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关于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信息技术应用的几点体会

关于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信息技术应用的几点体会

关于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信息技术应用的几点体会
关于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信息技术应用的几点体会

关于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信息技术应用的几点体会

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大杖子学区中心校蘑菇峪中心小学焦丽荣

内容摘要: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深入运用,数学的教学环境正逐步得以更新和优化。在把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我认为应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进行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在实际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发挥它的优势与特长,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数学能力。我们应结合数学学科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的优势,有效的利用计算机技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优化课堂教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教学情景教学效果。

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个性的积极主动发展。在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应用信息技术,发挥它的优势与特长,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数学能力,发展智力。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感悟。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然而兴趣和动机有赖于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来引起,小学生尤其如此。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依靠“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进行说教式的教学,媒体运用单一,学生容易产生疲劳感、乏味感。如何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我认为我们教师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将动画、声音、图片、视频有机结合,创设一些生动的问题情境,这样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我要学”的心理需求,从而形成学习动机。而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其形、声、光、色并茂,更易于学生的接受,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探究的欲望。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这一课时,用flash做成直观形象的动画,向学生播放旅游公司派来了三辆公共汽车,来接同学们去旅游画面,教师问:看一看,小朋友们最喜欢坐哪一辆车?为什么?接着让学生观看三辆车行进的效果图:第一辆车,车轮是方的,车子在行驶时颠簸不已;第二辆车,车轮虽是圆的,但它的轴心没有装在中间,车子在行驶时也会颠簸;只有第三辆车,车轮是圆的,车轴装在中间,车子行驶起来,又快又稳;教师问:为什么第三辆车开起来又快又稳呢?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学生:想。接着老师:好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一位新朋友“圆”它会给你满意的答案的。学生的学习兴趣被生动的画面完全调动起来了,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就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了。

二、展现过程,提高探究能力

数学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过程,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过程。利用信息技术能形象逼真地再现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化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借助于观察和比较,逐步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依次闪动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使学生正确认识了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探究,初步发现了长方体的特征,这时利用课件就

能发挥助学、验证、发现的作用。当用鼠标点击长方体的面时,上下、前后、左右两个面就会完全重合。当点击棱时,课件就会出现红、黄、蓝三种不同颜色的棱,进而闪动每种颜色的4条棱慢慢重合。从而非常生动地说明了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为三组,相对棱的长度相等。学生们面对自己的发现,心里特别激动,特别自豪。

三、创设数学情境,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

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难懂的印象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数学问题生活化”。确实,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他们有一定生活基础的数学知识,并且对此更感兴趣。但教材选用的材料往往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为使数学学习材料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实效,教学中可借助强大的信息技术手段,选择更贴近生活的素材为课堂教学服务,通过媒体创设学生耳熟能详的、鲜活的节目情境,让学生从中寻找数学知识的“原型”,依靠学生对感性材料的直接兴趣,激发学生强烈学习新知的欲望。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多媒体技术的超级连接和随意转换,使教师可以灵活控制前后内容之间的衔接,既可单独讲解某知识点,又可串起来前后连贯学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连贯、系统,克服了以往教学时,学生注意力易分散的弊端,增强了教学的效率。此外,利用计算机网络查找资料方便快捷,鼠标一按,所需内容均能迅速地加以呈现,这就加大了教学密度,提高了课堂上45分钟的利用率。一些过去只能通过思维、表象和想象领会的数学内容,可以得到直观的表示和处理;一些与数据处理有关的繁难运算,都能通过计算机进行。数学学习越来越显得潜力无穷,

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质疑、讨论,于是主动性、积极性、趣味性由于多媒体技术的介入而融为一体,学习效率和教学技能相应得到提高。

四、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优化课堂教学

如何在网络提供的广阔而自由的学习环境下,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来优化数学的课堂教学呢?从数学的角度看,“情境”就是一种以情感调节为手段,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基础,以促进主动参与、整体发展为目的的、优化了的数学学习与生活环境。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发展独立自主的个性,培养思维能力的教学效果,优化课堂教学。如研究课“美丽的轴对称图形”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用fla sh设计一只扇动翅膀的蝴蝶,让学生来感知轴对称图形,通过动画和声音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并让他们眼见为实,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五、巧设练习,享受成功的快乐

练习是对新知识的巩固和延伸,是学生实践活动的体现。利用信息技术编写的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练习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被动为主动,特别是通过设计一些带娱乐性的练习,像“投篮比赛”、“帮小动物找家”、“小蝌蚪找妈妈”等,不仅能让学生轻松巩固已学知识,而且还能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探究的乐趣。如,在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后,我运用信息技术设计了许多“智慧花”。学生可以任意选择一朵花,每朵花都能进入一个练习,当学生做对时,就会跳出一只小松鼠,竖起大拇指说:“你真棒!”;反之,小松鼠就会说:“别灰心,再试试。”学生们为了争得小松鼠的夸奖,都积极动脑,认真计算。当计算正确,得到小松鼠的夸奖后,他们个个兴奋不已,

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

运用信息技术,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生长点和广阔的展示平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能鞭策教师进一步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完善课堂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具有科学性,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更合理地掌握和利用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和掌握更多的知识,发展更多的能力。总之,在教学中,我们应结合数学学科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的优势,有效的利用计算机技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优化课堂教学。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对策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对策 新寨小学朱发兰 摘要:农村小学数学学科的学习决定和影响着农村学生以后数学科目的学习发展方向。培养农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习惯养成和学习基本能力是农村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要教育教学任务,也是数学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育教学;养成教育 生于农村,长于农村,教于农村,从事二十余载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以来,对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和农村小学生对数学科目学习存在的问题深有体会。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我觉得只有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会信心百倍,激情高涨;只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加倍努力,不断创新;只有开展了扎实的基本训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更好地理解掌握,灵活运用。兴趣决定着习惯的养成,习惯制约着训练的效果,训练促进兴趣的激发和习惯的培养,三者联系紧密,相互依存。只有紧紧抓住这三条线,才能更好地突出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更好地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提高基本思维能力。以下是本人根据这二十余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结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和农村小学生”的特点,从农村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来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培养小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是搞好数学教学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小学生学习不竭的精神动力;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前提。学生学习的兴趣越浓,就越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长期以来,农村小学生由于受农村社会氛围的影响和知识视野的限制,对数学科目的认识不全面,对数学科目的学习缺乏浓厚的兴趣。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数学科目的学习素养,因为学习兴趣不仅关系到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而且关系到某些潜在能力的发展,是他们将来成才的起点。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是他们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条件之一。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农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首先,教师应通过观察、个别谈话、测试等方法,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成绩的基本情况,更要彻底了解学生不喜欢学习数学课的原因是什么,是否一直都不喜欢。这样,就可以从整体上深入了解他们兴趣发展的趋向,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有的放矢地进行数学教学。 其次,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可以这样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策略 要让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建立一个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新体系,教师首先应在课堂教学设计上下功夫。教学设计就是教师依据数学学科和学生的特点,认真钻研教材,分析教学任务和教学对象,从而对教材实行再组织,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下面就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设计来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教学起点 要想学生通过40分钟的学习有所提升,首先就要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也就是确定教学起点。教学起点就是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之前已具有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关学习的认知水平与态度。它是影响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重要因素。:十一世纪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学生了解信息的途径很多,远比原来要快、要多,有时可能远远超出了教师的想象,所以教师事先想好的教学起点不定是真实的起点。教师要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设计教学过程,首先就要了解教学的真正起点。 二、客观分析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教材是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实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要真正地用好教材,教师能够从以下几方面来思考: 1.为实现教学目标,教材提供的内容是否都有用,哪些需要补充,哪些能够删除或改变; 2.教材提供的教学顺序是否需要重新组合; 3.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只有解决了几个问题,才能使教学内容更易于教师教学,学生更易于自主探索。 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秒的理解》一课中,教材提供的是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的一个场景来导入新课,从而感悟1秒钟的时间很短来揭示课题的。但是这场景时问过去较长了,对学生来说感受不大。于是我结合了刚刚前几天学校组织观看过的神舟六号发射前的倒计时来实行导入,不但使学生感受了1秒很短,更让学生了解祖国航空事业的发展,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设计教学时,又插入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的成绩,明白1秒甚至比1秒更短的时间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学生课前收集时问格式,课堂交流,对学生实行了珍惜时间的教育。这样安排,使学生接受教学内容更丰富,史富有时代特色。 三、制定明确目标,贯穿各个细节 教学目标足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它是教学设计中必须考虑的要素。数学教学的目标一定要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培养,要在认真分析学生的起点,全面了解课程标准对学段的目标,以及客观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制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规定学生在一节课结束后掌握哪些知识与技能,使哪些情感与态度得到发展。 在设计《秒的理解》时,要求学生: 1.能理解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种=60秒,体会1秒,了解1秒的价值;2.能在开放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观察力和想像力,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算一算等,逐步培养初步的数学思维水平; 3.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点,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问的教育,教育学生珍惜分分秒秒。 四、活跃教学活动,增浓学习氛围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有效课堂

如何组织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更具体的说: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既要关注学生当前发展,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可持续发展。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构筑认知冲突,激发求知欲望;组织知识体系,达成教学目标;注重激励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从而组织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智慧的生成。 一、精心备课是组织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预设的教学是盲目的,低效的,甚至是无价值的。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血肉和骨干,只有课前精心的准备,在课堂40分钟里才能经受住学生的考验,才能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否则,教师会应接不暇,手忙脚乱。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教师课前要了解到学生对圆有无直接或间接的认识,学生是否会用圆规画圆。所以我在教学设计时教师没有将用圆规画圆作为重点,而是适当地把他们引领到更高的境界----如何画指定大小的圆。 课堂的精彩生成需要一定的空间。因此,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做到粗中有细,富有弹性。所谓的“粗”是指明确需要实现的三维目标,描述出课堂情景的大体轮廓,在各环节为学生的互动生成留下足够的空间。所谓的“细”,也就是预想每个环节可能出现什么问题,学生可能产生哪些不同的思维,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如我在教学《小数的意义》时,为感悟0.2与0.20大小相等时,出示了一个平均分成100的正方形纸,其中20格涂了颜色,教师用一个问题“可以用哪个小数来表示?”让学生在说理中弄清楚0.2=0.20 ,但它们的意义是不同的。这样的预设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开放,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想象、思维获取新知,这样的学习不是更有效吗? 二、组织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是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 教学中,要改变以前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树立全新的课程目标意识,最大限度地挖掘教材的课程功能,满足学生学习数学的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并在自主建构中得到发展。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许堡小学:苟多霞新课标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以现代数学教育的眼光,来审视传统的数学教学,赋予其新的内涵,从而建立起新的数学教学观。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教学,在考虑数学生自身特征的同时,也应依照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农村小学数学老师更应深刻理解课程标准的教学方针和教学要求,提升班级课程授教的效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而办事。现就从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面临的难题和对策两方面进行阐述。 一、农村小学数学班级课程授教中面临的主要难题 由于农村小学的教育环境所局限,农村小学的教学具有基础设施不完备,老师素质水平略低,小学生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基础差,各方面的能力不强等特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主要存在下面几点的难题。 1、还是以“教教材”为最终目的,没有充分整合教学资源。 新课程倡导我们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包括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体验及实践基础等)出发,围绕教学目标去选择教学内容,整合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层层

推进达到学习目的。大多数老师现在还是以教会学生课本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教材上有什么就教什么,课堂常常是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昏昏欲睡,没有生机和活力。更有甚者,下课时间到了,还因书上一道题没讲仍在继续,既影响学生的课间活动,又影响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过程目标和情感目标不能全面落实。 新课程提出“三维目标”的达成,好多老师现在还是把基础知识目标作为课堂教学的唯一目标。部分教师对“三维目标”有一定的理解,在课堂中也有所体现,但是却落不到实处。例如,在计算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索出各自的算法后,老师只对简便易操作的一般性算法给予肯定,而对有些学生想出的较复杂的算法置之不理,甚至不让其发表看法;在测量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去测量后,只让测量准确的学生汇报结果,对测量误差较大的学生直接否定。这些看上去是小问题,实际上老师这些小小的举动往往会打击学生的创造欲望和学习积极性。 3、课堂还是以教师教为主,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的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学生才应该是课堂的主人。我们的数学课堂常常出现教师一节课讲到底,或者是老师提出问题而不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老师又自己回答问题的现象;再或者是老师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没有启发性。经常会听到年轻教师整节课都只有“对不对”,“是不是”这样毫无意义的问话。建构主义理论指出:数学课堂不是学生对于教师所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以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建构过程。也就是说,教师要在新课教学之前先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到学校来之前不是一张白纸,他是带着自

农村小学数学论文: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

农村小学数学论文: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 摘要:新课程的实施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它在为基础教育带来生机与活力时,也为农村教学带来了挑战,本文从六个方面对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学习;学习方法 21世纪是一个人才竞争的世界,创新教育势在必行。课堂教学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主阵地,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特别是一名年轻的农村小学教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认为小学生年纪小,思维能力尚不发达,处于提高数学素质的起步阶段,他们刚刚接触数学,究竟怎样才能引导学生喜欢数学,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达到课堂教学目的呢?从事数学教学多年,下面是我的几点认识: 一、利用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联系生活 小学生比较好奇、喜欢求知,希望被关注,这些都促其形成一种努力去探究的心理,这种探究心理的形成,对具有好奇心、求知欲重的学生来讲,本身就是一种满足。其过程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探究——满足——乐趣——内发性动机产生,这就保证了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二、开发小学生的悟性 一个人的成绩如何,首先看他有多大的悟性,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反复强调: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学生本人把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发现并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的工作。以往的我在“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先让学生把一个苹果或蛋糕平均分成2份,引导出“1份可以怎样表示”。在学生无法用整数表示分得的结果时再引出分数。显然这种教学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不利于学生形成面对问题、主动搜索、沟通联系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多抓口算培养敏捷思维 口算对思维敏捷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准确迅速的解题是思维灵活的表现。抓口算基本训练,能提高学生应用法则的能力。口算时应注意两点:其一,不动笔,动笔计算不利于提高口算能力,亦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其二,计算时要有速度的要求,使学生有一种紧迫感,它非常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师要激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在学习乘法后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从0~9的数字卡中任意拿出4张,编成一位数乘三位数的式题,再算出来。看谁编得题多,算得又对又快,在活跃的氛围中,学生既巩固了新知,又活跃了思维,有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设计的方法与策略完整版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设计的方法与策 略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设计的方法与策略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然而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提问作用发挥的远远不够。如果不加以思索,进行深入的研究,“得过且过”就会出现如下制约教育发展,影响学生成长的低效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中常见的几种低效提问现象 1、表面热闹,华而不实,一问一答,频繁问答。这样“一问一答”式一般是设计为师问众生答,如:“答案等于几?”“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这类问题的提出,教师只关注结果是什么,而忽视对规律的揭示,学生可以不假思索的齐声回答“是”或“不是”,“对”或“不对”,问题太过于简单僵化,不利于学生思维训练,显然丧失了优化学生思维品质的机会。 2、提问离题遥远,脱离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启而不发。设计的问题过难、过偏或过于笼统,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 3、提问无目的,随心所欲,淡化了正常的教学。备课时问题未精心设计,上课时随意发问,不分主次,面面俱到、信口开河地提问,有时甚至脱离教学目标,影响了学生的正常思考,必然使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抓不住重点,学习效率低,能力得不到提高。 4、反馈性提问流于形式,教师诊断效果失真。这种提问只是“是什么?”,“叫什么?”等记忆性的反馈提问,学生回答的也只能是一些浅层的记忆知识,并没有表明他们是否真正理解,这样的提问,无法有效地诊断学生的知识缺陷,获得真正的反馈信息,从而不利于教师调控教学过程。 5、提问只求标准答案,排斥求异思维。提问时对学生新颖或错误的回答置之不理,或者中途打断,只满足标准答案。这样提问,学生偶尔闪现的创造性的思维火花容易被教师否定扼杀,不利于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 6、提问面向少数学生,多数学生“冷场”。教师的问题设计,如果只针对少数学生能回答,课堂上就会“冷场”,就会有“被遗忘的角落”。 上述问题,各位教师都或多或少的出现过,更有甚者数学课堂教学中严重存在低效提问、无效提问的现象,甚至出现不良提问和失误提问。这些都对我们的教学产生严重的影响,对学生的培养和发展人为的制造障碍,为此我们必须对有效提问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二、提高课堂效率的几种方法

当前山区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调查报告 新课程已全面实施九年之多,小学新课程实施的核心环节——课堂教学现状如何?新课程理念是否在教学各环节得到具体体现?教师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发生本质性变化?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如何?……通过调查,感到当前农村小学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现状不如人意,能实实在在体现新理念的课堂不多,大部分是面貌依旧,与新课程相对应的课堂教学模式没能得到有效构建,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益得不到提高。 一、基本情况 (一)、学校现状 我乡所有小学校舍吃紧,多媒体教室少,学生平时轮流上课,学校硬件建设落伍、家庭教育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育向前发展。 (二)、教师现状 1、教师的思想现状 (1)、自甘平庸型:这种类型的教师以男教师居多且接近退休,他们认为能平平安安地熬到退休、能安安稳稳地领到工资就可以了。再说到这个年龄阶段,再折腾也是白搭,所以面对教学改革、教育科研都摆出一副“雷打不动”的架势。

(2)、牢骚满腹型:这种类型较多存在于女教师身上。她们对学校的管理不满,对青年教师的行为不满,对现行的教育机制不满。很多的不满郁闷心头,只能以“刻薄的语言”、“牢骚的行为”来缓解心中的压力。长此以往,让人不由地敬而远之。 (3)、知足常乐型:这类教师对学校、对工作、对教育失去了曾经炽烈的热情,有着“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想法,仅仅保存一份“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消极心理。他们的生活长期定格在“不需要去问自己是否教给学生什么,只要让学生取得比较满意的成绩就行了;不需要去问自己的职业生活是否有意义,只要平平安安就行了”的生存惯性之中。 (4)、积极进取型;这种类型的教师充满朝气,乐意和各种新理念、新思想、新设备联谊。能够主动和青年教师探讨课堂。他们认为,态度决定一切。在平时的教学中更注重增强自身实力,更注重在人格上、知识上、智慧上使自己加倍地成长起来。“人老心不老,只要付出就有收获”是他们一贯奉行的原则。 2、、教师的教学现状 (1)、教师钻研教材的深度不够。 既要减轻学生负担,又要提高教学质量,其关键就在于提高课堂效率,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想上好课,没有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很难奏效的。由此可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与生活实际同行 小学数学与生活实际同行 摘要:《数学课程课标》指出:数学是人们在生活、劳动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 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这样,学生就是在快乐中学,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实际、学习新知、巩固新知、应用新知 一、创设情境,让问题引入生活实际中。 “创设情境”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手段,具有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作用。为了迎合学生的喜好,通过情境设计、媒体使用、活动组织、物质刺激等外在手段达成目标。它可以让学生在思维冲突中发现数学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本身的兴趣。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平移》时,某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金鱼吃小虫子”的童话情境,巧妙地设计了“小鱼金向左平移几格才能吃到小虫子”这一挑战性的问题,很自然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对金鱼中有特征的部位,让学生在观察和交流中分析、探索、比较、体悟。尽管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有过挫折,有过怀疑,有过失误。但创设这样的情境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研究,在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索并发现判断图形平移距离的方法。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不仅兴趣盎然,学得主动,而且对知识的理解也更为透彻。 二、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体悟、学习新知。 现代教学论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是两个转化过程,一是由教材的知识结构向学生的认知结构转化;二是有学生的认知结构向智能转化。这种转化过程只有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才能实现。没有学习主体的积极参与是没有办法学会数学的。在课堂教学中,我力求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情景。把学生引入生活实际中来,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观察和实践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比较、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比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存在着三种类型的题目:相向而行(或相对而行)、相背而行和同向而行。为了让学生能够搞清三者之间解题规律的联系和区别,我组织学生搞了一次小小的表演:同桌两人为一组,将相遇问题中的三种情况作演示,表演场地在教室内外自由寻找,过5分钟后集中交流表演情况。学生们兴致勃勃,个个洋溢着笑容开始了自己的演出。通过这次实际演练,使学生加深了对相遇问题三种情况的理解。通过这些活动,拓宽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了表象,同时也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师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经历操作,并感悟其中的问题,激起的学生的思维,,放射出欲罢不能的情感元素,从而使学生有的放矢地展开学习讨论,从而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找寻现实生活素材,练习、巩固新知。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点滴体会现代信息技术以开放性、综合性、即时性和高效性等优势进入课堂,打破了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使教育的内容、手段和方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教育信息化的实现成为各个学校提升教育科研内涵的重要举措。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强调增强学生参与、合作、空间观点和创新意识,我认为使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把握以下几点: 1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因为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多动好动,注意力维持的时间短,这成为小学教师颇为头痛的问题,怎样才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到课堂上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使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所以对小学生来说,好的听课习惯能够通过训练他对一件事情长久的注意力来培养。教师利用计算机能够表现丰富的辅助教学环境,面对众多的信息表现形式,小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经过长期的这种训练,学生们就会自觉养成课堂上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如:我在教学《平面图形的理解》一课时,我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图形爷爷今天带着他的孩子们到我们的课堂和同学们做朋友,你们想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吗?多媒体表现各种颜色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手拉手向同学们走来,孩子

们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到问题上,“他们叫什么名字啊”,通过对图形的理解,孩子们很愿意帮着他们起名字,不但起名字,还能说为什么叫这个名字。这种情境,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问题情境要根据教学内容去设置,有些情境因为常规教学手段不能很好的解决,限制了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水平的培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打破时空的局限,开阔学生的视野,再现真实的场景,展示典型的感知材料,凸显现象的本质属性,有效地提升教学效率。在情境的设计中不能为情境而情境,我以前听过一节相关计算的练习课,教师设计了一系列的闯关游戏,从上课伊始的第一关到临近下课的第九关,学生一开始还兴致高涨,到最后一关时,已经索然无味了,回答问题的只有几个同学,绝大部分同学各干各的事。所以信息技术仅仅手段是工具,我们应该看到其工具的本质,而不是光看表面。 2培养学生初步构建数学模型的意识 数学模型是建立在数学一般的基础知识与应用数学知识之间的一座重要的桥梁,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就是指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展开思考,通过新旧知识间的转化过程,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中去,再综合使用已有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解决这个类问题。如:我在教学《替换的策略》一课时,理解到这节课的的替换策略,包括倍数关系的等量替换和相差关系的等量替换。在教学中通过先让学生画一画的方式,理解三个小杯能够替换为一个大杯,再通过

浅谈提升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的途径

浅谈提升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的途径 发表时间:2019-01-07T14:28:23.290Z 来源:《素质教育》2019年2月总第297期作者:尹绵启[导读] 湖北省房县白鹤镇白鹤学校442100 一、教师应当接受专业的培训 教师通过参加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种教学培训,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从原本单纯的“教”,变成与学生互动,教学相长;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对于数学教学来说,学生们学会了某一种数学知识,却没有学会学习的方法,更不会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考试而学习。这不但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反而抑制了学生本身具备的能力,堵死了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道路。而接受过专业培训的教师,在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更能够发掘学生的潜力,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 二、教师应当认真研究教材 教材是教学最基本的依据,教师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当围绕教材展开。教材也是连接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纽带,依据教材,教师才能够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虽然现在提倡多姿多彩的教学方法,然而前提是要基于教材和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有些教师采取了趣味的教学方法而使课堂热热闹闹,却忽略了教材中的内容,学生学习轻松了,兴趣浓厚了,然而却没有学习到应该掌握的知识,这岂不是本末倒置吗?熟悉教材中的知识是教师最基本的责任,并且还应该掌握一至六年级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教师应当根据教材中的知识,制定适当的教学方法,在把握好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采用多样的教学模式,才能保证不“跑题”,从而让学生在有趣的课堂上学到知识。 三、教师应当关注学生思维方式与心理情感 每个学生的性格不同,在学习数学时的表现就会有很大的差别。教师应当多加关注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比如有些学生善于严密地思考,在某一处数学知识上,要把每一个点都想到,这种思维方式的优点就是不会漏掉重要的信息,但是,却花费时间比较长,教师就应当教该学生如何筛选数学知识中的重要信息,忽略不重要的部分,从而节约学习的时间。而有些学生善于跳跃式思维,这种思维方式的优点是速度快、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强,却容易因为马虎粗心犯下错误,教师就应当引导学生养成仔细认真的好习惯。关注学生的心理情感,有利于掌握学生的兴趣所在,把学生喜欢的事物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到一起,让学生在娱乐和游戏中学习,这比单纯地讲解教材中的知识效果要好得多。 四、教师应当灵活使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还无法总结出具体的学习方法,而相对来说,教师的教学方法就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模式,合适的教学方法,能够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而所谓合适的教学方法,其真正的含义就是适合教师所教的学生的教学方法,某一种学习方法对于某一个班级适合而对于另一个班级就未必适合,而教师要做的就是要使教学方法尽可能地适合大多数的学生,而对于情况比较特殊的学生,教师要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帮助他们适应学习环境或者是专门针对这些学生制定适应于他们的教学方法。对于教师来说,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教师不应当因为自己教学方法的问题而造成某些学生学习方面的困难。教师是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也应当符合这一要求。 五、教师应当做好课外的工作 要想让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学习取得好的效果,单纯地依靠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是完全不够的。教师在教学之前就应做好准备工作。教师应当在课外研究好教材中的内容,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预测哪些知识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应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学生更容易理解,并认真写好教案设计。在上课的时候会用到哪些教具,教师也应当在课前准备好。而在讲完一堂课之后,教师应当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分析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并且及时与学生交流,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在课外做好这些工作就会减轻自己和学生在上课时的负担,学生们学习的时候也会很轻松。从这一点来看,教师的课外工作的重要性绝不亚于课上的工作。 六、教师应当积极参与教育科研 1.教师研究的问题直接来自教育教学实践,是为解决具体问题服务的,它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只有使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教师的科研活动才有价值。 2.教师的科研应体现在如何将已有的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尽快地转化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3.教师在教育科研中应是一名学习者。 (1)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学习者角色是一种自主式的学习主体。(2)教师作为自主式的学习者是贯穿教育教学过程始终的,只有学习行为日常化,教师的科研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七、教师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总结出:哪些经验适用于所有的教学情况,哪些经验适用于哪种特殊情况。有了这些经验,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才更能把握小学数学教学的方向。在总结自己经验的同时,也要借鉴其他教师的方法和经验,尤其是那些有着丰富教学经验、取得过优秀教学成绩的教师,他们身上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教学生,同时自己也要不断学习、反思,这样才能够让自己的教学能力不断进步,让学生也跟着自己一起进步。教师接受专业的培训,认真研究教学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并且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做好课内和课外各方面的工作;积极参加教育科研,总结教学经验,从各个角度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并且让这种教学能力在实际的教学中得以运用。在教学中取得更显著的成就,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并且为学生进一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素质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小学数学课堂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提问的研究》结题报告[1]讲解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提问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 课题核心概念: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提出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欲望、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问题。 ● 存在问题分析: 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差的问题显得相当突出。不重视创设问题情境,缺少置疑和认知冲突的激发;忽视对问题的精心设计和组织;随心所欲地提问;问题欠思考力或太过玄奥;提问的技巧、时机掌握不够好;课堂教学中严重存在低效提问、无效提问的现象,甚至出现不良提问和失误提问等等;严重的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通过研究,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对课堂提问有效性的价值认识,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效率提高。 2、通过课堂教学评议、研究课观摩、教学展示、教学案例分析、课堂教学诊断等途径,提高教师的数学课堂提问设计及应用能力。 3、通过对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的调查分析,结合典型教学案例的研究,探索出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的策略,形成一套具有指导意义的有效提问的设计方法、技巧及策略。 三、课题研究内容: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的现状调查及其分析。 对小学数堂课堂教学中提问现状的调查是很有必要的。只有通过调查我们才能针对课堂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也只有在这样一个前提下才可以为我们更深入的研究打下基础,不但有依有据也为研究提供明确的方向。 2、教师数学课堂提问方法技巧以及策略的研究。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也是数学的魅力所在,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交流的双边互动过程,亦是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的教学基本环节。课堂提问设计的恰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及创新意识的培养。一个经过精心设计,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能拨动全班学生的思维之弦,奏出一曲耐人寻味,甚至波澜起伏的动人之曲。所以我们旨在通过教师数学课堂提问方法技巧以及策略的研究提高教师们的提问艺术。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方法 龚富 (贵州省威宁县羊街镇兴隆厂小学553100) 小学数学教师要上好一堂数学课是很不容易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数学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的重要资源。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组织教学,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和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情感体验,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必须坚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不可能只依靠一种教学方法,必须把多种教学方法合理地结合起来。多种教学方法的合理结合,首先是由于教学的内容不同,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条件以及教师素质不同所决定的。教学内容不同,教学对象、条件不同,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势必不同。复杂多变的教学活动,要求教学方法必须多样化。其次是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需要所决定的。心理学证明,单一的刺激容易产生疲劳,如果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就能调动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次,是由各种教学方法的性质和作用所决定的。各个教学方法有各自的适应性,又都有各自的局限性。如观察法有利于敏锐的观察能力的培养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形成,讨论法有利于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博采众长,综合地运用教学方法。 一.阅读数学教材 学习数学只需要多做习题,认真听讲和多“加餐”,就会提高学习水平和数学思维能力,至于数学教材则可读可不读。其实大谬不然。众所周知,数学中的定理、法则、公式等的叙述及例题的解答或证明都是学生学习的好材料。况且数学中的符号、图表、算式、例题的解答都以其形式优美、内容丰富、表达准确而简明见长,数学教材在表述上科学而通俗、生动而有趣,因而大有可读之处,大有阅读之必要。 从学习的角度上讲,阅读材料,特别是阅读已解答好的例题,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数学表达能力、规范学生的数学解题格式等都有好处。学习数学,目的是为了掌握数学,这就意味着学生要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独立思考、合情思考。有些学生虽然懂得解题方法,心里明白却又说不清楚。这时,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比较课本上的规范形式与自己的解答,从中找出异同,发现纰漏,从而掌握正确的方法、标准的格式,养成严谨而深刻地进行数学思维的习惯。同时,阅读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几点认识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几点认识 观察能力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基本能力之一。刚入学的儿童看图随意性大,目的性不强。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有目的地按一定顺序观察画面。 标签:观察看图学习小学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要培养学生直接从图中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低年级数学课本的特色之一就是通过形式多样、富于趣味性和可读性的主题图呈现数学信息,学生学会看图、读图,搜集有关的数学信息,有助于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学生对图意进行有序的描述,可以弄清算理,顺利解决问题。笔者以人教版一年级数学内容为例,探究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读图、理解图意,使之成为低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 一、注重读图的情感培养 一般说来,学生在幼儿园阶段就广泛接触过图画,对读图已有一定的经验。到了一年级,数学教材中更多的是以一幅完整的图画呈现丰富的数学信息。比如,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中用生动有趣、色彩絢丽的图画展现了美丽的校园,图中画着一面国旗、2副单杆、3条凳子等,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生动、直观的画面,激发学生数数的兴趣。在教学中,除了注意插图所包含的数学知识外,还要充分挖掘插图的趣味性、思想性等因素,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二、注重观察图的能力培养 观察能力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基本能力之一。刚入学的儿童看图随意性大,目的性不强。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有目的地按一定顺序观察画面。对学生的观察要求表述要简练、清晰,培养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画面,从中选择有用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时,可指导学生先整体观察画面,有序、完整地说出整幅插图所表达的意思。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提问:图中有几面红旗?(指导完整回答:图中有一面红旗。)有几副单杆?几条凳子?几只小鸟?几棵树?……引导学生感知自然数的概念。学生通过用眼观察、动手点数、动口读图,感知事物的数量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数感。 三、注重语言描述的示范 低年级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开始可以教给学生一种读图和回答问题的简单”模式”,让学生先模仿老师读图,学会有条理地表达图意。比如,在教学7的加法时,我教学生这样读图:左边有5只蝴蝶,右边有2只蝴蝶,合在一起共有几只蝴蝶?或者5只蝴蝶在玩耍,又飞来2只,一共有几只蝴蝶?在教学6的减法时,教学生这样读图:左边有一些苹果,右边有3个苹果,一共有6个苹果,左边有几个苹果?解决”已知总数和部分数,求另一部分数”这类题,学生的难点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远程教学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远程教学 发表时间:2018-07-03T15:22:15.413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7月14期作者:蒋文涛 [导读] 较好、合理地在教学中应用远程教育已是教学发展的大势所趋,特别是将远程教育应用于数学教学改革是一个强有力的突破口,值得我们去研究与思考。 蒋文涛(四川省布拖县补洛乡中心校四川布拖 615350) 摘要:较好、合理地在教学中应用远程教育已是教学发展的大势所趋,特别是将远程教育应用于数学教学改革是一个强有力的突破口,值得我们去研究与思考。充分发挥远程教育构建学习环境的优势,科学利用网络学习资源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体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关键词:远程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8)07-074-01 为了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国发[23]19号),坚持把农村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深化农村教育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23—2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其中指出: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计划”。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远程教育与我们的教学工作息息相关,尤其对数学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以及学与教的方式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将远程教育应用于数学教学改革是一个强有力的突破口,值得我们去研究与思考。 一、远程教育提供图文并茂的学习资源,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真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严整、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的学习需求。”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提供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情景和材料,并不是要求学生完全到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由于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场所是课堂,所以教学中所提供的实际情景或材料多数是相对真实或生活情景的一种模拟。 在常规的教学中,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等多种因素的限制而无法满足教学内容的创作及呈现。而远程教育手段能够创设集图、文、声、色及网络、交互于一体,利用多种表现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地模拟和呈现实际生活情景,有利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课堂上的联系,从而丰富数学教学的内容,提高学生理解数学、爱数学、应用数学,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四边形》以后,可以运用远程媒体资源演示生活中的各种图形。让学生通过整理、分析、交流不断修正、完善对四边形的认识,能够区分和正确辨认四边形,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之体会到生活中处处皆数学及数学对生活的重要影响,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堂成功的数学课,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的,远程教育资源具有集信息于图、文、音、视、动、色为一体,综合表现力强的特性,以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通过多媒体的音、像画面,为学生创设有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入境动情,在轻松愉快的气氛和美的感受中学习知识,大大调动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可见,远程教育资源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师益友,是教师教学的好帮手。例如我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这一课,在引入新课时,播放远程教育资源“新龟兔赛跑”的“flash”动画,让学生边观看动画边听老师讲“新龟兔赛跑”的故事,这样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激活了学生的知识储备,通过“赛跑”的活动,巧妙地导入新课,使学生明白要知道乌龟得胜的原因,必须求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真正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 三、远程教育的呈现过程,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降低教学难度 小学生知识贮备有限,缺少生活经验,他们往往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进行概括做出判断。在他们的头脑里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他们的抽象思维过程,仍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持。远程教育资源通过展示文字、图片、图像、声音于一体,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中,使学生感官接受刺激,发展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空间概念,模拟仿真,呈现过程,化抽象为形象,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认识难度,变难为易。例如:在“平移和旋转”的学习中,远程资源提供了用三角板量各种角的方法,小房子平移的过程等动画过程。这样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延伸和拓展教学时空,通过图像、声音、色彩和动画,传递教学信息,解决了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造成的教学难点,使学习内容变得容易被理解和掌握,培养并发展了学生获得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远程教育资源的普及使用,使教育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它为数学教学提供了其它教学设施无法替代的服务,在改革数学教学同时,也改变了我们教学意识和思想,它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我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远程教育资源必将以更优的设计为我们的教学工作提供更方便和快捷的服务。 四、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能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的主要载体之一是制作多媒体课件。优秀的课件能够为完成教学任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成教学目标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因为教学重点是构成知识体系中最为重要、最本质的学习内容;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如果重点没掌握,难点没突破,会严重影响学习目标的实现,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能有效地分解重点与难点,从而达到教学目标。远程教育资源正为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能够搜索很多丰富的教学课件,在教学时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用计算机展现出来,调动学生视觉功能,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如:在教学“7的乘法”时,我运用了这样的课件,用7个三角形拼成一条小鱼,然后告诉学生,拼成2条、3条、4条……小鱼,需要多少个三角形。通过课件出示拼鱼的过程,让学生明白了直观、形象、生动地揭示事物变化的规律,使抽象的知识转化为一定的物质形态,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有趣,做到了把知识化难为易,成功地突破了教学重点,使学生对应该掌握的知识理解得更透彻。总之,利用多媒体,形象地演示了知识发生变化的过程,突出了重点、分散了难点,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