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新课标-音乐六年级下册《阳关三叠》教案

人教新课标-音乐六年级下册《阳关三叠》教案

人教新课标-音乐六年级下册《阳关三叠》教案
人教新课标-音乐六年级下册《阳关三叠》教案

人教新课标-音乐六年级下册《阳关三叠》教案《阳关三叠》教学目标:一通过欣赏和解读《阳关三叠》,了解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灿烂音乐文化的思想感情。

二通过聆听欣赏不同表演形式的《阳关三叠》和自己亲身哼唱其中的音乐片断,充分体验艺术歌曲诗词旋律伴奏完美结合的魅力,让学生学会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去评价音乐。

三通过比较,让学生更深地去体会在表现送别场景这一特定内容上,《阳关三叠》和其它音乐艺术形式有什么不同之处。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艺术形式体验古代文人的气质与情感,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课堂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民族器乐曲,学生进入课堂。

苏轼的词---离别(送别)的艺术作品---齐唱《送别》导词:宋代大文豪苏轼有两句非常有名的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月亮的阴晴圆缺乃是一种自然规律,而人的悲欢离合则是人类生活中一种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

作者借这两句词来抒发自己和胞弟苏辙的离别之情。

人生自古伤离别,执手看泪眼,漫漫人类历史,人们演绎了无数个悲欢离合的故事,而古今中外用来表现离愁别绪的艺术作品也是屡见不鲜。

我们今天的音乐课就是和离别的话题有关系。

下面请大家共同演唱《送别》。

二进行新课。

刚才大家演唱的《送别》是由近代李叔同先生填词而成的着名学堂乐歌。

其实在我国古代有很多类似题材的艺术作品。

下面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欣赏一首唐诗。

1播放朗诵《送元二使安西》,古琴演奏的《阳关三叠》作背景音乐播放。

不知道这古朴淡雅的音乐是否帮助我们打通了时空隧道,勾起我们对巍巍唐朝文学艺术大家们的回想。

2让学生自主简介这首诗的产生背景和王维的生平。

教师简单小结:王维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

他不仅会写诗,而且对佛经有研究,所以后人推尊他为诗佛。

他还擅长绘画,苏轼赞美他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欣赏课件中的王维山水古画)。

他自己也说: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

除此之外,王维还特别精通音乐。

关于他精通音乐还有很多传说和典故。

正因为如此,有人说王维的许多诗歌很合音律,诗的意境特别适合用音乐去表达。

在以上过程中,播放小提琴演奏的《阳关三叠》作背景音乐。

提问:这首诗主要抒发的是一种什么情感?(哀怨离别之情)由王维原诗所表达的情感过渡到具有更多情感内容的琴歌--《阳关三叠》。

过渡词:说到情感,应该讲所有的艺术都能表达情感。

但是,各种艺术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是各不相同的,表达情感的深度和层次上有时也是有所区别的。

所以才有古人如下一说: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应该说王维的这首诗在抒写离别之情方面已经够的上是精品之作,但后人为了让这首诗表达的意境更深,抒发的感情更浓更真切,对它进行了新的艺术加工,把它改编成一首扶琴歌唱的琴歌--《阳关三叠》。

3欣赏《阳关三叠》知识点:琴歌--是指在古琴弹奏下吟唱的一种音乐表演形式。

三叠--三段。

《阳关三叠》分为上下两个阕。

上半阕将王维的原诗分别反复咏唱三遍,故称三叠。

下半阕是后人增加的三段长短句诗词,分别补缀在原诗的后面。

先听蒋大为演唱的第一叠,然后再完整地欣赏由王震亚改编的合唱《阳关三叠》,学生可以跟着哼唱。

设置问题:⑴合唱与独唱相比,它在音色力度速度等方面有哪些不同或特点?艺术表现力如何?(音色更加丰富,力度强弱对比很明

显,速度处理以中慢速为主。

正因为这些音乐要素恰到好处的运用,才使作品更具艺术表现力,把情感渲染的更充分。

)⑵分段欣赏,结合歌词和旋律去感受每一叠所渲染的情感各有什么侧重点?4师生共同赏析三叠中的部分片断。

(1)浅析第一叠上半阕的旋律和下半阕的诗词内涵。

第一句是开始句,称作起句,旋律以级进的形式进行,音乐情绪显得平稳柔和与深情,为营造浓浓的惜别气氛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二句总体上继续了第一句的主要材料,尤其后半句是完全相同,可称之为承句。

第三句和前两句相比,虽然还有某些句法影子的存在(如后半句的向上二度模进),但更多的是变化和对比。

前半句小三度的下行,使音乐更加深沉,这一句可称之为转句。

第四句和第一句完全相同,形成头尾呼应,故可称之为合句。

知识点:起承转合是旧时写作诗文的结构章法,也是我们音乐创作的重要手法之一。

让学生共同演唱以上四句。

下半阕开始就是八度跳进,音乐情绪趋向激动,与上半阕旋律的平稳进行形成对比。

问题:第一叠主要渲染的是什么情感?(宜自珍--惜别)(2)共同赏析第二叠下半阕。

问题:第二叠主要渲染的是什么情感?(泪沾巾--忧伤)(3)共同赏析第三叠下半阕和尾声。

问题:第三叠主要渲染的是什么情绪?(尺素申--期待)尾声渲染的又是一种什么情绪下一页?(噫--感叹)5评价(1)让学生对《阳关三叠》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

自己意见可以针对任何方面,比如它的词曲表演形式时代性是否喜欢的理由喜欢的程度等等。

(2)这首歌在唐代非常流行,可以说它是唐朝的一首流行歌曲。

尤其是在那些文人墨客当中流传更盛。

许多诗人都留下了赞誉这首琴歌的诗句。

如:不堪昨夜先垂泪,西去阳关第一声。

--张祜红绽樱桃含白雪,断肠声里唱阳关。

--李商隐最忆阳关唱,珍珠一串歌。

--白居易同时播放管子演奏的《阳关三叠》。

(3)这首歌曲创作和流行的年代离我们确实已很遥远,似乎谈不上具有任何的时尚性。

但今人之所以仍在传唱欣赏,我想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莫过于歌曲中所渲染的那种真切的情感。

因为情感是人类精神生活中永恒的主题。

6知识链接和创作(1)围绕送别或离别主题,请大家联想有关古诗词,当然这些古诗词要和音乐有关系。

教师的准备:《赠汪伦》--李白,《琵琶行》--白居易。

语言是不能解释音乐的,但音乐是可以用语言来描绘(描述)的。

用形象的语言来描绘抽象的音乐,我觉的白居易的《琵琶行》堪称一绝。

(2)请同学们试一试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表现送别或离别的场景,体验古代文人的气质与情感。

(3)围绕送别或离别主题,请大家回想以往学过或听过的有关音乐作品。

教师的准备:《送别》李叔同词奥德威曲《送别》--上一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