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电大民族文化

电大民族文化

电大民族文化
电大民族文化

客观题共50题(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

第1题. ( )是高山族最为流行、最具代表性的舞蹈形式,人们通常将其称为高山族舞蹈,它是以大家共同携手且歌且舞为主要特点的。

A. 杵歌

B. 甩发舞

C. 拉手舞

D. 圆圈舞

第2题. 道教在东汉时传入福建,宋代有( )。

A. 炼养派和符箓派

B. 天心派和神霄派

C. 上清派和灵宝派

D. 东华派和清微派

第3题. 现存于泉州海交馆中的元代十字架墓碑石中,有5方是元代( )天主教方济各会传教士墓葬的遗物。

A. 厦门

B. 漳州

C. 福州

D. 泉州

第4题. 明代,通晓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大利耶稣会士( )到福建传教,因善于将其教义与中国传统习惯相结合,因此传教顺利。

A. 艾儒略

B. 白多禄

C. 杜嘉德

D. 波罗滿

第5题. 清初,福安人( )成为历史上第一位中国籍主教,在官方规定外国传教士不得传教的年代,他成为全国唯一能公开传教的天主教神职人员。

A. 李九标

B. 张赓

C. 李嗣玄

D. 罗文藻

第6题. 基督教传入福建的时间约在( )年前后。

A. 1307

B. 1625

C. 1840

D. 1911

第7题. 1848年,厦门建立第一座教堂( ),解放前被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称为中华第一堂。基督教由此始从厦门、福州向全省各地辐射。

A. 新街礼拜堂

B. 鼓浪屿三一堂

C. 竹树堂

D. 东坂后堂

第8题. 伊斯兰教在福建目前有代表性的清真寺有5座,最有名的是建于北宋年间的( ),也称圣友寺,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所伊斯兰教寺,它以中世纪伊斯兰教的建筑风格为主,在许多建筑部位上又带有中国传统建筑的技艺。

A. 厦门清真寺

B. 福州清真寺

C. 邵武清真寺

D. 泉州清净寺

第9题. ( )福建名刹林立,一些在全国、乃至东南亚享有盛名的寺院,大都是建于这一时期,如福州鼓山涌泉寺、福州怡山西禅寺、福州金鸡山地藏寺、闽侯雪峰祟圣寺、莆田囊山慈寿寺、泉州开元寺、漳州丹霞山南山寺等。

A. 南朝

B. 唐代

C. 五代

D. 宋代

第10题. 两宋时期福建僧尼之多,亦为全国之首。( )为泉州开元寺写了一副对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

A. 朱熹

B. 李纲

C. 黄幹

D. 吴潜

第11题. 《福州即景诗》潮田种稻重收谷,道路遇人半是僧;城里三山千簇寺,云间七塔万枝灯。讲的是( )福州佛教的兴盛情况。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第12题. 唐代( )创立了《禅院规式》,制定了一整套不同于大小乘戒律的丛林制度,特别是要寺院众僧懂得报恩、报本,尊敬祖师与祖先,把儒家的忠孝观念引进禅门,进一步促进了佛教的中国化。

A. 福清人希运

B. 福清人大安

C. 闽县人师备

D. 长乐人怀海

第13题. 佛教各派在福建影响最大、最为流行的是( )。

A. 净土宗

B. 天台宗

C. 律宗

D. 禅宗

第14题. 福建道教在( )达到鼎盛。

A. 唐代

B. 五代

C. 宋代

D. 明代

第15题. ( )现存露天老君象一尊,高5.1米,宽7.3米,由一块天然岩石雕琢而成,为国内宋代道教石刻代表作。

A. 霍童山(支提山)

B. 太姥山

C. 清源山

D. 紫帽山

第16题. 全真道南宋五祖之一为闽清宋代人( ),他提出以精、气、神为核心的内丹理论,对元代以后道教的修炼方术有较大影响,被后世学者称为道教南宋正统,丹鼎派中最杰出之才。

A. 白玉蟾

B. 黄舜申

C. 冯观国

D. 林文能

第17题. 中国第一部道藏刻版完成于宋代福州( )内。

A. 九仙观

B. 裴仙宫

C. 道山观

D. 吕祖宫

第19题. 龙海的( )历经八百多年而保存完备,殿宇飞檐交错,门廓壁上浮雕精美绝伦,殿内盘龙石柱,彩绘描金,集宋元明清建筑、绘画、雕塑、书法艺术于一炉,有闽南故宫之誉。

A. 白礁慈济宫

B. 青礁慈济宫

C. 朝元观

D. 东岳庙

第20题. 明天启五年(1625)至明末,为明代天主教在福建传播的( )。

A. 尝试期

B. 高潮期

C. 时起时伏期

D. 衰微期

第21题. 天主教在福建传播中,创办了许多学校,最著名的中学如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创办的()。

A. 福州私立扬光中学

B. 泉州私立启明中学

C. 漳州私立崇正中学

D. 长汀私立唯一中学

第22题. 现存于()内的元代十字架墓碑中,就有多方为元代泉州天主教方济各会传教士墓葬的遗物。

A. 泉州海交馆

B. 泉州图书馆

C. 泉州花巷天主堂

D. 泉州华侨博物馆

第23题. 基督教在福建创办了大量的刊物,其中最有影响的西文报刊为1867年在福州创办的月刊(),内容涉及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美国学术机构近年花费巨资编制该书目录和制作缩微胶卷,以供读者研究。

A. <闽南圣会报>

B. <漳泉公会报>

C. <奋兴报>

D. <教务杂志>

第24题. 基督教传教士在福建用方言出版书籍,以福州方言为例,仅《圣经》的福州方言译本,就有56种。其他以福州方言所写的读物如( )《路加传福音书》、《圣学问答》、《神论》、《入耶稣教小引》。

A. 卢公明

B. 温敦

C. 弼利民

D. 摩怜

第25题. 英国长老会传教士杜嘉德编的()为外国传教士到闽南和台湾传教不可缺少的工具书,他由此获得母校格拉斯哥大学颁赠的博士学位,名列当代著名汉学家之中。

A. <厦门腔注音字典>

B. <汉语福建方言字典>

C. <福建方言词汇>

D. <英汉厦门方言罗马注音手册>

第26题. 我国内早期四大著名清真寺为()。

A. 泉州的涂门街的清净寺.广州的怀圣寺.杭州的凤凰寺.扬州的仙鹤寺

B. 泉州的涂门街的清净寺.福州的南门兜清真寺.杭州的凤凰寺.扬州的仙鹤寺

C. 泉州的涂门街的清净寺.邵武的迎风街和平巷清真寺.厦门的玉屏巷清真寺.广州的怀圣寺

D. 泉州的涂门街的清净寺.邵武的迎风街和平巷清真寺.厦门的玉屏巷清真寺.福州的南门兜清真寺

第27题. 为保证寺院不受破坏,福建省宗教事务处()明确规定:对现有的寺庙一般不再借使用和拆毁,如确因国家建设或国防需要而必须拆除的寺庙,需报经省人民委员会批准。但对寺中的文物法器和僧尼的生活,要作适当的安置。

A. <1952年宗教工作报告>

B. <1953年宗教工作计划>

C. <(57)宗佛字第258号文件>

D. <57年8月一58年8月佛道教工作计划>

第28题. 文革中,福州鼓山涌泉寺的宋版经书被毁800多本,明版经书被毁1200多本,明刻的佛经雕版有许多被焚烧。最为令人扼腕长叹的是元版()被毁。

A. <延祐大藏>

B. <赵城藏>

C. <碛砂藏>

D. <普宁藏>

第29题. 1966年红兵要捣毁()中佛像,当时在省人民政府宗教处任领导的郭钢同志闻讯后,立即建议对佛像进行挂牌批判,以应付来势汹汹的造反派,使寺中佛像完好地保存至今。

A. 福州鼓山涌泉寺

B. 闽侯雪峰崇圣寺

C. 莆田南山广化寺

D. 宁德支提山华藏寺

第30题. 台湾少数民族的称呼在台湾地区几经变化,()称流求土人。

A. 三国时

B. 隋代

C. 明代

D. 清代

二、多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

第32题. 五代闽国王审知热衷建寺的主要原因有( )。

A. 为迎高僧而建

B. 为圆梦而建

C. 为藏经而建

D. 为守冢而建

E. 为奉佛而建

F. 为表庆祝而建

第33题. 太虚法师曾任闽南佛学院院长(兼南普陀寺方丈),对办好闽院倾尽了大量心血。太虚法师对办好闽南佛学院的贡献,主要表现在( )。

A. 采取系列措施.对闽院进行调整.充实.改革.进一步提高了办学质量

B. 提出一整套新的僧教育观.极力推动闽南佛学院的教育改革

C. 为闽院学僧讲经说法及上有关文化课

D. 阐述对改革佛教的看法.

第34题. 圆瑛法师对福建佛教事业的发展的贡献,主要表现在( )。

A. 住持福建多所名刹.为福建各大丛林的修复和发展禅精竭虑

B. 在福建进行了大量的弘法讲经活动.受到广大僧人和居士的欢迎

C. 注意培养僧材.支持创办佛学院

D. 创办慈儿院.热慈善事业

第35题. 闽南佛学院创办以来,所以能硕果累累,成为我国著名的佛教学府,其主要原因为( )注重科研及得天独厚的背景等。

A. 以南普陀寺为主办寺院

B. 由懂教育的高僧担任院长

C. 以第一流教师任课

D. 以严密的行政组织管理学校

E. 课程设置全面

F. 招生起点高.要求严

第36题. 道教在福建的早期发展与福建的名山大川关系极为密切,其中被称为真升化玄天的武夷山最为著名,其原因为( )。

A. 历史悠久

B. 许多著名道人在此山修炼过

C. 道观众多

D. 历代统治者对冲佑观倍加重视

E. 山中浓郁的道教文化氛围

第40题. 在福建大量有关妈祖的民间故事中,主要内容有( )。

A. 妈祖的身世

B. 妈祖庙的由来

C. 妈祖与台湾的传说

D. 显神通救难除害

第41题. 福建因道教发展而产生许多道教或与道教有关歌谣,主要内容有( )。

A. 道士做斋醮法事时的说唱

B. 对各类神祗的赞颂

C. 迎神活动时唱的歌谣

D. 对道士的描绘

第42题. 天主教传入福建,主要可分为( )阶段。

A. 元代

B. 明中后期

C. 清初至康熙五十九年

D. 雍正元年至鸦片战争

E. 道光二十四年至1919年

F. 1919年至1949年

第43题. 天主教早期在泉州的传播特点为( )。

A. 五任教区主教和赴泉州的传教士的皆为意籍方济各会士

B. 教会活动地点仅在泉州市内

C. 教徒仅局限于蒙古人和色目人

D. 开始向邻省传教

第45题. 天主教在福建传播,所以在中国传教史上有着重要地位,是因为其( )。

A. 历史悠久

B. 分布广泛

C. 信徒众多

D. 神职人员多

E. 外国修会多

第46题. 天主教在福建传播的特点主要有()。

A. 使福建较早受到西方学术思想的吹拂和漫浸

B. 使福建成为最早中西方文化冲撞的发源地

C. 创办了文教卫生事业

D. 出版了许多中文书刊

E. 留下许多珍贵实物

F. 教务活动频繁

第47题. 1857年至1900年,这是基督教在福建的发展阶段,其特点是由厦门、福州向各地幅射。主要可分几个区域()。

A. 福州邻县区域

B. 闽南区域

C. 闽东区域

D. 闽北区域

E. 闽西区域

第48题. 1911年至1949年,这是基督教在福建的兴盛时期,其特点()。

A. 各种宣教会大量涌入福建

B. 传播面广泛

C. 教堂和布道区急剧增加

D. 教徒人数大大增加

E. 不少外国传教士长期住在福建传教

F. 许多传道任务由本地人担任

第49题. 基督教在福建传播的特点主要有()。

A. 各种教会林立

B. 创办各类社会慈善机构

C. 创办了大量的学校

D. 办报出书

E. 促进了闽南白话字的产生

F. 开展宣教活动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

第1题. 台湾少数民族普遍相信灵魂不灭,因此都十分重视祖灵祭,( )有五年祭,每五年一次迎祭祖灵,祈求农、猎丰收,家人平安。第二年则举行送灵祭,祭送去年迎祭的祖灵。

A. 排湾人

B. 赛夏人

C. 曹人

D. 阿美人

第3题. 台湾少数民族各村社的领导人及其选举,各有不同的情况。如( )设有首长、司祭、军事领袖、刑官、外交官等,首长以一强大氏族的长老担任,司祭从诸长老中选任。刑官、外交官则由首长提名,由部落会议通过任命。

A. 曹人

B. 雅美人

C. 布农人

D. 排湾人

第4题. 台湾少数民族的信仰各族群并不一样,如( )信仰的多为司理神,有善神和恶神之分。善神又有上神和下神之分。上神居于上界,包括创造神、大神、司令神、军神等。下神居于下界,包括土地神、河神、粟神、稻神、猎神等。恶神包括瘟神、痘神、凶煞、水灵等。当恶神侵犯人体时,可请大神驱逐;侵入生活环境时,可请土地神驱逐。

A. 排湾人

B. 卑南人

C. 曹人

D. 雅美人

第5题. ( )的传统建筑中,凡头目住的房屋,往往以丰富的木雕来显示身份的尊贵,如在门、横梁、柱上雕刻许多图案,有男女人像、猎鹿图、背负山猪图等,最让人敬畏的是被排湾族人视为灵兽的百步蛇神像。司令台建在头目家隔着前庭的地方,用石板筑起按石阶而上的方坛,以供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召集族人之用。

A. 鲁凯人

B. 排湾人

C. 卑南人

D. 阿美人

第6题. 台湾少数民族生产的最主要方式是( )。

A. 农业生产

B. 狩猎

C. 渔业生产

D. 林牧业生产

第7题. 台湾少数民族的农事节日较多,几乎农耕生产的每个环节,都有农事节日和祭祀活动,只是各部有所不同,如( )有冬月祭仪、开垦月祭仪、追走月(十二月)祭仪、作田月祭仪、播种月祭仪、除草月祭仪、收获月祭仪、收仓月祭仪。

A. 阿美人

B. 布农人

C. 卑南人

D. 曹人

第9题. ( )在阳历六月粟成熟后举行粟收割祭。祭日司祭到祭屋祭祀,仪式与播种祭同。第二日,由一个妇女到祭田,供三粒槟榔子,并用小刀割下粟两三穗,盖在供祭的槟榔上;祭后再割一束粟穗带回,挂在三米多长竹竿的上端,竖立在屋子前沿。次日起开始正式收割。

A. 卑南人

B. 泰雅人

C. 赛夏人

D. 阿美人

第10题. 台湾少数民族的刺绣,以( )最为著名。

A. 排湾人和鲁凯人

B. 阿美人和赛夏人

C. 卑南人和泰雅人

D. 雅美人和排湾人

第11题. 最动人并能代表( )传统的舞蹈是头发舞,跳舞时,妇女们手拉手自然地舞动身体,随着节奏,弯下腰把长长的头发披落下来,再猛然抬头朝后仰,此时千万发丝摇曳飞舞,扬起一道优美的弧线,像冲来的一笔泼墨,浑然天成。

A. 雅美人

B. 阿美人

C. 排湾人

D. 邹人

第12题. 日本据台初期,鼓励日本基督教各个教会到台湾建立教会,日本各个教会相继入台,( )是这些教会中规模最大的一个。

A. 日本圣公会

B. 日本组合教会

C. 救世军

D. 日本圣教会

第13题. 随着佛教的传播和发展,台湾开始出现规模不一的佛寺,其兴建缘由有多种,台南市的弥陀寺是( )。

A. 福建僧人重兴后又有福建僧人驻锡的寺庙

B. 福建名士创建后延请福建僧人主持的寺庙

C. 福建名士始建的诵经处及福建僧人游化的寺庙

D. 福建僧人和移民创建的寺庙

第14题. 海会寺原称为洲仔尾园亭,清代被称为郑氏别馆、郑氏旧宅,因这座园亭在台湾府治(即郑氏承天府治)北边(位于现在台南市市区的正北),故也称为北园,这是一座( )。

A. 福建僧人任开山住持的寺庙

B. 福建同乡信徒捐建的寺庙

C. 福建僧人开山.当地信徒捐资献地兴建的寺庙

D. 福建僧人募建的寺庙

第15题. ( )以台北庄、林、陈、吴诸家世传科书法诀秘本为主,编辑成《庄林续道藏》,并根据道士的祭祀仪式及所使用经典的来源,将其分为4大类。

A. 施博尔

B. 苏海涵

C. 王秋桂

D. 盖建民

第16题. 妈祖的祭典在台湾极为隆重,已成为妈祖信徒每年最重要且不可缺少的活动。每年农历( )妈祖诞辰为最盛大祭典,要依清代科仪三献大礼,备好丰盛的牲醴拜祭,同时各种阵头、神轿队等各类组织,纷纷大张旗鼓举行活动,祈求风调雨顺。

A. 三月二十三

B. 三月二十六

C. 四月二十五

D. 五月十三

第17题. 台湾主祀玉皇大帝的宫观有宗教、弘法、教育、文化、传播、流通、慈善、经济、艺术、娱乐、观光、藏宝、学术、社会、民俗、鉴赏、健康、追溯等功能,台北松山奉天宫开设了医疗诊所,为社区民众义务提供健康服务;高雄市玉皇宫为市民提供医疗补助,并捐赠全新救护车两部,属于( )功能。

A. 慈善

B. 经济

C. 社会

D. 健康

第18题. 最早到台湾传教的基督教传教士是( )。

A. 甘迪究士

B. 尤罗伯

C. 君纽士

D. 宾威廉

第19题. ( )在台湾传教时间有两次,分别为:1865年至1871年,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他的儿子也在闽台从事传教工作。长子约翰1899年受宣道会派遣,先后在闽南漳浦、永春从事医疗传教;次子雅各二世1900年受派为驻台宣教师。

A. 宣为霖

B. 马雅各

C. 汲澧澜

D. 杜嘉德

第20题. 在台湾北部,加拿大长老会于1871年差遣( )博士到台湾传教。他为少数民族拔牙超过2万颗,于1900年病逝淡水。

A. 马偕

B. 华雅各

C. 閠虔益

D. 萧安居

第21题. 1958年,台湾李忠堂在《回协会刊》第193期发表了( ),文中记载:鹿港自郑成功时代就有600多户来自福建泉州一带的郭姓、马姓、丁姓居民信奉伊斯兰教,曾长期是教内通婚,老一辈去世时去福建请阿訇来念经,来回乘帆船要一个多月。( )

A. <鹿港访问纪实>

B. <鹿港回教寻根运动史的回顾与前瞻>

C. <鹿港的发展>

D. <鹿港的穆斯林>

第23题. ( )穆斯林群体主要为1954年从云南、缅甸边境退至台湾的李弥部队的穆斯林官兵、眷属及其后代。每年按时举办开斋节和忠孝节两次节庆,并举办穆圣诞、忌双辰纪念活动,每年斋月寺内都要举办开斋会餐及格得雷守夜活动。

A. 台中清真寺

B. 龙冈清真寺

C. 台北文化清真寺

D. 台南清真寺

第24题. ( )原名伊斯兰文化苑,后改为此名。成立的宗旨是为在台经商的外籍穆斯林子女学习阿拉伯文和伊斯兰教义提供场所,以延续、传播伊斯兰精神,所服务的对象,不仅仅是穆斯林,也包括教外人士。

A. 中国回教协会

B. 伊斯兰服务社

C. 中国回教青年会

D. 中国回教文化教育基金会

第25题. 先天派是( ),由黄昌成、李昌晋从福建传入台湾的。

A. 明崇祯年间

B. 清雍正年间

C. 清乾隆年间

D. 清咸丰年间

第26题. ( )崇奉忠、恕、廉、明、德、正、义、信、忍、公、博、孝、仁、慈、觉、节、俭、真、礼、和等20个字,根据此20个字教义,其修行为二十字心花守则。

A. 天德教

B. 一贯道

C. 理教

D. 亥子道

第27题. ( )主要注重精神治疗,除了自身行功外,尚以无形针、掌光、经穴等法为人治病。在礼仪上颇为庄严隆重,其常用礼有鞠躬、跪拜、作揖、合掌、握手等5种,应用礼有洒净持香、上香上供、诵经称拜、俯伏、长揖等5种。

A. 天德教

B. 一贯道

C. 理教

D. 亥子道

第28题. ( )以道为至高无上的上帝,经典以黄帝四经为主,综儒、墨、道三家思想,以订有十戒五律,强调教律生活化,教务社会化,教统一元化

A. 轩辕教

B. 天帝教

C. 亥子道

D. 中国儒教会

第29题. ( )在20世纪70年代时,常配合台湾当地的民俗举行各种活动,以期拓展教务。其中以喝敬茶最为风行一时:在黄帝神宫的神桌上,常有一壶供信徒免费饮用的茶水,据称喝了可治百病,被称为喝敬茶。

A. 轩辕教

B. 天帝教

C. 亥子道

D. 中国儒教会

第30题. ( )要求教徒日常修持五项功课,即:奉行教则、反省忏悔、祈祷诵诰、填记奋斗卡、静参修持等。

A. 轩辕教

B. 天帝教

C. 亥子道

D. 中国儒教会

二、多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

第31题. 明末清初,台湾海峡东岸的台湾,也成为闽西南和广东东部客家人寻找生活出路的好去处,这是因为( ),因此,明末清初客家人渡台者络绎不绝。

A. 台湾与大陆只隔一条海峡.距离不算远

B. 此时台湾尚未完全开发.尚有大量可供开垦之地

C. 有客家人曾到过台湾.多少传回了台湾情况的信息

D. 明郑军队中有不少从闽西南和广东东部来的客家人.对于促使客家人移台肯定起了不少的作用

E. 客家人虽多处于山区之地.但距离海岸不远.有舟楫是可以渡过海峡入台的

第32题. 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是闽南人、客家人开发台湾的最盛时期。这个时期客家人在台湾的开垦居住地遍布台湾( )。

A. 南部地区

B. 中部地区

C. 北部地区

D. 东部地区

第33题. 台北淡水鄞山寺中的三块石碑的碑文,可得到的启发有( )。

A. 鄞山寺的创建和所供奉的定光古佛.表现了当时台湾新移民的民间信仰具有极强的地缘性

B. 鄞山寺的管理一开始就采用董事会这种较为科学的方法.这可能也是鄞山寺能历经风雨保存完整的主要原因之一

C. 鄞山寺不仅是汀州移民的信仰中心.还是台湾的汀州会馆

D. 当时汀州人赴台者不在少数.有不少是当年出资建庙者的后代

E. 汀州移民对每年春季祭典非常重视.在外地的汀州移民也要按时回来参加活动

第34题. 台湾客家人家庭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

A. 实行大家庭制

B. 妇女成为家庭中重要的劳力

C. 普遍收养养女

D. 敬宗观念深厚

第36题. 由于受到中国传统礼教的影响,台湾的客家人把生儿育女看作传宗接代的一件大事,其生育的习俗具体程序有( )。

A. 保胎

B. 做月日

C. 洗三朝

D. 报婆缮

E. 做满月

F. 做百日

G. 周岁

第37题. 台湾客家人的婚俗,其程序有( )。

A. 说亲

B. 相亲

C. 合婚

D. 送定

E. 报日子

F. 迎娶

G. 拜堂

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Word版

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文化是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是综合实力的有力支撑。青海文化资源丰富,地域特色鲜明,发展文化的基础良好。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青海要着力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建设文化名省。 提高文化自觉,充分认识建设文化名省的重大意义 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提高文化自觉,关键是要全面认识文化发展对于国家、民族及青海的重大意义。 文化的演变和发展反映了人类历史的演变和发展。只有掌握了文化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才能顺应时代潮流历史大势。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了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军的号角,这是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 综合国力的竞争,深层次是文化的竞争。只有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面对我国文化领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我们党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是对现实挑战的深刻洞察。 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导。只有引领中华文化复兴的时代潮流,才能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物质基础日益坚实的关键时刻,作出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大部署,这是对未来趋势的科学判断。 青海作为多民族多宗教的西部欠发达省份,提高文化自觉,推动文化名省建设,尤其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推动文化名省建设是推进青海发展的应有之义。文化产业已经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撑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目前,北京等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了10%,而青海仅为1.66%。文化产业是一种科技含量高、资源能耗低、环境污染小、知识密集的绿色产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既能增加就业、拉动内需,又能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推动文化名省建设是提升青海形象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大美青海”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但“大美”主要体现在自然地理之美、生态环境之美上,对文化方面的内涵美挖掘运用不够。尤其是青海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还没有充分挖掘。要进一步提升“大美青海”文化品牌形象,深入挖掘其人文精神、文化气派和文明底蕴,赋予其更深更广更多的内涵。 推动文化名省建设是造福青海各族人民的内在要求。随着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近年来,青海文化消费已经进入持续增长阶段,但在全国仍处于较低水平,全省图书馆、电影院等文化设施普遍匮乏,基础条件差。要准确把握青海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现实需求,加大文化惠民力度,努力满足人们求知、求乐、求美的强烈愿望。

保护民族文化倡议书

保护民族文化倡议书 保护民族文化倡议书1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天地造化,日月精华,孕育了神州的山河大地;广土众民,毓秀钟灵,创造出灿烂的五千年文化。 国学经典作为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字字珠玑,内涵深厚,是人类知识的结晶和智慧的源泉。其意韵之美、精炼之美、智慧之美千古流传!经典中包涵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抱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意志和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理想;“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为人原则以及“无为而无不为”的聪明智慧。国旗下讲话.诵读国学经典倡议书。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传统经典的诵读活动现正在海内外蓬勃兴起,大江南北书声朗朗,长城内外热潮滚滚。太古清音喜又闻,道德昌明今胜昔,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脚步不可阻挡!诵读《三字经》,与古人居;诵读《德道经》,与老子谋。为此,团委发出倡议: 一、热爱国学,亲近经典。在中学阶段系统接触影响中国文化最为深远的经典著作,包括儒家的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唐诗宋词、美文名篇,通过多种方式学习、熏陶、诵读、理解,从而在青年时期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和文化的巅峰上,长大之后就可以领略“一览众山斜的精神境界。因此在本学期里背诵至少5篇喜爱的优秀经典诗词,写一篇读后感

二、让读经典,诵经典成为我们学习的一部份坚持与同学家长分享交流读经典的快乐与心得。 三、做到储蓄经典国学,培养文明行为。从自己开始讲文明话,做文明事,远离自私,远离冷漠,让经典的忠、廉、孝、爱、义、恭、礼、智、信、让等理念在校园、家庭、社区扎根、生长、开花、结果,传颂在校园和社会每个角落。 同学们,积极响应我们的倡议,积极投身到经典书籍的诵读活动中来吧!让我们行动起来,与经典同行,以圣贤为师,诵读经典美文,塑造金色童年,传播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坚持不懈! 倡议人:XXX 时间:XXXX年XX月XX日 保护民族文化倡议书2 秦皇岛市民朋友们: 中华文明,璀璨辉煌;诸子学说,字字珠玑;诗词歌赋,流芳百世。厚重的文化底蕴,承载了中华儿女的智慧与情感;宝贵的精神财富,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 作为中华儿女,我们不仅应当胸怀家国、放眼天下,更应当饮水思源、铭记根本,把民族文化作为立世创业之基,把民族精神作为开拓进取之本。 为此,秦皇岛市文明办特向广大市民朋友发出倡议: 亲近经典,滋补营养。秦皇岛是个出圣贤的地方,在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中,源源不断地流淌着伯夷、叔齐“孝悌、和合、忠廉、节义”的旷世精魂。所以,我们理应潜心诵读《四书五经》《弟子规》《增广

少数民族文化(配图)

中国少数民族及其服饰文化 段艳冰 2013.11 【少数民族简介】 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满语属阿尔 泰语系。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满族过 去一年四季都穿袍服,袍服中最具特色 的是旗袍。古代,满族先民一年四季都 穿袍服,因八旗制度而称之为“旗袍”。 满族过去一年四季都穿袍服,袍服中最具特色的是旗袍。满族妇女的旗袍最初是长马甲形,后演变成宽腰直筒式,长至脚面。领、襟、袖的边缘镶上宽边作为装饰。坎肩是满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作精致,不仅镶上各色花边,而且还绣有花卉图案。 蒙古族 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 蒙古族男女老幼都喜爱穿长袍,称蒙古袍;系腰带;蒙古靴。男子穿 长袍和围腰,妇女衣袖上绣有花边图案,上衣高领。 维吾尔族

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维吾尔族传统的民族服装为男子穿绣花衬衣,外面套斜领、无纽扣褂子,外系腰带。妇女则喜欢穿色彩艳丽的连衣裙,外面往往还套绣花背心。男女皆喜欢头戴绣花小帽,脚穿长筒皮靴。 朝鲜族 朝鲜族人主要分布在吉林省、 在黑龙江省、辽宁省,还有些 散居于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最大的聚 居区。白色是朝鲜族最喜欢的 服装颜色,象征着纯洁、善良、 高尚、神圣,故朝鲜族自古有 "白衣民族"之称。 回族 回族是我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 宁夏为主要聚居区。男子多带小 白帽,女子带各种花色的头巾。

男子多留有大胡子! 壮族 人口最多的民族,主 治区。 在壮族聚居的农村,妇女的服装端庄得体,朴素大方蓝 土家族 土家族主要聚居在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 治州、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土 家族男子穿琵琶襟上衣,缠青丝头帕。妇 女穿着左襟大褂,滚两三道花边,衣袖比 较宽大,下面镶边筒裤或八幅罗裙,喜欢 佩戴各种金、银、玉质饰物。 黎族 黎族主要分布在海南省中南部。黎族服饰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 的贡献。 服饰

民族文化活动策划

民族文化活动策划 一、活动的主题:诉清明风俗,展多姿文化 二、活动背景: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广西占有少数民族25个,其中13个属于外地迁进来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历几千年的发展后沉淀而成的,日益发展、时兴的现代社会,弘扬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对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让广大大学生对我国及少数民族极其丰富的民族文化艺术进一步重看和了解。 三、活动目的: 通过此次活动,增进大学生对“民族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了解,展示中华各民族的灿烂文化,宣传各民族积极向上、青春活力、优良传统的民族风貌,让现代生活中时兴的大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了解我国众多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与文化,并丰余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展示中华各民族的灿烂文化,宣传各民族积极向上、青春活力、优良传统的民族风貌,让现代生活中时兴的大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了解我国众多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与文化,并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让此次活动具有较大的教育意义。 四.主办单位:石油与化学工程系学生会 五.活动地点: 2教110 六.活动对象: 石油与化学工程系各班代表 七.活动时间: 2014年4月18日晚7:30分 八.活动流程: 1.主持人致开幕词; 2.介绍到场老师和活动主题;

3.播放《壮族三月歌悠悠》歌曲欣赏; 4.由到场嘉宾(嘉宾从各班代表派出)介绍当地的民族风情; 5.播放民族特色文件PPT展示; 6.互动环节,有奖竞猜,(以抽奖形式颁发奖品) 7.由老师总结本次交流会的情况; 8.主持人宣布交流会结束. 九.准备工作: 1.活动之前要做好宣传工作,鼓励各班同学参加; 2事先联系借用场地; 3.事先借好音响﹑投影仪﹑幕布等; 4.事先联系好老师(邀请杨濠瑞老师和刘秋思老师)和系学生会工作人员; 5.主持人背好台词,学会随机应变; 6.场地负责人布置好场地. 十.活动预期效果: 1.让同学们更进一步了解各民族的风土文化; 2.丰富同学们的大学生活和知识面; 十一、注意事项: 1.使用电器时应注意用电安全。 2.借来的音响,投影仪,幕布等应保管好。 3.如遇突发情况,比如停电,做好有序的撤离准备。 4.注意保持会场纪律。 石油与化学工程系学生会 2014年4月16日

民俗文化节策划方案

民俗文化节策划方 案 1

民俗文化节策划方案 【篇一:民俗文化节策划方案】 民俗文化节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传统和美德,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奠定基础,开展“民俗文化节”活动,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将德育教育放在首位,把民俗文化和弘扬培育民族精神纳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和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并把民族精神的传承与道德好习惯的养成结合起来。本活动为期一个月,从“五一”劳动节放假回校开始持续到端午节,在此期间展开关于名俗文化的各项活动。 活动流程 第一周: 1、关于名俗文化为主题的校园、班级文化的布置。 2、主题班会的开展。 第二周: 1、手抄报的评比。

2、周五班级板报的评比。 3、诗文朗诵比赛。 第三周: 1、“名俗文化”为主题的书画评比,展览。 第四周: 1、邀请家长共同参与周五下午开展的关于端午节的校园传统小游戏。如包粽子,用雄黄酒在孩子脑门写“王”,插艾叶,做香囊、编蛋带,撞蛋等。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教育全过程,贯穿整个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积极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氛围,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热爱祖国,报效祖国和人民是最大光荣;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学习的远大志向,继承和发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悠久的文化传统。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1.在此期间学校每周一举行庄严、隆重的升旗仪式,全体师生齐唱国歌。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学校、爱集体、文明守纪、文明礼仪等教育。内容丰富,教育性强。 2.充分利用校园网、橱窗、板报和文化长廊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和弘扬民俗文化。专题为“民俗文化润我心”“民族精神代代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宣传和介绍,在校园内营造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及时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中的经验总结出来进行推广,对活动中典型的事例及时进行宣传,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能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3.营造出浓厚的校园氛围,确保活动有条不紊,丰富多彩。 (1)张贴有关宣传标语;把学生的优秀书画、摄影、制作成一幅幅壁挂,点缀教室、走廊,达到既美化环境,又鼓舞学生、启迪学生的目的。 (2)各班利用晨会、班会、等时间组织学生背礼仪规范、看经典书籍、唱文明礼仪歌曲、办手抄报和黑板报、写文明礼仪文章等。(3)建立班级名俗文化学习园地,形成独特个性的班级文化。 三、开展丰富的活动,进行民俗文化及民族精神教育 1.加强各种民俗节日的宣传,营造学习氛围。 2.将民俗文化与的主题班队会活动相结合,创新活动载体。

民族文化开发与保护

浅谈临沧民族文化的开发与保护 摘要 临沧,是中国西南边陲待开发的一块宝地,有着奇异独特的旅游资源。临沧少数民族文化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及外来文化的冲击,以至于造成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平衡性欠缺。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在开发的基础上强化保护,以推动临沧民族文化和谐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临沧少数民族文化开发保护旅游资源 导言:在现代性的语境下,民族文化保护的价值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在面对强 烈的现代性趋势下,捍卫民族文化价值已经上升到了发展战略的高度,重新认识民族文化中具有核心价值的元素成为必然,这表明民族文化的价值在现代性的巨大背景下得到了再度确认。由此,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在文化价值的驱动下将具有长期而深远的意义。我们知道,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而是构成文化现代性和多样性的重要特征。一方面,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是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推进人类文明,繁荣人类社会。在现代性的条件下,我们只有保持优秀的民族文化特色,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才能不断发展和繁荣少数民族文化。 一、临沧简介 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山魂缘于水清,水灵缘于山绿,悠悠风情飘荡于山水之间,这构成了临沧独特的风景韵味。临沧,因濒临澜沧江而得名,是中国西南边陲待开发的一块宝地。北回归线横贯南部,东邻思茅,北连大理,西接保山,西南与缅甸交界。全市辖临翔、凤庆、云县、双江、永德、镇康、耿马、沧源8县。土地总面积2.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26.5万人,其中以佤族为代表的23种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8.6%。临沧四季如春,有“亚洲恒温城”之美称,年平均气温17.2℃。 临沧是中国佤文化的荟萃之地,全市现有佤族人口35万人,占全国佤族总人口的三分之二。沧源佤族自治县是佤族最集中的地区,神奇美丽的阿佤山有闻名海内外距今3500多年历史中国八大古崖画之一的沧源崖画,有与缅甸山水相连的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建于清代道光年间,集建筑、雕刻、绘画为一体的云南民族地区南传上座部佛教代表建筑之一的广允佛寺;有保留较完整的从奴隶社会直接跨入现代文明的佤族原始群居村落,有丰富的佤族民间文学艺术和独特的饮食文化,其中木鼓舞、甩发舞享誉中外,集中展现了中国佤族文化的内涵。 临沧是世界著名的"滇红"之乡。是世界种茶的原生地之一,有500余年的种茶制茶历史。全区茶叶面积达65万亩,年产量达2万多吨,面积和产量均为云南第一。 临沧是亚洲独具特色的水电基地。澜沧江境内流程232公里,属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的中间地带,有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国家和省规划已建成的三座百万千瓦级电站。在180多公里的水面流域建成三座百万千瓦级电站在全国乃至亚洲尚属独有。 临沧是昆明通往缅甸仰光的陆上捷径;全市有沧源、耿马、镇康三个县与缅甸接壤,国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美术《民俗文化展》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美术《民俗文化展》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习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在长期的历史生活过程中所创造、享用并传承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文化。 从民俗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来看,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从民俗与时代的关系来看,民俗虽然源于传统,但也是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发挥着特定功能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从民俗与文化的有关系来看,民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民间文化。历史上人们对民俗的概念有不同的狭义理解,大致有四种:文化遗留物说、精神文化说、民间文学说、传统文化说。现在我们讲的民俗是广义的民俗。民俗与民间艺术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表现,“民间文化”是一个大的范畴,从总体上来看,它包括民间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它是民间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及总体表现。使它的学科意义不仅是对象上的,亦是方法上的。民间美术则是民间固有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下的创造,它不仅是美的欣赏品,而且是民间文化的体现,是民间文化心理和文化面貌的标志。 如果研究民间美术,将它从整体的民间文化中抽出,仅仅进行单一的视角的研究,则视野必然会变得狭窄,只有把民间美术放入民间文化的范畴进行总体研究,才能进入深层,扩展新领域,才能充分显现其意义与价值。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间美术已经成为美术创新的一个重要范本。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掌握民俗的概念、特征与功能,了解中国民俗文化悠久历史,理解中国民俗文化的多元化和丰富性。 2、过程与方法:民俗的构成、养成与传承、民俗的调查与研究、民俗文化在当今旅游业中的作用。 3、情感目标:了解民俗文化的多元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中国民俗文化的多元化和丰富性。 难点:民俗的构成、养成与传承。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图片等。

浅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浅析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一个大家庭,每一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底蕴,重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保护,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 1、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概述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指以中华文化为源头的、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一切文明成果。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是迄今为止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发展的人文精神的总和。民族文化是一个不以时代划分的、动态的和发展的历史范畴。少数民族文化在我国是指除了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可划分为六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衣食住行方面的生活文化,其中包括饮食、服饰、生活用具等等。第二,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包括婚姻、家庭、宗教、丧葬等。第三,民间传承文化,包括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曲、美术等。第四,科技知识工艺文化,包括生产技术、天文历法、民间医药、工艺制作等。第五,信仰崇尚文化,包括宗教、崇拜、祭祀、巫术、禁忌等。第六,节日文化,包括年节各民族特有的宗教、农事、纪念、庆典等。 2、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 每一个民族都是以其独特的文化区别于另一个民族,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共同的灵魂。少数民族传统那个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积累形成的,其特点是由少数民族历史上所拥有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同时也受到相邻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的影响,受到历史上各民族关系的影响,也受到本民族内部政治发展、阶级结构的影响。因此,有不同的物质生活条件,有不同的外部社会、文化环境以及不同的内部政治状况,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点。就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来说,我们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具有宗教性特色的文化。在一些少数民族社会中,宗教浸入了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成为民族群体生活习惯的一部分。宗教与社会紧密结合,导致宗教社会化、宗教政治化和传统文化宗教化,是这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第二种是具有神灵宗法性特色的文化。第三种是以传统礼俗为主要特色的文化。 3、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构 从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类型入手,可以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4个方面来探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构。 (1)物质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的载体。一提到“物质文化”,人们不约而同地都会想到表现在器物中的人类的创造和文化信息。在这些器物中反映出了少数民族的创造、意识和心理信息,因此它们虽然是物质、是器物,但又都是少数民族文化的载体,反映了少数民族的文化。

磁性剪纸店 展示民族文化

传统剪纸受到许多人的喜欢,但是不易保存、易断、褪色等问题很多,而磁性剪纸则是在普通剪纸艺术上的一次创新。 磁性剪纸背面有磁性,可以靠自身的磁性吸附到磁性相框、磁性画轴、磁性书写板上,也可吸附到冰箱、防盗门、汽车、文件柜、文具盒等铁制物体上,而不需要用传统的胶水来进行粘贴,更加方便。 磁性剪纸摆脱了传统剪纸易掉色、不易保存等缺点,深得采购商看好,市场前景良好。 磁性剪纸的市场 广告赠品、生日礼品、旅游纪念品、节庆用品、婚庆用品、家庭酒店装饰品、艺术收藏品、玩具、儿童教育产品、DIY自己动手休闲娱乐产品。 马女士的磁性剪纸吧开业不到一年的时间,已经发展了五十多家加盟店,产品已出口到二十多个国家。现在她已成为磁性剪纸行业的龙头老大。以下主要介绍一下马女士的小店特色。 小店特色 1、小店内主要以销售磁性剪纸为主,店内各种磁性剪纸产品基本是店主的个人专利发明,具有唯一性,不用胶水或者胶条,即可吸附在铁门、冰箱、防盗门、汽车等铁制物品上。往玻璃等光滑表面粘只需喷少许水即可,干了也不会掉。产品解决了传统剪纸展示不方便、易破损的问题。 2、小店内磁性剪纸产品的品种丰富,它介入了玩具、文化教育、广告赠品、生日礼品、旅游纪念品、节庆用品、婚庆用品、休闲娱乐(DIY)、艺术品收藏等诸多行业,扩展了剪纸的市场。 3、磁性剪纸店适合大学生、下岗工人、残疾人等多数小投资者创业,受到了各地政府的支持。 4、小店内除磁性剪纸外,还在不断地拓展新的品种,如:磁贴画、立体剪纸、剪纸拼图等多种新产品。

开店条件及效益分析 小店前期投资5万元,其中首批进货(可在义乌进货)2万元,店面装修0.3万元,其余用于流动资金。店面面积15平方米即可,员工3~5人。产品的原料成本以及制作成本都比较低,利润率在100%以上。 开店建议 1、小店选址可选在古文化街或者旅游景点,很多游客尤其是国外的游客对剪纸都比较喜爱。 2、磁性剪纸产品涉及领域较多,如玩具、文化教育、礼品、旅游纪念品、婚庆用品、休闲娱乐(DIY)、艺术品收藏等诸多行业。可根据产品涉及的领域策划相应的营销方案。 磁性剪纸和十字绣、陶吧、泥吧、金粉画、米上刻字一样是很好的DIY项目。十分钟就能学会磁性剪纸的制作,上手快、文化品位高、艺术性强、市场大,磁性剪纸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如果将自己或朋友的照片做成剪纸更是一件很开心的事。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题目: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学校:南开大学 学院: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专业:公共管理(MPA) 指导老师:高永久 学号: 2220090459 姓名:王海岩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在民族发展历程中积累形成的一种精神,它能形象、具体、真实地反映在这个民族发展历史过程中的思想感情、心理特点、民族特点。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文化历史悠久,每一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底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许多民族传统文化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甚至丧失。如果不能很好地保护和传承好民族文化,会对民族关系造成不良的影响。重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保护,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 1、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概述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指以中华文化为源头的、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一切文明成果。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是迄今为止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发展的人文精神的总和。民族文化是一个不以时代划分的、动态的和发展的历史范畴。少数民族文化在我国是指除了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可划分为六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衣食住行方面的生活文化,其中包括饮食、服饰、生活用具等等。第二,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包括婚姻、家庭、宗教、丧葬等。第三,民间传承文化,包括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曲、美术等。第四,科技知识工艺文化,包括生产技术、天文历法、民间医药、工艺制作等。第五,信仰崇尚文化,包括宗教、崇拜、祭祀、巫术、禁忌等。第六,节日文化,包括年节各民族特有的宗教、农事、纪念、庆典等。 2、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 每一个民族都是以其独特的文化区别于另一个民族,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共同的灵魂。少数民族传统那个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积累形成的,其特点是由少数民族历史上所拥有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同时也受到相邻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的影响,受到历史上各民族关系的影响,也受到本民族内部政治发展、阶级结构的影响。因此,有不同的物质生活条件,有不同的外部社会、文化环境以及不同的内部政治状况,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点。就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来说,我们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具有宗教性特色的文化。在一些少数民族社会中,宗教浸入了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成为民族群体生活习惯的一部分。宗教与社会紧密结合,导致宗教社会化、宗教政治化和传统文化宗教化,是这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第二种是具有神灵宗法性特色的文化。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一个民族的根本。文化是人类从起源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独有的,宝贵的,物质与非物质的无价结晶。它是区别于人类与其他动物的有力证据。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文化之间又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不断发展中把那些劣质的文化淘汰掉,留下那些优良的并可以让人继承的传统传至今天(但也有很多好的部分流失掉了)。 我国是一个多名族的多文化的团结大国。因此我国有着丰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容,在这些文化里有着对研究我国各个民族历史的发展情况有着不可标定的价值。对此我们每一个子民都有义务对我国遗留下来的,特有的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接,发展,创造,使之不断发展壮大。 一个民族的文化内容包括它的礼仪艺术,语言文字,手工艺术,服装文化艺术,道德宗旨以及宗教信仰等等。 我国各个省内都有一种或几种少数民族。其中少数民族较集中的地区是我国的西南地区,如贵州,云南,四川等地区。曾经还有特别的贵州专属少数民族文化的探索频道————多彩贵州,发现贵州。在这个节目中集中主要以黔东南地区苗侗民间族文化为主(如苗族服饰,侗族大歌,独具风格的建筑物以及他们的一些传统节日活动)。 就此我们来谈谈如何对贵州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文化的进行传承。首先我们先来了解黔东南地区民族情况。 黔东南苗侗族自治州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州,其中居住着侗族,苗族,汉族,黎族,仡佬族,瑶族等33个民族,该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人口总数的

81.87%,拥有全国1/3的苗族和一半的侗族人口。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发展生活中,形成了风格各异,类型多样的丰富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节日,服饰,村舍建筑。黔东南苗侗族自治州是贵州原生态民族文化资源最为丰富,保存最为完好的地区。以侗族大歌,琵琶歌,苗族古歌,飞歌,反排木鼓舞,锦鸡舞,芦笙舞为代表的民族歌舞,以苗族吊脚楼,侗族鼓楼,风雨桥为代表的民居建筑,以刺绣,蜡染,苗族银饰为代表的民族服饰,以酸汤鱼,羊瘪为代表的特色饮食等名扬中外,令人叹为观止。 在国家和贵州首批非物质文化名录中黔东南鸡占有16项和40项,是我国民族民间抢救,挖掘,保护,和开发的重要区域。黔东南自然生态,原生态的民族文化,原貌的历史遗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返璞归真,回归自然”自然保护区之一,被世界乡土文化保护基金会列为全球十八个少数民族保护圈之一,是原生态民族文化研究与教学资源富饶之州。 为了能让这些传统优良文化得到遗存和发展,所以我们要为之遗存和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定保护措施和传承方法。其中在这里主要说的是如何对黔东南地区一些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传承。(传承---传,传递,这里传授的意思。承,托着,接着,拿着,这里是继承的意思。传承,泛指对某某学问、技艺、教义等在师徒间的传授和继承的过程)。 一就该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而言,要使之能够长存,不被我们所谓的“汉化”保留其独特的风格,我们就有必要把它当做一种义务来对待,如人们的教育义务,即我们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对之重视并呼吁人们要保护好它的独特艺术性,他还需要有关部门在经济,制度等方面对之有所支持。主要的方法是国家相关部门可以根据相关要求在少数民族文化气息比较浓厚地区建立或创办一些主要以发展某些比较独特的少数民族服饰学校,要求的地地道道该种民族(可以是少年,成年人,或一些比较年长

中国传统文化展示总结

中国传统文化课题研究报告 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 团队成员:许庶王怡豪刘倩楠祝献捷范楚璇 2015年5月

文房四宝和汉字相伴相随已经1700多年了,它既承载了中华文化,也是最具中国元素的符号之一。我们不能眼看着这个“国宝”衰弱。 ——姜昆笔、墨、纸、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因其融中国绘画、书法、艺术雕刻、文化装饰为一体的特性,成为中华文化之“宝”,统称为“文房四宝”。安徽是文房四宝的故乡,徽笔,宣笔,徽墨,宣纸,歙砚,所以文房四宝均源于安徽。笔、墨、纸、砚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文房四宝”是笔、墨、纸、砚的雅称,在我国多个地区拥有品牌,其中尤以湖笔、徽墨、宣纸、端砚等闻名。可以说,“文房四宝”是中国式书写的基础,也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文房四宝”赖以存在的文化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逐渐失去其实用性,远离了普通人的生活,市场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小。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文房四宝”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亲身前往北京琉璃厂参观的旅途中,我们有幸亲自瞻仰到一位国画大师亲自创作的过程。行云流水,挥洒自如,一笔一点描绘出中国山水之间的幽静。然而,在创作的过程中,这位大师也向我们表达了对文房四宝,对中国传统文化深深的担忧,一部分是社会的现状,一部分是我们当代人年轻人对传统文化认知的不足,还有就是继承与发扬的问题。 挑战传统工艺与现代市场的冲撞 我国各个产业的生产都在快速地现代化,但是笔墨纸砚的生产技艺基本上是传统的手工方式。在宣州,宣纸生产要经过108道工序,仅处理原料青檀皮就要三蒸四洗,还要经过日晒雨淋,竹条鞭皮、捶打,历时一年。其中,捞纸工双手整天浸泡在水中,体力消耗大;而烘纸工则常年处于高温作业之中。尽管耗费了那么大的体力和精力,但市场销售并不理想。除宣纸外,笔墨砚的产量都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砚,被古人誉为“文房四宝之首”,而今歙砚的生产,基本上是依托少数几位良工来维持。墨的生产方式原始、陈旧,规模难以做大,市场更小。 挑战产业发展与后继乏人的冲撞 让人揪心的是,由于从事笔墨纸砚生产的工人普遍工资水平低于其他行业,从业者日渐稀少,后继乏人。上世纪90年代初,仅湖州善琏一个地区的制笔从业者就有2000多人,而到了2009年,整个湖州地区的从业者只剩下499名。糟糕的是,有些关键工序的技术人员,近10年都招不到人,只能延聘退休人员。其中的高端技艺,如徽墨墨模、徽砚的雕刻,都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核心内容,

民族语言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民族语言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贵州民族报20041202第3版 记者:感谢;住先生接受采访。贵州是中国多民族居住的省份之一,李主任是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的官员,分管民族文化,请您先介绍贵州省少教民族语言的现状。 李明金:先介绍一下贵州省的大体情况。贵州位于中国的西南部,是一个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民族众多、语言丰富、民族文化异彩纷繁、民族风情独特浓郁的山_区内陆省份。全省共有9个州、市0地,88个县市、区、特区,其中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有3个自治州、11个自治县,另有253个民族乡,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55%以上;全省共有55个少数民族成份,世居少数民族17个;全省总人口3870多万,少数民族人口1626.5万,约占全省总人口的38%。 从民族语言来看,我省是多民族多语言的省份,是全国民族语文工作面较广、任务较重的省份之一,民族语言多属于汉臧语系,主要有臧缅语族、苗瑶语族和壮侗语族,其中:属汉臧语系苗瑶语族的语言有苗语、瑶语;属于壮侗语族的语言有壮语、布依语、毛南语、仫佬语;属臧缅语族的语言有彝语、白语和土家语等;属汉臧语系而语族未定的有畲语和仡佬语;属阿尔泰语系的语言有蒙古语和满语。总的来看,贵州少数民族语言种类繁多,保留较为完整,因而被语言学界称为民族语言的“富矿”省,语言使用情况较为复杂,大部分民族使用两种以上语言。少数民族不通汉语的情况较为普遍,在17世居少数民族中,除土家族、回族已转用汉语外,其余仍保留和使用本民族语言。苗、布依、侗、彝、水等民族还有本民族文字。在全省1600多万少数民族人口中,有900多万人以本民族的语言为第一交际语;有500多万人不通汉语(主要是妇女和儿童);半通汉语的有200多万人;民汉语兼通的有200余万人。这是对贵州民族语言状况的一个总体概括。 记者:在对贵洲省少数民族语言的特点有一番认识后,那么政府在促进民族语言文字与文化教育发展上作了那些工作? 李明金:根据贵州各民族的实际和遵循“自愿自择”的原则,我们在不通汉语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开展了苗、布依、侗、彝四个民族七种文字的“双语文”教学和推行民族文字扫盲,全省开展民族文字推行的县由开始的几个发展到53个县市,学习民族文字的农村扫盲点6000多个一学习人数达450,000多人;开展“双语文”教学的学校1000余所,学生60,000多人,加上不同渠道学习和掌握民族文字的人数达600,000多万人。用民族文字编译的课本、读物和工具书及报刊100余种,出版发行300余万册(份);民族语电影译制片360多部。民族语文正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文化、新闻出版、医药卫生、广播影视等领域。这项工作的开展,对发展民族教育,促进扶贫攻坚和两基攻坚,提高民族素质,促进民族团结,继承和宏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和协发展,起到不可替代一的积极作用,深受民族地区学校和各民族群众的欢迎及好评。 记者:社会主义中国成立后,政府帮助一些少数民族创制了文字,请介绍贵州在这方面的情况。 张和平: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文字是语言最重要的载体,也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敕以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我省世居的少数民族中,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除彝文曾作为本民族的传统文字而通行于“古西南夷”地区并传承下了浩如烟海的彝文古籍文献及其近年发现并正在组织抢救的水族的“水书”外,其它民族有自己的语言而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使少数民族的发展受到极l大的限制,民族地区生产力水平低下,少数民族的重大历史事件。优秀传统文化等只能靠口耳相传,因而导致失传、讹传的现象比较严重。民族教育的发展举步维艰,少数民族群众智力得不到合理的开发;受尽了没有文字的痛苦。使少数民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的丰富而独特的民族文化,不能跨越时空界限,严重制约和影响了本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少数民族文化

弘扬少数民族文化的突破点 ——少数民族工艺品 挑战杯论文 作者:宋晓宁 学校:呼伦贝尔学院 年级:2011级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指导教师:郭楠

弘扬民族文化的突破点 ——民族工艺品 内容摘要:目前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较落后,其主要的传播途径是通过旅游业,而且少数民族文化这一块的发展速度较慢,创造的经济价值较低。要想让民族文化传播的更广,对民族文化了解的人更多,那就要转变传统的经营模式了,不能一成不变了,要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进行改变,进行创新,只有目前的传播方法加以改进和创新,寻找新的突破点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传播与发扬。 关键字:中国文化,民族文化,民族工艺品,蒙古民族,发展与创新,产业化,商业化,网络,电子商务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遥远的古代起,各少数民族人民的祖先就生息、繁衍在我们祖国的大地上,在漫漫长河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的也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我国各少数民族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的特点,由于其居住的环境不同,所以就形成了具有各自文化风俗的特点。谈到民族文化我想大家肯定都不陌生,我们每一个人都处在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下,在各自的文化背景下长大,并且我们的性格也与这个文化息息相关。但是要让我们说什么是民族文化,大家就有可能说不明白其具体的概念了。民族文化就是指各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习俗,其中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层面。而物质文化包括饮食、衣着风格、住宅、生产工具,

精神文化包括语言、文字、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传统节日等。一个民族的文化反映该民族历史发展的水平和独特的文化气质。每一个民族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都会形成具有本民族独特的风俗习惯,因此想要深入的理解民族文化,就要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 一、我国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在21世纪的国际关系中,文化作为软国立重要性正在日益凸现,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和态势也深刻影响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随着世界一体化的发展,一些外国文化对我国国民的影响日益加重,目前我国出现了一些崇洋媚外的现象,怎么在外国文化的冲击下让我过文化发展的更好成为我们目前急需思考的问题了。 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伴随着对传统文化尤其是民族文化的冲击,这是当代社会发展中极具普遍性的问题;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不论占人口多数的民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是如此。在我国改革开放引导的现代化进程中,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交流空前扩大,各种现代传媒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达到空前,各种传统文化受现代文化的冲击也都达到空前。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一般较汉族和汉族地区的发展要滞后一些,但至少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便已面临危机:一些民族歌谣、曲艺、舞蹈和习俗等开始失传,一些精湛的民族手工艺和建筑开始衰微,一些灵验有效的民族医药失去了市场,一些有利于培养人类美德的传统礼仪和习俗被逐渐废弃等等。时至今日,这种状况有增无减。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

民俗文化展览馆策划方案

民俗文化展览馆策划方案 篇一:民俗文化展览馆 民俗文化展览馆项目 民俗文化展览馆前期由县城建局实施建设,竣工后,由县文广局负责布展和运转工作,目前主要组织负责演艺大厅的歌舞晚会和民俗文化陈列馆布展工作。 一、《朝圣拉卜楞》歌舞剧目 对拉卜楞文化资源进行整合,采用聚集效应,展示拉卜楞文化的巨大潜力。邀请著名导演,由甘肃民族歌舞团具体策划创意《朝圣拉卜楞》歌舞剧目,编制充分展示夏河拉卜楞地区宗教节庆、民族风情等深邃文化让海内外游客感受到藏文化艺术魅力的民族特色浓厚的晚会。XX年将以县艺术团为基础进行排练,在民俗文化展览馆开馆时隆重推出这一反映拉卜楞文化的歌舞晚会《朝圣拉卜楞》。 《朝圣拉卜楞》舞台大剧的打造,必将给夏河文化事业产生强大的产业效应,为进一步使文化大县走向文化强县打下坚实的基础。夏河县是国内外游客青睐的旅游目的地,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将来必将成为甘青川三省的旅游强县,尤其在国际客源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为此打造《朝圣拉卜楞》舞台大剧不仅是夏河文化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建设魅力夏河的需要,也是对海内外游客感知到藏族文化在藏区快速发展、健康发展的窗口。

二、民俗文化陈列馆 根据县政府对民俗展览馆布展方案的批复,县文化馆积极行动,组织人员赴外地考察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并在全县范围内搜集和整合反映民族的生活用品、民俗用品、宗教用品等文物精品,全力筹备布展工作,以期顺利完成。 1、XX年年底邀请省上专业人士来夏对制作拉卜楞寺全景沙盘、甘加八角古城全景、夏河香浪节场景进行实地考察,对以上项目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涉及拉卜楞寺景观,经请示汇报年初征得同意,式样效果图在XX年2月底形成。 2、根据县长办公会上对布展情况的强调,文化馆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地毯式搜索,尽力做到搜集特色民俗物品,而且达到价廉物美、实用耐看、彰显地方民族特色。对每一件物品测量尺寸、拍摄照片、商议价格。现今已经搜集了近200件民俗物品,基本可以摆放在两个展厅,估计价格在100万元。县上已下拨启动经费20万元。 3、具体进入布展,在XX年2月底经县上主管领导对效果图观看后,根据指示修改进行。如果资金100万元能按期到位,制作沙盘可在2个月时间内完成,5月中旬可完成全部工作。具体时间参照县上开馆时间。 为建设文化大县和魅力夏河,大力发展我县文化产业,繁荣民族特色文化,在民俗文化展览馆开馆后,XX年将策划进行商业化运作,将演艺大厅的歌舞晚会和民俗文化展览馆

保护民族文化倡议书

保护民族文化倡议书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保护民族文化倡议书,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一定会有所收获。假若亲能将此文档收藏或者转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保护民族文化倡议书1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天地造化,日月精华,孕育了神州的山河大地;广土众民,毓秀钟灵,创造出灿烂的五千年文化。 国学经典作为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字字珠玑,内涵深厚,是人类知识的结晶和智慧的源泉。其意韵之美、精炼之美、智慧之美千古流传!经典中包涵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抱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意志和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理想;“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为人原则以及“无为而无不为”的聪明智慧。国旗下讲话.诵读国学经典倡议书。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传统经典的诵读活动现正在海内外蓬勃兴起,大江南北书声朗朗,长城内外热潮滚滚。太古清音喜又闻,道德昌明今胜昔,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脚步不可阻挡!诵

读《三字经》,与古人居;诵读《德道经》,与老子谋。为此,团委发出倡议: 一、热爱国学,亲近经典。在中学阶段系统接触影响中国文化最为深远的经典著作,包括儒家的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唐诗宋词、美文名篇,通过多种方式学习、熏陶、诵读、理解,从而在青年时期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和文化的巅峰上,长大之后就可以领略“一览众山斜的精神境界。因此在本学期里背诵至少5篇喜爱的优秀经典诗词,写一篇读后感 二、让读经典,诵经典成为我们学习的一部份坚持与同学家长分享交流读经典的快乐与心得。 三、做到储蓄经典国学,培养文明行为。从自己开始讲文明话,做文明事,远离自私,远离冷漠,让经典的忠、廉、孝、爱、义、恭、礼、智、信、让等理念在校园、家庭、社区扎根、生长、开花、结果,传颂在校园和社会每个角落。 同学们,积极响应我们的倡议,积极投身到经典书籍的诵读活动中来吧!让我们行动起来,与经典同行,以圣贤为师,诵读经典美文,塑造金色童年,传播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坚持不懈! 倡议人:XXX 时间:XXXX年XX月XX日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一个民族的根本。文化是人类从起源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独有的,宝贵的,物质与非物质的无价结晶。它是区别于人类与其他动物的有力证据。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文化之间又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不断发展中把那些劣质的文化淘汰掉,留下那些优良的并可以让人继承的传统传至今天(但也有很多好的部分流失掉了)。 我国是一个多名族的多文化的团结大国。因此我国有着丰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容,在这些文化里有着对研究我国各个民族历史的发展情况有着不可标定的价值。对此我们每一个子民都有义务对我国遗留下来的,特有的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接,发展,创造,使之不断发展壮大。 一个民族的文化内容包括它的礼仪艺术,语言文字,手工艺术,服装文化艺术,道德宗旨以及宗教信仰等等。 我国各个省内都有一种或几种少数民族。其中少数民族较集中的地区是我国的西南地区,如贵州,云南,四川等地区。曾经还有特别的贵州专属少数民族文化的探索频道————多彩贵州,发现贵州。在这个节目中集中主要以黔东南地区苗侗民间族文化为主(如苗族服饰,侗族大歌,独具风格的建筑物以及他们的一些传统节日活动)。 就此我们来谈谈如何对贵州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文化的进行传承。首先我们先来了解黔东南地区民族情况。 黔东南苗侗族自治州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州,其中居住着侗族,苗族,汉族,黎族,仡佬族,瑶族等33个民族,该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人口总数的%,拥有全国1/3的苗族和一半的侗族人口。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发展生活中,形成了风格各异,类型多样的丰富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节日,服饰,村舍建筑。黔东南苗侗族自治州是贵州原生态民族文化资源最为丰富,保存最为完好的地区。以侗族大歌,琵琶歌,苗族古歌,飞歌,反排木鼓舞,锦鸡舞,芦笙舞为代表的民族歌舞,以苗族吊脚楼,侗族鼓楼,风雨桥为代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