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激励赏识教育实施方案

激励赏识教育实施方案

激励赏识教育实施方案
激励赏识教育实施方案

激励赏识教育实施方案

有关激励赏识教育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倡导实行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性化,追求优质教育,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激励学生成人成才。遵循科学发展观的原则,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激励·赏识”教育实施方案。

一、开展激励·赏识教育的意义

1、激励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

2、激励能够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3、激励能够提高学生的情商;

4、激励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工作目标

l、以激励赏识教育为主线,激励学生树立目标,激发学习内动力,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学习。

2、以班为单位,引导学生文明素养的规范养成和道德品质的自主内化。从生活、学习、友善、自尊、理想、信念、责任、创新等方面指导学生形成健康高尚的人格。

3、建构教师专业成长及师德建设的有效模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和育人方式的转变。促使导师自主探索激发和培养每个学生潜能的途径和方法,使每一位教师真正实现教书与育人责任的统一。

4、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程实施和育人评价体系,建构导师

制背景下学生成长和教师教书育人业绩评价管理的新机制。

5、建立学校、导师、班主任和学生、家长多位一体的合力育人机制,指导学生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形成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开拓进娶坚毅勇敢等良好的品质,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6、通过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管理,建设学习性学校,增强办学实力,形成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

三、实施原则

1、全员性原则:全体任课教师全员参与。

2、阶段性原则:以激励赏识教育为主线,分步实施。

3、整体性原则:学校领导班子、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整体协调,行动统一。

4、实效性原则:以级部为主体,细化实施学校整体方案,注重实效。

5、激励性原则:学校进行全员全程监督检查,量化考核,适时激励。

四、激励教育的内容

激励教育的内容有十几个方面,可重点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环境激励。人是环境的产物,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人。环境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个良好的环境能促使一个人健康成长。古时候“孟母三迁”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2、尊重激励。“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尊重不仅是

和谐师生关系的核心,也是当代世界进步教育的思想基矗尊重学生不仅包括他的长处,而且包括他的缺点和短处。尊重学生表现为对学生的一种善意的肯定,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尊重以下几种学生:①尊重学业成绩不良的但性情活泼的学生;

②尊重有过错的学生甚至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③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尊重学生同时意味着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3、赏识激励。赏识是一种巨大的激励力量。它的奥秘在于这种力量能让孩子的生命觉醒,它可以使孩子树立自信,促其自主自强、健康成长,可以激发潜能、增强动力和勇气;可以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改正缺点,不断提升素质,战胜困难,振作精神,走向成功。赏识学生应该是全面的,诸如道德方面、心理方面、学习方面以及人格方面等。赏识需要主动、需要创造。

4、爱心激励。爱心教育是人道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当前我国德育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爱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操,是世界上一切美好事物的源泉,爱可以创造奇迹。学校教育中,爱心教育无时不在无时不有。

5、诚信激励。中国是礼仪之邦,讲究诚信一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作为修身安邦的基石,维系社会交往的准则和现代社会的标志,千百年来一直根植在我们每个人的血脉之中。应该教育学生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树立诚信观念,从身边事做起,诚信做人,走诚信人生。

6、自信激励。有研究结果表明:个体的'心理定势在成才过程中

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些自我肯定的内心倾向较稳定者,其成功率大都超过自我否定倾向较明显的人。自信心作为一种积极进取的内部动力,其发展水平是与活动的成败相对应的。

7、挫折激励。现在的孩子由于独生子女的养尊处优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他们的受挫能力普遍较差。这些年来见诸报端的大学生、研究生跳楼自杀或者杀害他人之类的事件,与没有耐挫能力密切相光,所以提高学生的受挫能力势在必行,责任重大。挫折具有强大的激励力量,促人猛醒,催人奋进,很多时候甚至比正面的激励力量更大。

8、榜样激励。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尽的。在孩子身边设定榜样人物,可以是老师、同学,还可以是名家名人。抓住学生善于模仿,不甘落后的特征,这样既激励了

先进,又激励了后进。

9、情感激励。学生的情感具有两面性,既有对现实否定情绪,产生消极伤感之情;也有对现实的积极肯定,激昂向上的进取情感。因此,我们在教育学生时,要抓住时机,巧妙激励学生。

10、竞争激励。有竞争才有发展,才能有所提高。培养学生的竞争的意识,在竞争中寻找差距,寻找优势,确立新的标准,明确努力方向,这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激励方式。

五、激励教育实施途径

1、创设激励性学校文化。学校将在楼道、办公室、教室、宿舍、餐厅等活动场所的墙壁悬挂张贴含有激励、勤奋、理想、诚信、责任、自信等方面的名人名言,教导和政教可利用校报、校刊、校园广播宣

传激励教育。

2、精心构建“心理咨询室”,为学生营造心灵家园。坚持每天都开放“心理咨询室”接受学生咨询。“心理咨询室”自设立一年多来,现已接受五百多名学生的咨询。令人欣慰的是,绝大部分带着烦恼、焦虑、困惑而来的学生,离开时如释重负,充满快乐。

3、建立校级、年级组、班级三级教育潜质生档案。实行德育导向激励政策,调动潜质生的积极因素,善于发现潜质生的闪光点,大力表扬潜质生的优点。定期召开教育生会议,做好跟踪调查及教育。

4、设立“知心书屋激励教育专柜”。通过为学生添置一些有关激励教育和励志教育方面的书籍供他们借阅不仅为广大师生积极营造“莲香入户听书声”的校园文化氛围,而且为学生知识面的拓宽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与载体。

5、设立校级“阳光看台”。阳光看台是赏识激励校园中的一个校级展示区,主要反映三个层面的内容:师生的校级及以上荣誉;各种竞赛活动评比情况的公布;突出的好人好事,让师生感受被赏识的快乐。

6、建立奖学促学制度。就是改变过去主要“论分行赏”的做法。这个制度,内容包括各方面获得成绩、表现突出、为集体作贡献、学习进步,甚至克服了缺点、改正错误进步大的,都可以得到奖励。办法是物质上奖给几元的小物品,精神上一面小奖状或是照奖励相并放进荣誉集里,作为奖励记录。这些奖励看似微不足道,但这是学生成功、进步的体现,得到的是师生的认可。从而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平衡,

时也是他们争取新的进步、成功的鼓励与鞭策。

7、组织各班开展“一人一职”活动。就是让每个学生都担任班级中的一个职务。为学生提供一个表现自己责任心、集体主义精神和工作能力的机会,从而从中发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

劳动教育实施方案_共6页

劳动养成教育和劳动知识技能教育 总体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 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学校要正确认识劳动技术教育的育人价值与功能。劳动技术教育具有培养劳动技术技能、技术素养的主要功能,同时还具有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和以劳创新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功能。为了贯彻国家教育部、市区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开展课程建设的要求以及近年来我校开发劳动与技术校本课程的经验,制定《劳动技术教育实施方案》。 二、总体目标 劳动技术是一门涉及面广,融知识性、技术性、实践性及教育性于一体的 综合学科,在培育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规定在3--6年级开设“劳动技术课”,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在劳动技术教育中既要利用传统技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又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高新科技知识,具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更好地完成劳动技术教育的教学任务。 1、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逐步形成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 识和能力。 2、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和服务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4、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地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 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三、活动形式 实践活动实施的组织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必须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安全、 有效地开展。一般可采取两种组织形式: 1.集体活动:集体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鼓励初中学生 集体合作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鼓励各班之间、不同年级之间、甚至不同学校、 不同地域之间学生的组合。 2、个人活动:个人活动的组织形式能够有利于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独 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允许初中学生独立进行的活动,并完成活动任务。在学生个人完成活动后,应鼓励学生积极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分享。 四、主要原则 1.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是劳动技术课的基本特点。学生亲身参加劳动操作实践是劳动技术 课的主要形式和基本方法。实践是劳动技术课必不可少的环节。创新素质只有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发展。学校要结合实际,创设足够的时间和 空间,千方百计为学生创设劳动操作的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学校、教师要切实做好指导和管理工作,提高劳动技术课的教学效果。 2.技术性原则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基础教育中加强技术教育,已成为世界性潮流。在劳动技术课上,无论是生活劳动或生产劳动,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的

论教师激励机制

论教师激励机制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 毕业论文 题目:论教师激励机制 专业:教育管理本科 分校: XXX电大 指导教师: XXXX 学生姓名: XXXXXX 学号: 20051210030000 完成日期: 2007.12.13

毕业论文指导卡

写作提纲 教师激励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是关系到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关系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新形势下,学校管理者应当根据教师的需要和教育发展的特点采取新型的、合理的、有效的教师激励策略为教师提供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空间。本文将从分析现行激励办法的不足之处出发,从而引出完善教师激励机制遵循的原则和应当采取的措施。 1、完善教师激励机制的原因 现行的激励办法和措施虽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认真分析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些操作上的误区。 (1) 偏重物质激励,忽视精神激励 (2) 激励制度刻板教条 (3) 激励目标有失妥当 2、完善教师激励机制应遵循的原则 (1) 以人为本原则 (2) 公平原则 (3)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4) 竞争原则 (5) 多元化原则 3、完善教师激励机制的措施 (1) 以教师为本,让教师感受到人文关怀 (2) 完善教师工作绩效评估机制,合理评价教师工作绩效 (3) 建立和完善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 (4) 构建人性化的情感激励机制 (5) 引导教师进行自我激励 4、结束语

内容摘要 教师激励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是关系到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关系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新形势下,学校管理者应当根据教师的需要和教育发展的特点采取新型的、合理的、有效的教师激励策略为教师提供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空间。学校要发展就必须发挥全体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激励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有效手段与途径。激励既要注重物质激励又要注重精神激励。要以激励理论为基础,正视教师职业观的发展变化,构建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完善教师激励机制应遵循适当的原则,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完善教师激励机制。 关键词:教师激励物质激励精神激励激励机制

骨干教师激励机制

骨干教师激励机制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骨干教师的激励机制 为了让我校的骨干教师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我校特制定骨干教师激励机制如下: 一、以学习型团队为载体,加强学习意识,提高教师学习能力。 1、以校为本,以教研组为基本单位开展学习。内容包括每学期一本教育教学专着,每两周一次全校性的集中业务学习,每天阅读,随时随地的自主学习。要求学习有记录,有心得体会。 2、每周开展主题式校本研修。每月由学校给出大主题,各教研组根据大主题研究制定每周的小课题,每周二为我校的“校本研修日”,用科研的方法实践,开展研讨。 3、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开展对外学习。 二.通过观察学习,改变教师行为,促进教师成长。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的行为,往往是由于看到其他教师,特别是个别有重要影响的教师(榜样)的行为而进行模仿形成的。所谓"有重要影响"是指榜样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个人、集体或社会的赞许。因此,学校的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或学校领导的行为,就非常容易被广。大教师模仿 (1)建立教师之间的竞争机制,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之间相互竞争的目的是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不断发展,而不是相互抵消,相互压制。每个教师都有自身的特点或优势,教师通过观察其他教师在教育、教学与管理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学习其他教师的优点,甚至经过勤奋努力,赶超其他教师,促进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有利于激励教师爱岗敬业,开拓进取。 当代社会要求教师具有教育教学上的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和将知识服务于社会的能力、适应能力和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能力等。教师的综合素质并不是因为受过高等教育就能一劳永逸了,而是需要不断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赏识教育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赏识教育策略 长久以来,数学是一门较为枯燥难懂的学科。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提高学生教学主体性,营造出轻松的教学氛围成为了教师们需要尽快完成的重大任务。赏识教育在实现这些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此次研究将通过介绍赏识教育,研究了小学数学教学当中赏识教育策略。 标签:小学数学;教学;赏识教育;策略 新课改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非常高的标准,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方式,增强对学生个性特征、兴趣爱好的研究,尽力的满足学生的各种需求,提高数学教育的实效性。从教学现状来说,教师对学生的鼓励较少,只有少部分教师可以在教学当中应用赏识教育,产生这个现象追根究底是因为教师缺乏对赏识教育的充分认识,未真正摆脱传统教学的禁锢,导致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肯定,打击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因为赏识教育对学生身心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增强对学生的赏识教育非常重要。 1 赏识教育概述 赏识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其在大部分教学中都发挥出了非常大的作用。赏识教育即教育人员从正面肯定学生的学习行为,这样一来让学生学习过程中始终处在一种积极的状态,学生们在这样的状态下才会更加主动的学习,从而促使学生学习获得最理想的效果。赏识教育也同样是一种尊重教育,主要是因为这种教育的前提条件即教育者要认可且尊重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同时要按照不同学生的现实情况进行分析,保证全部学生的学习水平获得提高。赏识教育在我国教育界中备受广大学者喜爱,他们认为赏识教育的具备重要意义。 2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赏识教育策略 2.1通过赏识教育来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小学数学教师要真正认识到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潜能都是无限的。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一定需要教师的鼓励肯定,数学教师在教学流程中要充分应用赏识教育认识到学生的优点,最大程度上挖掘出学生的潜能。比如班上有名学生数学成绩中等,虽然较聪明,但是平时爱玩,学习不积极,数学教师为了可以充分挖掘出这名同学的潜能可以让他担任课代表,为了让所有同学认可自己,这名学生改掉了爱玩的毛病,严格要求自己,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提高了数学学习成绩。从而可以知道,赏识教育可以良好有效的将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能挖掘出来,小学数学教师要科学应用这种教学方式。 2.2赏识教育要具备针对性,兼顾学生个体差异 赏识教育也同样充分满足学生的个体要求,学生能力有差别,对同样的问题,

善于发现运用赏识积极引导(教育案例)

善于发现运用赏识积极引导 ——对王某某同学思想品德教育案例 襄樊五中谢家祥 一、案例介绍: 王某,男,17岁,家住襄樊市伙牌镇老范村二组,我校高二学生。2005年中考,王某以579分的高分也是他们村唯一的一个考上我校——省重点中学的学生。 据了解,王某从小学至初中都是品学兼优的尖子学生,周围都是赞扬声。老师一直把他作为重点对象培养,希望他能进入重点大学;由于王某的学习成绩好,在同辈亲属中是出类拔萃的,亲戚们把他看作同辈孩子的榜样、家庭的希望。他自己更是精神高涨、信心百倍,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学习刻苦勤奋、一丝不苟,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高一开学初,我就让其担任学习委员,老师们也很重视他。但进入高中以后,他渐渐开始感到自己在同学中的位置不像初中那样突出,而且还发现,一些中考成绩不如他的同学,在知识面、社会知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要比他强;宿舍里,他和同学的交谈往往出现分歧,他插不上嘴。心里开始有某种失落感,并感受到一种莫名的威胁。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不少同学的成绩在他的前面,特别是其中他觉得不如自己的同学考的也比他要好,感到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书看不下去,行动懒散。高一下学期开学后,他更是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经常在寝室或教室里看小说、看卡通书,甚至多次进网吧通宵达旦,羡慕城市学生有丰富的吃、喝、玩等优越的条件和技能。学习积极性大幅度下降,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思维停顿,老是不由自主地思维涣散。学习情绪低落;成绩开始下降,测验中出现几门不及格;于是丧失信心,十分想念过去,总想找回以前自信且优越的感觉,又觉得再也不可能了;不敢参加考试,认为肯定会失败。 二、案例分析 王某在高中主要表现为紧张不安的焦虑状态,信心丧失的抑郁状态,学习时无法积极思维、听课听不进、作业做不下去等能力抑制状态,放松要求,不思进取的精神状态等。他过去一直没有类似表现,仿佛忽然换了一个人。不难看出,进入高中后,他在同学中“地位”的改变是产生变化的主要刺激源,在自己成绩不能遥遥领先时,他不能正确应对;出生农村家庭,条件差,自己不能正确认识,导致症状出现。分析认为:学校适应不良综合症。 王某的起因在于进入高中后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出众。通过深入了解和分析得知,他对这一情况缺乏正确客观的认识、没有思想准备,产生挫折体验后又不能正确的应对所致。他考取高中时,十分乐观,信心十足,但这种乐观与自信已带有一定盲目性,因为他对新环境中主、客观条件的变化缺乏认识:第一,高中尤其我校是尖子学生集中之地,同学之间的差异缩小了,竞争剧烈了,自己原有的优势地位已不复存在,优越感丧失了原有的基础;第二,他在初中时是一位考试型的学生,靠勤奋刻苦和大量训练对课本知识掌握较好,考分高,但由于农村及自己家庭条件的限制,在课外知识和能力方面发展不够;第三,高中对学生自学能力、自控能力要求很高;第四,由于环境的改变,进入高中后成绩波动和地位改变是正常的,应根据新情况调整自己的行为,适应新的环境。由于王某未能清醒认识到这些,仍用习惯了的行为方式应付新环境,当优越地位开始动摇时,不能客观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而是转向盲目自卑,产生种种不良的适应行为;第五,对城市学生有优越的生活条件,有广泛的兴趣爱好,不能认识其本质,不是学习那些优秀城市学生的优秀品质,而是盲目羡慕部

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劳动技术教育具有培养劳动技术技能、技术素养的主要功能,同时还具有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和以劳创新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功能。 二、总体目标 劳动技术是一门涉及面广,融知识性、技术性、实践性及教育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在培育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劳动技术教育中既要利用传统技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又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高新科技知识,具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更好地完成劳动技术教育的教学任务。 1、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逐步形成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2、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和服务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4、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地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三、劳动教育课程规划 1.学校劳动教育课程 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首要的就是各学科的劳动渗透,如科学课程的养殖种植。还有就是主要是各种劳动基地的有效利用。教学楼后的劳动实践基地(种植、管理),餐厅的体验式劳动(一学期每班至少一次),以及班级教室和广场的卫生整理。这些都是学校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阵地。 2.家庭劳动教育课程 主要是在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或者帮助家长进行一些其他一些劳动,然后以家校互动的方式展开评价。 3.社会劳动实践 这个主要是以家委会的组织为主。 4.其他活动促进 学校定期搞一些活动进行一下促进,如收获节、花生节等,还有各种卫生评比展示等,以达到促进劳动教育的目的。

大学教师的利益激励机制

大学教师的利益激励机制 [摘要]大学教师进行各种活动最终起作用的是追求效用的最大化,这就是大学教师的利益激励机制。大学教师的利益激励机制主要包括:以师为本与法无定法、平衡激励、有效激励、保持合理和动态的利益差距、制度变革在总体上使教师成为获益者等。 [关键词]大学教师利益特点利益激励 教师,特别是教授和研究人员,是大学的心脏,①是大学最为倚重的资源,因而,大学教师资源配置活动是大学最核心的资源配置活动。由于资源的最根本属性是利益性,因此,我们应当重视从利益的角度对大学教师资源进行审视,据此构建科学合理的利益激励机制与制度。大学教师进行各种活动最终起作用的是追求效用的最大化,这就是大学教师的利益激励机制。 一、以师为本与法无定法 在大学的各种活动中,以教师为本可以说是对大学教师最大的利益激励。大学教师是资源,且是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源,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有血有肉的“资源”;大学教师是人,但并不是一般的人,而是有文化的人,是以学术为志业的“学术人”;大学教师作为制度的对象,并不是被动的对象,他们同时也是制度的主体,他们遵循合理的制度,但也可以突破、反抗和改革不合理的制度,是以培养人才和发现知识为己任的教师;大学教师是自由的追随者,也是自由的护卫者;大学教师是社会的维护者,也是社会的诘问者,这就是大学教师。 大学教师资源配置制度必须尊重大学教师的人性,捍卫大学教师的人性,必须有利于发展大学教师的人性,这是大学教师资源配置制度建设和教师激励制度中“以师为本”的一个内涵。作为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源,大学教师具有特殊的权利和利益性,其资源配置制度必须要能够保障教师的合法人事权益,这是制度建设和教师激励以师为本的另一个内涵。 大学教师资源具有很多特殊性,不同于一般的资源,也不同于一般的人力资源。而且,大学教师的学术活动对学术自由的要求较高。因此,在大学教师的利益激励中,应该坚持法无定法的原则。“法无定法”是指在大学教师的利益激励中,要依靠正式制度,但又不能迷信正式制度。原因在于任何组织的正式制度都有常化的特征和趋势,而大学教师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教师具有较强的学术个性、独

深入探索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学习资料

深入探索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 激励,在心理学中是指激发人的工作动机和行为的心理过程。采取科学的激励机制,能有效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个体受到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的影响,产生和维持一种兴奋姿态,从而有效地完成工作目标。教育实践证明,在学校管理中,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正是挖掘教师潜能,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结合我校管理工作的实际,我个人认为,以下几种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更好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一、人本管理激励 曾在苏联帕夫雷什中学任校长的苏霍姆林斯基深有感触地指出:“如果没有全体教师从精神上对我的校长工作的支持,那我在学校里连一天都呆不住。”可见,老师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主导和学校管理的主体,对学校工作的方向、业绩起到了怎样的决定性作用。脱离了教师的支持或教师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的学校,其工作的结果是不堪设想的。所以,校长首先要从管理思想上牢固树立以教师为本的意识,在管理过程中,充分相信老师,依靠老师,走好群众路线。关心老师,自学为老师排忧解难,满足教师的正当需要,将尊重老师落实到实际工作的方式方法中,从根本上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记得十年

前,我校坐落在一个偏僻的高山脚下,条件十分艰苦,老师住的破旧房,吃的是村中老妇提来卖给学生吃的蔬菜、干菜之类,行的是自行车或一辆破三马车,玩的只有乒乓球。但领导能与老师打成一片,同甘共苦,身先士卒,关心老师,想方设法为老师排忧解难,领导与老师、老师与老师之间真诚团结,营造一种团结、轻松、和谐的工作氛围,在这种氛围中,教师唯恐自己的工作效果不理想而对不起校长。教师都是以这样心态对待工作,何愁工作积极性的发挥?所以,连续几年学校教育教学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多次被评为全县教育先进单位。 二、优劳优酬激励 人活在世上,首先是物质上的需求,物质是基础,吃饱肚子、穿暖身子、住上房子,教育培养好儿女,可以说是人生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激励人们努力工作的一个很现实的因素。作为一名事业单位的教师,一天到晚困在学校,生活来源只能靠工资和福利,所以,在学校管理中,物质激励也是促进教师为了能过上相对舒适生活而努力工作的重要手段。更何况当今物价高涨,微薄的工资仅能维持中下游水平的生活,工新阶层早已成特类,君不见商场的广告牌不是将价廉的东西,美其名曰“适合工薪阶层购买”吗?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学校如果能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给予教师一定的物质上的需求,比如教学质量奖、出勤奖、课时津贴等,对于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

赏识教育的作用及其实施方法

赏识教育的作用及其实施方法 赏识教育是通过欣赏和赞扬受教育者的优点来进行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赏识受教育者的优点,能使受教育者自尊、自爱、自强,从而主动地学习、奋斗并取得成功。 赏识教育以尊重、信任、宽容、激励为原则,顺应时代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出发点,按照学生成长的规律,顺应学生心理的成熟过程,以尊重个性,鼓励学生在宽松的教育环境中成长,是一种最具有活力的教育方法。 在学校教育中,赏识教育就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把“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育人为本”作为指导思想,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使其体会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力量,帮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得到成功和最佳发展的一种教育过程。赏识教育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就赏识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来实施赏识教育加以论述。 一、赏识教育的作用 赏识教育具备精投人、低消耗、高效益、优产出的功能,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教育方式。 1、赏识教育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实现着教育的目的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其本质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服务的人的活动。 从教育的本质可见,要实现教育的目的,受两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是社会发展规律;二是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赏识教育正是遵循和体现了上述两种规律,它在教育过程中,按照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为社会培养各方面的具有创造性的有用人才。它遵循教育规律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着重体现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在教学中引人激励机制;创造宽松的育人环境,使教师接近学生,走近学生心灵;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优点,培养其自信,激发其活力,让学生找到好感觉,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自觉性、求知欲、上进心、创造性;激发学生最大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依靠自身努力,愉快地接受教育;提高思想觉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获得知识技能,锻炼辩证思维。由于它能够把教育的思路、方法、手段紧密地与学生实际联系起来,不断体现按社会发展规律办事的原则,而且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因而能真正体现教育的本质,有效实现教育的目的,成为一种善待生命、热爱生命的教育。 2、赏识教育更符合当代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 当代学生,生活在国泰民安改革开放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背景下,他们的思想意识和思维方法显露出明显的二重性。一方面,他们有理想,有抱负,积极进取,乐于创新,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感情丰富,求知欲强,渴望独立,有一定主见;另一方面,他们也富于幻想,对事物的期望值太高,因而面对来自家庭、社会和学校等各方面的冲击,特别是面对来自学习、考试、分数、名次、升学、就业等等的压力,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性格缺陷,诸如固执、任性、依赖性强、思想波动大、感情用事、自控力差、做事缺乏信心和责任感,看问题片面等等。

励志教育主题班会 (精选范文)

励志教育主题班会 一、教学目标:如今,人们常常会在热门图书排行榜上看到励志类书籍的影子。无论是学生,还是职场人士,正越来越频繁地采用励志的方式为荒芜的精神家园寻找寄托。而励志教育,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针对如何做好大学生励志教育,提出以下方法:要在教学体系中融入励志教育,建立励志教育体系并与心理教育相结合。。 二、关键词:励志教育学生重要性开展 1 励志教育的风靡 当今中国,创业的话题以成为人们热烈讨论的问题。中央电视台《赢在中国》活动影响着无数的中国的年轻人,《对话》栏目使我们有机会接触许许多多不同领域的成功人士的思想,这些思想就像早上温暖的阳光,照亮着我们的心灵。李开复,俞洪敏,马云等成功人士都成为很多大学生心中的偶像。他们的演讲影响和激励着无数年轻人。每到暑假,以励志为主题的夏令营又成为夏令营中的主流。片段一: “我要用勤奋摧毁懒惰的习性、我要用信心驱赶怀疑、我要用真诚埋葬虚伪、我要加倍努力。我的潜力无穷,只要稍加开发,就能超越以往的任何成就。我生来应为高山,而非草芥。我放眼未来,勇往直前……”像这样以励志为主题的题材还有很多。很多教育培训机构和旅行社都推出了励志夏令营,把孩子送到那里,成为很多父母的选择。 三、励志教育的重点

励志的“励”是指激励、鼓励、勉励、磨练、振奋之意;“志”是指有志气、志向、意志,有追求上进的决心和勇气及做成某事的气概,表达要做什么样的人、决定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心理状态。“励志”意为振作精神,奋发志气,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去实现远大的目标。现代社会教育,都十分注重励志教育。“励志教育”,是指运用心理学、成功学原理和自我效能理论,通过系统的、科学的教育,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成就动机,培养自我规划和自我管理能力,较为系统全面地培养成功品质,激发学生的潜能的教育。在通俗意义上讲就是指勉励学生树立志向,并积极创造条件实现志向的教育。当前,很多大学生都存在一种心理困扰,一方面对自己生存的环境压力感觉比较大,对未来前途忧心忡忡、茫然无助,心理压力过大;但另一方面又缺乏明确志向,一天到晚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浑浑噩噩,感到空虚、寂寞、茫然、郁闷、无聊与无奈,学习上倦怠并充满消极不满情绪,学生的心理问题、德性问题、品行问题越来越突出,自理能力、抗挫折能力、社会生存能力越来越令人担忧,归根结底都是缺乏励志目标。因此,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励志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点。通过励志教育,能激发学生的成功需要,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从而培养起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素质。 四、如何开展励志教育 (一)学会赏识,寻找闪光点 赏识教育主要是针对学习成绩差或后进的学生,尤其是针对在应试教育制度下,被压抑了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处于极其自卑的学生。赏识教育是对应试教育、抱怨教育乃至惩罚教育的挑战,以赏识为先导,激发被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在 的巨大能力,或者是人的良知与自觉性,从而让教育顺理成章地自然发生,因此对教育者来说,要牢牢树立人人可以成才的观念,善于发现受教育者的闪光点,使教育潜移默化地发挥其功效。(二)建立励志教育体系

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小学

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尤古庄镇康各庄中心小学 2013.9

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学校要正确认识劳动技术教育的育人价值与功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劳动技术教育具有培养劳动技术技能、技术素养的主要功能,同时还具有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益美和以劳创新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功能。为了贯彻国家教育部、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开展课程建设的要求以及近年来我校开发劳动与技术校本课程的经验,制定《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二、总体目标 劳动技术是一门涉及面广,融知识性、技术性、实践性及教育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在培育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规定在五年级开设劳动技术课,劳动技术课作为中高段学生必修的课程。在劳动技术教育中既要利用传统技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又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高新科技知识,具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更好地完成劳动技术教育的教学任务。 (一)知识目标 劳动技术知识是指生活劳动、简单的工农业生产劳动和自我服务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以及现代生产的基本原理和管理知识。具体知识目标如下: 1.了解一些简单工具的使用方法,初步掌握自我服务劳动和一般家务劳动的基本方法。 2.了解木工、金工等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 3.了解植物栽培、动物饲养等简单知识。 4.了解工艺品制作、编织技术、裁剪与缝制的知识。

激励机制方案

激励机制方案 断江镇第三小学目标激励机制方案 学校管理要以人为本,人本管理的核心是管理者对人的尊重、信任和激励。目前的初级中学管理中,完全依靠规章管理、纪律约束已难以真正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难以实现管理目标的情况下,要充分运用激励机制,激发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发挥团队精神,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顽强的拼搏精神投身于教育教学工作中,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全方位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优质学校管理。 一、当前学校激励机制情况 1、激励机制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更新教学理念,要与时俱进,要求全体教师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团结合作,学会反思、创新,促进教师的共同成长和发展,不能仅仅是激发教师的工作、学习动机,努力去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2、激励机制要有利于学校发展 当前,基础教育面临着转型期,许多负面因素制约学校的发展,所谓的“铁饭碗”思想的影响,造成教师工作竞争少、无动力,从而没有达到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目的。要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重建有利于学校发展要求的多种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 二、学校管理中常用的激励形式 激励机制的实质是通过一定的激发与鼓励激活动机,催人振奋,它是取得最佳领导效能的前提条件。通常有如下形式。

1、薪酬激励。人们的生活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教师是人,不是神,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生存需求和自我发展的需求,这都是物质需求,因此物质利益的激励是最直接的激励形式。所以,学校要善于利用工资、奖金、福利、住房等刺激因素来激励教师,从而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 2、表彰激励。学校要常规地开展优秀党员、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先进教研组、教学能手等评比活动,打造名师工程,满足其自尊和需求,从而达到激励之目的。 3、制度激励。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会起到制度的激励作用。教师可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对照检查,作出积极肯定或否定、继续或制止的约束行为,从而有效地调动教职工积极性。 4、目标激励。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组织者应以合理的方式设置长期或短期的工作目标,以激励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强化他们的工作责任感。 5、理想激励。一个人的世界观、理想境界对其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具有极大影响。学校应把理想教育当作激励的重要手段,鼓励和倡导教师在事业上有所建树,争做骨干教师,成为教育家和精英人物,以满足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从而来达到调动积极性的目标。 6、情感激励。情感激励是通过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关心、爱护、帮助、理解、尊重上,应使其处处感到重视和尊重,从而在内心世界 自觉地产生工作热情,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的一种激励方式。教师的素质和文化层次较高,对于尊重的需求、关心的需求比物质需求更为强烈,发挥情感激励作用,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其工作热情。 三、讲究激励策略及激励艺术 1、激励要适时。激励时机包含前期激励、中期激励、后期激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适时给予激励,争取获得最佳激励效果。前期激励,有助于全体成员树

创建有效激励机制 打造优质的校长教师团队

创建有效激励机制打造优质的校长教师团队 ——《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中校长教师队伍建设现状调查与对策 研究》专题研究报告 温家宝同志今年月日在全教会上讲话中指出:“只有办一流的教育,出一流人才,才能建设一流国家”。这就告诉我们,建设一流的国家需要一流的人才,一流的人才需要一流的教育来培养,而一流教育就必须要有一支一流的校长和教师队伍。因此,切实加强校长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优质的校长教师队伍,真正实现“教育家办教育”,是我们所面临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战略任务。校长教师队伍建设涉及方方面面,本报告试图在课题组前段时间工作的基础上,就如何创建有效激励机制这个“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提出若干建议,不妥之处还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激励是指激发人的行为动机的心理过程,也就是说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去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努力去完成组织任务,实现组织目标。激励机制是指一个组织为某种激励目标所采取的系统和制度。在组织行为中,激励具有导向作用、动力作用、优化作用、提升作用、稳定作用、约束作用和凝聚作用。有效的激励机制会点燃人们的激情,促使他们的工作动机更加强烈,让他们产生越来越超越自我和他人的欲望,并将潜在的巨大的内驱力释放出来,为组织的远

景目标奉献自己的热情。美国哈佛大学的詹姆士教授在对员工激励的研究中发现,如果没有激励,仅能让员工发挥—的积极性,如果充分激励员工的话,员工的能力可发挥到—。因此,现代管理者越来与重视组织人员的激励和激励机制的创新。 一,创建有效激励机制是打造优质校长教师团队的必然要求 (一),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根本”。所谓“根本”就是最后的根据,最高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目前,理论界的共识是:“以人为本”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是与“以物为中心”管理思想相对应的概念。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运用到学校管理中是一个多目标、多因素、多功能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在建立健全有效的教师激励机制过程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我们从传统的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开发转变,要求我们努力创新激励机制。 ,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新课改在课程的目标、内容结构、评价、管理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的改革。这一系列改革要求教师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确立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要求教师由讲授者向研究者、终身学习者转变。为适应这种要求,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对教师的激励也必须相应地改革创新。 ,实际工作要求。课题组在前段时间调研中了解到,近些年以来,洪山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以及涉教的相关部门,为激励校长

简述“赏识教育”的激励功能

简述“赏识教育”的激励功能 长期以来,从事基础教育的中小学教师经常使用激励策略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励的教育功能,是对学生激发鼓励,促其奋发志气,努力进取。激励方式多种多样,有表扬式、说理式、安慰式等等,批评式、惩罚式也是激励。但这些激励方式,在教育目标一致的前提下,其教育功能的发挥效果却迥然不同,尤其夸大的表扬、严厉的批评、过重的惩罚等,往往产生逆效应,对少数学生甚至会导致严重后果。近年来,笔者思考了“教育爱”这一本质问题,从各类学生身上发现长处,赏识他们带个性的优点,从而肯定了他们的价值,激发了他们的进取精神。 赏识,是激励的艺术手段,是认识他人的优点、才能或价值,并予以尊重或赞扬的重要方式。赏识具有激励功能,从行为论意义上说,赏识具有持续行为的内涵,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的持续能产生巨大的动机作用;从教育论观点上说,赏识是一种教师期望,能使学生充满信心,产生奋发进取的内在动力,从而达到教师的期望效应;从人的认识发展矛盾观点上说,赏识这一外因条件,激活了学生认识发展过程中的内部矛盾运动推动了学生的变化发展。因此,在“教育面向全体”的教育理念下、在“教育爱”的教育原则下,应当使赏识成为广泛推行、积极实施的“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是教师在“教育爱”的情感下,对学生个人价值的一种肯定,从而使学生看到自身的优点,迸发出奋发求进的决心和力量。

近几年,有些教师为转化差生,努力挖掘这部分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挥了赏识的激励功能。笔者在教育教学中也积极地帮助学生找到自身的长处,鼓励发扬优点,指导克服缺点,而且把赏识视为教育观念,但也在实践中得到了启示:要使“赏识教育”成为贯串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的促进集体转优的有效途径,就必须遵循三个原则: 一、渗透“教育爱”原则 对学生怀有深厚的“教育爱”,是实施“赏识教育”的基础性条件。教师有了深厚的“教育爱”,才会尊重学生、关爱学生,理解学生,才会发现学生身上的长处,随之师生间产生了尊师爱生、互相理解、互相信赖的亲近关系。没有这种亲近关系,教师就会自发产生对部分学生态度冷漠、动辄严厉叱责,甚至残酷惩罚,反而使这些学生滋生敌视心理和对抗行为。笔者对不听话的差生,总是恨铁不成钢,因此往往严厉批评他们,甚至经常找茬罚他们面贴黑板立正听课,以施加压力迫使他们除去劣习好好学习。但丝毫未使他们得到转化,反而加剧了敌对情绪。近年来,笔者接受了教育心理学和差生转化理论的学习,深刻反思了自己的工作,改变了观念和工作方式,但最根本的是能出自内心地尊重学生和理解学生,细心地去寻找他们身上的长处,进行赏识性的激励。这部分学生转变了,班级集体转优了。这个教育实践证明了一个道理:学生的转化,来自教师对学生深厚的“教育爱”,进而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感;亲近的师生关系,增强了教育力量和教育信度,从而使学生产生了奋

励志教育主题班会4篇

励志教育主题班会4篇 励志教育主题班会第1篇 一、教学目标 如今,人们常常会在热门图书排行榜上看到励志类书籍的影子。无论是学生,还是职场人士,正越来越频繁地采用励志的方式为荒芜的精神家园寻找寄托。而励志教育,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针对如何做好大学生励志教育,提出以下方法:要在教学体系中融入励志教育,建立励志教育体系并与心理教育相结合。 二、关键词:励志教育、学生、重要性、开展 当今中国,创业的话题以成为人们热烈讨论的问题。中央电视台《赢在中国》活动影响着无数的中国的年轻人,《对话》栏目使我们有机会接触许许多多不同领域的成功人士的思想,这些思想就像早上温暖的阳光,照亮着我们的心灵。李开复,俞洪敏,马云等成功人士都成为很多大学生心中的偶像。他们的演讲影响和激励着无数年轻人。每到暑假,以励志为主题的夏令营又成为夏令营中的主流。片段一:

我要用勤奋摧毁懒惰的习性、我要用信心驱赶怀疑、我要用真诚埋葬虚伪、我要加倍努力。我的潜力无穷,只要稍加开发,就能超越以往的任何成就。我生来应为高山,而非草芥。我放眼未来,勇往直前像这样以励志为主题的题材还有很多。很多教育培训机构和旅行社都推出了励志夏令营,把孩子送到那里,成为很多父母的选择。 三、励志教育的重点 励志的励是指激励、鼓励、勉励、磨练、振奋之意;志是指有志气、志向、意志,有追求上进的决心和勇气及做成某事的气概,表达要做什么样的人、决定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心理状态。励志意为振作精神,奋发志气,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去实现远大的目标。现代社会教育,都十分注重励志教育。励志教育,是指运用心理学、成功学原理和自我效能理论,通过系统的、科学的教育,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成就动机,培养自我规划和自我管理能力,较为系统全面地培养成功品质,激发学生的潜能的教育。在通俗意义上讲就是指勉励学生树立志向,并积极创造条件实现志向的教育。当前,很多大学生都存在一种心理困扰,一方面对自己生存的环境压力感觉比较大,对未来前途忧心忡忡、茫然无助,心理压力过大;但另一方面又缺乏明确志向,一天到晚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浑浑噩噩,感到空虚、寂寞、茫然、郁闷、无聊与无奈,学习上倦怠并充满消极不满情绪,学生的心理问题、德性问题、品行问题越来越突出,自理能力、抗挫折能力、社会生存能力越来越令人担忧,归根结底都是缺乏励志目标。因此,

骨干教师激励机制审批稿

骨干教师激励机制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骨干教师的激励机制为了让我校的骨干教师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我校特制定骨干教师激励机制如下: 一、以学习型团队为载体,加强学习意识,提高教师学习能力。 1、以校为本,以教研组为基本单位开展学习。内容包括每学期一本教育教学专着,每两周一次全校性的集中业务学习,每天阅读,随时随地的自主学习。要求学习有记录,有心得体会。 2、每周开展主题式校本研修。每月由学校给出大主题,各教研组根据大主题研究制定每周的小课题,每周二为我校的“校本研修日”,用科研的方法实践,开展研讨。 3、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开展对外学习。二.通过观察学习,改变教师行为,促进教师成长。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的行为,往往是由于看到其他教师,特别是个别有重要影响的教师(榜样)的行为而进行模仿形成的。所谓"有重要影响"是指榜样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个人、集体或社会的赞许。因此,学校的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或学校领导的行为,就非常容易被广。大教师模仿

(1)建立教师之间的竞争机制,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之间相互竞争的目的是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不断发展,而不是相互抵消,相互压制。每个教师都有自身的特点或优势,教师通过观察其他教师在教育、教学与管理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学习其他教师的优点,甚至经过勤奋努力,赶超其他教师,促进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有利于激励教师爱岗敬业,开拓进取。 当代社会要求教师具有教育教学上的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和将知识服务于社会的能力、适应能力和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能力等。教师的综合素质并不是因为受过高等教育就能一劳永逸了,而是需要不断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之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肩负起培养人才的重任。 (2)建立骨干教师工作的评价机制,帮助教师认清自身的优势与不足。 教师工作评价机制要注重科学性和实效性,才能使教师看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激励教师不断进步。 第一、评价要考虑到教与学的统一。不但要评价教师是怎样教的,还要评价学生是怎样学的,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反映出教师对培养学生的态度和努力程度。

赏识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策略

赏识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策略 赏识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策略 摘要: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实施赏识教育方法在做学生思想工作中常常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运用赏识教育要正确评价学生对学生充满爱心使学生都愉快地学习积极地生活在希望中。 关键词:赏识教育爱心深化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核心他不仅要求班主任应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凝聚力;同时也要重视感情的投入。大家知道现代的教育过程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而且也是师生感情交流心灵碰撞的过程更是学生沐浴爱的过程。“亲其师而信其道”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我们应当把赏识教育带入到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中去以情入手。 一、了解赏识教育营造赏识氛围 赏识教育源于一位伟大的父亲——周弘他利用传统教育中的赏识的巨大能力把女儿周婷婷由一个令人同情的聋哑孩子培养成我国第一位大学生。他在《赏识你的孩子——一位父亲对素质教育的感情》一书中首次提出赏识教育的的概念。赏识教育是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运用欣赏鼓励的态度去看待评价受教育者的一言一行它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符合生命成长规律它能重塑学生的自信发展和发挥学生的长处和潜能使其最终走向成功。它是一种以尊敬信任宽容激励为原则顺应时代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

出发点按照学生的成长规律顺应学生心理的成熟过程尊重个性鼓励学生在宽容的教育环境中成长的教育方法。 班主任教师树立赏识教育意识是实施赏识教育的开端只有这种意识的形成才有利于这种观点的形成以及升华对教育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二、赏识教育在班级工作中要求老师对学生有爱心 赏识教育就是教师用科学的爱艺术的爱去尊重宽容学生激励学生。欧曾说过:“教师对学生的爱护以及对儿童的温和态度甚至比他们的学习和修养更为重要。”老师的爱是崇高的教育之爱它具有无穷的魅力它随体现出来的深刻的爱如花之芬芳酒之醇香浇灌着渴望成长的学生。 我班有一个学生叫王雷他像得了小儿多动症没有一刻能稳稳当当的坐着。在课堂上总是“声东击西”甚至有时自言自语;课间呢就霸气十足常欺负同学;作业从不的按时完成。每天他都引起任课老师的不满、班干部和同学的怨言。看来是该采取措施了。这天放学后我把他留了下来。我柔声地问:“你觉的最近你的表现吗?”“不!”他不加思索地说。“哦?愿意说说看吗?”“上课老静不下来爱搞小动作跟同学关系不作业不做……”他无所谓的一下子说了一大堆缺点。我为他的坦白而感到惊讶。这是我始料不及的同时意识到我肩上的责任是何等的重要转化一个对一切都无所谓的一年级学生谈何容易呢?但我决定

感动班级十大人物主题班会设计

感动一班十大人物主题班会设计 一、课例缘起 学校每年都会转播《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颁奖典礼》晚会。一张张至刚至伟的面孔点亮了观众的目光,一段段至真至柔的故事震撼着人们的心灵。我和全国许多观众一样,不止一次为之泪流满面,感慨万端,多希望《感动中国》,这个“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能与现实生活紧密融合。各省各市往往也会评选自己的感动人物,我并不觉得这是跟风找噱头,因为有缘聆听唐山感动人物巡回演讲,反而觉得身边的榜样更真实,触摸性更强,从而决定在本班开展“感动班级人物”评选活动。 二、课例设计 1.活动主题:一班因你而精彩(---感动一班十大人物颁奖班会) 2.教育背景:现在的中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都是一个人,从小受到来自于长辈啊,来自于各方面的一些呵护,都是一帆风顺。孩子只管学习,其它的一切均由父母承包。娇生惯养下成长的孩子必然存在着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而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大多都缺乏集体观念,对周围的人人事事漠不关心,凡是集体的事均与自己无关,没意识到自己也是集体中的一份子,主观上为集体客观上也是为了自己。 3.活动目的:通过在班级开展感动班级人物评比活动,发现感动、传播感动、体验感动,从而在全班范围内掀起一股弘扬正气、歌颂真情、倡导真善美的热潮,用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感动学生,用身边的榜样打动同学们,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鼓励学生向身边的优秀人物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展现班级优秀同学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风貌,引导同学们从平凡的小事做起,学会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营造良好的班风,构建和谐班级,推进班级文化建设,从而不断提高集体凝聚力。 4.活动方式:①民主推荐②用PPT形式展示颁奖词,音乐声掌声中为获奖同学颁奖③谈感受,鼓励学生善于眼睛去捕捉身边的感动,用心去感受真善美。 三、活动过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