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冠心病介入培训12月答案

冠心病介入培训12月答案

冠心病介入培训12月答案
冠心病介入培训12月答案

1. 小血管病变的定义?小血管病变与再狭窄的关系?

答:小血管病变的概念来源于STRESS试验和BENESTENT试验,将通过QCA确定的参照血管直径<3mm的病变规定为小血管病变。但也有较多研究将其定义为参照血管直径<2.75mm的病变。临床上倾向于将≤2.5mm的病变定义为小血管。

小血管病变PCI再狭窄率高,主要冠脉事件发生率高。再狭窄率较大血管高(32% VS 20%),具有再狭窄高危因素(糖尿病、复杂病变及长病变)的小血管病变支架术后再狭窄率高达55%。PCI后即刻管腔面积越大再狭窄率越低,因此IVUS指导对小血管病变意义较大。

2. 小血管病变介入治疗的技术要领?

答:导管管腔小易造成嵌钝,需要6F的指引导管甚至带侧孔指引导管,保证同轴性和支撑力;

导丝在小血管内操作导丝难度增加,导丝前端的J形变头应短,以适应较小的管腔,增进导丝控制能力;应采用头端较软导丝,最好不用中硬导丝或更硬的导丝;硬杆导丝支撑力好,有助于支架放置;球囊选用小直径球囊以提高通过病变能力,小血管病变常常较硬,需要高压扩张,宜选用半或非顺应性球囊以减少并发症;小血管长病变两端直径差别较大,有时需选用不同直径的球囊分段扩张;症状许可下球囊扩张时间尽量长球囊扩张理想结果的标准:无明显撕裂、残余狭窄<20%、远端血流好和无弹性回缩;

IVUS 可准确判断是否是真正的小血管;“假小血管”与大血管同,根据IVUS测的血管直径选择球囊(B/A=1:1)和支架;无IVUS时仍

应根据QCA选择B/A=1:1球囊,盲目选择较大球囊会增加撕裂及其所致的急性闭塞率,真小血管根据QCA测的直径选择球囊(B/A=1:1),根据扩张结果可增加球囊直径;

其它对较硬的病变采用去斑术或切割球囊会减少撕裂及急性闭塞的发生率;高压球囊不能扩张的病变如果无严重夹层可换用旋磨,但是对长的小血管病变旋磨后“无血流”并发症发生率高。

支架不同支架对小血管病变结果会不同,以下特性与之有关,柔顺性、小的截面积、支架两端与球囊交界处移行光滑、在高压球囊上(>16atm)捆绑牢固、支架之外的球囊不宜过长以减小对非支架覆盖血管的损伤;QCA支架/血管直径比1:1;长病变和小血管病变往往伴随,曾经提倡支架长度应尽量短,以能覆盖列余狭窄>30%的血管段为标准,即“点支架”(spot stenting)技术;支架通过病变用力适中,避免长时和过度用力操作,如果支架不易通过病变可采用deep sitting技术,但deep sitting后能过分操作指引导管;球囊扩张13atm以上或对远端变细的血管用相对较大的短球囊在支架近端扩张有助于获得最佳支架结果;扩张之前多体位透视支架位置准确;对小血管病变支架后不能有扩张不充分和支架远端残余狭窄及撕裂,如果支架以远有狭窄,应选用与血管直径1 :1的球囊和低压力时间扩张。

3.长病变的定义?

答:冠状动脉长病变是指单个冠脉血管病变长度大于等于20mm;弥漫性病变是长病变的一种,是指单个血管病变长度大于等于40mm;当多个阶段病变间距小于5mm时,视为单个病变。1998年ACC/AHA

冠状动脉形态学分类标准:靶病变长度大于10mm为长病变,长度大于20mm为弥漫性病变,弥漫性冠状动脉疾病的定义为至少1/3的血管长度存在3处或3处以上大于50%的狭窄。属“C”型病变,特点如下:①多见于老年和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小血管病变;②因伴有血管成角、扭曲、钙化,手术操作难度大,易发生并发症,血小板粘附性增加,易致术后血栓形成;③斑块负荷重,常易导致撕裂、夹层,术后再狭窄率增加;④血管直径逐渐变细,选择球囊和支架比较困难。

⑤远端管径较细,不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较好的适应证。

4. 长病变介入治疗的技术要领?

答:根据Poisseuilles血流动力学定律,冠脉血流量与狭窄直径成正比,与狭窄长度成反比,静态时50%的局限狭窄不引起心肌缺血,但病变长度15mm以上时则与90%的局限狭窄缺血程度相同。对弥漫及长病变的处理不能简单依据狭窄程度,需综合考虑临床症状及相关检查,必要时行IVUS及FFR评估。

导管①所选择的导管应提供较好的支持力和同轴性,以保证长球囊或长支架顺利通过长弥漫病变;②7F导管因其导管硬度适中,可提供较稳定的被动支持;③6F导管可通过深插导管尖端,以获得主动支持;④当深插导管送入长球囊或支架后,应立即回撤导管,以防止主干长时间血流受阻。

导丝①所选择的导丝应为长球囊、支架的植入提供良好的支持力,因此推送杆的支持力较好;②导丝尖端不宜过硬,操纵性差并容易损伤长病变的血管内膜;③因长病变多合并钙化病变,因此导丝表面有

亲水涂层更易通过长病变;④推荐导丝系列:stablizer supersoft、stablizer supersoft plus、extrasupport、ATW、BMW。

球囊①过去的长球囊优点:在无支架时,长球囊扩张充分,减少撕裂和血管闭塞,提倡在长病变,适用长球囊;减少标准球囊的操作时间;缺点:不易通过长病变,不易高压扩张,易破裂,钙化病变不易充分扩张,需更换标准球囊,增加医疗费用;②标准球囊扩张方法:定位准确,避免损伤正常内膜组织,缓慢中等压力扩张,避免造成内膜撕裂;③建议适用球囊:半顺应性、外径小、跟随性好、推送杆同轴性支持力好的球囊;④因支架球囊表面没有亲水涂层,对正常组织内膜损伤大,因此建议尽量不要使用长支架的球囊二次预扩张新病变。

支架由于长病变支架内再狭窄率较高,因此应提倡“合理化支架植入术”,即根据病人的解剖特征和球囊扩张结果是否决定植入支架,建议①对于小血管、弥漫长病变,如球囊扩张后残余狭窄小于30%且远端血流好,一般不放置支架;②对于血管管径大于3.0mm,残余狭窄大于30%或内膜长撕裂,植入完全覆盖病变的长支架;③弥漫性长病变应放置药物支架,应减少长病变放置裸支架的机会,且需要完全覆盖病变至正常参照血管,如果需要植入多个支架时,两支架间至少有1-2mm重叠,并且必要时两支架间进行后扩张;④如果长病变近、远段血管直径相差1mm以上,如经济条件许可,尽量放置2个支架,应先植入远端病变,然后再植入近端支架;⑤当选用一个长支架,可用10-12atm先释放支架,将支架球囊回撤至支架内,大于14atm扩

张后,使近端支架直径与血管直径相匹配,避免近端支架与血管之间形成缝隙、造成“涡流”;⑥选择外径小、连接桥较少的柔软性能好的管状支架。

5.扭曲成角病变的定义?

答:扭曲病变的定义

冠脉近段扭曲病变:靶病变近端有2个或2个以上≥75°的弯曲,至少一个近端弯曲≥90 °;

靶病变近端血管大于45°的弯曲数目分级:

无或轻度扭曲:近段血管存在0~1个弯曲

中度扭曲:近段存在2个弯曲

重度扭曲:近段血管存在3个或3个以上的弯曲

成角病变的定义多数学者认为成角≥45°者定义为成角病变

轻度成角:<30°

中度成角:45 °~60 °

中、重度成角:> 60 °

严重成角:> 90 °

6.扭曲成角病变介入器械选择的要点是什么?

答:导管①提供最大的支持力及最好的同轴性,如XB、VODA、EBU 系列或AL系列,推荐使用可提供较好支持力的7F指引导管,如使用6F导管需采用深插技术;②术中可使用深插导管以获得主动支撑力,如将JR导管经深插右冠成型为AL型;③在左冠脉扭曲或成角病变处理中,推荐使用JL短头或XB导管,可便于使用深插技术并减少损伤

主干的风险,同时减少导管近段与血管开口的成角而有利于支架的传送;④操作技巧:当深插导管以利于球囊或支架到达病变远端后,应迅速回撤导管深插部分,避免造成长时间血管缺血,而增加手术风险。导丝分成两种类型

①柔软导丝:易通过扭曲血管到达远端,但在推送支架时有难度,如Choice PT Floopy、Stablizer supersoft、Luge、Hitoque FloopyII,此时可利用导管的主动支持将支架顺利送至远段病变;②超支持力导丝:可提供较强的支持力,可使扭曲的近段血管拉直,便于支架的传送,但导丝不易送至血管远端,并可能出现因血管拉直而造成狭窄假象,需植入支架后将导丝撤至近段造影帮助判断狭窄假象,此类导丝如Extrasupport、BHW、ATW;③带亲水涂层的超滑导丝易于到达扭曲病变远端;④导丝远段中心轴锥形变细的导丝较易平滑通过扭曲病变,如Stablizer系列;⑤操作技巧:应增加导丝的旋转性以克服扭曲血管对导丝的阻力。

球囊①容易通过扭曲病变球囊:尖端柔软、循迹性好、球囊与中心杆的同轴性好、推送杆支持力好,如Maverick、Crossail、U-pass、Sprinter。快速交换球囊不如整支交换球囊的整体推送力;②不易通过扭曲成角病变的球囊:球囊尖端过长过硬、低顺应性高压球囊,尖端由化学粘接或热焊接的球囊不如激光焊接的球囊易通过扭曲成角

病变;③当导丝不能通过多个连续扭曲成角时,可应用球囊跟随支持;

④对于成角病变,为防止球囊移位,不应使用短球囊:球囊与导管相对固定,且球囊中部至成角部位,扩张压力不宜过大;

支架①支架长度的选择应尽量跨越扭曲段,以完全覆盖病变减少扭曲成角病变两端的血管撕裂;②对于扭曲病变:应用环状支架或桥连接较少的开环管状支架,易于通过扭曲血管;③对于成角病变:应用缠绕支架或环状支架将会造成斑块从支架间隙中脱垂,因此术后血管亚急性血栓、再狭窄率均会增加;④使用有桥连接的正弦曲线型的管状支架可防止斑块的脱落现象,但其通过成角病变的能力较差,且把成角病变拉直:如使用“S”型桥连接支架,不仅通过成角病变能力强,而且可防止斑块脱落;⑤操作技巧:当支架推送有阻力时,可令患者咳嗽、深吸气,拉直近端扭曲血管、增加腔内振动,易于支架推送;当推送球囊或支架受阻时,可再送一根导丝,增加对近端扭曲血管的支撑力,以易于支架平滑通过;当长支架不能通过时,应换用短支架;对于扭曲成角病变不推荐直接支架;部分扭曲病变由于导丝的牵拉作用使血管没有血流,此时支架定位较为困难,可以应用放置导丝前冠脉造影图像上的部分标记进行定位,如病变与某血管的位置关系或病变与某骨性标志的位置等。

7.简述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答:适应症①桡动脉搏动、走行良好;②Allen试验阳性;③既往无动脉变异史;④髂股腹动脉病变如狭窄、扭曲、夹层、瘤样病变等;

⑤肥胖并股动脉搏动弱;⑥服用华法林等抗凝药物;⑦不能长时间平卧(腰部疾病、心功能不全);⑧远距离搬运,下肢不易固定。

绝对禁忌症①无桡动脉搏动;②Alien试验阴性;③桡动静脉短路;

④桡动脉严重迂曲、变异;

相对禁忌症①桡动脉搏动差或细;②桡动脉、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迂曲;③主动脉严重扩张;④桥血管造影;⑤不能用右桡动脉行右位心冠状动脉造影或左内乳动脉的介入治疗,也不能用左桡动脉行右内乳动脉的介入治疗;⑥身材矮小、肥胖老年妇女;⑦主动脉严重扩张;⑧用6F或7F鞘管不能完成的治疗。

8. 我们为什么要选择桡动脉途径进行介入治疗?

答:选择桡动脉途径有以下优点①双重供血,安全性高;②适合于严重主动脉-髂动脉病变、背痛、肥胖、心衰的患者;③可以早期活动;

④无需闭合设备;⑤较少顾及凝血的问题;⑥设备成本更低;⑦血管并发症少见;⑧患者容易接受。

9. 桡动脉介入治疗的主要并发症?

答:一、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 1.局部出血2.前臂血肿3.骨筋膜室综合症4.桡动脉痉挛5.桡动脉闭塞6.假性动脉瘤形成7.非闭塞性桡动脉损伤8.前臂疼痛或不适。

二、心脏并发症 1.冠脉痉挛2.无复流3.冠脉穿孔4.冠脉夹层5.

冠脉急性闭塞6.支架内血栓7.冠状动脉瘤形成8.其他并发症如急性心梗、分支血管闭塞、开口夹层。

三、全身并发症 1.造影剂肾病2.血管迷走反射。

四、脑血管栓塞(推测与导丝或导管行进过程中导致升主动脉或头臂干微小斑块脱落有关)。

10. 简述药物洗脱支架的结构设计的特点?其降低再狭窄

的主要机制?

答:药物支架结构设计的特点:由支架、涂层基质、生物活性药物组成;药物洗脱支架又称药物释放支架,通过包被于金属支架表面的聚合物携带药物,当支架置入血管内病变部位后,药物自聚合物涂层中通过洗脱方式有控制地释放至心血管壁组织而发挥生物学效应。目前上市的药物洗脱支架主要有雷帕霉素(rapamycin)洗脱支架和紫杉醇( paclitaxel)洗脱支架,二者均通过抑制平滑肌细胞过度增生而预防支架内再狭窄形成。

药物支架降低再狭窄的主要机制:以支架为载体,靶向性地携带药物到达血管损伤局部,并在一定时间内持续作用于支架植入部位,抑制血管壁的炎性反应和内膜的过度增生,从而降低再狭窄。

11.药物洗脱支架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

答:尽管DES将支架植入术后的再狭窄率降低到10%以内,但其对内皮细胞非特异性的抑制作用,使得抗增殖与损伤后再内皮化过程存在一定的矛盾。非生物降解DES存在的内皮化延迟、支架内血栓形成、晚期支架贴壁不良、支架处动脉瘤形成、多聚物引起的炎症反应及过敏反应等是DES晚期血栓形成的最重要原因。

未来DES发展方向即在于保证DES的有效性的同时提高其安全性,完全生物可降解支架(BDS)是冠脉支架发展的趋势,被誉为冠脉介入手术第四次革命。BDS尤其是完全BDS既可暂时支撑管壁,还可作为药物载体,有效降低支架置入后再狭窄发生率,完成使命后可部分甚至完全降解,克服了传统金属支架残留问题;加上目前已研制成功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药物释放速度可控性的支架材料,故在抗狭窄和

促进内皮化预防血栓形成方面更易找到一个平衡点,有望达到快速完全内皮化目的。

目前支架改良主要围绕以下三方面展开:

1.改良释放药物:支架表面药物释放在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同时也抑制支架表面内皮化,理想的药物应能有效抑制血管内膜增生、又能使血管内皮良好覆盖支架,在药物被完全洗脱以后,对支架局部内膜增生的抑制效果消失,支架骨架能够被完全内皮,平滑肌细胞也不再增生,而药物本身又不具致栓性,目前药物选择方向包括应用西罗莫司类似的免疫抑制剂如依维莫司、他克莫司、Biolimus-A9等、减少涂层药物的剂量和释放药代动力学、多药联合释放和一些新型药物涂层如加速再内皮化抗体涂层、磷酸胆碱涂层支架、硅化物涂层支架及炭涂层支架等。

2.改良支架骨架:支架骨架除支撑管壁外,本身作为金属异物具有致栓性,因此即使是无药物涂层的BMS,血栓形成也不容忽视。目前支架平台已有传统的不锈钢转向新型的钴铬合金,但钴铬合金仅使支架的可操纵性和可视性改善,但仍未解决致栓性。而采用可吸收材料制作支架则是未来发展方向,理想的支架平台应具有支架的作用但又可在一定时间内降解,目前开发的材料有多聚DTE 碳化物、聚乳酸支架和生物可吸收金属镁支架等。

3.改良药物释放载体:目前的主流DES均通过永久性多聚物(Polymer)释放药物,尽管缺乏足够的证据,由于多聚物目前均是永久残留体内,其生物相容性常可导致局部的慢性炎症或高敏反应,

甚至溃疡形成,可导致内皮长期不愈合,从而诱发支架血栓形成,药物载体的改进目前备受关注,是目前DES改良的最主要发展方向。改进方向主要是两大方面:利用可吸收多聚物作为药物载体,随着药物释放, 多聚物也完全被分解;或完全摒弃载体,直接对金属支架进行加工,如通过激光在支架表面刻出储药凹槽,或直接在支架杆上打出储药小孔,以避免载体残留造成炎症反应。而目前新一代DES多将改良药物释放载体并和应用新一代抑制药物相结合,部分支架同时采用合金材料以提高操纵性。

冠脉介入培训试题第4个月、第四个月答案教学提纲

1、请问冠脉的造影的适应征主要有哪些(分别从诊断,治疗和评价目的方 面描述)? 以诊断为主要目的: ⒈不明原因的胸痛,无创性检查不能确诊,临床怀疑冠心病。 ⒉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如顽固的室性心律失常或新发传导阻滞;有时需冠状动脉造影除外冠心病。 ⒊不明原因的左心功能不全,主要见于扩张型心肌病或缺血性心肌病,两者鉴别往往需要行冠状动脉造影。 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复发心绞痛。 ⒌先天性心脏病和瓣膜病等重大手术前,年龄50岁,其易合并有冠状动脉畸形或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在手术的同时进行干预。 ⒍无症状但疑有冠心病,在高危职业如:飞行员、汽车司机、警察、运动员及消防队员等或医疗保险需要。 以治疗为主要目的: 临床冠心病诊断明确,行冠状动脉造影可进一步明确冠状动脉病变的范围、程度,选择治疗方案。 ⒈稳定型心绞痛或陈旧心肌梗死,内科治疗效果不佳,影响学习、工作及生活。 ⒉不稳定型心绞痛,首先采取内科积极强化治疗,一旦病情稳定,积极行冠状动脉造影;内科药物治疗无效,一般需紧急造影。对于高危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以自发性为主,伴有明显心电图的ST段改变及梗死后心绞痛,也可直接行冠状动脉造影。 ⒊发作6小时以内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或发病在6小时以上仍有持续性胸痛,拟行急诊PCI手术;如无条件开展PCI术,对于AMI后溶栓有禁忌的患者,应尽量转入有条件的医院。AMI后静脉溶栓未再通的患者,应适时争取补救性PCI。对于AMI无并发症的患者,应考虑梗死后1周左右择期行冠状动脉造影。AMI伴有心源性休克、室间隔穿孔等并发症应尽早在辅助循环的帮助下行血管再灌注治疗。对于高度怀疑AMI而不能确诊,特别是伴有左束支传导阻滞、肺栓塞、主动脉夹层、心包炎的患者,可直接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 ⒋无症状性冠心病,其中对运动试验阳性、伴有明显的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行冠状动脉造影。 ⒌CT等影像学检查发现或高度怀疑冠状动脉中度以上狭窄或存在不稳定斑块。

冠心病介入培训12月答案

冠心病介入培训12月答案

1. 小血管病变的定义?小血管病变与再狭窄的关系? 答:小血管病变的概念来源于STRESS试验和BENESTENT试验,将通过QCA确定的参照血管直径<3mm的病变规定为小血管病变。但也有较多研究将其定义为参照血管直径<2.75mm的病变。临床上倾向于将≤2.5mm的病变定义为小血管。 小血管病变PCI再狭窄率高,主要冠脉事件发生率高。再狭窄率较大血管高(32% VS 20%),具有再狭窄高危因素(糖尿病、复杂病变及长病变)的小血管病变支架术后再狭窄率高达55%。PCI后即刻管腔面积越大再狭窄率越低,因此IVUS指导对小血管病变意义较大。 2. 小血管病变介入治疗的技术要领? 答:导管管腔小易造成嵌钝,需要6F的指引导管甚至带侧孔指引导管,保证同轴性和支撑力; 导丝在小血管内操作导丝难度增加,导丝前端的J形变头应短,以适应较小的管腔,增进导丝控制能力;应采用头端较软导丝,最好不用中硬导丝或更硬的导丝;硬杆导丝支撑力好,有助于支架放置;球囊选用小直径球囊以提高通过病变能力,小血管病变常常较硬,需要高压扩张,宜选用半或非顺应性球囊以减少并发症;小血管长病变两端直径差别较大,有时需选用不同直径的球囊分段扩张;症状许可下球囊扩张时间尽量长球囊扩张理想结果的标准:无明显撕裂、残余狭窄<20%、远端血流好和无弹性回缩; IVUS 可准确判断是否是真正的小血管;“假小血管”与大血管同,根据IVUS测的血管直径选择球囊(B/A=1:1)和支架;无IVUS时仍

当多个阶段病变间距小于5mm时,视为单个病变。1998年ACC/AHA 冠状动脉形态学分类标准:靶病变长度大于10mm为长病变,长度大于20mm为弥漫性病变,弥漫性冠状动脉疾病的定义为至少1/3的血管长度存在3处或3处以上大于50%的狭窄。属“C”型病变,特点如下:①多见于老年和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小血管病变;②因伴有血管成角、扭曲、钙化,手术操作难度大,易发生并发症,血小板粘附性增加,易致术后血栓形成;③斑块负荷重,常易导致撕裂、夹层,术后再狭窄率增加;④血管直径逐渐变细,选择球囊和支架比较困难。 ⑤远端管径较细,不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较好的适应证。 4. 长病变介入治疗的技术要领? 答:根据Poisseuilles血流动力学定律,冠脉血流量与狭窄直径成正比,与狭窄长度成反比,静态时50%的局限狭窄不引起心肌缺血,但病变长度15mm以上时则与90%的局限狭窄缺血程度相同。对弥漫及长病变的处理不能简单依据狭窄程度,需综合考虑临床症状及相关检查,必要时行IVUS及FFR评估。 导管①所选择的导管应提供较好的支持力和同轴性,以保证长球囊或长支架顺利通过长弥漫病变;②7F导管因其导管硬度适中,可提供较稳定的被动支持;③6F导管可通过深插导管尖端,以获得主动支持;④当深插导管送入长球囊或支架后,应立即回撤导管,以防止主干长时间血流受阻。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第习题及答案半年期

1)冠脉介入治疗的适应症是什么? 1. 无症状心肌缺血或加拿大心脏学会I-II级心绞痛:左主干病变应行血运重建但不适宜冠脉大桥;PCI可能适用于非前降支近段病变,病变血管负责中等面积存活心肌血供。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a8204339.html,S III级心绞痛:正在接受药物治疗,血管上存在一处或多处适宜介入病变,预计成功率高。或合并静脉桥血管病变或多处狭窄不适宜再次行外口手术,非介入检查没有缺血证据或正在接受药物治疗的两到三支病变其前降支近段存在明显狭窄,且合并糖尿病及左室功能不全; 3.不稳定心绞痛及NSTEMI患者:如果患者无严重伴发疾病且冠脉病变适宜PCI,应尽早行PCI治疗 4.STEMI患者。 2)冠脉介入治疗的术前准备主要包括哪些? 评估适应证和禁忌证,基本病情评价: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知情同意,术前用药,器械和人员准备。 3)请描述现代冠脉介入治疗病例操作的完整步骤? (一)PCI适应症 (二)早期策略 1. 直接PCI 2. 转运PCI 3. 补救性PCI (二)患者的风险评估 1. 患者基本情况及基础疾病因素(1)年龄(2)性别(3)心脏功能 (4)糖尿病(5)肾功能(6)合并疾病2. 冠脉病变解剖因素(三)术前准备 (四)PCI策略以及手术支持 1. 药物支持(1)硝酸甘油(2)肝素(3)GP IIb/IIIa受体拮抗

剂 2. 器械支持(1)临时起搏(2)IABP(3)血栓抽吸和远端保护装置(4)左心室辅助装置 (五)术后用药、监测和随访 1. 术后用药(1)抗血小板药物治疗(2)抗凝治疗(3)术后水化(4)其他二级预防用药;1)抗高血压治疗;2)调脂治疗3)糖尿病治疗4)ACEI5)ARB 6)醛固酮拮抗剂7)beta受体阻滞剂 2. 术后监测(1)症状(2)生命体征(3)心肌损伤标志物。(4)血肌酐(5)心电图 3. 术后随访。 二、PCI操作过程 (一)手术入路的选择 1. 经股动脉途径 2. 经桡动脉途径 3. 肱动脉途径 (二)导引导管置入 (三)导引导丝的准备和置入(1)导引导丝的准备(2)导引导丝的送入 (四)球囊扩张 (五)支架置入和后扩张 (六)撤出介入器械并处理穿刺技术

冠心病介入培训12月答案

1. 小血管病变的定义?小血管病变与再狭窄的关系? 答:小血管病变的概念来源于STRES试验和BENESTEN试验,将通过QCA确定的参照血管直径<3mn的病变规定为小血管病变。但也有较多研究将其定义为参照血管直径<2.75mm的病变。临床上倾向于将 < 2.5mm的病变定义为小血管。 小血管病变PCI 再狭窄率高,主要冠脉事件发生率高。再狭窄率较大血管高(32%VS 20%),具有再狭窄高危因素(糖尿病、复杂病变及长病变)的小血管病变支架术后再狭窄率高达55% PCI后即刻管腔面积越大再狭窄率越低,因此IVUS指导对小血管病变意义较大。 2. 小血管病变介入治疗的技术要领? 答:导管管腔小易造成嵌钝,需要6F 的指引导管甚至带侧孔指引导管,保证同轴性和支撑力; 导丝在小血管内操作导丝难度增加,导丝前端的J 形变头应短,以适应较小的管腔,增进导丝控制能力;应采用头端较软导丝,最好不用中硬导丝或更硬的导丝;硬杆导丝支撑力好,有助于支架放置;球囊选用小直径球囊以提高通过病变能力,小血管病变常常较硬,需要高压扩张,宜选用半或非顺应性球囊以减少并发症;小血管长病变两端直径差别较大,有时需选用不同直径的球囊分段扩张;症状许可下球囊扩张时间尽量长球囊扩张理想结果的标准:无明显撕裂、残余狭窄<20%、远端血流好和无弹性回缩; IVUS 可准确判断是否是真正的小血管;“假小血管”与大血管同,根据IVUS测的血管直径选择球囊(B/A=1: 1)和支架;无IVUS时仍应根据

QCA选择B/A=1: 1球囊,盲目选择较大球囊会增加撕裂及其所致的急性闭塞率,真小血管根据QCA测的直径选择球囊(B/A=1:1), 根据扩张结果可增加球囊直径; 其它对较硬的病变采用去斑术或切割球囊会减少撕裂及急性闭塞的发生率;高压球囊不能扩张的病变如果无严重夹层可换用旋磨,但是对长的小血管病变旋磨后“无血流”并发症发生率高。 支架不同支架对小血管病变结果会不同,以下特性与之有关,柔顺性、小的截面积、支架两端与球囊交界处移行光滑、在高压球囊上(>16atm) 捆绑牢固、支架之外的球囊不宜过长以减小对非支架覆盖血管的损伤;QCA支架/血管直径比1:1;长病变和小血管病变往往伴随,曾经提倡支架长度应尽量短,以能覆盖列余狭窄>30%的血管段为标准,即“点支架”( spot stenting )技术;支架通过病变用力适中,避免长时和过度用力操作,如果支架不易通过病变可采用deep sitting 技术,但deep sitting 后能过分操作指引导管;球囊扩张13atm以上或对远端变细的血管用相对较大的短球囊在支架近端扩张有助于获得最佳支架结果;扩张之前多体位透视支架位置准确;对小血管病变支架后不能有扩张不充分和支架远端残余狭窄及撕裂,如果支架以远有狭窄,应选用与血管直径1 :1 的球囊和低压力时间扩张。 3. 长病变的定义? 答:冠状动脉长病变是指单个冠脉血管病变长度大于等于20mm弥 漫性病变是长病变的一种,是指单个血管病变长度大于等于40mm;当多个阶段病变间距小于5mn S寸,视为单个病变。1998年ACC/AHA 冠状动脉形态学分类标准:靶病变长度大于10mn为长病变,长度大于

心血管介入培训答案

心血管介入培训第7月答案 1、对于慢性稳定型冠心病有较大范围心肌缺血证据的患者,介入治疗是缓解症状的 有效方法之一。2、不稳定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高危患者,提倡尽早介入治疗。高危患者主要包括:反复发作心绞痛或心肌缺血或充分药物治疗时活动耐量低下;血心肌酶指标升高;心电图新出现的ST段压低;出现心力衰竭或出现二尖瓣反流或原有反流恶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持续室速;6个月内接受过介入治疗;曾行冠脉旁路移植术等。3、对于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治疗的关键在于开通梗死相关血管(IRA),尽可能挽救濒死心肌,降低患者急性期的死亡风险并改善长期预后。根据患者就诊的时机以及初始治疗的不同分为不同的策略:(1)直接PCI: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12小时内行PCI 直接开通IRA。直接PCI可以及时、有效和持续的开通IRA。建议进门-球囊开通时间控制在90分钟内。对于12小时内(特别是3-12小时内),特别是对于有溶栓禁忌的患者,如有条件应行直接PCI。对于发病超过12小时,但仍有缺血症状、心功能障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也建议行直接PCI。对于发生心原性休克的患者,可将时间放宽至36小时。而对于发病已超过12小时,且无缺血症状的患者,则不建议行PCI。(2)转运PCI:首诊医院无行直接PCI的条件,而患者不能立即溶栓,则转至具备PCI条件的医院行直接PCI。(3)补救PCI:溶栓失败后IRA仍处于闭塞状态,对于IRA所行的PCI。(4)易化PCI:发病12小时内,拟行PCI的患者于PCI术前有计划的预先使用溶栓或抗血小板药物,以尽早开通IRA。 2、冠脉介入治疗的术前准备主要包括哪些? 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准备一、各种辅助检查:1.三大常规2.肝、肾功能,血脂分析,血糖3.乙肝五项4.血凝四项5.心电图6.胸透7.心脏B超二、术前用药:阿斯匹林波立维:急诊PCI300mg,st;75mg,qd。择期PCI75mg,qd。3.调脂药物:舒降芝20mg,qn。4.低分子肝素5000u IH bid。三、术前谈话四、了解病人有无药物过敏史。五、术前医嘱1.定于ⅩⅩⅩ时间在导管室局麻下行冠脉介入治疗术。2.中午进食。3.双侧腹股沟备皮。4.安定10mg,im术前30分钟。5.利多卡因0.1X4支肝素0.1X3支地塞米松5mg X1支非那根50mg X1支多巴胺20mg X3支硝酸甘油5mg X2 支阿托品1mg X2支硝酸甘油气雾剂1支优维显370100mlX3瓶或欧苏100mlX3瓶或欧乃派克350100mlX3瓶以上为术中用药。六、术后医嘱:1.绝对卧床右下肢伸直24小时。2.砂袋压迫8小时。3.注意局部有无渗血及右足背动脉搏动情况。4.多饮水。5.抗生素。6.心电监护及血压监测。7.极化液500ml ivdrip st。 3、(一)PCI适应症(二)早期策略1. 直接PCI2. 转运PCI3. 补救性PCI (三) 患者的风险评估 1. 患者基本情况及基础疾病因素(1)年龄(2)性别(3)心脏功能(4)糖尿病(5)肾功能(6)合并疾病2. 冠脉病变解剖因素(四)术前准备(五)PCI策略以及手术支持 1. 药物支持(1)硝酸甘油(2)肝素(3)GP IIb/IIIa受体拮抗剂 2. 器械支持(1)临时起搏(2)IABP(3)血栓抽吸和远端保护装置(4)左心室辅助装置(六)术后用药、监测和随访

冠脉介入培训试题及辅助题目答案

1、行冠脉造影术时,导管室的整个工作流程是什么?手术台上、台下人员如何配备?如何分工?冠脉造影治疗报告如何正确、完整的书写?答:冠脉造影术时导管室的整个工作流程主要有:1、参加手术人员参与术前讨论,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等术前准备文书工作; 2、护士了解术前方案,准备术前用药、相关器械准备,做好患者情绪疏导和必要的局部皮肤准备; 3、放射 8、术后助手拔出动脉鞘管,并予以穿刺部位加压止血包扎,并转移患者回病房及向病房医生和护士交待病情及注意事项,心电监护员撤出心电监护导线,放射技术员做好资料保存及检查设备维护,护士做好手术器械使用记录,术后器械清洗,整理,消毒等工作,术者或助手完成冠脉造影结果记录及术后记录。 整个手术过程,台上有术者、助手及手术护士,台下有心电监护员和放射技术员。

完成一次冠状动脉造影,至少需5名工作人员,即包括术者、助手各1名,护士1名,心电监护及放射技术员各1名。其分工具体为:1、术者和助手,参加术前讨论,制定操作方案和检查所用器材,估计术中意外和制定处理方案,完成手术操作,做好术后记录、结果报告并观察病情变化;2、手术护士,参加术前讨论,了解每次术前方案,准备器械、辅料、穿刺针、导丝、导管等器械,准备术 状动脉病变中最常见、最重要和最复杂的是狭窄,它是冠状动脉造影结构记录的重点,对其特点应逐项描述记录,而对扩张、溃疡和心肌桥等可在报告或记录的附录中写明,特别是治疗所使用的器械,给予治疗的压力及植入类器械的品牌、规格大小、数量等更应具体详细说明;4、造影诊断及处理结果;5、手术人员、报告书写人员及记录时间等。

2、狭窄判断方法有几种? 答:目测直径法;2、计算机密度测定法;3、冠状动脉内超声面积测定法。3、狭窄程度如何分级?(六级) 答:狭窄程度共分六级,分别是:一级,正常,冠状动脉无狭窄;二级,轻度狭窄,狭窄30%;三级,中度狭窄,狭窄介于30%~50%;四级,重度狭窄,狭窄介 终止于心脏的膈面。通畅供应部分左室,右室前壁及室间隔前2/3的血液,其分支分别向三个方向发出,即对角支、右室前支及前间隔支。(1)、对角支,是前降支以锐角形式向左侧发出的较大的动脉分支,分布于左室游离壁的前外侧,多数成人有3~5个对角支;(2)、右室前支,是前降支向右侧、右室前壁发出的数个小的动脉分支,可分为上右室前支和下右室前支,最多可达6支,第一右室前

最新版版冠心病介入治疗培训教材

冠脉造影禁忌证:不能解释的发热,未治疗的感染,血红蛋白小于80G/L的严重贫血,严重电解质紊乱,严重活动性出血,尚未控制的严重高血压,洋地黄中毒,以前有过 造影剂过敏但事先未用过糖皮质激素治疗以及活动性脑卒中患者。 冠脉造影的适应证: 稳定性心绞痛或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予以药物治疗的CCSⅢ级和Ⅳ心绞痛患者。不 管心绞痛的严重程度,通过非侵入性检查发现高危因素的患者。成功抢救的心源性死 亡患者,持续性(大于30秒)单形性室速或非持续性(少于30秒)多形性室速患者。 不稳定型心绞痛:对药物治疗无效高危心绞痛或中危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药物稳定后 症状复发的患者。高危不稳定心绞痛的患者。药物治疗稳定的高危或中危不稳定心绞 痛患者。低危不稳定患者通过非侵入性检查发现有高危患者。疑诊变异型心绞痛患者。 急性心梗患者或疑诊心梗,ST段抬高或新出现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症状12小时之内 或已超12小时但仍有心肌缺血症状的患者,在有经验的术者和设备齐全的导管室中进行急诊冠脉造影和对梗死相关血管进行介入治疗。36小时内并发心源性休克的急性ST 段抬高性心梗/Q波心梗或新出现的左束支传导阻滞,年龄小75岁以及可以在休克出 现后18小时进行血运重建的患者。 非心脏病手术患者术前评估:非侵入性现有高危因素的患者,药物治疗无效的心绞痛 患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具有高危临床因素的口味和拟行高风险手术,其非侵入性 检查结果可疑时。 瓣膜病患者:胸部不适的成人患者在行换瓣术或球囊成型术之前,非侵入性影像学提 示心肌缺血或者同时出现,无胸痛症状的中老年患者和或有多个冠心病易患因素拟行 换瓣术,有冠状动脉栓塞证据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 心衰患者:收缩功能不全导致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伴有心绞冯或局部室壁活动异常 和或心肌扫描成像发现可逆心肌缺血。心脏移植术前。继发梗死后室壁瘤或其他心梗 后机械并发症的充血性心衰患者。 ALLEN试验:用于在桡动脉穿刺前评价手掌是否存在双重血供及其程度,同时压迫一 只手的桡动脉和尺动脉30-60秒,随后释放对尺动脉的压迫,释放后10秒内手掌颜 色恢复正常则该试验为正常,表明有良好的双重血供。 经桡动脉途经绝对禁忌证:ALLEN试验异常,已知末梢动脉近段存在阻塞性病变,需 要大鞘管(大于8F),雷诺现象,BUERGER病,桡动脉作为搭桥血管或透析用血管。相对禁忌证:对侧IMA移植。

中国医师协会冠心病介入培训第8月

心血管内科介入培训第八月答案 1、简述导引导管的选择原则? 学员回答: 导引导管的选择要求造影显示同轴性好、支持力好及冠脉内压力好,基本选择原则应依据冠脉开口的解剖特点、升主动脉根部大小以及冠脉血管大小、部位。 2、评价导引导管的主要参数有哪些?如何获得良好的支撑力? 学员回答: 导管本身具有的支持力(被动支持力)而言,导引导管直径越大其支持力越强,一般做CTO或钙化、扭曲病变,需要支持力较好的传送系统,因此尽量使用7Fd的导引导管。根据不同的血管形状,可以深插6F导引导管进入冠脉获取更大的支持力(主动支持),这时通过深插导引导管获取的主动支持力可能会明显大于导管本身所提供的被 动支持力。深插时,一定要注意血管走形、直径及导引导管的形状和直径,较直的导引导管(如短头、改良形状)和较细的导引导管便于深插和减小对冠脉的损伤,常选择6F或7F导引导管。主要参数有:支持力、顺应性、内径大小、扭控性以及抗折性(安全性)。 3、导引导管操作的技巧是什么?冠脉开口方向不同时,如何合理地选择导引导管? 学员回答: 左冠开口于右冠或右冠窦是常见的冠脉畸形,选用JR4或Amplatz导引导管常可获得成功。另一常见的冠脉畸形是右冠起源于左冠状窦,

可用AL导引导管。如果常规导引导管不能发现右冠开口,不可盲目、重复操作,应进行升主动脉造影或复习左冠造影影像,这样有助于发现冠脉开口。目前对于左冠起源于左冠状窦前壁或无冠窦的冠脉畸形尚无适当的导引导管可选择,尤其是对于合并升主动脉扩张的病例,难度将更大。冠脉起源异常 4.Left导管或Hockey-stick。右冠解剖变异较大,因此右冠较左冠难以达到,而且右冠开口病变多见,如导管操作不当可直接造成开口的撕裂,因此选择指引导管应更加谨慎。对于水平方向的RCA以及大部分近端病变,JR4导引导管就能满足要求。当开口朝上呈牧羊钩状,JR4的管尖与右冠不能同轴,导丝和球囊或是受阻或是根本不能通过钩状近端,因此需要附加支持力,应考虑应用Amplatz右冠状动脉回旋支血管成形术有时会因其内 在的弯曲造成导丝以及球囊通过困难。一旦进入左主干,轻柔地顺时针旋转JL4导引导管可以获得稳定的同轴向插入。当主动脉根部扩张或JL4导引导管头部指向前方时,选择JL5是可行的。对于成锐角或开口位置较靠下的回旋支,可考虑使用AL导管。当近端血管扭曲、CTO或远端靶血管存在病变时,Amplatz导管也能够为球囊通过病变提供附加的支持力。如果Amplatz导管插入过深,应将其部分撤出以免损伤血管。必须小心地将Amplatz导管从冠脉中撤出,以类似Judkins导管的方式简单地撤出将会导致导管头进一步指向血管。因此为了撤出Amplatz导管,不能直接上提导管,首先要旋转深坐导管,使导管头离开开口后上提导管,以免损伤冠脉开口。3.左回旋支 2.在大多数病例选择JL4.0导引导管。如左主干开口较高或主动脉根部

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教材(冠心病)

卫生部冠脉介入培训教材 第一章介入诊断和治疗中的放射防护 一放射线损伤 确定效应与所接受的辐射剂量相关,并存在阈值剂量概念,人体分次接受相当于阈值剂量的X线辐射,可不出现确定效应;因此确定效应的阈值剂量通常指单次电离辐射致放射线损伤的阈值剂量。这一阈值剂量并不适用于累积剂量,即使患者接受多次介入性诊断和治疗的累积剂量达到或超过阈值剂量,可不出现明显的放射线损伤。皮肤损害、白内障等属于确定效应。 随机效应在自然界中呈概率分布,其严重程度与照射剂量并不相关,不存在阈值剂量的概念。诱发肿瘤以及可遗传的基因异常属于随机效应。随机效应出现的概率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随机效应与累积剂量有关,因此,虽然多次接受相同剂量的电离辐射可以较少确定效应,但并不能减少随机效应。 二放射防护的基本知识 (一)X线成像原理 X线是一种电离辐射,其光子能量约为可见光的5000-7500倍,因此产生与可见光不同的生物学效应。X线光子具有穿透性,可不同程度地穿透人体的不同组织。X线在人体内衰减的程度不仅与X线光子的能量有关,还与人体组织内的化学组成、密度和厚度有关。X 线光子的能量越高,其穿透性越高,能量越低,其穿透性也就越差。 (二)接入性诊断和操作中X线成像过程 1.X线的产生X线管有阴极、阳极;在阴阳电极间电场的作用下,阴极发射的电子加速向阳极移动并高速撞击阳极金属,电子能量的一小部分转换为X线。阴极电流(mA)决定阴极释放的电子数量;阴阳极间的电压(kV)决定电子撞击阳极的速率。因此阴极电流决定X线光子的数量,X线管电压决定X线光子的能量。 2.X线在人体的衰减及影响成像的因素 (1)X线管电压; (2)X线管电量; (3)X线光束滤过; (4)散射; (5)减少图像噪声; 三如何减少)X线对患者和介入人员的放射线损伤 (一)设备参数 相关参数涉及电压、电流量、记录帧数等;现阶段使用的X线接受装置有两种类型:影像增强器和平板探测器。 (1)X线脉冲频率; (2)控制图像的放大倍数;X线成像系统的辐射剂量因放大倍数的增加而增加。 (二)介入人员操作时的可控性因素 1.减少透视及影像采集时间; 2.使用遮光器; 3.控制透视和摄影时的辐射剂量; 4.调整X线接收装置和球管的位置; 5.控制投照角度; 6.增加与辐射源之间的距离;

冠脉介入培训试题答案

精品文档 1、请问冠脉的造影的适应征主要有哪些(分别从诊断,治疗和评价目的方面描述)? 以诊断为主要目的: ⒈不明原因的胸痛,无创性检查不能确诊,临床怀疑冠心病。 ⒉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如顽固的室性心律失常或新发传导阻滞;有时需冠状动脉造影除外冠心病。 ⒊不明原因的左心功能不全,主要见于扩张型心肌病或缺血性心肌病,两者鉴别往往需要行冠状动脉造影。 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复发心绞痛。 ⒌先天性心脏病和瓣膜病等重大手术前,年龄50岁,其易合并有冠状动脉畸形或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在手术的同时进行干预。 ⒍无症状但疑有冠心病,在高危职业如:飞行员、汽车司机、警察、运动员及消防队员等或医疗保险需要。 以治疗为主要目的: 临床冠心病诊断明确,行冠状动脉造影可进一步明确冠状动脉病变的范围、程度,选择治疗方案。 ⒈稳定型心绞痛或陈旧心肌梗死,内科治疗效果不佳,影响学习、工作及生活。 ⒉不稳定型心绞痛,首先采取内科积极强化治疗,一旦病情稳定,积极行冠状动脉造影;内科药物治疗无效,一般需紧急造影。对于高危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以自发性为主,伴有明显心电图的ST段改变及梗死后心绞痛,也可直接行冠状动脉造影。 ⒊发作6小时以内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或发病在6小时以上仍有持续性胸痛,拟行急诊PCI手术;如无条件开展PCI术,对于AMI后溶栓有禁忌的患者,应尽量转入有条件的医院。AMI后静脉溶栓未再通的患者,应适时争取补救性PCI。对于AMI无并发症的患者,应考虑梗死后1周左右择期行冠状动脉造影。AMI伴有心源性休克、室间隔穿孔等并发症应尽早在辅助循环的帮助下行血管再灌注治疗。对于高度怀疑AMI而不能确诊,特别是伴有左束支传导阻滞、肺栓塞、主动脉夹层、心包炎的患者,可直接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 ⒋无症状性冠心病,其中对运动试验阳性、伴有明显的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行冠状动脉造影。 ⒌CT等影像学检查发现或高度怀疑冠状动脉中度以上狭窄或存在不稳定斑块。. 精品文档 ⒍原发性心脏骤停复苏成功、左主干病变或前降支近段病变的可能性较大的均属高危人群,应早期进行血管病变干预治疗,需要评价冠状动脉。 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或PCI术后,心绞痛复发,往往需要再行冠状动脉病变评价。 8.瓣膜病、先心病患者大于45岁或有心肌缺血表现的,术前应行冠脉造影检查。 9.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的患者行内外科手术前应行冠脉造影检查。 以评价为主要目的: 预后评价:评价血运重建后心脏功能,冠脉血流恢复情况及侧支循环建立情况;

冠脉介入培训试题辅助题目答案全

1、冠脉造影术的术前准备主要包括那些内容? 1.完成冠脉造影必需的工作人员及职责,如术者、助手,配合手术护士,心电监测技术员,X 线技术员; 2.完成冠脉造影必需的设备及抢救药物; 3.术前讨论; 4.冠脉造影术前有关的检查:术前通常要做胸片、心脏彩超、心电图等检查,还需要抽血化验血常规、凝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血糖、血型,还有传染病等的筛选; 5.术前用药及皮肤准备; 6.和患者术前谈话; 7.病人术前训练,包括训练床上大、小便(为防止术后排便困难,如经股动脉径路冠脉造影术后需要平卧6-12小时才能下床活动); 8.办理同意手术的术前协议书; 9.经治医师向导管室递送手术申请单,书写术前医嘱;10.术前应进行双侧腹股沟、会阴部备皮、检查、股动脉及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以助手术及与术后对照,经桡动脉穿刺者行Allen试验,了解掌弓循环情况;11、术前应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稳定血压,糖尿病患者术前控制血糖,慎用二甲双胍;12、对肾功能不全者,应选择影响肾功能较小的造影剂,如威视派克,减少投照体位及造影剂用量,同时注意术后肾功能的监测和保护肾脏药物的应用。 2、请分别描述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穿刺的解剖定位? 答:经桡动脉穿刺解剖定位:一般取右上肢桡动脉,桡动脉表浅易触及,取腕横纹近段3cm 左右为穿刺点,此处桡动脉一般搏动最强,并且走行较直;经股动脉穿刺解剖定位:先认清股三角,由腹股沟韧带,外侧的缝匠肌和内侧的股长收肌围成,腹股沟韧带下方2cm左右为股横纹,在股横纹中点偏内侧可触及股动脉搏动,股动脉内侧是股静脉,外侧是股神经,一般取股横纹下2~3cm,股动脉搏动的正下方为穿刺点。 3、动脉穿刺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答:动脉穿刺的基本步骤以桡动脉穿刺为例说明:1、患者取平卧位,右上肢自然外伸、外展,与身体成45°夹角,由托架托住,充分暴露穿刺部位;2、消毒铺巾:常规消毒铺巾,消毒包括肘关节和整个手掌,同时消毒双侧腹股沟部备用;3、穿刺点定位:穿刺前应摸清桡动脉走行,选择桡动脉搏动最强、走行最直的部位穿刺,一般取腕横纹近端3cm处,桡动脉表浅易触及;4、局部麻醉:在桡动脉上方用1%利多卡因1ml做局部浸润麻醉,针尖基本与皮肤平行,避开浅表静脉,过深易伤及动脉;5、穿刺(桡动脉透壁穿刺法):以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确定桡动脉位置及走行,右手持穿刺针在桡动脉上方进行穿刺,穿刺针与皮肤呈30°~45°角,进针方向应与桡动脉走行方向一致,穿刺针刺入桡动脉后可见穿刺针内有回血,继续进针穿透桡动脉,以左手固定针柄,右手拔出针芯后,缓慢退针至针尾部有血液喷出,再送入导丝;将导丝送入后,左手食指、拇指固定导丝,中指及无名指共同按压住桡动脉穿刺点的近心端,防止动脉出血。右手退出穿刺针,再补充少量麻醉药浸润桡动脉,以减少因疼痛诱发的桡动脉痉挛。用手术刀刀尖朝上轻轻划开皮肤约3mm,注意刀尖不可过深,以防伤及桡动脉,沿直导丝置入带有扩张管的动脉鞘管,送入鞘管时注意一定要使导丝尾端露出鞘管,然后保留鞘管退出导丝和扩张管。 4、穿刺部位的并发症主要包括那些?如何进行预防? 答:穿刺部位的主要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有:1、动脉痉挛,预防措施:术前嘱患者充分放松,选用润滑剂涂层动脉鞘或长鞘,经鞘给予硝酸甘油200ug+地尔硫卓5mg+利多卡因50mg注入预防动脉痉挛,尽量做到高穿刺成功率、动作轻柔,操作时间短;2、局部出血或血肿,预防措施:应立即局部压迫至少5分钟至出血停止或血肿无进行性扩大,若局部血肿进行性扩大,应立即拔出鞘管,加压包扎,如果伴有前壁血肿,需局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3、局部疼痛,耐心向病人解释并检查是否有局部并发症;4、桡动脉闭塞,预防措施:术前认真做好Allens

冠心病介入培训12月答案

1. 小血管病变的定义小血管病变与再狭窄的关系 答:小血管病变的概念来源于STRESS试验和BENESTENT试验,将通过QCA确定的参照血管直径<3mm的病变规定为小血管病变。但也有较多研究将其定义为参照血管直径<的病变。临床上倾向于将≤的病变定义为小血管。 小血管病变PCI再狭窄率高,主要冠脉事件发生率高。再狭窄率较大血管高(32% VS 20%),具有再狭窄高危因素(糖尿病、复杂病变及长病变)的小血管病变支架术后再狭窄率高达55%。PCI后即刻管腔面积越大再狭窄率越低,因此IVUS指导对小血管病变意义较大。 2. 小血管病变介入治疗的技术要领 答:导管管腔小易造成嵌钝,需要6F的指引导管甚至带侧孔指引导管,保证同轴性和支撑力; 导丝在小血管内操作导丝难度增加,导丝前端的J形变头应短,以适应较小的管腔,增进导丝控制能力;应采用头端较软导丝,最好不用中硬导丝或更硬的导丝;硬杆导丝支撑力好,有助于支架放置;球囊选用小直径球囊以提高通过病变能力,小血管病变常常较硬,需要高压扩张,宜选用半或非顺应性球囊以减少并发症;小血管长病变两端直径差别较大,有时需选用不同直径的球囊分段扩张;症状许可下球囊扩张时间尽量长球囊扩张理想结果的标准:无明显撕裂、残余狭窄<20%、远端血流好和无弹性回缩; IVUS 可准确判断是否是真正的小血管;“假小血管”与大血管同,根据IVUS测的血管直径选择球囊(B/A=1:1)和支架;无IVUS时仍

应根据QCA选择B/A=1:1球囊,盲目选择较大球囊会增加撕裂及其所致的急性闭塞率,真小血管根据QCA测的直径选择球囊(B/A=1:1),根据扩张结果可增加球囊直径; 其它对较硬的病变采用去斑术或切割球囊会减少撕裂及急性闭塞的发生率;高压球囊不能扩张的病变如果无严重夹层可换用旋磨,但是对长的小血管病变旋磨后“无血流”并发症发生率高。 支架不同支架对小血管病变结果会不同,以下特性与之有关,柔顺性、小的截面积、支架两端与球囊交界处移行光滑、在高压球囊上(>16atm)捆绑牢固、支架之外的球囊不宜过长以减小对非支架覆盖血管的损伤;QCA支架/血管直径比1:1;长病变和小血管病变往往伴随,曾经提倡支架长度应尽量短,以能覆盖列余狭窄>30%的血管段为标准,即“点支架”(spot stenting)技术;支架通过病变用力适中,避免长时和过度用力操作,如果支架不易通过病变可采用deep sitting技术,但deep sitting后能过分操作指引导管;球囊扩张13atm以上或对远端变细的血管用相对较大的短球囊在支架近端扩张有助于获得最佳支架结果;扩张之前多体位透视支架位置准确;对小血管病变支架后不能有扩张不充分和支架远端残余狭窄及撕裂,如果支架以远有狭窄,应选用与血管直径1 :1的球囊和低压力时间扩张。 3.长病变的定义 答:冠状动脉长病变是指单个冠脉血管病变长度大于等于20mm;弥漫性病变是长病变的一种,是指单个血管病变长度大于等于40mm;当多个阶段病变间距小于5mm时,视为单个病变。1998年ACC/AHA

冠脉介入培训试题辅助题目答案全

冠脉介入培训试题辅助 题目答案全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1、冠脉造影术的术前准备主要包括那些内容 1.完成冠脉造影必需的工作人员及职责,如术者、助手,配合手术护士,心电监测技术员,X线技术员; 2.完成冠脉造影必需的设备及抢救药物; 3.术前讨论; 4.冠脉造影术前有关的检查:术前通常要做胸片、心脏彩超、心电图等检查,还需要抽血化验血常规、凝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血糖、血型,还有传染病等的筛选; 5.术前用药及皮肤准备; 6.和患者术前谈话; 7.病人术前训练,包括训练床上大、小便(为防止术后排便困难,如经股动脉径路冠脉造影术后需要平卧6-12小时才能下床活动); 8. 办理同意手术的术前协议书;9.经治医师向导管室递送手术申请单,书写术前医嘱;10.术前应进行双侧腹股沟、会阴部备皮、检查、股动脉及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以助手术及与术后对照,经桡动脉穿刺者行Allen试验,了解掌弓循环情况;11、术前应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稳定血压,糖尿病患者术前控制血糖,慎用二甲双胍;12、对肾功能不全者,应选择影响肾功能较小的造影剂,如威视派克,减少投照体位及造影剂用量,同时注意术后肾功能的监测和保护肾脏药物的应用。 2、请分别描述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穿刺的解剖定位 答:经桡动脉穿刺解剖定位:一般取右上肢桡动脉,桡动脉表浅易触及,取腕横纹近段 3cm左右为穿刺点,此处桡动脉一般搏动最强,并且走行较直;经股动脉穿刺解剖定 位:先认清股三角,由腹股沟韧带,外侧的缝匠肌和内侧的股长收肌围成,腹股沟韧带 下方2cm左右为股横纹,在股横纹中点偏内侧可触及股动脉搏动,股动脉内侧是股静 脉,外侧是股神经,一般取股横纹下2~3cm,股动脉搏动的正下方为穿刺点。 3、动脉穿刺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答:动脉穿刺的基本步骤以桡动脉穿刺为例说明:1、患者取平卧位,右上肢自然外伸、外展,与身体成45°夹角,由托架托住,充分暴露穿刺部位;2、消毒铺巾:常规消毒

冠心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

冠心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目录 一、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简介 二、心血管内科及相关科室情况简介 三、心血管内科介入指导医师简介 四、冠心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申报材料幻灯片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简介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暨柯棣华中印友好医院,是河北省最大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康复、急救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医院始建于1918年。现设有临床、医技科室53个,编制床位1280张,实际开放床位1820张,年门诊量87万人次,年住院病人3.9万人次。神经内科、消化内科、血液内科、泌尿外科、眼科、妇产科为省级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普外科、神经外科、医学影像科为省级重点发展学科。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是河北省特色学科。 目前拥有职工1952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60人,副高级职称29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省管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6人,河北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2人,博士生导师19人,硕士生导师215人。4个学科16个专业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18个学科33个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附设各级各类科研机构19个。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是河北省心脑血管研究院/所合一研究科室,心内科专业建于1958年,是河北省最早建立的心血管病专业科室。也是河北省唯一的心血病博士培养授予权科室,肩负着河北省心血管病专业的医疗、教学、科研和研究生培养等重任。 1993年被河北省教委/教育厅确定为河北省教委重点学科之

一,现为省重中之重科室。 1996年被河北省卫生厅确定为河北省医学重点发展学科。 1997年经国家卫生部专家组实地考核、评估和人才培训,授予国家临床药理基地。 1998年成为河北省心血管病专业唯一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心血管内科由三个临床病区、三个心脏导管室、心脏超声室、心电生理室、动态血压监测室等组成。现有床位127张,其中CCU/ICU 16张。心血管内科医护人员85人,其中主任医师、教授16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2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28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11人(博士后2人)。 我院著名心血管病老前辈都本洁教授、黄希正教授、王玉芳教授都曾先后担任过我省心血管病学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河北省心脑血管研究所、河北医科大学心脏介入中心、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常委、河北省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河北省医学会起搏电生理分会副主任委员所在科室。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领先技术曾经创造了国内、省内多个第一。神经内科“格林—巴利课题组”和脑出血后脑损伤机制的研究与临床治疗新策略的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眼科“眼底荧光造影研究”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神经外科在国际首次证实脑血管上存在着三叉感觉神经纤维,并成功开展了国际领先的神经导航手术;河北省首例试管婴儿、首例冷冻胚胎试管婴儿、第二代双胞胎单

冠心病介入培训12月答案解析

冠心病介入培训12月答案 解析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1. 小血管病变的定义小血管病变与再狭窄的关系 答:小血管病变的概念来源于STRESS试验和BENESTENT试验,将通过QCA确定的参照血管直径<3mm的病变规定为小血管病变。但也有较多研究将其定义为参照血管直径<的病变。临床上倾向于将≤的病变定义为小血管。 小血管病变PCI再狭窄率高,主要冠脉事件发生率高。再狭窄率较大血管高(32% VS 20%),具有再狭窄高危因素(糖尿病、复杂病变及长病变)的小血管病变支架术后再狭窄率高达55%。PCI后即刻管腔面积越大再狭窄率越低,因此IVUS指导对小血管病变意义较 大。 2. 小血管病变介入治疗的技术要领 答:导管管腔小易造成嵌钝,需要6F的指引导管甚至带侧孔指引导管,保证同轴性和支撑力; 导丝在小血管内操作导丝难度增加,导丝前端的J形变头应短,以适应较小的管腔,增进导丝控制能力;应采用头端较软导丝,最好不用中硬导丝或更硬的导丝;硬杆导丝支撑力好,有助于支架放置; 球囊选用小直径球囊以提高通过病变能力,小血管病变常常较硬,需要高压扩张,宜选用半或非顺应性球囊以减少并发症;小血管长病变两端直径差别较大,有时需选用不同直径的球囊分段扩张;症状许可下球囊扩张时间尽量长球囊扩张理想结果的标准:无明显撕裂、残余狭窄<20%、远端血流好和无弹性回缩;

IVUS 可准确判断是否是真正的小血管;“假小血管”与大血管同,根据IVUS测的血管直径选择球囊(B/A=1:1)和支架;无IVUS时仍应根据QCA选择B/A=1:1球囊,盲目选择较大球囊会增加撕裂及其所致的急性闭塞率,真小血管根据QCA测的直径选择球囊 (B/A=1:1), 根据扩张结果可增加球囊直径; 其它对较硬的病变采用去斑术或切割球囊会减少撕裂及急性闭塞的发生率;高压球囊不能扩张的病变如果无严重夹层可换用旋磨,但 是 对长的小血管病变旋磨后“无血流”并发症发生率高。 支架不同支架对小血管病变结果会不同,以下特性与之有关,柔顺性、小的截面积、支架两端与球囊交界处移行光滑、在高压球囊上(>16atm)捆绑牢固、支架之外的球囊不宜过长以减小对非支架覆盖 血 管的损伤;QCA支架/血管直径比1:1;长病变和小血管病变往往伴随,曾经提倡支架长度应尽量短,以能覆盖列余狭窄>30%的血管段为标准,即“点支架”(spot stenting)技术;支架通过病变用力适中,避免长时和过度用力操作,如果支架不易通过病变可采用deep sitting技术,但deep sitting后能过分操作指引导管;球囊扩张 13atm以上或对远端变细的血管用相对较大的短球囊在支架近端扩张有助于获得最佳支架结果;扩张之前多体位透视支架位置准确;对小血管病变支架后不能有扩张不充分和支架远端残余狭窄及撕

冠脉j介入培训4月答案

1、1)冠脉介入治疗的适应症是什么? 1.心绞痛经药物治疗后仍有症状,冠脉狭窄病变显著的患者。 2.冠脉介入治疗 后心绞痛复发,管腔再狭窄的患者。3.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发病12小时内或发病12~24小时以内,并且有严重心力衰竭和或〉血流动力学或心电不稳定和或〉有持续严重心肌缺血证据者可行急诊PCl。4.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5.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复发心绞痛的患者。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应终生口服阿司匹林100-150mg/d;口服氯吡格雷75mg/d,植入裸支架者服用1个月,植入药物洗脱支架者应坚持服用1年以上。 2、2)冠脉介入治疗的术前准备主要包括哪些? (1)知情同意:PCI前介入医生需和主管医生讨论手术的指证和风险,与患者及家属讨论介入治疗、CABG及药物治疗的优劣,并阐明受益与风险,包括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征得患者理解和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对于术前应用氯吡格雷不足3天的,提前6小时服用300mg氯吡格雷,如果术前准备不足6小时,应用600mg负荷剂量,如已连续应用(75mg/天)3天以上,可以不再加用负荷剂量,未应用阿司匹林的,需在术前1天晚上予阿司匹林300mg顿服。(3)午夜后应禁饮食,糖尿病患者如安排在上午手术,则手术当日晨停用降糖药物及胰岛素,如安排下午手术,可以让患者进食少量食物。(4)正在使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患者,手术当日上午停用一次。(5)肾功能不全或对比剂肾病高危患者,术前充分水化,并停用可能导致对比剂肾病的药物,建议患者使用对肾功能影响相对小的对比剂。 (6)过敏体质或既往曾对对比剂过敏者,建议术前3天开始服用泼尼松30mg/天,或术前给予地塞米松5mg。(7)双侧腹股沟区备皮,拟行桡动脉穿刺者双上肢备皮。 (8)通过触诊桡动脉搏动、Allen试验,必要时需要应用血管超声,评价手术入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