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五上语文五单元表格式教案

人教版五上语文五单元表格式教案

人教版五上语文五单元表格式教案
人教版五上语文五单元表格式教案

科目主备人班级时间课题17地震中的父与子节次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父子的亲情,学会爱别人,增强做人的责任感.

教材学情分析教学重点:感受父子亲情,学习文中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品读课文,透过字面品读文字背后的感情。

教学

准备

方法

谈话法品读欣赏

教学过程设计

师生教学活动说明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明确专题:各自默读本组课文的导语,说说本组专题的内容及学习要求.

2、介绍资料:可以先各小组推荐代表汇报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地震及其危害

的资料,也可以教师播放地震的相关影像、图片资料,并对图片进行解说,然

后谈谈对地震的认识与感受.

3、教师导人:是啊,地震是多么的残酷,它使多少人失去了亲人,流离失

所.1994年,当巨大地震的危害侵袭美国洛杉矶时,有一对父子演绎了一段令人

感动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a.借助字典,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生字和新词.b.用

?——?画出让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C.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内互读课文,交流学习收获.

3、全班交流:a.检查生字、新词的读音,重点记住?墟、砾、颤?等字形.b.初

步汇报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

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4、默读课文,思考:a.用比较简洁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b.读了

课文有什么感受.c.划出不懂的词语、句子,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

5、全班讨论:a.用简洁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b.谈谈读了课文,

自己有什么感受.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新词.

2、复习内容: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品读感悟,深入情境

1、自主读读课文,将自己感动的句子多读几遍,想一想为什么感动;对不懂的词语、句子,小组内先试着回答一下.

2、全班交流,通过读感动的句子,说说感动的原因,讨论不懂的词语、句子,体会父亲救助儿子过程中心理的变化.估计学生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a.?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这个句子说明父亲关爱孩子,担心孩子会有危险.你从哪个词体会到的??冲?字,这个动作体现了这位父亲急切的心情,他迫切地希望孩子能够平安.) b.当看到教学楼已成为一片废墟时,?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①从这里可以看出父亲见到废墟时,以为儿子已经死了,他感到极度伤心,表现出他失去儿子的悲痛心情.心爱的儿子不在了,父亲那撕心裂肺的喊叫声.②该怎样读呢?指名读,评议,齐读.)

c.?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①从这儿可以看出父亲看到了希望,他相信儿子会记住他的话,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支持着他,所以他——坚定地站起身.当父亲坚信儿子在等他时,就疾步走到那里,可见父亲救儿子的急切心情,他想快些救出儿子.父亲坚信儿子仍然活着,是因为他记得儿子说的那句话.②那我们该怎样读这段话呢?请大家分小组讨论后练读,个人读,评议,齐读.)

d.?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①课文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呢?父亲坚信儿子没有死,奋力拯救儿子,顾不得休息,可见父亲对儿子爱的伟大.②是什么使父亲没完没了地挖呢?是一个信念在支撑这父亲——?儿子在等我?.这是多么伟大的父爱!这是多么坚定的信念.③与其他失去孩子的父母相比,你还能体会到什么?有些父母看到废墟后绝望地走了.而这位父亲不理他人的劝阻,只有一个信念——儿子在等他.④而且这位父亲见人就问你是不是来帮我?可见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他坚信儿子仍然活着.⑤引读:是呀,这深深的爱,坚定的信念使这位年轻的父亲不停地挖,挖了38个小时…….这伟大的力量正是源于那句最真挚朴实的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e.儿子看到爸爸来救他,自信地告诉爸爸,他曾经对同学说过:?只要我爸爸活着……,他总会和我们在一起.?(①从这儿可以看出儿子对父亲的信任,他坚信父亲会来救他.即使在最危险,最艰险的时刻,儿子的信念都没有动摇.

②儿子深深地信任父亲也正是由于那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③指导读:这句朴实的话,这种坚定的信念终于让父子团圆.读一读父子之间的对话,看看你感受到了什么?)

f.儿子还是个无私的人,在父亲救他的时候,他让同学们先出去,要父亲先救他人,而这又是那朴实但又强有力的话语——(生说).(①是呀!父亲与儿子都是了不起的,父亲对儿子的爱让我们感动,儿子对父亲的信任,更让我们感动.一句平实而强有力的话连接着两颗心,因此,阿曼达被救后,这对——引读?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速读课文,夸夸这对父与子.

2、质疑:a.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和同学交流

自己的看法.

b.?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课文中为什么反复出现类似的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同桌交流: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四、课后拓展,课堂练笔

1、想一想,阿曼达被埋在废墟中时,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试着写一写.

2、阅读类似的颂扬亲情的故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科目语文主备人罗彬班级141 时间11-9 课题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节次 1

教学目标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体会父母对子女的爱.

教材

学情

分析

本课内容切合学生生活实际,理解较容易。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爱的主题和内涵。

教学

准备

方法

研读赏析。

教学过程设计

师生教学活动说明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说出?糟糕?的反义词和?极?的近义词.

◆导言: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的这篇文章,题目叫《?精彩极了?和?糟

糕透了?》,读了课题,你猜猜课文所讲述的到底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

呢?

初步感知.理清层次

◆以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将课文分为?童年的故事?和?后来的认识?

两部分.读了课文,你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默读课文中遇到的问题.

◆全班交流:a.朗读课文,重在校正字音和纠正读错的词.b.学生当场

识记生字生词;c.课文怎样分成?童年的故事?和?后来的认识?两部分;d.指

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什么?

二、品读文章,体会情感

◆出示阅读提示,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学习.阅读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

读第1~14自然段,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画出来读给同学听,想想从

巴迪父母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学生自由朗读、批划、交流,教师巡视参与学生活动.

◆引导学生朗读感悟.

◆点拨引导(根据学生品读的句子自由调整.)

a.?母亲一念完那首诗……再次拥抱了我.?

引导: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你能给同学们读一读吗?

(齐读提示:注意母亲这时的表情,?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

导读:你还从母亲的哪些话中体会出母亲对巴迪的爱?

b.引导理解母亲本来知道巴迪的诗写得并不怎样,但她觉得巴迪是个孩子,应该鼓励,这样巴迪才更有信心.

c.?‘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引导: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其他同学有不同感受吗?

导读:父亲还说了什么?找出来读一读.

导读:父亲这句?糟糕透了?对七八岁的巴迪来说听起来好像很苛刻,但实际上这里包含着父亲对儿子的爱,一种深沉的爱.你们还能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体会到父亲对巴迪的爱?

d.?他进了饭厅,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诗吸引住了……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

三、布置作业,体会情感

◆有感情朗读课文.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想想你是否与小巴迪有过相似的经历.

第二课时

披文入情.自我感悟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巴迪写的第一首诗引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那么,你们对这两种评价有什么看法?

◆看来,文中两种?评价?也引起了我们的不同评价.谁对谁非呢?老师建议大家再认真读一读课文中写母亲评价的句子.想一想,母亲这样评价的用意.

◆对于母亲评价的语句,我们来读一读,加深体会,读出母亲的情感.

◆母亲的评价是一种鼓励,是一种爱,那么对父亲的评价又该怎样看待呢?真像有些同学所说的?残酷无情?吗?父亲为什么这样评价巴迪的诗?(父亲的评价与母亲的评价有关系.也就是说,父亲的苛刻评价也有道理,他不想让巴迪陷入自我陶醉中不能自拔.从根本上讲是出于父亲的一种责任心,是对巴迪的严格要求.)

◆分角色读l~14自然段,感受人物的不同心理.

联系生活,加深体验

◆我们清楚了文中父亲母亲的两种评价的真正目的,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招来截然相反评价的事情吗?

◆现在大家明白了这两种评价的好处,你到底喜欢哪种评价,你能说出你的真实想法吗?要求说出自己的观点,并说一说理由.

◆看来大家倾向于鼓励性的评价,这不奇怪,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心理,这也许是大多数人的共性.可是假如生活只有一种评价行吗?大家读一读16~17自然段,看一看你又获得了什么新的启示?读完后,小组交流一下.

◆大家理解得真深刻,找NT巴迪成功的原因——正确理解父母的用意.

反思文本,内化情感

◆通过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和体会,老师突然感觉到同学们一下长大了许多.大家都想发表自己的见解,现在老师就给每个同学一吐为快的机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以《爱的启示》为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可以写对课文的感想,也可以写自己对生活或学习中遇到的类似事情的新认识.

◆互相交流所写短文,相互评议.

◆小结:生活中有许多爱的不同表现形式,当我们遇到鼓励之爱的时候,应戒骄戒躁;当我们遇到严格之爱的时候,我们要正确地接受.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科目语文主备人罗彬班级103 时间11-9

课题

我的叔叔于勒

节次 1

教学目标①小说表现的主题思想

②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及曲折的故事情节

③对比手法的成功运用对刻画人物形象的好处

教材学情分析①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观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②构思新颖巧妙,悬念的设置

教学

准备

方法

研读赏析

教学过程设计

师生教学活动说明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由杨二嫂的变脸导入。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另一个外国的作家写的一篇也是讲述人善变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

2、板书课题:《我的叔叔于勒》

3、整体感知小说,知线索

明确:菲利普夫妇盼于勒发财归来是叙事明线,于勒离家到美洲冒险10年经历为暗线。

情节: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

4、情节:人物态度,找出菲利普夫妇言行变化的代表句。

开端(盼于勒)——发展(赞于勒)——高潮(遇于勒)——结局(躲于勒)人物态度对比:

前:(从文中找出词语)

后:(从文中找出词语)

5、人物性格分析(讨论)

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贪婪,庸俗的小市对民,爱慕虚荣。

?我?一个也涉世未深,天真单纯,富用同情心的孩子。

寄寓了自己的希望和理想

6、找出小说中环境描写,各自的作用?(略)

7、小说主题讨论:

金钱至上

8、发散训练

①小说的结局怎样?人物命运是由个人性格造成的?还是社会环境造成的?

②假如菲利普夫妇在游轮上巧遇发了大财的于勒,他们的言行会怎样?用150个字来

完成。

③写作:请以?人与人这间?为题,反映当代人际关系的中心。

板书设计

中心线索

于勒贫穷富裕贫穷

菲利普夫妇厌恶诅咒热切盼望咫尺不认

全家恐怖全家唯一的希望出了大乱子了

分文不值置一所别墅重新拖累我们

坏蛋流氓好心的于勒贼、讨饭的

打发到美洲去多么的惊喜啊以免再遇见他

侧面描写主体部分

介绍家庭成员,引

出于勒

对于于勒态度的今昔

变化

全家旅

发现于

证实于

躲开于

小引背景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主题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教学反思

科目主备人班级时间

课题节次

教材

学情

分析

教学

准备

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师生教学活动说明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科目主备人班级时间

课题节次

教材

学情

分析

教学

准备

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师生教学活动说明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科目主备人班级时间

课题节次

教材

学情

分析

教学

准备

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师生教学活动说明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科目主备人班级时间

课题节次

教材

学情

分析

教学

准备

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师生教学活动说明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导读课教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导读课教案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导读课教案1 【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2、默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学习重点】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学习准备】 准备材料《我的童年》,学生人手一份;课前搜集有关季羡林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 1、各组交流一下读书活动的开展情况。 2、准备好课前发的材料: 阅读《我的童年》,谈一谈读后的感受。 3、比较一下《我的童年》和《窃读记》的异同。 4、读一读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季羡林的资料: 今天,就让我们跟着苗苗一起走进季羡林先生家,采访一下这位德高望重、酷爱读书的老爷爷,听听他对读书的见解。(板书课题) 二、做采访准备 1、说一说自己想采访的感兴趣的读书问题: (教师做好记录) 2、讨论一下在采访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礼貌问题、作记录问题……) 三、读课文,找到自己的答案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2、在季老的话语中,找到自己问题的答案。 三、感悟课文内容 1、季羡林先生对于读书,提出了哪些见解?谈谈你对这几点的认识: ⑴把文章写好,要多看书。 ⑵要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不要偏科,要学好外语。 ⑶进行古诗文积累。 2、这篇文章与以往的文章有什么不同之处? 这篇文章是一篇访谈录,一问一答式。 我们在访问爱读书的人时,用这样的记录方式就很好。希望同学们把我们的读书活动继续进行下去,开展得丰富多彩。 3、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小苗和大树不仅代表着苗苗和季羡林,“小苗”还包含着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而季老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恰似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小苗”与“大树”交流的正是如何生长、汲取营养,小苗才会长成参天大树,像苗苗这样的孩子们才能成才的内容。 四、个性阅读,独特见解 1、在小组内就感兴趣的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还可以提出与文中人物不同的见解。 2、形成小组意见全班交流,达成一些共识,得到启发。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 3、谈谈你对闲书的认识。 五、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特点 1、同位俩分角色读课文,读完后互相评价。 2、两名学生分角色一问一答。 3、全班对于他俩的读进行评价,说出理由,如: “我小时候,跟我一个妹妹一块儿看,家里的桌子底下有个盛白面的大缸,叔父一来,我们就赶紧把闲书藏到缸里头,桌上摆的,都是正课。”从中可以看出季羡林老先生亲切幽默、平易近人,说得形象生动,听来如临其境。 “爷爷,我和您太像了,我也喜欢看闲书。有一回上数学课,我低着头看《水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优质表格式教案(全册)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优质表格式教案(全册) 1观潮 导学案设计 课题观潮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认识“盐、屹”等12个生字,会写“潮、据”等15个生字,会写“奇观、农历”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3.边读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语句,感受钱塘潮的神奇壮观,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 课前准备1.搜集整理钱塘江大潮的相关资料和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搜集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诗句。(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 一、激趣导入,析题解题(用时:3分钟) 1.解析课题。 2.板书课题,设疑引读。 1.交流汇报:观潮就是指观看、观 赏钱塘江大潮。 2.齐读课题,思考:为什么钱塘江 大潮会被称为“天下奇观”? 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解 读课题,一是从字面入手, 二是从内容入手。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用时:12分钟) 1.指导学生初读课文,画出生字 新词。 2.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重 点考查“震”“霎”“逐”的 读音;指导“贯”“昂”“鼎” 的结构。 3.指导集体交流书写要点: “盼”右上部是“八”,不是 “人”;“堤”和“堵”左边都 是“”,不是“”;“犹”右 边是“尤”,不是“龙”。 4.课件出示词语,引导学生交 流。 5.检查朗读情况。 1.初读课文,感知文章的主要内 容,在此基础上,画出文中的生字 新词。 2.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自学生字新 词的情况。 3.小组讨论书写注意事项。 4.小组讨论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 5.指名逐段朗读,同桌合作读。 1.在理解词语时,引导学生 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教师 可让学生造句,加强对词语 的理解。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时,教 师要深入了解学情,便于集 中指导。 三、朗读课文,理清层次(用时:10分钟) 1.指导学生分段。 2.指导学生归纳段落大意。 1.朗读课文:个人读,同桌互读。 2.小组合作: (1)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 后”的顺序来给课文分段。 (2)同桌之间运用“合并相同意思 的自然段”的方法,归纳段落大 意。 概括段落大意要抓住文 章的文路,这一点在指导学 生时要明确。 四、学习课文,感悟特点(用1.出示自学提示,指导自学。 2.指导学生抓住重点句理解钱 1.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 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为 学生在感受潮来前的特 点时,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备课

五年级语文备课 第一单元走进西部 单元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组课文,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和搜集资料了解西部,激发热爱西部的情感;加深对西部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建设者的了解;认识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意义。 【知识与能力】 1、综合运用各种识字方法独立识字,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 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欣赏文章中优美而富有特色的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联系 学习和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感受。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练习用查资料或询问的方式解决自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5、充分读书,用心体会,积累书中美好的语言,感受人物美好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1、能通过朗读体会文意,引导品味语言,从而提高朗读水平,掌握朗读技 巧,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2、继续培养学生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和能力。 3、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拓展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观察与思考的方法。 教材结构分析 本组教材以“走进西部”为专题,选编的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神奇的西部,反映了西部的昨天和今天。老舍的《草原》描绘了内蒙古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表达了蒙汉民族间的深情厚谊。《丝绸之路》再现了发生在两千多年前这条伟大之路上中西方文化交流、商贸往来生动的一幕,表明了这条交通要道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重大作用,作者的民族自豪感洋溢在字里行间,引起读者对昔日西部繁荣昌盛景象的遐想。《白杨》通过父子两代人的交谈,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热情讴歌了一代又一代献身边疆的建设者们。《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报道了一支最能吃苦、最能打硬仗、攻克了世界第一高原隧道难关的筑路大军,他们昂扬的斗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让人肃然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设计说明 单元学习活动名称为:“我爱阅读” 学习活动贯穿整个学习单元,分四个板块: 1.“读书交流会”。(1课时)学生对于读书有自己的认识,也了解一些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也有自己喜欢的作者、作品,有自己的读书经验……单元学习开始尊重学生的学习经验,安排一次交流活动。给学生一个自由交流的空间,能够看到学生已有的成果,也可以看到学生在读书方面的欠缺,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起点,有利于调整教学思路,真正能做到因材施教、顺学而导。 这一部分就安排综合性学习,提出活动话题,设计方案。让综合性学习贯穿整个学习单元。 2.“品读书滋味,悟读书乐趣”(1-2课),目的是通过两课的学习,让学生和文本作者对话,获得和作者大体相同的感受,对文本由基本的认同感,获得阅读感受;让学生和文本对话,学习文本语言及基本的表达方式;让学生和自己对话,提出文本的限制,在生活中、在阅读中找到自己的感受;让学生之间相互对话,学习者之间的交流,有助于提高认识,获得新感受新体验。 3.“学读书故事,习读书方法”,(3-4课),目的是通过两课的学习,让学生从文本中获得基本的读书方法,同

时慢慢总结自己的读书方法,对自己适合什么样的方法有所感受,有所领悟。 4.“汇报与展示”。 把口语交际·习作和交流平台、展示台中的内容进行整合,组织一次交流活动,分为“谈体会”(读书感受、读书方法、读书乐趣等)“讲故事”(自己的或者别人的)“辩论会”(开卷是否有益),这三个小活动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所侧重,关键是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养成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习惯。同时,对学习方法、学习体会做必要的总结;学生根据交流的情况,完成一篇习作;组织一次成果展示,包括展示台中提示的读书记录卡、班级图书角、习作、访谈记录、心得体会等。 读书交流会 一、读书交流 冰心说:“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苏霍姆林斯基说:“会不会阅读,决定着一个人的智力发展。” 新学期又开始了,一本本新书又在等着我们去读了。我们每个人至少都有四年的读书经历了,让我们回顾一下各自的读书生活,交流各自的读书体会。(出示下列提示)暑假中同学们读了什么书? 在几年的读书生活中有哪些读书感受? 最喜欢看哪本书?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5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单元说明 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的课文主要是围绕“一花一鸟总关情”这个主题编排的,由《白鹭》、《落花生》、《桂花雨》、《珍珠鸟》四篇课文组成。目的一是通过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花”“鸟”的内涵,二是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善于通过普通事物发现不寻常的“美”,并能根据对事物的描写,抒发自己的感情。 2.本单元重点: (1)通过对比的写法,突出事物的特点。本单元的4篇文章都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突出了事物的特征,这种手法的运用,使所描述的事物形象更鲜明生动。如《白鹭》中把白鹭和白鹤、朱鹭、苍鹭进行对比;《落花生》中把花生和桃子、石榴等进行对比;《桂花雨》中把故乡的桂花和杭州的桂花对比;《珍珠鸟》中把大珍珠鸟的“胆小”与小珍珠鸟的“与人亲近”的前后对比,突出了事物形象,令人受到启发。 (2)通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的方式理解重点句子,从而把握住文章的中 心意思。理解课文内容,朗读和背诵课文。 (3)练习写作。能够抓住事物特点,抒发自己的感情。 1 白鹭 教学目标: 1.认识“鹭、嫌、喙”等8个生字,会写“宜、鹤、嫌”等12个字。理解“精巧、配合”等词语的意思。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3.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通过对比和从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的含义。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

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准备:课件,白鹭的图片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鹭、嫌、喙”等8个生字,会写“宜、鹤、嫌”等12个字。理解“精巧、配合”等词语的意思。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课通过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入,介绍资料。 1.教师以谈话形式引入:大家猜一则谜语,这是一首古诗。“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对,是白鹭,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白鹭(出示白鹭的图片)今天我们就学习现代杰出文学家郭沫若的《白鹭》这篇课文,同学们知道郭沫若吗?(板书:白鹭) 2.展示交流有关郭沫若的资料。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四川乐山人。1914年赴日本留学。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剧本《屈原》、《蔡文姬》等。 本文选自《郭沫若全集·文学篇》,写于1942年10月31日。《白鹭》也作《鹭鸶》。白鹭就是鹭鸶,它是鹭的一种,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鱼虾等。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带着以下问题默读课文: (1)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2)作者描绘了几幅图?分别给这几幅图取一个名字。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1.白鹭 教学目标: 1.认识“鹭、嫌、喙”等8个生字,会写“素、宜、鹤”等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 3.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4.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2.难点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准备:白鹭课件共四组。 第一组:白鹭与朱鹭、苍鹭、白鹤的对比图。 第二组:白鹭的外形图及文字描述。 第三组:白鹭生活场景图三幅及文字。(觅食、栖息、低飞) 第四组:白鹭全部生活场景图及文末一段文字。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谜语让学生猜:嘴长颈长脚也长,爱穿一身白衣裳,常在水边结伙伴,田野沟渠寻食粮。(打一动物)谜底:白鹭(师出示图片) 2.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郭沫若以清新隽永的笔墨描写了白鹭,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郭沫若先生的散文诗《白鹭》,看他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如画的美妙境界。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小声自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质疑交流。 3.重点区分翘舌音“朱、澄”,平舌音“增”,指导“鹤、嫌”的书写。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

(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 3.理清文章脉络,指导分段。 第一部分(1)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第二部分(2—5)白鹭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十分精巧。 第三部分(6—8)白鹭在觅食、栖息、飞行时充满韵味,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第四部分(9—11)白鹭实在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请学生背诵有关白鹭的诗句。 二、赏读1-5自然段,感悟白鹭的“精巧”美。 1.直入开篇,抓住中心:白鹭这种常见的鸟,在郭沫若先生的眼里,它却是一首--“精巧的诗”。 板书:精巧的诗 2.指名回忆诗的特点:在你们印象中,诗有哪些特点呢?(语言精炼形象,节奏感强,富有意境。) 3.自由朗读课文1-5自然段,体会白鹭诗一般的“精巧美”。 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呢?打开课本,读读1-5小节,边读边想边画--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白鹭的精巧? [整体感知,读出学生自己的理解,感受白鹭外形的诗一般的精巧美。] 4.集体交流,引导,感悟。相机使用多媒体展示白鹭的外形图和对比图。 第二小节--概括描写:白鹭颜色、身段搭配的和谐美!(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体会并通过观察课件中的白鹭感受它外形的和谐优美,读出和谐美。)第三小节--对比描写:白鹭与白鹤、朱鹭、苍鹭相比,有其独特的小巧美和寻常美。(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感受白鹭的美:小巧、玲珑、柔和、平常。伴随音乐,读中感受如诗般精巧、美丽的白鹭。) 第五小节--具体描写:白鹭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真是天工巧夺!(引导学生观察白鹭的近景图,说出白鹭的外形,读中体会白鹭形体一切都很适宜,像诗一样精巧,优美。) ▲白鹭真是一首“精巧的诗”啊!古往今来,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听听课文6-11自然段,也许大家能从“白鹭”这首诗中找到优美的、富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 本组教材以“我爱阅读”为专题进行编排,安排了二篇精读课文,二篇略读课文。《窃读记》生动、细致地刻划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对读书的热爱与渴望;《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通过小女孩和北大著名学者对阅读的交流,使我们得到读书的有益见解;《走遍天下书为侣》则在假定和选择中,告诉我们要与书为伴,以书为侣,其乐无穷;提出善于读书,要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必有所获;《我的“长生果”》通过著名作家叶文玲童年时读书、作文的经历,点明了读写中吸收与倾吐的关系。 2.丛书简介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五年级上册之《一缕书香》中40篇文章。包含领略大师智慧、书香滋润人生、含英咀华聆海音、倾听不同的声音、读书伴我成长、经典诵读、名著推荐七部分。 3.单元双线主题 人文性主题——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情感。 工具性主题——阅读主题: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表达主题:1学习比喻的好处; 2.学习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单元学习目标】 1.学习本组课文的生字,会写23个,会认26个,理解新词的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并背诵我国古代有关读书的名句。 3.理解课文的内容,继续培养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品味读书的乐趣,学习课文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情感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4.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交流读书的收获和体会,培养阅读的兴趣,习得一些读书的方法。

5.学习做采访笔记和写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看法,不断提高实用写作的能力。 【单元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激起阅读的兴趣,培养阅读的爱好与习惯。 教学难点:在阅读中提高学生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品味作者用词的准确性,习得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单元“课时安排”】 周课时为 7 节,两周共计 14 节。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单元备课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单元备课教案教学设计第一单元 单元概述 童年,是充满纯真和情趣的时光,也是令人留恋和难以忘怀的时光。本单元以“童年”为主题,依次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一个口语交际,一次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古诗三首》向我们展示了古代儿童生活的画面——《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塑造了乡村儿童天真、勤劳、可爱的形象;《稚子弄冰》绘声绘色地表现了儿童以冰为钲、自得其乐的盎然意趣;《村晚》一诗是诗人即景而写,写出了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拿着短笛随意吹奏的场景,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乡村晚景图。《祖父的园子》一文,作者萧红用诗意的语言,写出了祖父的园子给自己的童年带来的快乐。《月是故乡明》表达了作者热爱故乡、眷恋故乡的真挚情感。《梅花魂》通过五个小故事,表现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口语交际围绕“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习作以“那一刻,我长大了”为主题,要求学生写一写自己成长历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要把感到自己长大了的“那一刻”的情形写具体。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三个板块。 1.会认、会写本单元的重点生字、词语。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4.引导学生练习习作,教会学生在习作中能把一件事写清楚,写具体,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5.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引导学生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和珍贵。 重点 1.会认、会写本单元的重点生字、词语。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难点 1.指导学生通过对重点句子的朗读,体会作者怀念童年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如何表达出来的。 2.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引导学生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和珍贵。 《古诗三首》3课时 《祖父的园子》2课时 《月是故乡明》1课时 《梅花魂》1课时 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1课时 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2课时 语文园地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备课参考

第一单元 一花一鸟总关情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2.写一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 1·白鹭 教学目标 1.认识“鹭、嫌”等8个生字,会写“素、宜”等11个字。掌握“精巧、配合”等18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3.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通过对比的手法和从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 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的含义。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第一课时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1914年赴日本留学。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剧本《屈原》、《蔡文姬》等。 本文选自《郭沫若全集·文学篇》,写于1942年10月31日。 《白鹭》也作《鹭鸶》。 白鹭就是鹭鸶,它是鹭的一种,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鱼虾等。

读写词语 精巧配合身段适宜白鹤生硬寻常忘却镜匣清晨孤独悠然 黄昏恩惠美中不足 近义词 精巧-精致适宜-合适寻常-平常忘却-忘记孤独-孤寂悠然-悠闲嗜好-爱好恩惠-恩赐 反义词 精巧-粗糙寻常-奇特悠然-匆忙美中不足-十全十美 理解词语 精巧:(技术、器物构造等)精细巧妙。 适宜:合适;相宜。悠然:悠闲的样子。 恩惠:给予或受到的好处。 美中不足:虽然很好,但是还有缺陷。 铿锵:形容声音响亮而有节奏。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1 白鹭(教案)

第一单元 本单元以“花鸟”为主题,包含《白鹭》《落花生》《桂花雨》《珍珠鸟》 4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习作:我的心爱之物”和“语文园地”。 本单元最重要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所选的 4篇课文通过描述不同的事物,寄寓了不同的情感。教学时以读为主,边读边理解,感受并积累具有深刻含义的词语和句子。“口语交际”教学要关注“讨论”和“汇报”,培养听众意识。习作是围绕自己的心爱之物,写写它的样子,是怎么得到的,为什么会成为心爱之物等,写出自己对这一事物独有的感受。“语文园地”可以通过朗读、比较、背诵等多种形式进行交流,学习描写事物的方法,积累古诗词。

3.正确朗读古诗,并熟读成诵;感受诗人

1 白鹭 1.会认“鹭、嫌”等6个生字,会写“宜、鹤”等10个生字及“精巧、配合、身段”等15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抄写喜欢的段落。 3.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4.感受文中描绘的画面,并学会用精简的语言概括画面。 5.了解作者通过写具体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的方法。 ●重点 1.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2.感受文中描绘的画面,并学会用精简的语言概括画面。 ●难点 了解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并学会表达。 1.字词教学。 本课词汇丰富,朗读时不容易上口,所以要特别重视学生初读。教师要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生字词,联系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检查自读课文时要注意正音,“嗜”是翘舌音;“嫌”是前鼻音,“框”是后鼻音;“宜”是二声,不要读成四声;“匣”的读音是“xi á”,不要读成“jiá”。有些长句子比较难读,教师要注意示范,教学生读通、读顺,如“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2.阅读理解。 读通课文,读懂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完之后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每一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内容。理清全文脉络,弄清楚各自然段之间的联系,尤其是要会概括6~8自然段描写白鹭生活的三幅画面内容。品读重点句段,理解作者的喜爱之情。根据五年级的阅读要求,要联系全篇,充分理解开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和结尾“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前后呼应的写法。 3.表达运用。 借物抒情是一种以描写事物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运用借物抒情的方法,关键是找准事物的特点与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鸣的地方,使事物与感情相统一,使感情有所依托。作者通过描

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表格式教案

课题春夏秋冬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 课文是一篇“词串”形式的识字韵文。整篇课文是围绕一年四季的季节特点来安排词串的。课文配有精美的插图,为学生了解四季特点和识字识词创设了情境。为了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本课教学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将识字、写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指导学生通过想象,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等多种方式来识字识词。本文词串韵律感强,画面感强,教师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识记生字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口头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制作本课生字卡片。(师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 一、儿歌导入,初步识字(用时:10分钟)1.播放儿歌《四季》。 2.板书课题,指导学生朗读,教 学生字“春”“冬”。 (1)指导观察。 (2)示范书写。 (3)指导学生书写。 3.指导组词。 1.听儿歌,说说从儿歌里听到了什 么。 2.跟着老师朗读课题。 3.学写生字“春”“冬”。 (1)观察字的结构。 (2)观察老师书写,跟着老师书空, 说笔顺。 (3)观察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 置,进行描红。 4.联系生活给这两个字组词,交 流自己识记“春”“冬”的方法。 1.猜字谜。 (1)三人看日出。() (2)又戴半边帽,脚蹬两只鞋。 () 二、图文结合,朗读词语(用时:15分钟)1.出示课文中的插图,相机出示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指导学生借助拼音朗读词语。读准 “风”和“霜”。 2.出示词组。“春风吹”“夏雨 落”“秋霜降”“冬雪飘”,指导 学生借助拼音读准词组。 3.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朗读词 语和词组。 4.出示插图,指导学生观察,并 说出图画上有什么。出示词语“青 草”“红花”“游鱼”“飞鸟”和 词组“池草青”“山花红”“鱼出 水”“鸟入林”。 5.指导学生用不同形式读好词语 和词组,读出韵律美。 1.学生自由朗读词语和词组,读不 准的字音可以先圈起来,再请教老 师和同学,最后再读几次。 2.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自主练习, 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然后请 读得好的同学示范,其他同学听一 听怎样读出节奏感。 3.采用不同方法朗读词语和词组。 可以分开读,也可以组合读。 4.观察课文插图,按照顺序说说 图画上有些什么。 5.借助拼音朗读好第三组词语和 第四组词组。 6.说几个像“春风”“夏雨”“春 风吹”“夏雨落”这样的词语。 7.男女生比赛朗读。 2.看图写词语,用上本课词 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多种形式,自主识写(用时:15分钟)1.出示本课的生字,指导学生识 记。 2.重点强调“霜”和“雪”,“飘” 1.同桌之间交流自己是怎样识记 “吹、落、降、飘、游、池”这些 字的。 3.写出下面生字的笔顺。 风:__________________ 入: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优秀教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优秀教案 单元教学初探 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的课文主要是围绕“一花一鸟总关情”这个主题编排的,由《白鹭》、《落花生》、《桂花雨》、《珍珠鸟》四篇课文组成。目的一是通过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花”“鸟”的内涵,二是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善于通过普通事物发现不寻常的“美”,并能根据对事物的描写,抒发自己的感情。 2.本单元重点: (1)通过对比的写法,突出事物的特点。本单元的4篇文章都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突出了事物的特征,这种手法的运用,使所描述的事物形象更鲜明生动。如《白鹭》中把白鹭和白鹤、朱鹭、苍鹭进行对比;《落花生》中把花生和桃子、石榴等进行对比;《桂花雨》中把故乡的桂花和杭州的桂花对比;《珍珠鸟》中把大珍珠鸟的“胆小”与小珍珠鸟的“与人亲近”的前后对比,突出了事物形象,令人受到启发。 (2)通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的方式理解重点句子,从而把握住文章的中心意思。理解课文内容,朗读和背诵课文。 (3)练习写作。能够抓住事物特点,抒发自己的感情。

单元教学初探 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的课文主要围绕“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这个主题编排的。主要由《搭石》《将相和》《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三篇课文组成。目的有两个。一是指导学生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二是培养学生学习本单元用事件突出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2.本单元重点: (1)通过具体事件突出人物的特点。本单元的三篇文章都是通过具体事件突出人物特点的。用事件来体现人物特点,能使人物特点更鲜明。如《将相和》一文中,通过“渑池之会”“完璧归赵”“负荆请罪”三件事,体现出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识大体、顾大局的特点。《搭石》则通过搭石,赞美了朴素的民风。《什么比猎豹的速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一、教材简析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号角的吹响,西部又一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问题。本组教材就是围绕着“走进西部”这一专题进行编写的。这一组教材共选编了4篇课文,其中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西部的神奇,西部的开发与建设,西部的昨天和今天。比如老舍的《草原》就描绘了内蒙古的草原的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丝绸之路》再现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那一幕,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往来、沟通中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白杨》则通过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父与子两代人的交谈,借助白杨,讴歌了一代又一代献身边疆的建设者们。《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记叙了在艰苦的条件下,西部建设者们攻克难关创造奇迹的经过。 本单元以走进西部作为专题进行研究,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和搜集有关西部的资料,了解西部,培养学生热爱西部的思想感情;二是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积累语言增强语感;三是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一些写作方法,并试着将这些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为了更好的使学生《走进西部》,课后安排了阅读连接,此外教材还安排了词语盘点、口语交际与习作的训练项目,再回顾与拓展中设置了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和趣味语文,为同学们的知识拓展搭制了平台。学习整组教材,学生既要把具体的景、人、事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结合起来,还要借助一些课外资料认识西部,了解西部,加深对西部的自然风光及建设者热爱之情。所以在整组的教材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多方位、多渠道的了解西部,还要联系上下文,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文章句式及语言的优美,提高理解语言及写作的能力。 二、教学目的要求 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和热爱西部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3、品味优美的语言,通过背诵、练笔等形式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 4、学习课文文中的生字词。 三、教学重难点 1、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丰富语言积累.。 2、体会作者观察、联想和想象的方法。 四、教学时间安排 1、草原3课时 2、丝绸之路1课时 3、白杨2课时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1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4课时 回顾.拓展2课时 1、草原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高歌、绿毯、柔美、渲染、勾勒、低吟、奇丽、回味、洒脱、迂回、疾驰、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天涯、热乎乎、一碧千里、翠色欲流、襟飘带舞”等词语。

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 【教材分析】 1.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一花一鸟总关情”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通过所写的事物,或蕴含着作者浓的感情,或引发了作者深深的思考。 本单元主要由《白鹭》、《落花生》、《桂花雨》三篇精读课文和《珍珠鸟》1篇略读课文组成。《白鹭》是作家郭沫若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生动地描写了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落花生》是一篇叙事散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来说明做人的道理,表达了作者许地山的父亲希望他们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期望孩子们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桂花雨》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借助桂花,来展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表达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珍珠鸟》一篇描写生动、富有诗情画意的状物散文。课文以细腻亲切的语言描写了“我”为珍珠鸟创造了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抓住珍珠鸟的可爱,表达了“我”与珍珠鸟之间互相信赖、和谐相处的情意。 2.单元重点: (1)阅读时,了解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或说明道理的方法。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知道课文中所描写的具体事物,学习借用具体事物来表达作者心中感情的方法。如:《白鹭》一文的学习中,要鼓励学生关注课文中描写白鹭的语言,通过对全文的读、悟加深了学生对白鹭的了解,从而深刻体会作者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情感的方法;《落花生》一文则抓住花生的特点来说明做人的道理;《桂花雨》则重点抓住抓住桂花的香、乐,来寄托思乡之情;《珍珠鸟》通过叙述珍珠鸟前后对人的变化,抓住珍珠鸟的可爱,来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 (2)学习书面表达,从阅读课文做起。本单元安排了习作《我的心爱之物》,由于本单元的主题是“一花一鸟总关情”,意味着学生写作的过程就是对前面四篇课文所学表达方法的运用。先回顾前面所学的四篇课文:都是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引导学生找到一样自己喜欢之物,或因美而喜欢,或因有特别的故事而喜欢,或因有特别的含义而喜欢等,而后要会按照习作中的提示:是什么,什么样子,怎么得到,为什么成为心爱之物等来安排自己的习作内容,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来表达自己对这样事物的感受。 【学情分析】 五年级是由儿童向青春期过渡的开始时期。这时候孩子的生理和心理有着明显的变化,是培养各种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这时候孩子已经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有了自己的想法。 在语文学习上,理解课本的关键字词难度会更大;阅读方面则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的阅读速度以及阅读分析能力,对于准确理解字词的难度会比以往大。本次习作,对学生来说找到一件具体事物不难,难在如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主题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蒲汪小学:赵月吉 【教材基本结构】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我爱阅读,月是故乡明,学习说明性文章,生活的启示,遨游汉字王国,父母之爱,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走近毛泽东。其中第一单元“我爱阅读”和第五单元“遨游汉字王国”还安排有不同呈现形式的综合性学习内容,使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另外本册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一共七本,每个单元跟随一本,同步整体推进。 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元采取了全新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和学习重点。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篇,略读课文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将前后课文从内容上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口语交际·习作独立成一个栏目,并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回顾·拓展由3个栏目组成,其中有2个固定栏目:“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另有“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趣味语文”穿插安排,其中“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各两次,“趣味语文”一次。 本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32篇。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15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为了便于复习检测,每组课文后安排有“词语盘点”栏目,包括“读读写写”“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是由精读课文中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读读记记”是由精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认识的词语组成,只记不写。另外,教材后附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200个;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150个,以供复习、检测之用。 【教学目标】 (一)认字200个,会写150个,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 (二)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三)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合集

第1单元 1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认识本课“稚”等生字和1个多音字“供”,会写“昼、耘、桑”等生字。理解古诗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诗的韵味,做到熟读成诵。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 2.过程与方法 (1)凭借注释、图片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2)体会诗人用词的生动传神。 3.情感与价值 (1)让学生感悟诗歌中童年生活的快乐、田园生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 (2)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理解诗意,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朗读并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中的意象,感受诗人的情感。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查阅一下关于这三位诗人的资料——他们生活时代的情况,所写诗歌的写作背景。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2.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板书设计】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村庄儿女——耘田织布辛劳赞扬 童孙——桑阴种瓜可爱喜欢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村晚 宋雷震 草满/ 池塘// 水满陂, 山衔/ 落日// 浸寒漪。 牧童/ 归去// 横牛背, 短笛/ 无腔// 信口吹。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创设情境。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采用游戏导入、音乐渲染、语言描述等教学策略,从多方面、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环节。这一环节主要体现在识字写字和理解诗意等方面。 [不足之处]整节课下来还有许多遗憾和不足之处。因为新接这个班,对学生不够了解,备课时考虑不够全面,不能针对学生差异创设问题的情境。另外,我说得较多,学生发挥得有点少,没有做到以学生自学为主,老师为辅。

小学语文表格式教案

小学语文表格式教案 教案的使用,对教学活动是一个大大的提升。对孩子们也是一个很好的帮助。小学语文表格式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小学语文表格式教案一:教案 课题17、可贵的沉默课型精读备课时间XX、3、3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抓重点语句,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感受其情感;结合课文插图,根据生活经验想像课文描述的场景,让学生从孩子们的语言、神态、动作中体会他们的心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受到要关心父母、回报父母的教育,学会关心别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新课标第一网教学难点初步懂得应该回报父母的爱。教学准备课件音乐《感恩的心》教学流程主体设计备注第一课时一、导入:1.一提起生日,每个人都滔滔不绝,有说不完的话,脸上还洋溢着兴奋、幸福。:同学们,爸爸妈妈知道你的生日在哪一天吗?生日那天,爸爸妈妈向你们祝贺吗?知道的、祝贺的,请举手!把手举高,老师要点数了!啊,这么多啊!2.同学们,有一位老师也向她的学生提出了同样的问题,瞧这些孩子——你看到了什

么?3.孩子们和我们刚才一样兴奋、热闹。今天我们要学的第17课《可贵的沉默》,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1—9自然段就是向我们展示这个热闹的场面的。二、新授感受爱1.打开书72页,让我们赶快来读读课文。生自由读2.我们一起把这个热闹的场面展示出来,你们就是这群快乐的孩子,我就是那位老师,师生合作读课文。随句子理解“异口同声、骄傲、神气十足、左顾右盼”等词语。3.小结:教室里多么热闹,孩子们多快乐。因为爸爸妈妈都知道我们的生日,都向我们祝贺,我们多么幸福啊!其实这就是爸爸妈妈对孩子们,我们都深深地——。新|课 |标|第 |一| 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依照课文内容说一说,从而创设良好的语境,与学生产生共鸣。联系上下文让学生能够更好理解词语。教学流程主体设计备注品读沉默1.在感受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时,同学们骄傲、兴奋,教室里也热闹非凡。可是,看——有什么变化?2.为什么孩子们在同一节课上会有如此截然相反的表现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自由读,文中是哪些地方写孩子们沉默了,教室里很静的?用喜欢的符号划出来。反馈交流理解“寂然无声”:没有人举手,没有人说话,我们都沉默着,这就是——寂然无声,指导朗读你还体会到什么?——再读3.拓展练笔:教室里寂然无声,没有人举手,没有人说话。孩子们沉默着,沉默了足足一分钟,他们

教案设计: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 元复习教案 [ 20 -20 学年度第学期 ] 任教学科: 任教年级: 授课教师: XXXX实验学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温馨提示:该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课时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是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本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复习计划是为了应对考试、升学和就业等决定人的下一个阶段的生活, 对前期所学所做的事情进行回顾;是为了达成更好回顾效果而制定的周密详尽可操作性强的任务时间表。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供大家参考。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教案1 一、生词 窃读炒菜锅勺踮起饿狼惧怕充足屋檐皱眉一碗酸痛支撑书柜 二、读读写写 招牌担忧急切惧怕环境知趣光顾恐怕充足理由屋檐其实支撑鼓励 三、词语积累 急匆匆花花绿绿倾盆大雨饥肠辘辘舒舒服服依依不舍 四、词语理解: 适宜:适合, 相宜。文中指在书店人多, 无人注意到我的这种环境与我只读不买的窃读行为相适合。 知趣:知道好歹, 不惹人讨厌。这里指知道常常这样只读不买是惹人讨

厌的, 每当感觉到书店里店员态度变化时, 我就会放下书离开。 饥肠辘辘:饥饿得肚子发出肠鸣音。 白日梦:比喻不能实现的胡思乱想。文中是说作者在饿着肚子站着苦读中, 也幻想着能够有钱;而有钱也不过能吃上一碗面条, 再坐下来舒服地读书。这种最简单的需求对一个穷学生来说像“白日梦”一样不可能实现。 依依不舍:留恋, 不忍分离。 五、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写小作者因为买不起书, 放学后偷偷地躲在书店里读书的事。 六、句子理解: 句子1:我跨进店门, 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 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 把短发弄乱了, 没关系, 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通过小作者的动作描写, 写出了书店顾客之多, 更表现了我读书的如 饥似渴。 句子2:急忙打开书, 一页, 两页, 我像一匹饿狼, 贪婪地读着。 “贪婪”是指贪得无厌, 没有满足的时候。这句话以一个极其生动形象的比喻──将满怀读书渴望的“我”比作一匹饥饿的狼, 一页页贪婪地阅读犹如饿狼进食。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 对读书的渴望。 句子3: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 不时望着街心, 好像说:“这雨, 害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