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三维渐进失效模型在层压板失效分析中的应用

三维渐进失效模型在层压板失效分析中的应用

三维渐进失效模型在层压板失效分析中的应用
三维渐进失效模型在层压板失效分析中的应用

[摘要] 通过编写材料子程序VUMAT引入了一种基于连续介质损伤力学的复合材料三维渐进损伤模型。模型中综合考虑了面内纤维拉伸、纤维压缩、基体拉伸及基体压缩等渐进失效形式。结合层间内聚力损伤模型,以abaqus/explicit求解器对复合材料层压板开孔拉伸、开孔压缩试验进行了仿真分析,并与试验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三维渐进失效模型能够准确地模拟开孔板拉伸及压缩状态下的损伤起始、演化,最终破坏模式及破坏载荷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关键词:层压 渐进失效 材料子程序 开孔拉伸 

[ABSTRACT] By means of user material subrou-tine VUMAT, an intralaminar damage model, based on a continuum damage mechanics approach, is presented to model the damage mechanisms occurring in composite structures incorporating fiber tensile and compressive breakage, matrix tensile and compressive fracture. The damage model, together with cohesive elements for cap-turing interlaminar failure, is implemented in abaqus/ explicit solver and used in a detailed finite element model to simulate the open-hole composite laminates subjected to tension and compression loa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could exactly predict the damage initiation and damage evolution, the failure mode and failure load agree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Keywords: Composites Progressive failure VU-MAT Open-hole traction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以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深入研究复合材料的损伤特性、分析其破坏过程及失效模式,已成为当前复合材料领域的研究重点和热点之一,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复合材料层压板主要存在五种基本损伤形式:纤维拉伸损伤、纤维压缩损伤、基体拉伸损伤、基体压缩损伤和分层损伤。近年来,随着分析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复合材料失效分析模型。这些数值分析模型中,损伤起始判据一般分为应力准则[1,2]和应变准则[3,4]两大类,应力准则中较为常用的有hashin失效准则、Chang-Chang失效准则。单一的应力准则仅能预测结构的损伤起始,要实现损伤的演化,需要更多的材料参数,如断裂韧性等,此时直接采用应变准则作为损伤起始判据就更为方便。

Chang-Chang失效准则最早由Chang F等人用于含应力集中层压板渐进损伤分析[5]以及复合材料接头拉伸和剪切失效分析[6],之后被广泛应用于预测复合材料层压板结构的失效分析中。由于Chang-Chang准则以应力作为表达形式,且没有考虑面外应力(和)对纤维和基体损伤的影响,这种二维失效准则对于求解薄板的失效问题精度较好,但是对于中厚板,面外应力的影响不可忽略,此时二维的失效准则有明显的不足。本文在二维Chang-Chang失效准则的基础上,考虑了面外应力对纤维和基体损伤程度的影响,通过编写材料子程序VUMAT实现了基于能量演化的三维Chang-Chang 渐进失效模型在复合材料层压板失效分析中的应用。分析了复合材料开孔板在拉伸载荷作用下的损伤起始、损伤演化及破坏模式,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

1 面内渐进失效模型

1.1 损伤起始准则

本文中采用基于应变的三维Chang-Chang损伤起始准则,具体描述如下:

(1)纤维拉伸模式(≥ 0):

(1)(2)纤维压缩模式(< 0):

(2)(3)基体拉伸模式(+≥ 0):

三维渐进失效模型在层压板失效分析中的应用

3D Progressive Failure Model for Composite Laminates Failure Analysis

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 贾利勇 贺 高 把余炜

316

(3)(4)基体压缩模式(+< 0):

(4)其中,,,,,。X T为1方向拉伸强度,X C为1方向压缩强

度,Y T为2方向拉伸强度,Y C为2方向压缩强度,S12为层压板面内剪切强度。α是剪应力在纤维拉伸损伤中的影响系数,介于0和1之间C ij为刚度系数。

1.2 刚度退化及单元删除准则

文献[7,8,9]中提供了几种刚度退化方式,但都局限于将材料弹性模量或剪切模量瞬时折减为0或者一个较小值,这种退化方式一般会造成结构的提前破坏,计算误差较大。实际情况是刚度退化为连续退化模式,如线性退化或非线性退化等[3,4]。本文在渐进失效模型中采用线性退化模式。图1所示为典型的拉伸和压缩状态下的线性退化模式,由于单元的失效应变依赖于单元的尺度,所以不能将失效应变值作为特定的材料参数来使用。因此依据Hillerborg断裂能准则[10],为了避免单元失效行为对单元尺度的依赖,引入单元特征长度l 。在材料损伤起始以前,材料行为按照应力应变曲线响应,损伤起始以后,材料行为按照应力-位移曲线响应,将裂纹扩展单位面积所需要的能量G C作为特定的材料参数,以拉伸断裂为例,单元失效应变与应变能释放率临界值的关系式可描述如下[10]

(5)通过上式可以得出每个单元拉伸模式下的失效应变,其他失效模式类似。单元的特征长度l与单元的尺寸以及构造形式有关[10],Faggiani,Donadon等人给出了求解六面体单元的计算方法[3,4]。文献[10,11]中提及壳单元的特征长度为单元面积的平方根,实体单元的特征长度为单元体积的立方根。本文在材料子程序中通过VUMAT内嵌函数charLength近似求解特征长度[10]。

针对纤维拉伸、纤维压缩、基体拉伸及基体压缩四种失效模式,损伤状态变量分别定义如下:

(6) (7) (8) (9)

对于拉伸模式,当时,材料在i方向彻底失效。对于压缩模式,由于物质不会消失,即使纤维断裂后单元仍有部分残余承载能力,如图2中所示的剩余强度。因此需要在材料子程序中控制压缩损伤状态变量取值介于0~1之间。Faggiani, Falzon等人认为

1方向的剩余强度与2方向的极限强度相当[3],即

(10)此外,为了防止严重畸变单元对求解收敛性的影响,引入最大主应变及最小主应变准则作为辅助的单元

删除准则。根据极分解定理,任何运动都可以分解为纯刚体旋转和沿三个正交方向的纯拉伸。

(11)为应变梯度矩阵,和分别为微元的初始

图1 面内失效模型中的拉伸失效模式

Fig.1 Intralaminar damage model behaviour for tensile

failure modes

图2 纵向拉伸及压缩失效模式

Fig.2 Model behaviour in th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317

位置和变形后的位置。表征材料的刚体旋转,表征材料的纯拉伸变形。以六面体单元为例,对矩阵求解特征根,可以得到单元的3个方向主拉伸比λ1,λ2,λ3,根据Biot应变(名义应变)定义[8]求出3个主应变值: (12)辅助单元删除准则描述如下:

(13) (14)

和为最大主应变和最小主应变,和分别为人为设定的最大主应变和最小主应变失效门槛值。需要注意的是,取值不能太小,取值不能太大,否则会将尚未失效的单元强制删除。

2 层间失效模型

层间损伤模型采用粘聚区模型[8],又叫内聚力模型。粘聚区模型是模拟胶层失效以及复合材料分层失效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层间损伤起始判据采用二次应力准则。损伤起始变量表示层间开始有损伤产生。

(15)

式中:分别为层间正应力和两个方向的剪切应力;N max,T max,S max分别对应层间拉伸和剪切的峰值强度。

,即受压时不产生损伤。

胶层的损伤演化采用基于混合模式的能量准则Benzeggagh-Kenane Law。

(16)

式中:GⅠ,GⅡ,GⅢ 分别为Ⅰ型、Ⅱ型、Ⅲ型裂纹对应的应变能释放率;GⅠC,GⅡC,GⅢC分别为Ⅰ型、Ⅱ型、Ⅲ型裂纹对应的临界应变能释放率;η为损伤因子,一般在0.5~2.0之间;D为损伤演化变量,当D=1时,材料完全失效,单元被删除,裂纹扩展。

3 准静态分析

对于轻微非线性问题,采用abaqus/standard隐式求解,积分步长可以取长一些,求解速度较快,但是对于复杂接触及材料损伤程度较高的非线性问题,需不断迭代缩小步长求解,每次迭代都需重组刚度矩阵,刚度矩阵的求解需要消耗很大的存储空间,其大小随结构自由度的增加而呈几何级数增加,计算代价很高,且容易不收敛[7]。

显式求解是通过前一增量步的数据显式的前推动力学状态,无需迭代,每步均可保证收敛。且显式求解对存储空间的消耗与单元数目呈正比,资源占用率低,求解速度取决于CPU浮点计算速度,适合处理大规模计算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采用显式准静态分析,如果以实际加载速度计算是不切实际的,为了节省计算时间一般都需要在保证系统惯性力影响较小的情况下人工增加加载速度,一般加载速率不应该超过材料中波速的1%,此外应保证系统动能占内能的比例不超过5%。

文中针对开孔拉伸及压缩试验模型,采用abaqus/ explicit显式求解器进行求解,面内损伤起始准则、损伤演化准则以及单元删除准则通过编写用户自定义材料子程序VUMAT实现。显式分析中调用VUMAT的求解过程见图

3。

图3 abaqus/explicit调用子程序流程图

Fig.3 Flow chart of calling subroutine in abaqus/explicit

4 试验与数值分析验证

4.1 试验模型

为验证模型的合理有效性,分别对ABCDE五组开

318

319

孔板拉伸及开孔板压缩试验进行验证分析,每组18件。层压板采用某国产碳纤维单向带(北京航材院提供),每组铺层顺序见表1。开孔板平面几何尺寸见图

4。

图4 试验件几何尺寸Fig.4 Specimen dimensions

4.2 有限元模型

有限元模型中采用三维实体单元C3D8R 模拟复合材料层压板,用COH3D8粘接单元模拟层间基体, 用刚体元R3D4模拟试验夹具。图5所示为开孔压缩试验整体有限元模型,图6所示为试验件孔边局部有限元网

格。

图5 压缩试验整体有限元模型

Fig.5 Whole FEA model of compression test

图6 孔边有限元网格图

Fig.6 Mesh around hole of FEA model

碳纤维复合材料性能参数如表2所示:

Pinho,Jose [12,13]等人给出了测试碳环氧复合材料断裂韧性的测试方法,并根据[0/90] ns 层板试验结果计算纤维拉伸断裂韧性及压缩断裂韧性的公式。文中参照文献[3,4]中材料参数进行初始取值,然后分别以开孔拉伸和开孔压缩试验A 组计算结果对材料断裂韧性进行修正,再以修正之后的参数对开孔拉伸及开孔压缩试验BCDE 组进行计算,对比计算与试验结果,判断算法的可行性。表3为根据A 组试验结果修正后的复合材料面内断裂韧性参数。

(N/mm)(N/mm)(N/mm)(N/mm)4.3 开孔拉伸试验计算结果与分析

文中通过A 组试验对材料性能反演之后,首先分析了层间损伤模型对开孔拉伸试验最终结构承载能力的影响。图7所示为开孔拉伸试验模拟中,考虑层间失效与不考虑层间失效两种情况下的载荷位移曲线。可以看出,在开孔板拉伸试验分析中,层间损伤对结构整体承载能力的影响不大。鉴于此,为了减少计算规模,在后续开孔拉伸失效分析中,仅考虑面内失效,忽略了层间损伤。

图8为A 组试验及计算所得的宏观断裂形式对比,图9为计算所得侧视方向纤维和基体拉伸断裂示意图。SDV1表示纤维拉伸损伤状态变量,SDV3表示基体拉伸损伤状态变量,状态变量为0表示材料无损伤, 1表示材料彻底失效。从宏观破坏形式看,计算结果与试验

320

表4为开孔拉伸试验破坏载荷与计算破坏载荷之间的对比,其中计算模型包含2种:不含损伤演化的失效模型[7,8,9]与含损伤演化的失效模型。可见对于不含损伤演化的失效模型(退化方式为刚度瞬间折减到0或较小值)计算误差较大,约30%左右;而采用本文所述的基于能量演化准则的失效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误差均在±5%以内。因此可推断,除材料强度值外,复合材料面内断裂韧性是影响计算结果的重要因素。

图10为5组试验通过2种失效模型计算得到的载荷位移曲线,可以看出对于同组试验,不含损伤演化的失效模型在载荷达到计算峰值时,承载能力迅速下降。而对于含有损伤演化的失效模型,当载荷达到计算峰值时,会出现一段非线性过渡段,然后承载能力才迅速下降。此外两种失效模型在损伤起始前响应基本一致。

图10 各试验组计算载荷位移曲线

Fig.10 Load-displacement curves of different FEA models 4.3 开孔压缩试验计算结果与分析

在开孔压缩试验数值分析中,分层失效会大大降低结构的承载能力,因此在分析计算中层间失效模型是不能忽略的。图11所示的是开孔压缩试验中计算及试验所得的宏观断裂形式,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图12显示的是随着载荷的增加,分层损伤面积的扩展历程,可以看出,分层损伤首先出现在开孔两侧

结果吻合较好。

图7 层间失效对计算结果的影响Fig.7 Effect of interlaminar damage to

the computational results

图8 A组典型破坏模式

Fig.8 Typical failure model of group A

图9 A组纤维和基体拉伸损伤示意图(侧视图)

Fig.9 Traction damage of fiber and matrix of group A

(side view)

321

受压区,随后大致沿垂直加载方向不断向两侧扩展,并

最终贯穿整个横截面。

 

(a)Experimental result (b)Simulated result

图11 开孔压缩试验破坏形式

Fig.11 Experimental and simulated failure model of

open-hole compression

t

=0.4ms

t

=0.42ms

t

=0.44ms

t =0.45ms

图12 开孔压缩试验分层损伤示意图

Fig.12 Delamination of open-hole compression test 表5为开孔压缩试验中试验破坏载荷与计算破坏载荷的对比,同样也对不含损伤演化的失效模型与含损伤演化的失效模型进行了对比。可以看出采用本文所述的基于能量演化准则的失效模型模拟层压板开孔压缩试验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5 结论与讨论

(1)通过编写材料损伤子程序,实现了一种基于能量演化的复合材料层压板面内渐进失效模型在复合材料层压板失效分析中的应用,经试验验证,该失效模型能够准确的预测复合材料开孔板拉伸及开孔板压缩破坏强度,并能够准确的预测加载过程中的损伤起始、损伤演化以及最终的破坏模式。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2)通过对不含损伤演化的失效模型与含损伤演化的失效模型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前者会导致结构在较小载荷下就破坏,结果偏保守。(3)除材料强度值外,复合材料面内断裂韧性是影响计算结果的重要因素。(4)在复合材料开孔板拉伸失效分析中,层间损伤对结构整体承载能力的影响较小。

本文中所用的复合材料面内失效模型未考虑材料应变率的影响,部分材料参数也并非试验实测得到,对材料性能的反演存在一定误差;用显式动力学的方法准静态分析时,加载速率会直接影响到对材料参数的反演,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 考 文 献

[1] Hashim Z. Failure criteria for unidirectional fiber composites[J]. J Appl Mech 1980;47:329-34.

[2] Li C F, Hu N, Yin Y J, Sekine H, Fukunaga H. Low-velocity impact-induced damage of continuous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 laminates[J]. Composites: Part A 2002(33):1055-1062

[3] Faggiani A, Falzon B G. Predicting low-velocity impact damage on a stiffened composite panel[J]. Composites: Part A 2010 (41) 737-749.

[4] Donadon MV, Iannucci L, Falzon BG. A progressive failure model for composite laminates subjected to low velocity impact damage[J]. Computers and Structures ,2008 (86) :1232-1252.

[5] Chang F, Chang K.A progressive damage model for laminated composites containing stress concentrations[J],Composite Mater,1987(21):834-855.

[6] Chang F, Chang K.Post-failure analysis of bolted composite joints in tension or shear-out Mode failure[J],Composite Mater,1987(21):809-833.

[7] 崔海坡; 温卫东; 徐颖. 冲击后复合材料板剩余抗拉强度影响因素分析[D].上海: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2000:15-17

[8] 古兴瑾;许希武.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压板高速冲击损伤数值模拟[J].复合材料学报,2012,29(1):150-161.

[9] 黎增山;关志东;何为等. 复合材料层压板开孔拉伸损伤分析[J].复合材料学报,2012,29

[10] DS.SIMULIA.ABAQUS User Manual. Version 6.10, ABAQUS Inc., Providence, RI, USA,2010.

[11] Ireneusz Lapczyk, Juan Hurtado. Progressive damage modeling in fiber-reinforced materials, ABAQUS Inc., Providence, RI, USA,2006.

[12] Jose S, Kumar RR, Jana MK, Rao GV. Intralaminar fracture toughness of a crossply laminate and its constituent sub-laminates. Compos Sci Technol.2001;61(8):1115-22.

[13] Pinho ST, Iannucci L, Robinson P. Fracture toughness of the tensile and compressive fibre failure modes in laminated composites. Compos Sci Technol 2006;66(13):22069-79.

322

电子产品失效分析大全

电子产品失效分析大全 继电器失效分析 1、样品描述 所送样品是3种继电器,其中NG样品一组15个,OK样品2组各15个,代表性外观照片见图1。委托单位要求分析继电器触点的元素成分、各部件浸出物的成分,确认是否含有有机硅。 图1 样品的代表性外观照片 2、分析方法 2.1 接触电阻 首先用毫欧计测试所有继电器A、B接点的接触电阻,A、B接点的位置见图2所示,检测结果表示NG样品B点的接触电阻均大于100 mΩ,而2种OK样品的A、B点的接触电阻均小于100 mΩ。 图2 样品外观照片

2.2 SEM&EDS分析 对于NG品,根据所测接点电阻的结果,选取B接点接触电阻值高的2个继电器,对于2种OK品,每种任选2个继电器,在不污染触点及其周围的前提下,将样品进行拆分后,用SEM&EDS分析拆分后样品的触点及周围异物的元素成分。触点位置标示如图3所示。所检3种样品共6个继电器的触点中,NG品的触点及触点周围检出大量的含碳(C)、氧(O)、硅(Si)等元素的异物,而OK品的触点表面未检出异物。典型图片如图4、图5所示。 图3 触点位置标识(D指触点C反面) 图4 NG样品触点周围异物SEM&EDS检测结果典型图片

图5 OK样品触点的SEM&EDS检测结果典型图片 2.3 FT-IR分析 在不污染各部件的前提下,将2.2条款中剩下的继电器进行拆分,并将拆分后的部件分成3组,即A组(接点、弹片(可动端子、固定端子))、B组(铁片、铁芯、支架、卷轴)、C组(漆包线),分别将A、B、C组部件装入干净的瓶中,见图6所示,处理后用FT-IR分析萃取物的化学成分,确认其是否含有有机硅。 图6 拆分后样品的外观照片 结果表明,所检3种样品各部件的萃取物中,NG样品B组(铁片、铁芯、支架、卷轴)和C 组(漆包线)检出有机硅,其他样品的部件未检出有机硅。典型图片见图7所示。

渐进决策模型与我国的改革开放之1

渐进决策模型与我国的改革开放之路 第一部分:渐进决策模型理论知识解读 渐进决策模型最初是由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和政策科学家林德布罗姆提出的,它是公共政策的理性决策模型,也被部分人称为科学决策模型。 说到这,就要简单介绍一下理性决策模型,它起源于传统经济学的理论,传统经济学的理论是以“经济人”的假设为前提的,舍弃了一些次要变量,使问题的分析得以简化,形成有效地分析框架,能用来解释经济中的诸多现象。因此,这种模型就会与决策者有着紧密的联系,决策者面临的是一个既定的问题,选择决定的各种目的,价值或目标是明确的,而且可以依据不同目标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决策者有可供选择的两个以上的方案,面对着这些方案,通常在逐一选择的基础上,选取其中一个。假如方案基本是相同的,通常会作相同的决定;对同一个问题会面临着一种或多种自然状态。它们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不可控因素。或者可以说决策者的偏好会随着时空的变化而变化;决策者会将每一个方案,在不同的自然状态下的收益值(程度)或损失值(程度)计(估)算出来,经过比较后,按照决策者的价值偏好,选出其中最佳者。 从理论看,最有优决策并不是不可行的,然而社会现实不等于理论假设,理性决策模型的假设条件遭遇到诸多障碍,人们逐渐发现政策实践中的许多现象都难以解释。其原因不在于它的逻辑体系,而在于其前提解释有问题。因此它遭到了许多学者的强烈批评。其中最突出的是查尔斯·林德布洛姆与赫伯特·西蒙。林德布洛姆指出:决策者并不是面对一个既定问题,而只是首先必须找出和说明问题。问题是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认识与看法。比如物价迅速上涨,需要对通货膨胀问题做出反应。 现在再回到林德布罗姆的渐进决策模型,该模型的基本假定是,决策者的资源(时间、信息、金钱)有限、决策者能力有限、目标与手段的相对性、过去决策的正当性与当前决策的不可预测性、沉淀成本、政治上的可行性,所以,公共政策乃过去政策的调整。他认为,按部就班原则、积小变大原则和稳中求变原则是渐进决策模型需要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渐进模型有其自生的特点:渐进模型要求决策者必须保留对以往政策的承诺。政策制定要以现行政策为基础,不能重打鼓另开张;渐进模型注重研究现行政策的缺陷。并不强调有所创新,也不是无所作为,只是注重对现行政策的修改与补充,以弥补现行政策的缺陷;渐进模型强调目标与方案之间的相互调适。不是一劳永逸,要注意反馈调节,在试探和摸索中前进。 第二部分:渐进决策模型在我国改革开放中的运用解析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开始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现如今已经走过了三十年的风雨历程,同时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三十年的改革,是逐步推进、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我认为我国的改革开放是渐进型的模式。 改革开放经历了一系列的实施步骤。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

电子五所 集成电路失效分析新技术

集成电路失效分析新技术 费庆宇1, 2 (1.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10; 2.电子元器件可靠性物理及其应用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610) 摘要:通过实例综述了目前国内集成电路失效分析技术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包括:无损失效分析技术、信 号寻迹技术、二次效应技术、样品制备技术和背面失效定位技术,为进一步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集成电路;失效分析;无损分析中图分类号:TN4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468(2005)04-0001-05 Integratedcircuitfailureanalysistechnology FEIQing-yu1,2 (1.CEPREI,Guangzhou510610,China; 2.NationalKeyLaboratoryforReliabilityPhysicsanditsApplicationTechnologyofElectrical Component,Guangzhou510610,China) Abstract:ThestatusandtrendoftheICfailureanalysistechnologyinChinawasreviewedwith practicalcases,includingnondestructivefailureanalysis,signaltracing, secondaryeffect, samplepreparationandbacksidefailurelocation. Keywords:integatedcircuit;failureanalysis;nondestructiveanalysis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ELECTRONICPRODUCTRELIABILITYANDENVIRONMENTALTESTING 专家论坛 1 引言 失效分析是确定一种产品失效原因的诊断过 程。失效分析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工业部门。尤其在电子元器件行业中,失效分析有着特殊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对元器件生产、元器件和整机设计几个方面:它能为元器件生产厂提供改进的建议,有助于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和可靠性;它也能为设计部门提供设计验证和设计纠错的服 务,从而加快产品的研制速度;它既能为整机厂提供索赔或选择元器件供应商的依据,也能在电路的可靠性设计中,提供如何正确使用元器件的依据,从而提高整机的合格率和可靠性。 目前,集成电路(IC)正在向亚微米、深亚微米、多层布线结构的方向发展,以机械探针和光发射显微为主的、传统的失效分析技术已不能满足需要。 收稿日期:2005-05-18 作者简介:费庆宇(1944-),男,浙江海宁人,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五研究所研究分析中心高级工程师,硕士,分别于1989、 1992和2001年赴联邦德国、加拿大和美国作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的失效机理和失效分析 技术研究,曾主持过多次重要课题的研究,其中“VLSI失效分析技术”课题荣获2003年度国防科技二等奖。 2005年8月第4期 Aug.2005No.4

LED失效分析及解决方案

LED失效分析及解决方案 一、高效照明LED产品的市场良好 中国是照明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节能灯、白炽灯产量均居世界首位,2010年白炽灯产量和国内销量分别为38.5亿只和10.7亿只。据测算,中国照明用电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2%左右,如采用高效照明产品替代白炽灯,节电效益明显。 2011年11月7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印发《关于逐步禁止进口和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的公告》,决定从2012年10月1日起至2016年9月30日,按功率大小分阶段逐步禁止进口和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采用高效照明产品替代白炽灯,推动了高效照明产品的普及应用和全社会照明节电意识的普遍提高,促进了半导体照明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半导体照明产品的推广应用。 二、LED产品特点 作为高效照明的LED产品,作为一种固态的半导体冷光源,有传统光源所不具备的多种优点,总结起来有以下几项: 1、高节能 相同照明效果下比传统光源可节能60%以上; 2、长寿命 LED光源是固体冷光源,环氧树脂封装,灯体内也没有松动的部分,不存在灯丝发光易烧、热沉积、光衰等缺点,特别是最近出现的LED芯片倒装工艺的,在LED封装时实现了无金线封装,更是增加了其抗机械冲击能力,使用寿命可达5万小时以上,比传统光源寿命长10倍以上; 3、利于环保 LED是一种绿色光源,环保效益更佳。光谱中没有紫外线和红外线,热量低和无频闪,无辐射,而且废弃物可回收,没有污染不含汞元素,属于典型的绿色照明光源; 4、方便组合 用于照明的LED单颗功率目前在0.03W-3W之间,可以通过非常简单的合理串联和并联实现任意功率等级的照明产品;

各类材料失效分析方法

各类材料失效分析方法 Via 常州精密钢管博客 失效分析是一门发展中的新兴学科,近年开始从军工向普通企业普及,它一般根据失效模式和现象,通过分析和验证,模拟重现失效的现象,找出失效的原因,挖掘出失效的机理的活动。在提高产品质量,技术开发、改进,产品修复及仲裁失效事故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 失效分析流程 图1 失效分析流程 各种材料失效分析检测方法 1 PCB/PCBA失效分析 PCB作为各种元器件的载体与电路信号传输的枢纽已经成为电子信息产品的最为重要而关键的部分,其质量的好坏与可靠性水平决定了整机设备的质量与可靠性。

图2 PCB/PCBA 失效模爆板、分层、短路、起泡,焊接不良,腐蚀迁移等。 常用手段· 无损检测: 外观检查,X射线透视检测,三维CT检测,C-SAM检测,红外热成像表面元素分析: 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SEM/EDS) 显微红外分析(FTIR) 俄歇电子能谱分析(AES)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 PS) 二次离子质谱分析(TOF-SIMS)· 热分析:·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热机械分析(TMA) 热重分析(TGA) 动态热机械分析(DMA) 导热系数(稳态热流法、激光散射法) 电性能测试: · 击穿电压、耐电压、介电常数、电迁移· 破坏性能测试: 染色及渗透检测

2 电子元器件失效分析 电子元器件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可靠性的提高奠定了现代电子装备的基础,元器件可靠性工作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元器件的可靠性。 图3 电子元器件 失效模式 开路,短路,漏电,功能失效,电参数漂移,非稳定失效等 常用手段· 电测:连接性测试电参数测试功能测试 无损检测: 开封技术(机械开封、化学开封、激光开封) 去钝化层技术(化学腐蚀去钝化层、等离子腐蚀去钝化层、机械研磨去钝化层) 微区分析技术(FIB、CP) 制样技术: 开封技术(机械开封、化学开封、激光开封) 去钝化层技术(化学腐蚀去钝化层、等离子腐蚀去钝化层、机械研磨去钝化层) 微区分析技术(FIB、CP) 显微形貌分析: 光学显微分析技术 扫描电子显微镜二次电子像技术 表面元素分析: 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SEM/EDS) 俄歇电子能谱分析(AES)

电子产品失效模式分析

电子产品失效模式分析 失效分析是一门发展中的新兴学科,近年开始从军工向普通企业普及,它一般根据失效模式和现象,通过分析和验证,模拟重现失效的现象,找出失效的原因,挖掘出失效的机理的活动。在提高产品质量,技术开发、改进,产品修复及仲裁失效事故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 01、失效分析流程 图1 失效分析流程 02、各种材料失效分析检测方法 1、PCB/PCBA失效分析

PCB作为各种元器件的载体与电路信号传输的枢纽已经成为电子信息产品的最为重要而关键的部分,其质量的好坏与可靠性水平决定了整机设备的质量与可靠性。 图2 PCB/PCBA 失效模式 爆板、分层、短路、起泡,焊接不良,腐蚀迁移等。 常用手段 无损检测:外观检查,X射线透视检测,三维CT检测,C-SAM检测,红外热成像 表面元素分析: ?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SEM/EDS) ?显微红外分析(FTIR)

?俄歇电子能谱分析(AES)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二次离子质谱分析(TOF-SIMS) 热分析: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热机械分析(TMA) ?热重分析(TGA) ?动态热机械分析(DMA) ?导热系数(稳态热流法、激光散射法) 电性能测试: ?击穿电压、耐电压、介电常数、电迁移 ?破坏性能测试: ?染色及渗透检测 2、电子元器件失效分析 电子元器件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可靠性的提高奠定了现代电子装备的基础,元器件可靠性工作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元器件的可靠性。 图3 电子元器件 失效模式开路,短路,漏电,功能失效,电参数漂移,非稳定失效等

常用手段电测:连接性测试电参数测试功能测试 无损检测: ?开封技术(机械开封、化学开封、激光开封) ?去钝化层技术(化学腐蚀去钝化层、等离子腐蚀去钝化层、机械研磨去钝化层) ?微区分析技术(FIB、CP) 制样技术: ?开封技术(机械开封、化学开封、激光开封) ?去钝化层技术(化学腐蚀去钝化层、等离子腐蚀去钝化层、机械研磨去钝化层) ?微区分析技术(FIB、CP) 显微形貌分析: ?光学显微分析技术 ?扫描电子显微镜二次电子像技术 表面元素分析: ?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SEM/EDS) ?俄歇电子能谱分析(AES)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二次离子质谱分析(SIMS) 无损分析技术: ?X射线透视技术 ?三维透视技术 ?反射式扫描声学显微技术(C-SAM)

丁煌_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理论

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理论 摘要:本文首先回顾了林德布洛姆蜥进决策理论的产生背景和形戚过程,然后对渐进决策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闱释,最后对渐进决策模式的舍理性与局限性作了筒要的评 价。 关蕾词:林德布洛姆;渐进决策理论 20世纪60年代以前,在西方行政学的决策研究领域中占主导地位的一直是理性决策 模式,尽管西蒙等人对传统的纯粹理性决策模式进行了改进并进而提出了他的有限理性决 策模式,但是他终归没有跳出理性主义决策模式的框架,然而,理性主义决策模式在实际运用中面临着种种困难。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一些新的决策模式试图弥补理性决策模式之不足,其中有一种决策模式产生了极大的反响,并一直被视为西方国家行政决策的基本模式,这就是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和经济学家林德布洛姆提出的渐进决策模式。 一 、生平与著述 查尔斯·林德布洛姆(Charles E L[ndblom)是美国当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 “政策分析的创始人。他于l 917年3月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1937年毕业于斯坦福大学主修政治学及经济学;1939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经济系任教,进而开始了他的教学生涯;1945年获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46年任教于耶鲁大学至今;1954年在著名的 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担任研究员;1960年任古根海姆研究中心研究员;1963年~1 964年出任美国住印度大使馆经济参赞并兼任美国国际开发总署驻印度办事处主任;1968年~ 1969年出任耶鲁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1972年~1 973年担任耶鲁大学政治学系主任;1 975 年任美国比较经济学会会长;1980年当选为美国政治学会会长;现任经济学与政治学“首席讲座教授”和社会与政策研究所所长。作为一个政治学家,林德布洛姆在政治学领域的研究中进行了一些开创性的工作,他对“政策”的分析研究、尤其是以其提出的“渐进决策模式”饮誉美国政治学界和行政学界。在执教之余,林德布洛姆写下了大量的著作和文章.其中主 要有:《政治、经济及福利——计划构成与政治经济系统的基本社会过程》(1953年)、《政策 分析》(1 956年)、《渐进调适》(1 959年)、《决定的策略——政冶体系是一种社会过程》(1963 年)、《XX的智慧——经互相调节产生的决策》(1965年)、《决策过程》(1 968年)、《政治与市 场——世界政治经济体系》(1977年)等在这些著作和文章中,《渐进调适》作为经典性的论 文是美国攻读政治学和公共行政学专业的学生的必读书。而作为《渐进调适》一文的进一步发展,其另一部力作《决策过程》一书则以渐进的决策分析战略和多元的决策模式对一些长期以来较有影响的决策理论和模式,特别是理性决策模式和精英决策模式作了回答。此外,他的《政治与市场——世界政治经济体系》一书出版后.被认为是2O世纪最后25年内最有影响的政治学著作.该书并荣获美国政治学会的最高荣誉奖——威尔逊政治学术奖。 二、林德布洛姆渐进决策理论的产生背景和形成过程 政治决策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行为,在战后受到了越来趣多的政治学家和行政学家的 关注。在林德布洛姆的决策理论尚未出现之前,最有影响的政治和行政决策理论是理性决策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观点是:1.决策者知道所有同具体问题有关的目标;2.所有有关问

理性决策和渐进决策

渐进决策模型与理性决策模型的异同点 1、不同点:(见表格) (1)模型的理论假设不同,理性模型是假设人是一个经济人、有限理性人,而渐进模型则是假设人是一个有限理性人 (2)手段与目的不同,理性模型是从目标到手段,而渐进模型是从手段到目标 (3)认识论基础不同,理性模型是奠定在实证主义的认识论基础上的,而渐进模型则是奠定在后实证主义认识论基础上的。 (4)政策制定的依据不同,理性模型具有科学性、技术性,而渐进模型具有政治性、价值型 (5)行为与结构不同,理性模型是个体及组织行为,而渐进模型则是结构、制度 (6)民主与精英的取向不同,理性模型趋向精英化,而渐进模型趋向民主化 2、相同点 (1)两者都遵循事物的前进法则。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过程,虽然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因此决策活动采取渐进方式,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前进,就可以避免出现重大失误。渐进决策模型正是对这一规律深陈家刚-被误导的关系:渐进决策模型与理性决策模型9刻认识的体现。理性决策模型也并不主张违背这一法则,而是充分尊重这一法则。为此,它主张,决策必须对前途充满信心,对现实有引导作用,同时也要正视客观现实,充分重视前进中的阻碍因素。遵循事物的前进法则,是理性决策现实性的根本保障之一。 (2)两者都能体现知行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过程。渐进决策的过程与之完全一致:决策——实施——再决策——再实施,逐渐地迈向预定目标。这就是渐进决策过程的一种描述。理性决策也同样遵循这一决策过程的引导。它是从现实中来,到现实中去的。它既强调认识的实践来源,也强调认识的实践运用和必须在实践中得到检验。脱离实践的决策不会具有现实性,脱离认识的决策不可能体现理性。违背实践与认识辩证法的决策,不可能是理性的或实践的。实现知行观的统一,是理性决策的理性精神和实践精神的又一根本保障因素。

失效分析

失效分析 第三章失效分析的基本方法 1.按照失效件制造的全过程及使用条件的分析方法:(1)审查设计(2)材料分析(3)加工制 造缺陷分析(4)使用及维护情况分析 2.系统工程的分析思路方法:(1)失效系统工程分析法的类型(2)故障树分析法(3)模糊故 障树分析及应用 3.失效分析的程序:调查失效时间的现场;收集背景材料,深入研究分析,综合归纳所有信息 并提出初步结论;重现性试验或证明试验,确定失效原因并提出建议措施;最后写出分析报告等内容。 4.失效分析的步骤:(1)现场调查①保护现场②查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失效过程③收集 残骸碎片,标出相对位置,保护好断口④选取进一步分析的试样,并注明位置及取样方法⑤询问目击者及相关有关人员,了解有关情况⑥写出现场调查报告(2)收集背景材料①设备的自然情况,包括设备名称,出厂及使用日期,设计参数及功能要求等②设备的运行记录,要特别注意载荷及其波动,温度变化,腐蚀介质等③设备的维修历史情况④设备的失效历史情况⑤设计图样及说明书、装配程序说明书、使用维护说明书等⑥材料选择及其依据⑦设备主要零部件的生产流程⑧设备服役前的经历,包括装配、包装、运输、储存、安装和调试等阶段⑨质量检验报告及有关的规范和标准。(3)技术参量复验①材料的化学成分②材料的金相组织和硬度及其分布③常规力学性能④主要零部件的几何参量及装配间隙(4)深入分析研究(5)综合分析归纳,推理判断提出初步结论(6)重现性试验或证明试验 5.断口的处理:①在干燥大气中断裂的新鲜断口,应立即放到干燥器内或真空室内保存,以防 止锈蚀,并应注意防止手指污染断口及损伤断口表面;对于在现场一时不能取样的零件尤其是断口,应采取有效的保护,防止零件或断口的二次污染或锈蚀,尽可能地将断裂件移到安全的地方,必要时可采取油脂封涂的办法保护断口。②对于断后被油污染的断口,要进行仔细清洗。③在潮湿大气中锈蚀的断口,可先用稀盐酸水溶液去除锈蚀氧化物,然后用清水冲洗,再用无水酒精冲洗并吹干。④在腐蚀环境中断裂的断口,在断口表面通常覆盖一层腐蚀产物,这层腐蚀产物对分析致断原因往往是非常重要的,因而不能轻易地将其去掉。 6.断口分析的具体任务:①确定断裂的宏观性质,是延性断裂还是脆性断裂或疲劳断裂等。② 确定断口的宏观形貌,是纤维状断口还是结晶状断口,有无放射线花样及有无剪切唇等。③查找裂纹源区的位置及数量,裂纹源的所在位置是在表面、次表面还是在内部,裂纹源是单个还是多个,在存在多个裂纹源区的情况下,它们产生的先后顺序是怎样的等。④确定断口的形成过程,裂纹是从何处产生的,裂纹向何处扩展,扩展的速度如何等。⑤确定断裂的微观机理,是解理型、准解理型还是微孔型,是沿晶型还是穿晶型等。⑥确定断口表面产物的性质,断口上有无腐蚀产物,何种产物,该产物是否参与了断裂过程等。 7.断口的宏观分析(1)最初断裂件的宏观判断①整机残骸的失效分析;②多个同类零件损坏的 失效分析;③同一个零件上相同部位的多处发生破断时的分析。(2)主断面(主裂纹)的宏观判断①利用碎片拼凑法确定主断面;②按照“T”形汇合法确定主断面或主裂纹;③按照裂纹

PCB失效分析技术与案例

PCB失效分析技术与典型案例 2009-11-18 15:10:05 资料来源:PCBcity 作者: 罗道军、汪洋、聂昕 摘要| 由于PCB高密度的发展趋势以及无铅与无卤的环保要求,越来越多的PCB出现了润湿不良、爆板、分层、CAF等等各种失效问题。本文首先介绍针对PCB在使用过程中的这些失效的分析技术,包括扫描电镜与能谱、光电子能谱、切片、热分析以及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等。然后结合PCB的典型失效分析案例,介绍这些分析技术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PCB失效机理与原因的获得将有利于将来对PCB的质量控制,从而避免类似问题的再度发生。 关键词| 印制电路板,失效分析,分析技术 一、前言 PCB作为各种元器件的载体与电路信号传输的枢纽已经成为电子信息产品的最为重要而关键的部分,其质量的好坏与可靠性水平决定了整机设备的质量与可靠性。随着电子信息产品的小型化以及无铅无卤化的环保要求,PCB也向高密度高Tg以及环保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成本以及技术的原因,PCB在生产和应用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失效问题,并因此引发了许多的质量纠纷。为了弄清楚失效的原因以便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分清责任,必须对所发生的失效案例进行失效分析。本文将讨论和介绍一部分常用的失效分析技术,同时介绍一些典型的案例。 二、失效分析技术 介于PCB的结构特点与失效的主要模式,本文将重点介绍九项用于PCB失效分析的技术,包括:外观检查、X射线透视检查、金相切片分析、热分析、光电子能谱分析、显微红外分析、扫描电镜分析以及X射线能谱分析等。其中金相切片分析是属于破坏性的分析技术,一旦使用了这两种技术,样品就破坏了,且无法恢复;另外由于制样的要求,可能扫描电镜分析和X射线能谱分析有时也需要部分破坏样品。此外,在分析的过程中可能还会由于失效定位和失效原因的验证的需要,可能需要使用如热应力、电性能、可焊性测试与尺寸测量等方面的试验技术,这里就不专门介绍了。 2.1 外观检查

叶片失效分析方案

火车用增压器叶片失效分析 分析方案: 1.宏观形貌分析(主要是寻找主断面或主裂纹) 2.微观形貌分析 (1)表面产物分析 产物的分析又可分为成分分析和相结构分析两个方面。成分的确定可采用化学分析、光谱分析、带有能谱的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及俄歇能谱仪等手段进行。产物的相结构分析常用X射线衍射仪、德拜粉末相机X射线衍射、透射式电子显微镜选区衍射及高分辨率衍射等方法。 (2)表面的微观形貌分析 目前用于微观形貌分析的工具,主要是电子显微镜,即透射电镜及扫描电镜。 首先对失效叶片进行宏观观察分析。比如说是否有裂纹产生;是否有一个损伤程度最为严重的叶片,若有,则考虑其他叶片损伤是否因该损伤最严重的叶片碰伤所致;叶片表面是否有腐蚀、磨损和变形等问题,等等。观察图片,叶片并未断裂,首先判断为表面损伤失效,可考虑疲劳问题。而叶片运行并非是因为与其他物体接触,表面在接触应力下有相对运动造成材料的流失,因此,又可考虑与气流产生磨损问题及腐蚀问题(环境气氛的化学和电化学作用引起)。 一:腐蚀失效形式包括以下5种方式: a 腐蚀造成受载零件截面积的减小而引起过载失效(断裂)。 b 腐蚀引起密封元件的损伤而造成密封失效。 c 腐蚀使材料性质变坏而引起失效。 d 腐蚀使高速旋转的零件失去动平衡而失效。 e 腐蚀使设备使用功能下降而失效。 腐蚀失效分析的步骤及内容: (1)详细勘查事故现场:损坏设备的基本情况、损坏部位的宏观情况、材料及制造情况、设备使用的环境条件、应力条件、表面处理情况、现场拍照及取样、经济损失的估算。 (2)腐蚀形貌的宏观分析:腐蚀产物的形貌、断面特征。 (3)腐蚀产物分析。 (4)腐蚀形貌的微观分析。 (5)对材料性能进行复验。 (6)失效模式的判断及重复性试验。 (7)综合讨论及总结。 预防腐蚀失效的一般原则: (1)正确分析腐蚀失效原因和确定腐蚀失效模式 (2)正确地选择材料和合理设计金属结构 (3)查明外来腐蚀介质的性质并将其去除 (4)隔离腐蚀介质 (5)采用电化学保护法 二:疲劳形式 考虑叶片受到长周期的循环应力和其所处环境,可能为高温机械疲劳和腐蚀疲劳。因其还未达到运转工时的要求,因此可考虑工件设计缺陷、机加工缺陷、材料组织缺陷、机加工使用环境、载荷频率等问题引起的疲劳。

零件失效分析方案设计

零件失效分析方案设计 实验目的 ⑴了解失效分析的基本方法与基本技术; ⑵了解断裂零件断口的宏观形貌特征与失效模式、失效原因之间的关系; ⑶分析材料组织、性能对零件加工及使用过程中失效的影响; ⑷通过分析,提出预防和改进的措施。 实验仪器设备、失效零件 照相机、放大镜; 切割机、砂轮机、镶嵌机、抛光机; 洛氏硬度计; 金相显微镜、CCD数码成像系统。 失效零件选择60Si2CrA弹条。 实验原理 1.材料常见的失效形式及其判断方法; 2.材料典型断裂失效断口的形貌及其特征; 3. 断口分析技术; 4.裂源及裂纹扩展方向的判别; 5. 力学性能测试技术。 失效分析 ⑴选择失效零部件,进行宏观外形与尺寸的观察和测量,拍照留据,确定重点分析的部位。 ⑵调查零部件的服役条件和失效过程。 ⑶查阅失效零部件的有关资料,包括零部件的设计、加工、安装、使用维护等方面的资料。 3.5:收集资料:该零件在相同\不同工作条件下的实效形式,观察断口情况,统计相关信息;对本零件的实效可能性做出几种假设,在以后实验中留意相关证据,验证假设是否正确。(PS:有点类似人工智能的推理模式)

⑷试验研究 实验方法与步骤 1、对整个零件进行检查,包括 (1)断裂形式、部位及塑性变形情况,并注意裂纹源区; (2)有无腐蚀痕迹; (3)有无磨损迹象; (4)表面状况(有无机械损伤,颜色变化,氧化及脱碳现象); (5)原材料质量,加工缺陷等。 (6)注意与假设对比:看是否有假设相同的,相同则进一步验证其他的,不同则做更多的假设.PS:一定要在假设中做一条我们最后要得出的。 2、断口宏观分析 用放大镜观察断口表面,主要内容有 1.裂纹源与终止点; 2.断裂面、裂纹扩展方向; 3.断口附近的塑性变形情况; 4.断口是否清洁光亮; 5.断口结构特点、贝纹特征及终端区大小, 6.注意与假设对比:看是否有假设相同的,相同则进一步验证其他的,不同则做更多 的假设.PS:一定要在假设中做一条我们最后要得出的。 并拍照留据。 3、断口硬度检测 在断口附近取若干个样本检测点,用洛氏硬度计进行硬度检测并与标准硬度值进行比较。 4.金相检测 在断裂件上截取金相试样,经镶嵌、打磨和抛光,再用3%硝酸酒精溶液侵蚀后在金相显微镜下进行显微组织观察。 5、下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得出一个结论: 对预防该类零件的实效提出建议: 对本实验做一个总结:缺点和优点,值得改进与发扬的地方。

芯片失效分析的原因(解决方案-常见分析手段)

芯片失效分析的原因(解决方案/常见分析手段) 一般来说,芯片在研发、生产过程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就如房缺补漏一样,哪里出了问题你不仅要解决问题,还要思考为什么会出现问题。随着人们对产品质量和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失效分析工作也显得越来越重要,社会的发展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出现问题不可怕,但频繁出现同一类问题是非常可怕的。本文主要探讨的就是如何进行有效的芯片失效分析的解决方案以及常见的分析手段。 失效分析失效分析是一门发展中的新兴学科,近年开始从军工向普通企业普及。它一般根据失效模式和现象,通过分析和验证,模拟重现失效的现象,找出失效的原因,挖掘出失效的机理的活动。失效分析是确定芯片失效机理的必要手段。失效分析为有效的故障诊断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失效分析为设计工程师不断改进或者修复芯片的设计,使之与设计规范更加吻合提供必要的反馈信息。失效分析可以评估不同测试向量的有效性,为生产测试提供必要的补充,为验证测试流程优化提供必要的信息基础。 失效分析基本概念1.进行失效分析往往需要进行电测量并采用先进的物理、冶金及化学的分析手段。 2.失效分析的目的是确定失效模式和失效机理,提出纠正措施,防止这种失效模式和失效机理的重复出现。 3.失效模式是指观察到的失效现象、失效形式,如开路、短路、参数漂移、功能失效等。 4.失效机理是指失效的物理化学过程,如疲劳、腐蚀和过应力等。 失效分析的意义1.失效分析是确定芯片失效机理的必要手段。 2.失效分析为有效的故障诊断提供了必要的信息。 3.失效分析为设计工程师不断改进或者修复芯片的设计,使之与设计规范更加吻合提供必要的反馈信息。 4.失效分析可以评估不同测试向量的有效性,为生产测试提供必要的补充,为验证测试流程优化提供必要的信息基础。 失效分析主要步骤和内容芯片开封:

以“渐进决策模式”为主题,撰写一篇小论文

谈论渐进模式在危机决策中的适用性分析 论文关键词:渐进决策模式理性决策模式危机危机决策 论文摘要:优化决策模型是优化政策制定的指南。而优化决策模式的基本途径是分析决策模式的适用性。在分析危机决策和渐进决策模式内涵的基础上,批判了渐进决策模式不适用于危机决策的普遥观点,并提出渐进决策模式将是危机决策主流模式的理论预设。同时主张通过扩大危机事前决策的民主参与和提高危机事中决策的满意度完善危机决策。 全球化时代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人类在广泛享受全球化所带来的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国际关系的错综复杂、意识形态的交融碰撞必定会形成新的不稳定因素,并对政府危机管理构成严峻挑战。作为危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危机决策直接影响着危机管理的绩效。为此,本文从分析林德布洛姆渐进决策模式在我国危机决策实践中的适用性入手,探寻实现危机决策科学化的有效途径。 一、危机与危机决策

不同的学者采用不同的术语描述危机。罗森塔尔( Rosenthal)和皮内泊格(Pijnenburg)认为,危机就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巴顿(Barton)认为,“危机是一个会引起潜在负面影响的具有不确定性的大事件,这种事件及其后果可能对组织及其员工、产品、服务、资产和声誉造成巨大危害”。尽管定义不同、内容有所侧重,但都在一定程度上阐释了危机的特征,即危机具有爆发突然、发展难以预测、结果不确定的特点。同时,也揭示出危机实质上是一种决策情势。在此情境中,决策者的基本价值观念受到了猛烈冲击,危机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及社会的稳定。为了有效遏止或遏制危机的发展,决策者必须在有限时间内回应危机事件。由于危机决策是在时间紧迫、信息有限、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做出的非例行决策活动,因此危机决策具有不同于常规决策的以下特点: 1.决策主体精英化。作为政府治道变革的目标模式之一,民主行政实现的有效途径在于决策主体的多元化,即通过建立参与性的行政决策机制,拓宽危机决策主体范围。然而在危机决策中,政府必须高效快速地回应危机,危机决策不可能在充分民主协商的基础上进行,而只能由决策中枢机构和

新版PFMEA-过程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实战训练(3)

新版PFMEA-过程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实战训练 ●课程背景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 QMC)在德国柏林召开股东会议,并正式宣布新版AIAG-VDA FMEA标准发布!这是一个历史性时刻,历经了长时间汽车行业专家的反复研讨和修订,第一版的AIAG-VDA标准终于正式发布!本次培训将根据最新发布的AIAG-VDA FMEA 要求,系统地讲解新版FMEA的背景,重要变化点以及企业如何应对等,并对新的AIAG-VDA FMEA七步法进行详细讲解,帮助企业迅速掌握新版FMEA的使用。FMEA是1960 年代美国太空计划所发展出来的一套手法,为了预先发现产品或流程的任何潜在可能缺点,并依照其影响效应,进行评估与针对某些高风险系数之项目,预先采取相关的预防措施避免可能产生的损失与影响。近年来广为企业界做为内部预防改善与外部对供货商要求的工具,是从事产品设计及流(制)程规划相关人员不得不熟悉的一套运用工具。FMEA是系统化的工程设计辅助工具,主要利用表格方式协助进行工程分析,使其在工程设计时早期发现潜在缺陷及其影响程度,及早谋求解决之道,避免失效之发生或降低影响,提高系统之可靠度。因此尽早了解与推动失效分析技术,是业界进军国际市场必备的条件之一! ●培训对象 研发总监、经理、工程师;质量总监、质量经理、质量主管、质量工程师、质量技术员;技术总监、经理、工程师、技术员;产吕流程总监、经理、工程师、技术员;生产经理、生产主管以及所有工程师(PE,ME,QA,SQE等)。 ●培训时间 1-2天 ●课程收获 1.了解最新版PFMEA的背景及主要变化点

2.理解和掌握新版PFMEA的七步法 3.预先考虑正常的用户使用和制造过程中会出现的失效 4.有助于降低成本提升效益,预防不良品的发生 5.建立产品可靠度保证系统,具备整体的概念 6.认识失效的类型及其影响 7.熟悉并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手法预防产品设计与制程规划可能发生的不良现象 8.累积公司相关不良模式与效应处理之工程之知识库,不断改进产品可靠性 课程大纲 第一章FMEA的发展过程 一.了解FMEA 二.FMEA定义 三.FMEA的目的 四.什么时候用FMEA 五.新版PFMEA的主要变化 1.七步法代替以前的“填表法” 2.全新的SOD评分标准 3.全新的措施优先级AP取代RPN 4.增加了优化措施的状态跟踪 5.全新的表格等 第二章PFMEA简介 一.PFMEA的时间顺序 二.PFMEA集体的努力 三.成功的PFMEA小组 四.PFMEA小组的守则 五.PFMEA小组决定的标准/模式 第三章执行新版PFMEA和实例 一.执行新版PFMEA的步骤

失效分析技术之基础知识篇

失效分析技术之基础知识篇 摘要:本文介绍失效分析与预防技术相关的概念、失效及失效分析分类、失效分析的目的、特点及作用,以及对失效分析实验室、人员和管理的要求等。 关键词:失效,失效分析,失效预防 1基本概念[1] 1.1失效 产品丧失规定的功能称为失效。 1.2失效分析 判断失效的模式,查找失效原因和机理,提出预防再失效的对策的技术活动和管理活动称为失效分析。 1.3失效模式 失效的外在宏观表现形式和规律称为失效模式。 1.4失效机理 失效机理是指引起失效的微观物理化学变化过程和本质。 1.5失效学 研究机电产品失效的诊断、预测和预防理论、技术和方法的交叉综合的分支学科。失效学与相关学科的边界还不够明确,它是一个发展中的新兴学科。 1.6风险 风险是失效的可能性与失效后后果的乘积,风险评估就是对系统发生失效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1.7失效和事故 失效与事故是紧密相关的两个范畴,事故强调的是后果,即造成的损失和危害,而失效强调的是机械产品本身的功能状态,如由于涡轮叶片的疲劳断裂失效,

导致某型号的某某事故。失效和事故常常有一定的因果关系,但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 1.8失效和可靠性 失效是可靠性的反义词。产品的可靠度R(t)是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的能力。失效率F(t)是指工作到某一时刻尚未失效的产品,在该时刻后,单位时间内发生失效的概率,即F(t)=1-R(t)。 1.9失效件和废品 失效件是指进入商品流通领域后发生故障的零件,而废品则是指进入商品流通领域前发生质量问题的零件。废品分析采用的方法常与失效分析方法一致。 1.10失效分析和状态诊断 失效分析是指事后的分析,而状态诊断是针对可能的主要失效模式、原因和机理方面事先的,即在线、适时、动态的诊断。 1.11失效分析和安全评定 失效分析是指事故后的失效模式、原因和机理诊断,而安全评定是指事故前,按“合于使用”原则的安全与否的评价。 1.12失效分析与维修 维修是维护和修理的总合,维护指将可能造成维修对象功能缺损的因素排除掉,修理指将维修对象缺损的功能恢复,主要是以替换失效件的方式进行。而失效分析是针对失效件的失效模式、原因和机理进行分析。维修主要是针对整机进行修复,而失效分析是对已经定位的失效构件或材料进行分析。 1.13痕迹[2] 主要指力学、化学、热学、电学等因素单独地或共同地作用于制件,而在制件上形成的各种印迹、颜色或材料粘结等。 1.14痕迹分析 对痕迹进行诊断鉴别,找出其形成和变化的原因,为失效分析提供线索和依据的过程。

渐进决策模型

渐进决策模型 渐进决策模型是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和政策科学家林德布洛姆提出的。林德布洛姆是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渐进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所提出的渐进决策模式,在美国的政治学与行政学界很有影响。渐进决策模型也是从批判理性决策模型入手的。林德布洛姆关于渐进决策的思想,在他的早期著作《政治、经济、福利》一书中已具雏形。1958 年林德布洛姆在批评传统的政策分析方法时,提出了“渐进分析”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 1 、因为现实政治所推行的渐进政治,对政策问题,各政治领袖与政党的看法大致上达成共识,所能调节或改变者,只是在小的支节问题上,因而是渐进的,在实际政治中,不一定需要用许多理论。 2 、尽管政策分析或制定也会经常出现许多变量,但渐进分析只注重几个重要变量,方案的考虑也只限于少数几个。 3 、价值与事实在渐进分析中交互使用,互为一体。现实政治中的基本价值已达共识,无需再寻求各种不同的价值标准作为决定的标准。 4 、渐进分析着重以已有的政策为前提,这样的政策更可能被社会上一般人所接受,并且与实现差距不大,不致于冒险。

按照上面的想法,林德布洛姆认为渐进决策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1 )按部就班原则按部就班,修修补补的渐进主义者或安于现状者,或许不象个英雄人物,但却是个正在进行勇敢的角逐的足智多谋的问题解决者;(2 )积小变大变原则从形式上看,渐进决策过程似乎行动缓慢,但由微小变化的积累可以形成大的变化。渐进决策要求变革现实是通过一点一点的变化,逐步实现根本变革的目的;(3 )稳中求变原则政策上的大起大落是不可取的,欲速则不达,势必危害到社会的稳定。为保证决策过程的稳定性,要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通过一系列小变达到大变之目的。 综上所述,渐进决策模型从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角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从认识论上讲,它在于以历史和现实的态度将决定运行看成是一个前后衔接的不间断过程;从方法论上看,它注重事物变化的量的积累。以量变导致质变,主张通过不间断的修正,达到最终改变政策之目的。 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模型,因其所具有的固有缺陷,同样也遭到了不少学者批评。人们认为,这种模式在社会稳定,变迁速率缓慢还比较适宜。但社会条件与环境发生巨大变革时,需要彻底改革现有政策,这种模式非但起不到应有作用,很可能阻碍社会的变革。理性决策模型所要求的过于理想化,在现实世界中是无法达到的,而渐进决策模型虽与实际决策过程相近似,但只适用于稳定的社会中。

失效分析心得体会

失效分析与无损检测技术综合应用 心 得 体 会

11级检测技术及应用 11802205 薛星 2013年5月30日 尊敬的马老师: 您好!我是11级检测技术及应用的班长薛星。通过这次的讲座,使我受益匪浅。您给我们针对CR技术、失效分析和无损检测的新技术进行了一一的讲解,让我们对我们的专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对本专业的发展有了深入了解。 CR技术(Computed Radiography;Computed Radiology),是一种数字化的新的非胶片射线照相检验技术。目前,它采用贮存荧光成像板(Storage Phosphor Imaging Plate)完成射线照相检验。 采用贮存荧光成像板的CR技术,是基于某些荧光发射物质,具有保留潜在图像信息的能力。这些荧光物质受到射线照射时,在较高能带俘获的电子形成光激发射荧光中心(PLC)。采用激光激发时,光激发射荧光中心的电子将返回它们初始能级,并以发射可见光的形式输出能量。这种光发射与原来接收的射线剂量成比例。这样,当激光束扫描贮存荧光成像板时,就可将射线照相图像转化为可见的图像

无损检测新技术有激光超声检测方法、激光(错位)散斑检测方法、红外热像检测方法、微波检测技术、超声波时差衍射技术、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数字射线成像技术、远场涡流检测技术等。其中红外热像检测对蜂窝积水问题的应用较多。 本次的讲座让我们对无损检测的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随着社会的发展,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也随之增多。讲座针对无损检测技术、设备和应用都做了讲解,使我们对无损检测从理论到应用都有了深入了解。相信通过我们的认真学习,一定会在无损检测技术中提高理论和实践的只是和技能。近年来,随着军事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中各种高性能的复合材料、陶瓷材料的应用,微波无损检测的理论、技术和硬件系统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从而大大推动了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