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考文言文常考字注解及例句

高考文言文常考字注解及例句

高考文言文常考字注解及例句
高考文言文常考字注解及例句

高考文言文阅读注解及例句

一、重点词。

1.是:这。

2.必:一定。

3.贷:①借出、借入;②宽容、宽免。

4.风、化:教育感化,教化。

5.荷:担子,担负。

6.禁:皇帝居住的地方。

7.期:整。例:期年,虽欲言,无可进者。

8.夙:①早晨;②平时。

9.咨:叹息。

10.苟:①如果;②随便。

11.执:捉拿。

12.邀:①迎接,拦截;②求取.

13.游:①游玩,游览;②游历,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14.趣、趋:①快走②奔向,追求③通“促”,催促。

15.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6.矫:假托,假传。

17.质:①作人质;②抵押。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③次序,按次序。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

20.造:拜访。

21.宜:①应该,②合适。

22.诣:①到……去。②拜访

23.让:①谦让;②责备。例:平原君让魏公子。

24.独:若在疑问句中,表反问,难道、怎么。“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样用法的还有“宁”“顾”。

25.善:①交好;②善于。

26.绳:①准则,法度;②约束,制裁;③称赞。

27.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28.比:表示时间:①等到;②近来。做动词:

①勾结;②并列。

29.旨:要义。例:旁通黄老之旨。

30.适:①刚刚;②如果;③到。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适彼乐土。

31.且:①将要;②表并列。

32.识:①知道、记得。例:汝识之乎②标记。例:封识宛然。

33.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34.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③因为。

35.对:回答或对话。

36.中:中伤、诬蔑别人使受损害。

37.工:①官吏②工匠;③精巧,擅长。

38.孤:幼年失去父亲。

39.尤:①罪过、过错,指责、归罪;②优异,突出;③特别,尤其。

40.著:显扬。

41给:食用丰足。

42.表:外,外部。

43.微:如果不是,如果没有(常常用在句首)。

44.狱:案件,案情。

45.第:①只,只是,只要;②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如“高第”就是高的等级。(单独的“最”也可表示等级)

46.被:①覆盖;②通过“披”,披着。

47.录:逮捕。

48.援、引:拉。

49.虑:担心。

50.推:推举。

51.方:①正在;②才,刚刚。

52.顾:①回头看;②考虑;③表示反问语气,难道。

53.集:栖息,停留

54.审:①详细,周密;②仔细思考;③明白④一定地,果然。

55.伦:辈,类

56.孰:①谁,哪个,什么②同“熟”,一是指事物成熟或食物做熟,二是指仔细,周详。57.检:①法度;②约束,限制。

58构:诬陷。例,主窃闻,乃构飞变。

59.封:疆界。

60.卒:①最终;②死;③通“猝”,突然。

二、疑难词。

1.遽(jù):①急速;②就;③恐惧。

2.亟(jí):①急忙,赶快;②屡次.

3.渍(zì):沾染。

4麾(huī):①指挥;②军旗。

5.侪(chaí):同类人,类,批

6.厥(jué):其。例:思厥先祖父

7.鄙(bǐ):①偏远地区。例:蜀之鄙有二僧②目光短浅

8.俾(bǐ):使。例:俾入邑庠

9.赧(nǎn):因羞愧而脸红。

10.靡(mí):没有。例:靡计不施

11.肆(sì):①市集;②店铺。

12.奚(xī):①哪里,什么,为什么②,女奴隶,奴仆。

13.曷、盍(hé):相同义项,相当于“何”,什么;为什么。不同义项,曷,"岂","难道" 。盍,何不。

14.甫(fǔ):才,刚刚。

15.逋(bū):①拖欠,拖延;②逃跑。

16.俟(sì):等,等到

17.阙(quē):①宫门外两旁的楼台,宫廷;②缺口,缺少。

18.赍(jī):①怀抱;②送。

19.敕(chì):①皇帝的命令或诏书;②告诫,嘱咐;③通“饬”,整治,整顿。

20.啻(chi):仅仅,只有。不啻,不过,不只,和……一样。

21.勖(xù):勉励。

22.诎(qù):穷尽,匮乏。

23.蹙(cù):①逼迫,逼近;②紧急的。

24.畀(bì):给予,赐予。例:畀付后人。

25.遘(góu):遭遇。例:设子遘祸殃而我避之,可乎?

26.赡(shàn):①富足充足;②供给供养。

27.籍(jí):①书籍,簿册;②登记,记录;③抄没;④通“藉”,借助;垫着;如果。

28.檄(xí):古代用来征召、声讨的文书。

29.僭(jiàn):①超越本分、过分;②虚假、不真实。

30.谒(yè):①拜见;②请求;③说明,陈述。

31.秩(zhì):①官吏的俸禄、品级;②十年为一秩。

32.轶(yì):①超过;②流失。

33.祚(zuó):①大堂前东面的台阶;②帝位。

34.劾(hé):举报,检举,揭发。

35.忤(wǔ):违逆,抵触。

36.掾(yuàn):古代属官的统称。

37.讦(jié):揭发别人的阴私。

38.逸(yì):①马脱了缰绳;②放纵。39.迄(qì):①到;②终究。

40.讫(qì):完毕。

三、易错词。

1.短:进谗言,说坏话。

2.害:嫉妒。

3.率:大都、全部。

4.折:指斥,指责,驳斥。

5.多:赞扬,欣赏。“高、贵、重”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6.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7.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8.课:①考核、督促;②征收。

9.盗:侵犯。

10.按、案:①巡视,巡行;②考察,核实,查明。

11.克:①能够;②限定、约定(日期)。

12.延:延请。

13.党:偏袒,伙同,包庇。

14.论:审判。

15.贼:害、祸害。例:是贼天下之人者也。

16.用:①财用;②因为。

17.属:连缀、连接。例:衡少善属文.

18.辟:①帝位;②治理;③罪。例:大辟,重辟。

19.责:①质问,指摘过失;②通“债”,债款,债务。

20.喻、谕:①明白;②告诉,讲明。

21.干:①冒犯;②求取;③参与,干预。

22.与:①赞扬;②交好。

23.居:①担任,例,勉居选官;②过了一段时间。

24.伏:屈服,使屈服。

25.劫:①强夺、掠取;②威逼、威胁。

26.雅:平时。

27.稍:渐渐。

28.令:①美好;②县令。

29.过:①拜访;看望。例:大母过余;愿枉车骑过之。②过失、责备。

30.部:①率领,指挥;②类别。

31.掠:拷打。

32.略:侵犯。

33.刺:指责。

34.脱:①副词,表推测,也许、或许;“事既未然,脱可免祸”。②连词,表假设,倘若、如果。

35.速:招致。例:始速祸矣。邀请。例:不速之客。

36.爽:差错。例:无毫发爽.

37.济:①渡河;②成功,完成。

38.但:只,只是。

四、复音词。

1.下车:刚上任、刚到任。现有成语“下车伊始”。

2.乞骸骨、乞身、请归、乞归:辞官。

3.用事:掌权,主管。

4.视事:在任,在职;办公。

5.听事:办公的地方。

6.逆旅:①旅馆,旅居;②叛逆的军队。

7.部曲:私家军队,军队编制,家仆。

8.祖道:在路上设宴为人饯行。祖,祭祀路神。

9.家人:平民,老百姓。不同于“家里人”和“佣人、仆人”。

10.起家:起于家,就是从家里被征召为官。

11.作色:发怒。

12.从子:侄子。从,堂房亲属;又如“从兄、从弟、从父”等。

13.致仕:退休。

14.悬车:辞官居家。

15.移病:上书称病,要求归隐的委婉语。

16.请老:告老,请求退休。

17.解褐:脱去粗布衣服,喻入仕为官。

18.陵迟、陵夷:衰落。

19.机务:机要事务。

20.庶几:庶,众多;百姓;可能或期望;差不多,近似。庶几,表可能或希望;近似,差不多。

21.监狱:监管案件。

22.狱具:具,判决。判罪定案。

23.夺情、起复:夺去孝亲之情继续任职。朝廷于大臣丧制款终,召出任职,或命其不必弃官去职,不着公服,素服治事,不预庆贺,祭祀、

宴会等由佐贰代理,称"夺情"。

24.故事:旧制,先例。

25.部居:按类归部。

26.乞留:乞求留任。

27.大计:①官吏每三年一次的考绩;②重大的谋略或计划;③国家年终核算。

28.尺牍:①长一尺的木简;②书信;③文辞。有尺素、尺函、尺牍、尺鲤、尺笺、尺翰、尺书等多种称谓。

29.苟合:苟且附合,曲意逢迎。

30.丁忧:指遭逢父母的丧事,也称“丁艰”。古礼,父母死,子女得在家守丧三年,不出仕,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母丧称“丁内艰”,父丧称“丁外艰”。

五、相对稳定的通假字

1.乡,通“向”:“侯生果北乡自刭”

(《史记·魏公子列传》)。

2.详,通“佯”:“行十余里,广详死”(《史记·李将军列传》)。

3.蚤,通“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4.倍,通“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项羽本纪》)。

5.禽,通“擒”:“禽灭六王”

(《史记·秦始皇本纪》)。

6.畔,通“叛”:“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史记·淮阴侯列传》)。

7.趣,①通“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

(《史记·孙膑列传》)。“则命东下者斧断其缆,趣京师者护以出,自是外户不闭。”

②通“促”:“趣赵兵亟入关”

(《史记·陈涉世家》)。

8.内,通“纳”:接纳,让……近来;藏。“无内诸侯军”(《史记·高祖本纪》)。

9.郤,通“隙”:隔阂,矛盾。“令将军与臣有郤”(《史记·项羽本纪》)。

10.责,通“债”:“此两家常折券弃责”(《史记·高祖本纪》)。

11.闲,通“娴”熟习,娴熟。《战国策·燕策二》:“闲于兵甲,习于战攻。”闲即“娴”义。--《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

12.陈,通“阵”:军队阵列。

13.坐,通“座”。

14.要,通“邀”。

15.争,通“诤”:规劝。

16.亡,通“无”。

17.风:通“讽”:用含蓄的话劝告或讥刺。

18.绌:通“黜”;罢免官职。动词。“屈平既绌。”

19.唱:通“倡”;倡导。动词。“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

20.裁:通“才”;刚刚。副词。“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最新【高考必备】高中文言文常用文学常识汇总名师资料汇编

高考文言文常用文学常识大全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 ①听说,听见; 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 ③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 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 1.表官职的 (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6)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7)太尉:军事首脑。

高考文言文常考易错实词100个

高考文言文常考易错实词100个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的常见考点,从 近年来教育部考试中心的抽样统计结果来看,得分率一直徘徊在0.50.6之间。 究其原因,制约的瓶颈主要在如下两大方面:一是知识储备上积淀不足。 该考点考查的实词义项,多为考生不太熟悉,有的甚至是较为生僻的义项, 学生的知识仓库中本来就缺货,自然也就无从判断。二是思维品质上形成定势。命题人设计的错项多为实词的现代义和常见义,考生由于思维定势极易 认同这些错项,这就陷入了以今释古、以熟释生的思维误区。为了增加知识 储备,培养思维品质,提升判别能力,搜集全国各地400余份高考语文模拟 试卷,从1600多个选项中遴选出了100个点击率最高的容易误解的文言实词。在编排体例上,本套材料有如下三个特点:①坚持词不离句;②解释正误同列;③附有全句译文。1.官人疑策爱也,秘之。误:喜欢正:吝啬译文:过 路的官人怀疑陈策舍不得骡子,便把它藏了起来。2.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误:按照正:审理译文:徐有功特意开脱谋反的人,论罪应当处死,请审理他。3.高祖遣使就拜东南道尚书令,封吴王。误:拜见正:授予官职 译文:高祖派来使者授予(杜伏威)东南道尚书令的官,封他为吴王。4.府 省为奏,敕报许之。误:报告正:回复译文:有关部门为此上奏,(后主)下 诏回复同意了这件事。5.齐孝公伐我北鄙。误:轻视正:边境译文:齐孝公 进攻我国北部边境。6.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误:城墙正:军营译文:大败李信的军队,攻下两座军营,杀死七名都尉。7.尧民之病水者,上 而为巢,是为避害之巢。误:生病正:担心,忧虑译文:尧的百姓担心水患,因而在水上筑巢,这就是避免灾害的巢。8.焕初除市令,过谢乡人吏部侍郎

(完整版)高考文言文中常见偏义复词

高考文言文中常见偏义复词 文言实词绝大多部分具有多义性,有些实词古今意义已发生变化,古字通假,与现代汉语最大的不同是现代汉语双音词占优势,再有的就是复词偏义现象。偏义复词由两个字组成,只有一个字表示意义,另一个字只作陪衬。例如:“契阔谈宴,心念旧恩。”“契阔”中的“契”是投合,“阔”是疏远,在这里是偏义复词,偏用“契”的意义。“契阔谈宴”就是说两情契合,在一处谈心宴饮。 偏义复词的运用,按词的构成关系来看,常见的有两种形式: 1. 语义相对的偏义复词。 ①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异同:偏义复词,不同。 ②昼夜勤作息作息:偏义复词,劳作。 ③去来江口守空船去来:偏义复词,离去。 2. 语义相近的偏义复词。 ①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 (种树的地方称园,种菜的地方叫圃。既是窃桃李,当然是入园,“圃”无义。) ②勤心事公姥,夜夜不能寐公姥:偏义复词,婆婆。 ③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父兄:偏义复词,指兄长。 文言文中常见的偏义复词如下: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偏义在“崩”,“崩”指皇帝死,“殂”指平民 死,偏义在“崩”,“殂”是衬字。 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偏义在“骑”,“车”是衬字。 3.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偏义在“入”,“出”是衬字。句意为:防备 别的强盗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4.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偏义在“亡”,“存”是衬字。 5. 其间衰老者或有代谢偏义在“谢”,“代”是衬字。 6.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偏义在“母”,“父”是衬字;偏义在“兄”,“弟”是衬字。指刘兰芝的兄长。 ⒎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偏义在“目”,“耳”是衬字。注意到“耳目之 观”的“观”字就可知道。另外,“芙蕖”即荷花。 ⒏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偏义在“兄”,“父”是衬字。 ⒐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偏义在“姥”,“公”是衬字。 ⒑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偏义在“国”,“家”是衬字。 ⒒冀缓急或可救助偏义在“急”,“缓”是衬字。 ⒓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偏义在“饥”,“穰”是衬字。“饥”,灾年: “穰”,丰年。联系下文禹汤遭受连年水灾 旱灾,故“饥穰”当偏指“饥”,

高中文言文常见实词分类归纳整理

高中文言文常见实词分类归纳整理 戴果丰 1.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 2.表官职变化的: 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 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 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 5)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 6)表恢复的:复、还 7)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 3.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 4.表主管的:知、典、主 5.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 6.表少数民族的:蛮、夷、戎、狄 7.表人物地位:贵、贱、卑、官绅、豪 8.表人物个性的: 梗、鲠、耿、耿介、刚耿、骨鲠、梗直、正直、刚毅、 (仁)厚、(仁)矜、恺悌、宽厚、静悫、慎微、雅正、雅度 剀切、周密、谨厚、谨肃、恭恪、聪、慧、敏、木讷、

奸、佞、诈、谲、狡猾、狡(佼)黠、危坐(俨然)、阿谀、献媚、谄、谗 9.表人物品行的:行、行检、行业、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 10.跟科举考试有关的: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 11.表受到诬陷的:中、谮、诬 12.表敬重的:敬、重、尊、恭 13.表赞扬的:多、嘉、称、誉、与、许、叹 14.表内心嫉恨的:恶、厌、憎、贬、衔、怨、患、疾、恨、怒、诅 15.表责备的:过、责、咎、诛、让、谴、尤、折 16.表宽容的:容、贷、恕、宽 17.表喜乐的:乐、欣(然)、悦(说)、欢、蹈舞 18.表哀怒的:怒、愤、恼、忿恚、涕泣、切厉、骂、责、罹、戾、诟、谩 19.表刑罚的:辟、大辟、髡、笞、磔、刖、族、仗、流、赭衣、械、 20.表监狱的:囹圄、狱 21.表学校有关的:庠、序、太学、博士、太傅 22.表布匹的: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绸、罗、缎、绮、纱、绦、缟、缣、缯、蚕、桑、 23.表桌床的:案、几、床、塌 24.表走的:步、趋、走、遁、亡、逃、徙、匿 25.表违背的:牾、忤、逆、倍(背) 26.表说话的:曰、云、谓、诏、诰、告、敕、白、陈、对、语、谕、喻、渝、晓、辩、问、谢、折、诘、诉、咨(谘) 27.表劝说的:说、劝、规、讽、讥、谤、谏、 28.跟马有关的:马、驹、厩、策、羁、縻、辔、逸、驭、御、驾、辕、辙

高考文言文中最常用的30个实词

高考文言文中最常用的30个实词 2015-06-03 古典书城 「最受欢迎的古典文化公号最具人气的古典文化社群」 国学经典| 古典文学| 诗词歌赋| 历史趣闻| 风俗礼仪 一、爱 “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的意义,“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以“爱护”喽。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爱莫能助;爱屋及乌;节用爱民;爱不释手;爱毛反裘 二、安 “安”的本义即“安全、安定”;“安全”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动义“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养”“安抚、安慰”等义。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居安思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既来之,则安之;安之若素;安然无恙;安土重迁;安居乐业;安身立命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三、被 “被”的本义就是“被子”。“被子”不正是“覆盖”在身上取暖的吗?由“覆盖”义引申出“遭受”等义,“穿”不也是把衣服“覆盖”在身上吗?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被坚执锐;泽被后世;被发左衽;被褐怀珠;被甲枕戈;扇枕温被

四、倍 “加倍”是后起常用义,"倍”的原义是“反”,即“背向、背着”,故而又可引申为“违背”,这一义项意义与“背”同。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事半功倍;乡利倍义;倍道而行 五、本 “本”是指事字,指草木的根,(今有词语“根本”)比喻为“基础、本原”之义;事物的“本原”不容易弄清楚,所以需要“推究”;“本原”虚化而为“本来、原来”之义。资料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追本溯源;舍本逐末;本性难移;变本加厉;英雄本色;无本之木 六、鄙 “鄙”原义为“边邑”,边境自然环境“鄙陋”,故有“鄙陋”之义,“鄙陋”自然会受到“轻视”;后也常用作自谦之词,如“鄙人”。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肉食者鄙;卑鄙龌龊;贵远鄙近 七、兵 “兵”的本义为“兵器、武器”。引申为“持兵器的人,士兵、军队”“军事、战争”当然跟兵器武器有关。由“战争、军事”义引申出“侵略”“战略,战术”等义。资料个人收集整 理,勿做商业用途 短兵相接;兵不血刃;兵不厌诈;兵强马壮;兵出无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兵临城下;兵戎相见;哀兵必胜;按兵不动;厉兵秣马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八、病

(完整版)高考文言文篇目考试归纳

高考文言文归纳总结 一、人物传记类 1、篇目位置: 均置于第五大题,为值为16-17分。一般多为二十五史里的片段(《史记》里的较多) 2、题目设置: (1)实词解释:300个实词里考3个;另一个要根据语境推断。可用记忆法、组词法、互文法、字形法、语境法。近两年其中有一个为双音词,如2011“民不知所从 ..”(听从什么),2011春考“聚 而必散,物理 ..之常”(事物的道理)。 (2)虚词用法和意义:22个常见虚词;注意题干问法是用法?意义? (3)句子翻译:落实实词;调整句式;补充省略 (4)人物形象分析:概括题:语言简练;分析题:要结合原文内容 3、阅读方法:“四何”法 (1)何人:圈划出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理清主要人物间或主、次人物间的关系。(还要注意人物比较类的传记,如杨浦二模将汉武帝和汉光武帝的“治盗”的不同进行比较,徐汇二模《书二馆人事》将二馆人的“舍生忘死”进行比较,这类文章要特别注意文末作者的评价和议论,以及二者的异同。) (2)何事:总结归纳文章写了几件事(简洁的语言;一般来说高考设置段落的时候为一段一事)(3)何能:分析人物有怎样的才能(诗才、文才、军事才能、经济之才……;阅读时注意圈划作者的评价) (4)何德:分析人物有怎样的品质(阅读时同样注意圈划作者的评价),把握德和才之的间的关系(才依附于德,是主要矛盾,如虹口二模《阿寄传》中阿寄的“画策营生”之智实为对其主人的效“忠”,黄浦二模《刘虞传》中刘虞的“平定叛乱”之才也是其“德化”之表现)当然,还要关注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的“何能”“何德”即人物形象的: a.正面描写: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等描写;细节描写 b.侧面描写:通过周围其他人的评价和反映来烘托衬托 二、山水游记(写景状物)类 1、篇目位置: 一般置于第六大题,部分也置于第五大题。分值一般为12—16。 2、文体特点: 通过叙述事件或描述景物的特点(记游)来表达作者的观点、态度或表现作者的人生追求、生命感悟。(注意有四类主旨) 3、阅读的方法: (1)理解描述的对象是什么(景、物、事、现象?); (2)理解描述对象的特征是什么,或是分析事件或现象的因果; (3)分析文章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分整体写法和局部写法); 整体: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先叙后议、借物喻人、借事喻理、因事说理(借题发挥)、以小见大、虚实结合、卒章显志 局部:比喻、对比、排比、整句、反复(修辞和句式角度) (4)揣摩作者对此事此景的观点、态度。(一般在文末相关语句) 4、不同写景状物类文章的思想感情归纳梳理(基本能涵盖此类篇目): 高中读过的课内和一模二模卷上的文章:《病梅馆记》、《项脊轩志》、《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归去来兮辞》、《前赤壁赋》、《黄州快哉亭记》、《兰亭集序》、《秋声赋》//《醒心亭记》(曾巩)、

高考文言文常错100个文言文实词

1、官人疑策爱也,秘之。误:喜欢,正:吝啬。 译文:过路的官人怀疑陈策舍不得骡子,便把它藏了起来。 2、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误:按照,正:审理。 译文:徐有功特意开脱谋反的人,论罪应当处死,请审理他。 3、高祖遣使就拜东南道尚书令,封吴王。误:拜见,正:授予官职。 译文:高祖派来使者授予(杜伏威)东南道尚书令的官,封他为吴王。 4、府省为奏,敕报许之。误:报告,正:回复。 译文:有关部门为此上奏,(后主)下诏回复同意了这件事。 5、齐孝公伐我北鄙。误:轻视,正:边境。 译文:齐孝公进攻我国北部边境。 6、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误:城墙,正:军营。 译文:大败李信的军队,攻下两座军营,杀死七名都尉。 7、尧民之病水者,上而为巢,是为避害之巢。误:生病,正:担心,忧虑。译文:尧的百姓担心水患,因而在水上筑巢,这就是避免灾害的巢。 8、焕初除市令,过谢乡人吏部侍郎石琚。误:免除,正:(被)授职。 译文:刘焕刚被授职市令,拜访同乡吏部侍郎石琚。 9、师进,次于陉。误:依次,正:临时驻扎。 译文:诸侯的军队前进,驻扎在陉地。 10、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误:完毕,正:通“猝”,突然。译文:天下真正有大勇的人,灾难突然降临也不会惊恐。 11、王趣见,未至,使者四三往。误:高兴,正:通“促”,赶快。

译文:楚王赶快接见(尊卢沙),(尊卢沙)没有到,(楚王派)使者多次前去(邀请)。 12、存诸故人,请谢宾客。误:安置,正:问候。 译文:问候那些老朋友,邀请拜谢宾朋。 13、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误:借给,正:宽恕。 译文:如果再不赡养母亲,我就不宽恕你了。 14、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误:捉拿,正:及,达到。 译文:楚庄王谋划事情很得当,群臣没有人能比得上。 15、使裕胜也,必德我假道之惠。误:恩德,正:感激。 译文:假如刘裕取胜,一定会感激我们借道给他的好处。 16、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误:上去,正:当即。 译文:陛下(如果)当即杀掉他,(就)不是我的职权管得了的。 17、凡再典贡部,多柬拔寒俊。误:典籍,正:主管。 译文:贾黄中先后两次主管贡部,多次选拔出身寒微而又才能杰出的人。18、衡揽笔而作,文不加点。误:标点,正:删改。 译文:弥衡挥笔就写,一气呵成,一个字没有删改。 19、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误:许多,正:称赞。 译文:许多人都称赞他的品行,接连几次征召他,他都没有答应。 20、太祖知其心,许而不夺。误:夺取,正:强行改变。 译文:太祖了解他的志向,允许他而没有加以强行改变。

高考文言文常考字词

高考文言文高频字词总结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 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 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 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 起作用。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 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 1、表官职的 (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高考文言文常用常错实词100例

高考文言文常用常错实词100例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的常见考点,从近年来教育部考试中心的抽样统计结果来看,得分率一直徘徊在0.5—0.6之间。究其原因,制约的“瓶颈”主要在如下两大方面:一是知识储备上积淀不足。该考点考查的实词义项,多为考生不太熟悉,有的甚至是较为生僻的义项,学生的知识仓库中本来就“缺货”,自然也就无从判断。二是思维品质上形成定势。命题人设计的错项多为实词的现代义和常见义,考生由于思维定势极易认同这些错项,这就陷入了以今释古、以熟释生的思维误区。 为了增加知识储备,培养思维品质,提升判别能力,搜集全国各地400余份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从1600多个选项中遴选出了100个点击率最高的容易误解的文言实词。在编排体例上,本套材料有如下三个特点:①坚持词不离句;②解释正误同列;③附有全句译文; 1.官人疑策爱也,秘之。误:喜欢正:吝啬 译文:过路的官人怀疑策舍不得骡子,便把它藏了起来。 2.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误:按照正:审理 译文:徐有功特意开脱谋反的人,论罪应当处死,请审理他。 3.高祖遣使就拜东南道尚书令,封吴王。误:拜见正:授予官职 译文:高祖派来使者授予(杜伏威)东南道尚书令的官,封他为吴王。 4.府省为奏,敕报许之。误:报告正:回复 译文:有关部门为此上奏,(后主)下诏回复同意了这件事。 5.齐孝公伐我北鄙。误:轻视正:边境

译文:齐孝公进攻我国北部边境。 6.大败信,入两壁,杀七都尉。误:城墙正:军营 译文:大败信的军队,攻下两座军营,杀死七名都尉。 7.尧民之病水者,上而为巢,是为避害之巢。误:生病正:担心,忧虑 译文:尧的百姓担心水患,因而在水上筑巢,这就是避免灾害的巢。 8.焕初除市令,过乡人吏部侍郎石琚。误:免除正:(被)授职 译文:焕刚被授职市令,拜访同乡吏部侍郎石琚。 9.师进,次于陉。误:依次正:临时驻扎 译文:诸侯的军队前进,驻扎在陉地。 10.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误:完毕正:通“猝”,突然 译文:天下真正有大勇的人,灾难突然降临也不会惊恐。 11.王趣见,未至,使者四三往。误:高兴正:通“促”,赶快 译文:楚王赶快接见(尊卢沙),(尊卢沙)没有到,(楚王派)使者多次前去(邀请)。 12.存诸故人,请宾客。误:安置正:问候 译文:问候那些老朋友,邀请拜宾朋。 13.若复失养,吾不贷汝矣。误:借给正:宽恕 译文:如果再不赡养母亲,我就不宽恕你了。 14.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误:捉拿正:及,达到 译文:楚庄王谋划事情很得当,群臣没有人能比得上。

高考语文常考的文言文

高考语文常考的文言文 1.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2.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3.孔子曰:“吾与点也”。(《论语·四子侍坐》) 4.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5.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于宾客。(《魏公子列传》) 6.自夏之徒不能赞一词。(《孔子世家》) 7.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公子曰。(《魏公子列传》) 8.以是知公子恨之复反也。(《魏公子列传》) 9.平伐其功(《屈原列传》) 10.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项羽本纪》) 11.人穷则反本。(《屈原列传》) 12.厚币委质事楚。(《屈原列传》) 13.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刺客列传》) 14.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项脊轩志》)(古代女子出嫁) 15.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伶官传序》) 16.穷饿无聊,追购又急。(《指南录后序》) 17.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项羽本纪》) 18.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项羽本纪》) 19.此所谓“资怨而助祸”矣。(《刺客列传》)

20.原始察终,见盛观衰。(《太史公自序》) 21.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举兵以逆军吏。(《刺客列传》) 22.孔子贫且贱。(《孔子世家》) 23.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过秦论》) 24.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进学解》) 25.养其全锋而待其弊。(《留侯论》) 26.简能而任之。(《谏太宗十思疏》) 27.每有制作,必先以简察,然后施用。(《陈书•姚察列传》) 28.茕茕孑立,形影相吊。(《陈情表》) 29.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谏太宗十思疏》) 30.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廉颇蔺相如列传》)

高考文言文常考的古今异义词

高考文言文中常考的古今异义词 1.行李:古,出使的人,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今,行装。 2.师徒:古,军队士兵,如“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今,师傅与徒弟。 3.左右:古,动词,调遣,如“惟君左右之”;今,名词,表示大约,不确定。 5.致死:古,效死命,如“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今,导致死亡。 6.丈夫:古,男子,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今,妻子的配偶。 7.其次:古,进驻,如“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今,次一等的。 8.行政:古,施行政令,如“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今,国家机关的管理工作。 9.地方:古,土地方圆,如“地方百里而可以王”;今,某一区域。 10.东面:古,脸朝东,如“东面而视”,今,东边。 11.面目:古,面部,如“于是河伯始旋其面目”;今,面貌。 12.至于:古,到了,达到,如“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到……结局,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到……时候,如“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今,表示另提一事。 13.大方:古,专家、学者,内行的人,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今,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 14.以致:古,两个词,而招致,有动词性,如“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今,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15.非常:古,意外的变故,如“以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不寻常,作形容词,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今,程度副词。 16.细说:古,小人的谗言,如“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今,详细说明。 17.足下:古,对人的尊称,如“再拜奉大将军足下”;今,脚下面。

18.幼稚:古,小孩子,如“幼稚盈室,并无储粟”;今,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19.人事:古,做官,如“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今,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 20.扶老:古,竹制手杖,如“策扶老以流憩”;今,搀扶老人。 21.怀抱:古,思想抱负,如“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今,怀里抱着。 22.纵情:古,骄傲,如“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今,尽情。 23.见机:古,看到细微的预兆,如“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今,看机会,看形势,如“见机行事”。 24.猖狂:古,狂放,不拘礼法,不含贬义,如“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今,肆无忌惮。 25.学者:古,求学的人,如“古之学者必有师”;今,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6.从而:古,两个词,“从”是“跟从”的意思,“而”是连词,如“吾从而师之”;今,连词,表示目的或结果。 27.众人:古,一般人,如“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今,大家,很多人。 28.不必:古,不一定,如“弟子不必不如师”;今,不需要。 29.气候:古,天气,如“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今,一定地区内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候情况,或比喻动向、情势等。 30.经营:古,收藏,名词,如“韩魏之经营”;今,动词,计划或管理。 31.可怜:古,可惜,如“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古,可爱,“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今,对他人的不幸表示感谢怜悯。 32.从事:随从人员,名词,如“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今,干某项事业。 33.其实:古,它的真相,如“自以为得其实”;今,承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34.方丈:古,一丈见方,如“室仅方丈,可容一人”;今,寺院的主持。

高考文言文常用文学常识汇总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 ①听说,听见; 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 ③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 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 1.表官职的 (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6)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7)太尉:军事首脑。 (8)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9)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 (10)侍郎侍中:宫廷侍卫。 (11)校尉:汉代军事长官。 (12)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 (13)太史:记史,管文收。 (14)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 (15)左右拾遗:唐代谏官。 (16)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17)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 (18)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知,管理。 (19)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 (20)主簿:秘书。 2.表官职变化的 ①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举其偏,不为党。《左传"襄公三年》 知: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宋史·侯可传》 拜:授予官职。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张衡传》

高中文言文常考常识

高中文言文常考常识 高中文言文有哪些常考常识?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是高中文言文常考常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诣:到,去。 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课:考核、督促、征收。 风、化:教育感化。 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劾:检举,揭发。 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短:进谗言,说坏话。 害:嫉妒。 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

折:指斥,指责,驳斥。 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党:偏袒,伙同,包庇。 矫:假托,假传。 质:作人质;抵押。 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多:赞扬,欣赏。 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些常见的单音节词,出现在纪传文中的频率比较高,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官员行为、他人(官场)反应、社会评价方面来掌握。 二与官职相关的常用词语 1表官职的官职名称 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 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高考文言文高频率常考实词积累

高考文言文高频率常考实词?哀: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悲伤) 君将哀而生之乎(怜悯,同情) ?按: 按诛五人 // 收摄按问(追究、查办)?鏖: 鏖áo战(激战,苦战) ?傲: 恃才傲物(轻视轻慢) ?拔: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改变) 亮拔西县千余家(迁移) ?被: 王复击轲,被八创。(遭受) 通“披”, 被坚执锐 ?比: 比翼双飞比比皆是(并列) 又比杀三王。(副词,接连) 朋党比周以弊主。(勾结) 比得软脚病(bì副词,近来) 【比周】1.结党营私。2.集结,聚合。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比较) ?秉 忧心如醒,谁秉国成?(执掌;主持。) 吾秉君以杀太子,吾不忍。(遵循) ?病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担忧)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形容词,疲劳;困苦不堪。) 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责难;伤害) 译文:不只是我要遭到责难, 也因此会使你遭到责难。 ?察: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举荐;选拔) ?乘: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登上) ?次: 非次拔擢(次序) 次北固山下 // 师次模(停留) ?敕: 公敕诸将:‘关西兵精悍,坚壁勿与战。(告诫;告谕) 贤者敕其才,君因而任之。(整顿;整治)?惩: 是立法以警其余,且惩后也。(警惕;警戒) 首身离兮心不惩。(悔恨;改悔)惩恶而劝善(惩罚;惩处) ?当: 该当何罪//失期,当斩。(判罪、判处) 北邀当国者相见。(执掌;主持) ?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形,危险) 且燕处革灭殆尽之际。(副,近于;几乎)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副,大概;恐怕)农者殆则土地荒。(形,通“怠”,懈怠;懒惰)?德: 郡农民德之(感激) 周顺昌好为德于乡(恩惠) ?第: 宋世景举秀才,对策上第(等次) 必躬造左公第(府第) 第归,杀而鬻之(只管) 能取进士第(科第) ?董: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督察) ?多: 时亦以此多之(赞扬) ?笃: 多见其不知量也。(副,只;仅仅。) 疾渐笃(沉重) 笃于朋友(忠诚) 明辨之,笃行之。(形,坚定) 笃好文章。(副,很;非常) ?恶: 无恶不惩,无善不显。(罪恶) 君之病恶(严重)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讨厌)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怎么) ?方: 论功则汤武不足方。(相提并论、相比)?伐: 此五霸之伐也(功业) (屈)平伐曰:“非我莫能为也。”(夸耀)?分: 予分fèn当引决。(名,职分;本分) 自分已死久矣。” (动,料想) ?干: 干青云而直上。(冲上) 后每欲参干政事,太后辄相禁塞。(干预) 不鬻智以干禄,不辞爵以吊名。(求取) 洸洸guāng乎干城之具也。” (一副威武的样子好像是捍卫国家的人才(动,捍卫) 民不敢犯法以干法官也。(动,冒犯) 置之河之干兮。(名,水边)

高考文言文300个常见文言实词集锦

文言文300个常见文言实词(高中1—160) (电子文稿恳请各位同学不外传) 1、哀 ①伤心,悲痛,哀叹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前赤壁赋》 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并序》 ②同情,怜悯 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③伤悼(为……哀叹) 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晋崤之战》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阿房宫赋》 2、爱 ①喜欢,喜爱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种树郭橐驼传》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宫赋》 ②爱护,爱惜,顾惜 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指南录〉后序》 ③吝惜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论》 ④同情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左传·子鱼论战》 ⑤爱戴 袁有守多惠政,民甚爱之《书博鸡者事》 ○6吝啬 百姓甚以王为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3、安 ①安定,安逸,安适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太宗十思疏》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归去来兮辞》 ②使……安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种树郭橐驼传》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谏太宗十思疏》 ③哪里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前赤壁赋》 ④怎么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梦游天姥吟留别》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 庶人安得共之《黄州快哉亭记》 ⑤安慰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6容 京中安不得身《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4、按 ①用手压或摁 项王按剑而跽曰(按剑:以手抚剑,预示击剑之势)《鸿门宴》 按剑坐于席上《群英会蒋干中计》 ②压抑,止住 偃然按兵不动《荀子·王制》 ③巡行,巡视 按榆溪旧塞《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④追究,查究 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5、案 ①几案,短长桌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项脊轩志》 ②通“按”审察,察看 召有司案图《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古代一种短腿的托盘 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长亭送别》 6、拔 ①超越,超过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梦游天姥吟留别》

常用高考文言文词汇.doc

常用高考文言文词汇

文言文常用词语 高考文言文选用的材料基本是人物传记。主人公多是正面的文臣武将,文章主要围绕该人物展开记叙,叙述其生平或几 件突出的事迹,凸现该人物正直敬业、奉公孝顺的品行或卓越的才能;选材多来自全是纪传体的“二十四史”。《史记》正是这一体例的开创者。 选材的相对稳定,必然带来遣词用字的相对稳定。如果我们理解并牢记这些比较稳定的常用字,既提高了阅读速度,又 会提高准确率。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 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 .诣:到,去。 2 .劝:① 鼓励,奖励;② 受到鼓励、奖励。 3 .课:考核、督促、征收。 4 .风、化:教育感化。 5 .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 .游:① 游玩,游览;② 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 交际,交往。 7 .趣、趋:① 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 通“促”,催促。 8 .劾:举报,检举,揭发。 9 .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 .短:进谗言,说坏话。 11 .害:嫉妒。 12 .闻:① 听说,听见;② 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 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 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 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 13 .折:指斥,指责,驳斥。 14 .让:① 责备,责怪;② 谦让,辞让。 15 .党:偏袒,伙同,包庇。 16 .矫:假托,假传。 17 .质:作人质;抵押。 18 .次:① 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2015——2017高考文言文真题全国卷(含答案详解)

一、【2017年高考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父思,武昌太守。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 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遣财禄秩,一不关豫。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曰微子。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以弘微。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自混亡,至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中外姻亲.., 道俗义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母忧..去职。居丧以孝称,服阕逾年,菜蔬不改。 兄曜历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举世莫及也。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曰:?亲戚争财,为鄙之甚。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岂复见关。?十年,卒,时年四十二。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追赠太常。 (节选自《宋书·谢弘微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童幼时/ 精神端审/ 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 见而异之/ 谓思曰/ 此儿深中夙敏方成/ 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B.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 混名知人/ 见而异之/谓思曰/ 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C.童幼时/ 精神端审/ 时然后言所继叔父/ 混名知人/ 见而异之/ 谓思曰/ 此儿深中夙敏方成/ 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D.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 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B.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 C.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D.私禄中的“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这里强调未用东乡君家钱财营葬。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弘微出继从叔,一心只爱读书。他是陈郡阳夏人,从叔谢峻将他作为后嗣。新家比原来家庭富有,但他只是接受数千卷书籍,其余财物全不留意。 B.弘微简言服众,此举受到重视。他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称为乌衣之游;又极有文才口才,受到叔父谢混赏识,称为微子。 C.弘微为人审慎,治业井井有条。谢混去世以后,他掌管产业,犹如替公家办事,账目分明;九年以后,多个方面得到很大发展,人们见后无不感叹。 D.弘微事兄如父,临财清正廉洁。他对谢曜感情极深,谢曜去世,他哀戚过礼,除孝后仍不食荤腥。东乡君死,留下巨万资财、园宅,他一无所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 5 分) (2)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5 分)

高考文言文常用文学常识汇总【高考必备】

高考文言文常用文学常识汇总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 ①听说,听见 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 ③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 1.表官职的 (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6)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7)太尉:军事首脑。 (8)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9)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 (10)侍郎侍中:宫廷侍卫。 (11)校尉:汉代军事长官。 (12)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 (13)太史:记史,管文收。 (14)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 (15)左右拾遗:唐代谏官。 (16)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17)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 (18)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知,管理。 (19)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 (20)主簿:秘书。 2.表官职变化的 (1)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