价格是两种或多种商品之间的价格对比关系。生产和消费只取决于相对价格,这是因为: 当生产处于生产可能性边界线上,资源则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要想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降低另一产品的生产,也就是说,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是有机会成本(或社会成本)的,也就是以另一种产品的产量为机会成本。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表示生产效率和充分就业得以实现,但究竟选择哪一点,则还要看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时,生产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所以,生产和消费只取决于相对价格。 2.仿效(教材中)图1-6和图1-7,试推导出Y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和国民需求曲线。 答:在图1-1(a)中,横坐标表示Y商品的供给,纵坐标表示X商品的供给,得出相应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线;在图1-1(b)中,横坐标表示Y商品的供给,纵坐标表示Y商品的相对价格P Y/P X。Y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和国民需求曲线的推导如下: 首先,推导Y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NS Y。任意选取Y商品的三个不同的相对价格:1/2、1和2。这三条相对价格线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的切点分别决定了三个生产均衡点D、E、F,对应于这三点的Y商品的产出分别为:S1、S2、S3。在图1-1(b)中,横坐标表示Y商品的供给,纵坐标表示Y商品的相对价格,根据图1-1(a),在图1-1(b)中画出对应于各

个相对价格的Y商品的供给量,最后得出一条曲线NS Y,即Y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该曲线斜率为正,表示随着Y商品的相对价格的提高,其供给水平也随之提高。 采用同样的方法,可得出国民需求曲线ND Y,如图1-2所示。 3.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种商品达到均衡时,另一种商品是否也同时达到均衡?试解释原因。 答: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种商品达到均衡时,另一种商品也同时达到均衡。理由如下: 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生产要素只能在两者间分配,两种商品间的相对价格是唯一的世界市场价格。当其中一种商品达到均衡时,该商品的相对价格得以确定,其供给与需求

李坤望《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圣才出品】

第12章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 1.为什么说体现在企业所有权优势中的核心资产具有“公共物品”的特点?它对交易方式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1)体现在企业所有权优势中的核心资产具有“公共物品”特点的原因 体现在企业所有权优势中的核心资产很多都是无形资产,它们在某种程度上都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一旦某个地方发明并应用了一种新“主意”(或知识),那么在另一个地方使用它的边际成本很低甚至为零,并且也并不减少原产地所能使用的这种“主意”的数量。从社会的观点看来,有效地配置这种资源的条件是根据其边际成本定价,那么这种无形资产的价格就该为零或接近于零。这样便会出现两种情况:要么这种无形资产没有人愿意提供,要么定价不合乎效率原则。 (2)具有“公共物品”特点的核心资产对交易方式产生的影响 某些核心资产的“公共物品”特点使得转移这种技术的最好办法是两个企业合而为一,共同分享这项技术。换言之,在一个企业内部转移和使用这种无形资产,比通过外部市场来解决这一问题要更有效率。显然,把这一逻辑再引申一步,如果上述交易涉及的是两个不同国家的企业,那么最有效的解决办法便是采取直接投资的方式而不是发放许可证的办法来完成这一无形资产的转移。内部化贸易这一贸易方式从而就有了其存在的基础。 2.根据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不同方式,讨论发展中东道国在利用外资时应注意的问题。 答:(1)发展中东道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以促进外资的流入

①从利用外资的角度讲,贸易壁垒或者营销成本的增加会促进外资的流入。 ②东道国劳动、资本和其他常规要素的总成本以及用直接投资方式进入国外市场的附加成本都比较低,会促进外资的流入。 ③企业特有优势的流失所造成的损失预期越高,越有利于促进外资的流入。 (2)发展中东道国在利用外资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通过增加进口利用外资,要注意引进的产品要以国内生产或消费所必需为重要考虑。引进相关产品时要注意配套技术的同时引进,合理利用外汇,避免重复引进。 ②通过吸引直接投资利用外资,要积极营造内外资公平竞争的环境,杜绝地方以牺牲土地、环境和劳工利益为代价来吸引外资的做法。同时,纠正许多地方对外资“重引进、轻管理”的倾向,严格监督外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依法生产和经营。 ③通过外国公司发放许可证的方式利用外资,是企业海外扩张的最后一种方式。从大跨国公司以许可证方式购入最先进产品,一般比较困难且代价高昂,因此,要注意通过其他辅助方式,积极进行商务谈判,尽量达到双赢的效果。 3.信息不对称现象对企业的决策过程会产生哪些影响?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可以用这一原理加以说明? 答:(1)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市场中交易的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的信息。也就是说,市场交易中的双方拥有的信息量是不相等的。 (2)信息不对称现象对企业的决策过程产生的影响

李坤望国际经济学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自整理)教学教材

李坤望国际经济学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自 整理)

第一章 1.封闭条件下,中国和美国的小麦与布的交换比率分别为1:4和2:5,那么在两国之间展开贸易后,小麦与布之间的交换比率可能为. A.1:6 B.2:6 C.3:6 D.4:6 2.在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只要各国在生产同样产品时存在着价格差异,那么比较利益理论就仍然有效。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A.正确 B.不正确 3.作为新贸易理论的核心基础之一,规模经济意味着随着产量增加,() A.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都下降 B. 平均成本变化不确定,边际成本下降 C. 平均成本下降 D.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都上升 4.以下说法中,()是错误的。 A.绝对优势理论是以机会成本不变为前提的,而相对优势理论则是以机会成本递增为前提的 B.相对优势理论可以部分地解释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层次不同的国家之间进行贸易的基础 C.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用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动因 D.无论是生产技术差异还是生产要素禀赋差异导致国际贸易产生,都是以两国之间同一产品的价格存在差异为前提

第二章 1.下列() 属于李嘉图模型的假定前提条件。 A.生产过程中使用资本和劳动力两种要素 B.没有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成本 C.生产要素可以在两国间自由流动 D.生产要素非充分利用因此机会成本不变 2.下列()不属于重商主义的观点。 A.货币是财富的唯一表现形式 B.通过国际贸易可以提高所有贸易参与国的福利水平 C.出口意味着贵金属的流入 D.进口意味着贵金属的流出 3.下列关于技术差异论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分为绝对技术差异论与相对技术差异论 B.劳动力在国内两个部门之间自由流动,而且机会成本保持不变 C.参与贸易的两个国家福利水平都可以得到提高 D.一国比另一国家的技术优势越大,则通过国际贸易获得的福利增加越大 4.下列哪一条不是重商主义的理论主张() A.贸易不是“零和”的 B.多卖少买,保持贸易顺差,是获得财富的基本原则 C.国家应干预经济,鼓励出口,限制进口 D.金银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

【国际经济学课后答案】高教李坤望版

【国际经济学课后答案】高教李坤望版!!!仅供参考 来源:贺景Cynthia的日志 第一章 1.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答案提示:当生产处于生产边界线上,资源则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要想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降低另一产品的生产,也就是说,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是有机会机本(或社会成本)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表示生产效率和充分就业得以实现,但究竟选择哪一点,则还要看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时,生产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所以,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2.仿效图1—6和图1—7,试推导出Y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和国民需求曲线。 答:参见教材第一章第二节内容,将图1-6a中,以横坐标表示y商品的供给,以纵坐标表示x商品供给,得出相应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然后将图1-6b中,以横坐标表示y商品供给,以纵坐标表示y的相对价格,通过类似推导可得出国民供给曲线,国民需求曲线作类似推导可得。 3.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个商品达到均衡时,另外一个商品是否也同时达到均衡? 答:两种商品同时达到均衡。一种商品均衡时,由其相对价格,机会成本,需求可知另一种商品得相对价格,机会成本和需求。 4.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试确定过剩供给(或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略,参见书上 5.如果改用Y商品的过剩供给曲线(B国)和过剩需求曲线(A国)来确定国际均衡价格,那么所得出的结果与图1—13中的结果是否一致? 答案提示:国际均衡价格将依旧处于贸易前两国相对价格的中间某点。 6.说明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 答案提示:一国出口产品价格的相对上升意味着此国可以用较少的出口换得较多的进口产品,有利于此国贸易利益的获得,不过,出口价格上升将不利于出口数量的增加,有损于出口国的贸易利益;与此类似,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有利于出口商品数量的增加,但是这意味

国际经济学李坤望题库精选

、名词解释 薇1 、比较优势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与国际竞争中提供某种商品比提供其他商品相对来说更为便宜合算。 莃2 、要素禀赋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袃3、规模经济是指在产出的某一范围内,平均成本随产出的增加而递减。 莀4 、幼稚产业是指处于成长阶段尚未成熟、但具有潜在优势的产业。 芆5 、自愿出口限制是指商品出口国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之下,自愿地限制某些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数量或出口金额。 莃6 、战略性出口政策是由布兰德和斯潘瑟提出的,他们证明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出口补贴的效应不同于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所考察的出口补贴效果,如果市场结构是寡头垄断的,那么出口补贴可提高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市场占有率,从而获得更多的超额利润。 芄7 、进口保护以促进出口是指通过保护厂商所在的国内市场,来提高其在国外市场的竞争力,达到增加出口的目的。这一观点是由克鲁格曼提出来的。 肂8 、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经济体通过达成某种协议所建立起来的经济合作组织。 荿9 、自由贸易区是指两个获两个以上的国家或行政上独立的经济体之间通过达成协议,相互取消进口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而形成的经济一体化组织。 蒃10、关税同盟是指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所有成员统一对非成员国实行的进口关税或其它贸易政策措施。 蒁11、出口导向战略是指发展中国家通过促进本国产品的出口,积累发展资金,发展经济的战略。 蒀12、国际收支是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居民与世界其他国家居民之间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肈13、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最终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薃14、动态外汇是指一个国家的货币,借助于各种国际结算工具,通过特定的金融机构,兑换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以清偿国际债权债务关系的一个交易过程。二、单项选择题 袂1.对于参与贸易的两国来说,国际均衡价格一定位于(C)。 节A、最高价格水平之下B、最低价格水平之上

[整理]李坤望国际经济学习题答案

[整理]李坤望国际经济学习题答案李坤望国际经济学习题答案 第一章 1(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答案提示:当生产处于生产边界线上,资源则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要想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降低另一产品的生产,也就是说,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是有机会机本(或社会成本)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表示生产效率和充分就业得以实现,但究竟选择哪一点,则还要看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时,生产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所以,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2(仿效图1—6和图1—7,试推导出Y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和国民需求曲线。 答:参见教材第一章第二节内容,将图1,6a中,以横坐标表示y商品的供给,以纵坐标表示x商品供给,得出相应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然后将图1,6b中,以横坐标表示y商品供给,以纵坐标表示y的相对价格,通过类似推导可得出国民供给曲线,国民需求曲线作类似推导可得。 3(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个商品达到均衡时,另外一个商品是否也同时达到均衡, 答:两种商品同时达到均衡。一种商品均衡时,由其相对价格,机会成本,需求可知另一种商品得相对价格,机会成本和需求。 4(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试确定过剩供给(或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略,参见书上 5(如果改用Y商品的过剩供给曲线(B国)和过剩需求曲线(A国)来确定国际均衡价格,那么所得出的结果与图1—13中的结果是否一致,

答案提示:国际均衡价格将依旧处于贸易前两国相对价格的中间某 点。 6(说明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 答案提示:一国出口产品价格的相对上升意味着此国可以用较少的出口换得较 多的进口产品,有利于此国贸易利益的获得,不过,出口价格上升将不利于出口数 量的增加,有损于出口国的贸易利益;与此类似,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有利于出口 商品数量的增加,但是这意味着此国用较多的出口换得较少的进口产品。对于进口 国来讲,贸易条件变化对国际贸易利益的影响是相反的。 7(如果国际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之间,那么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 更接近于哪一个国家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答案提示: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将更接近于大国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因为大国是国际价格制定者,小国是价格接受者 8(根据上一题的答案,你认为哪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福利改善程度更为明显些, 答案提示:小国。根据上题结论,知道,小国消费者可以从大国购买相对便宜 的外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以较高相对价格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从而 改善福利。 9*(为什么说两个部门要素使用比例的不同会导致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向外凸, 略。因为机会成本递增。? 第二章 1(根据下面两个表中的数据,确定(1)贸易前的相对价格;(2)比较优势型态。 (1)根据表1知道,A、B两国X、Y劳动生产率,可知X相对价格A国低于B 国,A国具有比较优势,B国在Y有比较优势 (2)A国在Y具有比较优势,B国在X具有比较优势

国际经济学(李坤望)课后答案

国际经济学 第一章练习与答案 1.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答案提示:当生产处于生产边界线上,资源则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要想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降低另一产品的生产,也就是说,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是有机会机本(或社会成本)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表示生产效率和充分就业得以实现,但究竟选择哪一点,则还要看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时,生产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所以,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2.仿效图1—6和图1—7,试推导出Y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和国民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 3.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个商品达到均衡时,另外一个商品是否也同时达到均衡?试解释原因。 答案提示: 4.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试确定过剩供给(或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 5.如果改用Y商品的过剩供给曲线(B国)和过剩需求曲线(A国)来确定国际均衡价格,那么所得出的结果与图1—13中的结果是否一致? 答案提示:国际均衡价格将依旧处于贸易前两国相对价格的中间某点。 6.说明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 答案提示:一国出口产品价格的相对上升意味着此国可以用较少的出口换得较多的进口产品,有利于此国贸易利益的获得,不过,出口价格上升将不利于出口数量的增加,有损于出口国的贸易利益;与此类似,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有利于出口商品数量的增加,但是这意味着此国用较多的出口换得较少的进口产品。对于进口国来讲,贸易条件变化对国际贸易利益的影响是相反的。 7.如果国际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之间,那么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更接近于哪一个国家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答案提示: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将更接近于大国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8.根据上一题的答案,你认为哪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福利改善程度更为明显些? 答案提示:小国。 9*.为什么说两个部门要素使用比例的不同会导致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向外凸? 答案提示: 第二章答案 1.根据下面两个表中的数据,确定(1)贸易前的相对价格;(2)比较优势型态。 表1 X、Y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投入 A B X Y 6 2 15 12 表2 X、Y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投入 A B X Y 10 4 5 5 答案提示:首先将劳动投入转化为劳动生产率,然后应用与本章正文中一样的方法进行比较。(表2-2(a)和表2-2(b)部分的内容) 2.假设A、B两国的生产技术条件如下所示,那么两国还有进行贸易的动机吗?解释原因。 表3 X、Y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投入 A B X 4 8

李坤望国际经济学1_ 11章复习重点

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 第二节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模型框架 1、生产可能性边界与供给(形状、递增原因、含义) 1)含义:表示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一国的全部资源所能产生的各种物品或劳务的最有产量组合。 2)模型:两种产品——X、Y; 两种生产要素——资本K、劳动L 3)递增原因: 2、机会成本: 1)含义:机会成本是指为生产一单位的某一产品所必须放弃的其他产品的生产数量 2)表达式:-△dY/△dX 3)解释: A)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凸:生产点由a向b运动时,对应切线斜率绝对值不断上升,即随着X的生产量的增加,其机会成本是递增的。 B)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机会成本不变。生产X和Y的两个部门采用的生产要素组合比例完全相同,一个部门所释放出的自焚和劳动,正好可以被另个部门完全吸收,在规模收益不变的条件下,两个部门的生产减少或增加都是固定不变的。 3、社会无差异曲线 1)含义:能为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满足的不同商品组合的连线 2)性质: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效用水平越大、不相交、凸向原点、负斜率 3)用途: a) 确定一国的均衡消费点:均衡消费点为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的切点 b) 从规范分析的角度看,社会无差异曲线可以衡量整个社会的福利。曲线越高,福利越高。 4、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1)条件:生产均衡、消费均衡、市场出清

2)消费均衡点唯一:生产可能性边界与无差异曲线相切。切点处生产者利润达到最大化,机会成本等于相对价格;消费者效用最大化,边际替代率等于相对价格;生产点与消费点重合,生产等于消费,市场出清。 3)国民供给曲线与国民需求曲线 A)含义:分别为一国某一商品对应于其相对价格的供给与需求 B)推导:P21 C)国民供给曲线与国民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了封闭条件下的均衡产量、消费水平以及相对价格 5、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1)条件:生产均衡、消费均衡、贸易平衡 2)国际均衡价格为过剩供给曲线与过剩需求曲线的交点。 第三节国际贸易的起因 1、起因: 1)生产技术差异 2)要素禀赋差异 3)要素禀赋差异 4)要素禀赋差异 5)要素禀赋差异 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 第二节劳动生产率差异与国际贸易:李嘉图模型 1、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 A、绝对优势 含义:一国在某一产品的生产上比其他国家劳动投入更低或劳动生产率更高 B、比较优势

李坤望国际经济学习题答案7-12资料讲解

李坤望国际经济学习题答案7-12

第七章练习答案 1. 关税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国内生产,但为什么在保护国内生产的同时还会造成消费者福 利的损失? 答案提示:因为消费者无法消费到更加便宜的国外产品,消费量减少了;国内相对没有效率的生产代替了国外有效率的生产。 2. 如果将关税改为直接对国内进口替代部门进行生产补贴,那么消费者福利还会受到影 响吗? 答案提示:不会。 3. 试比较上述两种作法的净福利效应。 答案提示:征收关税将减少消费者的福利,至于整个国家的福利,如果是小国,则福利下降,如果是大国,福利是下降还是上升,不一定。采取补贴的做法,将不会减少消费者的福利,因为产品价格将不会上升;不过,政府支出补贴是一个很大的成本。 4* . 试析关税对国内要素实际收入的影响。(提示:利用斯托伯—萨缪而森定理) 答案提示:关税的征收有利于进口竞争部门密集使用要素的收入提高。 5. 假设某一行业(X 1)需要另两个行业(X 2和X 3)的产品作为中间投入,投入产出系数 分别为,2.021=α 5.031=α,三个行业的进口关税分别用t 1、t 2和 t 3表示,试计算在下列情况下X 1的有效保护率。 (1)t 1=30%、t 2=20%、 t 3=10%; (2)t 1=30%、t 2=20%、 t 3=40%; (3)t 1=30%、t 2=50%、 t 3=10%。 答案提示:征收关税前的附加值是:1V =0.3 征收关税后的附加值是:()()5.012.0113211?+-?+-+='t t t V 有效保护率是:%1001 111?-'=V V V ERP 6. 进口配额与关税在保护本国产业方面的有什么异同?如果让国内生产者来选择的话, 他们会选择哪种措施?

李坤望《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需求、技术变化与国际贸易【圣才出品】

第5章需求、技术变化与国际贸易 1.试比较重叠需求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的异同。 答:(1)重叠需求理论 重叠需求理论由瑞典经济学家林德(Staffan B.Linder)提出。该理论从需求面探讨了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其核心思想是:两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密切程度是由两国的需求结构与收入水平决定的。所谓的重叠需求是指在两国都有的需求,这种重叠需求是两国开展贸易的基础,品质处于这一范围内的商品,两国均可输出或输入。 (2)要素禀赋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是“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简称,是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共同从资源禀赋的角度对国际贸易中生产成本和价格的差异提出的一种新解释。要素禀赋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国际贸易源于不同国家之间商品价格的差异,而价格差异的原因在于不同国家生产要素价格差别导致的生产成本差异,而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别又与各国生产要素丰裕程度密切相关。因此,生产要素丰裕程度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不同的国家拥有的生产要素丰裕程度不一样,各国在生产那些能较密集地使用其较丰裕要素的商品上必然会有比较优势,因此各国应该生产并出口那些密集使用其丰裕要素的商品,同时进口那些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商品。 (3)重叠需求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的相同点 重叠需求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都解释了国际贸易的原因,即为什么会出现国际贸易。两种理论都较为成功地解释了国际贸易的原因,促进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4)重叠需求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的不同点 ①两种理论解释国际贸易的出发点不相同。要素禀赋理论从供给方面来探讨国际贸易的基础;重叠需求理论从需求角度探讨了国际贸易的起因。 ②要素禀赋理论主要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即工业品与初级产品或资本密集型产品与劳动密集型产品之间的贸易;重叠需求理论则适合于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即制造业内部的一种水平式贸易。 2.你认为重叠需求理论适合解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吗?为什么? 答:个人认为重叠需求理论适合解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分析如下: 不同的发展中国家在不同的产品生产上有优势,虽然这些产品有可能都是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发展中国家虽然从总体上发展水平相近,但是在具体产品上却不一样,发展中国家之间也可能有产业内贸易,并可以用重叠需求理论来解释。 比如说,A国和B国的家庭都使用方桌和圆桌,只不过由于风俗习惯的区别,A国人更多的使用方桌,而B国人更多的钟爱圆桌,最后两国达成协议:A国专门生产方桌,B国专门生产圆桌。A国需求的少量圆桌可从B国进口,同样B国需求的少量方桌可从A国进口。两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重叠需求的范围就越大,两国重复需要的商品都有可能成为贸易品。 需要注意的是,事实上,导致产业内贸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重叠需求理论可能不能解释产业内贸易的全部现象,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也是如此。

国际经济学李坤望习题练习题期末考试题

《国际经济学》作业二 (第6-10 讲) 一、选择: 1、下列关于共同市场的叙述,正确的有() (1) 成员国建立了共同对外关税 (2) 实现了商品自由贸易 (3) 实现了生产要素与服务的自由流动 (4) 成员国间需要在技术标准、税收制度、金融法规等方面加以协调 2、下述经济交易中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资本与金融项目统计的内容有 () (1) 短期证券买卖(2) 票据买卖(3) 短期信贷(4) 利息收支 3、大国设置的进口关税: (1)会增加国家的福利。 (2)会减少国家的福利。 (3)会使国家福利保持不变。 (4)上述三者都是可能的。 4、进行盈利的持久性倾销的条件是: (1)两个市场的需求弹性必须相等。 (2)两个市场的需求必须都是无弹件的。 (3)两个市场的需求必须都是有弹性的。 (4)外国市场的需求必须比国内市场的需求更加具有弹性。 5、通用电气公司拥有一家爱尔兰软件开发公司5%的股权,这可以被看做是 (1)外国直接投资 (2)证券投资 (3)官方援助。 (4)短期贷款。 6、关税的设置: (1)会带来完全由外国人支付的收入。 (2)总会提高进口国的国内价格水平。 (3)与自由贸易相比,通常会减少进口国的福利。 (4)与自由贸易相比,通常会增加进口国的福利。 7、在开放贸易后的短时期内: (1)所有与衰落产业相关的集团都会受到损失。 (2)只有那些更密集地使用于衰落产业的要素才会受到损失。 (3)只有那些更不密集地使用于衰落产业的要素才会受到损失 (4)只有本国中最为丰裕的要素才会受到损失。 8、如果在欧盟成立后.英国人会去购买以更低效率生产的爱尔兰奶酪,而不是 从新西兰进口更便宜的奶酪,这大概反映了: (1)贸易创造

国际经济学李坤望题库精选

一、名词解释 1、比较优势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与国际竞争中提供某种商品比提供其他商品相对来说更为便宜合算。 2、要素禀赋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3、规模经济是指在产出的某一范围内,平均成本随产出的增加而递减。 4、幼稚产业是指处于成长阶段尚未成熟、但具有潜在优势的产业。 5、自愿出口限制是指商品出口国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之下,自愿地限制某些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数量或出口金额。 6、战略性出口政策是由布兰德和斯潘瑟提出的,他们证明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出口补贴的效应不同于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所考察的出口补贴效果,如果市场结构是寡头垄断的,那么出口补贴可提高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市场占有率,从而获得更多的超额利润。 7、进口保护以促进出口是指通过保护厂商所在的国内市场,来提高其在国外市场的竞争力,达到增加出口的目的。这一观点是由克鲁格曼提出来的。 8、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经济体通过达成某种协议所建立起来的经济合作组织。 9、自由贸易区是指两个获两个以上的国家或行政上独立的经济体之间通过达成协议,相互取消进口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而形成的经济一体化组织。 10、关税同盟是指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所有成员统一对非成员国实行的进口关税或其它贸易政策措施。 11、出口导向战略是指发展中国家通过促进本国产品的出口,积累发展资金,发展经济的战略。 12、国际收支是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居民与世界其他国家居民之间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13、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最终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14、动态外汇是指一个国家的货币,借助于各种国际结算工具,通过特定的金融机构,兑换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以清偿国际债权债务关系的一个交易过程。 二、单项选择题 1.对于参与贸易的两国来说,国际均衡价格一定位于( C )。 A、最高价格水平之下 B、最低价格水平之上 C、相对价格水平之间 D、最低价格水平之下 1.如果两国在商品的生产中具有不同的机会成本,那么两国能够从专业化分工与交换中( B )。 A、俱遭受损失 B、均获得收益 C、无法确定 D、既不受损,也不受益 2.在2×2×1的李嘉图模型中,已知本国与外国的生产衣服(clothes)与食品 (food)的单位劳动投入分别为a LC =1,a LF =3,a* LC =5,a* LF =7,则衣服与食品的出 口国分别是( A ) A、本国,外国 B、外国,本国 C、本国,本国 D、外国,外国 2.在2×2×1的李嘉图模型中,已知本国与外国的生产衣服(clothes)与食品

李坤望版国际经济学课后答案

第一章练习与答案 1.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答案提示:当生产处于生产边界线上,资源则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要想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降低另一产品的生产,也就是说,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是有机会机本(或社会成本)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表示生产效率和充分就业得以实现,但究竟选择哪一点,则还要看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时,生产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所以,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2.仿效图1—6和图1—7,试推导出Y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和国民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 3.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个商品达到均衡时,另外一个商品是否也同时达到均衡? 试解释原因。 答案提示: 4.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试确定过剩供给(或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 5.如果改用Y商品的过剩供给曲线(B国)和过剩需求曲线(A国)来确定国际均衡价格,那么所得出的结果与图1—13中的结果是否一致? 答案提示:国际均衡价格将依旧处于贸易前两国相对价格的中间某点。 6.说明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 答案提示:一国出口产品价格的相对上升意味着此国可以用较少的出口换得较多的进口产品,有利于此国贸易利益的获得,不过,出口价格上升将不利于出口数量的增加,有损于出口国的贸易利益;与此类似,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有利于出口商品数量的增加,但是这意味着此国用较多的出口换得较少的进口产品。对于进口国来讲,贸易条件变化对国际贸易利益的影响是相反的。 7.如果国际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之间,那么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更接近于哪一个国家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答案提示: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将更接近于大国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8.根据上一题的答案,你认为哪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福利改善程度更为明显些? 答案提示:小国。 9*.为什么说两个部门要素使用比例的不同会导致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向外凸? 答案提示: 第二章答案 1.根据下面两个表中的数据,确定(1)贸易前的相对价格;(2)比较优势型态。 表1 X、Y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投入 A B

国际经济学 李坤望 习题 练习题 期末考试题

《国际经济学》作业二 (第6-10讲) 一、选择: 1、下列关于共同市场的叙述,正确的有() (1) 成员国建立了共同对外关税 (2) 实现了商品自由贸易 (3) 实现了生产要素与服务的自由流动 (4) 成员国间需要在技术标准、税收制度、金融法规等方面加以协调 2、下述经济交易中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资本与金融项目统计的内容有 () (1) 短期证券买卖(2) 票据买卖(3) 短期信贷(4) 利息收支 3、大国设置的进口关税: (1)会增加国家的福利。 (2)会减少国家的福利。 (3)会使国家福利保持不变。 (4)上述三者都是可能的。 4、进行盈利的持久性倾销的条件是: (1)两个市场的需求弹性必须相等。 (2)两个市场的需求必须都是无弹件的。 (3)两个市场的需求必须都是有弹性的。 (4)外国市场的需求必须比国内市场的需求更加具有弹性。 5、通用电气公司拥有一家爱尔兰软件开发公司5%的股权,这可以被看做是 (1)外国直接投资 (2)证券投资 (3)官方援助。 (4)短期贷款。 6、关税的设置: (1)会带来完全由外国人支付的收入。 (2)总会提高进口国的国内价格水平。 (3)与自由贸易相比,通常会减少进口国的福利。 (4)与自由贸易相比,通常会增加进口国的福利。 7、在开放贸易后的短时期内: (1)所有与衰落产业相关的集团都会受到损失。 (2)只有那些更密集地使用于衰落产业的要素才会受到损失。 (3)只有那些更不密集地使用于衰落产业的要素才会受到损失 (4)只有本国中最为丰裕的要素才会受到损失。 8、如果在欧盟成立后.英国人会去购买以更低效率生产的爱尔兰奶酪,而不是从新西兰进口更便宜的奶酪,这大概反映了: (1)贸易创造

李坤望《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与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答案提示:当生产处于生产边界线上,资源则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要想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降低另一产品的生产,也就就是说,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就是有机会机本(或社会成本)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表示生产效率与充分就业得以实现,但究竟选择哪一点,则还要瞧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时,生产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所以,在决定生产与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2.仿效图1—6与图1—7,试推导出Y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与国民需求曲线。 答:参见教材第一章第二节内容,将图1-6a中,以横坐标表示y商品的供给,以纵坐标表示x商品供给,得出相应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然后将图1-6b中,以横坐标表示y商品供给,以纵坐标表示y的相对价格,通过类似推导可得出国民供给曲线,国民需求曲线作类似推导可得。 3.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个商品达到均衡时,另外一个商品就是否也同时达到均衡? 答:两种商品同时达到均衡。一种商品均衡时,由其相对价格,机会成本,需求可知另一种商品得相对价格,机会成本与需求。 4.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就是一条直线,试确定过剩供给(或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略,参见书上 5.如果改用Y商品的过剩供给曲线(B国)与过剩需求曲线(A国)来确定国际均衡价格,那么所得出的结果与图1—13中的结果就是否一致? 答案提示:国际均衡价格将依旧处于贸易前两国相对价格的中间某点。 6.说明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 答案提示:一国出口产品价格的相对上升意味着此国可以用较少的出口换得较多的进口产品,有利于此国贸易利益的获得,不过,出口价格上升将不利于出口数量的增加,有损于出口国的贸易利益;与此类似,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有利于出口商品数量的增加,但就是这意味着此国用较多的出口换得较少的进口产品。对于进口国来讲,贸易条件变化对国际贸易利益的影响就是相反的。 7.如果国际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与一个小国之间,那么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更接近于哪一个国家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国际经济学(第三版)李坤望-期末复习题

《国际经济学》作业一 (第1-5讲) 一.选择: 1、本国生产A、B、C、D 四种产品的单位劳动投入分别为1、 2、4、15,外国生产这四种产品的单位劳动投入分别为12、18、24、30,根据李嘉图模型,本国在哪种产品上拥有最大比较优势?在哪种产品上拥有最大比较劣势? (1) D、A (2) C、B (3) A、D (4) B、C 2.假定食品部门与制造业部门的特定要素分别为土地与资本,两部门共同要素为劳动力,如果食品价格下降8%,下列哪些叙述是正确的? (1) 工资率下降幅度小于8% (2) 食品部门产量下降、制造业部门产量上升 (3) 资本所有者收入上升、土地所有者收入下降 (4) 劳动力从食品部门流向制造业部门 3.假定每单位A 产品的生产需要20 单位劳动与4 单位土地,每单位B 产品的生产需要1 单位劳动与4 单位土地,如果本国有1200 单位劳动与2000 单位土地,外国有400 单位劳动与500 单位土地,根据H-O 理论可推出 (1) 本国出口A 产品、进口B 产品 (2) 本国出口B 产品、进口A 产品 (3) 外国出口A 产品、进口B 产品 (4) 外国出口B 产品、进口A 产品 4、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说明: (1)相对于其他资源,劳动力比较丰裕的国家并不具有比较优势。 (2)一个劳动力资源对非劳动力资源比率较高的国家,应当减少对国际贸易的参与 (3)一个非劳动力资源相对丰裕的国家将不会从国际贸易中受益。 (4)国际市场力量将引导各国专业化于生产和出口大量使用其相对丰裕要素的商品。 5、如果—国在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而且,资本增长的速度快于其他投人品(如劳动力)的增长速度,那么,根据贸易理论,由此而导致增长模式为: (1)进口替代。 (2)资本密集型商品和其他贸易商品均衡增长。 (3)出口扩张 (4)以上三者都不对。

李坤望国际经济学习题答案

1. 关税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国内生产,但为什么在保护国内生产的同时还会造成消费者福利 的损失? 答案提示:因为消费者无法消费到更加便宜的国外产品,消费量减少了;国内相对没有效率的生产代替了国外有效率的生产。 2. 如果将关税改为直接对国内进口替代部门进行生产补贴,那么消费者福利还会受到影响 吗? 答案提示:不会。 3. 试比较上述两种作法的净福利效应。 答案提示:征收关税将减少消费者的福利,至于整个国家的福利,如果是小国,则福利下降,如果是大国,福利是下降还是上升,不一定。采取补贴的做法,将不会减少消费者的福利,因为产品价格将不会上升;不过,政府支出补贴是一个很大的成本。 4*. 试析关税对国内要素实际收入的影响。(提示:利用斯托伯—萨缪而森定理) 答案提示:关税的征收有利于进口竞争部门密集使用要素的收入提高。 5. 假设某一行业(X 1)需要另两个行业(X 2和X 3)的产品作为中间投入,投入产出系数分 别为,2.021=α 5.031=α,三个行业的进口关税分别用t 1、t 2和 t 3表示,试计算在下列情况下X 1的有效保护率。 (1)t 1=30%、t 2=20%、 t 3=10%; (2)t 1=30%、t 2=20%、 t 3=40%; (3)t 1=30%、t 2=50%、 t 3=10%。 答案提示:征收关税前的附加值是:1V = 征收关税后的附加值是:()()5.012.0113211?+-?+-+='t t t V 有效保护率是:%1001 111?-'= V V V ERP 6. 进口配额与关税在保护本国产业方面的有什么异同?如果让国内生产者来选择的话,他 们会选择哪种措施? 答案提示:进口配额与关税都在保护本国产业方面能够发挥作用,不过,进口配额是比关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